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语文《4古诗两首》春晓(定稿)1
(教学案例)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4课《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春晓》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4课《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春晓》XX中小西校区一(2)班XX一、教学设计三、拓展延伸四、课堂检测(二)理解感悟1、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
2、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讨论学习。
(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2)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
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
(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3)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帮助理解)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吟诵。
1、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2、朗读全诗,背诵。
查阅作者孟浩然的其他诗句。
3、提出任务,进一步为理解诗意、体悟感情打基础;小组分工合作学习,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学生教学生,以点带面,激发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古诗的意境有了比较深的理解和感悟,再次通过想象,再次体会春天的美好和作者爱春、惜春之情,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使感情得以升华。
5、课堂作业练习二、课堂实录一、导入揭题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
谁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齐读。
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二、学习《春晓》(一)出示整首诗,读通。
1、师: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
(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古诗《春晓》原文及赏析
古诗《春晓》原文及赏析古诗《春晓》原文及赏析《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下面是关于古诗《春晓》原文及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古诗《春晓》原文及赏析篇1《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1.春晓:春天的早晨。
2.闻:听。
赏析: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思非常独到。
诗歌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不知不觉的又来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觉的又开始了一次花开花落。
思想着这一年一度的春色,人生的感慨便会油然而起,或淡或浓地萦回心头。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
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
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
《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
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
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
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
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
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4、古诗两首_春晓_村居》课件
春晓
孟浩然(唐朝诗人)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古 声 多
处 知 忙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晓
孟浩然(唐代诗人)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cūn jū 村 居 cǎo zhǎng yīng fēi è r yuè tiān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fú dī yá ng liǔ zuìchūn yān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é r tó ng sà n xué guī lá i zǎo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má ng chè n dōng fēng fà ng zhǐ yuān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课文学习
课堂练习
补充阅读
村居
高鼎(清朝诗人)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词语解释
村居:在农村居住。本文是指诗所
写的情景是在农村居住看见的。
拂:轻轻地擦、扫。
纸鸢:风筝。 春烟:春天蒸腾起的烟雾。
诗意解 析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 嫩绿的新芽,黄莺在天上飞 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 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 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 醉得直摇晃。孩子们放学回 来得早,赶忙趁着暖人的东 风放起了风筝。
选择正确的读音
烟( yān yūn )趁(chè n cè n)
纸(zhǐ zī )莺(yīng yīn )
拂(fú fū f ú )堤(tī dī )
把诗句补充完整
( 草长 )莺飞( 二月天 ),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导语】《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原文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知识点注释: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赏析:《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
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
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背诵并默写课文,学会学习一般古诗。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引导生看图,读诗、品句进行总结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诗意,懂得爱惜春光。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春晓》古诗原文和赏析
《春晓》古诗原文和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春晓》古诗原文和赏析,欢迎大家参考!【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处】唐·孟浩然《春晓》【意思】昨夜传来阵阵风雨声,不知花儿又飘落了多少。
【鉴赏】《春晓》这首诗是孟浩然的代表作。
他只用二十个字,即深刻鲜明地表达出春日早晨的景色。
昨夜的风声雨声,曾使诗人失眠,他惦记着庭院的花儿不知又凋谢了多少,顿生一片惜春情绪。
人们常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两句诗,来形容大好春光的消逝无踪;有时也用来形容佳人无法承受岁月的无情摧折。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风雨过后落花满地的景色或表达惜春怜花之情。
[例]只见雨后湿湿的草坪和沿街,满地落红,树上的花朵一瓣一瓣地飘落,整个城市铺满了残芳。
独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句的时候,觉得很美。
在那花下重读着一样的诗句,却使我疼惜得落下泪来。
(曹蓉《花下心事》)二、用以比喻经过动乱、劫难,事物或人遭受摧残和创伤。
[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夜,这些被劫来的姑娘必将遭匪徒们摧残,而自己被囚于此无法相救,想到这里,他的心都要碎了。
(何畏《塞外的雪》)【全诗】《春晓》[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全鉴赏诗】这是一首春晨即兴之作。
诗人通过对春天风、雨、花、鸟的具体感受,描画出了一幅明媚优美的春晓图,表现了对春光的珍惜,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诗人没有运用奇特的构思,诗中也没有惊人的警句,而是以寻常的口语入诗,用朴素的字词点染,把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写得生趣盎然。
首句“春眠不觉晓”,写春天气候和暖,觉也睡得格外香甜,不知不觉天色已经破晓。
“不觉晓”,既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共同感受,也表现了诗人生活和心境的闲适。
古诗《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1《春晓》原文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解释1、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2、闻:听见。
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3、夜来:昨夜。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知:不知,表示推想。
《春晓》翻译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春晓》赏析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的有名诗人。
他以清淡秀丽的诗句,着意描绘自己熟悉的田园和山水,自然明快,给唐代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
李白、杜甫等人对他毫不吝惜美誉之辞,李白称其“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杜甫赞其“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
孟浩然的山水诗往往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的宽阔图景。
如“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彭蠡湖中望庐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等等。
但他更擅长捕获生活中的诗意感受,不过是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并无非常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各种感觉写得细腻入微,诗意盎然。
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浑然一体,极富韵味。
以五言擅长的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正是这样的一首诗。
虽只是短短的五言绝句,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用任何奇绝的`手法,只是淡淡地说来、悄悄地描述,从全诗的字句无须解释就可见诗句是何等的平易与质朴,却最能体现孟浩然诗“其淡如水,其味弥长”的艺术特色,也最为历代人们津津乐道而至今盛传天下。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喜爱它、赞美它,从初读好像的平淡无奇,越读越觉得诗中别有天地,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
诗人描写的是春天。
春天万物萌生,百花齐放,是人们最喜爱的季节。
描写春天的诗不计其数,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二首》),“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等等。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课文
识字1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1、《柳树醒了》春雷跟柳树说话了,说着说着,小柳树呀,醒了。
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洗着洗着,小柳枝哟,软了。
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梳着梳着,小柳枝啊,绿了。
春风跟柳树捉迷藏了,藏着藏着,小柳絮啊,飞了。
柳树跟柳孩子们玩耍了,玩着玩着,小朋友们,长高了……4、古诗两首《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语文园地一《花园果园》我们村种了许多果树。
春天,果树开花了。
梨花开了,苹果花也开了。
我们村成了花园。
秋天,果子熟了。
梨熟了,苹果也熟了。
我们村成了果园。
识字2小朋友,正年少,尊长辈,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即改正。
长辈错,要提醒,态度好,心意诚。
家务事,愿承担,洗碗筷,扫庭院.家爱我,我爱家,好孩子,人人夸。
语文园地二《鞋》我回家,把鞋脱下,爸爸妈妈回家,把鞋脱下,爷爷奶奶回家,也都把鞋脱下。
大大小小的鞋,像是一家人,依偎在一起,说着一天的见闻。
大大小小的鞋,就像大大小小的船,回到安静的港湾,享受家的温暖。
识字3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花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
桃对李,柳对杨,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9、《两只鸟蛋》我从树杈上取下两只鸟蛋,小小的鸟蛋凉凉的,拿在手上真好玩。
妈妈看见了,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我小心地捧着鸟蛋,连忙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
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语文园地三《小鸟》小鸟,小鸟,你轻轻地跳,我栽的小树,它还太小太小。
小鸟,小鸟,你轻轻地跳,可爱的小树,它还在睡觉。
小鸟你轻轻地跳啊,再轻一点,好不好,跳来跳去的小鸟。
识字4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
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一下《古诗两首》春晓
花 落 知 多 少。
近义词:
闻--- 听 啼 --- 叫 处处--- 到处
春天来了
mò lì
蝴蝶兰
迎春花
táng 海棠花
yù jīn xiāng 郁金 香
yīng huā 樱花
gǔ shī shǒu
古诗两首
一首儿歌
春晓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 是唐代的 一位大诗 人。
春晓
眠(春眠)
孟浩然
(冬眠)
春
chù
mián
眠不
wén
觉
tí
晓,
啼(啼叫) (哭啼)
处 处 闻 啼 鸟。
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
)的春景
图。表达了诗人由喜(春
)而惜(春
),
用(惜春 )衬托(爱春 )的感情。
2.《春晓》中韵脚是( 晓 )( 鸟 )、
( 少 )。
春晓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 花 落 /知. 多. 少. 。
春晓
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
想一想下面词语的意思:
• 春晓: 春天的早晨 。
• 晓: 天亮 。
• 不觉晓: 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
• 闻啼鸟: 听见鸟叫
。
• 眠: 睡觉 。
• 闻: 听见 。
• 夜来: 昨夜 。
春晓
孟浩然
春 处 夜 花
duō
多少 不多
shēng
声音 无声 声色
五、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题目“春晓”的含义是(春天的早晨 ),《春
古诗春晓全文及赏析
古诗春晓全文及赏析
《春晓》是一首五言绝句,是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晓》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晓》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古诗的含义:
《春晓》是一首五言绝句,是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是由听觉引出联想的一首古诗。
“春晓”是指春天的早晨,“晓”是指天刚亮的时候。
这首诗告诉我们:春天的夜晚格外美丽,春夜的睡眠格外香甜。
在不知不觉中,天亮了,小鸟那清脆悦耳的歌声把我叫醒。
我忽然想到,昨天夜里刮风了,下雨了,唉,不知道会有多少花瓣飘落在地上。
朗诵技巧:
在朗诵《春晓》这首诗时,注意不能太快,要注意第二句中的“闻”和第四句中的“知”这两个字不要读得很重。
注意要把诗的意境朗诵出来。
特别提示:
我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曾经为《春晓》谱曲了一首同名儿歌,大家有机会可以听一听。
评析:
这是一首惜春诗,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
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
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悠远深沉,韵味无穷。
可以说是五言绝句中的一粒蓝宝石,传之千古,光彩照人。
《春晓》原文及译文
《春晓》原文及译文《春晓》原文及译文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晓》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晓》原文及译文篇1《春晓》原文:孟浩然〔唐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春晓》赏析:《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
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
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
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
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
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
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
4古诗两首《春晓》-1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及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水平。
板
书
设
计
见:不觉天亮
春晓闻:处处鸟啼喜春、惜春、爱春
声:风声雨声
想:花落多少
课
后
反
思
4、指名读古诗。
5、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6、在学生交流中随机指导理解和朗读。
①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②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③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帮助理解)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课时教学设计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2012年月日
课题
4古诗两首《春晓》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识记6个生字,学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春晓》。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记6个生字,学写3个生字。
背诵古诗《春晓》。
体会诗意。
教学难点
关键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安排
教师指导
1、引导观察。
2、师范写指导:(古、多、声)
重点指导写准“声”上的“士”,而不是“土”。
“多”上下两部分一样,但要注意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写成一左一右或上下相等。
3、巡视指导。
见练习单
1、背诵古诗。
2、积累孟浩然写的其他的诗。
1、小组内回忆背诵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诗。
唐·孟浩然《春晓》原文及赏析
唐·孟浩然《春晓》原文及赏析唐·孟浩然《春晓》原文及赏析《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孟浩然《春晓》原文及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处】唐·孟浩然《春晓》【意思】春夜熟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后,听见处处都有鸟叫。
晓:天亮。
啼鸟:鸟叫。
【鉴赏】诗人在春日里畅然而眠,若不是听到了窗外的声声鸟鸣,根本无法觉察到天已破晓。
诗句描写以听觉为主,加之内心的揣测,春日清晨的明丽与生机跃然纸上。
首句中的一个“眠”字本就显出了几分慵懒,更何况诗人有意无意地完全关闭了感官中最为重要的视觉,而且自始至终,他的双眼似乎从未睁开过。
此时此刻,帘幕仍闭,锦衾尚温,却能闻得窗外鸟声轻啼。
可以想见,诗人该是何等闲适与惬意。
读之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睡醒后听到群鸟争鸣欢叫的情景。
[例]抓好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北京的鸟儿还是会重新增多起来的。
人们多么希望有朝一日醒来,又能重温“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诗境。
(黎先耀《寻鸟启事》)二、前一句用以形容春困难耐或酣睡不醒。
[例]这边几个托腮凝神,那边几个已伏案而睡,正是“春眠不觉晓”呵。
(吕金铃《请推开这扇窗》)【全诗】《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全鉴赏诗】孟浩然有些写景抒情的小诗,风格闲淡清远,含蓄爽丽,耐人玩味。
他的五绝《春晓》就流传极广,也最为脍炙人口,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春眠不觉晓”是说,人们已经习惯了冬季的生活,对春天的到来,一时还不大适应,所以多为春气所困,酣眠而忘晓。
这是人们几乎都有的但未能以诗的语言道及的经历和感受,一经诗人道出,即能心领神会,感到异常亲切自然。
这是一层意思。
再者,由于夜间风雨,诗人担心春花被摧残、打落,或者为这场“随风潜入夜” 的“好雨” 的降临而欣喜,一直未能安枕,直到雨止天晴才朦胧入睡,所以酣眠而不知晓。
人教课标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 4 古诗两首之春晓 课件
春 眠 不 觉 晓.
眠:睡觉。 觉:感觉,知道。 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 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
窗外传来一片悦 耳的鸟叫声。
闻:听见,听到。
啼:鸟的叫声。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第二句讲蒙胧中想起昨天夜里听见刮风 下雨的声音,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 朵凋落了。
春 晓
春 处 夜 花 眠 处 来 落 不 闻 风 知 觉 啼 雨 多
晓, 鸟。 声, 少。
春 晓
春 处 夜 花 眠 处 来 落 不 闻 风 知 觉 啼 雨 多
晓, 鸟。 声, 少。
思考:这首诗表达 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 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春 晓
春 处 夜 花 眠 /不 . 处/ 闻 . 来/ 风 . 落/ 知 . 觉 啼 雨 . 多 . 晓, 鸟。 声, . 少 。 .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4课古诗两首
cūn
jū
zuì
yān
村
tónɡ
居
sàn
醉 散
烟
mánɡ
童
忙
找朋友吧!
树
村
找朋友吧!
醒
醉
找朋友吧!
屋
居
快帮我找朋友吧!
亲
童
村 醉 童烟 忙 居 散
村 醉 童烟 忙 居 散
村 醉 童烟 忙 居 散
村 醉 童烟 忙 居 散
村 醉 童烟 忙 居 散
村 醉 童烟 忙 居 散
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 景物? 春晓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 不)觉晓, (处 )(处 )闻啼鸟。 来)( 风 雨 夜( )( )(声 ), 知 多 (花 )落( )( )少。
村 居
高鼎
一只蝴蝶轻轻飘, (风筝) 顺着风儿上九霄, 一心向着云外飘, 可惜绳子拴住腰。
词语解释
村居:在农村居住。本文是指诗所
写的情景是在农村居住看见的。 拂:轻轻地擦、扫。 纸鸢:风筝。 春烟:春天蒸腾起的烟雾。
村
居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村
居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村
居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一下语文《4古诗两首》春晓(定稿)
22, 2021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
孟浩然
孟浩然 是唐代的 一位大诗 人。
朗读时速度稍慢,一边读 一边想象。每一句第二个字 适当拉长,留下想象的空间。 注意读好韵脚。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mián
春眠不觉晓,
眠:睡觉 晓:天亮 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春天睡觉真舒服啊,不知 不觉天亮了也没感觉到。
tí
处处闻啼鸟。
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叫
duō 多 chù 处 zhī 知 shǒu 首
多心 长处 知己 元首
多半 好处 知音 首位
多少 处处 知心 首长
组词,看看谁组的词语多。
古( ) ( ) 声( ) ( ) 多( ) ( ) 处( ) ( ) 知( ) ( ) 忙( ) (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4/222021/4/22Thur sday, April 2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4/222021/4/222021/4/224/22/2021 12:51:20 P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4/222021/4/222021/4/22Apr -2122- Apr-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4/222021/4/222021/4/22Thurs day, April 22,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4/222021/4/222021/4/222021/4/224/2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4月 22日星 期四2021/4/222021/4/222021/4/2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4月2021/4/222021/4/222021/4/224/22/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4/222021/4/22April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4/222021/4/222021/4/222021/4/22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春晓》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春晓体裁:诗题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者:名字:孟浩然年代:唐代描述: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翻译: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原文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
《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赏析二:思想内容《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的时间展开描写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赏析三:艺术特色《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因此诗味醇永。
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孟浩然的诗歌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
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
赏析四:语言赏析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
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
“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
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
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
“处处”是指四面八方。
“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
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
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à n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散学:放学。 纸鸢:风筝。
意思: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 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
纸鸢 (风筝)
•
“村居”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草长 莺飞二月天的意思就是:二月来了,草都长 高了,很多鸟儿都从南方飞回来了。拂堤杨 柳醉春烟的意思就是:杨柳枝条很长,垂下 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儿童散学 归来早的意思就是:古时候,孩子回家的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意思就是:东风刮起来了, 孩子们就趁着东风放风筝。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古 诗 闻 村 童 散
首 居 忙
眠 醉
处 烟
古诗两首 冬眠
到处
见闻 乡村 居住 醉酒 烟花 童话 散学 急忙
你知道这是什么声音吗?
?
?
?
春晓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孟浩然
古 古人 古书 声 声音 名声 多 处 知 首 多心 多半 长处 好处 知己 知音 元首 首位
古话 发声 多少 处处 知心 首长
组词,看看谁组的词语多。
古( 多( 知(
) ( ) ( ) (
) ) )
声( 处( 忙(
) ( ) ( ) (
) ) )
村居
村居
高鼎(清朝诗人)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
高鼎(清朝诗人)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zhǎng
zuì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1.二月天:就是二月份春天刚刚开始的时候。 2.拂:轻轻地擦、扫。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在抚摸堤岸。 3.醉:迷醉,陶醉。 4.春烟:春天蒸腾起的烟雾。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叮咚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春天 古代的诗人也喜欢春天。
ɡǔ shī
shǒu
4.古 诗 两 首
ɡǔ
shī
shǒu
mián
chù
古 诗
wén cūn
首
jū
眠
zuì
处
yān
闻 村
tóng sàn
居
máng
醉
烟
童 散
忙
古 声 多
醉 散 忙 烟 闻
童 忙 行 首 村 眠
啼:叫
醒来时只听到外边 到处是鸟儿在叫。
shēng
夜来风雨声,
zhī
duō
花落知多少。
朗读时速度稍慢,一边读 一边想象。每一句第二个字 适当拉长,留下想象的空间。 注意读好韵脚。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春眠不觉晓, 晓
眠:睡觉 晓:天亮 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miá n
春天睡觉真舒服啊,不知 不觉天亮了也没感觉到。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想起夜里曾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 不知花儿被吹打得落下了多少。
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 景物? 请你想象一下诗人 生活中的那个春天。
春晓
孟浩然(唐朝诗人)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ɡǔ
shēng
duō chù zhī shǒu
作业
读了这首诗,你的眼 前出现了什么情景?请你 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孟浩然
是唐代的 一位大诗
人。
春晓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miá n
春眠不觉晓, 眠不觉晓 晓
眠:睡觉 晓:天亮 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春天睡觉真舒 服啊,不知不 觉天亮了也没 感觉到。
处处闻啼鸟。
处处:到处
tí
闻:听到
村 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景
写了春天的 哪些景物?
人 忙趁东风/放纸鸢。
把诗句补充完整
( 草长 )莺飞( 二月天 ),
拂堤( 杨柳 )醉( 醉春烟 )。 ( 儿童 )散学( ( 归来早 ), )鸢。
忙趁东风放纸
读读说说
诗
诗人 李白是伟大的诗人。
首
古
w ǒ guó 的首 d ū shì 北京 。 首都 古诗 wǒ 会bèi好多古sh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