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合集下载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记者陈美林金莉莉自我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以来,安丰镇小学积极行动,在积极开拓课堂教育途径的基础上,以活动为载体,向全校师生渗透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项活动结合起来,与行为习惯培养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步入校园内,“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容在学校多处均可看见。

活动开展以来,学校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氛围。

通过LED 显示屏在校园滚动显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让全体师生熟知于心,通过教师QQ 群、校讯通短信平台进行网络宣传。

而在学校南大门入口东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以及在南北大道悬挂的主题标语“传播正能量,树敬业、乐业、真实、扎实新形象;弘扬主旋律,做知礼、向善、乐学、自强好少年”都透着浓厚的氛围。

此外,各班级则通过专题黑板报等形式向小学生宣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入脑入心。

为了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果,学校加强组织领导,制订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学习活动。

由党支部负责教师的学习,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并将学习要求细化到师生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保证学习效果,学校专题编印了《安丰镇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材料汇编》,下发至各年级组,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晓率达100%。

以纯洁师德师风为突破口,扎实开展多项活动:组织全体教师撰写突出核心价值观的文章,学校组织评比,为优秀论文教师颁奖;在校园内开设教师先锋榜,树立一批优秀教师典型,在优秀典型引领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召力;与全校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并于10月上旬开展了一次“有偿家教”专项治理行动;组织教师真情回报社会活动,关爱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在全校营造齐心正风鼓干劲、创新实干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对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考

对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考

2016年第8期德育园地7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知行辩证统一的过程,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其关键在于大学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增进情感认同,实现内化于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是前提和基础,因此,高校抓好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关键的起始性的环节。

(一)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当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有的大学生思想困惑、信仰迷失、价值观偏颇,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要实现“三个倡导”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要结合大学生活的特点及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思想困惑,加强大学生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本质内涵。

例如,课程教学中选取并播放纪录片《百年潮,中国梦》的第三集《中国精神》,让学生明确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从而激发大学生担当起民族复兴历史重任的爱国热忱;可以搜集“敬业奉献”“诚实守信”等全国道德模范的事迹,在课堂上讨论交流,总结道德模范身上的优秀道德品质,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内容要求;在大学生的法治素养的培养中,融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念。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应在带领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着重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层面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使学生准确把握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主要内容和重大部署,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激发广大青年激扬青春、服务社会的热情,从而在思想上形成共识。

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在科学方法论指导下努力践行,在社会经济不断强大、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多样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个人意识非常浓厚,对于规定的理论学习兴趣不高。

因此,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美好期望,我们首先应该培养一种认同意识,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接近理论、学习理论。

二是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深刻领会其内涵及精神实质。

大学生首先要通过认真深入的学习,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真正在心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准体系,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

三是要深刻理解大学生为什么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作为青年中最富有创造精神和超越意识的大学生群体,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意义重大。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必要。

四是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基
础性作用。

通过百折不回的努力,让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观念渗透到群体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

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大学阶段不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当志愿者,在实践中理解和提升自身的价值观思想。

大学生只有自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崇高理想追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塑造文明道德风尚,才能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人。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浅议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浅议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浅议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那么,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下文从多个方面浅议途径与方法。

一、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引领社会文明进步作为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引领社会文明进步。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时事热点,积极发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和建议,引导公众以积极、理性的态度看待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2.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自己的力量协助弱势群体,弘扬社会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关注社会风气,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规范自身行为,展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典范形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离不开个人的行为规范。

因此,作为一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展示自己的典范形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弘扬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

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和谐努力。

2.尽职尽责,勇担社会责任。

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关心他人,为人民群众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注重节约,倡导环保。

节约能源资源,反对浪费,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自己的行动示范和影响周围人,创建绿色和谐环境。

三、用正确的语言传递社会主义价值观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交往中最重要的工具。

用正确的语言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种表达自我,也是一种引导公众的有效工具。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用积极向上的语言形式,表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支持。

2.严格遵守语言规范,自觉抵制低俗、庸俗、恶俗的语言,以正确的表达方式树立好的人文形象。

3.在交流中尽量避免负面词汇和情绪导向,以合适的语言和态度引导对方,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传递。

综上所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记于心外化于行”的哲学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记于心外化于行”的哲学思考

观察与思考2015年第11期2015年第8提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功用在于外化为个体自觉行动。

作为自觉行动的“外化于行”首先应表现为一种固定化的习性,而非“权宜之计”的随机行为;其次应作为“价值审美”的行动表现,既欣赏价值遵循的行为,又厌恶违背价值准则的行为;最后应受公共理性的指导,基于公共利益遵循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真正实现可能会遭遇实用理性、差序格局与价值信任危机的困境。

从哲学视角分析,这些困境的解决依赖于以实践理性提升实用理性;以“普遍主义”克服“差序格局”的“特殊主义”;价值信任的重构三管齐下,方能有效。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哲学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记于心外化于行”的哲学思考*□魏传光葛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两个过程的统一。

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功用还在于统一思想,引领和规范行为,把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国家治理中,渗透到社会组织中,转化为社会文明风尚,外化为个体自觉行动。

“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难点在于如何解决“最后三公里”,避免成为“半截子工程”。

因而“外化于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归宿,对此方面理论界已形成审视的态度和足够的清醒。

但问题是,“外化于形”的标准是什么?困境在哪里?有何对策?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体价值准则“外化于行”为思考重点,以哲学省思为视角,尝试做出一些探索,以求教于大方。

一、“外化于行”的标准:习性、审美与公共理性(一)“外化于行”成为一种习性德国教授范伯格(Viktor J.Vanberg )在《经济学中的规则和选择》中区分了“规则遵循”和“个案选择”两个概念,并指出“真正的规则遵循行为意味着人们具有相对独立于特殊的情形约束的遵守规则的行为倾向”淤。

此观念对于思考“外化于行”的标准提供了有益借鉴。

“外化于行”也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价值遵循”还是“个案选择”。

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两年多来,有面对歹徒“争做人质”的教师和干部,有危急关头舍己救人的少年,有累倒在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途中的法官,有让迷路老太靠在腿上睡了一小时的民警……个人的选择,汇成心灵的暖流、点亮道德的星空。

两年多来,各项改革举措体现民生关怀,三个国家纪念日构筑民族记忆,设立国家宪法日助力法治中国……价值的导向,蕴藏于经济政治方方面面、贯穿于社会生活点点滴滴。

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却已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构筑起国家民族的心灵纽带,塑造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成为当代中国最坚实的价值基础、心灵支撑。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29日01版)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藏于经济政治方方面面、贯穿于社会生活点点滴滴,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国家、社会和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取向、行动和路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亿万人民的精神追求,更是民族复兴的顶层设计,它回答了发展往何处去、改革为了什么、法治如何实现的问题。

两年多来,有面对歹徒“争做人质”的教师和干部,有危急关头舍己救人的少年,有累倒在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途中的法官,有让迷路老太靠在腿上睡了一小时的民警……个人的选择,汇成心灵的暖流、点亮道德的星空。

两年多来,各项改革举措体现民生关怀,三个国家纪念日构筑民族记忆,设立国家宪法日助力法治中国……价值的导向,蕴藏于经济政治方方面面、贯穿于社会生活点点滴滴。

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却已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构筑起国家民族的心灵纽带,塑造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成为当代中国最坚实的价值基础、心灵支撑。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到两年多来“落细落小落实”的培育与践行,行进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国,标明了导航精神的“价值公约数”。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公约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公约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公约价值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

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将其所信奉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心灵信念,并在行为举止中通过外在的表现来展示和体现这些价值观。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公约即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我内化和外在行为来展示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使其成为生活信仰的一部分。

为什么价值观需要内化于心?1. 完善个体内心世界。

价值观内化于心,可以帮助个体建立更为完善和稳定的内心世界。

当一个人对某种价值观深信不疑并内化于心,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他都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不受外界干扰而动摇。

内化于心的价值观成为了个体生活中的精神支柱,为其走向更高层次的自我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引导个体行为规范。

价值观内化于心,使个体在行为举止中能够更加自觉地遵循其所信奉的价值观。

个体在内心深处坚信某种道德准则或行为规范,就会在外部行为中积极地与之相符,不随波逐流,不受外界诱惑而改变原有的行为规范。

价值观的内化为个体的行为提供了坚实的指引,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为什么价值观需要外化于行?1. 为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价值观的外化行为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言行来诠释其所信奉的价值观。

当更多的个体将其内化于心的价值观外化于行,他们的积极行为和价值观表达将有助于社会建设的积极发展。

一个内心深信公益事业的人,通过外化行为来参与公益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裙,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 彰显个体身份特质。

价值观的外化行为是个体对自身身份特质和文化底蕴的一种展现。

通过外化行为来体现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也可以彰显个体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

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是其文化品质和思想境界的展现,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公约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务员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务员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公务员如‎何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引领社会新‎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旗帜‎,深刻影响着‎它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

作为一种进‎步的、科学的价值‎观,作为一种提‎升人民幸福‎感的核心力‎、正能量,它却不能自‎发的形成和‎发展,需依靠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培育‎、大力弘扬和‎积极践行。

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铸魂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而作为社会‎管理队伍中‎的公务员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用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作表率,带动全社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引领社‎会新风尚。

一、内化于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要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公务员应将‎这二十四字‎箴言内化于‎心,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从个人层面‎的倡导着手‎,始终站稳政‎治立场,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首先,要加强政治‎修养,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看待问题、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要坚定理想‎信念,认真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其次,要加强道德‎修养,诚信待人,诚信待事,《中庸》指出,至诚之人能‎够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并最终“赞天地之化‎育”,在思想上树‎立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

另外,加强职业修‎养,坚决杜绝“庸懒散浮拖‎”,转变以往“官本位”的错误思想‎,用“人民公仆”来定位自己‎,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

用个人要求‎的完善,来满足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价值‎诉求。

二、外化于行价值观是要‎拿来“用”的,因此,关键是要能‎够在生活中‎践行,真正落到实‎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论文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必须要有有效的实践载体,以潜移默化的形式逐渐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如何分层次引导教育群众?如何带动舆论效应和道德评价产生有关价值观的讨论呼吁群众独立思考而不随波逐流淹没在趋同性的价值判断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落到实处,更实际有效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的价值观扭曲现象。

这些现象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产生,使我们在为中国经济社会显着的变化而骄傲的同时,也为经济与文化的不平衡而担忧彷徨。

我们这一代已经成为中坚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正确的价值观不仅仅影响着我们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改革发展的道路以及整个社会的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围绕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

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我国是一个13亿多的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式向下价值观较量的心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浅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浅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心价 值体 系关键在 于 内化认 同与 外 化 实践相 结 合 。要 使 社会 主 义核 心价 值 观 内化 为社会 的群体 意识 , 必须 坚持 不懈 地搞好 宣传教 育 , 强舆 论 引导 , 造 良好 的 社会 环 境 。践 行 加 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需要 必要 的制度 支持 , 更需要共产党人的率先垂范和广大群众的身体力行 , 还 要 辩证 地 看待 或 处理好 内化 与 外化 、 虚与务 实、 务 政府行 为和社 会 力量 的相 互 关 系。
在 社 会 大 变革 的 时 代 , 种 思 想 文 化 相 互 激 荡 , 各 理 想信念 、 德准 则 的 多元 化在 所 难免 , 统 与现 代 、 道 传 东 方 和 西 方 的价 值 观 念 冲 突 , 常 常 使 人 难 以抉 择 , 所 又 无 适 从 。要 贯 彻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体 系 建 设 的 战 略思 想 ,
非易事 ; 政治 制度 而 言 , 会 主义 尚处 于初 级 阶段 , 就 社
的是 要 看 能 否 将 它 内 化 为 政 治 信 仰 , 内化 为 社 会 的 群 体
意 识 , “内化 于 心 ”。 “内 化 于 心 ” 是 通 过 学 习 、 即 就 思
考 , 到 理 解 、 同 、 化 和 吸 收 , 核 心 价 值 观 的 内 容 达 认 消 将
深 入 思 想 和灵 魂 , 化 为 内在 的 思 想 道 德 品质 , 化 为 转 转
人 生 态 度 、 为 准 则 和 价 值 取 向 , 而 形 成 社 会 共 同 的 行 从
理 想 信 念 与 道 德 规 范 , 筑 社 会 和谐 与科 学 发 展 的 思 想 构 基 础 。为 此 必 须 努 力 做 到 以 下 几 点 : 1 1坚持 教 育 为 本 。 持 常 抓 不 懈 . 坚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及外化途径研究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及外化途径研究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及外化途径研究作者:贺佳婕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13期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美好未来的建设者,走上社会,无论哪个行业,大学生都将成为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社会主旋律,应该成为高校必备课程,从课堂深入到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基于此,文章从通过分析总结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与外化的影响因素,探寻并完善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与外化途径。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外化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表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表现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个人层面表现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承担着国家建设的重担,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所以高校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制与外化途径上下功夫,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教育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影响高校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践行的因素(一)过于强调专业教育,忽略思想政治教育受社会就业压力影响,一直以来我国民办高职高专院校较为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践。

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向企业输送对口专业实操性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主要衡量手段,过度强调专业知识的教育,并大力投入。

长此以往,忽略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造成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较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二)缺乏专业化的师资力量首先,在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民办高职高专院校缺乏对教师的专业化建设。

教师对于价值观教育缺乏重视,并存在思维误区。

大部分专业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任务只是教好自己的专业课,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思政老师的任务,专业课教师只需要专注于专业技能的培养。

其次,许多专业教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认同和深刻理解,在教育中无法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广大青年要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是勤学,二是修德,三是明辨,四是笃实。

勤学是基础。

只有求得真学问,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求全党不断加强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多次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强调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大兴学习之风。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辉煌历史就是一部学习成长史,通过学习,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引领中国人民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目标。

当前,中国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更需要我们新一代大学生不断扩充新知,扩大视野,扩展才干,全面提升综合素能,为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修德是关键。

人生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道德历来是人们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乃至治国安邦的重要途径。

古语有云:“德者,才之帅也”;“德者,民之性也”;“德者,国之基也”。

同样,道德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也很重要,在上天赐予一身精气神的时候,不应该只顾潇洒,还要有气度,这个气度就是德的内在要求。

我们都爱说“年轻气盛”,这是好事,我们应该有活力和朝气,但是脱缰的野马也会让人头疼不已,如果有一种无形的约束框上一框,兴许会少走很多弯路,这个框就是道德。

有了道德,就有了礼貌,就会显得温文尔雅,就会有包容的心和平和的心态,那为什么不做一个有道之人呢? 明辨是核心。

中国正经历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身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年代,学会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就显得十分重要,拥有必要的思想定力、工作定力和生活定力显得十分可贵。

每个人,特别是处在人生转折点的大学生,更要有一双慧眼,选择大众的、符合主流价值的人生路,否则,肯定苦头吃尽悔恨不已。

 我们必须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坚定走“人间正道”。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一种政治信仰,理想追求,和行为守则;外化为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体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我们应当将其作为我们的政治信仰,对这个目标的实现充满希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从屡遭日本以及西方列强蛮横侵略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了当今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的航空航天科技实力位居世界第三,不久前又拥有了自己的航母。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展现了中国重要城市的经济实力。

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中国融入了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之中一发不可收拾,这一举措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在21世纪迅速发展。

同时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容小觑,它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还有许许多多中国崛起的证明,由此均可见中国不再是当初那个任别国宰割的“东亚病夫”,而是一头醒来的狮子,我们一定要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

中国也比以前更加民主,因为它确定人民民主专政为国体,以人民为主体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主权在人民身上,如人民代表大会的各代表均由人民选举和罢免等等,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国家是民主的国家。

另外,我们中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崇尚礼仪,爱好和平,从前是,现在也是,将来更要是,国人须积极倡导文明和谐,追求这样的一种理想社会。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作为人民的我们要将其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因为它们保障了我们的基本权益。

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和平等,追求自由平等是人的本性,事实便是如此,人人都向往自由的生活,人与人之间应当没有歧视和等级的差异,将这种自由平等的态度贯彻每个人的内心,将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印度的种姓制度存在的等级差异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十分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美国政府没有存在对种族的过分偏见,才能有奥巴马这样一位了不起的黑人总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坚持三个融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坚持三个融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

坚持“三个融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是一所完全中学。

2007年来,学校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指导下,坚持“三个融入”,有效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融入教学全过程,在课堂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具体研究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融入到课堂中。

课题组深入到各班级,发放调查问卷,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融入工作的具体方法。

提出所有教师都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所有学科都必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的教育内容。

在此基础上,编写了25万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学生读本》校本教材,其中编入了“最美洗脚妹”刘丽、残奥冠军侯斌等厦门本土道德模范的案例,让学生从现实范例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

与此同时,编写了覆盖初中9个学科32万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教育指导纲要》,并参与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组织的初高中各学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教育指导纲要》,具体指导老师如何教学。

按照“指导纲要”组织骨干教师集体备课,反复试讲,并在校内外进行公开示范教学,使广大教师现场感受课堂,提升自己在融入过程中的教学能力。

如在初一数学课《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中,教师向同学展示中国古代证明勾股定理的赵爽弦图,渗透民族创新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课堂练习中,以全等三角形原理测量钓鱼岛上两点间的距离,自然融入钓鱼岛的历史、面积、特点等,培养学生的国土意识和爱国精神。

又如初二历史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通过向学生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方式的变迁,让学生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认识“中国梦”的具体思想内涵。

在初三《国威国魂》音乐课中,通过演唱《中国进行曲》《祖国颂》等,将爱国情怀渗透到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这些公开课,材料新颖,融入巧妙,注重与学生互动,受到师生欢迎。

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固化以制等

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固化以制等

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固化以制等作者:来源:《天津教育》2014年第02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重在认知认同、做到知行统一。

要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固化以制。

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内化于心;推动实践养成,促进外化为行;建立制度机制,促进固化以制。

同时,要健全和落实监督、评价、奖惩机制,加强督促检查。

通过综合评价考核,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新鲜经验,探索基本规律,改进方式方法,褒扬一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体和个人,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表扬和鼓励,使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批评和惩戒。

(《新华每日电讯》)教育,让生命蓬勃生长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振聋发聩,“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倡导别有深意。

“教育首先是人学”,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首在养内心之德、张精神之维。

让精神生长、灵魂发育,才会有朝气蓬勃的生命,才会有不断出彩的人生。

回归精神家园,回到人性本真,不只是教育领域的事。

在转型期中国行色匆匆的征程上,整个社会何尝不需要这样的觉醒?在今天这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个人也好,国家和社会也好,都需要那么一种情怀、一股子精气神儿。

从2014年开始,让我们重新发现精神家园,感知各种生命的呼吸与脉搏,去开拓生机无限的心灵原野,去铸造雄健而温厚的兴国之魂。

(《人民日报》)邵逸夫留下的不仅是逸夫楼在邵逸夫先生传奇的一生中,除了在电影事业和商业成就方面的辉煌外,还有在教育公益事业上的可圈可点。

尽管邵逸夫先生已经驾鹤西去,但是他的慈善之心的光芒会一直映照着社会文明。

在他的身后,留下的不仅仅是逸夫楼,还有基于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个体对教育事业的无私捐助。

对于教育事业的改进,像邵逸夫这样的慈善人士已经将个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但是单打独斗式的个人力量毕竟有限。

较个人捐赠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全社会能够形成一股解决教育问题的合力,以及教育相关部门回归教育本位效能的勇气。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高中政治考点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高中政治考点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中政治考点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为什么1)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有前途,民族有希望。

二、怎么办1、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人们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

2、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必须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

脚踏实地,坚持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社会风尚,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

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

6、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奉献意识。

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弘扬志愿精神。

7、必须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8、要筑牢理想心念之基。

论在高校教育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实际出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论在高校教育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实际出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论在高校教育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实际出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黄加付;龚明;殷伟量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本文结合学生工作实际,从高校辅导员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如何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做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黄加付;龚明;殷伟量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 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 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 23000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有益尝试
2.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考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有益尝试
4.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每个公民心中都要牢记这几个字。爱国,不需要每个人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但需要关心国家的大事,需要平时配合国家实行的政策,不做出损害国家形象和利益的行为。如果十分爱国,也必须是理智的,像之前的抵制日货事件便是不理智的爱国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治安困扰。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全心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事业中去便是理智的爱国。敬业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公民在自己岗位上要有敬业的态度,承担自己应尽的职责,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更快地建设好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守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华夏民族最崇尚的道德品质。它是为人之道,立身处世之本,诚信的人总是受欢迎的,因为他必是一个文明的人。我们凡事都要牢记诚信二字,不蒙骗,不做假,并打击作假分子,及时制止不诚信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更加信任,社会也会变得更加美好了。友善待人,在学校,在工作单位,在居住的小区,若都是友善待人,以礼待人,那将会是多么其乐融融一幅景象,我们人类社会就该是这样美好的。公民需要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的基本权益。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和平等,追求自由平等是人的本性,事实便是如此,人人都向往自由的生活,人与人之间应当没有歧视和等级的差异,将这种自由平等的态度贯彻每个人的内心,将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印度的种姓制度存在的等级差异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十分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美国政府没有存在对种族的过分偏见,才能有奥巴马这样一位了不起的黑人总统。在法律方面,首先以法治国是治理国家最有效的方法,我们要建立法制社会,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宁,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人人都要有法制意识,遇事要用法律保护自己而不是靠武力,相信法律的力量。在法律的实施上需要做到公正,我们平时做事时也要有公平公正的意识,不偏袒不针对,全力打造一个公正的社会,使法制更具说服力,利于我们建设法制社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一种政治信仰,理想追求,和行为守则;外化为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体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我们应当将其作为我们的政治信仰,对这个目标的实现充满希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从屡遭日本以及西方列强蛮横侵略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了当今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的航空航天科技实力位居世界第三,不久前又拥有了自己的航母。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展现了中国重要城市的经济实力。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中国融入了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之中一发不可收拾,这一举措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在21世纪迅速发展。同时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容小觑,它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还有许许多多中国崛起的证明,由此均可见中国不再是当初那个任别国宰割的“东亚病夫”,而是一头醒来的狮子,我们一定要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中国也比以前更加民主,因为它确定人民民主专政为国体,以人民为主体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主权在人民身上,如人民代表大会的各代表均由人民选举和罢免等等,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国家是民主的国家。另外,我们中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崇尚礼仪,爱好和平,从前是,现在也是,将来更要是,国人须积极倡导文明和谐,追求这样的一种理想社会。
内化于心,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检验自己言行的价值标准,化为一种政治信仰,一种精神力量。须时刻牢记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让它们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
外化于行,能做的事情有很多。首先,作为学生的我们,需要勤学苦练,胸怀大志。“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风华正茂的我们要利用好宝贵的青春年华,畅游知识的海洋,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灵魂。人生只有那么一次短暂的青春,每个人都需要好好把握才不会就下遗憾。学习又需持之以恒,肯于钻研,才能学精某一门专业,有所成就,既然学了,就要学好它,不能只有表面功夫。读书人应胸怀大志,心中要有一座想要去攀登的高峰,这样才不会被一些小小的挫折阻挡住前进的步伐。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每一个年轻人都心怀远大的目标,并且学有所成,有一手好本领,那么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将指日可待,中国会更加的繁荣富强。
一个人可以没有知识,没有文化,但他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人格品质。蔡元培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若一个人不懂得自律、自省、宽容、诚信,不友善待人,纵然有再多的知识也会成为一个可恶人。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共创美好的社会家园。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一朝一夕所能就,但我们要坚守这种正确的价值观,相信它能成就我们璀璨的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