良知与审美——王阳明美学思想核心问题研究(一)
王阳明良知审美与现代审美
王阳明 自幼把 “当圣贤”喊做 口号 ,将之 当作 自己的人生
认 为 “理 ”化生 宇宙天地 万物 ,人秉其秀气 ,故人心 自秉其精 志向 。有一次他在私 塾问先生 :“何谓第一等 事?”先生说:“只
要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 有读书获取科举名第”,而 当时的王 阳明则答 日:“第一等事恐
体化使其 自身包含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身份和意义 ,是 主客体高 险夷随地乐 ,心意鱼鸟 自流形”的人生境界 。王 阳明用毕生去
度 的统 一体 ,成 为了一个审美上的范畴 。王阳明的美学思想与 追求一种 “圣贤”的人生境界 ,体 现了社会 与 自然、理性 与感
其心学 思想在精 神性 上是相通的 ,他的美学是一种 “良知体验 性 、美与善的统一 。一方面 ,他承认理 学的部分观 点,认为过
则此花颜 色,一时 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 ,不在尔的心外。”王 阳 的行为和审美模式 ,有助于提高美学的道德层次 ,在道德混乱
明的此种心学 美学将 美的范畴建 构在 个人的认识范 围、伦理道 的当代 中国帮 助社会共识形成 。
德 、心性修养之上 ,他说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心外
道德化 ”。“良知 ”是 心之本体 ,它在 “未 发”之 中的状态 ,是 更是其一生所追求的最高审美理想。它既广博 ,却又不离人的
具体感性之乐 ,在此之 中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 、心学精神和美 并且适合 自己的定位 ,不至于随波逐流 ,丧失思 考力。同时 ,良
学精神才化而 为一 。
知 美学包 含基本善 恶评 判 ,尽管今 H的世界 已经多元化 ,但是
(二 )心 外 无 理 ,万 物 定 于 心
同民族之 间的善恶价值判断还没有形成过 大差 异。因此 ,良知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王阳明(1472年-1529年),明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广东南海县人。
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其“致良知”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和道德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是他在对人性问题的探索和理论构建中形成的。
他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有一种纯净、善良的内在力量,即良知。
这种良知是超越经验和知识的,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本能和直觉,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地判断善恶、真伪和美丑。
王阳明提出,只有追随良知的引导,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找到内心与天地之间的真理。
根据王阳明的观点,致良知就是人将良知运用到实际行动中,积极践行善行和道德准则。
“致良知”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观念,更是一种行动指导原则。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们最宝贵的财富,通过致良知,人们可以超越物质欲望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和谐。
他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实践善良和道义,通过改善自己来改变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王阳明对教育的思考和实践中也体现了“致良知”的观念。
他提倡从儿童时期就培养良知,让每个人都能通过良知认识自己,表达自我,实现个人的价值和全面的发展。
他主张教育要注重自觉和主动性的培养,通过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帮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世界的真实,发现自身潜能。
王阳明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明德教育”,即通过良知的引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成为社会上有益的人才。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对中国古代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人们普遍崇尚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体现在道德修养、家庭教育、礼仪习惯等方面。
他的思想对后来的教育家、思想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清代戴震、现代的胡适等。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也在当代得到重视,被纳入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家教育课程中,以指导青年学生的道德建设和人格培养。
然而,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争议。
有人认为,人的良知并不总是准确无误的,有时会受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偏差。
浅析王阳明哲学思想中“良知”的概念
浅析王阳明哲学思想中“良知”的概念作者:尹伶伊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8年第09期摘要: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是“良知”这一概念,这是其自身人生体验的结晶和升华。
本文通过对“良知”学说的内涵和哲学意义进行阐释,体现了王阳明哲学中本体和功夫的结合。
王阳明立足于现实来感悟人生,以此来根除人性的现实冲动所产生的不良因素,从而彰显人性的伟大,对人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内涵意义王阳明是明朝中叶的思想大家,是阳明学派之创始人。
他建立了一套庞大而完整的思想体系,旨在继承和弘扬儒家德治传统。
通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革新,拯救明王朝政治与道德危机,“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
他的教育学说具有强烈的时代革新意义和对程朱理学教育流弊的批判精神,足足影响了好几代人。
而其中的“致良知”思想,更是被后人所不断传承。
一、良知学说的提出王阳明不怕人们“相与非笑而诋斥之”,愤然“抵牾”朱熹,倡良知之学,是为了维护行将崩溃的封建政治、伦理规范。
“使天下之人,皆知自致其良知,以相安相养,去其自私自利之蔽,一洗馋妒胜忿之习,以济于大同”(《传习录中》)。
王阳明就是为了论证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的绝对性,为了论证实现这些规范,达到圣贤境界的途径,而建造他的哲学体系。
“良知”是王阳明思想中最基础的概念,他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
“良知”这一概念,出自《孟子》,孟子说:“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所指“良知”是人所具有的那种“不虑而知”的道德认识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这种“知”不用思索就可以自然地反映在人的行为之中。
如同小孩自然而然地知道要爱父母,长大后要尊敬兄长一样。
王阳明借用“良知”一词,在用意上和孟子相通,但又指出“良知即天理”,这无疑是对孟子学说的发挥。
同时他把《大学》里的“致知”结合进来,遂诞生“致良知”一说。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王阳明,字伯安,号阳明,是中国哲学史上将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相结合的杰出代表。
他的思想体系以“致良知”为核心,强调个人通过内省、实践等方式发掘和实现内在的道德潜能。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基本理念、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及其现代意义,以期为现代人提供一种反思自我、提升境界的思想资源。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源于对朱熹理学的批判与反思。
他认为,良知即是天理,是人固有的善性,而致良知则是由内而外地实现这种善性的过程。
在王阳明看来,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但往往会因为私欲和环境的影响而失去本真。
因此,他强调通过内省、实践等方式来恢复和扩充内心的善良本性,以达到成圣成贤的境界。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探讨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研究现状和影响因素。
其中,文献研究法主要从学术论文、专著等方面梳理相关研究成果;案例分析法则通过具体案例来揭示“致良知”思想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问卷调查法旨在了解现代人对“致良知”思想的认知程度;访谈法则邀请专家学者对“致良知”思想进行深入解读。
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在当代社会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其思想体系强调内在道德潜能的发掘与实现,有助于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和境界。
“致良知”思想在教育、企业管理等领域均具有广泛应用价值,为现代人提供了丰富的思考视角和方法。
然而,这一思想也存在一些局限,如对个人私欲和环境因素影响的认识不足、忽视社会制度对个体发展的作用等。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作为儒家心学的重要一环,对于现代人反思自我、提升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需注意到其局限性,结合具体情境和时代背景进行辩证思考。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致良知”思想与其他哲学、文化传统的对话与交流,以拓展其理论内涵和实践领域。
王阳明,这位明朝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以其独特的“致良知”学说为世人所铭记。
理解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三个向度
理解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三个向度王阳明(1472-1529),字履中,号阳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思想,认为人皆有“良知”,只要倾听内心的声音,便能够道听途说,悟道觉悟,得以自信自明。
理解王阳明致良知思想,需要从三个向度进行分析和探讨,分别是认知向度、伦理道德向度和实践应用向度。
首先是认知向度。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是建立在对认知过程和认知主体性的重新审视之上的。
在他看来,人的“良知”是一种内在的天性、本心、本能,是与生俱来的知善能善的本性和智慧。
人们只要认识到这个“良知”,便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状态,从而在道德、认识、实践等方面获得指导。
在认知向度上,王阳明强调要认清自己的本性,认清自己的志向和追求,认清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以实现自我完善和境界提升。
与此他还提出了“求仁者,欲以之知己之情。
知己之情,可决己之性”,强调了通过外在的感知和认知过程来认识自己,从而增进自我了解、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
其次是伦理道德向度。
致良知思想在伦理道德的层面上提出了人性善恶天然之说。
在王阳明看来,人的“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天然的善性。
人们只要依据良知去做,就能够明辨善恶,始终坚守仁义道德,自然而然地发挥出自己的善良本性。
在伦理道德向度上,王阳明强调要顺应天理、顺应天命,明善布道、破恶斥邪,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认为,人应该修身齐家,以道统天下,达到个人修身,健康家庭,和谐社会的化育之功。
他还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修道而成性也”,强调了通过道德实践和行为处世,可以达到心正意诚、忠诚正直的伦理境界,由此引申出君子和小人的区分和人格品质的评判。
最后是实践应用向度。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和作用。
在他看来,要实现致良知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就必须依靠实践来落实和实现。
实践是认知和伦理道德的贯彻和实现,是将良知化为对外行为的独特方式。
论王阳明的审美人生观
论王阳明的审美人生观王阳明是中国明代思想家、文化名人,他的思想涉及哲学、教育、政治、军事、文学等多个领域,其中审美人生观是其重要思想之一。
审美人生观是指将美的价值和实践作为个体理想追求和社会价值的核心,把审美、美学视为一种积极的、必不可少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
在王阳明看来,美学兼具道德性和艺术性,美学修行是人生的追求和目标,而美的表达、创造更是人生的必由之路。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展开对他的审美人生观的剖析。
一、审美人生观与自我完善王阳明强调,人生的意义在于人自身的完善和充实,审美修养是实现人生完善和充实的必要手段。
他认为,真正的美不仅可以呈现在感官形象之中,更重要的是蕴藏在精神内部,是一种使人接触到超出现实的感受和光辉的精神体验。
而这种深度的审美体验,不仅可以增强人的感官能力,更可以培养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能力。
例如,让自己接触到优秀的诗词、绘画、音乐等文化作品,懂得欣赏、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能够激发自身的文化创造和文化自信,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和人生境界。
二、审美人生观与社会和谐王阳明认为,审美修养和人格修养密不可分,美的感受和美的行为能够强化道德修养,使人具备高尚的人格和美好的灵魂,能够自觉地追求自我价值和人格升华,从而促成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和社会和谐。
例如,我们在赏读文学作品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的本质和人生的复杂性,培养宽容、共情和协作的能力,领悟到社会公正和纯真的内涵,在自己的言行中营造宜人的社会氛围。
三、审美人生观与文化传承王阳明提倡“以文化德性为立身之本,以充实人生为人生之宗旨”,在其眼中,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审美修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
他鼓励人们去学习和创造文化,以感受、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不断丰富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人生经验。
例如,我们可以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赶集文化游学等,感受到地域特色和不同文化的异彩纷呈,寻找到自己的文化根脉和文化自信。
四、审美人生观与艺术创造王阳明认为,艺术创造是连接个体与社会、传统与现代、感性与理性的桥梁。
探析王阳明“致良知”的教育哲学思想
探析王阳明“致良知”的教育哲学思想摘要:王阳明的教育哲学思想是其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哲学思想的具体运用。
本文首先论述了“致良知”的教育原则思想,其次重点论述了“致良知”的教育原则及其对现实的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致良知;教育思想王阳明生于明朝中叶正德、嘉庆年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在政治学、哲学、教育学等方面多有建树和创新。
其中他的“致良知”教育哲学思想,尤其值得我们借鉴,正如著名史学家郭沫若曾在《王阳明礼赞》中说:“王阳明对于教育方面也有他独到的主张,而他的主张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
”一、“致良知”的教育思想王阳明晚年曾说:“吾生平讲学, 只是致良知三字”, 又说:“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 真圣门正法眼藏”,“故良知之外, 别无知矣。
故致良知是圣门教人第一义”。
他首先认为人之良知是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即所谓“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其次,它认为人人所具有,不分圣愚,“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
再次,它不会泯灭,“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也不会消失,”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
不过,“良知”也有致命的弱点,即在与外物接触中,由于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
所以,王阳明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他说得很明确,“良知”“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
“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
所以,从积极的角度来说,王阳明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
他指出:“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
”无论是“学以去其昏蔽”,还是“明其心”,其实质是相同的,即在王阳明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既然“良知”人人都有,那么,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天赋条件,圣愚的区别仅在于能不能“致良知”,“圣人能致其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由于“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总要受到物欲的引诱,所以人人都应该受教育;教育是为了去除物欲对“良知”的昏蔽,因此它“不假外求”,而重在“内求”,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自觉“胜私复理”,“去恶为善”。
王阳明的美学思想
王阳明的美学思想2016-12-08作者:胡永宁编辑:胡永宁有句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会欣赏美,每个人都会对美的事物产生喜悦之感。
王阳明是一代心学圣人,我们来看看他的思想中对我们的美学有何种启发。
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与我们美学有联系的我总结了三点。
第一是心外无物;第二点是良知;第三是致良知。
也从这三点上来看看它与我们美学的联系。
第一点,也是王阳明思想中最重要的,就是心外无物。
这里我简单的介绍一下。
这就是就是说,在心之外没有任何事物,没有任何理,一切事物都在自己的内心中。
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关于花的故事,有一次王阳明和他的弟子在外面去郊游,看到了开得很艳丽的花朵。
他的弟子就说,你不是常说心外无物吗?那么这些盛开的鲜花,它与我们的心有什么关系呢?他们不是在山谷中开放吗?王阳明就告诉他们,当你没有看到这些鲜花的时候,这些花和山谷一样空寂,当你看到了它之后,它的颜色和它的样子才进入你的心中,才有了花,所以心外无物。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很形象的看到它与我们美学的联系。
开头我们就说,我们每个人对美的事物都会产生喜悦之感,而且我们每个人都会欣赏美,所以才有了艺术的美感之说,也才有了美学的产生。
一个艺术家,比如一个画家,像米开朗琪罗,他在创作一幅画的时候,那么他就是将自己内心的理想的美,把它创作了出来。
当这个时候,一切其他的东西都没有了,只剩下他内心的理想的美。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欣赏一幅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其实也是在寻找自己内心的理想的美。
当它与我们内心的理想的美符合时,我们就觉得它是美的,不符合事实,它就不是美的。
这里我们还看到一点,我们说到了心外无物,这种我们内心的理想的美,不是我们的感官所获得的美,它是我们内心的美的原型。
这个也跟柏拉图的理念说相同。
所以王阳明的美学,它不是表象的美,他是存在于我们内心的美的原型。
第二点良知。
王阳明,他一生的使命,都是在发扬孔孟的学说。
他的良知说,也可以说是从孟子那里借来的,孟子说人有是非之心,人有恻隐之心,人羞恶之心,人有慈让之心。
王阳明良知与致良知学说中的心理学问题
王阳明良知与致良知学说中的心理学问题良知与致良知学说在王阳明心学中占据中心地位。
良知与致良知学说包含两大理论局限:否认良知中理的客观存在与从现实生活获取之的可能性;否认一般知识、能力在成圣与在道德观念形成中的作用。
对上述两大理论问题上的错误及其产生原因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检讨:否认外界之理的存在以至达到违反人类常识与儒家经典精神结论的原因;否认知识能力在成圣中的作用以及否认闻见之知在道德观念形成中的作用的错误和危害性;关于良知之体和用的理论及其中的错误。
关键词:良知;致良知;心中和外在之理;闻见之知;良知之体和用关于人的良知与致良知的问题,是明代理学家王阳明(-)心学中的主要的和核心的问题。
王阳明的心学的目标是教人如何成圣的,而良知和致良知的理论就是回答人可能成为圣人的内在依据以及如何修养成为圣人的途径的问题。
因此,良知与致良知的问题就自然成为其心学中的主体或核心问题。
他的心学中的其余部分和问题都是与这一问题紧密相关并深受其影响的。
一、良知和致良知学说提出的历史背景王阳明的心学的提出和倡导,是王阳明对我国儒家思想的一次改良运动。
王阳明是儒家思想和学说的忠诚的信奉和捍卫者。
他认识到儒家的最高的目标,是实现“内圣外王”的理想,即阐明和发扬儒家的成圣之道,并以圣王之道来治理社会,最终实现理想的太平盛世。
从这种要求来看,当时社会上的学术风气却是非常糟糕的。
儒家从北宋起,已经成为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流派,而随着主导、统治地位的取得,也出现了一种腐败的倾向。
当时社会上一般的读书人都把研读儒家的经典当作参加科举考试,谋取功名利禄的手段。
专职的研究者们则热衷于经典的考据和注疏以显示自己的深邃,而真正以成圣治世为目标者则少而又少。
王阳明把这种学风概括地称之为“玩物丧志”。
玩物指的是热衷于一些与社会人生无补的活动,而丧志则是指的忘掉了儒家的“成圣治世”这一根本目的和理想。
要解决、消除这种“玩物丧志”的状况,就要找到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念解析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念解析王阳明(1472-1529)是中国明代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心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念包括“知行合一”和“良知”。
本文将对这些观念进行解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王阳明心学的精髓。
首先,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
这是他对人类认识和行动的关系所提出的一种哲学观点。
王阳明认为,知识和行为不应该分离,只有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获得对世界的理解。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个体才能逐步完善自己的理性,并将其转化为道德行为。
因此,知识与行动必须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以实现知行合一的境界。
其次,王阳明提出“良知”的概念。
他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自觉而纯粹的认知能力,即良知。
良知是人类天生具备的,也是人们区分善恶的根本标准。
王阳明强调,人们应该遵循良知的指引,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修炼和提升良知,才能实现个体内心的净化和道德品质的提高。
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中,个体的自我实现和道德行为是密不可分的。
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同时要坚持对自己内心的反省和审视。
只有这样,个体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并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之,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念包括“知行合一”和“良知”。
他强调知识与行动的统一,认为只有通过行动才能真正理解世界。
同时,他提出良知的概念,认为个体应该遵循良知的指引,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对个体自我实现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它鼓励人们不断追寻真理,实践道德,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王阳明心学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观
王阳明心学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观王阳明(1472年-1529年),明代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开创了心学思想体系。
在心学中,王阳明强调人的修养和心性的完善,以实践为基础,追求心与理、知行合一的境界。
王阳明的心学不仅涉及道德伦理和人际关系,还对个体审美观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本文将从艺术修养和审美观两个方面来探讨王阳明心学的内涵。
一、艺术修养王阳明认为,通过艺术修养可以培养人的情感和审美能力,以达到心性完善的目标。
对于王阳明而言,艺术不仅是审美的载体,更是一种精神的表达和文化的传承。
他主张通过欣赏、创作和实践艺术,使人的心灵得到提升。
首先,在艺术欣赏方面,王阳明强调对自然和人文之美的感知与体悟。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欣赏山水画、音乐、文学作品等艺术形式,陶冶情操,开拓眼界,培养超越物质欲望的精神追求。
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美与情感,能够引发人的内心共鸣,启迪人的思想,提升人的灵性。
其次,在艺术创作方面,王阳明主张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自我和实践心学思想。
他提倡将个体的情感与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独特的艺术作品。
通过艺术创作,人可以将内心的世界外化并形象化,实现心与外界的互动和交流。
艺术创作既是个体内心感受的表达,也是对于社会、生活以及人性的反思和思考。
最后,在艺术实践方面,王阳明主张通过参与社会艺术实践来完善自我。
他认为,艺术实践是一种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互动过程,可以唤起人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艺术实践,个体可以积极投身于社会文化建设,追求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境界。
二、审美观王阳明的心学中有着独特的审美观。
他认为,审美是一种心灵的追求和对美的欣赏能力,是一种超越主观与客观界限的精神体验。
王阳明关注从主体与客体之间产生的心灵共鸣,强调审美体验的主观感受和个体情感的表达。
在王阳明的心学中,审美不仅局限于艺术领域,而是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他认为,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有可能产生美的感受和审美的体验。
无论是自然景观、人际关系还是日常琐事,都可能激发人的审美情趣。
良知与审美——王阳明美学思想核心问题研究(一)
良知与审美——王阳明美学思想核心问题研究(一)内容提要:本文旨在通过考察王阳明的“良知”含义及其与审美的内在本质联系,从而更好地把握王阳明“良知体验美学”的实质。
本文作者认为,王阳明的“良知”既是一个道德范畴,也是一个价值范畴、境界范畴,更是一个审美范畴。
在其道德性与超道德性、体验性与审美性的“致良知”建构中展示着王阳明良知体验美学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审美生命体验良知体验美学“良知”毫无疑问是王阳明学术思想的核心或中心范畴。
在由“良知”和“致良知”的双相互动而构筑起的理论逻辑结构中,王阳明以“心”(heart-mind)1]为本体而立说,同时又用“良知”来阐释“心”。
“良知者,心之本体。
”由此“良知”和“心”实则是一种“一而二、二而一”的互通关系。
因此我们说,“良知说”是王阳明学术的命脉,“良知”则是这一命脉的“网结”或枢纽。
他的美学是一种“良知体验美学”。
2]对此,本文将着重从王阳明的“良知”与“致良知”的内在建构性质和逻辑关系来对良知与审美之间的可沟通性或内在本质关系作一考察。
一、从“良知”的内在超越性方面看良知与审美“良知”是一种知识,是一种体现人类生命力量的意志状态和生存方式。
很显然“良知”不是一种纯粹的把握客观世界的那种外在的知识。
也就是说,“良知”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知识。
最早使用“良知”一词的是孟子。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3]显然,“良知”在孟子这里是指人生来具有的、不需要学习就可知的那种内在品质。
就如同一个小孩很小就知道爱他的父母,长大后知道敬重他的兄长等。
这种亲爱父母(亲亲)的“仁”和敬重兄长(敬长)的“义”就是对“良知”包括“良能”在内的一种基本规定。
“良知”这一道德性的界定充分体现了孟子的扩充人的德性的“尽心”宗旨。
王阳明昭承孟子“良知”之基本涵义,援佛、老入儒,使其内涵大大丰富充实、思辨性和理论性也大大提高,逐渐使孟子的道德性的“良知”更加趋于“超道德性”的本体化,“良知”的本体化过程也就是其审美性生成过程。
“致良知”之王阳明的审美体验
“致良知”之王阳明的审美体验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说:“人之所以是‘有心之器’,而不同于自然界的‘无识之物’,即在于人是‘性灵所钟’,有人的灵性。
”天然与“无识之物”有别。
在王阳明看来正是人有“良知”,而这种“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
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是“致良知”为圣的内在可能性.并以之区别于“无知之物”。
也即人生而有灵性,有为圣的可能。
这是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对人格精神美的高扬,使人的感性欲求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统一起来,将社会道德规范落实到百姓日常生活之中以走向审美境界。
即美是“良知”的感性显现,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伦理与心理的统一。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在实践理性活动中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也只能是内化于感性的形式之中加以表现的。
同时,“文”(美)必也是“礼”(理)的外在显现,不是非理性的纯本能的表现形式。
无论是“礼”还是“文”都是“良知”的一部分,要使人的感性欲求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统一起来,如“诗言志”。
因此,他说:“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礼也者,志吾心之条理节文者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
”这就说明,作为“美”的集中表现的诗、乐和礼一样都是“吾心”的感性的体现。
即强调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具有能动性和积极性。
创作者与审美对象发生关系即受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激发,其审美感知、情感等心理机制被充分唤醒、极度活跃,并共同指向对象,此时如果意味着创作者与世界万物之微理、乃至宇宙本体之源刹那间的感应会通,那么必定意味着创作者对呈现于意识前的纷纭万象本身就具有一种期望的视野或一定的指向性。
也就是王阳明之意义与审美体验。
王阳明的“良知”具有道德和超道德性质,是道德范畴、生命本体、圣人境界的统一体。
无论是作为生命本体还是作为圣人境界,良知都具有体验性质,都表现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或融合。
按王阳明的理解,人所面对的世界与人自身的存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王阳明_良知_思想探论
2008年1月第一期(总第77期)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of H ebei Youth Administrative C adres CollegeJan.2008N o.1Ser.N o.77收稿日期:2007-10-21作者简介:邱双成(1974-)男,汉族,山东滨州人,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西哲学比较。
王阳明“良知”思想探论邱双成,巩万成(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核心思想,通过对“良知”的背景、内涵及“致良知”的途径进行梳理,认为王阳明的“良知”是道德意识的主体,是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
研究王阳明的“良知”思想对我国当代公民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致良知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12(2008)01-0058-03 一、“良知”思想的时代背景王阳明“良知”思想的产生,就其社会历史根源,是封建社会危机四伏、险象丛生,到处孕育着动乱的必然结果。
王阳明生活的明朝中叶是中国封建制度的后期,这个时期是动荡与转折时期,政治、经济矛盾尖锐复杂。
在思想界,虽然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仍然居于统治地位,但已失去了它初创时期的风采,日渐成为僵化的教条和封建士大夫猎取功名的工具,失去了对人的说服力。
理学家专门在学问思辨上用功,造成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脱节,导致其学术风格呆板、枯燥,关注高远,对于活生生的人民大众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具有历史责任感的王阳明意识到了封建王朝的深刻危机,他从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出发,以前人思想为基础,提出了“良知”学说。
二、“良知”思想的内涵“良知”思想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理论核心,“良知”说起源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滤而知者,其良知也。
”[2](P42)在孟子那里“良知”是一种不经后天学习的先验的是非标准和道德规范。
王阳明良知体验艺术论述略①
王阳明良知体验艺术论述略①导读:本文王阳明良知体验艺术论述略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内容提要:良知说是王阳明思想体系的核心,良知体验是其美学的核心,他的美学可谓良知体验美学。
其中良知体验艺术论,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就其艺术论中三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王阳明认为艺术是心灵的映照,强调对主体的高扬,同时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形式也应不断创新;审美教育是良知体验美学的落脚点;正是这种以圣人境界为主要内容,以良知体验为核心的良知体验美学,对明中以来的文艺思潮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体验美学;审美教育;性灵说同良知体验审美论一样,良知体验艺术论是王阳明良知体验美学的具体展开。
如果良知体验在审美论中着重主客体审美关系的话,那么在艺术论中就侧重于审美活动的个体与社会之关系。
王阳明的艺术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对艺术的基本看法,二、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三、王阳明美学之地位。
这充分凸现了良知说顺利贯彻的生命力。
一、王阳明对艺术的基本态度像其他大儒学家一样,王阳明在道与文的关系上,注重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但不否认“文”的重要作用,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少的,而且是其良知说的内在要求,但他反对虚“文”,主张古乐与今之戏子的“相近”。
1.道(良知)与文(艺)在道与文的关系上,王阳明首先认为道对于文的主导作用,文就内在于道中。
他说:“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
”②很明显,这里的“文”是依附于道的,若只为“文”,就会失道。
在王阳明看来,“道即是良知”(第105页),是造化的精灵、生命之本体。
从这个角度说,“文”一定要内在于道,否则就无“文”。
同时,他也认为文(艺)是“义”(第100页),而“义即是良知”(第102页)。
这里就有道即文或文即道的涵义,同时也隐涵着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相统一的深刻思想。
这是内在于良知说的,是对当时伊朱理学的教条化和文坛上的复古主义极端形式主义的反动。
“致良知”与审美体验和实践
“致良知”与审美体验和实践王阳明说:“良知者,心之本体。
”他的本体论是和工夫论相一致的。
“致良知”即是良知在本心中的呈现。
良知是人天生具有的内在本性,良知是不分贤愚人人都具有的,而且良知又是通过每个人的自心表现出来的。
王阳明说:“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亲,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2](6);“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传习录》中)[2](76);“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传习录》下)[2](92)。
如何“致良知”呢?王阳明既注重“心上工夫”,即感悟体验,也讲究“事上工夫”,即身心实践,从审美角度来说就是审美体验和审美实践。
先看“心上工夫”,良知的呈现不是理性的认知和分析,而是一种在一定情境中的感悟或体悟,王阳明说:“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
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传习录》下)[2](93)可见这是一种觉悟或顿悟,在自我醒悟的瞬间把握住了人生的真谛。
再具体一点可谓是一种“知几其神”的体悟,“良知无前后,只知得现在的几,便一了百了。
”(《传习录》下)[2](109)“实理之妙用流行就是神,其萌动处就是几……圣人只是知几,遇变而通耳。
”(《传习录》下)[2](109)何谓“几”?《易·系辞》曰:“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可见“致良知”是在一种无特定规定性的情境中与物相对,在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中达到随处体认。
“体来与听讲不同……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
只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尽的。
”(《传习录》下)[2](93)自我体认与听闻他说是不同的,体认是一种切己切身的感受,如果一天天不断深入,那么可以体悟无穷尽的大道了。
再看“事上工夫”,这里更强调身心实践的工夫,其实“事上工夫”和“心上工夫”在“致良知”的工夫论上是合一的,因为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体悟与实践是内在合一的。
王阳明良知审美与现代审美
王阳明良知审美与现代审美
胡梦梅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
【年(卷),期】2018(000)001
【摘要】王阳明的心学以“心”为本体,核心是良知,他的心学美学是良知体验美学,“良知说”是王阳明学术的命脉.王阳明之“心学”以个体人格修养程度为准则来评价外物事物的美与否,其理论是以伦理评价为中心的人生论美学,立足于个体心性修养.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现代审美语境下,这种以良知为核心的审美对当代审美精神的建构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总页数】2页(P53-54)
【作者】胡梦梅
【作者单位】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良知为本知行合一——王阳明良知理论的中西对比研究 [J], 邓航
2.“慎独而致吾之良知”--中年黄绾对王阳明良知学的一种阐释 [J], 张宏敏;李青云
3.古典艺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新探索——从京剧《重瞳项羽》谈新编历史戏曲的现代审美意识 [J], 莫非
4.以月印心,良知可鉴:\r从王阳明咏月诗看其良知之学 [J], 汪沛
5.王阳明的良知体验审美论 [J], 邹其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阳明调研主题报告
王阳明调研主题报告王阳明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次调研主题是探究王阳明的思想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王阳明的思想主要包括“致良知”和“心即理”两个核心概念。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良知,在面对道德问题时,可以通过倾听良知的声音来寻求正确的答案。
他强调内外一致,即外在行为与内在良知的统一。
这一观点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灵关怀的发展。
此外,王阳明还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教育理念,即通过实践与经验来增长知识和智慧。
他强调要注重实践,追求真理和自我完善。
这一教育理念对中国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实践教育的发展。
王阳明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他的思想在明朝时期被广为传播,对社会思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提倡以良知为基准的行为准则,促进了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人文精神的传承。
其次,王阳明的思想在中国的历史上一度被束缚和忽视,直到近代才重新被重视起来。
他的思想为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斗争提供了理论基础,尤其是他倡导的自觉的个体精神和自我完善的理念,对中国近代文化的觉醒和人民精神的解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阳明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影响,也对今天的社会有着深远的启示。
他的内在良知观念提醒我们要在道德选择中倾听内心的声音,追求自我完善。
他的实践教育理念也提醒我们要注重实践与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智慧。
总之,王阳明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内在良知观念和实践教育理念对中国文化和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提供了理论基础。
他的思想也对今天的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引导我们追求道德自觉和自我完善,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知与审美——王阳明美学思想核心问题研究(一)内容提要:本文旨在通过考察王阳明的“良知”含义及其与审美的内在本质联系,从而更好地把握王阳明“良知体验美学”的实质。
本文作者认为,王阳明的“良知”既是一个道德范畴,也是一个价值范畴、境界范畴,更是一个审美范畴。
在其道德性与超道德性、体验性与审美性的“致良知”建构中展示着王阳明良知体验美学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审美生命体验良知体验美学“良知”毫无疑问是王阳明学术思想的核心或中心范畴。
在由“良知”和“致良知”的双相互动而构筑起的理论逻辑结构中,王阳明以“心”(heart-mind)1]为本体而立说,同时又用“良知”来阐释“心”。
“良知者,心之本体。
”由此“良知”和“心”实则是一种“一而二、二而一”的互通关系。
因此我们说,“良知说”是王阳明学术的命脉,“良知”则是这一命脉的“网结”或枢纽。
他的美学是一种“良知体验美学”。
2]对此,本文将着重从王阳明的“良知”与“致良知”的内在建构性质和逻辑关系来对良知与审美之间的可沟通性或内在本质关系作一考察。
一、从“良知”的内在超越性方面看良知与审美“良知”是一种知识,是一种体现人类生命力量的意志状态和生存方式。
很显然“良知”不是一种纯粹的把握客观世界的那种外在的知识。
也就是说,“良知”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知识。
最早使用“良知”一词的是孟子。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3]显然,“良知”在孟子这里是指人生来具有的、不需要学习就可知的那种内在品质。
就如同一个小孩很小就知道爱他的父母,长大后知道敬重他的兄长等。
这种亲爱父母(亲亲)的“仁”和敬重兄长(敬长)的“义”就是对“良知”包括“良能”在内的一种基本规定。
“良知”这一道德性的界定充分体现了孟子的扩充人的德性的“尽心”宗旨。
王阳明昭承孟子“良知”之基本涵义,援佛、老入儒,使其内涵大大丰富充实、思辨性和理论性也大大提高,逐渐使孟子的道德性的“良知”更加趋于“超道德性”的本体化,“良知”的本体化过程也就是其审美性生成过程。
首先,王阳明认为,良知作为潜在的道德意识,是道德意识的本体或最后根源。
他说:“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
”4]这种本体之良知,是亘古不变的东西。
“盖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用,不虑而知。
”(第74页)“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所同具者也。
”(第62页)这说明良知是天赋予人心的,人人具有的,它最初是处于本然状态的。
这种本然状态的“良知”是亘万古、塞宇宙、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无善无恶的道德本体。
因此,王阳明又说:“至善者,心之本体。
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了个善,却又有个恶来相对,故善恶只是一物。
”这种善恶未分融为一体的道德本体的“良知”,在王阳明看来还应内涵着“情感”因素。
“良知虽不滞于喜怒忧惧,而喜怒忧惧亦不外于良知也。
”(第65页)这就是说,良知不会为人的喜怒忧惧等情感因素所缠绕,但也并不排除情感的因素于其中,良知和情感就其本体意义上而言应是内在的、相互联系地交融于一体的整体性关系。
因此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良知。
”(第29页)这一点与其它理学家将“理”高高置于个体感性的情感因素之上、甚至完全与情感相异的外物等观点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良知虽然是本体的道德意识,但是否就能指导或规范人们现实的具体社会行为呢?王阳明认为是可以的。
他认为,良知是道德行为的准则和道德价值标准。
他说:“良知是个是非之心”,“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
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
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
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
”(第111、92页)为什么“良知”会在人们的具体道德价值行为中发挥如此之威力呢?王阳明认为,“良知”虽然是本体的道德意识处于潜在的状态之中、是自在的,但同时也是自为的,它自身具有明镜般的明觉和纯然皎洁“知善恶、辨美丑”的性质。
就如同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良知常觉常照,常觉常照则如明镜之悬,而物之来者,自不能遁其妍媸矣”;“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第74、93页)在此,王阳明的“良知”究竟具有何种意义呢?在我看来,“良知”具有两种意义:一般的普遍的伦理标准和个体的特殊的道德价值判断。
作为一般的普遍的伦理标准,“良知”就是“理”、就是“道”、就是“义”、就是五伦。
于是,在王阳明那里就有了如下命题:“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第45页);“道即是良知”(第105页);“义即是良知”(第1027页)等等。
“道”、“理”、“义”等就标示着“良知”具有超越于个体感性而趋向理性化的性质。
作为个体的特殊的道德价值判断,“良知”就是“自我”。
“自我”也就是“圣人”、一切价值判断的标准。
所以,王阳明就认为,人人只需运用出自其内心的评价标准,就可以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进行自我评判。
也就是所谓“凡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之。
其善欤,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欤,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是皆无所与于他人者也”。
(第971页)这里就突出了主体的自主性、情感性、个体性和特殊性。
为此,“良知”本身就具有了其内在的张力。
这种张力的不平衡造成了“良知”从道德性开始走向超道德性、情感性。
再次,超越道德性,“良知”就具有了更为广泛意义并提升为宇宙生命的主体、世界万物的“灵明”。
在王阳明看来,人的生命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川流不止,就在于人心中有“良知”。
良知是生命的源泉;良知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
(第26页)良知是“天植灵根”(第101页),在人心中是须臾不可间断的。
如果“着了私累”、被物欲遮蔽,“良知”那种活泼泼的生机就不能显发,没有了良知,人也就如同禽兽毫无人性。
同时,王阳明还认为,“良知”不仅是人的生命意义的内在根据,而且也是天地万物的“精灵”。
他说:“天地间活泼泼地无非此理,便是良知的流行不息。
”(第123页)又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
”(第104页)把“良知”看作是造化万物的主体,、“精灵”,而世界万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等都是“良知”的发用流行或展开。
王阳明的这一观点好象是所谓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的梦呓。
一般的观点认为,王阳明把“良知”作为宇宙的主宰就是把主观的精神作为世界万物的宇宙论根源,是唯心的。
我认为不能这样机械地、西方式地削足适履将中国的东西强硬地拉入西方的理论体系之中。
对王阳明的读解更是如此,否则王阳明的丰富意义就不可能显示出来。
果真如此,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也就确实没有继承的价值了。
王阳明这种凸显“良知”的做法,其目的是关注人、重视人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所起着的主导性作用。
这一点恰好是整个中国哲学美学等一以贯之的传统的集中体现。
因此,王阳明的“良知”更应该从意义理论、价值理论的方面去理解。
实际上,王阳明自己也是这样说的。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
”(第124页)这里的“灵明”就是指“良知”、人的主体精神、世界意义的阐释者。
在人出现以前,世界是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但世界的“意义”、“价值”等则是在人出现之后产生的。
也就是说,世界的意义根源于人的存在,在于有意识的人对世界的理解和阐释。
不过,王阳明强调人对世界意义的建构和主体作用,但并没有将“良知”置于客观自然事物之上,不象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凌驾于自然事物那样将自然作为“良知”的“异化”;而是强调良知与自然事物的交融汇通关系即“天人合一”的关系。
他说:“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
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闲隔得!”(第124页)主体精神的“良知”可以显发“世界”的“高”、“深”、“吉凶灾祥”等意义,但同样要以“世界”作为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语)。
因此,“良知”与“世界”是内在的“一气流通”地交融在一起的。
最后,良知是一种境界,是王阳明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
这种境界就是理学家们孜孜以求的“孔颜乐处”的圣人境界。
“圣人”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理想的典范性人格。
刘向《说苑·辨物》中记载了孔子和颜渊的一段对话:“子曰:‘成人之行,达乎情性之理,通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睹游气之源,若此而可谓成人。
既知天道,行躬以仁义,饬身以礼乐,成人之行也’。
”这就是说,完善的人格,是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是知天道、行人义、并且是文(纹)之以礼乐,有这样人格的人方可称为“圣人”。
那么、这种圣人在那里可求呢?王阳明认为,圣人也是人,圣人就在“我”自己的心中。
“圣人气象何由认得?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
”(第59页)又说“满街都是圣人”、(第116页)“心之良知是谓圣”。
(第280页)在王阳明看来,圣人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为己”和“无我”。
所谓“为己”,王阳明认为,人之为学应当是使自我主体人格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强调以主体自身为出发点或目的,反对为服务某一功利目的而降低自我主体人格之举。
这就是他所说的,“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
仁者以万物为体,不能一体,只是己私未忘。
”(第110页)“为己故必克己,克己则无己。
”(第272页)“为己”又“克己”是一对矛盾,在王阳明那里能统一起来,就其原因就是,王阳明将“己”分为“真己”和“躯壳之己”。
《传习录》(上)记载王阳明与其弟子关于“真己”的答问。
“萧惠问:己私难克,奈何?先生曰:将汝己私来,替汝克。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这心之本体……便是汝之真己。
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
若无真己便无躯壳,真是有之即生,无之即死。
如若真为那个躯壳的己,必须用着这个真己,便须常常保守着这个真己的本体。
”(第35-36页)这里的“真己”就是“良知”、“心之本体”,就是“躯壳的己”的主宰、灵魂和生命。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真己”,否则就只是涂有其表的、无生命力的人的“躯壳”。
为了保守真己,就必须要消除不利于“真己”健康发展的一切外在物欲杂念的干扰(“克己”),保持一种具有高尚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初心”,(第741页)从而才能达到“乐莫大焉”(孟子语)的境界。
如果说“为己”是重在个体人格的完善,以达到一种内圣的“初心”境界的话,那么“无我”就重在个体融化于群体,突出人的社会性本质特征,以达到个体与群体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的那种“与万物通体”的“天地境界”(冯友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