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四年级音乐下册《白桦林,好地方》学案
音乐四年级下册《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音乐四年级下册《白桦林好地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40402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a.png)
《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课根据新课标理念,注重学生对歌曲的情感体验,以引导学生自主创编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为创新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参与。
在教学活动中,我“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基本理念,贯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通过三部分的图形谱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简笔画、了解白桦林美好和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等形式,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烘托本课的音乐情境,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以及表现欲,使学生和整个艺术作品产生了共鸣,培养其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表现力、创编能力和对歌曲情感处理的能力。
一切以“美的感受、美的享受”为前提,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
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配合,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副美丽的图经。
水、山、森林、湖泊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之中。
音程以跳进为主,使得曲调稳定中略带欢快和活泼的情绪表现。
曲中有两处用切分音节奏加强了对比。
最后的衬词“蓬得得蓬蓬”模拟了军鼓的敲击,别具特色。
结束时两次在主音“啦”上拉长节拍,好像一队在这里郊游的少先队员在鼓声伴随下走向山林之中,充满着童趣,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多媒体演示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感受人们对白桦林的向往。
2.知识技能目标:学习和掌握2/2拍的强弱规律,能够节奏稳定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3.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节奏的创编,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1.学习2/2拍的知识点,理解并灵活运用。
2.能够节奏稳定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难点:自主创编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电钢琴、多媒体、串铃、三角铁、木鱼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二、情景导入(一)聆听感受1.聆听歌曲《森林狂想曲》,师在黑板上画图形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14c42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2.png)
《白桦林好地方(dìfāng)》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歌曲《白桦林好地方》是一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
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配合,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水、山、森林、湖泊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之中。
全曲由五个音组成,歌曲为自然小调式,音程的跳进为主,使得曲调稳定中略带欢快和活泼的情绪表现。
曲中有两处用切分音节奏加强了对比。
最后的衬词“蓬得得蓬蓬”模拟了军鼓的敲击,别具特色。
结束时两次在主音la上拉长节拍,好像一队在这里郊游的少年儿童在鼓声伴随下走向山林之中,充满着童趣,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歌曲所抒发的对白桦林家乡的赞美与热爱之情,感受大自然与生活的美好,油然而生对自己家乡热爱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感受旋律的对比和节奏变化,理解歌曲内涵。
能用稳定的节奏,欢快的情绪演奏和演唱歌曲,在不同力度,速度演唱形式中体验表现歌曲情感。
知识与技能:了解(liǎojiě)本歌曲的自然小调音乐特点,体会和切分音,用竖笛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用固定节奏型吹竖笛为歌曲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2/2拍。
教具准备:竖笛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一)竖笛教学1、激趣导入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欢迎来到音乐课堂,一首美妙的乐曲送给大家!(播放白桦林好地方伴奏)师:老师演奏的怎么样?2、揭示课题歌曲师:老师演奏的这首美妙的歌曲是来自加拿大的《白桦林好地方》现在来听一遍,一起感受一下歌曲的节奏特点。
播放范唱,师引导学生律动感受节奏x - x x︱ x x x - ︱音乐的节奏(jiézòu)特点你们感受到了吗?谁能来拍一拍生拍同学们跟她一起来。
x - x x︱ x x x - ︱师:同学们,我们就用这这种的节奏型来为歌曲伴奏怎么样?老师弹琴,你来拍。
师弹前3乐句学生拍。
师:下面我们用竖笛来试一试吧3、准备口令快快拿起你们的小竖笛,先来回顾我们的小口令(出示课件)头正肩平腰杆直两臂舒展要放松笑含吹嘴牙不咬掌心留空虎口弓指肚按孔风不漏呼吸畅顺肩不耸吐吹音头舌有力换气张嘴口鼻通师总结(手型、口型、气息、指法、连与断)师:一起在掌心轻轻的吹一口(yīkǒu)热气就用这种去吹竖笛,凉气就不对。
人音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4白桦树好地方》教学设计(2)
![人音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4白桦树好地方》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f85e5f4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8.png)
人音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4白桦树好地方》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4白桦树好地方》是人音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描绘白桦树为主题,展现了白桦树的美丽和俄罗斯民族的特色。
歌曲为2/4拍,共有16小节,旋律优美动听。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俄罗斯民族的风情,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和创造。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对俄罗斯民族的音乐特色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歌曲的民族特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4白桦树好地方》,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培养学生对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理解歌曲的民族特色和情感。
3.学会用恰当的力度和情感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感受俄罗斯民族的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练习,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现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歌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4白桦树好地方》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俄罗斯民族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教学设备。
4.准备课堂用的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俄罗斯民族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民族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歌曲《4白桦树好地方》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范唱歌曲《4白桦树好地方》,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 白 桦 林 好 地 方》人音版 (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 白 桦 林 好 地 方》人音版 (五线谱)](https://img.taocdn.com/s3/m/8498c38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00.png)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白桦林好地方》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白桦林好地方》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人音版。
这首歌曲描绘了白桦林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歌曲采用了简单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和自然之美,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和简单的演唱。
他们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高和节奏的把握还不够准确,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白桦林好地方》,并体会歌曲所表达的自然之美。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和体验。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掌握。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通过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
2.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大自然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美。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谱、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3.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白桦林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对大自然产生向往之情。
同时,老师可以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2.呈现(5分钟)老师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随后,老师可以分段教唱歌曲,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老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
重点关注学生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以及歌曲情感的表达。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集体演唱,老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大自然的歌曲或表演节目。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童年的音乐 演唱《白桦林好地方》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童年的音乐 演唱《白桦林好地方》](https://img.taocdn.com/s3/m/6487046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f.png)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白桦林好地方》教案教材分析《白桦林好地方》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人音版。
这首歌曲描绘了白桦林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歌曲采用了五线谱记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加深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认识,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能够感受歌曲中描绘的白桦林。
2、掌握二二拍的节奏特点,能够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3、了解“蓬得得蓬蓬”在歌曲中的意思,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1、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掌握。
2、掌握二二拍的节奏特点,能够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钢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用音乐的方式问好!2、发声练习。
二、情景导入1、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白桦林。
在那里,树木挺拔,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
2、欣赏白桦林的美景。
(课件出示白桦林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白桦林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新课学习1、初步聆听:说说歌曲中描绘的白桦林是怎样的?(白桦林是美丽的,有婷婷的白桦树、碧蓝的湖水、美丽的山峦、静静的草房,可爱的动物。
)2、再次聆听:歌曲是几拍子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二二拍节奏稳定)3、二二拍跟四四拍有什么区别?①二二拍是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
它的强弱规律是一强一弱,即第一拍强,第二拍弱。
②四四拍则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即第一拍强,第二拍弱,第三拍次强,第四拍弱。
4、为歌曲划分乐句。
歌曲分为四个乐句。
5、学唱歌曲。
①视唱歌谱,感受欢快活泼的曲调。
②音乐符号。
f强mp中弱③填词演唱歌曲。
④你知道“蓬得得蓬蓬”是什么意思吗?衬词,模拟军鼓的敲击声⑤歌曲处理:最后一个乐句演唱力度逐渐减弱。
人音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4白桦树好地方》教学设计(1)
![人音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4白桦树好地方》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71ee7bd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0.png)
人音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4白桦树好地方》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4白桦树好地方》是人音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白桦树为主题,描绘了白桦树优美的形象和在我国广袤大地上的重要作用。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自然风光,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音乐欣赏和表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4白桦树好地方》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掌握。
2.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大自然的情境,感受白桦树的美。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小组合作教学法:分组进行合唱、舞蹈等表演,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钢琴、音响等教学设备。
3.乐谱、歌词卡片等教学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白桦树的优美形象,引导学生进入大自然的情境,激发学生对白桦树的喜爱。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4白桦树好地方》,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期间可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协作。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关于白桦树的舞蹈或表演,展示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白桦树的重要性和美丽形象。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335b1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1.png)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白桦林好地方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桦林好地方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1[教学目标]:1、演唱、表演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
2、感受加拿大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
[教学内容]:1、教唱、指导表演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并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引导学生在表演歌曲过程中感受加拿大儿童的童年生活,体会加拿大独特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1、歌曲教唱;2、歌词创编。
[教学难点]:1、歌词创编;2、打击乐伴奏;3、渐弱的处理。
[教具准备]:1、多媒体教学课件;2、钢琴;3、课堂打击乐。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的家乡在那里?家乡的哪些景色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三、课件展示。
教师多媒体演示《我们的家乡》课件。
(宽阔的包河大道、挺拔的区政府大楼、热闹的集市……)学生们讨论、交流。
四、情景导入。
在遥远的北美洲,有一个宽广、富饶而美丽的国度,她的名字叫加拿大,你们对她有多少了解?多媒体演示《白桦林好地方》课件,伴随课件演示,教师向学生逐一解释图片含义。
(附后)。
白桦林里有这么多美丽的景物、可爱的动物、迷人的植物,你们想听一听关于白桦林的歌曲吗?五、初步感受。
教师播放《白桦林好地方》歌曲,师生共同欣赏。
提问:歌曲中的那些句子唱出了对白桦林的赞美?六、教唱歌曲。
1、教师弹奏旋律,范唱。
2、弹奏旋律,教唱曲谱。
3、播放《白桦林好地方》歌曲伴奏,教师指挥,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唱曲谱。
4、提问:你能听出在歌曲中有哪些曲调是相同或相近的吗?播放《白桦林好地方》歌曲录音,学生轻声哼唱。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
5、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试唱曲谱。
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精选6篇)
![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2f381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2.png)
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篇1目标1、感受音乐特点,完整演唱歌曲。
2、掌握(重音记号)的唱法,并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善于发现。
学生通过音乐律动、拍击节奏,感受音乐特点。
二、掌握关健项、完整演唱歌曲听歌曲找出难点,完整演唱歌曲。
三、创编歌词、表演歌曲。
构建标准性平台一:1-1、听《白桦林好地方》音乐跟老师律动,初步感受歌曲。
1-2、声音的强弱:以掌声为例,不同力度的掌声可以表达不同的心情。
1-3、从身边发现,还有没有有趣的声音:引导学生用身体和凳子拍出节奏。
1-4、单元组交互创编节奏,用凳子演奏为歌曲伴奏,感受音乐特点。
2-1、教师拍出难点节奏“XXXXX|XXXXX……”,学生听歌曲找出难点乐句,教师讲述衬词的作用。
2-2、学生通过学唱难点乐句体验重音记号的唱法与作用。
2-3、教师范唱整首歌曲,学生再次感受。
2-4、看歌谱跟琴视唱,强调带f、p记号乐句的唱法2-5、师生接唱歌曲。
2-6、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构建标准性平台二:3-1、教师示范作词方法,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3-2、单元组合作为歌曲创编歌词并写在大卡上。
3-3、分单元组展示。
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并准确表达歌曲的情绪;2、通过听、唱、动等综合性音乐活动,在自由探索的活动中,对歌曲有初步的体会;3、在聆听、学唱歌曲中,表达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清晰地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难点:歌曲最后一句的节奏;歌曲的表演及创编。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4课白桦林好地方人音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4课白桦林好地方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1b1de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6.png)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4课白桦林好地方人音版白桦林好地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四条节奏型,为歌曲《白桦林好地方》伴奏。
2、能力目标:通过唱、奏、跳、改编歌词等多种表演形式来感受、表达音乐,表演《白桦林好地方》。
3、情感目标:通过对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的学习,抒发对自己童年的感受与回忆。
二.重点难点教学难点:学生能进行节奏合奏。
教学重点:学习四条节奏,并能为歌曲伴奏。
三.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练习】A、情景体验、观察探究常规复习,对知识与技能的探究导入:一、常规教学1、律动《小螺号》(复习本学期以来所学过歌曲之一)2、师生问好。
3、七声音阶演唱。
[设计意图]这是《白桦林好地方》的第二课时,常规教学很重要,要坚持,才能形成习惯,就是因为常规教学有坚持,学生才能在演唱中感知问题的所在,并能跟着老师的引导把握好歌曲的情感,把音和调唱的更准,做到感知与探究合二为一。
活动2【导入】二、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复习:1.集体复习演唱《白桦林好地方》,教师引导学生演唱。
情景:同学们演唱了《白桦林好地方》的第一段。
师:同学们演唱的很好,吐字清晰,音色清脆,不过,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哪个地方我们唱的不够好,需要改进的呢?生:(讨论)一男生举手:老师,我觉得高潮部分没唱上去,声音有点僵硬。
师:这个同学说的很好,我们给点掌声他。
他说的很对,我也觉得高潮部分唱的僵硬,有老师听课,同学们是否太紧张了?来,我们站起来,深呼吸几下,甩甩手脚,点点头,甩甩腰。
老师提醒同学们,演唱要做到三要素:是?生:腰直、嘴圆、高位置轻轻唱。
师:对,下巴放松,牙关打开。
[教学亮点]教师注重评价的重点性和清晰性,如“吐字清晰,音色清脆”。
整个过程,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并为主动思考的学生及时给以鼓励的掌声,让孩子在不断的成功中体验幸福的愉悦。
2、改正后再次演唱。
要求:第一段歌词全体齐唱,第二段歌词开始进行男女对唱,并且轮到你演唱时要起立演唱。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06303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1.png)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整合歌曲学习所需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实验器材:本节课涉及的音乐实践活动,如有需要,提前准备好以下器材:
-钢琴或其他乐器:用于演奏歌曲,指导学生学唱。
3.歌曲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歌曲的特性和表现力。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演唱或演奏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演唱技巧和艺术表现力,让学生全面了解歌曲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演唱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所学技巧提升演唱效果。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此外,课后作业的布置方面,我注意到学生在创作短诗和合唱表演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我将在下一次课中引入更多启发性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尝试新思路,发挥个性。
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同伴的作品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但部分学生的点评过于表面,缺乏深度。为了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我将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评价方法的指导,引导他们从多维度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民间故事:了解与白桦林相关的民间故事或传说,如《白桦仙子》等,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
-音乐家介绍:介绍歌曲创作者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家的艺术生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尊重和热爱。
-生态环境保护:推荐关于白桦林生态环境保护的书籍、文章,让学生了解自然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2.拓展建议: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歌曲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白桦林好地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3d627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4e.png)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1、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节课通过通过欣赏自己家乡的美景进而引出白桦林,学会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正确运用力度和速度处理歌曲。
能够用身边的资源创造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通过小老师指导演唱、同桌讨论、四人交流、八人合作等方式有感情演唱歌曲,多种形式演绎歌曲。
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有感情的演唱,表达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热爱。
2、教材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下册歌曲《白桦林好地方》这是一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
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配合,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副美丽的图经。
水、山、森林、湖泊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之中。
音程以跳进为主,使得曲调稳定中略带欢快和活泼的情绪表现。
曲中有两处用切分音节奏加强了对比。
最后的衬词“蓬得得蓬蓬”模拟了军鼓的敲击,别具特色。
结束时两次在主音“啦”上拉长节拍,充满着童趣,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大多数活泼、积极向上。
这学年是他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音乐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各种音乐要素、音乐体裁都比较了解。
能听辨一些常用的演奏乐器的音色,能视唱一些简单的乐谱等。
这些都为课堂内的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5、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6、学生用具:课本。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白桦林好地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19640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6c.png)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白桦林好地方》教案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白桦林好地方》教案从学唱加拿大歌曲《白桦林好地方》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
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并能从音乐作品中初步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
能用稳定的节奏,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尝试为歌曲伴奏和编创歌词,指导学生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体验创作的乐趣。
节奏稳定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熟悉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掌握“f”“mp”在歌曲中的演唱,能完整地用感情演唱歌曲,并能用打击乐器教学准备:打击乐、电子琴、录音机一、情境导入师生问好!复习歌曲《小螺号》二、学习歌曲同学们,你曾经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留下过哪些美好的回忆?谁来说给大家听听?在加拿大有一片美丽的白桦林,那里留下了许多人美好的童年回忆,今天就让我们在歌声中一起走进这片白桦林,追寻那些曾经的美好回忆。
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情绪非常欢快,速度是快的。
听了这首歌,你觉得白桦林美吗?这么美的白桦林,让我忍不住也想唱一唱了,大家欢迎吗?现在请大家小声跟着老师来打打拍子,一同来感受一下这首好听的歌儿。
伴奏节奏:××|××|××|××|……师:大家的`表现真不错!可大家到现在还不能把这首这么好听的歌唱出来,未免有点遗憾。
现在给大家一个学习的机会,跟着录音机听两遍,在听的过程中你只能唱出自己听到而别人听不到的声音。
两遍结束后,我们来试着唱一唱,好吗?听录音两遍。
跟琴轻唱歌曲,师及时纠正歌曲演唱错误齐唱歌曲三、巩固拓展家看看歌谱中fmp这是什么意思?那这里应该怎么处理呢?师:那么我们再跟着老师的琴声,带着欢快的情绪唱一遍歌曲,注意结尾处渐弱。
伴奏处理现在跟着老师再学一种节奏,看看老师是怎么打的,我看谁最先跟上老师的节奏师唱歌曲并伴奏×××|×××|×××|……表演唱师:下面老师请两组同学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我们一起带着欢快的情绪表演唱歌曲。
4 童年的音乐 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音乐四年级下册 人音版
![4 童年的音乐 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音乐四年级下册 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7dbf5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3.png)
4 童年的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 了解白桦林的基本信息和特点。
1.2 掌握《白桦林好地方》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
1.3 知道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2.能力目标2.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学生在欣赏歌曲时,能够准确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2 培养学生的音乐演唱技巧,让学生能够按照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正确地演唱这首歌。
2.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演唱,互相学习和帮助。
3.情感目标3.1 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到美和快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3.2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听到这首歌时,能够体会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逐渐形成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 了解白桦林的基本信息和特点。
1.2 掌握《白桦林好地方》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
1.3 理解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2.教学难点2.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学生在欣赏歌曲时,能够准确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2 培养学生的音乐演唱技巧,让学生能够按照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正确地演唱这首歌。
三、教学过程1.引入(8分钟)1.1 播放白桦林的视频或展示白桦林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白桦林的基本信息和特点,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白桦林的看法和感受。
1.2 给学生介绍《白桦林好地方》这首歌曲,让学生猜测这首歌可能与白桦林有什么关系,并预测这首歌曲可能要表达什么情感和主题。
2.学习歌曲(15分钟)2.1 播放《白桦林好地方》这首歌的音频,让学生跟着歌曲的旋律大声地念出歌词,以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2 分发歌词和旋律的乐谱,让学生跟着乐谱学唱这首歌,逐渐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3 分组进行小组合唱,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演唱,互相学习和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分析歌曲(15分钟)3.1 让学生分析歌曲的情感和主题,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曲背后的深刻意义。
《白桦林好地方》音乐教学中的教案二
![《白桦林好地方》音乐教学中的教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7d9fe39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c.png)
《白桦林好地方》是一首由作曲家韦翰舞所创作的美妙音乐作品。
此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流畅,曲风轻松愉快,让人耳目一新,愉悦心情。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运用这首歌曲,让学生在欣赏、听懂的同时,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审美和演绎能力。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以《白桦林好地方》为主题的教案二。
I.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听懂《白桦林好地方》的旋律,了解曲调、曲速等音乐元素;2.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3.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演能力,让他们能精准表达音乐情感。
II. 教学过程1.欣赏音乐让学生先欣赏《白桦林好地方》音乐,并观察歌曲的封面或MV,了解歌曲背景和风格,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激发一定的情感共鸣。
2.学习歌曲旋律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模仿法或标记音符法来学习这首歌曲的旋律。
老师可以先选取容易上手的一段旋律,让同学学习,然后学生可以组合作,互相展示、学习、交流,逐步掌握整首歌曲的旋律。
同时,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歌曲的音乐元素,如曲调、曲速、节奏等,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
3.歌唱和合唱学生们可以根据学习的旋律,进行个人歌唱或合唱表演,让学生在歌唱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感受和声、节拍、节奏带来的韵律美。
在歌唱过程中,老师可以注意学生的节奏和调性,对音乐进行指导和提示。
4.表演和欣赏学生们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表演,并通过观赏其他小组的表演来欣赏和感受音乐的不同之处和个性化表达。
在欣赏和表演中,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和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音乐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III. 考核评估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进行考核和评估。
可以安排如下考核方式:1.个人歌唱评估学生可以单独进行歌唱表演,老师可以针对学生表演的节奏、调性、音准等方面进行评估。
2.合唱评估学生们可以进行组合,进行合唱表演评估。
老师可以评估学生的合唱技巧、协作能力、声音变化能力等方面。
3.控制曲速评估老师可以通过随机播放歌曲,让学生掌握和加深歌曲旋律和节奏,同时也可以考查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对曲速的掌控能力。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 白桦林好地方 》人音版 (五线谱) (2)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 白桦林好地方 》人音版 (五线谱) (2)](https://img.taocdn.com/s3/m/686b56d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03.png)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白桦林好地方》人音版(五线谱) (2)一. 教材分析《白桦林好地方》是一首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
这首歌曲描绘了白桦林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歌曲采用五线谱记谱,节奏欢快,旋律优美,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自然风光,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识谱、唱歌,并对音乐产生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方面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动。
2.五线谱的识别和运用。
3.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白桦林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歌曲。
3.分组合作教学法:分组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面对面教学法: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白桦林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五线谱教材和相关乐理知识资料。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教学设备。
4.准备歌曲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白桦林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五线谱,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掌握节奏变化和音高跳动。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音乐四年级下册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音乐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310d14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9.png)
一、教学内容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选自音乐四年级下册。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1.《白桦林好地方》歌曲学唱;2.了解歌曲背景,感受歌曲表达的自然美和民族风情;3.学习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和音色,提高音乐表现力;4.通过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5.结合歌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关,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白桦林好地方》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景和民族风情的歌曲,它的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充满了生活气息。这首歌曲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和歌词,了解它如何描绘出白桦林的美丽景色。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大家积极参与,讨论氛围浓厚。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方面,我觉得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提问技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5.总结回顾环节,我要求学生们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并提出疑问。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较好。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关注学生们对知识点的运用,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白桦林好地方》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去过美丽的大自然,感受过大自然的魅力?”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白桦林好地方》这首歌曲中的自然美和民族风情。
《白桦林好地方》音乐教案
![《白桦林好地方》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2bdfb0aeaad1f347933f53.png)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甘溪学校陈俊霖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白桦林好地方》感受歌曲表现的美丽意境,并能表现歌曲的意境。
2.初步为歌曲进行声势练习和创编歌词的拓展二、教学用具多媒体三、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难点:2/2拍。
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
聆听:2/4拍的《森林狂想曲》-----进入教室。
老师带领身体和拍手动作进入。
二、声势练习1.师声问好。
师:(老师要非常兴奋的表情)同学们好,美妙的音乐带给我们无限的幻想,下面我们开始今天新的课程!同学们今天的精神状态特别好,我相信这节课我们一定会上得非常开心!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但是去到这个地方前你们必须先通过两个趣味练习。
2.发声练习(按照学生常规站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A、听唱长音师:现在老师要弹一个单音,请大家用“蓬”的声音唱出来,而且唱得时间要长。
| 6 - - - | 6 - - - ||B、听唱短音师:现在老师再弹琴,你听听是长音还是短音?用“蓬”音来唱。
声:立刻会说出短音。
6 6 6 6 1 | 6 6 6 6 1 | 6 6 6 6 1 ||蓬三、节奏练习1、声势练习出示节奏:①X X X X X ︳X X X X X ‖加上念词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②X X X X X ︳X X X X X ‖X ———︳X ———‖③配乐声势(白桦林好地方伴奏音乐两遍)师:“蓬得得蓬蓬”表现了人们要去远方旅行远去时的脚步声,所以要越来越轻!四、导入歌曲1.看加拿大白桦林图片导入。
师:下面老师要揭开这个美丽地方的神秘面纱了。
这地方美吗?这就是加拿大的白桦林。
大家注意了,老师在图片里面设计了一个机关,同学们要睁大眼睛看里面都有什么。
先请一个同学上来动动老师的鼠标给同学们点击图片。
同学们可要看图片快速抢答啊!。
生:学生们的情绪又高傲了,抢答图片上的问题特别积极!(图片先后出现了狮子、猴子、长颈鹿、海狸、麋鹿)师:我想这些小动物的生活在白桦林里一定非常开心,同学们也非常喜欢这些小动物,那么我更加相信这里一定是个好地方!师:今天同学们一起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唱一唱那里歌《白桦林好地方》。
《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及反思(转)
![《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及反思(转)](https://img.taocdn.com/s3/m/8cd9fac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5.png)
《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及反思(转)教学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第一课时课型综合课设计思路1.当前的歌唱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学会演唱歌曲以及学习相关演唱的技能,还要结合作品特点深入挖掘其中的音乐要素、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以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白桦林好地方》这首歌曲虽然很简单,但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很多音乐学习的要素,如:歌曲前面部分的节奏规整、平稳,但结尾中出现的“XXXXX”的节奏很有特点,对表现歌曲感情有很大的作用。
歌曲只有四个乐句,但二、三乐句是重复的,相对于一、四乐句,它的曲调是高的。
歌曲旋律主要以小调主三和弦“613”组成,极富特色,而且这种小调歌曲在教材中并不多见。
为此,教材的“编创与活动”中还安排了选择“16”结束音的练习,实则是让学生感受大小调式的特点。
另外,歌曲的拍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新的知识点。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这几种常见的拍号,虽然本课不要求学生掌握拍的相关知识,但从演唱歌曲的角度来说还是很有必要让学生有所了解的。
同时,教材中又为歌曲编配了固定音高乐器和打击乐器伴奏谱,极大地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
综合以上分析,在这个作品中我们可以从节奏、旋律(音高)、拍号、调式、织体、结构(乐句)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敏锐的听辨能力(节奏、节拍、音高、乐句、旋律的重复与变化等)及演唱、演奏等表现能力,并依此来确定我们的教学目标。
2.注重音乐实践,以音乐活动串起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丰富的音乐活动中充分感受音乐要素的特点及其表现作用,培养音乐能力。
试图改变传统音乐课上“对话多活动少”、“分析多体验少”的现象。
3.教学方法采用了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律动、图形谱等方法,结合柯达伊歌唱教学的一些方法和手段,在表现阶段采用声部层层叠加的办法为歌曲配上固定低音伴奏和打击乐器伴奏,丰富歌曲的表现力,让学生在充满乐趣和挑战的活动中逐步完成“感受音乐要素——感受歌曲风格——熟悉并掌握歌曲——更好地表现歌曲”这一学习过程。
人音小学音乐四下《4白桦树好地方》word教案2
![人音小学音乐四下《4白桦树好地方》word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2a7f6a9331b765ce0408145d.png)
《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南流小学张丽娟学习内容: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并创编歌词。
学习目标: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与音乐学习。
二、通过聆听、演唱、伴奏、创编等综合性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情绪,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
学习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会唱歌曲的基础上,创编歌词2、难点:能创编赞美家乡的歌词,并用《白桦林好地方》的旋律来歌唱家乡。
学习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教材分析:这是一首间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
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配合,即可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
水、山、森林、湖泊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之中。
最后的衬词“蓬得得蓬蓬”模拟了军鼓的敲击,别具特色。
充满了童趣,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学习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导入:师:同学们,我们都有美好的童年,并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能来回忆一下,给你印象最深的某一地方的景色?三、新授: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加拿大民歌,那里也有美丽的景色,这首歌曲是作者对家乡“白桦林”的赞美。
师:请欣赏《白桦林好地方》,请同学们说出作者是如何赞美家乡的?赞美了家乡的什么?(指名说)2、欣赏图片,感受水、山、森林、湖泊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
师:(过渡语)通过视频、图片的欣赏以及歌词的描绘,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
这些美丽的景色令我们心旷神怡,仿佛使我们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之中,让我们带着如此陶醉的心情学习这首歌曲。
3、练声:︳6―――︳6―――︳蓬蓬︳6 66 6 1 ︳6 66 6 1 ︳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4、听唱法:师唱谱,生唱词。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唱歌曲。
(随老师的伴奏演唱)注:不仅要准确演唱,而且要有感情的演唱。
注:强调力度记号的唱法和最后一句:脚步远去时渐弱的唱法。
师:一组演唱,一组表演5、小结:同学们唱的非常好,不过我认为加入配器来演唱会更加丰满,更能烘托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音乐下册《白桦林,好地方》学
案
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并准确表达歌曲的情绪;
2、通过听、唱、动等综合性音乐活动,在自由探索的活动中,对歌曲有初步的体会;
3、在聆听、学唱歌曲中,表达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清晰地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难点:歌曲最后一句的节奏;歌曲的表演及创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多媒体播放少数民族图片音乐,学生猜一猜是哪个民族。
)
师:x疆有动人可口的葡萄,有美丽的舞蹈,蒙古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奔驰的骏马,这些都是吸引人的好地方,让人不禁有想提起旅行包去旅行去游玩的冲动。
同学们,你曾经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留下过哪些美好的回忆呢?
师:好,今天何老师就要带领同学们走出中国的大门,走进枫叶之邦——加拿大,去感受一下那儿的美丽景色——
二、激趣铺垫,感受情绪:
、师:要想进入这扇通往加拿大的大门,就必须先来玩
一玩专门为游人准备的有趣的跳格子游戏,找对了,跳对了,你才能进去——
2∕2XXXXX︳XXXXX︱XXXXX︱
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
X———︳X—X—︱X———︳X———‖
蓬蓬蓬。
①、师示范;②、学生试拍;
2、师:真棒!瞧,白桦林中的几棵音乐树,他们正列队欢迎我们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
=F2∕2
6—6—︱3—3—︱6—6—︱3—3—︱(此句的6低八度)6—5—︱5—1—︱2—1—︱3———︱
6—5—︱5—1—︱2—1—︱3———︱
①、师范唱;②、学生唱谱;
3、师:听,音乐树后面还跟着几只可爱的小麋鹿,他们正踩着小枫叶,
踏着轻快的步伐准备来欢迎我们呢!让我们一起来加入他们—
三、学唱歌曲,体验情绪:(游览加拿大)
、师:让我们跟上小麋鹿轻快的脚步,赶紧去感受一下加拿大的风光吧!
看看那都有哪些吸引人的景色?
(聆听录音范唱《白桦林好地方》,感知内容)
2、师:有海狸,大麋鹿,湖水,平原,草房,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歌声再来感受一下吧!
(师范唱,学生感受情绪)
3、师:面对如此惬意的景象,如此美丽的白桦林,你最想说的一句心里话是什么呢?
(学生发自内心抒发情感,对白桦林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师:同学们都由衷的抒发了内心的情感,有句话说的好,当我们用言语无法表达时就用歌唱来表现吧!让我们用la 的音来唱一唱——
4、填词演唱:
5、歌曲处理:(注意重音记号)
=F2∕2
66661︱66661︱66661︱
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
6———︱6—1—︱6———︱6———‖
蓬蓬蓬
师:小麋鹿伴着歌声越飘越远,我们应该怎么唱?
6、完整表演唱
四、拓展延伸:
、师:在每年春暖花开的三四月,加拿大都会大肆庆祝一大盛节——枫糖节,这一天,加拿大人民会采摘枫叶、枫汁酿制成枫糖,大家聚在一起品尝,而除了酿制枫糖之外,他们还会载歌载舞,上演精彩的歌舞表演,今天人们就要排练《白桦林好地方》这个节目在枫糖节上表演,看到了我们动人的演绎,想让我们一起来出谋划策,当一回小导演,让他们的节目更加精彩!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要怎么样创编《白桦林好地方》,才能更丰富多彩!看看比比谁是最佳导演!
(学生自由说一说:唱,跳……)
加入课堂乐器并表演:
响板:X0X0|X0X0||
手铃:0XX0|0XX0||
铃鼓:X000|X000||
2、创编歌词(填空):
师:帮他们排了个精彩的节目,那我们也总得出个节目啊!他们有赞美自己家乡的歌,那我们能不能也来编一首赞美自己家乡歌曲呢?
()好地方,我们的家乡,
那里有(),(),
蓝色湖水岩石岸,我将要再回还。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领略了美丽的加拿大风光,感受体验了那
儿的音乐,并用自己
优美的歌声赞扬了白桦林,更为加拿大枫糖节献上了精彩的节目,同时
老师也发现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棒极了。
就让我们把这种
创造和美带入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吧!
(学生随着歌曲旋律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