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把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把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者:戴路来源:《中国共青团》2020年第11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总书记的人民情怀让我感动,让我深受教育。
理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有一点个人的体会。
怎么理解,应该学习起来。
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深学透,真正能够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要反复学学反复,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皮毛表面,要能够在心灵深处有触动有启发。
要学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壮举。
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热爱人民、关心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党中央时时刻刻为人民的利益考虑,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
要在学习中牢记共青团承担的使命和职责。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做青年工作就是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就是要有一种为民的意识和态度。
没有这样一种鲜明的观念,就难以做好青年工作,就难以完成好党和组织交给的青年工作任务。
怎么理解,应该行动起来。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是非常伟大的一种情怀,学习这样的理念,一是要把这样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去。
比如,在这次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江苏许多团干部挺身而出,带好队、干在先。
江苏共组建了以41406名团员为骨干的3806支青年突击队,活跃在医疗救助、联防联控、复工复产、春耕春种的第一线,展现了共青团的风采,彰显了新时代江苏青年的形象。
二是要努力去彰显理念中所蕴含的我们伟大祖国的制度优势。
在这场抗疫过程中,我们通过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情、中外情况的对比,能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我们党的伟大,我们人民的伟大。
共青团要在这样的一种共同感知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组织的优势,把我们这样的一种制度自信宣传出来,让大家从深层次产生共鸣。
比如,团江苏省委为了更好地在全省广大青少年中彰显我们国家的制度自信,引导全省的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在交流中感悟“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这种情怀,组织开展了“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宣讲暨青年讲师团全省行活动,组织各级青年讲师团成员、抗疫一线青年榜样来到青年身边、走进青年群体,以生动活泼、深入有效的方式讲好党的先进理论、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精神、制度优势、抗疫故事、防疫知识等,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中国好、中国人民好的主旋律,激励和引领青少年坚定制度自信。
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我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感悟

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我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感悟-教师教育论文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我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感悟1994年春节联欢晚会,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演唱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委婉的歌声,用教室、黑板、粉笔、讲台等意象深情赞颂了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的情怀。
这首歌曲传遍神州大地,成为对人民教师的献礼。
那一年,我刚好大学毕业,走上讲台,成了一名人民教师。
至今,已有20年。
在我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我发现,长大后我并没有成了你,而是成了我自己。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作为一名行走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我深知,学习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去模仿,而要身体力行,不断地去“悟”。
正如郑杰校长所说,以师德为先、学生为本和能力为重为教师发展标准的基本理念,构建属于自己专业成长的发展动态;教师要从悟教材、悟学生、悟同行、悟教法多方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促进教师从一个专业发展阶段迈向下一个专业发展阶段。
这要求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地将教师发展标准内化于心,在“悟”字上做文章,悟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
那么,我们究竟该“悟”些什么呢?一、悟教材,敢向权威挑战我从教以来,经历了四轮国家课程改革。
每一次改革,教材就跟着变一次。
我们很多老师,把教材认为是教学的蓝本,视为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事实上,教材是人编的,是国家教学权威编的,但是不可能全部正确,同样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疏忽或错误。
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应把教材认定为教学的“材料”。
在备课前,组织组内教师一起通览教材,明确编者编写主线,找出其不足之处,商讨处置方案。
将不足之处和处置方案发给出版社,要求其转给编者,恳请其在再版时进行修订,不再误导后生。
教师有了这种挑战权威的意识,才让自己站在知识的高点。
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意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找出自己上课过程中存在的口误、笔误和错误。
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二、悟学生,常向学生学习现实中,有很多教师教了一辈子书,中间曾任职于几所中学,我也身在其列。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xxxx积极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创先争优是一种境界、一种风气、一种氛围。
为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xxxx积极探索,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深化创先争优,维护xxx安全稳定。
近年来,xx建立了专题教育、集中培训和网络培训等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积极搭建党委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和xx (部门)业务学习三级教育学习平台,采取“党委书记讲党课”、“支部书记研讨会”、“青年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训班”等形式,教育广大党员警察将创先争优作为一种持久的精神状态、一种永恒的价值追求,引导党员警察在坚守价值观上创先争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在品格锤炼上创先争优,让创先争优紧贴实际,使党员警察与xx党委同心、同向、同调、同力,真正把创先争优的实质内涵和对党绝对忠诚理念“内化于心”。
立足于紧贴xx工作中心,围绕xx工作中心,服务xx工作中心,积极创先争优。
近年来,xx把创先争优的重点放在维护xx安全稳定上,强管理,抓精细,促落实。
先后组织开展了“组织怎么建,党员怎么干”大讨论,“四比四看二争”、“三学三比三争”、“十个一”、“三查三比”、“五比五好”、“六比”等活动。
积极结合“一线工作法”,深入开展“领导联基层、机关联xx、干部联群众、促xx发展”和“三下三解”活动,使党员领导干部脚往下走,心往下沉,大兴政务清新之风,提高服务基层xx能力;大兴践行核心价值观之风,创先争优争一流,努力形成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的党群共建格局,共同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化与常态。
xxxx不断强化全体党员的创先争优意识,深化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积极营造永恒的创先争优氛围,为实现“省内领先、西部一流、全国有位、警察职工满意”的总体目标和推进xx工作科学发展奠定思想和政治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理念宣传兰介绍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理念宣传兰介绍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学生不仅仅要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
这种理念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价值观应用于现实生活中,通过实际行动来展现他们的学习成果。
实践这种教育理念的学校和教师通常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和公益活动,提倡实践和体验式学习。
他们相信,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他们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理念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学校和教师通常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责任感、尊重他人和团队合作等品质。
他们相信,通过培养学生的品德,他们将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公民,并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积极的影响力。
这种教育理念的宣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例如举办社会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与家长分享学生在学校所表现出的良好品德等。
此外,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理念,例如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提供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
总而言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理念是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和价值观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一种教育理念。
通过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实践能力,他们将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公民,并在现实生活中展现积极的影响力。
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文

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文“哎呀,这道题好难呀!”我愁眉苦脸地对着书本自言自语。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的书桌上,我正为一道数学难题绞尽脑汁。
妈妈在一旁看着我,笑着说:“别着急,慢慢想,知识是要靠自己去理解和运用的哟。
”我抬起头看着妈妈,有点不耐烦地说:“我就是想不出来嘛!”这时,爸爸走了过来,他看了看题目,然后轻松地说:“这有啥难的,你看,这不就是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嘛,你要把知识内化于心呀。
”我撅着嘴说:“说得容易,我怎么就内化不了呢!”爸爸摸了摸我的头,说:“来,我们一起分析分析。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终于找到了解题的思路,我开心地跳了起来:“哇,我懂啦,我懂啦!”妈妈笑着说:“看吧,知识就是这样,只要你用心去学,就能掌握。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从那以后,我更加明白了知识内化于心的重要性。
在学校里,我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每当遇到不懂的知识,我就会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
我和小伙伴们经常一起讨论问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像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嘿,你这个想法不错呀!”“哈哈,我也是突然想到的。
”我们的对话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上科学课,老师提出了一个关于植物生长的问题。
我立刻举手回答,把自己内化的知识有条理地说了出来。
老师听了,微笑着点头说:“回答得很好,看来你已经把知识很好地掌握了。
”我心里美滋滋的,别提有多高兴了。
知识内化于心还不够,还要外化于行。
在生活中,我也会运用所学的知识。
比如,看到家里的电器坏了,我会想着用学过的电路知识去分析原因;看到美丽的花朵,我会用生物知识去了解它的结构和生长习性。
这不就像我们走路一样吗?我们学习知识就像是在给自己的脚注入力量,只有把力量运用到走路中,才能真正走到想去的地方。
知识也是如此,只有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就是我对学习知识的深刻体会。
我会继续努力,让知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有力武器,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高中教师职业操守的内化与外化心得体会

高中教师职业操守的内化与外化心得体会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任。
在高中教育阶段,教师的职业操守更是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就,更关乎着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未来发展。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深刻体会到职业操守的内化与外化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所谓职业操守的内化,是指教师将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深深植根于内心,使其成为自身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一部分。
这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学习和成长。
首先,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操守内化的核心。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面临着学业的压力、身心的变化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关爱为出发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家庭背景。
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他们,而是要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比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对于有特长的学生,我们要提供展示的平台和发展的机会,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只有当我们真心关爱学生,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次,教师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我们的工作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
我们要对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批改、每一次与学生的交流都认真负责,力求做到最好。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教育改革的动态,积极参与课程研发和教学研究,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得有一次,为了准备一堂公开课,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阅资料、设计教学方案、制作教学课件,并在试讲中不断改进。
虽然过程很辛苦,但当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收获知识时,我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再者,教师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
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学生提供最新、最有用的知识。
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两年多来,有面对歹徒“争做人质”的教师和干部,有危急关头舍己救人的少年,有累倒在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途中的法官,有让迷路老太靠在腿上睡了一小时的民警……个人的选择,汇成心灵的暖流、点亮道德的星空。
两年多来,各项改革举措体现民生关怀,三个国家纪念日构筑民族记忆,设立国家宪法日助力法治中国……价值的导向,蕴藏于经济政治方方面面、贯穿于社会生活点点滴滴。
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却已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构筑起国家民族的心灵纽带,塑造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成为当代中国最坚实的价值基础、心灵支撑。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29日01版)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藏于经济政治方方面面、贯穿于社会生活点点滴滴,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国家、社会和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取向、行动和路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亿万人民的精神追求,更是民族复兴的顶层设计,它回答了发展往何处去、改革为了什么、法治如何实现的问题。
两年多来,有面对歹徒“争做人质”的教师和干部,有危急关头舍己救人的少年,有累倒在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途中的法官,有让迷路老太靠在腿上睡了一小时的民警……个人的选择,汇成心灵的暖流、点亮道德的星空。
两年多来,各项改革举措体现民生关怀,三个国家纪念日构筑民族记忆,设立国家宪法日助力法治中国……价值的导向,蕴藏于经济政治方方面面、贯穿于社会生活点点滴滴。
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却已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构筑起国家民族的心灵纽带,塑造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成为当代中国最坚实的价值基础、心灵支撑。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到两年多来“落细落小落实”的培育与践行,行进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国,标明了导航精神的“价值公约数”。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公约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公约价值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
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将其所信奉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心灵信念,并在行为举止中通过外在的表现来展示和体现这些价值观。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公约即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我内化和外在行为来展示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使其成为生活信仰的一部分。
为什么价值观需要内化于心?1. 完善个体内心世界。
价值观内化于心,可以帮助个体建立更为完善和稳定的内心世界。
当一个人对某种价值观深信不疑并内化于心,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他都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不受外界干扰而动摇。
内化于心的价值观成为了个体生活中的精神支柱,为其走向更高层次的自我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引导个体行为规范。
价值观内化于心,使个体在行为举止中能够更加自觉地遵循其所信奉的价值观。
个体在内心深处坚信某种道德准则或行为规范,就会在外部行为中积极地与之相符,不随波逐流,不受外界诱惑而改变原有的行为规范。
价值观的内化为个体的行为提供了坚实的指引,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为什么价值观需要外化于行?1. 为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价值观的外化行为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言行来诠释其所信奉的价值观。
当更多的个体将其内化于心的价值观外化于行,他们的积极行为和价值观表达将有助于社会建设的积极发展。
一个内心深信公益事业的人,通过外化行为来参与公益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裙,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 彰显个体身份特质。
价值观的外化行为是个体对自身身份特质和文化底蕴的一种展现。
通过外化行为来体现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也可以彰显个体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
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是其文化品质和思想境界的展现,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公约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从微末中、细小处检验一名党员各位行政后勤支部党员同志: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做这样一次讲课。
其实,与其说是讲课,不如说是一场汇报要更合适一些。
我汇报的题目是《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从微末中、细小处检验一名党员》。
如题,汇报中我将列出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微末中、细小处的问题,并向大家发表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欢迎各位党员同志探讨,有不到或者错误之处,也请大家批评、指证。
一、为什么要从微末中、细小处检验一名党员?目前,党组织主要是从宏观、宽大方面来要求党员的,党员同志应当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等。
而宏观由微观构成,宽大由细小组建,窃以为各上级党组织从宏观、宽大方面来把握,我们这样的基层党组织就必须从微末、细小方面着手,在各上级党组织宏观、全面要求的指导下,不畏繁琐、不惧细微,才能真实、客观地检验出具体的每一名党员究竟是否合格。
二、之于一名党员,为何学习?何谓学习?2016年9月23日,在“党支部书记和党员联系实际讲党课”活动中,结合当时的情况:某些同志有一些迷茫,信念发生了动摇,理想出现了模糊,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甚至有的还提出了“不要跟我说那些山高水远的,我就晓得管好我的一亩三分地,干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就行了”等消极论调,我当时就提出不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不把这个事情说明白,就难免有些同志以后还会出现那样的想法。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因为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我们才能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只有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做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要求下的一名党员的根本义务,这是严格遵循党章,谨严符合逻辑的论断,这就是说,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就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为人民服务,就必须持续不断地努力学习、富于探索。
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doc

坚持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当前,我们国有企业都十分看重并全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力求在提高令人难以模仿、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上增强企业的生存本领和发展后劲,以此应对入世挑战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冲击,并使企业在紧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国有企业尤其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们不仅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并发挥其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且大多又涉及基础产业、军事工业、高新技术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其资本的技术含量和有机构成都很高,必然格外重视企业文化的特殊功能和重要作用,并从思想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形成合力,不断增强企业本身特有和独有的核心竞争能力。
我厂是国家开发研制大型火力发电设备的高新技术骨干企业,也是国家重点布局的三线内地国有大型企业和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的龙头企业。
作为国产机组市场份额已占三分之一的全国三大汽轮机生产制造厂家之一,现有总资产80多亿和7000余名员工,主要担负20万、30万、60万千瓦亚临界汽轮机、百万千瓦等级核电汽轮机、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大功率汽轮机,以及重型燃气轮机的开发研制和出口任务。
不仅产品事关国计民生并对电力工业建设影响甚大,而且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束缚和不利地理环境的客观制约,这就更需要企业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体制、转换机制,打造品牌、塑造形象等方面开拓创新,即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全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努力为企业打造能够跻身于国内外强手之林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使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并实现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归纳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和有效做法,主要就是通过“构建两个体系、实施四个工程、建设三种文化”来坚持“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这三个理念和实践。
一、坚持“内化于心”主要是以构建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和发展战略体系为重点来培育企业核心理念,重在树立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以此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并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正确导向和精神动力。
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doc

坚持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当前,我们国有企业都十分看重并全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力求在提高令人难以模仿、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上增强企业的生存本领和发展后劲,以此应对入世挑战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冲击,并使企业在紧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国有企业尤其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们不仅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并发挥其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且大多又涉及基础产业、军事工业、高新技术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其资本的技术含量和有机构成都很高,必然格外重视企业文化的特殊功能和重要作用,并从思想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形成合力,不断增强企业本身特有和独有的核心竞争能力.我厂是国家开发研制大型火力发电设备的高新技术骨干企业,也是国家重点布局的三线内地国有大型企业和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的龙头企业。
作为国产机组市场份额已占三分之一的全国三大汽轮机生产制造厂家之一,现有总资产80多亿和7000余名员工,主要担负20万、30万、60万千瓦亚临界汽轮机、百万千瓦等级核电汽轮机、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大功率汽轮机,以及重型燃气轮机的开发研制和出口任务.不仅产品事关国计民生并对电力工业建设影响甚大,而且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束缚和不利地理环境的客观制约,这就更需要企业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体制、转换机制,打造品牌、塑造形象等方面开拓创新,即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全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努力为企业打造能够跻身于国内外强手之林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使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并实现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归纳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和有效做法,主要就是通过“构建两个体系、实施四个工程、建设三种文化”来坚持“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这三个理念和实践.一、坚持“内化于心”主要是以构建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和发展战略体系为重点来培育企业核心理念,重在树立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以此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并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正确导向和精神动力。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践行三严三实争做群众满意的好干部今年三月,一个时代的强音,一种践行的标准,成为了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那就是践行“三严三实”。
她作为一面镜子,一把尺子,让我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严”字当头,“实”字当先,“好”字当标,“满意”当旨。
笔者认为践行“三严三实”应当在思想上践行,在作风上践行,在行动上践行,让我们在憧憬希望中努力,让我们在振兴一方经济中阔步前行,让我们在造福一方百姓中实现梦想,努力争做一名群众满意的好干部。
思想上践行,严”字当头。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修身”为要、“用权”为本、“律己”为遵。
几千年的中国很早传承着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修身”的重要。
“修身”不是件易事,是一种自我完善,是一种自我超越,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作为乡镇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向书本学,向有经验的同志学,向社会实践学,向群众学,要把群众当老师,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自己的理论功底,要像焦裕禄、杨善洲、兰辉等先进典型那样,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高尚情操,随时随地把自己和人民群众连在一起,努力争做一名学习型、创新型的乡镇党员干部。
“用权”是很多人的渴望,也是很多人的追求。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给人带来无上的光荣与骄傲,也可以带来不尽的耻辱和悔恨。
我们伟大而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他的逝世何以会为我们留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历史画面,何以会使联合国也为他悄然降下半旗,使世界为之顿然。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这样说:“中国地大物博,他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可他的总理却没有一个孩子;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他的金银财宝数不胜数,可他的总理却没有一分钱的存款”。
这就是我们位高权重的总理,他用一生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用自身的崇高塑造着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全世界的形象。
可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这样说:“权力是我手中的一张牌,有了它,可以换来大把的钞票,再去换来更大的权力,进而捞取更多的享乐。
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演讲稿一则

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演讲稿一则: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为一名企业人,企业文化是无处不在的。
不管我们是管理者还是员工,我们都在工作之余感悟着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核,也在不断地传递和推广着企业文化的理念。
那么,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体来说,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在心中内化,是指使企业文化深深地扎根于我们内心深处。
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深入学习和理解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在我们的心中慢慢滋长和生发。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深刻体验企业文化的思想内涵,让我们的心灵与企业文化紧密相连。
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我们可以自觉地去感受企业文化所传递的“务实、创新、诚信、和谐”的核心思想。
我们可以从日常工作中找到有利于企业、符合企业文化的解决方案和工作方法,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和智慧。
我们还可以积极反思自身的不足,提升自我素质和技能,与企业共同发展。
在行为上外化,是指把企业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观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只有把企业文化内化于心之后,才能够行之有效地将企业文化外化于行。
这中间,最关键的是,需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让自己的每一举动都可以为企业文化价值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这方面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操持公务、管理员工、处理业务等方方面面的实践中,展现企业文化的精神风貌。
我们可以像模范员工一样,诚实守信,踏实用心,团结协作,开拓进取。
我们还可以作为企业文化的“传声筒”,积极宣传和推广企业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企业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在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加强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时刻提醒自己,时刻激励自己,时刻引领自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对企业文化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对企业价值的追求与体现。
让我们共同期待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良好氛围得到更好的营造和推广,让我们共同致力于把企业文化外化于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企业品牌和价值。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发言稿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一些见解和思考。
首先,我想说的是:“内化于心”的意义。
所谓内化于心,即是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信仰理念等,能够真正贯彻在自身的行动和言语中。
这种内在的“修养”不同于学院派的形式主义,更加注重带有自我认知、自我约束和自我提升的内在修养。
只有内在的修养才能推动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更加自觉、自律、自主和积极向上。
那么接下来,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探讨的问题:如何将内在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信仰理念等转化为可行动的行为表现?其实,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将内心的精神世界转化为具体实践,从而形成一种明确的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
这样,我们才能在现实中真正做到“外化于行”。
具体而言,从工作环境来看,我们需要将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价值观念贯穿于整个工作流程之中。
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同事,都应该积极向上,多一份耐心、多一份责任心,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这些实际行为的落实,是将内在的精神世界转化为具体行为的重要途径。
同时,从个人成长来看,我们需要不断地将自己的修养内化于心,尤其是在面临困难、挑战和诱惑的时候,更要遵循自己的“道”,坚定自己的信念。
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要追求真知、好学,培养好习惯、强化自制力,这些方面都需要我们的全力以赴。
此外,从生活环境来看,人们同样需要倡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理性生活方式。
不少人存在浪费、不文明、怨天尤人等不良习惯,需要通过深化公共服务和教育、宣传科学文化等多中渠道,加强道德教育和公共文化建设。
同时推动各行业、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居民共建文明城市、参与形成文明社会,营造良好公共环境,激发社会个体更多内在的正向行为,并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构建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和谐社会。
在此,我想总结一下:无论我们每个人在什么岗位、什么领域,我们都应该不断地强化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内在品质和习惯,将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内化于心,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外化于行成习惯内化于心促成长

外化于行成习惯内化于心促成长学生的习惯养成是小学教育永不过时的话题,小学教育的主旨和终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思维、文明等一系列的习惯。
我们常说,对一项指导思想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对于小学生而言,有很多事情很难做到先理解再去做。
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尚未达到可以足够的内化于心的水平,要在内化于心的基础上去外化于行更是无从谈起。
所以,我们先给孩子们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让其先去做,然后辅之以内化于心的理论教育,让其把二者结合起来去领会,慢慢地形成习惯,这样也并未违背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
一、爱国主义教育,从行动开始。
如果问一个小学生什么是爱国主义,我想他一定会说不知道,或含糊其辞。
那么我们给他们讲,什么是国家,什么是爱国,怎样爱国……强行背下来?意义并不大,因为很抽象,他们不能真正理解,不能内化于心,尤其低年级学生。
其实,在我们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就有现成的教育素材,那就是国旗和国歌,国旗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那么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就从尊重国旗、国歌开始。
我们每周一有升旗仪式,每天早晨有唱两歌(国歌、队歌)活动,我们整体要求每天唱两歌时,不论身处什么地点,手头有什么事,都要放下,面向国歌传来的方向或面对国旗的方向跟着伴奏高唱两歌。
利用这样具有仪式感的形式让孩子们感受到祖国的威严,面对祖国、面对国旗、国歌,以庄严肃穆的态度去面对。
很快,我们收到了成效,有的家长和孩子一起走,孩子站定唱歌,家长拉着孩子继续向前走,却被孩子阻止,到现在,不管是家长还是师生,国歌响起时,在校门口、操场上、楼道内所有人都能自觉做到站定并高唱国歌。
在这样的氛围中让更多孩子在心中树立起对国旗、国歌乃至国家的敬畏。
这就在一个小的环节上把爱国外化于行了。
与此同时,学校的各种爱国主义活动的开展包括演讲比赛、观看爱国影片、缅怀先烈等等就与孩子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由外到内,由内再到外,形成更有效、更有力量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集体主义教育,化无形为有形。
3-高先早-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礼仪达标、争先创优”活动点滴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仁: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礼仪达标、争先创优”活动点滴》。
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细”就是要细化,要直入头脑,要沉淀心中,只有发自内心接受,才能真正自觉行动;“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坚持不懈抓养成,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实”就是要行动,就是不能玩虚的。
我校2015年春季学期开展的“礼仪达标、争先创优”活动就是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通过各种形式,传播主流价值,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其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达到礼乐育人的目的。
我的做法是:将校园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内化于心1、背诵校园六礼仪。
分校下发《校园礼仪读本》后,我利用朝读前15分钟组织学生学习背诵。
两次一节,对手小组长相互检查,老师进行抽查,人人过关。
2、解读校园六礼仪。
同学们在背诵的同时,并对照自己以前的行为习惯,每周写一次学习心得,对校园六礼仪进行解读,每次各小组评选出一篇优秀心得,利用小班会进行交流。
宋文曲同学讲道:我以前对老师的教育要么顶撞,要么不语,学了交往礼仪后,我觉得首先要尊重老师,其次是聆听教诲,然后是敞开心扉……3、编写礼仪小剧本。
一段时间后,我布置了一个挑战性的任务,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编写礼仪小剧本。
六个小组各选一个内容。
两天后,各组都写出了质量较高的底本,尤其是唯我独尊组和无限风光组编写的剧本思接天外又情切心间。
接着,各小组进行编排。
然后,班会上,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展示了自己智慧的结晶。
本次班会,同学们对“校园六礼仪”的认知再次得到了升华,分校领导也给予了高度的赞许。
二、外化于行1、学习《高中部校园六礼仪达标标准》。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没有具体出处。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意思是:在内部做到心中有数,在外部做到行动一致,知行合一。
内化于心是指从思想上归化,外化于行是指从行为上归于所化。
化是指一种文化、体制、思想或政策方针。
扩展资料: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这是由明朝思想家XXX提出来的。
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学习体会]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学习体会]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https://img.taocdn.com/s3/m/97b52de46f1aff00bed51ee3.png)
[学习体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干部大培训有感作为一名机关干部,我感觉这次的集训和考核效果明显,让我有了许多收获,也有几点感想。
感想一:学非为考,考能促学这次考核采取的是集中培训考核,既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是一个考核验收的过程,因此很多人便会以为学习的目的仅仅就是为了应付考核。
但从这次集训和考核的安排上来看,学非为考,支队充分利用这次集中培训和考核的机会,进行了相关知识和业务的培训。
支队军政主官与学员座谈分享队伍管理经验,从整个集训的过程来看,注重的是能力素质的提升,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核。
当然,考能促学,各参训学员针对考核要求,进行了强化训练,在一些实用技能上的训练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达到了学习效果。
通过规定科目的考核,参考人员或多或少的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明确了下步努力方向。
感想二:学无止尽,勤能补缺学习永无止尽,虽然考核的科目是有限的,但是蕴含的知识量是无尽的,心存侥幸是无法在考核中取得好的成绩的。
作为一线带兵人,就应该努力做到文能动人、武能制敌,当然要做到这点,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
二十天太短,只争朝夕,要想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我想是不可能创造一个奇迹的,只有以此次集中培训为契机,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用上10个、100个20天去努力奋斗,我想我们终能进步。
感想三:素质提升,贵在平时百学须先立志,要想提升素质,就要下定决心,明确目标。
个人能力素质的全面建设就要注重平时,注重积累,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次的考核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日常积累量。
所以,要想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要把握好日常工作、学习、训练的机会,在实践中悟出道理,用学习成果指导实践,唯有如此,我们的素质提升才能一步一台阶的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
感想四:摆正心态,战胜自我人无完人,在众多的考核科目中,我们总会在一些科目上跟别人有差距,而这就需要我们摆正心态,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万不能放之任之,否则就与考核的最终目的背道而驰。
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实化于行

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实化于行当前,我们国有企业都十分看重并全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力求在提高令人难以模仿、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上增强企业的生存本领和发展后劲,以此应对入世挑战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冲击,并使企业在紧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国有企业尤其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们不仅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并发挥其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且大多又涉及基础产业、军事工业、高新技术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其资本的技术含量和有机构成都很高,必然格外重视企业文化的特殊功能和重要作用,并从思想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形成合力,不断增强企业本身特有和独有的核心竞争能力。
我厂是国家开发研制大型火力发电设备的高新技术骨干企业,也是国家重点布局的三线内陆国有大型企业和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的龙头企业。
作为国产机组市场份额已占三分之一的全国三大汽轮机生产制造厂家之一,现有总资产80多亿和7000余名员工,主要担负20万、30万、60万千瓦亚临界汽轮机、百万千瓦等级核电汽轮机、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大功率汽轮机,以及重型燃气轮机的开发研制和出口任务。
不仅产品事关国计民生并对电力工业建设影响甚大,而且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束缚和不利地理环境的客观制约,这就更需要企业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体制、转换机制,打造品牌、塑造形象等方面开拓创新,即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全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努力为企业打造能够跻身于国内外强手之林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使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并实现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归纳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和有效做法,主要就是通过“构建两个体系、实施四个工程、建设三种文化”来坚持“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这三个理念和实践。
一、坚持“内化于心”主要是以构建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和发展战略体系为重点来培育企业核心理念,重在树立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以此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并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正确导向和精神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体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干部大培训有感
作为一名机关干部,我感觉这次的集训和考核效果明显,让我有了许多收获,也有几点感想。
感想一:学非为考,考能促学
这次考核采取的是集中培训考核,既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是一个考核验收的过程,因此很多人便会以为学习的目的仅仅就是为了应付考核。
但从这次集训和考核的安排上来看,学非为考,支队充分利用这次集中培训和考核的机会,进行了相关知识和业务的培训。
支队军政主官与学员座谈分享队伍管理经验,从整个集训的过程来看,注重的是能力素质的提升,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核。
当然,考能促学,各参训学员针对考核要求,进行了强化训练,在一些实用技能上的训练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达到了学习效果。
通过规定科目的考核,参考人员或多或少的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明确了下步努力方向。
感想二:学无止尽,勤能补缺
学习永无止尽,虽然考核的科目是有限的,但是蕴含的知识量是无尽的,心存侥幸是无法在考核中取得好的成绩的。
作为一线带兵人,就应该努力做到文能动人、武能制敌,当然要做到这点,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
二十天太短,只争朝夕,要想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我想是不可能创造一个奇迹的,只有以此次集中培训为契机,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用上10个、100个20天去努力奋斗,我想我们终能进步。
感想三:素质提升,贵在平时
百学须先立志,要想提升素质,就要下定决心,明确目标。
个人能力素质的全面建设就要注重平时,注重积累,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次的考核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日常积累量。
所以,要想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要把握好日常工作、学习、训练的机会,在实践中悟出道理,用学习成果指导实践,唯有如此,我们的素质提升才能一步一台阶的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
感想四:摆正心态,战胜自我
人无完人,在众多的考核科目中,我们总会在一些科目上跟别人有差距,而这就需要我们摆正心态,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万不能放之任之,否则就与考核的最终目的背道而驰。
当我们发现不足时,要向其他同志学习请教,闭门造成终难成事,只有加强交流,虚心的向比自己强的人学习,才能把别人的长处变成自己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