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世界大家庭导学案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之关爱世界大家庭导学案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之关爱世界大家庭导学案撰稿人胡昕晟审核人班级 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使用日期_________一、教学目标1、认识世界性和区域性问题并能够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角度例举2、能够对国际间的组织区分其性质、功能,划分其所跨区域。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并能快速默写。
【学教重点】国际间的联系所包含的范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和记忆。
【学教难点】对南北差距的理解和认识,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够说明南北合作的意义,区域组织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二、学一学、做一做填空1、选择题1、下列世界性或地区性组织中,属于环境保护组织的是()A、欧洲联盟B、亚太经合组织C、绿色和平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英国是一个岛国,而且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从这一特点出发,英国经济适合发展①种植业② 远洋运输③ 海洋渔业④ 出口加工业⑤ 丝绸渔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3、任何国家在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国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一些世界性或地区性的问题,如、等问题都需要大家关心,通过国际合作,共同解决。
4、欧洲联盟简称(EU)。
它是欧洲西部一些国家组成的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合作与发展的重要组织,其影响和贡献远远超出了本地区范围。
5、下列英文缩写代表哪些国际组织?APEC ( );UN ();WTO ();EU (A 、亚太经合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联合国D、欧洲联盟参见书本P35 图2-30和图2-31 并以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请根据自己的认识,例举几种日本的商品并分析是何种原因造成日本现在的经济模式。
2、日本的工业以高科技、低消耗、高产出为特色,将对环境的污染做到最小,资源的浪费做到最低,请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势。
3、石油(原油)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石油的泄漏对于海洋是灾难性的,请设想当你是北极熊面临石油泄漏时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第二单元第三课世界大家庭(第1课时)教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3.沟通与交流: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4.尊重与理解:培养学生对世界各国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文化。
5.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世界各国文化特点、地理环境以及人口分布等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世界各国的文化特点、地理环境以及人口分布等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一)拓展资源
教学重点:世界主要国家的文化特点、地理环境以及人口分布。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各国国旗,引起学生对世界大家庭的兴趣。
2.课堂讲解:
a.讲解世界主要国家的文化特点,如中国的儒家文化、西方的基督教文化等。
第三课 世界大家庭导学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课程标准:1-1-3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概况及其分布,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事例。
1-2-7综述世界的国家和地区,了解大洲与国家、地区的对应关系。
学习目标:1、阅读地图2-37,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举例说明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
2、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外貌特征,在图2-38上指出其主要分布地区。
3、阅读图2-40,说出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4、阅读图2-42,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5、知道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说明它们的主要差异。
树立国家平等观念。
一、自主学习:阅读P42-52,完成下面练习并在书本上做好标识。
(相信自己,我们都能完成)1、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亿。
2、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人口分布可以用来表示。
读教材图2-37,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有、、、,人口稀疏的地区分布在。
3、世界三大人种是、、。
其中人口最多的是人种。
4、读图2-38,完成教材P44表格(世界主要人种分布)。
5、世界人种既有的集中,又有的散布。
6、、、、、、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
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使用最广的语言是。
7、世界三大宗教是、和。
它们的标志性建筑分别是、、。
是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文化景观。
三大宗教中,信徒最多的是教。
8、世界上有近个国家,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国界线和领海范围内的、和,总称领土。
国界线可以用、、、和来划定。
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个,洲最多。
9、世界上的国家通常被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还有亚洲的。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和。
它们的差异体现在。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二、合作交流(相信同伴,我们能解决)1、对照《世界地形图》和教材图2-19、图2-37,说一说地形和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结合教材图2-44,说一说三大宗教建筑各有什么特色。
《世界大家庭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世界大家庭》导学案第一课时一、教材简介《世界大家庭》是一部展现人类各国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节目,通过展示不同国家的民俗风情、美食文化、传统手工艺等,向观众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该节目涵盖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学习到各种文化知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3.鼓励学生保持对世界多样性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1.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特色;2.探讨多元文化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文化,避免对其他文化的偏见和偏见;2.如何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心和理解力。
五、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各国的风景、风俗等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2.视频播放法:播放《世界大家庭》相关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不同文化之美;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世界各国的特色文化,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国家的旅游宣传片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2.学习:播放《世界大家庭》相关片段,让学生观看并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3.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所观看内容,并就不同文化之美展开探讨;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分享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体会。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积极性;2.收集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看法和态度,评估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程度。
以上是《世界大家庭》导学案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
愿我们的世界更加和谐美好!第二课时导学目标:通过学习《世界大家庭》,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导学内容:一、导言《世界大家庭》是一本讲述世界各国文化和人际交往的书籍。
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拓宽我们的视野,增进我们对世界的了解。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六下《世界大家庭》教学设计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六下《世界大家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界大家庭》是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六下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观念。
本节课通过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经济等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同时也意识到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世界地理、文化知识,对不同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全球观念、国际视野方面还需加强。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获取知识。
此外,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有利于开展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各国的基本情况,掌握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观念,增强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各国的基本情况,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难点: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活动,准备好所需材料。
3.提前通知学生,让他们预习相关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各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世界各国的基本情况,呈现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教材中的案例,了解各国的文化、风俗、经济等方面。
4.巩固(10分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讨论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世界大家庭导学案》
《世界大家庭》导学案
导学目标:
通过进修电视剧《世界大家庭》,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文化差别和相似的地方,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导学内容:
第一部分:观看电视剧《世界大家庭》
1.观看《世界大家庭》第一集至第五集,了解剧情和人物干系。
2.观看时要注意人物的服饰、语言和行为举止,体会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别。
第二部分:进修文化差别
1.根据观看内容,总结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如饮食习惯、节日庆祝、礼仪习惯等。
2.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和相似的地方,讨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展开讨论
1.分组讨论剧中的情节和人物,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际干系和价值观。
2.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交流在国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的礼仪和沟通技巧。
导学作业:
1.撰写观后感,总结《世界大家庭》对你的启发和影响。
2.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跨文化交流的短文,分享你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看法。
3.准备一场小组展示,展示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和跨文化交流技巧。
4.选择一种国外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并撰写一份调研报告。
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希望同砚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国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拓展国际视野,为未来的国际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我们的世界大家庭更加和谐美好!。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第三课 世界大家庭名师教案1 人教版
3.1世界大家庭(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外貌特征,在地图上指出其主要的分布地区;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能说出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利用地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举例说明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人种无高低优劣之分的平等种族观。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外貌特征;三大人种的分布及特征。
教学难点: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树立人种平等观念
活动设计:
教学反思:
3.2世界大家庭第2课时——国家和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世界上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知道大致的分布状况;
过程与方法:能举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或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任何国家的主权和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树立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观念。
教学重点: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教学反思:。
2.3.6世界大家庭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3.6世界大家庭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七上《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三课世界大家庭一、教学设计思想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介绍的是关于世界不同人种、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世界的人文特征,为以后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国家和地区的概念。
(2)能力目标:结合实例,说明区域是社会生活的空间,知道现实社会中有各种不同的区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任何国家的主权和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树立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是平等的。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世界人种、国家、各国国旗的资料;准备角色扮演。
教师准备:世界人种分布图、世界地图等。
教学方法恰当地使用投影、图片、图表等教学手段和教具,运用“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并穿插其他教学方法。
二、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提问】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你能说出几个呢?学生回答,很活跃。
【提问】那么想过没有,作为一个国家应具备哪些特征呢?学生回答:有的说要有一块地方;有的说要有领导人等。
【归纳】国家是有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在这个空间内有自己的主权,不允许别国侵犯。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和国歌。
不过,目前世界上还有一些区域不具备主权国家的地位,我们称之为地区。
如在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交界地有一个克什米尔地区。
展示地图,教师简要分析克什米尔地区问题的由来。
【展示】课前请你们收集有关国旗的资料,有吗?学生一一出示国旗并介绍。
【练习】看课本31页图2—23,把下列国家的国旗与图中的国家用线连起来,看谁连得快?学生练习,评价反馈。
【提问】你知道这些国旗的含义吗?以中国、美国、加拿大国旗为例。
学生回答,这里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提问】国家与国家之间是有国界的。
那么国界线是如何划分的?请学生看书第32页图2—25,让学生观察回答。
第二单元第三课世界大家庭(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②提高对亚洲国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地理核心素养
①区域认知
②综合思维
③地理实践
④人地关系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亚洲国家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亚洲国家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亚洲国家知识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亚洲国家学习状态。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亚洲国家历史文献:提供亚洲国家的历史文献,如日本的《大日本帝国宪法》、韩国的《韩国宪法》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亚洲国家的法律制度发展。
(2)亚洲国家经济发展报告:提供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报告,如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日本经济报告》、韩国统计局发布的《韩国统计年鉴》等,让学生了解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3.地理实践:引导学生关注亚洲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分析其对亚洲国家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4.人地关系:通过分析亚洲国家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及文化特点,使学生认识到人地关系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5.跨文化交际: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多样性,提高对亚洲国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4)亚洲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理解并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的实际意义。
举例:一带一路倡议对亚洲国家的影响有哪些?亚洲命运共同体是如何提出的?
(5)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多样性,提高对亚洲国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举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印度的文化习俗?如何与印度同学有效沟通?
《世界大家庭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世界大家庭》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世界大家庭》的作者、出版时间及主要内容;2. 理解《世界大家庭》的主题和意义;3. 探讨《世界大家庭》对当代社会的启迪。
二、导学内容1. 《世界大家庭》简介《世界大家庭》是美国闻名心理学家卡尔·鲁杰的代表作之一,于1950年出版。
该书以举世范围内的各种文化和民族为钻研对象,探讨人类的心理发展和文化差别。
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观察和钻研,鲁杰提出了“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认为每种文化都有其奇特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
2. 主题和意义《世界大家庭》的主题是探讨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共通性,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社会习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别,拓展自己的视野,增进对人类社会的认识。
3. 对当代社会的启迪《世界大家庭》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在于强调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增进文化交流和互鉴。
在举世化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而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通过深入研读《世界大家庭》,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增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建设一个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世界。
三、导学问题1. 《世界大家庭》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国家的人?2. 《世界大家庭》的出版时间是哪一年?3. 《世界大家庭》的主题是什么?4. 《世界大家庭》对当代社会有什么启迪?四、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世界大家庭》的主题和意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展开。
2. 教室演讲:选取一位同砚进行教室演讲,分享自己对《世界大家庭》的理解和感悟。
3. 观影活动:观看相关纪录片或电影,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4. 作文写作:撰写一篇文章,探讨《世界大家庭》对当代社会的启迪,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五、拓展延伸1. 阅读更多相关书籍,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世界大家庭[教案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三大人种的特点,在地图上指出其主要的分布地区。
(2)知道世界上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知道大致的分布状况。
(3)能举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或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课前信息收集、课堂上的交流、小组的探究,一方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人种无高低优劣之分的种族观;懂得任何国家的主权和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树立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观念。
二、学情分析这一课是在前面探究世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世界的人文环境。
选择内容是人种、国家与地区。
世界大家庭的主角是“人”,因此本课涉及到的基本概念有:人口、人种、国家和地区(领土、领空、领陆、领水、领海等)。
从教材内容上看,本课分为“不同肤色的人们”、“国家与地区”、“关爱世界大家庭”三个小标题,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世界大家庭的主角是人,因而首先对世界大家庭的成员进行简要说明,突出由于生存环境差异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人种。
接着,说明世界大家庭中“小家庭”——国家与地区,重点分析它们的经济发展差异,即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国家之间发展是不平衡,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最后,从国家关系的角度,尽管不同区域的人们,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经济发展不同,使用的语言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但是,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是国际社会的成员,总会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并共同面对着各种世界性或地区性的问题。
从而理解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意义。
本课介绍的是世界人种及国家。
有关世界人种和国家的一些图片或资料是相当宽泛的,而且都比较生动有趣,因而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兴趣会浓一点,参与率也就比较高。
为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在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世界人种及国家的资料,然后根据交流情况,汇总分析相关信息,最后利用已有信息解决问题。
《世界大家庭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世界大家庭》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世界大家庭》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分析《世界大家庭》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3. 探讨《世界大家庭》中所呈现的人性、家庭、友情等主题。
4. 思考并讨论《世界大家庭》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反思。
导学内容:一、背景介绍《世界大家庭》是一部由中国作家韩寒所著的长篇小说,于2009年出版。
小说以一个家庭为主线,展现了一系列跨越数十年的故事,涉及到家庭、友情、爱情、事业等多个方面。
二、主要人物及情节1. 主要人物:- 陆小凤:男主角,是一个乐观、刚强的年轻人,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挫折,但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 杨晓芸:女主角,是陆小凤的青梅竹马,两人之间有着特殊的情感纠缠。
- 其他配角:陆小凤的父母、朋友、同事等,每个人物都有着奇特的性格和命运。
2. 主要情节:- 陆小凤在经历了一系列事故和打击后,决定离开家乡,独自前去城市谋生。
- 杨晓芸在家庭困境中挣扎,最终选择了离开家乡,寻找自己的人生出路。
- 陆小凤和杨晓芸在城市相遇,重新点燃了彼此之间的情感,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三、主题探讨1. 人性:小说中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有着善良、英勇、刚强的一面,也有着自私、脆弱、背叛的一面。
2. 家庭:家庭是每个人心里深处的依靠和港湾,但也可能成为人生中的枷锁和怀疑。
3. 友情:友情是生活中宝贵的家当,能够给人带来力量和慰藉,也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4. 爱情: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物,能够让人变得更加完备和幸福,但也可能带来痛苦和煎熬。
四、启迪与反思《世界大家庭》通过展现人物的成长和命运,呈现了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我们可以从中进修到如何面对挑战、坚持信念、珍惜人生中的每一刻。
同时,也可以反思自己在家庭、友情、爱情等方面的表现,思考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导学作业:1. 思考并总结《世界大家庭》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2. 分析小说中所呈现的家庭、友情、爱情等主题,写下自己的感想。
《世界大家庭》教学设计1.doc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说出三大人种的特点,树立正确的种族观。
2. 能够在地图站指出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地区,说明其分布特点。
3. 初步理解环境对人种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教学重点】三大人种的特点与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世界人种分布特点的成因。
【教学过程】一、不同肤色的人们[奇石导入]老师这里有三张三峡奇石的照片(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大家能看出象什么吗?[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你们看,这三块奇石象不象三大人种啊?你能说出哪一块是黄种人?哪一块是白种人?哪一块是黑种人吗?你是根据什么來判断的呢?[学生回答]那么,除了肤色不同以外,三大人种之间还有什么外表体貌上的不同吗?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不同的特征?并展示黄种人1、黄种人2、黑人1、黑人2、白种人1、白种人2的图片。
[学生讨论]人种外貌特征黄色人种黄色的皮肤,乌黑通直的头发,脸庞扁平;黑色人种皮肤黝黑,头发乌黑卷曲,脸庞平,嘴唇厚;白色人种肤色白,头发弯曲而金黄,鼻梁髙,嘴唇薄。
小结:市于过去人类受到口然坏境的束缚,不同的人群长期生活在互相隔离的不同自然环境中,在外貌和体质上形成了互不相同的适应性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种。
播放日本、巴哈马、希腊雅典三段录像,并联系世界人种分布图,看看分别是什么人种?tl本一一黄色人种,巴哈马一一主要是黑色人种,希腊一一白色人种。
根据地图,进一步思考: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世界人种分布有何特点?[学生回答]人种主要分布地区黄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黑色人种非洲、大洋洲、美洲;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注意:美洲的印第安人也是黄色人种,阿拉伯人和大多印度人是白种人。
展示三大人种人口比重图,并总结人种分布特点: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散布。
如黑人主要集中在非洲,但也有不少黑人在美洲和大洋洲。
在历史上,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大洋洲,使他们沦为奴隶。
黑人受到歧视和压迫,看看这张漫画,说说你的感想。
六年级下思想品德导学案-2世界大家庭_未来版
1.世界政区图。2.世界不同肤色的人物头像。
导 学 流 程
学 法 指 导
一、导入
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多国家、多名族的世界。大伙儿都明白哪些国家的名字,请说一说。
二、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交流讨论:
1、在规定时刻里,查找熟悉的国家位于哪个洲。
2、在地图上查找形状专门的国家在哪里。
三、小组展现、学科班长总结。
知识拓展:
一、世界上的国家和人口
国家:220多个(独立国家:190多个)
人口:64亿
领土面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梵蒂冈
二、世界上的人种和语言
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棕色人种
语言:200多种使用广泛
学
后
反
思
六年级下思想品德导学案-2世界大家庭_未来版
主备
课题
世界大伙儿庭
授课班级
六(1)
课时
1
学生
序号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明白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人口、种族和语言的差不多情形
2.培养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的爱好和能力。
3.教育学生反对种族鄙视和大国霸权主义。
学习重点
明白世界上有关国家的人口、语言等。
学习难点
培养初步的阅读世界政区图的能力。
初中历史社会八年级《世界大家庭》教学设计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教学要求1.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在地图上指出其主要分布地区,树立正确的种族观。
2.知道世界上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及其大致分布状况。
3.树立世界上的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的观念,懂得任何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4.能举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或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建议教学2课时。
【新课导入】复习引入复习上节课所学过的五种地形和气候类型,总结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引出“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人种,他们居住在不同的国家,彼此之间总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不同肤色的人们】1. 不同人种特征及人种分布的教学组织学生观察图2-21,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还可通过录像,让学生从肤色、眼睛、毛发、鼻子、嘴唇和面庞等方面,分别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
还应解释美洲的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属于黄种人,南亚的印度人属于白种人。
组织学生结合读图2-22,说出世界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地区。
在此可以简单说明环境对人种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2. 树立人种平等观念的教学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感受到世界三大人种在体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人类生存环境的不同是人种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种主要是根据身体外部特征来识别,所以根本不存在种族高低优劣之分。
应向学生指出不同种族的人在人类历史上都曾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国家和地区】1. 国家和地区的教学教师可让学生知道世界上现在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有近200个国家。
地区与国家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取得独立、是否具有主权。
教材以克什米尔地区为例,说明地区的概念。
教学中可辅导学生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到这个地方。
【活动】可以结合本单元第一课内容,让学生分别说出这几个国家所在的大洲。
亚洲:中国、韩国、新加坡欧洲:俄罗斯、英国非洲:埃及北美洲:加拿大、美国大洋洲:澳大利亚教师可补充说明:俄罗斯是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在只占国土面积1/4的俄罗斯欧洲部分,集中了全国3/4的人口和工农业生产的大部分,首都莫斯科也位于这一地区,传统上俄罗斯属于欧洲国家。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第三课 世界大家庭快乐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领土的概念,明确国界的划分。
2、了解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名称和分布,知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大致分布状况。
3、树立世界上各国一律平等的观念,懂得任何国家的主权和领土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4、能够举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或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一些重要国家和地区的名称和分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难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异的原因。
三、课堂助学
1、P33,在世界政区上找到奥运会的举办国家,说出其所在的大洲
2、P33,把国旗与国家用线连起来
3、找找亚洲有哪些主要国家,国界线划分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分和分布
5、谈谈国际间合作的例子
6、说说你知道的国际组织
四、巩固与反思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区别是()
A、工业水平
B、军事实力
C、经济实力
D、农业发展水平
2、下列国旗所代表的国家的领土面积从大小到排列应为()
①②③④
A.①③②④B.③①②④C.②③①④D.①②③④
3、图册18页,读下图中6个国家的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序号写出6个国家的名称
①②③④⑤⑥
(2)六个国家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和
(3)六个国家中,位于西半球的是、、和,位于南半球的是和,领土跨亚欧两洲的国家是。
世界大家庭教案4
(3)世界人种分布有何特点?
3、展示材料,深入质疑,各抒己见
(1)黑人主要集中在非洲,但也还有不少黑人生活在美洲和大洋洲,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呢?
(2)为什么殖民者要贩卖黑人?人种有高低优劣之分吗?
二、国家和地区
1、展示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九次会议(上海)图片。
(3)想一想,划分国界有何重要意义?
5、看一看、填一填:(表格二)
给世界上领土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排排队并写出它们所在的大洲名。
学生利用手中收集的资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完成表格一,然后在组内交流、讨论并请代表发言
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派代表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观察课本图2-24思考、回答
学生查阅世界地图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课外拓展
(1)出一期各国知识的黑板报专栏。
(2)探究国旗图案相似的国家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特殊的关系。
课外查找资料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名称及分布
难点:世界人种分布特点的成因
教学
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讨论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
准备
多媒体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播放《龙的传人》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大家庭
第一课时人口与人种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特点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三、自主学习
1、世界人口总数: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______亿。
2、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____世纪以前,人口增长__ ______;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________增长。
3、人口自然增长率=___ ______—_______ ___。
4、从地区分布看,洲、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洲、
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5、将下列人种与其主要分布地区用线连接起来。
A.黑种人①亚洲东部和南部
B.黄种人②欧洲、北美洲
C.白种人③非洲、大洋洲
6、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都分布在平原地区
B.平原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
C.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都位于亚洲
D.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主要在沙漠地区、两极地区、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等地
7、下列属于人口稀疏地区的是()。
A.亚洲东部
B.亚洲北部
C.亚洲南部
D.北美洲东部
四、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读“世界人口分布图”:
1、找出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
2、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二)对照《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分析人口稠密的地区自然条件有什么特点?
五、课堂小结
有人说,我们正处在一个“人口爆炸”的时代,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六、作业布置
作业本第三课《人口和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