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碑帖名品》各品种版本
历代碑刻论著目录
历代碑刻论著目录自己做的,也许很不全,希望能抛砖引玉,呵呵。
碑刻目录1.《水经注碑录》,施蛰存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2.《集古录跋尾》10卷,宋欧阳修撰,四部丛刊全集本四部备要•集部本,1936年。
3.《金石录校证》,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
4.《金石学录》4卷(万有文库),清李遇孙辑,商务印书馆,1939年。
5.《石刻铺叙》2卷,附录1卷,宋曾宏父撰,知不足斋丛书本,1921年。
6.《宝刻丛编》20卷,宋陈思编辑,现存道光末吴士劳刻本和光绪十四年(1887)陆氏十万卷楼刻本。
丛书集成•艺术类本,1937年。
7.《宝刻类编》8卷,宋阙名撰,丛书集成初编•艺术类本,1936年。
8.《石墨镌华》8卷,附录2卷,明赵崡撰,学古斋金石丛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艺术类本,1936年。
9.《金石古文》14卷,明杨慎辑,丛书集成初编•艺术类本,1936年。
10.《天下金石志》15卷,明于奕正撰,顾氏金石舆地丛书本,1929年。
11.《金石史》2卷,明郭宗昌撰,知不足斋丛书本,1921年。
12.《苍润轩碑跋纪》1卷,明盛时泰著,神州国光社影印魏稼孙手校本,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本,1929年。
13.《金石文字记》6卷,补遗1卷,清顾炎武撰,潘耒补遗,顾亭林先生遗书本,1906年。
14.《碑薮》1卷,明陈鉴撰,邈园丛书本,1936年。
15.《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6卷,清朱彝尊著,翠琅玕馆丛书本,1916年。
16.《观妙斋金石文考》16卷,清李光瑛撰,雍正七年(1729)自刻本。
17.《庚子消夏记》8卷,清孙承泽著,风雨楼丛书本,1911年。
18.《复初斋文集》35卷,清翁方纲撰,光绪三年(1877)刻本。
19.《诸城王氏金石丛书提要》1卷,王维朴述,盉庵铅印本,1930年。
20.《东洲草堂金石跋》5卷,清何绍基著,西泠印社聚珍本,1921年。
21.《东洲草堂金石诗》1卷,清何绍基著,西泠印社聚珍本,1921年。
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古籍碑帖
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古籍碑帖20年前作者不经意地推开了一扇门,那是一扇已经尘封了数十年的上海图书馆备用书库的门,门里是堆积如山的碑帖拓本。
没曾想这一推,竟然打开了一个碑帖世界的“敦煌藏经洞”,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黄卷青灯岁月。
▌上海图书馆收藏碑帖的三大来源上海图书馆藏有25万件碑帖拓片,其中能够称为善本者约有3000余件,可谓百里挑一;能够达到国家一二级文物标准者约有300余件,堪称千里挑一。
▌龙藏寺碑最早拓本馆藏3000余件善本碑帖的主要来源有三:一是194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接收以前华东六省敌伪之藏品。
二是20世纪50 年代知识阶层、社会贤达积极参与“化私为公”运动,纷纷捐赠或有偿转让个人收藏之精品。
以上两项碑帖藏品当年转归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由于更多地考虑到碑帖所具有的文献属性,故最终将其调拨至上海图书馆作永久保藏。
三是20世纪50年代的全市古旧书店公私合营过程中集中上报的精品,最后通过赎买购入上海图书馆。
彼时之碑帖如同其他文物一样,在政权的交替进程中,国宝级藏品基本完成了国有化的目标。
▌龙藏寺碑拓本之莫友芝题跋上海图书馆的善本碑帖收藏是与上海当时的历史、文化、经济地位相匹配的。
馆藏的善本碑帖几乎涵盖了所有旧时的碑帖收藏大家,远的不说,仅就清末民国的藏家就有:翁同龢、沈树镛、赵烈文、杨守敬、缪荃孙、吴大澂、吴昌硕、王瓘、张祖翼、叶昌炽、盛昱、吴郁生、费念慈、端方、莫棠、周大烈、龚心钊、张伯英、褚德彝、陈景陶、高时丰、叶恭绰、吴湖帆、蒋祖诒等等。
今日我们念及以上诸家,除了叹服于他们的鉴藏智慧外,还要感恩他们的递藏行为,使得大批文化瑰宝得以流传至今,他们的姓名和他们的藏品一同入藏上海图书馆,同时也被写进永恒的人类文化史册。
▌上海图书馆收藏碑帖的四大亮点上海图书馆馆藏碑帖浩如烟海,应有尽有,收藏品种几乎囊括了整部“中国碑刻史”。
其数量之丰富,质量之高超,堪称“碑帖博物馆”。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大亮点:一、法帖拓本质量之高,举世无双。
走向回归的文物社——文物出版社“历代碑帖法书萃编”(一)
⾛向回归的⽂物社——⽂物出版社“历代碑帖法书萃编”(⼀)- 选题与选本:9分- 素材与印刷:8.5分- 编辑与装帧:9分- 特别加减分:版权材料平价原⾊精印+0.1分印象总评:8.9分在技术性打分之余,我更想庆祝⼀下那个我们曾经如此熟悉⽽亲近的⽂物社的回归。
上书画社已经通过⼤红袍名品系列完成了新时代重⽣,之后更以“铭刻”、上博等系列向多样化展开触⾓,⽽我们在⽂物社近年的动作⾥也慢慢咂出了变化的味道:经典的“历代碑帖法书选”不断有新修订版上架,图版持续优化中;从张猛龙开始的碑拓对照本不仅宣告了“2.0时代”的到来,⽽且传奇很可能会有续篇;然后,就是低调地三弹连发让新系列“历代碑帖法书萃编”成为事实,也让我们这些陈年铁粉都不⼤不⼩地吃了⼀惊。
回归当然不是回到原点,⽽是在新时代找到“新长征”的道路,那个曾经给我们展现过极致珂罗印本之美的⽂物社,那个⽤最长寿的法书选系列成为⼴⼤教化主的⽂物社,我们所期待的是那个“他”的王者归来。
初初看到砖塔铭册上“历代碑帖法书萃编”的名字,还不敢确定这是不是⼀个可以赋予期待的系列,待三本⼀⼀⾯世,才慢慢归纳出些“萃编”的特点:⼀、跨藏馆的版权原⾊素材⼆、为临习⽽设计的形式:⼤16开本,微涂层纸,可展平的脱脊上线装三、平价我想,这已经具备了在新时代成功的关键要素组合。
《唐王居⼠砖塔铭》底本时代:4星半出版稀缺:4星底本质量:4星半素材质量:4星半装帧形式肯定是本系列的⼀⼤核⼼亮点,锁线⽽脱脊,令具有厚度的书册能随时平展不需⼿扶,我想这⼀定是同样写字的⼈才做得出的设计,实际使⽤效果超过⼆⽞中国法书选的标志性“线+胶”模式。
⼤16开本受到很多临帖⽤户的坚定追捧,虽然空间的限制让⼀些部分难以全括(⽐如裱边),⽽且以“字帖”概念为核⼼使得很多较空⽩的页⾯不得不精简,但编辑还是尽量将各种藏本元素提炼出来紧凑呈现,包括全部题签题跋,与⽂物社经典系列多只印拓芯相⽐,可以说是很全的配置了。
碑帖珍本欣赏
原石久佚
上海图书馆藏旧拓本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唐拓本
孟法师碑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
碑石久佚
日本三井听冰阁藏唐拓孤本
王居士砖塔铭
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
上海图书馆藏初拓本
道因法师碑
龙朔三年(公元663年)
西安碑林
故宫博物院藏拓本
句容县令岑植德政碑
唐景龙二年(公元708年)
原石久佚
上海图书馆藏宋拓孤本
大智禅师碑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
西安碑林
北京图书馆藏拓本
多宝塔感应碑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
西安碑林
首都博物馆藏北宋拓本
故宫博物院藏拓本
争座位帖
庆德二年(公元764年)
西安碑林
故宫博物院藏本
上海图书馆藏南宋长安拓本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
西安碑林
中国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博物馆藏拓本
内府所刻原石早佚
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本
鼎帖
宋绍兴十一年(1142年)
上海图书馆藏宋拓本
宝晋斋法帖
宋咸淳四年(1268年)
上海图书馆藏宋拓本
《宝晋斋法帖》十二月帖
宋咸淳四年(1268年)
上海市图书馆藏宋拓本
郁孤台法帖
宋绍定元年(1288年)
上海图书馆藏宋拓本
凤墅帖
宋嘉熙、淳佑间(1237至1252年)
上海图书馆藏宋拓本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颂"字未损本
元显俊墓志
北魏延昌二年(公元513年)
南京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藏整纸拓本(局部)
元珍墓志
北魏延昌三年(公元514年)
谈《石门颂》拓片的版本问题
2018. 增刊
研究与探索
表二
谈《石门颂》拓片的版本问题
不同版本《石门颂》损泐情况比较
怡庐旧藏本
精讲》之“春”
“倾”
“兴”
“听”
“叹”字[9]、
《古代
张廷济旧藏本
名 碑 名 帖 临 写 —— 石 门 颂 临 写》之“ 书 ”
“倾”
“ 听”
“ 偏”
“ 叹”字[10]、
《章祖安临〈石门
“泽有所注”之
颂〉》之“书”
2018. 增刊
谈《石门颂》拓片的版本问题
研究与探索
谈《石门颂》拓片的版本问题*
韩建识
(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北京 100007)
【关键词】
《石门颂》拓本;剜改;
明代精拓本
【摘
要】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收藏的《石门颂》拓本,历经藉书园、徐焯和怡庐收藏。经过与其他拓
本比较,发现多数《石门颂》拓本存在后人剜改的情况,而其他拓本中有多处损泐地方在本拓本中并未出现,表
字,
“世世叹诵”之“叹”字,等等,张廷济旧藏
号林汲山人,山东历城人。乾隆三十六年
本明显经过了剜改(表一)。笔者所见现已公
(1771)进士,与邵晋涵同修四库全书,改翰林
开出版的其他《石门颂》拓本也都经过了后人
院庶吉士,授编修。家藏图书极富,约桂馥买
剜改,如《永宣金石——古代碑帖拓本选粹》
田设“藉书园”,聚书其中,积古今书籍 10 万
馆图文典籍与金石拓片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凸
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初即开设的图书馆可
显了博物馆内图文典籍的重要性,而故宫博
谓是中国第一个博物馆系统下的图书馆,同
物院图书馆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发展历程的一
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
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是一部收集了上海博物馆珍贵的碑帖文物,以及这些文物的详细介绍与解析的丛书。
该丛刊以其卓越的学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备受学界和收藏家的关注。
这部丛刊分为十个分册,收录了从秦汉至清朝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碑刻、金石、书法等重要文物,如《玄武门石经》等。
每一分册包含了精美的图片、详细的文字描述和专业的学术解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文物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这本丛刊的编写者和研究者来自于上海博物馆内部的优秀学术团队。
他们以其专业的知识和扎实的学术水平,为读者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学术观点与解析。
同时,这些学者们对于文物的保护、研究、展览等方面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使得这些文物以最佳状态呈现于世人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丛刊的出版也为中国书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丛刊中收录的书法作品,不但展示了历代书法家的不同艺术风格,也为当代书法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使得中国书法艺术能够在当今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作为一项艺术文化的瑰宝,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不仅仅是一部学术丛书,更是国家文化遗产的宝贵珍品。
阅读这本丛刊,不仅能够领略历史的足迹和文物的魅力,也能够深刻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卓越独特。
在这样一个多元且充满挑战的时代,珍视和传承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总之,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是一本兼具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珍藏书目。
它记录了历史与艺术的交汇,为我们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深厚内涵。
读者透过这部丛刊,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爱护中国文化,也能够在其独特魅力的影响下,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中国书法、金石等文化遗产,为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辑《书法中国文献光盘》目录(总目录、详细目录)
第二辑《书法中国文献光盘》目录(总16张DVD光盘)·总目录02-01 续补《历代书法研究文献》3-102-02 续补《历代书法研究文献》3-202-03 续补《历代书法研究文献》3-302-04 《中国书法全集》51册02-05 中国书法学研究文献02-06 中国金石学研究文献02-07 中国书画研究文献02-08 中国绘画•美术•艺术研究文献02-09 中国考古学研究文献02-10 中国字典萃编02-11 中国辞典/词典萃编02-12 中国文化辞典/词典萃编02-13 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学术文献02-14 章太炎•黄侃•鲁迅学术文献02-15 《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第1-100册)02-16 《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第101-200册)·详细目录01续补《历代书法研究文献》(三之一)目录--------------------------------------------------------------------------------◆01先秦◆甲骨文甲骨文字簡化現象研究(2003台灣大國教碩)北京图书馆藏甲骨文书籍提要.pdf朱歧祥《殷墟甲骨文字通释稿》台北文史哲1989.pdf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3册中华书局1988.pdf王宇信《甲骨学简论》(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pdf王明阁:甲骨学初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pdf甲骨文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州古籍1992.pdf甲骨文通检第5册《田猎》饶宗颐主编香港中文大学.pdf甲骨文集联书法篆刻专集刘兴隆编.pdf陈炜湛《甲骨文简论》上海古籍1987.pdf◆简牍◆郭店楚墓竹简书法探析5册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硏究续编.pdf史树青《长沙仰天湖出土楚简研究》群联出版社1955.pdf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pdf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djvu◆综合侯马盟书文物1976.pdf信阳楚墓中国甲野考古报告集-考古学专刊丁种第三十号文物1986.pdf 商承祚等《先秦货币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3(封皮是错的).pdf施谢捷《吴越文字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pdf楚汉简帛书典湖南美术1998.pdf楚系简帛文字编.滕壬生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pdf楚风墨迹上海书画2003.pdf胡澱咸《甲骨文金文释林》安徽人民2006.pdf蔡运章《甲骨金文与古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PDF郑良树《竹简帛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2.pdf郭沫若《商周古文字类纂》文物.pdf阎根齐主编《芒钖山西汉梁王墓地》文物2001.pdf◆金文◆商承祚商承祚《古代彝器伪字研究》.pdf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_中国文物学会等编_文物出版社2003.pdf商承祚:古代彝器伪字研究金陵学报抽印本1934.djvu商承祚:长沙古物闻见记·续记中华书局1996.pdf◆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台湾大通书局1973《商周彝器通考》.txt商周彝器通考上册.pdf商周彝器通考下册.pdf商周彝器通考下册补.pdf◆殷周金文集成18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华书局影印1984殷周金文集成引得.pdf殷周金文集成釋文06-01.pdf◆金文诂林15册周法高主编,张日升、徐芷仪、林洁明编纂香港中文大学1974《金文诂林》15册周法高主编,张日升、徐芷仪、林洁明编纂香港中文大学1974.pdf 《金文诂林》目录等.pdf李孝定《金文诂林读后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文研究所专刊之八十台湾中研史语所1982.pdf北京图书馆藏青铜器铭文拓本选编文物出版社.djvu流散美国的晋式青铜器.pdf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6卷金文丛考补录.pdf《续补历代书法研究文献》说明.txt02续补《历代书法研究文献》(三之二)目录-------------------------------------历代书法研究文献补0202秦汉两汉金石文选评注.djvu高敏《云梦秦简初探》(增订本)河南人民1981.pdf河南新郑汉代画像砖_薜文灿刘松根_上海书画1993.pdf贾庆超《武氏祠汉画石刻考评》山东大学1993.pdf李零: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中华书局1985.pdf 8.37 MB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科学出版社1997.pdf 26.85 MB马衡《汉石经集存》台湾艺文印书馆1976年.pdf 159.71 MB南阳汉代画像石刻_续编_闪修山李陈广_上海人民美术1988.pdf 46.67 MB钱剑夫《秦汉货币史稿》.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6.pdf 15.39 MB饶宗颐、李均明《新莽简辑证》补资治通鉴史料长编稿系列新文丰1995.djvu 5.00 MB石经考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汉石经残字考魏三体石经遗字考b.djvu 7.09 MB孙慰祖、徐谷富《秦汉金文汇编》上海书店1997.pdf 37.95 MB王志沂:关中汉唐存碑跋.djvu 7.56 MB袁维春《秦汉碑述》北京工艺美术1990.pdf 128.88 MB张延焕《汉碑古字通训》北京图书馆2003.pdf 4.79 MB陈文豪《二十世纪出土秦汉简帛概述》二十世紀出土秦汉简帛概述.pdf 484.84 KB陈文豪《二十世纪出土秦汉简帛概述》.doc 78.00 KB敦煌汉简(0 folders, 2 files, 4.51 MB, 4.51 MB in total.)敦煌汉简释文.甘肃人民1991.lnk 830 bytes饶宗颐、李均明《敦煌汉简编年考证》补资治通鉴史料长编稿系列新文丰1995.djvu居延汉简劳干《居延汉简考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0.pdf 9.53 MB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pdf 2.01 MB居延汉简甲乙编上册考古学专刊乙种第十六号中华书局1980.pdf 382.42 MB居延汉简甲乙编下册考古学专刊乙种第十六号中华书局1980.pdf 17.51 MB居延汉简释文合校2册.秦汉魏晋出土文献文物1987.pdf 11.76 MB李天虹著. 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 科学出版社, 2003.pdf 8.33 MB薛英群等注. 居延新简释粹. 兰州大学出版社, 1988.pdf 3.06 MB薛英群著. 居延汉简通论. 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1.pdf 12.75 MB历代碑刻文字拓本-汉代碑刻文字拓本历代碑刻文字拓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藏汉代碑刻文字拓本.djvu 131.80 MB历代碑刻文字拓本-汉代碑刻文字拓本目录.pdf 90.33 KB陇文化丛书竹木春秋——甘肃秦汉简牍周秦汉瓦当安立华编著:齐国瓦当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pdf 22.09 MB傅嘉仪编:秦汉瓦当(陕西旅游出版社 1999.pdf 197.17 MB韩天衡主编:古瓦当文编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发行1996.PDF 47.76 MB汉代瓦当书法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3.pdf 1.26 MB华非:中国古代瓦当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pdf 41.11 MB眉县秦汉瓦当图录_ 刘怀君王力军_三秦出版社2002.pdf 22.27 MB陕西古代美术巡礼-秦汉瓦当西安美术出版社.pdf 13.00 MB瓦当.doc 29.50 KB新编秦汉瓦当图录三秦1987.pdf 133.89 MB张文彬著:新中国出土瓦当集录·甘泉宫卷(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8.pdf 56.12 MB张文彬著:新中国出土瓦当集录·齐临淄卷(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9年.pdf 68.91 MB赵丛苍编:古代瓦当(中国文物序列中国书店出版社 1997.pdf 37.27 MB周秦汉瓦当_徐锡台楼宇栋等_文物出版社1988.pdf 39.24 MB朱思红陈根远著:屋檐上的艺术——中国古代瓦当(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8.pdf03魏晋南北朝(1 folders, 5 files, 52.66 MB, 99.61 MB in total.)华人德《六朝书法》上海书画2003.djvu 11.85 MB历代碑刻文字拓本-南北朝碑刻文字拓本目录.pdf 310.92 KB罗维明著. 中古墓志词语研究.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pdf 1.86 MB重校精印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晉郭璞《郭弘農集》、晉王羲之《王右軍集》掃葉山房.djvu重校精印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晉王右軍集晉王羲之掃葉山房.djvu 17.91 MB历代碑刻文字拓本-魏晋碑刻文字拓本(0 folders, 2 files, 46.95 MB, 46.95 MB in total.) 历代碑刻文字拓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魏晋碑刻文字拓本.djvu 46.88 MB 历代碑刻文字拓本-魏晋碑刻文字拓本目录.pdf 72.55 KB04隋唐05历代碑刻文字拓本-唐代碑刻文字拓本目录.pdf 469.63 KB陈尚君:唐代石刻文献的重要收获--评《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特辑》.pdf怀素自叙帖书法析解.djvu 11.00 MB牛致功: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 2002.pdf 54.22 MB气贺泽保规《新版唐代墓志所在总和目录》明治大学文学部东洋室2004.pdf 24.20 MB施安昌《唐代石刻篆文》紫禁城1987.pdf 82.44 MB唐代碑刻文字拓本目录.pdf 469.63 KB唐瘿陶令李怀仁德政碑一卷清莫友芝手跋独山莫氏.pdf 88.44 KB虞世南《虞秘监集》(《四明丛书》本).djvu 6.10 MB朱建新:孙过庭《书谱》笺证中华书局1963.djvu 9.26 MB历代碑刻文字拓本-隋代碑刻文字拓本(0 folders, 2 files, 74.37 MB, 74.37 MB in total.) 历代碑刻文字拓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隋代碑刻文字拓本.djvu 74.24 MB历代碑刻文字拓本-隋代碑刻文字拓本目录.pdf 127.63 KB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总9辑三秦出版社1994-2007《全唐文补遗》总目录.doc 482.00 KB陈尚君:唐代石刻文献的重要收获--评《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特辑》.pdf全唐文补遗第1辑.pdf 36.85 MB全唐文补遗第2辑.pdf 44.74 MB全唐文补遗第3辑.pdf 38.96 MB全唐文补遗第4辑.pdf 37.25 MB全唐文补遗第5辑.pdf 32.56 MB全唐文补遗第6辑.pdf 35.90 MB全唐文补遗第7辑.pdf 35.97 MB全唐文补遗.txt 625 bytes全唐文补遗第8辑(千唐志斋新藏专辑).pdf 33.06 MB颜真卿朱海良《颜书概论》(颜真卿)江苏古籍1987.pdf 4.51 MB颜真卿《颜鲁公集》(四部备要) 中华书局.djvu 35.07 MB颜真卿(评传)志.exe 1.29 MB颜真卿评传.pdf 11.68 MB颜真卿志.DOC 361.50 KB颜真卿资料.doc 354.00 KB05五代、宋、辽、金历代碑刻文字拓本-宋辽金碑刻文字拓本目录.pdf 284.41 KB罗春《[辽代书法与墓志》. 辽宁画报出版社, 2002.djvu 43.29 MB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1995.pdf 21.38 MB历代碑刻文字拓本-五代碑刻文字拓本(0 folders, 2 files, 40.26 MB, 40.26 MB in total.) 历代碑刻文字拓本-五代碑刻文字拓本目录.pdf 80.79 KB历代碑刻文字拓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五代碑刻文字拓本.djvu 40.18 MB 06元历代碑刻文字拓本-元代碑刻文字拓本目录.pdf 187.85 KB赵孟頫赵孟頫《松雪斋集》四库本.djvu 4.53 MB赵孟頫集任道斌校点浙江古籍.djvu 15.32 MB赵孟頫书法全集.pdf 1.84 MB07明倪元璐年谱《年谱丛刊》本清倪会鼎撰、李尚英点校中华书局1994.pdf 4.77 MB陈麦青《祝允明年谱》(《新编明人年谱丛刊》本)复旦大学1996.pdf 6.16 MB历代碑刻文字拓本-明代碑刻文字拓本目录.pdf 283.88 KB董其昌黄惇《董其昌书法论注》江苏美术.pdf 5.25 MB画禅室随笔《画禅室随笔》.pdf 734.59 KB《画禅室随笔》明·董其昌.txt 81.94 KB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屠友祥校注江苏教育出版社.pdf 34.55 MB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溯源.doc 66.50 KB画禅室随笔明·董其昌.txt 83.81 KB画禅室随笔四卷明董其昌撰笔记小说.pdf 1.50 MB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DOC 128.00 KB孙小力、王浩: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溯源.doc 66.50 KB杨补(辑《画禅室随笔》).doc 23.50 KB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民国广智书局校印]画禅室随笔1.djvu 2.32 MB画禅室随笔2.djvu 1.67 MB画禅室随笔3.djvu 799.68 KB画禅室随笔4.djvu 939.71 KB董其昌《容台集》《容台别集》董其昌《容台文集》、《容台别集》(全文).doc 467.00 KB容臺集诗集四卷.djvu 5.78 MB容臺集文集卷之八.djvu 2.36 MB容臺集文集卷之二.djvu 1.95 MB容臺集文集卷之九.djvu 2.52 MB容臺集文集卷之六.djvu 2.45 MB容臺集文集卷之七.djvu 2.17 MB容臺集文集卷之三.djvu 2.07 MB容臺集文集卷之四.djvu 2.27 MB容臺集文集卷之五.djvu 2.40 MB容臺集文集卷之一.djvu 2.35 MB容台别集容臺集别集卷之一(《随笔》《禅悦》《杂纪》).djvu 1.92 MB容臺集别集卷之二(《画品》).djvu 1.82 MB容臺集别集卷之三(《书品》).djvu 1.85 MB容臺集别集卷之四(《画旨》).djvu 2.05 MB唐寅(唐伯虎)明唐伯虎先生寅年谱杨静盦编《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九辑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pdf 唐伯虎先生集二卷.djvu 2.12 MB唐伯虎真迹汇萃.pdf 2.28 MB唐寅《唐伯虎全集》广益书局1936.djvu 11.66 MB唐伯虎先生外編唐伯虎先生外編卷之一.djvu 2.19 MB唐伯虎先生外編卷之二三.djvu 2.39 MB唐伯虎先生外編卷之四五.djvu 2.31 MB唐伯虎先生外编续刻唐伯虎先生外編續刻卷之一~五.djvu 2.12 MB唐伯虎先生外編續刻卷之六~十二.djvu 4.20 MB唐寅《落花诗》《落花诗册》普林斯顿大学附属美术馆藏本 01.jpg 104.01 KB《落花诗册》普林斯顿大学附属美术馆藏本 02.jpg 86.84 KB《落花诗册》苏州市博物馆藏本 01.jpg 91.81 KB《落花诗册》苏州市博物馆藏本 02.jpg 89.59 KB《落花诗册》苏州市博物馆藏本 03.jpg 84.22 KB《落花诗册》苏州市博物馆藏本 04.jpg 83.14 KB《落花诗册》苏州市博物馆藏本 05.jpg 90.39 KB辽宁省博物馆藏本 01.jpg 229.63 KB唐寅落花诗考.doc 35.50 KB中国美术馆藏本 01.jpg 178.66 KB中国美术馆藏本 02.jpg 186.71 KB《落花诗册》苏州市博物馆藏本普林斯顿大学附属美术馆藏本唐寅《唐伯虎全集》北京书店198唐伯虎唐寅《唐伯虎全集》总六卷(卷1-3)北京书店1985.djvu 16.45 MB 文徵明(0 folders, 2 files, 27.32 MB, 27.32 MB in total.)周道振:行书大师——文徵明(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93.pdf 3.56 MB文徵明集周道振校辑上海古籍1987.10.pdf 23.76 MB徐文长(徐渭)(0 folders, 3 files, 64.02 MB, 64.02 MB in total.)《徐渭集》.明徐渭.中华书局.1983(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pdf 43.88 MB 刘正成《徐渭年表》.doc 131.50 KB徐渭《徐文长全集》.djvu 20.01 MB03续补《历代书法研究文献》(三之三)目录--------------------------------------------------------------------------------◆续补历代书法研究文献03◆08清◆乾嘉名人手札◆傅山丁宝铨《傅青主先生年谱》.pdf傅山的交往和应酬__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pdf清·傅山《霜红龛集》2册(影印本)山西人民1985.pdf◆八大山人八大山人生平及作品系年.DOC八大山人研究系列丛书之一.doc八大山人(上册).pdf八大山人(中册).pdf◆刘墉(刘文清)◆刘墉:刘文清公应制诗集三卷道光六年(1827)东武刘氏味经书屋刻本◆刘墉:刘文清公遗集十七卷道光六年(1827)东武刘氏味经书屋刻本◆张其凤张其凤报到.doc张其凤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txt张其凤:当代书坛三大误区略论.doc◆英和《英刻刘文清公墨迹》《忆书》卷1刘文清书法.doc刘文清公手迹(英和刻刘文清公墨迹).doc英和《英刻刘文清公墨迹》跋.doc刘墉遗闻轶事(李春光《清代各类人物的遗闻铁事》).doc张其凤著. 刘墉研究丛稿.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6.pdf张其凤:刘墉与英和.doc张其凤:刘墉五考.doc张其凤:刘石庵公家书真迹.doc明清山东诸城刘氏部份谱序.doc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刘墉(1719~1804).doc略论刘墉.doc纪连海著:历史上的刘墉(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6.pdf◆吴让之书法篆刻研究◆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康有为《广艺舟双辑》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DOC◆康有为《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蒋贵麟主编宏业书局有限公司198701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一)新学伪经考.pdf02-03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二、三)孔子改制考(上、下册).pdf04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四)春秋董氏学.pdf05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五)中庸注_孟子微.pdf06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六)论语注.pdf07-08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七、八)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上、下册).pdf09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九)礼运注_长兴学记_桂学答问_书镜.pdf10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俄彼得变政记_日本变政考.pdf11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一)日本书目志.pdf12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二)七次上书汇编_戊戍奏稿_補录代草奏议.pdf13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三)光绪圣德记丁巳要件手稿_共和平议.pdf14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四)官制议.pdf15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五)中华救国论_物质救国论_理财救国论_金主币救国论.pdf16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六)不幸而言中不听则国亡.pdf17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七)康南海先生墨迹_哀烈录_长安演讲集_康南海先生遗墨.pdf18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八)诸天讲.pdf19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九)康南海文集.pdf20-21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二十、二十一)康南海先生诗集(上、下).pdf22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二十二)康南海先生自编年谱_康南海先生年谱续编_附梁著康南海.pdf◆萧公权著、汪荣祖译:《康有为思想研究》新星出版社 , 2005内容提要.txt康有为思想研究.pdf康有为学术文化随笔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大系.pdf康有为著章锡琛周振甫校点:大同书(古籍出版社,1956),.pdf ◆杨守敬集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1995第一冊:《鄰蘇老人年譜》《禹貢本義》《四書識小錄》《論語事實錄》《三亳考》《漢書地理志補校》《三國郡縣表補正》第二冊:《支那地志摘譯》《隋書地理志考證》第三冊、第四冊:《水經注疏》第五冊:《水經注圖》《水經注趙戴合校勘本》《湖北江漢水利議》《湖北金石志》《荆州府志》《晦明軒稿》第六冊:《歷代經籍存佚考》《漢書二十三家注鈔》《古詩存目錄》第七冊:《增訂叢書舉要》《續群書拾補》第八冊《日本訪書志》《日本訪書志補》《日本訪書志續補》《藏書絕句》《學書邇言》《激素飛清閣評碑記》《激素飛清閣評帖記》《三續寰宇訪碑錄》《壬癸金石跋》《鄰蘇老人題跋》第九冊:《寰宇貞石圖》《高句麗好太王碑》第十冊:《荥陽鄭氏碑》《泰山經石峪》《匡喆刻經頌》第十一冊:《望堂金石》第十二冊:《古泉藪》《飛青閣錢譜》《元押》第十三冊:《楷法溯源》《鄰蘇老人鄉試硃卷》《影寫隶古定尚書商書殘卷》《清客筆話》◆翁方纲◆沈津《翁言纲年谱》沈津《翁方纲年谱》.doc翁方纲《苏斋笔记》(稿本).djvu周积寅《郑板桥书画艺术》天津人民美术1982.djvu浅谈赵之谦篆刻艺术.DOC清代书画字号引得蔡金重编/引得编纂处校订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第二十一號] 1934年.djvu 郑板桥对联辑注.pdf◆09近现代‖综合◆严一萍◆严一萍《甲骨学》严一萍《甲骨学》台湾艺文印书馆1978.pdf◆严一萍《甲骨文研究》甲骨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台)藝文印書館1976.pdf甲骨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台)藝文印書館1990.pdf甲骨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台)藝文印書館1989.pdf金文总集严一萍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83.pdf◆书法备览◆千字文作品集◆《历代千字文真迹比较》6种历代千字文真迹比较·楷书卷_0.pdf 历代千字文真迹比较·篆书卷_0.pdf 历代千字文真迹比较·草书卷_0.pdf 历代千字文真迹比较·行书卷_0.pdf 历代千字文真迹比较·行草卷_0.pdf 历代千字文真迹比较·隶书卷_0.pdf◆启功千字文启功楷书千字文.exe启功楷书千字文.pdf启功行草千字文.pdf◆周慧珺千字文周慧珺行楷《千字文》.pdf周慧珺行草《千字文》.pdf◆宋徽宗(赵佶)千字文宋徽宗廋金体《千字文》.pdf宋徽宗版千字文.pdf宋徽宗草书千字文.pdf赵佶千字文.pdf◆怀素千字文怀素《草书千字文》.pdf怀素大草千字文.pdf怀素小草千字文.pdf◆文徵明千字文文征明楷、草书千字文.pdf文徵明小楷千字文(墨迹及采真馆法帖).djvu 文徵明草书千字文.djvu◆智永千字文智永千字文集字帖.pdf智永真书千字文.pdf智永真书千字文1.pdf智永真书千字文运笔方法.djvu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djvu◆曹宝麟千字文曹宝麟书泥金千字文册页.djvu曹宝麟小楷千字文+龙文鞭影.djvu◆欧阳询千字文欧阳询小楷千字文.djvu欧阳询楷书千字文.djvu欧阳询草书千字文(戲鴻堂法書,残本).djvu 欧阳询草书千字文.djvu欧阳询行书千字文.pdf◆王宠千字文王宠小楷千字文.djvu王宠小楷千字文真迹.pdf◆祝允明(祝枝山)千字文祝允明小楷千字文.djvu祝允明草书千字文.pdf◆米芾千字文米芾千字文.exe米芾小楷千字文.djvu◆续千字文楷书续千字文(清晰版).djvu续千字文黃庭經.pdf◆詹景凤千字文詹景凤草书千字文.pdf詹景风草书千字文.djvu◆赵孟頫千字文赵孟頫六体千字文.pdf赵孟頫真草千字文.pdf于右任草书千字文.pdf八大山人行楷千字文.djvu四体千字文.exe孙过庭草书千字文.pdf席夔隶书千字文.djvu康熙书千字文.pdf张旭草书千字文断碑残拓.djvu张永明小篆千字文.djvu张瑞图《草书千字文》.pdf 徐渭草书千字文.pdf李阳冰篆书千字文.pdf来楚生草书千字文.pdf楷书千字文.exe汉章帝千字文断简.djvu沈尹默草书千字文.pdf沈粲草书千字文.djvu沈鹏楷书千字文.exe王福庵隶书千字文.djvu王羲之临钟繇行书千字文.pdf 王蘧常章草千字文.pdf 班惟志二体真草千字文.djvu百体千字文.djvu董其昌临欧阳询草书千字文.pdf行书千字文(乐善堂帖).djvu褚遂良千字文.djvu赵构书千字文.pdf钱君匋篆书千字文.djvu隶书千字文.pdf颜真卿楷书千字文(天宝五年).djvu 颜真卿楷书千字文(天宝十二年).djvu 高闲草书千字文残卷.djvu黄宾虹草书千字文.pdf◆唐兰◆唐兰《甲骨文自然分类简编》唐兰《甲骨文自然分类简编》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3年1版.pdf柯維盈:唐兰《甲骨文自然分类法》研究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
九成宫版本选择问题
关于楷书——九成宫临摹的版本选择问题《九成宫》目前我们能见到的几个较好的版本有:一是商务出版社的《唐拓九成宫醴泉铭》;另一种是文物出版社的《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据说这个本子早于宋拓,再有就是天津书店出版的《宋拓九成宫醴泉铭》等。
我个人注重选用文物出版社的,给人的感觉饱满厚重,初学者可以找到“厚”的感觉,以后再选用商务本的,用他来找“灵”,然后再借鉴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深入研究,就一定会有收获。
另外我们也可以找一些当代名家临摹的《九成宫》参照来学习。
当下学欧的很多,尤其被青少年初学者作为初学的入门经典,但大多数初学者在临摹时,由于选择版本不慎,直接影响了学习的起点不高、甚至对欧体从认识上出现偏差,形成错误的观念,所以选择版本一定要慎重,切勿草率。
欧阳询九成宫碑拓本与出版杂说九成宫,全称《九成宫醴泉铭碑》,魏征撰文,欧阳询书丹,立于贞观六年四月(公元632年)。
记太宗于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
此碑高2.7米,厚0.27 米,上宽0.87米,下宽0.93米,全碑二十四行,行四十九字。
此碑首身相连,首有六龙缠绕,额篆九成宫醴泉铭六字,侧有宋明题字,碑座已损,今断为五石,仍在陕西麟游九成宫。
九成宫乃欧阳询七十五岁所写,用笔方整,结构严谨,尽显欧书结构布置精严、圆润中见秀劲之特点,全碑无一笔松懈,更无一处紊乱,乃欧阳询登峰之作,明赵涵于《石墨镌华》评此碑为“正书第一”。
或赞曰:楷法极则。
亦不为过。
此碑为后世学书者奉为圭臬,椎拓极多,又加风化,碑断字损,又有逐利者剜凿,好事者挖补,久而久之,几乎无一笔不凿,无一字未补,至明清时,笔画瘦弱,锋芒全失,本意俱失。
是故,旧拓虽多,而善本极少。
今日,我辈幸甚,良工旧拓,又有影印,多可展观,然虽有善本,而选本、照相、制版、用纸、印刷、装帧缺一不可,是为杂说。
1.北宋拓本北宋拓本的依据:第五行“重译来王”的“重”字未损。
现存的北宋拓本极稀,大多深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广为人知的李祺本,不为人知的库装本以及北京图书馆的吕伯威本等。
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碑帖名品各品种版本
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碑帖名品》各品种版本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碑帖名品”系列《封龙山颂》唐云旧藏“林”字未损本,后有唐云一跋,精拓得到很好的还原。
现为童衍方藏《石门颂》童衍方藏翁同龢题跋本《西狭颂》采用朵云轩藏嘉道拓本,略偏新了些,原拓缺额,以他拓做了增补。
书前的整拓还是朱拓,温婉可爱。
签跋齐全。
摄制值得称道,整齐划一,纸纹皆可见。
《礼器》付阴侧,朵云轩藏本印制极佳。
明末清初本,碑阳,碑阴,碑侧俱全,褚遂良《雁塔聖教序》朵云轩藏明拓本,威灵不损。
早在80年书画的历代法帖萃英用的即是此本。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翘首以待、首次付印的玉山草堂本,此南宋拓,还是比较精神的,优点是几无补笔,缺点是少有湮墨,比之端方、李鸿裔本拓工略逊一筹。
摄影颗粒偏重,出品效果比较接近《名碑十品》的李琪本,其中个别两开聚焦小疏忽。
除签跋齐全外,前面还补配了篆额,瑕不掩瑜,总体来说值得推荐。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从未发表过的朵云轩藏北宋拓本,也可以说是继陕博本、墨皇本后第三个付诸原色印刷的国内藏北宋本。
以校碑角度而言,应可算世存前三位的佳本。
摄影总体效果尚不错,稳定性较高,拓本中的一些细节也还原了,只锐度略欠,而同一个摄影师拍的跋文就精神得多,感觉是他不太擅长拍拓本。
《曹全碑》王懿荣旧藏未断本。
拓工至精,原色。
由于原拓缺碑阴,又以旧拓碑阴为补。
摄制印效果还过得去,但算不得精品,比前述几本又下一等。
主要是层次感略缺(比较平面,不那么真切),制版时边界似乎加了些锐度,有点焦。
再反观碑阴却无此现象,效果相当好,明显非同一处摄影。
我的猜想是:主拓部分采用了早已拍好的现成片子,非重新摄影(经过仔细比对,几乎可以确认这套片子就是前些日“中国书法宝库”所采用的同一套原片,只不过彩色本细节更多些)。
不过看在首次原色出版的份上,偶也收了。
《颜勤礼碑》朵云轩藏出土稍晚本,为1922年重出土不久拓,非初拓本。
与故宫博物馆藏本所拓时间大致相同,然故宫本多处有填补痕迹,首行神道碑之碑字末笔未损实为填补所至,名品此本印刷则可称道。
上海博物馆出版字帖
上海博物馆出版字帖
上海博物馆出版的字帖包括《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全四辑,其中第一辑和第二辑合计十种,分别是《衡方碑》、《晋唐四楷帖》、《董美人墓志》、《皇甫诞碑》、《佛遗教经》、《石鼓文附音训》、《孔宙碑并阴》、《中岳嵩阳寺碑》、《大观帖卷一》和《大观帖卷七卷八(太清楼二王法帖)》。
这些字帖的选本情况如下:
《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第二辑《石鼓文附音训》
《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第一辑《衡方碑》
明拓《孔宙碑并阴》为戚叔玉旧藏,乃经王庆勋、沈维裕、吴颐递藏,碑阳、碑阴均为明精拓本,在汉碑拓本中亦属凤毛麟角。
《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第一辑《孔宙碑》
初拓《董美人墓志》为吴湖帆藏,系原石收藏者徐渭仁拓赠钱绎者。
《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第一辑《董美人墓志》
《皇甫诞碑》《晋唐四楷帖》《佛遗教经》三件均出自邵松年后人邵震远。
此外,上海博物馆还藏有《夏承碑》、《常丑奴墓志》、《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和《法华寺碑》等珍贵的字帖。
这些字帖或为宋拓本,或为明清金石学家的考据凭证,弥足珍贵。
如需更多信息,可以前往上海博物馆官网或咨询其工作人员。
中国书法名碑名帖五代杨凝式行书三帖赏析
中国书法名碑名帖五代杨凝式行书三帖赏析五代杨凝式行书三帖赏析杨凝式(公元873年-954年),字景度,号虚白,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居洛阳。
善文辞,工书法。
唐昭宗天佑二年(905)进士,任秘书郎。
唐亡后,历任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官至少师太保。
卒于任上,赠太子太傅。
凝式的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后又学习王羲之、王献之,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
无论布白,结体,都令人耳目一新。
在晚唐书法衰落的形势下,挺然崛起,独树一帜,是一代承唐启宋的著名书法家。
他的书风直接影响北宋书坛,宋人对杨凝式顶礼膜拜。
“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
苏轼评曰:“自颜、柳没,笔法衰绝。
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
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
”黄庭坚至洛阳遍观僧院壁间墨迹,他说:“杨少师书,无一字不造微入妙,当与吴生(吴道子)画为洛中二绝。
”又说:“有晋以来,难得脱然都无风尘气似“二王”者,惟颜鲁公,杨少师仿佛大令尔;鲁公书今人随俗多尊尚之,少师书口称善而腹非也。
欲深晓杨氏书,当如九方皋相马,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
”此后,书坛以“颜杨”并称。
连挑剔的米芾也赞其“天真纵逸”、“如横风斜雨”等等。
《卢鸿草堂十志图题跋》纸本,行书。
后汉天福十二年丁未(947年)七月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书风体貌受颜真卿行书影响比较大,笔力沉练,旷达有度。
此为图跋,一般受制于图之框架,故杨之法书尽在法度规矩之内。
清刘熙载《书概》云:“景度书机括本出于颜,而加以不衫不履,遂自成家”。
《夏热帖》纸本草书,纵23.8厘米,横33厘米,书八行,每行六字不等。
卷后有宋王钦若,元鲜于枢、赵孟頫,清张照等四家题跋。
曾经明内府、项元汴,清内府收藏。
《石渠宝笈初编》、《式古堂书画汇考》、《珊瑚网书跋》等书著录。
现藏故宫博物院。
此帖为信札,笔势飞动,浑然一体,凝重之中有潇洒气象,雄健纵逸,锋芒灼耀,极富大气。
中国碑帖名品目录00
中国碑帖名品目录1甲骨文名品2金文名品3楚简名品4石鼓文5秦刻石三种6开通褒斜道刻石7袁安碑袁敞碑8祀三公山碑9石门颂10乙瑛碑11礼器碑12张景碑朝侯小子残碑13封龙山颂14史晨碑15西狭颂16郙阁颂17曹全碑18张迁碑19汉简帛书名品20天发神谶碑21急就章22钟繇小楷23王羲之兰亭序三种24王羲之十七帖25王羲之王献之传本墨迹26王羲之王献之小楷27爨龙颜碑爨宝子碑28瘗鹤铭29嵩高灵庙碑30龙门四品31石门铭32郑文公碑33北魏墓志名品(一)34北魏墓志名品(二)35北魏墓志名品(三)36张猛龙碑37高贞碑38龙藏寺碑39隋墓志名品40智永真草千字文41虞世南孔子庙堂碑42欧阳询书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43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44欧阳询虞公温彦博碑45褚遂良伊阙佛龛碑46褚遂良孟法师碑47褚遂良雁塔圣教序48褚遂良阴符经倪宽赞49欧阳通道因法师碑50陆东之文赋51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52孙过庭书谱53薛稷信行禅师碑54灵飞经55李邕李思训碑56李邕书麓山寺碑57张旭古诗四帖58颜真卿多宝塔碑59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60颜真卿颜家庙碑61颜真卿颜勤礼碑62颜真卿祭侄文稿63李阳冰三坟记64怀素自叙帖65怀素小草千字文66柳公权玄秘塔碑67柳公权神策军碑68唐人墨迹名品69杨凝式法书名品70蔡襄尺牍名品71苏轼黄州寒食帖赤壁赋72苏轼尺牍名品73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74黄庭坚诸上座帖75黄庭坚松风阁诗帖寒山子庞居士诗帖76黄庭坚尺牍名品77米芾吴江舟中诗帖78米芾尺牍名品79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帖80赵佶千字文81陆游自书诗卷82张即之书法名品83赵孟頫胆巴碑84赵孟頫赤壁赋吴兴赋闲居赋85赵孟頫尺牍名品86杨维楨书法名品87宋克书法名品88祝允明书法名品89文征明书法名品90董其昌书法名品方圆庵记枯树赋91王宠书法名品92黄道周书法名品93王铎书法名品94倪元璐书法名品95傅山书法名品丹枫阁记金刚经96邓石如书法名品97伊秉绶书法名品98何绍基书法名品99赵之谦书法名品100吴昌硕书法名品。
简谈《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的印本·题外话
简谈《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的印本·题外话作者:鲁大东来源:《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2013年第04期关于《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各种印刷版本的介绍,本来已经煞尾,可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有兴趣再说些多余的话:3月11日,我的微博好友青年书法家、评论家薛明辉发了一条新浪微博(见图1):学生说,圣教序后的心经有一字是颠倒的,至字。
我一看,还真是。
以前我临过,但真没发现。
不知道你发现了吗?网络的信息反馈是如此之快,马上有博友回应:回家查了下,文物出版社1984年《历代碑帖法书选》北宋拓本“至”颠倒。
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中国碑帖名品》朵云轩藏北宋拓本“至”为正。
老薛的图片,采自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蓝皮本《宋拓集王羲之圣教序碑》。
前面介绍过,这个版本和文物出版社1963年的珂罗版、1978年的8开凹印本、1984年的16开“历代碑帖法书选”本,还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7年本,采用的都是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宋拓剪裱本(见图2)。
全部翻检一遍,果然都是颠倒的,只有一个神奇的例外:文物2010第二版的“历代碑帖法书选”本,竟然是正的。
(见图3)再索捡其它版本的印本,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传世最佳本”(见图4),国家图书馆本(见图5),天津“墨皇本”(见图6),二玄社印“三井文库本”(见图7)、刘铁云本(见图8)和朵云轩本等等等等,发现无一例外,都是正的,唯一的区别是:“至”字和上面“乃”字的距离各有不同。
最后看西安碑林发现的金代整拓本的印本,“至”是正的,与上下字之间的距离超过了平均字距(见图9)。
那么似乎答案明确了:裱工为了调整册页的字距,把“至”的上下都剪去一部分,结果只顾了空间,没注意字的正反。
没想到第二天,老薛贴出了“私人藏宋拓未断整拓本”(见图10):宋拓圣教序,原拓未断本,“至”字是反的。
原碑都这样,何来装裱错误之说?按照《走近科学》的说法,案情扑朔迷离了。
其实破案的办法很简单:2013年4月我借故去了西安碑林,在原碑前直接取证。
高古遒媚_不坠佻靡——黄道周小楷《定本孝经册》赏析
28□曲庆伟高古遒媚 不坠佻靡纵观明代书法,从吴门书派到晚明诸家,几乎皆擅长小楷,这与明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有关。
读书求取功名,参加科举选拔,是当时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必经之路。
小楷,便是他们日常书写的必备技能。
从实用书写到艺术书写的自然过渡,对于拥有艺术才情的文人,是必然的结果。
诸如文征明、王宠、祝允明、唐寅,及至晚明的董其昌、徐渭、张瑞图、黄道周、王铎等,其中有的虽以行草书著称,但也都有着过硬的小楷功夫;有的甚至形成自家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前者如文征明、王宠,后者以黄道周为最著。
黄道周小楷《定本孝经册》至今仍拥有广泛的临习者。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一字螭若,号石斋,福建漳州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兵部尚书,其学贯古今,以文章名天下。
《孝经》作为经典在宋代被列入“十三经”,是古代求取功名的必读之书,——黄道周小楷《定本孝经册》赏析当然,也一定是黄道周烂熟于心的经典。
《孝经》是黄道周一生书写最多的作品。
据记载,他曾因事入狱15个月,共手书《孝经》120本,皆赠予狱卒,以表酬谢。
观其《年谱》,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八月作楷书《定本孝经册》,时黄道周57岁。
《定本孝经册》以上海书画出版社的“中国碑帖名品系列”流布最广,其款署“崇祯辛巳秋深再识于白云之库”。
欣赏黄道周的小楷,首先感到一种宁静之气。
行与行之间的疏朗与字间的紧密处理,形成视觉上的对比。
积画成字,积字成篇,笔笔到《定本孝经册》(局部)明·黄道周29位,干净利落地在笔画承接之间穿插揖让,自然天成,令观者丝毫感受不到作者身上的伤痛与内心的波澜。
进入书法世界里,黄道周完全沉浸于笔画的舒卷之中,应该是一种忘我的状态,呈现出天然洁净、宁静而幽远的书法境界。
众所周知,黄道周的小楷师法钟繇。
一般来说,取钟法,字形会趋于扁,取横势;还有的会把钟字写得比较肥厚,也许是受了《荐季直表》的影响。
全国书法名家精临碑帖:篆隶篇
全国书法名家精临碑帖:篆隶篇10月6日 08:002019上海市书法篆刻临摹展特邀名家作品选刊篆书篇名家作品王友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西周《散氏盘》180cm×97cm名家作品刘颜涛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西周《散氏盘》178cm×78cm入展作品朱震宇西周《散氏盘》178cm×96cm入展作品尹祖祥西周《虢季子白盘》181cm×96cm入展作品薛俊逸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周《虢季子白盘》180cm×98cm入展作品陈义辉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周《虢季子白盘》180cm×60cm入展作品谢冰灵战国《楚居简》180cm×70cm邀请作品宣家鑫中国书法家协会维权鉴定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战国《郭店楚简》140cm×70cm名家作品仇高驰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秦《峄山刻石》138cm×68cm入展作品赵启厚秦《峄山刻石》175cm×83cm入展作品耿文霞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秦《峄山刻石》180cm×98cm名家作品包俊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唐·李阳冰《篆书千字文》180cm×96cm入展作品陈萍唐·李阳冰《篆书千字文》178cm×96cm入展作品贺孝芳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唐·李阳冰《谦卦碑》132cm×60cm入展作品谷志建唐·李阳冰《三坟记》180cm×88cm入展作品徐莉莉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唐·李阳冰《三坟记》175cm×97cm入展作品梁浩成清·吴让之《宋武帝与臧焘敕》176cm×76cm入展作品方振玉清·赵之谦《许氏说文序》166cm×94cm入展作品陈志轩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清·赵之谦《许氏说文序》180cm×95cm入展作品范佳妮清·赵之谦《许氏说文序》180cm×97cm名家作品戴文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篆刻研究院研究员清·吴昌硕《石鼓文》202cm×28cm×4入展作品吕颂宪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清·吴昌硕《石鼓文》180cm×98cm入展作品杜浩清·吴昌硕《石鼓文》175cm×65cm入展作品周荣生清·吴昌硕《石鼓文》182cm×80cm监委作品唐超良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清·吴昌硕《石鼓文对联》185cm×35cm×2隶书篇入展作品郭君炯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秦《里耶简牍》186cm×78cm入展作品唐建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汉《帛书老子乙本》180cm×48cm名家作品鲍贤伦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隶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汉《武威医简》180cm×62cm入展作品汤剑波汉《武威医简》153cm×34cm入展作品张爱萍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汉《候粟君所责寇恩事》177cm×34cm入展作品梁路昌汉《祀三公山碑》178cm×94cm名家作品李守银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委员徐州书画院一级美术师汉《石门颂》180cm×48cm入展作品孙建军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汉《石门颂》180cm×92cm名家作品张建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汉《礼器碑》138cm×68cm入展作品付四平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汉《礼器碑》179cm×96cm入展作品朱健忠汉《礼器碑》177cm×88cm入展作品刘晶怡汉《礼器碑》178cm×93cm汉《礼器碑》40cm×28cm×12入展作品李勇坚汉《礼器碑》175cm×96cm入展作品夏勤弟汉《礼器碑》180cm×95cm入展作品翁容永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汉《礼器碑阴》183cm×93cm入展作品崔怀风汉《礼器碑》180cm×93cm入展作品管福宝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汉《礼器碑》180cm×96cm评委作品马双喜中国书协会员上海书协常务理事汉《杨淮表记》180cm×73cm名家作品韩少辉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秘书长山西书协副主席汉《封龙山颂》180cm×96cm汉《封龙山颂》175cm×96cm入展作品潘玉玲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汉《鲜于璜碑》180cm×98cm入展作品杨有东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汉《衡方碑》180cm×96cm名家作品刘文华中国书协理事兼隶书委员会副主任汉《西狭颂》180cm×97cm入展作品曾鉴汉《西狭颂》180cm×97cm名家作品张继中国书协理事兼隶书委员会副主任汉《张迁碑》139cm×70cm入展作品李旭东汉《张迁碑》180cm×96cm入展作品党福龙汉《张迁碑》178cm×48cm名家作品张青山中国书协会员河南书协理事兼篆书委员会副主任汉《肥致碑》180cm×96cm入展作品朱之清汉《肥致碑》180cm×90cm监委作品章宏伟中国书协会员上海书协副秘书长汉《肥致碑》180cm×96cm入展作品常智安清·赵之谦《隶书对联》180cm×38cm×2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一辑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一辑(发于“中国书法江湖”论坛)还是闲谈…………国产大戏开锣,这回书说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翰墨瑰宝”系列。
话说国内现存书法善拓良品(不论总量只论精品)最多的公立机构一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是上海图书馆。
以欧体四碑来举例,故宫的优势在“九成宫”和“皇甫君”:有“九成宫”的唯一北宋早拓(李祺本)、两本“重”字未损北宋拓及五本南宋拓;有“皇甫君”的两本“务”字未损宋拓。
而上图的优势在“化度寺”和“虞恭公”:有“化度寺”的唯一原石孤拓(四欧堂本);有“虞恭公”排名第二的宋拓(内府本)与另一“室”字未损宋拓(四欧堂本)。
在四碑中打个平手,两家各占胜场。
这次上图终于决定把压箱底的好本子拿出来晒晒太阳,编纂成“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实在是造福书友的莫大善事。
光是看出版计划就颇振奋人心:全30册,囊括所有上图藏孤本与一级文物,8开全彩印,册页装………………2006年先期面世的第一辑10册的确可以称得上国内碑帖出版史上迄今的最高水准。
很多朋友形容这是套可以和二玄社“原色法帖选”别别苗头的印品,依我看,这个苗头确实很有得别。
国内这些年各种规格的碑帖印刷品层出不穷,线装、册页、卷轴不一而足,然多数印装质量不过关,弄巧成拙者比比皆是,我经常说国内的印品“用户体验不友好”,本质就是出版社没有服务精神。
上图的这系列避免了大部分的潜在问题,用纸不反光、套封防磨损、折页全部为对开且粘胶工整、让人放心的8开(无需裁缩)、题签和序跋齐全且原大呈现。
这里套封有必要重点说一下,按说此系列的内封面和深色外套工艺都不错,套面压印的“翰墨瑰宝”四字更显古朴,没有手题的册名略遗憾,但最大问题在于外套的尺寸。
里外实在是太严丝合缝了些,我看过的很多册都极难打开,有时候从外套中抽出书来要两个人合作“一、二、三”才能完成,读书成了体力活,实在是个意外。
相较之下,“原色法帖选”外套则专门留出了余裕尺寸方便插拔,考虑的就更周到。
书法课用具(三年级)
尊敬的学生家长:你们好,下面是本学期三年级书法学科的字帖和材料,供大家选用。
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课堂使用的毛笔、书写纸、墨汁,以下材料,供家长选购后,让学生在家书写练习使用。
一、字帖本学年学习《曹全碑》、《史晨碑》、《颜勤礼碑》,以下字帖给学生选购两本即可。
一本隶书(《史晨碑》、《曹全碑》、《乙瑛碑》、《礼器碑》),一本楷书(《颜勤礼碑》、《多宝塔碑》)如果学生喜欢红色字体所标示的字帖,亦可选择同系列的使用。
在英雄山文化市场,字帖约八折销售。
当当网、淘宝网、东图新华书店和泉城路新华书店也均有销售。
购买后最好给孩子包好书皮,以便耐用。
∙产品名称:史晨碑-中国碑帖名品∙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2-07-01∙作者: 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开本: 12开∙ISBN编号: 9787547903964∙∙产品名称:临创合一大字帖系列———...∙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7-1∙作者: 沈浩编著∙开本: 8开∙ISBN编号: 9787807257202书名:史晨碑(明拓本)——中国历代名碑名帐精选系列作者:刘文华,薜海洋编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6-1印刷时间:2007-6-1(此册较好)∙作者: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6-1∙版次:1页数:字数:∙印刷时间:2013-6-1开本:8开纸张:胶版纸∙印次:1I S B N:9787547905791包装:平装∙作者:孙宝文编著∙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时间:2013-7-1∙版次:1页数:44字数:∙印刷时间:2013-7-1开本:8开纸张:胶版纸∙印次:1I S B N:9787553418179包装:平装∙作者:本社編∙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8-1∙版次:1页数:66字数:∙印刷时间:2011-8-1开本:12开纸张:胶版纸∙印次:1I S B N:9787547902394包装:平装∙丛书名:中国历代经典碑帖辑选∙作者:何灿波,杨中雄主编∙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4-1∙版次:1页数:44字数:∙印刷时间:2012-4-1开本:8开纸张:铜版纸∙印次:1I S B N:9787548010111包装:平装∙作者:徐方震编∙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7-1∙版次:1页数:37字数:∙印刷时间:2009-7-1开本:8开纸张:胶版纸∙印次:1I S B N:9787807257240包装:平装(此版本有注释,较好)∙作者: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7-1∙版次:1页数:63字数:∙印刷时间:2012-7-1开本:12开纸张:铜版纸∙印次:1I S B N:9787547904015包装:平装∙作者:孙宝文编∙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7-1∙版次:1页数:69字数:∙印刷时间:2011-3-1开本:8开纸张:胶版纸∙印次:2I S B N:9787532631100包装:平装∙作者:何灿波,杨中雄主编∙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4-1∙版次:1页数:93字数:∙印刷时间:2012-4-1开本:8开纸张:胶版纸∙印次:1I S B N:9787548010098包装:平装∙丛书名:经典碑帖还原放大集萃∙作者:王学良编著∙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1-1∙版次:1页数:190字数:∙印刷时间:2012-1-1开本:大16开纸张:胶版纸∙印次:1I S B N:9787532277117包装:平装∙作者:王海军编著∙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4-1∙版次:1页数:165字数:∙印刷时间:2013-4-1开本:大16开纸张:胶版纸∙印次:1I S B N:9787102062617包装:平装∙作者:胡三元编著∙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时间:2008-1-1∙版次:2页数:75字数:∙印刷时间:2008-1-1开本:16开纸张:胶版纸∙印次:1I S B N:9787805173573包装:平装二、毛笔关于毛笔给大家推荐几种,一是小兼毫善琏湖笔;一是书画大白云、中白云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监制;还有一种是兼毫(四)良和笔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从未发表过的朵云轩藏北宋拓本,也可以说是继陕博本、墨皇本后第三个付诸原色印刷的国内藏北宋本。以校碑角度而言,应可算世存前三位的佳本。摄影总体效果尚不错,稳定性较高,拓本中的一些细节也还原了,只锐度略欠,而同一个摄影师拍的跋文就精神得多,感觉是他不太擅长拍拓本。
《曹全碑》王懿荣旧藏未断本。拓工至精,原色。由于原拓缺碑阴,又以旧拓碑阴为补。
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碑帖名品”系列
《封龙山颂》Βιβλιοθήκη 云旧藏“林”字未损本,后有唐云一跋,精拓得到很好的还原。现为童衍方藏
《石门颂》童衍方藏翁同龢题跋本
《西狭颂》采用朵云轩藏嘉道拓本,略偏新了些,原拓缺额,以他拓做了增补。书前的整拓还是朱拓,温婉可爱。签跋齐全。摄制值得称道,整齐划一,纸纹皆可见。
《颜勤礼碑》朵云轩藏出土稍晚本,为1922年重出土不久拓,非初拓本。与故宫博物馆藏本所拓时间大致相同,然故宫本多处有填补痕迹,首行神道碑之碑字末笔未损实为填补所至,名品此本印刷则可称道。
《龙藏寺》(朵云轩 藏明末清初本,阴阳额俱全,极为推荐),额和碑阴之前都没有出版过,全本蝉翼精拓,开卷就有惊心之感,甚至比上图莫右芝最旧本更养眼。明末清初精拓本,感觉细节比上图本丰富很多。
《礼器》付阴侧,朵云轩藏本印制极佳。明末清初本,碑阳,碑阴,碑侧俱全,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朵云轩藏明拓本,威灵不损。早在80年书画的历代法帖萃英用的即是此本。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翘首以待、首次付印的玉山草堂本,此南宋拓,还是比较精神的,优点是几无补笔,缺点是少有湮墨,比之端方、李鸿裔本拓工略逊一筹。摄影颗粒偏重,出品效果比较接近《名碑十品》的李琪本,其中个别两开聚焦小疏忽。除签跋齐全外,前面还补配了篆额,瑕不掩瑜,总体来说值得推荐。
摄制印效果还过得去,但算不得精品,比前述几本又下一等。主要是层次感略缺(比较平面,不那么真切),制版时边界似乎加了些锐度,有点焦。再反观碑阴却无此现象,效果相当好,明显非同一处摄影。我的猜想是:主拓部分采用了早已拍好的现成片子,非重新摄影(经过仔细比对,几乎可以确认这套片子就是前些日“中国书法宝库”所采用的同一套原片,只不过彩色本细节更多些)。不过看在首次原色出版的份上,偶也收了。
虞恭公碑(上图宋拓内府本)
《王铎》那本有点可惜,容庚藏品加朵云轩自藏,前者上海书店印过一个摺装本,拍的不够好,看来是书画社没有重新拍片,直接拿来再印了。
《十七帖》,采用翰墨瑰宝的原摄影文件,但后期制版调色的风格完全不同,翰墨瑰宝淡、暗、雅,这本对比度高、黑白分明,更适于临习,制作质量相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