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术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腰椎穿刺术操作与护理
感染
总结词
感染是腰椎穿刺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低,但后果严重。
详细描述
感染可能发生在穿刺部位或脑脊液中,通常在术后2-5天内出现。感染的症状可能表现为 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严重时可能导致败血症和脑膜炎。
处理方法
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立即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对感染部位进行清创、换药等处理。
医生的技能与经验
医生资质
进行腰椎穿刺术的医生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 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操作技巧
医生应熟练掌握腰椎穿刺术的操作技巧,包括正确的体位、 进针角度和深度等,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的配合与护理
术前准备
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前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品,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应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身体 检查和病史询问。
记录手术过程
详细记录手术过程中的情 况,如患者反应、手术操 作步骤等。
术后护理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意识状 态、肢体活动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医生。
伤口护理
饮食与活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合理饮 食和活动,促进康复。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预防感染。
04 腰椎穿刺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术后处理
观察病情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 命体征、意识状态和肢 体活动情况。
并发症处理
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 发症,如头痛、脑疝等 。
护理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 位,避免剧烈运动和重 体力劳动。
定期随访
根据病情需要,定期进 行随访复查。
03 腰椎穿刺术的护理
术前护理
01
02
03
腰椎穿刺术及注意事项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 多学科合作:腰椎穿刺术涉及神经科、放射科、检验科等多个学科,未来多学 科之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共同提高腰椎穿刺术的诊疗水平。
• 面临的挑战:尽管腰椎穿刺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 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操作风险、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患者接受度等。未来需 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和规范化管理,提高腰椎穿刺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术后感染可表现为伤口红肿、疼痛、 发热等症状。应及时更换敷料,保持 伤口清洁,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患者教育与康复指导
饮食指导
术后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多吃 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活动指导
术后患者应逐渐增加活动量,避 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和关 节僵硬。可进行适当的腰部肌肉
锻炼和下肢关节活动。
消毒
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范围直径约15cm,戴无菌手套,铺 无菌洞巾。
穿刺针选择与使用
穿刺针选择
根据患者年龄、体型及医生操作习惯 选择合适的穿刺针,一般成人选用9 号或10号穿刺针。
穿刺针使用
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 针垂直于脊柱缓慢刺入,当有落空感 时停止进针,拔出针芯,可见脑脊液 流出。
目的
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 断,如脑膜炎、脑炎等,以及治 疗某些疾病,如颅内压增高等。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炎症、肿瘤、脑血管病变、脊髓病变、格林-巴利综 合征等。
禁忌症
包括颅内压明显增高、穿刺部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脊柱畸形等。
手术原理及步骤
手术原理
通过穿刺腰椎间隙,进入蛛网膜 下腔,获取脑脊液或进行药物注
手术器械及药物准备
腰椎穿刺术及护理
腰穿一般选择腰3-4间隙,如果这一间隙太窄也可向上一个或者向下选择一个间隙,依次经过的结构有: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穿过黄韧带就到达了硬膜外腔,通过往硬膜外腔主要可以达到硬膜外麻醉的目的,再往前进针穿破硬脊膜和蛛网膜就到达了蛛网膜下腔,也就是到达了腰穿的目的地。
腰椎穿刺术(一)适应证1.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包括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等。
2.脑血管意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包括脑溢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3.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用于诊断脑膜白血病,并通过腰椎穿刺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脑膜白血病。
(二)操作方法1.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
或由助手立于术者对面,用一手搂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搂住双下肢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突,以增加椎间隙宽度,便于进针。
2.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交会处为穿刺点,通常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也可在上一个或下一个椎间隙进行。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以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椎间韧带作局部浸润麻醉。
4.术者以左手拇、示二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方向缓慢刺入,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脊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成人进针深度为4~6cm,儿童为2~4cm),此时将针蕊缓慢拔出,即可见无色透明脑脊液流出。
5.当见到脑脊液即将流出时,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准确读数,亦可计数脑脊液滴数估计压力(正常为70~180mmH2 O或40~50滴.min)。
若压力不高,可令助手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s,然后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若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s,又迅速降至原来水平,表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静脉后压力不升高,表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压迫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表示不完全阻塞。
腰椎穿刺术操作规范如下
腰椎穿刺术操作规范如下:
1.准备工作:确认患者身份、了解病史、检查患者腰部皮肤是否有感染、清洁手术部位。
2.术前安全检查:确认手术器械、药品、设备是否齐全,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3.手术部位标记:在患者腰椎部位标记穿刺点,确定穿刺方向和深度。
4.局部麻醉: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等,麻醉穿刺部位。
5.穿刺操作:将穿刺针插入标记点,调整角度和深度,直到穿透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抽取脑脊液或注入药物。
6.术后处理:拔出穿刺针,用无菌敷料包扎穿刺部位,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记录穿刺过程和结果。
7.注意事项:在穿刺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神经、血管和脊髓,避免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是腰椎穿刺术操作规范的基本流程,具体操作还需根据医院的标
准化操作流程进行。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腰椎穿刺术,也称为腰穿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和病症。
该术语用于描述一种将医疗器械插入腰椎骨间隙以收集体液样本、注射药物或进行其他治疗目的的过程。
腰椎穿刺术操作需要非常谨慎和精确的操作技巧,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结果。
本文将提供关于腰椎穿刺术操作的详细指南。
一、术前准备1. 患者评估:在进行腰椎穿刺术之前,医务人员应详细评估患者的病史、症状和患者的身体状况,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该手术。
2. 同意书:患者和医生应签署一份详细的同意书,说明腰椎穿刺术的风险和好处以及可能的并发症。
3. 术前准备:患者应在手术前清空膀胱,并换上手术服。
医务人员应提供必要的镇静剂和麻醉剂,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镇静和舒适。
二、操作步骤1. 定位:医务人员应使用无菌技术对患者进行定位,并标记适当的穿刺点。
通常情况下,腰椎穿刺术在第四和第五腰椎之间进行,但具体的穿刺点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2. 局部麻醉:医务人员应使用局部麻醉药物,例如利多卡因,麻醉穿刺点和周围区域,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3. 穿刺操作:医务人员应使用无菌的穿刺针,根据穿刺点的标记进行穿刺。
针头应与脊椎平行插入,并逐渐向下倾斜,直到穿刺进入腰椎骨间隙。
穿刺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收集样本/注射药物:一旦穿刺到达目标位置,医务人员可以使用穿刺针收集脑脊液样本进行诊断分析,或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在进行这些步骤时,医务人员应确保操作的精确性和无菌性,以避免任何并发症的发生。
5. 穿刺结束及处理:一旦完成样本收集或药物注射,穿刺针应从患者身体中缓慢而逐渐地拔出。
医务人员应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涂抹适当的药物或胶带来减轻患者的不适。
三、术后护理和监测1. 监测: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在手术后的情况,包括血压、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指标。
他们还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腰椎穿刺鞘内注射术
腰椎穿刺鞘内注射术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身心状况及合作程度。
2、评估腰椎穿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二、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向患者介绍穿刺的相关知识,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2、穿刺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3、备齐穿刺包、无菌手套、所需药品、氧气等。
协助医生配置、核对鞘内注射药物,确保剂量准确。
4、协助患者去枕侧卧,背齐床沿,曲颈抱膝,呈“虾米”状,使脊柱尽量前屈,以增加椎间隙宽度。
(二)术中护理:
1、指导和协助患者保持腰椎穿刺的正确体位。
2、观察患者呼吸、脉搏及面色的变化,询问有无不适感,注意保暖。
(三)术后护理:
1、去枕平卧 6 小时,卧床期间不可抬高头部。
2、观察穿刺处敷料有无渗液。
3、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三、健康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术后如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要及时告知医护人
员。
四、注意事项
1、术后去枕平卧 6 小时,如有恶心、头痛等症状,则延长平卧时间。
2、保持穿刺部位的纱布干燥,观察有无渗液、渗血,24 小时内不宜淋浴。
腰穿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腰穿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腰穿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如下:
1、确定体位:要求患者取侧卧位,充分暴露腰部。
2、选择穿刺点:一般选取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和后正中线的交叉处为穿刺点。
3、消毒:用碘伏自内向外进行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
4、麻醉: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椎间韧带做局部麻醉。
5、穿刺:用腰椎穿刺针沿棘突方向缓慢刺入,进针约4-6cm 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6、送检:用无菌试管接取脑脊液2-4ml,送化验室检查。
7、拔针: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
8、术后处理:嘱患者去枕平卧4-6小时,以免引起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一、概述腰椎穿刺术是一种通过腰部皮下组织和椎骨间隙穿刺,进入脊髓腔或硬膜外腔进行检查、治疗或麻醉的操作方法。
本操作指南旨在提供腰椎穿刺术的详细步骤,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二、适应症腰椎穿刺术适用于以下情况:1、脑脊液检查,如脊髓炎、脑膜炎等疾病的诊断;2、脊髓麻醉和硬膜外麻醉;3、脊髓腔内治疗,如脊髓穿刺引流等。
三、术前准备1、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取得患者的同意;2、检查患者的病史和体征,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腰椎穿刺术;3、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4、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物,如穿刺针、消毒液、麻醉药物等;5、提前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如出血倾向、感染等。
四、操作步骤1、让患者保持侧卧位,膝关节弯曲,头部稍微下垂,以充分张开腰椎间隙;2、消毒穿刺部位,避免交叉感染;3、局部麻醉,使用2%利多卡因或其他局麻药;4、用一个透明膜覆盖穿刺部位,以便观察穿刺过程;5、使用穿刺针进行穿刺,注意穿刺方向和深度;6、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后,检查脑脊液流出情况;7、完成操作后,缓慢拔出穿刺针,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8、激活血压控制机制,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五、术后护理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2、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3、监测脑脊液引流情况,避免并发症的发生;4、定期检查穿刺部位,观察有无感染迹象;5、给予患者充分的休息和康复时间。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腰椎穿刺术操作记录表2、穿刺针规格和选择指南3、穿刺部位消毒液选择指南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脊髓腔:指脊椎骨和脊髓软膜之间的空隙,包括硬脊膜和软脊膜。
2、硬膜外腔:指硬脊膜和蛛网膜之间的空隙,脑脊液流动的通道之一。
3、局麻药:局部麻醉药物,用于麻醉局部组织以减轻疼痛感。
4、并发症:指在操作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或异常反应。
5、透明膜:通常指聚乙烯薄膜,用于保护无菌环境和观察穿刺过程。
腰椎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
腰椎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腰椎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技术,用于脑脊液检查、医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下面是腰椎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
1.穿刺前准备:-确认患者的明确指征,特别是对于有疑似颅内占位病变或颅脑高压的患者。
-向患者解释穿刺的目的、步骤和可能的并发症风险,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准备穿刺操作所需的设备和药品,包括针刀、穿刺针、注射器、麻醉药、消毒液等。
-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过敏史等。
2.术前准备:-采取无菌操作,穿戴手套、口罩、帽子和无纺布衣物,为患者铺好无菌巾。
-患者取躺位,可以采用侧卧位或坐位,双腿屈曲,头部向前屈。
-对于需要麻醉的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一般选择在L3-L4或L4-L5的椎间孔处。
3.穿刺操作:-先用消毒液清洁穿刺部位,然后进行局部麻醉。
一般采用皮下浸润法,注射麻醉药物。
-抓取穿刺针,针头朝向患者的正中线,插入皮肤向椎间孔方向刺入针孔,同时与患者沟通感觉以确定正确位置。
-当感到穿刺针抵达椎间孔时,要尽量保持稳定,然后调整穿刺角度(30-40度),缓慢将针推进。
-穿刺过程中,与患者保持沟通,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以判断是否遇到脊膜或硬脊膜。
-当感到穿刺针穿破硬脊膜时,会感到一种明显的电击样感觉,针进入硬脊膜腔之后,会有脑脊液自针内流出。
-如果需要收集脑脊液样本,可以用注射器采集,同时可继续观察脑脊液的外观和性质。
-拔出针头后,用无菌纱布贴压穿刺点,观察穿刺点是否有渗血。
4.穿刺后处理:-将采集到的脑脊液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相关检查。
-护理患者,观察患者的神志、血压、心率、体温等变化。
-向患者解释穿刺后注意事项,包括卧床休息、避免用力活动、避免打呵欠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穿刺过程中要细心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及时处理并记录。
-技术要求准确,穿刺点的选择、穿刺角度和深度的调整都需要仔细操作。
-硬脊膜穿破后,针头要停留一段时间,确保脑脊液充分排流,并用透明胶布固定住针头,防止脑脊液漏出。
腰穿的护理
适应症 颅内重度感染者 颅内压增高:包括(四脑室术后为预防颅内压 增高而形成脑疝者、枕骨大孔疝)
护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引流装置的最高点应高于侧脑室前角水平 面15~20cm左右,使颅内压维持在稍高于正常 范围; 2、颅内压过高时脑脊液不可一时引流过多过 快,防止脑组织塌陷,导致颅内或脑室内出血, 或后颅凹占位病变引起小脑幕裂孔上疝; 3、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引流瓶和引流 管应隔日消毒或更换;
性状
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 术后1-2日引流液可略为血性,以后转为橙黄 色 血性颜色逐渐加深 ,提示脑室出血 若引流液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表示 存在颅内感染
引流不通的原因
1、颅内压过低:若将引流瓶放低,有脑脊液 流出则可证实,仍将引流瓶放回原位即可 2、吸附于脑室壁:试将引流管轻轻旋转,即 可有脑脊液流出 3、小血块或挫碎的脑组织堵塞 4、引流管位置不当
第二周讲课内容
腰穿的适应症 、禁忌症及护理 脑室引流的护理
一、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lumbar puncture)是神经科临 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 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简 便易行,亦比较安全; 但如适应症掌握不当, 轻者可加重原有病情, 重者甚至危及病员安全。
穿刺方法及步骤
腰穿的禁忌症
病情危重者或败血症及穿刺部位的皮肤、皮下 软组织或脊柱有感染时,均不宜进行,后者因 穿刺后可将感染带入中枢神经系统。 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有严重颅内压增高或 已出现脑疝迹象者 高颈段脊髓肿物或脊髓外伤的急性期,因前者 可引起脑疝,后者可加重脊髓的受压,均可引 起呼吸甚至心跳停止而死亡
一腰椎穿刺技术操作规范
一腰椎穿刺技术操作规范1.术前准备:(1)向患者详细解释和取得患者同意。
(2)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特别关注血液凝结功能、皮肤病变等病史或症状。
(3)准备好穿刺器材,包括穿刺针、导管、注射器等,并进行消毒。
(4)患者取坐位或左侧卧位,保持脊柱弯曲。
2.术中操作:(1)皮肤消毒:选取穿刺点,通常在L3/L4或L4/L5椎间孔水平,用酒精或碘酒消毒。
(2)局麻:采用2%利多卡因,用注射器慢慢地沿着穿刺点刺入皮下组织,达到硬脑膜水平后,将部分剂量缓慢注射到硬脑膜内。
(3)穿刺:选择合适的针径和长度,将穿刺针插入皮肤,垂直于脊柱,到达硬脑膜表面后,将穿刺器旋转到30-45度角。
(4)脑脊液采集:连接导管,并用注射器吸取足够的脑脊液样本。
(5)应激试验:在脑脊液采集期间,可进行应激试验,如压迫眼球、颈动脉窦按压等。
(6)穿刺结束:缓慢拔出针头,轻轻按压穿刺点数分钟,以预防血肿形成。
(7)处理样本:将脑脊液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查。
3.术后处理:(1)观察患者症状: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腰背痛等。
(2)平卧休息:术后让患者平卧休息,头低体高以减少头痛发生。
(3)饮食控制:术后禁食或低脂低刺激性食物,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4)补液:术后给予足够的液体,以保证患者体液平衡。
(5)注意并发症:术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出血等。
(6)出院指导:在出院前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说明术后注意事项,并定期随访。
总结而言,一腰椎穿刺技术操作规范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处理。
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密切观察患者症状,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要注意补液、饮食控制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这样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效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腰椎穿刺术及注意事项
剩余1/4及内层,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是否齐全及完整,检查消毒指示卡有效性, 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戴无菌手套,以穿刺点为中心铺孔巾。 ▪ 注意无菌原则,不可由有菌区向无菌区方向拉动孔巾。术者已戴手套,不可触 碰未消毒的区域或物品。
腰椎穿刺术 及注意事项
腰椎穿刺
▪ 腰椎穿刺术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简便易行,操作也较为安全;
▪ 但如适应症掌握不当,轻者可加重原有病情,重者甚至危及病员 安全。
腰椎解剖
▪ 人类的脊椎是由20个叫做椎骨的脊椎骨组成,椎骨堆叠在一起形 成脊柱。脊柱给身体提供主要的直立支撑。
操作流程
▪ Part.1 与患者沟通 ▪ 介绍自己,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等,询问有无药物(特别
是局部麻药)过敏史,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嘱咐患者操作前注意事项(是否排尿等)。 ▪ Part.2 评估 ▪ 再次确认患者的病情、体征:测量脉搏和血压、确认需要的操作无误。 如果患者躁动需要先镇静。
操作流程
▪ Part.7 局部麻醉 ▪ 以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2ml,在穿刺点自皮肤到椎间隙韧带
作逐层局部麻醉。注射前应回抽,观察无血液,方可推注麻醉药。
操作流程
▪ Part.8 穿刺过程 ▪ 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针尖稍向头部的
方向缓慢刺入,成年人进针深度4~6 cm,儿童2~4 cm。当针头穿过韧 带与硬脊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的落空感。 ▪ 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见脑脊液 流出后再将针芯插入;用手固定穿刺针,嘱患者缓慢伸展头颈及下肢, 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脑脊液的初始压力为5~20cmH2O或40~50 滴/min。
腰椎穿刺术实训报告心得
一、实训背景腰椎穿刺术是一种常用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通过穿刺腰椎间隙,抽取脑脊液或进行脑脊液动力学检查,以协助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为了提高我们的临床操作技能,学校安排了腰椎穿刺术的实训课程。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腰椎穿刺术的操作方法,还了解了其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二、实训内容1. 腰椎穿刺术的操作方法(1)术前准备:患者取屈膝仰卧位,腰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后仰,双手抱膝,使腰背部尽量后凸,扩大椎间隙。
术者戴好无菌手套,铺好无菌洞巾。
(2)穿刺点定位:在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交会处,通常为第3-4或2-3腰椎椎间隙。
(3)穿刺:术者用左手示指和中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15-30度角缓慢进针,穿过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当穿刺针穿过黄韧带时,会有明显的落空感,此时进入硬脊膜外腔。
(4)脑脊液抽取:继续进针,当穿刺针穿过硬脊膜和蛛网膜时,会有第二次落空感,此时进入蛛网膜下腔,缓慢抽取脑脊液。
(5)术后处理:拔出穿刺针,局部压迫止血,覆盖无菌敷料,嘱患者去枕平卧6小时。
2. 腰椎穿刺术的临床应用(1)诊断作用:协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脑血管意外等。
(2)治疗作用: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抗感染药物等,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
三、实训心得1. 严谨的态度腰椎穿刺术是一项高风险操作,要求术者具备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术前准备的重要性,如患者体位、穿刺点定位等,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穿刺失败或并发症。
2. 操作技巧(1)穿刺角度:进针角度不宜过大,以免损伤神经根。
(2)穿刺深度:掌握好穿刺深度,避免伤及脊髓。
(3)落空感:在穿刺过程中,注意观察落空感,以便判断是否进入蛛网膜下腔。
3.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腰椎穿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压迫止血、去枕平卧、观察患者症状等。
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腰椎穿刺患儿术后护理措施
一、引言腰椎穿刺术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尤其在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
然而,由于儿童生理特点及心理因素,术后护理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腰椎穿刺患儿术后护理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儿术后恢复顺利。
二、术后护理要点1. 观察病情(1)密切观察患儿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观察患儿术后体位,确保患儿去枕平卧6-8小时,避免头部抬高,预防脑脊液外漏引起的头痛。
2. 穿刺部位护理(1)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2)使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每日更换,防止感染。
(3)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 饮食与营养(1)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如粥、面条、鸡蛋等。
(2)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尿量充足,预防尿路感染。
4. 活动与休息(1)术后6-8小时后,可适当活动下肢,预防深静脉血栓。
(2)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穿刺部位愈合。
(3)保证充足睡眠,促进术后恢复。
5. 心理护理(1)关心、体贴患儿,减轻其焦虑、恐惧情绪。
(2)讲解术后护理知识,指导家长正确护理患儿。
(3)鼓励家长陪伴患儿,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头痛:密切观察患儿头痛情况,如头痛剧烈,可给予对症治疗。
(2)感染: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3)尿潴留:鼓励患儿多饮水,促进排尿,必要时可给予导尿。
(4)神经损伤:观察患儿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三、总结腰椎穿刺术后护理对患儿恢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护理规范,密切观察病情,做好穿刺部位、饮食、活动、心理等方面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确保患儿术后恢复顺利。
同时,加强家长教育,提高家长对术后护理的认识,共同为患儿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腰部扎针注意事项
腰部扎针注意事项腰部扎针(腰椎穿刺)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操作,用于治疗和诊断一些脊柱和神经系统的疾病。
但是,由于操作部位比较敏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下面,我将就腰部扎针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选择合适的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腰部扎针是一种创伤性的操作,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要求较高。
一般来说,儿童、老年人、孕妇、严重贫血、休克和有明显的出血倾向的患者不适宜进行腰部扎针。
在扎针前,医生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和体检。
患者应向医生告知自己的病史和用药情况,特别是是否有出血倾向和对药物过敏的情况。
医生还要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检查腰部的皮肤是否有破损、感染或炎症等情况。
在扎针操作中,医生要选择适当的穿刺点,一般在腰椎的L3/L4或L4/L5间隙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扎针点应远离有明显血管走行的区域,以避免损伤血管。
操作前,医生需要进行适当的局部消毒,以减少感染的几率。
在扎针过程中,医生需采取无菌操作,佩戴手套,避免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
同时,需要使用一次性扎针器具,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穿刺时,医生需要掌握适当的力度和角度,以避免损伤神经和脊柱。
穿刺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平躺位,确保身体放松。
穿刺深度一般为3-4cm,如果穿刺超过4cm,可能会刺破硬脊膜,引起并发症。
在穿刺后,医生应迅速抽取腰椎穿刺液进行检查。
腰椎穿刺液常用于脑脊液压力的测定和疾病诊断。
抽取液体后,医生要及时将穿刺点进行紧密包扎,以防止感染。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足够的休息和观察。
医生要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意识状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的出现。
患者需要保持平躺位,避免用力咳嗽和打喷嚏等动作,以减少穿刺点的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患者通常需要卧床休息24小时,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总结起来,腰部扎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但由于其特殊的操作部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医生应慎重选择适合的患者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患者术前术后需要保持良好的休息和观察,遵循医生的指导,以促进术后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刺部位护理 保持纱布清洁干燥,观察有无渗液、渗血等情况。
术后观察
观察有无头痛、腰背痛、脑疝、及感染 等穿刺后并发症。 头痛最多见,嘱多饮水、延长卧床时间 至24小时或遵医嘱静脉请各位批评指正
腰椎穿刺术的护理及注意 事项
目的
检查脑脊液性质,协助诊断 测定颅内压 腰麻或造影 鞘内注射,药物治疗
正常压力值
成人80—180mmH2O 儿童50—100mmH2O 婴儿30--50mmH2O
病人准备
向病人解释腰穿目的、过程、注意事项,消除病人恐惧心理;家属签字同 意;做普鲁卡因皮试;嘱病人术前排大小便,静卧15~30分钟。
环境准备 环境清洁、无尘,室温不低于200C。注意遮挡。
医务人员准备 洗手、带口罩、带帽子。
物品准备
常规消毒物品、无菌腰穿包(腰穿针、5ml注射器、50ml注射器、试管、 测压管、三通管、洞巾、纱布、弯盘)、无菌手套、局麻药、治疗用药、 胶布等。
安置穿刺体位 去枕侧卧,背齐床沿与床板垂直,低头双手抱膝,腰部尽量后突。
确定穿刺点 一般以3~4或4~5腰椎间隙为穿刺点。
在穿刺点处做记号。
消毒
铺巾 麻醉
检查腰穿物品是否通畅、紧密
用试管留取脑脊液 一般收集2~5ml脑脊液送检查。
护理
观察病情变化 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神志、面色、出汗、疼痛情况。
术后注意观察病人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等情况。
术后卧位 术后去枕平卧4~6h,24h内不宜下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