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三只熊

合集下载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三只熊(精选3篇)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三只熊(精选3篇)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三只熊(精选3篇)一、教案:《三只熊数学游戏》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数字0-20。

2.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和比较。

3.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20)。

2. 三只熊的图片或毛绒玩具。

3. 小组桌椅。

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10分钟):a. 准备三只熊的图片或毛绒玩具,让学生观察它们。

b. 提问学生,询问三只熊的颜色、大小等特征。

c. 提问学生,三只熊分别有几只眼睛,几只耳朵等等。

2. 游戏规则(5分钟):a. 将数字卡片分配给学生,每人一张。

b. 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数字卡片,决定三只熊在游戏中的位置。

c. 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来进行游戏。

d. 代表按照规定的数字顺序,将三只熊摆放在正确的位置。

3. 数学计算比较(15分钟):a.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数学家代表。

b. 数学家根据给定的数字卡片,计算三只熊的总数、差值等。

c. 数学家将计算结果告诉其他小组成员。

d. 小组成员讨论并比较各自计算结果的大小。

4. 结果对比(10分钟):a. 每组成员将自己的答案写在白板上。

b. 教师核对答案,提供正确的结果和解释。

c. 学生讨论和比较各组答案的正确与否。

5. 总结和展示(5分钟):a. 教师总结学生们在游戏中学到的数学知识。

b. 学生展示自己在游戏中的得分和计算结果。

c.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二、教案:《三只熊的数量问题》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数字0-10。

2.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学生培养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10)。

2. 三只熊的图片或毛绒玩具。

3. 小组桌椅。

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10分钟):a. 准备三只熊的图片或毛绒玩具,让学生观察它们。

b. 提问学生,三只熊的数量是多少?他们的数量是否相同?2. 游戏规则(5分钟):a. 将数字卡片分配给学生,每人一张。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通用10篇)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通用10篇)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通用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篇1活动目标:1、比较物品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

2、能用各种方式招待客人,并用短句进行表述。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学习重点:比较物品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

学习难点:用短句对物品的大中小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1、教师教具:《三只熊》课件;大、中、小三只玩具熊;大、中、小区分度较明显的同类物品:三把椅子、大中小玩具等。

2、幼儿学具:操作材料包:三只熊活动过程:(一)三只熊【结合小班幼儿在情景中理解接受的学习特点,以故事情景导入,既起到集中幼儿注意力的目的,也容易帮助幼儿理解大中小,及其匹配关系。

】1、演示课件,提问:(1)房子里住着怎样的三只熊?(2)熊的家里有什么?它们是一样的吗?(3)三只熊回来发现什么东西变了?会说什么话?(教师用不同的音色区分三只熊的说话:熊爸爸粗粗响响的声音、熊妈妈不那么响的声音、小熊尖声尖气的声音)小结:三只熊家里的东西有的大大的、有的中中的、有的小小的。

大熊最大,喜欢用大大的东西;小熊最小,喜欢用小小的东西;中熊不大也不小,喜欢用中中的东西。

(二)三只熊来做客【这环节通过招待三只小熊的情境,引导幼儿理解并匹配物体的大中小】1、认识客人:(出示三只玩具熊)三只熊来我们班做客,我们跟它们打打招呼:"小熊你好!中熊你好!大熊你好!欢迎你们来做客,欢迎你们来我们幼儿园玩。

"2、招待客人:(出示三把椅子)这里有三把椅子,谁来请三只熊坐下来?幼儿可能A:不会关注椅子的大小,直接让三只熊坐下去。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含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中的“多”和“少”概念,引导幼儿从生活实践中理解数学概念;2.发展幼儿对数数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幼儿数学思维能力;3.能够简单地表述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教学内容《三只熊》教学准备1.展示板2.相应的熊的图片3.数字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向幼儿介绍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三只熊》,你们知道这首歌讲的是什么吗?”2. 学习环节(15分钟)老师播放该儿歌的视频,幼儿边听边看,欣赏歌曲。

3. 练习环节(30分钟)1.老师拿出三张相应的熊的图片,分别放在展示板上;2.老师示范将数字牌分配到三只熊上,让幼儿模仿他的行为,拿起相应数字的牌并放在对应的熊旁边:–第一次:老师发出指令“给大熊2个胡萝卜、小熊1个胡萝卜、中熊3个胡萝卜”;–第二次:将牌收回混洗后再发出指令“给大熊1个胡萝卜、小熊2个胡萝卜、中熊3个胡萝卜”。

3.让幼儿自己设计分配多、少的数量,老师辅助纠正,确认是否分配合理、正确;4.老师鼓励幼儿口述自己是怎么分配的,加强幼儿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理解。

4. 总结环节(5分钟)老师询问:“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幼儿回答:“今天学了《三只熊》。

”老师继续问:“我们学到了什么数学概念?”幼儿回答:“多和少。

”老师再问:“我们被老师提醒了什么?”幼儿回答:“注意分配胡萝卜的数量。

”5. 反思环节1.学生的反思:(例):“我分配胡萝卜的时候不小心多给了熊1个,可下次我一定认真数数,分配再准确一点。

”2.教师的反思:(例):“教学中,我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发现。

在学生自己分配时我应该将我自己的想法暂时放到一旁,给孩子时间去尝试。

”教学评估及小结经过本次教学,大部分人能够正确将胡萝卜分配到正确的熊,同时对于“多”、“少”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加深了孩子们对于数学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下一节课将更注重孩子们的思考、发现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三只熊(精选4篇)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三只熊(精选4篇)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三只熊(精选4篇)第一篇:数学思维训练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观看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三只熊,分别是大熊、小熊和中熊。

请同学们用数字表示每只熊的大小关系。

2.呈现问题:假设大熊比中熊重200g,中熊比小熊重100g,现在大熊、中熊和小熊三只熊的总重量是1000g,请问每只熊的重量是多少克?3.讨论解决办法: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用代数运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4.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分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

5.出示解答:让学生将解答写在黑板上,进行讨论和对比。

引导学生将解题思路总结归纳。

6.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第二篇:巧解“三只熊”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多种解法,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1.导入: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三只熊”问题的答案,鼓励他们开动脑筋。

2.呈现问题:假设大熊比中熊重200g,中熊比小熊重100g,现在大熊、中熊和小熊三只熊的总重量是1000g,请问每只熊的重量是多少克?3.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每组做出自己的答案,并及时给予反馈。

4.分享解法:每组派代表上台解答,并逐一讨论每个答案的合理性。

5.多种解法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出多种解法,讨论每种解法的优缺点。

6.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第三篇:推理解答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用推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提出一个简单的推理问题,让学生通过推理得出答案,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

《三只熊》教案(精选14篇)

《三只熊》教案(精选14篇)

《三只熊》教案(精选14篇)《三只熊》篇1活动目标:1、比较物体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

2、用各种方式招待客人,并用短句进行表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多媒体。

2、毛绒玩具大中小三只熊。

3、人手一个盒子,盒子里放入大、中、小同种礼物若干份。

活动过程:一、讲讲故事《三只熊》(价值分析:通过回忆故事,激发幼儿对故事中角色的兴趣,导入活动。

)1、前几天,我们听过一个《三只熊》的故事,房子里住着怎样的三只熊?2、三只熊的家里有什么?是怎样的碗,怎样的勺子,怎样的椅子,怎样的床……小结:三只熊家里东西大小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不大也不小。

二、欢迎三只熊(价值分析:在招待三只熊的情境中用各种方式招待客人,比较物体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

)1、出示三只玩具熊:今天,三只熊来到了我们小1班。

2、认识三只熊(1)你能找出最大的熊吗?(以“大熊”口吻打招呼:你们好,我是大熊,我长得大大的。

)(2)最小的熊在哪里?(以“小熊”口吻打招呼:你们好,我是小熊,我长得小小的。

)(3)中熊在哪里?(以“中熊”口吻打招呼:大家好,我是中熊,我长得不大也不小。

)3、三只熊来我们班级做客,我们怎么招待它们呀?4、给三只熊搬椅子(1)这有3张椅子,他们该怎么坐呢?(2)请三只熊分别坐到对应的大中小椅子上。

(大熊,请你坐大椅子;中熊,请你坐中椅子;小熊,请你坐小椅子。

5、给三只熊吃东西(1)出示幻灯:你想请三只熊吃什么?它排在第几个?(2)它有什么用?该怎么分呢?(3)那我们请它们吃,请的时候也要说一句好听的话。

(边说三只大、中、小熊幻灯边出现)三、给三只熊送“礼物”(价值分析:在操作游戏中进一步比较物体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并用短句表达。

)1、老师还准备了许多礼物要送给三只熊,看这是什么呀?它们有什么用?2、个别幼儿示范送礼物师:谁愿意给三只熊送礼物呢?想想怎么送熊宝宝才喜欢呢3、你们想不想也送三只熊礼物啊,在后面的桌子上还有许多的礼物,等会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个盒子,选一样你喜欢的礼物,看看你送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送的时候要说一句好听的话。

8a27241b54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e

8a27241b54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e

【幼儿园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尝试对物体的大小进行比较、匹配。

[活动准备]
三只熊图片,ppt,三只熊及大中小三只沙发(人手一份),粘贴工具。

[活动流程]
一、引发兴趣。

1.展示三只熊的照片,并介绍熊的家庭。

2、出示三只碗的的图片。

问题:猜猜谁用了这三个碗?
3、出示三把椅子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这三把椅子分别是谁坐。

二、看PPT,再听一遍故事。

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故事里有谁?
2.小女孩选择了谁的东西?你为什么选择熊的东西?
三、操作体验。

今天,熊要去买一张沙发。

他们应该买什么样的沙发?让孩子们把沙发排好,让三只熊坐在沙发上。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1)是否有不同的方式来分类沙发。

(2)能否按大小进行匹配。

3.分享和沟通。

(1)找出和大家排列不同的方法。

(2)让我们来谈谈熊爸爸坐在最大的沙发上,熊妈妈坐在较小的沙发上,熊宝宝坐在最小的沙发上。

大班数学教案《用尺测量物体》大班数学教案“珍贵的一分钟”。

幼儿园小班数学课《三只小熊》教案设计(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课《三只小熊》教案设计(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课《三只小熊》教案设计(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音乐《三只小熊》三:活动过程:(一)导入:播放音乐《三只小熊》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们,刚才儿歌中唱到的是谁呀?”“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小熊一家人在干什么”(二)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1、师:“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还有谁?”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那熊妈妈呢?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三)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1、师:“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那它们用什么吃饭呢?我们准备好了三只碗。

”2、师:“哪知碗给熊爸爸?什么颜色的?哪只给熊妈妈?什么颜色的?熊宝宝呢?”(四)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1、师:“今天小熊一家要吃3样早餐。

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师:“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样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图形,有三角瓶、正方形、圆形。

”3、师:“什么图形的瓶子给熊爸爸吃?为什么?什么图形的瓶子给熊宝宝吃?为什么?什么图形的瓶子给熊妈妈吃?为什么?”4、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五)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细”1、师:“第二样早餐是什么?(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

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呢?为什么?”2、通过图片对比引导幼儿感知“粗”、“细”:“我们平时说一个人是胖瘦,但是玉米我们要说它是粗或者细。

”小结: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熊宝宝胃口最小,吃的玉米是最细的熊妈妈胃口不大也不小,吃的玉米是不粗也不细的(六)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1、师:“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怎么分呢,小朋友们想一想,老师觉得呀,熊爸爸吃得最最多,所以给它最多的三个苹果,熊宝宝吃得最最少,所以给它最少的一个苹果,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所以我们给她不多也不少的三个苹果。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教案标题:《三只熊》
年级:小班
科目:数学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1-3以及对应的数量
2. 训练幼儿对不同数量的熊进行计数
教学准备:
1. 三只熊的图片
2. 数字卡片1-3
3. 计数棒或贝壳等计数工具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引导幼儿回顾数字1-3,并请幼儿说出数字的顺序。

2. 出示数字卡片1,问幼儿有几只熊,引导幼儿回答“一只熊”。

教学活动:
1. 出示数字卡片2,问幼儿有几只熊,引导幼儿回答“两只熊”。

2. 出示数字卡片3,问幼儿有几只熊,引导幼儿回答“三只熊”。

巩固活动:
1. 展示三只熊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熊的数量。

2. 让幼儿使用计数棒或贝壳等计数工具,模拟三只熊的数量。

3. 提问幼儿:“有几只熊?”引导幼儿回答“三只熊”。

总结活动:
1. 让幼儿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提问幼儿:“今天我们学习了几只熊?”引导幼儿回答“一只熊、两只熊、三只熊”。

2. 引导幼儿总结数字1-3的意思,并与相应的数量进行关联。

拓展活动:
1. 让幼儿自己画出数字对应的熊的数量。

2. 出示其他数字卡片,让幼儿根据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和数量进行计数。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能够认识数字1-3以及对应的数量,训练了幼儿对不同数量的熊进行计数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关注幼儿的表现,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小班教案小班数学:三只熊

小班教案小班数学:三只熊

小班教案小班数学:三只熊背景介绍在小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促进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呢?教师可以采用小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在本次小班数学教学中,我们将采用一个小故事【三只熊】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根据一些简单的提示,判断大小;•学生能够根据一些简单的提示,区分大小。

教学内容故事背景这是一个三只熊的故事。

三只熊分别是小熊、中熊和大熊,它们的身体大小也不一样。

故事情节一天,三只熊约好要去看望一个老朋友,他住在大山深处。

它们经过山路、森林,终于到了老朋友家。

老朋友让三只熊进屋坐坐,说自己正在试制一个面团,最终要全部卷成圆球。

他问三只熊:“帮我看看这四份面团是否相等。

”•小熊看了看说:“东边的两份差不多大。

”•中熊看了看说:“南边的两份很相似。

”•大熊看了看说:“西边的两份很一致。

”请你根据这些提示,帮老朋友判断每份面团的大小吧。

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先板书出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一起朗读故事。

教师可以放音乐,慢慢地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中,让学生体悟具体情感,把故事情节传达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互相合作,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然后,根据故事的提示,引导学生判断并标出每份面团的大小。

最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评价故事教学的效果,并鼓励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多去思考,多去创新。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可以通过问题解答、小组合作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做出评价和反馈,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学总结通过这个小故事【三只熊】,学生能够通过看理解、分析判断,并进行小组合作,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教师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方式,并且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希望教师们以后在上小班数学课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8篇)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8篇)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热门8篇)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第1篇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觉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本身的想法。

3、培育幼儿比较和判定的本领。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进展幼儿逻辑思维本领。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只小盒子、6个苹果,FLASH课件活动过程:一、察看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1、导入:小伙伴,看看他们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还有谁?2、哪个是父亲?为什么你说他是父亲?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那妈妈呢?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父亲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1、引导语:小熊一家今日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准备好了三只碗。

2、哪知碗给父亲?什么颜色的?哪只给妈妈?什么颜色的?宝宝呢?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1、今日小熊一家要吃4样早餐。

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样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数字,这个是1号瓶……3、几号瓶给熊父亲吃?为什么?几号瓶给熊宝宝吃?为什么?几号瓶给熊妈妈?为什么?4、小结:一般情况下,父亲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四、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细"1、引导语:第二样早餐是什么?(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

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呢?为什么?2、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粗"、"细"——人是讲胖的,玉米要讲粗(动作提示),渐渐的,就变……(动作收紧)细了小结:熊父亲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五、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1、明确要求: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怎么分呢,他们是这么分的:熊父亲吃得最最多,熊宝宝吃得最最少,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2、幼儿复述要求:他们是怎么分的?3、幼儿走到桌边进行操作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1设计意图最近在开展有关动物伴侣的主题活动,我发觉孩子们对《三只熊》的歌曲特殊感爱好,歌曲表演中三只熊可爱的样子让孩子们一下子喜爱了小熊这个形象。

《36 岁幼儿学习与进展指南》中指出: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

于是我以小熊的形象为载体,过生动的环节连接,让孩子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并发觉物体的数量、大小、高矮、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更好的引发小班幼儿学习的爱好和愿望,让幼儿在嬉戏情境中欢乐的学、欢乐的玩。

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觉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愿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觉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活动难点: 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预备物质预备:幼儿人手一只小盒子、6 个苹果;阅历预备:幼儿会相关的大小比较活动过程〔一〕观看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1、导入:小伴侣,看看他们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还有谁?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那妈妈呢?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状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大事,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1、引导语:小熊一家今日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预备好了三只碗。

2、哪知碗给爸爸?什么颜色的?哪只给妈妈?什么颜色的?宝宝呢?〔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1、今日小熊一家要吃 4 样早餐。

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究竟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样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数字,这个是 1 号瓶……3、几号瓶给熊爸爸吃?为什么?几号瓶给熊宝宝吃?为什么?几号瓶给熊妈妈?为什么?4、小结:一般状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四〕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细"1、引导语:其次样早餐是什么?〔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引言《三只熊》是一本适合小班级幼儿园的数学故事书。

通过这个故事,幼儿们可以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的方式来学习数学概念。

本教案将以《三只熊》为基础,设计一系列与故事相关的数学活动,帮助幼儿们在探索和实践中建立起数学思维和概念。

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幼儿们将能够:•理解大小和数量的概念•利用观察和比较的技巧来分类物品•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属性和关系教材本教案所需的材料包括:•《三只熊》故事书•不同大小和颜色的熊玩具•一些不同大小的物体(例如:球、积木、花瓶等)教学活动活动一:故事导入1.首先,老师向幼儿们简要介绍故事《三只熊》的内容。

2.然后,老师展示《三只熊》故事书的封面,鼓励幼儿们观察熊的大小和颜色。

3.接着,老师带领幼儿们一起读《三只熊》故事。

活动二:观察和比较1.老师将不同大小和颜色的熊玩具摆放在桌子上,让幼儿们观察熊的属性和区别。

2.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们进行比较,例如:哪只熊最大?哪只熊最小?有几只大熊?有几只小熊?3.老师鼓励幼儿们使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熊的属性和关系,例如:大、小、多、少等。

活动三:分类物体1.老师带领幼儿们回顾《三只熊》故事中的家具和食物。

然后,老师准备一些不同大小的物体,例如球、积木和花瓶。

2.老师鼓励幼儿们使用观察和比较的技巧,将物体分为大小不同的两组或多组。

3.老师引导幼儿们思考和讨论分类的标准,例如:按照大小、颜色或形状等分类。

活动四:绘画和表达1.老师让幼儿们选择一个他们最喜欢的熊,并用绘画的方式将这只熊画出来。

2.老师鼓励幼儿们在绘画中表达自己对熊的大小和颜色的认识,例如:用不同颜色的画笔画出熊的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线条表示大小的区别等。

3.老师带领幼儿们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鼓励幼儿们用数学语言描述他们画的熊的特点和属性。

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活动,幼儿们通过观察和比较,探索了大小和数量的概念,并学会了利用分类的方式来组织和描述物品。

小班数学三只熊教案5篇

小班数学三只熊教案5篇

小班数学三只熊教案5篇小班数学三只熊教案篇1教学目标:1、比较物体的大小,将物体按大小进行匹配。

2、用各种方式招待客人并用短句进行表述。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认知准备)有简单的招待客人的经验(材料准备)ppt教学难点:在比较过程中掌握“大中小”的概念教学过程:一、讲讲故事《三只熊》欣赏故事重点提问:1、房子里住着怎样的三只熊?小姑娘走近屋子,看见了什么?2、怎样的碗、怎样的勺子、怎样的椅子、怎样的床?3、小姑娘吃了谁的粥?4、三只熊回来发现了什么东西变了?说了什么?二、欢迎三只熊分别和三只熊打招呼请三只熊分别坐在合适的椅子上和不同的.熊对话并告诉大家自己是和谁问候的。

三、给三只熊送礼物看礼物:说说礼物的不同送礼物:根据礼物的大小把礼物送给不同大小的熊。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设计是从基础入手形成大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小班数学三只熊教案篇2设计意图:在《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有这样一条目标:能感知和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抓住这两个契机,通过故事情境,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高矮和三只熊的关系,更好的引发小班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整个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游戏、故事情境中快乐的学、快乐的玩。

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节中感知并发现物体的高矮、大小、数量与三只熊的关系。

2.尝试根据三只熊的大小为其分配相应物品。

3.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操作材料人手一套,ppt课件活动过程:一、ppt图片导入,观察感知高矮1.这是小熊的一家,小朋友看看他们家有谁?2.还有谁?有爸爸,有妈妈,还有宝宝,我们可以说是小熊的一家!3.看看哪个是熊爸爸?你怎么知道这个是爸爸?爸爸长的怎么样?4.熊妈妈在哪?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衣服的颜色、头上有蝴蝶结)5.熊宝宝在哪儿呢?(中间)(年龄小,长得矮)总结:今天小熊一家要去爬山,爬山可是很累的!要有足够的力气,我们一定得吃饱饱的。

《三只熊》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三只熊》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三只熊》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三只熊》的学习,让幼儿认识熊的一家,了解熊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认识熊的一家,了解熊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2.活动难点: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故事课件、熊的模型、数字卡片、图片等。

2.环境准备:布置活动场地,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四、活动过程1.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拍手、跺脚等,活跃气氛。

(2)引导幼儿相互介绍,增进彼此了解。

2.导入活动(1)教师讲述故事《三只熊》,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熊的一家。

(2)讨论熊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数学活动(1)认识数字①教师展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认识数字1、2、3。

②引导幼儿说出熊的一家有几只熊,分别用数字表示。

(2)比较大小①教师展示三只熊的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哪只熊最大,哪只熊最小。

②引导幼儿用数学语言描述熊的大小关系。

(3)数量对应①教师发放数字卡片和熊的图片,让幼儿将数字与相应的熊图片匹配。

②引导幼儿相互检查,确保数量对应正确。

4.游戏活动(1)熊宝宝找家①教师将熊的模型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幼儿寻找并找到熊宝宝的家。

②引导幼儿用数学方法记录找到的熊宝宝数量。

(2)熊宝宝排队①教师组织幼儿排队,按照身高从矮到高排列。

②引导幼儿用数学语言描述排列顺序。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幼儿分享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与幼儿一起进行相关活动,巩固幼儿所学知识。

2.环境创设:在教室布置熊的图片和数字卡片,营造数学氛围,引导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自然地运用数学知识。

3.区域活动:在数学区设置相关游戏,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索数学知识。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一、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情境,让幼儿理解大小、长短等数学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大小、长短等数学概念。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在故事情境中运用数学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三只熊》2.数学教具:大小不同的碗、勺子、刀、叉3.画纸、彩笔、剪刀、胶棒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课件,播放《三只熊》的故事。

教师提问:“故事里有哪些角色?它们分别是谁?”2.故事讲解教师根据课件,逐页讲解故事。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三只熊的碗、勺子、刀、叉的大小,以及床的长度。

3.数学概念讲解教师拿出数学教具,分别展示大小不同的碗、勺子、刀、叉。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说出它们的大小。

4.数学游戏游戏一:教师将教具摆放在地上,让幼儿找出大小相同的物品,并说出一一对应的关系。

游戏二:教师出示画纸,让幼儿用彩笔画出大小不同的碗、勺子、刀、叉,并剪下来。

5.故事延伸教师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教师提问:“你们在表演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数学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故事情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概念,达到了教学目标。

2.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数学游戏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数学概念,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5.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仍需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并掌握“大、中、小”的概念,能够自主分辨并应用这些概念。

教学难点:如何在故事情境中自然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概念,并让他们在游戏互动中深入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教师出示课件,播放《三只熊》的故事。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故事里都有哪些小熊呀?”幼儿回答:“两只小熊,一只大的,一只小的。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三只熊》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三只熊》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三只熊》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故事《三只熊》了解大小的概念,能够区分大小不同的物品。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故事《三只熊》2.大小排序游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大小的概念,能够区分大小不同的物品。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思维进行大小排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三只大小不同的熊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熊的大小。

2.教师简要介绍故事《三只熊》的情节,激发幼儿兴趣。

(二)故事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故事《三只熊》,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熊的大小变化。

2.故事讲解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三)大小排序游戏1.游戏准备:教师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球、积木等。

2.游戏过程:a.教师将物品随机摆放在桌上,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每个物品的大小。

b.教师示范如何进行大小排序,如将最大的物品放在最左边,最小的物品放在最右边。

c.教师邀请幼儿参与大小排序,每人选择一个物品,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d.教师与幼儿共同检查排序结果,纠正错误。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故事《三只熊》,巩固大小的概念。

2.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请小朋友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故事《三只熊》引入大小的概念,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大小排序游戏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4.对于学习困难的幼儿,教师应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5.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和游戏,使幼儿能够明确地识别和区分大小不同的物品,并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一概念。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三只熊》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三只熊》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三只熊》教学目标:1. 通过故事《三只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逻辑和解题能力;2. 让学生了解数学问题中的复杂关系,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三只熊》故事书;2. 扑克牌或其他小对象。

教学过程:1. 引入故事:给学生看《三只熊》的故事书,让他们简单浏览一遍,然后打开讨论,询问学生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故事复述:让学生分组,由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依次复述《三只熊》这个故事。

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如熊一、熊二和熊三的特点,他们各自的家具,熊一、熊二和熊三各自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3. 分析问题:在故事复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出现的数学问题,如熊四的体重是多少、熊一、熊二和熊三的体重差距等。

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复杂性,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求解欲望。

4. 解决问题: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分配一副扑克牌或其他小对象,让他们尝试模拟故事中的情境,合理分配体重,使得熊四的体重与熊一、熊二、熊三的体重关系符合故事中的描述。

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分配方式,并思考有没有其他的合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三只熊》这个故事的讲解和分析,学生通过参与故事的复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既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思维逻辑和解题能力。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讨论、思考和交流,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学生通过模拟故事中的情境,实际操作体验了数学问题的复杂性,提高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小班数学《三只熊》

小班数学《三只熊》

小班数学活动《三只熊》活动目标:1.尝试比较物品的大小和长短,并将物品送给相应大小的熊。

2.乐意为三只熊准备点心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听过故事《三只熊》。

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份三种大小或长短的图片,一张操作表格。

活动过程:一、认识三只熊,导入活动教师出示三只熊的图片以及表格。

教师:我们都听过了《三只熊》的故事,还记得故事里有怎样的三只熊吗?今天这三只熊到我们班级来做客啦。

教师:它们是谁呀?谁是熊爸爸?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谁是熊宝宝?小结:最大的是熊爸爸,小一点的是熊妈妈,最小的是熊宝宝。

二、为三只熊准备餐具和食物,比较大小和长短(一)为三只熊准备碗。

教师:三只熊到我们班级来做客,我们请它们吃点东西吧。

先给它们准备吃东西的碗。

教师:这些碗有什么不一样?哪个最大?哪个最小?最大的碗给谁?小熊用哪个碗?小结:熊爸爸最强壮,所以需要最大的碗;熊妈妈瘦一点,需要小一点的碗;熊宝宝最小,他只需要用到最小的碗。

(二)为三只熊准备勺子。

教师:碗都准备好了,接下来还需要什么呢?对,还需要勺子。

教师:这些勺子有什么不一样?哪把勺子最长?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熊妈妈可以用哪一把勺子?小结:我们把勺子的一头对齐就可以发现勺子的长短不一样。

最长的勺子给熊爸爸,短一点的给熊妈妈,最短的给熊宝宝。

(三)喂三只熊吃蜂蜜。

教师:餐具都准备好了,我们请三只熊吃点东西吧。

熊喜欢吃什么呢?教师出示大中小三瓶蜂蜜,请个别幼儿上前比较并放入三只熊的后面。

教师:你准备给熊爸爸怎样的蜂蜜?哪瓶蜂蜜是熊宝宝的?小结:最大瓶的蜂蜜给熊爸爸,小一点的是熊妈妈,最小瓶的蜂蜜给熊宝宝。

三、给三只熊送礼物,对应摆放教师:小熊们吃了蜂蜜非常开心,它们要准备走了,我们再送一些礼物给它们带回去吧。

等会儿请每个小朋友来拿一个小筐,里面就是要分给三只熊的礼物。

请你看一看筐里的东西,想一想什么样的东西送给哪只熊,想好了以后把礼物放到三只熊面前的礼物盒里。

小班数学活动三只熊教案与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三只熊教案与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三只熊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用三只熊的故事复述1-10之间的数字。

2.能形象理解数字大小的概念。

3.能根据提示画出所需的数量的物品。

二、教学内容1.数字认知:1-10,大小概念。

2.绘画技能:简单图形和物品的绘制。

3.语言表达:故事复述及数字名称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活动1. 故事表演三只熊的故事很适合小班儿童学习数字的认知,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者讲故事形式呈现。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也参与进来,让学生分饰三只熊的角色,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引导学生熟悉从1到10的数字。

2. 数字排序将1-10的数字印出来并剪开,教师将数字卡片混在一起,让学生把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此项活动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数字大小的概念,让孩子掌握数字的排列方式,帮助孩子建立空间感和概念感。

3.绘制物品三只熊去河边钓鱼,带了不同数量的蚂蚁,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提示画出不同数量的蚂蚁或者其他物品。

该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绘画技能,锻炼孩子的细致观察和表达能力,并且加强孩子对数量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科学利用三只熊的故事和物品绘制的方式,帮助小班儿童学习了数字的认知和绘图技能。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绘图、剪贴卡片、语言表达和角色扮演等等。

同时,我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使用语言方面,我发现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养成充分、简单、规范的语言表达;在教学中我还发现需要适当抛砖引玉,让孩子放开心扉,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总之,通过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我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更好的发掘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数学:三只熊
活动目标
1.乐意为三只熊摆放物品,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故事情节中比较并发现物体的数量与三只熊的关系。

3.初步了解高矮、大小的特征,并按高矮、大小的顺序排列物品。

活动重点
乐意为三种熊摆放物品,初步了解高矮、大小的特征,并按高矮、大小的顺序排列物品。

活动难点
比较并发现物体的数量与三只熊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图片。

2.大小不同颜色一样的苹果、汉堡包、衣服、面包图片。

3.教师资源包。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熊的家,初步引导幼儿比较“高”“矮”“不高不矮”
1.出示小熊的家。

师:孩子们看一看他们是谁?
幼:是小熊。

师:除了小熊上面还有谁?(引导幼儿说出这是小熊的爸爸或妈妈)
小结:在小熊的家里,熊爸爸最高,熊宝宝最矮,熊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一般情况下,在小朋友家里也是爸爸最高,宝宝最矮,妈妈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小熊一家起床的情境,引导幼儿比较“大”“小”“不大也不小”
1.出示衣服图片。

师:小熊一家要起床了,他们起床应该要穿什么呢?
幼:穿衣服。

师:那我们帮他们穿衣服好不好?
师:哪件衣服是熊爸爸的?哪件衣服是熊妈妈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熊爸爸很大应该穿大衣服,熊宝宝小应该穿小衣服,熊妈妈应该穿不大不小的衣服。

三、创设情境三只熊吃早餐,体会汉堡包的大小和三只熊的关系
1.出示汉堡包图片。

师:小熊一家穿好衣服后要吃早餐了,我们看一下他们吃的什么呀?
幼:汉堡包。

师:你觉得哪个汉堡包是熊爸爸吃的?为什么?熊宝宝吃哪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