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2周生物测试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5周生

高三第五次周测生物试卷(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下列物质中一定不含有“—CO—NH—”结构的是 ( ) A.抗体B.雄性激素C.胰岛素D.酶2.某学生对一待测物质进行如下实验,假设实验步骤均正确,其进行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则其可能鉴定的物质及试剂A是( )A.鸡蛋清、斐林试剂B.鸡蛋清、碘液C.劣质奶粉、碘液D.劣质奶粉、斐林试剂3.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有关( )①细胞核的有无②核糖体的有无③细胞壁的有无④膜上磷脂的有无A.①③B.②④C.①④ D.②③4.2010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贾宗超教授、郑积敏博士,在研究中发现了在同一蛋白的同一活性中心上行使相反功能的新机制,其研究成果首先公布在顶级专业期刊《Nature》上。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活性中心”指的是酶的识别位点B.“同一蛋白”指的是酶C.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所以活性中心与反应物是一一对应关系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5.下图表示猪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过程,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上面代表细胞内或细胞外B.b表示自由扩散,可以表示氧气的运输方式与方向C.a和e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线粒体D.e可以代表丙酮酸的运输情况6.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在叶绿体中[H]的含量相对稳定,在a点时突然停止供给CO2,能表示叶绿体中[H]含量的变化曲线是 ( )7.下图1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2表示图1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 mmol/L)。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a可以是麦芽糖但不可以是乳糖B.曲线④表示在某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分钟时间内完全分解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温度一定低于曲线②和③D.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酶浓度高于曲线②和③8.下图是真核细胞内部分能量转移关系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表示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B.若⑤过程发生在缺氧状态下,则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通常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发生的过程是③④⑤D.动植物细胞中都可以含有物质A,但具体结构不同9.现有阳生和阴生植物各一种。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5-2016学年云南省德宏州梁河一中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 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42﹣或SO32﹣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3.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 Z WT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B.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B.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C.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D.聚合物()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5.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是电源的负极B.阴极的反应式是:H2O+2eˉ═H2+O2ˉ CO2+2eˉ=═CO+O2ˉC.总反应可表示为:H2O+CO2H2+CO+O2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6.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pH=9.0时,c(NH4+)>c(HCO3﹣)>c(NH2COO﹣)>c(CO32﹣)B.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c(NH4+)+c(H+)=2c(CO32﹣)+c(HCO3﹣)+c(NH2COO﹣)+c (OH﹣)C.随着CO2的通入,不断增大D.在溶液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的中间产物生成7.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15分)(2015秋•德宏州校级月考)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CH2CH3(g)CH=CH2(g)+H2(g)(1)已知化学键C﹣H C﹣C C=C H﹣H键能/kJ•molˉ1412 348 612 436计算上述反应的△H=kJ•mol﹣1.(2)维持体系总压强p恒定,在温度T时,物质的量为n、体积为V的乙苯蒸汽发生催化脱氢反应.已知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用α等符号表示).(3)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汽中掺混水蒸气(原料气中乙苯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控制反应温度600℃,并保持体系总压为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如下:①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解释说明该事实.②控制反应温度为600℃的理由是.(4)某研究机构用CO2代替水蒸气开发了绿色化学合成工艺﹣﹣﹣﹣乙苯﹣二氧化碳耦合催化脱氢制苯乙烯.保持常压和原料气比例不变,与掺水蒸汽工艺相比,在相同的生产效率下,可降低操作温度;该工艺中还能够发生反应:CO2+H2=CO+H2O,CO2+C=2CO.新工艺的特点有(填编号).①CO2与H2反应,使乙苯脱氢反应的化学平衡右移②不用高温水蒸气,可降低能量消耗③有利于减少积炭④有利用CO2资源利用.9.(18分)(2015秋•德宏州校级月考)Ⅰ.请回答:(1)H2O2的电子式.(2)煤燃烧不能用CO2灭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理由.(3)在AgCl沉淀中加入K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沉淀,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完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C2O+= Mn2++ CO2↑+.Ⅱ.化合物甲和NaAlH4都是重要的还原剂.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和H2反应生成甲.甲与水反应可产生H2,甲与AlCl3反应可得到NaAlH4.将4.8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金属钠和2.24L (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的H2.请推测并回答:(1)甲的化学式.(2)甲与AlCl3反应得到NaAlH4的化学方程式.(3)NaAlH4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甲在无水条件下可作为某些钢铁制品的脱锈剂(铁锈的成分表示为Fe2O3)脱锈过程发生的化学方程式.(5)某同学认为:用惰性气体赶尽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将铁和盐酸反应后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再与金属钠反应,得到固体物质即为纯净的甲;取该固体物质与水反应,若能产生H2,即可证明得到的甲一定是纯净的.判断该同学设想的制备和验纯方法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10.(15分)(2015秋•德宏州校级月考)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探究海带中碘含量的测定和碘的制取.实验(一)碘含量的测定取0.0100mol•Lˉ1的AgNO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取100.00mL海带浸取原液至滴定池,用电势滴定法测定碘含量.测的电动势(E)反映溶液中c(Iˉ)的变化,部分数据实验(二)碘的制取另制海带浸取原液,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下: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请回答:(1)实验(一)中的仪器名称:仪器A ,仪器B .(2)①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滴定曲线:②该次滴定终点时用去AgNO3溶液的体积为mL,计算得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为%.(3)①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漏,检漏方法为.②步骤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③下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正确的是.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B.将碘转化呈离子进入水层C.主要是除去海带浸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D.NaOH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④实验(二)中操作Z的名称是.(4)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11.(10分)(2015秋•德宏州校级月考)化合物X是一种香料,可采用乙烯与甲苯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已知:RXROH;RCHO+CH3COOR′RCH=CHCOOR′请回答:(1)E中官能团的名称是.(2)B+D→F的化学方程式.(3)X的结构简式.(4)对于化合物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发生水解反应 B.不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C.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 D.能发生银镜反应(5)下列化合物中属于F的同分异构体的是.A.B.C.CH=CHCH=CHCH=CHCH=CHCOOHD.2015-2016学年云南省德宏州梁河一中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 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考点】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分析】A、通常我们把物质的状态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某些有机化合物具有一种特殊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他们一方面像液体,具有流动性,一方面又像晶体,分子在某个方向上排列比较整齐,因而具有各向异性,这种物质叫液晶,据此解答即可;B、冰中存在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体积变大;C、纳米粒子是指粒度在1﹣100nm之间的粒子,与胶体相同,胶体的聚沉属于物理变化;D、根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为减少酸雨的产生,只要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就可以防止酸雨的产生.【解答】解:A、液晶态是指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的物质状态,像液体具有流动性,像固体具有晶体的有序性,故A正确;B、冰中存在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体积变大,则相同质量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故B正确;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但是纳米银粒子的聚集属于小颗粒的胶体离子变成大颗粒聚成下来,没有新物质生成,蛋白质的变性也可能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采用燃料脱硫技术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产生,从而防止出现酸雨,NO x的催化转化生成无污染的氮气也是减少酸雨的有效措施,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液晶的概念以及其性质、胶体的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空气污染与防治等,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42﹣或SO32﹣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氯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pH试纸;B、液体加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C、硫酸钡和AgCl均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D、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不能制得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解答】解:A、氯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pH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故A错误;B、液体加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故B正确;C、硫酸钡和AgCl均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可能含Ag+,故C错误;D、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氯化钠是大量的,制得的饱和溶液中硝酸钾量较少,不能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室中常见操作和物质的提纯与检验,难度不大,注意D为易错点,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以采用此方法提纯.3.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 Z WT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B.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分析】X、Y、Z、W为短周期元素,由元素周期表可知:X应位于第二周期,且应处于周期表中右半部分,W与X处于同一主族,且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那么X为O,W为S,据此结合选项判断即可.【解答】解:X、Y、Z、W为短周期元素,由元素周期表可知:X应位于第二周期,且应处于周期表中右半部分,W与X处于同一主族,且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那么X为O,W为S,那么Z为P,T为As,Y为Si,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由于非金属性O>S>P,故H2O>H2S>H3P,故A错误;B、S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单质,常在火山口附近,故B错误;C、YX2为SiO2,属于原子晶体,该固体熔化克服的是共价键,没有分子间作用力,故C错误;D、As处于元素周期表的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上,具有半导体的性能,T2X3为As2O3,As的化合价为+3,处于中间价,故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的位置与性质、结构的关系,难度不大,解题是时注意元素的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其应用.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B.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C.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D.聚合物()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考点】真题集萃;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分析】A.己烷有五种同分异构体;B.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为取代反应;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D.凡链节主链上只有四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且链节无双键的高聚物,其单体必为两种,在正中间画线断开,然后将四个半键闭合即可.【解答】解:A.己烷有五种同分异构体,其碳链结构分别为、、、、,己烷同分异构体为不同物质,所以其熔沸点不同,且含有支链越多其熔沸点越低,故A错误;B.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应,是苯中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硝基、磺基取代,所以都属于取代反应,故B正确;C.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条件下,高级脂肪酸和碱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水,所以实际上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该反应为皂化反应,故C正确;D.凡链节主链上只有四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且链节无双键的高聚物,其单体必为两种,在正中间画线断开,然后将四个半键闭合即可,所以聚合物()的单体是CH3CH=CH2和CH2=CH2,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高聚物单体判断、取代反应判断、同分异构体种类判断、油脂水解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这些都是高频考点,难点是同分异构体种类判断,要考虑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位置结构、碳链异构,易错选项是D.5.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是电源的负极B.阴极的反应式是:H2O+2eˉ═H2+O2ˉ CO2+2eˉ=═CO+O2ˉC.总反应可表示为:H2O+CO2H2+CO+O2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分析】A.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根据与X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判断;B.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根据反应物结合化合价的变化分析;C.根据图示以及电解的目的解答;D.根据图示知:阴极产生H2、CO,阳极产生氧气,结合C总的反应分析.【解答】解:A.根据图示知:与X相连的电极产生CO,电解H2O﹣CO2混合气体,二氧化碳得到电子生成一氧化碳,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X是电源的负极,故A正确;B.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阴极:水中的氢原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H2O+2e﹣═H2↑+O2﹣,二氧化碳得到电子生成一氧化碳,CO2+2e﹣═CO+O2﹣,故B正确;C.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根据图示知:阴极产生H2、CO,阳极产生氧气,所以总反应为:H2O+CO2H2+CO+O2,故C正确;D.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总反应为:H2O+CO2H2+CO+O2,阴极产生H2、CO,阳极产生氧气,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电解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掌握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为解答关键.6.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pH=9.0时,c(NH4+)>c(HCO3﹣)>c(NH2COO﹣)>c(CO32﹣)B.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c(NH4+)+c(H+)=2c(CO32﹣)+c(HCO3﹣)+c(NH2COO﹣)+c (OH﹣)C.随着CO2的通入,不断增大D.在溶液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的中间产物生成【考点】真题集萃;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分析】A.根据pH=9时,图象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分析;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正电荷的总浓度等于负电荷的总浓度;C.根据Kb=分析;D.根据图象可知开始没有NH2COO﹣,后来也不存在NH2COO﹣.【解答】解:A.pH=9时,图象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c(NH4+)>c(HCO3﹣)>c(NH2COO 2﹣),故A正确;﹣)>c(CO3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正电荷的总浓度等于负电荷的总浓度,则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为:c(NH4+)+c(H+)=2c(CO32﹣)+c(HCO3﹣)+c(NH2COO﹣)+c(OH﹣),故B 正确;C.已知K b=,温度一定时,K b为常数,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CO2的通入,c(NH4+)逐渐增大,则不断减小,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开始没有NH2COO﹣,后来也不存在NH2COO﹣,所以NH2COO﹣为中间产物,即在溶液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的中间产物生成,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荷守恒的应用、图象的分析与应用等,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图象的分析与应用能力.7.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考点】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设计;真题集萃.【分析】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它杂质),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硫酸,Fe2O3、Al2O3与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铁、硫酸铝,二氧化硅不反应,过滤,固体1为二氧化硅;在滤液中加入铁粉将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调节pH值使铝离子完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固体2为氢氧化铝,溶液2为硫酸亚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晶体,以此进行解答.【解答】解: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硫酸,Fe2O3、Al2O3与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铁、硫酸铝,二氧化硅不反应,过滤,固体1为二氧化硅;在滤液中加入铁粉将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调节pH值使铝离子完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固体2为氢氧化铝,溶液2为硫酸亚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晶体,A.由流程分析可知,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X为铁粉,故A正确;B.由流程分析可知,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调节pH值使铝离子完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则固体2为氢氧化铝,故B正确;C.亚铁离子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且受热易失去结晶水,所以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 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故C正确;D.在溶液1中含有铁离子和铝离子,加过量的氢氧化钠,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最终得到的是硫酸铁而不是硫酸亚铁,故D 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工艺流程的分析应用,题目难度中等,侧重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把握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15分)(2015秋•德宏州校级月考)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CH2CH3(g)CH=CH2(g)+H2(g)(1)已知化学键C﹣H C﹣C C=C H﹣H键能/kJ•molˉ1412 348 612 436计算上述反应的△H=+124 kJ•mol﹣1.(2)维持体系总压强p恒定,在温度T时,物质的量为n、体积为V的乙苯蒸汽发生催化脱氢反应.已知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用α等符号表示).(3)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汽中掺混水蒸气(原料气中乙苯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控制反应温度600℃,并保持体系总压为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如下:①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解释说明该事实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保持压强不变,加入水蒸气,容器体积应增大,等效为降低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控制反应温度为600℃的理由是600℃时乙苯的转化率与苯乙烯的选择性均较高,温度过低,反应速率较慢,转化率较低,温度过高,选择性下降,高温下可能失催化剂失去活性,且消耗能量较大.(4)某研究机构用CO2代替水蒸气开发了绿色化学合成工艺﹣﹣﹣﹣乙苯﹣二氧化碳耦合催化脱氢制苯乙烯.保持常压和原料气比例不变,与掺水蒸汽工艺相比,在相同的生产效率下,可降低操作温度;该工艺中还能够发生反应:CO2+H2=CO+H2O,CO2+C=2CO.新工艺的特点有①②③④(填编号).①CO2与H2反应,使乙苯脱氢反应的化学平衡右移②不用高温水蒸气,可降低能量消耗③有利于减少积炭④有利用CO2资源利用.【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能键能,由有机物的结构可知,应是﹣CH2CH3中总键能与﹣CH=CH2、H2总键能之差;(2)参加反应的乙苯为nα mol,则:⇌+H2开始(mol):n 0 0转化(mol):nα nα nα平衡(mol):n(1﹣α) nα nα维持体系总压强p恒定,在温度T时,由PV=nRT可知,混合气体总浓度不变,设反应后的体积为V′,则=,故V′=(1+α)V,再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K=计算解答;(3)①保持压强不变,加入水蒸气,容器体积应增大,等效为降低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②600℃时乙苯的转化率与苯乙烯的选择性均较高,结合温度对乙苯转化率、苯乙烯选择性、温度对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影响及消耗能量等,分析控制反应温度为600℃的理由;(4)①CO2与H2反应,导致氢气浓度减低,有利于乙苯脱氢反应的化学平衡右移;②由题目信息可知,在保持常压和原料气比例不变,与掺水蒸汽工艺相比,在相同的生产效率下,可降低操作温度,消耗的能量减少;③由于会发生反应CO2+C═2CO,有利于减少积炭;④CO2代替水蒸气,有利用CO2资源利用.【解答】解:(1)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能键能,由有机物的结构可知,应是﹣CH2CH3中总键能与﹣CH=CH2、H2总键能之差,故△H=(5×412+348﹣3×412﹣612﹣436)kJ•mol ﹣1=+124kJ•mol﹣1,故答案为:+124;(2)物质的量为n、体积为V的乙苯蒸气发生催化脱氢反应,参加反应的乙苯为nα mol,则:⇌+H2开始(mol):n 0 0转化(mol):nα nα nα平衡(mol):n(1﹣α) nα nα维持体系总压强p恒定,在温度T时,由PV=nRT可知,混合气体总浓度不变,设反应后的体积为V′,则=,故V′=(1+α)V,则平衡常数K=,则K==,故答案为:;(3)①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保持压强不变,加入水蒸气,容器体积应增大,等效为降低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故答案为: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保持压强不变,加入水蒸气,容器体积应增大,等效为降低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600℃时乙苯的转化率与苯乙烯的选择性均较高,温度过低,反应速率较慢,转化率较低,温度过高,选择性下降,高温下可能失催化剂失去活性,且消耗能量较大,故选择600℃左右,。
2018届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周测生物试题

2017-2018学年高三生物第二次周测一、选择题(选出每题的最佳选项,共6题,每题6分)1.下列关于人体血浆中所含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由内分泌细胞合成分泌的B .核糖体合成后以主动运输方式分泌C .某些蛋白质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D. 氧气通过血浆蛋白运输到组织细胞2.下列与细胞核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膜为双层膜结构,也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成分B.细胞核中可以进行DNA复制和转录过程C.核膜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周期性的消失和出现D.核仁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3.下列关于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需要加入龙胆紫染液对细胞进行染色B.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将下降至与外界溶液等渗C.相同条件下紫色洋葱内表皮细胞也会发生质壁分离D.若外表皮细胞死亡,能发生质壁分离但不会发生复原现象4.在田间释放适量的性引诱剂能干扰害虫的雌雄交配,是防治害虫的有效措施。
对此分析错误的是A.对环境无污染,属于化学防治B.促进害虫种群年龄组成向衰退型演变C.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间化学信息传递D.对害虫种群的出生率影响远大于性别比例5、某生物种群中,隐性个体的成体没有繁殖能力。
一个杂合子(Aa)自交,得到子一代(F1)个体。
F1个体自由交配,F2中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占F2总数的A、8/9B、1/9C、5/6D、2/36、育种工作者选用野生纯合子的家兔,进行杂交试验。
纯合灰兔和纯合白兔杂交,F1都是灰兔,F1雌雄灰兔自由交配,F2中灰兔:黑兔:白兔=9:3: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家兔的体色是由两对基因决定的,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对F1灰兔进行测交,后代表现型有3种,比例为1:1:2C.F2灰兔的基因型有3种D.F2表现型为白色的家兔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1/4二、非选择题的释放量和吸29、(12分)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测得其CO2收量如图(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请据图回答:(1)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阶段.(2)在适宜光照下,该植物25℃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5℃时的光合作用强度.30.(9分)为治理养殖场粪便污水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某地用芦苇、鱼、藻类植物、浮游动物、细菌、真菌等构建人工湿地,通过沉降、分解和做鱼的饵料等对污水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一:模拟试题一

模拟一1.在某森林公园内有一群灰喜鹊,它们是该公园中马尾松的“保护神”,这一群灰喜鹊称之为( )A.群落B.生态系统 C.生物圈D.种群2.黑藻和蓝藻都是藻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们在细胞结构上存在的根本区别主要是( )A.是否有DNA B.是否有核膜 C.是否有细胞膜D.是否有核糖体3.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所示。
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向右上方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D.向左下方4.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共同的结构基础C.说明了动植物的细胞是一样的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5.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O、C、N、H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6.米虫能够在干燥的大米中生活是因为( )A.米虫的生活不需要水B.米虫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水C.米虫可以利用氧化有机物产生的水D.米虫不向外排水,自身细胞液即可满足需要7.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少铁,血红蛋白不能合成B.Mg2+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之一,缺少Mg2+影响光合作用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碳酸钙构成骨骼、牙齿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盐中加碘8.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单体,由氨基和羧基组成B.每种蛋白质都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C.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D.组成人体的氨基酸部分能在人体内合成,而有的不能合成9.在活细胞中发生的大多数化学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物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存在方式通常有两种状态,一是游离态,另一种是被膜结构固定起来的结合态。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细胞与化学组成及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学案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与化学组成及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学案1.[2014·安徽卷] 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C.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2.[2014·广东卷] 以下细胞结构中,RNA是其结构组分的是( )A.核糖体B.液泡C.高尔基体 D.溶酶体3.[2014·江苏卷]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C.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4.[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5.[2014·全国卷]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6.[2014·海南卷] 下列过程中,不依赖膜蛋白的是( )A.CO2进出肺泡上皮细胞B.静息电位形成中K+从细胞内到细胞外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从细胞外到细胞内D.水盐调节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7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回答下列问题:(1)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龙胆紫溶液属于________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________着色。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测试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基因在染色体上学案1、已知等位基因(A、a和D、d)在两种不同物种中染色体上的位置,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1中该物种产生的配子有________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图2中该物种产生的配子有________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这两对等位基因,图中哪一种情况在形成配子的时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____ (3)若图一和图二所示的两种物种分别测交,试画出染色体图谱和基因型图谱2.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 (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B 基因A ________________。
(2)若不考虑交叉互换,该果蝇能产生配子有_______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种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 和a ,B 和b)控制,A 基因控制粉色素合成,B 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
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关系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探究两对基因(A 和a ,B 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基因型为AaBb 的植株进行自交实验。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三种类型,已给出两种类型,请将未给出的类型画在方框内。
如图所示,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②实验步骤:第一步:红花植株自交。
云南省梁河县第一中学2025届生物高三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梁河县第一中学2025届生物高三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果蝇刚毛和截毛是由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刚毛对截毛为显性。
两个刚毛果蝇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了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截毛果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 B X b,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能是X B Y b或X b Y BB.XXY截毛果蝇的出现,会使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多C.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但不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D.亲本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条数与基因b个数之比为1:12.有四位同学分别选择花生子叶、紫色洋葱鳞片叶、黑藻叶、菠菜叶进行了四组实验,内容如下:甲:将花生子叶切出薄片,用苏丹IV染液染色,用清水漂洗,制片后显微镜观察。
乙: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用1.6g/mL蔗糖溶液引流浸润,显微镜观察。
丙:撕取一片幼嫩的黑藻小叶,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显微镜观察。
丁:称取5g菠菜叶,只用无水乙醇研磨提取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肉眼观察。
以下对四位同学的实验评价,正确的是()A.甲同学应该用51%的酒精洗去浮色,才能看到细胞中的红色脂肪滴B.乙同学所用蔗糖溶液浓度太大,导致细胞死亡,无法看到质壁分离C.丙同学所用黑藻叶太厚,无法看到叶绿体围绕液泡环形流动D.丁同学用无水乙醇浓度合适,可以看到四条清晰的色素带3.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B.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D.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4.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
2025届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发生在高等植物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只能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A.CO2的生成B.肽链的形成C.RNA的合成D.葡萄糖的分解2.下列关于细胞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吸收传递转换光能的色素分布于类囊体膜上B.大肠杆菌拟核的基因成对分布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线粒体含有DNA、RNA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内质网中的酶均能催化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3.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机体可产生的免疫反应是()A.吞噬细胞处理结核杆菌后,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B.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刺激T细胞,使其增殖分化C.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靶细胞,并使其裂解死亡D.浆细胞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氧条件下葡萄糖不再发生脱氢反应B.电子传递链的发生场所线粒体内膜C.需氧呼吸产生的H2O 中的氢来自于丙酮酸和水D.丙酮酸脱去CO2生成二碳化合物的过程无ATP 生成5.对下列四幅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c+d阶段可以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图2中的温度为b时酶分子结构受到破坏,活性丧失C.图3中引起bc段和de段的变化因素都是C3化合物含量下降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相同6.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工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与细胞膜在功能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无选择透过性B.低温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但是不会影响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速率C.物质通过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出生物膜均需要载体协助D.物质运输的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胞吞和胞吐的方式都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7.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B.“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D.基因突变就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和重组8.(10分)某实验小组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对β -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下表为添加一定量化合物后,β-葡聚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2周生

2016届第二次生物周测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8分)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和种类决定了蛋白质功能B.在小麦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的种类有6种C.质量相同的糖原和脂肪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不同的D.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稻主动吸收硅离子需要根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B.甲状腺细胞能够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D.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3、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右图。
若将处于b 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A.不变B.增大C.减小D.先增后减4、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5.(2012·湖北八校联考)下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Ⅰ和Ⅲ中的某过程B.阶段Ⅰ生成的[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C.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D.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核膜上的核孔便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交流大分子物质B.成熟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与液泡、细胞膜等结构有关C.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较多与细胞消耗能量较多有关D.线粒体能够独立完成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的过程7、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RNAB.蔗糖酶能使蔗糖水解为两分子的葡萄糖,水解产物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C.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可以产生A TP,并用于物质的运输、细胞的分裂等各种生命活动D.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 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8、下图是溶酶体发生过程及其“消化”功能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高尔基体B.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e是包裹线粒体的小泡C.溶酶体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e内的d提供D.b和e融合为f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二、非选择题(42分+附加题10分)9、(14分)真核细胞内具有发达的生物膜系统,将细胞质基质分隔成不同的区室,如图是真核细胞区室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内填序号,________上填名称):(1)作为一个完整的高等动物细胞,图中还应该有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单元

月考卷遗传的基本规律考点遗传基本规律内容和应用考纲导读:分离定律实质伴性遗传月考卷数据分析:PPT原题:请看试卷34题(1)再读题目,获取信息该种羊的有角和无角由_____染色体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应该遵循_____定律,从题目信息中可以获取基因型一样,公牛和母牛中表现型不一样,即公牛中NN和Nn的表现型都为________,nn表现型为________;母牛中NN的表现型都为________,nn和Nn表现型都为________;(2)多对杂合体公羊和母羊基因型都是__________,该组羊杂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由于基因型一样,公牛和母牛中表现型不一样,所以F1母羊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F1公羊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题中可得信息黑毛和白毛由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显性是________,若位于X染色体,纯合黑毛母羊基因型为________,纯合白毛公羊基因型为________,杂交后F1的基因型______,杂交后F2的基因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所以白毛个体中性别比例________。
若位于常染色体,纯合黑毛母羊基因型为________,纯合白毛公羊基因型为________,杂交后F1的基因型______,杂交后F2的基因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所以白毛个体中性别比例____________。
所以用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不同也能说明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位置。
错因分析:从考查结果上看,(1)对于羊的伴性遗传及位于XY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的分析不清楚,尤其不能准备掌握羊的雌雄个体基因型对应表现型,伴性遗传特点各种表现型中雌性与雄性的比例。
(2)获取题目信息且能准确写出相应的基因型,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理论上推测出子代的表现型的基因型是解题的关键。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三生物午练一

午练(一)1.下列有关遗传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长绒B.性状分离指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C.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D.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2.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1∶1③圆粒豌豆的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3、(2015•盐城模拟)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形态、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没有具膜的细胞器,常用来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B.人体肝细胞膜和红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相同C.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可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D.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完全依赖于信息交流5.(2015·全国卷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6.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提供1%的CO2,乙组提供0.5%的CO2,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________。
(2)b光照强度下,要使乙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一:模拟试题

模拟三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膜的选择透过性只与蛋白质分子有关B.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C.有载体蛋白参与的运输方式就是主动运输D.生物膜的全部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2.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B.细胞核是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库C.通过核孔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3.对染色质和染色体的错误叙述是( )A.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C.染色质或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染色质或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4.质壁分离实验中的“质”和“壁”分别是指( )A.细胞质、细胞壁B.原生质层、细胞壁C.细胞质基质、细胞壁D.原生质、细胞壁5.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能量大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1之间6.除下列哪项外其余各项都可以通过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加以鉴定(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亲水性依次递减C.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D.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7.下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B.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②C.细胞膜功能越复杂,③的数量与种类越多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8.实验证明,餐后肠腔中葡萄糖浓度高于血糖浓度时,葡萄糖可以顺浓度梯度被吸收;当肠腔中葡萄糖浓度下降至小于血糖浓度时,葡萄糖仍能被迅速地吸收。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三生物周练2

9.3生物周练1. 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低B.人体细胞内氧气/二氧化碳的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C.神经纤维膜内钾离子/钠离子的值,兴奋时比静息电位时高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低2下图表示某真核生物细胞发生的某种生理作用的过程。
其中甲、乙、丙代表着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①②代表有关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葡萄糖也可以进入乙处进行氧化分解B.酵母菌和乳酸菌都可在甲和乙内发生生理过程C.物质①表示丙酮酸,物质②表示ATPD.丙表示线粒体内膜,该处能产生大量的ATP3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威胁最严重的心律失调疾病,其致病机理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
有关真核细核及核孔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核孔控制着细胞核内外某些物质的运输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因而红细胞的代谢较弱D.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核仁及核膜不一定发生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4.下列有关细胞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主要是通过被动运输实现的B.胃壁细胞吸收乙醇需要膜蛋白协助C.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D.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5.RNA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长时间的剧烈运动过程中,肌细胞中的ATP/ADP的值会显著降低B.RNA中没有氢键,某些RNA可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RNA是真核生物次要的遗传物质,含RNA的细胞器均含磷脂D.有氧呼吸过程中ATP的合成不一定伴随氧气的消耗6科研人员检测晴朗天气下露天栽培和大棚栽培的油桃的光合速率(Pn)日变化情况,并将检测结果绘制如图。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照强度增大是导致AB段、LM段Pn增加的主要原因B.致使BC段、MN段Pn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C.致使EF段、OP段Pn下降的原因是光照逐渐减弱D.适时浇水、增施农家肥是提高大田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7.如图为某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其中①~⑤表示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
梁河县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中试卷13

梁河县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 .DNA 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 .核糖体不同C .转运RNA 不同D .信使RNA 不同2.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和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进行的实验及其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1处理应为培养液5mL ,加入干酵母0.1g ,环境温度28℃B .实验2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其对应的实验结果为曲线a 所示C .b 组前6天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增加培养液后曲线与a 一致D .计数时,若视野内酵母菌数目太多可通过适当比例的稀释再进行统计3. 有关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是所有微生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需的碳源B .只有附着在豆科植物根部的微生物才能进行生物固氮C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有的属于分解者,有的属于消费者,有的属于生产者D .所有微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4. 对食物中脂肪、蛋白质和糖类都产生消化作用的是( )A .胃液B .胰液C .胆汁D .唾液5. 下列关于很瘤菌结构、功能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原核、异养、共生固氮B 、真核、自养、共生固氮C 、原核、异养、自生固氮D 、真核、自养、自生固氮6. 下列各项为某同学探究大肠杆菌群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是( )A .将少量菌种接入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B .随时添加缓冲液调节PHC .定期检测菌体数目或重量D .以细菌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制曲线7.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的酶,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B .在电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C .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 .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它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8. 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小实验,你认为哪一个结果有科学性错误( )A .叶绿素的丙酮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或出现暗带)的区域是红橙光和蓝紫光区实验组别实验处理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实验1? 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培养实验2 培养液10mL ,加入干酵母 0.1g ,环境温度28℃ 实验3培养液10mL ,加入干酵母0.1g ,环境温度5℃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后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叶绿体C.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能向光集中移动,强光下以较小的侧面对着光源D.在天气晴朗的一天上午10时左右,用钻有直径为1cm左右的小孔的锡箔纸将田间一株植物的叶片夹住,下午2时左右取下这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小孔处照光的部位呈蓝色,而被锡箔纸遮住的部分则呈白色或灰白色9. 人在冷环境中有一种特殊的反应即“寒颤”,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产热量成倍增加C、是骨骼肌发生的一种不自主的颤动B、是肾上腺素分泌减少D、为体温调节提供了一个快速而多变的产热源10. 下图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B.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11. 对绿色植物根尖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C、G、T、U五种碱基的含量分别为30%、13%、42%、0、15%,则该细胞器中完成的生理活动是()A.光合作用B.无氧呼吸C.翻译D.有氧呼吸12. 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13. 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寒颤(或战栗)”。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一:第二章第四节糖类和脂质学案缺答案

第二章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导学案班级:姓名:得分:学习目标: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自主学习】1、糖类是主要的_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构成。
(1)单糖是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分子式:______________)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常被形容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是组成DNA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是组成RNA的成分。
(2)二糖:由两分子的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
分子式为。
生活中最常见的二糖是_____。
______糖、_____糖、______糖等都是由蔗糖加工制成的。
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人和动物乳汁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_。
(3)多糖:分子式为。
植物细胞中的多糖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储能物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人和动物细胞中的糖类中的储能物质是指__________,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构成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位都是________。
2.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___、___和___,有些脂质还含有___和___。
常见的脂质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1)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
组成脂肪的化学元素只有________。
作用:(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6周生物测试含答案

第六周生物周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二总分题号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B.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C.细胞内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D.甲流病毒、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含有RNA和蛋白质2.右图表示某种植物在最适温度和0.03%的CO2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合成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若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则改变的环境因素是( )A.适当提高温度B.增大光强度C.适当增加CO2浓度D.增加酶的数量3.下表为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有关酶的实验方案,则a和b试管的颜色分别是()A.砖红色沉淀;蓝色B.紫色;紫色C.紫色;蓝色D.砖红色沉淀;紫色4.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酶和ATP是细胞代谢的重要条件,无论是光合作用还是细胞呼吸都与酶和ATP有关B.只有具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具有线粒体的细胞才能进行有氧呼吸C.如果有氧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消耗的O2体积与释放的CO2体积相等D.叶肉细胞在一定强度的光照下,可能既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5.下图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bc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C.ac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D.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则b 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6.甲图和乙图表示某植物在适宜的CO2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中,在A点上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B.从乙图可以看出,当超过一定温度后,光合作用的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D.若光照强度突然由A变为B,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量会增加7.连续分裂的细胞,计算细胞周期开始的时间应从什么时期开始()A.细胞形成时B.细胞核开始形成时C.染色体出现时D.染色体消失时8.为确诊一患者的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
2023年高三州统测模拟生物考试(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一中)

选择题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答案】B【解析】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而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A项正确;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B项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在个体发育中,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合成特异性蛋白质的过程,即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项正确;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离体的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D项正确。
选择题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 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答案】C【解析】某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打开,说明该物质会阻碍DNA分子的解旋,因此会阻碍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抑制细胞增殖,A、B、D三项均正确;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项错误。
选择题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C.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答案】A【解析】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2、分析题文: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届第二次生物周测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和种类决定了蛋白质功能
B.在小麦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的种类有6种
C.质量相同的糖原和脂肪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不同的
D.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主动吸收硅离子需要根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
B.甲状腺细胞能够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D.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3、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右图。
若将处于b 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后减
4、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
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5.(2012·湖北八校联考)下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Ⅰ和Ⅲ中的某过程
B.阶段Ⅰ生成的[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
C.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
D.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膜上的核孔便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交流大分子物质
B.成熟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与液泡、细胞膜等结构有关
C.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较多与细胞消耗能量较多有关
D.线粒体能够独立完成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的过程
7、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RNA
B.蔗糖酶能使蔗糖水解为两分子的葡萄糖,水解产物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C.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可以产生A TP,并用于物质的运输、细胞的分裂等各种生命活动
D.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 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8、下图是溶酶体发生过程及其“消化”功能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高尔基体
B.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e是包裹线粒体的小泡
C.溶酶体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e内的d提供
D.b和e融合为f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二、非选择题(42分+附加题10分)
9、(14分)真核细胞内具有发达的生物膜系统,将细胞质基质分隔成不同的区室,如图是
真核细胞区室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内填序号,________上填名称):
(1)作为一个完整的高等动物细胞,图中还应该有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
(2)生物膜一般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但[]________可以,如
______________(物质名称)可以通过该结构。
(3)在浆细胞中明显发达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
(4)研究发现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结构⑥明显发达(较大),这可能是因为⑥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5)发达的细胞内膜结构使真核细胞区室化,对于细胞代谢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2分)如图一所示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
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①②③④代表物质运输方式。
图二表示物质通过膜运输的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O2浓度(横坐标)的变化。
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有关问题。
(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
物膜”这一事实。
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图一中所示的[]__________。
(2)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
鱼体内多余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3)蟾蜍心肌细胞吸收Ca2+、K+、C6H12O6的方式相同,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
细胞,则Ca2+、K+、C6H12O6等物质吸收均受到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若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Ca2+吸收明显减少,但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图一中所示的转运Ca2+的[]__________的活动。
(4)图二与图一中的________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一致。
图中曲线出现BC段的主要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1·海南卷,16分)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1)构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时,用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DNA后,可能产生黏性末端,
也可能产生________末端。
若要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使其直接进行连接,则应选择能使二者产生__________(相同、不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酶。
(2)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时,构建的表达载体含有人胰岛素基因及其启动子等,其
中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用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时,常用________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以利于表达载体进入;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用标记的胰岛素基因片段作探针与mRNA杂交,该杂交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转录的mRNA是否翻译成________,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3)如果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
质粒的________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___上。
12、(附加题10分)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填“C”、“N”或“O”)。
(3)实验第11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
和。
参考答案
1——4 ACBC
5——8 ADDC
6、(1)核糖体、中心体
(2)⑦核膜RNA、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DNA聚合酶、解旋酶(举一例即可)
(3)③高尔基体④内质网
(4)参与核糖体的形成(形成核糖体RNA)(5)保证细胞内各种代谢高效、有序地进行
7、(1)甲磷脂双分子层
(2)协助扩散
(3)缺少ATP乙载体蛋白
(4)④载体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能量的供应也是有限的
8、(1)平相同
(2)提供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结合位点,驱动基因转录Ca2+分子杂交
胰岛素原(蛋白质)
(3)T-DNA 染色体
9、(1)苏丹Ⅲ(Ⅳ)橘黄色(红色)(2)O
(3)适宜的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