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与海派高考历史全国试与上海试比较研究
[精品]京派与海派的比较
[精品]京派与海派的比较京派和海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独特的地域性流派,它们代表了不同的风格和文化传承。
京派始于北京,是文人雅士的流派,而海派则源于上海,强调商业和现代性。
下面将对京派和海派进行比较。
一、文化背景京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期间的文化氛围。
北宋时期,文人雅士集结在瓮城之中,相互切磋,文化繁荣。
京派厚重深沉,强调艺术的“性静神浮”,注重艺术学习和自然景观的提炼。
海派则起源于20世纪初的上海,是上海当时复杂的商业和交通环境的产物。
海派注重实用和现代性,融合了不同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二、艺术风格京派通常被认为是古典的、优雅的,追求内涵和精神上的宁静。
京派在艺术表现上,讲求线條清爽、笔力雄浑,形态多样的艺术风格,如花鸟画、山水画等,具有浓重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而海派则更加注重功能性,海派的艺术风格独特,集合了来自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在艺术表现上加重现代性的特点,强调实用性和实用性美学。
三、文化传承京派的文化传承最为重要的是家族相传,父子、师徒、亲友之间和文化名门相传,京派师徒制度相传至今。
而海派则以机构化的传承方式更多,如学院和艺术团体,比如上海美术学院等。
京派的传承模式有利于保持文化的纯正性,培养艺术家的个性和创造力;海派则更注重教育和学术的规范化,推动整体艺术水平的提高。
四、社会影响作为国家的政治和文化首都,北京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京派作为北京文化的代表之一,深受国家重视。
是中国近现代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引领和文化背景的凝聚,在教育、文化、艺术、哲学和政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海派则因其独特的商业和现代性特点,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象征之一。
综上所述,京派和海派虽然在文化背景、艺术风格、文化传承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各自拥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历史价值。
了解、传承和发展这两种文化流派,对于推动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简述海派与京派论争的大致过程,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它对当代文学与文化的影响
简述海派与京派论争的大致过程,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它对当代文学与文化的影响(1)海派与京派论争的过程1933年10月,沈从文在《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论文学者的态度》一文,拉开了京海派之战的序幕。
沈从文很显然把京派作家的创作风格视为应该遵循的规范,而反对海派作家的浮躁喧哗,“作家的态度”应该“一切规规矩矩”,“着手写作时”,应该“不大在乎读者的毁誉,做得好并不自满骄人,做差了又仍然照着本分继续做下去”。
海派理论家杜衡(苏汶)在1933年12月上海的《现代》杂志上撰写《文人在上海》一文反驳沈从文。
他承认了上海商品经济对文学作品的渗透和影响,并且进一步解释说这种作用是有原因的,商品经济中文人生活的不稳定性影响到文化心态的不稳定,杜衡还强调上海文化受工业文明影响所产生的先锋性,“那我相信,机械文化的迅速传布,是不久就会把这种气息带到最讨*厌它的人们所居留的地方去的,正像海派的评剧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正统的评剧一样”。
杜衡的回击中有一些悲哀的成分,将京派摆在了以强凌弱的位置上,但是悲中流露出一种自信。
(2)历史内涵沈从文等京派作家妄图以京派风格将海派文人“规范化”,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一个流派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也受到构成某个流派的成员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
京派海派这两种文化的产生与他们的文化母体——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是密不可分的,割裂文学流派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就犹如缘木求鱼。
京派作家更多地倾向于中国传统文化,海派作家较多地认同于西方现代文化。
然而,在1930年代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京派与海派作家同是由于政治的原因而选择了自由主义,但他们还是显示出了巨大的差异。
作为传统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和作为现代商业经济中心的上海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环境,它们最终影响并决定了1930年代京派和海派作家文化心态的差异性。
(3)对当代文学与文化的影响①京派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情体和讽刺体样式。
京派与海派赏析鲁迅
京派与海派赏析鲁迅首先,我们来谈谈京派文学。
京派文学,是指以北京为代表的文学风格,其特点是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注重对生活的真实描绘。
鲁迅的京派作品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呐喊》这部作品了。
《呐喊》以其鲜明的写实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成为鲁迅文学创作的代表作。
在《呐喊》中,鲁迅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如饥饿、贫困、压迫等,展现了京派文学的特点。
其次,我们来谈谈海派文学。
海派文学,是指以上海为代表的文学风格,其特点是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注重对人性的探讨。
鲁迅的海派作品中,最为著名的要数《狂人日记》这部作品了。
《狂人日记》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而成为鲁迅文学创作的代表作。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海派文学的特点。
通过对鲁迅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文学创作中对京派和海派两种文学风格的巧妙运用。
在京派作品中,他以朴实的语言和写实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丑恶现象,对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而在海派作品中,他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这种巧妙的运用,使得鲁迅的文学作品既具有京派文学的真实感和批判精神,又具有海派文学的优美语言和深刻内涵。
除了在文学风格上的巧妙运用,鲁迅在创作主题上也有所突破。
他的作品不仅关注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的丑恶现象,还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探讨人性的深层次问题。
这种对社会和人性的关注,使得他的作品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鲁迅的文学创作中,京派与海派两种文学风格的赏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京派文学强调对社会现实的真实描绘和批判,展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在社会变革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海派文学强调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和探讨,展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在思想启蒙中的重要作用。
鲁迅的文学创作,既是对京派与海派两种文学风格的巧妙运用,也是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认识海派文化上海历史文化浅谈
认识海派文化上海历史文化浅谈"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
"近代上海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可谓是一奇迹。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有了文化就有了生命,海派文化就是上海勃勃生气和活力的源泉。
追溯上海的文明渊源,可以发现在上古时期其文明已有相当水平。
据考古资料表明,上海文化的滥觞时期始于据今5900-4900年的"崧泽"文化。
崧泽文化属于新石器时期母系氏族社会过渡的阶段。
在崧泽文化的古遗址中,发现了捕渔的网坠,织网用的靴形器、捻线的陶纺轮以及狩猎用的剑簇、石刀、骨锥、牙刀等与渔猎有关的遗物,上古时期上海的物质文明程度据此可以略窥一斑。
1843年开埠以前·上海文化从属于中国古代的江南文化,而渊源于长江流域江浙的古吴越文化。
吴越文化是一种水文化,水是流动型的,而非静态型的,海派文化传承了吴越文化的亲水性特征,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动态文化;其次,海派文化还继承了吴越文化的敏感和细腻,对异质文化体现出一种宽容的姿态,善于接受新鲜文化因子,形成海派文化多元性的特点;另外,大量自南而来的浙江人和自北而来的江苏人,构成上海主要的"移民"群。
江浙人是古代吴越人的后裔,吴越文化大胆开放的冒险性格及雄健恢宏的拓边精神,构成了"海派"文化的开创性特征。
海派画家任伯年的商业画、刘海粟率先使用人休模特、开创机关布景等等,俱是"敢为天下先"的行为。
开埠后,西方文明又于此首先登陆华夏大地,上海由一个小镇迅速蜕变为全国的商业经济重心,中西大汇融的 "海派"文化随之渐趋形成。
"海派"一词,是20世纪20茸代北京一些作家的创造,用于批判上海某些文人和某种文风,海派的对立面是京派,海派和京派象征着申国两种风格迎异的文化。
京派是传统的正宗,海派则是叛逆的标新立异、中西结合的产物,充满浓郁的商业色彩和民间色彩。
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与海派
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与海派表面看来这是两种地域文化。
“京派”是指以北京为代表的大陆文化,吸收和保留传统文化比较多些;“海派”则是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地带的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比较多。
他们是历史上中国南北文化的一种现代延伸。
从文学角度看,它们都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先后形成的。
“京派”追求的是纯文学,主要特点是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一定“距离”,却与人生密切相关。
他们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
这是一群维护文学的理想主义者,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朱光潜、卞之琳、汪曾祺等。
它的产生主要来自学院派,因当时北平(京)有清华、北大、辅仁、燕京等著名大学。
他们不追求新锐,但思想绝非封闭和保守,而是将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步伐放得比较缓和。
我们可以看到:它一方面表现出平民性,有的自称“乡下人”,有的如林徽因等又出身高贵,有留学英美的背景,却统统关心民生,在大学合流了。
另一方面是民族性,代表了“五四”以后由积极面向世界又回到重视民族改造本身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心理。
重造现代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成为其崇高目标。
如果说“京派”是乡村中国的文人文学,那么“海派”则是现代都市的文学。
“海派”是上个世纪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城市商业文化与消费文化繁荣的产物,表现的是都市日常生活,其作品是一部活的都市生活审美史和都市习俗的民间变迁史。
正是对都市文明既留恋又充满幻灭感的矛盾心境,使他们更接近西方现代派文艺,有着较为自觉的先锋意识,追求艺术的“变”与“新”。
所以“海派新锐都市文学”既有穆时英、施蛰存的新感觉派小说,戴望舒、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歌与诗论,还有张爱玲、苏青的“市民传奇”小说。
甚至连当年的左翼畅销文学,如蒋光慈、丁玲、茅盾等作品,也染有某种海派性。
穆时英、苏青可都是长期生活在上海的宁波人哦。
对于“海派”的研究等于在书写自己的人生的记忆,“就如同踏上了一次返乡的路途”。
因为我(吴福辉)出生于上海,后来又生活在北京,所以对两地的地域文化都有切身的体验,特别是上海的童年生活印象很深。
京派与海派论争名词解释
京派与海派论争名词解释
京派与海派是中国文化领域的两个流派,指的是在中国文学、戏剧、音乐等艺术领域中,所代表的两种不同的风格和传统。
京派指的是北京风格,主要源自于北方地区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受到京剧、评剧等京剧戏曲艺术的影响。
京派注重传统文化的保留与发扬,注重修养和礼仪,在艺术表现中更加强调舞台呈现、表演技巧,注重剧本的故事情节和扮相的精致。
海派指的是上海风格,主要源自于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受到沪剧、豫剧等地方戏曲艺术的影响。
海派注重新潮与时尚,融合了民间文化与外来文化,追求个性化与时代感,在艺术表现中更加强调演员的表现力和创新能力,注重舞台设计的美观和艺术感。
京派与海派论争主要体现在各个艺术领域中的不同风格和表现形式上,京派注重传统与技巧,海派强调创新与表现力。
两派之间的论争既是地域与文化差异的体现,也是对于艺术发展方向的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流。
京派海派之争:一个纠缠千年的文化心理公案
92 ┸ 文化乱弹京派海派之争背后隐匿着的话题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北京和上海文人之间曾经发生过一次对骂,被称为“京派”与“海派”之争,这段公案最初仅限于讨论作家的写作风格,后来延伸到对京沪两地文人行为和气质的评价。
论争的发难者沈从文在《论“海派”》一文中概括海派的特征是“名士才情”与“商业竞卖”相结合,并用尖刻的语气大损海派是一帮新斯文人,说他们如名士相聚一堂,吟诗论文,冒充风雅,或远谈希腊罗马,或近谈文士女人,行为与扶乩猜诗谜者相差一间。
又有一个评价是:“海派有江湖气、流氓气、娼妓气;京派则有遗老气、绅士气、古物商人气。
”(姚雪垠:《京派与魔道》)矛头直指京派领袖周作人。
周作人则直接回应“上海气”是“买办流氓与妓女的文化,压根儿没有一点理性与风格”。
当然还是大先生的话一锤定音,说是“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
不过,这些议论都把自己圈在了北京、上海两个城市里比较,实际上,京派海派之争背后所隐匿着的南北文化差异才是更有意思的话题。
京派海派之争:一个纠缠千年的文化心理公案文/杨念群宋人“心理补偿论”南人和北人相互看不起不知始于何时,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宋代就有重南轻北的习惯。
宋人是出了名的尚文轻武,自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夺了军人带兵的念想后,文人领军成了时髦风尚,连皇帝都纷纷把自己装扮成高级文化人。
与此相对应,宋朝军人与北方蛮族交战就经常显得柔若无骨,不堪一击,听杨家将的故事,我们常常误以为北宋已经靠寡妇在打仗。
有一位华裔美国史学家形容宋代的气质内敛封闭,面对北方金人的狰狞强霸,像个柔媚害羞的女子。
仔细想,这“害羞论”还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不但宋代文人气质儒雅,皇帝脾气也好得不行。
传言某个北宋皇帝和某个丞相整日勾肩搭背,有说不完的知心话,这位丞相爷更大言不惭地说要和皇帝“共治天下”。
有些皇帝姿态谦卑低下,常请一些没功名的布衣文人到宫中做客,在殿上听其娓娓清谈,搞得一些文人得意忘形地说要“格君心”,做皇帝的思想辅导员。
京派与海派
• 如邀集若干新斯文人,冒充风雅,名士相 聚一堂,吟诗论文,或远谈希腊罗马,或 近谈文士女人,行为与扶乩猜诗谜者相差 一间,从官方拿到了点钱,则吃吃喝喝, 办什么文艺会,招纳子弟,哄骗读者,思 想浅薄可笑,伎俩下流难言,也就是所谓 海派。盛情主义的左倾,勇如狮子,一看 情形不对时,即刻自首投降,且指认栽害 友人,邀功牟利,也就是所谓海派。
• 也刻画了舞女、少爷、小姐、交际 花、姘头、资本家、小职员等各式 各样的人物,并以急骤的节奏,跳 荡的结构,活灵活现地显现出剥削 阶级糜烂生活的剪影。
• 他的《礼仪和卫生》依据弗洛依德的学说 描写了一伙在“唯乐原则”支配下的青年 男女放荡纵欲的生活。穆时英的《上海狐 步舞》所展示的生活领域更为广泛,也更 进一步揭露了“上海,造在地狱上的天堂” 的半殖民地大都市生活的本质。其他代表 作还有施蛰存的《鸥》和《薄暮的舞女》。
曹聚仁《京派与海派》
• ‘京派’和‘海派’本来是中国戏剧上的名词,京 派不妨说是古典的,海派不妨说是浪漫的;京派 如大家闺秀,海派则如摩登女郎”,“若大家闺 秀可嘲笑摩登女郎卖弄风骚,则摩登女郎亦可反 唇讥笑大家闺秀为落伍”;“海派文人无一是, 固也。然而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在街头往来, 在市场往来,在公园往来,她们总是社会的,和 社会接触的。那些裹着小脚,躲在深闺的小姐, 不当对之有愧色吗?”此种迂回的辩解,极为巧 妙。
将பைடு நூலகம்坛的秽行都归结为海派
• 因慕渴出名,在作品之外去利用种种方法 招摇;或与小刊物互通声气,自作有利于 己的消息;或每书一出,各处请人批评; 或偷掠他人作品,作为自己文章;或借用 小报,去制造旁人谣言,传述撮取不实不 信的消息,凡此种种,也就是所谓海派。” 沈从文作为京派文人,在文章中虽然切中 部分海派文人之时弊,但也明显带偏激, 几乎一股脑儿将文坛的秽行都归结为海派。
戏迷必须知道的京剧知识(30)?京派和海派
戏迷必须知道的京剧知识(30)京派和海派
京派和海派
京派,也叫“京朝派”或“内江派”指在北京扎根的京演员和戏班,是相对“海派”或“外江派”而言的。
其主要特点是非常重视基本功的锻炼,严格遵循艺术规则,并以京剧正统自居。
海派,又叫“外江派”,是指以上海为代表的其他各地京剧艺人,是与京派”相对而言的。
旧时,京剧界的宗派思想、师承户之见很深,从而形成了“京派”和“海派”两个相对立的艺术流派。
从艺术成就上来看,京、海两派各有千秋,并且都是人才辈出。
北方出现了梅、程、尚、荀这“四大名旦”以及“四大须生”等;南方亦有盖叫天、周信芳、冯子和、林树森、赵如泉等表演艺术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意识的改变,今天,京、海派的森严壁垒早已不复存在,并且走到了一起,同台演出。
南北艺人、京海两派的艺术交流,使京剧的表演艺术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京派与海派的比较
京派海派比较京派与海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个风格独特有着很大差别的文学流派,1933年至1934年,中国文坛上发生了一场有关“京派”与“海派”的论争,到后来,“京派”与“海派”的外延、内涵有所变化,它们分别成为以作家居住地为划分一句的作家群体和文学流派的代名词。
京派与海派文化有着很大不同,形成比较。
京派与海派小说在思想文化内涵与艺术成就方面也可形成鲜明的比较。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
“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
“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
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
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等。
所谓“京派”作家,主要指活跃在京津一带,以及北方其他大城市的作家。
这批作家又可以为两类:一类是以《大公报》、《现代评论》、《文学杂志》、《水星》、《骆驼草》等为阵地的一批青年作家。
这些作家以京城文化为依托,又以高等学院为背景,主张远离政治,追求“纯正的文学趣味”。
因此,在创作的作品中着力描写自然美、古朴的人性美、理想的爱情和理想的社会关系,带有浓厚的地方气息和抒情性。
另一类是以老舍为代表的老北京写实作家。
他们以写北京地方风情为主,虽然对古老的文化生存状态和接近自然的田园风光有所依恋,有所顾惜,但更多的是批判。
这部分作者也主张创作自由,反对政治和意识形态对文学艺术的干预和侵扰,但他们从人道主义出发关注着社会人生,诅咒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金钱世界,走的仍是坚实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然而,海派小说是不同于京派小说的,在地域上的分别上形成了这一流派。
因此,海派小说则也有别于京派小说。
初期具有“现代质”的海派小说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过渡的描写都市,首次提出“都市男女”的主题,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
“海派”是集中在上海的小说流派,早期有张资平、叶灵凤等人的性爱小说,后期的代表是“新感觉派”小说。
高考历史新课标全国卷与分省卷的比较
高考历史新课标全国卷与分省卷的比较作者:韩建峰袁兆桐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2013年第10期关键词新课标高考,全国卷,分省卷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3)19-0012-04目前,我国高考历史呈现多元并存的局面,各类试卷的命题导向、试卷结构、试题设计、试题难度等方面均存有明显差异。
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各省市的试卷也各领千秋,各类试卷相互借鉴和映衬,其趋向是在保持各自试题特色的基础上,努力向全国卷靠拢。
下面对各类历史试题作简要比较,以期能对提高高考试题命制质量和备考有所助益。
一、多种试卷并存,试题呈现多元2013年历史学科的新课程高考试卷保持多种形式,在13套试卷中,由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有三套,其中河南、河北等7省使用I卷;贵州、甘肃、西藏等11省区使用II卷,海南使用单科卷。
实行分省命制文综卷的有山东、广东、天津、浙江、福建、安徽、北京、四川、重庆等9省市,江苏采用历史单科试卷。
高考试题的多元化还体现在《考试说明》中,不少省市利用独自研发《考试说明》之机,对考试大纲进行了大胆改造和取舍,如江苏、福建等省市,将考纲的考点细化为三级目标,每年都对考点有所调整,四川的“说明”,对命题指导思想特别是考核目标和要求进行了细化及阐释。
不少省市还对选修模块的考查做了大胆调整,有的减少了选修模块考查的数量,有的采用必修、选修混编的考查方式,取消了选做题。
从目前的试卷类型来看,可分三大类:第一类是北京的传统文科综合卷;第二类是海南、江苏的单科卷;第三类是其余24个省市,文综名义下的政、史、地三科学科试题,三科的目标考查和能力要求按学科单列,不再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综合,并取消了跨学科试题,其中天津是三科独立成卷。
目前这种多元化的局面,是我国高考命题改革探索的产物,符合分省命题的实际。
各省市对课标和考纲的调整和改造,是对其自身缺陷的补救和改正,考纲和课标的权威性也受到一定撼动。
海派与京派
海派与京派京派是30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留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的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
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
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
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
"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
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
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
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海派,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在全中国兴起,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新文化运动在北京和上海均有很大的发展,其早期骨干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虽在北大成军,但其文化能量莫不起源于上海。
京沪两地在新文化运动的头十年大致平分秋色。
1920年代初的北京,除了文研会,以北大教授为核心形成另外两个著名文学社团。
1924年11月创刊的《语丝》,以鲁迅为主将,集合了周作人、顾颉刚、钱玄同、刘半农等。
另一派是以英美派为代表的胡适集团,由徐志摩、蒋延黻、梁实秋等创办的《现代评论》以自由主义为标榜。
林语堂是一个例外,他没有参加《现代评论》,而加入了《语丝》。
后来《现代评论》的骨干又组织了新月派。
1926年张作霖入京,实行文化高压,大学教授纷纷南下,北京文化界陷入凋零,上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的大本营。
随后伴随着“左联”以及“孤岛文学”的兴起,上海文学界出现了持续繁荣。
上海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
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的主体,根植于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并且融入了开埠以后来自西方欧美地区的各国文化,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属于上海的独特文化。
京派与海派文学流派比较
京派与海派文学流派比较京派与海派是中国文学发展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文学流派。
京派代表了以首都北京为中心的文学创作风格,海派则代表了上海这个开放、多元的城市文化氛围。
本文将对京派与海派进行比较,探讨它们在文学形式、创作主题以及艺术风格方面的异同点。
一、文学形式京派的文学形式更加传统与古典,注重诗词、歌赋、戏曲等。
其代表作家有林则徐、郭沫若等。
京派的文学作品常常融入汉字的独特韵味,情感表达深邃而内敛。
其中,京剧作为京派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音乐、舞蹈和唱腔等多种艺术手段,将文学作品生动地演绎出来。
相比之下,海派的文学形式则更加多元化和开放。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都市,文化氛围高度开放,吸引了各地人才的涌入。
因此,海派的文学作品不限于传统的文学形式,同时还融入了现代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形式。
代表作家有丁玲、巴金等。
海派作家们以开放的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将现实问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创作主题京派的文学创作主题较为庄重与宏大。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京派的作品往往以国家兴亡、历史伟人等为中心,以表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变迁。
其中,林则徐的《赴戎州》以忠诚和牺牲精神为主题,寄托了作家对国家未来的良好祝愿。
海派则更加关注个人的命运、生活环境以及社会议题。
他们以个体的经历和情感为切入点,以“写人为写社会”为理念,揭示社会弱势群体的艰辛生活和对命运的抗争。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女性命运为主题,展现了当时农村女性的艰苦生活和对爱情的追求。
三、艺术风格京派的艺术风格偏向于传统的古典美。
其作品以情感的内敛和审美的典雅为特点,注重意境的营造。
例如,郭沫若的《丰乳肥臀》以优美的辞章和史诗般的叙事手法,将人物的命运与社会背景相结合,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思考与洞察力。
而海派则更加注重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以真实和生动的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
他们以直白而真实的语言描绘社会的丑陋和个体的悲惨遭遇,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品所要传达的信息。
京派与海派资料
沈从文由上海北上与杨振声合编天津《大 公报·小公园》文艺副刊为起点,后不断聚 合、强化、扩充而使北平文坛由沉寂走向 热闹。
一、关于“京派”和“海派”:
其形成本身就是对上海文坛海派风气 的反拨,不迎俗趋时,不翻新冒进,不偏, 不倚,始终苛守纯正、和谐的美学原则, 保持一种矜持、高蹈的学人风范和文人风 度。
三、“新感觉派”作家:
⑶ 重感觉、轻理性的外在描写,碎片式的光色展示。 “在这‘探戈宫’里的一切都在一种旋律的
动摇中——男女的肢体,五彩的灯光,合光亮的酒 杯,红绿的液体以及纤细的指头,石榴色的嘴唇, 发焰的眼光。中央一片光滑的地板反映着四周的椅 桌合人们的错杂的光景,使人觉得,好像入了魔宫 一样,心神都在一种魔力的势力下。”
了青春
只见她 笑脸迎 谁知她内心苦闷 夜生活 都为了 衣食住行
晓色朦胧 转眼醒 大家归去
酒不醉人人自醉
心灵儿随着转动的车轮
胡天胡地蹉跎了青春
换一换 新天地 别有一个新
晓色朦胧 转眼醒 大家归去
环境
心灵儿随着转动的车轮
回味着 夜生活 如梦初醒
换一换 新天地 别有一个新环境
——严家炎《新感觉派主要作家》
三、“新感觉派”作家:
⑵《公墓》(1933.6)——灯红酒绿的都
市风景 包括《公墓》《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上海的狐步舞》 等等。
三、“新感觉派”作家:
充满着爵士乐的节奏、狐步舞的体态和夜 总会的疯狂,充满着在喧嚣热闹场中的人生 孤独感、寂寞感和失落感。
“上海,造在地狱上面的天堂” 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三、“新感觉派”作家:
《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
京派与海派高考历史全国试与上海试比较研究
京派与海派:高考历史全国试与上海试比较研究冯一下李洁我国现阶段的高考历史试题(含各种历史单科试题和综合科目测试卷中的历史题目),主要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
此外,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授权,上海市有关机构亦命制供本地高考使用的历史试题。
为叙述方便,前者统称高考历史“全国试题”,后者称为高考历史“上海试题”。
全国试题与上海试题均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试题,其性质和功能是一样的。
但这是两种风格不同的试题,这一现象已引起广大师生的注意和高考试题研究者的极大兴趣。
就风格而言,笔者认为,全国历史试题和上海历史试题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全国试题大器严肃,上海试题精致鲜活全国试题如北方园林,大器严肃;上海试题如江南园林精致鲜活。
这一差异无论从卷面设计、题型构成。
试题语言,还是从试题内容的安排选择上都可以看出。
从题型看,全国试题分Ⅰ、Ⅱ两卷,有选择、材料和问答三种题型,主观题和客观题、小型题目和大型题目界限清楚,结构严整,编排有序,显得很大器。
上海试题由选择、简释、问答和材料分析论证四种题型构成,四种题型又可分为小型题、中型题、大型题三类,作为中型题的简释题数量可观,这就增加了题目编排的灵活性。
简释题、问答题和材料分析论证题难以严格界定和区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编排成卷后显得活跃。
众多的图像锦上添花,使卷面充满生气。
从语言来看,全国试题一律采用规范的教科书语言和历史著述常用的语言,而上海试题在力求科学准确的前提下,还追求形象化、文学化和生活化。
如果说全国试题是美声唱法的话,那么上海试题就具有通俗唱法的某些特点。
这里试举几题列表对照如下:上表三组六题对照,全国试题和上海试题语言风格的差异,可见一斑。
实际上,就语言的生动形象来看,表列上海试题的语言还不是最典型的。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女婚登基,丈人逃亡的那场‘光荣革命’”如此表述,何等鲜活!二、全国试题“稳中求变”,上海试题“变中求稳”处在改革大背景下的高考历史命题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改革过程[1](p.290),全国试题和上海试题概莫能外。
京派与海派
第 五 讲 沈 从 文 与 京 派 小 说
2.京派的阵营
是与语丝社有关的讲究文学趣味的作 家,如周作人、废名、俞平伯等;
第 五 讲 沈 从 文 与 京 派 小 说
左:俞平伯;中:废名;右:周作人
是与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有关的作家, 如胡适、沈从文、梁实秋、凌叔华、孙 大雨、梁宗岱等;
第 五 讲 沈 从 文 与 京 派 小 说
翠翠是沈从文的“理想人物”,是他崇拜 的爱沈 从 文 与 京 派 小 说
2.《边城》的艺术特点
“湘西世界”是沈从文 理想人生的缩影,而《边 城》则是沈从文供奉着理 想的“希腊小庙”,是沈 从文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作 品。
《 边 城 》 剧 照 沈 从 文 家 乡 凤 凰
第 五 讲 沈 从 文 与 京 派 小 说
这理想生活就是生活 第 的牧歌和牧歌式的生活, 五 是未被现代文明浸润扭 讲 曲的人生形式,也是人 生形式的极致,是“神 沈 性”的表现。但这不仅 从 仅是一个浪漫温馨的爱 文 情故事,也是一个爱情 与 悲剧。 京 (完) 派
第 五 讲 沈 从 文 与 京 派 小 说
1.沈从文小说的两大题材
沈从文的小说大体上可以分 为“都市”和“湘西”两大题 材,并形成了“冷与暖”两种 截然不同的色调。 都市题材是沈从文以“乡下 人”的身份对现实的直面,重 点是道德批判。 湘西题材则是他在成为了都 市人之后对过去的缅怀,重点 是理想歌颂。
处于文化边缘的北京,远离政治的中心, 这些作家又大多生活在大学校园里,大多拥 有雍容高贵的气质,喜尚扎实稳健的文风, 大多趋于保守,较少沾染社会上的商业气息 和党派作风,较容易形成一种平和、恬静的 创作心态,也郁积着浓厚的怀旧情绪。 在文化边缘中能够甘于寂寞继续坚持创作 的作家,大多是真正有志于文学事业的人, 特别看重文学的独立价值,对于那些在文学 创作中表现出政治功利性、党派性和商业性 的倾向,都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态度,在内心 里就与各种流行文学保持一定的距离。
京派与海派课件
作家达十与其他七位专家同来 通过达十讲学休假期间耳闻目 睹的经历叙写,揭露大学教授们的 伪善矫作,假正经与假道学。表面 衣冠楚楚,文明儒雅,其实怯懦庸 鄙无聊。
在湘西山清水秀、人情质朴的边 远小城茶峒,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 孙二人… …
沈从文的"两个世界"
"
↙
↘
"
湘
现 代
西
都
世 界
市 世 界
"
"
《 柏 子 》
《 萧 萧 》
《 八 骏 图
《 边 城 》
》
一个名叫柏子的水手与辰 河岸边一个做娼妇的女人 之间男欢女爱的故事。
少女萧萧12岁就嫁给比她小九岁的丈 夫做童养媳,尽管在婆家带丈夫、做杂 事很苦很累,但压制不住花季少女渴望 自由与爱情的心。她被那个在她家做工 名叫花狗的年轻人诱惑而怀了身孕。花 狗不辞而别,萧萧出逃失败。依习俗, 她面临沉潭惑发卖的惩处。由于娘家与 婆家两方都没读过“子曰诗云”,故将 她发卖。萧萧侥幸逃过了惩罚,并留在 婆家正经地做了丈夫的媳妇,抱着新生 的毛毛,就如同当年抱着小丈夫一样。
"
实 于在
的 描 写
"
对
乡 土 中 国
题 材 上 ,
他 们
""
和大
平多
民倾
现向
趋于在 向从风
容格 节上 制, 的他 古们 典大 式多 审倾 美向
出在 了文 比体 较上 成, 熟他 的们 小大 说多 样创 式造
海派是与京派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一般是指活跃在上 海的作家。
广义的海派,是指所有的活跃在上海的作家派别,主 要有三个流派:一是左翼文学,二是新感觉派文学, 三是鸳鸯蝴蝶派文学。
2006年全国卷ⅱ评析及与上海卷的简要比较
2006年全国卷ⅱ评析及与上海卷的简要比较
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改革到了一个新阶段,相比往年,出现了新的考题形式,也就是全国卷。
在这次改革中,全国卷和上海卷同时出现,他们在考题形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此次改革也吸引了众多关注。
首先,全国卷和上海卷在考题设计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全国卷涉及的范围更广,既包括历史文献、文学史、文学理论,也涵盖诗词歌赋、新闻简讯、历史文献、文学史、文学理论等。
全国卷的考题比较单一,只有一个,考察的是文学理论的概念和理论的思维方式。
而上海卷则由多重考题组成,其中包括诗词歌赋、古典文学研究、可比性文学研究、新闻简讯等。
其次,全国卷使用的题型也略有不同。
全国卷主要使用的是解释性题型,要求考生从角度深入理解语文知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读和评价,对文学题材进行分析,并针对理论问题进行理性推理,提出具有思维和观点的真实答案。
而上海卷则以比较性题型为主,其中由于缺少解释性题型,考生不能够适当发挥,也无法真正把握文学知识,考查范围偏窄。
最后,在出题这一方面,全国卷和上海卷有着显著差异。
全国卷更加注重深度细节,其中涉及的文学理论比较丰富,考生需要把握其中的方方面面,进行细节分析,把握文学理论。
而上海卷则主要以概括总结为主,考生需要把握文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握重点及核心知识,把握文学知识的基本规律,并要求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全国卷和上海卷都具有较高的考试难度,因此,在研究全国卷和上海卷时,我们要正确把握考试内容,把握正确的考题方向,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只有结合历史文献、文学史、文学理论等多方面的研究,才能正确理解文学知识,正确把握全国卷和上海卷。
京派与海派:高考历史全国试题与上海试题比较研究
京派与海派:高考历史全国试题与上海试题比较研究
冯一下;李洁
【期刊名称】《历史教学》
【年(卷),期】2004(000)003
【总页数】5页(P74-78)
【作者】冯一下;李洁
【作者单位】成都教育学院;成都市教科所;四川成都610041;四川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51
【相关文献】
1.京派与海派:高考历史全国试题与上海试题比较研究 [J], 冯一下;李洁
2.新课标下的数学高考试题——2005年高考数学卷(全国I、上海、广东)试题比较分析 [J], 李成荫
3.浅谈近年来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为例 [J], 刘文通
4.品读高考试题谈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然走向——以2006年全国高考文综第II卷历史试题为例 [J], 郑慧淑
5.“五育”在高考历史试题中的考查研究及应对策略——以2020年高考全国1卷历史试题为例 [J], 李鹏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派与海派:高考历史全国试与上海试比较研究冯一下李洁我国现阶段的高考历史试题(含各种历史单科试题和综合科目测试卷中的历史题目),主要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
此外,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授权,上海市有关机构亦命制供本地高考使用的历史试题。
为叙述方便,前者统称高考历史“全国试题”,后者称为高考历史“上海试题”。
全国试题与上海试题均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试题,其性质和功能是一样的。
但这是两种风格不同的试题,这一现象已引起广大师生的注意和高考试题研究者的极大兴趣。
就风格而言,笔者认为,全国历史试题和上海历史试题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全国试题大器严肃,上海试题精致鲜活全国试题如北方园林,大器严肃;上海试题如江南园林精致鲜活。
这一差异无论从卷面设计、题型构成。
试题语言,还是从试题内容的安排选择上都可以看出。
从题型看,全国试题分Ⅰ、Ⅱ两卷,有选择、材料和问答三种题型,主观题和客观题、小型题目和大型题目界限清楚,结构严整,编排有序,显得很大器。
上海试题由选择、简释、问答和材料分析论证四种题型构成,四种题型又可分为小型题、中型题、大型题三类,作为中型题的简释题数量可观,这就增加了题目编排的灵活性。
简释题、问答题和材料分析论证题难以严格界定和区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编排成卷后显得活跃。
众多的图像锦上添花,使卷面充满生气。
从语言来看,全国试题一律采用规范的教科书语言和历史著述常用的语言,而上海试题在力求科学准确的前提下,还追求形象化、文学化和生活化。
如果说全国试题是美声唱法的话,那么上海试题就具有通俗唱法的某些特点。
这里试举几题列表对照如下:上表三组六题对照,全国试题和上海试题语言风格的差异,可见一斑。
实际上,就语言的生动形象来看,表列上海试题的语言还不是最典型的。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女婚登基,丈人逃亡的那场‘光荣革命’”如此表述,何等鲜活!二、全国试题“稳中求变”,上海试题“变中求稳”处在改革大背景下的高考历史命题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改革过程[1](p.290),全国试题和上海试题概莫能外。
从1978年至今,全国历史试题的改革迈出了四大步:整合题型,推出材料题;提出学科能力要求,并具体实施;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适应3+X高考模式,走向综合。
但全国试题的改革过程(亦即“变”的过程)是稳步而行的渐进过程。
命题的指导思想始终是“稳中求变”,强调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因此,前进的步频较慢,步幅较小,时有徘徊,今年进一步,明年退半步的情况多次发生。
上海试题则不同,命题的指导思想实际上是“变中求稳”,前进的步频较快,步幅较大。
如图文并茂乃至部分试题图像化是上海试题的改革方向之一。
2001年全卷有图像4幅,2002年一下子增加到14幅。
变化之大,着实惊人。
答案从封闭走向开放,是上海试题改革的又一目标,从2003年的试题来看,上海试题答案的开放性已相当强,且不说第36题“小论文”的答案是全开放的,唐代女陶俑(第28题)、美国早期贡献最大的总统(第30题)、中外改革作用(第32题)、列举中国古代十项科技成就(第34题)等,答案都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上海试题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改革目标明确,改革的力度大,每年都有新动作。
当然,上海试题也讲“稳”,近年题型基本不变,就是“稳”的一种表现。
三、全国试题多以隐形的间接的方式联系现实,上海试题常以显性的直接的方式联系现实无论全国试题还是上海试题都十分重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但联系的方式方法有明显的区别。
全国试题中,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大多是隐形的间接的。
如2003年全国历史卷的三个问答题都具有现实意义。
第29题从“时令”(形势)和“人力”两方面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具有引导学生从“时令”(形势)和人力两方面认识当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出现“盛世”局面原因的现实意义。
第30题19世纪中叶至1919年近代化历程中我国的社会变化,具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社会变化的现实意义。
第31题美国霸权地位形成过程,则与当前的国际时事政治有内在的联系。
虽说这三个题目与现实都有联系,但采用的是隐形的间接的方式。
全国试题中,也有将历史与现实直接联系的。
如2002年的“文综”春季试题第40题,既考元、明两代的北京,又问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不过,这种方式的联系在全国试题中采用的次数相对较少,且主要出现在“文综”卷中。
与全国试题不同,上海试题常采用显形的直接的方式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
如2001年第39题以“公开信”方式,直接联系日本“教科书事件”。
2002年第37题要求考生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贡献智慧、提出创意。
2003年第36题要求考生以“世界眼光”认识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历史事件的意义,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四、全国试题能力考查的重点是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上海试题已开始将重点转向创新能力应该说,2003年的全国试题能力要求比以往已有很大提高。
如历史单科第30题(中国近代化进程及其影响题,上文已引),对考生能力提出了以下要求:第一、通过比较、筛选,首先确定19世纪中叶至1919年,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哪些与近代化直接相关?第二、分析相关事件对中国近代化各自起了什么作用。
第三、在此基础上,综合、概括并分类在卷面上写出,这些事件对中国政治制度、生产方式、阶级构成、教育、科技发展变化的影响。
总之,试题考查了再认、再现、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等多方面的能力。
但是,学生如果已构建了以时间为纵向系统、以领域为横向系统的1860年至1919年中国历史的立体知识结构,解答此题就相当容易了。
由此可见,此题实质考查的是知识运用能力。
又如2003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7题(长城题),回避教材重点讲述的秦长城和两汉时期的河西走廊,别出心裁地考汉代长城和魏晋河西走廊地区的发展。
命题者的意图显然是要求应试者迁移秦长城知识回答汉长城的问题,迁移两汉河西地区的知识回答关于魏晋河西地区的问题。
此题相当巧妙,但考的仍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上海试题中考查知识运用能力的题目,从数量上看也不少。
但这已不是能力考查的重点,或者说已不是主攻方向了。
上海试题已将能力考查重点转向创新能力上。
2001年的“公开信”、2002年为世博会“创意”。
2003年的‘历史小论文’等,仅仅运用所学知识,那怕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已经不够了,要圆满地完成这类题目,从形式到内容都需要创新,创新能力是这些题目能力考查的重点与核心。
能力考查离不开知识,能力考查和知识考查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但能力考查也可以相对独立的进行。
上海试题中已不止一次地出现相对独立的能力考查题目。
如2002年推理“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关系(第22题),2003年关于推定伏尔泰主张的“最可靠的前提”(第23题),与其说是历史试题,不如说是形式逻辑试题。
在这两道题中,历史知识已不那么重要了,要考查的是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在全国试题中,这类题目至今未出现。
现今“文综”试题中的选择题多以“题组”的形式出现,每一个题组都有一个主题。
从已考过的试题来看,有知识类、观点类和热点类主题,却没有出现能力类主题[2]。
这也表明在对能力的要求上,全国试题比上海试题要低一些。
五、全国试题与主动接受学习基本合拍,上海试题已开始渗入研究性学习的要素对于应试者来说,高考是其中学阶段学习的一个总结,高考试题应适应并引导中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大类。
接受学习包括被动接受学习和主动接受学习,发现学习的具体方式很多,我国当前大力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那么,全国试题和上海试题倡导或适应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呢?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国试题对应试者再认再现能力(包括机械记忆能力)的要求较高,试题答案一般在教材上都能找到。
这就是说,那时的历史试题实际上是适应或倡导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进入90年代,尤其是在提出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理念转变后,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试题能力要求提高,灵活性和综合性提高,应试者必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才能圆满解答问题。
试题实际上已从适应和倡导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倡导和适应主动接受学习。
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值得充分肯定。
2003年全国“文综”卷第37题(长城题)已渗入研究性学习因素,不过这种性质的试题在全国试题中仅仅是初现端倪。
而在上海试题中,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已是“大举”渗入了。
有老师著文指出:“研究性学习试题最早走进高考是2001年的上海试卷,在其选择题、简释题、问答题。
材料分析论证题四大题型模块中都有渗透体现。
”[3]研究性学习渗入高考试题后,引起诸多变化,其中最突出的是以下三点:第一、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某些试题实际上已成为微型研究“课题”。
第二、应试者解答此类试题的过程实际上已成为研究性学习或者说是模拟性研究的过程。
第三、此类题目的答卷实际上是研究性学习或模拟性研究的成果。
随着研究性学习要素的渗入,上海试题中已出现了不少上乘好题。
如2001年的“燕王夫人墓题”(第 37题)、2002年的“秦汉砖、瓦、画像石题”(第28题)、“上海百年题”(第37题),2003年的“唐代女陶俑题”(第28题)、“世界眼光题”(第36题)等,都令人称道,获得了广泛好评。
六、全国试题青睐文字材料;上海试题注重多种材料全国历史试题重视文字材料的提供,2002年和2003年全国历史卷的材料解析题均引用8条文字材料,而没有一幅图像材料。
2002年“文综”全国卷第39题(北宋东京繁荣题)提供了《清明上河图》(局部),但图与所设问题脱节,考生普遍反映,解答此题时完全可以不管图。
2003年“文综”第37题(长城题)破天荒地提供四幅图像,获得各方面的肯定。
这反衬出,在以往的全国试题中图像材料没有引起重视。
上海试题一贯重视历史材料的多样化,2002年试卷采用了14幅图像材料,2003年更多。
材料的多样化本来就是历史学的特征。
除了文字记载以外,文物更直接反映了历史原貌,而且文物图画能够使学生直接感受历史。
解读文物图像资料是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内容方式之一,对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考查作用。
上海试题开创风气之先,是值得效仿的。
七、全国试题常有纠正教材偏差之举,上海试题乐于发掘和提升教材的优势和潜力山东费县一中任庆华老师曾著文指出,从1994年以来,历史高考一个突出的现象是,高考试题不断地纠正历史教材中过时的内容或观点。
为证明这一论断,他列举出1994年至2001年的12个题目,包括纠正把朝鲜的义兵运动包括在亚洲觉醒之中、否定美国西进运动、过高评价具有突发性特点的巴黎公社等偏差。
笔者认为,此话言之有据。
但是,任老师主要指“3+2”模式下的单科试题,综合卷中的历史试题已无此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