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药物毒理学》10神经和神经行为毒理学-药物毒理学-PPT文档资料55页
药物毒理学讲座PPT课件
-
30
一种药物的药理概况,决定于临床前的药理 和毒性研究,在供使用前必需了解预期药效、药 理性质、毒性作用,有助于显示其使用安全性。 药物的安全性,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随 着新药的国际化,国际间相互利用安全性试验数 据也日益增加。
毒物的毒性大小,通常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所得出的
LD50或LC50来表示。化学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呈反比, 即急性毒性越大,LD50的数值越小。
经口、经皮毒性用LD50表示, 单位mg/kg·BW); 吸入毒性或对水生动物的毒性用LC50表示, 单位 mg/m3或mg/L。
-
14
LD50或LC50是评价化学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 重要的参数,也是对不同化学毒物进行急性毒性 分级的基础标准。
级别
剧毒 高毒 中等毒 低毒
我国农药的急性毒性分级
经口LD50
(mg/kg·WB)
经皮LD50
(mg/kg·WB)4h
<5
<20
5~
20~
50~500
200~2000
>500
>2000
-
吸入LC50
(mg/m3)2h
<20 20~ 200~2000 > 2000
15
级别
极毒 剧毒 中等毒 低毒 实际无毒 无毒
-
3
(二) 医学科学研究种类
● 临床研究 ● 流行病学研究 ● 动物实验研究
《药物毒理学》课件
药物剂量和个体差异:药物 剂量和个体差异可能导致毒 性反应不同
药物代谢和排泄:药物代谢 和排泄可能导致毒性反应不 同
药物耐药性:长期使用药物 可能导致耐药性,需要不断 更新药物和治疗方案
药物安全性评估:需要建立 完善的药物安全性评估体系, 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实验结果:观察药物对实 验对象的影响,包括生理、 生化、病理等方面的变化
实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 行统计分析,评估药物的 毒性和副作用
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 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 果、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药物毒性评价的指标和标准
• 急性毒性:评价药物在短时间内对机体产生的毒性反应 • 慢性毒性:评价药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对机体产生的毒性反应 • 遗传毒性:评价药物对遗传物质和生殖细胞的影响 • 致癌性:评价药物对肿瘤发生的影响 • 生殖毒性:评价药物对生殖系统、胚胎发育和后代健康的影响 • 免疫毒性:评价药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神经毒性:评价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 心血管毒性:评价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呼吸毒性:评价药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 肝毒性:评价药物对肝脏的影响 • 肾毒性:评价药物对肾脏的影响 • 皮肤毒性:评价药物对皮肤的影响 • 眼毒性:评价药物对眼睛的影响 • 胃肠道毒性:评价药物对胃肠道的影响 • 骨骼毒性:评价药物对骨骼的影响 • 内分泌毒性:评价药物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代谢毒性:评价药物对代谢系统的影响
YOUR LOGO
药物毒理学
,
汇报人:
时间:20XX-XX-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标题
药毒毒理学ppt课件
各种性状得以表达的过程。
肿瘤促进剂是通过刺激细胞增生使引发的细胞发
展进入促长阶段,促进剂本身无或仅有极微弱的致
癌作用,反复使用刺激细胞分裂,形成肿瘤。
典型的促癌剂:多肽、固醇类激素、生长因子、最
佛波酯(TPA)
41
癌症的促进阶段:有良性肿瘤转变为恶性肿瘤,并 进一步演变成为更具恶性表型或具有侵袭特征的肿 瘤的过程。 主要表现:自主性或异质性增加、生长加速、侵袭 性加强、出现浸润和转移的恶性生物学特征。
癌等。
2、激素
激素类药物引起机体内分泌系统失衡;
甲睾酮、庚酸睾酮-肝癌;黄体酮-宫颈癌等。
3、抗肿瘤药物
引起继发性白血病和继发性膀胱癌等 。
31
4、免疫抑制药 降低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增强病毒诱导细胞的恶
性转化,导致肿瘤的发生。 5、其他药物 苯妥英-新生儿神经纤维细胞瘤;氯霉素-白血病; 利血平-乳腺癌等。
21
①眼睑接触性皮炎:
其特征为发痒、红肿、结膜轻度充血等。
②全身中毒性反应:
包括皮肤粘膜干燥、脸部潮红、发热、谵妄、心动 过速。
③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可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
22
第三节 药物对眼损伤的评价
1、眼刺激试验 评价由药物直接接触角膜、结膜等所引起的刺激作 用 2、眼科学评价 为眼的临床评价 3、电生理学评价 4、行为和心理物理学试验
DNA发生反应。
29
非遗传毒性致癌物(nongenotoxic carcinogens) 也称外遗传性致癌物(epigenetic carcinogen) 指不作用于机体遗传物质的化学致癌物。主要是促 进细胞过度增殖。
促癌剂、免疫抑制剂、石棉、激素
30
神经毒剂的作用机理制药本科农药毒理学教学PPT课件
Ⅰ型拟除虫菊酯:不带CN基的,处理的昆虫很快就出现高度 兴奋及不协调运动、麻痹即所谓击倒,但击倒时体内的药量若 未达到致死量时,将会苏醒,最后瘫软死亡,如丙烯菊酯和胺 菊酯等。“击倒”,即引起昆虫的快速的、可恢复的麻痹。
Ⅱ型拟除虫菊酯:带有CN基的,处理昆虫不出现兴奋症状, 而出现运动失调以后的中毒症状,即很快痉挛,立即进入麻痹 状态,最后瘫软死亡,如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速灭杀丁等。
3. 菊酯类杀虫药剂的作用机理
(1)中毒症状 在麻痹过程中,试虫会复苏,在恢复活动片刻后又麻痹。
(2)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电压依赖性通道)(voltage gated) 当拟除虫菊酯与神经膜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后,个别的钠离子通道被拟除虫菊酯变构,在去极化期间使钠离子通道开启延长,导致钠 中毒症状分为兴奋、痉挛、麻痹、死亡等几个阶段。
A
B
C
D
E
F
图2 功夫对家蝇和粘虫的致毒症状
A 痉挛,示拉出产卵器;B 痉挛,示呕吐;C 死亡;D痉挛; E 麻痹;F 死亡
B
A
C
D
E
F
G
图3 氯氰菊酯对家蝇和粘虫的致毒症状
A 痉挛,示足、翅异常;B 死亡,示腹部皱缩、翅异常;C 痉挛; D 麻痹,侧卧;E 麻痹,瘫软状;F 死亡;G 对照
菊酯类杀虫药剂的致毒症状
一、轴突毒剂
药剂对轴突传导的抑制主要是通过改变膜的离子 通透性,从而影响正常膜的电位差,使电冲动的发生 与传导失常。而离子通透性的改变主要与离子通道有 关。
离子通道:细胞膜上有通道蛋白形成的跨膜充水 小孔,称为离子通道(ion channel),离子通道使钠、 钾、钙等离子顺电化学梯度扩散,通过双分子层。
通道内侧有控制激活的m闸门和控制失活的h闸门。去极化时,m
药物毒理学PPT课件
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陈立峰研究员第一节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毒理学第一节毒理学概述第二节中药不良反应第三节急性毒性试验第四节长期毒性试验第五节特殊毒性试验第一节毒理学概述药物毒理学(drugtoxicology):是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的科学。
主要研究药物不可避免地导致机体全身或局部发生病理学改变,甚至引起不可逆损伤或死亡;同时也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以及毒理机制与危险因素。
由于药品是专供人类防治疾病使用的特殊物质,具有两重性,需要正确评价其药理效应和不良反应,与其他各毒理学分支有所区别。
药物毒理学研究也包括新药上市前的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估。
药物毒理学包括描述性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和应用毒理学(ap-plied toxicology)。
描述性毒理学: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
一般通过动物试验而获得毒性资料,评估药物使用时对人类的毒性作用。
通常在商业性或政府机构的毒性实验室进行研究,以获得药物基本毒性信息(数据库等),用于确定大多数用药情况下对各种器官的毒性(危害)。
通常研究的内容有急性或长期毒性,包括遗传毒性、生殖毒性和致癌性;机体对毒物的代谢和清除,毒物的吸收、分布与蓄积;以及产生毒性作用的量效试验。
机制毒理学:通过研究药物对细胞或组织产生毒性的生理、生化改变,阐明药物对机体毒性作用的机制。
通常在细胞组织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明确药物产生毒性的生物学过程。
根据实验动物中所观察到的损害作用(癌症、出生缺陷等),有效评估药物对人类可能存在的危险性。
此外在药物发现阶段,可用于指导设计或优化安全有效的化学药物。
应用毒理学:基于描述性毒理学和(或)机制毒理学提供的资料,并通过系统的毒性研究,明确受试药物的危险性是否足够低。
《药物毒理学课件》
药物代谢与执久化
1
药物执久化
2
探讨药物在径
揭示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及相关影 响。
毒物变异性
研究个体对药物代谢和执久化的差异 性。
毒物吸收和分布
毒物吸收
了解毒物在身体吸收的过程和 影响因素。
毒物分布
探索毒物在体内的分布方式及 其对不同组织的影响。
《药物毒理学课件》
了解药物毒理学
药物分子结构
学习药物的分子结构,了解药 物如何影响人体系统。
毒素分类
探索不同类型的毒素及其作用 机制。
细胞毒性
研究不同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 用。
毒性评估方法
1 动物实验
了解毒性评估的黄金标准— —动物实验。
2 细胞模型
探索使用细胞模型进行毒性 评估的优势和局限性。
3 计算机模拟
毒物积聚
研究毒物在体内的积聚和导致 的潜在毒性。
药物毒理学的临床应用
毒物慢性暴露
探讨长期暴露于药物和毒 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毒物中毒治疗
介绍常见毒物中毒的治疗 策略和药物。
个体差异
研究药物在不同个体中的 毒性反应和耐受性。
药物毒理学的未来展望
展望药物毒理学研究的未来,包括新技术的应用、预防策略的创新以及个体 化治疗的前景。
总结
• 药物毒理学是研究药物和毒素对人体的毒性作用的学科。 • 我们深入探索了药物毒理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毒性评估、药物代谢、
毒物吸收与分布等。 • 药物毒理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并拥有广阔的未来发展前景。
《药物毒理学》PPT课件
药物毒理学与生物学
01
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探讨药物对生物大分
子、细胞和器官的损害。
药物毒理学与化学
02
研究药物分子的结构与毒性之间的关系,为新药设计和安全性
评估提供依据。
药物毒理学与环境科学
03
研究药物对环境的影响,探讨药物在环境中的降解、转化和归
趋。
药物毒理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01
或染色体异常。
药物毒性评估方法
动物实验
通过动物模型来评估药物的毒 性作用和剂量-反应关系。
体外实验
利用离体组织、细胞或生物分 子进行药物毒性研究。
临床研究
通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和 安全性数据进行药物毒性评估 。
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大规模人群调查和数据分 析来评估药物的危害性。
药物毒性评价指标
半数致死量(LD50)
体外研究方法
细胞毒性试验
遗传毒性试验
通过培养细胞,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存 活和功能的影响。
检测药物对细胞或细菌DNA的损伤作用, 预测潜在的致癌性。
膜渗透性试验
酶活性抑制试验
研究药物对细胞膜的通透性和作用机制。
检测药物对特定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了解 药物的代谢和作用机制。
计算毒理学方法
药代动力学模拟
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
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要求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 经营企业等及时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监测技术与方法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分析 和评估,为药品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不良反应预警与应对
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进行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防 止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北京大学药物毒理学-10神经和神经行为毒理学-药物毒理学-精品文档
慢性中毒性脑病:神经毒物慢性重度暴露 震颤麻痹综合症(吩噻嗪类、丁酰苯类以及三环类抗精神失
常药物;锰、二硫化碳等)
中毒性精神分裂症(异烟肼、四乙基铅、二硫化碳等) 中毒性痴呆(铅、汞、铊、锰等)
你让我变坏,我让你变态
3.中毒性神经炎:有毒化学物损害周围神经导致的病变, 表现为单神经炎或多神经炎。
递质前体、合成酶、储存囊泡、摄取 及释放、受体、灭活以及降解等
(4)神经细胞再生能力差:
死亡:不能再生,神经胶质细胞形成
神经元
瘢痕。
存活:轴突损伤(可再生,但是缓慢)
(5)神经系统的保护机制:
(a)有坚固的颅骨以及坚韧的脑脊膜
脑脊膜:硬膜、蛛网膜和软膜组成
(b)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
毒物损伤单一的周围神经而导致单神经炎,如铅 桡 神经麻痹;三氯乙烯 三叉神经麻痹。
多神经炎可在急性中毒的早期出现,如铊、CO中毒等。 这类药物如抗肿瘤药、抗结核药等等
你让我“发炎”,我让你功能不全
朱令事件
朱令中毒时间表:
1994.12.5,朱令首次因不明原因发病,腹、腰四肢关节痛。在北京同仁医院治疗近 一个月;病因无法确诊,头发全部掉光后病情好转出院。
1.血-脑及血-神经屏障与神经毒性损伤:
2.神经元损伤(neuronopathy):
神经元损伤有关的化学物: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铅、 汞、锰、铊等等
3.轴病(axonopathy):
己二醇 二甲基己二醇 亚胺二丙腈 吡啶硫铜
轴索损害有关的化学物:秋水仙素、紫杉醇、长春新碱、丙稀酰 胺、二硫化碳、金、有机磷、己烷等等
4.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学特点:
(1)中枢神经系统的新陈代谢非常活跃:
药物毒理学第二讲PPT课件
药物毒性作用的分类和特点
01
02
03
04
急性毒性
短时间内大量接触药物引发的 毒性反应,通常在动物实验中 观察,评估药物的致死剂量。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临床试验监测
在临床试验阶段,对受试者进 行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 药物毒性反应。
药品上市后监管
药品上市后,对药品的安全性 进行持续监测和监管,确保药 品安全有效。
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及时收集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 信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04
药物毒性的研究案例
药物毒性研究案例一:抗肿瘤药物的毒性研究
慢性毒性
长期接触药物引发的毒性反应 ,主要观察药物对机体组织、 器官的损害及功能异常。
遗传毒性
药物可引起基因突变、染色体 畸变等遗传学改变,与致癌、 致畸等长期效应相关。
致癌性
长期接触某些药物可能增加机 体发生肿瘤的风险。
药物毒性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药效学机制
药物在体内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与药物作用靶点、药效强度等有关。
体外实验
利用离体组织、细胞等研究药物对机体的影响, 具有快速、经济等优点。
毒代动力学研究
通过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过程,揭示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消除规律。
毒理学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
利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从分子水平上 揭示药物毒性作用的机制和个体差异。
《药物毒理学》第一章 -毒理总论(清华版) ppt课件
药物毒理学研究的领域
1、描述性毒理学(drug) 主要观察和研究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和影响,包括药物临床前毒
理学研究和药物临床毒理学研究。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 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信息。主要内容:急性或长期毒性、 遗传毒性、生殖毒性和致癌性;毒物的代谢和清除、毒物的吸收分 布蓄积;毒性作用的量效试验。临床描述毒理学研究主要包括Ⅰ~ Ⅲ期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评价及药物上市后的不良反应监测(即Ⅳ 期临床试验) 2、机制毒理学
沙立度胺与海豹畸形 药物:沙立度胺,反应停;
治疗妊娠呕吐; 时间: 1957年上市; 国家: 欧洲、日本等地; 危害:海豹畸形; 原因:沙利度胺未经过严格的临床前毒理实验,再加上药物上 市后制药厂又隐瞒了已收到有关沙利度胺毒性反应的报告 意义:
美国FDA当时审查该药时发现其缺乏足够的临床试验数据而拒绝进口, 从而避免了此次灾难。 此次事件激起了公众对药品安全性及药品监督法规的普遍兴趣,使人们 对药物毒理学在保证用药安全方面的作用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 美国也由此对《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做了重大修改,确定了新药上 市审批的必要程序,例如新药上市前须向FDA提供临床实验证明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的信息;同时规定FDA有权力将已经上市销售的但被认为缺乏安 全性的药品从市场上取缔。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耳聋
• 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 治疗:感染性疾病; • 危害:我国聋哑儿童180万,药物 致聋哑占60%,约100万。
严重的药害事件使人们认识到新药临 床前等药物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药物毒理学的任务和研究领域 药物毒理学为临床安全用药服务,其主要学科任务是:
① 通过临床前和临床毒理学试验研究,观察新药对机体健康的 危害作用及程度,观察已上市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为新药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客观的试验资料依据; ② 阐明药物的毒性作用机制和相关的防治措施,为指导开发安 全有效的新药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③ 为药物的风险管理,包括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提 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④ 参与新药研发早期的化合物筛选,减少因药物毒性导致的新
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药物毒理学 ppt课件
能量需求
高耗能(癫痫) 能量物质单一:葡萄糖(载体转运),有氧代
谢
极易受药物引起的缺血和缺氧的损害
脑缺血缺氧性损害
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碳、氮气、甲烷等——单纯性 大脑缺氧。
神经肌肉阻断剂筒箭毒碱——呼吸肌麻痹。 一氧化碳、亚硝酸盐、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等
亲血红蛋白毒物——血红蛋白携氧能力损失。 氰化物、叠氮化物、二硝基苯酚、丙二腈——细
胞毒性缺氧,即供氧、供血充足但细胞能量代谢 过程被阻断。 影响心脏骤停的毒物或急性中毒合并心力衰竭— —供血不足引起缺血性缺氧。 闹卒中,脑出血。
轴突运输
秋水仙碱—>阻止微管形成—>破坏轴突运输 轴突病—肌无力,肌萎缩(神经元完好) 有机磷-迟发性神经毒性----返死式神经病
髓鞘的形成与维护
溶解)周围神经病—顺铂,甲硝唑-感觉神 经病;胺碘酮,紫杉醇-运动和感觉神经病
二、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机制
1.影响递质水平 2.作用于受体 3.影响微管微丝功能 4.影响能量和氧供应及细胞信号传导 5.影响胶质细胞功能
1.影响递质水平
影响递质代谢和改变递质水平
1. 有机磷类:VX, 沙林,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 2. 苯妥英钠,丙咪嗪,利多卡因等兴奋性氨基酸增多抑制
性氨基酸减少—癫痫 3. 可卡因和它的同类物——通过抑制多巴胺和其他单胺的
突触重吸收提高突触间隙多巴胺递质浓度。 4 最强的脊椎动物神经递质释放激动剂之一的黑寡妇毒素
(latrotoxin)——可引起囊泡内的神经递质暴发性非特异 释放,随之破坏神经末梢。 5 异烟肼-B6缺乏- GABA 减少-中枢兴奋
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药物毒理 学
第8章 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药物毒理学研究》课件
制定药物安全标准
通过比较不同物种对药物的反应,预测新药在不同物种中的安全性,为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预测新药在不同物种中的安全性
02
CHAPTER
药物毒性的种类与机制
指机体一次性接触后,在短时间内引起的中毒症状。
急性毒性
分类
评估方法
根据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可分为极量毒性、最大耐受量、治疗量、亚治疗量、最小治疗量等。
03
评估方法
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观察药物的遗传毒性作用和致突变性,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1
遗传毒性
指药物能够引起DNA损伤或基因突变的能力。
02
分类
根据药物的遗传毒性作用机制和性质,可分为直接致突变和间接致突变。
03
CHAPTER
药物安全性评价
通过药物安全性评价,可以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药效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从而评估药物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药物毒理学与生物信息学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药物毒理学研究中的基因组、蛋白质组等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揭示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机制。
药物毒理学与纳米科学
纳米药物的设计与合成,以及纳米药物对机体毒性的研究,为药物毒理学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药物毒理学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学习,预测药物的毒性反应和安全性。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和分析,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实验实施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集相关数据。
文献调研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药物的基础知识和研究现状。
实验设计
根据研究目的和评价要求,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通过动物模型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urotoxicology & neurobehavioral toxicology
北京大学毒理学系
神经毒理学 neurotoxicology
研究外源化学物引起神经系统结 构和功能损害作用及其损伤机制的一 门学科。
一.对神经系统的简单回顾 二.神经毒性的损伤类型及机理 三.迟发性神经毒性 四.神经毒性的研究方法 五.神经行为毒理学及研究方法
2.动物研究: (1)功能试验组合(functional observational FOB,US EPA 1994):自主体征、感觉、运动、生命体征 (2)神经学检查 (3)形态学检查:病理 (4)电生理 (5)生化检查:相应的酶、靶蛋白 (6)分子生物学检测:信号通路,表观遗传改变等
3. 细胞组织研究:神经元细胞的体外培养 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和神经元干细胞的应用 中脑微团的培养 脑片的体外培养
4.微管相关的神经毒作用—周围神经病 (peripheral neuropathy):
紫杉醇
微管蛋白
Hale Waihona Puke 微管秋水仙素5.髓鞘病(myelinopathies):
髓鞘损害有关的化学物: 碘胺酮、哌克昔林、溴化乙 啶,EB
6.神经传递与神经毒性(transmission toxicity):
常见神经毒性相关化学物:苯丙胺、阿托品、氯丙嗪、可卡因、烟 碱等等
3.常见的引起迟发性神经毒性作 用的有机磷农药:
TOCP(三磷甲苯磷酸酯)、丙胺氟磷、丙 氯磷、对溴磷、三硫磷、苯硫磷、脱叶磷、 皮蝇磷、壤虫磷、草特磷、敌敌畏和敌百 虫等
有机磷农药的毒性试验中应该有迟发性神 经毒性试验。
实验动物:母鸡
剂量:LD50 试验期限:21天
四、神经毒性的研究方法
1.人体的研究:临床观察或者检查(神经学检查、电生理检查、 生化检查)
G.L. Emerick et al. Mechanisms for consideration for interven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ophosphorus-induced delayed neuropathy. 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 199 (2019) 177–184
1.定义:
神经行为毒理学(neurobehavioral toxicology) 主要是研究外源性化学物特别是低剂量
长期接触对人神经行为的毒性效应,亦及人 的心理功能的毒性效应。
特点:研究低剂量慢性神经毒性的方法 敏感 能定量 可早期检出亚临床表现 是整体试验
2.研究方法:
(1)动物试验: 主要检测学习记忆 操作条件反射 空间辨别试验:迷宫(Y迷宫、Morris水迷宫等) 厌恶学习:穿梭箱、避暗、跳台试验试验等 自主活动度测定:开阔场地等 动物的焦虑测定:高架十字迷宫 药物成瘾性:条件位置偏好
计算机化神经行为评价系统(Computer-administered Neurobehavioral Evaluation System,NES)
结果评价:指标多、变量多、混杂因素多、应选用适 当的数学模型。
神经毒性和神经发育毒性 检测法规方法:
参考书:
周宗灿.毒理学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医学出 版社,2019
Nimet Maherali and Konrad Hochedlinger. Guidelines and Techniques for the Gener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Cell Stem Cell 3, December 4, 2019, 595-605
血脑屏障由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通过紧密连接封闭 形成的,内皮外有基膜、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突起 的脚板围绕而形成。血脑屏障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转运 器,可以识别、转运特定的分子。
二、神经毒性类型及机制
1.血-脑及血-神经屏障与神经毒性损伤 2.神经元损伤 3.轴病 4.微管相关的神经毒作用—周围神经病 5.髓鞘病 6.神经传递与神经毒性
谭毓治.药物毒理学.科学出版社,2019 周立国.药物毒理学.第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
版社,2009 袁伯俊、廖明阳、李波.药物毒理学实验方法与
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Klassen CD.Toxicology.The Basic Science of Poisons.6th ed. McGraw-Hill,2019
1.血-脑及血-神经屏障与神经毒性损伤:
2.神经元损伤(neuronopathy):
神经元损伤有关的化学物: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铅、 汞、锰、铊等等
3.轴病(axonopathy):
己二醇 二甲基己二醇 亚胺二丙腈 吡啶硫铜
轴索损害有关的化学物:秋水仙素、紫杉醇、长春新碱、丙稀酰 胺、二硫化碳、金、有机磷、己烷等等
神经干细胞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纹状体、海马、 室管膜下层和中脑等区域。
正常的哺乳动物成年后,中枢神经系统任然有神经干 细胞存在,但是处于静止状态。成年脑区神经干细胞 主要存在于海马齿状回、纹状体和环绕侧脑室的室脑 膜下层。
毒理学中,可以应用神经干细胞评价外源化学物的神 经毒性和神经发育毒性。
Culture of Mouse Neural Stem Cell Precursors. JoVE. 2. jove/index/Details.stp?ID=152,
谢 谢 大 家 !
53
随堂作业:
1.迟发性神经毒性的定义?哪类化学物常 引起迟发性神经毒性?
2.外源化学物对神经系统毒作用的表现?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docin/sanshengshiyuan doc88/sanshenglu
肿等)
慢性中毒性脑病:神经毒物慢性重度暴露 震颤麻痹综合症(吩噻嗪类、丁酰苯类以及三环类抗精神失
常药物;锰、二硫化碳等)
中毒性精神分裂症(异烟肼、四乙基铅、二硫化碳等) 中毒性痴呆(铅、汞、铊、锰等)
你让我变坏,我让你变态
3.中毒性神经炎:有毒化学物损害周围神经导致的病变, 表现为单神经炎或多神经炎。
4.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学特点:
(1)中枢神经系统的新陈代谢非常活跃:
人脑:2.5%左右
脑的血供:15%
耗氧量:20%
毒物
损害
缺血、缺氧以及低血糖
(2)神经系统的功能最复杂、反应最迅 速和其它器官联系最广泛。
神经系统
多个器官系统
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整合、协调、学习、 记忆以及思维等功能
(3)神经系统的递质系统可以成为神经 性毒物的靶点:
1.神经系统的细胞组成及功能:
神经细胞(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和迅速传导 神经冲动的能力。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分隔、 营养等作用。
神经元的结构:
2.突触结构示意图:
3.神经元的物质运输:
400mm/d:运输囊泡和大量的蛋白质;50mm/d:运输线粒体等细胞器 Sca 1mm/d:运输神经丝和微管;Scb 4mm/d:运输许多的结构蛋白微丝成分和 微丝相关蛋白(M2和纤维蛋白)以及网格蛋白和许多可溶性蛋白
start end
(2)人的观察:
心理功能测试量表,包括学习、记忆、思维、智力、 注意力等(韦氏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等)。
常用的是NCTB(Neurobehavioral core test battery), 在1983年由WHO提出 。包括:情绪状态试验、手提 转捷度试验、目标追踪试验、简单反应时、数字译码 试验、视觉保留试验和数字广度试验。
中毒的症状消失,然而严重的后遗症却将和她相伴终生。
三、迟发性神经毒性(delayed toxicity):
1.定义 在中毒反应发生后8~14天,再次出现的较持久
的神经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迟缓性麻痹或轻瘫,而 后出现脊髓损伤体征,如共济失调或强直。 多见于有机磷农药、CO中毒。
2.中毒作用的机理:
培培养养培 培7一天养 养天的79天 天的大的 的新鼠大 大生大鼠 鼠大脑海 海鼠皮马 马海质神 神马神经 经神经元 元经元元细胞
Aaron, Punita Sharma Steven Finkbeiner., High-content screening of primary neurons: ready for prime time.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2009, 19:537–543
(二)外源化学物对神经系统毒作用的表现
1.中毒性神经官能症: 以脑功能失调和精神障碍为主的疾病。表现为兴奋和 抑制症状 头痛、头晕、无力。肌肉关节酸痛,失眠、记忆力减 退等。 可逆(早期症状及轻度中毒)
你让我不爽,我让你抓狂
2.中毒性脑病: 毒物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 急性中毒性脑病:恢复正常或恢复不全(如一些药物引起的急性脑水
Shinya Yamanaka John Gurdon
山中伸弥
约翰.格登
Haruhisa Inoue.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pecific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cell research. Exprimental cell research 316 (2019) 2560 – 2564
递质前体、合成酶、储存囊泡、摄取 及释放、受体、灭活以及降解等
(4)神经细胞再生能力差:
死亡:不能再生,神经胶质细胞形成
神经元
瘢痕。
存活:轴突损伤(可再生,但是缓慢)
(5)神经系统的保护机制:
(a)有坚固的颅骨以及坚韧的脑脊膜
脑脊膜:硬膜、蛛网膜和软膜组成
(b)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