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T.MRI全脊柱规范化扫描方案
24.1.5T波谱规范化扫描方案
3-pl Loc,三平面定位扫描
观察图像,检查头部位置是否合适,图像信号与线圈位置是否良好匹配。
Asset Calibration,空间敏感性编码并行加速采集校准扫描
1. 所有的序列若要使用ASSET,必须针对相应线圈进行ASSET校正扫描。 2. FOV中心位于解剖中心,上下范围必须超过要扫描的解剖范围。 3. 一般情况下使用一次采集,扫描范围不够时增加层厚。 4. 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5. ASSET能加快常规序列的扫描速度,或能改善EPI序列的图像对比度。
• 缩短扫描时间可用1个NEX。 • T1Flair序列可使用一次或两次采集方法。一次采集时,TI=760-
860,TR>2300;两次采集时,TI=720-780,TR=1750-1850。两次 采集可以增加T1对比度。注意:若TR与TI时间配合采集次数不合 适,图像对比度会出现异常。 • 若使用ASSET技术,请将PhaseFOV=1。 临床应用: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1.5T) ---中华磁共振应用学院系列教材
波谱
患者摆位:
1. 头部扫描必须配带耳塞,听力保护。下颌下收,否则图像容易出现伪 影。
2. 摆位时,肩部紧贴线圈,左右居中,头部不能旋转,同时必须用三角 垫固定头部。
3. 定位中心位于鼻根或眉间,若是激光灯经过眼睛时必须闭眼。
摆位照片:
校准扫描定位方法图像
单体素波谱定位图像:
二维多体素波谱定位图像:
三维多体素波谱定位图像:
OAx T2 Propeller
扫描方法:
• 横断面定位线一般平行于胼胝体前后缘、颅底或垂直于脑干,这 样可以保证不同的头部扫描,横断面层面位置的一致性。
• 头部常规序列,在3T上尽量不要随意更改层厚,5毫米层厚1.5毫 米间隔比较好。太厚时,容积效应明显,图像质量不佳。
T MRI规范化扫描方案
OAx T2FSE,横断面T2图像:
扫描方法: • 在矢状面T2图像上定位横断面定位线,FOV以椎间隙后缘为
中心。 • 可以直接在病灶累及的范围连续定位,如果局限性扫描上
胸椎,建议使用线圈23,下胸椎使用线圈34;或者,定位 椎间隙一般为1-2层,保证一条定位线穿过椎间隙。按住 SHIFT键点击鼠标左键,可以增加一组扫描线。 图像参数特点: • 频率编码方向应为前后,加NPW。 • 手动加前饱和带以抑制胸腔大血管搏动伪影。 • 加上下饱和带,以减小脑脊液搏动伪影。 • 图像一般使用SCIC纠正信号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 临床应用: • 胸椎退变或椎间盘突出 • 脊髓病变 • 胸椎占位
OSag T1SE,矢状面T2加权图像:
扫描方法: • 一般情况下复制矢状面T2定位线。 • 默认FOV上缘包括颈7椎体,下缘包括腰1椎体,FOV的中心
在前后方向放在椎间隙后缘。 图像参数特点: • 为了缩短扫描时间,可以去掉椎体前饱和带并调整TR时间
为一次采集。 • 频率编码方向应为前后,加NPW。图像一般使用SCIC纠正信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OCor T2FSE,冠状面T2定位方法图像:
定位线说明:
• 在矢状面T2图像上定位冠状面定位线,FOV以椎间隙后缘为中心。 • 一般情况下以病变为中心,平行于椎体或脊髓,增加层厚或层间隔来扩大扫描范围。 • 可考虑添加前饱和带减轻呼吸和血管搏动伪影。 • 如果病变累及胸腔,可考虑频率编码位于左右,并使用NPW无卷折选项。 • 图像一般使用SCIC纠正信号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
GE_1.5T_MR_胰腺常规规范化扫描方案
时间。注意,采用呼气末屏气扫描方法。 • 添加上下饱和带会减轻血管搏动伪影,但会增加扫描时间。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患者摆位: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患者摆位: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RTr Ax T2FSE,呼吸门控横断面T2图像:
扫描方法: • 由于胰腺走行在不同的人之间变化较大,胰腺的扫描范围一般从
胃底(胰尾)至肾下极(胰头)。 • 轴位中调整定位线位置,尽量偏前,以防止因为患者吸气鼓腹而
导致定位线不能包全,产生卷折伪影。 • 呼吸门控序列需要更新呼吸频率。 图像参数特点: • 胰腺T2扫描采用不压脂T2序列是由于脂肪呈高信号,可以更好地
动伪影。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RTr Ax DWI,横断面弥散加权成像定位图像:
定位线说明:
• 在三平面定位冠状面图像定位横断面,一般情况下复制T2定位线。 • 必须更新呼吸频率,在更新呼吸频率时要有前瞻性估计患者的平均每分钟呼吸次数。 • 弥散加权成像受腹部磁敏感伪影的影响比较大,因此需要添加局部匀场,大小与上腹部类似。 • 体部弥散频率编码方向为左右,虽然使用了ASSET,有时也可采用部分相位编码FOV,减轻弥散图
脊柱常规MRI检查方案及基本诊断方法
平衡式TFE (B-TFE)
BFFE/TRA
胸椎常规序列组合
必需序列: T1W/SAG+T2W/SAG+B-TFE/TRA
补充序列: T2W/COR:神经根、椎孔、椎旁病变 T2W/TRA:金属伪影,磁场不均匀 T1W/C+: 占位性病变,脱髓鞘疾病 T1W/FLAIR; T2W/FLAIR STIR:外伤必需序列
飞利浦磁共振培训班 2009.5.8-2009.5.10 郑州
内容概要
脊柱MRI检查前准备
脊柱MRI 常规检查方案
颈椎、胸椎、腰椎、全脊柱、脊柱侧弯、 外周神经检查
脊柱脊髓疾病基本诊断方法
脊柱MRI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准备
询问病史,查阅检查资料 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医师操作的重要性 婴幼儿及躁动患者与临床医生配合,给予镇静药 患者检查前更衣,去除金属物品,去卫生间 与患者良好沟通,不要移动,颈椎检查嘱咐患者不 要吞咽,让患者采取最舒适体位、佩戴耳机/耳塞 病重患者需医生或家属陪同 如需增强,提前准备静脉通路
4
扫描方位-SAG
扫描方位-TRA
T1W/SAG
T2W/SAG
三轴定位图:以磁场中心为FOV中心的TRA/SAG/COR SAG :主定位图,与椎间盘平行,至少包括C3-C7,设置颈前饱和带 COR :参考图,可进行水平面校正 TRA:参考图,不可放在主窗口,可进行正中矢状面校正 相位编码方向: RL;FOV: 22cm;矩形FOV, 层厚:2mm; 3D, 32slices
视野 250 mm 400 mm 350 mm 530 mm 300 mm
GE_1.5T_MR_MRCP常规规范化扫描方案
BH Calibration Scan,屏气校准扫描定位方法图像:
定位线说明:
• 所有的序列若要使用ASSET或PURE,必须针对相应线圈进行校正扫描。 ASSET能加快常规序列的 扫描速度,或能改善EPI序列的图像对比度。PURE能改善多通道线圈图像的均匀性. • 大范围全视野覆盖,一次采集,当层数不够覆盖时,增加层厚。扫描上下范围要超过其后矢状面 或冠状面扫描范围。FOV中心对准解剖中心,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 • 注意,必须是呼气末屏气扫描,而且屏气线是一条水平直线,否则会给其后使用ASSET序列的图 像带来严重的伪影。
呼吸门控的摆放与设置:
呼吸门控说明:
• 呼吸门控软管置于胸前壁肋下,松紧适度,轻拉后将两端粘贴在一起。 • 观察呼吸门控指示标识的显示敏感性,上下浮动范围超过全长的三分之一。 • 正常规律的呼吸是影响呼吸门控序列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进行检查之前,嘱病人手部放在腹 前调节规律呼吸。 • 屏气时,观察呼吸末水平线处于水平直线,这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检查前煅炼。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患者摆位: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患者摆位: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脊柱常规MRI检查方案及基本诊断方法
脊柱脊髓常规MRI检查方案及基本诊断方法张冰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放射科Zhang Bing MD Ph.D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affiliated Drum Tower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飞利浦磁共振培训班2009.5.8-2009.5.10 郑州内容概要脊柱MRI检查前准备脊柱MRI 常规检查方案颈椎、胸椎、腰椎、全脊柱、脊柱侧弯、外周神经检查脊柱脊髓疾病基本诊断方法脊柱MRI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准备询问病史,查阅检查资料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医师操作的重要性婴幼儿及躁动患者与临床医生配合,给予镇静药患者检查前更衣,去除金属物品,去卫生间与患者良好沟通,不要移动,颈椎检查嘱咐患者不要吞咽,让患者采取最舒适体位、佩戴耳机/耳塞病重患者需医生或家属陪同如需增强,提前准备静脉通路检查前准备仰卧位、头先进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腿部放在专用垫子上(缓解腰椎不适)婴幼儿体厚薄,垫高,保持位于线圈中心脊柱后突病人,需垫高盆腔,以平稳脊柱脊柱侧弯病人,扫描层数增加,确保涵盖全部侧面颈椎病人应适当垫高头部,使病人舒适颈部后部垫软垫,以确保舒适颈椎脱位、骨折病人应带好防磁支架检查,但如果支架有金属螺钉等,则必须由管床医生去除颈椎扫描前嘱咐病人吞咽和清嗓颈部较短病人,不宜使用颈前线圈定位定位原则:定位原则:成像区越接近等中心位置,图像质量就越好。
颈椎-甲状软骨胸椎-胸骨中心腰椎-肚脐与剑突连线中点颈胸椎-甲状软骨,定位图出来后将FOV调到530mm,在矢状位上将扫描框上缘定在小脑天幕胸腰椎-肚脐与剑突连线中点,定位图出来后将FOV调到530mm,在矢状位上将扫描框下缘定在尾骨下缘全脊柱-甲状软骨,然后通过三段移床实现全脊柱扫描脊柱侧弯-全脊柱扫描或分段扫描,参照颈胸椎与胸腰椎定位线圈选择脊柱相位阵列专用线圈•SENSE 脊柱1.5T•SENSE 头部/ 颈部•SENSE 头部/ 脊柱线圈组合线圈选择原则涵盖成像区域,与感兴趣区最近SENSESENSE :敏感性编码( sensitivity encoding ,SENSE)多线圈并行采集使用多个平行排列的协同线圈保持K 最大值不变,增加K 空间采样位置之间的距离(低密度),可保持图像的空间分辨力而成倍减少扫描的时间。
CT和MRI技术规范-脊柱及脊髓MRI检查技术
脊柱及脊髓MRI检查技术第一节颈椎MRI技术要点及要求1.线圈:颈线圈、脊柱线圈、头颈联合线圈。
2.体位:仰卧位,头先进。
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下颌角水平。
3.方位及序列:(1)平扫:矢状面 T2WI、 T1WI,观察椎骨及周围软组织则必须加 fs-T2WI,扫描基线平行于颈髓正中矢状面,扫描范围包含 C1~Th2椎体及两侧附件;轴面 T2WI序列,椎间盘病变扫描基线平行于椎间盘,每个椎间盘扫描 3~5层;椎体及颈髓病变扫描基线平行于椎体横轴或垂直于颈髓纵轴,扫描范围自颅底斜坡至 C7水平或覆盖病变区域;必要时加扫冠状面T2WI、 T1WI。
(2)增强扫描:轴面、矢状面、冠状面fs-T1WI均需扫描。
4. 技术参数:矢状面层厚<3.0 mm,轴面层厚<4.0 mm,无间隔扫描或层间隔≤层厚×10%。
矢状面、冠状面 FOV(230~260)mm×(230~260)mm,矩阵≥320×224;轴面 FOV(160~200)mm×(160~200)mm,矩阵≥256×224。
矢状面扫描相位编码方向设置为上下方向,以减少脑脊液流动伪影对脊髓观察的影响。
增强扫描静脉注射常规剂量的钆对比剂。
5.图像要求:(1)显示全部颈椎椎体、椎间盘及两侧附件、椎旁软组织等结构;(2)无明显吞咽运动伪影、血管搏动及脑脊液流动伪影。
第二节颈丛、臂丛神经根MRI技术要点及要求1.线圈:颈线圈、脊柱线圈、头颈联合线圈。
2.体位:仰卧位,头先进。
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下颌角水平下3 cm。
3.方位及序列:冠状面 fs-T2WI、 T1WI 序列,扫描基线平行于颈髓纵轴,扫描范围覆盖 C1~Th3段椎体前缘至椎管后缘;轴面 fs-T2WI,扫描基线垂直于颈髓长轴,颈神经根扫描范围为 C1~Th2水平,臂丛神经根扫描范围为 C4~Th2水平;快速自旋回波三维 fs-T2WI-重 T2WI 序列,冠状面扫描,范围为C1~Th2 段椎体前缘至椎管后缘。
GE_1.5T_MR_全身血管规范化扫描方案课件
全身增强血管三平面定位方法图像:
第一段三平面定位: • 三平面定位中心点为0 • FOV=48cm • 每段只有一层图像,为了缩短扫描时间。
第二段三平面定位: • 三平面定位中心点为i400 • FOV=48cm • 每段只有一层图像,为了缩短扫描时间。
第三段三平面定位: • 三平面定位中心点为i800 • FOV=48cm • 每段只有一层图像,为了缩短扫描时间。
SUCCESS
2019/9/10
全身增强血管冠状面三维定位方法图像:
第一段冠状面三维血管定位像: • FOV上下位置中心与三平面冠状面图像的黄线保持一致。 • 第一段定位线前后位置到考虑到全身血管的位置。 • 扫描时间控制在12秒左右,以防止静脉回流。
• 定位线自动移至第三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第四段增强血管定位方法图像:
第一步:
第二步:
• 选择第四段序列,ViewEdit打开。 • Select Series,选择
• Remove All,删除自动复制的定
• Remove All,删除自动复制的定
段定位线。
位线。
• Copy Rx,选中第一段定位线。
第三步: • Select Series,再选
择第二段三平面定位序 列作为定位像。
• OK All,确认。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4. 双下肢并拢,双下肢适当垫高,以保证身体在一个水平面,用固定带 把病人双脚固定。
5. 双手上举,患者与高压注射器之间连接完毕。因全身血管成像走床范 围较大,高压注射器连接管适当摆放以防止卡住。
MRI头部规范化规范化扫描方案ppt课件
.
22
头部病例
脑梗塞 右侧基底节区T2和T2Flair片状高信号,边缘模糊,无明 显占位效应,DWI图像上呈典型高信号。而左侧基底节区 的高信号影,在DWI上信号下降,呈软化灶表现。
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塞 T2Flair图像上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高信 号,皮层肿胀,同时DWI上表现为明显高 信号。
• 梗塞或出血性疾病。 • 颅内占位。 • 颅内异常信号。 • 先天性畸形
.
17
OAx DWI,横断面弥散加权成像:
扫描方法:
• 复制横断面T2扫描范围及层厚和层间隔。
• 假牙等金属异物会给DWI图像带来严重的伪影,简单的处理方法
是添加下饱和带,否则使用断面弥散加权成像,一个序列中有两套图像,一套为b=1000的
定位线说明:
• 复制横断面T2定位像。 • 不需要添加上下饱和带。 • 频率编码位于左右方向,前后为相位编码方向,Phase FOV=1。 • 为改善信噪比,可增加NEX至4。 • 添加ASSET,减轻磁敏感伪影。
.
12
OSag T1flair,矢状位T1定位方法图像:
定位线说明:
• 在冠状面定位像上定位矢状面,平行于中线;横断面图像上调整旋转角度,在矢状面调整上下和 前后的位置。
• 下饱和带可以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 根据需要调整第一层的位置在左侧还是右侧。 • 有时,矢状面定位线的位置可以根据病变的位置左移或右移。 • 大部分情况下采用一次采集,TR时间大于2100。
.
13
OCor T1Flair,冠状面T1定位方法图像:
定位线说明:
• 在矢状面定位像上确定冠状面定位线,横断面调整旋转角度,垂直于中线。 • 扫描范围可根据病灶的大小和位置来决定。 • 频率编码为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可采用部分Phase FOV缩短扫描时间。 • 大部分情况下采用一次采集,TR时间大于2100。
MRI扫描规范——MRI检查技术专家共识(脊柱及脊髓篇)
MRI扫描规范——MRI检查技术专家共识(脊柱及脊髓篇)(一)颈椎MRI技术要点及要求1、线圈:颈线圈、脊柱线圈、头颈联合线圈。
2、体位:仰卧位,头先进。
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下颌角水平。
3、方位及序列:(1)平扫:矢状面T2WI、T1WI,观察椎骨及周围软组织则必须加fs-T2WI,扫描基线平行于颈髓正中矢状面,扫描范围包含C1~Th2椎体及两侧附件;轴面 T2WI序列,椎间盘病变扫描基线平行于椎间盘,每个椎间盘扫描3~5层;椎体及颈髓病变扫描基线平行于椎体横轴或垂直于颈髓纵轴,扫描范围自颅底斜坡至C7水平或覆盖病变区域;必要时加扫冠状面 T2WI、 T1WI。
(2)增强扫描:轴面、矢状面、冠状面fs-T1WI均需扫描。
4、技术参数:矢状面层厚<3.0 mm,=""><4.0 mm,="" 无间隔扫描或层间隔≤层厚×10%。
矢状面、冠状面="" fov(230~260)mm×(230~260)mm,="" 矩阵≥320×224;="" 轴面="" fov (160~200)mm×(160~200)mm,="" 矩阵≥256×224。
矢状面扫描相位编码方向设置为上下方向,="">(1)显示全部颈椎椎体、椎间盘及两侧附件、椎旁软组织等结构;(2)无明显吞咽运动伪影、血管搏动及脑脊液流动伪影。
(二)颈丛、臂丛神经根MRI技术要点及要求1.线圈:颈线圈、脊柱线圈、头颈联合线圈。
2.体位:仰卧位,头先进。
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下颌角水平下3 cm。
3. 方位及序列:冠状面 fs-T2WI、 T1WI 序列,扫描基线平行于颈髓纵轴,扫描范围覆盖 C1~Th3段椎体前缘至椎管后缘;轴面 fs-T2WI,扫描基线垂直于颈髓长轴,颈神经根扫描范围为 C1~Th2水平,臂丛神经根扫描范围为C4~Th2水平;快速自旋回波三维fs-T2WI-重 T2WI 序列,冠状面扫描,范围为C1~Th2 段椎体前缘至椎管后缘。
脊椎MRI扫描检查技术1
二.脊椎MRI扫描检查技术㈠颈髓及颈椎MRI扫描技术检查1.适应证①颈椎骨岛·颈椎畸形·颈髓脊膜彭出症·颈髓积水·神经管闭合不良;②化脓性颈椎炎·颈椎结核·蛛网膜炎·颈髓空洞症:③颈椎椎管狭窄·颈椎多发性硬化;④原发良恶性肿瘤与转移性肿瘤2.扫描检查前的准备工作病人在进入MRI室之前需除掉随身携带的所有金属物品·磁性物件,以免产生伪影或造成危害。
3.扫描检查与图像显示技术⑴线圈柔软表面线圈⑵病人体位与扫描中心参阅头颈部内容⑶扫描方位①横断扫描在矢状位像上选择横断扫描层面,沿左右旋转横断层面,使其与感兴趣区脊髓相垂直。
扫描范围由病灶大小决定,用左右向作为相位编码方向。
在横断面定位像上对横断面扫描中心进行校正,并选择适当的横断面FOV.②矢状扫描用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图像作定位图像。
在冠状面定位像上选择矢状扫描层面,并沿前后轴旋转层面,并使扫描层面与颈髓或颈椎CC平行。
再在矢状面定位像上设定饱和带和相位编码方向,如果要观察椎间盘和椎体病变,应用CC向作为相位编码方向,并在CC方向设定垂直于扫描层面的饱和带,用于抑制CC方向视野外组织回卷伪影。
如果要观察脊髓病变,应用前后作为相位编码方向,在前后方向设定垂直于扫描层面的饱和带,用于抑制运动对脊髓造成的伪影。
扫描范围由病灶大小决定。
③冠状扫描在矢状定位图像上选择冠状位扫描层面,并沿左右轴旋转层面,使扫描层面与感兴趣区段哦脊髓或椎体平行。
再在横断位定位像上沿CC轴转动层面,使扫描层面与椎体左右轴平行。
最后在冠状位定位像上设定相位编码方向和饱和带。
其余方法请参阅矢状扫描的内容。
4.部分正常颈髓及颈椎MRI图像介绍MRI信号特征为:①脊髓的灰质在质子密度加权像与T1加权像上,其信号强度比较高,白质的信号强度较低。
在T2加权像上,灰质的信号强度较低,白质的信号强度较高,灰质的影像呈蝴蝶型;②在T1加权像与质子加权像上,脑脊液的信号强度比脊髓的信号强度低,而在T2加权像上脑脊液的信号强度比脊髓的信号强度高。
MRI扫描规范——MRI常规扫描方案
MRI扫描规范——MRI常规扫描方案一.颅脑半球MRI检查常规常规序列1. 横断面 T1WI2. 横断面 T2WI3. 矢状面 T1WI4. 横断面 DWI层厚:8mm,层间距:2mm。
细小病灶或桥小脑角检查可适当减少层厚层间距。
鉴别脑室内/周围高信号病灶(如多发性硬化、脑室旁梗塞灶)以及与脑脊液信号难于鉴别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肿瘤及肿瘤周围水肿等可加扫T2FLAIR。
增强扫描需横、矢、冠三面T1WI,必要时脂肪抑制。
二. 鞍区MRI检查常规常规序列1. 矢状面 T1WI2. 冠状面 T1WI3. 冠状面常规增强扫描1. 动态增强扫描(FSE)T1+C2. 常规T1WI+C 冠状面3. 必要时加做T1WI+C 矢状面扫描层厚:2.5 mm,层间距:0.5mm。
三.眼眶MRI检查常规常规序列1. 横断面T1WI2. 横断面T2WI,加脂肪抑制3. 冠状面 T1WI,加脂肪抑制4. 横断面 DWI5. T2WI不压脂通过球后脂肪的高信号映衬可以更好的显示眼肌形态和视神经,必要时可加扫。
需观察视神经管内段及眼上肌群、下直肌加扫斜矢状位(分别与左、右视神经平行)层厚:4mm层间距:0.5mm如需增强扫描与平扫T1WI相同。
四.内耳MRI检查常规常规序列1. T2WI 横断面2. T2WI 冠状面颞骨扫描可加T1WI层厚:1.5-2mm 层间距:0-0.5mm内耳水成像用 3D-FIESTA ,图像重组:MIP MPR 五.鼻咽部MRI检查常规常规序列1. 横断面T1WI2. 横断面T2WI3. 冠状面T1WI 脂肪抑制4. 横断面DWI层厚:4mm 层间距:1mm如需增强与平扫T1WI相同,需加脂肪抑制。
注:鼻及鼻旁窦、腮腺MRI扫描亦可套用鼻咽部扫描常规六.喉部及颈部软组织MRI检查常规常规序列1. 横断面T1WI2. 横断面T2WI 加脂肪抑制和(或)不加3. 矢状面/冠状面T1WI4. 横断面DWI层厚:4mm层间距:1mm1. 增强程序与平扫T1WI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需加脂肪抑制。
GE_1.5T_MR_DTI规范化扫描方案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患者摆位:
1. 采用标准头部成像体位,仰卧位,头先进,双手置于身体两侧,人体 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 2. 头部扫描必须配带耳塞,听力保护。 3. 摆位时,肩部必须靠近线圈,头顶部尽量向线圈内,左右居中,头部 不能旋转,同时必须用海绵垫固定头部。 4. 下颌一定要内收,必要时垫高枕后,这样可明显减少图像伪影。 5. 定位中心位于鼻根或眉间,若是激光灯经过眼睛时必须闭眼。 6. 婴幼儿因头颅较小,需在他们的枕背部加软垫,以确保患者头颅中心 与线圈中心一致。
第二步,调阈值,最 大值设为最右边,移 动最小值滑块,注意 保证所有的脑实质被 绿线覆盖。
第三步,点击COMPUTER计算,得到FA图像, 完成后处理过程。右下角即为FA图像,部分 各向异性图像。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磁共振(MRI)腰椎扫描技术
磁共振(MRI)腰椎扫描技术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异物(包括Bra),如粘贴膏药需去除。
线圈:脊柱相控阵线圈。
体位:仰卧位,头先进,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使扫描部位尽量靠近主磁场及线圈的中心,膝部用海绵垫垫高,减轻腰椎运动。
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头部用海绵垫固定,注意保护听力。
定位位置:肚脐上3CM。
常规扫描方位:横断位,矢状位,必要时冠状位。
横断面:BH Calibration Scan,横轴位扫描校准序列如使用相控阵线圈,所有序列需进行扫描校准序列。
中心定于扫描部位的中心位置,层厚8MM,单次采集,如范围不够,可增加层厚。
相控线圈需使用Asset或Pure针对相应的线圈进行校准。
Pure可改善多通道线圈图像的均匀性,SCIC能纠正信号均匀性,Asset可加快扫描速度。
频率编码为前后。
矢状面:SAG T2 FSE,矢状面T2加权序列在横轴位及冠状位上定位,在冠状位上调整角度,使定位线平行于脊柱(腰椎椎管)走形,在横轴位上调整层面,范围包括腰椎椎体及两侧横突,矢状位上调整FOV中心置于椎体后缘。
扫描范围上至Th11下至S2水平,需包括整个病变范围。
添加上下饱和带,可减轻血管搏动伪影,添加前饱和带减轻腹部运动伪影的干扰。
使用流动补偿(FC)、无相位卷积(NPW)、线圈纠正(SCIC、HC)技术。
频率编码为前后。
矢状面:SAG T1 FSE,矢状面T1加权序列复制SAG T2 FSE定位线。
去除上下饱和带,可缩短扫描时间,为了减少扫描时间不添加前饱和带。
使用无相位卷积(NPW)、线圈纠正(SCIC、HC)技术。
频率编码为前后。
矢状面:SAG STIR,矢状面STIR序列复制SAG T2 FSE定位线。
添加上下饱和带,可减轻血管搏动伪影,添加前饱和带减轻腹部运动伪影的干扰。
使用流动补偿(FC)、无相位卷积(NPW)、线圈纠正(SCIC、HC)技术。
频率编码为前后。
横轴位: AX T2 FSE 横轴面T2加权序列在矢状及冠状面上定位。
全脊柱核磁操作流程
全脊柱核磁操作流程## Whole Spine MRI Protocol.### Patient Preparation.The patient should be informed about the procedure and any potential risks or complications.The patient should be asked to remove any jewelry, clothing, or objects that may interfere with the MRI scan.The patient should be positioned comfortably on the MRI table.### MRI Technique.The MRI scan should be performed using a high-field MRI scanner (1.5T or 3T).The following MRI sequences should be acquired:Sagittal T1-weighted images.Axial T2-weighted images.Axial FLAIR images.Coronal STIR images.### Image Interpretation.The MRI images should be interpreted by a radiologist with expertise in musculoskeletal imaging.The radiologist should assess the following structures:Vertebrae.Intervertebral discs.Spinal cord.Nerve roots.Ligaments.Musculature.### Reporting.The radiologist should prepare a written report tha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A description of the MRI findings.A diagnosis or impression.## 全脊柱核磁操作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涉及任何私有信息的泄露。 5. 扫描方案中任何内容有不恰当或有疑问,请及时给予反馈,我们将尽
快更正,同时,我们保留更改和解释的权利。 6. 任何一个版面均有相关内部使用界限提醒,请勿外传。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全脊柱病例:
脊柱转移
颈椎椎间盘突出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全脊柱病例:
脊柱转移
胸腰椎椎间盘突出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OK ALL,再选择轴位定位像窗口,Reset Center。 图像参数特点: • 为了实现完善的拼接形成全脊柱图像,全脊柱分为脊柱的上段,中段和
下段扫描,段与段之间有重叠。 • FOV一般为32cm,三段FOV之间重叠部分过大或过小,都不能成功拼接。 • 对于身高较高的人,可将定位中心点下移到胸骨角。 • 为了减小拼接误差,建议纯矢状位扫描,不建议施加饱和带 临床应用: • 椎体、髓内外病变、外伤等全脊柱大范围成像。 • 脊髓空洞 • 全身骨转移 • 脊柱侧弯
第二段脊柱T2/T1/STIR定位方法图像:
第一步:
• 选择第二段T2,打开,首先 Remove All删除自动复制的定位 线。
第二步: • 再复制第一段T2定位线。 • Accept接受。
注意:当打开第二段 序列时,提示线圈改 变,Apply确认。
第三步: • 再选择第二段三平面定
位序列作为定位像。 • OK All,确认三个窗口
灯中心点下移至胸骨上切迹。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摆位照片: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全脊柱常规规范化扫描方案:
1 1-3-pl Loc 2 1-3-pl Loc 3 1-3-pl Loc 4 1-Sag T2 5 1-Sag T1 6 1-Sag STIR 7 2-Sag T2 8 2-Sag T1 9 2-Sag STIR 10 3-Sag T2 11 3-Sag T1 12 3-Sag STIR
三平面定位TOP 三平面定位MID 三平面定位BOT 第一段矢状位T2 第一段矢状位T1 第一段矢状位STIR 第二段矢状位T2 第二段矢状位T1 第二段矢状位STIR 第三段矢状位T2 第三段矢状位T1 第三段矢状位STIR
CTL123 CTLMID CTL456 CTL123 CTL123 CTL123 CTLMID CTLMID CTLMID CTL456 CTL456 CTL456
图像均为第二段定位像。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第二段脊柱T2/T1/STIR定位方法图像:
第四步: • 右键点击横断面窗口,点击RESET CENTER按钮,则定
位线自动下移至第二段。 • T1和STIR序列分别复制第二段T2定位线。
注意:当打开第二段 序列时,提示线圈改 变,Apply确认。
第三步: • 再选择第三段三平面定
位序列作为定位像。 • OK All,确认三个窗口
图像均为第三段定位像。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第三段脊柱T2/T1/STIR定位方法图像:
能接近0。FOV定位中心前后位置靠后,考虑到胸腰椎解剖位置。 • 扫描范围要大一些,考虑到胸腰椎的左右范围。 • 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加NPW无卷折选项。 • 第一段T1和STIR序列定位线分别复制T2定位线。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1-3-pl Loc,第一段三平面定位方法图像:
定位线说明:
• 第一段三平面定位中心点为0。 • 线圈使用CTL123。 • 三平面定位像冠状面图像尽可能包括脊柱或脊髓。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Sag T1FSE,全脊柱矢状面T1加权图像:
扫描方法: • 纯矢状面定位,不能打角度,以实现直接测量的目的。 •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三平面定位中心点分别为0,i210,i420。 • 第一段扫描在三平面定位冠状面图像上定位矢状面,矢状面定位线上调
• 选中相同序列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的图像,点击PASTING。 • 系统提醒CONTINUE,点击确认。 • FULL SCREEN,分别调节左侧每一段图像的窗宽窗位,基本接近后,再点击PASTING拼接。 • 在保存图像前,可为此序列重起名字。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整上下位置,近可能接近0。 • FOV定位中心前后位置靠后,考虑到胸腰椎解剖位置。 • 第二段和第三段定位线,先复制第一段定位线,再选择相应段的定位像
,OK ALL,再选择轴位定位像窗口,Reset Center。 图像参数特点: • 为了实现完善的拼接形成全脊柱图像,全脊柱分为脊柱的上段,中段和
下段扫描,段与段之间有重叠。 • FOV一般为32cm,三段FOV之间重叠部分过大或过小,都不能成功拼接。 • 对于身高较高的人,可将定位中心点下移到胸骨角。 • 为了减小拼接误差,建议纯矢状位扫描,不建议施加饱和带 临床应用: • 椎体、髓内外病变、外伤等全脊柱大范围成像。 • 脊髓空洞 • 全身骨转移 • 脊柱侧弯
整上下位置,近可能接近0。 • FOV定位中心前后位置靠后,考虑到胸腰椎解剖位置。 • 第二段和第三段定位线,先复制第一段定位线,再选择相应段的定位像
,OK ALL,再选择轴位定位像窗口,Reset Center。 图像参数特点: • 为了实现完善的拼接形成全脊柱图像,全脊柱分为脊柱的上段,中段和
下段扫描,段与段之间有重叠。 • FOV一般为32cm,三段FOV之间重叠部分过大或过小,都不能成功拼接。 • 为了减轻运动伪影,可在脊柱前方添加饱和带。 • 对于身高较高的人,可将定位中心点下移到胸骨角。 • 为了减小拼接误差,建议纯矢状位扫描,不建议施加饱和带 临床应用: • 椎体、髓内外病变、外伤等全脊柱大范围成像。 • 脊髓空洞 • 全身骨转移 • 脊柱侧弯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1.5T) ---中华磁共振应用学院系列教材
全脊柱成像拼接方法Pasting:
定位线说明:
• FULL SCREEN,分别调节左侧 每一段图像的窗宽窗位,基本 接近后,再点击PASTING拼接。
• 在保存图像前,可为此序列重 起名字。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1.5T) ---中华磁共振应用学院系列教材
全脊柱 Full Spine
使用限制和提醒:
1. 磁共振临床应用的建议扫描方案,并不对诊断结果承担任何责任。 2. 扫描方案仅用于内部学习目的,其中涉及的任何内容不作为机型性能
、图像质量的判断依据。 3. 由于磁共振系统配置上的差异,扫描方案中的内容并不作为系统所具
患者摆位:
1. 肩部上顶线圈,头部两侧必须用海绵垫固定,下巴略内收,双手置于 体侧。
2. 务必使用颈前单元线圈,以增加接收颈椎信号强度。 3. 患者体位左右居中,可抬拉一下患者髋部,使尽量脊柱拉直,并将大
三角垫置于腘窝下,呈屈髋屈膝位,使腰椎更贴近于线圈表面。 4. 一般情况下,激光定位灯定于甲状软骨水平。如果身高比较高,激光
Sag T2FSE,全脊柱矢状面T2加权图像:
扫描方法: • 纯矢状面定位,不能打角度,以实现直接测量的目的。 •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三平面定位中心点分别为0,i210,i420。 • 第一段扫描在三平面定位冠状面图像上定位矢状面,矢状面定位线上调
整上下位置,近可能接近0。 • FOV定位中心前后位置靠后,考虑到胸腰椎解剖位置。 • 第二段和第三段定位线,先复制第一段定位线,再选择相应段的定位像
定位线说明:
• 第一段三平面定位中心点为i420。 • 线圈使用CTL456。 • 三平面定位像冠状面图像尽可能包括脊柱或脊髓。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第一段脊柱T2/T1/STIR定位方法图像:
定位线说明:
• 纯矢状面定位,不能打角度,以实现直接测量的目的。 • 第一段扫描在三平面定位冠状面图像上定位矢状面,FOV在矢状面定位像上调整上下位置,尽可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Sag STIR,全脊柱矢状面脂肪抑制STIR图像:
扫描方法: • 纯矢状面定位,不能打角度,以实现直接测量的目的。 •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三平面定位中心点分别为0,i210,i420。 • 第一段扫描在三平面定位冠状面图像上定位矢状面,矢状面定位线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