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检测题
2023-2024学年秋学期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秋学期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卷一、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播声音C.逢年过节,当社区举行一些文艺表演活动时,从高音喇叭传出的歌声一定不是噪声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关于唢呐与锣、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B.只有唢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C.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D.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3、课堂发言的同学声音一定要洪亮,这是增大了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4、(双选)发生地震时会有地震波产生,地震波的频率一般都小于20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耳可以听到地震波B.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5、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6、如图所示是科技进校园活动中某同学体验“无皮鼓”的情景。
参与者只要用手在无皮鼓空虚的鼓面上敲击,就能听到铿锵激昂的鼓声,关于“无皮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皮鼓的鼓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无皮鼓的鼓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无皮鼓鼓声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同学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7、“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描述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8、剧场或大礼堂的墙壁表面往往装一层凹凸不平疏松的材料,这是为了()A.美化墙壁B.防止声音的反射干扰C.防止声波减弱D.无法判断9、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长期生活在噪声的环境下还会损伤听力,下列做法有可能损伤听力的是A.在城市道路上刷黑B.在闹市区将门窗装上双层真空玻璃C.在居住的房屋周围多植树D.长时间带耳机听音乐10、用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琴声,则发出琴声的声源是()A.琴弦B.手指C.空气D.弦柱11、现代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为网上一款)应运而生。
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A: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B: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猜想C: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 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______________的.(选填“有关”或“无关”)(2)为了验证猜想B,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2.9×10﹣5m2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f与长度L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f 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成______(正/反)比.(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了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现象,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无关反比例水花四溅振幅减小,响度减小【解析】(1)通过比较表格中的1和3(或者2和4)可知,,当铝棒长度都为0.71m时,横截面积不同,频率为3500hHz和3530Hz,由于这两个频率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以内),故频率是相同的,故结论为: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无关的;(2)由图象可知,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是一条直线,即成正比,故发生频率f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成反比; (3)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铝棒振动,引起水的振动,故可以看到水花四溅;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铝棒的振幅减小,响度减小。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单元检测题及答案第一章(一)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以下要求中错误的是()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C。
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D。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汽车在公路上疾驶B。
星光闪闪C。
瀑布奔流而下D。
春分拂动杨柳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测量时只要有误差出现,就说明实验一定出现了错误B。
误差和错误一样都是不可以避免的C。
多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
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出现误差4.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
教室房间的高度约为1.5mD。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00mm5.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
1.5m=1.5×100=150cmB。
1.5m=1.5m×100=150cmC。
1.5m=1.5×100cm=150cmD。
1.5m=1.5m×100cm=150cm6.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
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D。
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7.关于平均速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各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B。
在相同路程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则平均速度越大C。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D。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路程内,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8.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A。
4m/sB。
3.75m/sC。
1.5m/sD。
无法确定9.请根据图1-2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A。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检测题》附答案
评估
④为便于观察现象,实验环境应较______(选填“亮”或“暗”)一些.
17.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空瓷碗底部有一枚硬币,人眼在图示位置恰好看不到硬币;保持人眼及各物体的位置不变,向碗里缓慢加水,当水面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会看到整枚硬币,这是因为:来自硬币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向______(选填“法线”或“界面”)偏折,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其实是硬币位置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了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路段
AB
AC
路程s/cm
150
75
时间t/s
5.0
3.5
①实验中,要尽量减小斜面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
②小车下半程CB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其速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寒冬,室外的自来水管容易破裂,这是因为:通常气温低于______℃时,水管中的水会凝固,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成冰后体积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而把水管胀裂.
(2)在一个标有体积刻度的塑料杯中,分别装入体积不同的同种液体,用较精密的电子秤测出液体和杯子的总质量,记录总质量m及相对应的液体体积V,根据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得:空塑料杯的质量为______g,液体的密度是______g/cm3.
(3)改革开放40年以来,高铁已然成为一张有重量的中国名片.小雨乘坐复兴号高铁从青岛到济南,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80km/h,合______m/s;乘务员介绍说,若此列车按试运行时240km/h的全程平均速度行驶,试运行时全程所用的时间比现在要缩短25min,则济青高铁的行程为______km.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甲所示,小芳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如图乙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___(选填符号a、b、c 或d).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固体能够传声金属丝比棉线的传声效果好手阻止了琴弦振动传声 a d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实验中没有控制材料相同【解析】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控制变量法.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土电话”能实现10m 间的通话,说明固体可以传声;以相同的响度讲话,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说明金属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好;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手指阻断了声音的传播,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必须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故选 . a d;因为a和b材料、长度都相同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故答案为(1)固体能传播声音;(2)金属丝的传声效果好;(3);手阻止了琴弦振动传声;(4)①ad;②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③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两根导线的材料相同.2.(1)由图(a)可知当线轴的甲轮刚接触到棉布时,其速度的大小将(变小/不变/变大),而乙轮的速度不变;(2)从图(a)、(b)两种类似现象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3)下列几个研究案例中与本题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用水波来形象地认识声波;B.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C.在探究发声的音叉是否在振动时,将一个乒乓球靠近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D.将闹钟放在钟罩内,通过抽气来探究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答案】(1)变小;(2)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速度变慢了;(3)A.【解析】试题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阻力对物体运动的作用.同时要知道若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2)分析(a)和(b),要注意从中找出相同点,总结规律.(a)发生折射是由于速度发生了变化,从(a)联想(b)的原因.(3)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类比法.将物理现象与生活现象类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更容易理解.解:(1)在滚动过程中,由于甲首先到达细布,受到摩擦力而速度变小;乙此时仍在光滑的木板上,由于不受摩擦,所以乙的速度不变.(2)从(a)图看,由于甲端的运动速度发生了变化,甲端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偏折,所以(b)中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可能是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发生了变化,即可能是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速度变慢了.(3)此题这种研究方法为类比法,在前面电学中,将水流类比为电流、水压类比为电压、通过水波认识声波等都属于此种研究方法.选项B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运用了控制变量法;选项C在探究发声的音叉是否在振动时,将一个乒乓球靠近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运用了转换法;选项D将闹钟放在钟罩内,通过抽气来探究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运用了理想实验法.故只有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变小;(2)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速度变慢了;(3)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在此题中关键要找出生活现象和物理现象的相同点,运用类比法将知识进行迁移,这也是我们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在平时要注意总结.3.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1)若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发出声音的声源是________(填“空气柱”或“水瓶和水”),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___.(2)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发出声音的声源是________(填“空气柱”或“水瓶和水”),瓶中的空气柱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___.(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保温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________.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答案】水瓶和水低空气柱高 A【解析】【分析】【详解】(1)[1]当用相同的力敲击水瓶时,振动发声的物体主要是水瓶和水;[2] 敲击水瓶时,瓶中的水越多,水瓶和水越难振动,音调越低;(2)[3]当用嘴依次吹瓶口时,振动发声的物体主要是空气柱;[4] 吹瓶口时,瓶中盛水越多,空气柱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3)[5]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保温瓶内的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高调越高;故BCD项错误,A项正确.4.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1)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
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火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需要3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计算火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A. 240公里 B. 160公里 C. 2400公里 D. 1600公里答案:D2.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计算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A. 20km B. 10km C. 20m D. 100km答案:A3.当物体的质量为10kg时,重力加速度为10m/s^2,计算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A. 1N B. 10N C. 100N D. 1000N答案:C4.一辆汽车以6m/s^2的加速度匀速行驶了5秒,计算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A. 30m B. 15m C. 25m D. 10m答案:A5.物体在1秒内从静止加速到10m/s,计算物体的平均加速度是多少?A. 5m/s^2B. 10m/s^2C. 20m/s^2D. 1m/s^2答案:B二、填空题1.根据力的定义,力的单位是_________。
答案:牛顿(N)2.一辆车质量为1000kg,加速度为10m/s^2,求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是_________。
答案:1万牛顿(1万N)3.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___。
答案:9.8m/s^24.一个物体抛出后达到最高点,速度为_________。
答案:05.在平抛运动中,物体在垂直方向上受到的加速度为_________。
答案:9.8m/s^2三、简答题1.什么是力?答: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速度改变或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用于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单位是牛顿(N)。
2.什么是速度?答: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量,用于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和方向。
速度的单位为米每秒(m/s)。
3.什么是加速度?答:加速度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率,表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检测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章检测题(JK)(时间:60分钟满分:85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A.猜想与假设B.提出问题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2.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C)A.学生书桌的高度约为2.5 mB.成年人手掌的厚度约为2 dmC.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 s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 m/s3.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C)A.12.45 cm B.12.34 cm C.12.35 cm D.12.36 cm4.世间万物皆由大量分子组成。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是(A)A.春:微风拂过,花香袭人B.夏:暖风阵阵,麦浪翻滚C.秋:狂风乍起,黄沙漫天D.冬:寒风凛冽,漫天飞雪5.星期天,小明与爸爸开车出行,在十字路口看见了红灯,停车等待。
小明看着窗外旁边的汽车,突然发现他所坐的车向前移动,急忙向爸爸喊停车,爸爸说车没动。
若爸爸判断正确,则爸爸和小明分别选的参照物可能是(D)A.旁边向前移动的汽车、地面B.地面、旁边向前移动的汽车C.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地面D.地面、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6.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
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
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D)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B.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C.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7.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下图,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A. B.C. D.8.以下有四种用电器,其中有一用电器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与其他用电器不同的是(B)9.(株洲中考)如图,两个小球1和2总是沿顺时针方向在同一圆周轨道(虚线所示)上运动,除碰撞外,它们的速度保持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检测试卷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54分)1.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光是主角。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璀璨的钻石B.皎洁的月亮C.火辣的太阳D.明亮的铜镜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筷子折了B.海市蜃楼C.皮影戏D.水中倒影3.从岸边看池水不深,在没有安全保障情况下切记不要下水。
池水看起来变浅,是因为()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都有可能4.如图所示,《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潜望镜,它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
它的成原理与下列哪一种现象相同()A.小孔成像B.海市蜃楼C.水中倒影D.雨后彩虹5.如图为某同学外出游玩时用手机拍到的场景,场景中有瞪羚在岸边的影子和水中的倒影。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瞪羚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瞪羚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瞪羚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瞪羚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6.如图所示,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孔,再用一片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
下列有关这个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更好看清烛焰的像,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B.薄膜上呈现的是烛焰的倒立的实像C.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D.当烛焰靠近小孔时,薄膜上烛焰的像会变小7.如图所示,光射到镜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若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12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
身体向上跳起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3s时甲在乙的前方3、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5、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玻璃瓶,水中有个气泡和金属球。
突然向右水平抽动瓶子时,相对瓶子而言,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气泡向左运动,金属球向左运动 B.气泡向右运动,金属球向左运动C.气泡向左运动,金属球向右运动 D.气泡向右运动,金属球向右运动6、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A.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B.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C.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D.图(丁)洗手盘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7、如图所示,一小铁块沿斜面向下滑动,下列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铁块从斜面滑下的速度越来越快,说明铁块惯性在变大B.铁块所受重力与斜面对铁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铁块受到斜面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D.铁块相对于斜面始终是静止的8、关于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可能会改变B.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拔河比赛中甲队获胜,但比赛中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D.跳水运动员蹬跳板时,他对跳板的力和跳板对他的力是一对平衡力9、某实习护士用两支体温计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读数都是38.5℃,因病人多,护士一时粗心,忘记将该体温计甩一甩,紧接着用酒精擦拭后便直接用于测量另外两人的体温,如果后两位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5℃和39.5℃,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为()A.36.5℃、39.5℃B.都是38.5℃C.都是39.5℃D.38.5℃、39.5℃10、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 D.真空罩中的闹钟11、小刚使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的B.该结果中的“3”不是估读的C.是用最小刻度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的D.该结果不存在误差12、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甲、乙两车都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D.甲、乙两车经过5 s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13、利用透镜可以制成不同功能的眼镜.在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利用透镜成功矫正远视眼的是()A.B.C.D.14、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B.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C.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D.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15、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是的“低”指的是________;“高”指的是________.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________的大小.2、如图甲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__(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3、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________.4、小强行走时被石块绊了一下,身体向前倾倒.对此情景合理的解释是:小强原来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_的,当他的________(选填“脚”或“上身”)的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时,他的________(选填“脚”或“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5、一起重机吊着重为3000N的物体静止在空中时,钢丝绳的拉力是________;若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钢丝绳的拉力是________;若以4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的拉力是________.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如图所示的杠杆中,O为支点,在一个最小的拉力F1的作用下,在图示位置保持静止,请在图中画出最小拉力F1的示意图和力F2的力臂l2____。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压力的单位?A. 牛顿(N)B. 千克/立方米(kg/m³)C. 瓦特(W)D. 帕斯卡(Pa)2. 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在哪个时间段内,物体的加速度最大?A. 0-2秒B. 2-4秒C. 4-6秒D. 6-8秒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光学原理?A.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快B.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快D. 光在透明介质中无法传播4. 灯泡的功率是60瓦特,电压是220伏特。
求灯泡的电流强度是多少?A. 0.27安培B. 0.28安培C. 2.73安培D. 4.55安培5. 下面哪种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 声波B. 无线电波C. 磁波D. 微波二、填空题1. 力的单位是______。
2. 当物体受到合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______。
3. 在一个闭合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极指向______电极。
4. 重力是一种______力。
5. 物体的质量与其______成正比。
三、解答题1. 描述什么是速度和加速度,并给出它们的计算公式。
2. 阐述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3. 什么是折射?根据光的折射定律,解释为什么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4. 解释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 通过简要描述光的折射,解释为何我们能够看到镜子中的倒影。
四、实验题设计一个实验,能够验证物体在施加恒定力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列出实验步骤,并说明实验中所需的材料和仪器。
五、综合题小明在街上骑自行车,经过一个平直小坡时,突然刹车。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小明刹车前的速度为5米/秒,刹车后停下的时间为3秒。
求小明的加速度。
2. 假设小明刹车后自行车行驶的距离是10米,求刹车过程中小明施加的刹车力。
3. 小明如果按下刹车后仍继续前进,会发生什么情况?请用物理定律解释。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答案中,不属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速度B.加速度C.力D.位置【答案】C2.下列物体中,质量最小的是()。
A.一只蚂蚁B.一根手指C.一块石头D.一张纸【答案】D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不变的是()。
A.加速度B.速度C.位移D.速度和加速度【答案】B4.图中箭头所示力为()。
A.重力B.弹力C.支持力D.摩擦力【答案】D5.一个速度为5m/s的小球,50s后速度变为15m/s,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是()。
A.0.2m/s^2B.0.3m/s^2C.0.4m/s^2D.0.5m/s^2【答案】B二、填空题1.一个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为5m/s,那么它在10s后的位移是__。
【答案】50m2.物体的质量是200kg,它在水中的浮力是4000N,则该物体在水中的下沉速度为__。
【答案】20m/s3.摩擦力是__的,它的方向是__于两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
【答案】有大小,相反4.图中物体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
【答案】4N5.一个物体的初速度是6m/s,末速度是10m/s,它的加速度大小为__。
【答案】1m/s^2三、计算题1.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行驶了4小时,求它行驶的路程。
【答案】m2.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12N的力,求它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6m/s^23.两个质量分别为100kg和200kg的物体,用一根轻绳连接,在水中匀速运动,求绳子的张力大小。
【答案】2455N4.一个物体受到一个10N的力和一个5N的力,求合力的大小。
【答案】11.18N5.若物体的质量为10kg,受到一个30N的力,求它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3m/s^2。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章节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A.小时B.分钟C.秒D.米【答案】C【详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单位还有h、min等,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7cm、5.36cm、5.34cm、5.45cm,则木块的长度应记作()A.5.36cm B.5.35cm C.5.356cm D.5.3567cm【答案】A【详解】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7cm、5.36cm、5.34cm、5.45cm,这四个值中5.45cm与其它三个值偏差较大,这不是读数误差造成的,而是读数错误,即该数据错误,应去掉;所以木块的长度L=5.37cm 5.36cm 5.34cm3++≈5.36cm故选A。
3、图为小组同学学习长度测量后讨论交流的情景,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眼睛不可能精准读数,所以估读没有必要B.使用精密仪器、科学原理,仔细测量,误差是可以避免的C.测铅笔长度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测量时多估读几位数可以减小误差【答案】C【详解】A.为了减小误差,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这是有必要的,故A错误;B.误差不能被避免,只能尽可能的减小,使用精密仪器、科学原理,仔细测量,可以减小误差,故B错误;C.测铅笔长度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是可以减小由于测量次数少导致的误差过大的现象出现,故C正确;D.为了减小误差,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多估读几位数并没有实际意义,故D错误。
故选C。
4、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0”刻度线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答案】B【详解】A.测量物体长度时,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不能倾斜造成读数错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测量物体长度时,测量的始端一般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故B错误,符合题意;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造成读数错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一个正确的物理测量值,必须包括数值和单位,测量完毕后,必须在数值后面注明单位,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2.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从有效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是属于()A.控制噪声源B.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C.保护受噪声影响者D.控制噪声的音调和音色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A.“千里冰封,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4.下列估值最不合理的是()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15dmB.一位初二的学生的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2sC.某人对者山崖大喊一声,过了3s听到回声,则人距离山崖约510mD.让人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3℃5.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不准,将它放入一标准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是-2℃;放入一标准气压下沸水中的示数是98℃;若将此温度计放入室内空气中,示数为26℃,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A.24℃B.26℃C.28℃D.30℃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折断”的铅笔B.日偏食现象C.手影的形成D.水中倒影7.俗话说“水火不相容”,但事实上水能灭火,也能生火.某塑料大棚因为雨后没有及时清除棚顶凹处的积水而发生了火灾,这是因为A.棚顶凹处的积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棚顶凹处的积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棚顶凹处的积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棚顶凹处的积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8.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缩小的虚像B.缩小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放大的实像9.关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论述错误的是()A.以自动扶梯的地板为参照物,图中的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静止的C.起伏的连山向船尾跑去,所选参照物是船D.运动员始终处在转播屏幕上是以跑道为参照物10.小聪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观察《阳光学业评价》,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B.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实像D. 放大镜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2.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B. 用放大镜看细小的物体C. 树在水中的倒影D. 电影院银幕上的画面3.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 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C.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D. 内能增大,物体内分子运动一定加快4. 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 高大的建筑通常用三角形在下部,上部使用圆形或棱形的设计方式,这样设计主要受重力的影响,因为这样的结构可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使其更稳固C. 只受一对平衡力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 惯性与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是一回事5.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春暖花开时,能闻到花的香味B. 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的气味C. 空气中飘动的浮尘D. 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6.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C.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D. 内能是生命活动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之一7. 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B. 往墙上钉木楔,把木楔下端削尖C. 学生的书包带做的较宽D. 菜刀磨得很薄,刀刃很锋利8. 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 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它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D.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9. 关于能量及其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饭煲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B. 锂电池充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炉灶中煤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D. 用热水袋取暖时内能发生了转移10.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作用的结果B. 固体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的结果 C. 两物体间只要有引力就能产生扩散现象D. 两物体间只有温度相同才可能发生扩散现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的轻质小球时发现小球被吸引,则小球可能带 _______ 电,也可能 _______ 。
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公共场合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指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2.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监测装置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B.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C.在市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D.道路两边植树,除了可以绿化,还可以控制噪声传播3.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A.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模糊”,这是液化现象B.夏天刚开始吃冰棒时会感觉“粘”舌头,这是舌头上的水遇冷凝华造成的C.用久的灯泡壁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先熔化后凝华D.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是利用干冰汽化吸热,使空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60cmB.小明同学的体积为0.05m3C.干松木的密度大约是6g/cm3D.一只一次性水杯的容积约是600mL5.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A.干冰变小B.干手机将手烘干C.树叶上的霜D.冰雪消融6.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B.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月食、日食是因为光的折射C.我们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的缘故D.在河岸边看到“鱼在云中游”的奇景,“鱼”和“云”分别是折射和反射形成的7.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A.可以看做两块凹透镜B.可以看做一块凸透镜C.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D.穿过玻璃杯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8.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因和近视眼矫正的是()A.乙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甲和丙9.“五•一”假期,小英随爸妈外出旅行,途中她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有关,并写下一些相应的旅行日记,你认为她的日记中描述不妥当的是()A .汽车行驶中,以方向盘为参照物是静止的B .汽车行驶中,路边的树木向后飞驰而去,这是因为我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C .汽车经过桥梁时发现如图甲所示的标示牌是对汽车的限重D .有十分钟时间,汽车速度仪表指示如图乙,因此这段时间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1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当5cm u =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C .当cm 25u =时,成放大的像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 处移动到20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二、填空题11.夜晚,我们经过装有声控开关的楼道时,往往要用力地拍手或跺脚将灯点亮,这是利用了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用力”是为了提高声音的______这一特性来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
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 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质量抽查)【答案】40.0cm 25 cm/s 小同一位置【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知道,AB段的距离S AB =80.0cm-40.0cm=40.0cm[2]又因为测得时间t AB=1.6 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AB ABAB 40.0cm25cm/s 1.6?sSvt===(2)[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svt=知道,平均速度会偏小。
(3)[4]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所以实验中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即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2.这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平均速度”的情景:(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3)小车从B到C的距离是:________(4)小车从A到C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全程平均速度是:________.(5)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熟练的使用电子计时器,如果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来源】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教学质量检测)【答案】v= s/t 小 0.48m 3s 0.29m/s 大【解析】【详解】(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是根据公式s v t=进行测量的;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3)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 ,由B 到C 小车的路程:6.00dm 1.20dm 4.80dm=0.48m BC s =-= ;(4)由图知,小车从A 到C 的路程:10.00dm 1.20dm 8.80dm AC s =-=, 3s AC t =, 则全程平均速度是8.80dm 2.9dm/s=0.29m/s 3sAC AC AC s v t ==≈; (5)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故所计时间偏小,由s v t=可知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谚语“锣不敲不响,钟不敲不鸣”中所包含的物理道里是( )
A 振动的物体就会发生
B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声音靠介质传播
D 所有发声体必须击打才能发出声音
2.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的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控制噪声的是()
A 在公路与住宅之间设置屏障
B 植树种草绿化
C 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C 在繁华路段禁止汽车鸣喇叭
3.下列说法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的正常体温为35摄氏度
B 冰箱冷冻室的平均温度均为5摄氏度
C 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摄氏度
D 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摄氏度
4.家庭中要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措施中较为合理的是()
A 用酒精棉球擦
B 用沸水煮
C 用自来水冲洗
D 用高压锅消毒
5.利用干冰使运输中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
A 干冰融化吸热
B 干冰升华吸热
C 干冰液化吸热
D 干冰凝华放热
6.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诗句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A 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 桃花吸收红光
C 桃花反射红光 C 以上说法都不对
7.下列关于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是红色的光
B 是无色的光
C 不是光
D 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8.
9.小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共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A 17.41cm
B 17.35cm
C 17.34cm
D 17.31cm
10.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
其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B 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保持不变
C 只要速度的大小不变 C 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填空题(13题2分,其他题每空1分,共30分)
11.第六届“书汉杯”拔河比赛在渭南中心广场上进行,各地选手在振奋人心的鼓声中奋力拼搏,这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传到观众的耳朵的。
12.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叫嚷”和“低声细语”来形容人的说话语气,这里的“高”是指______“低”是指______。
13.据报道“书汉教育”在搞校园文化节时,伴随着激扬的音乐声,飞翔的十五只珍惜红嘴相思鸟纷纷落地而亡!关于珍惜红嘴相思鸟为何集体自杀,请给出你的猜想______14.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性质制成的,使用时它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15.图(15)是a,b两种物质融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由图像可知属于晶体的物质是______它的熔点是______他们融化时都需要______热量。
16,秋天“霜打枝头”的物理现象是______,春天“雨笼山川”的物理现象是______。
17.彩虹是太阳光通过空中的小水滴经过_______后行成的彩色光谱,红色光弧在最
______侧,紫色光弧在最______侧。
18.“红花需要绿叶配”中的红花只能反射______色光,绿叶只能反射______色光,所有颜色的光都不能反射的物体是______色的。
19.在没有任何灯光的情况下,舞台上的红色追光灯照射到翩翩起舞的穿白上衣,绿裙子,红帽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他的上衣是______色,裙子是______色,帽子是______色。
20.“当地球遮住太阳的光线,月亮便走进了地球的阴影”它描述的是______(选填“日食”或“月食”)现象,此现象可以用光的______原理来解释。
2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物体通过照相机成的是倒立、_______的______像
22小彤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线处,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下图所示,为了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小彤应将光屏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小彤将光屏移到某一位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则该像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小彤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烛焰清晰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二.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已知S为光源,请你做出经过平面镜MN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线。
2.请你在方框中画出必要的光学仪器。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求:(1)该同学在前4min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分)
(2)该同学在后4min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分)
(3)该同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6分)
2.如下图所示,小李同学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
(1)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上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右上图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3分)
(2)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min,第5分钟的物质处于______态。
(2分)
(3)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较大的冰块还是较小的冰块?______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的特点是______。
(2分)
(4)如果将冰块换成石蜡碎块做同样的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所得到的温度—时间图像是否与冰的相同?为什么?(3分)
3.近几年发展起来一门新的科学,叫做仿声学。
在用雷达测定某云层的厚度的过程中记录了下列数据:从地面垂直向云层发射一束超声波,同时开始计时,经过16s收到第一次回声,经过18s收到第二次回声,求云层距地面高度和云层厚度。
(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云层中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000m/s)
4.一只船行驶在上下游的两个码头之间,水流的速度是2m/s,小船在静水航行的速度为18km/h.若船从甲地出发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掉头时间不计),那么这只船往返一次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