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中的对称性分析

合集下载

巧用对称性规律 妙解地球运动知识

巧用对称性规律  妙解地球运动知识
9 O。
由 此 可 推知 距 冬 至 ( 夏 至 ) 间 长 度 相 同 的两 个 日期 ( 或 时 如
5月 2 2日与 7月 2 日) 昼 长 ( 夜 长 ) 间相 等 。 2 其 或 时 例 如 :0 ( 6年 全 国 高考 题 ) l四条 曲 线分 别 示 意 四 地 3月 图
2 1日到 6月 3 的 日出时 间 。读 图 l 回答 : 0E l ,
稿咭 I
一 一
出地 理能 力 , 年来 一 直 是 高考 命 题 的热 点 。 时这 部分 内容 的 多
难 度 大 。 如 何 正 确 解 答 与 其 有 关 的 问 题 是 摆 在 广 大 师 生 而 前 的
重 要 课题 。对称 性 规 律 的运 用是 正 确 解答 陔问 题 的仃 之 有效 的
时。 由此 又 可推 理 出 这样 一 个 规律 : 地 夏 至 日昼 长 比春 分 日 f 某 ∈
( 短 ) 个 小 时 , 其冬 至 日昼长 比春 分 日短 ( 长 ) 或 1 3 则 或 n个 小 时 。
例 如 : 地 一年 中昼 长 最 大 差 值 为 5小 时 4 某 2分 , 该 地 的 则 最 短 昼 长 为 ( ) A、 8小 时 2 1分 C、 0小 时 4 1 2分
第8 第1 卷 期
Vo. No1 18 .
读 与
写 杂

2 1 年 1月 01 J u y 0 an ar 2 1 1
R a n r eP ro i a e da dW i ei dc l t
巧 用 对称 性 规 律 妙解 地 球 运 动 知识
陈香 珠
( 建 省厦 门 市集 美 职业 技 术 技术 学 校 福 建 福 关键 词 : 球 运动 时 间对 称 规律 空 间对 称 规律 地 厦 门 3 1 2 ) 6 0 1 摘 要 : 文以教 学 实践 为基 础 , 合 历年 地 理 高考 , 掘 教 材 中的 地球 运 动 知识 , 时 间和 空 间方 面 总结 地球 运 动 的规 律 。 本 结 挖 从

“对称法则”在地球和地球运动规律中的应用

“对称法则”在地球和地球运动规律中的应用

社会文化探析“对称法则”在地球和地球运动规律中的应用刘星奸【摘要】地球运动知识是地理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在高中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所占用的比例,非常大,而且的内容也越来越突出,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分析。

重点是在于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对于解决问 题能力的考查。

地理学科的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其中表现为的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是高考命 题的主要热点和主要范畴。

【关键词】地球运动地理学科范畴在对于地理学研究过程中,主要研究的是人地关系,可以说地理问题主要是对于区域问题的解决和对于实际问 题的解决。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场所,而地球这个球体 是具有高度的对称性,根据他的特性可以解决一些地理问题。

_、空间对称(一)南北对称地球以赤道为对称轴,基本上都是呈现南北对称的趋 势。

根据南北对称一些的力学题就可以得到简单的解决,比方说南北半球同纬度的地方相同。

主要是因为一个恒星 日内同位都知点运动的轨迹周长是相等的。

而且在一定程 度上,不同半球纬度相同的两地之间的昼长分别和对方的 夜长是相等的。

利用对称性可以解决太阳高度角的习题,太阳的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不断递减,根据对称 性可以知道太阳的距离直射点的弧度相等的点,太阳高度 是相等的。

因此从晨昏线开始向直射点方向弧度和太阳高 度是相等的。

从90度系从直射点开始和太阳高度之和也是 90度。

(二)东西对称地球作为一个球体,自从有了经纬度之后。

就在地理 球上的一些事物中,呈现了对称性。

比如说经度从零度开 始分别向东向西各一百八十度,这就是一种对称的表现。

我们根据这些对称性,可以解决一些常见的地理问题。

比如说相隔一百八十度任意两点的经度之和是一百八十度。

由此东西经度名称相反,但其实也是对称性的一种体现。

我们可以运用这种对称性来解决地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比方说太阳高度九十度所在的经线地方是十二点,从这一 个点向东向西经度相差的点的时差,具有不同值。

比方说 太阳在一个点上,但是展现出来的地区一个是上午,一个 是下午。

一天的日出日落对称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天的日出日落对称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天的日出日落对称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日出和日落是每天重复出现的自然现象,它们不仅仅是地球的运动规律所带来的结果,更是大自然的一种美妙表现。

日出时太阳从东方升起,而日落时太阳则从西方缓缓落下,这种对称的现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针对一天的日出日落对称原理展开探讨,通过对日出和日落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探讨日出和日落的对称原理,以及其背后的科学道理。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日出和日落现象,揭示其中的奥秘,并展望未来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探索。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

引言部分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相关概念,简要说明一天的日出日落对称原理的重要性。

接着,将详细介绍文章的结构安排。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小节,分别介绍日出的现象、日落的现象以及日出和日落的对称原理。

通过对日出和日落的现象的分析,可以探讨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对称性,从而引出日出日落的对称原理。

结论部分将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强调一天的日出日落对称原理对理解自然现象的重要性。

同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可能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方向,为日出日落对称原理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一天的日出日落对称原理,并阐述日出和日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对称性。

通过深入研究日出和日落的现象,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揭示日出和日落对称原理的科学原理。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理,为人类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探索提供一定的帮助。

同时,本文也旨在引起读者对于日出日落现象的思考,激发大家对于自然美的认识和探索兴趣,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正文2.1 日出的现象在每天早晨,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时,太阳从地平线慢慢升起,这一过程被称为日出。

日出的时刻因地理位置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总体来说,太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的场景总是让人感到神奇而美丽。

日出时,太阳呈现出红色、橙色或黄色的光芒,这是因为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被大气的散射现象所影响,使得光波长较长的红色光更容易穿透大气,因此我们看到的太阳呈现出暖色调。

自然界中的对称

自然界中的对称

自然界中的对称序——自然界各种奇特的对称令人琢磨不透,仿佛万事万物在无形中遵循着某种规律。

最近读了一本德国学者赫尔曼·外尔的《对称》,颇有些感想,所以浅谈些观点,算是个总结吧。

对称性的概念对称有两种含义:1、对称的即意味着是非常匀称和协调的,而对称性则表示结合成的整体的好几部分之间所具有的那种和谐性。

2、天平的形象是我们能自然地联系到对称一词的第二种含义(近代使用这次所指的意思)。

即左和右的对称性。

这里提到左和右,我觉得有必要对左右的实质进行一番阐述。

对于有科学头脑的人来说,左和右之间并没有内在的差异和截然的相反性。

需要有一个人为的选择才能确定什么是左,什么是右。

用莱布尼茨的术语就是——左右是不可区分的。

我们平时所说的向左旋转,那你指的是:你的旋转方向以及在你身上从足到头的朝上的方向两者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左螺旋。

几种常见的对称性1、双侧对称性一个物体,即一个空间构形,如果在关于平面E的反射下变为其自身,我们就说它是关于E对称的。

去垂直与E的人一直线l以及l上的任意一点p,那么此时在l上(在E的另一侧)就存在一点p′(且只存在一点p′)与E有同样的距离。

仅当p在E上,点p′才与p重合。

如果引入映射概念,p→p′把任意点p变为它关于E的镜像p′。

进一步阐述双侧对称性就要用到自同构的概念,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平面中的反射是一个自同构。

讲了这么多理论还是联系一下实际吧。

符合双侧对称性的人体构造是最好的例子:眼睛、耳朵、手、脚等等。

有人会说了,人体有些器官是不对称的啊?所有不对称的出现都是次要的特征,彼且影响内部器官的较为重要的不对称主要是由于肠道表面的必要增加与身体的生长不合比例而造成的,肠道长度的增加就引起了不对称的折叠和回盘。

而且在这种系发生的进化过程中,这些与肠道系统及其附属器官有关的最初的不对称性就带来了其他器官系统的不对称性。

我们必须懂得自然界总的构造具有这种对称性。

但是我们也不那个期望自然界中的任意特定物体都是完美的具有这种对称性。

浅谈物理学中的对称性

浅谈物理学中的对称性

浅谈物理学中的对称性摘要:本文通过对物理学中对称性的探讨得出一些隐含条件,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并推出对称性与守恒量之间的一些关系。

对称性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对称现象是物质世界某种本质和内在规律的体现。

物理学以研究物质世界规律为对象,研究物理学中的对称性对于探索物质世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物理学中的对称性进行讨论:(1) 空间对称性(2) 时间对称性(3 对称性与守恒律之间的对应关系。

最后,对对称性在物理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做简要论述。

1:空间对称性在物理学中存在着很多空间对称,如单摆的左右对称,正多边体的转动对称,球体的中心对称,一些物理规律的空间平移对称等。

下面分别给予简单介绍:a:左右对称性首先我们给出左右对称操作的定义:“设x轴垂直于镜面,原点就在镜面上,将一半图形的坐标值x变成-x,就得到了另一半图形。

这x坐标的变号就叫做左右对称操作。

”由于它与人们照镜子这一反射后成虚像的现象相同,所以又叫镜像对称操作,或空间反射操作。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人体对称结构中的所有左右部分,可以经过平面镜成像左右对称操作而互换;另外还有等腰三角形、等要梯形、平时见到的很多建筑等都是左右对称的。

那么能不能把左右操作定义扩展一下,使的运用它能解决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呢?很显然是可以的,只要把其中的‘图形的坐标值x(-x)’和‘另一半图形’分别换成‘物理现象’和‘另一半物理现象’就可以了。

这样在处理一些物理问题时考虑一下左右对称,常常会使得我们可以不必精确地去求解就可以获得一些知识,使问题得以简化,甚至使得某些颇难解的问题迎刃而解。

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如一个无阻力的单摆运动,其左右是对称的,不必求解就可以知道,向左边摆动的高度与右边摆边的高度一定是相等的,从中间平衡位置向左摆到最高点的时间一定等于从中间平衡位置向右摆到最高点的时间,平衡位置两边等当位置斯处摆球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必定是相等的等一些条件;又如光的反射,其中光的入射线和反射线关于法线左右对称,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得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等等。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对称性”规律探究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对称性”规律探究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对称性”规律探究在高中阶段研究地球运动规律时,为使问题简化,将地球看做一个正圆球体,把地球的自转、公转也当做匀速运动,即自转和公转的速度稳定不变。

由此产生了很多具有“对称性”的地理现象,表现出自然对称美,在学习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也悟出不少奥妙,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这就是地理的神奇所在。

高考命题也常以此为切入点,巧妙融合对称性规律,考查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空间现象能力、计算能力等。

前提:1.地球的形状是标准的正圆球;2.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都是稳定(匀速)的。

一、对跖点(关于地心对称的两个点互为对跖点)1.南极点与______点。

2.两个切点,即晨线和昏线的端点,晨昏线的交接点。

3.晨线的中点与________的中点。

4.昼半球的中心点(即__________点)和__________的中心点。

5.水半球的中心点与_________的中心点。

对跖点的特点:两个对跖点的:1、经度和为_______,东、西经度互异,地方时差为_______,(南北极点除外)。

2、纬度数值为_______,南北纬度互异。

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_______(不考虑海拔差异)。

3、季节______。

4、两对跖点之间的球面距离约_________千米,即赤道周长的________。

5、昼夜长短变化幅度________,昼夜长短正好______,一个对跖点的昼长等于另一个对跖点的________。

6、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_______。

二、直射点在南北半球移动的纬度范围和速度对称三、日出与日落的时刻关于正午对称。

观察右图,写出下列等式(含和y的表达式):①半个夜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半个昼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昼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_______④夜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_______。

空间直角坐标系对称问题

空间直角坐标系对称问题

空间直角坐标系对称问题空间直角坐标系对称问题绪论在数学和物理学领域中,空间直角坐标系是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描述三维空间中的点和向量。

它是由三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组成,分别是x轴、y轴和z轴。

当我们在空间中进行几何分析时,我们经常需要考虑对称性问题。

本文将探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对称性问题,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概念。

一、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1.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定义空间直角坐标系是三维笛卡尔坐标系的一种形式,用于表示点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

它由三个彼此垂直的坐标轴组成,分别是x轴、y轴和z轴。

点在空间中的位置可以由这三个轴上的坐标来确定,例如(x, y, z)。

2.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性质空间直角坐标系具有以下性质:- 坐标轴相互垂直。

- 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相等。

- 坐标轴的正方向可以任意选取。

二、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对称性1. 对称变换对称变换是指将一个点或物体关于某个中心对称地移动到与其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相同的另一个位置的变换。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考虑三种类型的对称变换,分别是关于x轴、y轴和z轴的对称变换。

2. 对称性的定义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当一个点或物体关于坐标轴对称时,我们称之为轴对称。

具体而言,如果一个点或物体关于x轴对称,我们称之为关于x轴的轴对称;如果关于y轴对称,我们称之为关于y轴的轴对称;如果关于z轴对称,我们称之为关于z轴的轴对称。

3. 对称性的性质对称性具有以下性质:- 对称性是一种保持形状和结构不变的属性。

- 对称性可以简化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 对称性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隐藏的规律和关系。

三、空间直角坐标系对称问题的应用1. 几何图形的对称性在几何学中,我们经常研究各种几何图形的对称性质。

正方形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是关于x轴和y轴对称的,而立方体是关于x轴、y轴和z轴对称的。

通过研究几何图形的对称性,我们可以得到它们的性质和特征。

2. 物理问题的对称性在物理学中,对称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

球对称假设

球对称假设

球对称假设球对称假设是指在物理学中,许多问题可以通过假设系统具有球对称性来简化求解。

球对称是指系统在任意旋转下保持不变,即系统的性质在空间中的各个方向上是相同的。

这一假设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天体物理学、量子力学以及流体力学等。

在天体物理学中,球对称假设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星系和星体的性质。

根据球对称假设,天体在各个方向上的物理性质是相同的,这使得我们可以简化计算和分析。

例如,在研究星系的运动时,我们可以假设星系是球对称的,这样可以简化计算复杂的引力相互作用。

这一假设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演化和结构。

在量子力学中,球对称假设被用来研究原子和分子的性质。

由于原子和分子的结构具有球对称性,我们可以将其简化为求解径向方程和角向方程。

这种简化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原子和分子的能级结构和性质。

例如,在研究氢原子的能级时,我们可以利用球对称假设,将三维的薛定谔方程简化为一维的径向方程。

这种简化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地理解原子的能谱和光谱。

在流体力学中,球对称假设被用来研究球体的运动和流动。

球对称性使得我们可以将三维的流体力学问题简化为一维的径向问题。

例如,在研究液滴的形状和运动时,我们可以假设液滴是球对称的,这样可以简化计算液滴的表面张力和流体力学性质。

这种简化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液滴的形状演化和运动行为。

除了上述领域,球对称假设还在许多其他科学领域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在研究地震波传播时,我们可以假设地球的内部是球对称的,这样可以简化计算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在研究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时,我们可以假设电荷分布是球对称的,这样可以简化计算电场和磁场的分布和力线。

在研究光的传播和干涉时,我们可以假设光源是球对称的,这样可以简化计算光的传播和干涉效应。

尽管球对称假设在许多问题中能够提供简化和便利,但并不是所有的系统都具有球对称性。

在实际的物理系统中,存在许多不对称的因素和相互作用。

因此,在具体问题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可以使用球对称假设,并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修正和推广。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地球运动规律》2“对称”法则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地球运动规律》2“对称”法则

)。
)。
下图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四地随太阳直射点变化的日出时间,读图回答3~4题。
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X度和南纬X度这两天,③地昼长相差 A.3小时 B.6小时 C.9小时 D.12小时 4.据图判断②地关于赤道的对称点的坐标所在纬度为 ( )。 A.15°N B.15°S C.75°N D.75°S
(
)。
(2012山东卷)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 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
5.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 )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广东肇庆市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1000多米的天然石山,酷 似一尊卧佛。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下山时,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 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该地主管部门将每年的10月3日定为 “卧佛含丹”节。读图1–20,回答6~7题。
3.正午太阳高度的对称 以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对称 轴,在南北对称分布的纬线上, 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的对应 纬度示意图
下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 “水半球”)。读图回答1~2题。
1.“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夏至日(或 冬至日)
时间
距离夏至日(或冬 至日)的时间天数 相同
①同一半球以夏至日(或 冬至日)为对称分布的两 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昼夜 长短、日出日落方位相 同;②同一半球以夏至日 (或冬至日)为对称分布的 两日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趋 势相反

数学中的对称美例子

数学中的对称美例子

数学中的对称美例子在数学中,对称美是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几何学、代数学和物理学等。

通过对称性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趣和优美的例子,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

首先,最简单的对称性形式是轴对称。

例如,许多几何图形如正方形、矩形和圆等都具有轴对称性。

轴对称意味着图形可以被一个垂直线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这种对称性不仅在几何中常见,而且在自然界中也经常出现,如水滴和蝴蝶的翅膀。

其次,我们有球面对称。

球面对称发生在几何体的所有部分相对于一个中心点对称,好比地球上的经纬线。

例如,球体和圆锥体都具有球面对称性。

这种对称可以在许多物理现象中观察到,例如,流体中的涡旋和行星的运动等。

除此之外,还存在平移对称和旋转对称。

平移对称涉及将图形沿着一个方向移动,使其与原始位置完全重合,就好像将一本书从桌子上推到另一边,仍然保持原来的外观。

旋转对称即将图形绕一个中心点旋转一定角度,使其回到原始位置,就好像车轮在转动时,每个辐条都经历了相同的旋转。

这些对称性在数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和密码学等领域。

最后要提到的是镜像对称性。

镜像对称性是指将图形沿着一条线分成两个完全相反的部分,就像将镜子放在图形旁边时,镜子中的映像与原始图形完全相同。

这种对称性在人类形象的研究中很重要,在对称面上的人脸的左右半部分几乎是对称的。

总而言之,数学中的对称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形状和结构都以某种方式表现出对称性。

对称性的研究不仅帮助我们理解数学的基本原理,还在各种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探索对称美的世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数学领域中的许多奇妙而优美的例子。

浅谈物理学中的对称性

浅谈物理学中的对称性

浅谈物理学中的对称性摘要:本文通过对物理学中对称性的探讨得出一些隐含条件,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并推出对称性与守恒量之间的一些关系。

对称性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对称现象是物质世界某种本质和内在规律的体现。

物理学以研究物质世界规律为对象,研究物理学中的对称性对于探索物质世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物理学中的对称性进行讨论:(1) 空间对称性(2) 时间对称性(3 对称性与守恒律之间的对应关系。

最后,对对称性在物理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做简要论述。

1:空间对称性在物理学中存在着很多空间对称,如单摆的左右对称,正多边体的转动对称,球体的中心对称,一些物理规律的空间平移对称等。

下面分别给予简单介绍:a:左右对称性首先我们给出左右对称操作的定义:“设x轴垂直于镜面,原点就在镜面上,将一半图形的坐标值x变成-x,就得到了另一半图形。

这x坐标的变号就叫做左右对称操作。

”由于它与人们照镜子这一反射后成虚像的现象相同,所以又叫镜像对称操作,或空间反射操作。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人体对称结构中的所有左右部分,可以经过平面镜成像左右对称操作而互换;另外还有等腰三角形、等要梯形、平时见到的很多建筑等都是左右对称的。

那么能不能把左右操作定义扩展一下,使的运用它能解决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呢?很显然是可以的,只要把其中的…图形的坐标值x(-x)‟和…另一半图形‟分别换成…物理现象‟和…另一半物理现象‟就可以了。

这样在处理一些物理问题时考虑一下左右对称,常常会使得我们可以不必精确地去求解就可以获得一些知识,使问题得以简化,甚至使得某些颇难解的问题迎刃而解。

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如一个无阻力的单摆运动,其左右是对称的,不必求解就可以知道,向左边摆动的高度与右边摆边的高度一定是相等的,从中间平衡位置向左摆到最高点的时间一定等于从中间平衡位置向右摆到最高点的时间,平衡位置两边等当位置斯处摆球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必定是相等的等一些条件;又如光的反射,其中光的入射线和反射线关于法线左右对称,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得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等等。

利用“对称性”巧解地理难题

利用“对称性”巧解地理难题

利用“对称性”巧解地理难题作者:姜家余来源:《地理教育》2013年第11期“对称性”是人们在观察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观念,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利用“对称性”原理破解地理试题,尤其是自然地理中的难题,可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化难题为容易。

一、以日期对称图1是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程中二分二至日期示意图:①关于夏至日或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日期,其昼长、夜长、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是相等的,图1中a与b两个日期关于夏至日对称,c与d两个日期关于冬至日对称;②关于秋分日或春分日对称的两个日期,其昼长等于夜长,夜长等于昼长,图1中b与c两个日期关于秋分日对称,d与a两个日期关于春分日对称。

■例1:(2012年山东卷)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P地。

图2为P地所在地区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

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解析:题目中“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P地”,说明某科考队大约是从2月21日开始科考的,4月21日和2月21日两个日期以春分日(3月21日)为对称,对于同一地点P而言,2月21日的昼长等于4月21日的夜长,2月21日的夜长等于4月21日的昼长。

题目中“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即2月21日的昼长11小时,夜长13小时,所以4月21日的昼长约为13小时,故答案选C。

二、以时刻对称图3以地方时正午12时为对称,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例2:(2013年安徽卷)图4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

该地可能位于:A.祁连山地B.大兴安岭C.南沙群岛D.帕米尔高原■解析:因为任何地点的日出、日落地方时刻是以该地地方时正午12点为对称的,由图中信息分析得出该地地方时正午12点对应图上的北京时间约是13时30分,由此可算出该地的经度约为97.5°E,结合所学知识,排除选项B和D。

关于地理对称性问题的一些分析

关于地理对称性问题的一些分析

关于地理对称性问题的一些分析摘要:近几年地球及地球的运动一直是高考文综地理试题中的热点,突出以图表为载体来考查判读、分析与运用的地理思维能力成为地理高考的主旋律,而掌握涉及这部分考点知识中的一些地理对称性问题,对判读、分析与运用的地理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对称性问题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119-01近几年地球及地球的运动一直是高考文综地理试题中的热点,突出以图表为载体来考查判读、分析与运用的地理思维能力成为地理高考的主旋律,而掌握涉及这部分考点知识中的一些地理对称性问题,对判读、分析与运用的地理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整理分析地理对称性问题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1.对跖点:对跖点是以地球球心对称的点。

对跖点的纬度数相等,但所在南北半球相反,其经度(互补)之和为180°,它们位于同一经线圈上。

如:30°n,120°e的对跖点是30°s,60°e。

2.同一半球以地轴为中心的对称点,纬度数相等,经度(互补)之和为180°,也即两条经线是正相对的经线,它们位于同一经线圈上。

如:30°n,120°e关于地轴的对称点是30°n,60°w。

3.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或180°经线的对称。

东西经度数以本初子午线或180°经线为对称,只不过离本初子午线愈远经度数愈大;离180°经线愈远经度数愈小。

4.时区数以零时区或180°经线(日界线)为对称。

区别在于零时区以东是东经度,以西为西时区;可是日界线东侧为西时区,西侧为东时区。

5.经线圈的长度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半球对称。

纬度越高纬线圈的长度越小,反之越大;纬度相等的纬线圈长度相等。

6.纬度相同的纬线圈上线速度相等,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

为什么大多数地球上的生物都是对称的?

为什么大多数地球上的生物都是对称的?

为什么大多数地球上的生物都是对称的?一、进化理论生命的进化是一种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使其适应环境的过程。

对称可以让生物在物种演化的过程中保留更多的基因,并且更好的适应环境。

1. 对称有助于寻找伴侣在动物界中,大多数生物都需要找到合适的伴侣才能繁衍后代,而对称性的出现可以让更多的生物拥有更好的外貌,从而更容易吸引到伴侣。

2. 对称可以帮助生物在运动中更协调对称的出现可以让生物在运动时更加协调,在捕食和逃跑等等方面,对称性可以给予生物更好的速度和敏捷度。

3. 对称可以让生物在寻找食物时更有效率拥有对称性的生物可以更好地适应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也可以更好地利用食物资源。

例如,浮游生物可以通过自身的对称性来更快地移动,从而更有效地获取到食物。

二、自然选择的优化进化中一个重要的作用是自然选择,对称可以让生物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同时也让生物有更好的生存机会。

1. 对称可以帮助生物更好地躲藏对称性可以帮助生物更好地隐藏自己,从而避免受到捕食者的攻击。

例如,某些昆虫会将翅膀折叠在身体两侧,从而使自己更难被发现。

2. 对称可以帮助更好的保护自己对称的出现可以帮助生物更好地保护自己,例如,一些生物的身体表面可以呈现出对称性的纹理,这些纹理可以帮助生物更好地干扰捕食者的视觉。

3. 对称可以让生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对称性可以帮助生物更好地适应它们所生存的环境。

例如,同样是在水中生活的生物,有些生物的身体呈现对称性,让它们更加适应水中环境。

三、结论对称性在生物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生物更好地适应环境、更好地躲藏和保护自己、更好地寻找伴侣和食物,从而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对称性的出现是一个自然的进化过程,是自然选择的优化结果。

因此,大多数地球上的生物都是对称的,这是生命演化的必然结果。

物理对称运动 -回复

物理对称运动 -回复

物理对称运动 -回复
物理对称运动是指在物理学中可以保持系统不变的一类运动。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物理对称运动,其中最常见的是平移、旋转和反演对称。

平移对称是指将系统中的物体沿着某一方向移动,系统的物理性质不会发生变化。

例如,我们可以将一本书从桌子上移动到另一边,这个过程中书的质量、形状和颜色都没有改变。

旋转对称是指绕着某点或轴旋转系统,系统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例如,地球的自转使得一天的时间不发生变化,而水分子的旋转对称使得它的形状保持稳定。

反演对称是指在系统中交换其中的各个部分后,系统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例如,一个气球无论是正面朝上还是背面朝上,都具有相同的形状和颜色。

物理对称运动在物理学研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系统的对称性,我们可以推断出系统中的守恒律和物理规律,并且可以用对称性来简化问题的求解过程。

在粒子物理学中,对称性是研究基本粒子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

总的来说,物理对称运动是一类能够保持系统性质不变的运动方式,它在物理学研究和问题求解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年中以二至日对称的两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相同

一年中以二至日对称的两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相同

标题:一年中以二至日对称的两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相同一、概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关注太阳的位置和运动轨迹,特别是在户外活动或摄影时。

其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一年中以二至日对称的两日,太阳的视运动轨迹竟然是相同的。

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科学奥秘呢?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

二、太阳视运动轨迹的基本情况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轨迹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天象现象。

在北半球,太阳在夏至时位于最高点,冬至时位于最低点,而在春分和秋分时则位于天顶。

而令人惊奇的是,有时候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年中以二至日对称的两日,太阳的视运动轨迹是相同的。

这一现象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物理规律。

三、影响太阳视运动轨迹的因素1.地球公转和自转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太阳的视运动轨迹是由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共同决定的。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完成一次年运动,而自转则产生了白昼和黑夜的变化。

这两种运动相互作用,影响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2.地球轨道的椭圆形状地球的轨道并不是完全圆形的,而是略呈椭圆形。

这意味着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太阳的视运动轨迹。

在距离太阳较远的位置,太阳在天空中会升起和落下的角度较小,而在距离太阳较近的位置,则会出现较大的角度。

3.地球轴倾斜地球的轴倾斜也是决定太阳视运动轨迹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地球轴倾斜的存在,太阳的位置在一年中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不同季节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和运动轨迹有所不同。

太阳视运动轨迹的相同现象是由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地球轨道的椭圆形状以及地球轴倾斜共同影响的结果。

四、一年中以二至日对称的两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相同的原因在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年中以二至日对称的两日,太阳的视运动轨迹为何会相同。

1. 地球公转周期在太阳视运动轨迹相同的两日中,地球已经完成了公转的一半,即距离最接近太阳时的时间点。

这两天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会非常相似,甚至可以说是相同的。

2. 地球公转轨道的对称性地球的公转轨道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在一年中的两个特定时间点,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和位置会呈现对称的状态,这也是导致太阳视运动轨迹相同的原因之一。

地理学科中的对称性探讨

地理学科中的对称性探讨
势 较 平坦 , 土层 深 厚 , 土壤肥 沃 , 一 般 布 局 种 植 业 。缓 坡
这个球体具有高度的对称性 , 利用 它 的基本 特性可 以巧
解 一 些 地 理 习 题 。笔者 经 过研 究 , 发 现 不 少 的 地 理 习 题
都可 以用对称的原理来 解决 , 既快 又准确 。现将这 方面 所得整理成文 , 供大家共 同研究和参考 。
风 向作用可能形成旗形树 冠。 1 0 0 多年前 , 德 国科 学家魏格 纳发 现大西洋 两岸 轮 廓具有对称性 , 假想非洲 大陆和美洲大 陆 以前是 连在一 起 的。通过调查研 究 , 从 古生 物化石 、 地层 构造 等方 面 找到 了一些大西洋两岸相同或相 吻合的证据 , 提 出 了大 陆漂移学说 。我 国著名地 质学家 、 中科 院院士位 梦华经 过研 究 , 发 现北冰洋 面积基 本与南 极洲 面积相等 , 通过 进一 步研究 , 发现如果把南极洲 削平 , 放进北 冰洋里 , 则 把北 冰洋填 满 。地 球最 高 峰珠 穆 朗玛 峰高 达 8 8 4 4 . 4 3 米, 扣 除外力作 用 因素 , 应 与世 界最深 的海沟 马里亚纳 海沟深度相等 。以上例子都是特殊对称 的体现 。 实际上 , 还有 很 多地 理事 物成 对称 分布 。例 如 , 中 国地形 , 以秦 岭 、 昆仑 山为对称 轴 , 山脉 成对 称分 布 : 北 有贺兰山 , 南 有横 断 山脉 ; 北有 阴山, 南 有南 岭 ; 北有 阿 尔泰山 , 南有喜 马拉雅 山。美 国墨西哥湾 位于 9 0 。 w, 孟 加拉湾位 于 9 0 。 E , 美 国有著名城 市奥尔 良, 孟 加拉 国有
再 向外 是工 业 区 , 这 也 是 一 种 对 称 。再 如 , 植 物 叶 子 的

2022版一轮复习微题型—地球运动中的对称性问题

2022版一轮复习微题型—地球运动中的对称性问题

地球运动中的对称性问题一、单项选择题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昼长最小值。

据此完成1~3题。

1.四地中位于寒带的是A.甲B.乙C.丙D.丁2.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丁丙甲乙D.丁丙乙甲3.乙地的最短昼长值是A.9小时15分B.8小时35分C.10小时25分D.14小时45分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4~6题。

4.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 地的地方时为A.22时B.14时C.20时D.16时5.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A.16小时B.14小时C.10小时D.12小时6.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充足的日照是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石家庄市38°N,114.5°E某住宅小区如下图所示,图中a为南北两楼的楼间距在大寒日正午时,南楼阴影刚好位于北楼楼角处。

大寒日石家庄昼长约为10小时。

下表示意我国部分节气的日期及太阳直射纬度。

据此完成7~8题。

节气冬至大寒大暑日期12月22日前后1月20日前后7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纬度23.5°S20.3°S20.3°S是A.atan31.7°—tan28.5°B.acot28.5°—cot31.7°C.a1-tan28.5°·cot31.7°D.a1-cot28.5°·tan31.7°8.大暑日时,住宅小区北面窗户直接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约为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如图示某年3月21日春分日,站在山脚地带的人在5:00地方时看到日出,站在山顶的人在4:00地方时看到日出,已知该山的相对高度为800米。

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

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

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引言大地是人类居住的家园,我们生活在一个广袤而神秘的星球上。

然而,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身处于一个球形的大地上呢?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解释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并探讨背后的科学原理。

地球的形状证据地平线弯曲当我们站在海岸线或平坦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远处地平线上升或下降。

这是因为地球是弯曲的。

如果大地是平坦的,那么无论我们站在哪里,地平线都应该是水平线。

这个现象可以通过观察船只远离海岸线时逐渐消失在水平面以下来证明。

星空中星座的变化当我们观察星空时,会发现星座在不同时间和不同位置出现。

这是因为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了视角上的变化。

如果大地是平坦的,那么所有星座应该始终保持不变。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进一步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航海和航天探索航海和航天探索也提供了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当船只或飞机从一个地方出发并继续前进时,它们最终会回到起点。

这是因为地球是一个封闭的球体,而不是无限的平面。

这种现象在历史上的航海探险中得到了验证,例如麦哲伦环球航行。

地球形成的原因地球内部结构地球由不同层次组成,包括固态地壳、流动的岩石熔融物质的地幔和铁镍合金组成的核心。

这种层次结构是由于地球在漫长的时间尺度上经历了巨大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形成的。

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是地球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大陆和海洋板块在地幔上移动,并相互碰撞、分离或滑动。

这种运动导致了山脉、海沟、火山等地质现象的形成。

这些现象进一步证明了地球是三维球形结构。

重力对称性重力对称性也是地球形成为球体的原因之一。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有关。

地球的质量分布相对均匀,因此它的引力场也是对称的。

这种对称性使得地球自然地形成为一个球体。

地球形状测量方法地理测量学地理测量学是研究地球形状和尺寸的科学。

通过使用三角测量、测量基线、卫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地理测量学家能够精确测量地球表面的形状和曲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昼长最小值)。

据此完成1~3题。

1.
A.甲B.乙C.丙D.丁
2.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
C.丁丙甲乙D.丁丙乙甲
3.乙地的最短昼长值是()
A.9小时15分B.8小时35分
C.10小时25分D.14小时45分
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4~6题。

4.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22时B.14时C.20时D.16时
5.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16小时B.14小时
C.10小时D.12小时
6.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
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
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
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
充足的日照是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石家庄市(38°N,114.5°E)某住宅小区(如下图所示,图中a为南北两楼的楼间距)在大寒日正午时,南楼阴影刚好位于北楼楼角处。

大寒日石家庄昼长约为10小时。

下表示意我国部分节气的日期及太阳直射纬度。

据此完成7~8题。

7.
A.a(tan31.7°—tan28.5°)
B.a(cot28.5°—cot31.7°)
C.a(1-tan28.5°·cot31.7°)
D.a(1-cot28.5°·tan31.7°)
8.大暑日时,住宅小区北面窗户直接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约为()
A.1小时B.2小时
C.3小时D.4小时
如图示某年3月21日(春分日),站在山脚地带的人在5:00(地方时)看到日出,站在山顶的人在4:00(地方时)看到日出,已知该山的相对高度为800米。

据此完成9~10题。

9.此时,山顶日照时长约()
A.10小时B.12小时
C.14小时D.16小时
10.此山顶海拔高度约为()
A.800米B.1000米
C.1200米D.1600米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浙江省境内的首例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继江山市江郎山后,省内的第二处世界遗产。

下图为2015年2月6日摄影师在西湖拍摄到的日出景象。

太阳从城隍阁正后方升起,金色的阳光勾勒出阁的形状,投向湖面,呈现出非常优美的景观。

据此完成11~
12题。

11.拍摄该日出照片时,摄影师位于城隍阁的什么方向()
A.东南B.东北
C.西北D.西南
12.下列日期中,在同一地点也可能拍到上图所示日出景观的是()
A.5月6日B.8月5日
C.11月7日D.12月22日
读四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及昼长最大值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3.图中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D.③④①②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臵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

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回答第14题。

14.在下列各组节气中,北京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A.清明、雨水B.立冬、立秋
C.小雪、大寒D.雨水、处暑
据报道,某年8月21日,我国科考队员在中国南极昆仑站(下图)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

据此完成15~16题。

15.这一天,科考队员在昆仑站看到日出时,国际标准时间及日出方位是()
A.7时北方B.10时东方
C.13时西方D.15时南方
16.据此推算,昆仑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
A.3月21日~30日
B.4月1日~10日
C.4月11日~20日
D.4月21日~30日
答案解析
1.D 2.D 3.A[第1题,丁地昼长差为24小时,为极圈内的点,位于寒带。

第2题,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可知,昼长差从赤道(0小时)到极圈(24小时),逐渐增大。

第3题,因为任何地点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昼长和为24小时,设最长昼长为x,则最短昼长为24-x,利用x -(24-x)=5小时30分,可求出x为14小时45分,最短昼长为24-14小时45分=9小时15分。

]
4.C 5.A 6.C[第4题,根据经线的排列可判断P地位于昏线和西经75°的交点处,由材料可知,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可计算P地时间为20时。

第5题,根据P地20时日落,可推断该地下午昼长约8小时,即昼长约16小时;由于漠河大致位于北纬53°,而P地大致位于南纬53°,P地的昼长约等于漠河的夜长,所以,漠河夜长约为16小时。

第6题,根据南半球昼长夜短的情况,可推断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的冬半年,所以,美国中部小麦没有成熟,江淮地区寒冷,阿根廷的拉普拉塔河处于洪水期,地中海北岸处于冬季,连日阴雨。

]
7.A8.B[第7题,大寒时石家庄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90°—(当地纬度+20.3°)=31.7°。

根据题中信息,此日南楼楼影长度为a,据此可知南楼楼高为atan31.7°。

在冬至日石家庄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23.5°)=28.5°,南楼影长分别为atan31.7°cot28.5°,此日影长比a多出来的部分对应的楼高,即为遮挡北楼的高度。

即(atan31.7°cot28.5°-a)tan28.5°=a(tan31.7°-tan28.5°),即A正确。

第8题,大暑日与大寒日昼夜长短情况相反,大暑日昼长约为14小时。

太阳由东北方升起,升到正东方位的时间北面窗户可接受阳光照射。

太阳由正东升到天顶转过了90°,耗时为90÷15=6小时,故太阳照射北面窗户的时间为7-6=1小时,再加上下午的1小时,共2小时。

B正确。

]
9.D10.D[第9题,日照时长即为昼长时间,山顶4:00日出,因此昼长为16小时。

第10题,由题设可知该山的相对高度为800米,而山脚和山顶日出时间差1小时;春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即6:00日出,而山脚地带的人在5:00(地方时)看到日出,由此可推山脚海拔800米,因此山顶海拔高度约为1 600米。

]
11.C12.C[第11题,2月6日为北半球冬半年,日出方位位于东南方,摄影师必须在城隍阁西北方位方能拍摄到太阳从城隍阁正后方升起。

C正确。

第12题,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使全球各地日出(落)方位不断变化。

2月6日在冬至日后约6周时间,冬至日前6周时,即11月7日,两天日出方位相同,C正确。

]
13.A[图中①和②两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值为24小时,表明两地位于极圈以内,因①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小于②地,所以①地纬度高于②地;③和④两地位于南北极圈之间地区,因③地一年中的昼长最大值长于④地,所以③地纬度高于④地。

故选A。

]
14.C[图中显示小雪与大寒两个节气关于冬至对称,则这两天太阳直射点位臵相同,故北
京在这两天昼长时间最接近。

]
15.A16.D[第15题,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结合光照图可知,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应当位于晨昏线与昆仑站所处纬线的切点上,而且切点位于昆仑站,其所在的经线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即77°E地方时为12时,那么0°经线所在的国际标准时间是12—5=7时,故选项A正确。

第16题,8月21日南极昆仑站结束了极夜期,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结合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可知,从6月22日左右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全部是极夜,此段时间约占南极昆仑站极夜期的一半,即大约2个月;那么由6月22日再减去2个月,即4月22日前后进入极夜期,故选项D正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