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卷子中三种禅宗文献考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卷子中三种禅宗文献考辨
赵益
((古典文献研究)1992年(1989一1990))
一、《禅门秘要诀》
敦煌卷子中题(禅门秘要诀》者初步发现有五种:
5.4037号原卷题“禅门秘要诀”,前半部为今本(永嘉证道歌》开首十六句,
后半部为四言渴句,乃是今本《信心铭》“至道无难,唯嫌抉择”至“绝言绝虑,无处不通”一段,下紧接今本最后两句:“言语道断,非去来今”。此后还有一些其他渴句,
再下为《禅月大师赞念法华经》。
5.5692号前半部为四言渴句:“禅门秘要,志(至)道无难,唯嫌抉择,……良
有取舍,所以不知。遣有没有,从空背空,多疑多虑。”案前四字“禅门秘要”实为该
卷标题。后半部为一散体歌渴,从语体上看,颇接近宋时的语气,如“则无言别无
语,无方无语名不取,无量劫来不思议,即应即舍生净土,莫谤喜,莫谤愁,欢喜忧愁
早晚休。……”
P.2104号卷首题“禅门秘要诀招觉大师一宿觉”,题下全为《永嘉证道
歌》,后附今本(信心铭》“至道无难”至“言语道析,非去来今”一段。再下还有一些
其他渴句,与5.4037号同。两卷的抄写者显然认为(禅门秘要诀》即由今本(永嘉
证道歌》与今本(信心铭》及其他渴句组成,或者本来即为一独立体。
P.2105号大致与P:2104号相同。
P.4638号题“大伪警策和尚集”,接续题下而书写之《信心铭》字数与今本大
致相当,乃为一完整内容。惟于今本首句“至道无难”上多出三十八句。案大伪灵
佑虽有语录传世,但其书形成亦恐在《景德录》之后,则P.4638号之抄写当然也较
晚,故有增添拼接之痕迹。
根据以上五种敦煌卷子可知,今本题隋僧璨所撰之《信心铭》,虽然(景德录》、
《四家语录》等云三祖所出,究无实证(案《信心铭》原收录于北宋景德元年承天道原
所编《景德传灯录》卷三十“铭记Q歌”中,同时亦收有付大士之《心王铭》,法融之《心铭》,以及佚名之《息心铭》等。《四家语录·百丈大智禅师广录》中亦有“三祖云”四次引用,字句与《景德录》同。但《大智广语》之成书,是否较,《景德录》为早,却颇难断定)。同时,早在三十年代,胡适就曾据此对《永嘉证道歌》产生了怀疑。胡适
《海外读书杂志》(载《胡适禅学案》,台湾正中书局)有曰:
我在巴黎发现一卷子,有太平兴国五年的字样,其中有一件题为:“禅门秘要诀招觉大师一宿觉”(益案即P.2104号)。我抄出细读,始知为世间所谓《永嘉证道歌》的全文,后来校读一遍,其中与今本几乎没有什么出入。我现在还没有考出招觉大师是谁,但我们因此可知此文并不是玄觉所作,原题也不叫做《证道歌》,本来叫做《禅门秘要诀》。……我们竟可以进一.步说,所谓永嘉禅师玄觉一直是一位乌有先生,本来就没有这个人。那位绰号一宿觉的和尚,叫做招觉,生在二十八祖之说已成定论的时代。(益案敦煌本与今本《证道歌》中皆有“西天二十八祖”云云)。··…玄觉有《永嘉集》十篇,为一卷,旧说是唐庆州刺史魏靖所集,其中并无‘<证道歌》。向来的
人因此疑、(永嘉集》是伪作的,现在看来,《证道歌》与玄觉无关,《永嘉集》不收《证道
歌》,也许倒可以证明《永嘉集》是一部较为可靠的书。
案前举五种敦煌卷子中与今本《永嘉证道歌》完全同一内容而题为“禅门秘要
诀招觉大师一宿觉”者为P.2104,P2105两种,有其一部分者为5.4037。虽然三卷
内容互有取舍,但大致情况不差:三卷皆题“禅门秘要诀”,且内容排列次序都为今
本《永嘉证道歌》在前,今本《信心铭》在后。若几曰两者为一人所撰,可以说是能够成立的。,胡适的论断大致正确,即虽然二十八祖之说在中唐就有可能产生雏形,但绝
不可能出现在慧能同时,史载玄觉与慧能同时段(《宋高僧传》、《联灯会要》记载为
先天二年,《宗统编年》为开元二年,亦不过相去二年),那么是不可能在其所撰的
《证道歌》里出现“二十八代西天记”、,’六代传衣天下闻”之说的。不过,玄觉未撰
《证道歌》,并不能就此说明无玄觉其人;后代有一招觉和尚号“一宿觉”,也并不能
否定玄觉亦有此别号,况且一前一后,招觉和尚完全有可能模仿玄觉而自号“一宿
觉”。《宋高僧传》提到《永嘉集》而未言及《证道歌》,但其有曰:“觉唱道著明”,可见
玄觉有这方面的才能,后人据此拟托出《证道歌》一文,亦不无可能。辗转而至宋太
平兴国年间,当僧众抄写P.2104,P.2105时,误打误撞将拟托的作者玄觉写成“招
觉”,也是很自然的。而在敦煌卷子之外,拟托永嘉玄觉一宿觉所撰之《证道歌》,由
于师出有名的原因,自然便得到广泛的流传,至于入藏颁行。
综上所论,今本《信心铭》与《永嘉证道歌》实为(禅门秘要诀》中之一部分,后人一分为二,分别题作《信心铭》与《永嘉证道歌》,并且拟托三祖僧璨与永嘉玄觉之名,无非籍以流布而已,。
《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索引》认为,S.2165中有“真觉和上云”(益案即玄觉)而从<禅门秘要诀》中引用了十二句,并据此断定《禅门秘要诀》为玄觉所撰。今检S.
2165,拟题为“释门杂文”,并无“真觉和上云”等字样,其说似不确。
二、《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
此文为敦煌卷子P.2162号,正文卷端题“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沙门大照居士慧光集释”。卷首文字似为一序:
,’(前略)时有居士口住李,名惠光,是雍州长安人也,法名大照。不顾荣利,忘求
善提,前事安口口,后事会和尚,皆已亲承口诀,一蜜授教旨,至于精心妙理,达本穷源,
出有入无,圆融自在。居士乃禅思余暇,叹此群迷途,显事理幽门,咨呈妙义,开斯法
要。可谓涉海之舟,直往善提,斯言信矣。庶将未悟者愿令得悟,未.安者愿令得安,
未解脱者愿令得脱。”
序后紧接正文,采用问答式,首句有“居士问……大照禅师答……”云云。
这里便产生了几个问题:一、慧光、惠光是否一人?按照常理,“慧”与“惠”通,卷端“沙门大照居士慧光”,文中又称“惠光”法名“大照”,似乎两者为一人。二、观
此序语气,明显非惠光(慧光)自序,实为他人所撰,则“居士”乃指惠光(慧光)而言,照理正文“居士问”后应作“会和尚答”或“安口口答”,而文中却作“大照禅师答”,序
中称惠光(慧光)法名“大照”那么这里难道是自问自答吗?若不是自问自答,则此
“大照禅师”又是何人?若指普寂(案普寂溢大照),显然与序中所叙师承无关。三、文中全用一问一答形式,并无解释之处,卷端题“慧光集释”何解?似应作“慧光集”
或“慧光记”才对。由是观之,此文可疑之处甚多。
敦煌卷子中另有5.5532号《禅门经》一卷,其序曰:
余乃身年三五,游历十方,自为生死事大,遂发P,愿,处处求法。吾于高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