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课题
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精选6篇)
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自主研讨,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
(2)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二.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体会诗人复杂变化、激荡起伏的情感及乐观自信、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
三.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四.教学过程1. 教师课件展示下列诗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过渡到新知识:(1)李杜诗篇万古传。
(赵翼《论诗》)(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杜甫《梦李白》)(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启发设问:以上诗句都与古代哪位诗人有关?你能谈谈他的有关情况吗?教师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谈A.李白的生平、时代、代表作品;B.有关李白的故事、传说;C.你对李白的评价。
学生思考,发言交流,教师因势导入本课学习。
2. 反复朗读,整体感知:(1)教师示范朗读或放录音,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教师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其优点、不足。
从读音、停顿、音调以及感情上评议,是否朗读到位?如果不合适,应该怎么读比较符合诗的内容?(对有争议之处,教师不做结论,引导学生往下学习,让学生学习课文后再做结论。
)3. 教师解题(课件展示,指名学生读或全班齐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时代背景。
《行路难》是李白在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行路难(其一)》教案
《行路难(其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李白在诗中抒发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
2.感受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诗歌的诵读,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李白在诗中抒发的情感。
难点:感受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行路难(其一)》的情境。
2.朗读诗歌:学生朗读诗歌,教师指导朗读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3.讲解诗歌: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主题、艺术手法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和情感。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课堂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课堂互动和交
流。
6.作业布置: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读后感或仿写一篇诗歌等,巩固所学知识和提
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和作业情况来评估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行路难》教学设计(优秀5篇)
《行路难》教学设计〔优秀5篇〕《行路难》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的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一、导入湘夫人为我们讲了一个苦恋的故事,与佳人相会而不得的烦恼,下面我们来学习鲍照的《拟行路难》,看看他烦恼的是什么,〔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
〕板书标题《拟行路难》。
二、文题解读《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
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歌颂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
本篇是《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的第四首。
三、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1.播放伴奏,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诵读并背诵。
四、诗歌鉴赏1.师问: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运用了比兴手法。
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低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上下贵贱决定的。
2.师问: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
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外表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3.师问: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
〔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
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
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4.师问: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到达了高潮。
初中语文《行路难(其一)》教案1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李白(唐)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乐府诗在形式上的特点2、背诵诗歌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2、自主学习+交流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体悟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学重难点体会浪漫主义诗歌百步九折的情感变化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由《静夜思》背诵,引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导入。
2.写作背景介绍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3.回忆李白其人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4.本诗体裁为乐府诗,形式上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表现出乐府诗的鲜明节奏。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5.注意字词读音金樽停杯投箸冰塞川多歧路二、朗读1.学生自读,注意字音准确2.结合课文注解理解诗歌内容翻译: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姜尚垂钓溪,等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3.结合译文,分小组探讨朗读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4.小组推荐代表朗读,其他同学根据理解进行点评,教师点评。
5.学生齐读。
三、探讨诗写作手法及诗人歌情感变化1.前4句:以乐景写哀情,1、2句运用夸张,仿佛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3、4句急转直下,“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与前2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14《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4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4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学期秋季学期课题《行路难》的情感脉络教科书书名:《语文》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乐府诗形式的鲜明节奏,感受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美;并整体感知诗歌大意。
2.品词赏句,分析典故,把握诗歌的情感脉络,学习理解诗歌常用方法。
3.体会诗人思想感情,从诗人遭遇人生挫折时表现出的乐观、豁达中获得人生启示。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品词赏句,分析典故,把握诗歌的情感脉络,学习理解诗歌常用方法。
2.体会诗人思想感情,从诗人遭遇人生挫折时表现出的乐观、豁达中获得人生启示。
教学难点:品词赏句,分析典故,把握诗歌的情感脉络,学习理解诗歌常用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引用余光中等人对李白的评价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乐府诗《行路难》。
感受李白的魅力二、朗读诗歌初步感受情感起伏朗读诗歌,要求:注意准确和顺畅,划分节奏,用“"来表示情绪的起伏。
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通过朗读诗歌,体会乐府诗鲜明节奏,初步感受作者情感起伏变化。
反复诵读掌握韵律三、鉴赏诗歌把握情感脉络读完这首诗歌,我们能够体会作者情感上的一波三折,下面我们来具体梳理一下作者的情感脉络,并从这情感脉络中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
路,难行!——作者想象中的路具有怎样的特点?面对这样一条路,作者的情感如何?(惆怅)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写出了仕途的艰难,表现出无限的惆怅之意,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二)行路?难。
——遇到艰难的路,诗人表现出怎样的状态(行为)?(郁闷)“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
行路难其一优秀教学设计
行路难其一优秀教学设计这是行路难其一优秀教学设计,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行路难其一优秀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
2、体会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设想】杜甫的这首借景抒情的诗,从内容到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杜甫作为现实主义义诗人的伟大,而且可以从他关心*的博大胸襟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在深入理解体味本诗和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方面,我打算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训练,因此本节课我考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使学生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从基础*学习到研究*学习的质的飞跃。
【教学方法】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杜甫的诗及资料。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课文,领悟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的沉郁顿挫的风格1、查一查下面的加点字。
(见多媒体)2、听一听录音。
3、教师朗读指导,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停顿等。
4、学生个人读,学生对朗读作简单评价。
5、学生齐读。
三、比一比(学生合作,讨论交流)1、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2、请各用四个字概括每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3、请各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当时的心情。
4、以作者此时的心情为感情基调朗读,并对朗读作评价四、品一品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写好批注,与同学作交流并作汇报。
五、赛一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实行分组背诵竞赛。
六、议一议(学生合作,讨论交流)1、结合全诗内容,谈一谈你认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像杜甫这样具有伟大情怀和理想的古仁人还有很多,请列举两个。
七、教师总结,学生再读全诗八、理一理用一句话说一说自已在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叙事抒情秋风破屋急推已及人顽童抱茅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心忧天下(诗圣杜甫)屋破难眠忧忧国忧民大厦庇寒愿行路难其一优秀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吟诵标题,通过添加叹词,初步感受诗歌的情感。
部编版九上《行路难(其一)》教案
行路难(其一)李白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先熟读诗文,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自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行路难》的思想内容及专题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运用以意递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热情,让他们乐于诵读与感悟积累。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多学习探究诗旨的知识扣鉴赏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
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含英咀华,体悟诗人的感情探究阅读。
2.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自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3.合作探究诗歌中运用的用典象征手法和诗人的情怀,引导学生认识被朝廷“赐金还乡”的愁闷及自信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分析鉴赏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材料六、教学课时一课时行路难<->李白一、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诗的大意。
2.品味诗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创设情景,诗人的介绍、诗句的解读,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
四、教学边程:(一)情境导入联系诗人生平唐诗是酒,宋词是画,它们是中国艺术宝库中最闪亮的那颗星,是中国诗歌的双臂。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伟大的盛唐时代,谈到唐诗,分为四个阶段。
它们的代表诗人分别是初唐的“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王昌龄、贺知章等。
中唐诗人: 韩愈、白居易、孟郊、柳宗元等。
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等,其中有一位诗人上至99下至刚会走,可谓妇孺皆知—李白李白诞生西域碎叶城,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
台湾诗人余光中评价李白“涌入愁肠、七分代作月光,三分呼成剑气,绣口一吐半个盛唐”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在李白“赐金还乡”时还写下《赠李白》,诗云“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课题】13、《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诗词三首》中第一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歌,除了顺畅地朗读背诵之外,重点在品味诗歌,体会诗人感情,把握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以及对前途充满自信,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诗言志,大多数学生学诗只知道背诵,对诗作的内容、感情,理解只是表面,对其写作方法也是蜻蜓点水,所以,教学在于方法引导,在此基础上识记、积累,对AB层学生侧重内容理解、感情把握,CD层侧重积累、背诵。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背诵这首诗;2.积累文言字词,理解诗歌内容;3、体会诗词的意境和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1、话题导入(激趣)中国历来被誉为诗的国度,唐代出现了许多诗人,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李白,杜甫曾写诗《饮中八仙歌》评价他:“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今天学习他的《行路难》(其一)。
2、预习检查(师生互动)1.作者李白(结合配练P41②)(C层)(郑家乐/干春龙)2.背景简介(B层)(熊玲娟/边慧娟)3.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划线字音(B层)(于飞/李靓靓)金樽()歧路()珍馐()投箸()冰塞川()三、链接:古诗词鉴赏方法1、看诗题目2、重视注释3、论世知人,了解背景生平4、把握意象,领会思想感情5、品味语言,揣摩修辞特点6、体味意境,领悟艺术境界四、品读感知(同桌合作学习)<一>.释题(方法一:看诗题目)作者行的是什么路?为什么如此艰难?作者最终找到出路了吗?(杨乐平)<二>.自由朗读,把握诗意(方法二:重视注释)1.重点词解释:金樽、清酒、斗十千、珍馐、直、投箸、歧路、济2.散译句子(史倩/何玉凤)<三>.体会作者的行路之难1.用一个字(词)形容这个宴会(干文静)(奢华/豪华)2、面对这样的美酒佳肴,诗人的反映是怎样的呢?(李冰艳)(不能食停杯投箸拔剑四顾)3、诗人做这些动作是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王子涵)(忧愁、烦躁、无奈、沮丧、郁闷……)4、诗人“不能食”的原因(原句)(郑海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第14课《行路难(其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行路难(其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行路难》教学设计【课标分析】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背诵优秀诗文。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运用合作的方式,课堂上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且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5.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对唐诗的学习要点聚焦在三方面:(1)唐诗常识,注重诵读、节奏、韵律,归纳诗体特点和创作风格;(2)内容理解,品味关键语句的意蕴;(3)知人论世,从社会现实和诗人生平感受诗歌意境和诗人情怀。
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唐诗有四十首,其中盛唐诗歌有二十一首,而李白诗共六首,占近三分之一,分别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七年级上册),《春夜洛城闻笛》(七年级下册),《渡荆门送别》(八年级上册),《送友人》(八年级下册),《行路难(其一)》(九年级上册),以教读课文和课外阅读两种形式编入教科书。
从诗歌本身来看,这六首诗歌分别属于李白文学创作的不同时期。
这六首诗歌在体式上,古体诗、近体诗(绝句、律诗)齐备;在内容上,基本沿其漫游行踪经历线索展开,与李白交友、社会历史背景、地点风物关联性强。
2.教学重点(1)有感情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2)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品味意境,赏析名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3.教学难点了解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色,能够赏析李白其他的诗歌。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 诗词三首《行路难》教案(表格式)
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并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充满自信、乐观进取的精神,积极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修改
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复习李白其中一首诗导入课文。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另外一首诗《行路难(其一)》(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见课件)
三、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了解作者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有诗近千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1.背景
李白在二十六岁那年,抱着“四方之志”,出蜀远游。但李白却不愿意像当时多数知识分子一样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是希望借广泛的结交和诗文投赠培养声誉以此得到不寻常的提拔。终于,在他四十一岁时被玄宗召至长安,进入了翰林院。为之努力了多年的政治理想还没有来得及实现,就在一旦之间付之汪洋。这首诗就是李白无奈离京时,朋友为他设酒送别,在酒席上创作的。
后两句借用典故,借古人的事例、言论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诗人期待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这样的痛苦交织在诗人心中,他终于发出行路难的感叹。唱出无穷的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
“心茫然”的原因:(1)自己的仕途道路受阻,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2)自己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在现实中非常渺茫。
《行路难(其一)-李白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行路难(其一)-李白》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李白的《行路难(其一)》的背景和作者生平;2. 理解《行路难(其一)》的主题和意境;3. 掌握《行路难(其一)》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4. 分析《行路难(其一)》的语言特点和艺术价值。
二、课前准备:1. 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背景和特点;2. 阅读《行路难(其一)》的原文,并理解诗歌的内容;3. 查阅李白的生平事迹,了解他的创作风格和影响;4. 准备相关诗歌分析的知识和方法。
三、教室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用《行路难(其一)》的开头几句,让学生猜测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并引出本课要进修的内容。
2. 了解背景: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让学生了解他的创作环境和心情,为理解诗歌做铺垫。
3. 分析诗歌:逐句解读《行路难(其一)》的内容和意境,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4. 探讨主题:让学生讨论《行路难(其一)》的主题是什么,以及诗人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5. 分析结构:引导学生分析《行路难(其一)》的诗歌结构和节奏感,探讨诗歌的音韵和韵律。
6. 理解修辞:诠释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理解这些手法对诗歌的表达和感染力的作用。
7. 探讨语言:让学生分析《行路难(其一)》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探讨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8.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本课进修的内容,理解《行路难(其一)》的意义和价值,加深对李白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行路难(其一)》的部份内容,并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 撰写读后感:结合教室进修和个人理解,写一篇关于《行路难(其一)》的读后感,表达对诗歌的感悟和感受;3. 欣赏赏析: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李白诗歌,分析其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写一篇赏析文章;4. 诗歌创作:仿照李白的诗歌风格,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五、拓展延伸:1. 阅读更多李白的诗歌作品,了解他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2. 钻研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了解唐代诗歌的地位和影响;3. 比较李白和其他诗人的诗歌风格和主题,探讨他们之间的异同和比照。
第14课《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语文九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行路难》(其一)是人教版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课题为《诗词三首》,本课所选三篇诗文从体裁上分别是古体诗,五言律诗和词,因此,学习本课应注意不同体裁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特点。
从诗歌内容上《行路难》(其一)创作于李白“赐金放还”后,诗歌情感经历了“郁闷惆怅幻想徘徊、低沉乐观旷达”的过程,起伏的情感体现了李白式的浪漫。
夸张、想象、典故的使用同样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行路难》(其二)属于古体诗,是李白用乐府古题创作的诗歌,诗歌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押an韵,诵读时赋有音韵美。
学情分析在本课的预习部分特别提到:了解三首诗词的创作背景,初步读懂每首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课还应该再次训练学生知人论世的诗歌阅读技巧,帮助学生从关键词和典故入手把握诗歌情感。
另外,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是诗歌教学的关键,也是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诗歌体裁的有效途径。
教学目标及策略一、目标1.诵读诗歌,把握《行路难》(其一)的诗歌情感;(重点)2.学习用典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重点)3.学习诗人乐观豁达的精神品格。
(难点)二、策略诵读法;讲授法;谈话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图片一、导入新课余光中先生在《寻李白》中这样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近李白,感受李白诗歌中的盛唐气象。
二、整体感知自由诵读本课三首诗词,读完后说说《行路难》(其一)与其它两首诗词在节奏和韵律上有什么不同。
预设:1.七言杂以三言,二二三拍;2.押an韵;三、题目解读1.乐府古题;2.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苦孤苦的处境。
四、重点研读(一)诵读明意诵读诗歌,借助注释读懂诗歌大意,说说诗歌描画了几个场面。
预设:饯别宴宴饮(实);前路多艰(虚);憧憬未来,坚定信念(虚)。
(二)再读悟情自由诵读三个场面,从关键词入手,说说诗歌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行路难其一教案设计
⾏路难其⼀教案设计 “⾏路难!⾏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想要了解这⾸诗吗?下⾯是店铺整理的⾏路难(其⼀)教案设计以供⼤家阅读。
⾏路难(其⼀)教案设计 1教学⽬标 【教学⽬标】 1、通过朗读、诵读等多种⽅式熟悉诗歌内容并触摸诗⼈内⼼。
2、理解修辞、⽤典、警句在诗歌中的表达作⽤ 3、感悟诗⼈在逆境中⾃信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
2学情分析 《⾏路难》是⼀⾸古体诗,⽐⼀般绝句和律诗要难,⽽且⽂中有通假字和典故,作者情感纵横恣肆,反复多变。
对于⼋下的学⽣,他们的语⽂基础知识并不是很扎实,理解分析能⼒尚待提⾼。
⽼师要求学⽣在预习时反复诵读,读准读通,若能背诵更好,厉害的同学能够结合注释⼤致读懂本诗内容。
⽽且,⽼师上课运⽤提问法、点拨法、讨论法、⽐较法等,并且以朗读法贯穿其中,使学⽣对本诗有深刻的领悟,能培养语感和提⾼语⾔赏析能⼒。
3新设计 1、本课⽼师通过提问和点拨,安排⼩组讨论,让学⽣反复充分地朗读,并且以朗读解⽂的形式贯穿整节课。
2、⽼师给予学⽣讨论和思考的时间,根据⽼师提供的朗读知识进⾏实践运⽤,掌握朗读技巧并感受到诗⼈的复杂的情感。
3、本节课听、说、读、写等⽅式都齐上阵,注重对学⽣语感和语⽂能⼒的培养。
4、本课还对语⽂⽂本的细化阅读进⾏了很好的实践。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了解创作背景的前提下理解诗⼈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并掌握相应的朗读⽅法。
【教学难点】掌握本诗中运⽤的典故及作⽤。
5教学过程 5.1 教学活动活动1【导⼊】创设情境,激趣导⼊,了解李⽩ ⼀、创设情境 这是台湾著名⽂学家和诗⼈余光中写的诗,⽼师请⼀个同学来读⼀下。
师:这位同学读得很好。
⼤家想⼀想,余光中歌咏谁呢?(李⽩)对,李⽩(教师板书:李⽩)。
结合这⾸诗及其你对李⽩的了解,说说李⽩是⼀个怎样的⼈呢? ⽣答:才华横溢、豪放不羁、嗜酒、藐视权贵、热爱祖国⼭河,同情下层⼈民,鄙夷世俗等。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各⾃的看法,看来对李⽩⾮常了解。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主义的情调。
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与作者李白
2、理解诗的内容,并学会赏析诗中的佳句
教学目标
3、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与情感美
4、反复诵读,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
大人格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能够主
学生学习能 动学习,还具备团队合作学习精神,但由于受当前认知
力分析 水平的限制,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更能理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一)》
称
《行路难(其一)》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的一首诗,主要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
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放弃自己 教材分析
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
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的浪漫
绍,这对学生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的感情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朗读与思考时间,在读中感
知、理解、品味。
解、掌握与赏析诗。
教学策略选
主要采用诵读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讲解
择与设计 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背景音乐《渔舟唱晚》, (二)介绍李白,向学生讲解诗写作背景 (三)朗读诗歌,熟能成诵(多种形式) 教师范读;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四)疏通文意,理解诗意 (五)品读诗歌,体会感情(分组讨论,教师予以 点评) 1、李白因受奸臣的排挤被迫要离开长安,朋友们 设宴为他送行。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酒宴? 2、面对美酒佳肴,豪爽纵酒的李白是怎样做的? 心情如何?从哪些动词可以看出来?面对美酒佳肴为 什么难以下咽,心里一片茫然?用了哪种写法? 3、诗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 实写吗?将“冰塞川”和“雪满山”比喻成什么? 4、在写李白仕途受挫后诗人又写了哪两个典故? 有什么作用? 5、仕途受挫后的李白,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运用 了什么表达方式? 6、仕途受阻的李白是否心灰意冷、意志消沉?从 哪里可以看出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行路难(其一)》李白 初中语文课教案
课程名称:文学欣赏——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理解李白的《行路难(其一)》的主题和情感。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能力。
教学重点:《行路难(其一)》的主题和情感。
诗歌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抒情情感。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教材准备:《行路难(其一)》的诗歌原文。
板书或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问题或引言引入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如:“你们喜欢读诗吗?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今天我们将一起欣赏一首诗《行路难(其一)》,看看它表达了什么情感和主题。
”第二步:阅读与理解(15分钟)让学生阅读《行路难(其一)》的诗歌原文。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即诗人在旅途中遭遇的种种困难和苦痛。
与学生一起讨论诗歌中的不理解之处,解答他们的疑问。
第三步:分析诗歌(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语言特点,如修辞手法、比喻和意象等,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艺术表达。
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例如作者通过“黄云”、“白日依山尽”等修辞手法表达了旅途的困难和艰险。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黄云万里动风色”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第四步:总结与讨论(10分钟)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与学生讨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步:课堂反馈(5分钟)请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和疑惑,以便进行反馈和解答。
拓展活动: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李白的诗歌,比较不同作品的主题和表达方式,或尝试自己创作诗歌表达内心情感。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李白的《行路难(其一)》的主题和情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以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路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自主研讨,理解诗人苦闷、迷惘的心情。
3.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在诵读中体会诗人复杂变化的情感、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
教学难点:诗中的用典。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情景导入
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奉诏入京,但“贵妃研磨、力士脱靴”的风光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真正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只让他写写诗。
过了一段时间,给了他一点钱,让他离开长安。
李白于是写了三首《行路难》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快乐。
这首《行路难》是在李白不得不离开长安时,为了表达了他失意而又憧憬美好未来的心情而作。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乐府诗
屏显(1)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
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
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屏显(2)
2. 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
(1)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准备全班朗读。
学生活动(一)
学生自由读
学生试读(以第一、二句为例) 划分节奏
学生试读(一到四句) 判断抑扬
学生齐读全诗
再读全诗(注意节奏和抑扬) (板书:四三节奏抑扬交替)
(2) 说说你感受的诗中的美句
方法:拿起笔批注你认为的美句,然后准备在班上交流。
学生活动(二)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还要深入分析, 第一句和第二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以美好的场景来烘托他心情的不愉快,而且,第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来写饭菜的丰盛、场面的豪华,更能突出作者内心抑郁和急切寻求出路的心情。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投、拔、顾,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烦闷。
前几位同学都没扣住题干来回答,我强调的是“我感受到。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这句话和标题紧紧呼应, 最能说明当时的处境艰难。
是不是李白真的要渡黄河, 登太行山呢?不是,这里是运用比喻是实在的表达自
己无路可走的心情——多么艰难啊!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运用典故,写出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对从政仍有期待。
(姜太公 80岁还充满希望,我难道不应该吗?)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先用反复之词抒深长之叹。
歧路:比喻官场中险易难测的前途。
这里承接姜尚、伊尹的典故,偏在“易”的一面。
意为那么仕途捷径,如今在哪里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很赞同你的看法,诗人在很沉郁的时候,眼前展现的海阔天宽的图景, 他用这种美好的场景来表达自己的理想、愿望, 这里也是用比喻的的修辞, 生动形象地写出诗人坚定的信念、乐观的精神。
这首诗中,每一个句子都是美句,他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美诗!但是,它一定有一句是全诗的感情升华,是全诗的中心,那就是最后这两句。
这个句子的原句是:
乘风破浪 , 沧海扬帆。
这个句子的含义是乘风破浪 , 沧海扬帆 , 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态的、勇往直前的画面。
它表现出海阔天空的意境 , 是作者壮思飞扬的理想境界的描述。
因此 , 人们这样评价 , 说它是“千古雄句 , 激荡人心”。
这样的句子已经单独流传下来 , 流传在我们现在的书面语中 , 流传在口语中 , 流传在广告中 , 流传在我们写文章的引用中。
这样的句子叫做警句。
屏显(3)
课中微型讲座 (一 )
警句——让诗文生辉
警句 , 就是语言精炼、寓意深刻的语句。
作品中的警句 , 常常超越作品、超越时代而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教益。
有些警句,我们不知道它的出处,但是我们能记忆深刻,这就是警句的力量
《行路难》因作者锤炼了这样一个警句,情韵飞扬。
下面我们来再感受一首诗 , 请大家读出这首诗中你们熟悉的警句。
屏显(4)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你看,这首诗一落入我们的眼帘,我们就感受到这样一个句子能给我们心灵以滋润,给我们的灵魂以启迪。
学生齐读
这个学习环节就进行到这里。
下面 , 我们进行第二个学习环节 :理解诗中的难句。
3、说读——理解诗中的句意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学习环节 :集中力量解决诗中的难句——闲来垂钓碧溪上 , 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个句子在课下注释里很详细了,但只是表层含义, 我们在理解时, 既要阐释它的表层, 还要阐释它的内在作用。
请自选一句阐释它的含义和作用。
好 , 开始思考学生活动(三)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我想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 :这句是用吕尚垂钓碧溪时遇周文王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希望;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 :这句是用商朝伊尹乘舟梦日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憧憬。
你看 , 从表面上看 , 都看不出来其真正的含义。
真正的含义是希望有机会得到赏识 , 希望委以重任。
课中微型讲座 (二 )
屏显(5)
用典 , 以传情达意
典故 :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
用典 :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语婉曲地表达“今”义。
用典的效果 :精炼语言 , 避直就曲 , 生动典雅。
学生活动(四)
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的意思全部串一下。
齐读。
(屏显 6)
金樽斟满清酒 , 一杯要十千钱 , 玉盘里摆满珍美的菜肴 , 价值万钱。
面对佳肴我放下杯子 , 停下筷子 , 不能下咽。
我拔出剑来 , 四处看着 , 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 , 却被坚冰阻塞 , 想登上太行 , 却被满山的大雪阻拦。
我想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 , 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
行路艰难 , 行路艰难 , 岔路这么多 , 我如今身在何处 ? 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 , 我将挂起高高的船帆渡过茫茫大海。
(学生齐读 )
两个难句都是婉曲地表达自己的心情。
这两个句子读懂了 , 这首诗就基本读懂了。
再来看另外一首诗 , 它既有典故又有警句。
学生活动(四)
(屏显 7)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学生齐声朗读)
用典的句子是哪两句?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怀旧空吟闻笛赋”说的是物是人非,“到乡翻似烂柯人”说的是岁月流逝。
警句是哪两句?
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作者在诗里写的是他的想法,其实这两句诗的意义早已离开文本原意,被人们广泛运用,它的寓意是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孕育而生的。
最后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
各自读,大声读。
学生自由、大声地读书。
要求:读出四三的节奏,读出抑、扬的表达要求,读出情感。
三、背诵——感受诗中的魅力
个别学生配乐背诵
全班配乐背诵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四、课堂小结
(屏显8)
用知识丰富我们的头脑
用憧憬激励我们的意志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
走着笑对红尘,走着辞别故友。
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
渴望建功,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翰林遭贬,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
他一生命运多舛,却始终未停下脚步,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吧!同学们,最后老师送大家用两句,在学习上,要用知识丰富我们的头脑,;在困境中,要用憧憬激励我们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