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丰县教育局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雷电颂》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雷电颂》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雷电颂》导学案

第七课雷电颂教师寄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习文中运用修辞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4.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的丰富想象,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培养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品味语言的抒情效果,理解作品内蕴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学习过程一、积累运用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伫立() 睥睨() 咆哮() 波澜() 污秽() 犀利()劈开() 稽首() 驰骋()虐待()2. 解释下列词语。

睥睨:污秽:犀利:播弄:虐待:雷霆:踌躇:鞭挞:祈祷:忏悔:罪孽:拖泥带水二、自主探究1. 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跟以往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2. 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1. 《雷电颂》是屈原的内心独白,我们能够从中读出屈原的内心世界。

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感情。

2. 通过对屈原内心情感分析,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3. 在朗读中不难发现作者将很多事物赋予了其它的含义。

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别的含义?这是一种什么手法?4. 《雷电颂》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四、拓展延伸这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内心独白。

爱国诗人屈原在召唤风、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请你回想你所积累的诗文,写出一句与“风”或“雷”或“电”有关的语句,并分析其中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收获:疑问:六、达标测试(一)写出每句运用的修辞手法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2.电!你这宇宙最犀利的剑呀!()3.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

()4.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二)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小初高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雷电颂》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小初高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雷电颂》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7、雷电颂【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掌握本文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内容。

3、抓住关键词语揣摩富有哲理的诗句。

【自主预习】作家作品郭沫若(18921.11.6-1978.6.12)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

作品有:小说《漂流三部曲》,散文《小品六章》。

作品中充满主观抒情的个性色彩。

诗集《星空》、《瓶》、《前茅》、《恢复》,并写有历史剧、历史小说、文学论文等作品。

1928年起,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成绩卓著,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棠棣之花》、《屈原》、《蔡文姬》、《武则天》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这是他创作的又一重大成就。

1952年4月9日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

字词积累1、请给下列生字词注音。

睥睨污秽犀利迸射虐待2、解释下列词语。

拖泥带水:播弄:雷霆:【合作探究】1、指出以下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2)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

()(3)啊,这是宇宙中伟大的诗!()2、诗歌贵在抒情,说说本诗的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最激越的情感,大声朗读课文。

(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

)3、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说说风、雷、电等形象象征了什么。

【解难答疑】1、抓住“独白”解释引入“舞台说明”,齐读并概说形象。

2、如此激昂的独白,这样一幅囚徒形象的屈原有着怎样的遭遇呢?3、主人公屈原在反复地呼唤风、雷、电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反馈拓展】1、《雷电颂》选自历史剧____________,这是一台话剧。

“雷电颂”部分属于人物的____________,这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可以直接展现人物内心深刻而复杂的矛盾。

2、课文通篇运用了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手法,还有反复、排比、比喻、反问等方法。

《雷电颂》学案

《雷电颂》学案

八年级下册第7课《雷电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在朗读中把握人物感情和性格,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2. 体会作者瑰丽奇特的想象,理解作者运用象征的写法。

3. 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二、要点点拨:这篇散文诗,想象瑰丽、奇特,以风、雷、电等自然现象和一些神灵等作为象征对象,把屈原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

三、【作者及背景资料】走进作者郭沫若(1892─1978)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历史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我国革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郭沫若,原名郭开桢,笔名沫若(取家乡沫水──大渡河,若水──雅河),四川乐山人。

在十月革命影响之下,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19年至1920年,写下了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与郁达夫、成仿吾组织新文学社团创造社。

1927年3月,发表著名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了蒋介石虚伪、残忍的反革命面目。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于1928年流亡日本,开始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工作,有名的著作是《甲骨文字研究》。

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写下《裳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六个历史剧。

《屈原》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借古喻今,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派,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投降政策,激励了人民的爱国斗志。

他的长篇回忆录《洪波曲》,写出了他前期的经历和思想。

1944年写了关于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论文《甲申三百年祭》。

新中国成立后,写出了不少成功作品,诗集有《新华颂》《百花齐放》等,历史剧《武则天》《蔡文姬》等。

郭沫若晚年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严峻考验。

1978年6月12日逝世,终年86岁。

背景资料《屈原》写于1942年1月,当时是抗日战争后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山。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雷电颂》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雷电颂》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7、雷电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睥睨、污秽、犀利、驰骋、鞭挞”等词语;2.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诵读,体味文章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感受情感律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1、理解、积累“睥睨、污秽、犀利、驰骋、鞭挞”等词语;2、诵读,体味文章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感受情感律动;教学难点诵读,体味文章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感受情感律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言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一能洗得直臣冤了。

”(唐"文秀《端午》)同学们,每年阴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流传久远的龙舟竞渡、吃粽子的习俗,据说是为了纪念抱石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

那么,是怎样的遭遇让诗人作出这样的抉择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的灵魂和高潮——《雷电颂》,去倾听诗人的抒情独白。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字词障碍。

(一)掌握字词睥睨(pìnì):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伫(zhù)立:长时间地站着。

踌躇:犹豫。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迸(bèng)射眩(xuàn)目稽(qǐ)首摆弄:摆布。

驰骋(chíchěng):(骑马)奔驰。

虐(nüè)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鞭挞(tà):鞭打。

比喻抨击。

咆哮(xiào) 波澜(lán) 雷霆:雷暴;霹雳。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罪孽(niè):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二)介绍话剧《屈原》(三)戏剧知识介绍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雷电颂》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雷电颂》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7* 雷电颂教学目标1. 积累语言,理解文章语言所包含的深意。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3.培养初步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语言所包含的深意,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教学设想1.让学生课外查找资料,大体了解《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以及《雷电颂》在《屈原》中的地位。

2.本文是剧中人物独白,也是散文诗,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3.指导学生体会本文用象征手法表现时代的重大思想主题。

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的丰富的想像,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了解屈原,积累相关的语言。

2.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桢,笔名沫若(取家乡沫水——大渡河,若水——雅河),某某某某人。

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

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

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以“借古讽今”,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

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

”(《序俄文译本史剧〈屈原〉》)于是,郭沫若借历史上的屈原的悲剧,全剧分“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

课文节选自第五幕第二场,为全剧的高潮。

“雷电颂”为剧中屈原的独白,用风雷电与黑暗的撞击,表达了屈原与旧世界决绝的心声,充满了对光明的讴歌和向往。

八年级语文下册 7《雷电颂》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7《雷电颂》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7 雷电颂【导学指导】一、预习要求(一)初读课文,积累基础:1.浏览课文,圈点出生字词。

2.利用工具书正音、释义。

3.查资料,了解作者郭沫若,并结合课后“参考资料”了解屈原及《屈原》。

(二)再读课文,探究问题1.调动自己最激越的情感,大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想象情景。

2.思考:本文表达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体现在结构方面是怎样的?二、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伫.立()睥睨..()咆哮.()鞺.鞺鞳.鞳()波澜.()污秽.()犀.利()土偶木梗.()稽.首()迸.射()虐.待()驰骋..()2.郭沫若,原名,四川乐山人,作家,,,代表作品有诗集《》,历史剧《》《》《》等。

3.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人,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后世所见屈原作品都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其中包括《》《》《》《》。

三、自学方法指导1.利用工具书积累基础知识。

2.结合课后“参考资料”,并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情感。

四、本课与前阶段学习内容的勾连1.联系七年级《未选择的路》回顾象征手法。

2.将本文与七年级学习的《金色花》《秋天》对比,学习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的方式。

【课堂建议】一、教师教学预设1.学情预设:学生初识戏剧作品,应该对此文学样式作了解。

此外,有必要了解写作背景,以便理解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2.建议课时:1课时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本文表达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体现在结构方面是怎样的?2.掌握本文象征手法和呼告、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效果。

难点; 对比阅读,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三、教学中怎样发挥教师个人所长本文感情激越,长于朗诵的教师可以通过范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文本,从而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

四、学生怎样展开自主合作学习环节一:自主学习课前按预习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时间30分钟左右。

环节二:问题探究1.抽答:本文表达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体现在结构方面是怎样的?技巧突破;A.熟读课文。

《雷电颂》导学案

《雷电颂》导学案
【合作交流】
1、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它的含义。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等事物都有什么特别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
2、跳读课文,品味语言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2)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3)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
3、《雷电颂》是屈原的内心独白,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并说出包含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可以看出屈原是怎样的人?
4、《雷电颂》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从句式、修辞角度分析)
盘点
收获




一、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2)你劈吧,劈吧,劈吧!()
(3)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
(4)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反思
犀利()污秽()迸射()虐待()祈祷()虐待()木梗()鞺鞳()咆哮()脚liào___雷tínɡ____波lán____ qǐ____首驰chěnɡ___
忏悔():
鞭挞():
罪孽():
睥睨()():
踌躇()():
4、再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结构
(!)与以往的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2)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课文的内容可分为几个部分?表达了怎样思想感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雷电颂》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雷电颂》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雷电颂》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识记重要字词,并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学习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材助读:1.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

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

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

2.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

戏剧文学部分,统称为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3.象征的手法:它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

预习内容及方法指导:一、字词积累 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睥睨波澜鞺鞺鞳鞳祈祷污秽稽首迸射罪孽脚镣咆哮眩目伫立驰骋郢2.测测你的写字速度雷tíng()pái huái()chàn()悔()待nüè2.解词稽首:睥睨:祈祷:污秽:拖泥带水:踌躇:3.连词小短文(自选不少于三个词语)二、文学常识(1.作者2.屈原3.文章体裁及特点4.结合助读了解背景--书上批注)三、整体感知:1. 大声、激情朗读课文并概括文章内容。

2.文章的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等物象象征了什么?运用象征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我的疑问:探究案:(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思索)1.请大声、激情朗读课文并概括文章内容。

雷电颂导学案

雷电颂导学案

学习目标:1、阅读注释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2、通过多种阅读方式,读准字音,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

3、学习本文以象征手法表现时代的主题,理解本文使用的修辞和象征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4、品味语言的抒情效果,理解作品的深刻思想内涵。

学习方法:“五步教学法”(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步:课前预习(一)“三读”课文“一读”:大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字词:“二读”:默读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在精彩段落前用红笔标上“△”;在精美句子下用红笔画上波浪线;疑难文句或词语标旁标上“?”“三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轻重、快慢、语调”(二)研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小组分工完成)(1)结合资料了解历史剧《屈原》的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分别是什么?(2)阅读舞台说明,说说舞台上的屈原是个怎样的形象?(3)梳理结构,全篇独白内容十分丰富,可以划分几个层次?请概括说明。

(4)《雷电颂》艺术上有什么特色?(三)精点问题归纳预习课文后,你有哪些疑问,请将这些问题记下来。

(至少3个)第二步:交流讨论1、课前请6个小组在后墙黑板上板书“字词积累”和5个“预习题”结论。

2、课前各小组检查小组成员预习情况,组长填写预习自评分。

3、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讨论各组员的预习结论4、评价黑板上展示的预习题结论第三步:精彩品读小组内交流“二读”课文中,发现的精彩文段或精彩语句;点评预习中发现的写作或表达上的亮点。

点拔:1、阅读前六段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第七八段突出体现了屈原的什么精神?3屈原又是怎样同黑暗势力进行斗争的?4、领会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风雷电、洞庭湖、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以及“土偶木梗”的群像,分别象征什么?第四步:质疑探究1、小组内讨论预习和上几环节中发现的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提请全班讨论解决。

2、对同学发言、老师点拔及教辅资料上的观点产生疑问的可以大胆质疑。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雷电颂》预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雷电颂》预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雷电颂一、课前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伫立( zhù )睥睨(pì nì)咆哮(xiào)波澜( lán )污秽(huì)犀利(xī)劈开(pī ) 稽首(qǐ) 驰骋(chěng) 虐待(nüè )2.解释下列词语。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污秽:不干净。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播弄:摆布。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雷霆:雷暴;霹雳。

踌躇:犹豫。

鞭挞:鞭打。

比喻抨击。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二、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郭沫若、屈原的相关资料,播放<橘颂》的背景画面(电影《屈原》插曲),让学生感受草木飒飒的悲凉气氛,倾听屈原在波涛汹涌的流水岸边的仰天长问,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三、朗读课文课文在形式上并不押韵,但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有力,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气势,并谈感受。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雷电颂》这段独白,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风、雷、电的期待与歌颂,一是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第一层(1~3段),呼唤风暴怒吼,由衷赞美“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

第二层(4~6段),呼唤风、雷、电,表达憎恨黑暗、渴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第三层(7~8段),赞颂闪电的光明与火花,并决心与之一起烧毁一切黑暗势力。

第四层(9—12段),义正辞严地诘责“土偶木梗”,表示与污秽、邪恶,势不两立。

第五层(13段),表现屈原的坚强意志与必胜的信心。

这是一首结构严谨的散文诗。

全诗五个层次先分后合,紧密相连,由风,及雷,及电;由诅咒黑暗,再到追求光明;由歌颂火进射出光明,再到烧毁一切偶像。

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一气呵成,使诗人的满腔怒火和对光明的渴望追求得以充分表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 雷电颂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 雷电颂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7课雷电颂【明确目标】1、理解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

2、体味文章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理解作品的深刻思想内涵。

3、学习屈原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自主预习】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污秽.( ) 稽.( )首罪孽.( )眩.( )目伫.( )立虐.( )待驰骋..( ) ( )..( ) ( ) 徘徊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脾睨:伫立:鞭挞:雷霆:忏悔:3、走近作者。

__________(1892—1978),现代杰出的作家、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1921年8月,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作品还有历史剧《屈原》《虎符》《蔡文姬》《武则天》等。

【合作探究】1、文中写到了哪些景象?2、结合写作背景,想想这里用到了什么表现手法?3、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赋予这些形象哪些象征意义?【当堂反馈】1、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拓展提升】说说这些独白表现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应如何朗读。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12、“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

你劈吧。

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3、“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进射出光明了吗?”【课后检测】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

发泻出_______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⑴给加点字注音。

八年级语文下册 7 雷电颂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7 雷电颂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7﹡雷电颂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

2.品味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文章炽热的语言及雷霆万钧的气势。

3.学习屈原爱国爱民的思想和英勇无谓的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体会作品雄浑的气势和深厚的抒情意味。

2.联系背景资料,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资料链接1.作者及作品介绍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

屈原(约前340~约前277),战国时楚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二千四百多字。

是一首浪漫主义作品。

比喻生动,语言瑰丽,夸张大胆,诗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故事,使诗篇波澜起伏,千变万化。

屈原创造了骚体,即“楚辞”,为后世诗人的创作开辟了无限的空间。

2.历史剧《屈原》的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

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

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他借屈原的独白,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愤恨。

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雷电颂>出现在《屈原》第五幕第二场。

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

他手足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散发披肩,独身徘徊。

这时,狂风咆哮,电闪雷鸣。

面对这黑暗的世界,他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他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自——《雷电颂》。

它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

是全剧高潮中最强力的一个音符。

3.介绍戏曲知识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7课《雷电颂》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7课《雷电颂》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7课《雷电颂》【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注意语气、语调,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重点)2.联系背景资料,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培养初步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难点)3.学习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光辉旗帜。

1921年8月,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作品还有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蔡文姬》等。

2.写作背景《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黑暗的时候。

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并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

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示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

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

”3.象征手法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现与之相似的抽象的事物、思想或感情。

作用:可以使不容易理解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事物或道理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可感,增强感染力。

【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睥睨..()祈.祷()罪孽.()婵.娟()鞭挞.()迸.射()污秽.()忏.悔()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脚huái() pái()徊驰chéng()jǐng()仰 xíng()具波lán()【学习之旅】一、读文见义,理清思路温馨提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雷电颂》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雷电颂》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7*雷电颂教育方针1.堆集言语,了解文章言语所包含的深意。

2.了解作品的思维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征。

3.培育开始阅览和赏识戏曲文学的才能,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掌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情。

教育重难点了解文章言语所包含的深意,了解作品的思维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征。

教育幻想1.让学生课外查找材料,大体了解《屈原》发明的年代背景、作者状况以及《雷电颂》在《屈原》中的位置。

2.本文是剧中人物独白,也是散文诗,要辅导学生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思维内容和艺术特征。

3.辅导学生领会本文用标志办法表现年代的严重思维主题。

领会课文捉住事物的特征打开的丰厚的想像,了解多种修辞办法的运用及其表达作用。

教育时刻:2课时教育方针1.了解作者,了解屈原,堆集相关的言语。

2.了解课文粗心。

教育内容与进程情形激趣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桢,笔名沫若(取家园沫水——大渡河,若水——雅河),四川乐山人。

现代闻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前史学家、闻名的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

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前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对峙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低沉抗日,并且悍然发起“皖南事变”。

郭沫若面临这样的政治实践怒发冲冠,发明晰《屈原》,展示了实践国际光亮与漆黑,正义与凶恶,爱国与卖国的尖利、剧烈的奋斗,以“借古讽今”,冲击国民党反抗派的漆黑控制。

他说:“全我国行进公民都感触着愤恨,因此我把这年代的愤恨复活到屈原的年代里去了。

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年代来标志咱们其时的年代。

”(《序俄文译著史剧〈屈原〉》)所以,郭沫若借前史上的屈原的悲惨剧,全剧分“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

课文节选自第五幕第二场,为全剧的高潮。

“雷电颂”为剧中屈原的独白,用风雷电与漆黑的碰击,表达了屈原与旧国际决绝的心声,充满了对光亮的讴歌和神往。

【八年级】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雷电颂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雷电颂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关键字】八年级第七课《雷电颂》导学案屈指算来数千年文采风流应以离骚为领袖平心而论八万里河山寂寞当推汩水最伤魂主备单位:尚志市逸夫学校初二语文组主备人:陈兆丽课时:一课时时间: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培养初步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自学环节1(1)屈原介绍: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楚国人。

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

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仍心系祖国。

楚国被攻占后,自投汨罗江而死。

(2)作者介绍:郭沫若:进步文化界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既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3)写作背景:《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

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反共高潮。

⑷剧情简介全剧分为:“橘颂” “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 课文节选自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

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

他手足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散发披肩,独身徘徊。

这时,狂风咆哮,电闪雷鸣。

面对这黑暗的世界,他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他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自——《雷电颂》。

它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

是全剧高潮中最强力的一个音符。

【独学】(预设时间:30分钟)利用自习课及晨读课独立完成以下内容,要求认真读文,规范书写。

将你学法指导及精彩展示【对学】(预设时间:5---7分钟)相互检查独学成果,给对方评定等级,然后和你的同伴合作,解决独学时未解决的问题,将你的疑问和新发现写在右侧的“火眼金睛”处。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雷电颂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雷电颂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
4.多音字:稽、喝
5.易错词:睥睨、祈祷
咆哮、伫立、忏悔
6.郭 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邓小平)。
备习检测内容: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睥睨pìnì波澜lán鞺鞺鞳鞳tāng tà祈祷qí污秽huì稽首qǐ迸射bèng罪孽niè脚镣liào咆哮páo xiào眩目xuàn伫立zhù木梗gěng 驰骋chíchěng虐待nüè郢yǐng雷霆tíng徘徊pái huái忏悔chàn
(二)
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土偶木梗”: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三)
(1)这几句是对风的呼喊,流露出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因为风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
(2)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二、品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
问题: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的认识不深、注意不够。
对策:教师举例强调,加深认识、引起注意。
问题:思路不清,结构不准。
对策:引导勾画关键句,即表示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的词句。
二、品读课文:
(一)跳读第6-10自然段:
1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人。
2.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明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一、进一步体会文章思想内容
1、通过前边的朗读及对屈原内心情感的分析,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他的含义。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联系写作背景谈谈戏剧的创作主旨。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7 雷电颂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7 雷电颂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7雷电颂【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征展开想像,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发战斗激情。

2、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二、多媒体出示目标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谁能正确标注拼音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并注音释义,10分钟后谁先完成,请举手示意。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伫立( ) 睥睨( ) 咆哮( ) 波澜( )污秽( ) 犀利( ) 稽首( ) 驰骋( )虐待( ) 罪孽()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认真思考下列问题,若不能独立解决,可小组交流,10分钟后抽生展示)1.你觉得本文在气势上有何特点?与以往的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2.再读课文,理清思路,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3.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答案:1、激情澎湃,气势雄浑,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追问:雷电颂其实是作者在颂谁?板书明确:屈原颂2、《雷电颂》这段独白,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部分(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当权者。

3.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五.第三次先学后教——比谁能正确感悟文章主旨自学指导: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他的含义。

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联系写作背景谈谈戏剧的创作主旨。

,并分析屈原这一人物形象。

5分钟后抽生展示1.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无形的长剑:“土偶木梗”的群像:2.归纳屈原的人物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雷电颂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3、培养初步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学习重点】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学习难点】理解本文使用的修辞和象征的手法。

一、阅读相关资料:
1、作者、人物介绍:
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

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出国人。

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

因看透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仍心系祖国。

楚国被攻占后,自投汨罗江而死。

2、写作背景:
本文是1942年1月郭沫若在国民党反动派们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创作的。

郭沫若借屈原这个艺术形象,借屈原之口来表达了自己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对蒋介石反动派的愤恨之情。

介绍
二、戏剧知识介绍
1、戏剧的概念: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2、戏剧的种类:
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
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可分悲剧、喜剧、正剧等;
从故事情节上,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等。

从时代分,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3、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的基本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2)、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3)、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5、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

第一课时
一、自主预习
1、读准下列假横线的字词的注音。

睥睨鞺鞺鞳鞳污秽稽首迸射
罪孽脚镣咆哮眩目伫立
木梗驰骋虐待雷霆徘徊
2、解释下列词语:
驰骋:
徘徊:
咆哮:
污秽:
拖泥带水:
3、说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2)你劈吧,劈吧,劈吧!()
(3)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
(4)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4、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二、合作探究
1、屈原的独白写了哪些景象?作者在写这些景象时,运用了什么手法?结合课文仔细分析。

2、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3、《雷电颂》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使用了哪些修辞?
第二课时
一、自主预习
1、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找出具体的句子。

2、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3、思考下列三段话分别表达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2)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3)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
4、合上课本,我们回想屈原的那番独白,内心一定会产生许多感触,我想请大家是不是也把这些感受形成文字写作日记本上呢?
二、合作探究
1、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郭沫若创作此剧,塑造屈原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2、诗歌还闪耀着浪漫主义色彩,在文中是怎么体现的?
三、当堂课检测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突喊,哭跃,悲哀极度的舞蹈,“血脉愤兴”的狂歌,挥动着,旋转着那些表现热情灿烂的千万个旗帜;震吼着,嘶哑着那为苦闷窒破了的喉咙;鼓荡起,冲发起,吹嘘其平地的狂飙横澜。

……呵!呵!这不是在那万头攒动中的精诚!呵!呵!这不是在那幽暗地狱中的火光明耀!这如醉如狂的举动与声音,正像在刀斧手下逃脱出来的无数囚徒,赤手光膊与狰狞的“伍伯”作最后的斗争,激发的,热化的火焰已烧透了我们的心腑,我们不能再正襟叉手在良时中闲磕牙,我们也不能安安静静在陇上辍耕着唱着“月儿光光”的歌曲。

太空中射来了一支毒箭,使得人们都中了“狂疾”。

朋友们!人们的活剧便是在“狂疾"中的挥发与挣扎!只是优游而不求呼唤;只是逍遥而不能愤怒;只闲挥涕泪而不去一试刀剪的锐锋,这是多末卑柔荏的生活!……但因此便发生了这不可平息的“狂疾”,然后可以创造出开辟出足容得我们盘桓的快乐的花园,然后可以有雍容安暇的时光够我们去消遣。

而“狂疾”的一日不好,你便须一日与狂魔相激斗!……这才是人生活剧的真趣味;真表现,真精神!
黯阴的空中只有层叠与驰逐的灰云;那深墨的,那如铅笔画副上烘染的,如打输了交手仗的武士的面色的,如晶亮的薄刃上着了一层血锈的部分,如美人失眠后的眼角的青晕,低沈下多少惨恻的哀意,都由
那灰色层云中弥漫了我们的心头!
卷地的狂飙,爽利的冰雹,倾落的骤雨,震惊的疾雷,呵呵!千万铁甲中的金鼓的鸣声,无量数的健儿呐喊,看呵!葱绿的树木也不在慢舞纤腰了;坦平的道路也不能任人家自由践踏了,只有淋漓下的悲壮的高调趣音,从地狱的中心随了飞来的霹雳喝磕,喊动;——喊动这已死的地球上安睡着的婴孩!
不要安静的!不需安静的!我们要实现吐火的梦境,我们要撞碎血涛的洪钟,我们要用这金蛇般的电光遍射出红色的光亮,要用震破天地的雷霆来击散阴霾。

这样情热的当中,岂容得踌躇,恐怖!这疾风暴雨的日子里,正是狂歌起舞的时间!为要求精如日星的生活,为要求灿如朝花的将来,我们便情愿狂醉,情愿在水火中相搏战,情愿将此混沌的世界来重行踏反,重行熔化,重行陶铸。

好剧烈的一场烈风暴雨!……
好快活的人生的活剧!……
好一曲悲壮的歌声,那余音哀厉是永远长存在人人的心中!
问题:
1、第一段中作者把烈风比作(),(),()()
2、第三段的"毒箭" 是指-------------
3、第六段中的三个“情愿”表达了“我们” -------
4、文中把烈风雷雨铺天盖地递降临的情景比喻为---------,从而突出了---------------
5、仿照第四段的形式,写一段文字,要求以“彩云”为对象(原文以“灰云”为对象),写四个句子。

6、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得,其描写对象分别是什么?
7、这篇抒情散文与《雷电颂》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四、作业:
以“雷电”为主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