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宝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孙阳做了妈妈后,感觉身心特别疲惫,尤其是宝贝妞妞夜里醒了就哭,把完整的睡眠破坏得七零八碎。
于是,孙阳常常是先让她哭一会儿,等她哭累了自己睡着。
妞妞哭得太厉害,她才起床哄哄抱抱。
由于晚上睡不好,孙阳白天也无精打采,除了给孩子喂奶、清洗,根本就没有逗孩子的兴致。
渐渐地,她发现妞妞越来越爱哭,就是吃饱喝足也总是不高兴,孙阳自己也更加心烦意乱。
这种情况很常见,其实,妞妞爱哭、烦躁的情绪是缺乏安全感导致的。
安全感是人的第一心理需求,有了安全感才能产生稳定、快乐的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0-1岁半的婴儿处于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当他哭、饿,或者身体不舒服时,父母是否及时出现是他对这个世界建立安全和信任感的基础。
如果宝宝总是不能得到及时、规律且稳定的反馈信息,就会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于是,便常常变换各种哭闹不安的方式吸引大人的注意力。
长此以往,形成爱哭闹、喜欢纠缠大人的行为模式。
哭闹未必是身体不舒服,而是心里不舒服,因为宝宝没有建立对外部世界的心理安全感。
因此,在0-3岁的婴儿心理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并对未来影响深远的就是,是否建立良好的心理安全感。
什么是安全性的依恋感?
“安全感”准确地讲就是安全性的依恋感。
所谓依恋,是指婴儿与最亲近的照顾者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强烈的情感纽带。
婴儿生来就有依恋亲近的人(通常是母亲)的情感需要。
大约从6个月开始,婴儿产生对母亲的依恋。
这种情感连接既是母亲所需要的,更是婴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
一般来说,宝宝的依恋主要表现为一系列有固定倾向的行为――
想接近某人;
与该人分离时紧张不安;
重逢时高兴或轻松起来;
即使没有亲密接触,也喜欢听他的声音,观察他的言行。
心理学高度重视婴儿早期安全感的建立,因为它对个体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父母要有意识地成为宝宝最好的依恋对象,积极回应宝宝所有的需要――饥饿、焦虑、欢乐、好奇,这样才能让宝宝对周围的世界建立信任和安全感。
安全性依恋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依恋作为婴儿与成人互相作用中产生的情绪状态,不仅影响婴儿的现实发展,还会对他
们的人格形成、未来发展产生影响。
因为凡是与情感体验相联系的事件或经验,都容易对人发生明显而持久的影响,对婴儿也是如此。
在儿童早期形成的依恋关系和情绪状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这些情绪体验和情感记忆会转化为他们和外界发生联系、与他人相处的内在原则和行为方式。
有了这种安全依恋感,婴儿便能在陌生的环境中克服焦虑或恐惧,从而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并尝试与陌生人接近,这样就可以使婴儿扩大视野,快速发展其认知能力。
研究依恋的美国心理学家曾指出,在婴儿期没有建立强烈和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孩子,一生中都将缺乏与他人建立深入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这种论断也许有些绝对,但是有其他的心理学家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此观点的价值。
他们通过实验发现,在婴儿时期与父母建立良好依恋关系的孩子,到3岁半时,社交能力比未曾建立良好依恋的同龄儿童更为活跃,较多地受到同伴的欢迎和追随,富有同情心,表现出有领导才能。
而那些没有良好依恋关系的孩子,容易胆怯退缩,对人不信任,缺乏自信心,情绪不稳定,难以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对环境适应力差。
婴儿依恋心理的发展阶段
当宝宝还没有出生时,妈妈的子宫让他们获得绝对的安全。
胎儿甚至还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需要,妈妈就已经满足了他的这些需要。
当宝宝出生后,离开了那个温暖、安全、舒适的地方,于是开始寻求新的依恋。
有心理学家将依恋分四个阶段发展――
1.前依恋期(0-2个月)
婴儿用抓握、微笑、哭泣和凝视成人的眼睛等方式开始与他人的亲密接触。
一旦成人做出反应,婴儿就用微笑或全身性活动给予应答。
这一阶段的婴儿可以识别母亲的气味和声音。
但是,还没有实现对人际关系的客体的分化,因而对任何人都表现出相似的行为反应,可以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关注与爱护。
2.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
婴儿开始对熟悉的照料者和陌生人做出不同的反应,渴望更多的身体抚摸和拥抱,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可以影响周围人。
当他发出信号时,期望照料者做出反应,但仍然无区别地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关注。
3.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
婴儿对熟悉照料者的依恋很明显,表现出分离焦虑。
照料者离开时,婴儿会变得难过和焦虑。
除了用哭声抗议照料者的离开,一两岁的婴儿还可能跟随并爬到照料者的身上。
可以说,他们把熟悉的照料者当作安全基地,并从中获得情感支持。
4.交互关系阶段(18-24个月以后)
语言的迅速发展使得婴儿能够理解照料者的来去,以及预测他的返回,于是,分离抗拒下降。
而且,婴儿还会与照料者协商,使用请求和劝说来改变离去的现实。
也就是说,婴儿学会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有意地行动,并考虑他人的情感与反应。
如哭泣不再是一种机体内部状态的完全自动化反应,而是被婴儿用作召唤母亲的手段,并且婴儿能根据母亲的反应和母亲与自身的距离调整哭喊的强度。
如何建立安全的依恋感
1.提供充满爱心的、敏感的细心照顾
父母要善于识别婴儿发出的各种需求信号,及时满足他们的身心需要。
拥抱宝宝,与宝宝谈话,逗宝宝笑,让宝宝有真实的被爱的感受和愉快的生活经验。
这种互动能使宝宝顺利有效地与外界沟通互动,产生对母亲角色的信任与依赖感,并将这种信任感推及到其他人。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宝宝跟妈妈在一起就必定能建立起安全的依恋感。
宝宝先天气质类型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回应速度与方式,而速度与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必然会给不同性格特点的妈妈造成一定的难度。
所以,即便是妈妈,也需要认真学习并把握好宝宝身心发展的规律,练就敏锐的觉察力,才能透过宝宝简单的外在行为表现,读懂宝宝内在的心意,并且给予准确及时的回应。
2.保证有比较固定的依恋对象
依恋关系的产生会经历一个过程,而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成年人持续照顾宝宝是他获得安全感的途径。
也就是说,妈妈总是会因为有事需要离开的,一个家庭里最好要有至少两个人能同时担当起母亲角色。
在确实需要突然替换时,宝宝能有心理上的顺利过渡。
如果父母不带孩子,或总是变换保育人员,很难使宝宝建立稳定和安全的依恋。
例如宝宝的主要照顾者妈妈、老人或保姆突然离开,由另一个陌生人替代,如果没有事先了解清楚,区分好宝宝的气质类型与个性特征,就会形成宝宝安全感的缺失。
3.积极回应不等于立即满足
有的父母担心事事顺着宝宝,会养成他任性的坏习惯。
科学的做法是,不要把“积极回应”理解为“立即满足”。
当婴儿产生各种需求时,父母先用声音和肢体动作回应,让他意识到父母已经知道他的呼唤,让他在有希望的等待中忍耐几秒钟。
这个时候,可以抱起婴儿,把奶瓶摇晃给他看,或者用其他物品逗引,跟他说简短的话语,如“宝贝饿了,该吃饭了,妈妈喂你”之类的话,然后再让他喝奶喝水。
这种短暂几秒钟的忍耐和等待,并不损害婴儿的健康,但对他心理健康、智力发育以及交往潜能,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陪伴但不干预宝宝的活动
1岁半后,宝宝的独立性大大发展,特别希望摆脱大人的限制,自己钻钻爬爬、走走摸摸,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比较强烈。
这时,父母为宝宝提供安全感,但是不要过度保护。
也就是说,陪伴但不过分干预。
不要以为陪宝宝游戏就一定得为他“做”什么,他需要时,大人及
时参与;不需要时,大人就坐在旁边干点儿自己的事情。
渐渐地,宝宝就能独自玩耍,只要听见大人的声音或者知道大人在另一房间做事,就放心了。
这是宝宝的安全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水平提升的表现。
通俗地讲,父母想让孩子有心理安全感,就是要做到“一哭就抱”。
因为,在婴儿掌握基本语言之前,和父母唯一的交流就是啼哭。
他哭时,父母置之不理,让他自己闭嘴,美其名曰培养独立性,这其实是阻碍了婴儿和父母的交流。
一哭就抱,则宝宝感到自己唯一拥有的交流工具非常有效,父母鼓励他频频使用这一工具,增加了婴儿和父母的互动。
婴儿和外界互动得越多,获得的回应和刺激越多,感情和智力的成长就越快。
孩子哭大人抱,这是婴儿级别的讨论班。
父母从小鼓励婴儿“发言”,他长大以后才会愿意和他人更多交流。
总之,当宝宝的心里需要关爱时,父母如果能够及时给予,就好似在他的心里筑起一个安乐小窝,使他心灵充满安定感,身心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