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抗美从观念到形式
论书法形式
![论书法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94de95127cd184254b3535e3.png)
论书法形式论书法形式胡抗美沃兴华书法作为艺术,毫无疑问是表现情感的。
但是,它在表现上必须借助形式。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说:“只有指向明确无疑的客体时,感情所有的丰富宝藏才会绽开展现。
”又说:“只有恰当的方式把某种精神性的内容表现于乐音及其各种复杂组合的感性媒介中时,音乐才能升华到真正的艺术。
”康德也说:“在所有美的追求中,最本质的东西无疑是形式。
”凡此种种,无疑都在强调形式之于艺术的重要地位。
最近几年,我在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形式的重要。
去年沈鹏先生提出:“书法是纯形式的,它的形式即内容”,又激发起我对各种形式问题的思考,诸如它的定义、内涵和审美作用等等。
这次办展览,在创作的同时,不断地从表现形式上进行分析研究,认识越来越明确了。
我认为书法的形式就是:笔墨和空白的造型及其组合关系。
这个定义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笔墨和空白的造型,一般讲书法的造型就是点画和结体,我认为还不够,从图式的角度来看,书法艺术的造型元素不仅有笔墨,即点画和结体,而且还有被笔墨所分割出来的空白,笔墨和空白是书法作品中最大的形式构成,它们都是相对独立的整体,各有各的造型和审美内涵。
因此我的创作在点画和结体的造型基础上,特别强调点画内、结体内、结体间、行列间以及作品周边空白的造型。
另一部分是各种造型的组合关系,点画与点画的组合,结体与结体的组合,字组的组合,行的组合,区域的组合,直至笔墨与空白的组合。
这些组合从小到大,随着组合关系的不断扩大,审美内涵也逐渐丰富,希尔德勃兰特说:“当我用视觉注视一只手指时,获得了各部分的形状和大小的相对印象。
当我注视整只手时,按与整只手的关系来看这只手指,获得了表达五个手指与手的关系的新印象。
但我注意到手和手臂时,印象又变了等等。
”书法作品中各种层次的组合都会带来新的审美内涵,系统论认为1+1大于2,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这种大于部分的审美内容就是由组合关系产生的。
书法的形式分造型和关系两大部分,比较来说,造型是“物因素”(海德格尔语),是客观的、具体的、可以感觉到的,属于表层形式。
信念坚定敢于斗争坚贞不屈不怕牺牲胡兰精神内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信念坚定敢于斗争坚贞不屈不怕牺牲胡兰精神内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0d5afb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8.png)
信念坚定敢于斗争坚贞不屈不怕牺牲胡兰精神内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胡兰精神是指胡耀邦和兰定美夫妇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坚守信仰,勇于斗争,坚贞不屈的精神风貌。
他们始终怀揣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毫不畏惧地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胡兰精神的内涵表达了对信念的坚定追求。
他们相信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相信人民的力量,相信只有通过革命斗争和艰苦奋斗,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个人的自由解放。
他们以个人修养和家庭作为底色,以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为目标,以的指导和人民的支持为依靠,坚定地走上了改造社会的道路。
胡兰精神的内涵还包含了对斗争的勇气和决心。
面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与剥削,他们敢于与之抗衡,毫不退缩。
尽管面对着残酷的打击和迫害,他们毫不畏惧地面对敌人,坚决捍卫自己的信仰和立场。
他们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为了共产主义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斗争中去。
同时,胡兰精神的内涵还表现出坚贞不屈的品质。
无论是在困难的环境下,还是在受到巨大的心理和物质压力下,他们始终保持着对真理、正义和人民的忠诚。
他们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为外界的诱惑和威胁所动摇,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操守。
他们的坚贞不屈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斗志,也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力量源泉。
胡兰精神的内涵展示了共产主义追求的精神风貌,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首先,坚守信念是保持初心和理想坚定的关键。
只有坚定不移地信仰和追求共产主义的理想,才能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保持清醒和坚定。
同时,敢于斗争是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必要条件。
面对反动势力和压迫,必须敢于进行斗争,付出牺牲和奋斗的代价,才能取得胜利。
此外,坚贞不屈是共产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只有坚守原则和品德,才能在各种环境中保持清明和操守。
因此,胡兰精神给予了我们在信仰、斗争和品质等方面的宝贵启示。
展望未来,我们应该以胡兰精神为榜样,继承并发扬这种特殊精神,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https://img.taocdn.com/s3/m/7764e63876eeaeaad0f33081.png)
当代书坛二十家陈春辉男,(别署江月九方,喜署“九”),1976年2月出生于温州,2004年毕业中国美术学院,后干书法着时尤深,兼修当代艺术与国画。
大二时临米芾张于壁,视之白若空,自觉入门,同年于客兄处见张芝诸贴,恍兮若道,影响至今。
毕业初期临羲之尺牍两年,习得悬肘发力,知落笔当若排海。
后于张芝临五年。
困于落笔以及生活的心念常趋于未来,遂习祭侄稿(兼平复帖)三年。
曾于禅书惑然、不以为然,多数当为伪或初禅。
后遇有一之师一竖豁然开朗。
途漫漫,期然,不期然。
春辉是我相知多年的老友,他的憨痴中有一股倔强,有一些魔性,所幸他把这些喷发到艺术上,其中用力最多的是书法,值得敬佩的是他累计多年的努力,在探寻书写的古法与本相上深有所得,运笔霍霍有法有力,类似于苦修之后的一超直入,使得身边庸庸辈相形见绌。
他学书历程迥异时人,大学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山水专业,之后基本上一个人思考、一个人磨练,居然学成了。
就好像是一个隐士,于寂寞深山中练就了上乘内功,精光乍现已使人惊骇愕然。
春辉不谙世事,固其书法也少套路,这样的坏处在于作品时常不完整、不体面,表现出控制力量和尺度的不稳定,我们再给他一些时间,毕竟他前进的道路没有可参照的榜样,他都得自己打通。
——王客陈明之原名伟,安徽宿松人。
师从陈忠康、梅墨生先生。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副秘书长,温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书法作品曾荣获:第二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百家精品展最高奖、并授予“书法十杰”,第三、四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42人展最高奖(兰亨七子),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最高奖(优秀奖),全国第三届草书作品展最高奖(优秀奖),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作品展最高奖(优秀奖),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艺术展最高奖(优秀奖),等,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全国性书法展二十余次。
编辑出版: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青少年书法通用培训教材、温州书法百家百集——陈明之书法作品集、“新峰计划”浙江青年二十家——陈明之书法作品集。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四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四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003ef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6b.png)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四⽉联考语⽂试题及答案解析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四⽉联考(全国卷)语⽂试题及答案解析⼀、现代⽂阅读(⼀)论述类⽂本阅读。
阅读下⾯的⽂字,完成下⾯⼩题。
在脱离实⽤书写、⽂字传播的功能之后,书法在今天已经变成⼀种纯粹供⼈“观看”的图像艺术。
从“阅读”转向“观看”,这是书法现代性转型带来的审美⾰命。
在书法史上,基于特定⽤途的铭⽂、碑刻等,构成了宋以前中国书法传统最核⼼的资源,也代表着传统书法艺术的最⾼成就。
今天我们对这些作品时,都是以“艺术品”来对待的,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介⼊⽅式是借助有意味的书法形式来完成的,对⽂本内容的阅读、不过是书法审美活动中的附加意义。
但对于当时的创作者⽽⾔,⽂本的阅读,⽂字的规范和可辨识性,却是⾸先考虑的问题。
但现代书法已经发⽣转变,我们进⼊展览⼤厅,看完⼀个展览,可能会⼀下说出哪些作品感动了我们,但很少有⼈能够说出这些作品的⽂字内容。
书法审美活动中由“读”向“看”的转变,要求今天的书法家研究视觉形式规律,作为视觉形式规律中最重要的构成关系,已经成为当代书法最重要的形式内容。
可以说,传统书法具备了形式构成的所有法则,但传统书法与现代书法中的构成关系,在书法创作中占的地位不同,构成的核⼼内容也不同。
作为“阅读”⽂本的传统书法,欣赏⽅式是在⼿上把玩的,结字(字的间架结构)和点画(⽂字之点与横竖等笔画)是最重要的形式要素,书家在创作过程中,可以不考虑整体形式的构成意味。
但在现代书法欣赏中,⾸先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整体构成的形式感,然后才是结字、点画,最后才考虑⽂字的内容。
有⼈质疑,既然书法审美已经从“读”转向“看”,是否在现代书法创作中完全可以打破⽂字的释义要求,甚⾄解构汉字,转向纯粹的笔墨构成呢?我认为,书法从“读”为第⼀义转向“看”为第⼀义,属于书法的审美范畴,⽽汉字和⽂字内容,则是书法作为⼀种独⽴的艺术形式的本体属性,是书法作为⼀种艺术形式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中国现代文学30年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30年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b068da27fd5360cbb1adb7e.png)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第一个十年“八事”: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从不同角度针砭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阐述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工具已经丧失活力,从内容到形式都提出了革新的要求,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
“三大主义”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从启蒙角度抨击了旧文学之“阿谀夸张、虚伪迂阔”,认为文学与国民性是互为因果的。
学衡派以1922年1月南京创刊的《学衡》杂志而得名,文学革命时期的守旧派,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人,相信靠传统伦理道德来凝聚中国,反感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性质,主张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甲寅派文学革命时期的守旧派,章士钊复刊甲寅周刊,发表《评新文化运动》,试图从逻辑学、语言学、文化史等角度论证白话文不能取代文言文,甚至断定白话文已成强弩之末,遭到新文学阵营一致反对,纷纷从不同角度批驳甲寅。
双簧戏文学革命长岛过程中,钱玄同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汇集种种旧文人对文学革命的言论,刘半农福新辩驳,在《新青年》刊登,扩大文学革命影响。
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周树人,弃医从文,《新青年》编辑,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彷徨》《呐喊》等,1930年发起成立做脸,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呐喊》鲁迅第一本小说集,名字意指他受新文化运动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明显保留着“五四”高潮期奋起呼唤的特色。
《狂人日记》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百花短片小说,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开端。
《阿Q正传》鲁迅《呐喊》,展现辛亥革命前后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有特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章回体,典型人物阿Q、赵太爷、吴妈、王胡、假洋鬼子……《野草》散文集,以诗的意向呈现作家这时期内心的紧张,与对绝望的反抗。
《朝花夕拾》10篇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是作家步入中年后,对自己家乡和早年生活往事与道路的“反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学研究会(人生派)五四时期,由叶绍钧、许地山、周作人等12人在北京成立的反帝反封建进步文学社团,主张“文学为人生”,引领现实主义思潮,新文化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
笔墨香处有琴声——读胡抗美《中国书法章法研究》断想
![笔墨香处有琴声——读胡抗美《中国书法章法研究》断想](https://img.taocdn.com/s3/m/cf5a867f0b1c59eef8c7b491.png)
分类号 J o 1
中国著名 书 法 家 胡抗 美 先 生 的《 中国 书 法 章法 研究 》 , 是 一 部从 深厚 实践 提纯 而成 的优 秀 书 法专著 。在探 讨 书 法 章 法 问题 时 , 多处 采 取
比较 方 法 , 尤 其是 书法 与音 乐 的 比较 , 字 里行 间 透 露 出 睿智 的学术 光 芒 和 纯朴 俊 秀 的文采 , 他
1 . 5 胡 抗美 的章 法 时空观 : 形势 合一
燥 润等 等 。书 法审 美对 象在 于 书法 家 的运笔抒
怀所 呈 现 的极 其讲究 的字形 及组 合 。
强调 自律 美学 , 就 是 强 调 遵循 书 法 自身 的
规 律 。音 乐也 如此 。历 史 上音 乐 的“ 自律论 ” 有
的第 二感 性世 界 。 以上 两类 文字 都不 是书 法美 之所 在 。 1 . 2 “ 书为形 学” 的 自律 美学 观
其 中不 乏 艺术 哲 学 美 学 的核 心 问题 , 但 仅 谈 感
触, 是 为“ 断想 ” 。
审美 对 象 及 自律 美 学
苏 珊 ・朗格 说 : “ 艺术 所 以是 艺 术 的 , 就 因
两 个层 面 , 一个 是 强调 音乐 自身 的 审美规 律 , 一
个 则 是强 调音 乐对 于 现实 的 自立 品格 。后者 如
当代著名书法家胡抗美的书法艺术
![当代著名书法家胡抗美的书法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145951f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5.png)
当代著名书法家胡抗美的书法艺术
胡抗美 湖北襄阳人,号鹿门山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院特聘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兼职教授。
自幼喜爱书法,习书从《勤礼碑》、《东方朔画赞》、《麻姑仙坛记》等颜楷入手,并以《祭侄稿》、《争座位》向行草书过渡,此间广泛涉猎二王等晋人行草帖。
20世纪80年代开始,潜心研究米芾、王铎的行草,从而确立了米(芾)王(铎)风格。
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其草书渐入《阁帖》佳境,深得魏晋书法之堂奥,尤其在章法探索中多有心得。
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中青展、全国楹联展、全国兰亭奖展、全国名家展、中日、中新、中韩展。
编著出版有《胡抗美书学论稿》、《胡抗美书法集》、《中国古代用人智慧》、《中国书法家精品集·胡抗美卷》、《胡抗美诗词书法集》等。
书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及日本、新加坡博物馆和个人收藏。
文/本刊记者 席 涓
胡抗美简介
摘自苏轼《浊醪有妙理赋》
如如不动,而体无碍;了了常知,而心不用。
坐中客满,惟忧百榼之空;身后名轻,但觉一杯之重。
文 化 Culture
150 | ECONOMY
.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收藏
栏目主编/黄传龙
《采桑子》
自作诗《暮秋月下》
贾岛《寻隐者不遇》
ECONOMY | 151
. All Rights Reserved.。
名家胡抗美草书字体书法作品图片
![名家胡抗美草书字体书法作品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7f25790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9.png)
名家胡抗美草书字体书法作品图片胡抗美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名家之一,他创作的草书作品有非常高的艺术特色。
同时,胡抗美的草书书法作品有非常高的地位,得到许多人的肯定。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名家胡抗美草书字体书法作品图片。
胡抗美经典的草书图片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胡抗美好看的草书书法作品欣赏张丞相素好草书而不工。
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
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
当波险处,侄惘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予忘之!”草书的发展从草书的发展来看: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草三大阶段。
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
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
称为“章草”。
章草是早期限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
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
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
今草,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
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
到了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
草书符号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
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
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
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大草或狂草。
我们靠什么维护当代书法的尊严
![我们靠什么维护当代书法的尊严](https://img.taocdn.com/s3/m/1834a6d9ed630b1c58eeb5d1.png)
我们靠什么维护当代书法的尊严作者:胡抗美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来源:《艺术品鉴》 2018年第5期胡抗美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书法的本体建设,关系到中国的审美哲学和精神底色。
林语堂曾说,书法是中国美学的基础。
在民国,不仅仅是林语堂有这样的看法,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人对书法本体也是有共识的。
可现在,关于书法本体的认识却成了问题,这也表明现在书法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为艺先做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精彩的部分。
为艺和做人是一致的。
另外,作为艺术家要有责任担当,而这些都是靠修养得来的。
这不单是技能的表现,更是综合素质的表现。
如果光是天天写字,我觉得是写不好的,要运用各个方面的知识和素养支持你的艺术和审美。
“书外功”不是可有可无的,书法家必须有自觉的人文关怀。
中国书法实际上是一种宏观的、整体的把握能力,这是中国书法的一个特点。
书法家和写字匠的区别在于他的宏观思维,在书法创作当中,怎么做到“曲径通幽”,怎么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说到担当,作为一个书法家,如果只想到卖钱,市场也许会做得很大;但如果想搞创新、做探索,那么你对艺术的思考,一时半会儿也许没有被接受的可能,这样就没有市场,也没名没利。
现在有些人的作品市场很好,但有些是经不起历史选择的。
将来历史选择的是付么,是那些有探索和创新的东西,而不是现在最流行的这些。
我探索的最大目标还是书法的本体,通过我的书法实践以及教学等活动,解答一些书法本体的具体问题。
书法是艺术,可书法的艺术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很多人并不明白。
比如说,古代讲得最多的“锥画沙、屋漏痕”,这是古代前贤在书法创作中的经验积累,我对此句的理解是,它是一个力的表现,有一种动感,表现出的是视觉冲击力和笔墨的张力。
在章法上还讲“疏可跑马、密不透风”,也是很形象的比喻,体现的是中国人的一种空间意识。
中国人的空间感特别伟大、智慧,王维讲“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他的这种空间感让人惊叹,却不感到飘渺。
胡抗美——关于草书创作的四个问题
![胡抗美——关于草书创作的四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58e6b0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8.png)
胡抗美——关于草书创作的四个问题当代书家胡抗美⼀直致⼒于草书的创作与研究,成就显著。
记者郑培亮最近拜访胡抗就草书的创作与研究进⾏了访谈。
胡抗美先⽣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以发展的眼光,结合⾃⼰数⼗年来的创作体会,对当前的草书创作提出了⼀系列的看法,鞭辟⼊⾥,深⼊浅出,富有真知灼见,颇具启⽰价值。
现将访谈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关于草书的临写时间:2005年5⽉8⽇地点:北京和平东⾥茶馆记者:胡先⽣您好!今天想请您结合⾃⼰的创作,谈谈体会。
篆⾪楷⾏草,草书是最有魅⼒的,也是最难涉⾜的,书家中以草书特别是⼤草⾏世的也最少,您是以草书著称,那就从您学书伊始开始谈起吧。
胡抗美:我偏重草书,⽰⼈的作品也多是草书,所以只好“以草书见长”了。
我⽼家在历史名城——襄阳。
这⾥⼈杰地灵,名⼈荟萃,其中对我影响最⼤的是孟浩然和⽶元章。
⽶元章是襄阳⼈的骄傲,襄阳的⽂化⼈没有不知道书法家⽶元章的。
我记得⼩时候两⼿插在袖筒⾥,站在⽶公祠边的汉江堤上,⼿指头在胳膊上勾画着“宝晋斋”的字样,⼼⾥想着⽶元章醉酒后倒骑驴的模样。
襄阳⼈从⼩受着如此的熏陶,⾃然近墨者⿊。
我曾反复琢磨过我从书道的经历,并写过⼀⾸《书法⾃述》:“家住襄阳⿅门南,蒙童撮笔⽶颠前。
登堂宝晋得真⽓,⼊室鲁公取密丹。
斋馆庙堂双唇砚,柳枝笔杵沙⼟宣。
今得晚课碑造像,始⾃追源秦汉间。
”记者:据我所知,您在草书的学习中,⾮常注重临帖,为此下了很深的功夫。
胡:回顾我的书法学习过程,完全是⼀个临帖的过程。
沈鹏先⽣曾为我的《草书集》写过⼀篇序⾔,题⽬开始叫《⽤⼼临帖》,后来改为《进⼊狂草》。
沈鹏先⽣在⽂章中说:我认为他(指胡抗美)说的⽤⼼,不是⼀般意义上的认真努⼒,⽽是在创作中与“⼿”相应的那个“⼼”,是要调动全部情感、意志、悟性进⼊书写的那种状态。
照此,临写就已经与创作的⼼态相通,反之,如果名⽈创作⽽缺乏“⼼”的主宰,没有“⼼”的投⼊,那么便不可能真正进⼊创造性劳动。
沈先⽣精辟的阐述了由临到创的⽅法和临创之间的关系,我⼗分赞同,我也在努⼒去做。
胡抗美草书书法欣赏
![胡抗美草书书法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3ea2b42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a.png)
胡抗美草书书法欣赏胡抗美,1952年8月生于湖北襄阳,号鹿门山人。
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书法作品曾多次入展全国展、是我国相对著名的书法家。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胡抗美草书书法,希望对你有用!胡抗美艺术成就书法作品曾多次入展全国展、全国中青展、全国兰亭奖展、全国楹联展等全国性书法展;并多次被选拔、被推荐或被邀请参加中日、中新、中韩书法交流展;作品曾在北京、河北、内蒙、海南、山东、辽胡抗美书法(39张)宁、湖南、四川、江苏、河南、山西、福建、湖北等省区市进行展览。
书法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等,以及日本、新加坡博物馆或个人收藏。
书法作品出版有《胡抗美诗词书法集》、《胡抗美书法集》、《胡抗美书法作品》、《当代书法名家.胡抗美卷》、《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胡抗美》、《中国书法家精品集.胡抗美卷》等书法创作专著。
出版有理论专著《胡抗美书学论稿》和诗词专著《吟外志·胡抗美诗词集》《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文化报》、《艺术报》、《中国书法》、《中国美术报》、《书法报》、《书法导报》等多种荣誉历程2012年 3月1日由中国书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主办的胡抗美、沃兴华书法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
2011年书法家胡抗美作品参加在湖北襄阳举行的“第四届中日韩国际书法年展”。
胡抗美[3]2011年01月11日-13日诗写形神·胡抗美、孙大宇书画联展在鄂尔多斯市铜川文化中心开幕。
2010年 11月28日书法家胡抗美作品入展北京炎黄美术馆举行的“2010全国中青年书法二十家作品展”。
2010年10月01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书法家胡抗美米芾《蜀素帖》。
(原色· 全彩色高清珍藏本)2010年8月21日书法家胡抗美王家新李胜洪曾翔李振亮福州联合书展。
2010年 12月书法家胡抗美当选中国书协第六届副主席。
2010年2月1日书法家胡抗美《志外吟:胡抗美诗词集》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书法中的阴阳观念与形式表现
![中国书法中的阴阳观念与形式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c9bea9a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f.png)
中国书法中的阴阳观念与形式表现
胡抗美;彭再生
【期刊名称】《艺术百家》
【年(卷),期】2016(0)2
【摘要】阴阳变动是自然万物运行的基本法则.中国书法艺术源于自然,也表现自然,它的基本任务即在于通过抽象的形式语言来表达自然运行的普遍法则.因此,阴阳观念构成了书法的根本观念,它贯穿于书法形式表现的始终.这种形式表现,主要是通过书法生成过程中形和势的阴阳对比关系体现出来的.比如,用笔的方圆藏露、点画的粗细长短、结体的大小正侧、节奏的轻重缓急,等等.正是凭借各种各样的丰富对比关系,书法不仅完成了自我形式语言的建构,也实现了对审美与情感的深刻表现,并成为以体达道的精神形式.
【总页数】3页(P145-147)
【作者】胡抗美;彭再生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
【相关文献】
1.论《程氏易传》中"才"之观念——程颐对易学中阴阳观念的创新 [J], 唐纪宇
2.《周易》中的女性观念——从阴阳、乾坤论两性观念的形而上学化 [J], 石双华
3.中国书法中阴阳思想的体现——以王铎行书条幅书法为例 [J], 左吉龙
4.《中国书法观念十讲》与《中国书法气论十讲》 [J], 崔树强
5.传统绘画中的形式表现与观念表达 [J], 冉隆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胡抗美论草书创作(四)草书创作的现状思考
![胡抗美论草书创作(四)草书创作的现状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e74790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2.png)
胡抗美论草书创作(四)草书创作的现状思考2005年5月28日地点:胡抗美先生办公室主题:草书创作的现状思考记者:如今是信息化社会,书法尽管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但在表现形式上已经与古代书法有了明显的区别,例如,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相继出现,这其中又伴随着无休无止的争论,也许,目前的争论还很难有一个具体的答案,但争论本身已经说明这个时代进步了,艺术家的思维活跃了。
面对当前艺术理论的百花齐放,您是如何看待和认识这种现象的?胡:书法理论要不断创新,也要鼓励书法创作创新。
诸书体、诸风格、诸流派融为一体,如同百花园中的牡丹、芍药、梅花、兰花。
象征着生机,展示着繁荣,如果满世界都是一种花,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的单调乏味。
理论上要倡导写传统的是一种花,写现代的也是一种花,写经典的是一种花,写民间的也是一种花的和谐氛围,不能为从事经典、传统创作的骂从事现代、民间创作的不会写字或从事现代、民间创作的骂从事经典、传统创作的俗气摇旗呐喊。
如此说来,决不是说在砂石具下的今天,没有不会写字的“书家”,没有俗气的书法作品,而是讲不同风格,流派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和平共处的关系,决不能是你死我活,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的关系。
记者:历史上各种书法派别历经千年风雨而各自传承始终不息,雅俗共赏的中庸理念起了很大作用的。
各门各派中都有雅的代表,也有俗人俗作。
艺术要追求雅韵的境界,至于何门何派是十分次要的。
胡:书法的繁荣,要靠千姿百态的风格来构筑,单一风格统治的景象不是繁荣昌盛。
书法的异军突起是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任何一种风格都不可能长久的一统天下。
李斯借助“车同轨、书同文”强大而残暴的国家机器也没能让中国汉字永远停留在小篆上。
李世民一言九鼎,也不可能让当朝书法家清一色的写王羲之。
书法历史无情地证明,是多种风格多种流派推动着书法的繁荣。
记者:这也涉及到一名书法批评者的理论观念、思维方式、认识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的问题。
胡:书法批评是书法进步的助力器。
学者王旭谈胡抗美:资质平庸、书法外行,形势的大喇叭
![学者王旭谈胡抗美:资质平庸、书法外行,形势的大喇叭](https://img.taocdn.com/s3/m/ec5d9af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8.png)
学者王旭谈胡抗美:资质平庸、书法外行,形势的大喇叭中国书协前副主席胡抗美先生湖北这片土被现代军事、文化、工业思想剧烈激荡过的热土,自黄侃、熊十力、徐复观、汤一介等人后,失去了传统文化竞争力,除了个别老先生,很难再有与传统文脉对接的人了。
目前,像周韶华、曾梵志、冷军、邱汉桥,乃至书坛胡抗美等位重一时,或价比天高的名家,其身上的激进、盲目、焦虑、浅薄,全是历史留在他们身心处无法修复的烙印。
在这些人里面,胡先生比较特别,从事的艺术门类是书法,表面上多少能给西化的湖北艺坛一丝文化气息,但本质上,殊途同归,皆是新潮的马前卒。
他的作品如自己名字一样,反应着一个时代思想、精神之空虚。
扭捏夸张的笔法,紧随时代,摇摆不定的言论(见下文),无不显示这位年近七十的老先生之粗浅一面。
资质平庸、投靠前任?胡抗美先生是生在新中国,长在H旗下的一代人,青年时受条件所致错过了受教育的机会,其习字、读书起始时间不详,莫过于八十年代初期。
在同龄人里,20年前他藉藉无名,在历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很少有展露头角的机会。
可以这么说,在那个数人头,凑数量的年代,连参展的资格都没有,可见其艺术造诣之平凡。
直到2007年,他做了前任书协主席沈鹏先生“精英班”(国家画院)学员,才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
三年后突然做了书协副主席,“胡抗美”三字才真正意义上跟书法联系在一起。
之前,他参加的有质量展览主要是上世纪末期书协举办的第七届书法篆刻展、第三届楹联书法展。
这个时候,原本不会写字的一些人,比如林岫、聂成文、王镛、何应辉、王冬龄、石开、陈振濂、李刚田、张旭光、曾翔、刘洪彪、胡秋萍、张继等凭着屡次国展刷脸资历做了评委,掌握了话语权。
客观上,胡抗美能在书协副主席的权力角逐中获胜,让他的合理性变得不合理,难免有投靠嫌疑。
沈先生除了在年龄、资历上有过人之处,其从艺时间、艺术水平并不比学生占优。
不管怎样,胡先生对老师是感恩戴德的,时常会在媒体上充当沈先生的大喇叭,宣讲一些与时代格格不入、既红又专,开倒车的观点(形式即内容)。
临帖的“出”与“入”
![临帖的“出”与“入”](https://img.taocdn.com/s3/m/9375c19b7e21af45b207a823.png)
临帖的“出”与“入”《胡抗美书学论稿》开首两篇即“临帖:书家的日课”,“古人与临帖”,临帖,在胡抗美书法创作及理论中似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在《心智的觉解:情感与形式――胡抗美书法美学观》一文中笔者曾谈到艺术的深境有待于情感的觉解,这让人想到艺术天赋。
没错,艺术与天赋有着密切关联,无艺术天赋,无论如何勤奋,艺道亦不酬勤,这是从艺者的必要条件。
然有艺术天分,是否就足够成就一位艺术家?这里有两种观点,一种浪漫主义观点,以为艺术不可学,无规则可言,天才就是无视他物,自立规则者;另一种观点则在承认天赋的前提下,强调对法度、对规则的学习掌握,后天学养亦尤为重要。
细观胡抗美的书法观,有两种似乎抵触的提法引人注意。
其一是临摹中提出首先要立足于传统的形似,反对一开始就追求神似,舍形求“神”;而在草书创作中,则一反传统提法,指出其最高境界非“形神兼备”,而是“见神不见形”。
这两种提法,不仅彼此似乎冲突,且与传统见解也有所不同。
然要理解某观点的真正含义,必先理解它所针对的问题的实质。
临帖者,是学习,其心智技巧皆有待启蒙;创作者,则心智学养已趋成熟。
对前者而言,重在对他人形式与情感之双螺旋结构的领会,并孕育属于自己的双螺旋结构;而对创作者,技法则是早已解决的问题,对于成熟的书家而言,创作时应心神凝定,静观心眼所见之“形象”,是以自己的情感体验为轴心,基于自己的双螺旋结构创作出属于全新的书法艺术。
不管如何,两种提法都以情感与形式的双螺旋结构为前提。
但对学习者和创作者,应有不同的侧重。
临帖讲究笔到、心到。
“笔到解决形似问题,心到才能达到神似的最高境界。
笔到法不亏,但心不到就打不开法帖作者的内心世界。
”[1]清人蒋骥也早有“若徒求形似,则不足与论书”之断。
这是书界共识;但此共识也衍生出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临摹古人,千万不能形似,形似者,书奴也”。
“进而神似变成了一把万能的尺子,无处不用,无处不量。
书法大家求神似,对书法有一定了解的人求神似,初学者也求神似。
胡抗美笔法十二意
![胡抗美笔法十二意](https://img.taocdn.com/s3/m/9aad441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a.png)
胡抗美笔法十二意(原创版)目录1.胡抗美及其书法背景2.胡抗美的笔法特点3.胡抗美的十二意及其内涵4.胡抗美的书法成就及影响正文胡抗美,原名胡鸿,号卧云,是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
他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笔耕不辍,潜心研究传统书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胡抗美的书法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当代草书四大家”之一。
胡抗美的笔法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笔法融合了传统书法的精华,同时又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
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由、奔放的笔触,充满韵律感和力量感。
胡抗美笔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胡抗美的笔法注重线条的韵律感。
他在书写过程中,善于运用线条的粗细、虚实、疏密等变化,使作品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动态美。
其次,胡抗美的笔法强调书法的写意性。
他认为书法应该表现书家的情感和个性,通过笔墨的运用,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再次,胡抗美的笔法追求自然之美。
他崇尚自然,将自然界的美融入书法之中,使作品具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
胡抗美在他的书法创作中,总结出了著名的“十二意”。
这十二意分别是:雄、雅、逸、韵、朴、拙、厚、润、劲、健、雄浑、自然。
这十二意体现了胡抗美书法艺术的核心价值观,是他书法风格的高度概括。
雄意指书法的气势磅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雅意则强调书法的优美、高贵、含蓄;逸意则突出书法的自由、奔放、不拘一格。
韵意强调书法的韵律感,朴意则强调书法的朴实无华,拙意则强调书法的天然去雕饰。
厚意强调书法的线条质感,润意则强调书法的线条滋润、富有韵味。
劲意强调书法的力量感,健意则强调书法的健美、有力。
雄浑意强调书法的气势恢宏,自然意则强调书法的自然、真挚。
胡抗美的书法成就不仅在于他的笔法独特,更在于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
书法教育要立足美育——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胡抗美先生
![书法教育要立足美育——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胡抗美先生](https://img.taocdn.com/s3/m/71129d0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9.png)
书法教育要立足美育——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胡抗美先
生
佚名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课程》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胡抗美,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主任、青少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兰亭奖展评委,中央机关书画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
【总页数】3页(P65-6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14
【相关文献】
1.月人被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聘为终身副主席同时被授予“当代中国书法美术名家”荣誉称号 [J], 王二川
2.情寄诗词翰墨间——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林岫 [J], 朱颜北;刘强
3.谈中国当代书画市场——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邵秉仁先生 [J],
4.书法教育要立足美育——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胡抗美先生 [J],
5.情寄诗词翰墨间——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林岫 [J], 朱颜北;刘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书法的情感与形式——胡抗美访谈
![书法的情感与形式——胡抗美访谈](https://img.taocdn.com/s3/m/39f69c3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9.png)
书法的情感与形式——胡抗美访谈
张公者;胡抗美
【期刊名称】《中国书画》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情感与形式"是2月底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胡抗美与沃兴华书法展的主题。
他们的展览震撼心魄,对形式美的追求令观者或产生共鸣,或无从下手,或瞠目,或喜悦,或发怒……这些就不仅仅是形式所带来的感受,因为在他们的作品中融入更多的是他们创作的情感,只有情感才能打动人,而不是形式,情感借助形式表现出来。
每个人都有各种情感,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准确的表达出来,这便形成了差别,甚至高低、雅俗。
【总页数】10页(P68-77)
【作者】张公者;胡抗美
【作者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
【相关文献】
1.书法的情感与形式研究--谈苏珊·朗格的情感形式理论在中国书法中的体现 [J], 陈曦
2.情感·形式——胡抗美、沃兴华书法展在上海美术馆举行 [J],
3.心智的觉解:情感与形式——论胡抗美的书法美学观 [J], 徐敏;徐德
4.书法教育要立足美育——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胡抗美先生 [J],
5.书法教育要立足美育——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胡抗美先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观念到形式
授课导师:胡抗美授课时间:2011年10月
在每届研修班上,我讲的第一个题目都是,什么是书法?算是开场白,也算是和大家交流、沟通、谈心。
我先讲怎样学习书法。
首要的就是要修身,修身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读书。
读书又涉及到一个读什么书的问题了,我觉得我们作为中国人,当然是要读中国的书,这就是国学。
这是第一位的。
每一届的研究生,都提出来要我开一个书单,就是读哪些书。
我在开这个书单的时候,都是把国学放在第一位。
具体来讲,我们可以把国学分为四大类。
就是“经史子集”,“经”就是十三经。
“史”就是历史书.比如说《二十四史》等等。
“子”就是诸子百家的学说。
“集”就是文集,比如说李白、杜甫、苏东坡等文学家的文集。
第二,要学习哲学。
比如说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其实国学当中的“经史子部”,就是系统的中国哲学。
所以大家要读孔子、读老庄。
当然也要读西方的哲学,比如丹纳的《艺术哲学》就应该读。
第三,要读美学。
比如说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的一些著作,还有西方美学史类都可以读。
比如还有康德、黑格尔的书,还有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还有心理学、艺术学、文学等等这一系列的书。
搞书法的要多读这些书。
读或不读这些,我们搞创作的目的,自觉性都不一样。
第四,要读书法史和古代书论。
读书法史和古代书论,我认为要有选择,要有思考。
绝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够盲从,因为书法史和古代书论,它是与实用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几乎分不清。
所以我建议大家要有思考,要有分析,要取其精华,我个人提倡读沃兴华、侯开嘉、丛文俊的书法史。
这是第一点,讲修身,重点强调了读书。
第二点是要立德,关键在做人.书法家的竞争,主要是人品的竞争。
这个人品肯定包含综合素质。
我在这里提倡的立德,主要是指要做一个平常的人,而不是要做一个一鸣惊人的人.这一点对于我们如何面对当前的这种浮躁、名利至上、道德低下的社会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书法写到一定程度,要想进步,
靠的是做人和为人。
第三点我觉得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我们解放思想从哪个方向去解放?更新观念从哪个方向去更新?我们有些艺术家,为了生存,把自己的个性丢掉了,去迎合压力、迎合社会、或者迎合金钱,不是说你今天迎合了,明天不去迎合就可以高尚了。
马蒂斯说,火柴只能划亮一次,这一根火柴划亮了,这根火柴的生命也就结束了,那么我们在划的一刹那,应该是艺术的辉煌,而不应该受世俗的影响。
黑格尔曾说:一个人能够制造小钉子是创造,一个人扔绿豆到指定位置,哪怕是百发百中,也依然是重复。
是一个简单的技巧。
这和我们当前书坛所流行的模仿是有针对性的。
第四点就是要多读、多临、多写、多看,这“四多”,是于右任先生的经验。
“多读”,除了多读书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读帖,读帖是提高我们眼力的最好的办法,眼力好,手上才有新的追求。
二是“多临”,于先生在讲“多临”的时候主要讲了“多临”的重要性,我觉得临帖的作用,一是用古人书法的法规来规范自己的书写习惯。
二是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临帖临到知长短、知有无才算是真正的临帖,所谓知长短就是知道古人的优点和不足,所谓知有无,就是知道哪些东西古人达到了完善极致的地步,哪些地方还没有涉及或者涉及很少,古人不足或未涉及的地方,这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发展空间。
三是“多写”,多写指的是勤奋,我讲的包括临写和创作都要勤奋。
我们现阶段多写,就是多临。
把临的成果巩固以后才能进行创作。
边临边创,往往毁掉的是临帖的成果,收获的是前功尽弃。
临创结合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等到临帖的工夫到家以后,就是我们临帖的成果巩固以后,把临帖的成果运用到创作当中去。
四是“多看”,于先生说要多看古人的优点,多看自己的缺点,他这么讲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认为他讲得不够全面,因为我认为不但要看古人的优点,也要看古人的缺点,这正如我刚才所讲到的,不但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因为不明白什么是自己的优点,很容易把自己好的东西给扔掉了。
这是我讲的第一点,怎样学习书法,下面讲第二点。
什么是书法?我们研究书法艺术,必须要弄清楚这个问题。
我认为书法是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表现情感意向的艺术。
从这个定义上看,它的内容是
情感意向,它的形式是书法艺术存在的基本形式。
当前,人们对什么是书法的内容有三种看法:
一种认为,写字就是书法,所写的字就是书法的内容。
第二种认为,书写的文本就是书法的内容。
比如唐诗宋词,名言警句等等。
第三种认为,书法是线条艺术,各种线的表现就是书法,就是书法的内容。
第四种主张把这三种态度结合起来,认为写好字,选好书写的文本内容并加强线条的表现力就是书法艺术。
我认为这几种态度都值得商榷。
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的,它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它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及客体的相互对象化。
它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
是人类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据此我认为写字不是艺术,写字的技法也不是艺术。
书写的文本可能是艺术,但是它是文学艺术,不是书法艺术。
说线条的表现就是书法,我认为具有片面性,因为书法艺术具有时空交叉的品质。
它不仅仅是线条艺术,时空都有,它不可能只是线条一种表现,还是“空白”的表现,还有组合与对比关系等等。
线条不过是书法的一个造型元素而已。
书法即阴与阳的对立统一,一阴一阳为之道,阴阳乃是节奏之本,所谓“阴阳者,天地之父母,万物之纲纪”。
造型为阳,“空白”为阴,所以“空白”与造型是阴阳的关系,同时,“空白”的大小,“空白”的形状,“空白”的部位,以及“空白”与“空白”之间,“空白”与笔墨之间,形成新的对比关系,丰富了书法作品的内容,提高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力。
还有墨色的分布,就是浓淡枯湿在作品当中的分布,墨色的分布与蘸墨的频率、蘸墨的多少、用水的习惯有关。
蘸墨的频率越低,对比关系就越丰富。
墨色的起伏变化也就越大。
创作当中的墨色变化一般情况下是用由浓到实,由实到干,由干到枯,从表面上看,它好象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它是有长有短,也有程度深浅的不同。
墨色的浓淡枯湿,及各自在作品当中所占据的面积的大小,就构成了视觉效果的丰富程度,这些也都是书法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