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是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概念(高中阅读)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1)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1)先秦两汉文论名词解释:诗言志:源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合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诗言志”就是用诗来表达心理面的东西。
具体内涵不断的发展变化。
内涵:(1)“诗以言志”发端和“情志合一”的确认。
在先秦起初的“诗以言志”中,人们眼中的诗,大多数是作为“用”的诗,而不是用来创作诗。
朱自清在《诗言志》一文中把“诗言志”分为四个方面:一、献诗陈志,二、赋诗言志,三、教诗明志,四、作诗言志现都只是对《诗经》文本的运用。
这样,最初形态的“诗以言志”,在具体的运用中,不妨称之为“以言志”“诗以言志”是“用诗”“引诗”。
(2)《诗大序》中明确的提出作诗与言志之间的关系:“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从中可以看出《诗大序》承认诗歌是抒情(3)诗言志”的政教功能所表现的集体之志的情感。
“诗言志”的原始内涵并非只为“志”,而是含情的“志”。
因为“诗言志”原初状态本身指向并不确定,他既可指原始的个体自然情性,也可指受道德节制而具有教化功能的社会集体之志。
随着儒家思想在中国占统治地位,诗论中核心是放在“言志”这一层面上的,而这个“志”是更偏向于政治集体之志,淡化个人自然之情的。
(3)由群体情志向诗言个体情志的转变。
到了汉末的动乱,儒家的思想受到质疑。
这就促使人们对社会制度、传统伦理与个人的生存状况的反思,促成了个人意识的觉醒。
加之汉代的人物清议,魏晋人物的品藻,使人们不断发现自身的品格、气质、才情、风貌的美,而对这些的充分肯定,就是对人的个体情志的充分肯定。
此外魏晋玄学反对礼教对人情感的约束,提倡顺应自然,魏晋玄学的哲学观念由政教功利的诗学向审美诗学的过渡。
魏晋时期被人们称之为“文学的觉醒”,也可以说诗人的觉醒时期。
正是在这个儒家思想衰退、异端思想兴盛的活跃期,各种文学观念开始自觉形成,文学创作也更加强调抒发人的性情。
浅议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情志因素
诗词中表现世事变化 , 人间冷 暖悲欢 的 耐人 寻味 :那就是无论是鉴赏形象 , 鉴 最后, 专注注解 内容 , 提取诗 歌 暗 鉴 赏艺术手法 , 还 是鉴赏 示信息 。 其中, 介绍写作背景的 , 往往暗 有“ 海 内存知 己, 天涯若 比邻” 的朋友至 赏语 言特点 ,
情, “ 独在异乡 为异客 ,每逢 佳节倍思 结构技巧 , 最后一个答题点都会归结到 示诗人 的创作动机及本诗 的思想内容; 亲” 的兄弟情 深 , “ 谁 言寸草心 , 抱得 三 古诗 的情感上 。可见 , 领会古诗 的情志 介绍相关诗句的 , 往往暗示本诗的用典 春晖” 的母子情浓等等 , 这些送 别诗 , 羁 是诗词鉴赏过程 的必要环节和落脚点 。 或 意境 ; 介 绍作者 的, 往往暗示本 诗的 旅诗在相 思的愁苦 中反映人 间真情 的 美好 和温暖 ; 儿“ 蓬头稚子学垂纶” , “ 待
舜” 的执着 的儒 士是志 。 铭 心的感化 。 败” “ 扬州烽火 ” “ 神鸦社鼓 ” “ 廉颇老矣 为私的情 志则 多表现为游子羁旅 , 三、 写好诗评 , 归于情志 尚能饭 否” 等似箭互不 关联 的事 , 抒发 离愁别绪 , 乡思情重 , 亲恩难忘之类 , 在 在中学古 诗词鉴赏 中有一个 现象 的是虽有雄才大略却不被重用的慨 叹。
《 示J L ) X ( 春望》 等都是 反映爱 国精神 , 忧 得 开心颜 ”引发 的对全诗及诗 人 的认 面 , 进而把握诗歌作者的感情 变化 。例 永 遇乐 .京 口北 固亭怀 国忧 民情 怀和 推己及人 的责 任心 的典 识 。这些 阐说理所 当然地 就成了语 言 如辛弃疾 的 《 范。 透过心怀天下 , 悲 悯苍生之情 , 我们 和情 志的结合点 , 都 能使学生从诗词最 古》 , 上 阕写怀念古代英雄孙权和刘 裕, 体会 的是 洋溢着 “ 积极入世 ” “ 致君尧 动人处领悟诗歌蕴含 的情志 , 收到刻骨 这 是切合题 目的 , 下 阕却写到“经验层 基础上 ,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 阐说。在 致整体把握不够 , 鉴赏过程不完整。 次与精神 的超越层次所构成的情与志, 教与学的双边交流研讨 中 , 学生的认 识 怎样从 诗歌中领悟作者的情志呢? 是诗词 的精魂 。 她常常与事 、 物、 景妙合 得到深 化 ,难 以言说 的感悟 逐渐 明 了 首先 , 借助 背景动机 , 把握诗 人的 无垠而成为鲜活的生命体。 化, 我们 既可以引导学生就课文情节 的 内在情感。 诗言志 , 词缘情 , 情感是诗歌 从 内容上有 为公 、 为私之分 , 形 式 空 白处想象着“ 说” , 如学习《 雨霖铃》 下 创作的基础 。鉴赏诗歌时 , 一定要关注
试论情志交互作用对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影响
试论情志交互作用对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影响郑少茹(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福建漳州 363000)摘 要: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从创作主体内在生成和发动的因素来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诗人情、志的内在一致,指向群体性怀抱的志意与杜甫内在的情感取得了一致,情感特别深厚;二是,在现实中,杜甫的志意(报国、济世、忧民)也受到了挫折,情志发生了矛盾,情感深沉郁结、不可排遣,体现在创作风格上即“沉郁顿挫”。
情志是中国传统诗学的重要理论范畴,弄清其发生机制对诗人创作个性的形成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杜甫;情志;内在一致;矛盾;沉郁顿挫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847(2010)02-0044-03【作者简介】郑少茹(1983-),女,福建漳州人,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2007级文艺学硕士生,研究方向:文化诗学。
诗歌的生命来源于情志,以诗人内心体验的生成和发动为创作的原动力。
本文拟从情志出发,探讨杜诗“沉郁顿挫”诗风的诗学经验。
清代的吴瞻泰在中说“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杜诗提要》),认为沉郁主要指向的是杜诗的思想内容,而“顿挫”主要指的是杜诗的技巧。
愚以为,将“沉郁”理解为情感(意蕴)深厚、郁结尚可行,但“顿挫”绝不仅仅指诗歌的形式、技巧,之所以出现表达上的顿挫迂回也与作者矛盾、郁结的情感和意绪相关。
因主体情志矛盾郁结,才有形式上的回旋迂折,而不是简单的写作技巧而已。
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是情志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情、志合一(个体之“情”与皈依群体利益之“志”的内在一致性)是杜甫诗风“沉郁”的深层原因(一)情、志合一,外在的群体性的伦理道德与杜甫内在的感情形成某种契合,情感特别深沉郁结,形成了杜诗独特的风格———沉郁沉郁诗风者,情感深沉、郁结,不可排解。
杜甫沉郁诗风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其个人生命体验之“情”与群体性的人伦怀抱“志”达成内在的统一。
“志”归结起来,指向的是政教、人伦的群体性怀抱,具体地说就是关心时事、经世济民、民胞物与的社会情怀,它是一种社会性的情感生命体验;而与之相对的“情”则更多指向个体本位的情感心理体验。
中国古典诗文的情志因素与高中学生的人格教育
的人生观 、 世界观和价值观 。 而作为语文教师 , 借助古典诗文中的 精神 , 并形成锲而不舍 、 刻苦钻研 、 不怕挫折 的情感品质 。
、
借助古典诗文创设人格教学情境
高中语文教材 中的古诗词和文言文 , 其篇幅大都较短 , 甚至 心。” 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 , 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
再进行文章的分 析和讲解 。 当学生 自己进行朗读 和背诵时 , 对文
综上所述 , 在高 中语文教学 中 , 借助古典 诗文的情志但能够有基本的理解 , 诗 中描绘 学生 的人格 开展教育 , 是教学方 式的一大创新 , 对于教学质量 的
的美丽景色和恬 静的生 活环境 ,对 学生 的情感也会产生有益的 提 高 也 很 有 帮 助 。在 教学 过 程 中 , 要 注 重 创 设 良好 的人 格 教 学 情
兴 趣 。为 学生 人格 和 道德 的提 升打 下较 好 的基础 。 二、 注 重 诵 辩 教 学方 式 培 养 学 生情 志 语 文 是 一 门 语 言 艺术 ,在 学 习 过 程 中 必 然 离不 开 对 文 章 的
例如 , 高三语文《 登高》 , “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渚清沙 白鸟飞 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
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 潦倒新停浊酒杯 。” 诗篇倾诉 了诗人长年 漂泊 、 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 同时也哀 叹国家的战乱 。 应教育学生 具 有爱国的情怀 , 并形 成为人民利益考虑 的思想 , 培养学生正确 的人生态度 , 摒弃 自私 自利的观念 。正确 的人生取向则是提升道
朗读和辨析。以陶渊明的《 归园 田居 》 为例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 德 的基础 , 从而培养学生公 平竞 争的好品质 , 对学生将来 的人生 应 当让学生先充分进行 朗读 , 甚 至让学生把全文背诵下来 , 然后 道路也将有积极 的影响。
古代诗歌情志
古代诗歌中的情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相思之苦:古代诗歌中经常描绘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表达离别之苦。
如戴叔伦的《相思曲》中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李商隐的《无题六首其六》中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乐婉的《卜算子》中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这些诗句都深刻表达了相思之苦。
2. 忧国忧民:古代诗人除了表达个人情感之外,还经常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民生。
如白居易的《浪淘沙》中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曹雪芹的《红豆词》中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忧虑。
3. 爱情忠贞:古代诗歌中还经常歌颂爱情的忠贞和执着。
如晏殊的《玉楼春》中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朱彝尊的《高阳台》中锺情怕到相思路。
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崇尚和赞美。
4. 友情真挚:古代诗歌中也有很多歌颂友情的诗句。
如贺铸的《横塘路》中若问闲情都几许?张泌的《寄人》中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5. 隐逸情怀:古代诗歌中还有一些表达隐逸情怀的诗句,如陈棠的《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中鸥鹭心情虽退志。
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古代诗歌中的情志涵盖了相思、忧国忧民、爱情忠贞、友情真挚和隐逸情怀等多个方面,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文化特点。
古代诗歌的内容和感情-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
古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是诗歌鉴赏的基础内容,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
“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
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就是要求对诗作表达的思想、认识、态度、情感、境界等做出正误高低等角度的评说。
而这些都要以内容的准确理解为前提,所以理解诗歌内容和体察作者情感的首要任务就是理解诗歌的文本。
一般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察的考察分为:一、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包括具体的词语、句子在文本中的意义,也包括它们在文本中所起的作用和对诗歌整体内容的理解;二、对作者情感的体察,包括对作者的思想情感、情感态度的理解和分析,分析情感态度,就是分析作者对人和事的看法、倾向。
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分析其深层内涵及社会意义;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对作者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的态度进行评价,包括对作者在诗歌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
考生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时,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含意,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善于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揣摩思考,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
在鉴赏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考生须注意理解要全面,评价要全面、准确、客观,不要犯片面性或绝对化的错误。
1.理解思想内容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经典题,5分)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四川德阳市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德阳市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72分)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缘情说”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产物,表现了天与人、心与物的同情同构。
它不同于重视个人、自我和主体的西方浪漫主义情感理论,也不是西方学者所认为的“抒情说”。
一些西方学者曾以“抒情说”来定义中国诗学传统,这脱离了中国文化的历史语境,是在用西方抒情诗的概念和模式来看待中国文学,将中国的诗歌解释为主观的、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自我表白。
存在这样的理论偏失,除了受“以西律中”的思维模式影响之外,还在于对中国诗学的“情”之产生缺乏深入的体认。
对中国古代诗学“情”之产生的体认,可以用魏晋文学家陆机提出的“诗缘情”这一观点来概括。
陆机将诗歌创作的缘起归结为一个“情”字,这在中国诗学史上是第一次。
陆机是在比较诗和赋的不同时提出这一观点的。
“缘情”的“缘”是“起”“因”的意思,说的是诗歌产生的动因在于情,情为诗歌之生命本源,它反映了中国古代诗论家对“情”的认识的高度自觉。
不过,对“缘情说”的认识不能停留于此,更重要的是把握“缘情说”所规定的“情”的内涵。
陆机在《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从他关于“缘情”的描述可见,“缘情”的基本含义是“感物”,是感物兴情,“缘情”的“情”即“物感之情”。
以“感物”和“物感之情”来解释“缘情”并非陆机个人的看法,钟嵘在《诗品序》中也曾提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陆机所说的“物感之情”主要指向自然事物,与个人对时间季节变化和自然事物的体验相关,钟嵘等人所理解的“物感之情”与陆机所说的“物感之情”也有不同,他将其扩展到人伦社会领域,强调诗歌要抒发对社会人生的真情实感。
如钟嵘《诗品序》所说的“物感之情”就蕴含着丰富广阔的社会内容:“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缘情说”在魏晋时期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包括社会的动荡、儒家经学的衰落、士子文人生命价值的发现等等。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附答案)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言志” 传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从《诗经》中的“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到屈原的“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从汉乐府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到建安诗人的“梗概而多气”,从唐代诗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到宋代诗人的“以议论为诗”,可以看出,“诗言志” 传统始终贯穿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历程中。
“诗言志” 中的“志”,最初是指诗人的志向、抱负和情感,后来逐渐扩展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在《诗经》中,“志” 主要表现为诗人对爱情、婚姻、家庭、劳动等生活场景的赞美和歌颂,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批判。
在屈原的作品中,“志” 则表现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遭遇的悲愤。
在汉乐府中,“志” 主要表现为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在建安诗人的作品中,“志” 表现为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志” 则表现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宋代诗人的作品中,“志” 主要表现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言志” 传统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为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诗言志” 传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其次,“诗言志” 传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文主义精神。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是以人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赞美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最后,“诗言志” 传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价值。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是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为特色,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情志 儒家传统诗学的概念
情志儒家传统诗学的概念情志是情感与志意的意思。
儒家传统诗学的基本概念。
“诗言志”的说法,屡见于先秦典籍。
《尚书·虞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舜典》系后人伪托,未必是最早的出处。
此外,《庄子·天下篇》云:“《诗》以道志。
”《荀子·儒效》云:“《诗》言是其志也。
”春秋时代外交场合有“赋诗言志”的风尚。
所以“诗言志”被视为古代诗论的开山纲领。
“诗言情”始见于刘歆的《七略》:“《诗》以言情,情者信(一作性)之符。
”(《初学记》卷二十一引)但以上这些引文中所说的“诗”都是专指“三百篇”,所谓“言志”是用诗而非作诗。
《毛诗序》(作者可能是后汉人卫宏)则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明确地把言志和作诗联系在一起,给“诗言志”确定了后来通行的含义。
而且同时提及“情”,以“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来说明诗的发生。
《诗大序》因相传为孔子弟子子夏所作,故被儒者奉为圭臬。
西晋陆机作《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新说,受到后人的指责,以为违背诗人之旨,将诗歌创作引入歧途。
“言志”与“缘情”成为两种对立的诗学观。
但唐人孔颖达则力图消除“情”、“志”的区别。
其《左传疏》称:“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又其释《毛诗序》云:“包管万虑,其名曰心;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
言悦豫之志,则和乐兴而颂声作;忧愁之志则哀伤起而怨刺生。
《艺文志》云:‘哀乐之情感,歌咏之声发’,此之谓也。
”他所理解的“志”实际上就是“情”。
明代的一些文学家,为了摆脱儒学的束缚,倡导主情说,强调情而淡化志。
情志之辨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是一个重要论题。
见言志说。
上海市松江区统考2025届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松江区统考2025届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古人论诗、论词或论文,往往只是写出自己凭直觉领悟到的东西,虽能以寥寥数语,但难免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给后人留下、语焉不详的遗憾。
今天,我们需要用新的文艺观,重新审视和整理这些古文论宝藏,以期古为今用,。
A.切中肯綮一鳞半爪推陈出新B.高屋建瓴雪泥鸿爪推陈出新C.高屋建瓴一鳞半爪革故鼎新D.切中肯綮雪泥鸿爪革故鼎新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一大批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落地生花。
B.围绕“朗读与视觉:人文、历史与危机”为主题,知名主持人董卿与来自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单世联、张涛甫、陈恒等各抒己见。
C.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以上,几乎是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
D.面对网络直播的迅猛发展,不仅需要从法律层面立规矩,还需要平台加强自律、网民主动监督,更需要职能部门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
③。
4、下列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A.李玉本来和同学约好去看电影,但身体不适无法前往。
2020年绍兴市新昌城关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0年绍兴市新昌城关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杜诗歌创作与从政关系之初论①李白杜甫一生从政时间并不长,但被朝廷和地方藩府征聘任用却不止一次,且断断续续分布于他们一生中的好几个时期。
两人的生活经历受此左右,形成了起伏不定的过程。
考究政治对于两位大诗人思想创作的正面推动和影响,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与政治的关系。
②中国诗歌的传统是“言志”。
魏晋以后有“缘情”说出现,但士大夫仍一致认为情必须是高尚的情。
因而缘情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看作言志的补充,即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
情志合一,它的最高层次必然与政治相通。
这样,对中国诗歌而言,政治之渗入与否,跟诗歌是否达到高层次常相联系。
就诗人而言,古代诗人注定是在封建政治格局下生活,因而经常由封建政治赋予他们以理想与热情,构成他们与时代、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诗歌所呈现的气象、风貌,也都与他们的政治介入有关。
当士大夫自觉地承担起某种社会责任的时候,他的精神往往也相应地崇高起来。
中国古代诗人可以不是政治家,但对政治必须有一种向心力,必须在政治方面有必要的体验和适度的介入。
③政治本身当然应该有它的积极内容。
诗人当然也应该有良好的主观条件,鄙吝的人无论政治给他怎样的拨动,也不可能有伟大的创作。
但问题在于人的情志不可能恒定在一种状态下,即使是有高尚志趣的人,也不免会有松懈的时候。
同样是杜甫,他可以高唱“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也可以低吟“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在不同时期,心情和志趣显然是有变化的。
李杜一生追求,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在长途中就像一辆运行的机车,需要有动力补充。
如何使李杜的用世之心,在关键时刻得到维系和加强,始终不倦地追求,执着地面对现实,仍然需要靠政治的强大摄动力,这在李杜的后期生活中表现得很明显。
④从诗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看,封建社会毕竟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
情志合一——论汉代诗学的革命
.垂事 J 落寸 平
[摘要】汉代诗学 表现出 情” 《 序》 发的情志 重“ 倾向。 诗大 所阐 合一的 观点, 尤其具有纲领
性意义。 它不仅科学地反映了文学艺术的本质, 而且还以情与志的辫证统一关系, 莫定了 儒家 诗学发展的根抵, 在事实 因而 上推动了 古典诗学的革命。
[关镇词】《 序》情志合一 情 志 诗大
汉代是一个思想革命的时代。 司马迁 的历史学、 司马相如的(辞赋)文学、 董仲舒的 哲学, 鼎足而三, 构成划时代的变奏曲。 诗学 革命虽不能与之斗艳, 但却也并不虚泛。 对 已往艺术经验的总结, 对切身创作实践的体 悟, 以及解释《 诗经》 的开始, 使汉人终于走 出了先秦“ 言志” 说的藩篱。 有汉一代, 多种 文献在论诗时都表现出重“ 倾向。 情” 比如: 《 淮南子》 认为,歌哭, “ 众人之所能也, 纲领意义, 最能代表这种“ 学观。 情” 诗者 , 志之所之也 , 在心为志, 发言为 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磋叹之, a r 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永歌之不足, 不知手 情动于中, 故形于声. 声成文, 谓之音。艺术 ” 是行为主体“ 情动” 的产物。 主体内心情感的 律动 , 或触于物 ,凡音之起 , “ 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
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 十三经注疏脉 ) (斌
据郭绍虞先生分析, ‘ “诗者志之所之 国异政, 家殊俗, 而变风、 变雅作矣。 ” 也’ 的志和‘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的情。 是二 教失, R 上古诗学 而一的东西”[1l二而为一, . 情即为志, 志即 ( 大序M. )案:论艺术之诱发因素, 为情, 表字为二, 实指为一。情动于中”此 主要集中在(自 “ , 然)物;V( 乐记》始(自然)物、 , 中” 在心为志”故“ , 情” (社会)事并重。 关于事, 《 乐记淞 出了著名的 一发声, 入人耳感人心, 情志之者也。 帐 ” 谬 “ 指创作者之本心;而“ 三世说”即:“ , 治世之音安以乐, 其政和活 L 志” 情与志两个符号, 在意指及功能 “ 称训扔 歌哭即诗。 诗所以“ 感人心”是因为 与“ 一。 , 世之音怨以怒, 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 其 “ 内 情” 存其中。 此, 因 “ 愤于中而形于外” 齐 上通一互达。 (K 民困。由此. 自然得出结论,声音之道与政 ” “ 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在《 左传 》 昭公 俗训)), 文学作品就是这么产生的。 ’ , 《 三世说” 的理 《 汉书 冀奉传 日辰时对》 中说:“ 诗 二十五利 正义》 中谈到“ “ 问题时曾 通矣。 大序腿 一步发挥了“ 情”志” 其诗学视野惟在于重事了。 受此影 之为学, 情性而已。抒写情性是诗歌的使 说:“ ” 在己为情, 情动为志, 情志一也。(据 论内涵, ” 《 明确提出, 歌谣讴风“ 皆 命, 所以, 诗学就是表现人的情感的。 ( 十三经注疏脉 )孔颖达把人类情感的产生 响,汉书 艺文志》 缘事而发”关于艺术发生论的认 。 刘向 说苑 贵德》 夫诗思然后积, 变化理解为一个动态过程, 《 云:“ 即由“ 而生 感于哀乐, 情” “ , 志”情和志构成一种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识, 从本初的自然之物, 提高到人化的社会 积然后满 , 满然后发 , 发由其道而致其位 情与 之事, 这不仅仅是伴随人类历史发展人的认 焉。这句话从发生学的角度, ” 十分形象地描 或者说是物质运动中的一种继动关系。 更重要的是 述了情感在艺术构思、 积累与创作中的运动 志统一于人类情感的运动过程, 不可分割。 知能力也大大发展的必然结果, 以及理 过程。 孔氏 此说, 深得情感的冲动本质和志的理性 它反映出人的情感透析能力在深化, 论家对文艺的理解在深入— 文艺开始关 《 诗含神雾) i兑 诗者, :“ 持也。持, 持 事实, ” 即“ 而考其本源即粼 大序)a 概言之, 诗歌的本质即在抒情言志。 情 注现实. 并进而干预现实了。 单就这一点来 人情性”案:后人刘舞有云:“ 。 诗者, 持也, 持 大序》 之作者已经是一位成熟的理论 为先, 志居后。 诗可以不言志, 但不能不抒 说 .《 人情性。(则 文心雕龙 明诗)) 《 已经是一篇很有理论成就的诗学 抒情是诗之生命, 诗赖情以存, 情籍诗以 家,大序》 王拟 论衡坛 :“ 实诚在胸臆, 文墨著竹 情。 言志是诗之归宿, 诗借志以 升华, 志凭诗 之作。 帛, 外内表里, 自相称副, 意奋而笔纵, 故文 现。 这种认识 , 符合人类情感传达的规 《 大序》 首次把应用于音乐的“ 情动” 理 见而实露也。“ ”实诚”“ , 、实”即指创作者内 以昭显。 建立了诗学的“ 情动” 说, 也能恰当地反映出文学艺术的本质, 应 论移植到文学上, IL `真实的情思。 艺术作品就源于这种情思, 律, 该说是很科学的。 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大序》 情”共有 《 言“ , 并由这种情思构成。 等等。 言“ 只有一处):“ 情 可见 , 对于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 粼 大序厮 本, 志” 21自 言“ 理论〔 是上承 五处(对比明显的是, 志” 、发乎情”这是就创作动因而言; , 尚书 尧典卜 路, 中腻 礼记 乐记)o( 乐 动于中”“ ( 性, 汉人已经取得了普遍认识。 在汉代的诗 《 “ 情发于声”“ 、吟咏情性”这是就创作内容 , 诗言其志也, 歌咏其声也, 舞动其 学语境中,情” “ 意识逐渐凸显,言志” “ 口号 记冲 云:“ 三者本于心, 然后乐器从之。(捌 十三 而言。 至于讨论诗的文本功能, 虽未明确提 曲高和寡, 并且逐渐蜕化为一种门面装满。 容也, 情” 但字里行间也透示出文学艺 这在古典诗学发展史上, 不能不说是一个重 经注疏) , )} 下同)“ 本于心”即 , 本于心中的 情 及一个“ 字, 可参下表: 故 乐记)R 云:“ 凡音者。 生于人心者也。 术应以情感人这一基本特征。 大变化。 这其中,诗大序》 《 的观点, 尤其具有 感。 《
中国古典诗文的情志因素与青少年人格教育
中国古典诗文的情志因素与青少年人格教育作者:朱前红来源:《汉字文化(教学卷)》2016年第09期【摘要】中国古典诗文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及世界观。
伴随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学模式得到不断的创新,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而古典诗文中的情志因素能够促进少年人格的养成。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文情志因素青少年人格教育一、引言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新要求,广大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形成高效课堂。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古典诗词文章,它们都是体现了作者高尚的人格情愫,学生应从中获得情操的陶冶,培养坚定的意志,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作为教师,借助古典诗文中的情志因素,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人格与道德准则,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借助古典诗文创设人格情境教学语文教材中的多数古诗词与文言文内容,篇幅较短,有的几十字便能成为一篇课文,而教师如何从篇幅短小的文章中挖掘中心思想,搞好教学工作,是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好详尽的课前备课,从作者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内容及诗词描写的意境等方面考虑,设计较好的教学情境。
例如,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
先用图片的形式为学生展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的相关图片,再让学生念出相关段落。
一幅美丽桃花林的画面便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便能真切感受到作者深入探寻世外桃源的经历。
教师通过情境教学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奠定学生的人格基础,为以后的人生发展铺设道德之路。
三、通过诵读诗文培养学生情志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一门学科,在学习语文时自然少不了对文章的诵读及理解。
俗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便是熟读诗文对于情志的培养作用。
例如学生在学习《木兰辞》时,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熟读,然后再背诵课文,最后教师在对文章中的字句进行讲解。
2020年日照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日照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娱乐价值与社会价值是词之为体的双重价值“诗言志”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中的一个传统的观念。
就《诗经》而言,它在古代诸侯外交中是被用来“言志”的,这就赋予了《诗经》以神圣的光环。
“言志”的功能与古代诗人自觉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共同铸就了诗歌的严肃面目。
综观历代诗歌,伟大的诗人无不以胸襟和抱负而彪炳千秋,如屈原用诗歌歌唱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君主的忠贞,杜甫用诗歌抒发兼济天下的博爱精神,李白用诗歌表达对仕途的渴望与无奈。
与诗相比,词就轻松得多。
它是用来助兴的,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是轻松、愉快、悦人的。
再加上歌妓的女性身份,更使词有一种软媚的情态。
如身为一朝重臣的欧阳修,在作诗与作词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面目,不单单是其人格分裂使然,也是诗与词两诗体的不同体性造成的。
词的这种娱乐性的天职,使得欧阳修等词人在作词时可以抛却思想内容方面的顾忌,而专注于艺术技巧的锤炼。
从史的角度来看,词的思想性的发展是比不上其艺术性的发展之快、之深、之精的。
宋代的词选大多数反映了这种倾向,这是由其娱乐价值所决定的。
然而,任何文学样式都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词亦然。
南宋时期,民族矛盾渐趋激化,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用词来抒写这种民族激情,爱国词人大量涌现。
爱国词篇放射出耀眼光芒,使得选词者不得不睁眼面对现实,于是《花庵词选》以比较新的面目在词坛上出现了。
在《花庵词选》中,辛弃疾一人就入选四十三首。
他那些被张炎等认为“非雅词也,于文章余暇,戏弄笔墨,为长短句之诗耳”的慷慨激昂的爱国词作,纷纷入选。
这表明了爱国词的地位得到了词坛的承认,一部分词论家已经开始重视词的思想性了。
黄昇介绍张元幹时,特别指出:“绍兴戊午之和,胡澹庵上书乞斩时相,坐谪新州。
仲宗以词送行,后并得罪。
”并全录了他送胡铨、寄李纲的两首《贺新郎》。
古典诗词鉴赏十讲第一讲情志浅说
古典诗词鉴赏十讲第一讲情志浅说上编古典诗歌艺术理论浅讲第一讲情志浅说我们说,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以及其它各种文学形式都是生活的反映,它们借助于笔下的形象要么对生活进行如实的刻画,要么进行变形的描绘,要么进行想象的驰骋——它们都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这其中诗歌无疑是对生活最集中、最概括地艺术反映形式。
它是诗人把自己对人生的态度、生活的思索、万物的观照,用诗的形式记录下来的个体的生命体验,它所反映的生活是经过诗人心灵的聚光后反照出来的生活。
也就是说,诗是诗人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
例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互花”等众多诗篇无不是诗人独特的人生态度和独特的生活观照的体现。
见诗如见人,古人在谈到这种生命体验时,常用“情志”两个字来表述,所以,“诗言志”、“诗缘情”也就成了诗人生命体验的最好注解。
一诗言志早在《尚书》中,先人就提出了“诗言志”的说法,这之后的《毛诗序》则对“诗言志”作了更为精典的说明:“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东汉许慎在《说文》中说得更为直接明确:“诗,志也。
”(其实诗与志原为同一个字,有的学者认为志有记忆、记录、怀抱三个基本意义)所以说,“诗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志”用诗的语言明确的表达出来。
简单地说,“诗言志”中的“志”,我们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心声”。
袁枚在《随园诗话》(卷五)中说:“若夫诗者,心之声也,性情所流露者也。
”把“心声”用语言记录、记载下来就成了诗。
诗人的心声流露于诗句之中就构成了诗人真实而独到的生命体验。
但我们必须强调地是:这个“志”发于诗人内心之中,它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它把诗人的主观意愿、生命态度和社会生活等(诸如希望与失望,追求与郁结,理想与颓废等人生价值观的东西)很鲜活地融入到诗歌里,并借助于诗歌把它指向外界。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桃源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桃源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建筑艺术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实践理性精神。
世界各民族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哥特式教堂等。
而中国的大都是宫殿建筑,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
中国祭拜神灵在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中国建筑不重在给人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洗涤之处,而是能够居住或经常瞻仰的生活场所。
在这里,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实体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是说,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一下子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
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亭台楼阁间,在这个不断的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与环境的和谐。
这种实践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的结构上,严肃、方正,井井有条。
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形状体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
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
由于主要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游乐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
讲究斗拱飞檐,门、窗形式自由多样,追求色彩鲜艳。
《论语》中有“山节藻棁”、“朽木不可雕也”。
从汉赋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建筑中绘画雕刻的繁富,“金铺玉户”“重轩镂槛”,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
延续到近代,也仍然如此。
大概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
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
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
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情感。
(59)《诗人的情志》
(59)《诗人的情志》《诗人的情志》【重磅诗论】——摹诗奇谈之二文\艾之宁耶在上篇《摹诗奇谈》一文中,我根据自己读诗、摹诗、写诗的感受,将写诗的人大致分为五种类型,即:情思类诗人、情节类诗人、情采类诗人、情韵类诗人和情致类诗人,并逐一作了分析。
此篇文章专门来谈谈什么是诗人的情志。
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诗情画意,许多爱画之人都接受“能够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境界、哲学观念的绘画乃是上乘的画作。
”,那些被奉为经典的西方的抽象画、东方的写意画之所以使人觉着品味高尚,就是具备了高尚的思想境界和价值理念。
那么,用语言符号来表达的诗歌,既然没有了直观的点线面、色彩和光感,又去刻意地逃避思想意识的传达表现,这是什么样作品呢?不错,这就是我《摹诗奇谈》中所说的情绪呕吐物---垃圾文字。
为什么垃圾在当今诗坛上横行霸道呢?首先是不知道诗歌是从何而来的,其次是不明了诗歌的价值所在。
诗歌从何而来的?古今的大家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即:情志出诗。
透彻概括地讲:诗歌是从某人带有情感倾向的价值观中触发而来的。
许多时候,价值观并不明确,思想也并不成熟,但是其情感的倾向性却非常明显,这种带有情感的倾向性的描写就是普通诗歌的来源。
因为不是课堂教学和讲座,对此我不举例子,读者也不难理解这些观点。
我诗歌的摹写对象老、中、青都有,一般对选定的摹写对象,至少要摹写50首诗歌。
在十多年前,我已经形成了自己完整的诗歌理论体系。
而这一体系的创立,既来自古体诗承继下来的“性灵派”,又来自现代诗继承下来的“新月派”,对这两大承前启后的近现代最重要的诗歌流派,可能许多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在前辈翘楚的亲授下和自己从少年起的大量写作实践中,我相信所创建的诗歌理论体系,既深刻明皙,又科学完整。
据此基础上,我才可能对中国诗歌中的所有表现形式,都能举重若轻的加以运用。
诗歌说到底,就是思想境界的文韵表达。
诗歌的思想境界,无论是王国维师傅的境界论,还是现代诗歌名家的“真、善、美”之论,指向的都是人的思想意识,这一点请诗歌创作者一定要了然于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志是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概念
情志是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概念,是诗歌的内在本质要素。
史传文学的“志”体现在以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中,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
“情”表现为史官在书写历史时“发愤著史”,融入自己的心灵感悟,饱含深情。
用诗学范畴的“情志”来研究史传文学,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
先秦时期,史官掌管祭祀、占卜、记事、典册等一系列国家大事。
这些人知识渊博、地位崇高,不仅担负记录历史的责任,还要向君王谏言、献策,有时还会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中。
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是分不开的,他们同其他臣子一样肩负励精图治的使命。
这也就是史官要在史传中表现“志”的原因。
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因为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还是历史的参与者。
孔子慨叹:“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史记·孔子世家》)如果是秉笔直书,只是客观记录历史,孔子何以想到后世“罪”他?深层原因还是他在《春秋》中融入了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
这种价值观念并不是作者个人狭隘的主观取向,而是认识历史的一种参照系统。
史传在对事件和人物做点评时,往往会追加一个点评的主体。
这样就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区分开来,不会混为一体,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
对事件的看法借“君子”“仲尼”等之口表达,实质上是借他人之口抒心中所想。
这样的叙事技巧,既保持了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凸显了史学家的公正,也在字里行间暗含了作为一个当局
者的态度——史官并不是看客,而是切身为国家兴衰存亡忧心忡忡的正义保卫者。
钱钟书言“史蕴诗心”,史传亦是史官的心灵史。
这一点在司马迁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尽管一直秉持据事直书的信念,但在司马迁看来,史传不仅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也是对现实的态度,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途径。
他以诗性叙述,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示了历史强大的生命力。
例如《史记·刺客列传》中饱含深情地刻画了刺客这样一类人物,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一个个有血有肉、肝胆相照,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价值观、人生观。
历史记录的本质是对人类文明痕迹的捕捉,史官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要与历史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他的使命就是饱含着深情把已经逝去的人物写出生命,把已经发生的事件写得生动,最终呈现出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历史,让跳动的生命气息绵延不绝。
史传作者的“情”不同于抒情诗人的“情”。
诗人多聚焦于一时一刻的客观世界和主观意志;史官有更加广阔的胸襟,不仅关注当代,也关注过去的人和事,在动态的社会和人生中表情达意。
诗歌的情是静中显情;史传的情是动中传情。
诗歌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史传则是表面上有意避之,实则处处传情。
(摘编自魏玮《史传文学的“情志”》)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史书中都蕴含着“情志”: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
的政治抱负;写史书时融入史官的心灵感悟。
B. 史传往往借某个主体对事件和人物进行点评,这样就区分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而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
C. 司马迁认为,史传不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而是对现实的态度,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途径,他践行了自己的理念。
D. 史传作者的“情”与抒情诗人的“情”不同,诗歌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史传则是有意避开情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把属于古诗学概念的“情志”引入史学研究中,目的是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
B. 文章主体部分从记史言志和作史缘情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后一角度与诗学进行了对比。
C. 文章引用《史记》中孔子的言论,论证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是历史的参与者的观点。
D. 文章列举《史记》中的刺客这一类性格鲜明的人物,论述司马迁秉笔直书的治史观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他们有一种使命感,因此在史传中表现“志”。
B. 《春秋》中融入了孔子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主观内容较多,只能作为历史的参考。
C. 史官在史书中表达自己作为当局者的态度,这是史官心忧国
家,对国家兴亡的一种责任。
D. 饱含深情地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写出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历史,这是史官的伟大之处。
答案解析
1. B
2. D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