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共34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共34张PPT)
请回答:
①辽朝“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澶渊之盟
②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当时在职的宰相是谁?
1005年
寇准
③这一历史事件给人民带来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但也有它的消
极影响,它的消极影响是什么?
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增加了北宋的财政危机。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并不意味着它完全统一了 中国,与其并存的有契丹在北部建立的辽政权,党项族在西北部建立的西 夏政权。历史上这些民族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耶律阿保机和元昊 分别是他们的民族的杰出领袖,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导入新知
萧峰是契丹的血统,那么契丹是 什么时候建立的呢?与北宋有怎样 的关系呢?同时期和契丹并立的民 族还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 学习《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这 一课。
契丹族与 党项族
找到下图中并立的政权
知识延展
契丹族的起源
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 说: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 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 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 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 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2时30分13秒上午2时30分02:30:1321.9.6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知 识 延 展 — — 契丹人的衣食住行
北宋与辽、西夏并存中有战也有和,但和平相处是辽宋、夏宋关系的主 流。其中辽对北宋的大举进攻是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澶渊之盟”是北 宋统治者屈辱妥协的结果。后来,北宋与辽、西夏等,通过和议维持了较 长时期的和平关系,各民族进行着经济、文化的交流。

人教版历史课件:《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PPT3

人教版历史课件:《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PPT3
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有其 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 争,使以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和平稳定的 状态,促进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而且还彼 此进行贸易。
(三)、西夏的崛起
时间: 11世纪前期 民族: 党项族 建立者: 元昊
西夏与宋的关系:
西夏
宋夏和议
北宋
(960—1127年)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岳飞庙前的秦桧夫妇跪像
下一页
大散关
宋金和议
宋金和议
“绍兴和议”主要内容有:高宗向金 称臣,金皇帝册立宋高宗为皇帝;宋 每年向金交纳“岁币”银25万两,绢 25万匹;宋金东以淮水中流、西以大 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中间的 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以 北归金,以南归宋。
民族政权的并立时代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社会
战国、秦、汉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共20张PPT)

A.阿骨打
B.赵匡胤 C.元昊 D.耶律阿保机 )之间的盟约
D.南宋与金
3.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4.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 ) A.寇准 B权之间的交战情景(
A.辽与北宋 B.西夏与北宋 C.辽与西夏 D.金与南宋
上京 东京 (开封)
兴庆
1038年 党项族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1)辽的扩张
辽太宗时,辽夺取了燕云十六州
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皇位,将 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不料却 导致了后来宋朝为夺取该地区而 与辽苦战数十年
占领幽云十六州
十六州所辖土地囊括了当时中国东北与 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险关要塞与天然屏障。 这一地区的丧失,使长城及其要塞完全 失去作用,致使华北大平原全部裸露在 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
辽、西夏与宋的关系特点:
有战有和
澶 澶 州 战是短暂的,是历史的支流 渊 大 之 兴庆 战 和是长久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盟 北宋
议一议:怎么看待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争?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就其正义性而言,当时的辽、西夏政权是以劫掠和 扩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的;北宋军民 的抗辽、与西夏的斗争维护了中原和南方社会的相 对稳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
)
6.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夺取了燕云十六州( )
A.阿骨打
B.元昊
C.辽太宗
D.阿保机
7.“赤峰辽国第一京,寂寞犹在忆皇城。游人难步草盈尺,不知从何 觅市声。”是刻在上京遗址的一首诗。诗中的辽国是哪一少数民族 建立的( ) A.契丹族 B.党项族 C.突厥族 D.女真族 8.他是党项族的英雄,贺兰山上飞翔的雄鹰。他受汉文化的影响, 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他”是( ) A.松赞干布 B.元昊 C.阿保机 D.阿骨打 9.“澶渊之盟”的后果有( )①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②宋辽之间仍 处于战争状态③宋辽之间展开了经济文化交流④加剧了北宋政府的 财政危机 A.①②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7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7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精品课件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 虽安,忘战必危.
——《司马法》
保留至今的西夏文印刷品,是 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 刷品。
契丹文字
它们的字形结构与汉字是否相似?想想这说明什么?
交往密切,主要是和汉族交往频繁。
契丹小字
契丹大字
辽、西夏和北宋 三个并立政权的基本情况表
民族 契丹族
党项族
汉族
政权

西夏
北宋
时间 10世纪初 11世纪前期 960年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元昊, 兴庆府)
辽(契丹)
(10世纪初,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
府)

战和--澶渊之--------澶渊之-----&封)
板书设计
民族政权并立
宋战夏战争
西夏 辽
澶州战之战
宋夏和和约
北宋
澶渊和之盟
有战有和,和为主流
西夏 金 南宋
宋灭北汉之战 高梁河之战 满城之战 雁门之战 瓦桥关之战
宋真宗
寇准
内容: 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1.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 后世仍以齿论。
2.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 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 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第7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1.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兴起和发展,知道契丹政权 和西夏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2.掌握辽宋战争及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内容及影响。 3.认识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 的作用,培养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正 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辽(契丹)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精品课件

和 澶澶 渊渊

之之
盟战
北宋(汉) 960年 赵匡胤 汴京
板书设计
碰撞中的融合
西夏(党项

1044年
订立和议
建立时间:1038年
建立者:元昊
都城:兴庆
辽(契丹
1005年

澶渊之盟 建立时间: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北宋
建立时间: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都城:汴京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贯通,互市不断;②双方和平相处并开展频繁的 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 统一。
消极影响: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 [来源:学科网]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来看——主流
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 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宋夏关系:休 战事 定君臣
西夏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一)战 元昊称帝后,屡次攻打北宋,北宋节 节败退,损失惨重。 (二)议和 1. 原因:西夏建国时间短,人力物力 有限,连年战争损失巨大,人民生活 困苦
北宋
狄青,北宋大将,临阵被发,带 铜面具,所向披靡,屡著战功。
2. 宋夏合约 (1)主要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2)影响: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思考: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有什么共同之处?
—— 约·诺里斯
北宋的版图远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 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西北 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
1.契丹族和党项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2.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 3.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探讨这些问题吧!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学习目标
1.了解契丹与党项族的兴起,辽和西夏建立的史实。
2.掌握辽和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3.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 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 关系。
学习目录
01
辽、西夏的建立
材料一:(宋太宗认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 邪无状,若无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需谨此 。
北宋—统—治【者宋】实李行焘守《内续虚资外治通的鉴政长策编》
材料二: 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 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 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的。
2、党项族的兴起与西夏的建立
西夏的兴起与发展
隋朝
隋末
唐初
唐末
11世纪 前期
有文献记载 党项诸部开 党项族内 党项族内迁 始强盛起来 附于唐朝
建立独立政权
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 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一、北方强势民族的雄起----契丹族与党项族
2、党项族的兴起与西夏的建立
发展和统一。
课堂小结
北宋、辽、西夏并立形势图
三 西 夏 辽国 时





北宋

战是短暂的,是历史的支流;和是长久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各 民 族 之 间 的 相 处 : 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互助 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的保证
措施: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四时钠钵图:春钠钵 四时钠钵图:冬钠钵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项目 史学
宋词 文




元曲

绘画
书法
人物 司马光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关汉卿
张择端 赵孟頫 苏轼 蔡襄 米芾 黄庭坚
著作及作品 《资治通鉴》 《念奴娇·赤壁怀古》
《窦娥冤》 《《清秋明郊上饮河马图图》》
拓展提升:
1、粮食作物:宋朝时南方农业的发展,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
在江南地区推广;太湖流域的
演出
瓦子 勾栏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1.统一蒙古及蒙古国建立:1206年 铁木真(成吉思汗) 2.元朝的建立:1271年 忽必烈(元世祖)定都:大都 3.灭南宋(1276年)及统一全国 二、元朝的统治 1.经济 (1)重视农业 (2)发展交通 (3)商业繁荣 (4)外贸频繁 2.政治:设行省制度 (1)目的 (2)内容 (3)作用 3.民族融合 (1)表现 (2)意义
元朝关汉卿 《窦娥冤》 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两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及其“宋四家”(苏黄米蔡)
元朝赵孟頫,其画被称为“神品”
比较: 人物
时代 著作 著作内容
著作体裁 著作特点
司马迁
司马光
西汉
北宋
《史记》
《资治通鉴》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 战国到五代 帝
纪传体通史 文笔简洁、语言生动
编年体通史
取材广泛,叙事明晰, 文笔生动
条件: ﹙原因﹚
一、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和表现
•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 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 自然条件的优越
表现:
1.品种增多,引进占城稻。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3.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4.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 5.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试问:澶州之战取得有利形势后,北宋能否有足够 的实力一路北伐夺回燕云十六州? 试问:虽然契丹南下的阵势浩浩荡荡,但契丹是否 有能力继续南下以至灭亡宋朝?
军事:双方力不从心
未能收回燕云之地 输金纳绢以换和平, 屈辱求和国威扫地
澶渊之盟画像
“澶渊之盟”盟约: 1.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2.双方撤军,各守疆界。 3.宋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 十万匹)。 4.在边境开设榷场(贸易市场), 开展互市贸易。
榷场将此前因战争而时断时续的宋辽边贸 固定化和官方化,双方官府也开辟了新的财税 来源。雄州等地的榷场贸易,缓解了辽农产品 短缺的供给压力。辽统治阶层意识到,只有与 宋修好,才能保证财源滚滚。
——摘编自唐博《千年雄安:宋辽时代的榷场边贸》(2017年 第12期《 人民周刊 》)
输出 商品
种类
辽(游牧文明)
“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 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 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 渔,岁以为常”
——《辽史》
西夏的建立
时间: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在宁夏地区建立政权,定都兴庆府
“西朝是西夏的别称,源于地理位置,相对于宋朝和辽朝,西夏位于西部,所以自称
西朝”。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开封府,曰翊卫司, 曰官计司,曰受纳司,曰农田司,曰群牧司,曰飞龙院,曰磨勘司,曰文 思院,曰蕃学,曰汉学。——《宋史》
契丹与其他民族融合——达斡尔族
蒙古族舞蹈《萨吾尔登》
党项与其他民族融合——蒙古族
碰撞中的融合
西夏(党项)
建立时间:1038年 建立者:元昊 都城:兴庆
1044年 订立和议
1005年 澶渊之盟
北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二单元 7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列 课件(共43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二单元 7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列 课件(共43张PPT)
3 宋太宗 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 失 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4 宋真宗 发生澶州之战,签订“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
(1)辽宋约为兄弟之国;
(2)双方撤兵,各守边境;

(3)宋向辽每年送岁币;
西夏
(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
( què ) ,互市贸易。
宋辽:罢征战 盟澶渊
北宋
在边界设置 的贸易市场
1.契丹的兴起
时 间: 10世纪初 都 城: 上京 建立者: 阿保机(辽太祖) 国 号: 契丹(有时又称辽) 民 族: 契丹族 重大事件: 占领幽云十六州
契丹族
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
生活区域:游牧在我 国北方的民族
唐末,北方汉人为躲避战 乱,纷纷北出长城
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 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但是在 1044年与西夏签订了宋夏和约。
问题:西夏节节胜利,为什么后来夏向宋称臣?
西夏建国不久,经常与北宋交战,而且还有 强敌吐蕃。北宋与辽作战本就吃力,后来又与 西夏交战更为吃力,双方均认为再打下去不行, 于是停战。西夏称臣,宋每年给他们岁币,开放 两国通商城市。停战是双方都觉得有利的事情。
B.赵匡胤
C.耶律阿保机
D.松赞干布
2、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B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 秦——鲜卑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隋— —李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4、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之处是( D )
A.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 B.划定边界 C.宋对少数民族政权称臣 D.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
材料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 西夏达成和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这次 平等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人教版七下《2.9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ppt课件1

人教版七下《2.9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ppt课件1

1、契丹逐步壮大的原因,从中你有何认识?2、 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建立时间、民族、杰 出首领、都城。3、北宋有没有统一全国?与北宋 并存的政权有哪些?与南宋并存的政权有哪些?4、 宋与辽西夏金之间的关系及认识?5、澶渊之战交 战双方、北宋皇帝、主战大臣,结果。6、澶渊之 盟内容、评价。7、岳飞抗金的主要事迹 8、 岳飞抗金为什么能取得辉煌成果 9、岳飞等人领 导的抗金斗争有什么重要意义?10、岳飞能不能 被称为“民族英雄”?为什么? 11、岳飞为什么 受到人民的尊敬? 12、岳飞抗金取得辉煌成果, 其结局如何13、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南宋假如你是 岳飞你怎么做 ?14、高宗、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15、宋金和议内容及意义。启示。
BACK
大散关 大散关

淮水
南宋

上京 西 夏 兴庆 西夏 兴庆 中都


东京

临安
南宋
课堂练习
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 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 A 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 B .女真族 C .汉族 D .匈奴族 2、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 B ) A .辽和西夏 B .北宋和辽 C .北宋和西夏 D .北宋和吐蕃
四、西夏的建立及与北宋的 关系 1、建立者:元昊 2、定都:兴庆 3、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
五、金的建立 1、建立者: 完颜阿骨打(金太祖) 2、时间: 12世纪初期 3、定都: 会宁
女 真
金 灭 辽 和 北 宋
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
宋金对峙图

西 兴庆 夏 中都


临安
岳家军
思考:清朝乾隆年间,秦桧后人秦 涧泉考中状元,在游览西湖,拜谒岳飞 墓时,有人问他做何感想,他挥毫写了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的联语. 假如你是岳飞,在朝廷下令班师回 朝时你会怎么办 ?为什么?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9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课件 新人教版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9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课件 新人教版

你能概括一下宋朝政权的特点吗?
(提示:可通过宋与辽、西夏、金之间交往的历
史来归纳。)
5、简单介绍每次议和的内容。 6、怎样看待澶渊之盟?
1 2
3
2 3
3
1 2
3
2 3
3
(一)辽、北宋、西夏 形势图
(二)金、南宋 对峙形势图
第二环节:共同学习
游戏:依字猜词、说故事。
马桥 酒 渊忠城
白马青牛:
内 容:契丹起源的传说,详见教材导读框。 关键词:契丹、起源、辽河。
陈桥兵变:
你能说说这些资料反映 的是什么故事吗?
近代名将冯玉祥评价 岳飞为“民族英雄” , 你认为准确吗?
第四环节: 小 结
一一
(盟) (将)
澶渊 岳飞 之盟

(民族)
契丹 党项 女真

(政权)
辽(宋澶渊盟, 西夏党项还插缝。 弱宋南迁金欲统, 岳军郾城力抗争。 宋金对峙水关线, 华夏民族尽英雄。
你认为澶渊之盟的签订,对 北宋的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
提示: 1、澶渊之盟规定:宋给辽岁银10万两、
绢20万匹,加重了宋朝百姓的负担。 2、澶渊之盟签定后,宋辽多年没有发生
战争,两国边界贸易发展很快,社会安定。
杭州西湖的岳飞墓
岳飞庙前的秦桧夫妇跪像
后人评曰: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ning)臣
关键词:岳母刺字、遇害风波亭。
堰城大捷:
内 容:岳飞在堰城抗击金兵,大显 岳家军神威。
关键词:岳家军、金败宋胜反求和。
第三环节:能力挑战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是谁先开战的? 结果如何?
金与北宋、南宋之间交战的结果呢?
有人说: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 与两宋之间的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你认为正确吗?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核心素养提升版)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核心素养提升版)

开封,宋军打退辽军之后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2.澶渊(州)之战
宋真宗
时间: 1004年(宋真宗)
交战双方:
攻方: 辽 守方: 北宋
澶州
交战地点: 澶州(古称澶渊) 寇准
关键人物: 宋真宗
东京
寇准
战争结果: 宋打退辽军,辽宋议和, 签订“澶渊之盟” (1005),辽撤军, 宋给辽岁币。
契丹货币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二)党项族的崛起 1.生活区域:党项族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
2.民族历史:原属西羌族的一支 3.唐朝时期: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 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4.时间:11世纪前期(1038年)
5.建立者:元昊(拓跋氏)(大夏皇帝)
6.民族:党项族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是五代后唐将领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的总称。 地理燕位云置十:六大州致,相即当今于北今京北、京天、津天全津境及,河以北及、河山北西北北部部地一区带、。山西北部地区。公元936年, 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 瑭军约事为地父位子:。对石于敬北瑭宋按来照说契,丹是的重要要求的把天燕然云屏十障六,州对割于让契给丹契来丹说,,使占得领辽它国则的占疆据域了扩对展中到原长 城地沿区线的。战燕略云主十动六权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二百年。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二)党项族的崛起
9.治国措施:元昊仿效唐宋制度
①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②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③创制了西夏文字。
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字。三年 始成,共五千余字,形体方整,笔画繁冗 ,结构仿汉字,又有其独特之处。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精品课件

C.元昊
D.兀术
4.由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作家党益民十年精心
打造之力作《石羊里的西夏》(右图),是第一部全
程演绎西夏历史、解密西夏覆灭的长篇小说。西夏
政权的都城是( A )
A.兴庆
B.汴京
C.会宁
D.临安
5.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有一段描写丐帮帮主乔峰与 群雄相斗的惨烈文字,导火索是群雄发现了乔峰是契丹
C.元昊
D.完颜阿骨打
2.契丹,一个剽悍的民族,在《魏书》中第一 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公元916年建立起政权,
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
权是( C )
A.吐蕃
B.西夏
C.辽
D.金
3.据藏文史料记载:夏尔巴人是历史上西夏政
权的党项羌人的后裔。西夏政权的建立者是( C ) A.耶律德光 B.完颜阿骨打
辽与北宋的和战 1.背景:辽太宗时,占领 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
的冲突加剧。
2.和战:
宋太祖 北宋与辽保持 友好 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宋太宗 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 措施
战争 辽大举攻宋,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军打退辽军 宋真宗 议和 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 岁币
(1)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宋夏和议的结果和影 响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 边界贸易兴旺。
材料一:元昊称帝后,先后与北宋进行了三川 口、好水川、定川寨之战。
——《宋史新论》
材料二:……达成和议,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 ,元昊对宋称臣……宋每年予西夏‘岁赐’……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根据材料,概括宋夏关系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
(1)赵匡胤。960年。
(2)根据材料指出“兵革不息”的原因是什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课件

如果你是宋真宗,你接下来会采取什么行动? 历史上结果如何?
宋真 1004年,辽军大举南征时,宋真宗亲自领兵 宗 到澶渊抵御,并与辽签订了“ 澶渊之盟”。
寇 准
归纳总结:北宋与辽的关系
北宋由主动进攻到消极防御
守内虚外 1004年澶州战役

1005年澶渊之盟

辽派使臣到宋营议和,宋真宗便再派
曹利用去辽营谈判,应允每年向辽方输纳 银10万两,绢20万匹,以白沟河为界分治, 并约定在1005年1月28日(宋景德元年十 二月十七日)与辽方在澶州议和订约。澶 州亦名澶渊郡,因而称“澶渊之盟”。
金 南宋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
辽、北宋、西夏并立 南宋与金对峙
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达成和议 或和约达成的积极意义 1.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
2.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3.使双方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4.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
达标检测
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 2.与北宋并立的西夏少数民族政权是哪族建立的(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回纥 D.党项族 3. 12世纪初,灭掉辽和北宋的是 ( ) A 契丹 B 西夏 C 后周 D 金 4.澶渊之盟是下列那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第9课
民பைடு நூலகம்政权并立的时代
城郊中心中学 熊义永
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
1、契丹的兴起
思考:契丹的兴起与逐渐强大的原 因是什么? 行营到处即为家, 接受汉族文化,重视农耕。
一卓穹庐数乘车。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预习交流:
1.本课讲述了哪几个民族政权? 2.你如何理解“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结 合课本内容举列说明。 3.把各政权的建立民族、时间、人物、都城 交流一下。 交流提示:小组内交流问题,看是否能解决? 4.在课本上划出描述这几个民族政权之间关 系(战与和)的语句,简要总结。
注释: →代表前者被后者灭亡
预习交流:
1.本课讲述了哪几个民族政权? 2.你如何理解“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结 合课本内容举列说明。 3.把各政权的建立民族、时间、人物、都城 交流一下。 交流提示:小组内交流问题,看是否能解决? 4.在课本上划出描述这几个民族政权之间关 系(战与和)的语句,简要总结。
用图表表示五个政权
政权名称 辽 北宋 西夏 建立 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金 南宋
观察图表,你会发现什么?
归纳法学习:归纳总结历史的规律性征,是 领悟历史的快捷之门! 图表法展示:学会列各类图表学习历史,可 以直观形象地从一大堆历史事件的描述中解 脱出来,这是学习历史的快捷之法! 比较法阅读 :通过比较找出各自历史事件的 相同与不同之处,加以分析处理,是学习历 史的方法之道!
4.与“黄袍加身”“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有关的皇帝和政 权是( ) A 宋太祖 南宋 B 宋真宗 北宋 C 宋钦宗 南宋 D 宋太祖 北宋 5、《元昊兴兵》反映了哪两个政权之间的交战情景 ( ) A.辽与北宋 B.西夏与北宋 C.辽与西夏 D.金与南宋 6、如果编写少数民族的历史,下列哪些人物可以入选其中 ( ) ①阿骨打 ②阿保机 ③元昊 ④寇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7、岳飞抗金赢得了人民的尊重,主要是因为( ) A岳飞军纪严明,英勇善战 B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但被投降派杀害 C他是民族英雄 D他的抗金斗争阻止了女真贵族的屠杀与掠夺,符合广大人民 的意愿

七下 9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七下 9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七下9、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师:王霞第5周第2课时总课时:10一、【课标与教材】1、【解读课标】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2、【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较多,主要讲述了两宋(北宋、南宋)及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发展情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相应较多。

3、【教学重难点】:重点:契丹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金的建立和岳飞抗金难点:对于澶渊之盟、岳飞抗金的评价对于澶渊之盟学生往往从民族情绪出发,容易忽视其积极的一面;而对于岳飞,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区分民族英雄的说法。

二、【学情分析】(1)初一学生好奇心强,对知识的渴求旺盛,已不单纯满足教师对课文的简单重复。

故教师应遵循新课程的要求,采取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对课文灵活处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这一课所涉及的许多内容都是耳熟能详的,学生普遍感兴趣。

对本课中的岳飞、杨家将等故事很感兴趣,甚至有的学生能说出一二来,学习兴趣浓厚,有利于本课的学习。

但这一时期政权较多,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容易理不清线索。

(3)学生仍偏重于形象思维,对史实的理解尚缺乏正确的认识,还需要教师引导才能转化为正确的认识。

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逐步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

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掌握辽、宋(北宋、南宋)、夏的建立者和民族,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岳飞抗金,宋金和议等基本史实和概念。

2、过程与方法:1、帮助学生具体分析历史事件(如澶渊之盟)和历史人物(如岳飞),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史实和历史人物的能力,能够初步运用正确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在本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国内民族战争的能力。

3、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及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启发学生认识到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组成成员,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判断他们之间的战争性质,不能用“异族、侵略”等说法,可以从“正义”或“非正义”的角度进行分析2、通过阐述岳飞、宋高宗、秦桧等史实,指出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如岳飞抗金),流芳百世;而丑恶行径的罪行(如宋高宗、秦桧),遗臭万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九课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九课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对辽来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对于北宋来讲——
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来看——
主流
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 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有利于 双方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
.
想 一 想
从女画真像族中杰,出你的能首看领出是他谁们?的他 生对活女有真何族特有点哪吗些?贡献?
1、国名: 金 2、建立者:阿骨打 3、时间: 12世纪初 4、定都: 会宁
1、国名:南宋 2、建立者:宋高宗 3、时间:1127年 4、定都:临安
想 一 想
金与金辽先之后间灭的掉关辽系和如北何宋?,金对 辽的战争和对北宋的战争性质一 样吗?为什么?
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
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 澶渊之盟规定宋要给
宋朝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 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
换取辽的羊、马、骆驼
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宋朝
等,我认为宋辽达成澶渊 的百姓负担,我认为这是宋
之盟是好事。
朝的屈辱,对百姓
也不利
请你分别从辽、北宋及其中华民族的发展三个 方面对澶渊之盟进行评价!
如何评价岳飞?
岳飞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尊敬?
• 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岳 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多次打退了金 军的进攻,保护了广大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他将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怀念。
姓名:岳飞 别名:字鹏举,谥武穆 民族:汉族 职业:抗金名将 国家:南宋 信仰:精忠报国 著作:《岳忠武王集》
你能介绍南宋 与金关系的发展情 况吗?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一、宋朝(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 宋朝的政治①北宋的建立时间:960年建立者:宋太祖(赵匡胤)都城:东京(开封)意义: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实现了局部统一)②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③重文轻武政策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弊端表现:A、提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B、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发展科举。

影响:积极影响:有效地清除了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气氛,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消极影响:军队作战能力低下,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负担沉重。

④北宋的灭亡与南宋的建立北宋灭亡,南宋建立:1127年事件:靖康之耻(靖康之变)建立者:赵构(宋高宗)都城:临安(杭州)抗金名将:岳飞宋金对峙分界线:淮水——大散关一线南宋统治者心态:安于现状,偏安一隅。

2. 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一、辽,西夏、金与蒙古兴起的共同点是?①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②都是统一本民族后建立政权的。

③都吸收了汉族先进文化。

二、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宋金和议)的影响?消极:“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积极:避免了战争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带来破坏,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边境地区生活安定,促进了民族融合。

三、宋辽、宋夏、宋金和议的比较共同点:宋朝都给予“岁币”不同点:宋辽是兄弟相称,西夏对宋称臣,南宋向金称臣。

3. 宋朝的经济1)宋朝经济的表现2)纸币出现的原因和作用:原因: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纸币便于携带。

作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3)唐朝与宋朝市场管理的不同:唐朝:实行“坊市”分离,官府对市场严格管理,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到限制。

宋朝:打破“坊市”界限,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开始出现夜市和早市。

4)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启示经济重心的时间:奠定基础:东汉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开始时间:唐朝中后期完成时间:南宋5)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A.造船业发达,指南针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 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 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 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 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 盟约无关( D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下列4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历史(下)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单 位:河南省登封市卢店镇初级中学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第一阶段:辽、北宋、 西夏形势图
第二阶段:金、南 宋对峙形势图
学习目标:
1.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少数民 族政权辽、西夏、金的 先后兴起以及和北宋、南宋之 间的和战关系,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 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2. 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 起的作用
我们应如何评价岳飞抗金? 抗金名将 抗金英雄
宋金和议
大散关 淮水
课堂小结
民族 政权 建国 时间 民族 杰出 首领 耶律阿 保机 元昊 都城 与宋的 重大事件

10世纪初 11世纪 前期 12世纪 初期
契丹族
上京 兴庆 中都
澶渊之盟
西夏 金
党项族 女真族
宋夏议和 宋金议和
阿骨打
西 夏
辽 北宋
西 夏
3.对民族之间的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可以用异 族、侵略的说法,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 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
自读求知
政权 名称
辽( 契 丹) 北宋 西夏
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与宋关系(重 大事件)
金 南宋
政权 名称
辽( 契
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与宋关系(重 大事件)

南宋
以练促学 辽 党项 女真 阿保机 元昊
都城 会宁
兴庆 上京
二、小试牛刀
C A.地方军阀割据
C.民族政权并立
B.南北政权对峙 D.繁荣与开放
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 A.党项族 B.契丹族 C. 蒙古 D.回纥族
A)
思考:契丹的兴起与逐渐强大的 原因是什么?
接受汉族文化,重视农耕。
契 丹 人 饮 马 图
一、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1、国名:契丹(辽) 阿保机(辽太祖) 2、建立者: 3、时间: 10世纪初 上京 4、定都: 5、辽太宗时,夺取幽云十六州
返回
北 宋 东京
陈桥驿
二、陈桥驿兵变及北宋的建立 1、建立者:赵匡胤 2、时间:960年 3、定都:东京(开封) 4、巩固统治的措施: 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
D
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 女真族政权是( )
A.辽
C B.西夏 C.金
D.元
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右 图A、B、C、D中的哪一处?
三、看图讲故事
黄袍加身石碑
陈桥兵变遗址
宋太祖:赵匡胤
你能概括一下宋朝政权的特点吗?
(提示:可通过宋与辽、西夏、金之间交往的历
史来归纳。)
战:澶州之战
契丹 丹) 北宋 西夏 汉 党项
10世纪初
阿保机
上京 和:澶渊之盟
960年 11世纪前 期
赵匡胤 元 昊
东京(开封) 兴庆 宋夏议和
战:岳飞抗金 金 南宋 女真 汉 12世纪初 1127年 阿骨打 赵构 会宁 临安
和:宋金议和
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
一、契丹(辽)的兴起
美 丽 的 传 说
河南省登封市卢店镇初级中学 2015.1.
北 宋 结 束 五 代 十 国 局 面
陈桥驿
北宋
东京
你如何看待澶渊之盟的签订?
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1、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 了“岁币”。 2、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 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3、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 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 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 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 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四、西夏的建立及与北宋的关系 1、建立者:元昊 2、时 间:11世纪前期 3、定都:兴庆 4、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
五、金的建立 1、建立者:阿骨打(金太祖) 2、时间: 12世纪初期 3、定都: 会宁
女 真
第二个阶段:金、西夏与南宋
你能说说这些资料反映的是什 么故事吗?
近代名将冯玉祥评价岳飞 为“民族英雄” ,你认为准确 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