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第九单元“烽火岁月”考点讲解·归纳 9(新人教版·选修)(18张ppt)
“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写出你的两点成长感悟”(2010·浙
江卷)。提问方式灵活多样。切入的角度有很多,可以从作者 的经历,作品的标题、主题、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各方面出
发。涉及的范围可以是全篇,也可以是局部。此类题型在以后
的考查中将会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开放。一部好的小说都会 有丰富的意蕴,给探究意蕴题提供了广阔的命题空间,此 类题目将会是探究题考查的主角,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红旗谱》中朱老巩凭借匹夫之勇舍身护钟的行动有
多方面的意义,引起读者深深的思索。《红高粱》中的 “奶奶”“爷爷”完全不似以往的革命战争小说中的英雄
形象,而是在生命力的驱动下,为解放生命而活,又为解
放生命而死。作品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红高粱世 界,有丰富的意蕴。探究小说的丰富意蕴是高考探究能力 考点之一。“从不同的角度发掘作品的意蕴”有以下三层
丰富含意,就是探究老艄公的精神品质,发掘老艄公的高尚 灵魂的丰富内涵。小说在刻画老艄公这个人物上,从两个方
面展开,一是回顾老艄公救起了“我”却失去了自己的儿子
的往事;二是从语言、动作、神情等方面写现在的小儿子被
“我”这位法官毫不留情地判进牢狱的老艄公,写老艄公 对这件事的理解和支持。老艄公这个人物灵魂深处的高尚 因素在小说情节的逐渐展开中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丰富。 老艄公的“人魂”也就是“船魂”的内涵,就从这些地方 发掘。 答案:船魂也就是人魂,是老艄公的精神,从小说中看,
性化解读)。(2)“不同层面的发掘”,就是要求对文本 作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一般可从情感、哲学和审美三
个层面分析发掘。(3)文学作品的意蕴是指文本所蕴涵的
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是指读者从作品中领悟到的意义, 即通常所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小说欣赏》第九单元《烽火岁月》单元归纳与整合课件
单元归纳与整合(九) □战争小说发展史 20世纪,对中国来说,可以说是革命与战争的年代。
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烽火硝烟,英雄辈出。
描写革命战争岁月</B>的文学作品,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在作家的创作中占据重要而显著的位置,成为文苑中夺目的奇葩。
革命战争题材的文学创作,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创作局面,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
反映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题材的有梁斌的《红旗谱》;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有袁静、孔厥的《新儿女英雄传》、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刘流的《烈火金刚》、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反映解放战争题材的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这些作品的作者,绝大多数来自解放区,他们既是革命战争的参与者,也是革命战争的记录者。
他们的作品,表现了他们丰富的革命战争个人体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由于自身视角的局限,也使他们的作品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人物刻画呈现类型化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没有经历过革命战争的作家,以审视与回顾历史的视角,重新挖掘革命战争题材,从个体生命的自由与解放、民族精神的发扬与延续、人类命运的探索与反思的角度,建构民间的革命战争历史,呈现与以前革命战争文学创作截然不同的特点,尤其在叙事方法上,借鉴现代主义创作的理论和经验,有较大的突破。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就是这些作品的代表。
《红旗谱》作为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作品,突出了阶级斗争的主题。
小说主要以冀中平原锁井镇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为基本情节展开。
《红高粱》则以“我”的家族为核心,重点叙述“我爷爷”“我奶奶”和他们周围的人物,虽然以抗日战争为历史大背景,其中穿插着国共等多方势力的矛盾斗争,表现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特征,但是主要是表现个体在战争环境中求生存、求自由的原始生命力,甚至透露出许多野蛮的欲望。
如果说《红旗谱》是宏观式地反映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那么《红高粱》则是微观式地关注生命在时代风云中的呈现。
烽火岁月教案
烽火岁月教案一、教案背景《烽火岁月》是一部以抗战时期为背景的电视剧,展现了抗战期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英勇斗争和不屈精神。
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它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本教案通过《烽火岁月》这部电视剧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中国人民对抗侵略的英勇斗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理解《烽火岁月》所描绘的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
2.了解中国人民在抗战期间的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过程。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烽火岁月》这部电视剧展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电视剧中主要角色的塑造和情节发展。
•电视剧中反映出的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和抗击侵略的场景。
2. 方法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看电视剧片段:选取电视剧中的关键片段观看,帮助学生理解剧情和人物形象。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电视剧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和情感价值。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共同学习、讨论和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理解。
•个人写作:要求学生根据观看电视剧的感受和理解,撰写个人反思或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赋予角色:让学生扮演电视剧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让学生观看《烽火岁月》的预告片或选取其中一些精彩片段进行观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思考。
第二步:讲解历史背景通过简要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视剧中所反映的历史背景。
第三步:观看电视剧片段选取电视剧中的一些关键片段进行观看,引导学生观察人物、情节和场景,加深对电视剧的理解。
第四步: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深入理解电视剧中所要表达的意义和价值。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课件:9.18-罗汉大爷(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剖析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2.课文是怎样写罗汉大爷由顺从到反抗的变化过程的?
答案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考点链接 概括内容要点 概括内容要点实质上就是准确理解文章局部、整体的内
容要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要恰当地概括文章要点, 需要阅读者具有较强的阐释能力和综合能力。要概括文章的 内容要点,必须总览全文,把握整篇文章,而不可拘泥于某 些词语,要善于找全文、全段的中心句、指示句、过渡句、 起首句、总结句,把握全文脉络,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找 准内容要点,不遗漏,也不把无关紧要的内容筛选进去。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它以崭新的艺术形式,描绘了中国三四十年代一伙农民古朴、 野性的生活,爱就真爱,恨就真恨,大爱大恨,大生大死, 唤起了人们对那个疯狂而无序的年代里的英雄所具有的那种 漫溢的激情、漫溢的野性和漫溢的自由的追求。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二、写作背景 《红高粱》是站在民间立场上讲述的一个抗日故事,从
不同的角度,或许是更加真实的角度去诠释那个年代的一些 事情,它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把全部景象都用来描绘由土 匪司令余占鳌组织的民间武装,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 乡野世界中的各种野性故事,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 强烈的感情控诉。那片广袤狂野的高粱地,也被渲染成一个 把历史、传统、城乡纵横交错的辽阔绚丽空间。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2.辨形组词
掂惦
揣惴
截戳
踮
湍
戮
楸
拆
锹
柝
愀
折
答案 掂量/惦记/踮脚 揣摩/惴惴不安/湍急 截断/
2018年学习人教版烽火岁月教材课件PPT
• 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要注意这样两点:(1)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生、发展的体 现,分析情节结构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 突。(2)分析情节结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所以,在分析情节结构的过程中,要随时注 意理解、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 小说主题的作用。
• 2.欣赏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技巧。 • 要正确把握小说的描写技巧及其重要作用, 重点应了解、熟悉人物描写技巧所涉及的具 体内容、方法。这其中有肖像描写、行容、方法, 才能较好地欣赏人物的描写技巧,分析好人 物形象,更全面综合地理解小说。
• 赏析指导 • 本单元阅读鉴赏的重点是理解小说的主题、 人物描写技巧和小说的结构。由于两篇课文 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因此鉴赏前要先对作 家、作品进行初步的了解,了解原著的主要 故事情节、艺术特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 作者的创作思想。
• 1.分析小说的主题。 • 小说的主题,首先应该到题材中去寻找。题 材蕴含主题,是主题分析的重要材料和依据。 分析小说的主题,还必须联系小说的时代背 景、作者的创作意图。两篇课文都是以战争 为题材的小说,但反映的主题不一样。《红 旗谱》是解放以后涌出的以革命和战争为题 材的长篇小说,小说中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和人物,打动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红高粱》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小说, 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小说。作者致力于 从战争中挖掘出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
• 《朱老巩护钟》选自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 谱》的第一节。锁井镇农民朱老巩,为保护 公产和地主冯老兰进行斗争,不让冯老兰砸 钟,失败后郁郁而终。小说生动地展示了冀 中农民自发反抗地主压迫的壮丽图景,塑造 了一个勇敢果断、嫉恶如仇的农民英雄形象。 • 《罗汉大爷》选自莫言的小说《红高粱》。 课文一开头,用倒叙的方法,追溯那段不平 常的历史,引出读者期待中的英雄罗汉大爷。 通过对罗汉大爷由顺从到反抗过程的描写, 塑造了一个忠厚老实,但为了自己自由安宁 的生活,为了自己的尊严,敢于反抗、敢于
高中语文 第九单元烽火岁月单元概述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烽火岁月单元概述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烽火岁月
单元概述
( 从古到今,燕赵涌现了许多顶天立地的英雄。
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这里更出现了许多撼人心魄的故事,从万古流芳的狼牙山五壮士、敌后武工队到惊心动魄的地道战、地雷战、雁翎队……河北大地上上演了一幕幕传奇故事。
而相隔不远的齐鲁大地也是英雄辈出:神出鬼没、飞驰在铁道线上的“飞虎队”英雄群体,炸得日寇魂飞魄散的民兵“地雷大王”,运用甘美的乳汁救活伤病员的红嫂,罗汉大叔、“我爷爷”“我奶奶”等普通的人,也都成了响当当的英雄。
通过作家们的浓彩重墨,一部部讴歌英雄业绩、描绘英雄壮举的鸿篇巨制带着炫目的光彩,向我们走来,那一位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也一一走进了我们心里。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作者及《红旗谱》《红高粱》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特点,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老一代农民对封建剥削压迫的觉醒和反抗精神。
学法指导
(1)了解并复述故事情节,增强概括能力。
(2)找出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体会典型的艺术手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习朱老巩等英雄们为了群众利益甘愿牺牲的精神,讴歌罗汉大叔们身上流露出的顽强的生存意识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九单元18《红高梁》
三、情节链接
节选部分前的情节(第一节):土匪司令余占鳌(我爷爷)带 着儿子豆官和自己的队伍,在公路旁边的高粱地里等待伏 击日本鬼子的车队。 节选部分后的情节(第四节):余占鳌等人在公路边埋伏; 追叙奶奶拉着余占鳌和另一支抗日队伍(国民党系统的冷 队长)一起喝掺有罗汉大爷血的高粱酒,共同明誓,为罗 汉大爷报仇,打日本鬼子;再追叙罗汉大爷怎样被日本鬼 子活活剥皮杀割的。
②只有广泛、全面性________信息,才能完整地反映管理 活动和决策对象发展的全貌,为决策的科学性提供保障。 答案:(1)祈求 (2)消逝 (3)收集 搜集
4.熟语积累与运用 (1)解释词义。 ①花容月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踉踉跄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麻木不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狼吞虎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吃里扒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胆战心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铁iūq(iāo(
)树 )
qiǎo( )然
chāi( )开
金tuò(
)
答案:茎 颈 泾 薄 簿 楸 锹 愀 拆 柝
3.近义词辨析 (1)祈求·乞求 都是动词,表示希望、请求。 “祈求”真诚恳切地希望或请求,多表示向神灵祷告,祈 祷赐福,保佑,或满足某种需求。 “乞求”低三下四地谄媚或屈尊地请求,多表示向地位高 的人请求给予,希望得到某种东西。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高中语文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18《红高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烽火岁月
18 《红高粱》
学国学 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
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
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选自《论语·八佾》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 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 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 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 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
典》。
小学五年级辍学后,回乡务农近十年。1976 年参加中国 人民解放军。来到渤海边上,站岗之余依旧喂猪、种菜。 1979 年秋调至解放军总参谋部,历任保密员、政治教员、 宣传干事。1981 年开始创作,发表了《枯河》 《秋水》 《民 间音乐》 等作品, 1985 年以中篇小说 《透明的红萝卜》 《 ( 中 国作家》1985 年 2 期)轰动文坛。1986 年毕业于解放军艺 术学院文学系。 先后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 《透明的红萝卜》 《爆炸》 《红高粱》等。
(2)多音字 ( 累 ( ( ( ( 着 ( (
( 强 ( (
)累赘 )劳累 )累进 )穿着 )着迷 )着数 )走着
)坚强 )勉强 )倔强
( 糊 ( (
( 调 (
)糊涂 )糊弄 )糊上墙缝 )调虎离山 )调整
答案:(1)liù zhou yì pá lià nɡ qià nɡ bō ɡā jiā luò jì nɡ luá n diān xī sū (2)lé i lè i lěi hú hù hū zhuó zhá o zhāo zhe dià o tiá o qiá nɡ qiǎnɡ jià nɡ
四、文学常识 红高粱家族 “红高粱家族”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的作品。 “红高 粱家族”由《红高粱》 《高粱酒》 《高粱殡》 《狗道》 《奇死》 五部组成。
第九单元-烽火岁月课件(共59张PPT)
小说的创造风格也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红
旗谱》的艺术风格是浑厚而豪放的,始终是革命乐 观主义的高亢嘹亮的调子。”作品所体现出的民族 风格和民族气魄也为评论家们所普遍关注。梁斌的 《我为什么要写〈红旗谱〉》中也谈到自己在开始 创作的时候,熟读了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 上的讲话》,并仔细研究了几部中国古典文学,重 新读了苏联的著名小说,“我时时刻刻心中在想念 着,怎样才能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把那些伟大的品 质写出来。为此,才想到要写故乡人民的面貌,写 故乡的民众,故乡的地方风光;
主要代表作品有:《檀香刑》、《生死 疲劳》、《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 《透明的红萝卜》、《丰乳肥臀-增补版 》、 《天堂蒜薹之歌》、《拇指铐》、《白狗秋 千架》、《红高粱家族》、《酒国》、《食 草家族》、《白棉花》、《红树林》等。
作品概述
1986年,中篇小说《红高 粱》的发表,产生很大反响。 随后,他又写了与《红高粱》 在故事背景、人物等有连续关 系的几个中篇,它们后来结集 为《红高粱家族》。这些小说, 主要以对小说中的故乡高密的 记忆为背景展开。
《红旗谱》自然而然地 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一、内容上,小说反映 的锁井镇农民几代人的斗争, 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 实;所塑造的农民英雄形象, 具有传统的个性与风貌,继 承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慷慨激 昂的反抗精神。
二、在形式上,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 统手法,故事性很强。
小说一开始就将激烈的阶级矛盾冲突呈现 在读者面前,其后情节展开,更是环环相扣, 波澜起伏,让读者欲罢不能;刻画人物,主要 在激烈的冲突中,以人物的言行,揭示其内心 波澜和性格特点。
《红高粱》就是通过“我奶奶”戴凤莲和 “我爷爷”余占鳌的故事,以时空错乱的顺序, 借用意识流的表现方法,叙述了昔日发生在山东 某乡村的一曲生命的颂歌。
18课罗汉大爷 56张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2010年高考江苏卷)(原文在第十七课)
13.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 队形象。(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要抓住直接或间接描写人物 的文字。本文写领队的文字虽不多且较分散,但每一处都
节选部分后的情节(第四节):余占鳌等人在公路边埋
伏;追述奶奶拉着余占鳌和另一支抗日武装(国民党系统) 的冷支队长一起喝掺有罗汉大爷血的高粱酒,共同盟誓, 为罗汉大爷报仇,打日本鬼子;再追叙罗汉大爷怎样被日 本鬼子活活剥皮杀害。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2)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的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 莫言的作品中充满着幻象,这种幻象充满着浪漫色彩和诗 的意境。这种美学效果的产生,依赖于作家运用童话、寓 言的手法,把幻象与现实糅合在一起精确地表现出人物内 心世界以及作者的主观世界奇特的心理过程,这也构成了 莫言小说“忧郁的主调”之下“一方面是凄楚、苍凉、沉 滞、压抑,另一方面则是欢乐、激情、狂喜、抗争”的独 特的叙事风格。《红高粱》中奶奶弥留之际的幻象描写精 彩之极,在蓝天、白云、红高粱的交相辉映下,“一群雪 白的野鸽子”飞临奶奶的身边,“用宽大的笑容回报着奶 奶弥留之际,对生命的留恋和热爱”。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情感取向:
(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 (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探究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 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红旗谱》——朱老巩护钟精选优秀课件(9)
爱斌曾“三辞官”:第一次是辞《新武汉日报》社
长之职;第二次是辞中央文学研究所机关支部书记之职;第三次是辞天津
市副市长之位。梁斌辞官的初衷只有一句话:不写好《红旗谱》,无颜见
江东父老!
注 梁斌(1914—1996),当代作家。原名梁维周。河北蠡县人。1935年起 在家乡从事革命斗争,同时创作了许多小说。
答案
4.近义词辨析 (1)暴发·爆发 辨析: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②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 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 迸出;②通过外部冲突的形式而发生重大变化,例如用革命的手段来推翻 旧政权,建立新政权;③(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 运用:①因为受到冰岛火山_爆__发__产生的火山灰干扰,德国境内的16个国 际机场中的13个已经停飞。 ②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突降暴雨,局部地区最高雨量达204毫米,暴 雨致山洪_暴__发__。
—— 于 谦 《 石 灰 吟 》
(5)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 陈 毅 《 梅 岭 三 章 》
(6)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
返回
自主积累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一 作者视窗
丹心吐朱墨,肝胆著华章——梁斌
如果说历史锻造了《红旗谱》的血肉,那么梁斌就是其
点睛的灵魂。《红旗谱》渗透着梁斌的爱恨与性格,梁斌的
答案
3.冯兰池的性格特征是什么?严老尚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冯兰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他道貌岸然、心狠手辣、仗势欺人、 贪婪霸道、阴险狡诈。严老尚则是地主阶级的帮凶,他老奸巨猾、阴险 毒辣、狡诈虚伪。
答案
3 师生探究
1.课文浓墨重彩地刻画了朱老巩和严老祥两个农民形象,还刻画了哪些 农民形象?对这些人物形象应该怎样理解?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练习:第九单元17《红旗谱》 Word版含解析.doc
第九单元烽火岁月17《红旗谱》朱老巩护钟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产生了许多撼人心魄的故事,从万古流芳的狼牙山五壮士、敌后武工队到惊心动魄的地道战、地雷战、雁翎队……这一幕幕英雄传奇,在作家们的心中烙上深深地印迹,于是一部部讴歌英雄业绩,描绘英雄壮举的鸿篇巨制带着炫目的光彩,向我们走来,那一位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也一一走进了我们心里,令我们热血奔涌,豪气干云。
朱老巩,这位冀中平原锁井镇上的护钟英雄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课内挖掘】《朱老巩护钟》一文的线索始终是朱老巩和冯老兰之间的斗争。
正是斗争这一线索把斗争人物的命运展现了出来,使得全文充满了紧张的节奏,把一场迫在眉睫的斗争推到了读者面前。
[技法点拨]文章的线索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
线索的分类(1)以人物为线索;(2)以事情为线索;(3)以物品为线索;(4)以地点为线索;(5)以时间为线索;(6)以感情为线索。
⊙精彩运用请你选择一个物品或一件事情作为线索写一篇文章。
【示例】哑了的三角琴父亲的书房里有一件奇怪的东西。
那是一只俄国的木制三角琴,已经很旧了,上面的三根弦断了两根。
它高高地挂在墙角,灰尘盖住它的身体。
可是它从来不曾发过一声悲叹或呻吟。
我叫它做“哑了的三角琴”。
有一天午后,好奇的我偷偷溜进父亲的书房,爬上椅子。
当我的手指刚挨到三角琴,耳边一响,三角琴躺在地上,成了几块烂木板。
父亲回来后小心地把它们用报纸包起来,然后慎重地放到橱里。
我很后悔,父亲慢慢地抬起头:“孩子,我并不怪你,我不过在思索、在回忆一件事情。
”“说起来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父亲这样地开始了他的故事,他的声音非常温和,“是我同你母亲结婚后的第二年,我在圣彼得堡大使馆里做参赞。
这一年夏天,你母亲一定要我陪她到西伯利亚去采集囚人歌谣。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监狱里向来绝对禁止囚人唱歌,犯了这个禁例,就要受重罚。
烽火岁月 PPT课件3(6份)
支书接着又提了四清、五根、六顺几个人选,但不是和这个支委是 朋友,就是和那个专干沾亲戚,都没通过。支书揉揉倦极了的眼说: “我最后再提一个,再通不过,咱一块儿挨上面的训吧!黄七眼!”
2.涵咏词义
(1)词义理解 形容态度、声势凶猛而嚣张。 ①气势汹汹:_因__羞__愧__到__了__极__点__而__发__怒__。____ ②老羞成怒:_比__喻__用__恶__毒__的__话__诬__蔑__别__人。
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的问题。 ③血口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逃兵请回一个团,架起大炮,强迫他赔偿5 000块大洋,他却把这笔钱分 摊到锁井镇的贫苦百姓头上。朱老明串联二十八家穷人告状,官司从县 里打到北京大理院,但官府偏袒有钱人,冯老兰的儿子冯贵堂又念过大 学法科,会打官司,结果穷人输得一塌糊涂。朱老明赔了5亩地,几乎气 瞎了眼,严志和也搭进去一条牛……
锁井镇又掀起的凝聚了上一代人仇恨的斗争,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 和历史内涵……
•
4、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
5、从来不跌倒不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站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
•
6、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
•
7、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
8、有些人,因为陪你走的时间长了,你便淡然了,其实是他们给你撑起了生命的天空;有些人,分开了,就忘了吧,残缺是一种大美。
横无赖,都能从人物的语言上得到展现。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单元归纳与整合课件(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 三、规律提取
• 解答文学作品中考查叙述角度及叙述人称类的 题目时,首先要注意把握作品的叙述角度,找 准叙述者的身份和位置,从而确定作品的立足 点、表述重心及人物情感。
• 其次,要注意分析作品中的叙述人称。叙述人 称的不同,体现了作品内容设置、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区别,而这一些对分析作品 中的人物和形象及其表达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 革命战争题材的文学创作,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 了空前繁荣的创作局面,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优 秀作品。反映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题材的有梁斌的《 红旗谱》;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有袁静、孔厥的《新 儿女英雄传》、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刘流的《烈 火金刚》、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反映解放战争题 材的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曲 波的《林海雪原》等。这些作品的作者,绝大多数来 自解放区,他们既是革命战争的参与者,也是革命战 争的记录者。他们的作品,表现了他们丰富的革命战 争个人体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由于自 身视角的局限,也使他们的作品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人物刻画呈现类型化的特点。
• 二、考题热身 • (2011·浙江省高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文后问题。
• 第9车厢
• □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买的是 第2车厢的票,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 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 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趟列车 ,大家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 如果说《红旗谱》是宏观式地反映一个时代的 风云变幻,那么《红高粱》则是微观式地关注 生命在时代风云中的呈现。前者更多地表现人 物在斗争中推动时代风云的发展,而后者更多 地表现人物在历史潮流的裹挟中被动地生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反抗;前者更多地呈现民族史的规模和框架, 而后者更多地表现个人的生存轨迹。
【金版学案】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九单元烽火岁月单元概述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1)
【金版学案】2021-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烽火岁月单元概述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小说欣赏》
烽火岁月
单元概述
( 从古到今,燕赵涌现了许多顶天立地的英雄。
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那个地址更显现了许多撼人心魄的故事,从名垂青史的狼牙山五勇士、敌后武工队到惊心动魄的地道战、地雷战、雁翎队……河北大地上上演了一幕幕传奇故事。
而相隔不远的齐鲁大地也是英雄辈出:神出鬼没、奔驰在铁道线上的“飞虎队”英雄群体,炸得日寇魂飞魄散的民兵“地雷大王”,运用甘美的乳汁救活伤病员的红嫂,罗汉大叔、“我爷爷”“我奶奶”等一般的人,也都成了响铛铛的英雄。
通过作家们的浓彩重墨,一部部歌颂英雄业绩、刻画英雄壮举的鸿篇巨制带着炫目的光荣,向咱们走来,那一名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也一一走进了咱们内心。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把握作者及《红旗谱》《红高粱》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式: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描述的特点,深切明白得作品的思想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老一代农人对封建剥削压迫的觉醒和招架精神。
学法指导
(1)了解并复述故情形节,增强归纳能力。
(2)找出描述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体会典型的艺术手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习朱老巩等英雄们为了群众利益甘愿捐躯的精神,歌颂罗汉大叔们身上流露出的顽强的生存意识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
2020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烽火岁月15红旗谱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15.《红旗谱》朱老巩护钟课时演练促提升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跳跶.(da) 矗.立(chù)锃.亮(chéng)摩挲.(suō)B.滹.沱(hū)釉.子(yòu)胳膊.(bo) 胡髭.(zī)C.窗棂.(líng)铡.刀(zhá)肩胛.(jiā)槅.扇(gé)D.愣怔.(zhèng)攥.住(zuàn)铸.造(zhù)捺.上(nà)项,“锃”应读“zèng”;C项,“胛”应读“jiǎ”;D项,“怔”应读轻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揣摩陨落烦躁打架斗欧B.讹诈梦魇置喙披星带月C.下颏忤逆洗练气势凶凶D.褡裢烜赫暴戾出言不逊项,“欧”应为“殴”;B项,“带”应为“戴”;C项,“凶凶”应为“汹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政府安土重迁....,拨给搬迁到外省的移民一大笔搬迁费,使他们在建好新的家园后,还有足够的生活费。
B.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做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C.这盘棋他一味地攻击,中了对方的调虎离山....计了。
D.在索契冬奥会上,张虹勇夺女子1 000米速滑冠军,她在领奖台上手举鲜花对观众付之一笑....,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土,不肯轻易离开。
属于望文生义。
B项,“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应改为“参差不齐”。
D项,“付之一笑”指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
与句意不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宽带中国专项行动,使我国宽带家庭覆盖面和网络能力都有了大幅增加,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将是解决“宽带不宽,网速不快”的问题。
B.通过“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的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
烽火岁月教案[001]
烽火岁月教案[001]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的社会背景以及中共在这个时期的策略和作用;
2.认识抗日战争中的几次重大战役,并分析这些战役的意义;
3.了解烽火岁月中的普通人在战争中的遭遇和牺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以及战争中的几次重大战役;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战争中普通人的遭遇和牺牲。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1. 教学内容
1.抗日战争爆发的社会背景;
2.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策略和作用;
3.抗日战争中的几次重大战役: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八路军、新四军;
4.烽火岁月中的普通人在战争中的遭遇和牺牲。
2. 教学方法
1.授课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以及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策略和作用;
2.讨论分析:通过讨论分析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八路军、新四军等几次重大战役的意义;
3.视频展示:通过展示关于烽火岁月中普通人在战争中的遭遇和牺牲的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战争带来的苦难和牺牲。
四、教学评估方法
1.讨论:在讨论中考察学生对于战争中的普通人的理解和了解;
2.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上所学知识,写一篇有关抗日战争的作文以及总结学习到的知识。
五、教学拓展
1.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有关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文件和材料,深入了解中共在战争中的作用;
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前往历史博物馆或者历史遗迹进行实地考察,强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新课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姑娘好象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第17课红旗谱第18课红高粱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我的祖国》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革命战争小说的全貌和特点。
2、知道此类题材小说的历史背景和丰富内涵。
3、知道《红旗谱》作为农民革命史诗的特点。
4、知道《红高粱》的叙事手法。
过程与方法1、小组阅读,结合参考书籍,解决学习目标的基本问题。
2、练习自己动手写有关历史的小文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正确坚定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单元概述战火的年代里有很多热血肆意的故事,本单元学习的历史题材小说《红旗谱》和《红高粱》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两个阶段有关革命战争题材的故事。
我们在学习中可以借小说的记叙了解过去,看到以前战争的残酷,人民的坚韧,侵略者的无耻。
作品学习作者简介梁斌(1914—1996),原名梁维周,河北蠡县人。
1955年后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
梁斌长期在冀中生活、战斗和工作,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考入保定第二师范,并参加了二师的学潮斗争。
1933年去北平,参加了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开始写杂文、散文和小说,挣一点稿费维持生活。
而后到济南,考入山东省立剧院,学习戏剧表演,担仍坚持文学创作,写出以高蠡暴动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夜之交流》。
1953年动笔写《红旗谱》,1957年底出版,1962年开始写第2部《播火记》和第3部《烽烟图》。
这三部小说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生动逼真的冀中农民革命斗争的画卷。
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社会影响最大的是《红旗谱》。
作品概述《红旗谱》是三部曲长篇小说,第一部《红旗谱》(1957),第二部《播火记》(1963),第三部《烽烟图》(1983)《红旗谱》通过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为中心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获得重大的成就。
两家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一个地主: 冯兰池。
史诗性的结构组成。
在《红旗谱》中以古代章回小说为基础吸收古代文学的营养,建构出具有历史深度的史诗性结构。
以楔子开始,画面展开。
即依托历史事件的重现(保二师学潮)又加之人物的精彩刻画(朱老忠人物形象)。
作品分析朱老巩去世后,他的儿子小虎子(即朱老忠)逃到关外三十年,后来怀着报仇雪恨的心愿回到了家乡从上一代的恩怨到现在的时代危机,朱老忠的复仇之路不再是自己的个人行为带有时代的色彩。
从此《红旗谱》出现了新的篇章。
朱老巩《红旗谱》成功地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第一代:朱老巩、严老祥第二代:朱老忠、严志和第三代:江涛、运涛、大贵、二贵朱老忠是作者向当代文学贡献的一个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农民革命英雄的艺术典型。
评论家们认为是:“一个兼有民族性、时代性和革命性的英雄人物的典型”.朱老忠具有中国农民慷慨好义、济危扶困、舍己为人的朴实品质,“出腿才看两脚泥”当他寻找到革命道路后,坚定信念,努力革命。
朱老忠已不再是普通的农民英雄,经过作者锻造,已经得到升华,成为革命斗争中新农民英雄和典型人物。
《红旗谱》自然而然地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一、内容上,小说反映的锁井镇农民几代人的斗争,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所塑造的农民英雄形象,具有传统的个性与风貌,继承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慷慨激昂的反抗精神。
二、在形式上,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手法,故事性很强。
小说一开始就将激烈的阶级矛盾冲突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后情节展开,更是环环相扣,波澜起伏,让读者欲罢不能;刻画人物,主要在激烈的冲突中,以人物的言行,揭示其内心波澜和性格特点。
三、在结构上,作者借鉴古典小说章回的分卷分章,故事独立成章,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四、在语言上,运用河北农村鲜活的口语,使人物语言生动、富有个性。
同时叙事写景简洁明快,洋溢着浓厚的乡土韵味。
资料链接《红旗谱》的出版震动了中国文坛,其宏大的历史画卷,丰满的英雄形象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成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被誉为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的历史画卷和壮丽的史诗,成为“三红”(《红旗谱》《红岩》《红日》)之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红旗谱》出版后曾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及文艺界知名人士,如周恩来、陈毅、陆定一、郭沫若、茅盾、周扬、田汉、老舍等人的热情赞扬和高度评价。
时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的林铁,则给梁斌提高两级行政级别,享受省部级待遇,以表彰他对祖国文学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自有新文学以来,我国小说中描写农民生活的作品有过许多,写革命农民生活与斗争的作品也不少。
但把现代中国农民放在宏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相当完整地写出农民逐步提高阶级觉悟,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为革命战士,突出地刻画了这种英雄典型形象的,应该说,《红旗谱》是第一部,也是这类作品中影响最大的一部。
《红旗谱》出版后,受到了评论界的高度赞誉。
“梁斌的《红旗谱》充满了那样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那样高大丰满的人物形象,那样多姿多彩的生活图景,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整个民主革命时期这个农民的生活和斗争,在艺术成就上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和深度,是十年来我国文学创作中突出的收获。
当时的《文艺报》刊发了大量的关于《红旗谱》的评论文章,并于1958年编辑出版了《革命英雄的谱系——〈红旗谱〉评论集》。
其中对《红旗谱》的赞誉主要集中在小说的史诗性、农民英雄形象的塑造、民族风格等方面。
方明的《壮阔的农民革命的历史图画——读小说〈红旗谱〉》,称《红旗谱》在我们面前展开的是一部革命斗争的史诗,也是一幅壮丽和广阔的历史图画。
小说描写了1927年大革命前到“九一八”事变后近十年间北方农村和城市的阶级斗争,以及阶级关系的变化;并在这一宽广的时代背景上,描写了革命斗争和革命英雄人物的发展与成长。
小说通过朱老巩大闹柳树林,朱老明三告冯老兰到反割头税运动,鲜明地反映了农民从泄私愤到报公仇,从自发的反抗到有组织的斗争这一发展过程。
小说的创造风格也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红旗谱》的艺术风格是浑厚而豪放的,始终是革命乐观主义的高亢嘹亮的调子。
”作品所体现出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魄也为评论家们所普遍关注。
梁斌的《我为什么要写〈红旗谱〉》中也谈到自己在开始创作的时候,熟读了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仔细研究了几部中国古典文学,重新读了苏联的著名小说,“我时时刻刻心中在想念着,怎样才能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把那些伟大的品质写出来。
为此,才想到要写故乡人民的面貌,写故乡的民众,故乡的地方风光;我要把故乡的人物、性格、风貌、民族及地方风光,活跃于纸上,我不得不从这一方人民生活中,选择、提炼典型性的语言……我时常在想着,怎样才能使它成为喜闻乐见的文学创作,我选择了古典小说中的传统手法。
在章法结构上,不脱离古典文学的民族形式;语法结构上,不脱离农民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写得通俗一些,使有文化的农民看得懂,没有文化的农民听得懂。
”1、矛盾起因:地主冯兰池要砸掉古钟顶税;2、矛盾发展:朱老巩决心拼死护钟;3、矛盾冲突:冯兰池和朱老巩在钟前的激烈斗争;4、矛盾回缓:严老祥出面调解;5、矛盾高潮:朱老巩中了冯兰池调虎离山之计,护钟行动失败;6、结局:朱老巩含恨离世。
“思考”答案一、二、这些加点的词语基本上都是动词,通过朱老巩的行动和言语,表现朱老巩豪迈、勇敢的斗争精神,重点理解在选文中的动词运用。
三、课文没有多少关于古钟的直接叙述,基本上通过人物的对话透露相关的古钟信息。
要点:古老、珍贵、农民们的珍惜物、代表意义。
作者简介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主要写乡土题材,其成名作为《红高粱家族》。
主要代表作品有:《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丰乳肥臀-增补版》、《天堂蒜薹之歌》、《拇指铐》、《白狗秋千架》、《红高粱家族》、《酒国》、《食草家族》、《白棉花》、《红树林》等。
作品概述1986年,中篇小说《红高粱》的发表,产生很大反响。
随后,他又写了与《红高粱》在故事背景、人物等有连续关系的几个中篇,它们后来结集为《红高粱家族》。
这些小说,主要以对小说中的故乡高密的记忆为背景展开。
《红高粱》就是通过“我奶奶”戴凤莲和“我爷爷”余占鳌的故事,以时空错乱的顺序,借用意识流的表现方法,叙述了昔日发生在山东某乡村的一曲生命的颂歌。
这些图景,来源于他童年的记忆,在那片土地上的见闻,以及他的丰沛的感觉和想像。
他把笔伸向“历史”,在这片充满野性活力的生活场景上,叙述先人在过去年代的生活,他们(“我爷爷”“我奶奶”)生命的奔放热烈和无所拘束的传奇性经历。
莫言小说有着丰富的主题内涵。
最重要的则是对生命意识的弘扬。
作者有意塑造了“我”爷爷奶奶这一辈人物,刻画了余占鳌、戴凤莲、罗汉大爷等形象。
他们嗜杀成性又视死如归,杀人越货又精忠报国;他们是自然生命的化身,体现了一种剽悍的生命本能。
戴凤莲剧照小说中,祖父母辈人物和他们充满生机的生活,构成了最有光彩的一部分,而父母一辈和“我”的同代人则显得麻木萎缩,他们被沉重的生活压弯了脊梁,生活之火几乎熄灭;作者在几代人的对比中,鲜明地表现了对生命之力的崇敬、赞美和对种族退化的深深忧虑。
《红高粱》的叙事呈现非常自由的时空结构,并不按照一般小说的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安排情节。
节选部分是小说的第二、三节。
作品分析《红高粱》剧照1、在内容上,民间立场的凸现。
审视历史,审视抗日战争。
站在民间立场上讲述的一个抗日故事。
这种民间立场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情节框架和人物形象这两个方面。
2、多向度叙事手法。
‚我‛是故事的讲述人,但是主要的视角却是‚父亲‛的,第一人称的讲述时时滑到第三人称(父亲)的叙述中。
视角与人称的变换,使故事陌生而又情趣,在时间跨越中,使小说的结构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3、浓墨重彩的感觉描写。
莫言则把感觉描写放到最突出位臵。
他总是丢开故事与人物的叙述,抓住一切机会切入感觉描写,把读者直接领进各种‚场景‛中。
4、语言上,语汇的丰富与语句的富有变化。
他的小说以现代书面语为主,但也大量使用了口语、方言俚语、文言词汇、城市流行语以及某些社会科学的专业术语。
英雄形象农民刘罗汉,乘夜潜入,用铁锹铲伤骡蹄马腿无数,被捉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