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负面影响
儒家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负面影响
商 品与质量
口戴 娇娇 于 辉
理 论研究
儒家思 想对我 国职业 教育发 展的负 面影响
( 陕西师范大学教 育学院 陕西西安 7 0 6 l02)
摘 要: 孔子的儒家思想在我国文化长期 占主导地位 , 家教育文化 的价值观 已经深深根植 于人们 的脑海中, 儒 成为中华民族 的一种潜 意识流 。 自 从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 的” 罢黜百 家, 独尊儒术” 以后 , 家哲学就成 了中国封 建社会 的官方哲 学, 家教 育文化就一直统治着中国教 育文化 , 了 儒 儒 成 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 。它为建立社会规范、 动社会丈明进步曾发挥 了巨大的作用 , 推 至今也仍 然是我 国文化 乃至世界 文化 的瑰 宝。 几千年的历 在 史发展 过 程 中 我 国 形 成 了一 些 文化 传 统 , 重 道 轻 器 、 如 重德 轻 艺 , 重人 文轻 科 技 、 重人 伦 轻 自然 、 重体 悟 轻 思 辨 、 直观 轻 实证 以及 重知 识 轻 技 能 、 重 重修养轻能力等。这 些文化传 统也 影响到人们 的价值观 和择业观 , 也影响到我 国职业教育 的发展 。 关键词: 儒家教育思想 职业教 育发展 负面影 响
儒 家重 ” ” ” ” 道 轻 艺 的教 育思 想 而 受儒 家教育文 化影 响, 孔子 以后 的两 千多 在 论语 中有 这 样几 句话 , 举如 下 : 列 年, 中国教育 界 一直 盛行 ” 读书 做 官论 “统 。 ” 日: 子 五十有 五而 至 于学 ” 《 ( 为政》 。 ) 治者也把 教育作 为巩 固 自己统 治的工 具 , 实 ” 曰: 子 志于 道 , 于德 , 于 仁 , 于 行 科举 制度 来 选拨 人才 。许 多 书生 一 生奋 据 依 游 艺” 《 而》 。 (述 ) 斗 , 窗苦 读 , 寒 目标 只是 中举 、 官 ; 当今 做 而 我 国 的高考 制 度可 以说 就 是科举 制 度 的翻 ” 日 : 志 于仁矣 , 恶也 ” 子 苟 无 。 这 里 的” …德 ” ”艺 ” 都 是学 的 内 道 ’ ” ” , 仁 版 ,谁 又 能够 否认 二者 之 间 的继承 性 联系 容, 都是 ” ” 道 。虽然都 要 学 , 有 ” ” … 但 志 ” ’ 呢? 据 依”游 ” 不 同, 志 、所据 、所依 者 是” ” 的 所 大 科 举制 度和 儒 家教 育 目标致 使 中 国教 道” 所游 者是 I 、 。也 就是 说 。” ’ ” 育 几千年 来不为 生产实 践服务 ; , l 道” , J 道…德 不培养 有文 ” ” ” 仁 是 大道 ” ” 是 l 、 。 , 艺” l 道” , J 化、 有技术 的劳动 者 ; 更无 从谈起 系统 的、 正 关于” 游于 艺” 何 晏《 , 集解 》 艺 , 艺 规 的职 业教 育 了。 因此 , 家教 育文 化 ” 云” 六 儒 学 也 , 足据 、 , 曰游 。” 不 依 故 而优 则仕 ” 的培 养 目标 严重 阻碍 了我 国职业 孔 子之 时,艺 是” 小人 ” ” 或 贱人 ” 鄙 教 育 的发展 。 的” 事” 论 语 . 。《 子路》 云 : 迟请 学稼 。子 ”樊 2 儒 家教 育 文化 的教 学 内容重 伦理 道 . 日:吾不 如老 农 。’ 学 为圃 , : ’ 请 日 ’ 吾不 如老 德教 育 , 轻科 学技 术生 产 劳动教 育 。 家教 儒 圃。 樊迟 出 , 日: J 子 l、 , 人哉 !樊须 也 。 上好 育 培养 的 既然只 是 君子 ,而 不是 生 产 劳动 礼 , 民莫敢 不敬 ; 则 上好 义 , 民莫敢 不服 ; 者 , 么 教育 内容就 只 需伦理 道 德知 识 , 则 那 而 上好信 , 民莫敢 不用情 。夫如 是 , 四方 不 需要 科学 技术 知 识和 劳动 生产 知 识 了。 则 则 之民襁 负其子 而至 矣, 焉用 稼 !” 由此 可见 , 儒 家教 育代 表人 物孑 子 继承 并发 展 西周 贵 L 儒家鲜 明的重” 轻” 的教育 思想 。[】 道” 艺” 1 族 ” 艺 ” 育 传 统 ,即 ” ”” 、礼 ”” 六 教 诗 、书”” 、 受儒家教 育思想 的影 响, 我国封 建社会 乐 ”” 、 春 秋” 、易” ” 。这 些典 籍主 要教 育学 生 知识分 子 即” ” 级, 部分 都走 ” 身、 士 阶 大 修 齐 要做 一个有 道德 的人 , 其次才 是学 习 以提 高 家、 国、 治 平天 下” 的路 线 , 即孔 子说 的 ” 学而 文化 知 识 , 学有 余力 , 以学文 ” 即” 则 。道 德 优 则仕 ” 官本位 思想 当 时社会 主 要正 统思 教育 居 于首位 , 。 通过 文化 知 识的传 授 , 输 灌 想, 社会 阶层按 贵贱 不 同划 分为 士 、 、 、 道德 观念 , 农 工 为道 德教 育服 务 . 终为 巩 固统 最 商, 商业 者处 于社 会的底 层 。 种文 化忽 治阶 级 的政权 服 务 。 工 这 视 个人在职 业活动 中 的价值 , 社会职业 基本 封建儒 家教育 中 , 为最重要 的选拔 人 作 上 被分作统 治人 的和被人 统治 的两种 职业 。 才 的方式一 科举 制 , 也主要 以” 四书 ”” 、五经 ” 在 这种文化 背景下 , 教育 的价值 取 向就 是求 这些 文化典 籍作为考 试 内容 , 这些 书都是 政 得 功名 , 以改变 其社 会地 位 及身 份 , 并非 治化 的伦理和 伦理化 的政 治, 而 除此之 外便 没 赋 予学 习者 谋 生和 发展 的技 能 手段 。在 这 有其 他 内容 了。 于科 学技 术知 识 、 至 劳动 生 种观 念背景 下 , 国历来 没有培养 劳动 者 的 我 产知 识在儒 家教育 中不仅 没有涉及 到 , 还 且 教 育观念 , 论 是” 学 ” 是” 不 官 还 私学 ” 都 把 受到 轻视 。所 以传统 文化 中 这种 轻视 技 术 , 科举 取 士做 为 目的 , 技术 、 能为 ” 技淫 的倾 向, 隋唐 开设科 举考试 之后就 已经 十 视 技 奇 从 巧 ”所 以职业技 能 的传授仅 存在 于 民间, , 以 分 明显 了 。这 种 导 向作用 下 使得 中 国人对 师 带徒 的方 式承 传着 。因此 这种 文 化传 统 技术 有一 种说 不清 、 道不 明 的鄙视 。” 心 劳 对 科学技 术 的发展 起着 严 重制 约作 用 。 者治 人 ,劳力者 治于 人” 习语就 是这 种 鄙 的 二、 儒家 教 育文化 对职 业教 育 的影 响 视 的明显 表现 。 1 儒 家教 育文 化 的培 养 目 是 从政 的 . 标 因 为儒 家教 育文 化 培养 的是 ” 治人 ” 的 君 子, 不是 生产 劳动 者 家文 化 创始 人 从政人 才 , 而 儒 不是 从事 农工 的劳 动者 。 因为孔 孔 子 曾提 出的教 育 目标 为 由平 民 中培养 德 子认为 社会分 工有 君子之 事 , 小人之 事 , 有 ” 才兼 备 的从政 君子 。 这可 以概 括 为” 学而 优 君 子谋 道不 谋 食” ” 心者 治人 ,劳力 者 治 ,劳 则仕” 认 为学 习是 通 向做 官 的途径 , , 培养 官 于人” 。君 子与 小人 职 责不 同 , 子不 必参 君 员是 教育 最主 要 的政 治 目的 。而 一 介草 民 与 小人 的物 质生 产 劳动 , 以 , 家大 师孔 所 儒 要想光 宗耀祖 , 只有刻 苦攻读 , 金榜 题名 , 使 子从根 本 上反 对 弟子 学 习生产 劳动 技 术 。 得学 习成绩优 良成为 了做官 的重要 条件 , 也 就 像上 文所 引 的《 语 . 论 子路》 的一段 , 中 其 可 以说 是唯 一条 件 。孔 子 对 ” 而优 则 仕 ” 弟 子攀迟 要学 习种 田、 学 种菜 , 当面拒 绝 , 他 背 的态度 也是 非 常 明确的 , 说 : 学 习礼 乐 后 还 骂攀 迟是 小人 。儒 家 教育 文化 这 种官 他 先 而后做 官是平 民, 先有 官位而 后学 习礼乐 是 本 位 的思想 倾 向和 价值 观深 深 地渗 透 到 了 贵族 子弟 。学 习 与做 官之 间有 了密切 的联 我 国社会 的各 个阶层 , 形成 了” 般 皆下品 , 万 系 。儒 家 文化 培养 统 治型 人才 这 一教 育 目 唯 有读 书高 ” 社会意 识流 和” 的 三纲 五常 ” 的 的的确立对 我 国教育产 生 了深 远 的影响 , 尤 教 育 内容 , 以及 ” 书”” 上” 唯 、唯 的教 育 思想 。 其 是有 力地 冲 击 了我 国职业 教 育健 康 有序 所 以说 儒 家教育 文 化 的 内容 在客 观 上 也 阻 的发展 。职 业 教育 的培 养 目标 是经 世致 用 碍 了我 国职 业教 育 的发展 。 的实用 人才 、 学技 术 人才 、 科 生产 劳动 者 。 3 家教 育文化 在教 学方 法上 重论 辩 , . 儒
孔子思想的弊端主要有哪些
孔子思想的弊端主要有哪些孔子是一代圣人,但对于孔子的思想存在一定的弊端和局限性。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思想的弊端主要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思想的弊端一、违背了生命平等和个体差异性及自然属性的本质特征。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说,每一个生命在本质上是平等的,但同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而儒家思想却舍本逐末,以权力的大小高低建立起一套极不平等的森严的等级制度并扼杀人的个体差异性,竭力要求各项行为准则的同一。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矛盾之处:当建立等级制度时,孔老似乎注意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此差异不属于本质特征);而在各项言行(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等要求上,又忽视了人的个体差异性,一棒子挥下君子当如何如何,如何如何是小人,对于手工技艺、发明创造类,硬是斥为奇技淫巧。
二、儒家只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却忽略了人的自然属性。
前面已经提到过,自然属性是生命的本质特征。
首先,人是自然人;其次,才是社会人。
儒家不在人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社会属性,却只片面强灌社会属性(且仅是为封建统治阶层服务的社会属性),犹如空中楼阁,势必塌下来压垮扭曲人的天性个性人性理性。
比如:所谓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说得如此伟大,却尽是社会任务,而且是较为单一的社会任务,即:家庭和社会管理,说白点,就是赤裸裸的政治;全然不管不问首先个人的本能欲望、先天兴趣是什么,一个人适不适合从政,今天吃得饱吗?明天有地方住吗?后天怎么生存下去?……一代一代的儒生们只管捧着《四书五经》摇头晃脑,满口之乎者也,为将来进京赶考、为官从政作充足的准备。
至于生活的其它乐趣,探究大自然的种种奥秘,从事其它的社会劳动等等等等,与他们何干?!又比如:“妇从夫,夫亡从子。
”此妇在这里还有自然属性吗?我们知道,她首先是她!是一个人!一个女人!其次才是丈夫的妻子,儿子的母亲。
作为个人,她有她选择的权利,可以从,也可以不从;为何却只有从的份?孔子的主要思想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孔子全身画像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中华名家选讲论文(论述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和负面影响)
1.举例说明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儒释道合流的注释思想皇侃的《论语义疏》继承了汉儒的章句训诂之学和纲常孝道思想,并同时受到佛学理论的影响,在皇侃的经学思想中,某些经典性的汉代思想仍然占有一定的地位,如:三纲五常、孝道、阴阳五行的术数理论等.汉代“以孝治天下”,极力推重孝道观念的教化作用,以至于帝号之中皆加“孝”字,设“孝廉”一职选任人才。
对孝道的重视,在皇疏中也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每至与“孝”有关之处,皇侃必大加发挥,梁武帝时期,是南朝佛教的全盛时代,兰若众多,规模宏大;法会常设,上至帝王公卿名士,下至黎民百姓,崇信佛教蔚然成风。
早在西晋,中国佛教就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般若学,为玄风推波助澜;进入南朝后,佛学的热点又转向涅盘学,从而使佛教独立地走向中国的理论舞台。
在这种形势下,皇侃不可避免地受到佛学的影响。
在《论语集解义疏》中,多处可见佛教思想影响的痕迹。
皇侃在该书序将《论语》一书的性质定义为“应机作教”,他说:夫圣人应世,事迹多端,随感而起,故为教不一。
或负扆御众,服龙衮于庙堂之上;或南面聚徒,衣缝掖于黉校之中。
……然此书之体,适会多途,皆夫子平生应机作教,事无常准,或与时君抗厉,或共弟子抑扬,或自显示物,或混迹齐凡;问同答异,言近意深,《诗》、《书》互错综,典诰相纷纭。
义既不定于一方,名故难求乎诸类,因题“论语”两字,以为此书之名也.皇侃则反其道而行之,以佛学概念义理解说《论语》,皇疏在释《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时,全面论述了玄学的性情论.在上文中,引老子之言阐释儒家的人性论,稀释了儒家思想的精神,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关于人性论的理论思辨水平。
性无善无恶,情有善恶,也就是说,性情之间的关系,就是有无、动静之间的关系。
2.结合社会现实和个人呢实际,论述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和负面影响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
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
儒家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负面影响论文
儒家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负面影响摘要:孔子的儒家思想在我国文化长期占主导地位,儒家教育文化的价值观已经深深根植于人们的脑海中,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潜意识流。
自从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哲学就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儒家教育文化就一直统治着中国教育文化,成了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
它为建立社会规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至今也仍然是我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形成了一些文化传统,如重道轻器、重德轻艺,重人文轻科技、重人伦轻自然、重体悟轻思辨、重直观轻实证以及重知识轻技能、重修养轻能力等。
这些文化传统也影响到人们的价值观和择业观,也影响到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儒家教育思想职业教育发展负面影响一、儒家重”道”轻”艺”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这样几句话,列举如下:“子曰:五十有五而至于学”(《为政》)。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这里的”道”“德”“仁”“艺”,都是学的内容,都是”道”。
虽然都要学,但有”志”“据”“依”“游”的不同,所志、所据、所依者是”大道”,所游者是”小道”。
也就是说。
”道”“德”“仁”是”大道”,”艺”是”小道”。
关于”游于艺”,何晏《集解》云”艺,六艺也,不足据、依,故曰游。
”孔子之时,艺是”小人”或”贱人”的”鄙事”。
《论语﹒子路》云:”樊迟请学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由此可见,儒家鲜明的重”道”轻”艺”的教育思想。
[1]受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即”士”阶级,大部分都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线,即孔子说的”学而优则仕”。
官本位思想当时社会主要正统思想,社会阶层按贵贱不同划分为士、农、工、商,工商业者处于社会的底层。
儒家传统思想对我国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儒家传统思想对我国现代化的负面影响一、儒家传统思想对我国历史的负面影响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还没有一种学说能动摇儒学在中国思想界的地位,其深远影响辐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历史上,儒家思想几乎成为政治的玩偶,时而被全盘肯定,时而被全盘否定。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主张批判的继承,但在儒家思想领域,继承的较多,批判的却很少。
其实,在一种思想的继承过程中,对它消极因素的批判也极为重要,它可以使我们得到更多的反面经验,走出自己在思想上的误区。
当然,很多消极因素并非儒家思想最初之意,而是经过历代大儒的“修改”和封建王朝不遗余力的“义务教育”,儒家思想对中国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下面几个方面:“仁”是儒家思想中的重量级元素,它以“爱人”为基础,儒家的伦理思想即由其发展而来,但它与封建宗法等级制是相互制约的,这就显示儒家伦理思想的二重性。
儒学最初便明确了君臣、父子、夫妇等伦理关系,经汉代董仲舒“三纲”、“五常”的加强和宋明理学的进一步巩固,更上一层楼,完全迎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心意了。
在以家长为首的家族组织里,家长和家族一般成员之间,实际上处于奴役和被奴役的对立之中,而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封建政权,是放大了的封建家长制形式。
“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竟被视为格言警语,至今尚在民间广为流传,真是令人诧愕,而对于上层阶级的制约在不断减少,长期皇权、父权、夫权思想的侵蚀,使中国始终也没有建立完整的体制去规范人的行为,人治比法治更有市场。
文化大革命,这场中国现代史上的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仅仅是领袖的一念之差和人民对领袖的盲目崇拜吗?当然,文革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是我们今天回头去看那段历史,为什么会出现“领袖一呼群氓响应”的局面?应当说有什么样的民众,才会产生什么样的领袖,这才是文革的可怕之处。
对于妇女,更是为其戴上“紧箍咒”,要她们牺牲自己来换取名节的虚名。
儒家思想不好的方面
儒家思想不好的方面一1、对个人的影响首先就是让人们过于死板教条,也就是过于模式化。
古代很多的朝代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都会陷入到一定的危机之中,如果遇到年轻有为的皇帝,或者是有责任心的大臣都会想要变法改革,以便让王朝中兴。
这在现代看来自然是好事,但在古代往往会有一大批朝臣站出来反对,而这些反对之人中大都是饱读圣贤书的大儒,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这就是儒家思想带给个人的巨大影响,只会按部就班的延续眼前的利益,不会放眼未来应对危机,在家庭上亦是如此。
其次一个影响就是人们的道德和法律很不容易分清,儒家思想很大的一部分都在强调德道修养问题,因此古代大多数时候对人们的约束都是道德大于法律,如果是太平盛世还好,稍微社会动荡一下就会演变成德治无德,法治无法的混乱局面。
众所周知,儒家学说希望能够成就一个人的修德之路,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过于强调就让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让人们忘记了法制,这就慢慢造成了一种社会制度层面的缺失,在这种大环境下,人们的行为准则往往会出现偏离,最终导致公众缺乏必要的法治思维。
2、对国家的影响说到对国家的影响,最大的一点就是限制了国家的发展,使一个国家始终裹足不前,春秋战国时期虽然距离现在久远,却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巅峰,归根结底是当时的社会不完全依赖于一种学说、一种制度,而是大家相互竞争的关系。
在这种环境下,大家都会想办法去钻研自家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断进步,儒家独大之后,尤其是经过统治阶层处理后,就变成了一种管理束缚民众的工具。
随着儒家在政治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原本官场上百家皆存的现象也被改变,从民族思想的发展角度来看,这显然是没有好处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到了近现代,这种弊端显现的更加明显。
二有以下三个缺点:1、不平等性: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将人分成三六九等;2、古板的政治理念: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3、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人的言行举止,制度不甚合理。
剖析儒家文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剖析儒家文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摘要:儒家文化是历史积淀下来成为传统的并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的精华是我们今天需要着力去继承和弘扬的。
但是,由于中国儒家文化是在长期的封建制度、皇权统治、小农经济环境和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许多糟粕。
面对21世纪人类跨文化交流这一大任务,中国人要想在跨文化交流中占主动地位,首先要实现“文化自觉”,并进而反思中国儒家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做到吸取精华,弃其糟粕。
关键词:儒家文化;中国文化;现代化;负面影响。
任何国家、民族的现代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在解析批判基础上的阐扬。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都是辩证的对立的统一。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时候,我们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态度来认识儒家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作用与影响,包括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关于儒家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消极影响,这里拟提出几个问题做些分析:第一、重道轻器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是一个最高范畴。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与“道”相对的是“器”,指各种派生的、有形的或具体的事物。
孔子早就明确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器”,讲究“安贫乐道”,即使处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知”的境地,也不改其志。
但是由于重道轻器,儒家又把道理解为“大道理”和道德原则,似乎只有搞政治、讲道德才是重道,而关心经济、研究科学技术等都与道无关,因而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轻视科学技术、生产创新等弊病。
儒家将科学技术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贱业末技”,“甚至说技艺是“小人”的事业,为君子所不齿,视之为“奇技淫巧”、“雕虫小技”。
《礼记·王制》说:“凡执技以事上者”,“不与士齿”;“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古代民间甚至流传着这样的歇后语:“教儿习技艺之事——没见识”。
这正像罗素在《中国问题》中指出的:“中国有一种思想极为根深蒂固,即正确的道德品质比细致的科学知识更重要。
儒家思想的矛盾和影响
儒家思想的矛盾和影响。
首先我必须强调,我无意比较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优劣。
本文只是摆出问题。
有反对意见可以扔转头,但是请先看完全文理智的批驳,谢谢。
允许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文将发表于天涯论坛煮酒论史、经济论坛和国际观察三个板块.儒家最核心思想“仁”由性本善为基础,由民本思想和礼制的思想两部分组成。
民本,是民生重于一切。
礼制,是各斯其职,各守其倒。
这里面出现这么一个问题,民生的最根本的推理是保护人的平等,即人人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而礼制恰恰维护的是人的不平等,甚至嫡子和庶子都是不平等的。
由于这种矛盾的存在,儒家发明了“不患贫而患不均”的平均思想来解决民生问题,建立了高于一切法律的道德体系和“仁”的标准来解决不平等的人的阶级矛盾。
以至于后来又有了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修正版。
但是这只是掩盖了矛盾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
这就是儒家两千年来一直只能是思想,甚至成为指导思想,仍然不能对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作出任何实质上改善的根本原因,也是被千古帝王一直利用的一个致命弱点。
而且由于均贫思想的存在,限制了商业的发展(商人是制造财富不平等的因素),有由于有高于法律的道德体系的存在,而不能建立起一套真正有效的监督控制体制(这需要一套人人平等的法律)。
还有作用(无法评价好坏):1、儒家只能以思想方式来影响人,而不能成为具体的法规来限制人(但是这样也使中国文化成为了最具包容性和文化,任何外来文化都能在改良后被儒家所接受)。
2、由于儒家矛盾的存在,是儒家最终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宗教的重要原因之一(请注意,宗教并不一定需要有神的存在)。
又由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其他的任何思想无法完全统一中国人的信仰。
最终使中国人成了进哪个庙拜哪个神的无宗教信仰民族(但是中国人真正尊重和容忍信仰自由,而不是在十字军打了N年之后,到现在仍然排斥伊斯兰教)。
3、又由于其矛盾的存在,读儒家长大的文人们,最终空谈误国的思想家多,实干救国的实干家少。
儒家文化的缺陷和不足是什么?
儒家文化的缺陷和不足是什么?儒家文化曾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客观而言:儒家文化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那么具体有哪些不足之处呢?在我个人看来大致如下:其一迷信个人权威——尽管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理念,然而这一理念依然是建构在君主权威的前提之下,儒家强调的是修身养性,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圣明之君的身上。
然而客观现实却是社会体系的构建不能单纯依赖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性自律,而一定要有一套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体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法律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
其二盲目的经验主义——儒家的忠孝观念是值得提倡的:即使时至今日爱国主义、孝顺父母依然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主旋律,问题在于儒家的忠孝观发展到一定极致的时候就演变为对祖先经验的盲目崇拜,也就是中国历史上历次变法改革过程中所遭遇的所谓“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论调。
其三静态的经济思维——在儒家看来:天地所生财货止有定数,所以要辛勤劳作、勤俭节约。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是有道理的。
问题在于儒家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钱不是(至少不完全是)省出来的,而是赚来的。
儒家只思考如何省钱,却对如何将经济蛋糕做大做强缺乏思考。
其四重文轻武——儒家认为: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如果没有文化软实力的支撑,而仅仅只是盲目秀肌肉只会令别人都害怕自己,而不会发自真心敬重自己。
问题在于:没有硬实力,哪里来的软实力——没有强大的足以保护自己的能力,一张嘴皮子玩得再溜也没用。
综上所述:其实严格意义上这些都很难说是儒家本身的不足,而是对儒家学说断章取义、盲目崇拜导致的——强调道德自律、提倡忠孝观念、宣扬勤俭节约、弘扬传统文化哪一条是错误的?问题在于我们不能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否则我们就是在断章取义。
客观分析儒家思想的弊端
客观分析儒家思想的弊端数千年来的儒家思想固然给中国带来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可也使中国多次遭到灭顶之灾。
儒家学派讲究安身立命,忍让和妥协。
不到最后关头不会反抗,导致中国多次被外族侵扰,凌辱,践踏。
儒家学说同时又极度蔑视法律的存在。
认为法与孝中,孝更为重要。
比如说要“子为父隐,父为子隐。
”儿子应当在父亲违法后依旧包庇父亲,这一想法完全是无视了法律的存在。
儒家思想一味排斥法律规章自以为人们都可以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这就是白日做梦!就是在这种思想的作祟下,当今的中国大陆有一大批的人以此为借口,为自己的罪行开脱。
儒家思想过分注重等级观念,让人们认为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的命令不得反抗或提出异议。
这个做法过分压抑了个性,把所有人教育的循规蹈矩。
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造成了巨大的负面作用。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一个民族,如果缺乏独立思考,独立人格,万紫千红,而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脸,那是悲哀的。
01. 吃亏是福。
许多中国底层人崇尚吃亏,以为吃亏会带来看不见的好处和利益。
其实,不讲原则的吃亏既可悲又可鄙视。
因为,他放弃了自己的权利,忍让了坏人。
但是,许多人吃亏是有目的的,最终还是要谋利的,是要谋取更大利益的。
如果,吃亏仅仅是面对强者的不抗争,不反抗,那就更加不可取。
因为,当他面对弱者的时候,就会针锋相对,寸利必争,不想再吃亏了。
因此,吃亏是福常常是一种阿Q心态。
02. 逢人但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这是典型的东方智慧,即,遇事不讲真话,不讲心理话,甚至,要讲假话,要讲大家都说的话,要讲安全的话,要规避风险。
一个人不阐述自己的真实感情,真实思想,真实意图,真实感受,用虚假的语言把自己包装起来,赢得世俗社会的认可,然后,伺机而动谋取自己需要的利益。
03. 难得糊涂。
这里的糊涂就是是非不分、黑白不辨、真假不论。
不管对和错,不论进步和落后,不提文明和愚昧,一律打哈哈。
糊涂就是心知肚明,但口是心非,言不由衷,莫衷一是。
那么,是不是糊涂就是真糊涂呢?当然不是,他是一种明哲保身的的方法,是不敢坚持真理的遁词,是一种自私的逃避。
儒家思想对经济管理的负面影响
儒家思想对经济管理的负面影响一、儒家思想强韧的影响力作为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儒家学说从春秋时期孔子创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在这么长时期历史的绵延中,儒家思想体系历经无数朝代更迭,被当权者及文人志士不停的更新、扩充、变革,以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自汉武帝时期推行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便成为华夏文化的固有价值系统。
可以说,儒家思想因其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而成为中国古代整个封建时期的主流意识。
经过这么多历史的年轮,儒家思想被弘扬过、被打压过、甚至曾遭到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灭顶之灾,然而,其坚韧的生命力使得其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中为数不多的一直对整个中国古代封建时期产生强大影响力的学说。
自19世纪初,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着清朝的结束而轰然倒塌,新的民主时期创设至今也不外百余年。
虽然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再一次借着“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传播马克思主义,其中的白话文运动更是全面否认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废除文言文,推行白话文,然而就算如此,儒家思想对中国各个层面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对当代中国的经济管理至今仍产生着不可无视的影响。
究竟儒家学说有何魅力?儒家学说中和当代经济管理相关的论述又有哪些呢?二、儒家思想中有关经济管理的论述儒家有着自己的一套经济思想,并在历代变革中成就了我国古代的经济理论。
(一)义利之辩儒家在阐述自己的经济理论时,总是将义与利联系起来。
其推行仁义之道,以礼义之分,要求人们安贫乐道。
孔子在表述其财富观念时说:“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有一个得意门生,叫做子贡,他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被后世商界所推崇,成为历代儒商的杰出代表。
(二)以民为本的自由经济思想孔子关于规划国计民生的目标,首要主张便是富民,认为民富而后才能到达富国,论语中有言:“百姓足,君孰与缺乏?百姓缺乏,君孰与足?〞孟子更是认为国家应该推行仁政“那么民可使富〞,荀子也明确提出“下贫那么上贫,下富那么上富〞的理论。
浅析儒家思想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
浅析儒家思想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摘要: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必定会受到在中国占据正统地位的儒家文化的影响。
15世纪之后,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已经全无,儒家思想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逐渐凸显出来。
关键词:儒家思想;科学技术中国是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灿烂的文明。
中国在科技上有很多重要的发明创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就是例证,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在人类的史册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直到15世纪,中国的科技在世界范围内还处于领先地位。
历史总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掀起汹涌的波涛,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率先在西欧拉开帷幕而非在具有5000年文明的泱泱大国,这就是学术界常常提及的“李约瑟之谜”。
从此以后许多学者试图解开李约瑟之谜,他们通过各种渠道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之路和她的传统文化与思想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在解答李约瑟之谜时,应该探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核心的儒家思想与科技发展之间的联系。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不是一种宗教思想,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比任何宗教还要深,因而中国人常常把儒,释,道并称为三教。
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教至少统治了中国思想界2000多年,这是世界历史上极其罕见的。
历代的统治者都利用儒教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自己不利的部分加以摒弃。
儒家思想是一个非常博大的体系,期中有很多内容是合理的,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起了正面的作用。
儒家的一些看法至今在起正面的作用,这是无法避而不谈的。
但有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没有在中国的科技发展中引起一系列应该发生的连锁反应,产生广泛的社会作用,而在13和14世纪先后传入欧洲后,却为欧洲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这个问题说明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思想体系对中国传统科技发展的阻碍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儒家的弊端是什么?
儒家的弊端是什么?现在的儒家思想,不是孔⼦那个时代的真正的儒家思想。
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在先秦的时候,传统的规则已经崩溃,这是⼀个混乱的时代。
未来到底是应该怎样发展,到底应该⽤什么的思想去教育国民呢?这个在当时已经经过了⽆数次讨论,⼤家还是没有得到正确的结论,许多⽐较有观点的思想逐渐的发展成⼀个门派,在这⾥最著名的就是法家和儒家,以及其他的道家墨家的。
法家和儒家皆是显学,在当时是最⼤的两个门派,两个门派争风相对,⽽且旗⿎相当,不上下下,就这样持续了很久的时间。
但是到了秦始皇统⼀了六国之后,秦国⾃古以来引⽤商鞅变法,靠着商鞅变法从积贫积弱到了⼀个强⼤的帝国。
凭借着变法中好处给秦国带来的军事经济⽅⾯的提升,秦国已经兵强马壮,借此才能够统⼀六国。
在六国统⼀之后,法家发展的地位⼤⼤提⾼,作为了正统的思想,⾃然⽽然⽽然,对其他的门派进⾏打压,可是也不能消灭其他的门派。
但是⾃从秦始皇被那些儒⽣坑坏之后,秦始皇已经⽓急败坏,就下令焚书坑儒,这个给儒家的思想造成了很⼤的损害。
⽽当时的法家代表⼈物李斯,看到这个是⼀个多么好的机会,于是就告诉秦始皇必须要消灭这些乱⾂贼⼦,毁掉他们的思想,才能够让秦朝太平治国。
丞相⾂斯昧死⾔: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以乱实,⼈善其所私学,以⾮上之所建⽴。
今皇帝并有天下,别⿊⽩⽽定⼀尊。
私学⽽相与⾮法教,⼈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则⼼⾮,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率群下以造谤。
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禁之便。
⾂请史官⾮秦记皆烧之。
外加上当时的⽂字还没有完善。
有很多珍贵的儒家思想就这样破灭,造成了真正的儒家思想就这样被消灭了。
到了秦朝灭亡之后,汉最初最开始是引⽤道家思想。
采⽤⽆为⽽治,以此来恢复在期末遭受的巨⼤战乱,让⼈民能够休养⽣息,慢慢的恢复元⽓。
这个时候汉朝最需要的就是道家思想,⽽其他思想也没有进⾏太多的约束。
秦朝灭亡之后,其他思想也慢慢的开始出现,但是也很难恢复到以前那种百家争鸣的状态。
论儒家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负面影响
论儒家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负面影响摘要:儒家思想的重点是安定社会,治国平天下,但儒家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笔者通过本文主要讨论了儒家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思想影响的两面性,肯定其积极意义并重点指出其负面影响。
合理地认识到儒家思想对于当代经济管理思想影响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尽量规避其负面影响,从而才可以在真正意?x上使中国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飞跃。
关键词:儒家;当代;孔子;影响一、诚信对当代经济管理的积极方面“诚信”属于儒家思想,是企业稳步发展的正确的正确经营思想之一,一直是我国自古以来所坚持并付诸实践的美好道德。
在《论语》一整套的著作中,“信”这个字眼提出的频率高达近四十次,由此能够了解到诚信对于我国人民道德的重要性[1]。
在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下,诚信俨然变成企业健康发展的试金石。
以诚信为本来经营与生产的美好道德素质俨然成为我国商业文化乃至国际企业文化的根本宗旨和经营理念。
二、儒家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消极方面(一)重人治轻法治重视以人治理,轻视规则的儒家思想使个人主义在当代经济管理者内心扎下深根。
儒家思想鼓吹以人为本,凭借人来治理,倡导感情化纲常的道德标准,以至于轻视在形式上必要的规则引导。
数千年来为维护封建统治,形成了“表儒家,里法治”的理念。
以人为本的治理方式在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确做出了相当的贡献,但它消极的一方面则极容易造成对法治的忽视,只重视人治的约定俗成的极端治理方式,促进了个人主义在经济管理层面的横行,比如当代企业管理内对于企业管理的优劣完全意义上决定在领头者其个人能力的好坏,此类是相当错误的做法[2]。
(二)重官轻商看重道义而逃避既定利益的合理分配同重官轻商思想不利于促进当代经济管理。
孔子所提出的思想很少讲究利益的合理配置,儒家思想中的重义轻利体现出了对于商业自身本质上的经济活动和对商业层面的一种片面忽视的倾向。
数千年来,因为受到“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当下我国仍然存在许多将商业当做仅仅唯利是图的行业,私下潜意识里抵制与轻视,商人很难得到社会人士的普遍认同。
中国儒家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负面影响
中国儒家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负面影响管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自觉由无序到有序的一种活动。
人类的管理活动从原始的氏族管理到封建的传统管理、近代的科学管理走过了一个漫长的社会历程。
在人类管理思想和学说的浩瀚烟海中,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千百年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辛勤劳动中,萌发、创造出许多卓异的管理思想,如:西周时期"量入以为出"的财政思想,秦汉初年的集权、限田管理思想,司马迁的经济放任主张,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王安石的经济改革政策,张居正的经济改革思想等等。
他们无论是治国之道(宏观),还是治生之道(微观),都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
综观中国古代诸家的管理思想及理论不外乎是儒、墨、法、农、道之说的反映和体现。
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对于如何管理和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众说纷纭,学派沉浮。
但在复杂迷乱之中,却始终存在着一个十分稳定、支配着中国管理意识和行为的管理思想,这就是儒家思想。
作为一种成熟的管理观念形态,中国儒家管理思想源于华夏文化,兴之春秋战国,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确有其不容置疑的成就和价值,它重道、明德、信义、崇礼,与当代某些科学管理思想十分相近。
但同时它也有不少的缺陷和不足,许多封建的、落后与陈腐的观念与当代科学管理相悖逆,从而对我国当代经济转轨中的企业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中国儒家传统管理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文明的国家之一。
中国管理思想的起源和农业密不可分,早在八千年以前,中国已有了原始的种植业,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在以农业为基础的畜牧业、手工业等社会分工之后,中国早期的管理活动和行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社会关系的发展上,随着原始氏族分解为母系大家族,母系大家族过渡到父系大家族,特别是父系大家族中各个家庭分财别居之后,使管理也从氏族社会的原始管理走向了以血缘为纽带,以宗法意识为土壤的传统管理。
儒家害人害己的故事
儒家害人害己的故事(原创实用版5篇)目录(篇1)1.引言:介绍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2.儒家思想的害人之处2.1 儒家思想对个体的束缚2.2 儒家思想对社会的负面影响3.儒家思想害己的例子3.1 儒家学者在历史上的悲剧命运3.2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不适应4.结论:儒家思想的利弊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正文(篇1)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提倡的是“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儒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不仅可能害人,还可能害己。
首先,儒家思想对个体的束缚是显而易见的。
在儒家观念中,人们应当遵循“三从四德”的规范,即女子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为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这样的规范严重束缚了女性的自由和个性,使她们长期处于社会地位低下的状态。
另外,儒家强调“君子”的品质,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追求道德的完美。
这种要求过高,往往导致个体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其次,儒家思想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在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为统治者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得等级制度、皇权至上等观念深入人心。
这种社会制度严重压抑了民众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导致社会发展滞后。
此外,儒家强调“忠诚”,使得人们在面对不公和不义时,往往选择逆来顺受,缺乏反抗精神。
这种顺从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的不公和腐败现象。
再来看儒家思想害己的例子。
在历史上,许多儒家学者因为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念,而遭受迫害和排斥。
如儒家学者孟子,虽然他的思想主张深受后世推崇,但在当时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被视为异端。
这使得儒家学者在历史上的命运多舛,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在现代社会,儒家思想的某些观念和价值观仍然对社会产生着不良影响。
例如,过分强调“面子”文化,使得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
此外,过分追求“和谐”,使得人们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往往选择回避和妥协,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为何有人说儒家思想坑害了中国几千年?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
为何有人说儒家思想坑害了中国几千年?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我不同意这种观点。
说句不好听的话,那些说儒家思想坑害中国几千年的人,就是一些一边吃奶一边骂娘的混蛋!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巨大。
在春秋以来,尤其是汉武帝以来,中华文明能够在几千年的沉浮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儒家思想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儒家继承了黄帝、尤其是西周以来确立的最重要的宗法制的传统,确立了以孝为核心的社会基本规范。
历来遵从儒家的统治者,无论他们怎么残暴、怎么愚昧甚至无论怎么乱搞,都标榜“以孝治天下”。
这成为传统的农业社会稳定、繁荣的基本条件。
换句话说,正是这个“孝”的基本观念,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具韧性的民族、历久弥新。
其次,儒家在孝的基础上,提出仁义礼智信这五常,成为人们心理行为的价值标准。
无论是公卿士大夫,还是布衣庶人,均需要遵循这些价值标准,以致其深深埋入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之中。
中国社会的和谐、繁荣、传承,均是从内到外的发散而非像西方那样由外而内的约束。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的修养要求,正是这些集体潜意识的体现。
说极端些,正是这些价值标准,使中国人真正成为人,而不是人形的野兽!第三,儒家提供了家国天下的宏伟格局,使中华文明成为最具国际主义的文明,成为全人类的文明。
自黄帝逐鹿中原、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秦始皇“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再到汉武帝大一统,儒家思想承前启后,以孔子的大同世界为蓝图,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原则,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情怀,造就了中国人基本的生命价值和终极关怀,为中华文明规划了宏伟蓝图。
第四,儒家基于易经,显化了朴素的辩证观念,发展出的“中庸之道”造就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力。
“执其两端取其中”,“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使中华文明能够不断把握社会发展、思想进步的本质,并能够兼收并蓄且又坚定不移。
任何外来文明、外来思想观念,都能够在中庸的基本原则上融入进来,丰富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
儒家思想的消极面
授课:XXX
2021/3/10
8
很 多中国人,只知道“常回家看看”,不知道看 的时候该做些什么;只知道给同事、同学、朋友随礼, 但不知道结婚的另一方长得什么模样?各种各样繁 琐纷(fen)杂的礼早 让人失去了耐心,只好花钱了事。 可许多人本来境况就不是十分宽裕,为了送礼甚至 到了入不敷(fu)出的程度,实属可怜,也属无奈。
2021/3/10
5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儒家思想核心就是 一个秩序的概念,历代统治者推崇儒家与这一概念 有千丝万缕(lv3 soi day)的联系,统治阶级比老百姓 更需要社会的安定和秩序,而儒家思想正好顺应了 这一意愿,儒家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统治者统治的文 化思想工具。
授课:XXX
2021/3/10
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消极影响
1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 一直深远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言谈、举止。 它为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方方面面都做出了相当 的贡献,现在甚至以后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不夸张得说,正是儒家思想才使中国这一文明古国的
传承没中断(ZHONG DUAN)。
授课:XXX
2021/3/10
2
但从辩证的角度来说,它也确实给中国带来了许多 消极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所谓“吃人”的礼教。
讲礼没有错,礼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但儒家把 “礼”繁索化、程序化、复杂化,把礼推到无以复加的 地位,到了泯灭人性的地步。
授课:XXX
2021/3/10
3
儒家讲“三纲五常”。“三纲”是指“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 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本身就是一个秩序的概念。
授课:XXX
2021/3/10
儒家文化到底影响着我们什么,为什么有些人反对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到底影响着我们什么,为什么有些人反对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孔子,他告诉我们了做人要做个懂仁、义、礼、智、信的人。
其中最重要的是仁,也就是仁爱。
到了后来把儒文化进行二次推广的是孟子,孟子讲求的是一个义字。
可以说,孔孟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孔子的思想。
孔孟之道讲求的是仁义,实际上讲求的是利益。
它和《二十四孝》不一样,《二十四孝》是血淋淋的,不可效仿。
其中有一段是郭巨埋儿,为了让老母亲能有肉吃,郭巨决定把儿子活埋。
这看似是孝,但实际上是愚不可及,把自己的孩子活埋也是一种极其不人道的做法。
人们认为这就是深受孔孟之道所毒害的非人道行为。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为什么说这是孔孟之道儒家文化所致呢?这样做有什么用呢?这一点明太祖朱元璋看得很清楚,作用是“惊世骇俗,希求旌表,规避徭役”,做了这些事情,就是为了当个惊动天下,从而得到人们的表彰,以后可以以先进的身份不再纳税服役。
这也是鲁迅所说的孔孟之道是“吃人的礼教”,新文化运动要打倒“孔家店”的原因。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很多人认为孔孟之道是很虚伪的。
在历史资料《竹书纪年》中表明尧舜禹的禅让是假的,古代的那些人并不比现在的人道德。
连禅让的都是假的,就更别说儒学所倡导的道德了。
虚伪的道德如果发扬下去,就会把社会变成一个口蜜腹剑,自私贪婪又爱面子满嘴仁爱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人本理念是指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中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根本,进而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思想观念。
儒家的管理哲学带有鲜明的“人学”色彩,其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性管理思潮具有趋同性。
“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与儒家“以人为贵”的管理思想有着十分相似的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仁学。
“仁”,是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和理论基础。
“仁”有许多种定义,其中最重要的是“爱人”,如“君子笃于亲”、“故交不遗”、“泛爱众”,说的都是“仁者爱人”,仁学的精神实质就是“爱人”。
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仁学包括哲学、伦理、道德、宗教等一系列属于精神领域的学科。
仁学主张以仁为管理的核心,凡事都以仁爱为原则,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要求关心人、重视人、爱护人。
儒家管理思想不仅发现了“人”,而且揭示了人的普遍性质——仁,注重人的价值,“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崇德尚法,尊贤善听。
儒家崇德尚法的管理观点,是说要从“德法”两方面进行管理。
“德”即正德,端正品德:“法”指刑法。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很明确地把德教和刑法看作是管理的两个方面,“刑以佐德助治”,“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以是和”。
儒家管理思想认为,只有德化才能将管理者的合理意图变成被管理者的自觉行动,将管理者的管理变成被管理者的自我管理。
但德化不能代替一切,没有优良的法度,不能给人的思想行为以正确的引导和规范,也谈不上高效的管理。
儒学的刚柔并济,恩威并用,宽猛齐施的管理实践,对现代管理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儒家还进一步认为,尊贤善听、群策群力是实现管理目标的保证。
首先要尊贤,儒家认为,要做好管理,必须是“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那么如何举贤呢?一要知人,“听其言而观其行”。
二要不分亲疏,任人唯贤不唯亲,“众恶必察,众好必察”,意思就是对于世俗的毁誉不能盲从,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考察,弄清真相,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三要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破格任用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四要“无求备于一人”,对于任何一个人都不要求全责备。
“人和”的整体管理战略,突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
“和,谐也”,指不同东西的和合与统一,它强调不同事物、因素、成分的有机结合,适度调整,措置得当。
儒家管理思想不断追求的目标就是和谐。
“和”是儒家管理思想中一个重要的价值准则。
可以说,儒家“和谐”的管理思想体现出崇尚团结、讲求团队协作的价值观念。
儒家倡导“以和为贵”,但坚持“和而不同”,要求人们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存在差异性、多样性,“和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
从社会历史观上说,“和而不同”是要求管理者必须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具有“泛爱众而亲仁”的人本思想。
管理者应“修身养性”、“明德自律”、“刚健有为”。
儒家管理思想十分重视对管理者自身素质的要求,认为管理者道德人格的完善,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君子德风,小人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盘也,民者,水也,盘圆而水圆”。
因此,管理者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加强管理,必须强调修
身,即加强管理者的个人修养。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儒家管理思想在强调修身的同时,崇尚刚健有为,“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刚毅而木讷近仁”,肯定“刚”是有重大价值的管理伦理品德。
儒家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就是要应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合理地组织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本身既有的各种资源,调动企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作为我国古代很有影响的儒家管理思想,它的价值、作用毋庸置疑,将儒家管理思想很好地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一定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
确立人本管理理念。
人是企业系统构成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而企业管理必须以人为本。
企业要重视员工、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的个人特性,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然,强调重视员工的自身价值并不是宣扬个人利己主义,而更多的是强调群体价值。
企业要善于把员工的个人价值转化为企业价值,善于选择贤才,通过公平、透明的竞争机制和保障机制,锻炼员工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品格,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
确立“为政以德”的管理理念。
儒家“为政以德”的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来说,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名合格的现代企业管理者,要讲求道德形象,而不能只以权力压人。
同时,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主要管理者,都应该遵章守法,自我约束,接受监督;做事公道无私,胸怀坦荡,工作勤奋努力,勇于创新。
管理者应该“修己安人”,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忠信笃行。
管理者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运行效果。
儒家管理思想认为,管理者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学习和修养,才能使自身具有与其职务相称的素质,即“修己”。
并且,还要从“修己”到“安人”,即从自我管理走向社会管理。
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次的管理者,必须讲“信”。
如果表里不一,言行相悖,就不能取信于众。
管理者要“言忠信,行笃敬”,这里所说的“信”,一是要讲信用,二是要取得别人的信任。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取信于人是管理的首要条件。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管理者的信用不仅指言而有信,言而必行,还指他管理的企业在政策、规定等方面的连续性。
现代企业管理要强调“人和”。
现代企业是一个综合系统,是多层次的有机结合体。
怎样协调各种关系,怎样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儒家“以和为贵”的管理思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和”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因素,要保持企业的和谐,就要从组织和个人两方面来加强。
在组织方面:一是要建立一个优秀的领导集体。
领导集体的思想品质、业务能力是组织内人际关系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是要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
分工清晰、责权明确的组织结构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在个人方面: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要真诚地待人接物,给人亲和感,关心别人;管理者要有博大的胸襟,敢于牺牲自己的利益,要处理好上下级关系,特别要处理好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的关系。
综上所述,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而一个人、一个民族不可能割裂传统文化的影响,企业管理活动也离不开特定的民族文化的印记。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任何一种管理都必须适应自己的民族文化土壤和社会历史背景,都必须同自己的民族文化相结合。
因此,对儒家管理思想加以继承、发扬,对于提高现代企业管理的水平,具
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