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货币》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一人教版第1课神奇的货币导学案

高中政治必修一人教版第1课神奇的货币导学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导学案1
【学习目标】
1、背诵商品的概念、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基本职能
2、通过各种情境探究,能准确的区别商品与非商品以及货币的基本职能
3、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能阐述货币的发展历程,并总结出货币的本质
【1.先认真阅读课本,用双色笔做好预习笔记,认真填写预习部分的内容。
(2)含义:这些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的,就成为货币。
(3)本质:。
(4)基本职能:货币具有和两种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职能叫做价值尺度。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由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的多少。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的价值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互相探讨,答疑解惑,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商品
(1)含义:商品是用于的产品。
(2)基本属性:和。
2、货币
(1)产生: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初的商品交换是,发展为扩大的物物交换,后来出现了大家都普遍接受的商品便成为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然后由于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充当,成为了货币。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的公式是。
二、深入学习:
1、图1和图2中的蔬菜都是商品吗?为什么?在超市购物我们选择商品时会考虑什么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在交换前分别属于谁?交换后分别属于谁?说明了什么?
2、商品交换的三个阶段?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有什么作用?
3、给灾区捐赠的帐篷、食品
4、农民种的蔬菜
5、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一般等价物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导学案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导学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自主学习】——考点默写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是什么?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是什么?3.纸币的含义与纸币流通规律是什么?4、信用工具:信用卡的优点有哪些?支票的种类有哪些?5.什么是外汇?汇率的变化以为着什么?6、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知识复习】重点一.商品及其基本属性【问题思考】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中国人民心连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情发生后,各界人民纷纷捐款捐物。

全国人民与雅安人民永远站在一起。

(1)这里捐赠的物品是商品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不是商品。

捐赠的物品虽然是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但不是用于交换,故不是商品。

(点拨:由商品的定义把握两个条件,基本属性,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2)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一定是商品吗?答案不一定。

商品还必须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一种劳动产品虽然用于交换,但如果它不再具有使用价值,也就不再有价值,那么它就不再是商品。

所以,有毒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就不是商品。

(3)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这说明答案: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生产者要实现商品“惊险的跳跃”,要为消费者着想,必须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4)有人认为商品、货币不可分,两者是一对孪生兄弟。

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为什么?货币是商品吗?它与普通商品有异同?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①货币也是商品,与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都有可能充当一般等价物。

②货币与一般商品又有所不同。

只有当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标志货币正式产生。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普通商品则不能。

重点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问题思考1】王先生在2013年五一期间采用银行按揭的方式买了售价为30万元的新房子,他首付现金10万元,然后他在20年内会付清银行贷款20万元及利息16万元。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1课《 神奇的货币》导学案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1课《 神奇的货币》导学案

经济生活第1课《神奇的货币》【课标要求】【自主学习】一.一.体系构建(要求:认真通读教材,完成本课知识结构。

)二.自主探究(课前自主回答完成下列问题,把握教材知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导航(仔细阅读课本,将问题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画出,找出关键词句,试着快速记忆。

)1.商品交换经历了哪些阶段?2.货币的职能有哪些,如何理解?3.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4.在经济收支往来中,常用的两种结算方式是什么?5.使用信用卡的作用?6.汇率的含义、变动因素及影响?(二)宋代商业发达,原有的金属货币都笨重不便,极大阻碍了地区商品交易的发展,这就商号制作了一种“纸券”,名曰“交子”,代替金属货币进行交易,16家商号保证随时按面额兑换金属货币,这就是最初的纸币的雏形。

但是“交子”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能兑现的情况,引起诉讼和民众的不满。

1023年,宋朝统治者禁止私人发行“交子”,改由国家发行,并储备大量的金属货币以备兑换,这是最早的纸币。

从“交子”的产生过程来看, 它为什么能够购买商品?(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政务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

人们在购物和旅游时越来越喜欢使用信用卡。

你使用过信用卡吗?现金消费和信用卡消费有什么不同?人们越来越喜欢使用信用卡的原因是什么?【释疑解惑】一.商品的基本属性注意: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2.判断一种物品是否属于商品的方法:(1)定义法,凡是商品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属性法,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并非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

(3)根据所处的具体环节来判断。

劳动产品只有处于流通领域才是商品,一旦离开流通领域而进入消费领域,劳动产品就不再是商品。

3.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具有使用价值。

4.密切关注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及其重要意义。

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被消费者接纳的过程,就是商品生产经营者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也是接受市场检验的过程。

《神奇的货币》导学案

《神奇的货币》导学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NO.1)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3.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难点:纸币三、课前预习1.商品:(1)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是:和。

(2)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和。

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的属性。

②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

2.货币:(1)产生: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__________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2)货币的含义与本质:①含义:。

②本质:。

即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③金银最适合充当货币的原因是什么?【重要提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只有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到金银身上时,金银才成了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因为金银最适合充当货币。

(3)货币的职能:①含义: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的体现。

②货币有哪些职能?③货币的基本职能是和。

【重要提示】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

A.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的货币。

B.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的货币。

3.纸币(1)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的价值符号。

【重要提示】①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由市场形成。

②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具有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某些纸币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2)纸币的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3)纸币发行应遵循什么规律?(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5)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①含义: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的现象。

高中人教版政治导学案教案:神奇的货币

高中人教版政治导学案教案:神奇的货币

【教学设计】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教材分析《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和纸币等知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难点:纸币。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一定的生活感知,教学中有些问题可以略而不讲,重点放在难点知识的突破上,可运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初步把握本节主要知识。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VIP专享】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学案1.1-1.2

【VIP专享】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学案1.1-1.2

高一一部政治导学案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两课时第一框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明确目标: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是用于的产品。

2.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它是货币的表现。

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五种职能。

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是和。

货币之所以能够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也有。

3.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做,它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上的货币。

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三、纸币1.作为货币符号的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具有、、的优点。

2.纸币是由(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巩固提高:能力训练【例1】在下列物品中,能够肯定是商品的是( )①大米②商店里过了保质期的饮料③自来水④买回来食用的面粉⑤送给人的钢笔⑥待售的鲜花A.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⑥【创新训练】1.2004年岁末,印度洋地区发生的地震和海啸震动了全世界。

海啸发生后,国际社会积极援助,向受灾国提供了大量的食品、药品及生活用品。

这里的“食品、药品及生活用品”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C.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例2】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是()A.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一般等价物不可以B.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一般等价物则不是C.货币是固定的,一般等价物是不固定的D.货币可以直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一般等价物则不可以【创新训练】2.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相比,两者的共同点是()A.它们没有本质区别,两者是一回事 B.货币是固定的,一般等价物是不固定的C.货币的本质是金银,而一般等价物的本质是商品 D.两者都是从长期的商品交换中分离出来的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货币的产生来看,货币是()A.与商品同时产生的 B.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C.商品生产长期发展的产物 D.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4.货币的本质是()A.一般等价物 B.商品 C.金银 D.人类劳动【例3】商店里的商品均有标价,如一支钢笔标价为6元。

神奇的货币导学案_高三政治教案

神奇的货币导学案_高三政治教案

1.1 神奇的货币(必修1)【高考新动向】)外汇和汇率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1)商品①两个条件、。

②基本属性和。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货币①产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性质:固定地充当的商品。

③本质:。

2、货币的基本职能(1)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表现:价格(价值的货币表现)。

特点: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

商品流通:以_____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_______货币。

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2)其他职能:贮藏手段、_______、世界货币。

(3)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4、纸币(1)含义:是由_____(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__________。

(2)纸币流通规律:①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_______________的货币量为限度。

②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___________,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③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1、信用工具(1)常用结算方式,一是______结算,二是______结算。

前者是用_______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后者是双方通过_______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信用工具:信用卡和支票①信用卡性质:一种______卡。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______。

功能和优点:使用信用卡可以集______、取款、______ 、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②支票: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导学案优选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导学案优选版

《神奇的货币》学案2020 .【考点解读】1、课标要求:揭示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了解支票、信用卡等信用工具的用途,解释、汇率的意义。

2、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信用工具、和汇率3.课前导学为保障2020 年中秋节食品市场安全,全国各地工商机关从8月份开始就开展了月饼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作为食品流通环节的把关人,工商部门在严把月饼市场准入关的同时,还加强对月饼质量的监管,加大抽检力度,增加抽检频次,依法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月饼。

运用有关商品知识,谈谈你对工商部门加强对月饼质量的监管,依法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月饼的认识。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人们购买商品,首先是因为他们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具有使用价值。

(2)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月饼不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不仅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且对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因此不能作为商品用于交换,工商部门严把月饼市场准入关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月饼质量的监管,依法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月饼。

【知识梳理】1、什么是商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有哪些?商品是。

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的统一体。

2、什么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货币是。

货币的本质是。

(是指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它表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基本职能:(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中的货币);(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充当此职能必须用中的货币)。

启示:商品生产者要能把商品顺利卖出去,就要货币还有其它:、、等职能。

4、纸币的含义是什么?纸币的发行规律是什么?含义:优点: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纸币的发行规律:①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放行纸币。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政治一: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导学案含答案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政治一: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导学案含答案

制作人:仇光淑审核人:李金玉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并理解商品的含义与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能力目标:通过货币的产生过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比较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金钱财富观.知道作为生产者,要树立为购买者着想的思想。

【过程】知识梳理问题探究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1)含义:两个条件:、。

温馨提示:不是劳动产品的东西,如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等都不是商品;不用于交换的东西,如赠送、捐赠的物品也不是商品。

(2)基本属性:和.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探究1(1)判断:下属于商品的有哪些,请说明理由。

①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

②医院里使用的氧气③到商店买来生日蛋糕作为礼物送给朋友.【解析与拓展】1.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怎样?(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二者缺一不可。

(2)使用价值和价值对于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而言不能同时兼得. 2。

比较货币和商品的关系3.如何判断货币在执行哪种职能?可从借助关键词来理解: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汇;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等词汇;贮藏手段多用“社会财富保存”等词汇;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词汇;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等词汇.4。

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主要区别5.是否能用多发行人民币的方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答案(1)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检测题】1、2013年7月,天津市发出通知要求依法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和扰乱食品市场秩序的行为。

高中政治 第1课 神奇的货币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政治学案

高中政治 第1课 神奇的货币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政治学案

神奇的货币共计3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商品的含义(2)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3)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4)理解货币的本质(5)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6)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7)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8)了解两种结算方式(9)信用卡的优点(10)知道两种支票的用途(11)懂得外汇的含义(12)理解汇率的变化(13)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2、能力目标:①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②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③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④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⑤联系人们对待货币的不同看法,⑥说明应当如何对待金钱的能力初步掌握使用信用卡和支票的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②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币假钞的意识,增强法治意识③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使用信用卡和支票的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在生活中使用信用工具的意识【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要求)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的问题,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4、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I、教材助读第一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商品1、含义商品是用于。

2、基本属性(1)使用价值含义:使用价值是指。

(2)价值含义:商品的价值就是指。

商品交换实质上是。

(二)货币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

2、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中分离出来,地充当的。

3、货币的本质是。

一般等价物的含义:4、货币的职能(1)含义: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它是的体现。

(2)根源:在于货币的。

第一课_神奇的货币_导学案

第一课_神奇的货币_导学案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导学案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导学案
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讨论、展示、点评、点拨时记好笔记,力求明白为什么)
3判断下列属于商品的是,并说明理由:
(1)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

同学们买的增氧器中的氧。

(2)农贸市场上待售的蔬菜。

(3)一农民将自己生产的100斤粮食在市场上出售,其卖掉2/3,剩下1/3就送给了他的亲戚。

(4)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

(5)到商店买来一个蛋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

C.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D.价格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探究三】:
,请结合上图和公式分析:
商品”这一过程中,最关键(最惊险)的是哪个阶段?
衰竭。

这里被加了三聚氰氨的奶粉
A.是商品,因为它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B.是商品,因为它用于消费
C.不应成为商品,因为它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

高二政治王丽娟_神奇货币_导学案

高二政治王丽娟_神奇货币_导学案
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③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④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如果你家打算暑假去西藏旅游,你认为携带哪种信用工具最合适()
A.信用卡B.现金支票
C.转账支票D.现金
5.2005年—2011年人民币汇率变动表(100美元兑人民币)
2005年7月
7.针对上述情况,宜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存贷款利率B.降低利息C.增发国债D.调整汇率
8.在2012年的高考中,家住广州的李静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开学报名时,出于安全考虑,她不准备随身携带太多现金,这时最适合她的信用工具是()。
A.现金支票B.信用卡C.转账支票D.外汇
9.6月4日,中国选手李娜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中,直落两盘击败意大利选手斯齐亚沃尼,夺得冠军后,收获一张120万欧元(约1 138万人民币)的巨额支票。在我国,支票是()。①经济往来结算的信用工具 ②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③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④个人直接购物消费的信用工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高二政治复习课导学案《神奇的货币》
教师寄语: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一、学习目标课标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课标解析以及具体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贷款买房的事例,归纳对比货币的作用和职能。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从知识体系上把握整体结构,能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项目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实质与原因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复习导学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复习导学案

1 / 8《经济生活》导学案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一、导入复习(一)课前复习提问1.空气、捐赠的物资、野生人参、是商品吗? 7.货币发行规律是什么?有价值吗?有使用价值吗? 8.通货膨胀的含义、表现、原因、影响、应对措施?2.商品有哪两个基本属性? 9、外汇的产生和含义是什么?汇率的产生和含义是什么? 购买了商品就拥有了两个属性吗? 10、影响汇率的因素?汇率变动的影响?3.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是什么? 11、信用工具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优点?4. 货币的职能有哪些?区别是什么? 12、汇率变动的判断、与币值的关系、5.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是什么?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汇率变动的影响?6.纸币的产生和含义是什么? 1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及人民币国际化?(二)自主知识建构(使用关键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下列大概念逻辑关系结构表,理解记忆熟悉把握)( )第一课 神奇的商品 含义: 发行:影响 关系: 基本属性 含义: 货币 职能产生: 信用工具 本质:()()((三)自我测评——基础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下列选择题)1.2020年2月12日,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为中国防控新冠疫情积极组织捐赠活动。

捐赠物资25.6吨,主要包括口罩388万个、医用手套4.4万副、防护镜1.1万副、防护服5.3万套。

这些防疫物资①是商品,因为具有价值②不是商品,因为没用于交换③不是商品,因为没有价值④是商品,因为具有使用价值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2020年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金银纪念币一套。

该套纪念币共3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2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而这也是我国首次发行的1斤(500 克)重的银质纪念币,正面图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刊国名、年号,背面图案为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造型,并刊“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字样及150元面额。

这枚500克圆形银质纪念币:①在本质和职能上与纸币具有一致性②面额具有象征性且不计入现金流通量③只能收藏纪念且不具有价值④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 8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0年多国央行数字货币发展开始加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1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考纲导航:
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A
2、货币的概念、本质 A
3、货币的基本职能 B
4、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 A
二、自主学习:
1、货币
(1)商品
①两个条件、。

②基本属性和。

商品是它们的统一体。

(2)货币
①产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含义:地充当的。

③本质:。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含义:货币具有的其他一切商品大小的职能
价格:商品价值的表现,叫做价格。

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

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

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的货币。

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2)一般职能:、、。

3、金属货币与纸币
(1)纸币流通规律
①含义: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比,同货币流
通速度成比。

②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

(2)纸币
①含义:由(或某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②本质:。

③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

否则,可能出现通货或通货,
影响和。

(3)电子货币:使用电子计算器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等义务的货币形态。

(4)货币与财富
①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的象征,因为各种经济活动离不开货币。

②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对待金钱,要取之,用之、用之。

③金钱万能论,金钱无用论都是错误的。

三、知识结构:
四:课堂检测:
(一)判断题
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
2、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4、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5、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6、货币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7、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8、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观念的货币
9、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10、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最符合题意的)
1.据新华网消息,动画片《喜洋洋与大灰狼》走红后,各网站竞相推出《喜洋洋与大灰狼》的下载铃音,一般为2元每首。

下载的彩铃是()
A.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B.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
C.商品,因为它既有使用价值,又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
D.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2.马思克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这说明()
①金银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②金银不是唯一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③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相同的
④金银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产物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3. 金银充当货币后,可以与一切商品交换。

这表明()
A.金银作为货币,就不再是商品了
B.金银作为货币,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C.金银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社会属性
D.金银作为货币,其购买力大小是不变的
4.在商店里一支钢笔标价为6元,这里,货币执行的是的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5.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

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D.贮藏手段6.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这就是说()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②纸币的面值(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
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④
7.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①待售商品的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的流通速度④居民货币持有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判断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是看()
①纸币发行量是否过多②物价是否持续攀升
③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④商品的价值量是否变大
A. 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9.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货币必须是()
A.价值不变的特殊商品
B.想像的货币
C.现实的货币
D.一种价值符号10.假如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000亿元。

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A. 价值量降低
B.价值量提高
C.价格下跌
D. 价格上涨
(三)非选择题
11.甲同学认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资金不足,人民币是我国政府发行,所以只要通过多发行人民币就行了。

乙同学认为,人民币发行多了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人民币发行越少越好。

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

12.材料一:“货币没有臭味,无论从哪里来,一方面它代表已经卖掉的商品;另一方面又代表可以买到的商品。


材料二:“人间再没有像金钱这样坏的东西到处流通。

这东西可以使城邦毁灭,使人们被赶出家乡,把善良的人教坏,使他们走上邪路,做些可耻的事,甚至叫人为非作歹,干出各种罪行。

”(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联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明货币的“两个方面代表”的内涵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谈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如何对待金钱?
2课时:《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考纲导航:
1、信用卡的功能 A
2、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A
3、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C
二、自主学习:
㈠信用工具
1、结算方式和结算工具
人们经常使用的结算方式是和。

2、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和。

①含义:
信用卡是具有、、、等或功能的。

②银行信用卡是。

3、支票
①含义。

②分类:支票可以分为和。

㈡外汇
1、外汇是。

2、汇率是。

3、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少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反之,则
说明外币汇率。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1)含义:是指对内,对外。

(2)意义
三、知识结构:
四:课堂检测:
(一)判断题
1、信用卡会给我们在任何场合带来方便。

2、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到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降低。

3、外汇是指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

4、金钱是万能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最符合题意的)
1、现代生活中使用信用卡的优点有
①简化收款手续②节省交易费用③任何人都可以申请④方便购物消费⑤增强消费安全
A.①
B.②③
C.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⑤
2、以下对外汇认识正确的是
A.外汇是外国的货币
B.外汇是国际间的信用工具
C.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D.外汇是外币对人民币的比率
3、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兑换差额
D.兑换比率
4、如果现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715元人民币,而过去100单位外币能兑换815元人民币,这说明外汇汇率,人民币。

A.升高升值 B.跌落升值 C.升高贬值 D.跌落贬值
5、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如果人民币升值,则
A.出国旅游人员费用将增加 B.可以降低进口型企业的成本
C.我国贸易就出现逆差 D.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
6、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

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A.1400万元
B.5600万元
C.7000万元
D.9800万元
7、假设人民币升值意味着
①每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②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下降
③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④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三)非选择题
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某日外汇牌价(人民币元/100外币)
(1)某日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多少?
(2)假定一个月前美元的现钞买入价是749.33元,日元的现钞买入价的汇率是6.15元,那么现在他们的汇率是升了还是降了?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