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大禅师业林要则二十条
百丈清规丛林二十要则教学内容
百丈清规丛林二十要则百丈清规丛林二十要则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出家的条件和方法(一)依据如来的正法规(dhamma)与律(vinaya),以及国家相关规定。
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拥有虔诚恭敬且正确的信念之外,尚须具备以下的条件:1.父母亲或监护人的同意许可(佛制可通融),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检证明(有的地方不要)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
2. 四肢齐全(佛制)。
(缺欠手脚、手脚歪曲、瘫痪、小儿麻痹症患者、麻疯病患者、歪头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 五官端正(佛制)。
(瞎眼、斗鸡眼、耳聋、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哑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没有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佛制,病好了可以出家)。
(如爱滋病,多种皮肤病等。
但伤风感冒不在此例。
)5. 没有债务问题缠身者(佛制,债务还清了可以出家)。
(如:破产、生意失败而欠下一身债务者。
)6. 没有违犯国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缠身者。
(指遭警方通缉者。
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例。
)(佛制可通融)7. 沙弥年龄不小于7岁(佛制),沙弥年龄不小于17岁(政府)。
(佛制年满二十受大戒,不满二十的可以出家做沙弥。
出家年龄没有上限,佛在世时有一百二十岁才出家受戒的。
但是最少要生活能够自理,有能力修学受持戒律,否则不许出家。
)8. 精神健全(佛制,病好后可以出家)。
(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癫症之类会失去知觉理智而失态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
禅林规范的与典故
总之,“百丈清规”的制订,为禅门创造一个秩序井然的良好修持环境,同时也为禅宗取得独立地位,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大宗派。特别是“普请法”的制订,使僧团完全摆脱印度佛教的生活模式,得以在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流传千古。
1、精神方面:“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时,皆以“不立佛殿,唯树法堂”为施设原则,彻底的将禅行者直接引向内心的修证。
2、领导方面:尊“长老”为一寺之主,相当於“住持”,必须道高腊(戒龄)长,具道眼者,方堪担任。“长老”以下,设十寮舍,以安置全寺僧众,并各请“首领”一人,及“职事”数人,网维僧众生活,领导大众修行。后世“丛林四十八单”的形成,即源於此。
(一)唐宋禅门规范的基本内容——百丈清规
中国禅林中,具有组织、规模的禅林规范,始於马祖道一(西元七零九-七八八年)。他的弟子百丈怀海,更秉承师志,以超然见地与恢宏器度,背负“破戒憎”的辱骂、毁谤,大力阔斧的改制,始有中国佛教丛林制度、清规的产生,故称“百丈清规”。
“百丈清规”的制订,对后世中国佛教的影响非常深远,且具划时代意义。一者,直接推动禅宗的发殿;二者,间接的影响其他宗派制度;三者,为中国文化注入新内涵——礼仪、社会法规等。今日,“百丈清规”原文早已散失,唯有从现存的《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禅苑清规》及《敕修百丈清规》,还可略知大要。兹略述其精神、内容如下:
虽然禅师与我们吃同样的食物,呼吸同样的空气,然而禅师可以做的事,凡人未必可以做;禅师可以说的话,凡人未必可以说,这说是“证量”有无的差别。
南泉斩猫,究竟犯杀生戒否?一般人见此公案,通常会生起这样的疑问——这就是“凡情知见”,凡夫就是被这种“凡情知见”闭住了清净的心性。其实在南泉心中,并无杀与不杀的情见,他只是把刀与猫用做“选佛”的工具。南泉对猫儿的这一斩,石破天惊,具有一时千载的效能。直到现在,南泉禅师尚未把刀放下,因为众生的无明烦恼尚未断尽。如是参道,即能会意南泉老人深彻的慈悲心。
中国古代丛林基本制度简介
中国古代丛林基本制度丛林最初是指禅宗寺院而言,故亦称禅林,中国禅宗从曹溪慧能后,四传至于怀海,百余年间禅徒只以道相授受,多岩居穴处。
到了唐贞元、元和间(785-806),禅宗日盛,宗匠常聚徒多人于一处,修禅办道。
江西奉新百丈山怀海以禅众聚处,尊卑不分,于说法住持,未合规制,于是折衷大小乘经律,创意别立禅居,此即丛林之始。
丛林建立以后,百丈禅师又根据佛教律仪和丛林实际创制了百丈清规。
百丈清规后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修改完善,形成了流传久远的丛林制度。
本文现对丛林的基本制度分别作一介绍。
一、挂单与安单“挂单”与“安单”是我国汉传佛教中经常习用的名词。
“挂单”是指我国汉传佛教寺院中有一些已受过具足戒的比五,为了悟道求法,常常遍行天下,游历各地寺院,求学于诸高僧大德。
佛教中将他们到云游地佛寺中借宿称为挂单。
与挂单相应的是“安单”。
所谓“安单”就是指云游僧参访到心仪已久名山古刹之后,要求在该古刹常住下来,寺院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考察,确认讨单僧人符合入住的条件,便会允许其入住下来,这一过程称为“安单”。
本文现分别对两者分述如下:1、挂单从古到今,每个时代都有许多僧人为了探求佛法的真谛,常常不畏艰辛到各大名寺古刹参访善知识。
这些行脚云游的游方僧到寺暂住,目p称之为“挂单”。
“单”,指寺院僧堂东西两序所录的寺中僧众名单,平时寺中僧人的衣钵就挂在名单下的钩子上,行脚僧入寺,要在东西两序墙壁上贴上名字,并把衣钵挂上,这就叫“挂单”。
“挂单”也称为“挂搭”、“挂锡”,“搭”亦指衣钵,“锡”指行脚僧随身携带的锡杖。
一般行脚僧入寺暂住,也要把锡杖挂在名单之下,《祖庭事苑》卷八曾说:“西域比丘,行必挂钩,有二十五威仪。
凡至室中,不得着地,必挂于壁牙上,今僧所至住处,故云挂锡。
”但后来寺院的“挂单”,已渐渐失去原来的挂衣钵之意,而仅有入寺暂住之意了。
凡是受过具足戒的比丘,都可以以行脚僧的身份,到其它寺院“挂单”。
但一年十二个月中,并不是所有的时间都可以挂单,每年从正月十五日(冬安居结束)至四月十五日(夏安居开始)、七月十五日(夏安居结束)至十月十五日(冬安居开始)的这六个月,是云游求学期。
禅宗法脉及开悟诗
禅宗法脉及开悟诗壹十叁壹十叁佛法自六祖惠能大师在中国大起,六祖教化无量,留下《坛经》。
从六祖得法的有很多,最为出色的:南岳怀让,青原行思,永嘉玄觉,菏泽神会,南阳慧忠。
其中南岳怀让,青原行思的六祖法嗣。
根据达摩祖师,五祖基六祖的旨意。
衣钵不再传。
六祖下第一世(以后,以此类推,六祖下二世,三世。
)南岳怀让禅师,俗家姓杜,出生时有白气上属天,当时唐朝天子问太史主何吉凶,太史说:国之法器,不染世荣。
唐高宗遂下旨让金州太守前往慰问。
长到十岁时,只喜欢读佛教经典,年十五出家。
常感叹:大丈夫应“当为无为法。
”后来遇到修行同学坦然,就一起拜访嵩岳慧安禅师。
慧安禅师看出他的因缘在六祖,就让他到曹溪参拜六祖。
禅师既得法于六祖,(关于禅师开悟事迹,参见‘禅宗大师开悟诗’六祖一贴)又在六祖身边侍奉十五年,才到衡岳般若寺住持。
怀让禅师得法时,六祖曾对他说: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曾经预言,你的门下会出一匹壮马,将会踏破这个世界。
(即后来的马祖道一禅师)门下有一个小沙弥道一,经常专心坐禅。
阐释知道是法器,就问:你坐禅为了什么?道一答:为了做佛。
禅师就取来一块砖头,在道一面前就这石头磨。
道一奇怪,就问:师傅磨砖做什么?禅师说:磨镜子阿。
道一笑了:砖头怎能磨成镜子?怀让禅师就等他这一问,说:磨砖不成镜子,坐禅又怎能成佛呢?道一似有所悟:那么怎样才是佛?怀让禅师就问他:比如牛车不走了,你是用鞭子打牛还是打车?道一无语沉思。
禅师接着说:汝学坐禅,为学坐佛。
若学坐禅,禅非坐卧。
若学坐佛,佛非定相。
于无住法不应取舍,如若坐佛,即使杀佛。
若执坐相。
非达其理。
道一听到教诲,如饮醍醐。
礼拜了又问:如何用心,即合无相三昧?禅师说:你学心底法门,如下种子,我说法要,就像雨露。
因缘合和就可见道。
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
道一自此开悟,心意超然,又侍奉禅师九年,佛法日益玄奥。
禅师有入室弟子六人,对弟子们印证说:汝等六人同证吾身,一人得吾眉,善威仪(指弟子常浩),一人得吾眼,善顾盼(指弟子智达),一人得吾耳,善听理(指弟子坦然-当年同学),一人得我鼻,善知气(指弟子神照),一人得我舌善谭说((指弟子严峻),一人得我心,善古今(指弟子道一)。
禅宗其它016 禅林狮子儿 慈明禅师行实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禅宗其它016 禅林狮子儿 慈明禅师行实录
提纲:悟道经历锋芒毕露 名重丛林将门虎子
慈明禅师,以善骂而闻名,正如德山棒、临济喝一样,以其机锋的迅烈、手段的"毒辣",在禅宗史上代表了标准的祖师禅教育法。其一生中种种奇特的行迹、超然的教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至今令人仰慕不已。
每一位祖师的悟道经历都是打破疑团的过程,然而每一位祖师打破疑团的过程又给后人留下了新的疑团,挨了两年骂,又差点挨顿打,用手一捂嘴,就悟了?他悟的到底是什么呢?就好象现在看过几本禅书的都会讲平常心是道,他悟的是不是我们讲的平常心是道呢?其实没那么简单的,慈明禅师悟道,看来只是一夜的事,好象很轻松,然而,如果看看《禅关策进》的记载,这两年真正是拼命用功的两年。
有这样刻苦用功的经历,才能有后来辉煌的成就,这是不容质疑的。正因为有如此坚实的基础,慈明才能荷担起如来的家业,延续临济宗的慧命,并教育出黄龙慧南、杨歧方会两大弟子,使临济宗重振雄风、光耀千古。二、锋芒毕露慈明离开汾阳禅师后,听唐明嵩禅师讲:"杨大年内翰知见高,入道稳实,子不可不见。"于是去拜访。杨大年问道:"对面不相识,千里却同风?"(古人念念在道,一见面就是机锋较量,更无废话。)慈明曰:"近奉山门请。"(问的"阴险",答的"狡猾",若是局外人,听到这样的问答,肯定一头雾水,)年曰:"真个脱空。"(第一着来了个立劈华山,被慈明轻轻闪过,又来一着压良为贱,看你上不上当)慈明曰:"前月离唐明。"("我是上月离开唐明的,",阵脚不乱)年曰:"适来悔相问。"(既找不到破绽,却来个拖刀计,假装败阵,诱敌来追,准备败中取胜)慈明曰:"作家。"(瞒不了明眼人,早已觑破你的伎俩了。呵呵)年便喝。(不肯轻易放过,又使出临济宗的"武功绝学",大喝一声。)慈明曰:"恰是。"(且看你怎么表演)年复喝。(斩草要除根,为人须为彻)慈明以手划一划。(这一划,已是转守为攻,)年吐舌曰:"真是龙象。"(不打不相识)慈明微微一笑说:"是何言欤?"(这是什么话?又用八风吹我?)杨大年遂唤客司:"点茶来,元来是屋里人。"(认可了,原来是同道中人)两人茶罢,又问:"如何是上座为人一句?"(你怎么样接引你的学生那,有没有祖师的手段呀?)慈明曰:"切。"(大似瞒天过海,其实笑里藏刀。)年曰:"与么,则长裙新妇拖泥走。"(大年也是高手,自然识破,并不拆穿,只来个顺水推舟,)慈明曰:"谁得似内翰?"(谁象你呀,拖泥带水)年曰:"作家!作家!"慈明曰:"放你二十棒。"(不见棺材不掉泪?)年拊膝曰:"这里是甚么所在?"(我的衙门里,你也敢玩?)慈明拍掌曰:"也不得放过。"(学禅的哪里有怕死的)年大笑。又问:"记得唐明当时悟底因缘么?"(又拿前人悟道的机缘来考问)慈明曰:"唐明问首山,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山曰:楚王城畔,汝水东流。"年曰:"祇如此语,意旨如何?"(你说说看,他讲的是什么意思)慈明曰:"水上挂灯毬。"(滴水不漏)年曰:"与么则孤负古人去也。"(那你这样答不对呀,岂不是对不起古人的慈悲教化了吗?)慈明曰:"内翰疑则别参。"("您要是还有疑情,您就再去参好了,",言外之意,我肯定是对的啦)年曰:"三脚虾蟆跳上天。"(还不死心,还在拨草寻蛇)慈明曰:"一任跳。"(随便,奉陪到底)杨大年大笑,留其宿于斋房中,朝夕质疑智证,相见恨晚。杨大年上朝时见到驸马都尉李遵勖说:"近来遇到一个修道人,真是禅林中的狮子。"李遵勖大喜:"可惜我因为制度所限,不能拜谒。"杨大年遂归,告慈明禅师说:"李公是佛法中人,听说您道风远至,有愿见之心,只是制度规定不能来见你。"慈明于是在黎明亲自去拜访李公,李遵勖派小童子问:"道得即与上座相见。"(你要说对了才跟你相见,先来了个下马威)慈明曰:"今日特来相看。"(饶你如何怪异的招式,随手化解,毫不费力),又令童子传语:"碑文刊白字,当道种青松。"(第一着如石沉大海,不见波澜,遂使出第二招)慈明曰:"不因今日节,余日定难逢。"(仍然轻轻化去,并不反击)童子又出来说:"都尉言,与么则与上座相见去也。"(既然肯相见,为什么不出来,仍教小童传语,可见仍然是计)慈明曰:"脚头脚底。"(漏点电,让你瞧瞧)李公乃出,坐定问曰:"我闻西河有金毛狮子,是否?"(汾阳在黄河以西,西河狮子乃慈明美号)慈明曰:"甚么处得此消息?"(在哪里听说的?)公便喝。(哈,又是临济嫡传)师曰:"野干鸣。"(野干,大致是野狐狸一类的东西。)公又喝。师曰:"恰是。"公大笑。(遇到高手了,弓折箭尽)慈明禅师告辞时,李公问:"如何是上座临行一句?"(您临走的时候开示一句什么呀)师曰:"好将息。"(好好休息)公曰:"何异诸方。"(太平常了吧,我以为有什么机锋妙语那)师曰:"都尉又作么生?"(噢?那你怎么说)公曰:"放上座二十棒。"(偏要惊世骇俗才肯)师曰:"专为流通。"(呵呵,揭穿你)公又喝。(玩上瘾了)师曰:"瞎。"公曰:"好去。"师应喏喏。从此后往来杨李之门,以法为友。
禅学三要
禅学三要楼宇烈有很多人想了解佛教,特别是想了解禅宗,但对于禅宗大家又常常觉得把握不定,因为对于禅宗的许多公案大家都不知道在说什么东西,也不知道禅宗怎么样来修证,怎么样才能了脱生死,怎么样才能明心见性。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来自于将禅看成是和我们现实世界不一样的、很神秘的、彼岸的一种境界。
然而,禅并不是彼岸世界的东西,禅也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境界,禅就在我们中间,禅并不是很神秘的东西,禅就是我们日常的生活、言论、行为、思想。
禅宗是非常注重现实的,或者用禅宗的话来讲叫做“当下”。
我们的生命要有意义,只能够在当下体现出来,因此要活在当下,既然要活在当下;修也要修在当下,悟也要悟在当下。
就象戒烟的人,总想明天不抽吧,明天抽完了,再等明天吧,这样永远没有当下,也就永远戒不了烟。
所以说,禅宗特别强调当下,人要活在当下,生命要体现在当下。
当下讲究的就非常实际了,平凡无奇。
所以很多人想问我该怎么学禅啊,那就是你该做什么做什么。
对于有些人想求得一个心目中的某样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讲,这种当下的修炼是修而无修啊,也是悟而无悟的。
只要是能体会到其中的真味,就会知道,原来禅就是那么简单,禅就是不需要离开我们的当下,因为离开了当下,实际上就什么也得不到。
慧能在《坛经》里面多处这样讲,“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
兔子哪来什么角啊,就是说,离开当下是求不到的。
近代一位著名的高僧,太虚大师曾讲过这样的话,“仰止唯佛陀”,我敬仰的是佛陀,“完成在人格”,完成就在自己的人品。
“人圆佛即成”,每个人只要修养的好,那就是佛了,“是名真现实”,这才是真正的现实。
我们要体悟生命,就要从当下做起。
做好本分之事,实际上是为理想开辟了道路。
我们很多人都喜欢遐想,但再好的理想不能从本分事做起的话,那也是永远达不到的。
在这里我告诉大家,学禅就是要从你的本分事做起。
有人问学禅有没有一个次第、一个道路可循?有。
禅宗公案与故事20则
禅宗公案与故事20则禅宗公案与故事90则!深刻启发!果断收藏!2015-02-25 天徽神秘空间禅宗公案,为史载佛教祖师、禅宗大德在接引参禅者时所作问答,或具有特殊启迪作用的动作,以资判定迷悟的准绳。
古籍中载有禅宗公案一千七百则左右,常用四五百则左右。
常读公案,有助启迪心智,脱迷顿悟。
——纯道题记禅宗公案与故事,根据大量历史流传下来的禅宗公案和史料,撷取其中重要和著名片段而重新编写,尽可能使语言通俗化,每一则更加上“启示”录,帮助现代人理解公案和故事中释放出来的内涵。
1、大士讲经南朝梁武帝时,婺州有位傅大士,人称“善慧菩萨”,经常到南京城里卖鱼以谋生。
有一次,梁武帝请名僧志公讲《金刚经》,志公说自己不会讲,市井中有位卖鱼的傅大士善讲解此经。
武帝便召傅大士到禁中。
大士登台后,将戒尺朝桌上一拍,便扬长而去。
武帝愕然。
志公问:“陛下,您明白了吗?”武帝说:“明白什么?”志公说:“大士已经讲完了。
”启示:禅不可说,一说便有偏差。
无法可说,就是说法。
2、身居险地唐代道林禅师在杭州秦望山的大松树上搭窝棚居住,人称“鸟窠和尚”。
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上山拜访,说:“禅师住这么高,摇摇晃晃,危险啊。
”禅师答:“我看大人您比我更危险。
”白居易不解:“我身为地方大员,镇守一方,有什么危险?”禅师开示道:“身陷尘事纷争,耗费心力而无法停息,如同每天在薪火上烧烤,怎会不危险呢?”启示:身居险境而思安慎行,危而不危也;心耽安乐而不知其危,安而不安矣。
3、大耳觅心印度僧人大耳号称有“他心通”,能知道别人心里想什么。
唐肃宗于是让国师慧忠去试试真假。
慧忠闭上眼,面带微笑:“你看老僧我心在何处?”“国师童心重,西川看龙舟。
”慧忠心念一转:“现在呢?”“溪边山林下,国师戏群猴。
”慧忠于是将心念全部收起,进入心无外物的禅定境界。
大耳遍寻天上地下都不见,满头大汗,不知所措。
慧忠笑着说:“因为我没有心迹,你到哪里去找呢?”启示:心定无迹,心动有踪;只要心中有杂念,别人就能发现。
谈中国佛教之丛林制度
谈中国佛教之丛林制度一、引子丛林是佛教特有的名词,通指禅宗的寺院,所以也把它叫做禅林。
又以芳香之梅檀树林比喻佛门龙象所住之清净丛林,故也称之为旃檀林。
《大智度论》卷三载:僧众和合居住於一处,犹如树木聚集之丛林,故以之为喻;《大庄严经论》谓:众僧乃胜智之丛林,又《禅林宝训音译》载:“丛林”二字系取其草木不乱生长之意,表示其中有规矩法度。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曰:“梵语贫婆陀那,此云丛林……草丛生藐。
”《百丈丛林清规正义记》曰:“丛林二字喻也,丛林乃草木葺聚集之义,喻僧坊为众所止之处,行人栖心行道之所。
能生道芽,趋登圣果,福利群生也。
又此名义,具经解,《华严离世间品》颂曰:‘菩萨妙法树,生於直心地,信种慈悲根,智慧以为身,方便为枝杆,五度为繁密,定业神通花,一切智为果。
'又法华经药草品亦卉木丛林,喻随机受化。
又律中,凡四僧以上,至百千,同住一处,作法游事,如水乳和,皆名丛林。
”佛教传入中国,至隋唐之际,大放异彩,同时形成了佛教的黄金时期。
丛林制度在此一时期亦应运而生,于是就有马祖设丛林,百丈立清规的中国佛教之丛林制度。
本文,就中国佛教之丛林制度,略抒管窥之已见。
二、佛教原始制度简介伟大的释尊在青少年时代,曾受过宫庭式的高级教育,对古印度之各种礼教,都有非常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为了探发解脱自我与众生苦迫的大道,他决意摆脱一切入山修行,热肠而冷眼的透视人间,审思、参究、体证,以敏锐的智慧,从中道的缘起观,完成了圆满的正觉,成为人间的佛陀。
释尊创觉佛教后,凡是正式出家的弟子们都必须剃除须发,身披袈裟,离情绝俗,断家室之累。
男的名为比丘,女的名为比丘尼。
比丘(尼)们严格遵守佛陀的戒律和制度,立志精勤,以求佛道。
除了应当守心修性,和行为上等等的戒律以外,佛陀又为他们定下了个人生活上,衣、食、住、行的各种制度:1、衣:如《三中彼经》说:“佛告迦叶周那沙弥,舍粪扫中物至阿耨达池浣洗,诸天遥为作礼,取其浣汁以自沐浴,外道持净毡次后将洗,诸天遥遮,勿淤池也,然此粪衣,竟是世人所弃碎帛收拾抖缀以为法衣,欲令节俭,少欲少事,一纳之外更无余物。
《百丈清规》集佛门茶事大成
“ ”即农历每月初一 , 望”为每月十五 , 巡堂 ” 旦 “ “ 即在
涵更加丰富 。
从先后来说 , 应该是先有 “ 禅茶 ” 而后有 “ 茶禅 ”。唐代 高僧怀海是 “ 禅茶 ”的创始人 , 他制订的 《 百丈清规 》 可谓佛
门茶事 的集大成者 ; 而晚怀海 5 、 8年 创立 著名 “ 吃茶 去”三 字禅 的 “ 赵州古佛 ” 从谂 , 则是 “ 茶禅 ” 的创始人 。 怀海 ( 2 ~ 1 , 姓王 , 7 0 8 4)俗 福州 长乐 ( 今福建 长乐 ) , 人 原籍 山西太原 , 先祖 因避西晋永嘉之乱迁闽。 童年出家 , 曾游
讯 , 香毕 , 揖 归元位。鸣钟二下 , 行茶瓶 出, 复如前 问讯 , 揖茶 而退 。鸣钟一下收盏。鸣钟 三下, 住持 出堂。首座 大众次 第 而出。 或迫他缘 , 或住持 暂不赴 , 众则粥罢 , 就座吃茶 , 侍者行
礼 同前 。
佛 门无处不兴茶
据不完全统 计 , 总共 8万多 字的 《 清规 》 共载 “ ”字 , 茶 3 5 , 茶汤” 5 , 请茶”2 处 , 吃茶 ”1 处 ,可谓 字 2个 “ 6处 “ 1 “ 5
问讯 , 转身住持前 问讯 , 从首座板起巡 堂一 匝。 暂到及侍者 随
知事后 出。烧香侍者就居 中问讯揖 坐, 众坐定。进前烧香 俟
及 上 下 堂 、 堂 。先 下 间 , 上 间 , 合 安元 处 。 炉前 逐 一 问 外 次 香
百丈清规丛林二十要则
百丈清规丛林二十要则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出家的条件和方法(一)依据如来的正法规(dhamma)与律(vinaya),以及国家相关规定。
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拥有虔诚恭敬且正确的信念之外,尚须具备以下的条件:1.父母亲或监护人的同意许可(佛制可通融),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检证明(有的地方不要)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
2. 四肢齐全(佛制)。
(缺欠手脚、手脚歪曲、瘫痪、小儿麻痹症患者、麻疯病患者、歪头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 五官端正(佛制)。
(瞎眼、斗鸡眼、耳聋、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哑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没有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佛制,病好了可以出家)。
(如爱滋病,多种皮肤病等。
但伤风感冒不在此例。
)5. 没有债务问题缠身者(佛制,债务还清了可以出家)。
(如:破产、生意失败而欠下一身债务者。
)6. 没有违犯国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缠身者。
(指遭警方通缉者。
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例。
)(佛制可通融)7. 沙弥年龄不小于7岁(佛制),沙弥年龄不小于17岁(政府)。
(佛制年满二十受大戒,不满二十的可以出家做沙弥。
出家年龄没有上限,佛在世时有一百二十岁才出家受戒的。
但是最少要生活能够自理,有能力修学受持戒律,否则不许出家。
)8. 精神健全(佛制,病好后可以出家)。
(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癫症之类会失去知觉理智而失态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
(双性人不可出家。
丛林清规摘录说明 - 佛教导航.
丛林清规摘录说明古制是不宜一概照搬。
旧章,也不应全部抹煞。
博览为借鉴,因时而制宜。
或修或改,必使可行。
若增若删,务求合法。
今录前书,惟资参考而已。
一、本录系从清杭州真寂寺、仪润大师所作《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中摘取。
一、本录但摘章,各条亦仅摘段,欲详可检原书。
一、“不吃烟”该原书(光绪间版本)已载。
录时照抄(非录者所加)。
一、字遵现行,从简体。
丛林清规摘录住持(原书卷五第一页)丛林立住持者,藉人持其法,使之永住而不灭也。
夫法者贤圣之道也。
戒定慧者,持法之本也。
僧园众务者,持法之事也。
本立而事乃治。
事治而本愈固。
故住持之人,其关系最重要也。
苟不称其位,则道不明。
不崇其体,则法不立。
于是始奉出类拔萃之一人,宗为住持,而称之曰长老,以齿德俱尊也。
作广堂以居其众,设两序以分其执,而制度粲然矣。
然住持之体虽尊,至于作务,犹与众均其劳。
贤如百丈,而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节,则住持之义可知。
故当其时,由众推举命之,而犹有辞聘、举而不赴者,盖重其任而无所希慕于其间也。
至于今,则仓廪之富,舆与仆之安,皆住持私之,无怪乎贵鬻豪夺,视若奇货。
呜呼,住持苟非其人,一寺废荡,且遗害于后世,至于数十百年而不可复,岂细故哉。
是则举其人时,幸审之。
处其位者,宜慎之。
诚得其人,以居其位,则明道安众分执莅事,一切成办矣。
剃度规约(原书卷七上第二十七页)丛林之设,本为十方衲子办道修行,不畜驱乌徒众恐成时弊。
故童年剃落,多在庵堂静室,但请丛林住持为说戒本师耳。
若或壮年志道,欲为衲子,求丛林剃度,此沙弥得度,即大众之始事也。
所关既重,则不得不慎为检择,以立贤圣之基。
所有条约,备列于左。
一、父母不许者,不留。
(如果真心出家,须嘱其求父母允许后,方可度之。
)一、犯法脱逃者不留。
身为他拘者不留。
(如有职役,乃至僮仆之类也。
若果道心坚固,则令其求主恩放,或代为告其主人,行慈成就,然必须主允,方可。
)一、身归邪教,混入佛门,败坏正法者,不留。
(若其人真悔前非可先留寺年余,察其确实,方允剃度。
丛林清规
丛林清规一、何为丛林丛林,指僧众聚居的寺院,尤指禅宗寺院。
过去,印度多在都城郊外选择幽静的林地,营建精舍,所以僧人所住的地方,就称之为丛林或兰若。
经典中对“丛林”一语的解释颇多。
据《禅林宝训音义》载:“丛林”二字系取其草木不乱生长之义。
表示其中有规矩法度。
二、丛林清规的由来丛林清规是僧众行、住、坐、卧生活之准则。
印度僧尼以戒律为生活规范,我国僧团除戒律外,还制定其他若干约束僧尼言行的清规。
我国的丛林规制形成于唐代,百丈怀海禅师根据中国国情和禅宗特点,制定了丛林清规,后人称为《百丈清规》。
《百丈清规》的“清规”二字,有“清净规约”的意思。
它是禅宗的丛林制度,也就是禅宗寺院组织的程序和寺僧日常行事的准则。
元代元统三年(1335年),由朝廷命江西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住持德辉禅师重编,金陵大龙翔集庆寺住持大诉校正,定名为《敕修百丈清规》,颁行全国,共同遵守。
这些规定,一直在寺院中广为遵照执行。
三、丛林设置的“五大堂口”包括哪些近现代丛林,基本设置有五个部分,即所谓“五大堂口”,其中包括:禅堂:禅堂是丛林的核心,专指坐禅的道场。
客堂:客堂为寺院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心,负责对外的联络,宾客、居士、云游僧的接待,本寺院各堂口的协调,僧众的考勤和纪律,各殿堂的管理,以及寺院的消防、治安等。
库房:库房总管僧众生活和佛事的必需品,如粮食、物品、法器、香烛等,还管理山林、田庄,以及殿堂、房舍的修缮等。
大寮:大寮为寺院的生活区,负责供应僧众的斋饭,主要由斋堂和僧厨组成。
衣钵寮:衣钵寮是方丈和尚的事务机构,直接为方丈办事。
四、什么是戒腊腊所谓戒腊,就是受过具足戒的僧人,经过从阴历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的结夏安居后,受戒的年龄就算增长一岁,佛教称为“一腊”。
通俗地讲,戒腊即是加入僧籍的年数,相当于在家人的工龄。
戒腊最长的僧人称为“上座”,在丛林中备受尊敬,其发言常常有权威性。
五、寺院里设有哪些职务一般的寺院,都是由方丈和四大班首、八大执事所组成的。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20则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20则故事,可以解释为旧事、旧业、先例、典故、花样等涵义,同时,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跌宕起伏,从而阐发道理或者价值观。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古代名人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古代名人一:李密牛角挂书李密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
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
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
此事被传为佳话。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二:诸葛亮勤奋好学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
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
时间就不好掌握了。
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
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
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三:凿壁偷光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
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
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
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
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
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
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四:苏秦刺股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百丈清规》及其历史与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对Cg丈清规》的创制缘由、主要内容及其演变作了考述,指出:《百丈清规》以佛教固有的思想与制度、儒家的伦理思想与制度、中国佛教创制僧团管理制度的经验为主要的渊源;其内容在以后的发展中有相当大的变化;它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百丈禅师;《百丈清规》;中国佛教;管理制度[中图分类号]B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01)01—107—05《百丈清规》亦称《古清规》,是中国禅宗年,终至“三学该练”。
后“闻大寂(即马祖道寺院(丛林)最早成型的组织管理制度和寺院僧一,大寂禅师为其谥号)始化南康(今江西赣众(清众)的日常行事章则,是中国佛教独创的县),倾心依附,虚往实归,果成宗匠。
”【I3他奉僧制。
《禅f-j正统》载:“元和九年(814年),事马祖六年,“与西堂智藏禅师同号人室”【2】得其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丛林规式,谓之清规。
”印可,成禅宗一代宗师。
惜此书原本在南宋亡后全部散佚。
现存的可考资关于怀海创制清规的缘由,《宋高僧传》卷料,只有《宋高僧传》卷十《怀海传》、《景德传十载日:“后檀信请居新吴(今江西奉新县)界,灯录》卷六所附《禅门规式》、《禅苑清规》卷十有山峻极可千尺许,号百丈屿。
海既居之,禅客《百丈规绳颂》、《敕修百丈清规》卷八所附《古无远不至,堂室隘矣!且日:吾行大乘法,岂宜清规序》。
本文试对《百丈清规》的思想、制度以诸部阿笈摩教为随行邪!或日:《瑜伽论》、渊源及其历史与现实意义作一探讨。
《璎珞经》是大乘戒律,胡不依随乎?海日:吾于大小乘中,博约折中,设规务归于善焉。
乃创一、《百丈清规》创制、主要内容及演变意不循律制、别立禅居。
”这里说到两个原因:一是物质上的,四方禅客归依者太多,原有的殿1.百丈禅师创制清规的缘由堂容纳不下;二是思想上的,怀海折中大小乘戒唐代百丈怀海禅师(720—814),据《指月律,欲创建新风貌的禅居。
【3】杨亿在《古清规序》录》载:“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福州长乐人,中还追述道:“四来同居,凡圣孰辨。
禅并举与禅门丛林制度
禅并举与禅门丛林制度2010年04月08日17:00凤凰网华人佛教【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丛林的梵语叫做Vindhyavana,是僧侣聚集与修道的场所,亦通常指禅宗寺院而言,所以有时候也叫做禅林。
中国的禅宗从曹溪慧能后四传至于怀海,百余年间禅徒只以道相授受,多岩居穴处,或寄住律宗寺院。
到了唐代贞元、元和年间(785-806年)禅宗日盛,宗匠常聚徒多人于一处,修禅办道。
江西奉新百丈山怀海以禅众聚处,尊卑不分,于说法住持,未合规制,于是折衷大小乘经律,创意别立禅居,此即丛林之始。
丛林的意义,旧说是取喻草木之不乱生乱长,表示其中有规矩法度。
从唐朝到清朝中叶,中国的经济社会稳定的安定因素是来自禅门丛林制度。
这种制度的核心是集体生产集体耕作,以同修互助的团体生活方式,不断扩大寺院的规模,致使佛教各宗派与佛学在中国历史上刻画下了深刻的影响。
宋代开国以后,宋儒理学家们不但在学术思想上受到禅宗的影响,而且还以此为依托建立自己理学的门庭。
甚至在讲学风格、书院规范、人格教育上等方面,无一不受丛林制度与禅宗精神思想的影响。
甚至于唐宋以来,帝王朝廷的经筵侍讲与侍读等职位的制度,也是受到佛教开堂说法制度的影响。
所以禅宗丛林制度于中国文化与中国教育都有着深刻的关系。
宋代的禅文化能够得到延续能够得到发展进而走向成熟,从而影响到天子以致庶人,因为他背后必须有经济的动力,这是和现代的文明一样的。
真正的丛林生活绝对是事事讲平等,事事有规矩,由一日而至千百年,由管理自己的身心开始,并及大众,都是循规蹈矩,至于详细细则,更不止此。
所以宋代大儒伊川先生程颐,在慕名参观了禅门丛林风俗纯化,井然有序的僧众生活后,出而感慨曰:“三代礼乐,尽在于此矣!”佛教的真正中国化:应时而生的禅门丛林制度“农禅并重”的形成有深刻的历史原因。
按照印度佛教的传统,僧尼是属于不生产的消费阶层,生活依靠民众的布施,比丘以托钵乞食维生。
东晋时沙门“安置四宅、一切种植、斩伐草木、垦土掘地”都是被禁止的。
禅林宝训圆悟禅师读后感
禅林宝训圆悟禅师读后感君子之人,内心有志、有气、有量、有务,乃一充实而自足的世界,无愧于人,无骄于人,无惧于人,无怒于人,无求于人,脸色自然不会为别人的态度,而有乱糟糟的变化。
人们常说,此人气度不凡,气度云者,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失色于人的风度与气质。
得道者外表有其不凡的气度,表明他的内心正大光明,故贤者以治心为重。
与人交往之道宗教家不会拒绝与世人的来往,因为他有大慈大悲之心,有普度众生之志。
所以禅师说:“不可绝人事”,然而如何处理人事,则禅师亦有其道:处之之道:庄以待之,信以应之,来者勿拒,去者勿追,沉如也。
交之之道,或以简,或以广。
接于小人,远而不疏,近而不狎,颓如也。
以庄重待人,即不卑不亢。
以信诚待人,即不欺不诳。
无论何人,皆一视同仁,故来不拒。
无求于人,故去不追。
总而言之,即是沉稳如泰山。
与人交往,无非两种情况,一是简洁,二是广泛。
不管是简是广,都要遵照以上四条。
人群之中,有君子,也有小人。
君子之人,当然要交往。
小人之人,也不能回避。
与他保持相当的距离,但不表示疏远,以免小人的怀恨。
与他保持一定的来往,但不过分亲近,以免同流合污之嫌。
贪多的福贪在一般人看来,不是一件好德行,但贪并非绝对的坏事,这要看贪什么东西。
比如说:三寡三养,养生,一方面要靠保养,更重要的一方面,则要靠节制。
保养有余,节制不足,则保养所得,抵不上不节制的所失。
禅师告诫人们: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萦。
勿使悲欢极,当令酒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故养生之道,必寡思虑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寡言语以养气。
人的生命,就靠精气神三根支柱。
三寡是节制,三养是保养,没有三寡,三养等于一句空话。
所以养生重在节制,其次才是保养。
要节制的事很多,不能一一列出,就总结为三类:寡思虑,寡嗜欲,寡言语。
此三寡,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第一要少为名利俗务而操心焦虑,第二要减少各种嗜好及其欲求,第三要少说废话,少说不利团结的话,少说令人不快的话,少说粗俗无聊的话。
中国佛教的丛林制度
中国佛教的丛林制度
法音近录
默 雷 摘编
唐宋时期的 禅宗教团与 清规之研究
在东 京 大 学 东 洋 文 化研 究 所留 学 的湛如法师, 1996 年 8 月在赵县柏林寺举
行的第四届 / 生活禅
夏令营0 中, 作了以 5唐宋时期的禅宗教团与 清规之研究6为题的讲演, 这篇研究报告已从
5禅6 1996 年第 5 期起开始连载。文章回顾了
在修止时, 主要是使心在同一境
( 二) 择住持。认为住持本为道德之任, / 今也不然, 才德一无所有, 道学有所未闻, 世 缘颇足, 便名住持, 致使丛林衰落, 礼义绝 闻。更兼官府不辨清白, 动辄行禁, 使真道者
此后的趋势如 江出三峡一泻千里。究 其原
因, 即禅林清规的日渐完善, 为禅宗的发展提
供了保障。从严格的意义上说, 汉地佛教教
团的形成, 应该以禅宗的崛起为标志。
作者指出: 唐宋时期禅宗教团的隆盛, 与
禅宗教团加强清规建设有直接关系。这一时
期禅宗的发展过程, 可以说就是禅宗清规不
断趋于完善的过程。从早期禅宗教团到宋代
中。这一没落现象乃是 / 积弊百余年0 的结 月在广东云门寺为中国佛教协会举办的 / 第
果。因此, 要从事大改革, 即等于要对抗百余 三期全国寺院执事进修班0 讲授中国佛教史
年来形成的社会环境和曹溪寺产的一些既得 专题时, 曾将此书作为教学参考资料印发给
利益者, 其任务的艰巨可想而知。明末高僧 全体学员。
立禅宗的规范, 使天下僧众有个安身立命、专 到福利的要求, 所以他们只要管自己的身心
志修行的所在。因而, 当时百丈禅师所注意 修养, 其余的一切都可以放下了。
的重心, 确实重在流传到今世的禅堂。禅堂 是禅宗丛林的教育中心, 僧众的常课, 便是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丈大禅师业林要则二十条
一、业林以无事为兴盛十一、学问以勤习为入门
二、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十二、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三、精进以持戒为第一十三、老死以无常为警策
四、疾病以减食为汤药十四、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五、烦恼以忍辱为菩提十五、待客以至诚为供养
六、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十六、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七、留众以老成为真情十七、凡事以预立为不劳
八、执事以尽心为有功十八、处众以谦恭为有理
九、语言以减少为直接十九、遇险以不乱为定力
十、长幼以慈和为进德二十、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自我感悟
1、头必疏
2、衣必洁
3、事必预
4、语必迟
日有日计划、周有周计划、月有月计划、年有年计划,日日反省,周周总结,不使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