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小班教案 小班数学 三只熊,小班教案()

合集下载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三只熊(精选3篇)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三只熊(精选3篇)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三只熊(精选3篇)一、教案:《三只熊数学游戏》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数字0-20。

2.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和比较。

3.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20)。

2. 三只熊的图片或毛绒玩具。

3. 小组桌椅。

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10分钟):a. 准备三只熊的图片或毛绒玩具,让学生观察它们。

b. 提问学生,询问三只熊的颜色、大小等特征。

c. 提问学生,三只熊分别有几只眼睛,几只耳朵等等。

2. 游戏规则(5分钟):a. 将数字卡片分配给学生,每人一张。

b. 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数字卡片,决定三只熊在游戏中的位置。

c. 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来进行游戏。

d. 代表按照规定的数字顺序,将三只熊摆放在正确的位置。

3. 数学计算比较(15分钟):a.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数学家代表。

b. 数学家根据给定的数字卡片,计算三只熊的总数、差值等。

c. 数学家将计算结果告诉其他小组成员。

d. 小组成员讨论并比较各自计算结果的大小。

4. 结果对比(10分钟):a. 每组成员将自己的答案写在白板上。

b. 教师核对答案,提供正确的结果和解释。

c. 学生讨论和比较各组答案的正确与否。

5. 总结和展示(5分钟):a. 教师总结学生们在游戏中学到的数学知识。

b. 学生展示自己在游戏中的得分和计算结果。

c.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二、教案:《三只熊的数量问题》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数字0-10。

2.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学生培养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10)。

2. 三只熊的图片或毛绒玩具。

3. 小组桌椅。

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10分钟):a. 准备三只熊的图片或毛绒玩具,让学生观察它们。

b. 提问学生,三只熊的数量是多少?他们的数量是否相同?2. 游戏规则(5分钟):a. 将数字卡片分配给学生,每人一张。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通用10篇)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通用10篇)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通用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篇1活动目标:1、比较物品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

2、能用各种方式招待客人,并用短句进行表述。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学习重点:比较物品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

学习难点:用短句对物品的大中小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1、教师教具:《三只熊》课件;大、中、小三只玩具熊;大、中、小区分度较明显的同类物品:三把椅子、大中小玩具等。

2、幼儿学具:操作材料包:三只熊活动过程:(一)三只熊【结合小班幼儿在情景中理解接受的学习特点,以故事情景导入,既起到集中幼儿注意力的目的,也容易帮助幼儿理解大中小,及其匹配关系。

】1、演示课件,提问:(1)房子里住着怎样的三只熊?(2)熊的家里有什么?它们是一样的吗?(3)三只熊回来发现什么东西变了?会说什么话?(教师用不同的音色区分三只熊的说话:熊爸爸粗粗响响的声音、熊妈妈不那么响的声音、小熊尖声尖气的声音)小结:三只熊家里的东西有的大大的、有的中中的、有的小小的。

大熊最大,喜欢用大大的东西;小熊最小,喜欢用小小的东西;中熊不大也不小,喜欢用中中的东西。

(二)三只熊来做客【这环节通过招待三只小熊的情境,引导幼儿理解并匹配物体的大中小】1、认识客人:(出示三只玩具熊)三只熊来我们班做客,我们跟它们打打招呼:"小熊你好!中熊你好!大熊你好!欢迎你们来做客,欢迎你们来我们幼儿园玩。

"2、招待客人:(出示三把椅子)这里有三把椅子,谁来请三只熊坐下来?幼儿可能A:不会关注椅子的大小,直接让三只熊坐下去。

幼儿园小班教案《三只熊》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三只熊》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三只熊》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故事《三只熊》的情节和主要人物;2.学习描述熊的形态和特点;3.掌握“热、冷、温”的概念,能够将物品分类。

1.2 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能够通过观察推断事物内在的特点;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感受。

1.3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2.引导幼儿爱护动物和关注自然世界。

二、教学过程2.1 热身活动1.与幼儿互动,了解他们喜欢的动物。

2.播放一段较短的卡通片子,引起幼儿注意和兴趣。

2.2 教学活动2.2.1 导入环节1.引导幼儿想象一只熊,了解熊的样子和特点,如大眼睛、圆鼻子、粗壮的身体、黑色或棕色的毛皮等。

2.利用一副浅色毛毯或棉被,将垒在一起的三个物品放在其中,再给幼儿分别拿一张图画表述物品的感受,找出三个物品的差异。

2.2.2 课文呈现1.在课堂上讲述故事《三只熊》,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2.引导幼儿观察多种熊,较为常见的有黑熊、棕熊和极地熊等,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让幼儿感受不同熊的外貌和特点,并区分不同熊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3.帮助幼儿理解“热、温、冷”的概念,让他们能够将物品分组,分类。

2.2.3 扩展活动1.通过制作手工和绘画等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动物和自然之美。

2.带领幼儿进行小游戏,让他们乐于在游戏中学习和锻炼能力。

2.3 总结环节让幼儿讲述今天学到的知识,并加深对动物和自然的理解和热爱。

三、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注重以幼儿的视角出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和思考,有利于幼儿认识自然和环境,促进幼儿的人类关怀和生态意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定的不足,如缺少足够的时间和资源等,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三只熊》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三只熊》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三只熊》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故事《三只熊》了解大小的概念,能够区分大小不同的物品。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故事《三只熊》2.大小排序游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大小的概念,能够区分大小不同的物品。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思维进行大小排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三只大小不同的熊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熊的大小。

2.教师简要介绍故事《三只熊》的情节,激发幼儿兴趣。

(二)故事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故事《三只熊》,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熊的大小变化。

2.故事讲解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三)大小排序游戏1.游戏准备:教师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球、积木等。

2.游戏过程:a.教师将物品随机摆放在桌上,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每个物品的大小。

b.教师示范如何进行大小排序,如将最大的物品放在最左边,最小的物品放在最右边。

c.教师邀请幼儿参与大小排序,每人选择一个物品,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d.教师与幼儿共同检查排序结果,纠正错误。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故事《三只熊》,巩固大小的概念。

2.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请小朋友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故事《三只熊》引入大小的概念,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大小排序游戏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4.对于学习困难的幼儿,教师应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5.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和游戏,使幼儿能够明确地识别和区分大小不同的物品,并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一概念。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一、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情境,让幼儿理解大小、长短等数学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大小、长短等数学概念。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在故事情境中运用数学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三只熊》2.数学教具:大小不同的碗、勺子、刀、叉3.画纸、彩笔、剪刀、胶棒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课件,播放《三只熊》的故事。

教师提问:“故事里有哪些角色?它们分别是谁?”2.故事讲解教师根据课件,逐页讲解故事。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三只熊的碗、勺子、刀、叉的大小,以及床的长度。

3.数学概念讲解教师拿出数学教具,分别展示大小不同的碗、勺子、刀、叉。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说出它们的大小。

4.数学游戏游戏一:教师将教具摆放在地上,让幼儿找出大小相同的物品,并说出一一对应的关系。

游戏二:教师出示画纸,让幼儿用彩笔画出大小不同的碗、勺子、刀、叉,并剪下来。

5.故事延伸教师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教师提问:“你们在表演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数学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故事情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概念,达到了教学目标。

2.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数学游戏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数学概念,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5.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仍需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并掌握“大、中、小”的概念,能够自主分辨并应用这些概念。

教学难点:如何在故事情境中自然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概念,并让他们在游戏互动中深入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教师出示课件,播放《三只熊》的故事。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故事里都有哪些小熊呀?”幼儿回答:“两只小熊,一只大的,一只小的。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三只熊(精选4篇)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三只熊(精选4篇)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三只熊(精选4篇)第一篇:数学思维训练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观看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三只熊,分别是大熊、小熊和中熊。

请同学们用数字表示每只熊的大小关系。

2.呈现问题:假设大熊比中熊重200g,中熊比小熊重100g,现在大熊、中熊和小熊三只熊的总重量是1000g,请问每只熊的重量是多少克?3.讨论解决办法: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用代数运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4.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分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

5.出示解答:让学生将解答写在黑板上,进行讨论和对比。

引导学生将解题思路总结归纳。

6.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第二篇:巧解“三只熊”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多种解法,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1.导入: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三只熊”问题的答案,鼓励他们开动脑筋。

2.呈现问题:假设大熊比中熊重200g,中熊比小熊重100g,现在大熊、中熊和小熊三只熊的总重量是1000g,请问每只熊的重量是多少克?3.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每组做出自己的答案,并及时给予反馈。

4.分享解法:每组派代表上台解答,并逐一讨论每个答案的合理性。

5.多种解法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出多种解法,讨论每种解法的优缺点。

6.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第三篇:推理解答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用推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提出一个简单的推理问题,让学生通过推理得出答案,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 帮助幼儿认识数字1-3并能正确排序;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由纸板制作的三只熊形状卡片(使用不同颜色的纸板制作);2. 数字卡片1、2和3;3. 纸板或磁性写字板。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展示三只熊形状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让幼儿猜测这些卡片代表了什么。

然后,老师逐个数出数字卡片1、2和3,并引导幼儿说出数字卡片和熊形状卡片之间的对应关系。

2. 引入(10分钟)老师再次展示三只熊形状卡片,并让幼儿观察三只熊形状卡片的颜色。

然后,老师展示数字卡片1、2和3,并引导幼儿说出数字卡片和熊形状卡片之间的对应关系。

3. 操练(15分钟)(1)活动1:找出相同的熊老师随机将熊形状卡片放在桌上,然后要求幼儿找出相同颜色的熊形状卡片,并将其放在一起。

(2)活动2:排序小熊老师将三只熊形状卡片的颜色打乱,然后要求幼儿按照数字卡片的顺序,将熊形状卡片排列成正确的顺序。

4. 拓展(15分钟)(1)活动1:画出相同颜色的小熊老师给每个幼儿一张纸板,让他们用彩色笔或彩色蜡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小熊,并告诉他们可以选择1-3中的任意一个数字来给小熊上色。

(2)活动2:数一数老师将教室里的小玩具或其他物品分成几组,每一组都有1-3个物品。

然后,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每一组物品,并数一数每一组有多少个物品。

5. 小结(5分钟)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重点强调数字1-3的顺序和颜色与熊形状的对应关系。

然后,老师让幼儿通过手势、口头回答或书写方式,展示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能够观察和分辨不同颜色的熊形状卡片,并将其正确排序。

同时,他们也能通过相关活动巩固对数字1-3的认知。

本节课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趣味中学习数学知识。

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老师可以设计更多的相关活动,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小班《三只熊》教案5篇

小班《三只熊》教案5篇

小班《三只熊》教案5篇教案是教师创新教学的基础,有助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案中的教学活动要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三只熊》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三只熊》教案篇1设计意图:离开爸爸妈妈,面对陌生的环境,初入园的孩子往往会无所适从。

频繁的说教和安慰往往效果不大,而贴近孩子生活的故事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只小猪上幼儿园》正是一个反映初入园孩子心理和行为的阅读材料,它容易引發孩子的共鸣,从而帮助孩子渡过入园难关。

活动目标:1.学习有序地翻阅图书。

2.学习跟别人打招呼,会使用礼貌用语你早再见。

3.感受上幼儿园的快乐。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1.教师用大图书一本,幼儿用小图书每人一本。

2.木偶:小猴、小狗、小猫。

活动过程:一、运用木偶情境表演吸引幼儿的注意1.教师操作木偶小猴进行表演,引导幼儿与小猴互相问好。

(1)小猴愉快地出场,和幼儿打招呼:嗨,你好!我是快乐的小猴。

(2)引导幼儿和小猴打招呼:小猴,你好!(3)教师问小猴:你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呀?小猴高兴地说:今天我上幼儿园了!2.以同样的方式表演小狗、小猫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情景。

二、引导幼儿集体阅读,学习翻阅图书的方法1.出示大图书,引出故事。

师(出示图书封面):三只可爱的小猪也来了,它们也要去上幼儿园。

它们的表现怎么样呢?我们来猜一猜。

2.师幼一起阅读故事。

教师引导幼儿跟随教师的讲述,学习一页一页有序地阅读小图书。

注意根据幼儿翻阅相应图页的情况适当调整讲述速度,并进行个别指导。

三、引导幼儿讨论问题,了解故事情节师:三只小猪在家是怎么样的?师:他们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师:其他小猪是怎么帮助他们的?师:三只小猪在幼儿园喜欢干什么?师:他们后来愿意上幼儿园了吗?为什么?四、引导幼儿自由阅读图书,巩固对故事内容的感受、理解1.幼儿自主阅读图书,教师指导。

《三只熊》教案(精选14篇)

《三只熊》教案(精选14篇)

《三只熊》教案(精选14篇)《三只熊》篇1活动目标:1、比较物体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

2、用各种方式招待客人,并用短句进行表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多媒体。

2、毛绒玩具大中小三只熊。

3、人手一个盒子,盒子里放入大、中、小同种礼物若干份。

活动过程:一、讲讲故事《三只熊》(价值分析:通过回忆故事,激发幼儿对故事中角色的兴趣,导入活动。

)1、前几天,我们听过一个《三只熊》的故事,房子里住着怎样的三只熊?2、三只熊的家里有什么?是怎样的碗,怎样的勺子,怎样的椅子,怎样的床……小结:三只熊家里东西大小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不大也不小。

二、欢迎三只熊(价值分析:在招待三只熊的情境中用各种方式招待客人,比较物体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

)1、出示三只玩具熊:今天,三只熊来到了我们小1班。

2、认识三只熊(1)你能找出最大的熊吗?(以“大熊”口吻打招呼:你们好,我是大熊,我长得大大的。

)(2)最小的熊在哪里?(以“小熊”口吻打招呼:你们好,我是小熊,我长得小小的。

)(3)中熊在哪里?(以“中熊”口吻打招呼:大家好,我是中熊,我长得不大也不小。

)3、三只熊来我们班级做客,我们怎么招待它们呀?4、给三只熊搬椅子(1)这有3张椅子,他们该怎么坐呢?(2)请三只熊分别坐到对应的大中小椅子上。

(大熊,请你坐大椅子;中熊,请你坐中椅子;小熊,请你坐小椅子。

5、给三只熊吃东西(1)出示幻灯:你想请三只熊吃什么?它排在第几个?(2)它有什么用?该怎么分呢?(3)那我们请它们吃,请的时候也要说一句好听的话。

(边说三只大、中、小熊幻灯边出现)三、给三只熊送“礼物”(价值分析:在操作游戏中进一步比较物体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并用短句表达。

)1、老师还准备了许多礼物要送给三只熊,看这是什么呀?它们有什么用?2、个别幼儿示范送礼物师:谁愿意给三只熊送礼物呢?想想怎么送熊宝宝才喜欢呢3、你们想不想也送三只熊礼物啊,在后面的桌子上还有许多的礼物,等会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个盒子,选一样你喜欢的礼物,看看你送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送的时候要说一句好听的话。

8a27241b54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e

8a27241b54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e

【幼儿园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尝试对物体的大小进行比较、匹配。

[活动准备]
三只熊图片,ppt,三只熊及大中小三只沙发(人手一份),粘贴工具。

[活动流程]
一、引发兴趣。

1.展示三只熊的照片,并介绍熊的家庭。

2、出示三只碗的的图片。

问题:猜猜谁用了这三个碗?
3、出示三把椅子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这三把椅子分别是谁坐。

二、看PPT,再听一遍故事。

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故事里有谁?
2.小女孩选择了谁的东西?你为什么选择熊的东西?
三、操作体验。

今天,熊要去买一张沙发。

他们应该买什么样的沙发?让孩子们把沙发排好,让三只熊坐在沙发上。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1)是否有不同的方式来分类沙发。

(2)能否按大小进行匹配。

3.分享和沟通。

(1)找出和大家排列不同的方法。

(2)让我们来谈谈熊爸爸坐在最大的沙发上,熊妈妈坐在较小的沙发上,熊宝宝坐在最小的沙发上。

大班数学教案《用尺测量物体》大班数学教案“珍贵的一分钟”。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教案标题:《三只熊》
年级:小班
科目:数学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1-3以及对应的数量
2. 训练幼儿对不同数量的熊进行计数
教学准备:
1. 三只熊的图片
2. 数字卡片1-3
3. 计数棒或贝壳等计数工具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引导幼儿回顾数字1-3,并请幼儿说出数字的顺序。

2. 出示数字卡片1,问幼儿有几只熊,引导幼儿回答“一只熊”。

教学活动:
1. 出示数字卡片2,问幼儿有几只熊,引导幼儿回答“两只熊”。

2. 出示数字卡片3,问幼儿有几只熊,引导幼儿回答“三只熊”。

巩固活动:
1. 展示三只熊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熊的数量。

2. 让幼儿使用计数棒或贝壳等计数工具,模拟三只熊的数量。

3. 提问幼儿:“有几只熊?”引导幼儿回答“三只熊”。

总结活动:
1. 让幼儿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提问幼儿:“今天我们学习了几只熊?”引导幼儿回答“一只熊、两只熊、三只熊”。

2. 引导幼儿总结数字1-3的意思,并与相应的数量进行关联。

拓展活动:
1. 让幼儿自己画出数字对应的熊的数量。

2. 出示其他数字卡片,让幼儿根据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和数量进行计数。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能够认识数字1-3以及对应的数量,训练了幼儿对不同数量的熊进行计数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关注幼儿的表现,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小班教案小班数学:三只熊

小班教案小班数学:三只熊

小班教案小班数学:三只熊背景介绍在小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促进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呢?教师可以采用小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在本次小班数学教学中,我们将采用一个小故事【三只熊】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根据一些简单的提示,判断大小;•学生能够根据一些简单的提示,区分大小。

教学内容故事背景这是一个三只熊的故事。

三只熊分别是小熊、中熊和大熊,它们的身体大小也不一样。

故事情节一天,三只熊约好要去看望一个老朋友,他住在大山深处。

它们经过山路、森林,终于到了老朋友家。

老朋友让三只熊进屋坐坐,说自己正在试制一个面团,最终要全部卷成圆球。

他问三只熊:“帮我看看这四份面团是否相等。

”•小熊看了看说:“东边的两份差不多大。

”•中熊看了看说:“南边的两份很相似。

”•大熊看了看说:“西边的两份很一致。

”请你根据这些提示,帮老朋友判断每份面团的大小吧。

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先板书出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一起朗读故事。

教师可以放音乐,慢慢地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中,让学生体悟具体情感,把故事情节传达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互相合作,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然后,根据故事的提示,引导学生判断并标出每份面团的大小。

最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评价故事教学的效果,并鼓励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多去思考,多去创新。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可以通过问题解答、小组合作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做出评价和反馈,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学总结通过这个小故事【三只熊】,学生能够通过看理解、分析判断,并进行小组合作,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教师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方式,并且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希望教师们以后在上小班数学课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8篇)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8篇)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热门8篇)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第1篇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觉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本身的想法。

3、培育幼儿比较和判定的本领。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进展幼儿逻辑思维本领。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只小盒子、6个苹果,FLASH课件活动过程:一、察看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1、导入:小伙伴,看看他们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还有谁?2、哪个是父亲?为什么你说他是父亲?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那妈妈呢?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父亲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1、引导语:小熊一家今日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准备好了三只碗。

2、哪知碗给父亲?什么颜色的?哪只给妈妈?什么颜色的?宝宝呢?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1、今日小熊一家要吃4样早餐。

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样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数字,这个是1号瓶……3、几号瓶给熊父亲吃?为什么?几号瓶给熊宝宝吃?为什么?几号瓶给熊妈妈?为什么?4、小结:一般情况下,父亲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四、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细"1、引导语:第二样早餐是什么?(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

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呢?为什么?2、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粗"、"细"——人是讲胖的,玉米要讲粗(动作提示),渐渐的,就变……(动作收紧)细了小结:熊父亲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五、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1、明确要求: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怎么分呢,他们是这么分的:熊父亲吃得最最多,熊宝宝吃得最最少,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2、幼儿复述要求:他们是怎么分的?3、幼儿走到桌边进行操作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一、教学目标1. 能够听、说、读、写数字词语 1-10。

2. 能够通过图画理解简单的数学概念和问题。

3. 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表达简单的数字和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数字词语 1-10。

2. 通过图画理解简单的数学概念和问题。

三、教学难点1. 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表达简单的数字和数学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让学生带来5颗糖果,将每颗糖果放在一个袋子里。

2. 让学生交换袋子,然后数出袋子里的糖果数量。

3.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想知道每个袋子里有多少个糖果,要怎么做?(二)讲解1. 展示《三只熊》的封面,引导学生想象故事中可能出现的动物和事件。

2. 向学生介绍故事的主人公三只熊和鸟儿。

3. 借助图画展示熊和鸟儿逐渐增加的数量,引导学生理解数字概念。

4. 逐一介绍数字词语 1-10,并让学生跟读。

(三)练习1. 让学生看图画,回答问题:一只熊有几个鱼?两只熊有几个鱼?三只熊有几个鱼?2. 让学生听故事,然后回答问题:为什么鸟儿帮三只熊数鱼?3. 让学生根据图画,自己编一组数学问题,例如“两只熊一共有几个鱼?”(四)归纳总结1. 让学生串联整个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中出现的数字和事件。

2. 检查学生对数字词语的掌握程度,让学生跟读数字词语,同时用手指指出相应的数字数量。

(五)作业1. 让学生回家找一本绘本,读一遍故事,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感想。

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从故事中选择一个情节,写一组数学问题。

五、教学反思1. 在故事中增加一些反复出现的数字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字概念,提高数字计算的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图片、图画等形象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3. 要在课后留时间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进步和困难及时作出反馈,以便进一步调整教学。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引言《三只熊》是一本适合小班级幼儿园的数学故事书。

通过这个故事,幼儿们可以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的方式来学习数学概念。

本教案将以《三只熊》为基础,设计一系列与故事相关的数学活动,帮助幼儿们在探索和实践中建立起数学思维和概念。

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幼儿们将能够:•理解大小和数量的概念•利用观察和比较的技巧来分类物品•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属性和关系教材本教案所需的材料包括:•《三只熊》故事书•不同大小和颜色的熊玩具•一些不同大小的物体(例如:球、积木、花瓶等)教学活动活动一:故事导入1.首先,老师向幼儿们简要介绍故事《三只熊》的内容。

2.然后,老师展示《三只熊》故事书的封面,鼓励幼儿们观察熊的大小和颜色。

3.接着,老师带领幼儿们一起读《三只熊》故事。

活动二:观察和比较1.老师将不同大小和颜色的熊玩具摆放在桌子上,让幼儿们观察熊的属性和区别。

2.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们进行比较,例如:哪只熊最大?哪只熊最小?有几只大熊?有几只小熊?3.老师鼓励幼儿们使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熊的属性和关系,例如:大、小、多、少等。

活动三:分类物体1.老师带领幼儿们回顾《三只熊》故事中的家具和食物。

然后,老师准备一些不同大小的物体,例如球、积木和花瓶。

2.老师鼓励幼儿们使用观察和比较的技巧,将物体分为大小不同的两组或多组。

3.老师引导幼儿们思考和讨论分类的标准,例如:按照大小、颜色或形状等分类。

活动四:绘画和表达1.老师让幼儿们选择一个他们最喜欢的熊,并用绘画的方式将这只熊画出来。

2.老师鼓励幼儿们在绘画中表达自己对熊的大小和颜色的认识,例如:用不同颜色的画笔画出熊的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线条表示大小的区别等。

3.老师带领幼儿们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鼓励幼儿们用数学语言描述他们画的熊的特点和属性。

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活动,幼儿们通过观察和比较,探索了大小和数量的概念,并学会了利用分类的方式来组织和描述物品。

《三只熊》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三只熊》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三只熊》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三只熊》的学习,让幼儿认识熊的一家,了解熊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认识熊的一家,了解熊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2.活动难点: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故事课件、熊的模型、数字卡片、图片等。

2.环境准备:布置活动场地,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四、活动过程1.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拍手、跺脚等,活跃气氛。

(2)引导幼儿相互介绍,增进彼此了解。

2.导入活动(1)教师讲述故事《三只熊》,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熊的一家。

(2)讨论熊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数学活动(1)认识数字①教师展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认识数字1、2、3。

②引导幼儿说出熊的一家有几只熊,分别用数字表示。

(2)比较大小①教师展示三只熊的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哪只熊最大,哪只熊最小。

②引导幼儿用数学语言描述熊的大小关系。

(3)数量对应①教师发放数字卡片和熊的图片,让幼儿将数字与相应的熊图片匹配。

②引导幼儿相互检查,确保数量对应正确。

4.游戏活动(1)熊宝宝找家①教师将熊的模型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幼儿寻找并找到熊宝宝的家。

②引导幼儿用数学方法记录找到的熊宝宝数量。

(2)熊宝宝排队①教师组织幼儿排队,按照身高从矮到高排列。

②引导幼儿用数学语言描述排列顺序。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幼儿分享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与幼儿一起进行相关活动,巩固幼儿所学知识。

2.环境创设:在教室布置熊的图片和数字卡片,营造数学氛围,引导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自然地运用数学知识。

3.区域活动:在数学区设置相关游戏,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索数学知识。

2023年小班数学详案教案:三只熊(精选4篇)

2023年小班数学详案教案:三只熊(精选4篇)

2023年小班数学详案教案:三只熊(精选4篇)教案一:三只熊的身高比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能够理解“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2.通过集体讨论和思考,能够正确比较三只熊的身高大小。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1.三只不同高度的熊的图片或玩具。

2.画有“大于”、“小于”、“等于”的卡片。

教学过程:1.引入问题:展示三只熊的图片或玩具,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身高,提问:“谁是最高的熊?谁是最矮的熊?”引导学生思考。

2.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只熊进行讨论,判断它的身高与其他两只熊的关系,使用卡片表示比较结果。

3.集体讨论:指导学生分享各自小组的比较结果,根据卡片上的符号进行集体讨论确认。

4.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强调“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这些词汇。

拓展活动: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其他物体的大小,运用“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进行描述。

教案二:三只熊的重量比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能够理解“轻”、“重”的概念。

2.通过集体讨论和思考,能够正确比较三只熊的重量大小。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1.三只不同重量的熊的图片或玩具。

2.画有“轻”、“重”的卡片。

教学过程:1.引入问题:展示三只熊的图片或玩具,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重量,提问:“哪只熊最重?哪只熊最轻?”引导学生思考。

2.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只熊进行讨论,判断它的重量与其他两只熊的关系,使用卡片表示比较结果。

3.集体讨论:指导学生分享各自小组的比较结果,根据卡片上的符号进行集体讨论确认。

4.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强调“轻”、“重”的概念,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这些词汇。

拓展活动: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其他物体的重量,运用“轻”、“重”的概念进行描述。

教案三:三只熊的身高测量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测量,学生能够获得三只熊的身高数据。

幼儿园小班教案《三只熊》

幼儿园小班教案《三只熊》

幼儿园小班教案《三只熊》一、教学目标1.培育幼儿酷爱阅读的习惯;2.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和规定;3.能听懂和理解幼儿故事《三只熊》的基本情节;4.能仿照熊的口头语和行为。

二、教学准备1.《三只熊》绘本;2.熊面具;3.毛绒熊玩具;4.三只大小不同的熊玩具;5.讲解义务。

三、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准备好三只大小不同的熊玩具,并放在桌子上,让幼儿看看三只熊,问问孩子们这三只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让幼儿自动地说说它们大、中、小,毛色不同等不同之处。

2.讲故事老师开始讲故事《三只熊》,让幼儿认真听,同时通过图片和语言来让幼儿了解故事中的情境。

3.情景还原老师出示“熊面具”“毛绒熊玩具”和故事中的道具,让幼儿来进行情景复原,让幼儿感受熊的生活习性和熊独特的口头语生活习惯,如:早上起床说:“吔啊!太阳!”,或是说饿了,要去“找点好吃的”等等。

4.问答练习老师向幼儿提问:“熊妈妈去了哪?熊孩子们在家里干什么?”渐渐将幼儿带入故事情境,让孩子们天真的脑海里,想象着熊孩子一个人去独自旅行的情况。

5.教育渗透教育幼儿要学会敬重他人和物,不要随便跑去别人的家里占用别人的东西,更不能破坏别人的宝贝。

6.结束通过这节课,幼儿在赏识故事的同时,可以更好的理解熊的生活情况,理解幼儿要学会敬重他人和物,培育幼儿酷爱阅读的习惯。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方面,老师经过对幼儿察看,可以看到幼儿通过故事,可以依据情境来模拟熊的口头语和行为。

通过这种想象和模拟,幼儿可以在本身的世界里面认得和模拟一些生活和素养方面的内容。

五、教学后记这一节教学通过孩子本身的动手实践和参加,让幼儿在过程中学习,并以模拟的形式来体验故事的情节,培育了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本领和阅读的爱好。

同时,幼儿们在过程中也能获得很多人生道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成长和体验,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幼儿园教学方式。

三只熊小班教案

三只熊小班教案

三只熊小班教案三只熊小班教案1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高矮、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尝试进行配对。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白纸人手一张、6个苹果,幼儿园PPT课件活动过程:一:过程1今天蒋老师不仅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请来了,还请来了动物朋友,猜猜会是谁呢?2我们一起来看看会是谁呢?3就小熊一个人吗?4不仅小熊,还有熊爸爸,熊妈妈,那哪个是熊爸爸呢?为什么?(一般爸爸多比较高大,所以最高的这个是爸爸。

)哪个是小熊呢?为什么?(熊宝宝还是小宝宝所以长的比较矮些)那哪个是熊妈妈呢?为什么?(妈妈长的不高也不矮,比爸爸要矮,比小熊要高)二:过程1 三只熊要做什么呢?他们还没吃早餐,要吃早餐了,你们说他们吃什么呢?熊最喜欢吃什么?2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准备吃什么呢?3一共几样东西呢?(3)牢牢的记住这三样东西哦。

三:过程1 早餐要开始了,吃早餐前先要准备餐具,那个是给爸爸的呢?为什么?(一般爸爸的胃口比较大,吃的比较多,所以用大碗)哪个是给宝宝的呢?为什么?(宝宝的胃口小,吃的少,用小碗就可以了)那个是给妈妈的呢?为什么?(妈妈吃的比宝宝要多,比爸爸要少,所以用这个不大不小的碗)四:餐具分好了。

开始吃早餐了,他们吃的第一样是什么呢?(蜂蜜)哪瓶蜂蜜给爸爸吃呢?为什么?(瓶子要高,里面的蜂蜜比较多,爸爸胃口大,给爸爸吃)哪瓶蜂蜜给熊宝宝吃呢?为什么?(矮的瓶子里是蜂蜜少,小熊胃口小,给他吃)哪瓶蜂蜜给妈妈吃呢?为什么?(妈妈吃的比熊宝宝多,比爸爸少,所以给他吃中间这瓶蜂蜜)五:蜂蜜分好了,接下来他要吃第二样东西了,是什么呢?(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

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呢?为什么?,哪个给爸爸吃呢?为什么?哪个给小熊吃呢?为什么?哪个给妈妈吃呢?为什么?(这个玉米长要胖,就是粗,粗的玉米身上的玉米要多,所以给爸爸吃,瘦的,就是细的玉米,细的玉米身上玉米要少,所以给熊宝宝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教案小班数学三只熊,小班教案(张娜娜老师)活动目标
1.乐意为三只熊摆放物品,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故事情节中比较并发现物体的数量与三只熊的关系。

3.初步了解高矮、大小的特征,并按高矮、大小的顺序排列物品。

活动重点
乐意为三种熊摆放物品,初步了解高矮、大小的特征,并按高矮、大小的顺序排列物品。

活动难点
比较并发现物体的数量与三只熊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图片。

2.大小不同颜色一样的苹果、汉堡包、衣服、面包图片。

3.教师资源包。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熊的家,初步引导幼儿比较“高”“矮”“不高不
矮”
1.出示小熊的家。

师:孩子们看一看他们是谁?
幼:是小熊。

师:除了小熊上面还有谁?(引导幼儿说出这是小熊的爸爸或妈妈)
小结:在小熊的家里,熊爸爸最高,熊宝宝最矮,熊妈妈长得不
高也不矮。

一般情况下,在小朋友家里也是爸爸最高,宝宝最矮,
妈妈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小熊一家起床的情境,引导幼儿比较“大”“小”“不大也不小”
1.出示衣服图片。

师:小熊一家要起床了,他们起床应该要【小班美术教案
/xiaoban/meishu/】穿什么呢?
幼:穿衣服。

师:那我们帮他们穿衣服好不好?
师:哪件衣服是熊爸爸的?哪件衣服是熊妈妈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熊爸爸很大应该穿大衣服,熊宝宝小应该穿小衣服,熊妈妈应该穿不大不小的衣服。

三、创设情境三只熊吃早餐,体会汉堡包的大小和三只熊的关系
1.出示汉堡包图片。

师:小熊一家穿好衣服后要吃早餐了,我们看一下他们吃的什么呀?
幼:汉堡包。

师:你觉得哪个汉堡包是熊爸爸吃的?为什么?熊宝宝吃哪个?熊妈妈吃那个?为什么?
小结:熊爸爸最高胃口就大,所以要吃最大的汉堡包。

熊宝宝最小胃口小应该吃最小的汉堡包,熊妈妈胃口不大不小所以要吃不大不小的汉堡包。

四、创设情境给三只熊分食物,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通过比较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和三只熊的关系
1.出示苹果、面包图片,激发幼儿想给小熊一家分餐的愿望。

师:小熊一家还没有吃饱,我们再分给他们一些吃的好吗?
幼:好。

师:现在老师发下操作卡片,我们帮助小熊一家分餐,看谁分的对!
2.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教师针对个别差异巡回指导。

小结:大苹果、大面包要分给熊爸爸吃,小苹果、小面包要分给熊宝宝吃,不大不小的苹果和面包要分给熊妈妈吃。

五、韵律活动:三只熊,引导幼儿放松一下
师:小熊一家真开心,谢谢你们帮助他们摆放物品,我们和三只熊一起跳舞吧!
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根据大小不同的碗给爸爸妈妈分碗。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