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桃江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doc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桃江一中2015年下期高二第一次月考文科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命题“存在实数x ,使x >1”的否定是( )A.对任意实数x ,都有x >1B.不存在实数x ,使x ≤1C.对任意实数x ,都有x ≤1D.存在实数x , 使x ≤12、椭圆1422=+y m x 的焦距是2,则m 的值是( ) A.5 B.8 C.5 或3 D.203、“若α=3π,则cos α=21”的否命题是( ) A.若α=3π,则cos α≠21 B.若α≠3π,则cos α≠21 C.若cos α=21,则α=3π D.若cos α≠21,则α≠3π 4、已知椭圆1162522=+y x 上的一点P 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则P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A.2B.3C.5D.75、不等式2ax +5x +С>O 的解集为(31,21),那么a 、c 的值为( ) A.a=6,c=1 B.a=-6,c=-1C.a=1,c=6D.a=-1,c=-66、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正数, , 且12=a 则)(1=a A.21 B.22 C.2 D.2 7、ABC ∆中,A=1200,AB=5,BC=7,则CB sin sin =( ) A.53 B.35 C.58 D.85 25932a a a =∙且满足132:≥+x q 8、已知)()1(2*N n n n a n ∈+=, 则 这个数列的前10项的和10s =( ) A. 109 B. 1110 C. 1020 D.1120 9、不等式R x x a x a ∈<--+-对04)2(2)2(2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是( )A.(-∞,2]B.(-2,2]C.(-2,2)D.(-∞,2)10、在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城中y x z -= 的取值范围是( )A.[-2,-1]B.[-2,1]C.[-1,2]D.[1,2] A.524 B. 528 C.5 D.6 12、已知数列{a n }满足)(,2,322000200611=-=-=++a a a n a a n n 则若 A.7 B.6 C.5 D.4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命题“1,12>>x x 则若”的否定是14、函数)0(112)(≠-+=x x x x f 的值域是15、若032112>--+>-<x x m x m x 是或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16、{}22,2,1数列1221+-===++n n n n a a a a a a 满足,{}=n n a a 的通项公式为则三、解答题(共70分)17、(10分)已知命题023:2≤+-x x p⎪⎩⎪⎨⎧≥-+≤-≤-0220102y x y x 的最小值是( )则、已知y x xy y x y x 43,53,0,011+=+>>为真命题为假命题,q p q p ∨⌝∧⌝)()(,求x 的取值范围.18、(12分)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已知两焦点F 1(-3,0),F 2(3,0),且椭圆过()516,3 (2)经过两点)2,3(),1,6(21--P P19、(12分)4),(43满足}{a 已知数列1*1n =∈-=+a N n a a n n , (1)求{n a }的通项公式(2)n n S n }{a 项之和前求⎪⎩⎪⎨⎧≤--≥-+≥+-0520402y x y x y x 20、(12分)△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b,c, asinA+csinC-2asinC=bsinB且满足(1)求B 的大小.(2)若A=750,b=2,求a 、c21、(12分)已知:(1)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求251022+-+=y y x z . (2)的取值范围求142++=x y z .22、(12分){}{}16b ,b 4b b b n,4n n a 5342n 2n n ==∙+=满足各项为正的等比数列项的和前已知数列S (1)n n b ,a 求(2){}n n n n n n ,b a T C C 项之和前求记∙=。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桃江一中2015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考试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卷上填写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埃博拉疫情严重, 2014年9月13日,中国提供新一轮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此次提供约2亿人民币物资援助。
这批救援物资()A.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是劳动产品 B.是商品,因为它们具有使用价值C.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没有用于交换 D.是商品,因为它们满足了灾民的需要2.2015年2月3号,农民工小王没有拿到上半年的现金工资,而是领到了某建筑公司发给他的一张载有一定金额、付款单位、签发日期等内容的票据,该公司让他凭此到银行领取工资。
对小王拿到的票据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可以持此票据直接到市场上购买商品 B.收款人可以凭此票据到银行支取现金C.此票据是定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D.此票据为转账支票3.河南安阳内黄县马上乡新绿生态农业园农场主陈永彬在大棚里培育了“造型”甜瓜。
财神爷、金元宝、老寿星……一个个造型奇特的甜瓜可爱喜人。
虽然“造型”甜瓜的价格是普通甜瓜的10多倍,但仍被订购一空。
“造型”甜瓜价格高的根本原因在于()A.“造型”甜瓜能够满足人们的求异心理需要B.“造型”甜瓜供不应求C.“造型”甜瓜能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D.“造型”甜瓜凝结了较多的人类劳动4.2015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共计3个品种。
以下对该纪念币认识正确的有()①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②其面值和发行量由国家规定③其收藏价值最终由供求关系决定④其本质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价格是市场的信号灯,价格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重要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与需求、价格与供给的关系可以用上图来表示。
由图可以看出( )①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这种商品的需求会相应减少②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会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③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④一种商品的价格取决于该商品的供给和需求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6.“商品—货币”被马克思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生产者”。
2015-2016学年湖南省益阳市桃江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2015-2016学年湖南省益阳市桃江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B.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C.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D.打雷时,待在汽车里比待在木屋里要危险【答案】B【解析】解:A、电力工人高压带电作业,全身穿戴金属丝网制成的衣、帽、手套、鞋,可以对人体起到静电屏蔽作用,使人安全作业.所以A错误.B、因为塑料和油摩擦容易起电,产生的静电荷不易泄漏,形成静电积累,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所以B正确.C、小鸟的两只脚之间的距离很小,所以小鸟的两只脚之间的电压也很小,所以不会对小鸟造成危害,所以C错误.D、一辆金属车身的汽车也是最好的“避雷所”,因为金属外壳的汽车是等势体,能够屏蔽外部的电场.所以D错误.故选:B.穿金属的衣服和待在汽车里时,可以对里面的人体起到静电屏蔽作用,从而可以保护人的安全,由于塑料和油摩擦容易起电,用塑料的话,产生的静电荷不易泄漏,反而会造成危险.该题考查静电的防止与应用,掌握住基本的知识,对于生活中的一些与静电有关的现象要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2.下列公式中,既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也适用于匀强电场的有()①场强E=②场强E=③场强E=④电场力做功W=U q.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D【解析】解:①电场强度E=是用比值定义法得出的物理量,是从力角度研究电场的物理量,适用于任意电场,故①正确;②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电势降低最快,且没前进相同距离电势的降低相等,故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的间的电势差与两点沿电场线的距离成正比;故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公式U=E d仅仅适用与匀强电场,故②错误;③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场强公式E=是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和库仑定律联立得到,反映了点电荷的电场中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与该点的空间位置和场源电荷的电荷量的关系,而电场有多种,不是只有点电荷有电场,故③错误;④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公式W=q U,反映了在电场中任意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功与两点间电势差成正比,适用于任意电场,故④正确;故选D.题中的四个物理公式,分别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公式、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场强公式和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关系公式;结合物理公式得出的过程进行分析即可.本题关键是要熟悉有关电场的各个公式,要知道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能够确定公式的适用范围.3.已知A为电场中一固定点,在A点放一电量为q的电荷,受电场力为F,A点的场强为E,则()A.若在A点换上-q,A点场强方向发生变化B.若在A点换上电量为2q的电荷,A点的场强将变为2EC.若在A点移去电荷q,A点的场强变为零D.A点场强的大小、方向与q的大小、正负、有无均无关【答案】D【解析】解:电场强度E=是通过比值定义法得出的,其大小及方向与试探电荷无关;故放入任何电荷时电场强度的方向大小均不变,故ABC均错误,D正确.故选:D.电场强度为电场本身的性质,其大小及方向与试探电荷的电量及电性无关.该题考查对电场强度的定义式的理解,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常用方法,但要注意所定义的量不一定与式中的物理有比例关系.4.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与一静电计相接,极板B接地,若极板B稍向上移动一点,由观察到的静电计的指针变化,作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变小的结论,其依据是()A.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量变小B.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量变大C.极板上的电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小D.极板上的电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大【答案】D【解析】解:若极板B稍向上移动一点,则正对面积减小,根据C=得,电容减小,由于电量不变,根据U=知,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大.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根据电容的决定式得出电容的变化,结合电量不变,得出两板间的电压的变化.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电容的定义式和决定式C=,并能灵活运用.5.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分别标记有a,b两点,其中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A.如图中与点电荷等距的a,b两点B.如图中两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C.如图中两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 D.如图中非匀强电场中的a,b两点【答案】C【解析】解:A、在甲图中,a、b两点离场源电荷距离相等,电场强度大小相等.由于电场线是直线,a、b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沿着电场线的方向,所以a、b的电场强度的方向不同,但不是相反的,故A错误;B、根据对称性可知,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在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都与两电荷连线平行,且指向负电荷的一侧的,所以a、b的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故B错误;C、在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的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都是由中间指向两侧的,在对称的位置,电场强度的大小是相同的,方向相反,故C正确;D、在非匀强电场中的a、b两点,电场强度的方向沿着该点的电场线的切线的方向,显然它们的方向不同,但是不是相反的,故D错误;故选:C.电场线是从正电荷或者无穷远发出,到负电荷或无穷远处为止,电场强度的方向沿着该点的电场线的切线的方向.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判断场强的大小,切线方向判断场强方向.结合电场线的分布情况进行解答.解答本题要掌握住常见的几种电场的分布情况,特别是等量异种电荷和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抓住其对称性来分析场强关系,这是经常考查的地方.6.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U ab=U 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较高B.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电势能较大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较大D.带电质点通过Q点时的加速度较大【答案】B【解析】解:A、电荷所受电场力指向轨迹内侧,由于电荷带正电,因此电场线指向右下方,沿电场线电势降低,故C的电势最高,故A错误;B、根据质点受力情况可知,从P到Q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降低,动能增大,故B正确,C错误;D、等势线密的地方电场线也密,电场强度大,所受电场力大,因此P点的加速度也大,故D错误.故选B.由于质点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运动轨迹可知电场力指向运动轨迹的内侧即斜向右下方,由于质点带正电,因此电场线方向也指向右下方;电势能变化可以通过电场力做功情况判断;电场线和等势线垂直,且等势线密的地方电场线密,电场场强大.解决这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思路是:根据运动轨迹判断出所受电场力方向,然后进一步判断电势、电场、电势能、动能等物理量的变化.7.如图所示匀强电场E的区域内,在O点处放置一点电荷+Q,a、b、c、d、e、f为以O点为球心的球面上的点,aecf平面与电场平行,bedf平面与电场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a点的电势等于f点的电势C.点电荷+q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时,电场力一定做功D.将点电荷+q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从球面上a点移动到c点的电势能变化量一定最大【答案】D【解析】解:A、点电荷+Q在b点产生的电场方向为竖直向上,在d点产生的电场方向为竖直向下,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b点的合场强斜向右上方,d点的合场强斜向左下方,两点场强大小相同,方向不同,电场强度不同.故A错误B、讲一个试探正电荷由a点移动到f点,点电荷电场力不做功,匀强电场的电场力做正功,故合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势降低,故B错误;C、当电荷+q沿着球面上的bedf移动时,匀强电场的电场力不做功,点电荷电场力也不做功,故合电场力不做功,故C错误;D、将点电荷+q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点电荷电场力不做功,从a点移动到c点,匀强电场的电场力做功最大,故合力做功最大,故D正确;故选D.空间任何一点的电场都是由匀强电场和点电荷的电场叠加面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各点场强关系.场强是矢量,只有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时,场强才相同.根据叠加原理,判断各点的电势关系.若两点间电势差不为零,电场力做功不为零.本题还是要将电场看作是由匀强电场和点电荷的电场组合而成,再分析电场力做功、电场强度和电势能时更是如此.8.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挂于同一点,两球静止时,它们离水平地面的高度相等,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若同时剪断两根细线,空气阻力不计,两球所带电荷量不变.则某时刻小球在空中的位置与原来的位置相比较,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解:未剪断两根细线时,对a小球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有:F库=m a gtanα同理,对b球有F库′=m b gtanβ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F库=F库′则得m a gtanα=m b gtanβ因α<β,所以m a>m b.剪断两根细线后,两球竖直方向只受重力,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相同时间下落的高度相同,两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间有库仑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水平方向a球的分加速度较小,相同时间内a球的水平位移较小,所以D正确.故选:D根据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A球对B球的库仑力等于B球对A球的库仑力.未剪断两根细线时,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和相似三角形表示出两个球的重力,从而分析两球质量关系.剪断两根细线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两球的运动情况,由位移公式分析位移关系,确定位置关系.本题在解答过程中,运用平衡条件分析两物体质量关系成为关键内容,采用运动的分解法分析小球的运动规律是基本能力,要加强训练,提高能力.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如图所示是电阻R的I-U图象,图中α=45°,由此得出()A.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B.电阻R=0.5ΩC.因I-U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R==1.0ΩD.在R两端加上6.0V的电压时,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3.0C【答案】AD【解析】解:A、根据数学知识可知,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故A正确BC、根据电阻的定义式R=可知,I-U图象斜率的倒数等于电阻R,则得R=Ω=2Ω,故BC错误.D、由图知,当U=6V时,I=3A,则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q=I t=3×1C=3.0C,故D正确.故选:AD.电阻R的I-U图象斜率的倒数等于电阻R,由数学知识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对于电阻R,运用斜率求解,但不能根据直线倾角的正切的倒数求解.由图读出电压为U=6V 时的电流,由q=I t求解每秒内通过电阻的电荷量.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阻的定义式R=的理解与掌握,要注意直线的斜率与直线倾角的区别.10.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如图所示.如果在荧光屏上P点出现亮斑,那么示波管中的()A.极板X应带正电B.极板X′应带正电C.极板Y应带正电D.极板Y′应带正电【答案】AC【解析】解:电子受力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因电子向X向偏转则,电场方向为X到X′,则X 带正电同理可知Y带正电,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由亮斑位置可知电子偏转的打在偏向X,Y向,由电子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确定电场的方向,再确定极板所带的电性由亮斑位置可知电子偏转的打在偏向X,Y向,由电子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确定电场的方向,再确定极板所带的电性考查电子的偏转,明确电子的受力与电场的方向相反.11.如图所示,为某一点电荷所形成的一簇电场线,a、b、c三条虚线为三个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度从O点射入电场的运动轨迹,其中b虚线为一圆弧,AB的长度等于BC的长度,且三个粒子的电荷量大小相等,不计粒子重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一定是正粒子的运动轨迹,b和c一定是负粒子的运动轨迹B.由于AB的长度等于BC的长度,故U AB=U BCC.a虚线对应的粒子的加速度越来越小,c虚线对应的粒子的加速度越来越大,b虚线对应的粒子的加速度大小不变D.b虚线对应的粒子的质量大于c虚线对应的粒子的质量【答案】CD【解析】解:A、图为某一点电荷所形成的一簇电场线,由于没有说明是正电荷的电场,还是负电荷的电场,所以无法判断出电场线的方向;所以不能判断出abc三种粒子的电性;故A错误;B、根据公式U=,由于AB间的平均场强小于BC间的平均场强,故U AB<U BC,故B 错误;C、由于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粒子只受电场力,故a虚线对应的粒子的加速度越来越小,c虚线对应的粒子的加速度越来越大,b虚线对应的粒子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故C正确;D、a、b、c三条虚线为三个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度从O点射入电场的运动轨迹;且三个粒子的电荷量大小相等;故静电力相等;由于b粒子做圆周运动,说明向心力等于静电力;C粒子做向心运动,故静电力大于需要的向心力,根据F=m,C粒子的质量较小;故D正确;故选:CD.电场线的疏密反映了电场强度的大小;根据曲线运动的条件判断电场力方向;结合离心运动的条件列式比较粒子质量大小.本题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定性分析问题,关键结合曲线运动的条件和向心力公式进行分析,不难.12.a、b、c、d分别是一个菱形的四个顶点,∠abc=120°.现将三个等量的负点电荷-Q固定在a、b、c三个顶点上,将一个电量为+q的检验电荷依次放在菱形中心点O点和另一个顶点d处,则两点相比()A.+q在d点所受的电场力比在O点的大B.+q在d点所具有的电势能比在O点的大C.d点的电场强度小于O点的电场强度D.d点的电势高于O点的电势【答案】BCD【解析】解:A、设菱形的边长为r,根据公式E=k分析可知三个点电荷在d点生的场强大小E 相等,由电场的叠加可知,D点的场强大小为E D=2k.O点的场强大小为E O=k=4k,可见,d点的电场强度小于O点的电场强.所以+q在d点所受的电场力较小,故A错误,C正确;B、O d间电场线方向从O到d,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d点的电势高于O点的电势,而正电荷在高电势高处电势能大,则知+q在d点所具有的电势能较小.故BD 正确故选:BCD.根据电场的叠加,分析d点电场强度的方向;O点的电场强度等于b处-Q在O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分析d点与O点电势关系.正电荷在高电势高处电势能大.本题关键要抓住对称性,由电场的叠加分析场强大小和电场线的方向,再判断电场力大小和电势能的高低.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13.如图所示,当S1、S2断开时,能亮的灯是______ ,它们是______联的.当S1闭合、S2断开时,能亮的灯是______ .【答案】L1、L3;串;L2、L3【解析】解:(1)当S1、S2都断开时,灯L1、L3首尾顺次连接,接入电路与电源构成闭合回路,它们是串联关系,L1、L3都能发光,灯L2断路不能发光,等效电路图如图一所示;(2)当S1、S2都闭合时,灯L2、L3先首首相连、尾尾相连,再接入电路与电源构成闭合回路,它们是并联关系,L2、L3都能发光;灯L1被短路不能发光;等效电路图如图二所示.故答案为:L1、L3;串联;L2、L3;(1)把几个用电器首尾相接,连入电路就是串联;把几个用电器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再连入电路,就是并联;(2)指用一根导线将某个用电器的两端连接起来时,用电器发生短路,被短路的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用电器不能工作.(3)根据串并联的概念,根据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情况,判断各灯的发光情况及它们间的连接情况.本题考查了并联、串联的连接和开关的状态对电灯的连接方式的影响,是一道基础题;知道串并联的概念,明确各灯泡首尾间的连接方式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带电小球a、b、c(均可视为点电荷),三球沿一条直线摆放,仅在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a对b的静电力一定是______ 力(引或斥),a对c的静电力一定是______ 力(引或斥),a的电荷量一定比b的______ .【答案】引;斥;多【解析】解:根据电场力方向来确定各自电性,从而得出“两同夹一异”,则有a对b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a对c的静电力一定是斥力,同时根据库仑定律来确定电场力的大小,并由平衡条件来确定各自电量的大小,因此在大小上一定为“两大夹一小”,因此a的电荷量一定比b的多.故答案为:引,斥,多.因题目中要求三个小球均处于平衡状态,故可分别对任意两球进行分析列出平衡方程即可求得结果.三个小球只受静电力而平衡时,三个小球所带的电性一定为“两同夹一异”,且在大小上一定为“两大夹一小”.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5.一个很小的小球带有电量Q,在距离球心30cm处的A点放了一个试探电荷q=-1×10-10C,q受到的电场力为1×10-8N,方向指向球心.求:(1)A点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2)如果从A点取走q,A点场强大小和方向(3)把放在离球心60cm处的B点,所受的电场力等于多少?(4)带电小球的电量Q是正的还是负的?等于多少?【答案】解:(1)A点的场强的大小E==N/C=100N/C,方向:球心→A.(2)如果从A点取走q,A点场强大小和方向都不变,E=100N/C,方向从球心→A.(3)根据库仑定律得试探电荷放在A点时:F=试探电荷放在B点时:F′=′由题,r′=2r,则得到,F′==2.5×10-9N;(4)根据E=k得,Q=代入解得,Q=1.0×10-9C,带正电.答:(1)A点的场强的大小为100N/C,方向:球心→A.(2)A点的场强的大小俀为100N/C,方向:球心→A.(3)F=2.5×10-9N;(4)Q带正电,Q=1.0×10-9C.【解析】(1)已知试探电荷q=-1×10-10C,q受到的电场力为1×10-8N,方向指向球心,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求出A点的场强的大小.A点的场强的方向与电场力方向相反.(2)场强由电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荷无关.从A点取走q,A点场强大小和方向都不变.(3)根据库仑定律把该电荷放在离球心60cm处的B点,所受的电场力.(4)根据E=k求出Q,并判断电性.本题要区分清楚试探电荷与场源电荷,公式E=中q是试探电荷,E=k中Q是场源电荷.五、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6.一个电阻为300Ω,满偏电流为10m A的灵敏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3A的安培表应如何改装,接多大的电阻?改为15V的伏特表呢?【答案】解:把灵敏电流计改装成电流表要并联一个小电阻,并联电阻的阻值为:R===1Ω;把灵敏电流计改装成电压表要串联大电阻,串联电阻的阻值为:R=-R g==1200Ω答:改装成量程为3A的安培表应并联1Ω电阻,串联1200Ω电阻改为15V的伏特表.【解析】改装成电流表要并联电阻,阻值R=,I为量程.改装成电压表要串联电阻,阻值为R=-R g-R g,U为改装后的电压表量程改装成电流表要并联电阻分流,电阻值等于满偏电压除以所分最大电流,改装成电压表要串联电阻分压,电阻值等于量程除以满偏电流减去原内阻.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17.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绝缘的光滑离心轨道,一个带负电的小球从斜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沿轨道滑下,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电量为-q,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E,斜轨道的倾角为α(小球的重力大于所受的电场力).(1)求小球沿斜轨道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2)若使小球通过圆轨道顶端的B点,求A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至少应为多大?(3)若小球从斜轨道h=5R处由静止释放.假设其能够通过B点,求在此过程中小球机械能的改变量.【答案】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q E)sinα=ma,解得:a=;(2)若小球刚好通过B点不下落,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q E=m①小球由A到B,据动能定理:(mg-q E)(h-2R)=mv2-0②①②式联立,得h=2.5R;(3)小球从静止开始沿轨道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由功能关系知,机械能的变化量为:△E机=W电,W电=-3E q R,故△E机=-3E q R答:(1)求小球沿斜轨道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若使小球通过圆轨道顶端的B点时不落下来,求A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至少应为2.5R;(3)若小球从斜轨道h=5R处由静止释放.假设其能够通过B点,求在此过程中小球机械能的改变量-3E q R.【解析】(1)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出加速度;(2)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则由向心力公式可求得B点的速度;对AB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A在轨道上的高度;(3)小球由h=5R处到B过程中小球机械能的改变量等于电场力做的功.本题考查动能定理及向心力公式的应用,在解题时注意计算中的中间过程不必解出,而应联立可以简单求出.18.如图所示为一真空示波管,电子从灯丝K发出(初速度不计),经灯丝与A板间的加速电压U1加速,从A板中心孔沿中心线KO射出,然后进入两块平行金属板M、N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进入M、N间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已知加速电压为U1,M、N两板间的电压为U2,两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1,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2,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求:(1)电子穿过A板时的速度大小;(2)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侧移量;(3)P点到O点的距离.【答案】解:(1)设电子经电压U1加速后的速度为v0,根据动能定理得:e U1=,解得:(2)电子以速度v0进入偏转电场后,垂直于电场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沿电场方向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电子在偏转电场运动的时间为t1,电子的加速度为a,离开偏转电场时相对于原运动方向的侧移量为y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a=,又E=,得a=水平方向:t1=,竖直方向:y1=,解得:y1=(3)设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沿电场方向的速度为v y.根据运动学公式得:v y=at1=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后作匀速直线运动,设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所用的时间为t2,电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侧移量为y2,如图所示t2=,y2=v y t2解得:y2=P到O点的距离为y=y1+y2=答:(1)电子穿过A板时的速度大小为;(2)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侧移量y1=;(3)P点到O点的距离y2=.【解析】(1)电子在加速电场U1中运动时,电场力对电子做正功,根据动能定理求解电子穿过A板时的速度大小.(2)电子进入偏转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垂直于电场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沿电场方向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板长和初速度求出时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由位移公式求解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侧移量.(3)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后沿穿出电场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位移为L2,分速度等于v0,求出匀速运动的时间.竖直方向:分速度等于v y,由y=v y t求出离开电场后偏转的距离,再加上电场中偏转的距离得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类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与平抛运动相似,采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第(3)问也可以利用三角形相似法求解.。
湖南省桃江县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分值: 100分时量: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属于文化活动的是A、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交付海军B、欧债大山压垮欧元,市场静观西班牙动向C、超强台风“杰拉华”正逐渐靠近台湾东南沿海D、大学生自绘游博文化地图2、下列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B、文化决定经济、政治C、文化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D、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独立性3、曾著有《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等作品的作家王海鸰被誉为“婚姻第一写手”。
她认为婚姻会体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中国,结了婚,双方就不能有隐私,否则就是不相爱了;西方则认为应互相给对方心灵保留空间,否则就是不尊重对方。
这说明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B、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D、西方文化优越于我国文化4、参加志愿者行动的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完善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素质,这说明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①与人类社会俱来的②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培养出来③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出来的的④通过参与文化活动而逐步培养出来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史诗影片《辛亥革命》包含的丰富内涵及片中人物为理想敢于奋斗、敢于牺牲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亿万观众。
这表明优秀文化A、是由人创造的B、对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C、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D、能够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6、“红色经典之旅革命圣地采风”活动在革命圣地遵义启动,到西柏坡站走完全部行程。
与会者表示,一路走来,思想感情在长征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得到了升华。
这表明A、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C、只有先进文化才能被大众接受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7、要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弘扬正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最主要的是使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主要是因为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终生不变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D、只要具有正确的“三观”,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8、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的是A、种类繁多的体育活动B、庆祝民族节日C、民族文化遗产D、民族语言文字9、2011年10月28日至31日,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A.尽量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B.教室人走关灯、关风扇C.尽量购买外地的、当季的水果D.尽可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少开空调2.下列各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或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分子中键能越大则分子能量越高,分子越稳定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A.2H2S(g)+O2(g)=2S (s)+2H2O(l)△H=﹣Q2 kJ/molB.CH4(g)+2O2(g)═CO2(g)+2H2O(g);△H=﹣802.3kJ/molC.CO(g)+O2(g)═CO2(g);△H=﹣283kJ/molD.2H2(g)+O2(g)═2H2O(1);△H=﹣571.6kJ/mol4.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O2(g)=CO2(g),1moL C(石墨)完全燃烧放热393.51kJ;C(金刚石)+O2(g)=CO2(g),1moL C(金刚石)完全燃烧放热395.41kJ.据此推理所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C.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高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一定是吸热反应5.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每生成2个分子AB吸收(a﹣b)kJ热量B.该反应热△H=+(a﹣b)kJ•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mol A﹣A和1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6.利用下列实验装置,不能完成实验目的是()A.利用装置进行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定量测定B.利用装置进行碱酸氢钠与碳酸钠的检验C.利用装置证明铁生锈时空气参与反应D.利用装置进行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稳定性强弱比较7.有下列物质:①NaOH固体:②浓硫酸;③NH4N03晶体;④CaO固体.现将它们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发现U形管内滴有红墨水的水血.呈形如图所示状态,判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8.100mL浓度为2mol•L﹣1的盐酸溶液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有()A.加适量6mol•L﹣1HCl溶液B.加数滴CuCl2溶液C.加适量NaNO3溶液 D.加适量NaCl溶液9.反应I2(g)+H2(g)⇌2HI(g)△H=﹣14.9kJ/mol.温度为T1时,平衡常数K(T1)=43;温度调至T2时,K(T2)=48.7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由T1到T2是降温过程C.T1时,增大c(H2),K(T1)不变D.T2时,I2(g)的转化率比T1时小10.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s)+O2(g)═ZnO(s)△H=﹣351.1kJ•mol﹣1Hg(l)+O2(g)═HgO(s)△H=﹣90.7kJ•mol﹣1由此可知反应Zn(s)+HgO(s)═ZnO(s)+Hg(l)的焓变△H为()A.﹣260.4 kJ•mol﹣1B.﹣441.8 kJ•mol﹣1C.+260.4 kJ•mol﹣1D.+441.8 kJ•mol﹣111.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乙烯和水的反应可表示为:C2H4(g)+H2O(g)=C2H5OH(g)△H=﹣45.8kJ/mol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中,乙烯的用量不会影响该反应的反应焓变△HB.0.5 mol H2O(l)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2.9 kJC.1 mol C2H5OH(g)具有的能量大于1 mol C2H4(g)和1 mol H2O (g)所具有的能量和D.1 mol C2H4(g)和1 mol H2O (g)中化学键的总键能大于1 mol C2H5OH(g)中化学键的总键能12.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平衡常数不变13.工业上制备高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H=+Q kJ/mol(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C.反应至4min时,若HCl浓度为0.12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mL 1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14.下列叙述与图象相对应的是()A.图(1)是N2(g)+3H2(g)⇌2NH3(g)的化学平衡图象,在t0时刻充入一定量的NH3,平衡逆向移动B.图(3)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2A═B+3CC.图(2)中p2>p1,T1>T2D.图(4)对应反应2X(g)+3Y(g)⇌2Z(g)△H<0,y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15.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mol•L﹣1•min﹣1②v(B)=0.6mol•L﹣1•s﹣1③v(C)=0.4mol•L﹣1•s﹣1④v(D)=0.5mol•L﹣1•s﹣1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A.④>③>②>①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16.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17.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 <0,某研究小组探究其他条件下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Ⅰ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Ⅱ表示的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的高D.图Ⅲ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18.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分别测定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a、b、c三点分别表示不同的时刻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0B.b点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C.增大压强,可使a点达到T1温度下平衡状态D.c点表示的状态:v(正)<v(逆)19.已知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工业上选择的适宜条件为:500℃、铁作催化剂、2×107~5×107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既加快反应速率,又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方向移动B.铁作催化剂既加快反应速率,又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方向移动C.增大压强既加快反应速率,又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方向移动D.将氨分离出来,既加快反应速率,又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方向移动20.恒温密闭容器发生可逆反应:Z(?)+W(?)⇌X(g)+Y(?);△H,在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在t2时刻缩小容器体积,t3时刻再次达到平衡状态后未再改变条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两时间段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可能相等B.Z和W在该条件下都不为气态C.若在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X),则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的X浓度不相等D.若该反应只在某温度T0以上才能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21.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lO2═4ClO2↑+H++Cl﹣+2H2O(HClO2为弱酸).向NaClO2溶液中滴加H2SO4,开始时HClO2分解反应缓慢,随后反应迅速加快,其原因是()A.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B.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C.ClO2逸出,使反应的生成物浓度降低D.在酸性条件下,亚氯酸钠的氧化性增强22.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平衡常数约为0.3B.B的转化率为40%C.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min)﹣1D.若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23.已知反应:2SO2(g)+O2(g)⇌2SO3(g)△H<0.某温度下,将2mol SO2和1mol O2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知,A点SO2的平衡浓度为0.4 mol/LB.由图甲知,B点SO2、O2、SO3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1:2C.达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则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可以用图乙表示D.压强为0.50 MPa时不同温度下SO2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丙图,则T2>T1 24.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 (s)═CuSO4(s)+5H2O(l)△H=+Q1 kJ•mol﹣1.室温下,若1mol无水硫酸铜溶解为溶液放热Q2 kJ,则()A.Q1>Q2 B.Q1=Q2C.Q1<Q2 D.无法比较25.将1molCO和1molNO2充入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NO2(g)+CO(g)⇌CO2(g)+NO(g)并达到化学平衡,发现有50%的CO转化为CO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将1molCO和2molNO2充入上述反应器中,则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混合气体中的CO2的体积分数是()A.B.C.D.二、综合题部分26.(12分)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通过实验测定,也可通过化学计算的方式间接地获得.(1)实验方法测反应反应热中和热测定实验中所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外还需要、.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验过程中将NaOH溶液(选填“一次”或“分多次”)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溶液混合后,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记为终止温度.(2)通过化学计算间接获得工业生产甲醇的常用方法是:CO(g)+2H2(g)═CH3OH(g)△H=﹣90.8kJ•mol ﹣1.已知:2H2(g)+O2(g)═2H2O (l)△H=﹣571.6kJ•mol﹣1H2(g)+O2(g)═H2O(g)△H=﹣241.8kJ•mol﹣1根据上述反应确定:H2燃烧热为kJ•mol﹣1;CH3OH(g)+O2(g)═CO(g)+2H2O(g)△H=kJ•mol﹣1.27.(10分)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用4mL 0.001mol/L KMnO4溶液与2mL)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如果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和(用Ⅰ~Ⅳ表示,下同);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和.(3)对比实验Ⅰ和Ⅳ,可以研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Ⅳ中加入1mL蒸馏水的目的是.28.(8分)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 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H2(g)+O2(g)═H2O(g)△H=﹣241.8kJ•mol﹣1C(s)+O2(g)═CO(g)△H=﹣110.5kJ•mol﹣1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②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a.Ca(OH)2b.Na2CO3c.CaCl2d.NaHSO3③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的污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kJ).(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A.H2 B.Cl2 C.Br2 D.I2(2)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3)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填写分子式).(4)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3)吗?.你的根据是.30.(10分)(2015秋•桃江县校级月考)在某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8mol的H2和0.6mol的I2,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H2(g)+I2(g)⇌2HI(g)+Q(Q>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1)根据图1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平衡速率v(HI)为.(2)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①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HI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用图2中a﹣c的编号回答)②若加入I2,H2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用图2中d﹣f的编号回答)(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若把容器的容积扩大一倍,请在图3中画出8分钟后HI浓度的变化情况.湖南省益阳市桃江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A.尽量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B.教室人走关灯、关风扇C.尽量购买外地的、当季的水果D.尽可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少开空调【考点】氧族元素简介.【专题】化学计算.【分析】“低碳环保”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产、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外出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少坐私家车,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环保”理念,故A错误;B、教室人走关灯、关风扇,能节约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环保”理念,故B错误;C、购买外地的、当季的水果和低碳环保无关,故C正确;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少开空调能节约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环保”理念,故D错误.故选:C.【点评】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是社会的热点,是考试热点之一,增强环保意识、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下列各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或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分子中键能越大则分子能量越高,分子越稳定【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分析】A、反应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B、放热反应很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C、反应的热效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大小;D、分子越稳定,则能量越低.【解答】解:A、反应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故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煤炭的燃烧,故A错误;B、放热反应很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在常温下不一定容易发生,故B错误;C、反应的热效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大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反之吸热,故C正确;D、分子中的键能越大,则物质越稳定,而分子越稳定,则能量越低,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吸放热的判断,应注意的是反应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即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放热反应不一定不需要加热.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A.2H2S(g)+O2(g)=2S (s)+2H2O(l)△H=﹣Q2 kJ/molB.CH4(g)+2O2(g)═CO2(g)+2H2O(g);△H=﹣802.3kJ/molC.CO(g)+O2(g)═CO2(g);△H=﹣283kJ/molD.2H2(g)+O2(g)═2H2O(1);△H=﹣571.6kJ/mol【考点】燃烧热.【分析】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S不是氧化物,不符合燃烧热的概念要求,故A错误;B.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水应为液态,故B错误;C.1molCO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CO2,符合燃烧热的概念要求,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故C正确;D.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方程式中H2为2mol,不是燃烧热,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热的理解,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紧扣燃烧热的概念.4.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O2(g)=CO2(g),1moL C(石墨)完全燃烧放热393.51kJ;C(金刚石)+O2(g)=CO2(g),1moL C(金刚石)完全燃烧放热395.41kJ.据此推理所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C.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高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一定是吸热反应【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写出金刚石与石墨转化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热比较金刚石与石墨的能量大小.【解答】解:①C(石墨)+O2(g)=CO2(g)△H=﹣393.51kJ•mol﹣1②C(金刚石)+O2(g)=CO2(g)△H=﹣395.41kJ•mol﹣1,①﹣②可得:C(石墨)=C(金刚石)△H=+1.9kJ•mol﹣1,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热,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量能量越大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A错误;B、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热,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故C错误;D、C(石墨)=C(金刚石)△H=+1.9kJ•mol﹣1,所以由石墨制备金刚石一定是吸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稳定性与能量大小的关系.5.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每生成2个分子AB吸收(a﹣b)kJ热量B.该反应热△H=+(a﹣b)kJ•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mol A﹣A和1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依据图象分析判断1molA2和1molB2反应生成2molAB;B、反应焓变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生成物能量总和;C、依据能量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D、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解答】解:A、依据图象分析判断1molA2和1molB2反应生成2molAB,每生成2molAB吸收(a﹣b)kJ热量,故A错误;B、应焓变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生成物能量总和;该反应热△H=+(a﹣b)kJ•mol ﹣1,故B正确;C、依据能量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C错误;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吸收a kJ能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图象分析判断,反应焓变的计算,题目较简单.6.利用下列实验装置,不能完成实验目的是()A.利用装置进行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定量测定B.利用装置进行碱酸氢钠与碳酸钠的检验C.利用装置证明铁生锈时空气参与反应D.利用装置进行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稳定性强弱比较【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测量H2O2分解反应速率,应在密闭系统中进行;B.根据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较剧烈的性质判断;C.根据U形管两侧液面的变化可判断空气是否发生反应;D.如分解,则澄清石灰水应变浑浊.【解答】解:A.应用分液漏斗,用长颈漏斗易导致气体逸出,达不到实验目的,故A错误;B.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较剧烈,可根据气球体积增大的快慢判断反应的剧烈程度,故B正确;C.铁发生吸氧腐蚀,则导致系统内压强减小,U形管左侧液面上升,故C正确;D.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根据澄清石灰水应变浑浊可确定稳定性,故D 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反应速率的测量、钠的化合物以及金属的腐蚀等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难度中等.7.有下列物质:①NaOH固体:②浓硫酸;③NH4N03晶体;④CaO固体.现将它们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发现U形管内滴有红墨水的水血.呈形如图所示状态,判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U形管右侧液面升高,说明锥形瓶内气压由于加入物质而增大以及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生石灰加入水中都放出大量的热而使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压强增大.【解答】解:因氢氧化固体,浓硫酸、生石灰加入水中都会放出大量的热而使温度升高,使得瓶内气体压强增大,U形管右侧液面升高,故选:B.【点评】记住物质溶于水吸放热情况,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溶于水放热,而硝酸铵溶于水吸热.8.100mL浓度为2mol•L﹣1的盐酸溶液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有()A.加适量6mol•L﹣1HCl溶液B.加数滴CuCl2溶液C.加适量NaNO3溶液 D.加适量NaCl溶液【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Zn过量,生成氢气由盐酸定,为了减慢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但不能改变盐酸的物质的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加适量6mol•L﹣1HCl溶液,生成氢气速率加快且生成氢气的总量增大,故A错误;B.加入适量CuCl2溶液,能够形成锌铜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故B错误;C.加入适量NaNO3溶液,不能生成氢气,生成气体为NO,故C错误;D.加入适量NaCl溶液,溶液体积增大,反应速率减小,由于盐酸物质的量不变,则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考常考考点,注意Zn过量,生成氢气的量由盐酸定,把握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9.反应I2(g)+H2(g)⇌2HI(g)△H=﹣14.9kJ/mol.温度为T1时,平衡常数K(T1)=43;温度调至T2时,K(T2)=48.7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由T1到T2是降温过程C.T1时,增大c(H2),K(T1)不变D.T2时,I2(g)的转化率比T1时小【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热△H<0,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常数减小,结合温度为T1时,T2时平衡常数判断平衡移动,进而平衡温度高低;C、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与反应混合物浓度无关;D、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I2(g)的转化率降低,根据B中温度的高低判断平衡移动.【解答】解: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热△H<0,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B、平衡常数K(T1)=43;温度调至T2时,K(T2)=48.74,温度为T1时平衡常数小于T2时平衡常数,说明温度由T1时调至T2时平衡正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反应移动,故温度T1<T2,由T1到T2是降温过程,故B正确;C、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与反应混合物浓度无关,故T1时,增大c(H2),K(T1)不变,故C正确;D、由B可知,温度T1<T2,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反应移动,T2时,I2(g)的转化率增大,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衡常数、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难度中等,注意理解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10.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s)+O2(g)═ZnO(s)△H=﹣351.1kJ•mol﹣1Hg(l)+O2(g)═HgO(s)△H=﹣90.7kJ•mol﹣1由此可知反应Zn(s)+HgO(s)═ZnO(s)+Hg(l)的焓变△H为()A.﹣260.4 kJ•mol﹣1B.﹣441.8 kJ•mol﹣1C.+260.4 kJ•mol﹣1D.+441.8 kJ•mol﹣1【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热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只与起始状态、最终状态有关,则反应相加减时,反应热也相加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由①Zn(s)+O2(g)=ZnO(s)△H=﹣351.1kJ•mol﹣1,②Hg(1)+O2(g)=HgO(s)△H=﹣90.7kJ•mol﹣1,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Zn(s)+HgO(s)═ZnO(s)+Hg(1)可由①﹣②得到,所以△H=(﹣351.1kJ•mol﹣1)﹣(﹣90.7kJ•mol﹣1)=﹣260.4 kJ•mol﹣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明确已知反应与目标反应的关系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1.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乙烯和水的反应可表示为:C2H4(g)+H2O(g)=C2H5OH(g)△H=﹣45.8kJ/mol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中,乙烯的用量不会影响该反应的反应焓变△HB.0.5 mol H2O(l)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2.9 kJC.1 mol C2H5OH(g)具有的能量大于1 mol C2H4(g)和1 mol H2O (g)所具有的能量和D.1 mol C2H4(g)和1 mol H2O (g)中化学键的总键能大于1 mol C2H5OH(g)中化学键的总键能【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A.反应焓变△H与方程式中的计量数有关;B.H2O(l)比H2O(g)能量低,反应放热少;C.放热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解答】解:A.反应焓变△H与方程式中的计量数有关,与实验中乙烯的用量无关,故A正确;B.H2O(l)比H2O(g)能量低,反应放热少,所以0.5 mol H2O(l)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2.9 kJ,故B错误;C.放热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1 mol C2H5OH(g)和1molH2O (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1 mol C2H4(g)和1 mol H2O (g)所具有的能量和,故C错误;D.△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1 mol C2H4(g)和1 mol H2O (g)中化学键的总键能与1 mol C2H5OH(g)中化学键的总键能之差为△H,为负值,所以1 mol C2H4(g)和1 mol H2O (g)中化学键的总键能小于1 mol C2H5OH (g)中化学键的总键能,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题目难度不大.12.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平衡常数不变【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放热的可逆反应,在反应达到平衡之前,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在不断减小,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注意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物质的浓度无关.【解答】解:A.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放热的可逆反应,在反应达到平衡之前,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则容器的压强在逐渐减小,故A错误;B.硫是液体,分离出硫,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都不变,所以不影响反应速率,故B错误;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抑制了二氧化硫的转化,所以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使用哪种催化剂无关,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B,注意固体和纯液体改变用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的移动.13.工业上制备高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H=+Q kJ/mol(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月考试卷及答案推荐文章初三政治下册月考试卷及答案热度:长沙市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热度:高一政治下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热度: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热度: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热度:很多同学都说高二政治考试很难,其实只要我们复习的时候将政治知识点都复习好了,再做一些政治试试卷的练习。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白马非马”、“田忌赛马”、“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
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的智慧( )A.产生于寓言故事B.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C.源于古典文献的流传D.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主要说明( )A.人要去学会改变自然界B.只有发挥人的智慧,才能改变自然界C.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发挥人的智慧D.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3.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B.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科学观点D.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4.“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却不一定成为哲学家。
”这主要说明( )A.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哲学需要自觉地思考和学习才能掌握B.有更多世界观才能成为哲学家C.具有完全科学的世界观才能成为哲学家D.世界观与哲学没有联系5.真正的哲学( )①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②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生活与实践③为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④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得与失、名与利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钱学森说:“科学技术体系的最高概括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但每一部门也有自己的概括,作为每一部门通往马克思主义殿堂的桥梁。
高二第一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 分,共60 分)1.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
这是因为()A.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 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C.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D. 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2.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B. 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 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 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的不同回答3.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选项符合唯物主义发展顺序的是()①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②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③心外无物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A. ①→②→④B. ②→①→④C. ③→①→④D. ④→②→①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B. 古希腊哲学C.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 空想社会主义5.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客观实在性B. 运动C. 可知性D. 永恒性6.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物质性B. 主观性C. 实践性D. 规律性7.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下列诗句中体现运动绝对性的是()A.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B.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C.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8.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下列说法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9.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A.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 社会发展的产物C.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 人脑的产物10.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政治】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A.桃江县举办首届山地自行车爬坡赛B.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出台C.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召开D.日本右翼势力认定一旦中日爆发海战中国“必败无疑”2、礼仪是交往的产物。
“客随主便”是我们中国人待人接物时有礼貌、有涵养的表现,可在欧洲人看来,“客随主便”却是令人十分困惑的思维方式,他们最怕听中国人对他说“Up to you!(随您的便吧)”。
这主要说明了A.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B.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C.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D.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3、中国人喜欢喝茶,并衍生出特有的“茶文化”。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
这说明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②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青年学生都要主动接受“茶文化”的熏陶④健康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
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5、“千里姻缘一线牵”,潍坊国际风筝会吸引了百万游客观赏,带动了潍坊旅游产业的发展。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材料表明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我国的文化事业应全部实现产业化C.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D.我国必须坚持以文化发展为中心6、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桃江一中2015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试题时量: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
)1.著名学者宋鸿兵的《货币战争》一书引起轰动,它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着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货币的神奇魔力。
从根本上说,货币的神奇之处在于()A.它是社会财富的代表B.它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C.它和商品是一对孪生兄弟D.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小张本月领取3000元的工资后,在服装店购买了一件打折上衣,上衣原标价180元,实际支付110元。
在这里3000元、180元、110元分别执行的货币职能是()A.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3. 马克思明确说过:“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来出售这个假定,当然只是意味着:它们的价值是它们的价格围绕着运动的重心,而且价格的不断涨落也是围绕这个重心来拉平的。
”这是因为()A.价格无限制地上涨或无限制地下跌都是违背价值规律的B.价格无限制地上涨或上跌都会引起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混乱C.价格和供求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D.价格无限制地上涨或下跌从理论上说是不可能的4.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4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
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积极的方面在于()①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②提升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③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从而增加国内储蓄④有利于我国对外投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指数(CRI),是中国银行独立研发编制的、反映人民币在跨境及境外交易使用的活跃程度、从侧面体现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状况的指示性指数。
2015年7月份跨境人民币指数(CRI)的结果显示,人民币仍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仅次于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一政治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桃江一中 2015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分值50分请把相关的答案填写到相应的位置)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共计20道题,每题2分,总分40分。
)1.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
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A.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B.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C.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D.纸币比金属货币轻巧、漂亮2.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使用银行信用卡()A.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B.相当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C.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D.可以获得银行指定额度内的贷款3.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下列对纸币的理解错误的是()A.在一定时期内发现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B.纸币的面额(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C.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D.每种面额的纸币的购买力是由国家决定的4.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15年6月3日,100美元能兑换612.25元人民币;2015年8月19日,100美元能兑换639.63元人民币。
这一变化表明()A.美元贬值,有利于去美国留学B.美元升值,有利于去美国留学C.人民币贬值,不有利于去美国留学D.人民币升值,不有利于去美国留学5. 王先生在某商场看中了一台标价为5999元的电脑,经过讨价还价,最终王先生支付了5000元人民币买下了这台电脑。
这里的“5999元”和“5000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A.贮藏手段价值尺度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价值尺度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6.国家环保总局透露,中国水价在未来一两年每立方米将由目前的2.9元升至5元。
其基本原因是人口增加和水污染日趋严重。
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提高水价已成为必要措施。
这说明()A.水价上升后,人们会节约用水 B.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商品的价格变动C.价格由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 D.人们可以运用价值规律对经济进行调节7. 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对家用电器的需求量和拥有量迅速增长,家电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doc
2015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文科政治试卷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 分,共60 分。
)1.只有不断完善的道德追求,才是使我们正确面对虚无化.粗鄙化等价值迷失和道德失范的问题的内生动力,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这表明A.道德决定社会发展B.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C.文化促进经济发展D.文化反作用于社会发展2.七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个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如今早已演变成中国的情人节。
随着2014 年“七夕情人节”的到来,各商家纷纷抢抓节日商机推出各种特色商品.活动招揽顾客,由此催生的“浪漫经济”异常红火。
这表明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②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④文化是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家风又指门风,是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
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和为人处世伦理,甚至影响人一生。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
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深远持久③中华民族要积极接受传统伦理道德思想④家庭教育是培养良好风尚的重要途径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4.民歌具有质朴.淳厚.强悍.粗犷.诙谐风趣等特点,不同地区的民歌能让人深刻感受到各自地区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唤起大家对家乡的热爱,唤起大家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
这说明①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优秀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优秀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④不同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5.《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
”下列各项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A.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B.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C.见贤则思齐,则不贤而内自省也D.合抱之木,生于毫末6.在历史上,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和繁荣,中国.印度.阿拉伯文化都先后传入东南亚,使东南亚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桃江一中2017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理科政治试题时量:3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迎接G20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活动,倡导全省公民践行“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排队守秩序、礼仪带宾客”的文明风尚。
开展这一活动是基于( )①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②文明礼仪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③人民群众是文明风尚的践行者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化的传播者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文化生活中所讲的“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某同学上街购买《文化生活》复习资料②南京大屠杀档案列为世界文化遗产③全国人大拟将房地产税纳入立法规划④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杭州博物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龙游民居苑是经国家文物局专家论证批准的全国仅有的两处古民居异地迁建保护工程之一,它既是一个景点,也是一个展示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博物馆。
这说明( )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精神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C.古民居都需要恢复和保护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4、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文化带,文化的汇通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一条捷径。
这说明(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一定的文化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D.文化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5、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葬礼上,让我们东方人不可理解的是,整个葬礼所有的嘉宾进场时,都神采奕奕、谈笑风生。
因为在他们看来,撒切尔夫人是自然死亡,这是一段“值得庆祝的生命”。
这表明 ( )A.文化的不同,总是体现在交往行为的差异上B.文化环境的不同,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必然不同C.思维方式的不同,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是否健康D.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引起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6、民谣代表着诗意、淡泊、流浪和乡愁,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
由马頔创作的《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蹿红,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三政治第一次月考试题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政治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016年里约奥运会北京时间8月6日07:00开幕,口号——“一个新世界”,寓意将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以影响和改变下一代。
徽内三个连在一起的抽象人形手腿相连,组成里约面包山形象,吉祥物分别代表了巴西的动物和植物,体现出桑巴国度的热情与奔放。
1、作为商标的奥运会吉祥物标识:A 、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B 、不是商品,因为它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C 、是商品,因为它既有价值又有价格D 、不是商品,因为它虽是劳动产品但不用于交换2、巴西发行全套36枚纪念币,包括4枚金币、16枚银币和16枚用于市面流通的普通钱币。
下列对该金银纪念币认识正确的是:①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②有收藏价值,但不可以流通③对我国来说是外币,不是外汇④能执行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3、巴西奥运开幕在即,股市要担心"奥运魔咒"吗?奥运会的召开,不仅将吸引全球的目光,也可能将奥运魔咒带到A 股市场,导致市场进一步创出新低。
下列对股票认识正确的有:①发行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 ②股东取得股票后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只能等待公司的破产清盘 ③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是股票投资收入的一部分 ④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代表其持有者对公司的经营权。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③4、以巴西音乐人汤姆和维尼修斯命名的里约奥运吉祥物的姓名虽然是巴西的,但其实际却是中国制造。
本届奥运会从中国共定制250万个吉祥物玩偶,其中27万将用于销售。
一般来说,奥运会举办前,人们对奥运吉祥物的需求会增加,用图形表示为:5、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吉祥物毛绒公仔娃娃vinicius 和tom 每个售价30元人民币,假定成本是28.5元,成本利润率是 ,假定人民币升值15%,则售价变为 元人民币。
【政治】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淇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淇凌”。
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
这体现了: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创新决定着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2.随着微博热的兴起,诸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官方微博也相继亮相网络。
如点击江西省旅游局的官方微博,网友不仅可领略庐山的雄奇、欣赏婺源的油菜花、把玩景德镇瓷器,还能相互交流旅游心得。
材料告诉我们,微博:①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②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③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④强化了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管理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从这部纪录片里,有人看到了美食,有人看到了乡愁,有人看到了传承,有人看到了国魂。
这表明:①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②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
”这一观念要求我们:A.必须认同本民族文化B.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吸收、借鉴外来文化5.美国学者戴维•科尔伯特写到:“读罗林女士(《哈利波特》作者)的书的乐趣之一是你可以发现它游戏般地隐藏在文字中的英国历史、传说和文学典故。
”这:A.要求我们面向世界、博采众长B.启发我们注重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C.表明文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D.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6.2600年前的赵氏孤儿的故事流传至今。
相关历史事件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史记》,元代纪君祥以此创作杂剧,影响深远;现今京剧、潮剧、秦腔、豫剧、越剧都保留有《赵氏孤儿》这一剧目;同一题材的小说、话剧亦不鲜见;这一故事十八世纪还曾传入欧洲,伏尔泰将之改编为话剧《中国孤儿》,上演引起轰动。
高二英语月考试题及答案-桃江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2015年桃江一中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英语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 1. What did the man do last weekend?A. He went shoppingB. He watched a movieC. He read books at home( ) 2. Where is the man’s watch?A. In the bathroom.B. In the bed room.C. In the kitchen( ) 3. What does the man’s brother look like?A. He wears dark hair.B. He has blonde eyesC. He wears glasses( ) 4.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A. Take care of her brother.B. Help her paint her bedroom.C. Take her brother to her house.( ) 5. Why did the man fail to answer the phone?A.The TV was too noisy.B. He went to sleep early.C. His phone was broken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 ) 6.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Their dateB.A class meeting.C. Preparation for a test( ) 7. When will the woman and Sarah review their lessons?A. At about 4:10B. At about 3:10C. At about 2:10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 、9题。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桃江一中2016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理科政治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的是A.文字B.史书典籍C.音乐D.绘画2.与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的发展历程相比,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A.具有相对稳定性B.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源远流长D.关注人文价值3.阅读书籍、欣赏作品、观看影视等都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这表明A.参与文化活动就能提高人的文化修养B.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C.文化的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D.文化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是A.培育“四有”公民 B.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D.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5.下列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是A.爱国、敬业、诚信、友善B.改革、创新、团结、奋斗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6.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其核心是A.勤劳勇敢B.艰苦朴素C.爱国主义D.解放思想7.道德模范是道德实践的榜样,要深入开展宣传学习活动,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
为此,作为公民要①树立髙度的文化自觉与担当②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③扶持和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④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进行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A.立足社会实践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继承传统,推陈出新D.发展商业贸易9.在中国文字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桃江一中2015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一、课内文言文阅读(一)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求之靡途靡:没有B.脱然有怀脱然:轻快的样子C.会有四方之事四方之事:战争爆发D.尝从人事人事:指做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耕植不足以自给作《师说》以贻之B.眷然有归欤之情此小大之辩也C.家叔以余贫苦但以刘日薄西山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急于星火3.下列不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的一项是(2分)A.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B.质性自然。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4.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1)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2分)(2)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分)(二)课内文言文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帝乡不可期。
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就是所谓仙境。
B、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数数然:拼命追求的样子。
C、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自夸。
D、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表被动。
6、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③云无心以出岫④木欣欣以向荣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7、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乐夫天命复奚疑?B、问征夫以前路C、莫之夭阏者D、复驾言兮焉求?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下期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淇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淇凌”。
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
这体现了: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创新决定着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2.随着微博热的兴起,诸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官方微博也相继亮相网络。
如点击江西省旅游局的官方微博,网友不仅可领略庐山的雄奇、欣赏婺源的油菜花、把玩景德镇瓷器,还能相互交流旅游心得。
材料告诉我们,微博:①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②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③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④强化了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管理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从这部纪录片里,有人看到了美食,有人看到了乡愁,有人看到了传承,有人看到了国魂。
这表明:①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②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
”这一观念要求我们:A.必须认同本民族文化B.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吸收、借鉴外来文化5.美国学者戴维•科尔伯特写到:“读罗林女士(《哈利波特》作者)的书的乐趣之一是你可以发现它游戏般地隐藏在文字中的英国历史、传说和文学典故。
”这:A.要求我们面向世界、博采众长B.启发我们注重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C.表明文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D.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6.2600年前的赵氏孤儿的故事流传至今。
相关历史事件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史记》,元代纪君祥以此创作杂剧,影响深远;现今京剧、潮剧、秦腔、豫剧、越剧都保留有《赵氏孤儿》这一剧目;同一题材的小说、话剧亦不鲜见;这一故事十八世纪还曾传入欧洲,伏尔泰将之改编为话剧《中国孤儿》,上演引起轰动。
这说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与发展不竭的源泉③文化传承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④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基础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7.“无论做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
作画但知临摹古人名作,功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徜复仅凭耳食,随意点缀,则隔靴搔痒,更见其百无一是矣……”对上述观点正确理解的是:①艺术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来源③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进行文艺创新④文艺创作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A.①②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在一定程度上,我感到有塞尚、高更、凡高、莫奈等强烈的色彩和简练线条的影响。
我在中国画里吸收这些东西,并不是一定要把它搬下来,也不是故意做作,而是在有意无意中就在笔墨中出来了。
受别人影响,但又要有自己的东西,这非常重要……”这说明:A.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和创新的主体C.文化创新需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D.文化创新既要博采众长又要保持特色9.两岸客家一脉情,宁化石壁是台湾地区客家寻根问祖的地方。
当前,应通过发挥客家文化独特的吸引力和客家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弘扬客家文化,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的交流与发展。
利用客家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依据是: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③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具有包容性④各族人民对共同的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0.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白蛇传、梁祝、孟姜女等传说榜上有名。
国家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B.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为了经济利益C.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D.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11.我们之所以说文化是多样性的,是因为:A.各民族间经济和政治的不同决定的B.各民族间人们的信仰等主观因素决定的C.是由于各民族间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不同而导致的D.是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地理的和历史的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12.文化传播有多种手段,其中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特点的传播手段是:A.商贸活动B.人口迁徙 C.互联网D.教育活动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据此回答13—14题。
13.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其主题为“人人保护,人人关心,全民共享”。
我国设立“文化遗产日”:A.是为了壮大中华民族之名气 B.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C.有助于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D.能够展示世界文化的魅力14.我们之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A.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文化遗产对于展现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C.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D.文化遗产是本民族独享独有的文化财富15.传统服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只能说是传统文化的“皮层”,而那些浩瀚典籍,诸子百家的思想,伦理道理观念,那些血肉骨髓,才是传统文化真正的“内核”,如果一味专注于羽扇纶巾、津津乐道于峨冠博带,或只是套上一件“汉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文化“复兴”。
上述观点:A.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性B.肯定了现代文化的优越性C.属于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D.抓住了文化传承的根本16.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就必须: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②充分利用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发展③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侵蚀④运用各种有效教育手段传承中华优秀文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关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C.教育能使人们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D.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越来越小18.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漠视的“理由”时振振有词:“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学生们都在忙着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
”这是发生在“佛山文化传统知多少”论坛上的真实情景。
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这是因为: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②继承是为了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③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的东西④传统文化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9.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应该抛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因为传统文化已不再适合时代的发展B.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应全部吸收C.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应批判继承D.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传统文化会钳制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保守因素20.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和地区每百户居民汽车拥有量达到20辆以上时,就进入汽车社会。
我国已进入汽车社会行列。
“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
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②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④健康的文化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1.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
据统计,中国每天消失的村落有80至100个。
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膨胀,农村被一步步地蚕食。
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
由此可见: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22.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时,我们应当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这样做有利于:①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③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④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3.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
这说明: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回答24—25题。
24.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意味着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也意味着生命的衰竭,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A.推动文化的发展B.促进文化的继承C.文化继承D.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25.《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
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6.改革开放30几年来,约有数万条新词产生,如外资企业、知识经济、经济特区、电子邮件、多媒体、软件、信用卡、再就业、北京奥运会、构建和谐社会、文化软实力等。
这一事实说明:A.人类文化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人类文化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人类文化是人脑主观自生的D.人类文化先于人类实践活动27.2006年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开展了俄罗斯文化节、教育展、文艺演出等200多项活动,规模前所未有;2007年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内容丰富多样,大展中华风采。
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示着两国文化的趋同③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④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我国申报的“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回答23—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