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8.1圆锥曲线的方程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课件(新教材人教A版强基版):圆锥曲线中的综合问题全文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课件(新教材人教A版强基版):圆锥曲线中的综合问题全文

所以B→D=(x1-2,y1),B→E=(x2-2,y2),
则(x1-2)(x2-2)+y1y2=0,
将x1=ky1+m,x2=ky2+m代入上式得
(k2+1)y1y2+k(m-2)(y1+y2)+(m-2)2=0,







(k2+
1)
m2-4 k2+4

k(m

2)
-k2+2km4 +
(m
x1+x2=-8 267m,x1x2=4m227-3, y1y2=6x1x2+ 6m(x1+x2)+m2=24m2-3-2748m2+27m2, ∵O→A·O→B=0,∴x1x2+y1y2=0, 代入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m2=12,m=±2 3,满足 Δ>0, ∴直线 l 的方程为 y= 6x±2 3.
4k2+1
又直线 OP 的斜率为--12--00=12,且直线 OP 与 MQ 不重合,
所以MQ∥OP.
题型二 定点与定值
例 2 (2022·济南模拟)已知椭圆 C:ax22+by22=1(a>b>0)的左、右顶点分别为 A,B,点 P(0,2),连接 PA,PB 交椭圆 C 于点 M,N,△PAB 为直角三角 形,且|MN|=35|AB|.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设经过点F且斜率为k(k≠0)的直线的方程为y=kx+1,与曲线C的方 程联立得 y=kx+1, x32+y42=1, 消去 y 整理得(4+3k2)x2+6kx-9=0, Δ=36k2+4×9×(4+3k2)=144(1+k2)>0恒成立, 设M(x1,y1),N(x2,y2),
则|MN|= 1+k2|x1-x2|= 1+k2×4+Δ3k2=124+1+3kk22, x1+x2=-4+6k3k2,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目录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目录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书目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1.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洁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二.函数1.1函数及其表示2.2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2.3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2.4一次函数、二次函数2.5指数与指数函数2.6对数与对数函数2.7幂函数2.8函数的图象及其变换2.9函数与方程2.10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三、导数及其应用3.1导数、导数的计算3.2导数在函数单调性、极值中的应用3.3导数在函数最值及生活实际中的应用3.4 微积分基本定理四、三角函数、解三角形4.1随意角和弧度制及随意角的三角函数4.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4.3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4.4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与性质4.5简洁的三角恒等变换4.6正、余弦定理及其应用举例五、平面对量5.1平面对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5.2平面对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运算5.3平面对量的数量积及其应用六、数列6.1数列的概念与简洁表示法6.2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6.3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6.4数列的通项与求和6.5数列的综合应用七、不等式7.1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7.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7.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洁的线性规划问题7.4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八.立体几何8.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其三视图与直观图8.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8.3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8.4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8.6空间向量及其运算8.7空间向量的应用九、解析几何9.1直线及其方程9.2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9.3圆的方程9.4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9.5椭圆9.6双曲线9.7抛物线9.8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9.9曲线与方程十.计数原理10.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0.2排列与组合10.3二项式定理十一、概率与统计11.1事务与概率11.2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11.3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11.4二项分布及其应用11.5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正态分布11.6随机抽样与用样本估计总体11.7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十二、选修部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十三、算法初步、推理与证明、复数12.1算法与程序框图12.2基本算法语句12.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12.4干脆证明与间接证明12.5数学归纳法12.6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必备:圆锥曲线方程及性质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必备:圆锥曲线方程及性质

~高三数学(人教版A 版)第一轮复习资料第33讲 圆锥曲线方程及性质一.【课标要求】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感受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抛物线模型的过程,掌握它们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图形及简单性质;3.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双曲线的有关性质二.【命题走向】本讲内容是圆锥曲线的基础内容,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在每年的高考试卷中一般有2~3道客观题,难度上易、中、难三档题都有,主要考查的内容是圆锥曲线的概念和性质,从近十年高考试题看主要考察圆锥曲线的概念和性质。

圆锥曲线在高考试题中占有稳定的较大的比例,且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都涉及到,客观题主要考察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等基础知识和处理有关问题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对于本讲内容来讲,预测:(1)1至2道考察圆锥曲线概念和性质客观题,主要是求值问题;(2)可能会考察圆锥曲线在实际问题里面的应用,结合三种形式的圆锥曲线的定义。

三.【要点精讲】1.椭圆(1)椭圆概念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21||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椭圆的焦距。

若M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有21||||2MF MF a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221x y a b +=(0a b >>)(焦点在x 轴上)或12222=+bx a y (0a b >>)(焦点在y 轴上)。

注:①以上方程中,a b 的大小0a b >>,其中222c a b =-; ②在22221x y a b +=和22221y x a b+=两个方程中都有0a b >>的条件,要分清焦点的位置,只要看2x 和2y 的分母的大小。

例如椭圆221x y m n+=(0m >,0n >,m n ≠)当m n >时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当m n <时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2)椭圆的性质①范围:由标准方程22221x y a b+=知||x a ≤,||y b ≤,说明椭圆位于直线x a =±,y b =±所围成的矩形里;②对称性:在曲线方程里,若以y -代替y 方程不变,所以若点(,)x y 在曲线上时,点(,)x y -也在曲线上,所以曲线关于x 轴对称,同理,以x -代替x 方程不变,则曲线关于y 轴对称。

2020年高考“圆锥曲线与方程”专题命题分析

2020年高考“圆锥曲线与方程”专题命题分析

圆锥曲线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及生产和生活中的曲线,是高中数学中几何与代数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学生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将曲线与方程、几何与代数融会贯通的重要载体,更是让学生体验和领悟数与形相互转化过程的重要途径,在高考数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2020年高考数学试卷中圆锥曲线与方程专题部分的试题,着重考查圆锥曲线的定义、方程,以及简单的几何性质,立足“四基”,凸显基础性;注重对数形结合、代数方法与几何问题化归的考查,立意能力,在数与形之间彰显综合性、应用性;重视对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立旨素养,引导数学教学,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同时,与往年相比,试题结构和难度保持稳定,既体现对主线内容、核心概念、数学本质考查的连贯性,也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一、考查内容分析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卷共10套13份,具体为全国Ⅰ卷(文、理)、全国Ⅱ卷(文、理)、全国Ⅲ卷(文、理)、全国新高考Ⅰ卷、全国新高考Ⅱ卷、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江苏卷、浙江卷.有的试卷由国家统一命题,也有的由各省市自主命题,无论是延续2019年模式的全国卷和地方卷高考试题,还是2020年首次亮相的立足《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全国新高考卷试题,都是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并围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全方位考查.1.布局合理,考点紧扣标准2020年高考数学试卷,以圆锥曲线的定义、基本量、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位置关系等核心内容为载体,重点考查学生对平面解析几何问题基本解决过程的掌握情况:用代数语言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根据对几何问题(图形)的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代数方法得到结论并给出代数结论合理的几何解释解决几何问题.突出考查学生运用代数方法研究上述曲线之间的基本关系、运用平面解析几何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直观想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试题紧扣《标准》,以基础题、中档题为主,在总共的26道(相同试题算1道)试题中:基础题有10道、中档题有12道,占比约85%;难题4道,其中2020年高考“圆锥曲线与方程”专题命题分析段喜玲1摘要: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中的圆锥曲线与方程部分考查内容紧扣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分值、结构稳定,试题突出对“四基”的考查,注重圆锥曲线与其他知识的结合,注重对数学思维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试题体现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等特点,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载体,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蕴含在解题过程之中,以实现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基于2020年高考试题的命题分析,给出高考复习建议,有效引导高三复习.关键词:圆锥曲线;命题分析;数形结合;数学运算收稿日期:2020-08-01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规划课题——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实施途径与策略的研究(2017-MS-13).作者简介:段喜玲(1979—),女,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全国新高考Ⅰ卷第22题、全国Ⅰ卷文科第21题(同理科第20题)、全国Ⅲ卷文科第21题(同理科第20题)为压轴题,布局合理.2.分值稳定,多选双填增新彩高考试题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一般是两道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共22分,占全卷分值的14.7%,其中北京卷24分,占全卷分值的16%,而全国Ⅰ卷文科、全国Ⅱ卷文(理)科、天津卷、江苏卷、上海卷中是一道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共17分,占全卷分值的11.3%.考查形式、题型分布及分值比例与往年基本持平,有很高的稳定性.在全国新高考Ⅰ卷、全国新高考Ⅱ卷中出现多选题,北京卷中出现两个空的填空题,使试题形式更丰富.这是新高考题型的示范,为教学指引方向.3.文、理略异,趋同铺垫新高考2020年高考数学试卷中只有全国卷分别命制了文、理科试题.由于新高考将不再区分文科和理科,因此2020年全国卷的文、理科试题从内容到难度,差异较往年减小,姊妹题数量增加.在对圆锥曲线与方程的考查中:全国Ⅰ卷文科第21题与理科第20题相同,第11题不同,文科比理科少一道填空题;全国Ⅱ卷文科第9题与全国Ⅱ卷理科第8题相同,全国Ⅱ卷文、理科试卷第19题第(1)小题相同,第(2)小题的已知条件不同,但求解相同,方法相同;全国Ⅲ卷文科第7题、第21题与全国Ⅲ卷理科第5题、第20题相同,文科第14题不同.由此可以看出,文、理科试题虽有不同之处,但同根同源,体现趋同性,明确导向新高考.4.层次分明,数形结合思想贯穿始终《标准》对圆锥曲线与方程的要求有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抛物线与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以及它们的简单几何性质、椭圆与抛物线的简单应用为了解;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为掌握.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对圆锥曲线与方程部分的考查层次分明,基础题和中档题均以抛物线和双曲线的定义、简单几何性质、位置关系为考查内容,部分较难的中档题和难题考查椭圆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简单应用,唯独上海卷的解答题考查圆和双曲线的组合,意在打破常规、力求创新,以考查学生的创新应用意识.同时,在试题中,数形结合思想这条主线贯穿始终,方程与曲线的表述与理解、代数与几何的转化与化归在数形结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5.综合性强,凸显思想育素养圆锥曲线与方程知识是平面几何、平面向量、直线与圆的知识的延续,可以将很多知识、方法(如三角形、直线位置关系、圆、向量、角度、长度、面积、坐标、方程、不等式及函数等)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考查,体现在知识的交会处命题的基本原则.例如,全国Ⅰ卷理科第20题、全国Ⅲ卷理科第20题、全国新高考Ⅰ卷第22题、北京卷第20题、江苏卷第18题、浙江卷第21题,上海卷第20题综合性都较强,对学生要求较高.同时,试题凸显了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函数与方程等重要思想,为培育学生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做好了指挥引领作用.二、命题思路分析1.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圆锥曲线的定义、方程、基本量、性质、位置关系是这部分知识的常规考查内容,要求学生既要对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共性建构良好的知识网络,又要对每种曲线的自身特点掌握得清楚准确,特别是区分不同曲线的定义、方程、基本量关系、性质、离心率的异同,这些知识容易混淆出错.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几何问题坐标化、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是解析几何的灵魂所在,因此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整体求解、设而不求等基本方法,通性、通法也是高频考点.命题围绕这些设置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例1(全国Ⅰ卷·理15)已知F为双曲线C:x2a2-y2b2=1()a>0,b>0的右焦点,A为C的右顶点,B为C上的点,且BF垂直于x轴.若AB的斜率为3,则C 的离心率为.【评析】该题主要考查对双曲线的离心率、直线斜率、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可以用方程组求出||BF,或者联立方程求得点B的坐标,再或者直接用公式求得||BF,然后用斜率公式求得离心率.该题解法常规,在运算处理上较灵活,能够对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运算进行多角度考查.例2(全国Ⅱ卷·理19)已知椭圆C1:x 2a2+y2b2=1()a>b>0的右焦点F与抛物线C2的焦点重合,C1的中心与C2的顶点重合.过F且与x轴垂直的直线交C1于A,B两点,交C2于C,D两点,且||CD=43||AB.(1)求C1的离心率;(2)设M是C1与C2的公共点,若||MF=5,求C1与C2的标准方程.【评析】考查椭圆、抛物线的基本量a,b,c,p 之间的关系,相交弦长(通径),椭圆离心率,抛物线定义及方程,椭圆方程.注重学生对基本量、关系式、离心率、弦长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弄清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该题求解方法简单,整体法求离心率亦常见,第(2)小题利用离心率得a,c的关系,化简方程是解答关键,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除了联立方程求解外,还可以用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表示焦半径,简化了运算,提高了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类似试题还有全国Ⅰ卷理科第4题、第15题,全国Ⅱ卷文科第19题,全国Ⅲ文科第14题,全国新高考Ⅰ卷第9题、第13题,全国新高考Ⅱ卷第9题,北京卷第7题、第12题、第20题,天津卷第7题,江苏卷第6题,浙江卷第8题,上海卷第10题.2.注重对圆锥曲线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的考查在知识的交会处命题一直是高考数学命题的一大特点,圆锥曲线不仅是知识交会的高频考点,更是代数与几何的完美结合体,因此将圆锥曲线内容与章节内、章节间、学段间、学科间的知识综合,既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又体现知识的交叉性,既考查学生学习的延续性,也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中综合考查了圆锥曲线的方程、离心率、渐近线、弦长、交点,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周长等,综合考查圆锥曲线与向量、不等式、函数、解三角形的交会,其中不乏对特殊三角形、圆、线段中垂线等初中平面几何知识的考查,以及几何性质与代数表达式之间互相转化的考查,能有效检测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水平.例3(全国Ⅲ卷·理11)设双曲线C:x2a2-y2b2=1 ()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5.P是C上一点,且F1P⊥F2P.若△PF1F2的面积为4,则a的值为().(A)1(B)2(C)4(D)8【评析】该题综合考查双曲线的定义、离心率、焦点直角三角形、三角形面积,要求学生不仅熟练掌握知识,还要熟悉求解方程组的方法,是一道题型常见、思路常规的综合性试题.例4(江苏卷·18)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E:x24+y23=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A在椭圆E上且在第一象限内,AF2⊥F1F2,直线AF1与椭圆E相交于另一点B.(1)求△AF1F2的周长;(2)在x轴上任取一点P,直线AP与椭圆E的右准线相交于点Q,求OP⋅QP的最小值;(3)设点M在椭圆E上,记△OAB与△MAB的面积分别为S1,S2,若S2=3S1,求点M的坐标.【评析】考查椭圆的定义、直线与椭圆相交、向量数量积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第(2)小题中数量积的最值问题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将最值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求解的关键点是选取变量,明晰点P,Q的主、被动关系,特别是OP的纵坐标为0,即点Q的纵坐标对数量积没有影响,从而可以不求点Q的纵坐标,这是降低该题难度的关键点,需要学生有极强的数学运算素养.第(3)小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关系,实质是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需要学生看到问题的本质,即当三角形的一边为定值时,面积取决于这一边上的高,进一步将高的值转化为椭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即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这一系列问题将圆锥曲线与三角形、向量、函数、直线,以及距离流畅地结合起来,在综合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转化与化归思想以及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例5(全国Ⅲ卷·理20)已知椭圆C :x 225+y 2m 2=1()0<m <5的离心率为,A ,B 分别为C 的左、右顶点.(1)求C 的方程;(2)若点P 在C 上,点Q 在直线x =6上,且||BP =||BQ ,BP ⊥BQ ,求△APQ 的面积.【评析】该题是以直线与椭圆相交成图,考查三角形面积的综合问题,试题表述简洁,脉络清晰,是常规题型,但是试题却不易找到解题突破口.利用垂直关系证得三角形全等,然后用三角形全等求得关键点P ,Q 的坐标是求解该题的切入点,要求学生认识知识的联系性,将圆锥曲线与初中三角形知识自然地糅合在一起,考查学生对初中所学知识的延伸及初高中知识的融合应用,对学生的跨学段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此类型的试题还有全国Ⅰ卷文科第11题、全国Ⅱ卷理科第8题、全国Ⅲ卷文科第21题、全国新高考Ⅱ卷第21题、天津卷第18题、上海卷第10题.3.注重对数学思维、核心素养的考查《标准》对高考数学命题提出明确要求:注重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处理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充分考虑对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要适度增加试题的思维量,应特别关注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品质的形成.“一核”“四层”“四翼”的新高考评价体系也明确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等考查内容和要求.2020年高考圆锥曲线与方程的相关试题,以此为依据,注重考查数学思想方法、理性思维和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学生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图形定位、量化,利用代数(方程、方程组)研究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将对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的考查不动声色地浸润在试题里,使学生在解题中充分展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对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对数学教学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例6(全国新高考Ⅰ卷·22)已知椭圆C :x 2a2+y 2b2=1()a >b >0的离心率为,且过点A ()2,1.(1)求C 的方程:(2)点M ,N 在C 上,且AM ⊥AN ,AD ⊥MN ,D 为垂足.证明:存在定点Q ,使得||DQ 为定值.【评析】该题为全国新高考Ⅰ卷的压轴题,第(2)小题是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特别之处是并不知道定点Q 的具体位置,需要学生自己寻找,增加了试题的难度.首先,学生要分析点M ,N 在椭圆上运动的过程中的变量和不变量,找出直线MN 过定点E ;其次,求得定点E 的坐标,并能在由点A ,D ,E 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找到定长.该题不仅在思维上起点高、难度大,在运算上亦是如此,设点、设线还需分类讨论验证,需要学生具有超强的运算功底.在解答过程中,充分体现对通性、通法的重视,对技巧的弱化,完整展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有充分的检验作用.由于知识和思维跨度较大,数学运算繁杂,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真正考查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的能力.例7(上海卷·20)如图2,双曲线C 1:x 24-y 2b2=1,圆C 2:x 2+y 2=4+b 2()b >0在第一象限交点为A ,A ()x A ,y A ,曲线Γ:ìíîïïx 24-y 2b 2=1,x 2+y 2=4+b2()||x >x A .图2(1)若x A =6,求b ;(2)若b =5,C 2与x 轴交点记为F 1,F 2,P 是曲线Γ上一点,且在第一象限,并满足||PF 1=8,求∠F1PF2;(3)过点Sæèçöø÷0,2+b22且斜率为-b2的直线l交曲线Γ于M,N两点,用b的代数式表示OM⋅ON,并求出OM⋅ON的取值范围.【评析】该题是以双曲线系、圆系的交点为动点的轨迹问题,打破常规命题背景,有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考查学生对曲线与方程的定义、双曲线的定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向量数量积、函数最值的理解和综合应用.因为含有参数b使得轨迹不为学生所熟悉,所以要求学生对曲线方程的定义有较深的理解.第(3)小题中的直线l 与圆始终相切,切点为M是关键点,并观察直线l与一条渐近线平行,对学生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素养要求较高,是一道以能力立意、考查素养、有创新意识的好题.此类型试题还有全国Ⅰ卷理科第20题、文科第21题,浙江卷第21题.三、复习建议通过对2020年高考圆锥曲线与方程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到试题对从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到运用基本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的考查,都体现了注重“四基”、能力立意、突出思维、落实素养的特点.因此,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要通过教学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1.掌握知识,明辨异同,构建网络基础知识不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教学重点.高三复习首当其冲就是要把知识点弄清、理透、掌握牢.圆锥曲线部分的基本知识点有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位置关系,每个知识点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例如,圆锥曲线的定义,既有各自的定义,又有统一定义,还有其他方式的定义.又如,标准方程有焦点在x轴和焦点在y轴等.这些知识虽然靠记忆,但是学生容易混淆,因此复习时要让学生明晰同一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圆锥曲线与圆锥曲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复习不是知识点的简单重复与堆砌,复习是立足章节对所学知识的横向再认识,是站在数学学科角度对所学知识的纵向再认识,要高站位地建构横纵知识结构网络.2.注重通法,提升运算,渗透思想做题是复习课上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标准》在命题原则中明确提出:注重数学本质、通性和通法、淡化解题技巧.复习的例题、习题、试题要多选用通性、通法求解的题目,让学生熟练掌握通性、通法.圆锥曲线部分的内容特点决定了解题需要学生具有超强的运算能力,常用的运算方法、运算技巧、运算素养都需要在做题中提升.高中的运算不仅仅是简单的数的运算,更多的是式的运算,需要在理解运算对象的基础上,探究运算思路、选择运算方法、求得运算结果,即数学运算素养.这需要依赖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不能只靠学生自己算,要重视学生在求解运算中的过程设计,如整体解法、方程思想、设而不求、点差法、同理法等.运算的速度、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解析几何试题的得分情况,提升运算能力、培养数学运算素养是圆锥曲线部分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要有意识渗透数学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在解题中贯穿始终,能很好地体现理性思维.3.提高能力,增强思维,培育素养能力立意,关注思维,培育核心素养是新高考命题的宗旨,也是高三复习的风向标.能力、思维、素养的培养都“润物细无声”地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因此教学要从培育核心素养的角度思考复习方案和教学设计,并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关注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内容与题目,体现灵活性,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引导学生有效反思,有助于强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情境时运用数学概念对问题进行抽象,用数学符号表达,用逻辑推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以达到提炼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4.克服畏惧,锻炼意志,增强信心在高考数学试卷中,本专题试题繁冗的运算、大容量的思维使得学生有畏惧心理,很多学生给自己的定位是只做解答题第(1)小题,因此纵使有些试卷的解答题不难,考查结果却差强人意.例如,全国Ⅱ卷理科第19题,仍有很多学生没有做第(2)小题.高考不仅是对知识能力的检测,也是对心理素质的检测,复习中不能根据经验或规律,让学生将圆锥曲线与方程问题定性为难题而轻易舍弃,而要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面对较繁杂问题时耐心分析、善于转化的能力与勇气,要有意识选择一些基础题和中档题,引导学生在求解的过程中磨炼意志和耐心,克服畏惧心理,以平常心对待,增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我一定会做出来”的信念和信心.四、模拟题欣赏1.已知F 1,F 2是双曲线E :x 2a 2-y 2b2=1的左、右焦点,点M 在E 上,若△MF 1F 2是直角三角形,且sin ∠MF 1F 2=12,则双曲线E 的离心率为().(A )3-1(B )3(C )3+1(D )3或3+1答案:D.2.设F 为抛物线C :y 2=3x 的焦点,过焦点F 的动直线交C 于A ,B 两点,则 OA ⋅OB 的值为.答案:-2716.3.若F 1,F 2分别是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左、右焦点,且离心率为12,若过右焦点F 2的直线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求当△ABF 1面积的最大值为12时的椭圆标准方程.答案:x 216+y 212=1. 4.已知过椭圆x 24+y 2=1左顶点A 的直线l 交椭圆于另一点B ,以AB 为直径的圆过椭圆的上顶点,求直线l 的方程.答案:3x +10y +6=0.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1是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右焦点,离心率为,过点F 1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椭圆C 于P ,Q 两点,||PQ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若过椭圆左焦点F 2且斜率为k ()k >0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E ,射线OE 交椭圆C 于点M ,交直线x =-3于点N .求证:||OE ,||OM ,||ON 构成等比数列.答案:(1)x 23+y 22=1;(2)略.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吴彤,徐明悦.2019年高考“圆锥曲线与方程”专题命题分析[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9(9):24-27.[3]任佩文,张强,霍文明.2018年高考“圆锥曲线与方程”专题命题分析[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8(7/8):122-128.[4]范美卿,张晓斌.2016年高考“直线和圆”专题命题分析[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6(9):2-8.。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圆锥曲线的定值问题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圆锥曲线的定值问题

圆锥曲线的定值问题题型一 长度或距离为定值【例1】 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上顶点A 与左、右焦点F 1,F 2构成一个面积为1的直角三角形.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若直线l 与椭圆C 相切,求证:点F 1,F 2到直线l 的距离之积为定值.(1)解 ∵椭圆C 的上顶点A 与左、右焦点F 1,F 2构成一个面积为1的直角三角形,∴⎩⎪⎨⎪⎧b =c ,bc =1, ∴b =c =1, ∴a 2=b 2+c 2=2,∴椭圆C 的方程为x 22+y 2=1.(2)证明 ①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 的方程为x =±2, 点F 1,F 2到直线l 的距离之积为(2-1)(2+1)=1. ②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y =kx +m , 联立⎩⎪⎨⎪⎧y =kx +m ,x 22+y 2=1得(1+2k 2)x 2+4kmx +2m 2-2=0,Δ=(4km )2-4(1+2k 2)(2m 2-2)=-8(m 2-2k 2-1)=0, ∴m 2=1+2k 2,点F 1到直线l :y =kx +m 的距离d 1=|-k +m |k 2+1,点F 2到直线l :y =kx +m 的距离d 2=|k +m |k 2+1.∴d 1d 2=|-k +m |k 2+1·|k +m |k 2+1=|m 2-k 2|k 2+1=|2k 2+1-k 2|k 2+1=1.综上,可知当直线l 与椭圆C 相切时,点F 1,F 2到直线l 的距离之积为定值1.感悟升华 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通常是通过设参数或取特殊值来确定“定值”是多少,或者将该问题涉及的几何式转化为代数式或三角问题,证明该式是恒定的.定值问题同证明问题类似,在求定值之前已知该值的结果,因此求解时应设参数,运用推理,到最后必定参数统消,定值显现.【训练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双曲线C 1:2x 2-y 2=1.设椭圆C 2:4x 2+y 2=1.若M ,N 分别是C 1,C 2上的动点,且OM ⊥ON ,求证:O 到直线MN 的距离是定值. 证明 当直线ON 垂直于x 轴时,|ON |=1,|OM |=22,则O 到直线MN 的距离为33, 当直线ON 不垂直于x 轴时,设直线ON 的方程为y =kx ⎝⎛⎭⎫显然|k |>22,则直线OM 的方程为y =-1kx ,由⎩⎪⎨⎪⎧y =kx ,4x 2+y 2=1,得⎩⎨⎧x 2=14+k 2,y 2=k24+k 2,所以|ON |2=1+k 24+k 2,同理|OM |2=1+k 22k 2-1, 设O 到直线MN 的距离为d ,因为(|OM |2+|ON |2)d 2=|OM |2|ON |2, 所以1d 2=1|OM |2+1|ON |2=3k 2+3k 2+1=3,即d =33.综上,O 到直线MN 的距离是定值. 题型二 斜率或其表达式为定值【例2】 (2020·兰州诊断)如图,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经过点A (0,-1)且离心率为22.(1)求椭圆E 的方程;(2)经过点(1,1),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椭圆E 交于不同的两点P ,Q (均异于点A ),证明:直线AP 与AQ 的斜率之和为定值.(1)解 由题设知c a =22,b =1,结合a 2=b 2+c 2,解得a =2,所以椭圆E 的方程为x 22+y 2=1.(2)证明 由题设知,直线PQ 的方程为y =k (x -1)+1(k ≠2),代入x 22+y 2=1,得(1+2k 2)x 2-4k (k -1)x +2k (k -2)=0, 由已知Δ>0,设P (x 1,y 1),Q (x 2,y 2), x 1x 2≠0,则x 1+x 2=4k (k -1)1+2k 2,x 1x 2=2k (k -2)1+2k 2, 从而直线AP ,AQ 的斜率之和为k AP +k AQ =y 1+1x 1+y 2+1x 2=kx 1+2-k x 1+kx 2+2-kx 2=2k +(2-k )⎝⎛⎭⎫1x 1+1x 2=2k +(2-k )x 1+x 2x 1x 2=2k +(2-k )4k (k -1)2k (k -2)=2k -2(k -1)=2(即为定值).【训练2】 (2021·大同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B ,已知|AB |=4,且点⎝⎛⎭⎫e ,345在椭圆上,其中e 是椭圆的离心率.(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P 是椭圆C 上异于A ,B 的点,与x 轴垂直的直线l 分别交直线AP ,BP 于点M ,N ,求证:直线AN 与直线BM 的斜率之积是定值. (1)解 ∵|AB |=4,∴2a =4,∴a =2, 又点⎝⎛⎭⎫e ,354在椭圆上,∴e 24+4516b2=1, 又b 2+c 2=a 2=4,联立方程组解得b 2=3, ∴椭圆方程为x 24+y 23=1.(2)证明 设点P 的坐标为(s ,t ),点M ,N 的横坐标为m (m ≠±2), 则直线AP 的方程为y =t s +2(x +2),故M ⎝⎛⎭⎫m ,ts +2(m +2),故直线BM 的斜率k 1=t (m +2)(s +2)(m -2),同理可得直线AN 的斜率k 2=t (m -2)(s -2)(m +2),故k 1k 2=t (m +2)(s +2)(m -2)×t (m -2)(s -2)(m +2)=t 2s 2-4,又点P 在椭圆上,∴s 24+t 23=1,∴t 2=-34(s 2-4),∴k 1k 2=-34(s 2-4)s 2-4=-34.即直线AN 与直线BM 的斜率之积为定值.题型三 几何图形面积为定值【例3】 (2021·昆明诊断)已知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e ,点(1,e )在椭圆E上,点A (a,0),B (0,b ),△AOB 的面积为32,O 为坐标原点.(1)求椭圆E 的标准方程;(2)若直线l 交椭圆E 于M ,N 两点,直线OM 的斜率为k 1,直线ON 的斜率为k 2,且k 1k 2=-19,证明:△OMN 的面积是定值,并求此定值.解 (1)由⎩⎪⎨⎪⎧1a 2+e 2b 2=1,e =ca ,c 2=a 2-b 2,得b =1.又S △AOB =12ab =32,得a =3.所以椭圆E 的标准方程为x 29+y 2=1.(2)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设直线l :x =t (-3<t <3且t ≠0), 由⎩⎪⎨⎪⎧x 29+y 2=1,x =t ,得y 2=1-t 29,则k 1k 2=1-t 29t×-1-t 29t=-1-t 29t 2=-19,解得t 2=92.所以S △OMN =12×2×1-t 29×|t |=32.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M (x 1,y 1),N (x 2,y 2),直线l :y =kx +m (m ≠0), 由⎩⎪⎨⎪⎧y =kx +m ,x 29+y 2=1消去y 并整理,得(9k 2+1)x 2+18kmx +9m 2-9=0. Δ=(18km )2-4(9k 2+1)(9m 2-9)=36(9k 2-m 2+1)>0, x 1+x 2=-18km9k 2+1,x 1x 2=9m 2-99k 2+1,k 1k 2=y 1x 1×y 2x 2=(kx 1+m )(kx 2+m )x 1x 2=-9k 2+m 29m 2-9=-19, 化简得9k 2+1=2m 2,满足Δ>0.|MN |=1+k 2|x 1-x 2| =1+k 2·(x 1+x 2)2-4x 1x 2=1+k 2·⎝⎛⎭⎫-18km 9k 2+12-4·9m 2-99k 2+1=61+k 2·9k 2-m 2+19k 2+1.又原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d =|m |1+k 2, 所以S △OMN =12×|MN |×d=31+k 2·9k 2-m 2+19k 2+1×|m |1+k 2=3|m |2m 2-m 22m 2=32.综上可知,△OMN 的面积为定值32.感悟升华 探求圆锥曲线中几何图形的面积的定值问题,一般用直接求解法,即可先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如果是其他凸多边形,可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分别求解)把要探求的几何图形的面积表示出来,然后利用题中的条件得到几何图形的面积表达式中的相关量之间的关系式,把这个关系式代入几何图形的面积表达式中,化简即可.【训练3】 已知点F (0,2),过点P (0,-2)且与y 轴垂直的直线为l 1,l 2⊥x 轴,交l 1于点N ,直线l 垂直平分FN ,交l 2于点M . (1)求点M 的轨迹方程;(2)记点M 的轨迹为曲线E ,直线AB 与曲线E 交于不同两点A (x 1,y 1),B (x 2,y 2),且x 2-1=x 1+m 2(m 为常数),直线l ′与AB 平行,且与曲线E 相切,切点为C ,试问△ABC 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求出△ABC 的面积;若不是定值,说明理由.解 (1)由题意得|FM |=|MN |,即动点M 到点F (0,2)的距离和到直线y =-2的距离相等,所以点M 的轨迹是以F (0,2)为焦点,直线y =-2为准线的抛物线,根据抛物线定义可知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8y .(2)由题意知,直线AB 的斜率存在,设其方程为y =kx +b ,由⎩⎪⎨⎪⎧y =kx +b ,x 2=8y 消去x 整理得x 2-8kx -8b =0.则x 1+x 2=8k ,x 1·x 2=-8b .设AB 的中点为Q ,则点Q 的坐标为(4k,4k 2+b ).由条件设切线方程为y =kx +t ,由⎩⎪⎨⎪⎧y =kx +t ,x 2=8y 消去y 整理得x 2-8kx -8t =0.∵直线与抛物线相切,∴Δ=64k 2+32t =0,∴t =-2k 2, ∴切点C 的横坐标为4k ,∴点C 的坐标为(4k,2k 2). ∴CQ ⊥x 轴,∵x 2-x 1=m 2+1, ∴(x 2-x 1)2=(x 1+x 2)2-4(-8b ) =64k 2+32b =(m 2+1)2,∴b =(m 2+1)2-64k 232.∴S △ABC =12|CQ |·|x 2-x 1|=12·(2k 2+b )·(x 2-x 1)=(m 2+1)364,∵m 为常数,∴△ABC 的面积为定值.1.(2021·洛阳高三统考)已知抛物线C :y 2=2px (p >0),其焦点为F ,O 为坐标原点,直线l 与抛物线C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M 为AB 的中点. (1)若p =2,M 的坐标为(1,1),求直线l 的方程.(2)若直线l 过焦点F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x 轴于点N ,求证:2|MN |2|FN |为定值.(1)解 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 故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1=t (y -1) 即x =ty +1-t ,设A (x 1,y 1),B (x 2,y 2).由⎩⎪⎨⎪⎧x =ty +1-t ,y 2=4x ,得y 2-4ty -4+4t =0, ∴Δ=16t 2+16-16t =16(t 2-t +1)>0,y 1+y 2=4t , ∴4t =2,即t =12.∴直线l 的方程为2x -y -1=0.(2)证明 ∵抛物线C :y 2=2px (p >0),∴焦点F 的坐标为⎝⎛⎭⎫p 2,0. 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直线l 过焦点F ,故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ty +p2(t ≠0),设A (x 1,y 1),B (x 2,y 2).由⎩⎪⎨⎪⎧x =ty +p 2y 2=2px,得y 2-2pty -p 2=0, ∴y 1+y 2=2pt ,Δ=4p 2t 2+4p 2>0. ∴x 1+x 2=t (y 1+y 2)+p =2pt 2+p , ∴M ⎝⎛⎭⎫pt 2+p2,pt .∴MN 的方程为y -pt =-t ⎝⎛⎭⎫x -pt 2-p2. 令y =0,解得x =pt 2+3p2,N ⎝⎛⎭⎫pt 2+3p 2,0, ∴|MN |2=p 2+p 2t 2,|FN |=pt 2+3p 2-p2=pt 2+p , ∴2|MN |2|FN |=2(p 2+p 2t 2)pt 2+p=2p ,为定值.2.(2020·新高考山东卷)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22,且过点A (2,1).(1)求C 的方程;(2)点M ,N 在C 上,且AM ⊥AN ,AD ⊥MN ,D 为垂足.证明:存在定点Q ,使得|DQ |为定值.(1)解 由题设得4a 2+1b 2=1, a 2-b 2a 2=12,解得a 2=6,b 2=3. 所以C 的方程为x 26+y 23=1.(2)证明 设M (x 1,y 1),N (x 2,y 2). 若直线MN 与x 轴不垂直,设直线MN 的方程为y =kx +m ,代入x 26+y 23=1,得(1+2k 2)x 2+4kmx +2m 2-6=0. 于是x 1+x 2=-4km1+2k 2,x 1x 2=2m 2-61+2k 2.①由AM ⊥AN ,得AM →·AN →=0, 故(x 1-2)(x 2-2)+(y 1-1)(y 2-1)=0,整理得(k 2+1)x 1x 2+(km -k -2)(x 1+x 2)+(m -1)2+4=0. 将①代入上式,可得(k 2+1)2m 2-61+2k 2-(km -k -2)4km1+2k 2+(m -1)2+4=0, 整理得(2k +3m +1)(2k +m -1)=0. 因为A (2,1)不在直线MN 上,所以2k +m -1≠0,所以2k +3m +1=0,k ≠1. 所以直线MN 的方程为y =k ⎝⎛⎭⎫x -23-13(k ≠1). 所以直线MN 过点P ⎝⎛⎭⎫23,-13. 若直线MN 与x 轴垂直,可得N (x 1,-y 1).由AM →·AN →=0,得(x 1-2)(x 1-2)+(y 1-1)(-y 1-1)=0.又x 216+y 213=1,所以3x 21-8x 1+4=0. 解得x 1=2(舍去),或x 1=23.此时直线MN 过点P ⎝⎛⎭⎫23,-13. 令Q 为AP 的中点,即Q ⎝⎛⎭⎫43,13.若D 与P 不重合,则由题设知AP 是Rt △ADP 的斜边, 故|DQ |=12|AP |=223.若D 与P 重合,则|DQ |=12|AP |.综上,存在点Q ⎝⎛⎭⎫43,13,使得|DQ |为定值.。

[精]高三第一轮复习全套课件8圆锥曲线方程:第1课时 椭圆

[精]高三第一轮复习全套课件8圆锥曲线方程:第1课时  椭圆

定义和性质结合图形建立关系式
3. 已 知 A 、 B 是 椭 圆 a 2 |AF2|+|BF2|= 椭圆方程
8 5 a
x
2

y 9 25
2
a
2
1上 的 点 , F
2是右焦点且
,AB的中点N到左准线的距离等于
2 3
,求此
【解题回顾】|AF2|与|BF2|为焦半 径,所以考虑使用焦半径公式建 立关系式,同时结合图形,利用
第1课时 椭圆 要点·疑点·考点 课 前 热 身
能力·思维·方法
延伸·拓展 误 解 分 析
要点·疑点·考点
1.椭圆的定义 (1)椭圆的第一定义为: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 F2的距离之和 为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2)椭圆的第二定义为:平面内到一定点F与到一定直线l的距 离之比为一常数e(02 (C)m<-1或1<m<2 (B)1<m<2 (D)m<-1或1<m<3/2
4.已知动点P、Q在椭圆9x2+16y2=144上.椭圆的中心为O,且 → → OP· OQ=0,则中心O到弦PQ的距离OH必等于( C )
(A) 6
2 3
(B) 3
3 4
(C) 2
2 5
2.椭圆的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x2/a2+y2/b2=1,x2/b2+y2/a2=1,(a> b>0)分别表示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和y轴上的椭圆
3.椭圆的几何性质:以x2/a2+y2/b2=1(a>b>0)为例,其几何 性质如下:(1)范围是-a≤x≤a,且-b≤y≤b;(2)关于x轴、y轴 和原点对称; (3)四个顶点坐标是(±a,0) (0,±b);(4)离心率e=c/a∈(0,1)其 中c=√a2-b2;(5)准线方程是x=±a2/c

2020届高三数学文科一轮复习_第九章 解析几何课时作业9-8-1

2020届高三数学文科一轮复习_第九章 解析几何课时作业9-8-1
过抛物线内一点只有一条直线与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公 共点:一条与对称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
题组一 常识题 1.(教材改编) 过原点的直线 l 被抛物线 x2=4y 截得的线段 长为 4 2,则直线 l 的斜率为____________. 【解析】 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y=kx,将其代入抛物线方程, 得 x2-4kx=0,所以被截得的线段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0,0), (4k,4k2),所以 (4k)2+(4k2)2=4 2,解得 k=±1.
π
π
所以∠SOT 最大值为 3 .综上所述:∠SOT 的最大值为 3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取得最大值时直线
l
的斜率为
k1=±
2 2.
【反思归纳】
跟踪训练 1 已知椭圆 E 的中心在原点,焦点 F1,F2 在 y 轴 上,离心率等于23 2,P 是椭圆 E 上的点.以线段 PF1 为直径的 圆经过 F2,且 9P→F1·P→F2=1.
y=4k21x,
x2=1+8k421k12,y2=1+14k21,
因此|OC|= x2+y2=
11+ +84kk2121.
由题意可知 sin 12∠SOT=r+r|OC|=1+1|OrC|,
而|OrC|=2 3 2·
1+8k21 1+1+k214k211+8k12=34 2·
2k21+1
1+14+k212k121 +k21,
记直线BT的斜率为k1,且k1>0,k1≠k.
则|BT|=1+8|k41|k21 1+k12, 故1+8|k41|k21 1+k21=1+8|k4|k2 1+k2, 所以 1k+12+4kk2141- 1+k2+4kk24=0. 即(1+4k2) k21+k41=(1+4k21) k2+k4, 所以(k2-k21)(1+k2+k21-8k2k21)=0.

【2020届】高考数学圆锥曲线专题复习:圆锥曲线常用解法、常规题型与性质

【2020届】高考数学圆锥曲线专题复习:圆锥曲线常用解法、常规题型与性质

圆锥曲线八种解题方法、七种常规题型和性质(有相应例题详解) 总论:常用的八种方法1、定义法2、韦达定理法3、设而不求点差法4、弦长公式法5、数形结合法6、参数法(点参数、K 参数、角参数)7、代入法中的顺序8、充分利用曲线系方程法七种常规题型(1)中点弦问题(2)焦点三角形问题(3)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4)圆锥曲线的有关最值(范围)问题 (5)求曲线的方程问题1.曲线的形状已知--------这类问题一般可用待定系数法解决。

2.曲线的形状未知-----求轨迹方程(6) 存在两点关于直线对称问题 (7)两线段垂直问题常用的八种方法1、定义法(1)椭圆有两种定义。

第一定义中,r 1+r 2=2a 。

第二定义中,r 1=ed 1 r 2=ed 2。

(2)双曲线有两种定义。

第一定义中,a r r 221=-,当r 1>r 2时,注意r 2的最小值为c-a :第二定义中,r 1=ed 1,r 2=ed 2,尤其应注意第二定义的应用,常常将 半径与“点到准线距离”互相转化。

(3)抛物线只有一种定义,而此定义的作用较椭圆、双曲线更大,很多抛物线问题用定义解决更直接简明。

2、韦达定理法因直线的方程是一次的,圆锥曲线的方程是二次的,故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常转化为方程组关系问题,最终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故用韦达定理及判别式是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重点方法之一,尤其是弦中点问题,弦长问题,可用韦达定理直接解决,但应注意不要忽视判别式的作用。

3、设而不求法解析几何的运算中,常设一些量而并不解解出这些量,利用这些量过渡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方法称为“设而不求法”。

设而不求法对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而产生的弦中点问题,常用“点差法”,即设弦的两个端点A(x 1,y 1),B(x 2,y 2),弦AB 中点为M(x 0,y 0),将点A 、B 坐标代入圆锥曲线方程,作差后,产生弦中点与弦斜率的关系,这是一种常见的“设而不求”法,具体有:(1))0(12222>>=+b a b y a x 与直线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02020=+k b y a x 。

202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参数方程

202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参数方程

参数方程[考纲传真] 1.了解参数方程,了解参数的意义.2.能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直线、圆和椭圆曲线的参数方程.1.曲线的参数方程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 ,y 都是某个变数t 的函数⎩⎨⎧x =f (t ),y =g (t )并且对于t 的每一个允许值,由这个方程组所确定的点M (x ,y )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组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x ,y 的变数t 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2.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 点的轨迹 普通方程 参数方程直线y -y 0=tan α(x -x 0)⎩⎨⎧x =x 0+t cos α,y =y 0+t sin α(t 为参数) 圆x 2+y 2=r 2 ⎩⎨⎧ x =r cos θ,y =r sin θ(θ为参数) 椭圆 x 2a 2+y 2b 2=1(a >b >0)⎩⎨⎧x =a cos φ,y =b sin φ(φ为参数) [常用结论]根据直线的参数方程的标准式中t 的几何意义,有如下常用结论:过定点M 0的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交点为M 1,M 2,所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1,t 2.(1)弦长l =|t 1-t 2|;(2)弦M 1M 2的中点⇒t 1+t 2=0; (3)|M 0M 1||M 0M 2|=|t 1t 2|.[基础自测]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参数方程⎩⎨⎧x =f (t ),y =g (t )中的x ,y 都是参数t 的函数.( )(2)过M 0(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x 0+t cos α,y =y 0+t sin α(t 为参数).参数t 的几何意义表示:直线l 上以定点M 0为起点,任一点M (x ,y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M 0M →的数量.( )(3)方程⎩⎨⎧x =2cos θ,y =1+2sin θ表示以点(0,1)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 ( )(4)已知椭圆的参数方程⎩⎨⎧x =2cos t ,y =4sin t (t 为参数),点M 在椭圆上,对应参数t =π3,点O 为原点,则直线OM 的斜率为 3.( )[答案] (1)√ (2)√ (3)√ (4)×2.(教材改编)曲线⎩⎨⎧x =-1+cos θ,y =2+sin θ(θ为参数)的对称中心( )A .在直线y =2x 上B .在直线y =-2x 上C .在直线y =x -1上D .在直线y =x +1上B [由⎩⎨⎧ x =-1+cos θ,y =2+sin θ,得⎩⎨⎧cos θ=x +1,sin θ=y -2, 所以(x +1)2+(y -2)2=1.曲线是以(-1,2)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 所以对称中心为(-1,2),在直线y =-2x 上.]3.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1+t ,y =2-3t (t 为参数),则直线l 的斜率为________.-3 [将直线l 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为y -2=-3(x -1),因此直线l 的斜率为-3.]4.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sin θ,y =cos 2θ+1(θ为参数),则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________.y =2-2x 2(-1≤x ≤1) [由⎩⎨⎧x =sin θ,y =cos 2θ+1(θ为参数)消去参数θ,得y =2-2x 2(-1≤x ≤1).]5.(教材改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直线l :⎩⎨⎧x =t ,y =t -a (t 为参数)过椭圆C :⎩⎨⎧x =3cos φ,y =2sin φ(φ为参数)的右顶点,则a =________.3 [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x -y -a =0,椭圆C 的普通方程为x 29+y 24=1,∴椭圆C 的右顶点坐标为(3,0),若直线l 过(3,0),则3-a =0,∴a =3.]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1)⎩⎪⎨⎪⎧x =1t ,y =1t t 2-1(t 为参数);(2)⎩⎨⎧x =2+sin 2θ,y =-1+cos 2θ(θ为参数).[解] (1)∵⎝ ⎛⎭⎪⎫1t 2+⎝ ⎛⎭⎪⎫1t t 2-12=1,∴x 2+y 2=1.∵t 2-1≥0,∴t ≥1或t ≤-1. 又x =1t ,∴x ≠0.当t ≥1时,0<x ≤1;当t ≤-1时,-1≤x <0, ∴所求普通方程为x 2+y 2=1, 其中⎩⎨⎧ 0<x ≤1,0≤y ≤1或⎩⎨⎧-1≤x <0,-1<y ≤0.(2)∵y =-1+cos 2θ=-1+1-2sin 2θ=-2sin 2θ,sin 2θ=x -2, ∴y =-2x +4,∴2x +y -4=0. ∵0≤sin 2θ≤1,∴0≤x -2≤1,∴2≤x ≤3,∴所求的普通方程为2x +y -4=0(2≤x ≤3).2.如图所示,以过原点的直线的倾斜角θ为参数,求圆x 2+y 2-x =0的参数方程.[解] 圆的半径为12, 记圆心为C ⎝ ⎛⎭⎪⎫12,0,连接CP , 则∠PCx =2θ,故x P =12+12cos 2θ=cos 2θ, y P =12sin 2θ=sin θcos θ(θ为参数). 所以圆的参数方程为 ⎩⎨⎧x =cos 2θ,y =sin θcos θ(θ为参数). [规律方法] 消去参数的方法(1)利用解方程的技巧求出参数的表达式,然后代入消去参数. (2)利用三角恒等式消去参数.(3)根据参数方程本身的结构特征,灵活的选用一些方法从整体上消去参数. 易错警示: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时,要注意两种方程的等价性,不要增解,如例1.参数方程的应用【例1】 (2019·石家庄质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参数方程为⎩⎨⎧x =4cos θ,y =4sin θ(θ为参数),直线l 经过点P (1,2),倾斜角α=π6. (1)写出圆C 的普通方程和直线l 的参数方程;(2)设直线l 与圆C 相交于A ,B 两点,求|P A |·|PB |的值. [解] (1)由⎩⎨⎧x =4cos θ,y =4sin θ,消去θ,得圆C 的普通方程为x 2+y 2=16. 又直线l 过点P (1,2)且倾斜角α=π6, 所以l 的参数方程为⎩⎪⎨⎪⎧x =1+t cos π6,y =2+t sin π6,即⎩⎪⎨⎪⎧x =1+32t ,y =2+12t(t 为参数).(2)把直线l 的参数方程⎩⎪⎨⎪⎧x =1+32t ,y =2+12t代入x 2+y 2=16,得⎝ ⎛⎭⎪⎫1+32t 2+⎝ ⎛⎭⎪⎫2+12t 2=16,t 2+(3+2)t -11=0,所以t 1t 2=-11,由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P A |·|PB |= |t 1t 2|=11.[规律方法] 1.解决直线与圆的参数方程的应用问题时,一般是先化为普通方程,再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来解决.2.对于形如(t 为参数),当a 2+b 2≠1时,应先化为标准形式后才能利用t 的几何意义解题.(2019·湖南五市十校联考)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3+t cos α,y =t sin α(t 为参数),直线l 与曲线C :⎩⎪⎨⎪⎧x =1cos θ,y =tan θ(θ为参数)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1)若α=π3,求线段AB 的中点的直角坐标;(2)若直线l 的斜率为2,且过已知点P (3,0),求|P A |·|PB |的值. [解] (1)由曲线C :⎩⎪⎨⎪⎧x =1cos θ,y =tan θ(θ为参数),可得曲线C 的普通方程是x 2-y 2=1. 当α=π3时,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3+12t ,y =32t(t 为参数),代入曲线C 的普通方程,得t 2-6t -16=0, 得t 1+t 2=6,所以线段AB 的中点对应的t =t 1+t 22=3, 故线段AB 的中点的直角坐标为⎝ ⎛⎭⎪⎫92,332. (2)将直线l 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C 的普通方程,化简得(cos 2α-sin 2α)t 2+6cos αt +8=0,则|P A |·|PB |=|t 1t 2|=⎪⎪⎪⎪⎪⎪8cos 2α-sin 2α=⎪⎪⎪⎪⎪⎪8(1+tan 2α)1-tan 2α, 由已知得tan α=2,故|P A |·|PB |=403.极坐标、参数方程的综合应用【例2】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方程为(x +6)2+y 2=25.(1)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C 的极坐标方程;(2)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x =t cos α,y =t sin α(t 为参数),l 与C 交于A ,B 两点,|AB |=10,求l 的斜率.[解] (1)由x =ρcos θ,y =ρsin θ可得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12ρcos θ+11=0.(2)法一:由直线l 的参数方程⎩⎨⎧x =t cos α,y =t sin α(t 为参数),消去参数得y =x ·tan α.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则直线l 的方程为kx -y =0.由圆C 的方程(x +6)2+y 2=25知,圆心坐标为(-6,0),半径为5. 又|AB |=10,由垂径定理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6k |1+k2=25-⎝ ⎛⎭⎪⎫1022,即36k 21+k 2=904, 整理得k 2=53,解得k =±153,即l 的斜率为±153.法二:在(1)中建立的极坐标系中,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ρ∈R ). 设A ,B 所对应的极径分别为ρ1,ρ2,将l 的极坐标方程代入C 的极坐标方程得ρ2+12ρcos α+11=0,于是ρ1+ρ2=-12cos α,ρ1ρ2=11. |AB |=|ρ1-ρ2|=(ρ1+ρ2)2-4ρ1ρ2 =144cos 2α-44.由|AB |=10得cos 2α=38,tan α=±153. 所以l 的斜率为153或-153.[规律方法] 处理极坐标、参数方程综合问题的方法(1)涉及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的综合题,求解的一般方法是分别化为普通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后求解.当然,还要结合题目本身特点,确定选择何种方程.(2)数形结合的应用,即充分利用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或者利用ρ和θ的几何意义,直接求解,能达到化繁为简的解题目的.1⎩⎨⎧x =2+t ,y =kt (t 为参数),直线l 2的参数方程为⎩⎪⎨⎪⎧x =-2+m ,y =m k (m 为参数).设l 1与l 2的交点为P ,当k 变化时,P 的轨迹为曲线C .(1)写出C 的普通方程;(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l 3:ρ(cos θ+sin θ)-2=0,M 为l 3与C 的交点,求M 的极径.[解] (1)消去参数t 得l 1的普通方程l 1:y =k (x -2); 消去参数m 得l 2的普通方程l 2:y =1k (x +2). 设P (x ,y ),由题设得⎩⎪⎨⎪⎧y =k (x -2),y =1k (x +2),消去k 得x 2-y 2=4(y ≠0),所以C 的普通方程为x 2-y 2=4(y ≠0).(2)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 2θ-sin 2θ)=4(0<θ<2π,θ≠π), 联立⎩⎨⎧ρ2(cos 2θ-sin 2θ)=4,ρ(cos θ+sin θ)-2=0得cos θ-sin θ=2(cos θ+sin θ).故tan θ=-13,从而cos 2θ=910,sin 2θ=110. 代入ρ2(cos 2θ-sin 2θ)=4得ρ2=5, 所以交点M 的极径为 5.1.(2018·全国卷Ⅱ)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θ,y =4sin θ(θ为参数),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1+t cos α,y =2+t sin α(t 为参数).(1)求C 和l 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曲线C 截直线l 所得线段的中点坐标为(1,2),求l 的斜率.[解] (1)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4+y 216=1.当cos α≠0时,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tan α·x +2-tan α, 当cos α=0时,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1.(2)将l 的参数方程代入C 的直角坐标方程,整理得关于t 的方程 (1+3cos 2α)t 2+4(2cos α+sin α)t -8=0.①因为曲线C 截直线l 所得线段的中点(1,2)在C 内,所以①有两个解,设为t 1,t 2,则t 1+t 2=0.又由①得t 1+t 2=-4(2cos α+sin α)1+3cos 2α,故2cos α+sin α=0,于是直线l 的斜率k=tan α=-2.2.(2018·全国卷Ⅲ)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 的参数方程为⎩⎨⎧x =cos θ,y =sin θ(θ为参数),过点(0,-2)且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与⊙O 交于A ,B 两点.(1)求α的取值范围;(2)求AB 中点P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解] (1)⊙O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1. 当α=π2时,l 与⊙O 交于两点.当α≠π2时,记tan α=k ,则l 的方程为y =kx - 2.l 与⊙O 交于两点当且仅当⎪⎪⎪⎪⎪⎪21+k 2<1,解得k <-1或k >1,即α∈⎝ ⎛⎭⎪⎫π4,π2或α∈⎝ ⎛⎭⎪⎫π2,3π4. 综上,α的取值范围是⎝ ⎛⎭⎪⎫π4,3π4.(2)l 的参数方程为⎩⎨⎧x =t cos α,y =-2+t sin α(t 为参数,π4<α<3π4).设A ,B ,P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A ,t B ,t P ,则t P =t A +t B2,且t A ,t B 满足t 2-22t sin α+1=0.于是t A +t B =22sin α,t P =2sin α.又点P 的坐标(x ,y )满足⎩⎨⎧x =t P cos α,y =-2+t P sin α,所以点P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是 ⎩⎪⎨⎪⎧x =22sin 2α,y =-22-22cos 2α⎝ ⎛⎭⎪⎫α为参数,π4<α<3π4.。

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1卷圆锥曲线

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1卷圆锥曲线

9 ⋅ 9y21
9y22
(x1 + 3)2 = (x2 − 3)2
因为 C, D 在椭圆 E 上,则
9y21 = 9 − x21 , 9y22 = 9 − x22
代入 (2) 式,得
9 ⋅ (9 − x21) 9 − x22 (x1 + 3)2 = (x2 − 3)2
化简得
4x1x2 − 15(x1 + x2) + 36 = 0
3
3
( ) 情形二 当直线 CD 的斜率不存在时,设为 x = m ,则此时 x1 = x2 = m, y1 = − y2 ,代入 (1) 式求得 m = 2 ,过点 2 , 0
3Hale Waihona Puke ( ) 综上,直线 CD 过定点 2 , 0 . Processing math: 100%
3y2
x1 + 3 = x2 − 3
情形一 当直线 CD 斜率存在时,设直线 CD 的方程为 y = kx + m ,联立
{y = kx + m x2 + 9y2 = 9

(1 + 9k2)x2 + 18kmx
+ 9m2 − 9
=
0
18km
9m2 − 9
则 x1 + x2 = − 1 + 9k2 , x1x2 = 1 + 9k2 ,将 (1) 式两边平方得
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 1卷圆锥曲线
x2
→→
已知 A, B 分别为椭圆 E: a2 + y2 = 1(a > 0) 的左、右顶点,G 为 E 的上顶点,AG ⋅ GB = 8 ,P 为直线 x = 6 上的动点,PA 与 E 的另一交点

[精]高三第一轮复习全套课件8圆锥曲线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精]高三第一轮复习全套课件8圆锥曲线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复习目标】
1.在计算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弦长或弦中点等相 关问题时,能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 系简化运算,如在计算相交弦长可运用弦长公式
AB
AB
1 k x1 x2 4 x1 x2
2 2

(其中k为直线的斜率)
1 2 y y 4 y y 2 1 2 1 2 1 k
解方 程
计算判 别式
交 点 个 数
位 置 关 系
判断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的操作程序
把直线方程代入双曲线方程
得到一元一次方程 直线与双曲线的 渐进线平行 相交(一个交点)
得到一元二次方程 计算判别式 >0 相交 =0 相切 <0 相离
直线与抛物线 把直线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
得到一元一次方程
得到一元二次方程
y 4 x 是________或________ y 12 x
2
2
3.设双曲线 2 x 3 y 6 的一条弦AB(A,B两点 在双曲线的同一支上)被直线y=kx平分,则AB所在 2 直线的斜率为_________
2 2
3k
4.设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是F 0, 5 2 ,椭圆 截直线y=3x-2所得弦的中点的横坐标为0.5,则椭圆
(2)若l与双曲线C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D,E, 求双曲线C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e 2
1.若抛物线y ax
2. 已知椭圆C:
l1 : x a y b 1
【巩固练习】
2
1 上总存在关于直线x+y=0
y 1(a b 0) , 直线
2
3 , 对称的两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4 2 2

【2020届】高考数学圆锥曲线专题复习:圆锥曲线之轨迹方程的求法

【2020届】高考数学圆锥曲线专题复习:圆锥曲线之轨迹方程的求法

圆锥曲线之轨迹方程的求法(一)【复习目标】□1. 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2. 会用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坐标代换法)求方程。

【基础练习】1.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的动点的轨迹方程是( )A .y x =B .||y x =C .22y x =D .220x y +=2.已知点(,)P x y 4,则动点P 的轨迹是( )A .椭圆B .双曲线C .两条射线D .以上都不对3.设定点1(0,3)F -、2(0,3)F ,动点P 满足条件129(0)PF PF a a a+=+>,则点P 的轨迹( ) A .椭圆 B .线段 C. 不存在 D .椭圆或线段4.动点P 与定点(1,0)A -、(1,0)B 的连线的斜率之积为1-,则P 点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例题精选】一、直接法求曲线方程根据题目条件,直译为关于动点的几何关系,再利用解析几何有关公式(两点距离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夹角公式等)进行整理、化简。

即把这种关系“翻译”成含x ,y 的等式就得到曲线的轨迹方程了。

例1.已知ABC ∆中,2,AB BC m AC==,试求A 点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练习:已知两点M (-1,0)、N (1,0),且点P 使MP MN ,PM PN ,NM NP 成公差小于零的等差数列。

点P 的轨迹是什么曲线?二定义法若动点轨迹满足已知曲线的定义,可先设定方程,再确定其中的基本量,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例1.⊙C :22(16x y +=内部一点0)A 与圆周上动点Q 连线AQ 的中垂线交CQ 于BQ R A P o yx P ,求点P 的轨迹方程.例2.设动点(,)(0)P x y x ≥到定点1(,0)2F 的距离比它到y 轴的距离大12。

记点P 的轨迹为曲线C 求点P 的轨迹方程;练习.若动圆与圆1)2(:221=++y x C 相外切,且与直线1=x 相切,则动圆圆心轨迹方程是 .三代入法有些问题中,其动点满足的条件不便用等式列出,但动点是随着另一动点(称之为相关点)而运动的。

高三数学高考一轮复习系列教案第八章 圆锥曲线 大纲版

高三数学高考一轮复习系列教案第八章 圆锥曲线 大纲版

第八章圆锥曲线知识结构高考能力要求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的几何性质、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的几何性质.3.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的几何性质.4.了解圆锥曲线的初步应用.高考热点分析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基本特点是数形兼备,兼容并包,可与代数、三角、几何知识相沟通,历来是高考的重点内容。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圆锥曲线的考查,基本上是两个客观题,一个主观题,分值21分~24分,占15%左右,并且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圆锥曲线的基本问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①圆锥曲线的两种定义、标准方程及a、b、c、e、p 五个参数的求解.②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应用.2、求动点轨迹方程或轨迹图形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此类问题的解决需掌握四种基本方法:直译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3.有关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是高考的重热点问题,这类问题常涉及圆锥曲线的性质和直线的基本知识以及线段中点、弦长等,分析这类问题时,往往要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和“设而不求”的方法、对称的方法及韦达定理,多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4.求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参数或参数范围问题,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热点,这类问题综合性较大,运算技巧要求较高;尤其是与平面向量、平面几何、函数、不等式的综合,特别近年出现的解析几何与平面向量结合的问题,是常考常新的试题,将是今后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高考复习建议1.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是本章的基本内容.复习中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深,对公式的掌握要活,充分重视定义在解题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它们都可以看成是平面截圆锥所得的截线,其本质是统一的.因此这三种曲线可统一为“一个动点P到定点F和定直线l的距离之比是一个常数e的轨迹”,当0<e<1、e=1、e>1时,分别表示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复习中有必要将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进行归类、比较,把握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要学会在知识网络交汇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2.计算能力的考查已引起高考命题者的重视,这一章的复习要注意突破“运算关”,要寻求合理有效的解题途径与方法.3.加强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的复习,注重数形结合思想和设而不求法与弦长公式及韦达定理的运用.4.重视圆锥曲线与平面向量、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平面几何的联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达到优化解题思维、简化解题过程的目的.8.1 椭圆知识要点1.椭圆的两种定义(1) 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21F F )的点的轨迹叫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 , 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注:①当2a =|F 1F 2|时,P 点的轨迹是 .②当2a <|F 1F 2|时,P 点的轨迹不存在.(2) 椭圆的第二定义:到 的距离与到 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 ,且∈e 的点的轨迹叫椭圆.定点F 是椭圆的 ,定直线l 是 ,常数e 是 .2.椭圆的标准方程(1) 焦点在x 轴上,中心在原点的椭圆标准方程是:12222=+b y a x ,其中( > >0,且=2a ) (2) 焦点在y 轴上,中心在原点的椭圆标准方程是12222=+bx ay ,其中a ,b 满足: .3.椭圆的几何性质(对12222=+by a x ,a > b >0进行讨论)(1) 范围: ≤ x ≤ , ≤ y ≤ (2) 对称性:对称轴方程为 ;对称中心为 .(3) 顶点坐标: ,焦点坐标: ,长半轴长: ,短半轴长: ;准线方程: .(4) 离心率:=e ( 与 的比),∈e ,e 越接近1,椭圆越 ;e 越接近0,椭圆越接近于 .(5) 焦半径公式:设21,F F 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00y x P 是椭圆上一点,则=1PF ,122PF a PF -== .(6) 椭圆的参数方程为 . 4.焦点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关系: (1) 定义:r 1+r 2=2a(2) 余弦定理:21r +22r -2r 1r 2cos θ=(2c )2(3) 面积:21F PF S ∆=21r 1r 2 sin θ=21·2c | y 0 |(其中P(00,y x )为椭圆上一点,|PF 1|=r 1,|PF 2|=r 2,∠F 1PF 2=θ)例题讲练【例1】 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F 1(0,52)的椭圆被直线y =3x -2截得的弦的中点的横坐标为21,求此椭圆的方程.【例2】 已知点P(3, 4)是椭圆2222b y a x +=1 (a >b >0) 上的一点,F 1、F 2是它的两焦点,若PF 1⊥PF 2,求:(1) 椭圆的方程; (2) △PF 1F 2的面积.【例3】如图,射线OA 、OB 分别与x 轴、 y 轴所成的角均为︒30;已知线段PQ 的长度为2,并且保持线段的端点),(11y x P 在射线OA 上运动,点),(22y x Q 在射线OB 上运动(1) 试求动点),(21x x M 的轨迹C 的方程(2) 求轨迹C 上的动点N 到直线03=--y x 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例4】 (2005年全国卷I )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斜率为1且过椭圆右焦点F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与=(3, -1)共线.(1) 求椭圆的离心率;(2) 设M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且=μλ+(λ、μ∈R),证明22μλ+为定值.小结归纳 1.在解题中要充分利用椭圆的两种定义,灵活处理焦半径,熟悉和掌握a 、b 、c 、e 关系及几何意义,能够减少运算量,提高解题速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2.由给定条件求椭圆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步骤是:定型——确定曲线形状;定位——确定焦点位置;定量——由条件求a 、b 、c ,当焦点位置不明确时,方程可能有两种形式,要防止遗漏.3.解与椭圆的焦半径、焦点弦有关的问题时,一般要从椭圆的定义入手考虑;椭圆的焦半径的取值范围是],[c a c a +-.4.“设而不求”,“点差法”等方法,是简化解题过程的常用技巧,要认真领会.5.解析几何与代数向量的结合,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在2005年的考题中足以说明了这一点,应引起重视.基础训练题 一、选择题1. 动点M 到定点)0,4(1-F 和)0,4(2F 的距离的和为8,则动点M 的轨迹为 ( ) A .椭圆 B .线段 C .无图形 D .两条射线2. (2005年全国高考试题III) 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2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 ,若△F 1PF 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22 B .212- C .2-2D .2-13. (2004年高考湖南卷)F 1、F 2是椭圆C :14822=+y x 的焦点,在C 上满足PF 1⊥PF 2的点P 的个数为( ) A .2个 B .4个 C .无数个 D .不确定4. 椭圆171622=+y x 的左、右焦点为F 1、F 2,一直线过F 1交椭圆于A 、B 两点,则△ABF 2的周长为 ( ) A .32 B .16 C .8 D .45. 已知点P 在椭圆(x -2)2+2y 2=1上,则xy的最小值为( )A .36-B .26-C .6-D .66-6. 我们把离心率等于黄金比215-的椭圆称为“优美椭圆”,设)0(12222>>=+b a by a x 是优美椭圆,F 、A 分别是它的左焦点和右顶点,B 是它的短轴的一个端点,则ABF ∠等于 ( ) A .︒60 B .︒75 C .︒90 D .︒120二、填空题 7. 椭圆400162522=+y x 的顶点坐标为 和 ,焦点坐标为 ,焦距为 ,长轴长为 ,短轴长为 ,离心率为 ,准线方程为 .8. 设F 是椭圆16722=+y x 的右焦点,且椭圆上至少有21个不同的点P i (i =1,2, ),使得|FP 1|、|FP 2|、|FP 3|…组成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则d 的取值范围是 . 9. 设1F ,2F 是椭圆14322=+y x 的两个焦点,P 是椭圆上一点,且121=-PF PF ,则得=∠21PF F . 10.若椭圆2222)1(-+m y m x =1的准线平行于x 轴则m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11.根据下列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1) 和椭圆1202422=+y x 共准线,且离心率为21.(2) 已知P 点在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上,点P 到两焦点的距离分别为534和532,过P 作长轴的垂线恰好过椭圆的一个焦点.12.椭圆14922=+y x 的焦点为21,F F ,点P 为其上的动点,当∠21PF F 为钝角时,求点P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13.(2005年高考湖南卷)已知椭圆C :12222=+by a x (a >0,b >0)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 1、F 2,离心率为e .直线l :y =ex +a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M 是直线l 与椭圆C 的一个公共点,P 是点F 1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设=λ. (Ⅰ)证明:λ=1-e 2;(Ⅱ)若λ=43,△MF 1F 2的周长为6,写出椭圆C 的方程;(Ⅲ)确定λ的值,使得△PF 1F 2是等腰三角形.提高训练题14.(2006年高考湖南卷)已知C 1:13422=+y x ,抛物线C 2:(y -m )2=2px (p >0),且C 1、C 2的公共弦AB 过椭圆C 1的右焦点.(Ⅰ)当AB ⊥x 轴时,求p 、m 的值,并判断抛物线C 2的焦点是否在直线AB 上;(Ⅱ)若p =34,且抛物线C 2的焦点在直线AB 上,求m 的值及直线AB 的方程.15.(成都市2006届毕业班摸底测试)设向量i =(1, 0),j =(0, 1),=(x +m )i +y j ,=(x -m )i +y j ,且||+||=6,0< m < 3,x >0,y ∈R . ( I )求动点P(x ,y )的轨迹方程;( II ) 已知点A(-1, 0),设直线y =31(x -2)与点P 的轨迹交于B 、C 两点,问是否存在实数m ,使得AC AB ⋅=31?若存在,求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2 双 曲 线知识要点 1.双曲线的两种定义(1) 平面内与两定点F 1,F 2的 常数(小于 )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注:①当2a =|F 1F 2|时,p 点的轨迹是 .②2a >|F 1F 2|时,p 点轨迹不存在.(2) 平面内动点P 到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F 不在 上)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 ,当∈e 时动点P 的轨迹是双曲线.设P 到1F 的对应准线的距离为d ,到2F 对应的准线的距离为2d ,则e d PF d PF ==2211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 标准方程:12222=-b y a x ,焦点在 轴上;12222=-bx ay ,焦点在 轴上.其中:a 0,b 0,=2a .(2)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统一形式:)0(122<=+nm ny mx3.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对0,0,122>>=-b a b y a x 进行讨论)(1) 范围:∈x ,∈y .(2) 对称性:对称轴方程为 ;对称中心为 .(3) 顶点坐标为 ,焦点坐标为 ,实轴长为 ,虚轴长为 ,准线方程为 ,渐近线方程为 .(4) 离心率e = ,且∈e ,e 越大,双曲线开口越 ,e 越小,双曲线开口越 ,焦准距P = .(5) 焦半径公式,设F 1,F 2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00y x P 是双曲线右支上任意一点,=1PF ,=2PF ,若),(00y x P 是双曲线左支上任意一点,=1PF ,=2PF . (6) 具有相同渐近线x aby ±=的双曲线系方程为 (7) 的双曲线叫等轴双曲线,等轴双曲线的渐近线为 ,离心率为 .(8) 12222=-b y a x 的共轭双曲线方程为 .例题讲练【例1】 根据下列条件,写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 中心在原点,一个顶点是(0,6),且离心率是1.5.(2) 与双曲线x 2-2y 2=2有公共渐近线,且过点M(2,-2).【例2】 (04年高考湖北卷)直线l :y =kx +1与双曲线C :2x 2-y 2=1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1)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经过双曲线C 的右焦点F ?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例3】 在双曲线1121322-=-y x 的一支上有不同的三点A(x 1,y 1),B(x 2,6),C(x 3,y 3)与焦点F(0,5)的距离成等差数列.(1)求y 1+y 3;(2)求证: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经过某一定点,并求出这个定点的坐标.【例4】 (2004年高考全国卷II )设双曲线C :)0(1222>=-a y a x 与直线l :x +y =1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1) 求双曲线C 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2) 设直线l 与y 的交点为P ,且=125,求a的值.小结归纳1.复习双曲线要与椭圆进行类比,尤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如a 、b 、c 、e 的关系.2.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探求是一个热点.①已知双曲线方程求渐近线方程;②求已知渐近线方程的双曲线方程.3.求双曲线的方程,经常要列方程组,因此,方程思想贯穿解析几何的始终,要注意定型(确定曲线形状)、定位(曲线的位置)、定量(曲条件求参数).4.求双曲线的方程的常用方法: (1) 定义法.(2) 待定系数法.涉及到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问题,经常是“设而不求”.5.例2的第(1)问是数材P 132第13题的引申,因此高考第一轮复习要紧扣教材.6.对于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要注意“数形转化”“数形结合”,既可以转化为方程组的解的个数来确定,又可以把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进行比较,从“形”的角度来判断.基础训练题 一、选择题1. A 、B 是平面内两定点,动点P 到A 、B 两点的距离的差是常数,则P 的轨迹是 ( ) A .双曲线 B .椭圆 C .双曲线的一支 D .不能确定2. (04年高考湖南卷)如果双曲线1121322=-y x 上一点p 到右焦点的距离等于13,那么点p 到右焦线的距离是 ( )A .513 B .13 C .5D .1353. 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2xy ±=,焦点在坐标轴上且焦距是10,则此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152022=-y x B .152022±=-y x C .120522=-y xD .120522±=-y x4. (2005年高考湖南卷)已知双曲线12222=-by a x (a >0,b >0)的右焦点为F ,右焦线与一条渐近线交于点A ,△OAF 的面积为22a ,(0为原点)则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 ) A .30° B .45° C .60°D .90°5. 已知双曲线14922=-y x ,则过点A(3,1)且与双曲线仅有唯一的公共点的直线有 (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6. (2005年江苏高考最后冲刺题) 设双曲线16x 2-9y 2=144的右焦点为F 2,M 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点A 的坐标为(9,2),则|MA|+53|MF 2|的最小值为( )A .9B .536C .542D .554二、填空题7. 中心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实轴与虚轴长之差为2,离心率为45的双曲线方程为 .8. (2004年高考·吉林、四川)设中心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与双曲线12222=-y x 有公共焦点,且它们的离心率互为倒数,则椭圆方程为 .9. (2006年高考湖南卷)过双曲线M :1222=-b y x 的左顶点A 作斜率为1的直线l ,若l 与双曲线M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相交于点B 、C ,且|AB|=|BC|,则双曲线M 的离心率是 .10.可以证明函数x bax y +=(b ≠0)的图象是双曲线,试问双曲线C :xx y 33+=的离心率e 等于 .三、解答题11.(1) 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032=±yx ,且过点(2,-6),求双曲线的方程;(2) 已知双曲线的右准线为x =4,右焦点为F(10,0),离心率为e =2,求双曲线的方程. 12.ABC ∆中,固定底边BC ,让顶点A 移动,已知4=BC ,且A B C sin 21sin sin =-,求顶点A 的轨迹方程.13.双曲线12222=-by a x )0,0(>>b a 的右支上存在与右焦点和左准线等距离的点,求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提高训练题 14.已知动点p 与双曲线13222=-y x 的两个焦点F 1、F 2的距离之和为定值,且cos ∠F 1PF 2的最小值为-91.(1) 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2) 若已知点D(0,3),点M 、N 在动点p 的轨迹上且λ=,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15.(2005年武汉市高三调考)已知等轴双曲线C :)0(222>=-a a y x 上一定点P(00,y x )及曲线C 点上两个动点A 、B ,满足0=⋅PB PA(1) M 、N 分别为PA 、PB 中点,求证:0=⋅ON OM (O 为坐标原点);(2) 求|AB|的最小值及此时A 点坐标.抛 物 线 1.抛物线定义:离 的点的轨迹叫抛物线,焦点,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焦点坐标及准线方程① px y 22=,焦点为 ,准线为 . ② px y 22-=,焦点为 ,准线为 . ③ py x 22=,焦点为 ,准线为 . ④ py x 22-=,焦点为 ,准线为 . 3.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对)0(22>=p px y 进行讨论. ① 点的范围: 、 . ② 对称性:抛物线关于 轴对称. ③ 离心率=e .④ 焦半径公式:设F 是抛物线的焦点,),(o o y x P 是抛物线上一点,则=PF .⑤ 焦点弦长公式:设AB 是过抛物线焦点的一条弦(焦点弦)i) 若),(11y x A ,),(22y x B ,则AB = ,21y y .ii) 若AB 所在直线的倾斜角为θ()0≠θ则AB = .特别地,当θ2π=时,AB 为抛物线的通径,且AB = .iii) S △AOB = (表示成P 与θ的关系式).iv) ||1||1BF AF +为定值,且等于 . 例题讲练【例1】 已知抛物线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x 轴,抛物线上的点),3(n A -到焦点的距离为5,求抛物线的方程和n 的值.【例2】 已知抛物线C :x y 42=的焦点为F ,过点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1) 若316=AB ,求直线l 的方程.(2) 求AB 的最小值.【例3】 若A(3,2),F 为抛物线x y 22=的焦点,P 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求PA PF +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时的P 的坐标.【例4】 (05全国卷(Ⅲ))设A(x 1,y 1),B(x 2,y 2),两点在抛物线y =2x 2上,l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1)当且仅当x 1+x 2取何值时,直线l 经过抛物线的焦点F ?证明你的结论?(2)当直线l 的斜率为2时,求在y 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小结归纳 1.求抛物线方程要注意顶点位置和开口方向,以便准确设出方程,然后用待定系数法.2.利用好抛物线定义,进行求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的转化.3.涉及抛物线的弦的中点和弦长等问题要注意利用韦达定理,能避免求交点坐标的复杂运算.4、解决焦点弦问题时,抛物线的定义有广泛的应用,应注意焦点弦的几何性质.基础训练题 一、选择题1. 过抛物线)0(22>=P px y 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11y x A ,),(22y x B 两点,若P x x 321=+,则AB等于( )A .2PB .4PC .6PD .8P2. 已知动点),(y x P 满足22)2()1(5-+-y x =|1243|++y x ,则P 点的轨迹是 ( )A .两条相交直线B .抛物线C .双曲线D .椭圆3. 已知抛物线212:x y C =与抛物线2C 关于直线x y -=对称,则2C 的准线方程是( )A .81-=x B .21=xC .81=x D .21-=x4. (2005年高考上海卷)过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作一条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 、B 两点,它们的横坐标之和等于5,则这样的直线 ( ) A .有且仅有一条 B .有且仅有两条 C .有无数条 D .不存在5. (2003年新课程卷)抛物线2ax y =的准线方程是2=y ,则a 的值为 ( )A .81B .81-C .8D .8-6. (04年高考湖北卷)与直线2x -y +4=0平行的抛物线y =x 2的切线方程是 ( ) A .2x -y +3=0 B .2x -y -3=0 C .2x -y +1=0 D .2x -y -1=0二、填空题7. 点M 与点F(4,0)的距离比它到连线l :x +5=0的距了小1,则点M 的轨迹方程为 . 8. 某桥的桥洞是抛物线,桥下水面宽16米,当水面上涨2米后达警戒水位,水面宽变为12米,此时桥洞顶部距水面高度为 米(精确到0.1米). 9. 过点(3,3)的直线与抛物线y 2=3x 只有一个公共点,则这样的直线的条数为 .10.一个酒杯的轴截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它的方程是x 2)200(2≤≤=y y ,在杯内放入一个玻璃球,要使球触及酒杯底部,则玻璃球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11.求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x 轴,并且顶点与焦点的距离等于6的抛物线方程.12.正方形ABCD 中,一条边AB 在直线y =x +4上,另外两顶点C 、D 在抛物线y 2=x 上,求正方形的面积.13.设A 和B 为抛物线y 2=4px (p >0)上原点以外的两个动点,已知OA ⊥OB ,OM ⊥AB ,求点M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提高训练题 14.过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F 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试问:以AB 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是相交、相切还是相离?若把抛物线改为椭圆12222=+b y a x 或双曲线12222=-b y a x ,结果又如何呢?15.(2004年高考上海卷)如图,直线x y 21=与抛物线4812-=x y 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5-=y 交于Q 点. (1) 求点Q 的坐标;(2) 当P 为抛物线上位于线段AB(含点A 、B)下方的动点时,求OPQ ∆面积的最大值.8.4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知识要点 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常用研究方法是将曲线方程与直线方程联立,由所得方程组的解的个数来决定,一般地,消元后所得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记为△,△>0时,有两个公共点,△=0时,有一个公共点,△<0时,没有公共点.但当直线方程与曲线方程联立的方程组只有一组解(即直线与曲线只有一个交点)时,直线与曲线未必相切,在判定此类情形时,应注意数形结合.(对于双曲线,重点注意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对于抛物线,重点注意与对称轴平行的直线)2.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间的线段叫做圆锥曲线的弦.设弦AB 端点的坐标为A(x 1,y 1),B(x 2,y 2),直线AB 的斜率为k ,则:|AB |=————————或:—————————.利用这个公式求弦长时,要注意结合韦达定理. 当弦过圆锥曲线的焦点时,可用焦半径进行运算. 3.中点弦问题:设A(x 1,y 1),B(x 2,y 2)是椭圆12222=+b y a x 上不同的两点,且x 1≠x 2,x 1+x 2≠0,M(x 0,y 0)为AB 的中点,则 ⎪⎪⎩⎪⎪⎨⎧=+=+11222222221221b y ax b y a x 两式相减可得2221212121ab x x y y x x y y -=++⋅--即 .对于双曲线、抛物线,可得类似的结论.例题讲练 【例1】 直线y =ax +1与双曲线3x 2-y 2=1相交于A 、B 两点.(1) 当a 为何值时,A 、B 两点在双曲线的同一支上?当a 为何值时,A 、B 两点分别在双曲线的两支上?(2) 当a 为何值时,以AB 为直径的圆过原点?x【例2】 已知双曲线方程2x 2-y 2=2.(1) 求以A(2,1)为中点的双曲线的弦所在直线方程; (2) 过点B(1,1)能否作直线l ,使l 与所给双曲线交于Q 1、Q 2两点,且点B 是弦Q 1Q 2的中点?这样的直线l 如果存在,求出它的方程;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例3】 在抛物线y 2=4x 上恒有两点关于直线y =kx +3对称,求k 的取值范围.【例4】 (2006届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已知椭圆222y ax +=1(a 为常数,且a >1),向量m =(1, t ) (t >0),过点A(-a , 0)且以为方向向量的直线与椭圆交于点B ,直线BO 交椭圆于点C (O 为坐标原点).(1) 求t 表示△ABC 的面积S( t );(2) 若a =2,t ∈[21, 1],求S( t )的最大值.小结归纳1.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时,注意数形结合;用判别式的方法时,若所得方程二次项的系数有参数,则需考虑二次项系数为零的情况.2.涉及中点弦的问题有两种常用方法:一是“设而不求”的方法,利用端点在曲线上,坐标满足方程,作差构造出中点坐标和斜率的关系,它能简化计算;二是利用韦达定理及中点坐标公式.对于存在性问题,还需用判别式进一步检验.3.对称问题,要注意两点:垂直和中点.基础训练题 一、选择题1. 曲线x 2+4y 2+D x +2E y +F =0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在原点的两侧的充要条件是 ( ) A .D ≠0,E =0,F >0 B .E =0,F <0 C .D 2-F >0 D .F <0 2. 若椭圆193622=+y x 的弦被点(4,2)平分,则此弦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 ) A .2 B .-2C .31D .-213. 经过抛物线)0(22>=p px y 的所有焦点弦中,弦长的最小值为 ( ) A .p B .2p C .4p D .不确定4. 过双曲线1222=-y x 的右焦点作直线l ,交双曲线于A 、B 两点,若∣AB ∣=4,则这样的直线l 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5. (华师大二附中2005年模拟试卷2) 直线l :y =kx +1(k ≠0)椭圆E :1422=+y m x ,若直线l 被椭圆E 所截弦长为d ,则下列直线中被椭圆E 截得的弦长不是d 的是 ( ) A .kx +y +1=0 B .kx -y -1=0 C .kx +y -1=0 D .kx +y =06. 椭圆mx 2+ny 2=1与直线y =1-x 交于M 、N 两点,过两点O 与线段MN 之中点的直线的斜率为22,则xnm的值是 ( )A .22B .332 C .229D .2732二、填空题7. 已知直线x -y =2与抛物线y 2-4x 交于A 、B 两点,那么线段AB 的中点坐标是 .8. 对任意实数k ,直线y =kx +b 与椭圆⎩⎨⎧==θθs i n 4c o s 2y x (0≤θ<2π)恒有公共点,则b 的取值范围是 .9. 已知抛物线y 2=4x 的一条弦AB ,A(x 1,y 1),B(x 2,y 2),AB 所在直线与y 轴交点坐标为(0,2),则2111y y += .10.若直线mx +ny -3=0与圆x 2+y 2=3没有公共点,则m 、n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以(m ,n )为点P 的坐标,过点P 的一条直线与椭圆13722=+y x 的公共点有____个.三、解答题 11.已知直线l 交椭圆162022y x +=1于M 、N 两点,B(0,4)是椭圆的一个顶点,若△BMN 的重心恰是椭圆的右焦点,求直线l 的方程.12.已知直线y =(a +1)x -1与曲线y 2=ax 恰有一个公共点,求实数a 的值.13.(05重庆)已知椭圆C 1的方程为1422=+y x ,双曲线C 2的左、右焦点分别为C 1的左、右顶点,而C 2的左、右顶点分别是C 1的左、右焦点. (1)求双曲线C 2的方程;(2)若直线l :y =kx +2与椭圆C 1及双曲线C 2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且l 与C 2的两个交点A 和B 的满足6<⋅(其中O 为原点),求k 的取值范围. 提高训练题14.已知椭圆的一个顶点为A(0,-1),焦点在x 轴上,若右焦点到直线022=+-y x 的距离为3. ⑴ 求椭圆的方程;⑵ 设椭圆与直线y =kx +m (k ≠0)相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当AN AM =时,求m 的取值范围.15.(04湖南)过抛物线x 2=4y 的对称轴上任一点P(0,m )(m >0),作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点Q 是点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 (Ⅰ)设点P 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为λ,证明:)(λ-⊥;(Ⅱ)设直线AB 的方程是x -2y +12=0,过A 、B 两点的圆C与抛物线在点A处有共同的切线,求圆C的方程.8.5 轨迹方程知识要点1.直接法求轨迹的一般步骤:建系设标,列式表标,化简作答(除杂).2.求曲线轨迹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定义法、代入法(相关点法、转移法)、参数法、交轨法等.例题讲练【例1】一动圆与圆x2+y2+6x+5=0外切,同时与圆x2+y2-6x-91=0内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样的曲线.【例2】已知抛物线过点N(1,-1),且准线为l:x =-3,求抛物线顶点M的轨迹.【例3】已知直线l与椭圆12223=+byax(a>b>0)有且仅有一个交点Q,且与x轴、y轴交于R、S,求以线段SR 为对角线的矩形ORPS的顶点P的轨迹方程.【例4】已知点H(0,-3),点P在x轴上,点Q 在y轴正半轴上,点M在直线PQ上,且满足PMHP⋅=0,MQPM23-=.(1) 当点P在x轴上移动时,求动点M的轨迹曲线C 的方程;(2) 过定点A(a,b)的直线与曲线C相交于两点S、R,求证:抛物线S、R两点处的切线的交点B恒在一条直线上.小结归纳1.直接法求轨迹方程关键在于利用已知条件,找出动点满足的等量关系,这个等量关系有的可直接利用已知条件,有的需要转化后才能用.2.回归定义是解决圆锥曲线轨迹问题的有效途径.3.所求动点依赖于已知曲线上的动点的运动而运动,常用代入法求轨迹.4.参数法求轨迹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好参数,建立起x ,y 的参数方程,以便消参,选择n 个参数,要建立n +1个方程,消参时,要注意等价性.5.求轨迹比求轨迹方程多一个步骤,求轨迹最后须说明轨迹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基础训练题 一、选择题1. 已知椭圆的焦点是F 1、F 2,P 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如果延长F 1P 到Q ,使得| PQ |=| PF 2 |,那么动点Q 的轨迹是 ( )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的一支 D .抛物线2. 动点P 与定点)0,1(,)0,1(B A -的连结的斜率之积为1-,则P 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x 2+y 2=1 B .x 2+y 2=1)1(±≠x C .x 2+y 2=1)0(≠x D .21x y -=3. 已知动点P(x 、y )满足1022)2()1(-+-y x =|3x +4y+2|,则动点P 的轨迹是( )A .椭圆B .双曲线C .抛物线D .无法确定4. 设P 为椭圆12222=+by a x 上一点,过右焦点F 2作∠F 1PF 2的外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Q ,则点Q 的轨迹是( ) A .直线 B .抛物线 C .圆 D .双曲线 5. 设P 为双曲线12222=-b y a x 上一点, 过右焦点F 2作∠F 1PF 2的内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Q ,则点Q 的轨迹是 ( ) A .圆 B .抛物线 C .直线 D .椭圆 6. 已知点P(x ,y )在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运动,则点(x +y ,xy )的轨迹是 ( ) A .半圆 B .抛物线的一部分 C .椭圆 D .双曲线的一支二、填空题7. 长为2a 的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分别在x 轴、y 轴上滑动,则AB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8. 经过定点M(1,2),以y 轴为准线,离心率为21的椭圆左顶点的轨迹方程 . 9. 已知抛物线)(12R m mx x y ∈-+-=,当m 变化时抛物线焦点的轨迹方程为 . 10.(04北京)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是侧面BB 1C 1C 内一动点,若P 到直线BC 与到直线C 1D 1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 的轨迹是 .三、解答题 11.以动点P 为圆心的圆与圆A :(x +5)2+y 2=49及圆B :(x -5)2+y 2=1都外切,求动点P 的轨迹.12.已知双曲线2222ny m x -=1(m >0,n >0)的顶点为A 1、A 2,与y 轴平行的直线l 交双曲线于点P 、Q. (1) 求直线A 1P 与A 2Q 交点M 的轨迹方程; (2) 当m ≠n 时,求所得圆锥曲线的焦点坐标、准线方程和离心率.13.设直线l :y =kx +1与椭圆C :ax 2+y 2=2(a >1)交于A 、B 两点,以OA 、OB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PB (O 为坐标原点).(1)若k =1,且四边形OAPB 为矩形,求a 的值; (2)若a =2,当k 变化时,(k ∈R),求点P 的轨迹方程.提高训练题14.设椭圆方程为1422=+y x ,过点M(0,1)的直线l 交椭圆于点A 、B ,O 是坐标原点,点P 满足)(21OB OA OP +=,点N 的坐标为)21,21(,当l 绕点M 旋转时,求:(1) 动点P 的轨迹方程; (2) ||NP 的最小值与最大值.A1。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8章 平面解析几何 解答题专项突破(五)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创新教学案(含解析)新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8章 平面解析几何 解答题专项突破(五)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创新教学案(含解析)新

解答题专项突破(五)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圆锥曲线是平面解析几何的核心内容,每年高考必有一道解答题,常以求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为主,涉及题型有定点、定值、最值、X 围、探索性问题等,此类命题起点较低,但在第(2)问中一般都有较为复杂的运算,对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通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呈现.热点题型1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问题典例1(2019·高考)抛物线C :x 2=-2py 经过点(2,-1). (1)求抛物线C 的方程及其准线方程.(2)设O 为原点,过抛物线C 的焦点作斜率不为0的直线l 交抛物线C 于两点M ,N ,直线y =-1分别交直线OM ,ON 于点A 和点B .求证:以AB 为直径的圆经过y 轴上的两个定点.解题思路 (1)根据抛物线C 过点(2,-1),列方程求p ,得抛物线C 的方程,进而得出其准线方程.(2)设直线l 的方程,与抛物线C 的方程联立,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推出关于M ,N 两点坐标的等量关系,设所求定点坐标为(0,n ),利用DA →·DB →=0列方程式求n的值.规X 解答 (1)由抛物线C :x 2=-2py 经过点(2,-1),得22=-2p (-1),解得p =2.所以抛物线C 的方程为x 2=-4y ,其准线方程为y =1. (2)证明:抛物线C 的焦点为F (0,-1). 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1(k ≠0).由⎩⎪⎨⎪⎧y =kx -1,x 2=-4y ,得x 2+4kx -4=0.设M (x 1,y 1),N (x 2,y 2),那么x 1x 2=-4. 直线OM 的方程为y =y 1x 1x .令y =-1,得点A 的横坐标x A =-x 1y 1.同理得点B 的横坐标x B =-x 2y 2.设点D (0,n ),那么DA→=⎝ ⎛⎭⎪⎫-x 1y 1,-1-n , DB→=⎝ ⎛⎭⎪⎫-x 2y 2,-1-n , DA →·DB→=x 1x 2y 1y2+(n +1)2 =x 1x 2⎝ ⎛⎭⎪⎫-x 214⎝ ⎛⎭⎪⎫-x 224+(n +1)2 =16x 1x 2+(n +1)2 =-4+(n +1)2.令DA →·DB →=0,即-4+(n +1)2=0,得n =1或n =-3. 综上,以AB 为直径的圆经过y 轴上的定点(0,1)和(0,-3).典例2(2019·某某模拟)Q 为圆x 2+y 2=1上一动点,Q 在x 轴,y 轴上的射影分别为点A ,B ,动点P 满足BA→=AP →,记动点P 的轨迹为曲线C .(1)求曲线C 的方程;(2)过点⎝ ⎛⎭⎪⎫0,-35的直线与曲线C 交于M ,N 两点,判断以MN 为直径的圆是否过定点?假设是,求出定点的坐标;假设不是,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 (1)设Q (x 0,y 0),P (x ,y ),利用所给条件建立两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利用Q 在圆上可得x ,y 的方程,即为所求.(2)设定点为H ,及直线l 的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及HM →·HN→=0,得出恒等式,求得定点的坐标. 规X 解答 (1)设Q (x 0,y 0),P (x ,y ),那么x 20+y 20=1,由BA →=AP →,得⎩⎨⎧x 0=x2,y 0=-y ,代入x 20+y 20=1,得x 24+y 2=1,故曲线C 的方程为x 24+y 2=1.(2)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定点,由对称性可知,该定点在y 轴上,设定点为H (0,m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35, 由⎩⎪⎨⎪⎧y =kx -35,x 24+y 2=1,得(1+4k 2)x 2-245kx -6425=0,设M (x 1,y 1),N (x 2,y 2), 那么x 1+x 2=24k 51+4k 2,x 1x 2=-64251+4k 2,∴y 1+y 2=k (x 1+x 2)-65=-651+4k2,y 1y 2=⎝ ⎛⎭⎪⎫kx 1-35⎝ ⎛⎭⎪⎫kx 2-35=k 2x 1x 2-35k (x 1+x 2)+925=9-100k 2251+4k 2, ∵HM →=(x 1,y 1-m ),HN →=(x 2,y 2-m ), ∴HM →·HN →=x 1x 2+y 1y 2-m (y 1+y 2)+m 2=100m 2-1k 2+25m 2+30m -55251+4k2=0,∵对任意的k 恒成立,∴⎩⎪⎨⎪⎧100m 2-1=0,25m 2+30m -55=0,解得m =1,即定点为H (0,1),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以MN 为直径的圆也过定点(0,1). 综上,以MN 为直径的圆过定点(0,1). 热点题型2 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典例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F ⎝ ⎛⎭⎪⎫12,0,直线l :x =-12,点P 在直线l 上移动,R 是线段FP 与y 轴的交点,RQ ⊥FP ,PQ ⊥l .(1)求动点Q 的轨迹C 的方程;(2)设圆M 过A (1,0),且圆心M 在曲线C 上,TS 是圆M 在y 轴上截得的弦,当M 运动时,弦长|TS |是否为定值?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 (1)R 是线段FP 的中点,且RQ ⊥FP →RQ 是线段PF 的垂直平分线→|PQ |=|QF |→点Q 的轨迹是以F 为焦点,l 为准线的抛物线→确定焦准距,根据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求出抛物线的方程.(2)①求|TS |的依据:a =2r 2-d 2,其中a 为弦长,r 为圆的半径,d 为圆心到弦所在直线的距离.②策略:设曲线C 上点M (x 0,y 0),用相关公式求r ,d ;用x 0,y 0满足的等量关系消元.规X 解答 (1)依题意知,点R 是线段FP 的中点, 且RQ ⊥FP ,∴RQ 是线段FP 的垂直平分线. ∵点Q 在线段FP 的垂直平分线上, ∴|PQ |=|QF |,又|PQ |是点Q 到直线l 的距离,故动点Q 的轨迹是以F 为焦点,l 为准线的抛物线,其方程为y 2=2x (x >0). (2)弦长|TS |为定值.理由如下:取曲线C 上点M (x 0,y 0),M 到y 轴的距离为d =|x 0|=x 0,圆的半径r =|MA |=x 0-12+y 20, 那么|TS |=2r 2-d 2=2y 20-2x 0+1,∵点M 在曲线C 上, ∴x 0=y 202,∴|TS |=2y 20-y 20+1=2,是定值.典例2(2019·某某三模)给定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称圆心在原点O ,半径为a2+b2的圆为椭圆C的“准圆〞.假设椭圆C的一个焦点为F(2,0),其短轴上的一个端点到F的距离为 3.(1)求椭圆C的方程和其“准圆〞方程;(2)假设点P是椭圆C的“准圆〞上的动点,过点P作椭圆的切线l1,l2交“准圆〞于点M,N.证明:l1⊥l2,且线段MN的长为定值.解题思路(1)根据椭圆的几何性质求a,c,再用b2=a2-c2求b,可得椭圆C 的方程,进而可依据定义写出其“准圆〞方程.(2)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①l1,l2中有一条斜率不存在;②l1,l2斜率存在.对于①,易知切点为椭圆的顶点;对于②,可设出过P与椭圆相切的直线,并与椭圆方程联立后消元,由Δ=0推出关于椭圆切线斜率的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证明.规X解答(1)∵椭圆C的一个焦点为F(2,0),其短轴上的一个端点到F的距离为 3.∴c=2,a=3,∴b=a2-c2=1,∴椭圆方程为x23+y2=1,∴“准圆〞方程为x2+y2=4.(2)证明:①当直线l1,l2中有一条斜率不存在时,不妨设直线l1斜率不存在,那么l1:x=±3,当l1:x=3时,l1与“准圆〞交于点(3,1),(3,-1),此时l2为y=1(或y=-1),显然直线l1,l2垂直;同理可证当l 1:x =-3时,直线l 1,l 2垂直. ②当l 1,l 2斜率存在时,设点P (x 0,y 0),其中x 20+y 20=4.设经过点P (x 0,y 0)与椭圆相切的直线为 y =t (x -x 0)+y 0,∴由⎩⎨⎧y =t x -x 0+y 0,x 23+y 2=1,得(1+3t 2)x 2+6t (y 0-tx 0)x +3(y 0-tx 0)2-3=0.由Δ=0化简整理,得(3-x 20)t 2+2x 0y 0t +1-y 20=0,∵x 20+y 20=4,∴有(3-x 20)t 2+2x 0y 0t +(x 20-3)=0.设l 1,l 2的斜率分别为t 1,t 2,∵l 1,l 2与椭圆相切,∴t 1,t 2满足上述方程(3-x 20)t 2+2x 0y 0t +(x 20-3)=0,∴t 1·t 2=-1,即l 1,l 2垂直. 综合①②知,l 1⊥l 2.∵l 1,l 2经过点P (x 0,y 0),又分别交其“准圆〞于点M ,N ,且l 1,l 2垂直. ∴线段MN 为“准圆〞x 2+y 2=4的直径,|MN |=4, ∴线段MN 的长为定值.热点题型3 圆锥曲线中的证明问题典例1抛物线C :x 2=2py (p >0),过焦点F 的直线交C 于A ,B 两点,D 是抛物线的准线l 与y 轴的交点.(1)假设AB ∥l ,且△ABD 的面积为1,求抛物线的方程;(2)设M 为AB 的中点,过M 作l 的垂线,垂足为N .证明:直线AN 与抛物线相切.解题思路 (1)判断△ABD 的形状,求|FD |,|AB |.由△ABD 的面积为1,列方程求p ,得抛物线的方程.(2)将直线AB 的方程与抛物线C 的方程联立,消去y 并整理,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用k ,p 表示M ,N 的坐标.求k AN :①斜率公式,②导数的几何意义,两个角度求斜率相等,证明相切.规X 解答 (1)∵AB ∥l ,∴△ABD 为等腰三角形,且FD ⊥AB ,又|FD |=p ,|AB |=2p .∴S △ABD =p 2=1.∴p =1,故抛物线C 的方程为x 2=2y .(2)证明:显然直线AB 的斜率存在,设其方程为y =kx +p 2,A ⎝ ⎛⎭⎪⎫x 1,x 212p ,B ⎝ ⎛⎭⎪⎫x 2,x 222p .由⎩⎨⎧y =kx +p 2,x 2=2py消去y 整理得,x 2-2kpx -p 2=0.∴x 1+x 2=2kp ,x 1x 2=-p 2. ∴M ⎝ ⎛⎭⎪⎫kp ,k 2p +p 2,N ⎝ ⎛⎭⎪⎫kp ,-p 2.∴k AN =x 212p +p 2x 1-kp=x 212p +p 2x 1-x 1+x 22=x 21+p 22px 1-x 22=x 21-x 1x 22p x 1-x 22=x 1p .又x 2=2py ,∴y ′=xp .∴抛物线x 2=2py 在点A 处的切线的斜率k ′=x 1p . ∴直线AN 与抛物线相切.典例2(2019·某某二模)设O 为坐标原点,动点M 在椭圆C :x 2a 2+y 2=1(1<a <5)上,该椭圆的左顶点A 到直线x -y +5=0的距离为322.(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假设线段MN 平行于y 轴,满足(ON →-2OM →)·MN →=0,动点P 在直线x =23上,满足ON →·NP→=2.证明:过点N 且垂直于OP 的直线过椭圆C 的右焦点F . 解题思路 (1)根据椭圆的左顶点A 到直线x -y +5=0的距离为322,列关于a 的等量关系求解,得椭圆C 的方程.(2)设出M ,N ,P 的坐标(注意M 与N 的横坐标相同,P 的横坐标).先用(ON →-2OM →)·MN →=0和ON →·NP →=2推出坐标之间的关系,再利用这些等量关系证明NF →·OP→=0. 规X 解答 (1)设左顶点A 的坐标为(-a,0), ∵|-a +5|2=322,∴|a -5|=3,解得a =2或a =8(舍去), ∴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4+y 2=1.(2)证明:由题意,设M (x 0,y 0),N (x 0,y 1),P (23,t ),且y 1≠y 0,由(ON →-2OM →)·MN →=0,可得(x 0-2x 0,y 1-2y 0)·(0,y 1-y 0)=0,整理可得y 1=2y 0,由ON →·NP →=2,可得(x 0,2y 0)·(23-x 0,t -2y 0)=2,整理,得23x 0+2y 0t =x 20+4y 20+2=6,由(1)可得F (3,0), ∴NF →=(3-x 0,-2y 0), ∴NF →·OP →=(3-x 0,-2y 0)·(23,t )=6-23x 0-2y 0t =0, ∴NF ⊥OP ,故过点N 且垂直于OP 的直线过椭圆C 的右焦点F . 热点题型4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X 围问题典例1(2019·某某二模)设F 为抛物线C :y 2=2px 的焦点,A 是C 上一点,F A 的延长线交y 轴于点B ,A 为FB 的中点,且|FB |=3.(1)求抛物线C 的方程;(2)过F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 1,l 2,直线l 1与C 交于M ,N 两点,直线l 2与C 交于D ,E 两点,求四边形MDNE 面积的最小值.解题思路(1)由题意画出图形,结合条件列式求得p ,那么抛物线C 的方程可求.(2)由直线l 1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设其方程为y =k (x -1),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求出|MN |,同理可求|DE |⎝ ⎛⎭⎪⎫实际上,在|MN |的表达式中用-1k 代替k 即可,可得四边形MDNE 的面积表达式,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规X 解答 (1)如图,∵A 为FB 的中点,∴A 到y 轴的距离为p4, ∴|AF |=p 4+p 2=3p 4=|FB |2=32,解得p =2. ∴抛物线C 的方程为y 2=4x . (2)由直线l 1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 设其方程为y =k (x -1). 由⎩⎪⎨⎪⎧y =k x -1,y 2=4x ,得k 2x 2-(2k 2+4)x +k 2=0.∵Δ>0,设M (x 1,y 1),N (x 2,y 2),∴x 1+x 2=2+4k 2,那么|MN |=x 1+x 2+2=4⎝ ⎛⎭⎪⎫1+1k 2; 同理设D (x 3,y 3),E (x 4,y 4),∴x 3+x 4=2+4k 2, 那么|DE |=x 3+x 4+2=4(1+k 2).∴四边形MDNE 的面积S =12|MN |·|DE |=8⎝ ⎛⎭⎪⎫2+k 2+1k 2≥32.当且仅当k =±1时,四边形MDNE 的面积取得最小值32.典例2 如图,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右顶点为A (2,0),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过点A 且斜率为12的直线与y 轴交于点P ,与椭圆交于另一个点B ,且点B 在x 轴上的射影恰好为点F 1.(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过点P 且斜率大于12的直线与椭圆交于M ,N 两点(|PM |>|PN |),假设S △P AM ∶S △PBN =λ,某某数λ的取值X 围.解题思路 (1)求点B 的坐标→根据k AB =12列方程→由题意得a =2,a 2=b 2+c 2,解方程组求a ,b ,c ,写出椭圆C 的标准方程.(2)S △P AM ∶S △PBN =λ――→面积公式PM →与PN →的关系→点M ,N 坐标之间的关系→直线MN 的方程与椭圆C 的方程联立,消去y 整理→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点M ,N 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式→推出λ与k 的关系,并根据k >12求X 围,找到λ所满足的不等式,求出λ的取值X 围.规X 解答 (1)因为BF 1⊥x 轴,所以点B ⎝ ⎛⎭⎪⎫-c ,-b 2a ,所以⎩⎪⎨⎪⎧ a =2,b 2a a +c=12,a 2=b 2+c2⇒⎩⎪⎨⎪⎧a =2,b =3,c =1,所以椭圆C 的标准方程是x 24+y 23=1. (2)因为S △P AM S △PBN=12|P A |·|PM |·sin ∠APM12|PB |·|PN |·sin ∠BPN=2·|PM |1·|PN |=λ⇒|PM ||PN |=λ2(λ>2), 所以PM→=-λ2PN →. 由(1)可知P (0,-1),设直线MN :y =kx -1⎝ ⎛⎭⎪⎫k >12,M (x 1,y 1),N (x 2,y 2),联立方程,得⎩⎨⎧y =kx -1,x 24+y 23=1,化简得,(4k 2+3)x 2-8kx -8=0.得⎩⎪⎨⎪⎧x 1+x 2=8k 4k 2+3,x 1x 2=-84k 2+3.(*)又PM →=(x 1,y 1+1),PN →=(x 2,y 2+1), 有x 1=-λ2x 2,将x 1=-λ2x 2代入(*)可得,2-λ2λ=16k 24k 2+3.因为k >12,所以16k 24k 2+3=163k 2+4∈(1,4),那么1<2-λ2λ<4且λ>2⇒4<λ<4+2 3.综上所述,实数λ的取值X 围为(4,4+23). 热点题型5 圆锥曲线中的探索性问题典例1(2019·某某一模)抛物线E :y 2=4x ,圆C :(x -3)2+y 2=1.(1)假设过抛物线E的焦点F的直线l与圆C相切,求直线l的方程;(2)在(1)的条件下,假设直线l交抛物线E于A,B两点,x轴上是否存在点M(t,0)使∠AMO=∠BMO(O为坐标原点)?假设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求得抛物线的焦点,设出直线l的方程,运用直线l和圆C相切的条件:d=r,解方程可得所求直线方程.(2)设出A,B的坐标,联立直线l的方程和抛物线E的方程,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和直线的斜率公式,依据∠AMO=∠BMO,即k AM+k BM=0列方程化简整理,解方程可得t,即得点M的坐标,从而得到结论.规X解答(1)由题意,得抛物线的焦点F(1,0),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过F的直线不可能与圆C相切,所以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的斜率为k,方程为y=k(x-1),即kx-y-k=0,由圆心(3,0)到直线l的距离为d=|3k-k|1+k2=2|k|1+k2,当直线l与圆C相切时,d=r=1,解得k=±3 3,即直线l的方程为y=±33(x-1).(2)由(1),当直线l的方程为y=33(x-1)时,设A(x1,y1),B(x2,y2),联立抛物线E的方程可得x2-14x+1=0,那么x 1+x 2=14,x 1x 2=1,x 轴上假设存在点M (t,0)使∠AMO =∠BMO , 即有k AM +k BM =0, 得y 1x 1-t+y 2x 2-t =0, 即y 1(x 2-t )+y 2(x 1-t )=0, 由y 1=33(x 1-1),y 2=33(x 2-1), 可得2x 1x 2-(x 1+x 2)-(x 1+x 2-2)t =0,即2-14-12t =0,即t =-1,M (-1,0)符合题意;当直线l 的方程为y =-33(x -1)时,由对称性可得M (-1,0)也符合条件. 所以存在定点M (-1,0)使∠AMO =∠BMO .典例2(2019·某某模拟)点A (0,-1),B (0,1),P 为椭圆C :x 22+y 2=1上异于点A ,B 的任意一点.(1)求证:直线P A ,PB 的斜率之积为-12;(2)是否存在过点Q (-2,0)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使得|BM |=|BN |?假设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设点P (x ,y )(x ≠0),代入椭圆方程,由直线的斜率公式,即可得证. (2)假设存在直线l 满足题意.显然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直线与椭圆C 不相交,讨论直线的斜率是否为0,联立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和两直线垂直的条件:由|BM |=|BN |想到在△BMN 中,边MN 所在直线的斜率与MN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可得所求直线方程.规X 解答 (1)证明:设点P (x ,y )(x ≠0), 那么x 22+y 2=1,即y 2=1-x 22, ∴k P A ·k PB =y +1x ·y -1x =y 2-1x 2 =⎝ ⎛⎭⎪⎫1-x 22-1x 2=-12,故得证.(2)假设存在直线l 满足题意.显然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直线与椭圆C 不相交.①当直线l 的斜率k ≠0时,设直线l 为y =k (x +2),联立椭圆方程x 2+2y 2=2,化简得(1+2k 2)x 2+8k 2x +8k 2-2=0, 由Δ=64k 4-4(1+2k 2)(8k 2-2)>0, 解得-22<k <22(k ≠0), 设点M (x 1,y 1),N (x 2,y 2),那么⎩⎪⎨⎪⎧x 1+x 2=-8k 21+2k 2,x 1x 2=8k 2-21+2k2,∴y 1+y 2=k (x 1+x 2)+4k =k ·-8k 21+2k 2+4k =4k 1+2k 2, 取MN 的中点H ,即H ⎝ ⎛⎭⎪⎫x 1+x 22,y 1+y 22,那么y1+y22-1x1+x22·k=-1,即2k1+2k2-1-4k21+2k2·k=-1,化简得2k2+2k+1=0,无实数解,故舍去.②当k=0时,M,N为椭圆C的左、右顶点,显然满足|BM|=|BN|,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y=0.综上可知,存在直线l满足题意,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y=0.。

2020年高考文科数学一轮复习大题篇—圆锥曲线综合问题

2020年高考文科数学一轮复习大题篇—圆锥曲线综合问题

2020年高考文科数学一轮复习大题篇—圆锥曲线综合问题【归类解析】题型一 范围问题【解题指导】 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取值范围问题应考虑的五个方面(1)利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或判别式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2)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新参数的范围,解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建立两个参数之间的等量关系.(3)利用隐含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4)利用已知的不等关系构造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5)利用求函数的值域的方法将待求量表示为其他变量的函数,求其值域,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例】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与双曲线x 23-y 2=1的离心率互为倒数,且直线x -y -2=0经过椭圆的右顶点.(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设不过原点O 的直线与椭圆C 交于M ,N 两点,且直线OM ,MN ,ON 的斜率依次成等比数列,求△OMN 面积的取值范围.【解】 (1)∵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33, ∴椭圆的离心率e =c a =32. 又∵直线x -y -2=0经过椭圆的右顶点,∴右顶点为点(2,0),即a =2,c =3,b =1,∴椭圆方程为x 24+y 2=1. (2)由题意可设直线的方程为y =kx +m (k ≠0,m ≠0),M (x 1,y 1),N (x 2,y 2).联立⎩⎪⎨⎪⎧y =kx +m ,x 24+y 2=1, 消去y ,并整理得(1+4k 2)x 2+8kmx +4(m 2-1)=0,则x 1+x 2=-8km 1+4k 2,x 1x 2=4m 2-11+4k 2, 于是y 1y 2=(kx 1+m )(kx 2+m )=k 2x 1x 2+km (x 1+x 2)+m 2.又直线OM ,MN ,ON 的斜率依次成等比数列,故y 1x 1·y 2x 2=k 2x 1x 2+km x 1+x 2+m 2x 1x 2=k 2, 则-8k 2m 21+4k2+m 2=0. 由m ≠0得k 2=14,解得k =±12. 又由Δ=64k 2m 2-16(1+4k 2)(m 2-1)=16(4k 2-m 2+1)>0,得0<m 2<2,显然m 2≠1(否则x 1x 2=0,x 1,x 2中至少有一个为0,直线OM ,ON 中至少有一个斜率不存在,与已知矛盾).设原点O 到直线的距离为d ,则S △OMN =12|MN |d =12·1+k 2·|x 1-x 2|·|m |1+k 2故由m 的取值范围可得△OMN 面积的取值范围为(0,1).【训练】如图,已知点P 是y 轴左侧(不含y 轴)一点,抛物线C :y 2=4x 上存在不同的两点A ,B 满足P A ,PB 的中点均在C 上.(1)设AB 中点为M ,证明:PM 垂直于y 轴;(2)若P 是半椭圆x 2+y 24=1(x <0)上的动点,求△P AB 面积的取值范围. (1)【证明】 设P (x 0,y 0),A ⎝⎛⎭⎫14y 21,y 1,B ⎝⎛⎭⎫14y 22,y 2. 因为P A ,PB 的中点在抛物线上,所以y 1,y 2为方程⎝⎛⎭⎫y +y 022=4·14y 2+x 02,即y 2-2y 0y +8x 0-y 20=0的两个不同的实根.所以y 1+y 2=2y 0,所以PM 垂直于y 轴.(2)【解】 由(1)可知⎩⎪⎨⎪⎧y 1+y 2=2y 0,y 1y 2=8x 0-y 20,所以|PM |=18(y 21+y 22)-x 0=34y 20-3x 0, |y 1-y 2|=22y 20-4x 0. 所以△P AB 的面积S △P AB =12|PM |·|y 1-y 2|=()322003244y x -.因为x 20+y 204=1(-1≤x 0<0), 所以y 20-4x 0=-4x 20-4x 0+4∈[4,5],所以△P AB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62,15104. 题型二 最值问题1 利用三角函数有界性求最值【解题指导】 处理圆锥曲线最值问题的求解方法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类型较多,解法灵活多变,但总体上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几何法,即通过利用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以及平面几何中的定理、性质等进行求解;二是利用代数法,即把要求最值的几何量或代数表达式表示为某个(些)参数的函数(解析式),然后利用函数方法、不等式方法等进行求解.【例】过抛物线y 2=4x 的焦点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点O 是坐标原点,则|AF |·|BF |的最小值是【解】 设直线AB 的倾斜角为θ,可得|AF |=21-cos θ,|BF |=21+cos θ, 则|AF |·|BF |=21-cos θ×21+cos θ=4sin 2θ≥4. 2 数形结合利用几何性质求最值【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P 为双曲线x 2-y 2=1右支上的一个动点.若点P 到直线x -y +1=0的距离大于c 恒成立,求实数c 的最大值为。

8第八讲 复习圆锥曲线方程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双基 典例 精炼

8第八讲 复习圆锥曲线方程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双基 典例 精炼

第八讲 复习圆锥曲线方程一、本讲进度《圆锥曲线方程》复习二、本讲主要内容三种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等。

2、直线和圆锥曲线位置关系。

3、求轨迹方程的常规方法。

三、复习指导1、上一章已经复习过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之一:如何求曲线(点的轨迹)方程。

它一般分为两类基本题型:一是已知轨迹类型求其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如求直线及圆的方程就是典型例题;二是未知轨迹类型,此时除了用代入法、交轨法、参数法等求轨迹的方法外,通常设法利用已知轨迹的定义解题,化归为求已知轨迹类型的轨迹方程。

因此在求动点轨迹方程的过程中,一是寻找与动点坐标有关的方程(等量关系),侧重于数的运算,一是寻找与动点有关的几何条件,侧重于形,重视图形几何性质的运用。

在基本轨迹中,除了直线、圆外,还有三种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1、三种圆锥曲线的研究(1)统一定义,三种圆锥曲线均可看成是这样的点集:⎭⎬⎫⎩⎨⎧>=0e ,e d |PF ||P ,其中F 为定点,d 为P 到定直线的 距离,F ∉ ,如图。

因为三者有统一定义,所以,它们的一些性质,研究它们的一些方法都具有规律性。

当0<e<1时,点P 轨迹是椭圆;当e>1时,点P 轨迹是双曲线;当e=1时,点P 轨迹是抛物线。

(2)椭圆及双曲线几何定义:椭圆:{P||PF 1|+|PF 2|=2a ,2a>|F 1F 2|>0,F 1、F 2为定点},双曲线{P|||PF 1|-|PF 2||=2a ,|F 1F 2|>2a>0,F 1,F 2为定点}。

(3)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几何性质是圆锥曲线内在的,固有的性质,不因为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①定性:焦点在与准线垂直的对称轴上椭圆及双曲线中:中心为两焦点中点,两准线关于中心对称;椭圆及双曲线关于长轴、短轴或实轴、虚轴成轴对称,关于中心成中心对称。

②定量:举焦点在x轴上的方程如下:合,既熟练掌握方程组理论,又关注图形的几何性质,以简化运算。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必备(第62课时):第八章 圆锥曲线方程-双曲线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必备(第62课时):第八章 圆锥曲线方程-双曲线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必备(第62课时):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双曲线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1.(5分)平面内有两个定点F1,F2和一动点M,设命题甲,||MF1|﹣|MF2||是定值,命题乙:点M的轨迹是双曲=1 =1.D4.(5分)双曲线的渐进线方程为,且焦距为10,则双曲线方程为().或5.(5分)双曲线的离心率e∈(1,2),则k的取值范围是()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8分)6.(4分)双曲线上一点P的两条焦半径夹角为60°,F1,F2为焦点,则△PF1F2的面积为_________.7.(4分)与圆(x+3)2+y2=1及圆(x﹣3)2+y2=9都外切的圆的圆心轨迹方程为_________.8.(4分)过点(0,3)作直线l,如果它与双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直线l的条数是_________.9.(4分)6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任取两件都是次品的概率是_________.10.(4分)过双曲线的一个焦点F1且垂直于实轴的弦PQ,若F2为另一个焦点,且有∠PF2Q=90°,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11.(4分)已知,P是曲线x2﹣y2=1(x>0)上一点,当取最小值时,P的坐标是_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__.12.(4分)如果F1,F2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AB是双曲线左支上过点F1的弦,且|AB|=6,则△ABF2的周长是_________.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13.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左准线为l,能否在双曲线的左支上求一点P,使|PF1|是P 到l的距离d与|PF2|的等比中项?若能,求出P的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14.过双曲线的右焦点F作双曲线在第一、第三象限的渐近线的垂线l,垂足为P,l与双曲线的左、右支的交点分别为A,B.(1)求证:P在双曲线的右准线上;(2)求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15.是否同时存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双曲线,若存在,求出其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渐近线方程为x+2y=0,x﹣2y=0;(2)点A(5,0)到双曲线上动点P的距离最小值为.16.一椭圆其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同一坐标轴上,焦距为,一双曲线和这椭圆有公共焦点,且双曲线的半实轴比椭圆的长半轴长小4,且双曲线的离心率与椭圆的离心率之比为7:3,求椭圆和双曲线的方程.17.设双曲线两焦点F1(﹣c,0),F2(c,0),点P为双曲线右支上除顶点外的任一点,∠PF1F2=α,∠PF2F1=β,求证:.18.已知双曲线C的两个焦点为F1,F2,实半轴长与虚半轴长的乘积为,直线l过点F2,且与线段F1F2的夹角为α,,直线l与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为P,线段PF2与双曲线的交点为Q,且,求双曲线方程.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必备(第62课时):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双曲线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1.(5分)平面内有两个定点F1,F2和一动点M,设命题甲,||MF1|﹣|MF2||是定值,命题乙:点M的轨迹是双曲=1 =1解:∵∴.D.4.(5分)双曲线的渐进线方程为,且焦距为10,则双曲线方程为().或轴上时,渐近线方程为所以此时有a=2所以双曲线方程为所以此时有a=b=2所以双曲线方程为5.(5分)双曲线的离心率e∈(1,2),则k的取值范围是()双曲线的离心率双曲线标准方程为:﹣<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8分)6.(4分)双曲线上一点P的两条焦半径夹角为60°,F1,F2为焦点,则△PF1F2的面积为16.双曲线上一点=16167.(4分)与圆(x+3)2+y2=1及圆(x﹣3)2+y2=9都外切的圆的圆心轨迹方程为(x<0).b=2点的轨迹方程为((8.(4分)过点(0,3)作直线l,如果它与双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直线l的条数是4.或±±9.(4分)6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任取两件都是次品的概率是.所以概率是.10.(4分)过双曲线的一个焦点F1且垂直于实轴的弦PQ,若F2为另一个焦点,且有∠PF2Q=90°,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1+.|PQ|=,∴∴或(舍去)∴11.(4分)已知,P是曲线x2﹣y2=1(x>0)上一点,当取最小值时,P的坐标是,最小值是2﹣.,根据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可知,,∴∴.由此可以求出当的坐标和c=,∴,准线方程为∴,∴双曲线的准线时,)得当由题设条件可知,﹣;12.(4分)如果F1,F2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AB是双曲线左支上过点F1的弦,且|AB|=6,则△ABF2的周长是28.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13.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左准线为l,能否在双曲线的左支上求一点P,使|PF1|是P 到l的距离d与|PF2|的等比中项?若能,求出P的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故点﹣,又=•,>14.过双曲线的右焦点F作双曲线在第一、第三象限的渐近线的垂线l,垂足为P,l与双曲线的左、右支的交点分别为A,B.(1)求证:P在双曲线的右准线上;(2)求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即在右准线上.>,即e=>15.是否同时存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双曲线,若存在,求出其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渐近线方程为x+2y=0,x﹣2y=0;(2)点A(5,0)到双曲线上动点P的距离最小值为.,转化为双曲线与半径为的圆,说明双曲线与半径为=1,,双曲线方程为:﹣即可,反之,如此题设双曲线方程为16.一椭圆其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同一坐标轴上,焦距为,一双曲线和这椭圆有公共焦点,且双曲线的半实轴比椭圆的长半轴长小4,且双曲线的离心率与椭圆的离心率之比为7:3,求椭圆和双曲线的方程.、由题意得和;轴上的椭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分别为和.17.设双曲线两焦点F1(﹣c,0),F2(c,0),点P为双曲线右支上除顶点外的任一点,∠PF1F2=α,∠PF2F1=β,求证:.,所以,由此能够.中,∴∴∴∴18.已知双曲线C的两个焦点为F1,F2,实半轴长与虚半轴长的乘积为,直线l过点F2,且与线段F1F2的夹角为α,,直线l与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为P,线段PF2与双曲线的交点为Q,且,求双曲线方程.c=x,进而根据的方程,求得的值,进而根据解:双曲线方程为c=x,=y=(代入方程,﹣﹣(负舍)=3ab=,﹣。

高考数学核心考点深度解析圆锥曲线篇

高考数学核心考点深度解析圆锥曲线篇

高考数学核心考点深度解析圆锥曲线篇在高考数学中,圆锥曲线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其涉及的知识点较为深奥,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度解析其在高考数学中的应用,并对其中的核心考点进行逐一剖析。

一、基本概念1. 圆锥曲线的定义:圆锥曲线是平面上的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等于到一个定点到一个定直线的距离的性质的点的轨迹。

2. 圆锥曲线的分类: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三种类型,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几何特征和数学表达式。

二、椭圆1. 椭圆的定义:椭圆是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

2. 椭圆的性质:椭圆具有对称性、焦点、长轴和短轴等几何特征,并且在数学上有严格的表达式和性质。

三、双曲线1. 双曲线的定义:双曲线是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

2. 双曲线的性质:双曲线同样具有对称性、焦点、渐近线等独特的几何特征,其数学性质和表达式也有着明确定义。

四、抛物线1. 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是平面上到一个定点到一个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2. 抛物线的性质:抛物线是所有圆锥曲线中最简单的一种,其几何性质和数学表达式都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特殊性。

五、高考数学中的应用圆锥曲线在高考数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涉及到的知识点既有几何直观又有严谨的数学表达,考查的内容也涵盖了平面几何、解析几何和代数方程等多个方面。

六、核心考点解析1. 圆锥曲线方程:掌握圆锥曲线的一般方程及标准方程是解题的基础,要熟练掌握各种类型圆锥曲线的方程形式和性质。

2. 圆锥曲线的性质:了解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各自的特点和性质,对其焦点、渐近线、参数方程等知识要有深入的理解。

3. 圆锥曲线的应用:掌握圆锥曲线在现实生活和工程技术中的实际应用,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七、个人观点圆锥曲线作为高考数学的重要内容,不仅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圆锥曲线的方程●网络体系总览圆锥曲线椭圆定义双曲线定义抛物线定义标准方程标准方程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几何性质几何性质作图作图作图第二定义第二定义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统一定义●考点目标定位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3.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4.能够根据具体条件利用各种不同的工具画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图形,了解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初步应用.5.结合所学内容,进一步加强对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等观点的认识.8.1 椭圆●知识梳理y =b sin θ性质E :22a x +22by =1(a >b >0)1.范围:|x |≤a ,|y |≤b2.对称性:关于x ,y 轴均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3.顶点:长轴端点A 1(-a ,0),A 2(a ,0);短轴端点B 1(0,-b ),B 2(0,b )4.离心率:e =ac∈(0,1) 5.准线:l 1:x =-c a 2,l 2:x =ca 26.焦半径:P (x ,y )∈Er 1=|PF 1|=a +ex ,r 2=|PF 2|=a -ex 思考讨论对于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22a y +22bx =1(a >b >0),其性质如何?焦半径公式怎样推导?●点击双基1. 已知F 1、F 2是椭圆162x +92y =1的两个焦点,过F 1的直线与椭圆交于M 、N两点,则△MNF 2的周长为A.8B.16C.25D.32 解析:利用椭圆的定义易知B 正确. 答案:B2. 已知椭圆162x +92y =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在椭圆上,若P 、F 1、F 2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则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A.59B.3C.779 D.49解析:由余弦定理判断∠P <90°,只能∠PF 1F 2或∠PF 2F 1为直角.由a =4,b =3得c =7,∴|y P |=49. 答案:Dx =4+5cos ϕ, y =3sin ϕA.(0,0),(0,-8)B.(0,0),(-8,0)C.(0,0),(0,8)D.(0,0),(8,0)解析:消参数ϕ得椭圆25)4(2-x +92y =1,∴c =4.易得焦点(0,0),(8,0). 答案:D4.如果方程x 2+ky 2=2表示焦点在y 轴的椭圆,那么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解析:椭圆方程化为22x +ky 22=1.焦点在y 轴上,则k2>2,即k <1.又k >0,∴0<k <1. 答案:0<k <15.点P 在椭圆252x +92y =1上,它到左焦点的距离是它到右焦点距离的两倍,则点P 的横坐标是____________.解析:利用第二定义. 答案:1225 ●典例剖析【例1】 已知F 1为椭圆的左焦点,A 、B 分别为椭圆的右顶点和上顶点,P 为椭圆上的点,当PF 1⊥F 1A ,PO ∥AB (O 为椭圆中心)时,求椭圆的离心率.剖析:求椭圆的离心率,即求ac,只需求a 、c 的值或a 、c 用同一个量表示.本题没有具体数值,因此只需把a 、c 用同一量表示,由PF 1⊥F 1A ,PO ∥AB 易得b =c ,a =2b .(ϕ为参数)的焦点坐标为解:设椭圆方程为22a x +22b y =1(a >b >0),F 1(-c ,0),c 2=a 2-b 2,则P (-c ,b 221ac -),即P (-c ,a b 2).∵AB ∥PO ,∴k AB =k OP ,即-ab =ac b 2-.∴b =c .又∵a =22c b +=2b , ∴e =a c =b b 2=22. 评述:由题意准确画出图形,利用椭圆方程及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例2】 如下图,设E :22a x +22by =1(a >b >0)的焦点为F 1与F 2,且P ∈E ,∠F 1PF 2=2θ.求证:△PF 1F 2的面积S =b 2t an θ.剖析:有些圆锥曲线问题用定义去解决比较方便.如本题,设|PF 1|=r 1,|PF 2|=r 2,则S =21r 1r 2sin2θ.若能消去r 1r 2,问题即获解决.|PF 1|=r 1,|PF 2|=r 2, 则S =21r 1r 2sin2θ,又|F 1F 2|=2c , 由余弦定理有(2c )2=r 12+r 22-2r 1r 2cos2θ=(r 1+r 2)2-2r 1r 2-2r 1r 2cos2θ=(2a )2-2r 1r 2(1+cos2θ),于是2r 1r 2(1+cos2θ)=4a 2-4c 2=4b 2.所以r 1r 2=θ2cos 122+b .这样即有S =21·θ2cos 122+b sin2θ=b 2θθθ2cos 2cos sin 2=b 2t an θ.评述:解与△PF 1F 2(P 为椭圆上的点)有关的问题,常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并结合|PF 1|+|PF 2|=2a 来解决.特别提示我们设想点P 在E 上由A 向B 运动,由于△PF 1F 2的底边F 1F 2为定长,而高逐渐变大,故此时S 逐渐变大.所以当P 运动到点B 时S 取得最大值.由于b 2为常数,所以t an θ逐渐变大.因2θ为三角形内角,故2θ∈(0,π),θ∈(0,2π).这样,θ也逐渐变大,当P 运动到B 时,∠F 1PF 2取得最大值.故本题可引申为求最值问题,读者不妨一试.【例3】 若椭圆ax 2+by 2=1与直线x +y =1交于A 、B 两点,M 为AB 的中点,直线OM (O 为原点)的斜率为22,且OA ⊥OB ,求椭圆的方程. 剖析:欲求椭圆方程,需求a 、b ,为此需要得到关于a 、b 的两个方程,由OM 的斜率为22.OA ⊥OB ,易得a 、b 的两个方程. 解:设A (x 1,y 1),B (x 2,y 2),M (221x x +,221y y +).x +y =1, ax 2+by 2=1,∴221x x +=b a b +,221y y +=1-221x x +=b a a+. ∴M (b a b +,b a a+).∵k OM =22,∴b =2a .①∵OA ⊥OB ,∴11x y ·22x y=-1. ∴x 1x 2+y 1y 2=0. ∵x 1x 2=ba b +-1,y 1y 2=(1-x 1)(1-x 2), ∴y 1y 2=1-(x 1+x 2)+x 1x 2由 ∴(a +b )x 2-2bx +b -1=0.=1-b a b +2+b a b +-1=b a a +-1. ∴b a b +-1+ba a +-1=0. ∴a +b =2.②由①②得a =2(2-1),b =22(2-1). ∴所求方程为2(2-1)x 2+22(2-1)y 2=1.评述:直线与椭圆相交的问题,通常采取设而不求,即设出A (x 1,y 1),B (x 2,y 2),但不是真的求出x 1、y 1、x 2、y 2,而是借助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来解决问题.由OA ⊥OB 得x 1x 2+y 1y 2=0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闯关训练 夯实基础1. 椭圆42x +y 2=1的两个焦点为F 1、F 2,过F 1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一个交点为P ,则|2PF |等于A.23 B. 3 C.27D.4 解法一:(如下图)设椭圆的右焦点为F 1,左焦点为F 2,过F 1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椭圆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 .4,∴a =2,b =1,c =3. ∴F 1(3,0).设P (3,y P )代入42x +y 2=1,得y P =21,∴P (3,21),|PF 1|=21.又∵|PF 2|+|PF 1|=2a =4, ∴|PF 2|=4-|PF 1|=4-21=27.解法二:椭圆的左准线方程为x =-c a 2=-334.∵|)334(3|||2--PF =e =23,∴|PF 2|=27. 解法三:由解法一得P (3,21), 又F 2(-3,0),∴|PF 2|=22)021()]3(3[-+--=27. 答案:C评述:解法一和解法三为基本解法.解法二使用第二定义甚为巧妙. 2. 设F 1、F 2为椭圆的两个焦点,以F 2为圆心作圆F 2,已知圆F 2经过椭圆的中心,且与椭圆相交于M 点,若直线MF 1恰与圆F 2相切,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 为A. 3-1B.2-3C.22D.23解析:易知圆F 2的半径为c ,(2a -c )2+c 2=4c 2,(a c )2+2(a c )-2=0,ac =3-1.答案:A3. 椭圆252x +92y =1的离心率是____________,准线方程是____________.解析:由椭圆方程可得a =5,b =3,c =4,e =54,准线方程为x =±452=±425.答案:54x =±4254.已知P 是椭圆22a x +22by =1(a >b >0)上任意一点,P 与两焦点连线互相垂直,且P 到两准线距离分别为6、12,则椭圆方程为____________.解析:利用椭圆的两个定义结合勾股定理来求.答案:452x +202y =15.椭圆对称轴在坐标轴上,短轴的一个端点与两个焦点构成一个正三角形,焦点到椭圆上的点的最短距离是3,求这个椭圆方程.解:由题设条件可知a =2c ,b =3c ,又a -c =3,解得a 2=12,b 2=9.∴所求椭圆的方程是122x +92y =1或92x +122y =1.6.直线l 过点M (1,1),与椭圆42x +32y =1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中点为M ,试求直线l 的方程.解:设A (x 1,y 1)、B (x 2,y 2),则421x +321y =1,①422x +322y =1.② ①-②,得4))((2121x x x x +-+3))((2121y y y y +-=0.∴2121x x y y --=-43·2121y y x x ++. 又∵M 为AB 中点, ∴x 1+x 2=2,y 1+y 2=2. ∴直线l 的斜率为-43.∴直线l 的方程为y -1=-43(x -1), 即3x +4y -7=0. 培养能力7.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 ,焦点在坐标轴上,直线y =x +1与椭圆相交于点P 和点Q ,且OP ⊥OQ ,|PQ |=210,求椭圆方程. 解:设椭圆方程为mx 2+ny 2=1(m >0,n >0), 设P (x 1,y 1),Q (x 2,y 2),解方程组y =x +1, mx 2+ny 2=1.消去y ,整理得(m +n )x 2+2nx +n -1=0.Δ=4n 2-4(m +n )(n -1)>0,即m +n -mn >0,OP ⊥OQ ⇒x 1x 2+y 1y 2=0,即x 1x 2+(x 1+1)(x 2+1)=0,2x 1x 2+(x 1+x 2)+1=0,∴n m n +-)1(2-nm n-2+1=0. ∴m +n =2. ①由弦长公式得2·2)()(4n m mn n m +-+=(210)2,将m +n =2代入,得m ·n =43. ②m =21, m =23,n =23 n =21. ∴椭圆方程为22x +23y 2=1或23x 2+22y =1.8. 设x 、y ∈R ,i 、j 为直角坐标平面内x 、y 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若向量a =x i +(y +2)j ,b =x i +(y -2)j ,且|a |+|b |=8.(1)求点M (x ,y )的轨迹C 的方程.(2)过点(0,3)作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设OP =OA +OB ,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 ,使得四边形OAPB 是矩形?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1)解法一:∵a =x i +(y +2)j ,b =x i +(y -2)j ,且|a |+|b |=8, ∴点M (x ,y )到两个定点F 1(0,-2),F 2(0,2)的距离之和为8.∴轨迹C 为以F 1、F 2为焦点的椭圆,方程为122x +162y =1.解法二:由题知,22)2(++y x +22)2(-+y x =8, 移项,得22)2(++y x =8-22)2(-+y x , 两边平方,得x 2+(y +2)2=x 2+(y -2)2-1622)2(-+y x +64, 整理,得222)2(-+y x =8-y ,两边平方,得4[x 2+(y -2)2]=(8-y )2,展开,整理得122x +162y =1.(2)∵l 过y 轴上的点(0,3),若直线l 是y 轴,则A 、B 两点是椭圆的顶点.解①②得 或∵OP =OA +OB =0,∴P 与O 重合,与四边形OAPB 是矩形矛盾.∴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l 方程为y =kx +3,A (x 1,y 1),B (x 2,y 2),y =kx +3,122x +162y =1, (-21)>0恒成立,且x 1+x 2=-23418k k +,x 1x 2=-23421k+. ∵=+,∴四边形OAPB 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线l ,使得四边形OAPB 是矩形,则OA ⊥OB ,即·=0.∵=(x 1,y 1),=(x 2,y 2), ∴OA ·OB =x 1x 2+y 1y 2=0, 即(1+k 2)x 1x 2+3k (x 1+x 2)+9=0, 即(1+k 2)·(-23421k +)+3k ·(-23418k k +)+9=0,即k 2=165,得k =±45.∴存在直线l :y =±45x +3,使得四边形OAPB 是矩形. 探究创新9.已知常数a >0,在矩形ABCD 中,AB =4,BC =4a , O 为AB 的中点,点E 、F 、G 分别在BC 、CD 、DA 上移动,且BC BE =CD CF =DADG,P 为GE 与OF 的交点(如下图).问是否存在两个定点,使P 到这两点的距离的和为定值?若存在,求出这两点的坐标及此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y分析:根据题设条件首先求出P 点坐标满足的方程,据此可判断是否存在两点,使得点P 到两定点距离的和为定值.解:按题意,有A (-2,0),B (2,0),C (2,4a ),D (-2,4a ). 设BC BE =CD CF =DADG=k (0≤k ≤1), 由消y 得(4+3k 2)x 2+18kx -21=0.此时,Δ=(18k 2)-4(4+3k 2)由此有E (2,4ak ),F (2-4k ,4a ),G (-2,4a -4ak ). 直线OF 的方程为2ax +(2k -1)y =0.①直线GE 的方程为-a (2k -1)x +y -2a =0.②由①②消去参数k ,得点P (x ,y )满足方程2a 2x 2+y 2-2ay =0.整理得212x +22)(a a y -=1.当a 2=21时,点P 的轨迹为圆弧,所以不存在符合题意的两点.当a 2≠21时,点P 的轨迹为椭圆的一部分,点P 到该椭圆焦点的距离的和为定长.当a 2<21时,点P 到椭圆两个焦点(-221a -,a ),(221a -,a )的距离之和为定值2.当a 2>21时,点P 到椭圆两个焦点(0,a -212-a ),(0,a +212-a )的距离之和为定值2a .评注: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已知条件求轨迹的方法,椭圆的方程和性质,利用方程判定曲线的性质,曲线与方程关系等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综合解题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蕴涵着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构造法.●思悟小结1.椭圆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尤其是第二定义,如果运用恰当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关于求焦半径的问题).2.要明确参数a 、b 、c 、e 的相互关系、几何意义及与一些概念的联系.灵活运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使问题顺利解决.3.椭圆参数的几何意义,如下图所示: (1)|PF 1|+|PF 2|=2a ,||||11PM PF =||||22PM PF =e ;(2)|A 1F 1|=|A 2F 2|=a -c ,|A 1F 2|=|A 2F 1|=a +c ; (3)|BF 2|=|BF 1|=a ,|OF 1|=|OF 2|=c ;(4)|F 1K 1|=|F 2K 2|=p =cb 2,|PM 2|+|PM 1|=ca 22.本节的重点是椭圆的定义、方程、几何性质.难点是理解参数a 、b 、c 、e 的关系,及利用第二定义解决问题,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的思想,等价转化的运用.为此建议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1)椭圆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三角形OF 1B 2(如下图),它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易见c 2=a 2-b 2,且若记∠OF 1B 2=θ,则cos θ=ac=e .上,它与坐标系无关,而坐标系是研究的手段.实际上,人们研究圆锥曲线的记录早于笛卡儿发明坐标系,从而椭圆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并不依赖于坐标系,这些性质不因坐标系的选择而改变.例如上述的△OF 1B 2、公式cos θ=e 等,均不因坐标系的改变而改变.(3)椭圆的定义中应注意常数大于|F 1F 2|.因为当平面内的动点与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等于|F 1F 2|时,其动点轨迹就是线段F 1F 2;当平面内的动点与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小于|F 1F 2|时,其轨迹不存在.(4)椭圆标准方程中两个参数a 和b 确定了椭圆的形状和大小.两种标准方程中,总有a >b >0;椭圆的焦点位置决定标准方程的类型;a 、b 、c 的关系是c 2=a 2-b 2;在方程Ax 2+By 2=C 中,只要A 、B 、C 同号,就是椭圆方程.(5)当题目中出现椭圆上的点与焦点的距离,焦点弦长相关时,常利用椭圆的第二定义,转化为点到准线的距离来研究,即正确应用焦半径公式.(6)使用椭圆的第二定义时,一定要注意动点P 到焦点的距离与对应准线距离之比为常数e .若使用的焦点与准线不是对应的,则上述之比就不再是常数了.拓展题例【例1】 如下图,已知△OFQ 的面积为S ,且OF ·=1.(1)若2<S <2,求向量OF 与FQ 的夹角θ的取值范围;(2)设||=c (c ≥2),S =43c ,若以O 为中心,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经过点Q ,当||取最小值时,求椭圆的方程.解:(1)由已知,得|||sin (π-θ)=S , FQ |cos θ=1. ∴t an θ=2S .∵21<S <2,∴1<t an θ<4.则4π<θ<arc t an4. (2)以O 为原点,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椭圆方程为22a x +22by =1(a >b >0),Q (x ,y ).=(c ,0),则=(x -c ,y ).∵21||·y =43c ,∴y =23.又∵·=c (x -c )=1,∴x =c +c1. 则|OQ |=22y x +=49)1(2++cc (c ≥2).可以证明:当c ≥2时,函数t =c +c1为增函数, ∴当c =2时, ||min =49)212(2++=234, 此时Q (25,23).将Q 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2425a +249b =1, a 2=10, a 2-b 2=4. b 2=6.∴椭圆方程为102x +62y =1.【例2】 已知某椭圆的焦点是F 1(-4,0)、F 2(4,0),过点F 2,并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为B ,且|F 1B |+|F 2B |=10.椭圆上不同的两点A (x 1,y 1)、C (x 2,y 2)满足条件:|F 2A |、|F 2B |、|F 2C |成等差数列.(1)求该椭圆的方程; (2)求弦AC 中点的横坐标;(3)设弦AC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 =kx +m ,求m 的取值范围.2a =|F 1B |+|F 2B |=10,得a =5.又c =4, 所以b =22c a -=3.故椭圆方程为252x +92y =1.(2)解:由点B (4,y B )在椭圆上,得|F 2B |=|y B |=59.方法一:因为椭圆右准线方程为x =425,离心率为54.根据椭圆定义,有|F 2A |=54(425-x 1),|F 2C |=54(425-x 2).由|F 2A |、|F 2B |、|F 2C |成等差数列,得54(425-x 1)+54(425-x 2)=2×59. 得解得由此得出x 1+x 2=8. 设弦AC 的中点为P (x 0,y 0), 则x 0=221x x +=28=4. 方法二:由|F 2A |、|F 2B |、|F 2C |成等差数列,得2121)4(y x +-+2222)4(y x +-=2×59,①由A (x 1,y 1)在椭圆252x +92y =1上,得y 12=259(25-x 12),所以2121)4(y x +- =)25(25916821121x x x -++- =21)545(x -=51(25-4x 1).②同理可得2222)4(y x +-=51(25-4x 2).③将②③代入①式,得51(25-4x 1)+51(25-4x 2)=518. 所以x 1+x 2=8.设弦AC 的中点为P (x 0,y 0), 则x 0=221x x +=28=4. (3)解法一:由A (x 1,y 1),C (x 2,y 2)在椭圆上,得 9x 12+25y 12=9×25,④9x 22+25y 22=9×25.⑤由④-⑤得9(x 12-x 22)+25(y 12-y 22)=0, 即9(221x x +)+25(221y y +)(2121x x y y --)=0(x 1≠x 2).将221x x +=x 0=4,221y y +=y 0,2121x x y y --=-k1(k ≠0)代入上式,得9×4+25y 0(-k1)=0(k ≠0). 由上式得k =3625y 0(当k =0时也成立). 由点P (4,y 0)在弦AC 的垂直平分线上,得y 0=4k +m , 所以m =y 0-4k =y 0-925y 0=-916y 0.由P (4,y 0)在线段BB ′(B ′与B 关于x 轴对称)的内部,得-59<y 0<59. 所以-516<m <516. 评述:在推导过程中,未写明“x 1≠x 2”“k ≠0”“k =0时也成立”及把结论写为“-516≤m ≤516”也可以. 解法二:因为弦AC 的中点为P (4,y 0), 所以直线AC 的方程为y -y 0=-k1(x -4)(k ≠0).⑥将⑥代入椭圆方程252x +92y =1,得(9k 2+25)x 2-50(ky 0+4)x +25(ky 0+4)2-25×9k 2=0. 所以x 1+x 2=259)4(5020++k ky =8.解得k =3625y 0(当k =0时也成立). 以下步骤同解法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