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_智慧方便_双修思想的特质_与禅宗相比较下的探讨
宗喀巴大师传读后感
宗喀巴大师传读后感宗喀巴大师啊,他就像是一颗超级闪耀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位大师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能让这么多人敬仰,能让他的故事流传这么久呢?从传记里可以看到,大师的一生那可真是充满了挑战。
就好比我们现在玩游戏,大师玩的可是超级困难模式。
他出生的那个时代,周围环境复杂多变,各种思想和信仰相互碰撞,可大师就像是一个有着坚定方向的导航仪,不管外面怎么干扰,他始终朝着自己的信仰之路大步向前。
他在求学的道路上,那股子钻研劲儿就特别让我佩服。
感觉他像一个永远不知道疲倦的小蜜蜂,到处采集知识的花粉。
无论是从众多的经典中学习,还是与各路智者交流探讨,他都是全身心地投入。
这让我想到自己,有时候学习一点东西就觉得累得不行,和大师比起来,我简直就是个小懒虫。
而且大师不只是自己埋头苦学,他还特别热衷于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所领悟的智慧分享给大家。
他就像一个特别热心肠的老大哥,拉着身边的人说:“来呀,我给你们讲讲这些超级有用的东西。
”他建立起的学说和教派,就像是为无数在精神世界里迷茫的人点亮了一盏盏明灯。
大师在修行方面的坚持更是让我惊叹不已。
他的自律程度简直超乎想象,就像一个拥有超强意志力的超人。
他对自己的要求高到什么程度呢?感觉他每天的生活就像是按照最精确的时间表来进行,一点差错都不允许有。
这让我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总是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放松、偷懒,没有那种对目标坚定的执着。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被大师“打了一针强心剂”。
虽然我可能不能完全像大师一样成为一个伟大的宗教人物,但他的精神却可以在我的生活中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
当我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就可以想想大师面对那么多艰难险阻都没有退缩,我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呢?当我想要学习新知识却又懒惰的时候,就回忆一下大师如饥似渴学习的样子,然后督促自己赶快动起来。
宗喀巴唐卡艺术鉴赏
四川省博物院藏宗喀巴唐卡赏析一、唐卡介绍唐卡是藏语的音译,意为“用彩缎织物装裱而成的卷轴画”、也有说是“布画”的意思,据中国社科院的谢继胜考证,西藏的唐卡是中国古代“幡画”和古印度的“布袋画”联姻的结果(谢继胜,《唐卡起源考》),当然这还有待进一步去考证。
但从唐卡的形式和功能来看,它和藏民族早期的游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藏民族很早就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所有除了口中念的经咒外,还需要一件象征佛陀的圣物来搭载佛法,而唐卡方便携带和悬挂,故赢得藏民族的喜爱。
唐卡内容包括天文、历史、生活习俗、藏医学等,但主要还是侧重于宗教主题,它艳丽的色彩和高潮的技艺使得画面形象生动,因而又富有很好的装饰性。
绘制唐卡的颜料为矿物、植物颜料和纯金纯银加工制成,更有甚者用各类珠宝研磨绘制。
用这些颜料绘制的唐卡经历几百上千年后,画面仍金壁辉煌,灿烂如新。
因此,作为宗教文化的艺术精品,唐卡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川博宗喀巴唐卡(乘象宗喀巴)1、宗喀巴介绍宗喀巴是格鲁派创始人,本名罗桑扎巴,青海湟中人,藏语称湟中为“宗喀”,“巴”是藏语的语尾,“宗喀巴”人们对他的尊称。
宗喀巴3岁出家由噶玛噶举高僧受居士戒,7岁由噶当派高僧受沙弥戒,16岁赴藏求法,广学显密经论,达到了很深的造诣,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等书,书中系统论述了他的思想体系,奠定了格鲁派的宗教思想基础;他倡导从戒律入手,对佛教进行改革,在西藏地方政权和贵族的资助下创建了甘丹寺,甘丹寺的建立标志着格鲁派的创立;主持召开了西藏一年一度不分教派的“传召大法会”。
到了五世达赖时期,格鲁派在清王朝的支持下成为西藏执政的教派,对西藏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乘象宗喀巴唐卡首先这幅唐卡的所绘时间有待进一步确定。
主尊宗喀巴头戴黄色尖顶僧帽,内穿西藏特有的僧坎,外披袈裟;双手持花蔓,右手花蔓为一柄宝剑,左手花蔓上为一卷经书;双手并作说法印,斜坐在云朵的白象之上;主尊前面和右边为湖泊,左边为一颗杨柳树,天空上只有几朵祥云。
浅论宗喀巴大师的宗教改革
浅论宗喀巴大师的宗教改革作者:巴呷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10期摘要:宗喀巴大师从寺规戒律、学经制度等方面对藏传佛教进行了改革,改革不仅使得其他教派也起而效之,对歪风邪气加以整顿,一扫藏传佛教各种弊端,扭转当时社会的颓靡之风,使寺院面貌为之一新。
同时开创了藏传佛教学习先显后密,循序渐进,学不躐等学经秩序及规范了寺院学经体系和组织制度,并对藏族社会道德伦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宗教改革;整顿;寺规戒律;伦理道德一、宗喀巴大师的生平简介宗喀巴大师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10月25日,生于宗喀的一个佛教家庭,由于诞生于“宗喀”,为示尊重,人们以地名尊称大师为“宗喀巴大师”。
宗喀巴大师3岁时,由若白多杰灌顶加持,授了近事戒。
7岁时,在夏琼寺(噶当派)的寺院,受沙弥戒,取法名罗桑札巴。
他在这里学习了9年佛法,在佛学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16岁时前往西藏求学佛法,拜各教派高僧为师,吸取各家之长,当时他已经能讲17部经典,包括大乘显宗各派的代表著作,人们对此非常钦佩,宗喀巴大师的声望也随之越来越高。
宗喀巴大师在他38岁时,主张宗教改革,以身示范改戴黄色桃形僧帽,区别于其他教派败坏戒律的修行者,他的号召和行动,得到帕竹地方政权的积极支持,也受到了广大僧俗的热情拥护。
宗喀巴大师刻苦学习,经过长期的苦學精修,创建了一整套佛学体系,其重要论著《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无上瑜伽修法就是其思想体系的总结。
1409年,宗喀巴大师在拉萨创建甘丹寺,担任首位法台。
后其弟子兴建哲蚌寺、色拉寺。
甘丹、哲蚌、色拉三寺合称为拉萨三大寺。
藏族人民为了纪念伟大的佛教改革家宗喀巴大师大师的逝世,每年藏年十月二十五日举行“燃灯节”这天凡属该教派的各大小寺庙、各村寨牧民,都要在寺院内外的神坛上,家中的经堂里,点酥油灯,昼夜不灭。
二、宗教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1.佛教传入雪域并至上而下的深入扎根。
【功夫】禅宗大德本焕长老谈个人修行心得体会非常实用
【关键字】功夫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今天座上的几位大居士要我来给大家讲几句话,但是我不会讲话,那么就把这几十年来我个人修行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拿来跟大家聊一聊吧。
我本人是搞禅宗的,出家以后就到高旻寺亲近来果老和尚。
来果老和尚同虚云老和尚一样,都是当代禅宗的大宗师,都是已经明心见性了的。
来果老和尚是在金山开悟的,虚云老和尚是在高寺旻开悟的,我出家以后,有幸先后亲近了这两位大善知识,所以自己虽然没有什么修持,也勉强觉得几十年的光阴没有白过。
今天各位让我来讲禅宗,那么我就先讲一讲禅宗的渊源。
大家一定都知道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微笑的典故——‘以心印心、心心相印’,这就是禅宗这一顿超法门在印度,从迦叶尊者始,禅宗一直流传了二十八代。
到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的时候,他远渡重洋到中国来传法,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达摩初祖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后传法给二祖慧可,慧可传法给三祖僧璨,僧璨至四祖道信,之后是五祖弘忍、六祖慧能……。
我也是这个宗门下的,传到我这里,已经是第四十四代了。
什么叫做‘禅’呢?‘禅’,就是‘禅那’,翻译成‘静虑’,就是我们思想清净地去来回思虑。
又翻成‘思维修’,我们可以在这个思想上去来回思维,去修它。
禅宗这一法,现在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在这门下,依此用功办道、开悟的人是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了。
在过去唐朝、宋朝、明朝,甚至于清朝,还有少数开悟的,像虚云老和尚,来果老和尚都是属于清朝的——这以后开悟的都没有听到。
是不是没有开悟的呢?开悟也有大、小之分。
如我宗门下,大悟十八,小悟无数。
为什么我这样讲呢?我们对于一桩事物不明了,最终明白了,这就是一种‘悟’,这是一种‘小悟’;‘大悟’是彻底明心见性——二者完全是不同的。
宗门下这一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起疑情’。
什么叫‘疑情’呢?它是指我们对一桩事情不明了,不明了这桩事情究竟是什么东西,体现在禅宗这一法里面,就是禅宗历史上诸多的公案。
过去祖师也讲: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
三主要道空性见-宝僧
空性见后面讲正见,三要道的最后一道。
第一句话:“不具通达实际慧,虽修出离善菩提,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意思说不能通达、了解、确认,不能获得真实的智慧(实际慧的意思是对事实的本相、对一切存在的本质的认识)的话,即使己经生起了出离心,也想成佛,愿意救度自己的母亲,你也找不到救度她的真正的方法。
就象我们想治病找不到药一样。
“故”就是“原因”,为此应该“应勤通达缘起法”。
缘起法是什么?(下面答:空性)空性是什么意思呢?第三要道是“正见”,那意思说如果这是正见,那意味着我们是邪见,至少是不正见了。
我们有什么不正见?看男是男,女是女,有什么不对?在座各位有没有觉得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真的有问题?如果没问题我们就不要佛教的正见,我的见就是正见了。
下面学生:感觉自己有局限。
法师:比如?学生:自己感觉的范围很窄,我和其它人感知的东西是不同的,以我为中心去感知一件东西,只从自己角度考虑问题。
法师:那我做到70-80%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那是不是就差不多呢?法师(拿起一个瓶):你说这是不是瓶?学生:幻觉法师:唔!这个回答很有创意。
但你得等一下经得住我拿这瓶子砸你的脑袋,你依然坦然地认为那也不过是一场幻觉,然后这个回答才算有效。
你有这个兴趣试一试吗?学生:以为这是永恒的法师:那我也知道这瓶水喝一口会少一口,等会要扔到垃圾桶,我也不相信这是永恒的。
学生:用量子力学看,很多微小的粒子我们看不到,所以我们有局限法师:那不学量子力学就几乎解脱无望了?那我们有什么不正见?当年我在鼓吹人学佛时,有人说了一句话,顶得我死死的,他说:“我们就是这样子的啦,苦就是苦啦,什么解脱不解脱。
”我们的世界观是认为有一种真实的存在,我们是知道瓶子会扔掉,我们会老,但一个现象在我们面前出现时,此时此刻我们会认为是真实的。
如果是这样,那就答不了前面这句话,他会说:我们就是这样的人,我们就是有烦恼。
确实,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个人,那么大家混吧,甭想解脱。
宗喀巴_智慧方便_双修思想的特质_与禅宗相比较下的探讨
宗喀巴!智慧方便∀双修思想的特质###与禅宗相比较下的探讨朱丽霞[摘要]宗喀巴大师特别强调智慧与方便双修,无论就其!智慧∀而言,还是就其!方便∀以及!智慧∀!方便∀双结合而言,都有其独到之处。
这种独到之处,在禅宗的背景下,显得更加突出。
本文拟从以上三方面入手,通过与禅宗的对比,来彰显宗喀巴思想的某些特质。
[关键词]宗喀巴;智慧;方便;禅宗;汉藏佛教关系中图分类号:B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8)02#0194#05基金项目:国家985工程宗教与文化创新基地课题。
作者简介:朱丽霞(1970-),女,甘肃省镇原县人。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专业主攻方向:藏传佛教哲学。
河南开封 475001宗喀巴大师的许多思想与汉地佛教尤其是禅宗相比,都具有突出的特点,!智慧∀与!方便∀双修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拟从这里入手,来展示宗喀巴与慧能、格鲁派与禅宗,甚至藏汉佛教的某些特质。
!智慧方便双修∀是宗喀巴大师特别强调的修法形式,他认为!总如生子须俱父母,道支圆满亦须方便、智慧二品∀[1](P 216)。
与最具汉地佛教风格的禅宗相比较,在这一形式中,无论是宗喀巴强调的!智慧∀、!方便∀,还是!智慧方便∀双结合,都能彰显出他本人佛学思想的某些特质。
一、!智慧∀仅从智慧方面讲,宗喀巴佛学思想的特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分别慧∀的重视。
宗喀巴对慧下的定义是:!谓能无杂简择一切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即慧故。
∀[1](P 77)这个定义里非常重要的两组中心词!简择∀和!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就具有明显的个人特色,尤其是非禅宗性特色。
!简择∀乃是一种分别、选择,这最为禅宗僧人们所不屑,禅宗是将般若学与心性论结合的产物,讲求的是以无所得心印证无分别智。
这无论在僧璨 信心铭开首所言的!至道无难,唯嫌简择∀,还是在百丈禅师所说的!心如木石,无所辨别∀[2](P 133)中都体现得很明确。
宗喀巴大师的六种造像
宗喀巴大师的六种造像“ 没有上师之前,就无佛陀之说;千年佛陀之果,源自上师之因”。
正是由于视上师为佛陀的传统文化观念,上师或祖师像成为藏传佛教造型艺术当中最为普遍,最具特色的一种题材。
不论是唐卡,壁画等绘画艺术,还是石刻、泥塑、木雕、金属等造像艺术,上师像都是题款最多的一项作品,这将十分有助于后人辨认他们的具体身份和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宗的造像风格。
本图中造型类别最多的当数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造像以写实像、美化像、扎西多卡玛、师徒三尊、五种应身像、持寿瓶等几大类别最为常见。
写实像写实像这幅甘丹寺内的壁画传说是宗喀巴大师在这里面壁修行时映照在墙壁上的影子描画而成的。
顾名思义,写实像是指造像师完全按照上师生前的相貌特征绘制或塑造的身像。
西藏苯教和佛教所拥有的绝大多数上师像基本上都属于写实类。
一般情况下,宗喀巴写实像的特点是大师头戴黄色通人冠,双目有神,大耳垂下,大鼻突前,面相饱满而略带微笑,显得格外慈祥;身披三法衣,双手当胸结说法印并捏青莲花茎;左右肩花分别托起经书和智慧剑,象征着宗喀巴为文殊菩萨的化身。
此外,与很多西藏各宗派的上师一样,宗喀巴也依照自的品相亲手建造了其泥塑像,藏语称之谓“杰阿扎玛”,也属于写实类。
美化像镏金的宗喀巴美化造像。
美化像藏语里称之为“ 嚓古”其中“ 嚓”意为美丽,而“古”为敬语就是指人或神仙的身体或宗教造像。
这是比较少见的一种造型类别,除了概念和造像本身,笔者还从未见过任何有关出现此类造型的文献资料以及研究文章,故而也无法肯定地解释其具体缘由。
但是依笔者看来,这可能与藏传佛教造像度量经规定的三十二相,八十毫等塑造佛类型像的审美标准应有直接的关联。
如上所述,在西藏信徒把自己的上师视为佛陀尊奉后,以佛陀的完美相貌标准,重塑自己信奉的上师形象就不足为奇。
我们可以仔细欣赏下图,这是一尊铜质镏金的宗喀巴美化造像,其面貌特征完全超脱了人们熟悉的宗喀巴写实像,而塑造出了信徒心中完美的尊者形象,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审美情趣。
禅宗思想与中国文学略谈
禅宗思想与中国文学略谈【摘要】禅宗思想与中国文学有着深厚的联系,禅宗思想在中国文学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还启示了中国文学创作的新思路。
禅宗禅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使得中国文学更加富有内涵和智慧。
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学美学的影响,使得中国文学作品更加富有禅意和深度。
在中国诗词中,禅宗思想的体现更是深刻而独特。
结合禅宗思想与中国文学的交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禅宗思想在中国文学传承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禅宗思想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关键词】禅宗思想,中国文学,影响,启示,融合,美学,诗词,交融,文化,传承,重要意义。
1. 引言1.1 禅宗思想与中国文学略谈禅宗思想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是一个深远而复杂的话题。
禅宗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学创作的方方面面。
禅宗思想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自我觉察,追求内心的清净与空明,注重当下的体验与感知。
这些思想与文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禅宗思想在中国文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了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情感表达,也改变了文学创作的方式与风格。
通过对禅宗思想与中国文学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以及禅宗思想在文学传承中的重要意义。
这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禅宗思想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
2. 正文2.1 禅宗思想在中国文学中的影响禅宗思想在中国文学中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自唐宋以来,禅宗思想逐渐渗透到中国文学创作中,并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禅宗思想的超然境界和内心寂静的理念,为文学作品注入了一种超越尘世凡尘的境界。
在诗歌、小说、戏剧等不同文学体裁中,都可以看到禅宗思想的痕迹,作品中常常体现出一种清新淡泊的意境,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
三主要道论 讲记
《三主要道论》讲记作者:堪布慈诚罗珠发布时间: 2011-05-09 来源:慧灯之光四我随己力而宣说,欲解脱者之津梁,诸佛经典精华义,一切菩萨所赞道。
不贪三有之安乐,为使暇满身具义,勤依佛悦之正道,具缘者当喜谛听!无有清净出离心,求有海乐无寂法,贪执世间束缚众,故当首先寻出离。
人身难得寿无常,修此可断今生执,无欺业果轮回苦,修此可断后世执。
修后于诸轮回福,刹那不生羡慕心,日夜欲求得解脱,尔时已生出离心。
倘若于此出离心,未以菩提心摄持,不成菩提乐因故,智者当发菩提心。
思为猛烈四瀑冲,难挡业索紧束缚,困于我执铁网内,无明黑暗所笼罩,辗转投生三有中,不断感受三大苦,成此惨状诸慈母,是故当发殊胜心。
不具证悟实相慧,纵修出离菩提心,亦不能断三有根,故当勤证缘起法。
谁见轮涅一切法,永无欺惑之因果,灭除一切所缘境,此人踏上佛喜道。
何时分别各执著,无欺缘起之显现,远离所许之空性,尔时未证佛密意。
一旦无有轮番时,现见无欺之缘起,断除一切执著相,尔时见解即圆满。
了知以现除有边,以空遣除无有边,缘起性空显现理,不为边执见所夺。
如是三主要道论,自己如实通达时,当依静处而精进,速修永久之佛果。
此乃多闻比丘罗桑札巴(宗喀巴)对擦阔温波阿旺札巴之教言。
一、总述对一名向往解脱的修行人来说,最主要的必经之路,就是出离心、菩提心与证悟空性的智慧。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更重要的途径,所以宗喀巴大师称之为“三主要道”。
我们都知道,在数以百函的《大藏经》当中,包含了佛陀亲口所说的教言——《甘珠尔》,以及佛菩萨化身的诸位大德所著论典——《丹珠尔》。
其中最重要的精华,包括在这三个主要道当中。
宗喀巴大师从难以计数的经论当中,归纳出三个最主要的次第。
这三个次第,又是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包括藏传佛教当中的格鲁派、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等所有教派的必修课。
因此,讲述《三主要道》很有必要。
很多汉地居士都想修行,却不知道从何入手。
有些人虽然懂得一些佛教理论,但具体的修法却不太清楚,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三主要道颂(一)
三主要道颂宗喀巴大师造颂济群法师主讲第一讲我们这一次菩提静修营的主题讲座选择了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
关于宗大师这个道次第系统的著作有三部,有他最早年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然后又在《广论》的基础上提取它更纲要性的内容撰写了《菩提道次第略论》,这个《略论》也是我这几年把它作为重要的弘法内容。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三主要道颂》,《三主要道颂》是宗喀巴大师晚年的著作,它是提取了《道次第》的精华三个最重要的内容撰写而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透过《道次第》《三主要道》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解佛教修学的精髓,这可是一个快速的方法。
为什么我们这几年要重视《道次第》的弘扬,原因是因为,我们知道佛法博大精深,当前我们流传在世界的佛教有三个语系,有我们的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
汉语系佛教就是以我们汉传地区中国佛教为主,像日本,朝鲜都是属于汉语系佛教的系统;藏语系佛教是以西藏为主,像目前流传在不丹、锡金,包括现在在欧美国家,藏语系佛教影响也蛮大的;还有就是巴利语系佛教,我们也称为南传佛教,南传佛教是目前流传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的佛教。
那么每一个语系的佛教里边都有很多的宗派,就像我们汉语系佛教里面就有八个宗派,大家比较熟悉的像净土宗、禅宗、唯识宗、中观宗、天台宗、华严宗、律宗、密宗。
我们面对的是这么多的宗派,这么多的法门,所以很多人在信仰的选择上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每个人的内心里面,都有一个混乱的内心,在混乱的内心里,都有很多不同的需求,我们究竟如何来选择我们生活的需要,我们究竟如何的去选择一种正确信仰,这个问题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同样也会存在着很多的困扰。
那么在这个众多的经纶、众多的宗派、众多的法门之间有没有它共同的核心,这是我们需要去了解的。
如果我们了解了佛法的共同核心,其实我们今后不论学习什么法门、不论学习什么宗派,你将会发现万变不离其宗,这样你在学习佛法上就不容易产生混乱,否则的话,很多人学佛,经常会学得很矛盾,感觉各个不同的经纶、不同的法门,在说的都是不同的内容。
什么是禅宗?禅宗的宗旨是什么?
什么是禅宗?禅宗的宗旨是什么? 什么是禅宗?禅宗的宗旨是什么?曙提法师:禅宗,⼜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 曙提法师: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
汉传佛教宗派多来⾃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发展出的三个本⼟佛教宗派。
其中⼜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
其宗旨为:“不⽴⽂字,教外别传;直指⼈⼼,见性成佛”,意指透过⾃⾝实践,从⽇常⽣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我。
如本法师:禅宗的⾏者是难能可贵的,发⼤愿⼼今⽣了办⽣死⼤业,为明⼼见性⽽精进菩提,所谓:断⼀分⽆明,增长 如本法师:⼀分法⾝,渐断渐增,如是⽽办道,终结为证得法⾝(梵语dharma—kaya)为宗。
赵朴初:禅是禅那(dhyana)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般叫做禅定。
此法是将⼼专注在⼀法境上⼀⼼ 赵朴初:参究,以期证悟本⾃⼼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
禅的种类很多,有声闻禅、有菩萨禅、有次第禅、有顿超禅。
禅学⽅⾯,在中国有⼀⽀异军特起,那就是所谓"教外别传"的禅宗。
这个宗所传习的,不是古来传习的次第禅,⽽是直指⼼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
禅宗是密宗还是显宗? 禅宗是密宗还是显宗?多识仁波切:佛教中的“密法”⼀词有两种含义: 多识仁波切: ⼀是⾦刚乘密法。
另⼀种是将与⼴⾏般若波罗蜜多(⾏法)相对的深密般若波罗蜜多(观法)称密法。
第⼆种密法指的是性空真理。
只有慧根⾼之⼈才能认识这种真理,普通弟⼦不但认识不了这种妙理,反⽽会产⽣顽空,堕⼊虚⽆主义⽽毁掉善根,因此,佛律禁⽌向普通弟⼦讲性空妙理。
在这种情况下将性空之理称作深密。
如《解深密经》所说的“深密”就指这种情况。
“禅宗”顾名思义,重点是修禅悟真,所谓“悟真”和“见性”的“真”和“性”就是指事物的本来⾯貌,万法的本性,就是《般若经》所开⽰的中观妙理。
这种妙理虽属深奥难解之密义,但从法理上讲,仍然属于显法,并不属于⾦刚乘密法。
缘起不能破─宗喀巴对中观缘起学说的肯定
缘起不能破─宗喀巴对中观缘起学说的肯定提要宗喀巴独特思想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他对中观缘起学说的肯定。
他将「名言无自性」规定为应成派区别於自续派的特徵,从而同常见划清了界线,他又在「破与立」的问题上坚持「自宗应有许」的主张,从而同断见划清了界线。
他的上述这两方面的看法,是以他对「缘起」学说的理解为基础的。
实际上,「缘起」思想正包含著上述两个方面的意义。
我们先就这个问题,即在龙树等印度论师的笔下「缘起」二字所包含的意义作讨论,然後再研究宗喀巴是如何看待它的。
缘起思想在原始佛教时代已经存在,它实际上是对佛教三法印或四法印(注 1)的一种概括,而十二缘起(注 2)则是对三法印或四法印所揭示的原理作实例性的解说。
到龙树的中观时代,缘起思想成为性空理论的基石。
我们就来看看龙树对「缘起」的解释。
龙树用来概括「缘起」思想的是《根本中观颂》(mulamadhyamakakarika,bBu-matsa-ba)第二十四品中的所谓「三是偈」(注 3):众缘所生法 yah pratitya-samutpadah我说即是空 sunyatain ta pracaksmahe亦为是假名 Sa prajnaptin upadaya亦是中道义 pratipat saiva madhyama称它为「三是偈」是因为这四句中第一句「众缘所生法」实际上是主语,其他三句是三个「是」连接的表语,即是空、是假名、是中道。
龙树以「空」和「假」两个方面来概括「缘起」的意义,认为这才是不堕二边的「中道」。
我们先讨论「空」的一面。
在这里龙树用「空」来限定「缘起」的意义,即「缘起」的意思是「空」,而在《回诤论》末尾,龙树更明确说:「空性」与「缘起」对中观道来说是一个意思(ekartham,藏文译作don-gcig)(注4) 但在《中论》第二十四品第十九偈中他又认为「缘起」是「空性」的「因」(rgyu-mtshan, nimitta)。
───────────────(注 1)三法印即指: 诸行无常(巴利文: Sabbe sankhara anicca)、诸法无我(巴利文: Sabbe dhamma anatta)、一切皆苦(巴利文: Sabbe dukkha)加涅盘寂静(samtain nibbanain)为四法印。
宗喀巴大师的宗教伦理思想研究
宗喀巴大师的宗教伦理思想研究宗喀巴大师是一位伟大的佛教导师,他的思想理念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从宗喀巴大师的宗教伦理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教诲所蕴含的深刻哲学思想,深刻影响着后世的宗教文化与民间信仰。
本文将探讨宗喀巴大师的宗教伦理思想,并举出5个例子来证明宗喀巴大师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一、传承佛教传统和根基宗喀巴大师为了保持佛教的传统,他在其思想中强调佛法传承的重要性。
从而可以在保留传统根基的基础上,实现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以众生无量为立身之本宗喀巴大师在其思想中强调人性的伟大性和生命的宝贵性。
他认为众生无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经历和生命意义。
因此,必须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以众生无量为立身之本,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提倡平等和博爱宗喀巴大师的思想中强调平等和博爱的概念。
他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贫穷、富有、男性或者女性都应该受到尊重。
此外,宗喀巴大师也强调博爱的精神,指出在人们相互关爱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和谐共处和世界和平。
四、实行道德和修养宗喀巴大师认为,修行佛法不仅需要学习思想的内容,还需要实践道德的品质。
只有通过实践、修养、苦行等努力,才能真正理解佛法中的慈悲、善良等道德精神。
五、以敬畏心为前提宗喀巴大师认为,要真正理解佛法的思想,必须先养成敬畏心。
仅仅学习佛教的知识而忽视敬畏心,只会导致我们迷失在知识的表象之中,而无法真正理解佛法的真谛。
六、通过实践推进道德境界宗喀巴大师的思想中,不仅充满了教诲和道德灌输的精神,也指出了行动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宗教中的精神,实现个人境界的提高和道德价值的更新。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修行与社会和谐的平衡。
七、通过捐助让爱心常在宗喀巴大师的思想中,充满了爱心和善良的精神。
他认为通过捐助,人们可以体现善良、友爱和慈悲,这是实现自我修行的重要手段。
通过动心自身的无私之爱,不仅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同时也能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同修心得——道次第略论第13讲
同修⼼得——道次第略论第13讲(慧了):南⽆本师释迦摩尼佛顶礼宗喀巴⼤师顶礼师⽗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菩提永皈依我以闻思修功德为利友情愿成佛善知识的选择和依⽌法的修⾏。
如果学佛法像以前那样在学校⾥学知识那样的话,是⼀点好处也没有的,只是多了些佛教的知识,对⾃⼰的修⾏,解脱是没什么帮助的。
在开始修学时就要树⽴对法和法师的这种恭敬的习惯,将来做法师来,也能将这样⼀种良好的习惯传承下去,建⽴良好的传承,良好的修学习惯,这是⾮常重要的。
能否如法地闻法、听法直接关系到法的健康传播、弘扬。
佛法不在于⾼深的道理掌握了多少,关键就在于我们领会了多少,有多少能落实到⼼形上。
有些道理⾮常简单,但事实上是需要通过强化来完成的,有做的多少,对⼼形产⽣多⼤影响这是很关键的。
整个佛法的修学⽆⾮就是⼀种态度的转化,到⼼态的转化。
具悲悯纯粹出于对众⽣的悲悯⼼⽽说法,决不是为名闻利养⽽说。
博多⽡呼井拿⽡对⾥抹补说“我每次说法,不论说多说少,没有⼀次⾃我感觉良好,只看到众⽣⽆不⾝处苦恼中”。
这并不是表明他讲法讲的不好,对于⼀个具格善知识来说,并不是为了说法⽽说,凡有所说,都是在悲⼼的驱使下,因为不忍众⽣于烦恼中长劫受苦⽽说。
除了拔济众⽣的愿望之外,没有任何的其他想法。
⽽凡夫每做⼀件事,关注的只是⾃⼰的感觉,做好了觉的有成就感,反之则会有挫败感。
这都属于我执。
如果在讲法中也有这样的感觉,还是落⼊到凡夫⼼中。
每⼀种境界能落实到⼼形上是不容易的,需要通过观修来完成。
精进弘法利⽣,在利益众⽣的修⾏过程中勇猛精进,不怕劳累,坚持不懈。
断疲厌⼀般的⼈做⼀件事久了就会升起厌倦的⼼。
做菩萨、⼤德,为了利益众⽣就要能忍受这样⼀种厌倦,能⽤勇猛精进的⼼来克服这个厌倦,还有可以通过禅修,可以化解这⼀种厌倦情绪,我们通过智慧观照的⼒量,通过禅定的⼒量也能把这种厌倦在短时间内就给化除掉了;如果我们通过休息两三天也能化解厌倦,⼈的⼼它⾃⼰有这样⼀种修复的功能。
宗⼤师为我们总结了善知识应当具备的⼗种德⾏,要真正具⾜这⼗种德⾏的善知识是不容易的,在古代不多见,在当今更难找。
分析宗喀巴中观思想特点
分析宗喀巴中观思想特点作者:索朗旺杰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11期摘要:宗喀巴出生地是青海,出生于公元1357年,与公元1419年逝世,他的中观思想是国内外佛学家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思想的提出对于我国藏学界做出了突出贡献。
笔者针对宗喀巴中观西昌的继承以及特点进行以下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宗喀巴中观思想继承特点宗喀巴是我国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也是我国佛学界的著名理论家,他的中观思想在哲学领域具有突出的贡献,流传至今,当今在我国的众多省市的佛教寺院中都有宗喀巴大师的塑像。
宗喀巴在四岁时机缘巧合与若白多杰活佛在青海夏宗寺中相关,七岁时被家人送到夏琼寺学习了长达九年的佛法,从小就收到佛思想熏陶的宗喀巴,在长达九年的佛法学系中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后为了提升佛法境界,离开夏琼寺,开始了西藏求佛之路。
他在西藏求佛之路上虚心求教,集合各处高僧之所长,对诸多佛法了如指掌。
宗喀巴在求佛之路上边学习边为他人讲经说法,声望越来越高,受到西藏人民的爱戴。
宗喀巴始终怀着一个学习的心态,曾经学习《现观庄严论》、《大乘庄严论》、《俱舍》、《毗奈耶根本经》、《入中论》等多部著名佛学著作,在学问与修为上的造诣越来越高,最终成为西藏佛学历史上最著名的中观思想家之一,成为中外佛学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课题。
1宗喀巴对中观应承派中观思想的继承宗喀巴择善学习各种不同的教法和论著,认为只有龙树师徒的中观学说才是佛陀的究竟旨趣。
龙树又译作龙猛,南天竺人,生于佛灭后八百年间,系统地阐述并确立了大乘佛教中观派的理论,被称作大乘佛教“八宗之祖”。
龙树针对当时印度各部派执有和执无的偏见,提出了中道缘起的学说。
他否定以有无、生灭等各种对立的极端的观点来说明世界,而是用不偏不倚的中道观点来解释世界万物。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1]龙树认为诸法因诸缘聚合而起,没有自性本体,所以诸法当体即空;但是虽诸法虽唯借假名安立,其作用却不空,若从这两个方面来理解万物,即是中道观。
宗喀巴中观思想评述
日本驹 泽大学佛学部教授 、 佛教 学术 界颇 有影 响力的批判佛 教倡 导者松本 使朗在宗 喀巴与格鲁 派一文 中提 到宗喀 巴可 以说 是代表着西 藏佛 教的思想家 , 这一点的确是不错的 。 但是 , 宗喀 巴思想 到底 是什 么 ? 以及 他在 佛教 思想 史上 具有 什 么样 的意 义 ? 这一 点可以说 还没有得到充分 的说 明。 宗 喀 巴大师 的《 菩 提道次第 广论》 是严格遵循 佛教三论 藏内 容纲要 和理论构架 。 由此 , 有人称进入涅粲之境 的“ 金钥匙 ” 。那 么什 么是佛教基 本理论 呢?佛理基本 内容也就 是所谓 的根本佛 教 内容 “ 缘起十二支” 、 “ 轮 回” 、 “ 四谛 ” 等小乘佛教 的基础上 的“ 六 度” 、 “ 菩提心” 、 “ 大慈悲” 、 “ 空性 ” 等大乘佛教重要思想 。 日 本佛学家 松本 史朗在《 格鲁派 与宗 喀巴》 一文 中说 “ 宗喀巴 以前藏地 的中观是称 ‘ 离边 中观论 ” , 他认为所谓 的离 边中观论 是“ 非有非无 ” 的中观思想 。宗师对佛 陀教经典 著作进行细致 的 研究实践 , 加上对龙树 、 佛护、 月称等 印度大佛学家 的注疏论说进 行严格概括 总结 , 提 出了“ 无 自性中观” 思想 。 宗喀 巴大师 提出“ 八难题” 后, 他 的心传弟子凯智杰作 了 比较 详细 的笔 录—— 《 宗师八难题如实笔忘 录》 。笔 录中系统地解说 了宗 喀 巴的八难 题的理论依 据——“ 四破 四不破 ” 、 辩证思 维 、 逻 辑方法等 。 藏 区以前学者说 “ 空是否定之义 ” 、 ” 空” 就是 “ 无” 、 “ 空乃是非 有非无得 中立思想 ” 。宗喀 巴认为 “ 空” 是“ 有” 的基础上才 能够建 立 的抽象概 念 , 兔 角等实 际不存 在之 物上根本 无法 谈论 “ 空” 与 “ 非空” 的问题 。换言之 , “ 空” 是 一切存在 的普 遍规律 。为此 , 存 在的事物才能谈得上 它的规律 、 本质 、 性能等 。这是格鲁派 , 也是 宗喀 巴对佛教认识论 的理解 和体验。宗师对空观 的新 阐释 ( 不仅 仅是 阐释 ) , 很大 程度上对 “ 旧系中观诠说 ” 的空 观提出很大 的挑 战 。换 言之 , 某种程度 上可 以说他 推翻 了“ 旧中观 ” 思想 , 建立 自 己“ 新 中观” 学说 。 再说 , 宗师 以前 的中观大部 分是 “ 非有非 无 ” 或“ 绝 对不存在” ( 虚无主义 ) 的中观学说 。 无论如何 , 中观“ 空” 思想是历代藏传佛教不 同宗派思想 的焦 点和难点 , 也是佛陀整个教义的核心哲学思想 。 日本般若佛学家 山 口益 在《 般若 思想史 》 中说 : 在从 胜义 出到世俗 行程 中 , 或许真 如前面所述 , 就应该是空性空用空义 的顺序 。 宗师反 复强调 “ 缘起是 佛陀究竟 教义” 和“ 存 在乃是缘起 , 缘 起 乃是性空 ” 的道理也是佛教“ 空观” 思想 的发展和精髓 。 1 所破 过宽 那么, 什 么是 “ 所破 过宽 ” 呢? 所谓 的所破 过宽就是 所破对 象 过于宽广 而堕入“ 断见” 之义 。 拉 卜 楞寺第 三世贡唐丹拜卓麦 大师在宗 喀 巴偈颂 《 贤传 实颂》 中说 : 圣域学者客 观眼 , 理性智慧 持 中观 ( 印度学 者 ) , 这里 自称持 中观 , ( 藏地学者 ) 但却 正见不容 纳, 故 说生要 四边生 , 通缘故并 不生 , 名相乃是心 幻想 , 所以不能 胜 义谛 , 若是允许 自性空 , 不许 四谛三宝及 , 因果业 报诸矛盾 , 此 故 堕入唯物见 , 否认 此法顽固者 , 自称奉持 中观宗 , 辩证信奉唯物 理, 否定胜义谛 性空 , 乃说 自己中观者 , 且论 中道是悲哀 ! 《 注释 明论 》 说: 合缘许世俗 , 并非 四边许 。譬 如 : 若是“ 火” 存 在, 它 的“ 热量” 也存 在 , 若是 “ 水” 存在 , 何必它 的“ 热量 ” 存在 呢? 这样 的“ 总应成 ” 不 能证 明“ 别应成 ” 。既然说 菩萨证见智 不 明名 相义也并不说明它被破定 。不 明之 意为并非名言不存在 而不明 ,
关于宗喀巴中观思想中的戏论概念——以《中观根本颂智慧论义疏·正理海》为主
作者: 拉毛卓玛[1]
作者机构: [1]青海民族大学宗喀巴研究院
出版物刊名: 世界宗教研究
页码: 63-71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5期
主题词: 宗喀巴;世间戏论;二相戏论;二谛
摘要:目前学界对于《中观根本慧论颂》中出现的"戏论"一词应如何解释还没有明确的定论.本文以《中观根本颂智慧论义疏·正理海》为中心分析了宗喀巴之中观著作中"戏论"的意义.藏文动词"■"本身是指扩大、展开、流散、散射等,而用言语展开、扩大、散射的行为就是"■",该词名词化之后,便含有了语言扩散者、扩散手段、扩散及行为扩大之结果,由名言及分别知施设的现象世界等意思.在宗喀巴的著作中也多处出现了"■"一词,即未说明、未详解.本文着重分析了"■"名词化之后构成的词汇——"■-戏论"在宗喀巴中观思想中的地位及其意义,认为宗喀巴在其著作《中观根本颂智慧论义疏·正理海》中,对于"戏论"的概念,在月称思想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与分类.在宗喀巴的中观思想中"戏论"至少有三层意义,即:实执戏论、实有戏论、二相戏论.这三层意义也恰好可以含摄于宗喀巴二谛思想中.。
宗喀巴大师为什么要宗教改革?原因是什么-
宗喀巴大师为什么要宗教改革?原因是什么?本文导读:格鲁派产生于15世纪初。
一般认为,明永乐七年(1409年)甘丹寺的建造,标志该教派的正式形成。
它是藏传佛教中最后出现的教派,也是最大的一个教派。
宗喀巴大师宗教改革1、背景公元14、15世纪时萨迦派与噶举派争夺权力,战火不熄,时局极为紊乱。
因此,什么宗教,什么佛学,无人关心过问,寺庙组织涣散,戒律松弛,僧人无人约束,不念经,不修法,反娶妻生子,放荡自恣。
上层僧人仗其特权,借口修密向民间索取妇女供其奸淫。
从元代以来,这些修密喇嘛,无恶不作,查看《元史》:萨迦僧为元帝传无上密乘《喜金刚》大灌顶,授双修法(双身),广取妇女供其奸淫为淫戏是乐,甚至男女裸处,君臣宣淫号为事事无碍境界。
更令人愤慨的是行一种《合诛》邪法,肆意蹂躏妇女称为合,杀人活取心肝称为诛。
《青史》说合诛法是邪法。
宗喀巴改教以后,其他教派也有响应者对歪风邪气略加整顿。
依据《土观宗派源流》说,直至公元16世纪时,宁玛派中还有人借《伏藏密法》使百姓供酒,名为供甘露,供妇女,名为供明妃,当时欢喜酒色之僧徒,争相效尤,使清净寺院僧舍几乎全变为有妻室之俗家矣。
积习难除,戒律废驰,乃至如此!2、措施大师首先提倡闻、思、修,先听闻经教道理,然后思其意义,最后才依之起修。
所以首先是闻思,闻思就是学习。
如何学法?大师对于佛教有一个全盘的认识,他说佛一代言教总起来不过教证二法,无论大乘小乘一切教法均摄在经、律、论三藏之中,一切证法均摄在戒、定、慧三学之中,因此学佛不能轻经教,抛开三藏,故提出“三藏未可偏废,三学必须全修”。
大师认为僧侣们更应严守戒律,故先于甘丹寺进行整顿律仪,依噶当规制,僧人必须受戒,严格遵守,独身不娶,不营世务,清净禅院。
为表示中兴律仪,让僧人戴黄帽,因此后来人称格鲁派为黄帽派(黄教)。
经过律戒整顿,扭转当时社会的颓靡之风,使寺院面貌为之一新。
其次是定、慧二学,定就是约束自心不让散逸,慧就是增长智慧不昧于解脱之道,故无戒不定,无定不能生慧。
藏族伦理文化研究状况综述
藏族伦理文化研究状况综述纵观建国以来国内藏族伦理文化的研究,宏观层面的探讨固然内容比较全面,成绩也比较显著,但是微观层面的思考仍有待加强与完善,这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支援祖国建设与边疆稳定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建国以来,国家对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之诸多学者们不断努力,自1980年代以来,国内在藏族传统伦理文化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现在已经面世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专著1《藏族道德》该书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重点科研课题,不但有专家还有朵什寺活佛多识的参与。
全书共分作十章,从原始的苯教文化谈起,叙述了藏族的道德规范与原则、道德理想、道德实践、婚姻家庭、爱国主义思想等方面,对于藏族伦理文化一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专书研究。
2《宗教伦理思想研究-宗喀巴大师》该书对于宗喀巴的伦理思想第一次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整理,文章资料主要来自宗喀巴大师的《密宗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广论》。
书中将属于“教”的部分列入了宗教伦理思想,而将属于“证”的部分列入了修行伦理的范畴。
3《儒家伦理思想与藏族传统社会》该书认为儒家伦理体系建立在“性本善”的基础之上,后又逐渐渗入到汉传佛教,并进而影响到了藏传佛教。
意在说明儒家文化的“大一统”、“宗法血缘”、“君臣”、“理想人格”等思想对于汉藏交往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相关论著1《拈花微笑》该书虽然不以藏族传统道德研究为直接对象,但书中对于各派在各个时期就佛性及“空”、“无”等概念极为详细的训诂和解释,实际上为他人研究藏族传统伦理文化提供了一个理论根据,并将藏族伦理道德的研究与省思方式引入到了现代性视野下的话语范畴中,在阐释藏传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在力图运用当代的学术语言使经典作家们的传统伦理观念“被阅读”、“被理解”。
2《藏传佛教思想史纲》该书以探讨精英思想文化为主,对于自苯教以来的藏族思想进行了梳理。
譬如作者从噶举派“即心即佛”的思想出发,将人心与佛性作了沟通,从而确定了佛性论思想中的人性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喀巴!智慧方便∀双修思想的特质###与禅宗相比较下的探讨朱丽霞[摘要]宗喀巴大师特别强调智慧与方便双修,无论就其!智慧∀而言,还是就其!方便∀以及!智慧∀!方便∀双结合而言,都有其独到之处。
这种独到之处,在禅宗的背景下,显得更加突出。
本文拟从以上三方面入手,通过与禅宗的对比,来彰显宗喀巴思想的某些特质。
[关键词]宗喀巴;智慧;方便;禅宗;汉藏佛教关系中图分类号:B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8)02#0194#05基金项目:国家985工程宗教与文化创新基地课题。
作者简介:朱丽霞(1970-),女,甘肃省镇原县人。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专业主攻方向:藏传佛教哲学。
河南开封 475001宗喀巴大师的许多思想与汉地佛教尤其是禅宗相比,都具有突出的特点,!智慧∀与!方便∀双修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拟从这里入手,来展示宗喀巴与慧能、格鲁派与禅宗,甚至藏汉佛教的某些特质。
!智慧方便双修∀是宗喀巴大师特别强调的修法形式,他认为!总如生子须俱父母,道支圆满亦须方便、智慧二品∀[1](P 216)。
与最具汉地佛教风格的禅宗相比较,在这一形式中,无论是宗喀巴强调的!智慧∀、!方便∀,还是!智慧方便∀双结合,都能彰显出他本人佛学思想的某些特质。
一、!智慧∀仅从智慧方面讲,宗喀巴佛学思想的特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分别慧∀的重视。
宗喀巴对慧下的定义是:!谓能无杂简择一切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即慧故。
∀[1](P 77)这个定义里非常重要的两组中心词!简择∀和!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就具有明显的个人特色,尤其是非禅宗性特色。
!简择∀乃是一种分别、选择,这最为禅宗僧人们所不屑,禅宗是将般若学与心性论结合的产物,讲求的是以无所得心印证无分别智。
这无论在僧璨 信心铭开首所言的!至道无难,唯嫌简择∀,还是在百丈禅师所说的!心如木石,无所辨别∀[2](P 133)中都体现得很明确。
而!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则是宗喀巴著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组关键词,它们的定义是:!其尽所有性,谓如于五蕴摄诸有为,于十八界及十二处摄一切法,四谛尽摄所应知事,过此无余。
如所有性,谓彼所缘实性真如理所成。
∀可见,!尽所有性∀包括五蕴、十八界、十二处所统摄的一切法、一切事,简而言之,!尽所有性∀涵盖世间万相以及佛教的所有假名安立的方便法门,为!缘起∀之有;而!如所有性∀者,乃为万法之实相、真如之理,也就是!性空∀。
由此可见,宗喀巴所强调的!慧∀,不仅是一种!空慧∀(体认诸法缘起不实的智慧),而且还是一种!相慧∀(了知、分辨万法已经缘起的幻相,建立对现象世界的认识)。
前者又可以被称为!无分别慧∀,后者又可以被称为!分别慧∀或者!方便般若∀。
这种对!慧∀的两分法,以及对此两分法的同等重视,广泛地存在于佛家经论中。
宗喀巴的这一思想主要化自印度瑜伽行派无著的思想,在宗喀巴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引文:!圣无著说:∃正思择者,谓思择尽所有性。
最极思择,谓思择如所有性。
以有分别慧作意取诸相时,各周遍寻思。
真实观时,名周遍伺察。
%∀另外 地藏经也将般若分为世间般若和出世间般若。
需要强调的是宗喀巴的!相慧∀、!分别慧∀不是著相,而只是对幻相的一种了别,也就是!取诸相者,非执谛实,是明了境相∀。
宗喀巴之所以对智慧两分,其一是这种分法在佛教经典中本身存在,但更为主要的原因是他是一个彻底的中观主义者,他对中观派所讲的!缘起∀、!性空∀都极为重视,甚至于对!缘起有∀的强调胜过了对!自性空∀的强调,由此逻辑地推导下来,他会必然地认为与此二者相关地存在着两种智慧,并且这两种智慧都十分重要。
尽管以分别取相被纳入慧的范围的思想在佛教中业已存在,但对它的不重视甚至反对也存在于佛教内部。
如 梵问经中所云的!尽其所有一切观择,皆是分别。
无分别者,即是菩提。
∀[1](P 350、338、339、258)禅宗对!离相∀的强调,引发的其实就是这部分内容。
8世纪末(约781年左右)到达吐蕃的禅僧摩诃衍所持的观点之一就是!故所谓凡事无思、无分别、无伺察,此即无所得,由是顿悟者则与十地相等也。
∀[3]这也是当时在吐蕃的印度僧人和汉地禅僧争执的热点之一。
另外,从终极境界上来看,宗喀巴的!无我∀、!空性∀的!智慧∀是一种!正见∀,是有所得,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屡屡提到!正见∀、!正解∀、!定解∀这样的字样,如!能于如是现空二事双引定解者,至极少际,故极难得中观正见。
∀[1](P 407)这一点倒和慧能之前的许多汉地高僧的见解吻合,如支道林的!无生之理∀、僧肇的!不二之理∀、竺道生的!不分之理∀,甚至于达摩祖师的道,所以有学者在谈到这种情况时说:!从思维途径来看,菩提达摩的禅法所主张的∃与道冥符%与这种智理相契的顿悟说比较接近,其前提是有∃道%可符,有∃理%可悟。
∀[4]而这和慧能的!道毕竟无得无证∀[5](P 123)的般若系无所得的思想是不同的。
宗喀巴的思想显然比较接近前者。
(2)消解!智慧∀的终极价值。
在面对!慧∀或者!般若∀时,宗喀巴和禅宗僧人的另外一个重要分歧就是对慧的终极价值判断问题。
这一问题又具体体现在!慧∀与成佛的关系问题上。
宗喀巴认为!慧∀只是成佛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它和方便分一样,只是资粮之一。
因而从总体上看,宗喀巴有消减慧在成佛中的作用的倾向,这种倾向主要表现在:其一,宗喀巴认为!若惟修天瑜伽,决定不能成佛。
若不修天而修空性及余方便,须经无数劫方得成佛。
若能俱修天及空性为速疾道。
∀这里的天瑜伽特指密宗,也就是说,只修密宗是不能成佛的,但不修密宗而只修显宗中的空慧及其他方便,必须经过无数劫才能成佛。
所以!慧∀并不等于解脱,得到!慧∀与成佛之间还有很遥远的一段路要走。
其二,宗喀巴认为!要由通达甚深空慧成办法身,广大方便成办色身,但离方便之慧及离慧之方便,皆悉不能成办二身,是故方便智慧不得分离,乃大乘之总宗。
∀这里就不仅关涉到宗喀巴思想的特质,而且关涉到整个密宗的一个特质:认为通达空慧只能成就佛的法身,广大方便(特指密宗中的方便)可以成就佛的色身。
色身也就是佛的肉身、肉体,是一个具有三十二种好的相好之身。
按照宗喀巴的观点,色身是!为净治不净身故,当修佛身∀的结果,也就是!修身∀的结果。
而色身与法身的关系是!随得其一,必证余一,以彼二身依一聚因,决定系属,终不离散。
&&然须了知佛位尽断一切垢者,是修空性之迹,能饶益一切众生者,乃是广大方便之迹。
∀[1](P 41、35、39)也就是说这二身相即不离,证其一必证其二,并且都是方便智慧双修的结果(尽管方便、智慧在对这两身而言,或为不共因,或为助缘,重要性不同),众生想要成为一个圆满意义上的、既能自我解脱又能饶益众生的佛,必须双圆法身、色身。
这样,以空慧作为不共因所修得的法身并不能代表一个完整的成佛的概念,由此,慧在成佛中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但是,在禅宗中,空慧与成佛的关系则至为密切,甚至是一而不二的关系。
这一点在 坛经中多有陈述: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
[5](P 24)既悟正见般若之智,除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
[6](P 40)由这些陈述可以看出,慧能认为众生本性就是菩提般若之智,见性成佛也就是悟见本性般若智慧即可成佛。
这样般若智慧就成为成佛的无上正因,受到空前重视。
从这个问题上,又可引出另外一个问题:即双方对!佛∀的界定。
慧能认为!识心见性,自成佛道∀,!若识本心,即是解脱∀[5](P 44、58、60),这样觉悟的本体和觉悟的境界都不超出主体心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实现的由迷向悟的转变,就是凡佛之间的转变。
所以慧能所说的自悟自修、自性自度就是指修行者思想意识的转变,佛在这里回归了佛陀本怀,只是一个觉悟者、一个获得了某种智慧的人。
而宗喀巴以色身、法身和合界定所成之佛,继承了佛灭之后,将佛神化的观点。
二、!方便∀!方便∀,就是解脱成佛所要求的种种修行德目以及为了接引众生的种种权宜方式。
宗喀巴对这一法门极为强调,使得这一法门涵盖极广。
他说:!奢摩他者,是三摩地,或为心学。
毗钵舍那,是为慧学。
复次奢摩他下是方便分,福德资粮,依世俗谛所有之道,广大道次。
∀也就是说他认为六度中除了般若波罗密多(毗钵舍那),从!定∀以下,包括!定∀在内的、依世俗谛成立的一切法门,均可摄入方便法门的范围。
具体来看,包含所有的佛理、经典、菩提心和菩萨道中的其他五度等等。
如果进一步加以总结,则宗喀巴在论述!方便∀修法方面的特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成佛中的!他力∀,而此处的!他力∀其实就是佛菩萨的种种方便法门。
汉地佛教思想在儒家入世精神的刺激下,对于成佛的认知,高扬个人的主体性,也就是对!自力∀的自信。
慧能认为:!若自悟者,不假外求善知识。
若取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
∀[6](P 45、46)!见自性清净,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
∀[5](P 38)与此不同的是,宗喀巴非常强调在成佛诸方便法门中!他力∀的!需∀与!求∀。
宗喀巴认为:由诸众生,有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寿命浊等五浊,能为发生诸大烦恼过失之因,使其身心都无堪能。
由此能坏胜上胜解,障求佛智。
是故世界众生,于佛甚深难测行境,不能趣入。
然由诸佛善逝,具足调伏众生之巧便妙智,及不忘失利益众生之大悲方便,复由往昔行菩萨道时,曾发誓愿,愿我度尽一切有情,决定当以他种方便,成满斯愿也。
[7]按照宗喀巴的观点,处在五浊恶世的众生难以以自己的能力进入佛境,必须借助诸佛调伏众生的妙智和方便。
所以,宗喀巴抬升利他精神,盛赞菩萨道,要求僧人以普渡众生为己任。
产生这样的重要分歧的原因有三个:其一、双方对人的价值判断、定位有关。
宗喀巴在这个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是:人只不过是六道中的一道,并且还处在生死流转之中,也就是!众生堕三有海与我相同,盲闭慧眼不辨取舍,履步蹎蹶不能离险∀、!有情数量众多,行为恶暴∀[1](P 213、221),总而言之,人并没有什么值得被特别凸现出来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对!他力∀依赖的倾向就比较明显,上师、菩萨行中的布施等法门相应地得到强调。
而禅宗在对待人的价值判断的问题上,则比较接近汉地传统文化中的基调,即以!贵人∀为主。
汉地的传统文化讲求人与天地参而化育万物,对人及其价值十分重视,老子言:!故道大、天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 老子25章)。
庄子则倡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基于此,中国人的价值本体论的特色之一就是!高扬人类内在价值,顺承乾天,厚德载物,翕合辟弘,妙与天地秩序合德无间。
∀[8]禅宗的!即心即佛∀、心性本觉等在某种程度上延续的其实是这条路线,所以在人佛关系中凸现的是人自身的作用,强调自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