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的悲情伦理
《叔本华论生命悲剧哲学》读书心得1000字
《叔本华论生命悲剧哲学》读书心得1000字《叔本华论生命悲剧哲学》读书心得1000字叔本华的伦理思想暴露了19世纪50年代后德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悲观失望的颓废情绪,他的唯意志论和非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对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成为现代西方生命哲学、存在主义思潮的重要思想渊源。
尼采说“叔本华让我有勇气并自由地面对人生。
”也许孤独是哲学家的通病,叔本华也曾说过“所有伟人都不免孤独——虽然人们对于这种命运时常扼腕,但是,两害取其轻,他们还是宁愿选择孤独。
”正是因为孤独的气质,叔本华终生未娶;也正是因为孤独的追求,叔本华成为哲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师。
有一段话给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有两样东西是我们难以相信这个世界是全智、全善、全能的存在所产生的杰出作品:第一,世界上的每个地方都充溢着苦难和悲痛;第二,人作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杰作有着显而易见的缺憾,他仅仅是一幕滑稽剧中的.小丑”。
“这些事实使我们幡然领悟,我们仿佛四处流浪的孩童,一到这个世界就肩负着原罪的重任。
正是由于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地救赎我们的罪过,才使得我们的生存如此悲惨,惟有死亡才是苦难的终结”。
叔本华的人生观是悲观的,他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充满着苦难。
我觉得叔本华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点,源于它将一切都想的万般罪恶,人性是恶的,整个世界都充满险恶。
进一步讲,叔本华悲观的根源在于他头脑中没有辨证法。
事实上,我们的人生是喜与悲、快乐与痛苦交织并存的。
他看到了人生痛苦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喜悦的一面。
不过,人生仿佛苦难多于欣喜,尽管人们祈求一帆风顺,祝愿万事如意,但实际上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事事如意。
人一生不可避免要经历磨难与坎坷,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言是他辛劳一生最后的希冀,林肯1860年以前几乎就是一个失败者,就连叔本华本人,也是在他生命最后十年才“声誉大踏步前进”。
正因为人生到处充溢着苦难和悲痛,才有孟子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以作安慰。
叔本华,持悲观主义的乐观者
叔本华,持悲观主义的乐观者叔本华,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
众所周知,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
他对人间的苦难甚为敏感,因而他的人生观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倾向。
他的一生并不得志,在去世前几年获得声誉以前,享受着隐居生活。
在不久之前开始接触叔本华的哲学,叔本华的人生哲学系白色调是悲观主义。
在他的视野中,世界是虚幻的,人生是痛苦的。
生命是一团欲望的火,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便是欲求,欲求不满就是痛苦。
由于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人的记忆、理智又加深了痛苦的感觉,因此人从来就是痛苦的。
但是如果欲求得到满足,却又发现这只是暂时的,暂时的欲望满足又会带来新的欲望满足,引发新的欲望。
就好比打猎比猎物本身更加吸引人。
从而引申出来,人的欲望是不可能被满足的,因为一旦得到它便不想再要它。
所以,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观无疑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他把人最基本的生存欲望看做是痛苦的根源,显然是靠不住的他提出的解决人生痛苦方案即是禁欲之路,显然也是有些荒唐。
无法实现的欲求,固然会造成人类的痛苦,但也是人存在的正常欲望,成为了推动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
一个没有欲望的人是不可能有所作为,只是他本身无力解决人生的痛苦导致自己陷入了绝境。
叔本华关注的是人类痛苦的问题,并且寻求解决痛苦的途径。
虽然他的人生哲学呈现悲观主义倾向,但是还是有一些积极的、有价值的思想,能够给人们有益的启示。
现摘录几句与大家分享:1.一定的忧愁、痛苦或烦恼,对每个人都是时时必需的。
一艘船如果没有压舱物,便不会稳定,不能朝着目的地一直前进。
2.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是属于人的主体的美好素质,这些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
3.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
因为,唯有它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
他人的思想就像加别人飨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留下的衣衫。
叔本华的悲情伦理
、
什么是道德?
哲学家一向是被当作追求最高智慧的一群人 ,
在历史上被人们追捧 ,他们是真理的探索者 、历史 中,叔本华不惜用一半的篇幅来声讨康德 ,而在剩
的预言 家 。然 而 ,在叔 本华 看来 ,哲学 家似 乎不再 余的部分 中,他提出了自己的伦理学观点。让我们
那么高高在上,哲学的任务仅仅是把世界的真正一 看看 他是 如何说 明的 。
24
岳 正高 尚的行 为 [1 1 9 么 为 能是 出于第 三重 因素 了— — 同情 。 1 0那 2 种种 德行 寻 找共 同 的源泉 就成 为 当务之 急 ,这个 任 叔本华 认 为 ,道德价 值在 于行 为 的动机 ,一个 务 同样也 使历 史上 每 一位哲 学 家为 之绞 尽脑 汁 。 当 具有 正面 道德 价值 的行 为必须 是为 了他 人 的利益考
中图分类号 :B 2 8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粤 内登 字 O - 0 6 2 1 0 — 0 4 0 12 7( 0 0) 4 0 2 — 4
自文艺复兴 以来 ,西方社会开始了现代性的转 普遍有效 。作为理性 的人 ,在对法则 的敬重下无条 向, 并在哲学 、文学 、科学等领域中充分体现。随 件 地履行 自己的义务 。一 个行 为道德 与 否 ,在 于其
摘
方式。
要 :人 类的道 德行 为 背后是 有 共 同的根 据 的 , “ 同情 ” 可 以成 为道 德行 为 的共 同来源 。基 于 同
情 的道 德是 否定 生命 意 志 自我 肯定 的动 力和 方 式。道 德 的力量 既 非无 穷又 非无 用 ,其本 身就是 一 种 生活 关键 词 : 同情 ;道德 ;生命 意 志 ;悲情
第 l 0卷 第 4期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述评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述评
叔本华是一位德国哲学家,著名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之一。
他的哲学作品对现代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人生的智慧》,他在其中提出了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叔本华认为,人生是一场无休止的苦难和痛苦之路。
人的欲望和冲动推动着他们的行动,但是这些行动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和不满。
他认为,人生本质是一场无尽的苦难、疾病和痛苦,而个人的存在只是无意义的遭受。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是建立在他的伦理观之上的。
他认为,人类的本性是邪恶和自私的,人的行为是出于背后动机的,而不是出于真正的善。
此外,叔本华强调了死亡的重要性,认为死亡是人生中的最终结局。
他认为,我们必须面对这个事实,接受死亡的必然性,并尽量减少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痛苦和苦难。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是一种比较悲观的理解,但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他通过深刻的哲学思考,揭示了人类的弱点和问题,提醒人们注意自己的纯真本质,从而在人生中找到意义。
总的来说,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虽然被视为一种极端的理解方式,但它仍不可避免地引导我们认识到人生的本质和世界的真相。
它鼓励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目标,并倡导对人性以及世界的一个更深入和真正的理解。
浅析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浅析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摘要:叔本华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唯意志论主义的开创者,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叔本华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在他的哲学理论中,充满了消极与悲观,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成为他哲学理论的核心。
本文主要叙述了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和解决途径,以及在当代社会,面对痛苦时,我们应当怎么做。
关键词:叔本华悲观主义痛苦叔本华在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曾说道:“‘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
[1]可以看出,叔本华是位唯心主义哲学家,在叔本华看来,世界万物是作为“表象者”的“表象”而存在的,都是“直观者的直观”。
他在后面又说道:“世界是我的意志”。
在叔本华这里,意志是自在之物,是超越充分根据律限定之外的,世界万物的一切都是意志的表象,一切表象都是意志的客体化。
[2]叔本华认为在意志客体化的过程中,较高级别的理念制服较低级别的理念。
[3]在意志客体化的一切级别上、在一切族类的个体之间,必然存现着无止无息的斗争,这是生命意志的表现。
人作为意志客体化的最高级别,追求的是自我满足,这就使斗争更为公开、更为尖锐,利己主义成了一切斗争的出发点。
[4]在利己主义下,人类以自己为中心,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惜伤害他人。
人类在意志的驱使下,产生了种种欲望,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进行不断地挣扎与奋斗。
但是欲望是无止境的,就像没有底的水桶一样,永远填不满。
什么都想要,但是又不能什么都能够得到。
有限的满足和无限的欲望带给人的只能是痛苦。
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人类处在无尽的痛苦之中;当欲望得到满足时,人类又陷入无聊之中。
所以痛苦没完没了,没有最后的目标和持久的幸福,所以叔本华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痛苦的。
“除以受苦为生活的直接目的之外,人生就没有什么目的可言”。
[5]叔本华在认为人生是痛苦的理论之上,他提出了两种解决途径。
一是,通过欣赏艺术,获得一种内在情调,使我们的意识不再被我们的意志所充满,我们可以暂时摆脱痛苦。
认识及评价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认识和评价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根本原理杨嘉龙2021822031在西方哲学史上,叔本华以其悲观主义而闻名。
他的悲观主义常常不被视为严肃的哲学思想,但它却深刻地影响了此后西方哲学的开展。
罗素曾说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改变了西方哲学的气质。
确实,正是在叔本华之后,西方传统的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所具有的那种自信和乐观精神,尤其是近代以来启蒙理想对于进步的信仰逐渐丧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悲观、迷惘的思想和情绪 ,现代性的冲突与困惑日益突现出来。
霍克海默认为二十世纪的历史说明叔本华关于人类本性的悲观主义是恰当的。
要正确认识哲学史上这一显著的变化,就必须深入探讨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真实意义,弄清其根源和实质,并对其作出新的思考。
这不仅关系到如何理解叔本华哲学,而且也关系到人类自身当前的存在状态以及未来开展走向的问题。
一、关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争论学术界对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存在着争论,一种观点是否认叔本华的哲学与悲观主义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认为非悲观主义如同悲观主义一样与他的哲学是相容的。
例如,布莱恩·麦琪(BryanMagee认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在逻辑上独立于他的哲学,因为逻辑的一个根本点是没有真理的断言能够承担价值的判断,从“是〞(is推不出“是坏的〞(isbad。
“从现有的知识看,无疑,叔本华对于世界的绝望,尤其是他对于存在的可怕的一面如此地深信不疑,某种程度上是植根于他与母亲关系的神经质的表现。
〞同时,叔本华关于通过艺术审美、禁欲主义和宗教信仰可以使人获得解脱的观念说明他并未完全放弃希望。
与此相反,另一种观点肯定叔本华的哲学与悲观主义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强调悲观主义本身就植根于叔本华的哲学之中。
托马斯·曼就把叔本华的意志和悲观主义看作是同一的,认为叔本华作为一个深思意志的哲学家必然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因为意志的世界只能是痛苦的世界。
克里斯托弗·詹纳威(ChristopherJanaway认为麦琪关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看法从外表上看是正确的,但仅仅停留于此却是短视的。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是19世纪著名哲学家、悲观主义的先驱,他的哲学被认为是一种深思熟虑的悲观主义,他认为人生不免充满痛苦和苦难,而这种苦难是无法避免的,他的哲学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一、叔本华悲观主义的根源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不是源于他自身的人生经历,而是基于对人生本质的分析和思考。
他相信,人生中的痛苦和苦难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种苦难是由人生存在的本质决定的。
在他看来,人生存在的根本问题是欲望、满足和失望的循环,而这个循环不可能被打破,从而导致了人类永无止境的痛苦。
二、叔本华对人生的看法叔本华认为,人的存在本质上是痛苦的、失败的和虚无的。
他主张拥有一种冷静的、客观的态度来面对人生中的苦难。
他认为,人类需要接受生活中的不幸和痛苦,并试图达到一种内在的平静。
在他的哲学中,这种内在平静被称为“超越”。
叔本华认为,在人的生命中,欲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欲望往往是痛苦的根源,因为我们总是在寻求那些我们不能拥有的东西。
人的欲望始终无法满足,因为我们总是想要更多、更好的东西,而这种欲望最终会导致失望和绝望。
在他看来,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这也意味着痛苦将永远存在。
叔本华认为,人类是一个自私和残忍的物种,这源于人类的本性。
他主张人类应该在自己的悲惨和不幸中认清自己的本性,并寻找一种优秀的方式来面对这种本性。
他认为,人类应该尽量避免伤害他人,因为痛苦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存在,并希望人类在悲剧中铸造出自己的人格。
四、叔本华对自由意志的看法叔本华认为,自由意志是不存在的。
他认为,自由意志是一种幻觉,我们的行动是由自然的现象所驱动的,而非我们自己的决定。
他主张人类应该摆脱对自由意志的信仰,并接受生活中的一切,包括自己的行为。
五、叔本华对宗教的看法叔本华不信任宗教,因为他认为它们是对人的欲望和苦难的认知上的幻觉。
他认为,宗教只会让人们更加渴望和追求,从而导致更多的痛苦和失望。
在他看来,真正的信仰应该是一种内在的、静态的信仰,而非追求快乐和满足。
谈叔本华幸福观中的悲观色彩
谈叔本华幸福观中的悲观色彩叔本华是德国十九世纪哲学家,他的伦理学理论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对幸福的悲观态度。
他认为,人生的苦难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的痛苦和无意义是相伴相生的。
因此,在叔本华的幸福观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悲观的色彩。
首先,叔本华认为人类的生命是一场无望的运动。
他认为生死都是同样的意义和价值,都是无法被理解和掌握的黑暗力量。
因此,人类努力追求幸福,不仅是徒劳无功的,而且是愚蠢的行为。
他认为,人类追求幸福的欲望是无可救药的,因为我们无法摆脱渴望的纠缠,也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的命运。
其次,叔本华认为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而资源却是有限的。
他认为,欲望是人类心灵的阴暗面,它们的追求会导致社会和个人的痛苦。
人类绝不会因为满足某种欲望而得到幸福,相反,欲望只会让人变得更加空虚和无意义。
再次,叔本华认为人类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是充满苦难的。
他认为人类的痛苦和无意义是人类生命的本质。
他认为,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孤独的旅程,充满无止境的痛苦和苦难。
因此,人类的每一天都应该接受这些苦难,并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坚韧和有智慧。
最后,叔本华认为人类的社会结构是苦难的孕育之地。
他认为社会是一个失衡和不公的结构,制度不公和个人权利被侵犯是很常见的。
因此,人类的幸福和自由是需要付出极高的代价的。
总的来说,叔本华的幸福观具有强烈的悲观色彩。
他认为人类努力追求幸福是徒劳无功的,因为人类的生命是一场无望的运动,虽然追求幸福似乎是人类的本性,但是欲望终将导致更加深刻的痛苦和无意义。
叔本华的幸福观强调了生命的苦难本质,这些苦难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坚强和智慧来面对它们。
浅析叔本华痛苦与超脱的伦理观
大 众 文 艺137摘要: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四篇主要阐述了他的痛苦与超脱的伦理观:痛苦是人生的本质以及如何超脱痛苦的问题。
本文以“在痛苦中漂流”和“从痛苦中超脱”两个方面浅要分析叔本华的伦理观点,并得出自己的“与痛苦并存”才有可能是真正的人生指引的观点,并希望能够对当代文坛过于乐观和萎靡的状况产生一点警示。
关键词:叔本华;痛苦;超脱叔本华的伦理观主要是在《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第四篇里得到清晰而系统地阐述。
叔本华认为:人是在痛苦中生存,无论天才还是普通人,都无法否认痛苦这个事实。
人每天都在死亡,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害怕死亡,死亡只是从个体化原理得到的一个不算明智的答案。
如果一个人想要战胜痛苦,叔本华认为惟有一个办法:超脱。
本篇文章主要就三个方面来分析叔本华的伦理观。
一、在痛苦中漂流叔本华认为:人生是痛苦的。
痛苦的本质只有两种:欲求的痛苦和没有欲求(空虚无聊)的痛苦。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生于世,只能二选其一。
选择了充实,就得承受忙碌的疲惫,无法得到满足的渴望,这是缺乏的痛苦,欲求的痛苦;选择了休闲,就得忍受懒散时的寂寞,空虚无着的无聊,莫名其妙的孤独,那是无欲求的惩罚,是安逸的痛苦。
叔本华说:“一切欲求皆出于需要,所以也就是出于缺乏,所以也就是出于痛苦。
这一欲求一经满足也就完了;可是一面有一个愿望得到满足,另一面至少就有十个不得满足。
再说,欲望是经久不息的,需求可以至于无穷。
而满足却是时间很短的,分量也扣得很紧。
何况这种最后的满足本身也是假的,事实上这个满足了的愿望立即又让位于一个新的愿望;前者是一个已认识到了的错误,后者还是一个没认识到的错误。
”1人就是在错误与痛苦中成长,而人生就是承受这种错误和痛苦的过程。
没有人能够否认这种本质,天才和普通人都没有这个能力。
艺术家个体,即天才,他们专事把握和描述人或人的理念,即生活的痛苦与错误。
与普通人不同的是,艺术家在欣赏或创作时,他们忘却了一已之痛苦,或者他把自己的痛苦和人类深远而广袤的痛苦融为一体。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叔本华(1788年-1860年)是德国哲学家,他被视为西方哲学中悲观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两部著作《论人生的苦难》和《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
在叔本华看来,人生本身就意味着痛苦和困境,而且人们得到的快乐总是短暂的,最终都会面临死亡和虚无的命运。
在《论人生的苦难》中,他写道:“不知为什么人生总是苦难重重,虽然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渴求快乐。
”叔本华认为这种苦难不仅是肉体上的,还包括心理上、社会上等面向。
他认为,人类生活的本质就是痛苦、不满和无尽的欲求。
对于这种情况,叔本华提出了“解脱”的途径。
他认为,只有找到真正自由的状态,才能摆脱痛苦的束缚。
而真正自由的状态是一种脱离欲望和意志支配的境界,即“超越自我的境界”。
在这种境界中,人们可以获得真正的平静和内心的自由。
此外,叔本华还提出了“意志”的概念。
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种无限的、不可知的意志,它是一种强烈的、永不满足的欲望,它是万物存在的根源。
然而,叔本华同时也认为,诸如欲望和意志等这些驱动力反而成为了人类苦难的根源,因为这些驱动力总是让人心灵不安,并导致了一系列不满和挣扎。
除了以上提到的,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还包括以下几点:1. 悲观主义的根源:叔本华认为,悲观主义的根源在于生命本身就是无意义的。
他认为,人类的存在没有任何目的或价值,和其他动物一样都只是遵循着自然规律生存而已。
因此,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最终都会化为乌有。
2. 世界的本质: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
这里所说的意志并不是普通的人们所理解的“意志力”,而是一种无始无终的本体力量,它驱使着人们的欲望和行为,也是万物运转的动力。
3. 永恒的现在:叔本华主张重视瞬间,认为唯有通过当下的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他认为,过去已经逝去,未来尚未到来,人们所能真正享受的只有现在这一刻。
4. 知识与审美:叔本华认为,知识和审美是人类摆脱苦难的两种途径。
通过知识的积累,人们可以获取更多的现实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而通过审美的体验,人们可以暂时摆脱痛苦,沉浸在美好的事物中。
叔本华的悲剧理论
叔本华的悲剧理论
1、叔本华认为悲剧是文艺上的最高成就,悲剧专门表现人的不幸,人的痛苦生来就有,不可避免。
2、悲剧放弃说
叔本华认为最后的结局是悲剧人物在漫长的斗争和痛苦之后,最后永远地放弃了他们前此热烈追求的目的,永远放弃了人生一切享乐。
悲剧人物这种退让是由其自身意志决定的,而非两种矛盾力量对抗的结果。
1、叔本华认为悲剧对人来说对人有艺术拯救(休歇)和伦理拯救(对意志否定)的双重效果
2、叔本华的悲剧观强调人类的悲剧命运。
因为在人类生存的世界中,痛苦和不幸无处不在,所以,悲剧随时都会发生。
悲剧人物的不幸,不是由于自身缺陷,而是由于人类的局限造成的。
5、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类:
一种是“某一剧中人异乎寻常的恶毒,所造成的悲剧”,可称为“恶人悲剧”; (《奥赛罗》) 二是由于“盲目的命运造成的悲剧”,可称为“命运悲剧”; ( 《俄狄浦斯王》)
三是悲剧的发生不是由于例外或异常,而是油然而发,从人的行为和性格中产生,因此,它几乎是每个人都会产生的东西,故更可怕。
可称之为“普通悲剧”。
它最为惨烈。
( 《哈姆雷特》)
6、意义
叔本华不是以一个救世主的身份站在“绝对理念”的高度来俯视人类的不幸,而是以一个感性的、个体的、活生生的人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人生的悲剧。
因此,他并不特别看重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和轰轰烈烈的场面,而是要在普普通通的生活中去发现悲剧的意义。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范文.docx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范文一、悲观主义产生的哲学背景(一)意志叔本华通过借鉴柏拉图的理念观,确立了意志本体论。
“理念是独立于具体事物和人的意识之外的实体”理念是先于人而存在的,既不靠理性产生,也不靠感觉产生。
叔本华借助理念的这一概念建立了自己的意志观,认为意志靠直观产生。
“理念是永恒不变的,是塑造个别事物的‘原型’,个别事物都是‘分有’理念而成的。
”叔本华正是用分有说来解决意志和表象的问题,将意志和表象作为整体而分割,叔本华认为,意志是所有现象的本体,并且它不存在于现象之中,不存在于作为表象的世界之中,它只是借助现象来表现自己。
意志产生于人的自身,是人内心最直接的“意识”,每个人都是自己认识的主体,也产生着自己的表象世界。
意志决定着世界,世界的内在本质就存在于每个人的意志之中,每个人所看到的表象便是整个世界。
意志是一切现象、表象、客体最内在的东西。
叔本华将人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客体,一部分是意志。
人的客体靠意志来进行活动,胃肠的蠕动就是意志反映在客体上的饥饿,喉咙的干痒是意志反映客体上的口渴。
在自然界,草长莺飞,百花争艳……也都是意志表现为客体化的结果。
(二)欲望叔本华在佛教思想中借鉴了“欲望”的概念,他认为,人作为认识的主体,是有欲望的个体,人的欲求反映在他的内在意识之中,叔本华将人的欲求作为意志的欲求,人变成了欲望的主体,于是被意志定义为“盲目的不可遏制的冲动”,是永无止境的无法满足的欲望,是求生存的生存意志、生活意志和生殖意志。
二、悲观主义的哲学内容(一)人是痛苦的叔本华的意志论将意志作为不可遏制的冲动和欲望,他认为意志分为生存意志和生殖意志。
生存意志是指人类为维持自己的的生存,为了生活而产生的欲望,包括衣食住行等等的需要。
叔本华将其作为一切痛苦的根源。
生殖意志是人类为了对抗死亡而继续维持生命体的欲望,包括恋爱和婚姻等。
这两种欲望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然而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人在头脑中会产生不同于非理性的理智,人类为了生活的舒适,会通过理智来规范自己和自己生存着的社会,这就会同人本质上的冲动和非理性产生理性与意志的矛盾。
意志在世界中的悲哀_论叔本华意志论中的悲观主义哲学
收稿日期:2002-10-12作者简介:马莉(1962-),女,河南南阳市人,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西方哲学史方面的研究。
意志在世界中的悲哀———论叔本华意志论中的悲观主义哲学马 莉(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200230) 摘要:叔本华作为康德与黑格尔德国古典主义哲学体系之后另一思想体系的创立者,从意志到欲望、从欲望到幻灭、从幻灭到痛苦和虚无,构成其悲观主义哲学论点的主线,对后世哲学流派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叔本华;意志论;悲观主义;影响中图分类号:B 51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02)01-0111-02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是在继康德与黑格尔的德国古典主义哲学体系后另一思想体系的创立者。
德国古典主义哲学以唯心主义为内核,但强调理性的思辩,即通过人的理性,去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而叔本华的哲学则强调的是主观意志的作用,即唯意志论。
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意志哲学的分析,探索其悲观主义人生观的根源。
《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是叔本华的代表作,其内容集中了叔本华的全部基本思想。
他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是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以透过主体为条件,也只对主体存在。
所以,世界是我(主体)的表象。
人可以外在地把自己理解为物体和现象,也可以把自己理解为世界万物的一部分。
而世界万物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是超越于空间、时间之外的单一整体意志。
叔本华的意志哲学归纳起来有两种,即生存意志和生殖意志。
生存意志可以体现到人、动物、植物乃至无生物各个方面。
人的生理活动,是意志的客观化和具体化,动植物的生长,磁针指北及物体落地等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意志在起作用。
肉体是意志的产物;血液,是由我们所说的“生命的意志”所推动,在人体造起了血管;求知的意志建立起了脑髓;饮食的意志发育为消化系统。
人们为了食物、为了婚姻、或为了子女所做的艰苦奋斗,其动机不是思想,而是需求生活,或更为丰富的生活的一种半意识的意志,也就是生存意志。
叔本华的悲观哲学
叔本华的悲观哲学今天我讲的是叔本华,叔本华呢,我们都知道他的哲学是悲观主义,那么他的悲观主义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人生就是痛苦”,那么为什么会“人生就是痛苦”呢?这我们就得从最初讲起了。
叔本华认为,人这种生命现象就是求生意志的客体化,通俗点来讲就是人这一生其实就是对欲望的不断追求,所有的生物中人的需求最多。
叔本华把意志追求目的时受到的阻碍称为痛苦,把意志达到目的的状况称为幸福,而我们都知道,我们在追求目的是总是会受到挫折的,追求这个没遇追求那个也会遇,所以在追求目的时是痛苦的,而就算某个目的达成了,又会有新的欲望席卷而来,因为人的追求永无止境,所以痛苦是经常的,幸福是短暂的,所以,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
以上可以算是叔本华哲学最基本的理解了吧,不过上边的这种说法也算是稍稍有点欠缺的,在上面的说法中,幸福虽然短暂但终归还是有的,可事实上在叔本华的哲学中,幸福被他给消除了,幸福是不可体验以及不可被检验的。
叔本华哲学中有个特有的问题——苦闷,在他看来,是由苦闷中产生了世界以及人类生活(上帝的苦闷产生了人类,封建主义的苦闷产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基督教的苦闷产生了异教徒),尤其是人类生活的各种各样的“安排”;也是苦闷启发了思想本身,从而决定了一种哲学,对我们而言,那就是叔本华的哲学理念。
在这里,我们我们不纠结于前者外部世界的问题,我们挽留于此的是一种“主观性”的传承。
叔本华的哲学来自于对苦闷的体验,所以我们需要首先理解苦闷体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不过事实上也给不出什么定义来,如果我们愿意,苦闷本身就是一种体验,但它是一种完全特殊的体验,一种人们希望能够有所体验却什么也体验不到的体验。
苦闷因此是一种缺失的体验,一种人们希冀、甚至从某一固定时刻起开始等待,却始终未曾来临,也永远不会到来的东西。
每当人们获得一次满足,苦闷就会随之而来。
叔本华认为,苦闷揭示了不同于痛苦的、无法证明的满足的表现。
终于与我们一开始的痛苦说到一块去了,这儿的苦闷体验说的有点玄乎了,其实它也没那么玄乎的。
关于叔本华悲观主义伦理学的思考
关于叔本华悲观主义伦理学的思考叔本华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的唯意志主义者,叔本华哲学的出发点是“世界是我的表象”,他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意志,提出了一个人所感受的痛苦与他的生活意志深度成正比,生活意志越强,人就越痛苦的悲观主义人生观。
一、叔本华悲观主义产生的原因(一)受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1.叔本华主要生活于革命高潮衰落时期,当时各种社会矛盾正处于尖锐对立时。
欧洲神圣同盟的建立和封建反动势力的复辟使得资产阶级的政治雄心第一次受到严重打击。
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再加上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迅速发展,这所有一切使得当时资本主义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而且在意识形态领域,均面临严重挑战。
于是,叔本华看不到社会发展的出路,只看到整个社会充满着矛盾,充满着痛苦,最终提出否定生命意志。
2.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相适应的功利主义价值观逐渐盛行起来,这种价值观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
叔本华领悟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消极方面,从而深刻地挖掘出了人生悲剧性的一面。
(二)受个人性格与经历的影响1.叔本华从小就比较孤僻、傲慢、狂妄自大,很难与人相处,这使他一生很难体验到爱和被爱的幸福感受,因而,他不免会得出人生是痛苦的,它实际上总是一场悲剧这样的结论。
2.叔本华的父亲在他17岁时去世,带给他沉重打击和巨大痛苦,叔本华与母亲一直不和,一度断绝来往。
他在柏林大学时向黑格尔的权威地位挑战,但惨遭失败,让他无法接受,后来过上了离群索居的生活。
(三)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1.他把康德的“现象世界”变成了“表象”,认为“世界就是我的表象”,从而彻底地否定了客观世界的存在;又把康德的“物自体”变成“意志”,认为世界的本体就是盲目的、非理性的意志。
2.佛教与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有着惊人的相似。
它们都认为,人生就是苦,而苦的根源在于人的欲望和现实的冲突,如何摆脱这种苦,他们都认为应从自身着手,通过修心禁欲的方式,达到一种“涅磐”的境界,他们的人生观本质上都是一种悲观主义人生观。
生命意志之痛苦_浅析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伦理学
《传承》2009年第5期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叔本华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大唯意志论者,他以其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为近代西方主要哲学流派———唯意志论奠定了基础。
叔本华是一个反理性主义的思想家,也是一个极端的悲观主义者。
唯我主义的唯心论,唯意志论的哲学构架、反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构成其哲学思想的全部。
唯我主义的唯心论是叔本华哲学体系的第一块基石和出发点。
他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的人与生物都有效的真理。
从这一个命题出发,指出世上的一切,都具有以主体为条件,并为着主体而存在的性质。
同时,他又指出单独构成世界另外一个方面的东西,那才是真正内在的、本质的。
叔本华指出,这就是意志,所以叔本华的第二命题,也就是他的哲学的核心,就是“世界是我的意志”。
叔本华在完成他的唯意志论哲学体系的基本构造的同时,提出了他的反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
叔本华从形而上学的理论层面上,体现了唯意志主义;从人生伦理学的理论层面上则表现为人生悲观主义,勾画了一幅痛苦人生的画面。
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一种学说或思想的产生、认同或传播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是其唯意志论和反理性主义的必然结果,这与他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他在事业、学术以及个人经历、家庭生活状况是密不可分的。
叔本华这种悲观主义的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根源和家庭因素的。
社会历史根源。
叔本华生活于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著名的法国启蒙运动及其直接后果———资产阶级革命就发生在此期间。
这两次革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都带给了人们巨大的震撼。
而当时的德国则还处在封建的普鲁士王朝统治之下,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状况还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的信赖性还很强,因此表现得极为软弱。
叔本华生活在革命高潮衰落时期,当时各种社会矛盾正处于尖锐对立,欧洲神圣同盟的建立和封建反动势力的复辟使得资产阶级的政治雄心第一次受到严重打击。
浅析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浅析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法政学院 13思政1班 2013644170摘要:西方哲学史上,叔本华以其悲观主义闻名,他把世界的本质看着是意志,他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的,他的思想中透露着对人类自身的反省,但是我们在了解叔本华的时候,他的晦暗宿命论是不容小视的,我们要本着一种科学的批判精神来学习。
本文将从叔本华悲观主义产生的背景、涵义、积极意义和局限性等几个方面来浅析,论述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理解。
关键词:叔本华;意志;悲观主义The analysis of Schopenhauer's pessimismHuang FeiLingnan Normal college, Thammasatcollege, Class 1, 13 ideological instruction, 2013644170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Schopenhauer is known for its pessimism, he thinked that the nature of the world is the will, he believes the essence of life is suffering And his thoughts revealed a reflection of human beings, but we learn Schopenhauer, his gloomy fatalism can not be overlooked, we must be based on a scientific critical spirit to learn. Several aspects of the background paper will produce pessimism of Schopenhauer, meaning, positive significance and limitations, etc,discussion of Schopenhauer's pessimism understanding.Key words: Schopenhauer; pessimism一、叔本华思想产生的背景1.时代背景叔本华生于波兰,那时正是爆发法国大革命和连绵不断的欧洲战争的时代,欧洲各国人民受到拿破仑新秩序的压迫,同时他们也深受俄罗斯人民反波拿巴的卫国战争胜利的鼓舞,奋起反对侵略者的民族抵抗运动层出不穷。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及其带来的启示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及其带来的启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及其带来的启示摘要:人生就是苦难,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是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反理性主义的必然结果。
他认为,生存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因为它对生存的一切欲求都是由于匮乏感,由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足。
欲求的产生和实现过程充满着痛苦,满足之后又产生新的痛苦,因为欲求是无止境的,痛苦也就无边无际。
意志越旺盛,痛苦也就愈深重。
因此,每一部生命史就是一部痛苦史。
学习和反思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对我们思考人生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意志;痛苦;悲观主义;启示一、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及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在叔本华看来,包括人在内的世界万物都不过是与主体发生关系的客体,因此,“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明确指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
他说:“意志既是自在之物,是这个世界内在的含蕴和本质的东西;而生命,这可见的世界,现象,又都只是反应意志的镜子;那么现象就会不可分离地伴随意志,如影不离形;并且是哪儿有意志,哪儿就会有生命,有世界。
”叔本华认为,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是一种无意识的意志,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求生存,所以又可称为“生存意志”。
世界万事万物都是意志的客观化,人意志的任何一个活动都体现为他的身体的活动,而身体的活动就是客观化了的意志活动即意志的客观化。
“身体的各部分必须完全和意志所由宣泄的各主要欲望相契合,必须是欲望的可见的表出:牙齿、食道、肠的输送就是客观化了的饥饿;生殖器就是客观化了的性欲;至于攫取物的手和跑得快的腿所契合的已经是意志的比较间接地要求了,手和脚就是这些要求的表出。
”叔本华指出:人生本质上是痛苦的。
由意志产生意欲,由意欲产生动机,由动机产生活动。
人受意志的支配和奴役,无时无刻地忙忙碌碌,为了寻找些什么,而每一次寻找的结果,无不发现原是与空无同在,最后不能不承认人生是一个大悲局,人生全是痛苦。
苦难的叔本华与他的悲观主义
苦难的叔本华与他的悲观主义•太行雪满山 2019-12-23 20:05:07"活着一定难,不如死了算。
" 这个大概就是叔本华的主要思想。
叔本华不是告诉我如何接受自己的挫折、失败和悲伤,而是直接告诉我们所有的奋斗、进取和努力都没有意义。
所有的物种和个体都是由意志(也就是欲望)来推动的,而人的欲望永远都没有满足的时候,那么痛苦就是人生的必然,而愉悦不过的是痛苦人生中的小片段。
如果人生是不断追求满分和第一名的过程,而一旦你考试得到满分,无聊便随之而来。
文学作品中英雄们上刀山,下火海,实现自己的理性,而愿望达成之日,也就是幕布重重匆匆落下之时,因为伴随而来的就是英雄的无聊和落寞。
1788年,叔本华生于德国但泽,5岁时举家迁往汉堡。
父亲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商人,叔本华少年时代生活比较优渥,而且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让整个欧洲都处在一种需找到了人类自由真理的喜悦之中。
而16岁的叔本华走遍法国、奥地利,看到却是混乱肮脏的农村、贫穷困苦的农民,还有动荡悲催的小镇,伟大的信仰没有带来能使人幸福的变革。
革命失败,新天堂消失,“乌托邦”远去,共和国之子见异思迁,当了君主的女婿。
同一年,他的父亲自杀身亡,祖母死于疯癫,母亲开始追求性爱自由,随后的十几年里,母亲与他的争执愈来愈严重,甚至将他推下楼梯,随之在他母亲最后的24年里,两人一直没有见面。
在他自己的生活中,没有母亲、没有妻子、没有孩子、没有家庭,甚至没有祖国、没有朋友,陪伴他的只有他身边的一条狗。
充满痛苦与孤单的生活,造就了他的悲观主义;他对正常生活的排斥,对女人、婚姻、孩子的排斥,创造了他的哲学观点。
从1913年开始,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那部宣扬人生痛苦的伟大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1918年就完稿了。
其后他所写的大部分文章和著作,都是在为这部伟大的作品添加说明和补充。
但出版之后并未受到关注,一直到出版十六年后,他的大部分著作已经变成了废纸。
哲学毕业论文关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分析的论文
关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分析的论文亚瑟·叔本的代表作是《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一书。
在其书中,叔本华向我们描述了一个痛苦的现实世界并探讨了摆脱现实痛苦通向幸福的途径。
世界是由人的意志和表象所构成的,意志与世界同时存在却不同于世界。
叔本华认为,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各种痛苦。
为了不被空虚和无聊纠缠,最好或彻底否定意志,或严格禁欲,或自行禁食而死。
一、亚瑟·叔本华的人生背景亚瑟·叔本华于出生于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战争的年代,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对叔本华影响很深。
他反对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对人间的苦难极为敏感,所以他的人生观中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
欧洲各国战乱后的萧条让他产生了极端悲观的情绪,他深深感受到了生灵涂炭的大灾大难,陷入毁灭感而不能自拔。
叔本华开始用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去挑战理性主义和乐观主义,对人类充满敌意的狂言,甚至对人性的恶毒攻击,这与构建人类和谐的初衷背道而驰。
叔本华把人赤裸裸地剖开来研究,从新的领域来重新审视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
这种对人类屠杀式的人性总结注定让他游离于哲学的边缘,走上了一条命运多夕帕哲学之旅。
二、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思想集中体现在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之中。
他强调意志是没有方向性的,没有条件的永不满足的需求,是不能被的是盲目冲动。
所以说人生其实是痛苦的。
(一)悲观人生的根源一意志叔本华认为人的本质注定了人生是痛苦的。
欲求从根本上来说是不能满足的,因为世界不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也不是永远不变的客观精神,而是动态的需求的意愿和不安。
由于意志永远得不到满足,因而痛苦也是无止境的。
快乐只能是短暂的,这正是人生的致命伤。
整个人生都充满着由于欲求一满足一新的欲求的无限循环,意志现象越完善,欲求和冲动就越强烈,因而痛苦也就越明显。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由于容易得到某种满足而消除了他的欲望,那么,空虚和无聊就会萦绕着他,也就是说,人的存在和生存本身就会成为他沉重的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12月JOURNAL OF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Dec.2010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社会开始了现代性的转向,并在哲学、文学、科学等领域中充分体现。
随着康德哲学的诞生,这个趋势达到极致。
然而,盛极则衰,由叔本华开始,西方社会开始了对现代性的反思。
叔本华专门阐述伦理思想的文字不多,但从简短的篇幅中,我们还是能够管窥到不同以往的对哲学、伦理学的反思与界定。
一、什么是道德?哲学家一向是被当作追求最高智慧的一群人,在历史上被人们追捧,他们是真理的探索者、历史的预言家。
然而,在叔本华看来,哲学家似乎不再那么高高在上,哲学的任务仅仅是把世界的真正一面展现出来,仅此而已。
所以,当他看到在康德的伦理学中,处处充斥着“应该”二字时,终于发出了不屑的质问。
在他看来,“人类的行为应该怎样”这不是伦理学应该关注的话题,伦理学关注的应仅仅是“人类的行为事实怎样”。
从人类行为的经验事实中发现背后的道德根基,从而使人类更清晰、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就是伦理学的任务所在。
至于道德说教,他总是悲观地重复道:美德是教不会的。
叔本华的伦理学是建立在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之上的。
康德将伦理学建立在实践理性之上,在先验中寻找道德法则,使之能够在所有理性的存在中普遍有效。
作为理性的人,在对法则的敬重下无条件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一个行为道德与否,在于其背后的“格律”是否能够在理性的存在者中实现普遍化、是否是把行为的对象当作其目的本身而非当作任何手段来对待、行为者的意志是否是自律而非他律。
凡是符合这三条标准的行为或准则在康德看来,就是道德的,而不在于行为可能得出的结果如何。
叔本华当然对这样的伦理学说愤怒不已,在他那篇虽然是唯一的投稿却依然没有获得录用的论文中,叔本华不惜用一半的篇幅来声讨康德,而在剩余的部分中,他提出了自己的伦理学观点。
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说明的。
在上述他的那篇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叔本华对伦理学的探讨路线大致是这样的:首先在经验中找出具有道德价值的行为,然后再寻找这些行为背后的共同源泉,从而发现德行背后的动机,最后在经验中加以印证。
可以说,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寻找到德行背后的共同源泉,而不是为了任何道德的宣教。
在经验中,具有真正道德价值的行为的确是存在的,否则,伦理学将像炼丹术、占星术一样,成为没有实际具体对象的科学[1]208。
这一点为叔本华伦理学提供了一个无须论证的前提。
叔本华对这些行为有这样的定义:自愿公正的行为、叔本华的悲情伦理岳 磊(广东培正学院 思政部,广东广州 510830)摘 要:人类的道德行为背后是有共同的根据的,“同情”可以成为道德行为的共同来源。
基于同情的道德是否定生命意志自我肯定的动力和方式。
道德的力量既非无穷又非无用,其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关键词: 同情;道德;生命意志;悲情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粤内登字○-10267(2010)04-0024-04收稿日期:2010-09-10作者简介:岳磊(1984-),男,安徽合肥人,广东培正学院思政部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当代伦理学;应用伦理学。
24纯粹仁爱的行为以及真正高尚的行为[1]219。
那么为种种德行寻找共同的源泉就成为当务之急,这个任务同样也使历史上每一位哲学家为之绞尽脑汁。
当然,最终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有的人认为是源自对宗教教义的信仰、超自然力量的敬畏;或者是普遍理性的必然体现。
然而,在叔本华看来,这些答案都不能令他满意。
那些把道德的根源放在宗教信仰的观点,总是会给那些逃避道德责任的人留下申诉空间,因为这些人可以胸有成竹地说自己没有这种信仰,此刻,这种理论就显得苍白无力;而认为德行应该建立在对纯粹理性之上的观点,在叔本华看来只是“空洞的词语、混乱不清以及经院哲学家的肥皂泡”[1]219。
他满怀信心地认为自己从经验出发的途径得出的结果才是唯一正确的,经验事实将提供最充分的证明。
在叔本华看来,人的行为共有三种始发根源,即是利己主义、邪恶、同情。
而由前两个源泉衍生的行为是不具有道德价值的。
首先,利己主义的行为在表面上可能具有正面道德价值,比如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他人,但是这种行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将他人的不幸遭遇当作自己某种目的的手段加以追求,如果是这样,表现出的将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正如霍布斯所言:人与人像狼一样。
这样的行为当然不具有正面道德价值,就算结果最终有利于他人,其实质也是自私自利的。
至于由邪恶衍生出的行为,叔本华认为,那将是世间最丑恶的现象。
此时人们不再将他人的不幸当作手段去利用,而是当作目的去追求。
“怀恶意的快乐事实上是理论上的残忍”[1]225。
无疑,在叔本华看来,这两种行为都是真正的道德动机必须加以克制的。
其中,主要的克服对象是利己主义,因为这种动机往往会被行为的事实所覆盖,以至于误认为是出于正直道德动机的行为。
“利己主义是道德动机必须与之斗争的虽然不是唯一的,但却是第一个而且主要的力量”[1]225。
而由邪恶产生的行为因为其性质太过恶劣,所以人们很少会被其蒙蔽。
最后,寻找一种真正的道德动机成为必然,它不同于上述的两种动机源泉,“它能使一个人采取一种正好和深深根植于他本性中所有癖好相反之行为方向”[1]226,这种动机将脱离一切利己主义的束缚。
根据叔本华提出的理论,即行为的三大根源理论,既然真正的德行在经验上的确存在,但存在的动机又不可能是其中的两个,那么根据排除法,叔本华认为真正德行的动机就只能是出于第三重因素了——同情。
叔本华认为,道德价值在于行为的动机,一个具有正面道德价值的行为必须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考虑的行为,即排除一切自私自利动机的行为。
现在的问题是,他人的苦乐祸福如何能成为我行为的动机?这只能是因为人与人消除了彼此的隔阂,在情感上实现共融互通。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深切体会他人的痛苦与不幸,正如感受自己的痛苦与不幸一样,我们像对待自己的幸福一样去看待他人的幸福。
“必须以种种方式同他融为一体”[1]234。
只有同情才使得一个行为具有真正的道德价值。
他认为这种动机的获得是一个“神秘的过程”,不依靠任何理性的沉思,而是在一瞬间的直观中领悟。
同情作为德行的最深层次的根源,犹如涓涓细流的清泉,虽然细小深远,却可以不停地滋养生灵。
这种同情并不只在人类中存在,在一切有生命的存在中都能看到它的作用。
只不过在人类中更明显、普遍而已,这是因为人类对痛苦的感受最清晰、最敏感。
此外,由于人类有理性思维的能力,能够反思自己的经验,能够对这种悠远的感情作理性的分析,用概念的方式使这种情感的萌动规则化,使这股涓涓细水汇聚成奔腾的善流。
所以,叔本华在经验中寻找印证之前,他对这种深藏在人性中的同情进行了概念化的表述,得出了他认为的,可以包罗所有德行的一般规则:“不要损害任何人,要尽你所能地帮助所有人”[1]238。
这个规则包含两层含义,分别规定了人的两种最重要的德行——公正与仁爱。
叔本华称之为“元德”,即德行之始的意思。
认为经验中的所有德行均由它们衍生,而这元德的根基就是真正德性行为的共同根源——同情。
根据上述,德行德性行为就是对利己行为和恶意行为的克制。
这种克制在叔本华看来是可以分成两种状态的,一个消极的状态和一个积极的状态。
在消极的状态下,实现的是上述规则的前半部分训诫:不要伤害任何人。
这样的行为旨在不伤害他人,对他人的同情仅涉及对方的不幸,处在一种“不作为”状态。
这也正是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大多数法律所要实现的状态,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德行。
维持这种状态的主要因素还是在于理性的指导,表现为对具体道德训诫、法律规则的遵守,尚不是那种通过直觉刺激、由同情感直接作用的德行。
在这种德行中,同情的作用是间接地,以种种公式化的原则为中介。
“像是潜力而不是直接的动力”[1]242。
这就25是公正的德行。
“不侵犯他人”是公正的核心要求。
但同时,叔本华认为公正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美德。
真正纯粹的美德不仅仅是对他人不幸的同情,更是在他人的幸福中感同身受;不仅仅要不侵害他人,更是要主动地为他人的幸福做点什么。
这种状态就是那种积极的德行——仁爱。
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人的同情不需要任何理性的思考,在一个神秘的过程中达到自我和他人的同一,自我与非我之间的表面上的隔阂被打破。
此刻,个人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利害得失,不仅不会为了自身幸福而去侵犯他人,相反,会因为他人的需要而牺牲自我。
这是对利己主义、恶意残忍的最彻底的克服。
是人性中美好一面的灵光乍现。
这种美德不可能像它的对立面那样在经验中普遍,世界就像漆黑的夜空,而仁爱的美德就像那遥远的星光,它们微弱而悠远,但通透且永恒。
而且,只要人类仍然保持那颗同情之心,我们就保持了彼此公正、相互关爱的力量之源。
这力量虽然微弱,但却像泥沙堵不死的泉眼,败叶盖不住的嫩芽。
在同情的滋润下,公正与仁爱犹如嫩枝般抽芽拔节,衍生出人类其他的种种德行,在险恶的世界中保存着生命的希望。
至此,叔本华完成了他认为的伦理学的任务,即为经验中诸多美德行为找到共同的根源,指出它们的方向,解释它们。
他在各种宗教的教义中寻求印证,并惊喜地发现,不论是西方的基督教、犹太教,还是东方的佛教、印度教,在他们的教义中都可以找到这种德行的终极根源。
这种印证可能是叔本华始料未及的,因为当他嘲笑康德的伦理学本质上是来源于基督教时,便对这样的学说充满鄙视。
二、同情——否定意志的肯定的动力根据第一部分的论述,可以说叔本华伦理学的根本就在于同情。
同情这种神秘情感的来源,应归结到人类社会的逐步演化。
在人类还没有形成社会的远古群落时代,其实是和现在的动物群落没有差别的。
个体的行为都直接受本能的指导,中间没有任何的修正和掩饰。
但随着群落关系的复杂化,在彼此之间就产生了嫉妒、怜悯等情感,再后来便产生了公正、平等意识。
而同情应该是最早产生的情感,因为,他人的痛苦和不幸给我们的印象总是最鲜明的,使人们产生的刺激也最直接。
这种刺激随着个体之间的相互交流、碰撞而逐渐发育,并随着个体之间的社会关系逐步复杂,这种原始的刺激也渐渐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情感,并在一个种族内部得以延续。
待到人的理性发育到一定阶段以后,便通过理性的分析,用概念的形式将诸多原本发源自情感的行为途径规范化,于是便形成了法律、政治、道德等规范、制度或法则。
由于这种概念化的制度、规则在操作上具有情感所没有的优势,能使人“有理可据”。
如果再以成文的形式加以表述,那就更是成为了神圣的法典,不容亵渎。
所以,人们渐渐忽略了它们的根源,认为人类的情感仅仅是在具有高度思维能力后产生的生理、心理现象。
逻辑严密的理性思维使得情感之流越掩越深,然而,这股最初的始流无时无刻不在滋养人的心灵,使得我们不至于偏离真正的自我太远。
我们应该感谢叔本华,他明智地道出了同情的真谛,揭露了人类行为,尤其是道德行为背后的真正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