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英文化差异——以宗教习语翻译为案例
浅议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 关键词 】习语 文化 差 异 习语 翻 译
[ 中图分类号]H 5 【 19 文献标 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5 4 (0 0 7 16 1 9 59 2 {)0 ~0 —0 0 1
在 中英悠 久 的历史 、文化 宝库 中 ,拥 有 大量 的习语 。 习语是一种语 言在发展进程 中,经过 长期的社会实践所形成 的独 特、固定的短语或短句 。就广义而言 ,它包括 成语、谚 语、俚语、俗语 、格言和歇后语等 。习语 短小精悍 ,寓意深 刻,具有浓厚的 民族和地方色彩 ,蕴涵着 诸多文化信息 ,是 语言 中最富有 民族文化特色 的部 分。但由于中英不同的文化 背景 ,习语的表达含义和形式有相像之 处,也有貌合神离的
浅议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张岩 ( 北华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 院 吉林 吉林 12 1 ) 3 0 3
[ 摘要】习语是 民族语 言的精华 ,它承 载着一个 民族 浓郁 的文化特 色和丰 富的文化 信息,反映 出各个 民族不 同的语言 色彩 ,不同的历 史典故、地理环境 、宗教 信仰、风俗 习惯,有着极其丰 富的文化内涵。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文化差异
( )历史典故 。中英历史文化博大精深 ,历史典故成 一 为文化 中的瑰 宝,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 富的历 史文 化信 息,最 能体现 历史文化的特点 。英汉两种语言 中,习语 多源 于 历 史故 事 、神 话 、 寓 言 与 民间 传 说 。这 些 习语 结 构 简 单 、 意义深远 ,往往 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 。例如 “ 卧 薪尝胆 ”源 自 《 记 ・ 王勾践世家》 ,用来形容刻苦 自励 史 越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论中英文习语翻译
翻译 是在不 同语言之间架起 的一座桥梁 , 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 同的地理环境、 气候条件和社会制度 中, 逐渐形成 不同的文化传 统、风 土人情和社会生活习惯 。作为人类认知世界 的工具— —语言 ,也不可避免地 带有明显 的民族特色。 每个 民族都有它 自己的习语 ,这些 习语反映 了该 民族对世界、对 人生、对生活 中各种事物的理解和判 断。 由于各 民族 的文化差异,使各 民族 的习语各具风采 。习语是反映民族文化共性和差异性的一个 窗口, 从中可 以观察到各个民族相似 的或特有 的习惯 。因此 ,文化因素在习语翻译 中是非常重要的。翻译理论家 尤金・ 奈达指 出:对于真正的成功的翻译 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 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 其作用 的文化背 景中才有意义 。Ⅲ的确, 由于不 同语言 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 文化差异,而这种文化差异就
一
即使知道诸葛亮也不一定知道周瑜是何许人,这就 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这样的例子还有如 “ 东施效 颦 ” 滥竽充数 ”等等 。同样 ,英语典故习语多来 、“ 自《 圣经 》和古希腊 、古罗马神话 ,如 A hls cie’ l he ( el 唯一致命弱点) et n’w t l 一败涂 、m eo e a r o( S eo 地 ) ee p ’ w b ( 远 完 不 成 的工 作 ) 、P nl e e 永 o S 、a P n oa o 潘多拉之盒黍灾难、麻烦、祸害的 adr’ b x( S 根源 )等。如果不 了解这些习语所产生的文化背景 和历史渊源, 在翻译时就会造成误解甚至是闹笑话 。
比如在中国龙是传说中的上四历史典故天的神物中国皇帝自喻为龙而在西方国家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dragon的意义却是怪物魔鬼凶习语这些习语看似结构简单然而由于产生的特四习惯用法定历史背景使其蕴含的意义深远且带有浓厚的民baker指出英语国家的人们习惯把一句谚语的族色彩与地方色彩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当我们在翻译英汉习语时,往往会遇到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文化差异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价值观、习俗、传统和社会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在习语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使得我们在翻译时必须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
从词汇角度来看,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尤为明显。
例如,英语中的“in the same boat”和汉语中的“同舟共济”都表达了共同的意境,但在文化背景上却大相径庭。
英语中的“in the same boat”源自欧洲的航海文化,而汉语中的“同舟共济”则源自中国的传统水文化。
同样,英语中的“black sheep”和汉语中的“害群之马”虽然都表示“不合群的人”,但在文化意象上却存在差异。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深入理解习语的文化内涵,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从语法和表达方式方面来看,英汉习语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
英语常常采用比喻、拟人、反语等修辞手法,而汉语则更注重对仗、平衡和和谐。
例如,英语中的“talking through one's hat”和汉语中的“纸上谈兵”都表示“空谈”,但英语中的比喻让人产生更加直观的感受。
英语中的习语往往言简意赅,而汉语中的习语则更为凝练、含蓄。
例如,“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和“家丑不可外扬”都表达了相似的意境,但英语中的习语更显得简洁有力。
针对这些文化差异,我们在翻译英汉习语时需要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
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习语,我们可以采用直接音译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同时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例如,英语中的“情人节”(Valentine’s Day)就直接音译为“瓦伦丁节”,既保留了其文化源头,又让中国读者更容易接受。
对于一些在意象和语法表达上存在明显差异的习语,我们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
这种方法更注重译文的生动性和准确性,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涵。
例如,“to break the ice”可意译为“打破僵局”,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原意。
浅析文化差异和习语翻译
浅析文化差异和习语翻译摘要: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作为语言精华的习语更是沉积了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因此英汉习语翻译常会遇到许多困难。
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四个方面阐述中英两国文化差异对各自习语形成的影响,并详细说明英汉习语互译中处理这种文化差异的几种常用译法。
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差异;习语翻译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生存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
华夏民族生活在广袤肥沃的东亚大陆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就显得至关重要。
因此,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农业和土地有关的成语。
如“斩草除根”“风调雨顺”“山穷水尽”“挥金如土”等。
英国则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
历史上航海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英语中也就有了许多与水、鱼以及航海有关的习语。
如aseaasater,drinlieafish,toisstheboat、allatsea。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
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
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
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Iparetheetoasuer’sday?Thouareorelovelyandoreteperate。
历史典故从一定角度上说,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沉淀,汉语中大量的习语都是以本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传统、习惯等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探究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 任何一种语言都反 映了与其相应 的文 化。 英语和汉语是两门完全不 同的语言体系, 体现 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 文化体系。一个民族 的语言势必反映该 民族的文化 , 中西方不同的 语言决定了它们之 间必然存在着交流上 的障碍 , 即文化差异。 由此 可见 , 言作为文化 的组成部分 , 语 反映 了该 民族 丰富多彩 的文化现 象。 英汉语言中都拥有大量的习语 , 习语具有形象 、 简练、 寓意深刻、 机智 幽默等特点 。换句话说 , 习语是语言 的精华 , 因而习语在体现 语言 的文化差异上 , 比其他语言成分更具有典型性 、 代表性 。
I 文化 研究
英汉 习语 的文 化差 异及 其翻 译 探 究
付 宝岩 王 景琳
河北 ・ 皇 岛 秦 060 ) 600 ( 皇 岛市第一 中学 高三物理组 秦
中图 分 类号 : 5 H0 9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 7 9 (0 9)5 2 8 0 17 —8 42 0 0 —3 - 1
目 了然 、 的意 在 言 外 、 的有 多层 意 思 , 有 有 翻译 时 必 须根 据 上 下 文 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它的意义。王左 良先生说 过: 翻译 工作 者必须 “ 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在翻译 习语 时 , 不仅 要忠实地传达 原文的语 言意义, 还要准确地阐述原作的文化内涵 。通过两种语言 文化的对 比, 可能地保证原文与译文等效或等值 , 尽 使译 文读者 能 够获得与原文读 者如 出一辙或大致相同的感受 。要翻译好习语 , 大 致应遵循 以下具体方法 :
一
21 直 译 法 .
1 英 汉 习语 的 文 化 差异
11 生 存 环 境 的 差异 .
浅析宗教文化的英汉翻译
浅析宗教文化的英汉翻译摘要:宗教是人类文化的总要组成部分。
在西方,宗教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形成西方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之一。
英汉翻译不仅包含语言本身,还涉及许多与宗教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
在翻译工作中,要将语言和文化有效地联系起来,提高文化差异意识,才能更好实现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宗教;文化;语言;翻译一、宗教文化及其意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记录并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
在英语语言中,不乏一些富有本民族风俗习惯及价值观的习语及表达。
因此不同民族的交流,不仅是不同语言的交流,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融会贯通。
而翻译恰恰为此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
但有时由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经常出现意义被扭曲或理解错误。
因此作为一名译者,其任务不仅是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还有其内在的文化知识。
而宗教文化,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文化因素,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语言。
如果对其宗教文化没有透彻理解,也许一篇好的译文就会毁于一旦。
正如翻译大师奈达所言:“一篇成功的翻译,掌握二元文化要比双语能力更重要,因为词汇只有在相应的文化下才能发挥其作用。
”根据奈达对文化因素的分类,他将其分为:生态文化、语言文化、物质文化、宗教文化及社会文化。
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势必会对语言造成极大影响。
这种影响在英语语言中极为明显。
由于社会背景,在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宗教的确占据在他们日常生活中。
这种历史悠久的宗教信仰,正如我们中国儒家的传统思想一样,从某种程度上说造就了他们独特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他们每天都在使用的交流工具:语言。
由于东西方宗教文化的明显差异,在英汉翻译中,我们特别需要对其宗教背景知识认真了解,以便顺利完成跨文化交流工作。
二、宗教对英语及其翻译的影响英语中宗教(relig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religae,其本意是使紧紧联结。
这种词源上的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为是由某种教义或道德准则而使信徒们联结起来,使人们对神圣信仰、义务和崇拜。
浅谈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和习语翻译
浅谈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和习语翻译摘要: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而固定的表达方式。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反映在习语中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即环境、风俗、宗教、历史等方面的差异。
文化差异对习语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而同时习语的文化因素也是翻译中的难点。
翻译者应极力探索习语翻译的合适途径,以使译文既能保持原文的特色,又能清楚地表达意思。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习语翻译Abstract: An idiom is a phrase which is an established and fixed part of a particular language. Idioms are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they bear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a nation. The culture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idioms are mainly shown in four aspects. They are 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 custom, religion and history. Cultural difference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idiom formation, and the cultural factors in idioms are difficult points in idiom transla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proper methods should be used to make the translated versions both keep the national features and convey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Key words: idioms, cultural differences, idiom translation1习语的含义及特点习语的含义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
从中西文化差异探讨英汉习语翻译
从中西文化差异探讨英汉习语翻译摘要:同一句话,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反映有时是不同的,甚至会截然相反。
究其原因是说话双方没有真正了解对方的文化,因此,完全有必要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研究。
习语是各国文化的精髓,反映各国的风俗习惯,他作为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充分反映出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因此,本文从最能体现中西文化差异的习语着手,论述习语在下述各方面中所反应的中西文化差异,即地理环境,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心理文化的差异探讨英汉习语汉译及翻译。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翻译引言语言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作为语言精华的习语,他们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是语言的核心与精华,是语言放映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本民族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什么叫文化?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是复杂体,它包括了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和习惯。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幽默、含蓄,或典雅、严肃,不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而且言简意赅,给人一种美得享受。
然而由于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历史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别,英汉习语承载着各自的民族文化信息和文化特色,它们与其文化传统紧密相连,融为一体。
1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1.1 生存环境的差异由于中西方地理环境的迥异,英语和汉语存在着许多反映其地理环境特点的习语。
由于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英国是个岛国),其渔业和航海业在英国经济生活中占有具足轻重的地位。
由此,在英语的习语中就大量出现了与航海和捕鱼有关的习语,如:like a fish out of water.比喻“处在陌生的环境中不自在”;burn one’s boats.比喻“破釜沉舟,自断退路”;all at sea.表示“不知所措”的意思。
而中国的地理环境与其相差甚大,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
英汉习语的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英汉习语的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包含着丰富多彩的习语。
它们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
翻译者只有在熟悉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的同时,又熟谙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最大限度地传达语言载体所承载的全部信息,最大限度地完成与原文的交换。
本文论述了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并以实例说明了英汉习语翻译的几种常见方法,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英汉习语中西文化差异翻译一、引言习语是某种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
本文所说的英语习语(idioms)是就其广义而言的,包括俗语(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expressions)和典故(allusions)等。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习语,这些习语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并且习语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由于地域、历史、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英汉两种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色及文化信息。
因此习语的翻译不仅要翻译出源语习语的形象、修辞方法,还要翻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并充分注重其文化差异。
本文通过探讨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提出习语翻译的基本策略。
二、英汉习语的中西文化差异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存环境的差异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
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英汉隐喻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分析
英汉隐喻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分析隐喻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英语和汉语所依托的文化背景存在差异,英汉隐喻在表达和理解上也呈现出诸多不同。
深入探讨英汉隐喻的文化差异,并分析相应的翻译策略,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提升翻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英汉隐喻的文化差异(一)宗教信仰的影响宗教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和中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具体的宗教内容和信仰方式大不相同。
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圣经》中的诸多典故和意象常被用于隐喻表达。
例如,“the forbidden fruit”(禁果)隐喻那些诱人但被禁止的事物。
而在中国,佛教和道教对文化的影响较大,像“临时抱佛脚”这样的隐喻,反映了佛教在人们思维和语言中的渗透。
(二)历史典故的差异英美国家有着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成为隐喻的来源。
比如,“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意指遭遇重大失败,这源于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的惨败。
中国历史悠久,丰富的历史典故也被广泛运用在隐喻中,“鸿门宴”就常用来隐喻不怀好意的宴请。
(三)风俗习惯的不同风俗习惯的差异也导致了英汉隐喻的区别。
在西方,白色通常象征纯洁和美好,“a white day”表示吉祥的日子。
而在中国,白色多用于丧葬场合,常与悲伤、不祥相关。
(四)自然环境的差别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发达,很多与海洋、船舶相关的隐喻常见于英语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和农耕在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瑞雪兆丰年”这类与农业生产有关的隐喻十分常见。
(五)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较为直接和线性,注重个体和逻辑分析。
这在隐喻表达上体现为直接、明确。
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偏向综合和迂回,更强调整体和意境。
例如,英语中说“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直接表达爱一个人就要接受他的一切,而汉语的“爱屋及乌”则更具含蓄和形象性。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摘要:习语是各国文化的精髓。
反映各国的风俗习愤。
它作为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充分反映出英汉两种语官的文化差异。
因此,本文从最能体现中西文化差异的习语着手,论述习语在文化上几个方面中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
此外,英汉习语的翻译不应只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
更应是文化的交流。
掌握习语的翻译,对于培养语言的领悟能力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翻译习语是人们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提炼出来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精华。
习语往往是一种形象化的语言,用来比喻事物,二般都短小精悍、易懂易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而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
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英汉习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1、生存环境的差异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
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feel under the water(感觉不适),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all at sea(不知所措),betweenthe devil anddeep sea(进退两难)。
另外,由于地域条件的差异,导致英汉两个民族对“东风”与“西风”的理解截然不同。
在汉语中“东风”常是褒义词,东风吹后大地回春,万物吐绿,象征着蓬勃生机。
在英语中,“东风”与“西风”的象征意义与汉语恰恰相反。
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吹绿了英伦诸岛。
雪莱(P.B.Shelly)在《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中讴歌了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到来的西风,表现了他对人类美好未来的乐观态度。
英汉互译中的中西宗教文化差异
英汉互译中的中西宗教文化差异世界由于各民族的宗教特色而显得丰富多彩,但中西宗教文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英汉互译的难度。
本文分析了英汉互译中的一些个例,探讨了中西宗教在信仰、概念和意识上的差异,以便译者深刻认识宗教文化差异的问题,充分发挥翻译作为文化交流工具的作用。
标签:宗教文化差异翻译不同民族通过语言沟通的深度,更多地取决于人们对于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因此,翻译已成为一种转换各民族间文化模式的手段。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
从英汉互译的一些个例分析中,我们也能对两种语言所依托的宗教文化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一、宗教信仰的差异在文化策略上,宗教文化团结人群、增强思想凝聚力和行为一致性;在政治作用上,宗教文化帮助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维护秩序;在宗教意义上,宗教文化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幻想性的安慰。
在目的论上,中西宗教是一致的;不同在于,西方人多数信仰基督教,中国人则以信佛为主。
现代英语的形成与宗教改革运动和《圣经》的英译密切相关,”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a present at the creation,w hen the clays begin to breathe”,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而人来自尘土,因此”creation”被译作上帝的创造而”clay”指人;汉语中的”谢天谢地”经常被译为”Thank goodness”,”天地”对应”goodness(上帝)”。
二、宗教概念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玉帝”、”阎王”、”龙王”和”老天爷”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存在,西方人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从某种层面看,”老天爷”和”God”并不对等,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中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时,译为”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似乎神形兼备,但由于不同的宗教背景和深层的文化差异,译文就有使刘姥姥由信佛变成基督教徒之嫌,从受众的角度看,译文称不上原汁原味。
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
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习语是每个语言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的智慧。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习语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往往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给习语的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本文将围绕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展开讨论。
一、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中英两国拥有着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习语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两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中西方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了习语表达的差异。
中文习语中的“以柔克刚”和英文中的“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表达了不同的文化观念。
在中文中,“以柔克刚”强调通过柔和的手段来对待强硬的问题,反映了中国人讲究柔和、平和的价值观;而英文中的“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则强调一举两得,追求高效率和结果,反映了西方人务实的思维方式。
中英两国的职业和社会制度也带来了习语表达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尊老爱幼的社会,讲究“家和万事兴”,这在中文习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英国是一个注重自由和个性的国家,讲究“天下为公”,英文习语更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由。
中文中的“国色天香”强调国色天香,美丽动人,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的追求;而英文中的“devil's advocate”则强调挑战权威,发表不同见解,体现了西方人讲究个人独立和自由的思维方式。
中英两国的宗教信仰和历史传统也对习语表达产生了影响。
中国是一个多神教的国家,儒释道三教合一,因此在中文习语中常常出现对神灵和佛教文化的表达;而英国是一个天主教传统的国家,基督教文化在英文习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文中的“炼石成金”和英文中的“sour grapes”分别反映了中国人追求神话传统和英文中人们对基督教故事的理解。
二、中英习语的翻译方法由于中英两国文化差异的存在,习语的翻译不仅要求翻译人员精通两国语言,还需要对两国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有深入的理解。
英汉习语的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习语 是 某 种 语 言经 过 长 期 使 用 而 提 炼 出 来 的 固定 短 语 或 短 句 。本 文 所 说 的 英 语 习 语 ( i ) 就 其 广 义 而言 的 , 括 io 是 d ms 包 俗 语 (ol ua s s 、 语 ( rv r s 、 c l q il m ) 谚 o i po eb ) 俚语 (ln ,x rsin ) s g e pe s s a o 和 典 故 ( l s n ) 。英 语 和 汉 语 是 两 种 高 度 发 展 的语 言 , al i s 等 u o 因 而 都 拥 有 大 量 的习 语 , 些 习 语 是 语 言 中 的重 要 修 辞 手段 , 这 具 有 鲜 明 的形 象 和 恰 当 的 比喻 ,并 且 习 语 中 还 蕴 藏 着 丰 富 的文 化 信 息 。 由于 地 域 、 历史 、 教 、 俗 等 方 面 的差 异 , 汉 习语 宗 习 英 承 载 着 英 汉 两 种 文 化 不 同 的 民族 特 色 及 文 化 信 息 。 因 此 习 语 的翻 译 不 仅 要 翻 译 出源 语 习 语 的形 象 、 辞 方 法 , 要 翻 译 出 修 还 其 民族 特 色 和 地 方 特 色 , 充 分 注 重 其 文 化 差 异 。 文 通 过 探 并 本 讨 英 汉 习 语 的 文 化 差 异 , 出 习语 翻 译 的基 本 策 略 。 提 二 、 汉 习 语 的 中 西 文化 差 异 英 由于 地 理 历 史 、 教 信 仰 、 活 习俗 等 方 面 的差 异 , 汉 宗 生 英 习 语 承 载 着 不 同 的 民族 文 化 特 色 和文 化 信 息 ,它 们 与 文 化 传 统 紧 密 相 连 , 可 分 割 。语 言 作 为 文 化 的 一 个 组 成 部 分 , 映 不 反 个 民族 丰 富 多 彩 的文 化 现 象 。英 汉 习语 所 反 映 的 文 化 差 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英宗教文化意象的差异
中英宗教文化意象的差异摘要: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普遍思想传统。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巨著《历史研究》中指出一种文明形态就是其宗教的表达方式。
他把宗教信仰视为精神活动的根基,认为各种文明社会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生机源泉是宗教信仰。
本文在阐述中英宗教文化渊源的基础上分析了中英宗教文化意象的差异。
关键词:中英宗教文化;意象;对比引言黑格尔认为,从宗教与民族性的关系看,“宗教和政治原则,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1]。
基于这一看法,宗教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和世俗的政治权力和文化联系在一起。
所以,考察欧洲各国的政体,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凡以新教为国教的国家,绝大多数采用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而天主教国家的政体则多共和制。
这意味着政体选择与宗教形态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2]。
纵观世界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无一例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都要受到世界四大文化体系(即大中华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和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圈)中的一个或若干个文化的直接间接影响,而东南亚则更加与众不同,世界四大文化都汇集在这里,对这个地区的文化、文学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东方三大文化的影响更为悠久和深远。
以下将结合中英宗教文化意象的差异进行阐述。
一、中英宗教文化渊源中国传统宗教经过战国时期的百花齐放,形成后来的儒家道家并存的局面,传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得儒家成为正统的统治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以及以佛教为主的多宗教思想为基础。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治”,反对一味的刑杀治国;天命论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在道德观上强调“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认识论上,宣扬有“生而知之者”,但也强调“学而知之”,“多见多知”[3]。
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是整个欧洲文明的基础。
希腊文化的民主和人道倾向,使这一文化有可能成为完完全全的精神价值,从而使欧洲文化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占据并保持世界的主导地位。
探讨中英文化差异——以宗教习语翻译为案例精编版
探讨中英文化差异——以宗教习语翻译为案例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试析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2 合作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3 Scarlett’s Pragmatism in Gone with the Wind4 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求5 从《远眺》看翁达杰的立体主义叙事形式6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7 从英汉广告语言特点分析中西方文化价值观8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of Love in Charles Dickens’s A Tale of Two Cities9 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及应用研究10 《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1112 英语姓名的文化内涵13 A Study 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Phonetic Teaching of Spoken English in JEFC14 英汉礼貌原则的比较分析15 A Probe into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Neologisms16 欲望与死亡——对马丁伊登的精神分析17 A Contrast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Scarlet Letter18 简•奥斯丁的女权主义在《理智与情感》中的体现19 女性主义解读《傲慢与偏见》中的柯林斯20 商务合同英语的语言特征21 F eminist Consciousness Shown on Scarlett O'Hara Impacts upon Today's Female22 对《别对我说谎》中非言语因素的分析23 从生态主义观解读《愤怒的葡萄》24 性别差异在外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25 跨文化交际中的商务礼仪26 从《纯真年代》中的女性角色看伊迪斯•华顿的女性意识27 由女性“奴性”潜意识解析玛利娅姆多舛命运28 从文化角度谈旅游翻译29 《简爱》和《藻海无边》的女主人公的对比研究30 论奥斯丁女性主义观点在《爱玛》中的体现31 论交际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32 试比较中美中学历史教育中历史思维的培养33 论爱丽丝·沃克《紫色》中西丽女性自我的缺失与重塑34 跨文化交际中恭维语的语用失误及其文化透视35 O n the Disposal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36 美国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体现37 浅析英语粘着词素及其在词汇教学中的实用价值38 文化语境维度下中餐菜名的英译研究39 中文商标英译研究40 中英植物词语隐喻的文化对比41 大卫王:在希伯来世界中的社会地位42 浅析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43 解析斯嘉丽的性格及其对现代社会女性的借鉴意义44 从安利(中国)的成功看直销模式在我国的发展45 《雾都孤儿》中批判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分析46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中文旅游文本翻译47 数字“三”的文化意蕴及其翻译方法48 任务型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49 探究斯蒂芬•克莱恩诗集中的三类意象——以《黑骑者》为例50 A Comparison of the Dragon Culture in the East and the Sheep Culture in the West51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动物意象研究52 《傲慢与偏见》中的三种不同婚姻的分析53 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学研究54 英语课堂中的非传统学习策略55 《远大前程》中皮普成长的心路历程56 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重新解读57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两个概念的区别研究:以公示语为例58 T hackeray’s Ambival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Women in Vanity Fair59 英国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的研究60 守望爱情的孤独勇士--论电影《暮光之城》爱德华的永恒魅力61 论《黑夜中的旅人》中主人公的信仰冲突与融合62 [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忠诚:困境与重塑63 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纯洁一词不同理解的分析64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玛吉的悲剧成因65 T 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66 商务演讲中的跨文化障碍67 《可以吃的女人》女性主义解读68 《蝴蝶梦》中的女性成长主题研究69 《红字》中霍桑的女性观70 解析凯瑟琳的爱情与婚姻之分离71 《宠儿》中黑人母亲角色的解读72 英汉翻译中文化负迁移引起的偏误分析73 《人性的污点》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与社会原因的分析74 论《小妇人》中女性人物塑造的两重性75 语境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76 F inancial Translation Industrialization77 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自由内涵78 谈电影片名的翻译79 中餐菜单英译的归化与异化80 李白《静夜思》六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81 对《觉醒》的女权主义解读82 《喧嚣与骚动》的创作技巧研究83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苔丝》84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85 产品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86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87 从女性主义解读《芒果街上的小屋》88 美国战争电影的人性和文化透视--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89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企业外宣资料的英译研究90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东西方爱情比较91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对策研究92 从《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分析E.M.福斯特笔下的女性意识93 论被动句的翻译94 从儿童心理角度看儿童文学中的对话翻译95 模糊语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语用研究96 浅析中西方颜色词所隐含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97 《雨中的猫》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98 外交语言策略中的合作原则99 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马丁•伊登》100 评《傲慢与偏见》中卢卡斯小姐101 汉英称赞语的对比研究102 对大学课程中“旅游英语”的教材分析103 An Imitation of the Primitive Society: Evil of Human Nature in Lord of the Flies104 普通话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105 从民族文化心理差异角度看功能对等论在商标翻译中的运用106 译员主体性在歌曲《我有个梦》歌词翻译中的体现107 谈英语文学作品名称的汉译108 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看美国梦109 徒劳的追求——对《宠儿》中黑尔的悲剧分析110 翻译中的字词选择111 海明威文学作品中青年和老年人物关系对比探究112 A Study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in Beloved 113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Approach to Teaching Listen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114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重生115 从《喜福会》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看身份的寻求116 从中西传统节日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117 《简爱》与《呼啸山庄》女主人公比较分析118 汉语中英语借词及其语言文化影响119 在经济全球化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120 论《西游记》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以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英译本为例121 Roger Chillingworth in The Scarlet Letter Viewed from the Humanistic Perspective122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123 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124 《等待野蛮人》中的寓言式写作手法125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126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外贸函电翻译127 我国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现存的问题与对策128 米字旗下的荣耀与忐忑——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的社会价值观129 从文化视角谈中美儿童家庭教育观和教育方法的差异130 孤独的神秘与永恒的自由追求——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131 从麦琪的礼物中折射出欧亨利对已故妻子的爱132 汉语动词和翻译133 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134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135 索尔贝娄的《银碟》中父子关系的分析136 《女勇士》中美国华裔身份危机的探寻137 《愤怒的葡萄》的生态主义分析138 浅析希腊罗马文化对英语词汇的影响139 论《阿芒提拉多酒桶》中文学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140 《傲慢与偏见》中经济对婚姻的影响141 从《基督山伯爵》看亚历山大•大仲马的金钱观142 中美文化视野中对个人主义的认同差异143 《荒原》中的神话溯源144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145 中西方饮酒礼仪的比较146 商务谈判中话语的顺应性研究147 外来词的翻译方法初探148 欲望与命运--《推销员之死》与《旅行推销员之死》中主人公的悲剧根源之比较149 从《打鱼人和他的灵魂》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150 英语幽默的认知语用分析151 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152 《白象似的群山》中话语权利争夺探究153 美国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体现154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自由155 合作原则视角下探析广告语篇中省略的会话含意156 《麦田中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异化157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生与死158 浅析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159 解析凯瑟琳的爱情与婚姻之分离160 由王尔德的《莎乐美》探究法国象征主义对其唯美主义的影响161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162 从文化差异视角论旅游文本翻译中的词汇空缺163 分析《基督山伯爵》爱德蒙的二重性格164 英语高尔夫新闻中隐喻的认知分析165 小学英语单词情趣教学初探166 《宠儿》中的女性形象分析167 《动物庄园》中的黑色幽默分析168 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英文电影片名汉译169 论《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艺术效果170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乔丹•贝克的人物分析171 The Glossology and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of Harry Potter172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幽默的比较173 商务英语中的冗余现象及语用功能174 对《傲慢与偏见》中贝内特太太及其女儿们的人物评论175 《推销员之死》的文化解读176 中美幼儿教育对比研究177 从《绝望主妇》各主角看美国家庭问题178 论《阿甘正传》中的美国梦179 《欢乐之家》中丽莉追求婚姻时的自我矛盾180 魔法世界的双重间谍——《哈利波特》西佛勒斯•斯内普的矛盾形象分析181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182 从就餐细节看中美儿童个性能力的差异183 论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三美原则的再现184 From Dormancy to Revival—A Feminist Study on Kate Chopin’s Awakening185 人性的堕落——解析《蝇王》人性恶的主题186 中英广告的文化差异及翻译187 Metaphors in the Themes of Of Mice and Men188 论广告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189 从《狼图腾》和《野性的呼唤》中狼的意象比较中西方生态意识190 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191 汉民族节日名称英译中的文化价值取向研究192 探讨中英文化差异——以宗教习语翻译为案例193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电影片名英译中的运用分析194 A Stu dy of the Protagonist’s Pursuit of Identity in Invisible Man195 归化与异化在文学翻译中的融合应用——评《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习语196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Chapter Title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197 Influence of Western Food Culture upon Chinese People198 从合作性原则看品牌代言中广告语的使用199 论《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物的影响200 Landscape Poems in Seven-character Quatrains and Sonnet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中英文化差异——以宗教习语翻译为案例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试析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2 合作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3 Scarlett’s Pragmatism in Gone with the Wind4 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求5 从《远眺》看翁达杰的立体主义叙事形式6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7 从英汉广告语言特点分析中西方文化价值观8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of Love in Charles Dickens’s A Tale of Two Cities9 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及应用研究10 《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1112 英语姓名的文化内涵13 A Study 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Phonetic Teaching of Spoken English in JEFC14 英汉礼貌原则的比较分析15 A Probe into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Neologisms16 欲望与死亡——对马丁伊登的精神分析失与重塑34 跨文化交际中恭维语的语用失误及其文化透视35 O n the Disposal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36 美国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体现37 浅析英语粘着词素及其在词汇教学中的实用价值38 文化语境维度下中餐菜名的英译研究39 中文商标英译研究40 中英植物词语隐喻的文化对比41 大卫王:在希伯来世界中的社会地位42 浅析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43 解析斯嘉丽的性格及其对现代社会女性的借鉴意义44 从安利(中国)的成功看直销模式在我国的发展45 《雾都孤儿》中批判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分析46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中文旅游文本翻译47 数字“三”的文化意蕴及其翻译方法48 任务型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49 探究斯蒂芬•克莱恩诗集中的三类意象——以《黑骑者》为例50 A Comparison of the Dragon Culture in the East and the Sheep Culture in the West51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动物意象研究52 《傲慢与偏见》中的三种不同婚姻的分析53 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学研究54 英语课堂中的非传统学习策略55 《远大前程》中皮普成长的心路历程56 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重新解读57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两个概念的区别研究:以公示语为例58 T hackeray’s Ambival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Women in Vanity Fair59 英国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的研究60 守望爱情的孤独勇士--论电影《暮光之城》爱德华的永恒魅力61 论《黑夜中的旅人》中主人公的信仰冲突与融合62 [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忠诚:困境与重塑63 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纯洁一词不同理解的分析64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玛吉的悲剧成因65 T 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66 商务演讲中的跨文化障碍67 《可以吃的女人》女性主义解读68 《蝴蝶梦》中的女性成长主题研究69 《红字》中霍桑的女性观70 解析凯瑟琳的爱情与婚姻之分离71 《宠儿》中黑人母亲角色的解读72 英汉翻译中文化负迁移引起的偏误分析73 《人性的污点》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与社会原因的分析74 论《小妇人》中女性人物塑造的两重性75 语境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76 F inancial Translation Industrialization77 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自由内涵78 谈电影片名的翻译79 中餐菜单英译的归化与异化80 李白《静夜思》六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81 对《觉醒》的女权主义解读82 《喧嚣与骚动》的创作技巧研究83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苔丝》84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85 产品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86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87 从女性主义解读《芒果街上的小屋》88 美国战争电影的人性和文化透视--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89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企业外宣资料的英译研究90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东西方爱情比较91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对策研究92 从《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分析E.M.福斯特笔下的女性意识93 论被动句的翻译94 从儿童心理角度看儿童文学中的对话翻译95 模糊语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语用研究96 浅析中西方颜色词所隐含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97 《雨中的猫》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98 外交语言策略中的合作原则99 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马丁•伊登》100 评《傲慢与偏见》中卢卡斯小姐101 汉英称赞语的对比研究102 对大学课程中“旅游英语”的教材分析103 An Imitation of the Primitive Society: Evil of Human Nature in Lord of the Flies104 普通话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105 从民族文化心理差异角度看功能对等论在商标翻译中的运用106 译员主体性在歌曲《我有个梦》歌词翻译中的体现107 谈英语文学作品名称的汉译108 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看美国梦109 徒劳的追求——对《宠儿》中黑尔的悲剧分析110 翻译中的字词选择111 海明威文学作品中青年和老年人物关系对比探究112 A Study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in Beloved 113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Approach to Teaching Listen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114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重生115 从《喜福会》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看身份的寻求116 从中西传统节日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117 《简爱》与《呼啸山庄》女主人公比较分析118 汉语中英语借词及其语言文化影响119 在经济全球化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120 论《西游记》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以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英译本为例121 Roger Chillingworth in The Scarlet Letter Viewed from the Humanistic Perspective122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123 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124 《等待野蛮人》中的寓言式写作手法125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126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外贸函电翻译127 我国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现存的问题与对策128 米字旗下的荣耀与忐忑——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的社会价值观129 从文化视角谈中美儿童家庭教育观和教育方法的差异130 孤独的神秘与永恒的自由追求——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131 从麦琪的礼物中折射出欧亨利对已故妻子的爱132 汉语动词和翻译133 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134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135 索尔贝娄的《银碟》中父子关系的分析136 《女勇士》中美国华裔身份危机的探寻137 《愤怒的葡萄》的生态主义分析138 浅析希腊罗马文化对英语词汇的影响139 论《阿芒提拉多酒桶》中文学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140 《傲慢与偏见》中经济对婚姻的影响141 从《基督山伯爵》看亚历山大•大仲马的金钱观142 中美文化视野中对个人主义的认同差异143 《荒原》中的神话溯源144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145 中西方饮酒礼仪的比较146 商务谈判中话语的顺应性研究147 外来词的翻译方法初探148 欲望与命运--《推销员之死》与《旅行推销员之死》中主人公的悲剧根源之比较149 从《打鱼人和他的灵魂》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150 英语幽默的认知语用分析151 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152 《白象似的群山》中话语权利争夺探究153 美国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体现154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自由155 合作原则视角下探析广告语篇中省略的会话含意156 《麦田中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异化157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生与死158 浅析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159 解析凯瑟琳的爱情与婚姻之分离160 由王尔德的《莎乐美》探究法国象征主义对其唯美主义的影响161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162 从文化差异视角论旅游文本翻译中的词汇空缺163 分析《基督山伯爵》爱德蒙的二重性格164 英语高尔夫新闻中隐喻的认知分析165 小学英语单词情趣教学初探166 《宠儿》中的女性形象分析167 《动物庄园》中的黑色幽默分析168 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英文电影片名汉译169 论《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艺术效果170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乔丹•贝克的人物分析171 The Glossology and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of Harry Potter172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幽默的比较173 商务英语中的冗余现象及语用功能174 对《傲慢与偏见》中贝内特太太及其女儿们的人物评论175 《推销员之死》的文化解读176 中美幼儿教育对比研究177 从《绝望主妇》各主角看美国家庭问题178 论《阿甘正传》中的美国梦179 《欢乐之家》中丽莉追求婚姻时的自我矛盾180 魔法世界的双重间谍——《哈利波特》西佛勒斯•斯内普的矛盾形象分析181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182 从就餐细节看中美儿童个性能力的差异183 论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三美原则的再现184 From Dormancy to Revival—A Feminist Study on Kate Chopin’s Awakening185 人性的堕落——解析《蝇王》人性恶的主题186 中英广告的文化差异及翻译187 Metaphors in the Themes of Of Mice and Men188 论广告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189 从《狼图腾》和《野性的呼唤》中狼的意象比较中西方生态意识190 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191 汉民族节日名称英译中的文化价值取向研究192 探讨中英文化差异——以宗教习语翻译为案例193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电影片名英译中的运用分析194 A Study of the Protagonist’s Pursuit of Identity in Invisible Man195 归化与异化在文学翻译中的融合应用——评《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习语196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Chapter Title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197 Influence of Western Food Culture upon Chinese People198 从合作性原则看品牌代言中广告语的使用199 论《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物的影响200 Landscape Poems in Seven-character Quatrains and Sonn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