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国际化战略方案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名称:国内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发展策略研究院系:南昌理工学院经济管理院专业:工商管理姓名:*飞指导教师:*老师二〇一三年十月十日(国内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发展策略研究)文献综述专业:工商管理班级:10级工商管理本科*班姓名:*飞指导老师:*老师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迅速进入千家万户,我国汽车维修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形成了利润丰厚的汽车后市场,但是中国汽车维修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依然普遍,在新世纪若要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那么对于该行业的整合与发展的研究也势在必行。

本文对国内外在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汽车维修服务问题发展策略一、背景随着汽车迅速进入千家万户,我国汽车维修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汽车维修业和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在市场的洗礼中开始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过渡,形成了利润丰厚的汽车后市场。

目前,全国汽车维修行业有一二类企业30多万家,从业人员近300万人,每年都在以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私人汽车消费,在未来20年将持续高速增长。

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将直接带动国内汽车维修服务市场的发展,按照一个完全成熟的国际化的汽车市场的利润测算,中国汽车维修服务市场的利润总额约为2153.55亿元。

中国的汽保行业在未来的5-10年中有着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关于国内汽车维修服务行业发展研究综述(一)、国内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研究该文章最后指出,我国汽保行业发展,和国外成熟的同行业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缺少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及服务意识淡薄。

2、人才发展无序,高级人员欠缺。

3、市场营销策略和方法不多。

陈清在其《我国汽车维修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汽车维修行业在由过去传统的经营模式向市场经济运营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在市场自我约束、自我调整和市场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汽车制造行业国内外发展概述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汽车制造行业国内外发展概述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汽车制造行业国内外发展概述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全球汽车制造行业发展概况近年来,从整体上看,全球汽车产量保持稳步增长,2002年全球汽车产量为58994318辆,2015年全球汽车产量增长至90780583辆,2017年全球汽车产量为9730.25万辆。

2002-2017年全球汽车产量走势图资料来源:OICA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产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并成为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2010年汽车销量增长最快,达到14%,2016年受到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汽车销量仍保持低速增长,2016年,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7%。

2017年全球汽车销量增速下降至3.09%。

2005-2017年全球汽车销量走势图资料来源:OICA二、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状况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成为了最大的汽车制造国。

而近两年开始,中国传统汽车产业正在发生变化,新的产业形态、商业模式、消费习惯正在形成,创新与变革将由此开始。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为传统汽车产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现阶段,中国已经具备了一套良好的适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

首先是政府和政策支持与主导,具备了良好的产业生存环境;二是各大车企已经积极参与进来,具备了发展的主体。

三是各路资本的涌入,为产业提供了强力的资金支持;四是一大批新造车者的进入,以及一大批供应链企业的跟进,产业链的完善。

2010-2017年全球汽车产量分国家统计(单位:辆)资料来源:OICA 2010-2017年全球汽车销量分国家统计(单位:辆)资料来源:OICA三、中国汽车制造行业发展概况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首次出现产量下滑,中国汽车市场显露“疲态”。

汽车产业迁移路径可分为两大阶段。

通过对比2009年、2017年和2018年三个时间点探索中国汽车产业迁移路径发现,中国汽车制造产业迁移路径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9-2017年):中部向吉林地区转移,吉林从2009年排名第六攀升到排名第三,东部向广东、上海转移,广东从2009年排名第5攀升到排名第一,上海地区始终保持第二。

汽车行业的品牌国际化与本土化全球化战略与文化适应

汽车行业的品牌国际化与本土化全球化战略与文化适应

汽车行业的品牌国际化与本土化全球化战略与文化适应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汽车行业不再局限于本国市场,品牌国际化成为各大汽车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一。

然而,汽车市场的本土特点和文化差异也要求汽车品牌在国际化的同时,必须做好本土化的工作,以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和文化背景。

本文将探讨汽车行业的品牌国际化与本土化全球化战略,并分析其与文化适应的关系。

一、品牌国际化的意义与战略选择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快速推进,汽车行业的品牌国际化已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拓展市场的必然选择。

品牌国际化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1.市场扩张:通过品牌国际化,汽车企业可以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实现销售和盈利的增长。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汽车市场已经不再是本土化市场,品牌国际化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全球市场的需求。

2.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品牌国际化可以促进汽车企业间的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

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汽车企业可以共享技术和资源,加快产品创新和升级的速度。

3.品牌价值提升:品牌国际化有助于提升汽车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更高的品牌形象。

在全球市场中,国际化的品牌往往被视为更具品质和价值的选择,这为汽车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和竞争优势。

在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时,汽车企业可采取不同的策略选择:1.全球统一品牌策略:通过全球统一品牌策略,汽车企业在全球市场使用相同的品牌名称和形象,以维持全球统一的品牌形象和沟通效果。

这种策略适用于汽车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差异较小的地区。

2.区域差异化品牌策略: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要求和文化差异,汽车企业可以针对性地推出不同的品牌名称和形象。

这种策略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提高品牌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

3.本土化品牌策略:为了更好地适应本土市场的需求和文化背景,汽车企业可以在本土市场推出独立的本土化品牌。

本土化品牌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和喜爱。

二、本土化的文化适应与全球化战略汽车行业的品牌国际化离不开本土化的文化适应。

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化策略研究

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化策略研究

THE BUSINESS CIRCULATE| 商业流通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8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化策略研究谭书旺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产出国。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走出国门谋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本文通过对比亚迪、吉利、长城等中国代表性汽车品牌国际化市场行为的研究,总结出了中国汽车品牌国际化的九大策略,供正在实施或准备实施品牌国际化的我国汽车企业借鉴。

一、本地化策略本地化策略是指品牌商在目标市场本地独资或合资合作建立生产、研发(设计)基地,以及终端销售渠道或售后服务网点的策略。

通过本地化生产、研发、销售或服务,实现绕过关税壁垒、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客户服务质量、近距离了解用户需求、拉动目标市场所在地就业进而增加品牌亲和力等目的。

这一策略是中国汽车品牌国际化过程中最常用也最有效的策略。

在这一策略的运用上,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品牌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比亚迪的本地化策略应用从2012年开始,比亚迪充分运用本地化策略中的本地化生产和本地化研发策略,在广大的海外目标市场广泛建设生产工厂和研发中心,为提升品牌竞争力、增加品牌亲和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2年12月,比亚迪与保加利亚能源公司Bulmineral以合资的形式在保加利亚建设了组装生产电动公交大巴的工厂。

2013年5月至2017年10月,比亚迪位于美国兰卡斯特的工厂从一期工程到三期工程相继竣工投产,为当地创造了上千个就业岗位。

2014年7月,比亚迪在巴西投资设立首座电动大巴工厂,并成立研发中心。

这家工厂可年产500~1000台大巴,直接创造450个就业岗位。

2015年10月,比亚迪与英国亚历山大丹尼斯有限公司(ADL)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在英国生产比亚迪牌纯电动大巴。

2017年3月,比亚迪宣布,在法国投资1000万欧元建设纯电动大巴生产工厂。

关于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关于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源 优势来 获取 国际 市场份 额 ,在 汽
位 。无论 是 出 口还 是海 外建 厂 ,企
级 ,形成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 ,进 行跨 国 经营 的经济 活动 。 国际化 是

车 产业 的 国 际 分 工 中 处 于 被 动 地
个 发展 演进 的动 态变化 过程 :出 口是 企业 国际 化 发 展 的 初 级 阶 段 ;
想 ,主要 是汽 车信 贷 、汽车 保险 等
出口的主力车型 ,两种车型的出口 量 合计 接近 汽 车 出 口总 量 的 8 % 。 0
的产 业 之一
业 无一 例外 的 均为跨 国公 司 。汽车
企业 的全球 化经 营 已经成 为汽 车 企
业 在全 球 竞争 舞台上 生存 和 发展 的
必 经之 路 。
质量 ,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通过成 功 的跨 国并购 ,国 内企业 将学 习到 先进 的生 产技 术和 管理 经验 ,这些
关于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口 王 红娟 曲 婕
摘要 : 国际化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 的重要特征 , 目前 中国汽车企业 的国际化发展 已经开始起 步 , 汽车及零部件 出 口逐 年攀升 , 国内企业开始将生产 、 研发等产业链环节布局全球 , 分车企尝试海外并购 。在 国际化 的进程 中, 部 中国汽 车及零部
能得 到进 一步提 升 。 发 资源 ,提升我 国 汽车产 业发 展水

都有 利于 我 国汽车 产品 的质 量和性
三 是 汽 车 企 业 之 间 的 兼 并 重
组。自2 0世纪 6 O年代 以来 ,世界
2 12 通过海外并购掌握核心研 ..
2 O世纪 9 0年 代 以后 ,经 济 全 球化 的进程 显著加 快 。在这 个过 程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策略探究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策略探究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策略探究潘浩【摘要】在夹缝中成长起来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在国内的汽车销售市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与大型的合资品牌汽车企业进行竞争时,还是明显处在了弱势地位。

为了缓和国内市场竞争的压力,同时也为了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必须要有国际化视野,敢于开拓国际市场。

本文针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格局,提出了新的国际背景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和发展策略。

%China's independent brand automobile enterprises is struggling to survive after unremitting effort,which is highly improved in product quality and brand influence,also achieved considerable success in domestic automobile sales marketing,but it is obviously in a weak position competing with large scale joint venture of brand automobile enterprises.To ease domestic marketing competition pressure,and also for its long term development,China's independent brand automobile enterprise must have vision to develop international market.This paper in view of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independent brand automobile enterprise and development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automobile industry,and put forward main restrictive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independent brand automobile enterprise to develop internationally based on new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期刊名称】《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2)001【总页数】3页(P74-76)【关键词】汽车;自主品牌;国际化;探究【作者】潘浩【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深圳518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7汽车自主品牌是指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通过自主开发,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独有特征,并能有效促进消费者购买其汽车产品,乃至产生汽车品牌忠诚的符号、形象或设计。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国际化战略方案研究文献综述(可编辑)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国际化战略方案研究文献综述(可编辑)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国际化战略方案研究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国际化战略方案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汽车产业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领先并最具典型意义的产业之一。

在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汽车产业发生了两个非常显著并相互关联的重大变化,一是产业链的全球化,二是大规模的跨国界重组。

这两大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汽车产业的传统资源配置方式、企业的竞争模式和组织结构。

汽车产业全球进程的加快和国际汽车产业全球竞争的加剧,对国际范围内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局带来了深刻的、具有转折意义的影响,对正在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的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尤为显著。

新时期下,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但同时也具有进一步提升要素禀赋和发挥比较优势的契机。

因此,首先有必要认真研究分析国际汽车产业的时代特征,以便于知己知彼,为我所用;其次应对新时期下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确定产业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路径。

新形势下我国汽车产业应确定“开放中确立大国竞争优势”的发展模式,抓住后WTO时期和产业全球化的有利时机,加快政策调整、体制改革和企业重组,培育和发展中国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并使之转化为竞争优势,大力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具体来说,产业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培育积极而充分竞争的国内市场环境;着眼于全球战略的多个跨国公司进入,与国内优秀企业自主发展并举,最终整体上提高我国本土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开放中逐步融入汽车产业全球分工体系,将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净出口作为中长期目标;以中低级别家用车为重点的中期发展战略;面向全球市场的零部件工业重组;分阶段向产业增值链高端过渡。

1 汽车业全球化现状1.1 国外研究现状K.Ohmae和W.Grieder(1997)认为经济国际化是全球经济和市场的一体化,其市场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正和游戏”,是世界资源的优化组合,绝大多数国家将在经济国际化过程中得到长远的比较利益。

中国中车国际化战略研究

中国中车国际化战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轨道交通市场渐趋饱和。

伴随着国家铁路行业混改政策的出台,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竞争激烈,轨道交通制造企业走出国门成为必然趋势。

中国中车作为世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正在大力进行国际化经营。

但由于中国中车国际化水平不高,在国际市场潜力巨大的机会下,研究中国中车国际化发展战略,可以为中国中车的国际化经营提供指导,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同时,也可以为国内其它相关企业提供借鉴。

本文以国际化理论,国际化战略选择理论为指导,研究了中国中车的国际化现状,国际化动因。

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了国际化蛛网模型和SWOT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中国中车国际化的程度,优劣势、机遇和挑战。

最后,结合中国中车国际化的现状以及中国中车国际化的模型分析得出了中国中车国际化战略。

中国中车在未来的国际化道路上可以采取市场全球化、国际人才培养战略,以及S-O战略,即差异化战略、市场开发战略以及精益管理战略;W-O战略即战略联盟、跨国并购战略以及技术创新战略以及品牌国际化战略。

关键词中国中车;国际化;国际化战略;跨国企业;国际蛛网模型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rail transit industry, China's rail transit market is becoming more saturate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ixed policy of national railway industry, China's rail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s facing fierce competition, and rail transi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re going out of the country, which becomes an inevitable trend in China. CRRC as a leading enterprise in the world rail transi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vigorously carrying out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However, because of the low level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RRC and the opportunity of great international market potential,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of CRRC, which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of CRRC.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related enterprises in China.Guided by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choice theor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ositions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motivation of CRRC. And based on these theories and studies, the article used cobweb model and SWOT analysis model to define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of CRRC, and found the benefit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ens of CRRC. At last, prove that the proposed CRRC’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should be world’s marketing strategy,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of personnel training, S-O strategy, and W-O strategy. S-O strategy include differential strategy, market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lean quality strategy, and W-O strategy include strategic alliance, M&A strateg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ategy, and br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Key words CRRC;internationalization; globalization strategy;multinational enterprise;cobweb model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 II 第1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1 研究背景 (1)1.1.2 研究对象 (2)1.1.3 研究意义 (2)1.2 研究方法和思路 (2)1.2.1 研究方法 (2)1.2.3 研究思路 (3)1.3 创新与不足 (3)1.4 论文框架 (4)第2章文献综述 (5)2.1 企业国际化 (5)2.2 企业国际化战略 (5)2.3 轨道交通企业国际化文献综述 (7)2.4 本章小结 (7)第3章企业国际化相关理论 (9)3.1 影响企业国际化的理论 (9)3.1.1 企业国际化的阶段性理论 (9)3.1.2 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 (10)3.1.3 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动因理论 (11)3.2 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理论 (13)3.2.1 一般竞争战略 (13)3.2.2 产品增长策略 (14)3.2.3 精益质量战略 (15)3.2.4 国际化战略模式 (15)3.3 国际蛛网模型 (18)第4章中国中车的国际化现状 (20)4.1 中国中车的概述 (20)4.2 中国中车的国际化发展历程 (20)4.3 中国中车国际化现状 (22)4.4 中国中车进行国际化的动因 (24)第5章中国中车国际化模型分析 (26)5.1 中国中车国际化程度—国际蛛网模型分析 (26)5.1.1 国际化蛛网模型概述 (26)5.1.2 中国中车国际化蛛网模型量化评估 (28)5.1.3 中国中车的国际化蛛网模型构建 (30)5.2 中国中车国际化的SWOT分析 (30)5.2.1 中国中车国际化经营的优势 (31)5.2.2 中国中车国际化经营的劣势 (33)5.2.3 中国中车的国际化的机会 (34)5.2.4 中国中车国际化经营的威胁 (37)5.2.5 中国中车的SWOT矩阵总结 (37)5.3 中国中车国际化分析结果总结 (38)第6章中国中车国际化发展战略选择 (39)6.1 中国中车国际化战略的目标 (39)6.2 基于国际化蛛网模型提出的中国中车发展战略 (39)6.2.1 市场全球化战略 (39)6.2.2 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 (40)6.3 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中车国际化发展战略 (41)6.3.1 S-O(优势-机会)战略 (41)6.3.2 W-O(劣势-机会)战略 (42)6.4 中国中车国际化发展战略选择总结 (44)参考文献 (45)致谢 (47)第1章绪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企业国际化已经成为国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汽车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汽车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汽车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汽车行业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市场机遇。

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优势,汽车企业需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本文将探讨汽车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并提出一些建议。

1. 国际市场选择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是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国际市场。

在选择国际市场时,汽车企业应综合考虑市场规模、增长潜力、竞争程度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竞争优势,选择与之匹配的国际市场。

2. 产品定位和市场适应性汽车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定位和市场适应性的调整。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汽车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价格策略、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3. 跨国合作与并购在国际化发展中,汽车企业可以通过与当地企业进行合作或者并购来加快拓展国际市场的步伐。

通过与当地企业的合作,汽车企业可以获得更好的市场洞察和资源整合,降低进入新市场的风险。

4. 建立全球供应链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还需要建立全球供应链,以实现全球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

建立全球供应链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5. 技术创新和研发在国际化发展中,汽车企业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

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研发,企业才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

因此,企业需要加大对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投入,提升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

6. 建立全球品牌形象在国际化发展中,汽车企业需要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形象。

一流的品牌形象可以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因此,企业需要注重品牌文化的传承和塑造,不断提升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

7. 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在国际化发展中,汽车企业需要注重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存在差异,企业需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规避潜在的合规风险。

企业国际化_一个理论与概念框架的文献综述_王增涛

企业国际化_一个理论与概念框架的文献综述_王增涛

, 经济类的国际化研究以主流经济学为基础, 认为决策者是经济 人 ( economic

, 根据拥有的完全市场 信息, 在企业国际化中做出理性的选择。而过程类的国际化研究则以组织 理 man) 论为基础研究国际化问题, 过程理论中的决策者由经济 人转变 为行为人( , 并在不完全 信 behavioral man) 息的基础上做出相对满意的决策。从以上两个分类的理论 基础来看, 由于 Mtigwe 的市场和 贸易理论 可 以归入经济理论, 行 为和决策属于组织理论, 所以, 我们认同 Anderson 对企业国际化研究的分类, 认为 现 有 国际 化 研 究 中, 以国际贸易 、 交易成本和产业组织等为理论基础的研究均为经济类的国际化研究; 而以企业行为理论、 战略管理、 资源基础、 网络与创业等诸多组织理论为基础的研究均属于过程类的研究。 经济 类的企业国际化研究发端于 20 世纪 50 年代。二战后, 由 于 跨国 企 业 的 快速 成 长 , 企业第一次 取代国家 成为国际商务研究的主要对 象,而以企业为对象的研究则开创了国 际商务理论的新纪 元。在 这个过程 中, 首先出现了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和以海默特定优 international product life cycle model) 势论 ( 为代表的对 外投资理论 ( 两 个 看似 平 the specific advantages theory)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ory) 行方法的研究。实际上, 产品生命周期论以国 际贸易 理论为研究基础, 而特定优势论则以产业组织理论 为研究基础。此后的对外投资理论 在发展与 演进过程中,又产生 了以交易成本理论 为基础的内部化理 与 综 合 区 位、 内部化和 所有权优 势的折衷范 式( 等。 论( internalization theory) eclectic paradigm) 不同 于 20 世纪 50 年代以经济理论 为基础的企业国际化研究, 组织理论 在 20 世纪 70 年初期以来, 企业国际化研究的理论 基础中占据了主导地 位。在以组织理论为主导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又采 纳 了不同的 具体理论, 提出了多个概念框架: 以行为理论为基础的 Uppsala 模型( uppsala internationalization 、 与创新相联系的企业国际化模型 ( 、以创业理论 为 model) innovation - related internationalization model) 基础的国 际创业研究 ( 、以网络理论为基础的网络理论 (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network 、 以战 略管 理和资 源 基础 理论 为依 据的以资 源为 基础 的国 际化 战 略选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ization) 择 研 究( 。 resource - based view of strategic choice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ization) 可以 看 出 , 企业国际化的概念框架 及其理论基础丰富而多样。考虑到国际化的复杂性, 运用不同的 方法, 聚焦于不同的 侧面, 最终形成不同的概念框架也就不足为奇了。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3400字》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3400字》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1国内研究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企业的管理层从外国企业家身上接触到了非常先进的战略管理理念。

从此,中国的战略管理研究逐渐发展起来。

李婧(2007)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战略整合要素模型,结合协同理论。

结论是共生性并购后公司想要通过战略整合实现战略协同作用。

在战略整合过程中,他们必须紧密结合协同作用,不断提高核心发展力。

刘乐铮(2012)将通过使用价值链模型分析跨国公司整合的价值链。

通过价值链结构这个工具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公司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

他主要通过分析中国目前的状况,研究为何中国公司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部分。

结论是要克服这一低级困境,公司和政府必须共同努力,公司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品牌影响力。

林毅夫、陈斌开(2017)认为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以未来为基点,为寻求和维持持久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的、科学的重大筹划和谋略,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动权和谋求大发展、大跨越的关键。

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把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制定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何燕(2017)以YS公司并购SJ公司为例子,从三个方面对合并和收购的整合进行了有效地分析。

结论是只有通过系统的、有效的制度整合、资源整合和文化融合,从能最终保障战略实施的成功。

项保华(2017)认为战略就是抓关键、迎机会、避陷阱,必须认清形势,不同情境有不同的做法。

集团战略的重点在于:开放心态、积极探索、扎根市场、专注创新、淡定取舍、与时俱进。

范志刚、吴晓波(2018)指出联合战略具体又可分为横向联合和纵向联合战略。

横向联合战略就是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协作关系,改变中小企业在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弥补资源不足的一种主动性选择,纵向联合战略包括企业进人到产品销售或深加工领域的前向一体化战略和企业进人到原材料供应领域的后向一体化战略。

而中小企业可采用依附型战略,与产品销售领域中的大企业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定向地给大企业提供产品,通过大企业的发展壮大而获得生存和发展。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作者:沈婵娟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04期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外开放度的逐步提高、以及买方市场的形成,竞争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和难以预测。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许多企业严重亏损,经营举步维艰。

有些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辉煌发展之后,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国际市场营销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而如何评价与提升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以为即将走出去或者已经走出去并将深入耕耘当地市场的中国企业提供很好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一、引言全球化是过去十年来最流行的词汇。

所有的媒体都会不约而同的谈论全球化。

还用许多的学者对全球化经营进行了论证和探讨。

经济全球化是二战以来,尤其是70年代以来全世界最重要的趋势之一。

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种种的利益和便捷。

全球化会带来更自由的贸易,资本流动更加自由。

全球化会促进经济飞速增长。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趋势下,企业经营环境变得动荡不安,导致许多国际跨国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和兼并,并在战略层次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外开放度的逐步提高、以及买方市场的形成,竞争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和难以预测。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许多企业严重亏损,经营举步维艰。

有些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辉煌发展之后,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国际市场营销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而如何评价与提升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以为即将走出去或者已经走出去并将深入耕耘当地市场的中国企业提供很好的参考意见。

二、文献综述在进行跨国投资时,往往因为距离遥远、文化差异、环境变化快速等使得无法掌握分公司的种种情况,以致多半煞羽而归,故建立一套跨国控制机制来确保分公司的营运状况已经成为跨国经营企业刻不容缓的议题。

《2024年企业国际化、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范文

《2024年企业国际化、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范文

《企业国际化、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国际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动态能力以及创新绩效成为了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旨在探讨企业国际化、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二、文献综述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不仅涉及到市场的拓展,更涉及到企业能力的提升。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应具备适应环境变化,整合、重构内部资源与知识的能力。

创新绩效则代表了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创新成果。

过去的研究表明,企业国际化、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国际化能够带来市场的扩大和资源的获取,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创新机会;而动态能力则是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获取和利用资源的关键;创新绩效则是企业国际化和动态能力的具体表现。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手段,深入探讨企业国际化、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在数据收集方面,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公开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企业国际化、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1. 企业国际化的影响企业国际化通过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和资源,有助于企业提升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

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企业间的互动,促使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动态能力,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同时,国际市场的需求和竞争也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动力。

2. 动态能力的作用动态能力是企业获取和利用资源的关键,也是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具备较强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够更好地整合和重构内部资源与知识,以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

同时,动态能力也有助于企业发现和抓住创新机会,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3. 创新绩效的体现创新绩效是企业国际化和动态能力的具体表现。

企业的创新能力越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

创新不仅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还包括管理、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创新。

汽车行业发展文献综述2

汽车行业发展文献综述2

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及意义㈠研究背景自2002年之后,中国汽车行业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特别是随着私人消费的兴起,轿车需求量开始迅速攀升,并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到2009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汽车产量超过了日本和美国的总和,自2006年以来,由日本汽车工业保持的世界第一的位置,在2009年也被中国取代。

2010年,在国家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变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我国汽车工业延续2009年发展态势,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汽车产销快速增长,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提升,汽车出口逐步恢复,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市场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汽车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2010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增长32.44%和32.37%,保持了世界第一的地位。

2011年以来,我国汽车业步伐放缓,汽车市场整体趋势向淡,但同时也是理性回归。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全国汽车行业产销数据显示,2011年1-9月,汽车累计产销1346.12万辆和1363.35万辆,同比增长2.75%和3.62%。

其中:乘用车累计产销1048.50万辆和1053.78万辆,同比增长6.04%和6.38%;商用车累计产销297.62万辆和309.57万辆,同比下降7.37%和4.79%。

面对着巨大的汽车市场消费潜力与发展前景,世界汽车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发掘市场,寻找投资机会。

如通用汽车公司,大众汽车集团,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丰田汽车公司等世界著名汽车生产商均在中国投资建厂,将中国汽车市场作为其全球市场战略的重中之重。

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中国汽车工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一部分本土汽车厂商通过合资建厂,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管理等手段不断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如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北京现代等;而另一部分本土汽车厂商如奇瑞,吉利,中华等则走上了产品自主研发的道路,同样创造出了良好的公司经营业绩。

国内外汽车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汽车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汽车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汽车管理研究文献综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汽车管理的发展历程:该部分主要回顾了国内外汽车管理的发展历程,包括汽车管理的起源、发展阶段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调整等内容。

2. 汽车管理的理论研究: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汽车管理的理论研究成果,包括汽车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等内容。

3. 汽车管理的政策研究: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政府对汽车管理的政策研究成果,包括汽车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能源政策等内容。

4. 汽车管理的经验研究: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汽车管理的经验研究成果,包括汽车企业管理经验、汽车市场管理经验、汽车售后服务管理经验等内容。

5. 汽车管理的问题与挑战: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汽车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包括汽车市场竞争、环境保护压力、能源消耗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对策。

国内外汽车管理研究文献综述涵盖了汽车管理的发展历程、理论研究、政策研究、经验研究以及问题与挑战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了解和研究汽车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摘要】汽车产业已经越来越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要经济增长点,类似于房地产业有着牵一发动全身的拉动作用。

一方面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制造工艺水平,但入世以来随着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中国汽车产业及国际贸易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本论文在前人的探索研究基础上,主要对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建立论述分析框架,并对现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以及与国外先进国家进行比较总结。

文章目的在于阐述我国目前该产业现状,参考国际上对汽车产业的评价体系研究,对提高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自己的分析举措与建议。

文章主要是从国际竞争力的三个方面产品、企业以及行业三个角度进行实际的分析,进而对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水平做出判断,并就提高中国汽车业国际竞争力及贸易水平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汽车产业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国际贸易Analysis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Abstract:Automobile industr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of China at this stage the economy and major economic growth point, similar to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has led to launch a systemic stimulus. On the one hand we have a high technology content and leve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 but since the WTO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capital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Chinese auto industr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lso faces enormous pressure of market competi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previous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the main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to build competitiveness analysis framework and targete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mpared with the advanced countries. This paper aims to set forth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dustry in China, the reference to international studies o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evaluation system,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make their own analysis of initiatives and proposals. Mainly carried out from three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products, companies and industries such as the angle of the actual analysis, and thus the level of Chinese auto industry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status quo to make judgments, and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ese auto industry and raised the level of trade own suggestions.Key words:Automobile industry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ternational trade产业的竞争力和国民生活水平乃至国家的产业安全紧密相连,如果存在问题不及时解决,国际竞争中就会被动甚至影响国际经济运行安全。

优秀策论文范文

优秀策论文范文

优秀策论文范文标题,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化战略,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

一、引言。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它为各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企业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积极参与。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不仅对中国企业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现状。

1. 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通过跨国并购、建立海外分支机构等方式来拓展海外市场。

一些中国企业甚至已经成为了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着广泛的业务网络和客户群体。

2. 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然而,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首先,由于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面对来自全球各地的竞争对手。

其次,一些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也存在着管理不善、文化冲突、法律风险等问题,这些都给企业的国际化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三、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

1. 资源整合战略。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资源整合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这包括整合国内外市场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等,构建全球化的价值链和供应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

2. 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是企业国际化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中国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本土化战略。

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1.1 关于战略管理的研究战略理论,其主要内容是战略计划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截至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企业战略的理论框架体系就基本形成了,研究了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正式拉开了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序幕,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安索夫。

到20世纪80年代,战略管理实践与研究名家辈出,形成了战略理论十大学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知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结构学派。

近些年,国外战略研究方面也有新发展、新成果,总体上更加关注人在战略中的作用、内外资源和创新。

研究成果主要如下:第一,生态环境战略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能够指导企业生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方面,Marco(2015)根据企业生态环境选择战略,提出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健康状况的3个评价指标:生产力(productivity)、活力robustness)、细分市场的创造力(oreation),并基于企业所处生态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企业生态战略;Kasarda等人(2016)认为以后十年,装备制造业将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并带动相关领域内技术、设施的快速发展,该行业应该审时度势制定适合自己切合市场需求的生态化发展战略;Michael(2017)提出探讨早期资源部署,创建更现实的预测和讨论,有足够的时间部署可执行计划。

明确优先事项,使用优先的策略,使员工有一个明确的、直接的努力目标。

连续监测性能,跟踪资源的部署和结果与计划,利用连续反馈重置的假设和分配资源,奖励和发展执行能力,激励和发展员工,遵循这些规则可以帮助缩小战略执行过程中的差距,且能够提升生态管理的生态化效果;Moore (2019)认为可持续战略可以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可以使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更能发挥企业的协同作用,更能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

第二,在战略规划制定中,调动员工的参与热情,能提升战略规划的科学性。

中国车企国际化发展及人才现状研究

中国车企国际化发展及人才现状研究

中国车企国际化发展及人才现状研究中国汽车产业在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中国车企国际化发展及人才现状研究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市场的日益竞争,中国车企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

然而,中国车企在国际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人才挑战也变得越发突出。

中国车企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人才储备和培养。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对于汽车行业这种高度依赖技术创新和研发的行业来说,优秀的人才更是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然而,目前中国车企在国际化过程中所培养的人才与国际市场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脱节,这导致了中国车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中国车企需要更加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

在国际市场上,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技术能力,还需要具备丰富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商务技巧。

因此,中国车企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投入,提高培养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国际市场发展需求的人才。

除了人才的培养外,中国车企在国际化发展中还需要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中国车企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也可以为中国车企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动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

中国车企国际化发展还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一个强大的品牌可以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因此,中国车企需要加大对品牌建设和国际市场营销的投入,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中国车企国际化发展及人才现状研究是当前汽车产业研究的热点之一。

中国车企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同时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强人才培养、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国车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国际化战略方案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汽车产业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领先并最具典型意义的产业之一。

在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汽车产业发生了两个非常显著并相互关联的重大变化,一是产业链的全球化,二是大规模的跨国界重组。

这两大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汽车产业的传统资源配置方式、企业的竞争模式和组织结构。

汽车产业全球进程的加快和国际汽车产业全球竞争的加剧,对国际范围内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局带来了深刻的、具有转折意义的影响,对正在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的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尤为显著。

新时期下,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但同时也具有进一步提升要素禀赋和发挥比较优势的契机。

因此,首先有必要认真研究分析国际汽车产业的时代特征,以便于知己知彼,为我所用;其次应对新时期下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确定产业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路径。

新形势下我国汽车产业应确定“开放中确立大国竞争优势”的发展模式,抓住后WTO时期和产业全球化的有利时机,加快政策调整、体制改革和企业重组,培育和发展中国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并使之转化为竞争优势,大力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具体来说,产业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培育积极而充分竞争的国内市场环境;着眼于全球战略的多个跨国公司进入,与国内优秀企业自主发展并举,最终整体上提高我国本土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开放中逐步融入汽车产业全球分工体系,将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净出口作为中长期目标;以中低级别家用车为重点的中期发展战略;面向全球市场的零部件工业重组;分阶段向产业增值链高端过渡。

1 汽车业全球化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K.Ohmae和W.Grieder(1997)认为经济国际化是全球经济和市场的一体化,其市场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正和游戏”,是世界资源的优化组合,绝大多数国家将在经济国际化过程中得到长远的比较利益。

他们还认为经济国际化是人类进步的先驱,因为它正促使全球市场与全球竞争的一体化的出现。

Serge J.Hoffmann(2009)结论得出:目前汽车业发生的变
化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变动,美国汽车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但其他区域如欧洲,日本汽车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汽车品牌势必将发生大的变化,这是显而易见的。

不论从品牌的角度还是从公司的角度来说,现在是重组并购的高峰期。

有的品牌已经易主,中国企业也开始收购一些海外品牌。

Karin.Berger (2010)总结说全球汽车工业的趋势是分担部分成本,并购和联盟将不可避免,这样既有利于巩固主要制造商在新兴市场的地位,也有利于为这些市场提供合适的产品。

金融危机深刻改变了汽车工业的格局,但全球汽车工业的重组才刚刚拉开序幕。

1.2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汽车业将逐渐从被动全球化转为主动全球化。

赵英(2006)经济全球化是资源配置上的全球化,是通过资本,技术,人才在全球的流动来带动全球经济加速发展,促进全球经济专业化分工,不断加深以及生产,销售,研发的进一步深入。

事实上,汽车工业的全球化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开始,主要体现在全球化市场已经成熟,生产高度集中在为数不多的汽车巨头手里,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全球进行。

这种全球化突出表现在跨国公司利用资源来组织生产和划分市场。

王志乐(2007)认为我们中国企业必须像全球公司那样,学会吸纳整合全球资源来参与全球竞争。

我们应对全球公司挑战的思路从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整合。

企业发展战略应当从过去20多年内向被动的全球化转变为外向主动的全球化。

首先是转变观念。

从民族工业思维上升到全球工业思维。

其次是转变思路。

从被动全球化转变到主动全球化。

最后是转变战略。

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和企业发展自身规律,参与全球产业链合作。

李书福(2010)中国企业收购沃尔沃,使中国拥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可以一举进入国际高端汽车市场并占有一定份额,同时可以掌握部分汽车核心技术。

这对中国从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变成汽车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国汽车业国际化发展道路
2.1 国外研究现状
Mckiney(2008)在过去将近12年的成长,中国已经超越德国和日本成为在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的汽车市场.全球的OEM厂商,如通用汽车,丰田和大众仍然是中国汽车市场份额中的领头羊. 虽然如此, 在中国政府的鼓励下,一些
本地成长的OEM厂商们,如奇瑞和吉利, 正在成为不仅仅是本地化的而且是全球的竞争者. 这种雄心的发生并不是遥远的过去。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一些证据表明,中国的汽车制造厂商还没有做好全球化的准备. 在最近的J.D. Power 的"新车质量调查"中, 好几个中国厂商的最近的款式的车辆在独立的安全测试中只获得较差的评级.按我们自己过去和一些中国的主要的汽车厂商交往的经验,他们没有避免一些重要的缺陷,包括质量的不足, 能力管理方法,和缺少战略重点.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有一个巨大的快速增长的本地市场,允许他们快速扩展的运作,避免单纯依靠出口增长的风险。

和其他全球的制造厂商比较,中国的汽车制造厂商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包括更低的资本和劳动力成本。

中国的汽车制造厂商一般通过比较廉价的劳动力代替比较昂贵的车间的自动化系统和设备。

按统计,甚至在最近的人民币升值过程中,中国的成本优势仍然达到30%到40%的水平。

基于全球对于低成本轿车的需求,已经中国品牌被部分西方消费者的逐步接受,从长期看,中国的汽车制造厂商有全球化的机会。

2.2 国内研究现状
郭炎(2007)认为中国民族汽车业要走出去,要选择国际化模式。

首先,企业必须拥有竞争性优势或内部优势。

第二,企业要通晓和理解拟进入目标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

第三,企业要使“走出去”的风险减少到最小,最好先尝试通过出口和契约等模式进入海外市场,等获得了足够的多国经营经验与能力之后,再考虑并购模式的实施。

汽车产业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

扩大出口有利于推动汽车生产企业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在国际竞争中提升汽车产业发展水平。

汽车能否大规模出口已成为一个国家汽车产业是否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汽车整车出口,是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总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赵英(2006)中国汽车业全球化的挑战来自于国内汽车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实力悬殊,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被外资压制的现实和被控制的风险。

更关键的,是通过长期引进技术而形成的技术路径依赖已经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技术标准的混乱和复杂也不利于中国汽车工业技术体系的形成。

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需要在全球化竞争中进一步提高。

机遇在于全球化市场中,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杨镭,潘悦.由控制投资转向控制竞争——跨国并购的竞争效应与竞争规制[J].财贸经济,2003(12).
[2]徐立军.外资并购国企的障碍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06).
[3]王国生.经济全球化下企业并购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05).
[4]臧跃茹.外资控股和并购国有企业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12).
[5]辛枫冬.从跨国公司“技术锁定战略”审视其“独资化”趋势[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02).
[6]陈友军.我国汽车产业前景预测与发展路径探讨[J]. 上海汽车,2006(01).
[7]胡亚会,苏虹. 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现状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6(07).
[8]黄哲睿.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与企业国际化分析[J]. 中国汽摩配,2006(06).
[9]苏晖. 汽车市场现状及变化发展趋势[J]. 中国汽摩配,广东2007(01).
[10]黄水灵.产业集群与我国的汽车业[J].北汽汽车,2003(03).
[12]张占斌.比较优势:中国汽车业的政策,模式,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3]成国荣.汽车全球化发展[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
[14]王家锦.世界制造业趋势[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15]陈挺.浅谈中国希望[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6]夏纳宏.全球化与汽车业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7]Krugman.History and industry location:the case of the US manufacturing belt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9(3).
[18]K.OHMAE.The End the Nation State[M]. London:imon & Schuster Ltd, 2009.
[19]Serge J.Hoffmann car industrial globalzation[M].London:Simon & Schuster 2005.
[20]Porter 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london:Macmillan,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