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清 四清导航】2015(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清课件:第2章 生物与环境(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生物与环境PPT习题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生物与环境PPT习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9bc81da6c30c2259019ea0.png)
12.“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是烟台乡村保持多年的 习俗,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B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13.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 (右图):“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
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 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16.几年前,一种名为紫茎泽兰的热带植物被引入我国南方地区 ,这
种植物生命力极强,迅速蔓延,使得当地的其他野生植物纷纷绝迹。
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 )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
17.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B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莲藕的茎和叶柄是中空的 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18.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 B) A.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1)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都与___________ 其生存环境
相适应。 A 填“A”或“B”)。 (2)请推测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是____( 植物在秋天落叶 (3)请你举出两个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或青蛙冬眠等)(合理即可)
D.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B ) A.共生关系 B.捕食关系 C.竞争关系 D.合作关系 4 .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这两种生物之间的 关系属于( B )
【四清导航】2015(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习题课件:1-3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共14张PPT)
![【四清导航】2015(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习题课件:1-3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7d1729f6529647d272852ea.png)
有的氨和氰化物(一种小分子)的混合溶液密封于小瓶内,
置于-78 ℃的低温下达25年之久,结果发现小瓶内生成了 生命的基本物质DNA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碱基和氨基酸
,据此可以做出的推测是
地球上的原始生命也有可能起源于冰中(低温条件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的方法代替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获得了多种氨基酸。请
根据实验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米勒实验属于___________( 模拟实验 填“黑箱实验”“对照实验”
或“模拟实验”)。 枫
(2)下列对米勒所做实验的解释中,你 不认同的是( D ) 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
枫
(3)随着原始大气中氧气的逐渐增多,CH4、NH3、CO等 气体逐渐减少,使原始地球大气的成分逐渐演化成现代 的大气。现代大气中的氮气可能是来源于_______ 氨气 转化; 现代大气中二氧化碳逐渐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含碳燃料的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5分)原始生命出现之后,下列哪项顺序最符合生物进化 的实际情况( D )
A.光合作用→厌氧呼吸→有氧呼吸
B.厌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厌氧呼吸
D.厌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7.(5分)下列过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的是( D ) A.有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
B.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
结降雨的过程
C.③内模拟了原始海洋 D.④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
(3)若实验装置的气体中有氧气存在, 爆炸 。 则实验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_______
【周周清四清导航】2015(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周周清清:周周清3检测内容:2.1~2.3课件
![【周周清四清导航】2015(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周周清清:周周清3检测内容:2.1~2.3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56300359eef8c75fbfb351.png)
15.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下 表是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请仔细
分析并回答问题:
次数 第三次 第四次 时间 1982.7.1 1990.7.1 全国人口 总数/亿 10.319 11.600 占总人口百分比 男性/% 51.50 51.60 女性/% 48.50 48.40 性别比 /% 106.30 106.60 年增长 率/% 2.10 1.48
枫
8.一个群落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C ) ①一定的自然区域内 ②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③有直接
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④不同的自然区域内
9.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
枫
12.如图是某水域中三种单细胞藻类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图(分别用Ⅰ、Ⅱ、Ⅲ)。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三种藻类合计数量最多的月份是_________ 4月份 。 温度 (2)图中说明种群数量的变化与_________ 因素有关。
枫
13.实验室里用一定的容器培养某种酵母菌,每隔4小
时统计容器中酵母菌的个体数如下: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2)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表中
数据可以看出,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年增长率呈现
逐渐_______ 减少 趋势。 多于 (3)在我国总人口中,男女性别呈现出的特点是男性______(
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女性。 枫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四清导航】2015(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习题课件:2.4.1 生态系统
![【四清导航】2015(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习题课件:2.4.1 生态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99d85b95d4d8d15abe234eea.png)
枫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了以下4个密闭的生态瓶,放在一 定的环境中。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下列四个瓶中生物的
生存时间最长的是( B )
枫
10.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温州洞头地处东海,海域广阔。该县大规模养殖羊
栖菜和紫菜,经济效益良好。羊栖菜和紫菜能大量吸收海水
中的N、P元素,净化了海水水质。资料二:甲藻大量繁殖, 容易引发海水赤潮。如图为适宜的光照下,甲藻的生长速度 受pH和温度影响的关系图。
枫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羊栖菜、紫菜和甲藻都属于 ______________ 。 生产者 (2)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烧瓶中培养了甲藻。黑暗放置过程中 ,甲藻培养液的pH会降低,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黑暗中,甲藻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 CO2,CO2和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湿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4.(5分)如图所示是某两种鸟的足,具备左、右两种足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鸟类分别适合生活的环境是( B )
A.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 D.河流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
枫
知识点2 生态系统的成分 5.(5分)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生活着许多动植物,其中 草鱼属于( C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初级消费者 D.次级消费者 6.(5分)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 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下面承担分解者角 色的是( D ) ①淡水中的衣藻 ②高山上的油松 ③土壤中的细菌 ④朽 木上的蘑菇 ⑤树上的麻雀 ⑥河边的青蛙 ⑦土壤中的蚯 蚓 ⑧树叶上的毛毛虫 ⑨池塘里的蠕虫 ⑩鲜艳的大丽花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⑨⑩ C.②⑥⑨ D.③④⑦⑨ 枫
九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生物与环境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课件2新版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生物与环境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课件2新版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41bc940b1c59eef9c7b461.png)
C. 水草 浮游动物 鱼 D. 草 兔
鹰
第二十五页,共27页。
6、分析食物网
①此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____条。5 ②属于第二营养级的有
_______,只属于次级(cì jí)消
吃费草者籽的鸟生、物昆是虫__(_k_ū。nchóng) ③蟾蜍和蜘蛛的关系既是蜘___蛛_,又是____。
吃虫鸟与蟾蜍之间的关系是___捕_。食
物链?
5条
草
狐
写出最长的食物链?
草
鼠
蛇
鹰
鼠
第二十页,共27页。
鹰
蛇
这里(zhèlǐ)有几条食物链?
一条(yī tiáo)
消费者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第二十一页,共27页。
探索(tàn suǒ)人在食物网中的地位
1、在纸上写下你昨天吃的食物 2、写出每一种食物的组成成分分别来自哪一种动物或植物。如:馒头——小麦,牛奶— —牛,请接着列出它们的食物。 3、想想:它们还会以什么为食或被什么所吃? 4、将植物写在最底下一排,从下往上依次(yīcì)再写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最上面写 上人,用箭头连成一个食物网。
以池新塘课(chítáng)生态系统为例分析 :
1、找出这个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和非生 物因素。
2、说明各类生物的营养方式是否(shì fǒu)相 同?
3、各类生物发挥的作用是否(shì fǒu)相同, 若不同,各类生物各具有什么作用?
第七页,共27页。
总结: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zǔ chénɡ)成分
拓展练习
1、在一个阴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 蜘蛛、老鼠等动物(dòngwù),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 B )
【四清导航】2015(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习题课件:2-3 生物群落(共14张PPT)
![【四清导航】2015(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习题课件:2-3 生物群落(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ca1a86daef5ef7ba0d3c4b.png)
(3)在统计不同区域的植物盖度(表示植被的茂密程度)时,
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_ 随机取样 。 (4)现在长江中下游不管是白鳍豚,还是普通的江豚的种
群数量都在锐减,保护它们的根本措施是 建立自然保护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枫
2.3 生物群落
枫
1.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所有生物种群的 ________ 总和 ,简称________ 群落 。其中的各种生物体不是简单的
直接 或_____ 间接 关系的多种生物 累加,即生物群落是指具有______ 种群的________ 有规律 的________ 组合 ,具有复杂的____________ 种间关系 。
C.一个生物群落
D.以上都不是
4.(4分)生物群落中的所有生物是( B ) A.偶然的组合,彼此间不存在联系
B.有规律的组合,彼此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C.随意组合,彼此间没有太大的联系 D.固定的组合,彼此间互相制约使得生物种类和个体数量 不会发生变化
枫
5.(8分)在自然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__ 绿色植物 , 因为它们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下列叙述中 涉及哪些生态学概念?请选择。 A.个体 B.种群 C.生物群落 (1)“文昌书院”旁边的那棵古树:A ____。 B。 (2)校园中所有的樟树:____ (3)校园中所有的生物:____ C。
空气清新程度
清新 特别清新
处州公园
万象山公园
2421
1130
非常清新
清新
A.防洪堤 C.处州公园
B.白云山森林公园 D.万象山公园 枫
15.某区域的森林群落中不同高度的光照强度日变化,如 图所示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四清导航】2015(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习题课件:2.5.1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四清导航】2015(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习题课件:2.5.1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49a39204cc7931b765ce15ea.png)
C.甲、丙数量增加,丁数量减少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枫
1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问题:
(1)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草→鼠→蛇→猫头鹰 生产者 (2)图中的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 。
水蚤
水蚤
小球藻
小球藻 (1)表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表中的信息,请写出一条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球藻→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 光合作用 制 (3)该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都是由生产者通过_________ 造的。 (4)该系统在一段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 ,是因为 枫 自动调节能力 它本身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 。
的根系不仅能直接吸收污水中的___________ 等营养物质, 无机盐 而且还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者(微生物) 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
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它们通过分解作用降解污水中的
有机物,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4)该生态系统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 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 ,但污水不能过量流入人 自动调节能力 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工湿地,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南极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复杂,人类的介入会使原有的食物
网遭到破坏 C.南极的光照强烈,上空存在臭氧空洞,这会给旅游者带来
很大的伤害
D.旅游者的活动会使南极的冰川融化 ,导致海平面上升 枫
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生物与环境复习课件 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生物与环境复习课件 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8b8b18941ea76e59fa0457.png)
4.生态系统的层次性 较小的生态系统组成较大的生态系统,简单的 生态系统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 统是生物圈。
练习:
当有毒农药进入一湖泊时,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一定会受到破坏吗?
答:有毒农药进入湖泊生态系统后,在一定的程 度内,其毒性可以通过稀释、沉淀、氧化分解、微 生物的分解等作用而除去,湖泊这个生态系统可以 因此而继续维持其生态平衡。也就是说生态系统有 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保 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1、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多,占有的能量多。
调节能力强
调节能力弱
2、生物种类多,食物网复杂,物质循环与能 量流动的渠道多。
调节能力强
调节能力弱
2、生物种类多,食物网复杂,物质循环与能 量流动的渠道多。
调节能力强
调节能力弱
甲
乙
丙
丁
能量(KJ) 2.8×10 1.3×10 9.1×107 2.9×107
9
8
DDT浓(ppm) 0.04
0.35
0.39
3.4
请分析说明:
(1)甲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生产者 )
(2)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 营养级)越低, 生物体的DDT浓度越高。
2.物质循环
物质的流动循环不息
化学物质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由于
食物链 食物关系形成的联系
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交错分布形成复杂的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各生物之间关系:
动动脑
请写出谚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所体现的完整的食物链? 蝉提-示螳啷:-食黄物雀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答案:树叶 蝉 螳螂 黄雀
练习:
当有毒农药进入一湖泊时,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一定会受到破坏吗?
答:有毒农药进入湖泊生态系统后,在一定的程 度内,其毒性可以通过稀释、沉淀、氧化分解、微 生物的分解等作用而除去,湖泊这个生态系统可以 因此而继续维持其生态平衡。也就是说生态系统有 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保 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1、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多,占有的能量多。
调节能力强
调节能力弱
2、生物种类多,食物网复杂,物质循环与能 量流动的渠道多。
调节能力强
调节能力弱
2、生物种类多,食物网复杂,物质循环与能 量流动的渠道多。
调节能力强
调节能力弱
甲
乙
丙
丁
能量(KJ) 2.8×10 1.3×10 9.1×107 2.9×107
9
8
DDT浓(ppm) 0.04
0.35
0.39
3.4
请分析说明:
(1)甲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生产者 )
(2)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 营养级)越低, 生物体的DDT浓度越高。
2.物质循环
物质的流动循环不息
化学物质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由于
食物链 食物关系形成的联系
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交错分布形成复杂的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各生物之间关系:
动动脑
请写出谚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所体现的完整的食物链? 蝉提-示螳啷:-食黄物雀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答案:树叶 蝉 螳螂 黄雀
【四清导航】2015(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习题课件:2-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共14张PPT)
![【四清导航】2015(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习题课件:2-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10fff387375a417866f8f4b.png)
②将浸泡后的A、B两组种子分别用湿纸巾包起来并放入塑料袋 中,注明A与B。再将A、B塑料袋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
温。在A、B两组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的条件均相同,
这样的两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是_____ A 组,对照组 是_____ B 组。
③两天后,打开塑料袋观察并统计两袋中已经萌发的种子数。
产量 A组 B组 C组 84千克 102千克 91千克
个体大小 小 最大 大
甜度分析 不甜、酸味重 甜 甜、略带酸
①从实验结果初步分析可知,柑橘适宜种植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海拔高度为300米的朝南坡地 ②上述方案中,有几处是不合理的,请答出一点: 实验用的柑橘数量太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叶刺、肉质茎对干旱环境的适应;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叶的
形态结构对光照强度、水分蒸腾作用方面的适应;蚯蚓的形 态结构特点对土壤穴居生活的适应;极地狐和沙漠狐的体形
等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此外,更具典型意义的是生物的 保护色 、________ 警戒色 、________ 拟态 等。 ________
适应 环境,又通过各自的活动_______ 影响 环境。 3.生物既要______
10.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
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D ) A.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
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11.“地衣能在岩石表面上生长,同时,地衣的生长又会风 化岩石。”这说明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是( D ) A.生物对环境具有依赖性 B.生物的生活能影响环境 C.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能适应环境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又能影响环境 枫
温。在A、B两组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的条件均相同,
这样的两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是_____ A 组,对照组 是_____ B 组。
③两天后,打开塑料袋观察并统计两袋中已经萌发的种子数。
产量 A组 B组 C组 84千克 102千克 91千克
个体大小 小 最大 大
甜度分析 不甜、酸味重 甜 甜、略带酸
①从实验结果初步分析可知,柑橘适宜种植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海拔高度为300米的朝南坡地 ②上述方案中,有几处是不合理的,请答出一点: 实验用的柑橘数量太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叶刺、肉质茎对干旱环境的适应;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叶的
形态结构对光照强度、水分蒸腾作用方面的适应;蚯蚓的形 态结构特点对土壤穴居生活的适应;极地狐和沙漠狐的体形
等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此外,更具典型意义的是生物的 保护色 、________ 警戒色 、________ 拟态 等。 ________
适应 环境,又通过各自的活动_______ 影响 环境。 3.生物既要______
10.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
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D ) A.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
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11.“地衣能在岩石表面上生长,同时,地衣的生长又会风 化岩石。”这说明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是( D ) A.生物对环境具有依赖性 B.生物的生活能影响环境 C.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能适应环境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又能影响环境 枫
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教学课件
![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d44142c77da26924c5b015.png)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二页。
3.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四页,共二十二页。
生物类群 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植物
(zhíwù)
动物
(dòngwù)
微生物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水和无 机盐等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为 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的生活 (shēnghuó)提供物质和能量。
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
从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第二、能量流动(liúdòng)是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为10%~20
%
第十四页,共二十二页。
4.能量金字塔和数量(shùliàng)金字塔 反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总值和数量(shùliàng)值的对比, 它是能量流动特点的直观反应,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生
第十页,共二十二页。
食物网:生物(shēngwù)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构成的网状联系。
第十一页,共二十二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néngliàng) 流动 1.生态系统(shēnɡ tài xì tǒnɡ)中能量流动的起点:
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硝化细菌等细菌的化能合成
作用来完成。 因此,流经生态系统地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 能。
第九页,共二十二页。
食物链的类型(lèixíng)
三种类型
捕食链 由捕食方式获取营养物质而形成的
食物链;以植物(zhíwù)为起点,经食草动 物到食肉动物。
寄生链 以寄生方式获取营养物质而形成的
食物链;以活的动植物体为起点, 经各级寄生物。
腐生链 专以动植物遗体为营养对象而形成(xíngchéng) 的食物链;以动植物尸体为起点。
3.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四页,共二十二页。
生物类群 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植物
(zhíwù)
动物
(dòngwù)
微生物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水和无 机盐等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为 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的生活 (shēnghuó)提供物质和能量。
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
从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第二、能量流动(liúdòng)是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为10%~20
%
第十四页,共二十二页。
4.能量金字塔和数量(shùliàng)金字塔 反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总值和数量(shùliàng)值的对比, 它是能量流动特点的直观反应,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生
第十页,共二十二页。
食物网:生物(shēngwù)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构成的网状联系。
第十一页,共二十二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néngliàng) 流动 1.生态系统(shēnɡ tài xì tǒnɡ)中能量流动的起点:
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硝化细菌等细菌的化能合成
作用来完成。 因此,流经生态系统地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 能。
第九页,共二十二页。
食物链的类型(lèixíng)
三种类型
捕食链 由捕食方式获取营养物质而形成的
食物链;以植物(zhíwù)为起点,经食草动 物到食肉动物。
寄生链 以寄生方式获取营养物质而形成的
食物链;以活的动植物体为起点, 经各级寄生物。
腐生链 专以动植物遗体为营养对象而形成(xíngchéng) 的食物链;以动植物尸体为起点。
【四清导航】2015(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习题课件:2.5.2 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清导航】2015(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习题课件:2.5.2 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0370eff551810a6f524864b.png)
9.原产北美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性植物被引入我国
后,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始迅速蔓延,它在生长过程中会争夺其 他植物的水分 、养料和阳光。研究表明,在同一片生态林中,
没有被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的区域,植物种类非常丰富,而在
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密集的区域,其他植物都消失了。根据以 上事实说明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引起生态结构的改变 B.对外来生物的引进,需要结合本地生态系统综合考虑,并 严格加以监控 C.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外来入侵物种控制体系,保护我国的生 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2课时 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枫
相对 的稳定,生态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一种______ 动态 的、______ 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________ 限度 的,一旦外来的干 超过 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受到______ 破坏 。 预________ 自然因素 2.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 和 人为因素 两个方面。人为因素可以导致自然因素的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生物的多样性 。 (3)近年来北京等地频繁出现的“沙尘暴”和“泥雨”主要源 自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说明森林等植被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枫
(4)荒漠化加速了西部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这是因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动调节能力减弱 。 (5)西部耕地同样要做好除草、治虫等工作,从能量流动 的角度看,除草、治虫的目的是 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治虫措施中不宜大量喷施化学杀虫剂,控制使用化学杀 虫剂的方法:一是用_____________ 生物防治 代替化学杀虫剂,二 抗虫基因 转入农作物,形 是采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将____________ 成新的抗虫作物品种。
【单元清四清导航】2015(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
![【单元清四清导航】2015(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c3a2c5ca8956bec0975e3e7.png)
(3H7N9禽流感疫情发生后,内地出现抢购板蓝根的现象。
钟南山院士提醒过多服用板蓝根对人体有害。
图中显示板蓝根颗非处方填“处方”或“非处方”药。
粒属于________( (4下列是小宇同学对用药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BC 。
A.非处方药可以直接从药店购买 B.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处方购买C.处方药要按医嘱服用 D.非处方药可随意加大用药量 (5接种疫苗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这种措施属于_______ 计划免疫,若H7N9禽流感疫苗研发成功,那么接种疫苗后,人体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____,从而具有相应的免疫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可提取病毒的核酸并去掉其毒性基因,注射到细菌或真菌细胞内转基因技术。
从而生产疫苗。
这种疫苗的生产过程应用了 ________ 枫
28.我们学习和生活中,手会沾染上许多细菌。
常洗手可以减少手指沾染的细菌数目,不洗手时手指会沾染上较多细菌,影响身体健康。
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盛有灭菌肉汁蛋白胨固体平面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
如图所示。
(1你认为____ 乙同学的设计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设置了对照实验。
(2从传染病的角度看,细菌属于_______( 病原体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3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常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_____________。
枫。
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生物与环境单元清课件 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生物与环境单元清课件 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07720f0e87101f69f31952f.png)
第十七页,共22页。
22.沿海城市时兴一种作家庭摆设的生态球,如图所示,球体 密封(mìfēng),内部有水、泥沙、小鱼、绿色水藻等,请你根据 学过的知识回答: (1)此球应该放在阳光下,这样可使绿藻进行____光__合作用。 (2)绿藻为小鱼提供了___氧__气__(和yǎ_n__g_q食_ì_)物_,(s小híw鱼ù为) 绿藻提供了 _____二__氧__化__碳__和__肥__料___。 (3)为了使小球中的生物长期生存,还应该加入_____分__解__者,其作 用是能够分解_________有__机_,物为球中的绿藻提供 ___二__氧__化__碳_和__矿__物__质_____。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反映了( ) B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liúdòng)的单向性和不可逆性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D.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食物链间的关系
第四页,共22页。
7.藏羚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堪称“高原精灵”,是 我国特有的物种。它不是一种自身濒临灭绝、适应能力差的动物, 只要人类不去干扰它,它就能生活(shēnghuó)得很好。但令人痛 心的是,自1984年以来,藏羚羊遭到了最残酷的猎杀,因为在它 身上长着最优质的羊绒。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第2章
第一页,共22页。Fra bibliotek一、选择题(16×3分=48分)
1.衢C州市有许多风景名胜,下列自然景观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江山江郎山上的赤丹岩
B.衢州
烂柯山中所有松树
C.开化古田山中所有生物 D.龙游古窟中所有微生物
2.生态系统中非(zhōnɡ fēi)生物环境与生命体间起主要联系作用的成
22.沿海城市时兴一种作家庭摆设的生态球,如图所示,球体 密封(mìfēng),内部有水、泥沙、小鱼、绿色水藻等,请你根据 学过的知识回答: (1)此球应该放在阳光下,这样可使绿藻进行____光__合作用。 (2)绿藻为小鱼提供了___氧__气__(和yǎ_n__g_q食_ì_)物_,(s小híw鱼ù为) 绿藻提供了 _____二__氧__化__碳__和__肥__料___。 (3)为了使小球中的生物长期生存,还应该加入_____分__解__者,其作 用是能够分解_________有__机_,物为球中的绿藻提供 ___二__氧__化__碳_和__矿__物__质_____。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反映了( ) B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liúdòng)的单向性和不可逆性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D.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食物链间的关系
第四页,共22页。
7.藏羚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堪称“高原精灵”,是 我国特有的物种。它不是一种自身濒临灭绝、适应能力差的动物, 只要人类不去干扰它,它就能生活(shēnghuó)得很好。但令人痛 心的是,自1984年以来,藏羚羊遭到了最残酷的猎杀,因为在它 身上长着最优质的羊绒。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第2章
第一页,共22页。Fra bibliotek一、选择题(16×3分=48分)
1.衢C州市有许多风景名胜,下列自然景观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江山江郎山上的赤丹岩
B.衢州
烂柯山中所有松树
C.开化古田山中所有生物 D.龙游古窟中所有微生物
2.生态系统中非(zhōnɡ fēi)生物环境与生命体间起主要联系作用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 章
一、选择题(16×3分=48分) 1.衢州市有许多风景名胜,下列自然景观属于生物群落的 是( C )
A.江山江郎山上的赤丹岩
B.衢州烂柯山中所有松树 C.开化古田山中所有生物 D.龙游古窟中所有微生物
2.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环境与生命体间起主要联系作用的成
分是( B ) A.生产者与消费者 B.生产者与分解者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15.下列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曲
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A )
16.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 如图体现了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相互关系,有关分析不正确的 是( D )
(2)上述事实说明,在引进水葫芦之前,该水域生态系统中各
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呈现__________________ 。引进水葫芦后 动态平衡状态 ,原有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3)上述事实给我们一个启示: 人类的生产活动要遵循生态规律,不能盲目引进物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种技术。下列相关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C )
A.合理搭配植物以提高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B.尽量使用本地物种以减少外来种的入侵
C.为更多地处理污水、污物,加大引入湿地的污水总量
D.利用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污水无害化处理
12.有关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单向的 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上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 C.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越多,第三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 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 13.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如果蚱蜢的数量因某种原因而减Biblioteka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D )
A.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下降 B.食物缺乏引起大量死亡 C.出生率过低 D.栖息地的破坏和人类的乱捕滥杀
8.如图表示某生态度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比例。 假设这种生物构成食物链 , 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
有可能是( B )
9.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 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哪项所示的曲
A.②表示呼吸作用
B.乙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丙、丁的数量多少 C.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D.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积累最多
17.在我国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中,有一种雀鸟总是成群地 在森林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 红鹤等鸟类总是在森林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的森 林底栖鸟类,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 (1)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关系,如血雉和昆虫之间 的关系是______ 捕食 ,煤山雀和橙红鹤的生活环境相同,它们是 ________ 竞争 关系。
少,那么兔的数量在较长时间内的变化是( C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不变
14.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 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C )
大棚 二氧化碳浓度 温度 甲 0.03% 30℃ 乙 0.1% 30℃ 丙 0.1% 20℃
(2)在这个森林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动物和植物之外,还
生活着_______ 细菌 、______ 真菌 等微生物。 (3)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是______ B 。
A.森林中的所有昆虫 B.森林中的所有血雉
C.森林中的所有苔藓 D.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18.一种俗称水葫芦的生物疯狂肆虐我国江南农田,各地水 域警报频传。100年前作为花卉引入我国的水葫芦,如今却要 投入巨资打捞。有关人士指出,小小水葫芦,折射出一个亟 须警惕的生态安全大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我国水葫芦灾难的原因是( C ) A.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B.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C.外来物种侵入到缺少天敌的地区 D.环境污染
C.分解者与消费者 D.生产者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学校附近的一块农田为单位进行研 究 , 构建了如图所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C )
A.①③⑤表示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②和⑤过程需要有分解者参加 C.该图中③比④流向人的能量多 D.农作物固定的总能量在到达人的过程中不断递减 4.正确表示生态学概念彼此大小关系的是( D ) A.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B.生物个体 、群落、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单向性和不可逆性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D.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食物链间的关系
7 . 藏羚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 , 堪称“高原精 灵”,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它不是一种自身濒临灭绝、适 应能力差的动物,只要人类不去干扰它,它就能生活得很 好。但令人痛心的是,自1984年以来,藏羚羊遭到了最残 酷的猎杀,因为在它身上长着最优质的羊绒。你认为造成
C.生物个体、群落、生态系统、种群、生物圈 D.生物个体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5.2011年春季以来,洞庭湖水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干旱,
造成芦苇荡变成草原 ,鱼、虾、蟹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这 种现象说明( )C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能影响环境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反映了( B )
线图来表示( ) C
10.自然林区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 材区的马尾松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灾害,其主要原因 是( C ) A.松毛虫繁殖能力强 B.马尾松抗虫能力差 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D.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的生长 11.人工湿地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湿 地上,主要利用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
一、选择题(16×3分=48分) 1.衢州市有许多风景名胜,下列自然景观属于生物群落的 是( C )
A.江山江郎山上的赤丹岩
B.衢州烂柯山中所有松树 C.开化古田山中所有生物 D.龙游古窟中所有微生物
2.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环境与生命体间起主要联系作用的成
分是( B ) A.生产者与消费者 B.生产者与分解者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15.下列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曲
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A )
16.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 如图体现了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相互关系,有关分析不正确的 是( D )
(2)上述事实说明,在引进水葫芦之前,该水域生态系统中各
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呈现__________________ 。引进水葫芦后 动态平衡状态 ,原有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3)上述事实给我们一个启示: 人类的生产活动要遵循生态规律,不能盲目引进物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种技术。下列相关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C )
A.合理搭配植物以提高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B.尽量使用本地物种以减少外来种的入侵
C.为更多地处理污水、污物,加大引入湿地的污水总量
D.利用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污水无害化处理
12.有关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单向的 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上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 C.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越多,第三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 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 13.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如果蚱蜢的数量因某种原因而减Biblioteka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D )
A.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下降 B.食物缺乏引起大量死亡 C.出生率过低 D.栖息地的破坏和人类的乱捕滥杀
8.如图表示某生态度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比例。 假设这种生物构成食物链 , 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
有可能是( B )
9.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 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哪项所示的曲
A.②表示呼吸作用
B.乙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丙、丁的数量多少 C.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D.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积累最多
17.在我国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中,有一种雀鸟总是成群地 在森林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 红鹤等鸟类总是在森林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的森 林底栖鸟类,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 (1)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关系,如血雉和昆虫之间 的关系是______ 捕食 ,煤山雀和橙红鹤的生活环境相同,它们是 ________ 竞争 关系。
少,那么兔的数量在较长时间内的变化是( C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不变
14.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 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C )
大棚 二氧化碳浓度 温度 甲 0.03% 30℃ 乙 0.1% 30℃ 丙 0.1% 20℃
(2)在这个森林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动物和植物之外,还
生活着_______ 细菌 、______ 真菌 等微生物。 (3)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是______ B 。
A.森林中的所有昆虫 B.森林中的所有血雉
C.森林中的所有苔藓 D.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18.一种俗称水葫芦的生物疯狂肆虐我国江南农田,各地水 域警报频传。100年前作为花卉引入我国的水葫芦,如今却要 投入巨资打捞。有关人士指出,小小水葫芦,折射出一个亟 须警惕的生态安全大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我国水葫芦灾难的原因是( C ) A.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B.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C.外来物种侵入到缺少天敌的地区 D.环境污染
C.分解者与消费者 D.生产者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学校附近的一块农田为单位进行研 究 , 构建了如图所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C )
A.①③⑤表示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②和⑤过程需要有分解者参加 C.该图中③比④流向人的能量多 D.农作物固定的总能量在到达人的过程中不断递减 4.正确表示生态学概念彼此大小关系的是( D ) A.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B.生物个体 、群落、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单向性和不可逆性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D.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食物链间的关系
7 . 藏羚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 , 堪称“高原精 灵”,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它不是一种自身濒临灭绝、适 应能力差的动物,只要人类不去干扰它,它就能生活得很 好。但令人痛心的是,自1984年以来,藏羚羊遭到了最残 酷的猎杀,因为在它身上长着最优质的羊绒。你认为造成
C.生物个体、群落、生态系统、种群、生物圈 D.生物个体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5.2011年春季以来,洞庭湖水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干旱,
造成芦苇荡变成草原 ,鱼、虾、蟹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这 种现象说明( )C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能影响环境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反映了( B )
线图来表示( ) C
10.自然林区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 材区的马尾松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灾害,其主要原因 是( C ) A.松毛虫繁殖能力强 B.马尾松抗虫能力差 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D.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的生长 11.人工湿地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湿 地上,主要利用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