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说课稿 初中历史说课稿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章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说课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出现的标志 原始农业
生活时间流域 半坡居民
生活时间流域 河姆渡居民
农耕生活状况
第三单元
原 始 说农 课耕 生 活
农耕生活状况
教学方法 目标分析 学情分析 流 程
原 始 说农 课耕 生 活
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已有的学习经验: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学 科,关于学习方法和学科特点还未掌握。 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通过观看电视剧等影视作 品,对本课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但不能透过现象 看本质,不能区分文学作品和史实之间的区别。
1. 图片导入,明确目标
设计意图与目的: 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引入正题。
2.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自学指导】
独立完成 组内讨论 小组汇报
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与目的: 培养自主学习及小组合 作互助能力。掌握基本 历史知识。
3. 代表汇报,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与目的: 通过填写表格,对比, 概括总结。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分析归纳
教学方法 目标分析 学情分析 流 程
原 始 说农 课耕 生 活
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五、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新授课的适用模式:
(一)多元导入 (二)自主学习 (三)代表汇报 (四)拓展提升 (五)课堂小结 (六)链接会考 明确目标 合作交流 教师点拨 难点突破 单元回归 达标测试
生 活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 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 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 慧与淳朴的情感。
三、目标分析
教学重点:半坡居民、河姆渡人 教学难点:原始农业产生的标志
第2课__《原始的农耕生活》说课稿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说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五部分。
一、教材分析1、课标解读本课以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为例,了解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南北两种类型的代表。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介绍了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展示了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几个世界性的贡献,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
3、三维目标①知识与水平:通过本课学习,比较全面的掌握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水平和全面分析问题的水平②过程与方法:带着问题预习教材,学会自主学习;观察图片资料,掌握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表格归类对比,初步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水平。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先民们对人类社会做出的特有的贡献,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祖先尊敬之情。
4、教学重点与难点我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课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了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并采取了相对应的突破方法。
本课的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为了突破本课重点,我将利用几组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两种居民的不同。
本课的难点是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突破难点的方法:联系第1课中“北京人”“山顶洞人”相关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对比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
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和扩展延伸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在古今中外交流史上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自学水平不强,针对这些特点,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再现历史情景,增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加深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法与学法1、使用图片展示法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比较两种原始居民文化的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2、使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水平;3、使用对比归纳法,通过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比较两种原始农耕居民在生产和生活上的不同,培养学生的对比归纳水平。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 》word教案文档三篇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三篇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三篇篇一一、概述1、课名:《原始的农耕生活》,是人教课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一堂历史课;2、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3、《原始的农耕生活》是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的第二课,主要介绍氏族公社时期的历史。
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状况;(2)初步理解原始农耕经济的生产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3)通过阅读历史资料,想象私有财产的产生过程,认识到私有财产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表现,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初步形成提取图片信息和历史想象的能力;(2)通过阅读简短的文字材料,初步形成有理解的阅读能力;(3)通过简单的对比分析,形成初步的归类、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祖国原始先民创造原始农耕文化的艰苦条件,对祖先在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做出的伟大贡献产生敬仰之情;(2)通过分析河姆渡和半坡文化的房屋结构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了解古代先民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体会古人的探索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已经学习过有关原始社会的知识。
对氏族公社时期的生活状况有一定的了解;(2)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形象思维比较强;(3)学生阅读历史图片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还比较弱,还没有养成阅读历史图片的自觉习惯;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重点解决方案: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历史图片,阅读参考资料和教材,引导学生想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场面,使学生对原始农耕生活形成具体形象的印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程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的第2课,主要是介绍原始农耕生活的内容。
从人类的狩猎采集社会到农耕社会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古代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及其对社会和文明的影响。
本课程重点介绍了农耕社会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原始老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社会结构,以及从低级到高级文明的发展过程。
二、教学目标1、了解原始老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社会结构,如家庭、氏族、部落等,从而认识其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了解农耕社会是如何产生的,从而明白人类农耕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3、了解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如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并明白其产生的原因和作用。
4、学习如何使用考古工具,了解其过程,从而将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更好地了解古代文明。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特点,认识其对社会和文明的影响。
难点: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演化过程、社会发展特点,了解考古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四、教学方法1、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以让学生和老师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采用多种方法,例如文字读物分析与讨论,道具演示,图解解析等最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
3、重视实践操作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张图片,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演化过程,观察图片中各个历史时期的文明发展特点,并探讨这些文化的一些基本概括性特征。
2、知识传授(1)介绍原始农耕生活的生产方式及其文化特点。
对单调萎靡的原始时代中人类的生产方式进行课堂上的精细解析、讲解,让学生了解了生产方式的演变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2)介绍农耕文化的发展特点。
讲解生产方式的改变如何改变整个社会的发展,社会中的贫富分化是怎么产生的,从而让学生明白,原始社会当中的生产方式直接影响到了文化、阶层等各个方面。
3、实践操作进行考古工具的使用教学,让学生自己亲手操作,用考古教具进行实践。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精选4篇)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精选4篇)《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篇1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学习目标】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学习目标】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七上p7—9 力量要求:识记【学问梳理】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河姆渡原始农耕遗址位于流域的省市,距今约年,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的房子。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半坡原始农耕遗址位于流域的省市四周的半坡村,距今约年,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居住的房子,能制造颜色鲜丽的。
【自主检测】1.◆(苏州) XX年11月,被确认为我国发觉的最早人工栽培水稻地区之一的苏州草鞋山遗址又有新的考古发觉,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化内涵。
在下列远古人类中,也已经种植水稻的是()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聊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觉,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3.假如你是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生活中不行能消失的是()a b c d4. 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夫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觉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积累。
这处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5、能最早种植粟、制造彩陶、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6. XX年11月至XX年1月,“至尊国礼”(即世界各国领导人馈赠给我国领导人的宝贵礼品)在西安半坡博物馆隆重展出。
下列关于该博物馆说法,正确的是()①它是在半坡遗址发觉后建立的②它只是用来保藏和展现“至尊国礼”③它展出了半坡遗址中出土的历史文物④它展现再现了我国原始农耕的图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 下列文物出土于同一原始文化遗址,生活在该遗址的原始居民:()①已经工使用磨制石器②会纺线织布③烧制陶器④ 拥有成熟的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元谋人、河姆渡遗址都分布在()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辽河流域9.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原始的农耕生活》说课稿
《原始的农耕生活》说课稿△自我简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原始的农耕生活》,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五个方面谈自己的课堂教学构思及理论依据:△说教材(一)教材简析:《原始的农耕生活》是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的内容。
原始社会演化可分为原始采猎业和原始农牧业。
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年纪尚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具有探索精神。
但较难忍受枯燥的说教和单方面的知识灌输,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也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对原始农业缺乏直观的了解。
(三)教学重难点:半坡遗址是一处比较完整典型的母系氏族村落遗址,全面反映了原始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状况,所以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是本课的重点。
由于年代久远,加上现在学生缺乏对古代农业的认识,各地气候不同造成学生对原始农耕状况认识不足,所以原始农耕生活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说教学目标:依据课标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通过观摩分析,形成初步的历史结论,培养基本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设置问题,激起学生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认识概括问题特征。
方法是观摩法、比较法,设计探究问题余学生质疑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是学生体验先民的智慧,感受先民做出的巨大贡献,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了解古人生活的艰辛,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培养意志力,让学生珍爱生命。
△说教法:在农村,学生课外阅读条件有限,不能了解更多的知识,所以讲解法是必不可少,七年级学生为增加兴趣,还要适用多媒体教法,问题探究法。
△说学法:根据学情分析和贯彻“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理念,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进行学习指导。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说课稿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原始农耕生活》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二课,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基本情况。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特点、农耕工具、农耕生活方式以及农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社会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较为模糊。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对一些概念和现象感到困惑,如原始农耕的定义、农耕工具的作用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特点、农耕工具、农耕生活方式以及农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原始农耕生活的特点、农耕工具、农耕生活方式以及农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难点:原始农耕生活的形成过程,以及农耕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提问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图片、文物复制品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原始农耕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古代农耕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特点、农耕工具、农耕生活方式。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原始农耕生活的形成过程,以及农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讲授法:教师讲解原始农耕生活的相关知识,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5.提问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原始农耕生活的重要性和意义。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原始农耕生活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原始农耕生活1.特点:天然谷仓、丰衣足食、部族首领、集体劳作2.工具:耒耜、石刀、石斧3.生活方式:定居、房屋、火种4.社会发展: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出现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主要介绍了中国原始社会的农耕生活。
这一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原始农耕的兴起、半坡文化和良渚文化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情况,认识原始农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原始农耕生活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但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历史概念和名词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基本情况,认识原始农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原始农耕的兴起、半坡文化和良渚文化等。
2.教学难点:原始农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半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原始农耕生活的特点。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原始农耕的兴起、半坡文化和良渚文化等。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原始农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讲授法:教师讲解原始农耕生活的相关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5.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原始农耕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7.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原始农耕生活的优点和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原始农耕生活1.兴起:原因、时间、地点2.半坡文化:特点、代表、影响3.良渚文化:特点、代表、影响4.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生产力、社会结构、文化传承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原始农耕生活知识的掌握程度。
原始的农耕生活说课稿
原始的农耕生活说课稿原始的农耕生活说课稿1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知道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通过采集或狩猎获取食物,我们都是农村的学生,我们现在吃的食物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回答:从地里种出来的等等)对,这是就是农业,那我们祖先从什么时侯开始从事以种植农作物为起点的农业生产的呢?今天我们就体验一下我们祖先的农耕生活。
我们的课本在众多的先民的`遗址中选出了三个供同学体验,哪三个呢?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看谁先找到?(学生回答: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大汶口居民)对,我们重点学习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
(二)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建构让学生阅读教材后完成,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填写下面表格,再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最终完成所填内容(课前印制,学生每人一份) 教师需讲解:1、磨制石器比打制石器先进,因此前者为新石器,后者为旧石器,上节课所学习的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就是用的旧石器。
2、在讲述的同时PPT展示相关图片(三)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1、通过对表格中的内容分析你认为哪一居民的文明程度更高?其根源是什么?教师引导:从工具的使用、原始手工业、音乐绘画等方面分析学生探究结论:半坡居民的文明程度更高;其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即磨制石器的普遍使用。
(需教师讲解)教师总结提升:磨制石器的普遍使用提高了农作物的收成,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使人们可有多余的粮食发展养殖业,有相对空余的时间去进行手工业业生产,所以生产力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2、从表格中还可以看出来,两者居民所住的房屋不同,主要农作物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同?教师引导:从两个文明遗址所处的地区(流域)去分析学生探究结论:长江流域炎热、湿热、多雨,房屋要防潮防水,干栏式房屋可以做到;这种气侯又适合水稻的生长;而黄河流域相对寒冷、干旱、少雨,半穴式房屋可以保温;而粟这种作物耐干旱。
1.2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知道中国原始农业出现的时间,了解目前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的主要农作物稻、粟、黍均发现于中国,认识到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知道考古发掘的南、北两个原始农耕时代的典型代表——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揭示了我没过原始农业的概况,区域特征及发展水平,表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进步是人类迈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家国情怀】能够结合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等内容,说明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重点:重点突出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通过考古发现,从农作物的种植、定居生活,工作工具,房屋建筑等方面,突出反映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早期区域性的农业文明特征。
难点:体现了原始农耕文明的发展水平,证实了我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
【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完成本课教学【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早期人类的历史,了解了他们是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但大家想想,单纯的依靠采集和狩猎来获取食物,会有哪些不足之处呢?生1:冬天食物匮乏、会经常挨饿生2:有时为了获得食物要走到很远的地方师: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原始人的生活有保障呢?生1:种地、储存粮食生2:将一时吃不了的动物饲养起来,留到食物短缺的时候再吃师:是啊,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进行农业生产、饲养家畜,是解决食物来源不稳定问题的最好办法,农耕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请同学观看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广袤的领土上出现了非常多的原始农耕遗址,其中很有原始人类已经逐渐走出洞穴来到陆地修建房屋,他聚集在一起,聚落由此出现。
在人类走出洞穴来到平地的同时,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北京人获取食物的方式是采集和狩猎),到了原始农耕时代,我国先民对各类可食植物的认识逐渐加深,大约在2万年前,他们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帮助这些植物更好的生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说课稿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教材分析1. 地位和作用本课教材在本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原始的农耕生活是中国古代经济繁荣的基础。
本课以半坡、河姆渡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7000年到距今六千年的远古历史。
在此期间,一方面,我国远古居民活动足迹不断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另一方面,人们在生活生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原始农业逐步发展,并成为主要经济形态,人们逐步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采集和渔猎生活,过度到比较稳定的农耕生活,从而奠定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基础。
我国地域广阔,存在着多处经济文化区域,而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两个最主要的区域,半坡反映了黄河流域的状况,河姆渡又是长江流域重要的代表,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同学们明白我国南北共同发展,共同构筑远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的历史事实。
同时对促进学生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作用。
2.教材的内容分析: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四个子目展开叙述。
第一目是原始农耕的发明;第二目是河姆渡居民种水稻;第三目是半坡原始居民栽培粟;第四目是房屋式样各不同。
3.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一学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喜欢直观有趣的历史故事,并且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联系现实生活,通过收集资料、观察图片、情景模拟、体验交流等环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让他们在体验中感知历史、认识历史。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河姆渡和半坡居民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精品说课稿(参考)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说课稿说课内容: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基本设计理念: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运用问题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以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识图、分析、比较、语言表达等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具体说,还可以包含热爱劳动,学会生存,不怕困难,开动脑筋;热爱自己的祖国、民族、文化遗产等情感目标。
三、教材分析和教学过程(一)重点和难点本课简要介绍了祖国境内旧石器时代远古居民的生活景象。
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及南北,十分丰富。
本课只是讲了三个典型: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以发现头盖骨化石闻名世界的北京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山顶洞人。
“北京人”是本课的重点。
北京人是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它的发现成为古人类考古和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北京人”这一子目从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艰苦的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等内容,全面而简要地勾画了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山顶洞人”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比北京人晚数十万年,已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时期。
“山顶洞人”这一子目从体质形态、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使用骨针缝制衣服、结成氏族等方面,展现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反映出他们与北京人相比所取得的长足进步。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业与村落生活》说课稿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业与村落生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原始农业与村落生活》是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发展以及村落生活的状况。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数据,为学生提供了关于原始农业与村落生活的全面认识。
内容主要包括:原始农业的兴起、农业工具的演变、村落生活的特点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原始村落生活的风貌。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针对原始农业与村落生活的具体内容,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对农业工具的演变、村落生活的特点等方面存在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发展过程,掌握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农业工具的演变以及村落生活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原始农业的起源、发展过程,农业工具的演变以及村落生活的特点。
2.教学难点:农业工具的演变过程及其意义,原始村落生活的风貌。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情景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史料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原始农业与村落生活的状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古代农业的图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从而引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原始农业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农业工具的演变。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如农业工具的演变过程及其意义,村落生活的特点等。
4.情景教学: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原始农业的耕作过程,感受原始村落的生活风貌。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
这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特点。
教材内容详细,图文并茂,通过丰富的史料,让学生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相对于高年级学生,他们的历史知识基础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可以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特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农耕文明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原始农耕生活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特点。
2.教学难点:原始农耕生活的发展过程以及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原始农耕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原始农耕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特点。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惑。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原始农耕生活案例,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特点。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原始农耕生活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特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7.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原始农耕生活说课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目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熟悉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 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过程
第三环节:小组合作,合作探究 通过安排一次活动和两次探究,来突破本课的重点。 活动一:通过阅读课本,完成下列表格
原始 时期 区域 代表 建筑 生产工 生产生
定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中国原始农业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 自学能力不强,针对这些特点,教学中我借助图 片、表格等多种方式,增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 加深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五个环节来完成:[歌曲激趣,导入新 课]、[预习导读,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合作探究]、 [课堂总结,知识梳理]、[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第一环节:歌曲激趣,导入新课
一、教材分析
2、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和河姆渡、
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文物图,寻找图
中的历史信息,初步分析、解释图中的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
认同之心,培养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一、教材分析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
居民
类型
具 活情况
半坡 居民
河姆 渡人
三、教学过程
第三环节:小组合作,合作探究 活动过程: 1、小组自主完成表格。 2、各小组展示。 3、小组互相点评修正并加以补充。
目的: 通过对比,掌握南北两种居民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
的对比归纳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 会学习。
202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说课稿新人教版
-完成测试:学生需要认真完成课堂测试,准确回答问题。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提问法: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测试法:通过设计课堂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作用与目的: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原始农耕生活的相关知识。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鼓励法:通过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作用与目的: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原始的农耕生活》的说课稿各位专家领导:你们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说的课题是《原始的农耕生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处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7000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
在此期间,一方面,我国远古居民活动足迹不断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另一方面,人们在生活生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原始农业逐步发展,并成为主要经济形态,人们逐步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采集和渔猎生活,过度到比较稳定的农耕生活,从而奠定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基础。
我国地域广阔,存在着多处经济文化区域,而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两个最主要的区域,半坡反映了黄河流域的状况,河姆渡又是长江流域重要的代表,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同学们明白我国南北共同发展,共同构筑远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的历史事实。
同时对促进学生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作用。
2.教材的内容要素分析:
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
第一目是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第二目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第三目是大汶口原始居民。
3.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主体,又是学习客体,因而,了解学生是教学的必要前提。
七年级学生对学习历史有浓厚兴趣,但没有预习历史的习惯,因而课堂必须留给学生阅读教材时间,加上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比较适合根据一定的学习任务分段阅读。
同时七年级学生接受能力有限,不需要教师补充太多课外知识,因而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在课堂上完成教学目标。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望强烈,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有主动学习的愿望。
这样便于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出发,通过较多图片、小故事、小常识等资料入手,抽丝拨茧,逐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一学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喜欢直观有趣的历史故事,并且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联系现实生活,通过收集资料、观察图片、情景模拟、体验交流等环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让他们在体验中感知历史、认识历史。
4.课题的教学目标要求: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5.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把握好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的共同特征: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第二,注意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反映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特点的影响,不同时间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变化。
例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虽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种;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特别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第三,注意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的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的影响;第四,注意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
教学难点是:大汶口文化
依据: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
当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考虑到这些概念和结论初一学生难于掌握,课文略而不写,只用一段小字介绍大汶口晚期墓葬中随葬品多寡悬殊的状况,教学中可由此联系第1课中“北京人”“山顶洞人”有关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对比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
6.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选择:
结合实际情况,本课教学中我准备采用讲述法、提问法、图示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启发式教学,使深长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本课教学主要采取“分组学导”的教学模式,即学生进行恰当的分组(一个班级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6—7人),然后先学后导,从学生预习课文开始,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进行信息加工,归纳整理,之后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故事法、谐音法、编歌诀法、归纳总结法、知识结构法、比较法、互议法、直观法等)。
在探究中形成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向交流,教师在双基落实和反馈的过程中加以点拨和适时鼓励,形成以学生为主的“自学——反馈——点拨——识记”的四环节的模式。
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创新探索的广阔空间,在保持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统优势的前提下,积极打造“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真正促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遵循“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主要采用创设历史情景、合作探究、开放式教学和激励教学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联系实际等学习形式,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激励性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使课堂更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本节课的图片等资料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要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提高授课效率,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就是要采用多媒体演示的直观教学来创设历史情景,拉近历史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并积极地进行讨论。
师生平等的交流,就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化解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还较多地运用比较法等
《历史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初步了解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现实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7.练习内容安排: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第页练一练:
目的:巩固基础知识
第页活动与探究:
目的:培养深长辨证地评价历史事件,并联系现实,增强学习历史的现实性。
第页动脑筋: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能力。
在老师启发帮助下课堂口头完成第页动脑筋:
目的:这道题是为了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由学生口头回答。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2.讲新课
3.课堂小结
4.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