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机构和货币供给

合集下载

现代货币金融学论述题

现代货币金融学论述题

1、论述货币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及其政策意义?〔1〕弗里德曼—施瓦兹的货币供给及模型。

C D R D C D R D H R C D C H M ++•=++=)1(该模型分析了货币供给的三个决定因素:高能货币H 的变化主要由中央银行决定;存款—准备金比率D/R 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行决定的超额准备金,存款—通货比率D/C 主要取决于社会公众的预期和行为。

三个变量的变化均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同方向。

〔2〕卡甘的货币供给方程式:D R M C D R M C HM ⨯-+=卡甘的方程式明确说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与高能货币成正比,与通货比率和准备金—存款比率成反比。

〔3〕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可控性。

由H 、D/R 、D/C 所共同决定的货币供给,实际上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三部门共同行为的结果。

如果D/R 和D/C 是常量或者变化很小,那么货币供给量主要取决于高能货币。

通过实证分析,弗里德曼和施瓦兹认为高能货币是广义货币供给量长期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高能货币是中央银行决定的,中央银行完全可以通过控制高能货币来控制货币供给量。

因此货币供给量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

〔4〕政策含义。

由于货币供给量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正确确定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就成为中央银行控制好货币供给量的最关键问题。

弗里德曼提出“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控制货币供给量,保证币值稳定。

2、论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的内容、主要特征和政策含义。

〔1〕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主要内容。

影响货币需求的有三类因素:第一是收入或财富的变化。

第二是持有货币的时机成本。

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目前的收益。

第二部分是预期的商品价格变动率。

物价上涨越快,持币的时机成本越高,对货币的需求越少。

第三:持有货币给人们带来的效用。

持有货币可以用于日常交易的支付,又可以应付不测之需,还可以抓住获利的时机。

〔2〕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主要特点是该函数的稳定性。

金融学之货币供给

金融学之货币供给

金融学之货币供给引言货币供给是金融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货币的产生和流通。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供给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货币供给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政策对货币供给的调控。

货币供给的定义货币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间内,所发行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给包括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两个指标。

其中,M2是指整个社会的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居民储蓄存款等;而M1只包括现金和居民活期存款。

货币供给的规模和结构直接影响着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中央银行政策中央银行是国家货币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来影响货币供给的规模和速度。

例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水平以及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控制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

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调整汇率政策来影响货币供给。

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预期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预期也会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

当经济增长加速或通货膨胀预期上升时,人们对货币需求也会增加,中央银行为了满足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可能会增加货币供给。

居民储蓄率居民储蓄率也是影响货币供给的重要因素之一。

较高的储蓄率意味着较少的货币投入流通,从而对货币供给产生抑制作用。

相反,较低的储蓄率意味着较多的货币进入流通,进而促进货币供给的增长。

政府财政政策政府财政政策对货币供给也有一定影响。

例如,政府通过开展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可能会对货币供给产生一定的扩张作用。

而财政紧缩政策则可能会抑制货币供给的增长。

政策对货币供给的调控货币供给的稳定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货币供给的稳定,政府和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货币供给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央银行会根据经济的运行状态和通货膨胀压力来制定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利率水平、控制存款准备金率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中央银行可以调控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教材精讲】(货币供给过程)【圣才出品】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教材精讲】(货币供给过程)【圣才出品】
资产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政府证券和贴现贷款)赚取利息,而负债(流通中的现金和 准备金)丌支付利息,美联储每年都获取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也就是说,它的资产赚取收入, 而负债丌必支付成本。 1.政府证券(government security)。这个资产科目包括美联储持有的美国财政部发 行的证券。 2.贴现贷款(discount loan)。美联储还可以通过向银行发放贴现贷款,为银行体系 提供准备金。对亍这些银行而言,它们所借入的贴现贷款被称为“向美联储借款”或者“借 入准备金”。向银行收取的这些贷款的利率被称为贴现率(discount rate)。
第二,如果将债券销售给美联储的个人或者企业将美联储的支票在当地银行或者联邦储 备银行兑换成现金,非银行公众、银行体系和联邦储备体系的 T 账户如下:
5 / 1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4 章 货币供给过程
14.1 本章要点
●货币供给过程有三位参不者:中央银行、银行(存款机构)和储户。 ●单个银行可在其超额准备金的限额内发放贷款,从而创造等量的存款。银行体系可以 实现存款的多倍扩张;在简化的多倍存款创造模型中,银行丌持有超额准备金,公众丌持有 现金,支票存款增加的倍数等亍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 ●货币供给不非借入基础货币 MBn(由公开市场操作决定)以及向美联储借入准备金 BR(贴现贷款)的水平正向相关。货币供给不法定准备金率 r、现金持有水平以及超额准备 金负向相关。 ●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不货币供给产生联系,货币乘数是指基础货币的既定变劢所引 起的货币供给变劢的比率。
政部的货币负债(流通中的财政货币,主要是铸币)被称为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

货币供给的名词解释

货币供给的名词解释

货币供给的名词解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日益完善,货币供给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货币供给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货币的发行、流通以及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本文将对货币供给进行详细解释,通过阐述其含义、分类、影响因素以及政策控制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货币供给指的是某一特定时期内,由货币发行机构(例如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准备金、发行纸币和调控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等方式,向市场投放货币的总量。

货币供给对经济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它不仅关系到全社会的流通手段和交易媒介,还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方面密切相关。

二、货币供给的分类货币供给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按照发行主体的不同,可以将货币供给分为中央银行货币供给和商业银行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控,对货币总量进行管理和控制;商业银行则是通过贷款和存款扩张,对市场上的货币供给进行调节。

从经济主体角度来看,货币供给可以分为政府货币供给和民间货币供给。

政府货币供给主要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的发行,投放货币到市场上,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而民间货币供给则是指由市场上的个体和机构通过发行债券、票据等方式,提供额外的流动性。

三、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货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是由多个因素影响的。

首先是货币政策的调控。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来影响货币的发行和市场供给。

此外,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也会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

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也是影响货币供给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经济活动增加时,市场上对货币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促使货币供给的增加。

此外,需求价格水平、信用需求和货币存量等因素也会对货币供给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四、货币供给的政策控制货币供给在经济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需要通过政策手段进行控制和调整。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主导的宏观调控工具,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外汇政策等,对货币供给进行控制。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一、名词解释1、信用中介职能:指商业银行通过其所具有的规模经济和信息优势,能够有解决经济金融生活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经济过程,即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注入货币的过程。

其次在一定时点上会形成一定的货币数量,称为货币供给量。

3、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

在适当的资产组合中,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的数量就是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可分为个人的货币需求与整个经济的货币需求。

4、货币乘数:指一定量的基础货币发挥作用的倍数。

货币乘数模型:m=Mⁿ/B5、原始存款:客户以现金存入银行形成的存款。

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只需保留一小部分现金作为付现准备,可以将大部分现金用于放款。

客户在取得银行贷款后,一般并不立即提取现金,而是转入其在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这时银行一方面增加了放款,一方面增加了活期存款。

6、派生存款:是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

在信用制度发达的国家,银行的大部分存款都是通过这种营业活动创造出来的。

可见。

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而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

7、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它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内容广泛,通常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检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指标和中间目标、政策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等基本内容。

8、货币政策的传导:指货币当局从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到达到其预期的最终目标所经过的途径或具体的过程、目标。

9、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央银行通过观测和控制它所能控制的一些具体的指标来影响实际的经济活动,才能间接地达到其最终目标。

这些能被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和观测的指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或中间目标。

中介目标位于货币政策工具和最终目标之间,其包括近期中介目标(也称操作目标)和远期中介目标(也称中间目标)。

货币银行学货币供给

货币银行学货币供给

2、对政府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化。中央银行对 财政的资产增加,则意味着基础货币从中央 银行流出,使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增加;反之, 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减少。 3、对金融机构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化。当中央 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增加(即贷款、再贴 现规模的增加),意味着基础货币从中央银 行流出,银行部分的存款准备金增加,从而 使社会的货币供给量增加;反之,社会的货 币供给量减少。
第—,极为重视利率及货币需求对货币供给 的影响。他们认为把货币看作由中央银行绝 对控制的外生变量是错误的,货币供给深受 利率和货币需求的影响。 第二,强调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对货币供给 的影响。他们认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商业银 行一样,都具有创造货币和创造信用的能力。 所以,必须对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实行全面 管理。
超额准备
影响因素: 1、市场利率 2、贷款的投资机会 3、借入资金的难易程度以及成本大小

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
影响因素: 1、定期存款的利率 2、收入和财富

第三节 货币供给理论
一、信用创造论 代表人物:麦克鲁德,熊彼特和哈恩 基本观点:



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够通过它 吸收的存款额进行放贷,而且能够用放款的办法创 造存款。 意义:从技术上描述了银行信用对货币流通的影响, 并且提出了信用制度下货币供应方式和货币倍数扩 张的原理,对中央银行制度的完善和对货币量的调 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卡丹将(C/M)和(R/D))分别称为通货 比率和准备金比率。在美国,通货比率在长期 中具有下降趋势,卡丹将其归因于收入和财富 的增长以及城市化。城市化有助于通货比率下 降是因为它扩展了银行业而减少了通货的使用。 1875年以来,美国银行的准备金比率很不稳定, 经常处于较大幅度的变动状态中。卡丹认为, 这是由于存款在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银行及 不同种类的存款之间的转移和法定准备率的变 化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由于竞争性的原因, 又主要是由于法定准备金比率的变化引起的。

14-3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14-3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 1/rd是一个大于1的数,称为简单存款 倍数。 • 原始存款。
• 派生存款,等于ΔD-ΔR。
经济学院
四、存款货币的多倍收缩
你可以自己学习!
YOU CAN IF YOU WANT!

第十四章 货币供给




第三节 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1)存款创造的条件 •首先是部分准备制度 •其次是部分现金提取 •另外,存款的创造是整个银行系统的 整体行为结果,不是由某一家银行创 造的
经济学院

第十四章 货币供给




第三节 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2)存款货币创造的简单模型 假定: –整个银行体系由一个中央银行和至少两家商业银 行构成。 –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为20%; –假设商业银行只有活期存款,而没有定期存款; 既没有从活期存款向定期存款或储蓄存款这种非 交易性存款的转化。 –银行将超额准备金全部用于贷款,即银行并不保 留超额准备金; –借款人不提取现金,即没有贷款以现金形式流出 银行系统;
乙银行
资产 准备金:+800 负债 支票存款:+800
经济学院

第十四章 货币供给




第三节 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 同样,根据2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乙银行可以保留160元 的法定准备金,其余640元用于贷款。
• 假设贷给了C企业,C企业以支票的方式支付给了D企业,D企业把 支票存款存入丙银行。乙、丙两家银行的T形账户为:
货第十四章 货币供给 Nhomakorabea币



第三节 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第10章货币供给《货币银行学》

第10章货币供给《货币银行学》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
四、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 (一)现金漏损率(c)
对于银行制度不发达的国家来说,人们总会将部分 收入以现金形式保留在手中。这样就出现了现金漏 损,即是指银行在扩张信用及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 中,难免有部分现金会流出银行体系,保留在人们 的手中而不再流回。由于现金外流,银行可用于放 款部分的资金减少,因而削弱了银行体系创造存款 货币的能力。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理论
专栏10—1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讨论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理论
(二)卡甘(P. Cagan)模型
卡甘的方程式明确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高能 货币成正比,与通货比率和准备金—存款比率成反 比。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理论
(三)乔顿模型 1.M1货币乘数模型 模型采用狭义的货币定义M1,即 M1 =D+C。其
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形成
二、出自银行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近代银行作为信用媒介机构和信用创造机构的统一, 其本质特征在于信用创造方面,即银行可以在相当 范围内通过增加自身的负债去增加货币供给量,由 此影响社会各种资源的配置、再生产诸环节的协调、 各种经济杠杆的作用发挥以及币值本身的稳定.
与此同时,这一信用创造功能还使银行在国民经济 中的地位有了根本改变,它一方面大大强化了现代 商品经济中的信用经济性质,另一方面促使整个经 济的运转与金融活动息息相关、不可分离。
(3)现金流通一般主要对应于小宗商品即消费品 的交易。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
二、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所谓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 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包括商业银 行吸收到的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
所谓派生存款,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 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运用转账方式发放贷 款或进行其他资产业务而引申出来超过最初部分存 款的存款。

货币银行学课件货币供给

货币银行学课件货币供给

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债务总量。
狭义的货币定义:
M1=C+D
广义的货币定义:
M2=M1+T
2007.8
休息一下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省级精品课程
货币银行学——第9章 货币供给
影响货币供给量变化的因素
资产 负债
国外资产 政府债券 对企业、团体及个人的债权 其他资产 合计
货币供给量M 准货币 政府存款 外国存款 净值及其他负债 合计
9.3 央行视角下的货币供给创造
什么是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它是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 (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包括 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在央行的存款,即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 准备金)之和。即B=C+R
C R 基础货币(B) 从静态意义上讲,基础货币应仅是 商业银行所保存的存款准备金R
2007.8 休息一下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省级精品课程
货币银行学——第9章 货币供给
存款货币创造的前提条件
部分准备金制度 部分现金提取
2007.8
休息一下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省级精品课程
存款创造的过程 A企业
B企业 还 款 C企业 D企业 购材料
2007.8
存入 第一家
货币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第9章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呢?
货币供给外生性含义:货币供给并不是由经济因素, 如收入、储蓄、投资等因素所决定,而是由货币当局的 货币政策决定。 货币供给内生性含义: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 是决定不了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及 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 结论: 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外生变量,但又不是纯粹的外生 变量。货币供给作为外生变量时,与利率变动无关;作 为内生变量时,是利率的增函数。

广义货币供给名词解释

广义货币供给名词解释

广义货币供给名词解释
广义货币供给是指一个经济体内可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货币
总量。

它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以及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和存款创
造的存款。

广义货币供给通常由M2货币供应量来衡量,它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流动存款。

从不同角度来解释广义货币供给,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
1. 中央银行角度,广义货币供给是中央银行通过印制纸币和铸
造硬币,以及进行货币政策操作来控制的货币总量。

中央银行可以
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来调节经济活动和控制通货膨胀。

2. 商业银行角度,广义货币供给还包括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和存
款创造的存款。

商业银行通过向借款人提供贷款,将新的存款注入
经济系统,从而增加了广义货币供给。

这些贷款可以用于消费、投
资和商业活动,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3. 个人和企业角度,广义货币供给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代表
了他们可以支配的可用货币总量。

这些货币可以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支付工资和账单,进行投资等。

广义货币供给的增加通常会提
高个人和企业的购买力和经济活动水平。

总的来说,广义货币供给是一个经济体内可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货币总量的概念,涵盖了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和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和存款创造的存款。

它在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货币政策和经济活动的调控起着关键作用。

第8章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过程

第8章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过程
b. 商业银行可选择加入。目前,38%的商业银行是成员; c. 1980年颁布的《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规定 所有存款机构都必须在联邦储备银行保有准备金存款,服 从相同的准备金要求,所有存款银行都可以平等地享有联 邦储备体系提供的各种便利。
• 联邦储备理事会
• 联邦储备体系的最高领导层,总部在华盛顿特区; • 每位理事都是由美国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的,任 期长达14年; • 理事要求来自不同的地区,主席从理事中产生任期4年。
• 职责: • 在货币政策制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法律赋予其一些同货币政策实施没有直接关系的职责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 • 每年举行8次会议,制定有关公开市场操作的决策 ,这一决策将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
• 为什么联邦理事会主席才是真正的导演? • 联邦理事会主席通常还担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主席,
(四)准中央银行制
◆准中央银行制(Quasi-central Bank System)是指在一 些国家或地区,并没有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只是 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或设置类似中央银行 的机构,部分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 ◆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是其典型代表。新加坡不设中央银 行,而由货币局发行货币,金融管理局负责银行管理、收 缴存款准备金等业务。香港则设金融管理局,下设货币管 理部、外汇管理部、银行监管部和银行政策部。前两个部 负责港币和外汇基金的管理,后两个部对金融机构进行监 管。港币由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三家分别发行 。实行这种准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斐济、马尔 代夫、莱索托、利比里亚等
国外资产 对政府债权 对存款机构的债权 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 对非金融企业的债权 其他资产

货币金融学(蒋先玲版)课后习题答案

货币金融学(蒋先玲版)课后习题答案

货币金融学(蒋先玲版)课后习题答案1.解释下列概念:格雷欣法则。

答:货币的职能,是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的主要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另外两种职能则是在两者的基础上形成的派生职能。

货币在充当各项职能时,都是一般等价物。

(1)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的第一个职能是充当价值尺度,即货币作为测量商品和劳务价值的工具。

人们用货币测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就如同人们用秤来度量重量、用尺子来测量距离一样。

由于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使得人们可以将不同形式的商品先转化为货币的价格形式,然后再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

当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时,货币只需要以想象中的或是观念上的形式存在就可以了。

(2)流通手段职能。

又称交易媒介职能,是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发展,是指货币以通货或支票的形式充当交易的媒介用来对商品和劳务的支付。

货币的产生,使得商品之间的交换由直接的物物交换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是现实的货币。

3.解释“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答:(1)“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是双本位制下产生的一种货币排斥另一种货币的现象。

所谓双本位制,是指金银两种货币按法定比例流通的一种复本位货币制度。

国家为金币银币规定了固定的兑换比率,由于官方的金银比价较之市场自发金银比价缺乏弹性,可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3)“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表明了货币的排他性特征。

4.解释下列概念: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

答:(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它反映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在信用活动中,只有有价物使用权的让渡,没有改变所有权。

信用经历了高利贷信用、资本主义信用和社会主义信用三个阶段。

目前的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和股份信用等。

(3)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它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接信用。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6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6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26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金融体系(financial system)答:金融体系指由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机构组成。

一国金融组织体系完善与否,可以由三个标准来衡量,即适应性标准、效率性标准、稳定性标准。

(1)金融组织体系的适应性。

金融组织体系的适应性在理论上可以解释为:任何一种交易行为都只有在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约束条件下才能发生,即不同的交易方式,与之相对应的制度约束框架也应该不相同。

(2)金融组织体系的效率性。

金融组织体系的效率性是指特定的金融组织体系能够保证金融交易活动低成本地顺利进行和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程度。

(3)金融组织体系的稳定性。

金融组织体系的稳定性是指金融组织体系在保证金融稳定均衡、协调和有序运行等方面的能力状态。

2.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s)答:金融市场指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的交易活动的总称。

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各金融机构之间、客户与客户之间所有以资金商品为交易对象的金融交易,包括存款、贷款、信托、租赁、保险、票据抵押与贴现、股票债券买卖等全部金融活动。

狭义则一般限定在以票据和有价证券为交易对象的融资活动范围之内。

3.债券(bond)答:债券指由筹资者(即债务人)向投资者(即债权人)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名词解释:1格雷欣法则(劣币驱赶良币)(2)双本位制是指国家用法律规定金银两种本位币的比价,两种货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别随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的货币制度。

其缺点是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相矛盾,于是浮现了“劣币驱赶良币”的现象。

所谓“劣币驱赶良币”,又称为“格雷欣法则”,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具国家并且流通两种实际价值别同,但法定比价固定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定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2信用、商业信用-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石、银行信用-现代信用的要紧形式、消费信用信用是借贷活动的总称,普通来讲,它是以偿还为前提的特别的价值运动形式。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临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一种形式本质特征:信用别是普通的借贷行为,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即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件。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别形式。

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运动。

信用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一)信用产生的缘故首先,信用产生的前提是私有制的浮现。

其次,信用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换言之,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即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

最终,信用产生的现实根源在于商品或货币占有的别均衡。

3、从信用对现代经济的作用来分析☆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举行;☆自然调节各部门的进展比例;☆节省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进展制造了条件。

信用的作用积极作用:1、信用促进利润的平均化2、信用的存在能够节约流通费用,加快资本周转3、信用能够调节居民的消费和社会消费品的供求4、信用能够调节经济,替代国家的行政干预手段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无法按照答应偿还债权人本息的风险经济泡沫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地偏离其基本价值(一)商业信用的产生和进展定义: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截了当联系在一起的信用。

银行与货币供给(一)

银行与货币供给(一)

银行与货币供给(一)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货币”的概念,并讨论了联邦储备如何通过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虽然这样解释货币供给是正确的,但并不完全特别是,它遗漏了银行在货币制度中所起的中心作用我们还记得,货币量包括了通货(你钱包中的钞票和你口袋中的铸币)和活期存款(你支票账户上的余额)由于活期存款放在银行,所以银行的行为也会影响经济中的活期存款量,从而影响货币供给(一)百分之百准备金银行的简单情况为了说明银行如何影响货币供给,首先让我们假想一个根本没有一家银行的世界在这个简单的世界中,通货是唯一的货币形式为了具体化,我们假设通货总量是100美元因此,货币供给是100美元现在假设某人开办了一家银行,称之为第一国民银行第一国民银行是唯一的存款机构这就是说,该银行接受存款,但不发放贷款该银行的目的是向储户提供一个安全保存货币的地方只要有人存入一笔货币,银行就把货币放到它的金库中,直至储户来提取或根据其余额开支票银行得到但没有贷出去的存款称为准备金(reserves)在这个假想的经济中,所有存款都作为准备金持有,因此这种制度被称为百分之百准备金银行我们可以用一个T型账户表示第一国民银行的财务状况,T型账户是表明银行资产与负债变动的一个简化的会计报表如果该经济的全部100美元货币都存在银行中,则第一国民银行的T型账户如下:T型账户的左边是银行的资产100美元(银行金库中持有的准备金),右边是银行的负债100美元(银行欠储户的货币量)要注意的是,第一国民银行的资产与负债是完全相等的现在考虑这个假想经济中的货币供给。

在第一国民银行开办之前,货币供给是人们持有的100美元通货在银行开办且人们把通货全部存入银行之后,货币供给是活期存款100美元(不再有任何流通在外的通货,因其全部在银行金库中)。

银行的每一笔存款都减少了通货并增加了等量的活期存款,从而使货币供给不变。

因此,如果银行以准备金形式持有所有存款,银行就不影响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1.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货币供给是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对现金货币、存款货币等其它形式货币的供给。

货币供应量是指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供给货币所形成的、为社会公众持有的债务总量,它是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一定时点上的银行负债总额或资产总额。

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存量概念,即某一时点的货币供应量。

2.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供给名义货币供给是指适应物价增减幅度在名义上增减的货币供给,它是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

实际货币供给是指剔除了物价变动影响在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

在一定的商品、劳务供给和货币供给下,如价格水平出现大幅上升,则意味着既有的货币供给只能媒介部分商品、劳务的流通,会出现明显的货币不足。

反之,价格水平大幅回落,既有的货币供给就会明显过多。

3.适度货币供给适度货币供给是指银行系统通过货币投放与信贷投放而实际注入社会的货币量与社会合理的货币需求相一致。

这个概念内涵了三层意思:一是适度的货币供给反映了适度的货币需求;二是适度的货币供给在于使实际的货币供给量与适度的货币需求量基本一致;三是如何使货币供给适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能否审时度势,把货币需求调整在合理的限度内,从而使货币供给趋于合理。

在现实生活中,适度的货币供给很难取得。

因为:l 银行作为货币供给的唯一闸门,从表面上看它能强制地向社会供给任意数量的币,而事实上,货币供应量是由国民经济各收支主体共同决定的,因而银行在按自己的意图供给货币的同时会受到来自社会各部门强求银行供给货币的抵触;l 适度的货币需要量与适度的货币供给量是相互依存、相互引导的,二者中任何一方因各种因素产生了波动,都会使另一方出现波动。

货币供给量既是外生变量,又是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又称为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由非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中央银行能够按照自身的意图运用货币政策手段对之进行调控。

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不为政策所左右,社会各经济主体能够按自身的意图通过货币收付行为左右货币供给量的规模,进而影响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力度及作用。

货币银行学-货币供给[www

货币银行学-货币供给[www
第—,极为重视利率及货币需求对货币供给的 影响。他们认为把货币看作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的 外生变量是错误的,货币供给深受利率和货币需求 的影响。
第二,强调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他 们认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样,都具有创造货币和 创造信用的能力。所以,必须对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实行全 面管理。
第三节 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
一、内生货币供应论
“内生货币供应论”是新古典综合派在凯恩斯“外生货币 供应论”基础上提出的。他们认为货币供应量主要是由银行和 企业行为所决定的,而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又取决于经济体系内 的许多变量,中央银行不可能有效地限制银行和企业的支出, 更不可能支配他们的行动。因此货币供应量主要是一个受经济 体系内诸多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内生变量。也就是说,货币 供应量主要是由经济状况决定的,而不是主要由中央银行决定 的。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不可能是绝对的,而只是相对 的。
第二节 凯恩斯的货币供给理论
凯思斯认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 的变化影响经济运行,但自身并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这样, 一方面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货币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 量,因此可以通过扩大货币供给的办法来增加有效需求,促进 经济增长。
一、外生货币论
凯恩斯认为,货币这种票券或符号之所以能被流通所接受, 完全凭借于国家的权威,依靠国家的法令规定强制流通。因此, 货币是国家的创造物。他的观点可概括为“外生货币供应论”, 即认为货币供应是出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的变化影响 着经济运行,但自身却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货币供应的控制 权由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牢牢掌握在手中,中央银行根据政府的 决策和金融的政策,考虑到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可以人为地 进行调控,增减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一)货币供应1。

货币供应量的内涵和外延根据传统的定义,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在现代的意义上,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国家某一时点上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货币和执行货币职能的金融资产的总和。

从统计上看,货币供应量包括中央银行的现金发行和金融机构的负债项目。

现金具有绝对的流动性,金融机构的负债项目的流动性较低。

货币层次的划分:世界各国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以便中央银行控制有所侧重,具体为:M0=现金(通货)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包括定期储蓄存款)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M4=M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M6=M5+短期商业票据其中,对M1到M3的监测和调节被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所采用,比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最看重M2,英格兰银行则注意M3,而日本银行强调的是M2+CDs。

2。

决定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是决定货币供给的主体:传统和现代货币理论有的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有的认为是内生变量。

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承认,货币供应量并不仅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意愿和决策,也取决于作为货币需求者的大量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决策,货币供应量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创造出来.因为,第一,现代的现金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个别国家由财政部发行)。

第二,商业银行本身具有存款货币的创造能力;第三,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能力受中央银行决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限制;第四,中央银行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的基础货币。

(二)基础货币1. 基础货币的定义指流通中的现金加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表现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是货币性负债总额。

根据复式记账原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对应的是,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对外资产净额+政府债权资产净额+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其他金融资产净额。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内容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内容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内容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货币的发行机构、货币政策、货币单位和货币供给。

1. 货币的发行机构:货币的发行由一个特定的机构负责,如一国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

发行机构具有决定货币发行数量和管理货币供应的权力。

2.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一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措施,旨在通过调控货币供给和需求来实现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汇率干预等。

3. 货币单位:货币单位是指货币的基本记账单位,如美元、欧元、人民币等。

货币单位通常以符号、字母或数字表示,并被用于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价值。

4.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指经济体内可用于支付的货币数量。

货币供给通常包括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狭义货币供应量。

广义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存款等可流通的货币,而狭义货币供应量只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等高度流动的货币。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货币制度,影响着货币的流通、使用和价值。

货币制度的稳定与合理的构成要素密切相关,对经济稳定和金融体系运行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章存款机构和货币供给一、钞票与过剩钞票钞票在当代美国货币供给中是相对较小的一个部分。

联储关心的是货币供给量的多少,而不关心钞票与交易性存款的结构。

联储发现通过只控制存款而不管钞票来控制货币供给较为容易,而在许多钞票仍是主要货币形式的较不发达国家中,中央银行通过控制钞票来控制货币供给。

2、过剩钞票钞票需要量为何仍在增长?走私、毒品交易、漏税逃税、贩卖机使用的不断增加、钞票的海外流通、地下经济、洗钱、政府特别项目支出等。

税制:70年代通胀与累进所得税,使人们尽量提高收入中钞票比例以逃避所得税;社会保障税的增加鼓励雇主和雇员通过支付现金薪水且不保留记录,从而使双方都得以逃税。

近些年,美钞的增长大部分为海外所持有。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及因此而新独立国家币值不确定,从而产生使用美元作为日常交易媒介的海外需求。

拉美国家的“美元化”。

补充内容:Barro-Gordon模型:“贬值、时间一致性和政策可信度”在这部分内容里,借助于Barro-Gordon模型,我们将更进一步运用刚学到的关于菲利普斯曲线、预期等知识,探讨政府均衡通胀率与自然失业率、政府政策的时间一致性与可信度问题;此外,我们还将运用Barro-Gordon模型讨论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国间的均衡通胀率,以及在反通胀方面缺乏能力与信用的国家如何借助外国政府的信誉、实现本国反通胀目标。

上图中,三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失业率与预期通胀率间的替代关系。

无差异曲线反映了维持同样的效用水平条件下,可能的失业率与通胀率的组合。

从左到右,切线斜率不断增大,表明在通胀率处于高位时,当局受到公众要求降低通胀率的压力,愿意以较大的失业率增幅为代价来降低通胀率,而在持续地以失业率提高为代价来降低通胀率的过程中,公众对失业率攀升越来越不能容忍,相应地,日益走低的通胀率受关注的程度下降,此时,当局在考虑是否要继续通过失业率的提高而换取通胀率持续下降时,十分犹豫不决,除非等幅度的失业率下降,能够比此前换来更大的通胀率下降幅度。

这样,当局会因持续成功地反通胀而赢得公众支持;而当局源自这方面的效用增加,也许可以弥补公众因失业率上升而对当局不满所带来的痛苦。

当局偏好低通胀和低失业,因而无差异曲线越接近原点,当局效用水平越高。

“强硬派”政府只能容忍较低的通胀率,因此,为实现零通胀目标,当局愿以更大的失业率为代价。

“温和派”政府则相反。

宣布一项零通胀政策是不可信的,因为对当局而言,点B优于点A。

理性的个体了解当局上述偏好。

因而,人们将对通胀的预期设定在这样的水平,在该水平上,当局再没有激励去以更高的通胀率来刺激各经济主体。

在E点实现均衡,它是理性预期时间一致的均衡。

当局即使公开宣布执行零通胀政策,公众仍不会相信,因为政府绝对有激励偏离这一政策,如从A到B。

对当局而言,A点只能实现较低的效用水平。

RELATIONSHIP OF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UNITED STATEES, 1961-1999INFLATION EXPECTA TIONS AND THE SHORT-RUN PHILLIPS CURVE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通胀的螺旋型上升。

开放经济中Barro-Gordon 模型通过购买力平价条件,我们可以将两国(如德国和意大利)的通货膨胀率联系起来:IG e ππ=-。

当意大利通胀率超过德国时,均衡通胀率取决于自然失业率水平里拉贬值(直接标价法)。

如果意大利当局执行低通胀的能力和信誉已一再被证明值得怀疑,还有什么办法实现令人向往的低通胀均衡?一种可行的政策选择是将两国汇率固定下来,此时0I G e ππ=⇒=,即为维持与德国马克的固定汇率,意大利当局必须使本国通胀率与德国同步。

而由于德国央行奉行严格的反通胀政策,这将迫使意大利当局在反通胀方面也必须旗帜鲜明且执行有力。

问题在于:仅仅固定两国双边汇率无法解决意大利通胀问题,因为固定汇率的规则与固定通货膨胀率的规则一样不可信。

只有通过取消中央银行,并采用德国马克,意大利才能摆脱高通胀均衡。

这也是那些决定“美元化”的国家期望实现的目标。

意大利政府从德国借入政策信誉,因为意大利政府的货币手脚被死死地捆住了。

二、交易性存款联储通过控制交易性存款的数量控制货币供给。

交易性存款是存款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证券。

联储可以通过影响这些机构的行为,从而控制货币供给。

1、单个银行即使在有任何中央银行或特殊的银行监管规定之前,银行也自愿在其存款中持有现金储备,以满足存款的提取和避免清偿力不足。

A DA AA DA A TR r D TR A r D 为银行持有的总现金储备为A银行希望的储备率为A银行的交易性存款若出于某种原因,如突然害怕存款损失增加,银行认为需要持有等于其交易性存款20%的现金储备,可行选择有:(1)向其他银行存款人出售10万元贷款,以使其现金储备增加20万;(2)向本银行存款人出售50万元的贷款,以使其存款减少到50万;在第一种情况下,另外某家银行会因为其存款人要向A 银行进行支付,从而经历同样的存款和储备外流,由此它也将需要获得额外的储备以保持其意愿的储备-存款比率。

因此,缩小存款的需求蔓延到其他银行,直至所有银行的存款都得到足够的削减。

作为一个整体的银行系统而言,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存款减少50万(21010100.8100.8100.85010.8nD ∆=+⨯+⨯++⨯==-)。

如果银行突然相信,它可以用仅为交易性存款5%而非10%的储备满足所有预期提款需求,它就可以:(1)购买5万元的贷款证券,从而使其自身储备从10万下降到5万。

(2)如果银行自信,销售者会将他们的所有收益都存放在它这里,它就可以从公众手中购买100万元的贷款和证券,而且在贷款支付过程中,还可将其存款从100万元增加到200万元。

在第一种情况下,会有其他一些银行所持有的储备超过其合意持有的现金储备量。

较低储备率的存款扩张效应被传给其他银行。

2、银行系统现金储备和交易性存款的关系不仅适用于单个银行,也适用于银行系统中的所有银行。

D TR r D如果突然间,所有银行希望改变提高储备-存款比率,分析会与单个银行的情况不同。

虽然任何一家银行都可以向其他银行出售贷款(证券)以增加它自身的储备,但作为所有银行总和的银行系统却不能以这种方式增加其储备总量。

购买贷款(证券)的银行会损失储备,冲销掉出售贷款银行所增加的储备。

所有银行作为整体要想增加其储备,只有通过:(1) 向公众出售贷款以换取钞票;(2) 向中央银行出售贷款。

第二种方法会增加银行在央行中的储备余额,而没有银行发生储备损失。

但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取决于中央银行意愿,反映了中央银行在决定存款数量中的潜在作用和权力。

虽然任何一家银行可以通过支付较高的存款利率而从其他银行转移储备,但所有银行作为整体却不能以这种方式增加其储备额。

只有中央银行可以实质性地改变银行系统的储备总量。

当中央银行规定了所有银行必须保留的交易性存款的最低法定储备要求率后,银行持有并用以满足这一要求的储备额称为法定储备(required reserves )。

D D TR RR rr DTR rr ==表示加总的全部储备额表示交易性存款的法定储备率如果中央银行希望在一定的储备额情况下增加交易性存款,它会降低储备要求;反之则相反。

银行储备的主要作用已从提供流动性变成为联储提供货币控制的工具。

3、货币乘数(deposit multiplier )银行存款总额是储备总量的某种倍数 11,()D D DTR rr D D kTR D TR k D k TR rr rr =⇒==⇒=⇒∆=∆银行持有的储备总量与法定要求额之间的差额被称为超额储备(excess reserves ):ER TR RRER TR =-表示超额储备表示储备总量超额储备只是法律意义上的超额或盈余;银行并不必须持有超额储备。

但它们在经济意义上并非超额,因为银行想持有它们。

若中央银行想改变交易性存款量,它可以改变储备要求(rr ),从而改变存款乘数值(k ),或改变储备总量(TR )。

三、货币供给,,(1)(1)(1)D M C D C cD D kTRM C D c D D D c M k c TRc M TR rr e c ∆=∆+∆==⇒∆=∆+∆=∆+∆=∆+⇒∆=+∆+⇒∆=∆++正如中央银行可以改变交易性存款一样,它可以通过改变储备总量(TR )或改变储备要求的结构,从而改变乘数值(k ),并改变货币供给。

虽然储备要求是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但它们只是存款乘数的一个成分。

超额储备和钞票都不受中央银行控制,前者由银行决定,后者由公众决定。

要判断储备总量或储备要求的变化对货币供给将产生何种影响,中央银行必须预测e 和c 将发生什么变化。

补充内容:联邦储备、货币与信用1、货币存量的确定:货币乘数部分准备银行制度强力货币(high-powered money,又称货币基础)由通货(纸币和硬币)和在央行的银行存款(准备金)构成。

货币供应量主要由美联储不能直接控制的银行存款组成。

D=M+CU=++H CU RR ER其中,RR是法定准备金(Required Reserves)、ER是超额准备金(Excess Reserves)。

当储备不再是自愿持有,而是法律要求时,它们丧失了一些流动性。

银行储备的主要作用已从提供流动性变成为联储提供货币供给控制的工具。

然而,联储并非要银行时时满足其储备要求,而是在两周内达到要求,故储备还是提供了有限的流动性。

超额储备只是法律意义上的超额或盈余,银行并非必须持有超额储备。

但它们在经济意义上并非超额的,因为银行想要持有它们。

虽然储备要求是在联储的控制下,但它们只是货币乘数的一个成分。

超额储备和钞票都不受联储的控制,前者由银行决定,而后者由公众决定。

我们可以将货币供给过程中公众、银行、联储行为概括为:1、通货-存款比率(currency-deposit ratio ):CU cu D=; 2、准备金比率(reserve ratio ):法定准备金比率RR rr D=、超额准备金比率ER er D =; 3、强力货币存量H (stock of high-powered money );据此,有D cu D D CU D CU M )1(1+=⎪⎭⎫ ⎝⎛+=+= ()()CU ER RR H CU ER RR D cu rr er D D D +⎛⎫=++=+=++ ⎪⎝⎭ 11M H cu D M H cu cu rr er cu rr er+==⇒=+++++ 定义货币乘数1cu mm cu rr er +=++,有H mm M ⨯=由上式,有:1、准备金比率rr 和er 越小,货币乘数越大;2、通货-存款比率cu 越小,货币乘数越大;除了改为通货存量、交易性存款量外,联储可以通过改变储备总量(TR )或改变储备要求的结构以改变货币乘数,从而改变货币供给通货-存款比率:公众支付习惯、取得现金成本与便利程度、季节性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