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选择题百题精炼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pdf
2013年高考政治真题类编【考点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选择题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T19)《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
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辩证的思维能力。
【解析】选A。
《台湾风物图卷》画作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①②正确。
两幅画各有不同的欣赏价值,③说法错误。
文化具有多样性,“走向同一”的说法是错误的,④不能入选。
[来源:]2.(2013·四川文综·T6)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
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
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题指南】本题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为背景,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所学知识中有关中华民族精神的阐述。
【解析】选D。
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①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的是中华文化而不是中华民族精神,②错误。
【试题】高考政治试题分项精解精析专题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
【关键字】试题近三年(2013-2015)高考政治试题分项精解精析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高考题1(福建文综政治29)图12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考点定位】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和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并且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明确汉字的发展对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同时要运用所学知识排除错误选项。
汉字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自然现象;能够称之为精神上的精华应该是先进的文化、真正的哲学。
2(福建文综政治30)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
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
上述文字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D.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答案】B特征,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排除A,B适合题意;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但指导思想一元化,C是错误的;D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名师点晴】名言名句体现教材原理的题目是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知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道理与其相符合。
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词“吴楚”“北人、南人”,调动运用文化的区域性特征这一知识,并明确这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是源远流长。
3(广东文综政治31)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D.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答案】C【考点定位】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和排除法,正选法,题干强调南北地域文化在同一件事上有巨大差异,体现地域文化的差异;排除法,对于一些不符合材料信息、绝对性的说法,可以逐一排除,“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冲突”的说法明显错误,题中强调南北文化的差异,并没有强调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含解析)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备考】1.从考点角度看,中华文化的特征属于高频考点;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近年高考的冷考点。
从题型角度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常以主观题形式考查。
从命题背景材料看,区域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间的交流、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值得进一步探究。
2.选择题常正面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民族精神的内涵,也常以误区的形式侧面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华文化的发展等。
【讲重点】一、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2.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在分析具体材料是否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时,可以从“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来思考。
(2)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3)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鉴,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另外,包容性也并非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
(4)包容性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
二、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的内涵与特征——是什么内涵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核心爱国主义特征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2.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什么①重要性: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能够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③民族生存: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3.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怎么做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
历年高考政治真题专题汇编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013课标Ⅱ,19)《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
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1 页共1 页。
2013高考政治二轮热点知识专题复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013高考政治二轮热点知识专题复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知识整合】二、【答题模板】1、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有利于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怎样弘扬民族精神?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的作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既要注意借鉴、吸收各国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和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④必须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⑤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⑥人人都应该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四、【热点链接】弘扬载人航天精神2O12年7月27日,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会见“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勉励大家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推动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新时期,我们应该如何继续弘扬和培育包括载人航天精神在内的中华民族精神?答案: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④必须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高考政治分类题库 考点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1)
2015届高考政治分类题库考点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013年)一、选择题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19)《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
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辩证的思维能力。
【解析】选A。
《台湾风物图卷》画作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①②正确。
两幅画各有不同的欣赏价值,③说法错误。
文化具有多样性,“走向同一”的说法是错误的,④不能入选。
2.(2013·四川文综·T6)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
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
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题指南】本题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为背景,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所学知识中有关中华民族精神的阐述。
【解析】选D。
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①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的是中华文化而不是中华民族精神,②错误。
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砥砺我们奋力前行,由此可以看出,③④符合题意。
高考政治 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2013课标Ⅱ,19,4分)《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
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A2.(2013福建文综,29,4分)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
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B.引领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答案 A3.(2013安徽文综,9,4分)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
这体现了(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A4.[2013课标Ⅰ,39(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
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
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
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A )
政治认同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
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
2015
2卷
39(2)·非选择题·10
说明抗战精神与民族精神 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的时 代性
2016 1 卷 39(2)·非选择题·10 守护英雄,弘扬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018
3卷
40(2)·非选择题·10
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代的 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
2 卷 40(3)·非选择题·4
劳动者为民族精神增添新 中华民族精神的时
1
2
9.(2014·全国2,19,4分,难度★★)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 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 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 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 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舌尖上的中国》 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B )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 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 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1
2
5.(2016·天津,10,4分,难度★)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 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 觉象征。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 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A )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高三政治名校试题汇编(第1期)专题1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新人教版
(备考2013)高三政治名校试题汇编(第1期)专题1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新人教版【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民族精神具有实践性和发展性,中华民族精神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①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中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④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辽宁省本溪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2012·嘉兴一中月考)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尽管很多人在外打工,离家千里之外,但“千万里,一定要回到我的家”,人们忙碌了一年,总是要赶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团聚。
这说明A.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2012年4月8~23日,“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展”在重庆隆重登台。
它全方位、高水平地向重庆市民展示了台湾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
台湾各少数民族文化()A.特色鲜明,与中华文化没有共性内容B.独具特色,与中华文化难以相融C.相互交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D.五彩缤纷,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2012年央视龙年春晚上,民族歌舞大联欢《幸福大家庭》展现了一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民族画卷。
这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和稳定性②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④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2012年5月4日,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学生必须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包容性也并
不是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
•
(3)判断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常见标志词返回:目录
第2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
2.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
•
(1)感知中华文化的力量
返回目录
第2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
2.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
•
(1)感知中华文化的力量
返回目录
第2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史书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 典 历史上编撰的史书,规模之大、存留之
籍 丰,为世界所仅有
返回目录
第2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
特别提示 ①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并
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
特色的辉煌历程,但在近代出现了衰微,落
后于世界文化的发展。②汉字是文字的一种。
汉字内容丰富,为中华各族人民所认同、通
• ②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 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我国古代科学技术 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
返回目录
第2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 (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 ①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
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 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 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 ②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长期相 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 持着各自的特色。 •
第2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中华文化的力量与肩负的时代任务
•
(1)中华文化力量的体现:中华文化的力
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
2013最新高考政治试题分项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df
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A.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着重考查文化的作用,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题干信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民族文化是国家的王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求同存异,时尚流行
意义。(6分)
考点二: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2012高考福建卷32)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
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2高考山东卷22)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编制作而成的茂腔动漫剧日具有
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受观众喜爱。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③④说法不对。
10(2011高考海南卷15)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 的“土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考点一 我们的中华文化习题
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考纲要求考点一我们的中华文化1.正确区分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及意义 (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出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3)各民族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误认为文字与汉字相同。
纠错 文字的外延大于汉字的外延,汉字是文字的一种表现形式。
2.错误的认为中华文化是中华各地域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纠错 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地域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
但不能认为中华文化是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例1 (2016·绍兴期末)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历史资料的保存,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
这是基于( )①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增长直接经验,丰富阅历 ②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重视文化典籍的原因。
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故②④符合题意;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增长间接经验,①表述有误;优秀文化典籍是一种精神力量,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错误。
故本题选C 。
变式训练 1 一篇题为“最牛最奇特汉字”的文章在网上引发关注,“丨gun”“鱻xian”“骉biao”等汉字位列其中。
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标志③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①说法错误;大众传媒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③说法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标志,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2016-2020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020年】1.(2020·新课标I)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果。
《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聚俱吠陀》《源氏物话》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木等发明……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记录了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来自于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②历史积淀的厚度是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③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基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亚洲人民创造了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的文化成果,这启示我们文化的多样性来自于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体现了人民群众创造力,①③正确。
②:能够适应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该选项过于夸大了历史积淀的作用,其不能作为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②排除。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影响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规定”的表述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B。
2.(2020·江苏卷)由文化部门组织的2019年戏曲“百戏盛典”活动,使观众欣赏到多剧种、多剧目、高水准的戏曲艺术表演,网络直播观看量超过300万人次,网络平台播放量超过1.3亿次,掀起了一股赏戏曲、话传承、谋发展的热潮。
材料说明( )①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的重要途径②文化市场的发展能满足多样化的文化需求③文化的传承必须坚持现代化发展方向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要协调发展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A【解析】①:“百戏盛典”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掀起了赏戏曲、话传承、谋发展的热潮,这说明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推动了有利于中华戏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是发展繁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故①正确。
2013届高三政治 试题汇编 (第4期) 专题1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含答案
2013届高三政治名校试题汇编(第4期) 专题1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山东菏泽一中2013高考模拟试题)17。
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于2012年3月22日在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谈中,明确指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以及强调“台湾人也是中国人”。
马英九就任以来,致力于重塑“两岸人民同为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的理念,这同样是基于民族认同。
以上材料①体现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②体现出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③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④体现出团结统一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深深地植根于两岸人民的心中A。
①②③B。
②③④ C.①③④D。
①②④(山东省淄博一中2013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大肆摧毁当地的文化机关,废除原有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并代之以日伪的教材,强迫中小学生学习日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与消解中华文化的做法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其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是因为①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②中华文化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④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因果型选择题是题干与题肢之间构成因果关系的选择题,一般根据材料与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判断.一般采用探因寻果直选法、因果优选法、因果排除法.(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届第五次月考)23.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
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
可见,茶文化A.是中华之特有文化B.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C.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山东省郓城一中2013届高三12月月考试题)“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
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
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Ⅰ1.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不仅可以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也将再度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篇章。
这表明,我们要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就必须( ) A.借鉴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B.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C.立足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解析:本题强调要再创文化辉煌,就必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B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2.民主改革50多年来,党和国家对西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大规模抢救、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使西藏传统文化得以系统、清晰、完整地保存。
这是因为(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③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西藏民间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材料中党和国家对西藏文化的保护,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同时说明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①②正确;③错误;④说法不准确,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答案:B3.有一首歌中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她。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
关于汉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③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汉字的发明,使中华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成为中华各民族人民所通用的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答案:D4.广东信宜镇隆飘色是流传于粤西地区的一种传统艺术活动,而踩高跷则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项传统艺术活动,虽然一南一北,但各有各的精彩。
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知识点。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习题(含答案)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习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 先进文化是健康、科学、向上、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
中国的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
下列属于中华文化的是()①衡平竖直的方块汉字②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③四大发明的伟大创造④埃及的金字塔。
A. ①②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2. 西方国家曾经把中国誉为“东方雄狮”,是因为()①中国的科学技术曾经走在世界前列②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③中华古人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④中华民族有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3. 2006年7月8日,“中国汉语网”正式开通,它为世界各国朋友学习汉语,体验中国文化打开了新的篇章。
这()A. 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无需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B. 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世界了解中国C. 表明中华文化优于其他文化D. 是我国文化史上对外开放的重大事件4. 2015年3月3日至3月1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京召开,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两会”期间,迎宾的鲜花没有了,代表委员领矿泉水“实名制”…….“节俭办两会”体现了()A. 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B. 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C. 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D. 谦虚谨慎的为政风范5. 下列关于民族精神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②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精神,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③民族精神是民族的根,每个中华儿女都有义务弘扬民族精神④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其内涵更加丰富。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6. 每年的9月是“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之所以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魂②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精神纽带和精神支撑③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变迁和人生百味。此部记录片的创作方法能够体现出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予经济重大影响
③一定的精神文化需要相应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能够增加国际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北京市朝阳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23. 北京小吃技艺精湛、风味独特,文化底蕴深厚。驴
打滚、艾窝窝等北京人熟悉的北京小吃将打包申遗。实施“北京小吃”打包申遗项目的文化意义是
A.提升北京小吃的品牌价值
B.利用物质载体传承传统文化
C.促进中外文化的传播交流
D.丰富中华文化的形式和内容
【答案】B
【解析】北京小吃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载体,故该题选B。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中华传统文化。
物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江西省九江一中2013届高三第3次月考)中国菜名往往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翻译不当可能使外国食客不敢
下口。如“麻婆豆腐”直译成英语“Tofu made by woman with freckles(一脸雀斑女人做的豆腐) ”就令人恶心。
围,成为吸引不同族群的大事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本题选B项。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调研考试
B.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传统
C.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D.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 Nhomakorabea(河北省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调研考试B.②③C.①④D.③④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调研考试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王大珩作为中国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
④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广东省六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
其正式,活动涉及文学艺术、文物、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2013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
)22.《舌尖上的中国》是近年来收视率最高的一部记录片。它以美食作为窗口,用国际化的叙事方法,展示着中国的
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
(江苏省无锡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答案】B
江苏省无锡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山东省青岛二中2013届高三10月阶段性测试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模拟试题)“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圆心,圆的半径就是中文,半径有多长
的承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之路。文化学者认为,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
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因为 ( ?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的吸收一切外来文化②“以和为
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③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山东师大附中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24.成画660多年传世名画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分藏于海峡两岸60多年后
,终于实现历史性的合璧,6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影响深远持久②中华文化与其它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③浙、台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解析】不同地方的剪纸有不同的特色,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中华文化。
(北京市丰台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21.2012年主题为“丝路之源,魅力中国”中国文化年在土耳
D.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山东省青岛一中2012-2013学年1月调研考试)2. 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
”,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
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文化具有地域性特征
2013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选择题百题精炼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
(北京市昌平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试卷)1. 我国作家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意味着得到的欣赏
与肯定。诺贝尔委员会颁奖词
A.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
B.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交流与传播
C.消除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差异
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
、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
可见,黎族文化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
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在研制原子弹、氢弹和导弹的过程中,发扬了崇高的“两弹一星”精神,为研制中国自己的
原子弹(氢弹和导弹)作出了突出贡献。下列对“两弹一星”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②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③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④它是对中华
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B.中华文化独领风骚
C.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D.中华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B.③④C.②④D.①③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届高三联合竞赛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3届高三期初考试试题B.①④C.①②D.③④【答案】B
【解析】应为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应该保护和弘扬。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未体现。超越华人的范
思想基础。”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①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
践 ②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③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
、不失本色 ④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民族精神的延伸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广东省中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统考)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
因此,统一中国菜名的翻译很有必要。统一中餐菜名译法有助于 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
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传播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江西省九江一中2013届高三第3次月考)“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洞头,一半在台湾。”民谣中的两座半屏山
分别位于温州洞头和台湾高雄,两座半屏山不仅山形相似,而且两地居民都说闽南话、习俗相同。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
,文化就能够走多远。”在著名作家余光中看来,中华文化正是依靠汉字才流传至今,“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教这些东西
,不能让它缺席。”这说明①中文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②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③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④汉字是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湖南省五市十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