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写作课(程翔)
程翔老师《散步》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程翔老师《散步》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执教:程翔语文思维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是培育学生从字里行间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解释问题.这个任务比较特别,是借文字和文章内容来培育学生抽象思维方面的能力,而这种抽象思维之格的形成与文字和文章所呈现的形象、情感、细节等又密切相关,因而语文思维教学在完成这项任务时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就比较特殊,与数学、物理、哲学、逻辑等学科的思维教学有着较大的差别。
下面我们以中学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中心理事长程翔的《散步》教学实录为例,看看程翔老师在面对初中生时是如何开展语文思维教学的。
一、在初中生(少年期)的思维中,抽象思维之格开始了明显的发育过程,在这个特定的思维发育时期里,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要抓住这一特点,结合学科特征和优势,采取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对症下药,使初中生的思维得以健康的发展.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还处于经验型的发展阶段,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因此程翔老师从生活中提取了一个情境,一组形象,既是讲课的一般导语,又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概括自己的抽象感受,从中培育学生的抽象感悟能力。
老师:我问同学们一个小问题:咱们班的同学有经常和父母一起散步的吗?请举手。
(学生举手)老师:请一位同学谈谈和父母一起散步时有什么感受。
学生:我觉得和父母一起散步可以谈谈心,一家人有说有笑,即使父母批评自己,也不像在家中那么严肃。
老师:很好。
散步是家庭生活中的一项内容,它是一种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叙事散文——《散步》。
先请一位同学把课文朗读一遍.(学生朗读课文)二、从初中开始,语文教师就要结合记叙文的教学对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进行初步的培育,具体讲就是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对形象材料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划分文章段落、归纳段意、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中心思想、认识写作特点、表明自己的观点等等。
程翔老师通过针对性较强的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人物的一言一行)寻找回答问题的依据,同时他还不断地引导学生在典型人物身上寻找典型的形象特征,使学生学会在形象中捕捉特定的意义.当然他还没有忘记培育他的施教对象对形象的感知能力,让他们用声音来准确地再造形象(见划线部分)。
程翔老师7月17日录课
本课说明本课重在探讨写作评改课的上法,目的是让一线老师重视写作评改与交流。
写作课是由写前准备阶段、书写成文阶段和写后修改评改交流阶段组成,从而构成“写作全程训练”。
但是目前我们的写作教学很不理想,随意性、盲目性比较突出。
所以,本课想在写作课的模式上有所尝试。
另外,目前作文风气不好,到处充斥着假、大、空,千篇一律,缺少真情实感。
本课试图高举写人性的大旗,扭转不良文风。
同时还想探究一点构思方法。
如果老师们听了本课,能在以上三方面有所收获,我就感到欣慰了。
课前思考:1.作文评改的意义是什么?2.评改是不是可有可无的?3.评改与修改有何不同?4.评改要注意哪些问题?评改,是教师对学生已写成的文章评阅批改的过程。
好文章不仅仅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
《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结晶。
大文豪尚且如此,写作教学更应该重视评改。
评改的意义:倡导好的文风掌握写作规律提高写作能力评改与修改不完全相同。
修改是对初稿进行完善润色,评改则是对已经修改过的文章进行讲评和批改,要做出评价,要提出修改意见。
它是面对全体同学的,是一种教学行为。
评改对文章的要求更高。
交流,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评改进行的讨论。
学生可以发表各自的看法。
古人讲:“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这种交流的作用在于互相启发,提高认识,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本次讲座侧重于记叙文。
一、评改学生作文应注意的问题:1. 要有针对性写作教学是有阶段性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写作训练的目标和要求。
评改,不必面面俱到,应按照本阶段的训练重点进行评改。
这样,评改就有针对性了。
2. 要具体、深入、准确评改学生作文,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要具体,要深入到文章内部,要准确,让学生心服口服。
切忌笼统浮泛,切忌大而无当。
3. 要符合学生实际评改学生的作文,不能拿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不要拔苗助长。
有的老师评改得很好,但脱离学生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北大附中特级教师程翔
北大附中特级教师程翔: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化追求——访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程翔编者按:很多人说,中学教师是万金油,什么都懂一点儿,什么都不精通,因为教师整天都在忙着备课、应付考试,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作研究。
做研究型教师,很多时候是空话。
当然,这不能成为教师放弃研究的借口,相反,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越应该去读书、去研究,甚至要实现对“研究型”教师的超越。
我们现在所谓的研究,注重的是教学技术。
但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就不过是优秀的教书匠,还不能给予学生精神、人格上的极大影响。
教师还必须有“形而上”的追求,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做文化之师,做有思想的精神导师。
所以,教师还要超越“专业成长”,谋求“精神成长”。
而教师实现精神成长的营养在丰厚的文化资源中。
为此,本版开辟“关注教师精神成长与文化素养系列”,探讨文化素养对教师成长的意义,敬请关注。
“至德为恕,上善若水,大爱无边”。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语文特级教师程翔在他备课本的扉页上,用毛笔写下这12个遒劲的大字。
在第二页上,他这样写道:“课程改革,由此开始;更新理念,探索佳径。
”与其说这是毛笔写就的备课本,不如说是文化浸泡的语文课。
程翔借以明志,要从文化传统中寻找现代语文教师的来龙与去脉。
前不久,他近百万字的学术著作《说苑译注》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进入古代文献领域,对于中学教师和文献研究来说都可能是一次“意外”,但是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来说,却是一次重要收获。
语文在程翔这里,多了一个观察的视角。
程翔说,新时代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向着学者化教师的方向迈进,语文教师的最终目标是“文化人”,而学者是“文化人”的要素。
直追现代语文教师的文化传统“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有自己语文教学的春水,语文教学的春水就是成为一个文化人,具备一个文化人的基本素养。
”程翔这样理解自己近30年来所从事的语文教学,“我做《说苑译注》,前后5年多时间,读了很多古书,这是个学习的过程,是文化素养提升的过程。
课例分析程翔《将进酒》
诗意追寻,美感教学——程翔《将进酒》课例分析王蒙蒙今天观摩了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程翔老师借班讲授李白的《将进酒》的课堂实录的视频,使我受益匪浅。
程老师上课并不像我之前想象的那样,轰轰烈烈,热闹非凡,花样百出,而是平平静静,井然有序,真正“润物细无声”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收获很多。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是这样的风采,在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
具体如下:一、整堂课简单明了,课堂语言简单,讲课方式简单,板书简单首先,语言简单。
从整堂课开始到结束,程老师所用的语言,只有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讲解作者写作背景,提出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朗读,中间没有多余的话。
一堂语文课,时间非常有限,教学任务也很重,老师在课堂上说与课文无关的话就是浪费时间,所以,语文老师上课,不能说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其次,讲课方式很简单。
程老师的讲课方式无非就是:学生自己看课文,初步体会诗歌;指导诵读,老师示范朗读;老师提问题,引导回答。
这几种教学方式都是很传统的,但却是很有效的,太过热闹的上课方式,也许并不是什么高效的课堂。
因为学生太过兴奋,不容易去专心书本中应该专注的知识。
最后,板书简单。
程老师的板书只有题目,作者和诗歌感情变化的过程,十余字,也许是因为这首诗的其他什么不值得写上去,但的确给我一个启示:板书,可以多写,可以少写,但一定要明确重点的写,简单明了才是板书的最高境界。
二、有感情的多读,引学生走进文本。
“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多读可以培养语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节课,“读”是主旋律。
从一开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程老师给学生7分钟的时间去自己阅读,品味;到了中间,老师提出了要带着醉意去读;最后,教学生把自己当做李白,边感受,边朗读。
这些环节让我感受到诗歌朗诵的重要性,这里程老师没有用传统的方法在正式讲解诗歌之前介绍作者背景,而是先让学生自己感悟体会这首诗歌。
聆听程翔老师的课有感
聆听程翔老师的课有感新泰市泉沟镇初级中学刘奎良前几天,到临沂十中参加了“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会上,有幸见到了程翔老师。
程翔老师身材高大,上身穿一件休闲西装,下身着一条藏蓝色裤子,脸上已有了中年人特有的沧桑,头上白发星星点点,看上去很是普通。
如果走在城市的大街上,我们不会想到他就是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知名语文教育专家。
他给我们上了一节作文讲评课,讲评的是他学生的一篇作文《我不认识她》。
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是:我(一个男孩子)和她是很好的朋友,上了中学又分在了一个班里,有时放学的时候我们一块儿走……一段时间后,我们的这种行为被班主任盯上了。
在各种形式的强大攻击下,我心里感到越来越害怕,家长终于被请来了,我也被请进了办公室,当我进去的时候,她正在努力分辩着说我们只是普通的朋友,当老师问到我的时候,我竟然说“我不认识她”,话刚一出口,那个女孩眼泪夺眶而出,跑出了办公室〃〃〃〃〃〃看到此种情形,顿时我内心感受大巨大震动和后悔,以后如果有人问我谁曾经伤害了你,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是老师。
文章大致内容就是这样的。
上课伊始,程老师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作文稿。
首先让一位学生站起来大声朗读,为了让与会的每位教师听清楚,程老师又亲自饱含深情地朗读了一遍。
程老师强调:只有读熟才能评价。
读完文章后,程老师让学生给此篇文章打分,满分为100分。
学生最高打了99分,最低打了70分。
程老师问学生看到此种情形你想到了什么问题?有的想到:同一篇文章为什么得分差距这么大?评价一篇文章的标准是什么?程老师因势利导:“评价一篇记叙文的标准是什么?”学生讨论并发言,最后程老师总结了三个方面:选材、主题、故事性。
程老师紧扣这三点再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回顾、讨论、评价。
选材要写自己的生活,写内心情感,要新颖。
在主题方面,程老师把这篇文章界定为“自己感情上的一段成长”,不是早恋。
程老师还告诉我们:“写作不是为了得高分,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登泰山记》
为了心中的太阳——我教《登泰山记》北京第一○一中学程翔作为泰山人,我对《登泰山记》一文有着特殊的感情,特别是读着“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之句,就感觉特别亲切。
这大概就是一种家乡情愫吧。
记得很多年前,我提出文中“最高日观峰”是不对的,泰山最高峰应是天柱峰,也就是玉皇顶。
当时一位老师说:“不必苛责古人嘛。
”我想也对,就没有追究下去。
后来,《登泰山记》在人教版中被删掉,我也就失去教此文的机会,时间一长,我几乎要把它忘了。
去年的一天,泰安市教育局长打来电话和我说:“听说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登泰山记》,泰安人民非常高兴!”我也非常高兴。
这不仅是家乡情愫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中国所有名山中,泰山无疑是与中国历史关系最密切的一座。
郭沫若说:“泰山应该说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
”《诗经·鲁颂·閟宫》是“诗三百”中篇幅最长的一首,其中就有“泰山岩岩,鲁邦所詹”的记载。
历朝君王登基,都要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佳作。
在这众多佳作中,《登泰山记》无疑是影响最大的一篇。
现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录此文,尘封在我心底多年的老问题被搅动了。
一我教学的第一步是请学生介绍作者,由语文课代表完成。
她事先查阅了一些材料,给同学们介绍了以下几点:1.姚鼐是清代著名散文家,桐城派代表人物,他与刘大櫆、方苞被称为“桐城三祖”。
本文选自他的《惜抱轩诗文集》,惜抱轩是他的书斋名,惜,就是珍惜;抱,就是双手合抱银杏树的一种健体方式。
2.姚鼐提出了“义理、考据、辞章”相统一的文学主张。
3.《登泰山记》写于他辞官之后。
课代表讲完,我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吗?”一生问:“义理、考据、辞章”是什么意思?课代表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于是,我做了简单通俗的解释:义理,就是思想观点;考据,就是用事实说话;辞章,指的是讲究文采。
写文章要体现这三个方面。
这一文学主张,在今天也适用。
论语文特级教师程翔之“特”
文教 改实践 中也形 成 了独特 的教学风 格 ,其独特 之处在 于 理 》 ,程 翔 发 现 提 供 的 译 文 有 误 , 就 找 来 《 苑 》 的 相 关 说
站 在 文 化 的 制 高 点 上 审 视 语 文 ,秉 承 学 者 精 神 实 施 语 文 教 材 料 核 实 。 “ 知 ,这 竟 然 激 发 了 我 对 《 苑 》 的浓 厚 兴 谁 说
育,重塑 了人格金身,升 腾起学生心中的红 日。
趣 。我 了解 到大陆学 界对此书 的研究 ‘ 直就是~ 片待开 简
程翔 ,中学语 文特级教师 ,北大 附 中副校 长,全 国中 垦 的 处 女 地 ’ ,于 是 决 定 将 此 书 全 文 注 释 、 翻 译 , 并 加 点 语会常务 理事 ,全 国青语会会 长 ,北京 大学语文 教育研 究 评 。”2 0 年9 0 9 月,程 翔近 百万字的学术 著作 《 说苑译注》 所 兼职研 究员 ,首 都师大兼职 硕士生 导师 ,长 期从事 中学 由北京大学 出版社 出版 。一个 中学语文教师进 入古典 文献 语 文教学 工作 ,在 中学语文课 堂阅读教 学、作文 教学及课 领域 ,对于 中学教师和 文献研究 者来说可 能都是一次 “ 意
论 语 文特 级教 师程 翔之 “ ” 特
◎范全 越
每 一位 语 文特 级 教 师都 有 教 学理 念 、教 学 风格 上 的 的 ,他 试 图从 传 统文 化 中演 绎 现代 语文 教 育 的 前 世今 生 。 独特之 处 ,作 为新生代语 文特 级教 师的程翔 ,在长期 的语
高 中 语 文 练 习 中有 短 文 《 公 谷 》 , 出 自 《 苑 ・政 愚 说
、
站 在 文 化 的制 高 点 上 审视 语 文
程翔:《将书籍》教学实录
程翔:《将书籍》教学实录
本文记录了程翔教授使用《将书籍》进行教学的实录。
此书是
一本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教材,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学理解
能力。
以下是教学实录的概述:
1. 介绍《将书籍》:程翔教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将书籍》这
本教材的内容和目标。
他强调该教材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
写作技巧,并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2. 阅读活动:程翔教授组织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旨在帮助学
生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复杂文学作品的技巧。
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理解。
3. 写作练:教学中,程翔教授进行了多个写作练,包括写作评论、写作分析和写作回应等。
这些练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
和写作表达能力。
学生们积极参与写作活动,分享彼此的写作成果。
4. 小组合作:程翔教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课堂作业和项目。
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增强了彼此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5. 教学反思:程翔教授在教学结束后,与学生们一起进行了教学反思。
他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并总结了教学过程中的好与坏,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材设计。
通过使用《将书籍》进行教学,程翔教授帮助学生拓展了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这本教材成为了教学的有效工具,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锦瑟程翔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锦瑟程翔教案一、教案背景介绍《锦瑟程翔教案》是针对高中语文课程中的一节文学欣赏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中国现代作家程翔的短篇小说《锦瑟》的研读与欣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情感,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高中一年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锦瑟》这一文学作品的核心内容、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 掌握本文的基本词汇和句法结构;- 了解作者程翔的创作背景与风格。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思辨和哲思;-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情感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生感悟。
三、教学内容1. 文学作品:《锦瑟》- 作品背景介绍与作者简介;- 主要人物与情节梗概。
2. 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情感表达- 明确作品的主题是什么,通达作者的情感表达;- 通过作品细节和情节展开对主题的解读。
3. 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 探究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手法;- 分析作者运用修辞手法和意象营造作品的意境。
4. 课外拓展- 阅读其他程翔的作品,了解他的创作风格和主题关怀; - 与其他同期作家进行对比,比较其创作特点和思想倾向。
四、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 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引入《锦瑟》的话题;- 引发学生的思考:你对“锦瑟”这个词的理解是什么?2. 预习与导读(10分钟)- 学生自主预习《锦瑟》的内容,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 导读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3. 文学作品解读(30分钟)- 通过师生互动,解读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关键词和句子,掌握作品的基本词汇和句法结构。
4. 鉴赏与思辨(20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深入探究作品意义;- 师生共同思辨,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程翔谈语文教学
对于许多语文老师来说,如何能把一节语文课上的生动活泼,发人深省,想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如何能把上语文课当作一种期盼与喜好,不再感到枯燥乏味,想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正是这么个令人头疼的语文教学,却可以涌现出很多优秀的教师。
现在,我们就来听听,作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的程翔老师,在他从事语文教学数十年来,是如何理解、如何对待语文教学的。
程翔简介:语文特级教师,北大附中副校长。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20多年,致力于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有较深造诣,曾获全国首届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发表论文50余篇,有专著《语文教改探索集》和《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问:程老师,您对当前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何看法?答:就从我的读报所感谈起吧。
《中国教育报》曾经刊登了沈致隆先生采访加德纳的一篇文章,文中写加德纳不明白中国人何以对“多元智能理论”如此感兴趣,加德纳说自己并不是一个教育家。
国人对“多元智能”的理解有些简单。
由此我想到,以此来比附我们对新课标的理解,或许是恰当的。
新课标颁布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高潮,有点搞运动的味道。
新名词满天飞,洋术语到处跑,我初步感受到了毛泽东写《改造我们的学习》时的心情。
这种现象既说明了我们对母语教学的浅知,也暴露出我们缺乏自信、底气不足。
问:您能否结合具体事例来谈一谈?答:可以。
一节语文课,没有读书声,学生不接触语言文字,只是在搞什么讨论、交流,名日“自主、合作、探究”。
这样上课,学生的语文基础如何奠定?没有扎实的语文基础,“自主、合作、探究”岂不成了空中楼阁?语文课上,课件很精美,教师没有板书,学生不写汉字,主要精力全用来观看大屏幕。
这究竟是语文课还是影视文学欣赏课?教师不引导学生推敲语言运用之妙,而把精力用在验证伽利略自由落体运动上,这是语文课还是锢砜?如果我们的改革改掉的不是缺点而是优点,那么我们的改革究竟还有什么意义?问:您是不是说新课标的理念不切实际?答:新课标的理念很好,我学习后受益匪浅。
统编版必修上册+程翔:我教《百合花》
程翔:我教《百合花》我1982年参加工作,那时高中课本就有《百合花》,我教过后就深深喜欢上了这篇小说,还写过一篇《〈百合花〉与莱芜战役》的小文,发表在《莱芜日报》上。
几十年后的今天,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又重新收入《百合花》,我自然有一种故友久别重逢的亲切感。
如今再教,感觉《百合花》写得实在是好。
几十年前,自己尚幼稚,没有真正读懂,只觉得好,但理解不透,教学自然不会到位。
我体会到,教语文,单靠学识渊博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丰富的人生阅历。
以前也读过很多教学参考资料,却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有些资料看了也化解不开。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我不用看很多资料,单是读上一篇,感觉就懂了,而且心领神会,有滋有味。
看来,丰富的人生阅历就是最好的参考资料。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把这篇小说的主题教成了“军民鱼水情深”。
如今我对它的理解则大不相同。
这篇小说是写人情、人性。
今天的高中生,与几十年前的高中生没有本质区别;他们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接受着同样的教育。
这群学生的年龄是固定的,教师永远面对15—18岁的学生群体。
他们受小学、初中教学的影响,他们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在理解经典上不可能有大的超越。
还有,《百合花》的内容远远超越了中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经验,学生不可能完全理解作者的深刻用意,更何况这篇小说外显的内容只是冰山一角,那水下深藏不露的宝物,除了个别学生能苦心孤诣外,绝大多数学生实在难见真相。
而教师是变化的,年龄在变化,心智在变化,对人情世故的体悟也在变化。
曹雪芹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这就需要启发、引导、点拨。
教师的作用,是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搭建桥梁。
而这搭建桥梁的技巧就是教学艺术。
我从小说文体入手,没有在所谓“青春主题”上花费精力。
文体是教学设计的切入点;抓住了文体,就牵住了牛鼻子。
什么是小说?过去,我们习惯用“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来概括小说的特点。
这是很表面化的做法。
小说的本质特点是虚构以及散文化语言;人物是虚构的,情节是虚构的。
程翔
2、推进作用
课堂提问犹如推进器,推动课堂前进。 课堂是要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就 是教师借助提问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一堂 课,教师会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之间呈 现一种关系,即课文内部的逻辑关系和学生 学习上层层递进的关系。问题必须一个一个 地解决,课堂全部问题的解决标志着课堂教 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程翔语文教学艺术
南京晓庄学院 贡如云
程翔,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大学附属中
学副校长。1991年获全国首届中青年语文教 师课堂教学观摩会一等奖,1993年获“全国 优秀教师”称号。系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 “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发展课题组”负责人。 受聘为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教研员、 首都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人民教育出 版社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语 文人生》《语文教改探索集》《课堂阅读教 学论》等多部。
3、路标作用
教师的提问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设计出来的, 体现教师的教学意图。这个意图好比路标,导引 学生思考的方向。没有教师的提问,学生就无所 适从;没有教师的提问,课堂就呈现无序的状态。 提问的路标作用还表现在限制性上。学生暂不阅 读哪些内容,暂不思考哪些问题,教师的提问中 有所提示,这就好比路标一样,可以使行人不走 冤枉路。
六、有人说,琵琶女的故事不真实。还有人
说,诗人夜晚与一陌生女子交往,怎么就不 避嫌呢?你们对此如何看待?
讨论后明确:琵琶女的形象和诗人的形象原
本就是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我中有你,你 中有我。相同的命运构成了同一个艺术典型。 这就是《琵琶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悲剧美 之所在,也就是它千古传唱的根本原因。课 堂如潮,汹涌澎湃。这是一种课堂境界,学 生在这种境界中,心灵得到陶冶,感情得到 升华;教师也陶醉在这课堂艺术境界之中, 体验人生,感受幸福。
程翔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特征探究--以示范课《关雎》为例
2020年第3"期(总第878期)丈敖冬‘科程翔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特征探究——以示范课《关雎》为例王丽静(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陕西宝鸡721013)摘要: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教学者为促进学习者学习而提出解决问题的任务,并希望学习者积极反应回答的这一类教学行为称为提问。
在语文课堂中,一节课的质量高低取决于教师能否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
程翔作为执教语文学科多年的国家特级教师,在从教生涯中早已形成了独有的教学提问艺术。
本文通过程翔示范课《关雎》,探索出课堂教学提问注重学生学情、注重引导学生及注重深度创新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程翔课堂提问教学提问艺术“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学生的学习,无疑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活动&问题成为打开语文课堂教学大门的钥匙,课堂教学提问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成为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思考与作答,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生兴趣,而且可以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有,问题的、趣、引导&师的课堂提问有的点,大附中特级教师程翔老师课堂教学提问有何可取之?笔者“'2019之秋’师大堂”论坛中程翔老师课《》的过程,以期通过分析程翔老师《》的课堂展示有效课堂教学提问的一、提问注重学生学情教学提问的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要,学性是课堂教学提问有与&课堂教学问题的要学生的年点知、由表、进。
语文教师学生语文课堂,不知的,知的,知&学生有的旧知的,课堂教学提问为重要&学情是学生、心点知学文知的解程,是学生有的知识的&教师学情的有效是教师进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学,是教学效的重要手段&有学生的学进的,教师才可以有的、有进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教学效&们一起看看程翔老师是怎样通过学的课堂提问,了解班级学生的本学,定本节课堂教学起点的&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关雎》,它选自《诗经》,对《诗经》熟悉的同学请举手。
程翔老师《我的课堂作品》出版
I人物丨-本版主持/王建锋至一个月乃至一个学期,都有可能,所以没有上交文章具体的时间规定,只是一个大体的上交时间期限。
笔者要求:髙一、高二年级每个学期每生至少写一篇,期中考试后交;寒暑假各写一篇开学第一天交;高三年级不作要求;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多写。
这样,每个学生在高中三年至少要写八篇。
因学生上交文章时间不定,所以批阅基本都是一对一的面批,教师花费的时间较多,但与学生交流探讨的时间充分,学生获得感强。
其实,对教材里的疑难问题探讨的小论文,只要教师引导,学生都很喜欢写,有的一个学期就可以写出多篇。
六、写作学术性小论文带来的收益1.拓展了课程资源,改进了学习方法。
美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学习:通过写作”的口号,强调学习即研究,学习的过程就是研究、发现、写作的过程。
而在德国,中学写作教学有很强的学术性的写作训练,如“短评”“书评”“作品阐释”“图表的描写和阐释”“专题报告”“论辩性议论文”等。
目前我国中学的写作教学,过于重视“个体内省”的取向,凸显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抒发“真情实感”,偏向以感性思维模式作为写作生成机制,这不利于培养交际性、事务性、面向社会公众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理性写作表达能力。
再加上高考的压力,作文教学变得越发功利,就是围绕着学考高考的题目反复训练。
而学术性小论文的写作,是一种高考作文体式外的实用写作训练,不局限于课堂,不拘泥于现成的知识体系,相对于我们的常态写作课堂,学术性小论文的写作无疑是中学写作课程的一种新形态,拓展了当下中学写作教学的课程资源。
当下的作文教学,从开始到结束几乎都受到教师限题、限体、限时与批改等的束缚,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的。
学生能真正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和创新的机会,时间一长,便没了自主的意识。
而学术性小论文的写作,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相互交流、质疑创新。
所以,长期训练,必将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
2.张扬了学生个性,培养了创新能力。
名师课例教学分析——以程翔《老王》为例
名师课例教学分析——以程翔《老王》为例杨雅娣【期刊名称】《《新作文:教研》》【年(卷),期】2019(000)007【总页数】2页(P1-2)【关键词】名师课例; 老王; 教学评价【作者】杨雅娣【作者单位】[1]赣南师范大学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27当下语文教学面对课程理念更新换代的新趋势,为了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提升与进步,亟需一批热爱并熟悉一线语文教学的优秀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开辟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当代教坛上涌现了大量优秀的中青年语文名师,程翔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语文教坛名师们的典型课例,对语文教改的方向性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深入研讨他们的典型课例,对于进一步优化语文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这一堂课主要教了什么对一堂课而言,首先要探求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即教学内容的问题。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这一节课程翔老师本来是上第一课时的,但由于学生已经在课前预习了课文内容,程翔老师临时改为第二课时。
在学生交流讨论总结的基础上提炼了四个问题。
问题一:第二节的第一句为什么加那么多的引号?问题二:登三轮的人为什么都组织起来?问题三:为什么每想起老王作者觉得心上不安?问题四: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老王》是一篇散文,教师的着力点应是引导学生与这一个文本建立深刻的联系,理解感受这一个文本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积极与这种独特的认知情感融为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
教师的着眼点则应该是教学生学会阅读散文,学生把自己理解的、分析的内容加以整理表达出来。
《老王》这篇散文其实就是在表达杨绛先生自己对老王的愧怍之情。
散文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才是散文表达的重点,作者在文末也说了——“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应该是理解“幸运”与“不幸”,理解“愧怍”的原因。
四个研读问题中,问题四课堂探讨最多,是重点内容。
浅谈程翔的阅读与写作教学 ——以其阅读写作视频为例
浅谈程翔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以其阅读写作视频为例摘要:阅读与写作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梳理语文名师程翔老师的阅读与写作模式,谈谈自己的一点启示,从而为一线语文教师的阅读、写作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阅读教学模式;写作教学模式;启示一、阅读教学的视频的主要内容程翔老师的阅读教学视频主要讲了两个大的方面的内容:一是在阅读教学当中基本理解的阅读教学模式,它包括原始阅读,原始理解,后续理解,基本理解这几个层次。
二是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它包括阶梯式的阅读教学,作者意与读者意,批判式阅读,问题导学模式。
(一)阅读教学当中基本理解的阅读教学模式1.原始阅读:学生自主对文本进行最原始化的文字上的阅读,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拿到一篇文章学生自己对这篇文章进行阅读。
保证学生的原始阅读,这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原始阅读环节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删除。
2.原始理解:是指建立在原始阅读上的,对文本的最初始化的理解。
一个教师的阅读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原始理解开始。
课堂上,应该将学生的原始理解作为逻辑起点。
而原始阅读的意义就是为阅读提供了一个逻辑起点。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原始理解一定会存在不正确的理解,所以这时候后续理解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3.后续理解:是指建立在原始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为了达到实现对文本的基本理解而进行的种种有益的探索,种种理解的过程。
后续理解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三种不同的活动让学生进行后续理解,分别是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些其他代表性的观点,教师讲一讲自己对这个文本的个性化理解。
后续理解的生成效果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在以后阅读中能力的提高。
4.基本理解:课堂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会实现基本理解。
它有两个判断标准:一是理解必须能够在文本的客观面貌中找到依据;二是长期以来,广大的读者,特别是那些专家学者对这个文本达成了高度的共识。
程翔 (全)
名师程翔程翔,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特级语文教师、<<国培计划>>首批专家。
1963年出生,祖籍山东长清。
现任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先后在《教育研究》、《文学遗产》、《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报》、《中学语文教学》等十几种报刊发表文章多篇。
主要著作有:1.《语文教改探索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2.《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语文出版社,19993.《播种爱心》: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4.《语文人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课堂阅读教学论》: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6.《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7.《说苑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路在脚下延伸》: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9.《论语译解》: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10.《程翔与语文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琵琶行》教学设计(两课时) 程翔一、介绍相关背景资料,进行整体阅读。
请同学们回答:《琵琶行》作为一首叙事诗,第一小节交代了什么呢?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事件是“送别”。
古人写送别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
中国人的传统,喜欢团圆。
“何事长向别时圆”,分别总是令人伤感的。
所以读古诗,要有一种传统文化的敏感。
更何况诗人当时的处境:被贬官来到偏远的九江,本来心情就很痛苦,再加上分别之苦,更是雪上加霜。
按照唐朝规定,被贬人员接到皇帝命令,必须马上动身。
当时白居易来不及向朋友告别就起身了,所以他来到九江,对这难得的朋友格外珍惜和留恋。
二、第一小节除了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叙事要素外,还写了什么?渲染了一种悲凉气氛。
一个“秋”字告诉我们,当时的环境也是悲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自己(精神生活)
写作目的为他人(表达交流)
为考试(功利目的)
二、明白了写作的目的,写作的作用也就明确了。写作有什么作用呢?
(首先,他是自己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生命的质量。比如有的同学说,她是把写作看作生命的一部分,她用写作去超越苦难。说得多好。一个人活着,需要自我平衡,需要抒发感情,需要自娱自乐。其次,写作的作用体现在可以给他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达尔文写《物种起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鲁迅先生写《呐喊》唤醒了一代国民。我们的成长,离不开阅读。可见,写作的社会作用是巨大的。当然,作为中学生,写作的作用还表现在可以得一个好的分数。)
(不是。很多同学说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使自己得到一种满足,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这种说法很对。我们可以总结为:为自己。难道写作只是为了自己吗?有的同学还说,为了交流,与别人交流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感受。这种理解也很正确。鲁迅先生写作是为了唤醒民众。我们可以总结为:为他人。我要说,中学生写作与成年人写作有一个不同,为了得一个好的分数,也是目的之一。考试是不可绕行的。我们可以总结为:为考试。当然,这个目的是特定时期内的。)
我上节课讲过了,好的文章有三个标准:一是思想深刻;二是构思精巧;三是语言表达好。我希望同学们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1.思想深刻
好文章的标准2.构是故事性。请同学们回忆,自己长这么大了,是不是有很多故事。这些故事与你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关系?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下面请同学们写出提纲。
后悔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已经于事无补,我只是不愿空想继续蚕食掉自己未来的人生。从今往后,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会努力去学习了解;遇到难得的机遇,我会牢牢地抓紧它决不放松;遇到艰难坎坷,我会竭力克服人性的弱点持之以恒……我不要做“空想者”,我要当“行动派”,为自己负责,为梦想奋斗!
评析
喂!你看我淑女吗?
上了初中,独属于青春期人生的神经敏感而又脆弱,让我对自己的外形格外在意。总觉得其他人无论吃什么都不会发胖,而自己尽管严格控制饮食,喜欢的牛仔裤还是套不进去,腹部的“游泳圈”也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经过一周的素食谱之后,身为“肉食动物”的我终于坚持不下去了:“还是运动减肥吧!”我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瘦身计划,其中包括每天早起跑步与放学打球,周末游泳。早上只跑了一次就受不了了;打球的计划也被自己以作业过多为由搪塞过去;至于周末嘛……赖床赖到下午三点,美其名曰:补眠。我就这样一天天地混过去,心里总想着:“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做吧!”于是无数个“明天”飞逝而过,我的锻炼计划始终处于搁浅状态。实在看不下去的妈妈好心提醒我当时的雄心壮志,我理直气壮地回应,私下里却隐隐地感到愧疚,为自己如此慷慨地许下承诺却不付诸行动而愧疚。同样地,我会想,如果那时我遵守了誓言,现在的我会不会有所不同?当初兴致勃勃贴在床头的“减肥计划”无声地俯视着我,仿佛在嘲笑我的南柯一梦。
教师板书:
四、记叙文可以分为记人、记事和记物三种。我们首先学习记人的记叙文。
(记人又可以分为写自己和写他人两种。我们先练习写自己。我们的第一个训练点是:审视自己。围绕这个训练点由三个步骤组成:写前的准备步骤——书写成文的步骤——写后的讲评、修改步骤。这就叫做“一点三步”写作模式。准备步骤是很重要的,梁启超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说,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但是,过去我们做得不好,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禁锢了我们的写作教学的观念,我们总想着考学生。当我们超越了考试之后,按照写作应有的规律来做,就发现准备很重要。准备就是整理自己思想的过程。写作教学要培养学生养成整理思想的好习惯。这也是梁启超写作教学重要的观点。)
答案仿佛自动浮出了水面:因为懒惰。我总是羡慕身边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同学们,或是喜爱他们弹奏出的美妙音乐,或是欣赏他们悠扬婉转的歌喉,可我却忘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任何事情都不是天上掉馅饼,想要真正地做好一件事,必须在其上投入全部的身心,无论多么痛苦都要咬牙坚持,才能终究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懒惰是人的天性,对于事物的渴望与不愿为之受苦的心理相矛盾,使我们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往往望而却步,只是通过做白日梦来满足自己的期望,殊不知这只能带给自己短暂的欢乐,再美的梦也有醒来的时候,幻想破灭的失落与痛苦更加令人难以承受。我便是如此,因为天性的懒惰,因为性格中的脆弱,被“白日梦”甜蜜的假象所迷惑,沉浸在其中幻想着自己不费吹灰之力便拥有了一切,反而不愿付出确实的努力去实现这个梦,因此总是与美好的事物擦肩而过。
下面我们来欣赏几篇文章。
我是一个“空想者”
北大附中高一四单元一班 朱明静
在迄今为止十五年的人生中,我最大的失败莫过于总是在做“空想者”。
这种习惯似乎在孩提时代便已养成了。刚上小学时,几乎每个孩子都在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舞蹈、美术、体育……我不甘落后,于是怂恿妈妈也给我报一个。“你想学什么啊?”“嗯……”我想起了在电视上看到的芭蕾表演,舞者们四肢轻舒,飞扬的裙裾犹如秀美的白莲。对那种美丽的渴慕,让我毫不犹豫地下了决定:“学芭蕾!”然而上了几堂课后,我开始退缩:芭蕾比想象中的要困难很多,总是要反反复复地练劈叉、压腿、下腰……揉着酸痛的手脚,我终于明白那朵幻想中的“白莲”不会轻易开放。想到未来道路上还要经历更多的煎熬,我,放弃了,妈妈也在我的哭闹中无奈妥协。然而时不时地,我不由得想象自己如果坚持下来了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在跳舞时优雅得像一只白天鹅?可这毕竟只是想象,我常常在梦醒时怅然若失:只是空想而已啊……
写作课
写作课总论
五个学段教学安排
第一学段,配合《语文》必修1学习写人的记叙文
第二学段,配合《语文》必修2学习写事的记叙文
第三学段,配合《语文》必修3学习写物的抒情文
第四学段,配合《语文》必修4学习写理的议论文
第五学段,配合《语文》必修5学习语言表达技巧
第一课时
一、同学们,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得一个好的分数吗?
教师板书:
1.写的故事想清楚了
整理自己的思想2.写作主题明确了
3结构布局胸有成竹了
4.题目确定了
模糊——有点感觉了——比较清晰了——清晰了
第三课时
六、写出提纲。同学们,你们对这次作文已经想清楚的举手。不多。我们还需要讨论。我不希望同学们写一篇自我吹捧的文章,也不希望你们写一篇自我贬损的文章。我希望你们写自己的人性、心灵,写出一个真实的自我。不要考虑是否思想健康,不要动辄用道德标准来衡量自己的选材。真实的人性最可贵。比如,你可以写自己是现代教育制度的牺牲品,比如你可以写自己的叛逆性格,比如你可以写初中阶段进入青春期后初恋的经历和感受。有的同学问:“老师,我可以写自己的阴暗面吗?”我的回答是:“可以。”每个人都有阳光的一面,也都有阴暗的一面。人生就是阳光的自我与阴暗的自我斗争的过程。阳光战胜了阴暗,你就是一个好人,反之,你就很难说了。比如有的同学为了自己写的文章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不惜采取抄袭偷窃的手法,来骗取老师和同学的赞扬。这就是心灵被扭曲了。你可以用“我是一个被扭曲的人”做题目。同学们要警惕自己心灵被扭曲。你可以学习成绩落后,你可以家庭贫寒,你可以长相丑陋,但不可以心灵被扭曲,不可以人性被异化。
从小到大,我当了一次又一次的“空想者”:空想着自己一定要保护好深度近视的眼睛,却抵不住小说、电影的诱惑看得天昏地暗;空想着自己一定要有计划地完成假期作业,却因迟迟懒于动笔而在最后几天加班到深夜;空想着自己一定要写一部长篇小说,却以学业为由一次次推迟……我后悔,我惋惜,但“空想”这个坏习惯已深深扎入内心,慢慢地侵噬着我的意志,我绝望地想,为什么自己会变成这样?
北大附中高一四单元二班詹泽玉
烈日当头,天空中没有一丝云来玷污它的湛蓝,偶尔,一阵小风吹过撩得人脸上痒痒的。在这样的一个好天气里,打篮球这项体育运动是再适合不过的了。我这天早上早早地叫了一帮伙伴到学校打篮球,由于天气好,使人心情也好,打篮球打得也痛快,可就在此时,我突然感觉到有一束目光像寒风一样刺进我的脊梁,我猛一回头,看见了一个眉头皱得很紧,满面怒容的中年妇女,原来是我妈!我想“世界末日”又要来临了吧?我怀着揣测不安的心情来到了她面前。
这次作文主要的要求是:既写典型事例,又进行自我审视。这个目的达到了。因此说,这次写作是成功的。
当然,也存在不足。我只说两点:1.有的同学的作文没有故事,或者故事性不强。我们写的是记叙文。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你的性格特点要通过故事来体现。2.缺少审视。审视就是反思,要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做些思考。这一点决定了与初中的记叙文写作是有区别的,要求更高了,不是简单地记叙一件事情,而是要有灵魂。有的同学问,审视自己,一定要单独成段来写吗?不一定。夹叙夹议是可以的,单独成段也是可以的。以记叙为主,有一点思辨。这应该是高中记叙文的特点之一。
教师板书:
提升个体生命质量(长期的)
写作的作用有益于社会和人生(长期的)
得一个好的分数(短期的)
三、根据写作的内容划分,文章可以分为:写人、写事、写物、写理、写情五大类。由这五种内容衍生出多种文体。中小学阶段,我们要求学生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抒情文四种。这是一个相对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与这三种文体相对的表达方式为: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如果从实用与审美的角度划分,记叙文、说明文与议论文是实用文,抒情文属于审美文。以上都属于常规写作。还有一种写作,叫做论文写作,属于研究性学习,相比于常规写作,它是一种高级写作,更加复杂,更加困难,同时也更加锻炼人的写作能力。高中生可以适当尝试这种写作,为进入大学后论文写作练练兵。写作内容、表达方式和文体都可以成为写作课的主线,我们遵循哪条主线呢?文体主线是传统的做法,事实证明,有效也有限;写作内容没有明确训练重点,似乎也不宜作为主线。权衡之后,我们采用表达方式为主线。请看下面的表格:
教师板书:写自己
记人
写他人
简单叙事
记叙文记事
复杂叙事
记物托物言志
第一单元 写自己
第二课时
五、“审视自己”。
(这不是一个写作题目,而是一个写作话题。我们要求同学们以自己为对象,写一篇文章。下面我们进入写前的准备阶段。同学们看到这个话题,第一感觉是:模糊。这种话题,怎么写?你可能一点都不清晰。这就需要准备。所谓准备,就是同学之间先互相交流,老师帮助你们整理思路,你们有困惑提出来,大伙共同商量,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如果你能“假想一个读者”,这样,你就会逐步清晰起来,觉得有点感觉了。如果再进一步地去讨论文章结构,比如布局谋篇、衔接过渡、语言表达等细节问题,你就会比较清晰了。如果你对“审视”二字有深刻的感悟,觉得在记叙为主的基础上,要加一点议论的话,那么,你就真正清晰起来了。清晰的标志是:1.题目确定了;2.写作目的和重点明确了;3结构布局胸有成竹了;4.表达方式选定了。这就叫做“整理自己的思想”。这句话不是程老师发明的,是梁启超先生最早提出的。梁先生在1922年就写过一本书,叫做《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提出学生要养成善于整理自己思想的观点。我认为,这个观点很重要。如果同学们结束写作课的时候,总结自己的收获,说道:“我在写作课上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整理自己的思想。”那么,我将非常欣慰,我的写作课就没有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