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综合检测: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人民版选修4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人教版高三选修4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人教版高三选修4历史试题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纲明示] 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2)唐太宗;(3)康熙帝。

2.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2)柏拉图。

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克伦威尔;(2)华盛顿;(3)拿破仑。

4.“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2)甘地;(3)凯末尔。

5.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2)列宁;(3)毛泽东、邓小平。

6.杰出的科学家:(1)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2)牛顿、爱因斯坦。

真题典例[例1] (2019·全国卷Ⅰ)[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刘源张(1925-2014),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质量管理之父”。

20世纪50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

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影响很大,被称为“工厂大夫”。

1976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所取得的经验,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广,产生重大影响。

1989年起他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

他参与了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要》明确规定:“推动建设质量强国”。

——摘编自方莉等《少壮常怀强国志华巅犹抱济时心》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源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源张、李四光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

答案(1)将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科学引进中国;倡导并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丰富了中国质量管理理论,将质量管理运用到生产实践,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在国家质量发展规划等制订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2)热爱、报效祖国;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结合。

解析第(1)问,解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根据内容把材料划分层次(分值为8分,提示考生采分点有4个,故可分4层);二是概括提炼每层的主要内容,即可得到答案要点。

2019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选修四一轮复习测试卷:专题十九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9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选修四一轮复习测试卷:专题十九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专题十九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太宗常对朝臣们说:“人君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剥削民众来奉养人君,好比割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了身也就毙命,君富了国家也就灭亡。

所以人君的灾祸,不是从外面来,总是由自己造成的。

大抵人君嗜欲太盛就要多费财物,多费财物就要加重赋税,加重赋税民众就要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要危殆,国危了人君那得不丧亡。

我经常想这个道理,所以不敢纵欲。

”又说:“我在朝廷上,要说一句话总得思考再三,怕说错了害民,因此不敢多说话。

”材料二从贞观元年到三年,当时关东、关中各地连续发生水旱霜蝗之灾。

唐太宗就曾大赦诏说:“移灾朕身,以存万国。

”据说,他还在御苑中吞食了蝗虫数枚,说道:“民以谷为命,而汝食之,宁食吾之肺肠。

”另外,唐太宗不仅不建避暑台榭,还释放宫女3 000人,遣出就稼等等戒侈事例甚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耀耀《唐太宗新论》1.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并分析促使其形成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的上述理念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二.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在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上,涌现了诸多杰出的人物,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作出了历史贡献。

材料一图片说明:他昔日的部下亨利·李这样告诉人们:“记住这个人,他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材料二剑是维护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将它放在一旁。

我最大的期望是看到人类的苦难——战争——自地球上消失。

材料三阅悉之余,深感惶恐。

我一生饱经忧患,惟过去所经历的任何焦虑均不如今日之甚。

一方面,因祖国的召唤,要我再度出山,对祖国的号令,我不能不肃然景从。

另一方面,祖国委我以重托,其艰巨与繁剧,即使国内最有才智和最有阅历的人士,亦将自感难以胜任,何况我资质鲁钝,又从未担任过政府行政职务,更感德薄能鲜,难当重任。

——华盛顿向国会两院发表的就职演说部分内容材料四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综合检测课时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综合检测课时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选修4综合检测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宋应星(1587—1666年),字长庚,晚明著名科学家。

他痛感空疏的学风误国误民之害,素怀“经世致用〞之志。

他沉入民间,潜心了解民俗民情和当时已经相当高超的社会生产技术。

他认为凡事“皆须试见而后详之〞,对那些“未穷究试验〞的经验事实往往存疑。

《天工开物》所表示的技术涉与农业与工业近30个生产部门,还绘有大量关于生产流程的插图,这些都是宋应星现场调查的结果。

他首先提出了“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物种变异理论,并用蚕种的变异来说明,这比法国科学家拉马克早了一百多年。

在解释汞、硫炼成银朱,而银朱重量超过原来的水银时,提出“出越借硫质而生〞,这是质量守恒思想的萌芽,这比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提出这一定律要早一百多年。

同时,他也承认“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

——摘编自邢兆良《晚明社会思潮与宋应星的科学思想》(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应星在科技上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应星能够取得上述贡献的原因。

【答案】(1)贡献:写作《天工开物》,对传统生产技术进展了总结;重视调查试验,提升了记载的科学性;提出先进的科学思想,对许多自然现象作了科学解释。

(2)原因:个人的勤奋钻研;经世致用思想的传播;西方科技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西学东渐);前代经验和技术的积累;手工业和商业的开展。

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李(594—669年),曹州离狐(今属某某)人,“好惠施,拯济贫乏〞。

隋末天下“同苦隋政〞之时,李参加瓦岗军起义,知人善任,建议“开仓济贫〞,博得饥民拥护。

武德二年(619),归顺李唐,随秦王李世民悉平四方。

后东突厥颉利可汗屡次掳掠并州(今某某)一带,李受命屡退突厥,“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

贞观十八年(644),李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用师筹算,临敌应变〞,悉平高丽。

李兼通医学,曾奉旨组织编撰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唐本草》,影响日本、朝鲜等邻邦的医药开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2.5“亚洲觉醒”的先驱课件人民版选修4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2.5“亚洲觉醒”的先驱课件人民版选修4

斗争。
③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无愧于“土耳其之父”称 号。 (2)局限性:长期忽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局限性。
【典题例证】(2014·江苏单科·T24 B)1923年孙中山这 样概述其创立“三民主义”的思想路径:“有因袭吾国 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汲取)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 所独见而创获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的“则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其与他
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战斗的口号和团
结的旗帜。
(5)缔造民国:指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 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现了20世纪中 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6)捍卫共和: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为捍卫民主共和而不懈斗争。
(7)与时俱进。 ①1924年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
④社会生活:禁止一夫多妻制,女子除去面纱,提倡男女 同校,给妇女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采用公元纪年。 (2)结果:土耳其步入现代化的发展轨道,凯末尔被大国 民议会授予“土耳其之父”称号。
4.历史评价: (1)积极性。 ①领导土耳其独立战争,赢得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 国,走上民族复兴和现代化道路。 ②是同时代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唯一取得成功 的一次改革,它鼓舞了其他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反帝
材料一
民族主义
观中国历史之所示,则知中国之民
族,有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其与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
安……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
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
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
也。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以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模块测评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模块测评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模块测评 ( 六)1.(2019 ·湖北部分要点中学起点考试)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李时珍(1518 ~1593) ,明朝有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出生于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自幼热爱医学,不热中于科举,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信心弃儒学医,研究医药。

李时珍在 24 岁时就开始正式给人治病,因为他勤苦研究,医术高明,治好了很多疑难病症。

李时珍为了研究医术,读了好多古代的医书,他发现古人编著的医药书中有很多遗漏,甚至还有很多错误,所以他信心重编一本比较齐备的药物著作。

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李时珍阅读了大批的医学著作,还着重实地观察和收集草药。

李时珍主张谋事在人,认为药性不是固定的,可用人工方法改造其自然性能。

经过近 30 年的努力,他终于在 60 岁的时候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

这本书内容十分丰富,收入药物 1 800 多种,新增药物 370 多种,医方1 万多个,配有插图 1 000 多幅。

书中对于植物的分类方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初进的。

《本草纲目》是对中国药物学研究的总结,已被译成多种文字,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摘编自《中国历史知识》(1)依据资料并联合所学知识,归纳李时珍的医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2)依据资料并联合所学知识,说明李时珍医学思想的历史价值。

答案(1) 背景:医学世家的传承;科举考试的失败;李时珍长久的研究实践;对前代医书的完美与总结;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2)历史价值:是中国医学史上的可贵财产;对世界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所表现的科学精神成为后代模范。

2.(2019 ·陕西部分学校摸底)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沈葆桢,洋务派重要代表人物,曾任福建船政大臣,主持福州船政局。

同治十三年(1874 年 ) ,日本以琉球船民被杀为由,派兵侵台。

沈葆桢临危授命,以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的身份,驰赴台湾设防设守。

为了“驱倭”,他提出“理谕”“设防”等主张,撰写文书,对日本侵略者“据理诘之”,并明确告之“中国疆域尺寸不敢以与人”,又从各省调回船政轮船数余艘,设防于台湾海峡一线。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质检: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质检: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单元质检十八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祖冲之“专功数术,搜拣古今”,广泛收集从上古时代起直到6世纪他生活的时代止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考察。

他还“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在天文历法方面,编制了一部新历法,即《大明历》。

曾经设计制造过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粮食的工具),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一天能走百里的“千里船”以及类似于木牛流马的陆上运输工具。

最值得一提的是,祖冲之将圆周率推算到更加精确的程度。

据《隋书·律历志》记载,祖冲之确定了π的不足近似值3.141 592 6和过剩近似值3.141 592 7,π的真值在这两个近似值之间,即3.141 592 6<π<3.141 592 7精确到小数7位。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成果,直到约一千年后,才为15世纪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和16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所超过。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祖冲之科学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祖冲之在中国科学史上的地位。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容闳是耶鲁大学第一位中国毕业生。

1868年,容闳正式提出“派遣留学生计划”,即“政府宜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为国家储蓄人材(才)。

派遣之法,初次可先定一百二十名学额以试行之。

此百二十人中,又分为四批,按年递派,每年派送三十人。

留学期限定为十五年。

学生年龄,须以十二岁至十四岁为度。

视第一、第二批学生出洋留学著有成效,则以后即永定为例,每年派出此数。

派出时并须以汉文教习同往……至学生在外国膳宿入学等事,当另设留学生监督二人以管理之。

此项留学经费,可于上海关税项下,提拨数成以充之”。

——摘编自陈经兴《容闳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材料二“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是容闳毕生的追求。

容闳全身心倾注于教育计划的设计与实施,为社会转型提供一批栋梁之才;洋务运动期间,被曾国藩委以全权,引入“制器之器”,为近代机器制造业奠基;太平天国起义期间,向太平军提出组建军队、培养海军、建立学校教育体系等七条改革;参与戊戌变法维新,促进辛亥革命,走在社会政治变革的前沿。

人民版高三历史选修4_《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综合测试5 (1)

人民版高三历史选修4_《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综合测试5 (1)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选择题1.唐朝诗人胡曾有诗:“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该诗中所说的“胡”主要指:A.西突厥 B.东突厥 C.匈奴 D.蒙古2.唐太宗说过“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出A民贵君轻的思想B农业为本的思想C君治为本的思想D心存百姓的思想3.唐太宗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是抚九族以仁。

这一政策说明当时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C民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D唐朝疆域大大超过以前朝代4.康熙时期盛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康熙个人的出色素质 B政治清明国家统一C实行开明的内外政策 D生产关系调整促进了生产力发展5.有关“皇帝”这一称号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从周文王开始使用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6.下列孔子的言论,反映其“礼”的思想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过犹不及”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有教无类”7.在古代孔子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现在党和政府提倡“以德治国”说明A无论任何时代,我们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B对传统儒学我们应该批判性地加以继承C从古至今孔子的思想始终是中国的主导思想D治理国家的方法是德治胜过法治8.“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9.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10.关于英国历史人物克伦威尔的身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新贵族B清教徒C护国主 D 英国国王11.华盛顿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主要是因为他A指挥了大陆军的一系列作战 B领导了独立战争的胜利C制定了美国第一部宪法 D解放了黑人奴隶12.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A强化君主专制B打击英国的霸权C推广法国革命的观念 D促进欧洲经济发展13.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从拿破仑实施的对内政策看,它体现的基本原则是保护A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C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D资产阶级和部分贵族14.拿破仑加冕称帝时说“我是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测评新人教版选修4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测评新人教版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单元小卷(十八)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时间 /45分钟分值 /100分1.(25分)阅读材料,答复下列问题。

材料颜之推,出生于南朝梁武帝时期的一个士族家庭。

侯景之乱时,梁元帝自立于江陵,颜之推任散骑侍郎。

554年,西魏破江陵,颜之推被俘西去。

他为回归江南,冒险偷渡黄河逃奔至北齐,但因当时南方朝代更替,遂留居北齐为官,齐亡后入仕北周。

隋代周后,又仕于隋。

终其一生,历仕四朝,“三为亡国之人〞,行踪普及江南、河北、关中地区。

晚年,颜之推写成?颜氏家训?一书。

其书“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教诲士大夫子弟如何修身、齐家、处世、为学等,其中含有诸如提倡棍棒教育等观点,还记录了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盛、佛教的流行、鲜卑族的状况等诸多内容,?颜氏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问世以来,广为流布,经久不衰。

——据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之推创作?颜氏家训?的背景。

(11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颜之推。

(14分)2.(25分)阅读材料,答复下列问题。

材料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明中后期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

祖上是江阴名门望族,父亲徐有勉时家道开场没落,徐有勉喜好游山玩水,厌恶达官贵人,不与官僚和乡里士绅来往。

这种孤傲的性格对徐霞客也产生了影响。

母亲通情达理,不顾年老体衰,承当一切家务,支持徐霞客去旅游。

徐霞客家藏书丰富,所以给徐霞客博览群书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他自幼特好奇书,喜欢读历史、地理和游记一类的书籍,有强烈的旅游考察愿望。

从二十二岁起至五十五岁止,徐霞客在三十四年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今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河南等十七个省区市留下足迹。

他的旅游以崇祯九年(1636)为界限,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以游览名胜古迹为主,出游时间不长,但通过旅游,他获得了不少第一手资料,纠正了前人的某些错误论断。

后期从崇祯九年开场,徐霞客进展“万里遐征〞,历时四年,行经九省,路程三万余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综合检测模拟检测(A卷) 1.(2011·江苏南通二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百姓)康定,利则长久。

——《金石萃编·秦峄山刻石》材料二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

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新唐书》材料三遣侍郎苏拜至福建,与督抚及琅议善后事。

有言宜迁其(台湾)人、弃其地者,施琅疏言:“若弃其地、迁其人……此地原为红毛(荷兰人)所有,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鼓惑人心……沿海诸省,断难安然无虞。

……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

并绘图以进。

”……上召询廷臣,大学士李奏应如琅请。

寻苏拜等疏亦用琅议,并设县三、府一、巡道一,上命允行。

——《清史稿》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秦始皇的什么主要功绩?(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在突厥地区实行怎样的制度?试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做法作简要评价。

(3)据材料三指出康熙帝在听取大臣们的建议后,对台湾地区实行的措施及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三位古代政治家共同的历史贡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人物的评价分析能力。

第(1)问,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结束了以往封建割据的局面;第(2)问,考查唐朝实行的边疆政策;第(3)问,清朝统治者鉴于台湾的重要地理位置,设台湾府,实施有效统治;第(4)问,不管何种措施,三位古代政治家都是封建统治阶级;其目的都是为维护统治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答案:(1)结束分裂局面,建立统一国家。

(2)设置羁縻府州。

这是一种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

(3)措施:决定在台湾设立统治机构,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原因:台湾国防地理位置重要,关系到东南沿海的安全与稳定。

(4)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贡献。

.(2011·福建龙岩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大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解精选贤良,镇抚边境,惟远筑长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而情况之惑,一至于此。

朕今委任李绩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耶?”材料二康熙三十年(1692),工部奏请修筑古北口一带倾坏的边墙。

康熙帝说:“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也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1)唐太宗不赞同隋炀帝修长城的理由是什么?在修筑长城问题的认识上,康熙帝与唐太宗相比有何异同?(2)今天我们对长城价值的认识与康熙有何不同?解析:第(1)问中的“理由”根据材料意思,从解决边境问题来思考。

“异同点”根据材料来概括,相同点从修筑长城的态度来思考,不同点根据解决边境问题措施来回答。

第(2)问围绕长城历史文化价值回答问题,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理由:修筑长城并不能彻底解决边境问题。

同:都认为长城不可能从根本上保持长治久安(或都反对修筑长城);异:唐太宗认为主要靠良将镇守,康熙帝认为要靠得人心。

(2)康熙主要从政治、军事角度来认识长城;今天我们主要从历史文化角度认识长城,认为长城是中华民族团结、顽强抗争精神的象征(或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噶尔丹者……自言受达赖封为准噶尔博硕克图汗……三十五年,圣祖亲征噶尔丹,至克鲁伦河。

噶尔丹败窜,慰其部下曰:“此行非我意,乃达赖使言南征大吉,是以深入。

”——据《清史稿》整理材料二(大臣)皆言藏地险远,不决进兵议。

圣祖以西藏屏蔽青海、川、滇,若准夷盗据,将边无宁日。

且贼能冲雪缒险而至,何况我军。

五十七年,命皇十四子为抚远大将军……于是蒙古汗、王、贝勒、台吉各自率所部兵,或数千,或数百,于五十九年春随大兵扈从达赖喇嘛入藏。

诏加封……第六世达赖喇嘛于九月登座……以拉藏旧臣贝子康济掌聿前藏,台吉颇罗鼎掌后藏。

——据魏源《圣武记》整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噶尔丹叛乱与部分西藏势力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噶尔丹言论的意图。

(2)对于西藏地区的管理,康熙一改历代的传统做法。

根据材料二,概述其做法的创新之处及历史意义。

解析:本题围绕康熙帝巩固祖国统一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解答时应注意从噶尔丹叛乱与西藏势力之间的关系,康熙帝改西藏地方体制几方面作答。

答案:(1)关系:噶尔丹在叛乱过程中得到了部分西藏势力的支持。

意图:噶尔丹把叛乱责任全部推到达赖喇嘛身上,妄图迷惑不明真相的信徒。

(2)创新:向忠诚于清朝的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授予职衔,把西藏上层人物纳入朝廷命官的序列。

历史意义:初步改善了西藏地方政府的管理体制,将之直接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

4.(2010·江苏盐城二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材料二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大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

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欧阳修《新唐书》材料三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抵御外侵,缔结条约;重农治河,兴修水利;亲征朔漠,善治蒙古;移天缩地,兴修园林;兴文重教,编纂典籍;吸纳西学,学习科技。

——阎崇年评康熙的功绩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三概括康熙帝为解决民族矛盾而采取的主要措施。

(3)综合以上材料,康熙帝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何主要不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大宗和康熙帝民族政策的比较分析能力。

第(1)问根据材料以及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来回答。

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第(3)问中的“不同”可以通过材料对比得出结论,“时代特征”从唐朝、清朝分别处于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角度来回答。

答案:(1)开明平等;武力与怀柔并用,实行羁縻政策;重用少数民族首领。

(2)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三征噶尔丹;抗击沙俄。

(3)方式:唐太宗主要采取平等友好方式;康熙帝主要采取武力征服方式。

时代特征:唐朝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中华文明世界领先;清朝时期封建社会渐趋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兴起。

模拟检测(B卷)1.(2011·苏北四市第二次调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罗素《西方哲学史》材料二“政体”这个名词的意义相当于“公务团体”,而公务团体即是每一城邦“最高治权的执行者”,最高治权的执行者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少数人,又可以是多数人。

……政体(政府)以一人为统治者,凡能照顾全邦人民利益的,通常就称为“王制(君主政体)”。

凡是政体以少数人,虽不止一人而又不是多数人,为统治者,则称“贵族(贤能)政体”。

……以群众为统治者而能够照顾到全邦人民公益的,人们称它为“共和政体”。

……僭主政体以一人为治,凡所设施也以他个人的利益为依托;寡头(少数)政体以富户的利益为依托;平民政体则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托。

三者都不考虑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材料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亚里士多德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2)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对“政体”的分类情况。

说明他分类执行的标准。

判断古希腊著名城邦国家雅典践行的是哪一种政体?(3)谈谈你对材料三这句话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希腊先哲学术成就的综合分析能力。

第(1)问根据材料一可以直接概括为逻辑学和科学的分类。

第(2)问,“分类”可以直接对材料二概括归纳即可,切忌全部照抄,注意提炼。

“标准”与执政者人数和代表的阶级利益有关。

“哪一政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民主制。

第(3)问,可以理解为真理高于一切。

表达的既有非常尊敬老师,但并不因此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答案:(1)提出逻辑学上的“三段论”,首次对科学进行分类。

(2)分类: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标准:执政者的人数,维护的利益群体。

共和政体(或民主政体)。

(3)尊师,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

2.(2011·福建厦门文综)柏拉图与孟子是同时期的伟大思想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拉图认为,个人的灵魂是由理性、意志和欲望三部分组成的,他们分别代表着智慧、勇敢和有节制三种品德,其中理性统领着其他部分。

城邦统治者、城邦护卫者和农工商牧分别具备这三种品德。

三种天性的和谐一致,就产生了第四种品德,即正义。

在这里,代表智慧的、兼具极强思维能力和优秀美德的城邦统治者是哲学王,也叫监国者。

——石上泉《永远的柏拉图——评〈理想国〉》材料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拉图创作《理想国》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一、二,指出柏拉图与孟子两人主张的相同之处。

在未来社会的设计方面,柏拉图和孟子的主要着眼点有何不同?解析:第(1)问,要结合经济、政治、文化的相关史实说明。

如政治可从雅典民主政治体制的局限入手,文化可从雅典的人文思想等方面阐述等。

第(2)问,柏拉图从政治角度出发,认为理性等代表着智慧、勇敢和有节制,而这三者的和谐就构成正义,同时他又进一步指出统治者的作用。

而孟子从民生的角度入手,希望中的理想社会应是远离饥饿,同时道德高尚。

从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两者主张的相似之处,及各自的出发点。

答案:(1)背景:希腊政治体制弊端显现,文化繁荣(或思想活跃)。

(2)相同:强调和谐(或追求理想社会),重视品德,强调统治者的作用。

不同:柏拉图主要着眼于公民的素养(或政治角度),孟子主要着眼于民生(或经济角度)。

3.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夏普塔尔说:“拿破仑的执政使法国闪现出辉煌的光芒。

”歌德说:“……拿破仑摆布世界,就像洪默尔摆布钢琴一样……”司汤达说:“拿破仑向世界证明经过了多少世纪之后,恺撒和亚历山大终于后继有人了。

”(1)结合史实分别说明以上三人对拿破仑评价的依据。

(2)你认为上述三人中哪一位的评价隐含着拿破仑帝国最终覆灭的原因?为什么?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分别说明夏普塔尔、歌德、司汤达分别从哪方面评价拿破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