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研究开题报告
我国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城乡发展不均等问题得到了持续关注。
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近年来备受瞩目。
一方面,农村地区劳动力过剩、农业收入低,农民对城市就业趋之若鹜,城市也对农民工的劳动力需求增长迅速;另一方面,农业也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劳动力支持,这就给农民提供了更多通过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的机会。
因此,深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探寻有效的政策支持和经验推广具有现实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具体目标如下:1. 对全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揭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征和存在问题。
2. 分析农民转移就业需求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律,探讨相关政策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和作用。
3. 借鉴国内外有关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撑。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农村劳动力转移概述: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概念、历史演变及发展现状。
2. 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和存在问题分析: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3.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分析:对全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及其特点。
4. 因素分析与政策评估:分析政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和作用,评估政策实施效果,揭示政策的优劣和不足。
5. 借鉴国内外经验:从国际视野出发,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探讨国内如何借鉴和发展。
6.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探索:基于上述分析和总结,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了解、收集和整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进行概括总结;2. 实地调查法: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实地调研,了解农民就业的现状、问题和需求,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经验;3. 统计分析法:对全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及其作用。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研究开题报告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开题报告一、问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对中国农村经济、城市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等。
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现状、问题和影响,对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索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现状、问题和影响,并分析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挑战与机遇。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的现状和特点;2.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和机制;3.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4.提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定量方面,通过收集相关的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的数量、规模、速度等进行统计分析。
定性方面,将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农民工和相关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和观点,从而深入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农业部等政府部门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
四、论文结构和进度安排本论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研究和讨论。
具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目标和内容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1.4 论文结构第二部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现状和特点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趋势2.2 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2.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第三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问题和挑战3.1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3.2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3.3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第四部分: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4.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4.2 改革城市土地制度4.3 扶持农村发展和促进农民就业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5.1 研究成果总结5.2 研究不足和展望根据预计的研究进度安排,本论文的撰写预计在xx年x月完成全部内容。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民工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当前农村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影响着农民工和
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及转
移模式,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将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为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问题。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在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就业情况、收入状况等现状及问题。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探讨影响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文化、家庭因素等因素,并进行量化分析。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在综合分析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的
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及统计分析,探讨不同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三、预期成果及意义
本研究预计能够全面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问题,并深入分析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及转移模式,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本研究能够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的脱贫致富,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的
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转移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转移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女性的劳动力流动转移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农村女性劳动力具有相当的劳动能力,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低下、教育程度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其在农村的劳动市场上难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收益。
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流动转移到城市寻找更好的生计、就业机会成为农村女性必然的选择。
然而,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转移过程中所面对的诸多问题如低技能、低收入、低保障等,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转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流动转移路径、就业状况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农村女性的劳动力状况和就业需求,为促进农村女性就业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研究的总体目标是探讨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转移问题,其中包括以下具体内容:1.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转移的因素和路径,分析其状况和特征;2.研究农村女性劳动力在城市的职业选择、就业状况和收入水平等问题,探讨其存在的困境;3.分析农村女性劳动力在城市工作中的社会保障问题,了解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4.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转移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
2.研究步骤(1)文献调研和资料搜集: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调研和资料搜集,以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为基础,形成研究框架。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进行调查,获取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基本信息、职业选择、就业情况等数据。
(3)深度访谈: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深入探讨农村女性劳动力在流动转移过程中的困境、需求和期望。
(4)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有代表性的信息和数据结果。
(5)政策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转移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引导。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开题报告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城市化率不断提高。
而在这个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农村劳动力转移,既是农村劳动力就业和生产方式重组的重要标志,也是推进农民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
这些问题既涉及到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和技能,也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因此,深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对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具体研究问题包括: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定义和概念,包括转移的类型、途径、流向等方面的内容,以便更好地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质和特点;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转移的规模、速度、质量等方面的内容,以便评价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3.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以便更好地掌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趋势和规律;4. 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以便提出并完善相应的政策和举措,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健康发展。
三、研究意义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入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了解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包括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同时,可以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民城镇化的进程,实现实现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建设的良性互动。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其中,文献资料法主要用于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材料,熟悉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成果;实地调研法主要用于实际走访和观察农村地区,以深入了解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问卷调查法主要用于收集和分析广大农村劳动力对转移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五、预期研究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定义和概念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了解其规模、速度、质量等情况;2. 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以及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3. 通过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4. 提出实际可行的对策建议,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政策和实践支持。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但受到制度、政策、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尚未实现高效有序的转移。
因此,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进行研究,分析现行政策的优缺点、模式的运行机制及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为政府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
1. 前期研究综述和问题分析
回顾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的研究进展,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的现状和问题,找出影响其高效有序转移的主要因素。
2.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
分析当前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包括产业扶贫、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工等。
3. 研究模式运行机制与问题
将政策转化为实践,分析政策模式的运行机制、难点和瓶颈,探究实施中的问题,如信息不对接、资金渠道单一、法律保障不完善等。
4. 改进和建议
以调研问卷和案例分析的方式从实际出发,从资金保障、公共服务、农村创业和农民工维权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高效有序转移。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型城镇化,解决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本研究也可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更完善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提供参考。
此外,本研究可作为相关领域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蓝图。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于城市化问题研究报告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于城市化问题研究报告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于城市化问题研究报告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包括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它们分别构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内容,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多种方式,其中农村劳动力向小城市或县城转移,是大多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途径。
通过对中国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解读“灰色区域”理论以及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出现长期化的变迁趋向,探索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渐进城市化路径的问题。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灰色区域;半城市化一、引言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但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造成了城市化远落后于工业化、农民的生活水平远低于城镇人口生活水平的局面。
当前,“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桥梁则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在我国,在所有农村劳动力中有1/3是剩余劳动力。
这样,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学界普遍认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能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也能促使传统“温饱型”农业向“盈利型”农业转变。
国内外许多理论分析都基本看好“城市化”,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通过发展城市现代工业,通过现代工业形成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来完成。
二、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等模型为例不适合中国劳动力流动转移分析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非农产业发展的过程,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减少的过程,是城市化的过程,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及城镇的转移过程,涉及到产业与空间的双重转移。
目前比较经典的研究模型包括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拉尼斯—费景汉模式,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这些模型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特点及机制,由于我国自身特有的实际情况,使这几个模式均不适合中国国情,下面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为例进行解释。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制度约束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制度约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我国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已经超过了1亿人,这种转移现象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并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这种转移也存在着很多制度约束和瓶颈,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的发展。
因此,本研究拟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制度约束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问题:1. 我国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
2.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现状和问题。
3.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制度因素和政策问题。
4. 就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制度约束提出政策建议。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以及质性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已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制度约束,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预期成果包括:1. 揭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制度约束。
2. 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制度约束的政策建议。
3. 在对于国家农村政策的完善及健全奠定理论基础。
4. 为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政策指导。
四、论文大纲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4 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基本特征和现状2.1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基本特征2.2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现状和问题第三章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制度因素3.1 农村户籍制度3.2 农村土地制度3.3 社会保障制度3.4 教育制度3.5 其他制度因素第四章城市化发展阻碍因素分析4.1 国家政策不明朗4.2 城市化带来的房价上涨4.3 医疗和教育资源的落差4.4 发展的不规范第五章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制度约束的政策建议5.1 改革农村户籍制度5.2 改革农村土地制度5.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5.4 实现教育公平5.5 完善城市化发展政策第六章结论6.1 研究结论6.2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参考文献。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研究开题报告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名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二、课题名称与问题的提出1、确定本课题开展研究的现实原因(1)、还富于民,推进中国全面进入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推进农村全面小康,这是“十一五”期间没有完成,“十二五”期间仍需艰苦努力,甚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必须面对的首要急需解决的政治课题。
要想完成“还富于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首先必须解决农民问题,具体来说也就是“三农”问题。
因为谁都不能否认:当前中国农民仍然占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要想实现“还富于民、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远景目标”,就必须首先解决“三农问题”。
而要破解“三农”问题,首先要面对的是中国农村广大的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无疑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瓶颈,也是考验我们政治智慧的瓶颈问题。
(2)中国广大农村尤其是东北地区存在大量的闲置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无所事事,不打工、不创业、每天的生活就是聚在一起搓麻、赌博,败坏了社会风气。
中国广大的农村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农业种植一年只有一季,春种秋收、夏除草一年在农田里的劳动时间也不超过40天,剩余的300多天基本都处于无事可干的闲置状态。
东北的农民又缺乏南方农民的打工精神和创业精神,受经济条件和落后思想的影响,东北的农村又缺乏最基本的村民文化、娱乐设施,故没有走出去的农民懒在家里混日子、打麻将成为这些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生活状态。
河南、山东这两个农业大省相对于东北来说,基本上是人多地少状态,每个家庭分得的土地根本不足以养活着个家庭。
甚至工业化的结果使得一些家庭根本无地可种,迫使这些土地上的农民要么留在本地重新创业从或从事第三产业,或者走出去到大城市成为这些大城市的城市建设或工厂中的临时的体力劳动者。
江浙一带的农民因乡镇企业发达,或成为乡镇企业的自主创业者,或扩充了本区乡镇企业的生力军。
由于江浙的乡镇与广东的乡镇类似,本身的城市化度就很高,(如广东的顺德、容奇镇、大沥镇、南海镇、博罗的石湾镇等,)这些乡镇本身的人口规模和城市建设就相当于北方的一些中等城市,故无疑这些发达地区的乡镇农村人口也应属于中国城市化的一个特例,即典型的“就地转移”!无论南方发达地区的农民,还是相对落后的东北农村,这些农民尽管从事不同的工作,但有一个共同点即这些农民中的绝大多数都属于剩余闲置劳动力,他们的或留守或出走都会带来相应的社会问题。
农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农村劳动力已经开始向城市转移。
但是,这种转移并不平衡,许多农民在城市的就业和生活条件都很困难。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职业教育,导致他们缺乏专业技能以及与城市就业市场的接轨能力。
因此,农民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农民职业教育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特别是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农民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本章将探讨当前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状况,包括职业教育的种类、覆盖率以及农民对职业教育的态度。
2.职业教育对农民就业的影响。
本章将探讨职业教育如何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以及职业教育如何使农民更好地适应城市就业市场。
3.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建设。
本章将探讨如何建立更多更好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以满足农民学习职业技能的需求。
4.政策建议。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将分析农民职业教育现状和问题。
本章将给出政策建议,以提高农民职业教育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将收集相关文献和统计数据,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实地调查,收集农民职业教育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深入了解农民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2.探讨农民职业教育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促进农民就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3.提出政策建议,促进农民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推动农民向城市转移。
六、研究计划本研究将在半年内完成,具体研究计划如下:1. 第一周:阅读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方向和主题。
2. 第二周:实地调查,获取一线数据和信息。
3. 第三周至第六周:撰写研究报告的前半部分,包括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等。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索的开题报告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索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问题和背景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劳动力在逐渐减少,而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因此,农民工成为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农村剩余劳动
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劳动力的流失、社会保障等问题。
因此,我
们有必要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一定的探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 探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了解各地的情况,为农民工转移提供数据和调查结果。
2. 发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原因,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3. 分析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及措施,保障他们的权益。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农民工的来源、流向、收入情况等。
2. 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借鉴国内外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成果,为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3. 采用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法,对农民工的生活状态、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
四、预期结果和研究价值
1. 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各地区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2. 通过对农民工生活状态和社会保障情况的了解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为保障农民工权益提供帮助。
3. 探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经验,为其他行业和领域提供有效的参考。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湖北红安县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湖北红安县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农村剩余劳动力包括了一系列人力资源,但是受到农村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发展水平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了资源浪费和人才流失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此情况下,如何合理有序地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湖北省红安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也是当前需要处理的一个热点问题。
红安县是农村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农村劳动力大多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活动,而且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需要研究如何合理有序地进行该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合理流动。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其对湖北省红安县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实现合理有序地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案。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其目标:1.分析红安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其转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探讨湖北省红安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和阻力。
3.策划科学合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及转移方案,以指导湖北省红安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
4.深入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其在优化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着重探讨湖北省红安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问题。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其转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湖北省红安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和阻力。
(3)科学合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及转移方案。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1)资料分析法:采用查阅文献和统计数据的方法,对湖北省红安县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
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众多,但是由于农村人口流失、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等因素,使得农业劳动力闲置率较高。
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中低端岗位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大,因此,农民迁徙到城市成为一种常规现象。
但是,大部分农民缺乏城市生活、就业所需的技能和资质。
在此背景下,需要通过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平衡。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培训方式、内容、效果等问题,为提高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内容1.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背景和现状分析,包括农业劳动力市场状况、城市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
2.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分析。
4.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效果分析。
5.建立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评价体系。
四、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
2.现场调研法:通过实地访问农民、企事业单位、政府相关部门等,深入了解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
3.统计分析法: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五、研究意义1. 探索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效途径,为实现农民转移就业提供有效方式。
2. 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国家和社会效益。
3. 为解决当前城市、农村人口流动和就业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六、预期成果1. 确定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优选方式,建议政府在实践中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2. 提出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课程设置建议,以提高转移就业竞争力。
3. 提出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效果评价标准,为培训机构开展转移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4. 为完善我国转移就业政策体系、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在城市化的推动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成为城市化的重要推手。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越来越
受到各界的关注。
研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拟从以下四个方面研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特点: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分布、特点等情况,为后期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2.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探究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如收入、教育、就业机会等。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问题:分析我国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以及政策实施的难点和问题。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全面、深入地探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四、研究预期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预期能够深入了解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特点,分析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探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问题和提出具有一
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完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完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和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国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转移正在经历一系列变革。
尽管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制度建设仍不健全,存在的问题仍然严重。
因此,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制度不完善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改进制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是本次论文选题的重要背景。
二、研究意义1.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能够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完善问题,为农村经济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2.推动城乡发展协调发展。
由于城乡经济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城乡发展格局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的现象。
该研究能够发掘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制度问题,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3.提高劳动力转移质量。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不完善往往导致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风险。
通过深入剖析其制度问题所在,可以较好地规避风险,提高劳动力转移的质量。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预计重点研究以下内容:1.制度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状况。
2.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制度问题与原因。
3.基于全国的数据分析,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制度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创新制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好的保障。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主要采取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其中文献研究将主要涉及相关政策和法律等,问卷调查将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为主要对象,通过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制度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数据统计将以全国数据为主要统计范围,对各地区的情况进行梳理,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五、预期成果1.制度建设方面,将结合当前国家政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可行性建议。
2.经济发展方面,将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制度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在中国大陆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居民的迁移行为等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愈加重要。
落实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根据当前情况和主要矛盾,农村转移就显得尤为重要,日益影响到中国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
因此,通过本次研究,我们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个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从而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分析以及对事件的回顾与预测等手段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的一些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
二、研究综述中国的农村转移问题早起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而是由各种原因逐渐汇聚而成。
近年来,国家采取的措施,令中国农村转移问题逐渐发生变化。
一方面,政府出台了许多支持农民工转移的相关政策,提高了农民工转移的意愿和能力;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持续,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工。
这些原因都为农村转移问题的出现提供了深层次的驱动力。
同时,劳动力创新转移方式的问题同样成为了当前关注的问题,比如在传统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之上,农民工寻找更多的工资收入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中国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的途径及影响因素。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2)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市场需求和就业机会(3)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保障问题(4)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和措施2.研究方法对于上述问题的研究,本研究将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对现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和比对,形成对分布、性别、年龄、收入、教育等的全面了解。
(2)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调研方式,收集实际情况,掌握人员就业状态、社会保障、工作待遇等情况。
(3)制定统计分析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分析劳动力转移的各个阶段,并研究转移人口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等关键因素的现状和未来变化趋势。
四、研究步骤及时间安排1.展开及实施的步骤(1)资料调查(2)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3)统计分析的数据基础(4)数据预测的结果分析(5)系统总结2.时间安排任务安排时间资料调查 1-2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2周统计分析的数据基础 1-2周数据预测的数据分析 1-2周系统总结 1周五、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1)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存在问题和需解决的关键因素进行调研和分析,找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2)分析和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政策和措施的影响,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参考;(3)找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所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面临转移的问题,成为影响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缺乏相关政策和有效的转移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严重的资金、技能、信息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因此,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对于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探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策略,为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制度及法律保障分析;
4.探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策略;
5.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效和不足。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报告和政策文件,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政策和法规;
2.案例调研法:以国内典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
3.统计分析法: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定量分析;
4.专家咨询法: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和策略进行咨询和评估。
五、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可以更好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的问题,加速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增强城乡经济社会的联动和协调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进城务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据统计,截至2019年末,全国农村常住人口约为4.36亿人,其中流动人口达到2.96亿,其中大多数是农村劳动力。
农民进城务工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国家经济、社会和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然而,农民进城务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农村人口普遍缺乏必需的社会保障和教育资源,加之外出时的职业不稳定和劳动保护问题,这些都使得农民进城务工相当艰辛。
除此之外,农民进城还必须面临着城市生活的文化差异、观念差异、语言差异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农民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关于农民进城务工的研究备受各方关注,在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中引起了广泛的兴趣。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原因、途径和影响因素,以深入分析农村人口进城视角下的城乡发展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启示。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农民进城务工的现状和规模;(2)农民进城务工的动因和途径;(3)农民进城务工的收益和成本;(4)农民进城务工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搜集相关文献和资料,综合分析现状和问题;(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农民进城务工的动因、途径、收益和成本等情况;(3)实证分析法: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宏观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总结出农民进城务工的影响因素。
四、预期成果(1)分析中国农民进城务工的现状和规模,客观评价其发展态势;(2)深入探讨农民进城务工的动因和途径,并归纳总结现有问题;(3)分析农民进城务工的收益和成本,考察影响因素;(4)总结农民进城务工对农村社会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然而,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较低,这些转移劳动力往往面临着就业难、就业收入低、安全保障差等问题。
同时,扶贫工作也需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置于重要位置。
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能力,进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策略、方法以及效果,为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做出孕育性的探讨。
具体目的如下:1.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并分析存在问题;2.研究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的策略和方法;3.评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果;4.探讨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可持续就业。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采取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
对已有的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研究进行综述,了解和掌握有关研究现状。
2.访谈法。
通过对农民工、培训机构、政府、企业等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收集数据,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难点、瓶颈及解决方案。
3.实证分析法。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调查,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
四、预期初步结论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1.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方向和形式的创新,创造符合农村劳动力特点、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的培训模式。
2.加强培训机构的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效性。
3.政府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指导和管理,强化财政扶持,加大投资力度,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转移能力和转移效率。
4.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可持续就业,应当建立相应的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就业培训和信息服务,提高就业质量和稳定性。
本研究预期能够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效率和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名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二、课题名称与问题的提出1、确定本课题开展研究的现实原因(1)、还富于民,推进中国全面进入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推进农村全面小康,这是“十一五”期间没有完成,“十二五”期间仍需艰苦努力,甚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必须面对的首要急需解决的政治课题。
要想完成“还富于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首先必须解决农民问题,具体来说也就是“三农”问题。
因为谁都不能否认:当前中国农民仍然占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要想实现“还富于民、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远景目标”,就必须首先解决“三农问题”。
而要破解“三农”问题,首先要面对的是中国农村广大的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无疑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瓶颈,也是考验我们政治智慧的瓶颈问题。
(2)中国广大农村尤其是东北地区存在大量的闲置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无所事事,不打工、不创业、每天的生活就是聚在一起搓麻、赌博,败坏了社会风气。
中国广大的农村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农业种植一年只有一季,春种秋收、夏除草一年在农田里的劳动时间也不超过40天,剩余的300多天基本都处于无事可干的闲置状态。
东北的农民又缺乏南方农民的打工精神和创业精神,受经济条件和落后思想的影响,东北的农村又缺乏最基本的村民文化、娱乐设施,故没有走出去的农民懒在家里混日子、打麻将成为这些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生活状态。
河南、山东这两个农业大省相对于东北来说,基本上是人多地少状态,每个家庭分得的土地根本不足以养活着个家庭。
甚至工业化的结果使得一些家庭根本无地可种,迫使这些土地上的农民要么留在本地重新创业从或从事第三产业,或者走出去到大城市成为这些大城市的城市建设或工厂中的临时的体力劳动者。
江浙一带的农民因乡镇企业发达,或成为乡镇企业的自主创业者,或扩充了本区乡镇企业的生力军。
由于江浙的乡镇与广东的乡镇类似,本身的城市化度就很高,(如广东的顺德、容奇镇、大沥镇、南海镇、博罗的石湾镇等,)这些乡镇本身的人口规模和城市建设就相当于北方的一些中等城市,故无疑这些发达地区的乡镇农村人口也应属于中国城市化的一个特例,即典型的“就地转移”!无论南方发达地区的农民,还是相对落后的东北农村,这些农民尽管从事不同的工作,但有一个共同点即这些农民中的绝大多数都属于剩余闲置劳动力,他们的或留守或出走都会带来相应的社会问题。
2、理论和学术价值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日显突出,本文从制度和政策、社会环境、政府职能、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等层面分析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将长期存在于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进一步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对于改革发展稳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
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可行方法,对解决我国目前社会转型时期遇到的各种社会突出的矛盾问题,具有现实的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破除旧有的僵化的思维、放下包袱、解放思想、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开创灵活的思想。
3、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产生的现实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是受土地、资本、环境和其它资源限制,使社会劳动边际产品少于维持劳动力及其家庭正常生存所需而多余的劳动力。
目前,农村家庭经济单位是我国的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成为现今社会一个重大课题。
客观环境的变化、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使得人地矛盾愈演愈烈,迫使人们不得不从事其他产业以寻找生存空间;同时,经济的发展让农业人口看到从事其他非农产业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原因主要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现有可耕地面积的大幅度减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使大量土地非耕地化,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土地的沙化、盐碱化,以及水土流失等种种原因同样导致的耕地面积的大幅减少。
《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00年中国耕地总面积为1.282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为0.1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
由于基本建设等对耕地的占用和环境恶化等原因,目前全国的耕地面积以每年平均数十万公顷的速度递减。
第二,耕地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于耕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膨胀的人口同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人数为110人,中国农村人多地少,现在每年有200多万人进入劳动年龄,2000年,农村人口达到10亿人,壮年劳动力达到4.5亿人。
第三,经济发展促使农民从收益低的农业逐步转入工业、服务业等收入相对较高的行业。
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符合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符合我国国情。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民进城已非一般意义上的人口流动,而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人,农民进城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已占农民现金收入的三成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外出务工的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推动更是有目共睹。
进城民工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低成本的劳动力,增强了中国产品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对我国的经济繁荣功不可没。
同时,农民工带着资金、技术回乡兴办各类企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文献综述目前,农村城市化不仅是中国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而且也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对于农村城市化的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深。
国内外学者在农村城市化的理论建设上做出了大量的努力,提出了一系列颇有建树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㈠国际盛行理论:从国际上看有较大影响的理论主要有空间区位理论、结构转换理论、中心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等。
1、空间区位理论研究空间区位理论源于德国的经济学家杜能(JohanHeinrichvonThunen,1783——1850),他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关系》一书,从而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另一位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Weber1868-1958)于1909出版了《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一书,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这标志着空间区位理论的正式诞生。
继韦伯之后,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TordPalander的《区位理论研究》(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的《经济活动的区位》(1948年)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losch)的《经济空间秩序》(1939年)等,将这一理论推向了成熟。
空间区位理论认为,城市作为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它以社会生产的各种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为特征,并通过要素的不断流动形成聚焦作用,城市就是网络中的结节点。
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由结节点连同吸引区组成结节区域,不同规模的结节点和结节区域组合起来形成城市体系,城市对区域的影响类似于磁铁的场效应,随着距离由远而近,城市对区域的影响力逐渐增大,这就是城市化的动力源泉。
空间区位理论的贡献在于,它揭示了城市集聚效应,分析了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2、结构转换理论人口变动和城市经济的转换是农村城市化的重要特征。
西方经济学家从“二元结构”出发,分析了由农村演变为城市过程中的结构转换的三种模式: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这一模型最初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W·A·Lewis)1954年在《无限劳动力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后由耶鲁大学的拉尼斯(G·Ranis)和费景汉(JohnC·H·Fei)加以发展,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也称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lewis—Ranis—FeiModel)。
根据这一理论,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并由传统部门向现化部门演变的结构转换过程。
乔根森模型。
乔根森(D·W·Jorgenson)运用新古典学派的理论,对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中产生劳动力无限供给现象的各种假设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了一个新古典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认为农业剩余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托达罗模型。
托达罗(M·P·Todaro)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表系列论文,提出并阐释了由于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差异、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模型。
这个模型在传统模型不能解释人口流动和城市失业并存现象的条件下,对两个相互矛盾的现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3、中心与增长极理论早在1933年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就提出了中心地理论,他认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存在着中心地,中心地是为它周围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后来,美国学者贝里(B·J·L·Berry)和加里森(W·L·Garrison)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发展,做出了一些新的解释。
1950年,佩鲁(F·perroux)提出了增长极概念,他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对区域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增长极,经济空间是由中心(或极)组成的,中心是离心力的发散地和向心力的收敛点。
1957年缪尔达尔(G·Myrdal)探讨了其中的极化和扩散效应,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在此基础上,赫希曼(A·D·Hirschman)进一步提出了“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
此外,西班牙学者拉苏恩认为,增长极是围绕特定主导部门发展起来的,通过投入产出关系紧密联系的,在地理空间上又聚集在一起的产业群。
美国学者尼克尔斯甚至把增长极直接定义为“经济活动的城市中心”。
这样,增长极理论就把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有机联系起来,为以城市为中心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4、核心与边缘理论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1966年,美国的约翰·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提出了著名的“核心—边缘”模型。
他指出,发展是通过一个不断连续而积极的创新过程实现的,发展起源于数量相对较少的处于一定联系范围内潜在的相互作用力量最大的点,即“变化中心”或“核心区”。
创新从这些中心或核心区向周围潜在的相互作用力较小的区域即“边缘区”扩散,从而带动整个地域空间经济的发展。
核心区与边缘区存在着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它们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
弗里德曼所提的核心区,实际上是由若干个城市构成的以城市体系存在的城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