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中职语文二册综合测试题

合集下载

语文中职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语文中职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语文中职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语文中职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不是成语的是:A. 画龙点睛B. 刻舟求剑C. 一叶障目D. 一箭双雕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岳阳楼记》B. 《滕王阁序》C. 《醉翁亭记》D. 《出师表》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有才华。

B. 经过老师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这种不正之风,必须坚决制止。

D.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很突出,结构也很清晰。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 《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

C.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

D. 《三国演义》是清代作家罗贯中所著。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______小说。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

8.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______”三部分。

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中的名句。

10.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唐代诗人王勃的《______》中的名句。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1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

四、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也不甘示落,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曳。

孩子们在田野上奔跑,放风筝,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春天。

13. 文章中描述了春天的哪些景象?14. 文章中“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5. 文章中“孩子们在田野上奔跑,放风筝,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春天”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五、作文题(30分)16. 请以“我的理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中职生二年级语文考试卷

中职生二年级语文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神焕发焕然一新B. 妙手回春情不自禁C. 满载而归翻箱倒柜D. 破釜沉舟雪中送炭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要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勇夺金牌,为学校争了光。

C. 他虽然成绩不好,但是非常努力,老师很欣赏他。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

3. 下列词语中,与“生机勃勃”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活泼可爱B. 精神焕发C. 充满活力D. 风华正茂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B. 他学习非常刻苦,像一只小蜜蜂,不停地采蜜。

C.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像一阵春风。

D. 他的脸色苍白,像一张白纸。

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一项是:A. 慷慨大方B. 勇往直前C. 艰苦卓绝D. 欣喜若狂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很喜欢看书,尤其是科幻小说。

B. 她今天去了公园,看见了很多花。

C. 他回答说:“好的,我一定会努力。

”D. 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两遍了。

7.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今天心情特别好,笑得像朵花。

B. 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这个方案真是太好了,我们一致通过。

D. 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

8.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小村庄里。

B.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

C. 他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D. 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狗。

9. 下列句子中,句子成分残缺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B. 他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C.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D. 她在演讲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10.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讲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完整版)人教版中职语文二册综合测试题.doc

(完整版)人教版中职语文二册综合测试题.doc

⋯⋯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2011—— 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2011 春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时间: 120 分钟分数:100分)第 I 卷 (选择题共50分)一.( 16 分,每小题 2 分)C.星期天我登门拜访你,你在家恭候吧。

D.我们一定提供优质服务,欢迎各位光临。

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古时,“左迁”指的是升官。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望”指的是农历每月初一。

D.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他们的词作反映了驱逐金人,统一中原的壮志。

8.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号考⋯__ ⋯__ ⋯__ ⋯__ ⋯__ ⋯_⋯⋯考_ ⋯__ ⋯_⋯⋯封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千仞( r ěn)嬉戏( x ī)轶事( di ē)...B. 作揖( j ī)鳟鱼( zūn)枯燥( zào )...C. 谥号( yì)旗帜( zh ì)撒娇( sā)...D .敷衍( yǎn)慷慨( kǎ i )汲水( j 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慰藉娇健参予如愿以偿B. 侥幸寒暄刻画措落有致C. 编纂端详提炼令人震奋D. 落寞恬静沧桑风华正茂叫喳喳( zh ā).削苹果( xi āo).螺旋式( lu ó).紧箍咒( gū).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A.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上片以写景为主,主要描写赤壁的景色,同时兼怀古人。

B.首三句,仿佛是远景描写,江水浩荡,奔流不息,送走一代风流人物。

C.次三句,铺陈其事,是近景的定格,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

D. “人道是”三字,表明作者知道此处是赤壁古战场,咏写古事,抒发感叹。

人教版中职语文二册1-3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中职语文二册1-3单元测试题

2010年上半年期中考试09秋《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种 分数100 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 .句读.(.d òu ) 阿.谀(ē) 经传.(zhu àn ) 创.痛(chu āng )B .怪诞.(d àn ) 延宕.(d àng )忏.悔(qi ān ) 祈祷.(d ǎo )C .暴虐.(n üâ) 横.暴(h âng ) 罪孽.(ni â) 按捺.(n à)D .嗔怒(ch ēn )省.得(x ǐng ) 演绎.(y ì) 嫁奁.(li án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不可估量 记忆有新 慷慨得志 躁而相逐B .赠谥美显 重于社稷 教学严谨 酿就难题C .钻刁古怪 顺利成章 偌大京城 轻解罗裳D .人海茫茫 衷心喜悦 投环道路 坚忍不拔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 .紊.乱(乱) 迁延..(拖延) 探本溯.源(由上游往下游走)B .审慎..(周密而谨慎) 虔.敬(恭敬) 冥.思苦想(暗中)C .瞩.望.(期望;期待) 延宕..(拖延) 无稽.之谈(查考)D .陨.落(牺牲) 臆.想(主观地) 以讹.传讹(错误) 4.下列语句的停顿,标示正确的一句是( )。

A .道之不传也/久矣 B .李氏/子蟠C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D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5.下列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

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

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 。

A .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逼赶要行 B .重则藤条便打,轻则痛骂C .逼赶要行,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D .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 6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中等职业中学语文测试卷(含答案)

中等职业中学语文测试卷(含答案)

中等职业中学语文测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及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考生在答题卡上答题,在原题上的答案无效。

3、请监考老师将原题装订在一起,答题卡与作文装订在一起。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24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奢望(shē)潋滟(liàn)蓦地(mù)万斛闲愁(hú)B 殷勤(yīn)虬干(qiú)酣眠(hān)惶悚不安(sǒng)C 跫音(qún)雾霭(ǎi)誊写(téng)姿态翩然(piān)D 煤屑(xiè)独处(chù)颤动(chàn)漫不经心(jīng)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猖獗敷衍倩影含辛如苦B 丰姿春维袅娜没精打采C 虹霓炫耀猬集闲情逸志D 朗照弥望风致鸟语盈耳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 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 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 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4.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国际互联网传递着世界的最新消息,它______了各国文化,使越来越多的人互相了解。

(2)要合法经营,不能靠搞歪门邪道来________。

(3)一小时后,这匹烈性大红马终于被他________了。

(4)这地区曾一度山洪________,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中职语文第二册期末卷 附答案 (2)

中职语文第二册期末卷  附答案 (2)

中职语文期末卷一、选择题(共5题,每小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栅.栏(zhà)枯涸.(hé)稽.首(jǐ)盘虬.卧龙(qiú)B.脑髓.(suí)冗.杂(rǒng)躯壳.(qiào) 叱咤.风云(zhà)C.犷.野(kuàng)遒劲.(jìng)憎.恶(zēng)大煞.风景(shā)D.镂.空(lòu)坠.落(zhuì)解剖.(pōu)强聒.不舍(gu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眼花缭乱央求闪烁哂笑B.奇路亡羊慌谬憧憬鼓瑟C.望洋心叹撰写白皙揣摩D.张皇失措蹒跚狼藉屏帐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老家院子里长满了蔬菜,远远望去,瓜田李下....,好不温馨。

B. 他的性格太过卓尔不群....,与我们打不到一片去。

C. 现代小说可说是汗牛充栋....,得精选阅读才不会浪费时间。

D.小李每次补考都不过,真可谓是屡试不爽....。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洋与生命》是一篇介绍海洋生物学知识的哲理散文,揭示了海洋与生命的关系,饱含着对海洋的无限热爱。

B.《窃读记》细腻生动地记叙了“我”的阅读经历,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C.《故都的秋》在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恋故乡的真情的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深远的忧思和独特的审美意趣。

作《师说》的目的只是为了送给李子蟠,用以勉励他读书。

D.《子路、曾析、冉有、公西华侍坐》记叙了孔子与子路、曾析、冉有、公西华四个弟子在一起畅谈理想的融洽场景。

5.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过一样;又像()着轻纱的梦。

A.照升浸罩B.洒飘泡蒙C.泻浮洗笼D.淌升洗浮二、填空题(共2题,每空1分,共5分)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来得,来得。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第二册模拟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第二册模拟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第二册模拟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2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共有16道题,每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默不作声磨坊蓦然墨守成规B.怦然心动蓬勃烹饪朋比为奸C.摇唇鼓舌遥望造谣杳无音信D.束手无策宽恕赎罪述而不作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绵亘(gâng)脉(mài)络妍(yán)媸毕露B.荟萃(cùi) 绯(fēi)闻醍(tí)醐灌顶C.点缀(zhuì) 辞呈(chãng) 残(huán)垣断壁D.沼(zhāo)泽莅(lì)临鳞次栉(zhì)比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全相同的一组是()A.哺育苗圃逮捕店铺 B.咄咄逼人罢黜笨拙相形见绌C.悼念风姿绰约船棹卓越 D.委托萎缩倭寇虚以逶迤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装潢决择殚精竭虑殉私舞弊B.融洽流览提纲挈领寸草春晖C.赡养诙谐汪洋恣肆史无前例D.严峻部置旁征博引励精图治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不管是修缮是重建,对于文化遗迹来说,要义在于保存。

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

何必要抹去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

吏何况,收拾起来的前夜的残梦,今日的游戏。

A.或即使仅是不是 B.还如果仅是不是C.还如果不是只是 D.或即使不是只是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老先生溘然长逝,直到今天,我才勉强把心里想说的话陆陆续续理清楚,然后点点滴滴到纸上。

②据此间报纸,会谈是全封闭式的,只有在谈判休息时,才可看到有人在草地上漫步。

③中国交响乐想海内外中国作曲家发出征集交响乐、管弦乐的:作品题材、内容不限,只求风格、手法为更多的听众喜闻乐见。

学业测试-中职语文第二册综合模拟测试2及答案

学业测试-中职语文第二册综合模拟测试2及答案

2016学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学科第二册综合试卷【命题人:旅游系(系、部)马小林(教师)】本试卷分第I卷(客观题)和第II卷(主观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蜕.变d uì隧.道suì蟑螂.láng 冥.思苦想míngB.灾祸.huó牲畜.xù螺.旋luò时过境迁.qiānC.鲜.明xiān 推崇.còng 炫耀.yào 与时俱.进jùD.消遣.qiǎn 慰.问wèi 气氛.fēn 斑驳.陆离bò2、下列句子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B.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瑾严精神。

C.为了适应中国年轻恋人的需要,北京的麦当劳还专门在店堂相对辟静的地方设有被人们称为“情人角”的地方。

D.这位爷好相貌,真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虽无宰相之权,而有陶朱之富。

3、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阅“沸反盈天”中“盈”的读音与意义,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先查“乃”部,然后在七画中找到该字所在页码,并确定其读音,意义为“充满”.B.先查“皿”部,然后在四画中找到该字所在页码,并确定其读音,意义为“亏损”.C,先查“皿”部,然后在四画中找到该字所在页码,并确定其读音,意义为“充满”.D,先查“乃”部,然后在七画中找到该字所在页码,并确定其读音,意义为“亏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考试不及格,小明伤心极了,多希望有人能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C.一般行文之误容易被发现,但数字与专名之误,由于多半不易识别,因此更应当留神。

中职第二册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中职第二册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语文一、填空题(20分,3—11题每空1分)1.给加点字注音(每空0.5分)穹.窿.纷繁芜.杂振聋发聩.夯.实氤.氲.苍髯.齑.粉雍.培2.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每空0.5分)油溺.__ 腻 __ 斩.新_____崭____ 沉陌.__默或没___ 坚.困___艰____咆笑.___哮___ 祖.咒___诅_ 允.灭__陨__ 招.示____昭___3.通报的格式一般由标题、正文、发文机关、发文日期构成。

4.联想的形式除了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外,还因果联想。

5.秦牧原名林觉夫,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

6.“群山,那是洪荒时代就存在的了;长城,那是两千多年前就出现的了;人流,却是生活于当世的活跃的生命。

”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7.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8. 苏轼是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1.5分)1.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 )。

A. 百舸.(大船)争流B. 挥斥方遒.(柔弱无力)C. 浪遏.(推动)飞舟D. 荫.蔽(遮挡)2.下列全部是多音字的有( A )。

A. 打轧观钿B.扎绮塞削C. 哗还并脊D.茎碴珩乘3.《罗密欧与朱丽叶》是( B )的著名作品。

A.莫泊桑 B.莎士比亚 C.托尔斯泰 D.普希金4.会议通知属于( A )通知。

A.事务性通知B.告知性通知C.规定性通知D.指示性通知5.通知中,发文字号“国办发[1999]11号”里的“11”代表的意义是( D )。

A. 机关代字B.年份C.月份D.顺序号6.《牡丹的拒绝》是从( C )角度来描写牡丹的。

A.国色天香的美艳B.富与贵的象征C.不苟同的品质D.花中之王的气度7. B )。

A.增补B.删除C.改正D.对调8. 中国历史上,发布“胡服骑射”命令的帝王是( D )。

A.秦始皇B.越王勾践C.吴王夫差D.赵武灵王9. 在号称“海天佛国”的普陀风景区,一群游客登上当地最高的佛顶上,个个疲惫不堪,默默无语。

人教版中职语文 (2020版)综合练习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中职语文  (2020版)综合练习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综合练习测试卷答案一、选择题。

(共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 )。

A.颤.抖(chàn) 承蜩.(tiáo) 骈.进(pián) 解剖.(pāo)B.挨.打(yái)亵.渎(xiè)窥.探(kuī) 包裹.(guǒ)C.污.蔑( wū) 钥.匙(yuè)佝.偻(gōu) 注.目(zhù)D.揣.摩(chuǎi)琢.磨(zhuó)圣诞.(dàn)卑.微(bēi)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不加思索了如指掌道貌安然得意洋洋B.大功告成无地自容按步就班耿耿于怀C.聚精会神饥肠辘辘风声鹤唳大快朵颐D.无计于事一无所知尔虞我诈无精打采3、对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A.这座从前破旧的博物馆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B.望着那一片花海,端详着那散发着香气、摇曳多姿的奇花异卉,你会禁不住赞叹人们选择和布置这么一个场面来作为迎春的高潮,真是匠心独...运.。

C.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

D.王维、李白、孟浩然等上百位唐代诗人在那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C )。

A.李铭新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B.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的挖掘机、装卸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

C.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比动车组票价低一半多。

D.当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鱼虾绝迹,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

5、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A )。

(完整版)中职语文第二册试题

(完整版)中职语文第二册试题

中职语文第二册期末考试题注意事项: 答题时,一律使用钢笔或圆珠笔,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每空3分,共24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折扣(shé)璀璨(càn)同胞(pāo)侦察兵(zhēn)B.廿三(niàn)惩戒(chéng)荫庇(pì)搓搓手(cuō)C.噩梦(è)忏悔(qiān)漂泊(bó)凉飕飕(sǒu)D.供给(jǐ)温馨(xīn)姗姗(shān)黑黝黝(y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嘱咐虔敬祭伺兴高彩烈B.臆想兀立摇曳爽心悦目C.委屈懦夫罪孽瓢拔大雨D.筹画溪畔驱逐雅雀无声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负荷变化的问题。

只有_______而无_______,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_______而无________,就容易陷入散漫凌乱。

A 变化重复重复变化B. 重复变化变化重复C. 重复发展发展重复D. 发展重复重复发展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A.太阳就要落山,落日的余晖将自然界幻化得金碧辉煌B.这个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吸引了不少听众。

C.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真让人眼花缭乱。

D.春天的花园里五彩缤纷,开满里五颜六色的花朵。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历史是时间写在记忆中的一首诗。

B.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

C.舞台上的艺术大多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持续。

D.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追逐游戏。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史”即《史书》《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B.“河南河北”古代是指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的地区。

C.五音十二律是指我国古代音乐中高低不同的各种音阶。

D.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唐宋八大家之一。

(完整版)中职语文测试题

(完整版)中职语文测试题

语文摸拟考试题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20 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 36 分, 1-10 小题分题 3 分, 11 小题每题 6 分)1、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摇曳 ye4 汲水 ji2 苍虬 qiu2 赏心悦目 shang3B、一椽 chuan2C、山岚 feng1D、骰子 tou2 掮客 qian2荫庇 yin4汗涔涔 cen2掬水 ju1蓦然 mo4神龛 kan3百无聊赖 qin2长歌当哭 dang4冯虚御风 ping2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喝彩打圆场主观臆想上无立锥之地B、蜷曲坎儿井飞扬拔扈如堕五里雾中C、因缘黑魆魆素未平生一枕黄梁美梦D、憔悴跑单帮知微见拙坐收渔翁之利3、将下列选项的词语依次填入括号处,恰当的一组是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 )的人。

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他。

A、嫉恨诽谤诅咒驱逐B、驱逐嫉恨诅咒诽谤C、诽谤诅咒嫉恨驱逐D、嫉恨驱逐诽谤诅咒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转变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B、“好人难当”“好人难受”的社会心理不时向人们袭来,使一些人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明哲保身甚至幸灾乐祸的处世态度。

C、中国高层次能源机构并不是第一次成立,但这一次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的意义和作用不可同日而语,值得期待。

D、当时道路泥泞,汽车无法行驶,抢险队员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到了灾区。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利用住房公积金资金贷款支持保障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B、近年我国的高铁发展速度可以堪称世界之最。

C、要尽快培养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关键问题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想要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取丰硕的成果,就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职二年级语文试卷

中职二年级语文试卷

中职二年级语文试卷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早C. 好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现代汉语的声调?A. 阴平B. 阳平C. 上声D. 去声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庖丁解牛B. 刻舟求剑C. 拔苗助长D. 画龙点睛5. “床前明月光”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 汉字“山”是象形字。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庐山谣》。

()4. 《论语》是孔子亲自撰写的。

()5.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出自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不积跬步,无以至______。

”2. “青,取之于蓝,而______于蓝。

”3.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

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______的《岳阳楼记》。

5. “______,言师采药去。

”出自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解释“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

3. 请列举出五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 请简述唐代诗歌的主要特点。

5. 请解释“成语”的含义及其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文言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 请用正确的标点符号断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 请改正以下病句:“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戴着一顶蓝帽子,走在通往学校的路上。

”4. 请用排比句描述秋天的景色。

5. 请用对偶句表达“勤奋学习,不断进步”的意思。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庐山谣》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话的意境。

中职《语文》试题(二)

中职《语文》试题(二)

《语文》试题(二)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1、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惬.意(xiá) 奢.侈(shē) 遐.迩(xiá) 惟妙惟肖.(xiào)B、斐.然(pěi) 嗤.笑(chī) 蛊.惑(gǔ) 大义凛.然(lǐn)C、端倪.(ní) 璀璨.(càn) 鄙.薄(bǐ) 生死攸.关(yōu)D、逞.强(chěng) 造诣.(yì) 徜.徉(shàng) 襟.怀坦白(j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放荡不羁强努之末门庭若市讳莫如生B、心悦诚服因地制宜才疏学浅博古通今C、完壁归赵一相情愿叱诧风云波谲云诡D、唱所欲言坐井观天别出心栽矛塞顿开3、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要创造佳绩,就必须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克服畏首畏尾....的保守思想。

B、只要你能身临其境....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C、关于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报道连篇累牍....,读者却对一个“平常英雄”格外关心。

D、吴教授真不愧为丹青妙手,在他的笔下,一幅画三下两下便一蹴而就....了。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既然大自然赐予我们无比高贵的大脑,为何不带着希望,登上峰顶,去迎接朝阳呢?B、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

C、市政府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三期工程设计方案提出了:“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的要求。

D、文学作品,不论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各有各的逻辑结构,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室不可当风。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退休以后,马上倾几乎无时无刻不忘垦荒、植树,他要用几年的时间把自己前半生砍的三万多棵树补种上。

(完整版)中职语文第二册试题

(完整版)中职语文第二册试题

(完整版)中职语文第二册试题中职语文第二册期末考试题注意事项:答题时,一律使用钢笔或圆珠笔,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

一、(每空3分,共24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折.扣(shé)璀璨.(càn)同胞.(pāo)侦.察兵(zhēn)B.廿.三(niàn)惩.戒(chéng)荫庇.(pì)搓.搓手(cuō)C.噩.梦(è)忏.悔(qiān)漂泊.(bó)凉飕.飕(sǒu)D.供给.(jǐ)温馨.(xīn)姗.姗(shān)黑黝.黝(y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嘱咐虔敬祭伺兴高彩烈B.臆想兀立摇曳爽心悦目C.委屈懦夫罪孽瓢拔大雨D.筹画溪畔驱逐雅雀无声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负荷变化的问题。

只有_______而无_______,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_______而无________,就容易陷入散漫凌乱。

A 变化重复重复变化B. 重复变化变化重复C. 重复发展发展重复D. 发展重复重复发展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A.太阳就要落山,落日的余晖将自然界幻化得金碧辉煌....B.这个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吸引了不少听众。

C.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真让人眼花缭乱。

D.春天的花园里五彩缤纷....,开满里五颜六色的花朵。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历史是时间写在记忆中的一首诗。

B.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

C.舞台上的艺术大多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持续。

D.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追逐游戏。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史”即《史书》《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B.“河南河北”古代是指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的地区。

C.五音十二律是指我国古代音乐中高低不同的各种音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1春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第I 卷(选择题分数:100分)共50分)一. ( 16分,每小题 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千仞 (r 和) 嬉戏(x 1) 轶事(di e ) 叫喳喳(zh a )B. 作揖 (j i)鱒鱼(z u n ) 枯燥 (z ao ) 削苹果(xi a o ) C. 、乂 口、谥号 (y i) 旗帜(zh i) 撒娇(s a) 螺旋式(lu o ) D .敷衍 (y a n ) 慷慨(k a i )汲水(j i )紧箍咒(g 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慰藉 娇健 参予 如愿以偿B. 侥幸 寒暄 刻画 措落有致C. 编纂 端详提炼 令人震奋 D.落寞 恬静沧桑风华正茂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 新学期开始,新的实习课上问题层出不穷...,很是棘手。

B.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读来引人入胜,爱不释手。

C. 他们在狱卒口中只是一个编号一一一个没有人疼、没有人爱、没有人搜肠刮肚的一个数字。

D.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于 1798年应运而生。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

B. 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对于我们很熟悉。

C.“无数”的另一个意义也可以说是不可数。

D. 直到20世纪初,人类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几乎没有显著增加。

5.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故乡的榕树》以榕树为线索,回忆了作者和他儿子在榕树下的趣事。

B. 《黍离》采用了《诗经》惯用的叠字的表现手法。

C.《明湖居听书》的主人公是王小玉,其他人物起侧面烘托作用。

D. 张良、樊哙、曹无伤等人在鸿门宴上舍命保护刘邦,使他得以逃脱。

6. 从语言的的得体性考虑,用词正确的一句是A. 请你明天在家里等我,我会按时光临的。

B. 你们的服务质量不错,下次我一定惠顾。

C. 星期天我登门拜访你,你在家恭候吧。

D. 我们一定提供优质服务,欢迎各位光临。

7.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古时,“左迁”指的是升官。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望”指的是农历每月初一。

D. 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他们的词作反映了驱逐金人,统一中原的壮志。

8. 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A.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上片以写景为主,主要描写赤壁的景色,同时兼怀古人。

B. 首三句,仿佛是远景描写,江水浩荡,奔流不息,送走一代风流人物。

C. 次三句,铺陈其事,是近景的定格,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

D. “人道是”三字,表明作者知道此处是赤壁古战场,咏写古事,抒发感叹。

二. (18分,每小题3分)(一)人口的增长或者减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一出生率和死亡率, 但都受到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制约。

自然环境的变迁表现在很多方面: 如气候的变化,气温的升高或降低,降水量的增加或减少, 灾害性天气的频繁和剧烈程度;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山崩、泥石流、海啸、地面与海 平面升降、水土流失;生物灾害;还有各种疾病、传染病、虫灾、某些物种的异常增减。

这些变 化及其造成的灾害对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相当明显,在人类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尤其如 此。

10世纪末,世界各国各地都还处于农耕和游牧阶段,对天灾既无法预报,也不能有效防御, 只能忍受或者用迁移的方法躲避。

一次大面积的持续发干旱往往会造成千万人的死亡,14世纪初的“黑死病”(来自中亚的淋巴腺鼠疫)的传染曾使整个欧洲的人口减少了 1/4到1/3,明嘉靖 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955年1月23日)陕西华县的地震创造了死亡 83万人的记录,17世纪前期的气候异常使大多数地方的人口出现停滞或倒退,1845年来自美国的马铃薯病虫害在3年间导致100万爱尔兰农民死亡,20世纪60年代初的饥荒使中国至少损失了1800万人。

9•下列影响人口的因素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A.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人口增长或者减少的两个因素。

B. 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受到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制约。

C. 自然环境的变迁不会影响死亡率但会影响出生率。

D. 自然造成的灾害对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相当明显。

10.下列对在人类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人类抵御天灾的方式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A. 人类对天灾既无法预报,也不能有效防御。

B. 人类对天灾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不能有效地防御。

C. 人类有一定的防御能力,比如通过迁移的办法进行躲避。

D.人类对自然了解甚少,只能被动忍受,消极防御11. 下列对文中运用大量举例和数字说明的目的,理解正确一A. 说明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自然变化及其造成的灾害对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非常明显。

B. 说明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自然变化及其造成的灾害对人的死亡率的影响非常明显。

C•说明在人类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人类对自然灾害无法预报而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

D.说明在人类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自然的破坏力非常巨大,人类物质损失非常严重。

… (二)线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

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

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

愈翻愈奇,愈奇愈险。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

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

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

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遍五色火光,封纵横散乱。

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

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封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百鸟乱鸣。

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

正在撩乱之际, …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12. 下列对第一段中写攀登泰山作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用爬泰山比喻演唱也需要峰谷跌宕才动听。

B. 比喻王小玉的演唱如攀登泰山,节节高起。

C. 作者听到优美的旋律,联想起攀登泰山的情景。

D. 就像攀登泰山愈高愈奇一样,唱腔越高越有韵味。

13. 下列对第二段文字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A. 这段文字描绘了王小玉从高潮到低潮、又到高潮、最后结束的过程。

B. 这段文字描绘了王小玉从发展到高潮、最后结束的过程。

C. 这段文字描绘了王小玉从高潮到结束的过程。

D. 这段文字描绘了王小玉从起始到发展、高潮,直至结束的过程。

14. 下列对两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两段文字属于正面描写,写出了王小玉说书的精湛技艺,里面没有运用侧面描写。

B. 这两段文字为了表现王小玉说书技艺的精湛,运用了比喻、通感、夸张等手法,把听觉描写写得酣畅淋漓。

C. 这两段文字对声音进行了绘形、绘声、绘色的描写,写出了歌声的美妙。

D. “花坞春晓”在这里形容王小玉的演唱和琴师的轮指弹奏相合相和的声音。

三. (24分,每小题3分)(一)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5.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张良西向侍. 侍:陪坐B. 范增数目项王目:眼睛16.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 常以身翼.蔽沛公B.吾得兄事之C. 于是项伯复夜.去D.范增数目项王17.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B. 籍何以至此C. 得复见将军于.此D. 若属皆且为所虏18. 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沛公前赴鸿门宴,带去的人有张良、项伯等。

B. 从“不自意”中可看出沛公无意做王。

C.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多次暗示,项王默然不应,是因为他没有看到。

D. 项伯看出项庄舞剑的用意,因此借舞剑的机会保护沛公。

(二)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慕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若入前为寿.D. 常以身翼蔽沛公寿:敬酒冀: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因击沛公于坐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因击沛公于.坐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A . 素不闻诗书之训训: 教诲 B .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视: 看 C . 矫诏纷出矫: 假托 D . 忠义暴于朝廷暴: 显露20 .下列短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蹈死不顾A . 际遇 增加 踏上 假托B .机遇 更加 顿足 纠正 C . 际遇 增加 履行 匡正D . 遇到更加 踏上 假托 如其土封 百世之遇 的“隶” 2011春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题纸)矫诏纷出2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人皆得以隶使之” A •左右欲刃.相如 B .一狼犬.坐于前 C .亦以明死生之大 D .去今之墓.而葬之22.第一段将五人义行与缙绅的易其志做对比,其主要目的是( )A .表明人们对社稷的重要作用是不以其社会地位和学识修养的高低为衡量标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