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国际化的战略思考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看法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看法中国航天事业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现出了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国家意志。
中国航天事业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系列飞船成功进行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实现了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的长期驻留。
这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世界航天史上的重大事件。
中国航天员的太空行走、科学实验等活动,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在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强大实力。
中国航天事业在卫星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中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实现全球覆盖,成为继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北斗系统的建设不仅提供了精准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外,中国航天事业还成功发射了一系列遥感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为国家信息化建设和环境监测提供了重要支持。
中国航天事业在探测太空和月球等深空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探月工程的一系列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这不仅加深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也为未来的深空探测和人类登月奠定了基础。
此外,中国还计划在未来发射火星探测器,进一步探索太阳系的奥秘。
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和科技投入。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加大了对航天科研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同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国家航天企业也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还得益于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航天合作,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技术和资源,共同推动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展示了中国科技实力和国家实力的崛起。
中国航天事业在载人航天、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科技投入和国际合作,更离不开中国航天科技人员的辛勤努力和智慧汇聚。
打造航天强国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规划
加强与国际航天机构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 验和技术。
促进国际市场拓展
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推动中国航天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
2023
PART 05
结论与展望
REPORTING
结论
航天技术发展迅速
中国航天事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成功发射了一系列卫星、载人航天器和深空探测 器,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近年来,中国 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具备了与国际航天大国竞争的 实力。
目的和意义
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通过打造航天强国,提升中国在 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增强国
家的综合实力。
促进科技发展
航天技术是高精尖技术的集合体, 发展航天事业有助于推动中国在材 料、电子、计算机等领域的技术创 新。
设立航天发展基金
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航天事业发展 ,为航天项目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优化财政资金使用
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加大对航天事业的投投入,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拓 宽资金来源。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航天合作项目,共同探索太空奥秘,提升中国航天 的国际影响力。
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航天合作,与多个国家开展了卫星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提升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国际影响力。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持续增加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为航 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望
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与国际航天界的 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航天技术的发展
航空航天行业的弱点与创新思路
航空航天行业的弱点与创新思路一、航空航天行业的弱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航空航天行业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在追求创新和进步的道路上,仍存在一些明显的弱点需要解决。
本文将从技术瓶颈、碳排放和安全问题三个方面探讨航空航天行业存在的弱点,并提出创新思路。
1. 技术瓶颈尽管在航空航天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仍然面临一些技术上的限制与挑战。
首先,传统动力系统所使用的燃油资源有限,限制了飞机续航里程和载货量。
其次,随着飞行速度增加,飞机所受到的气动压力也会增加,对材料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此外,在太空探索方面,人类还没有找到可替代火箭推进剂进行大规模太空旅行或有人驻留任务。
2. 碳排放航空航天行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的产业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飞机燃烧燃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直接导致大气温室效应加剧。
绕过大气层进入太空的火箭排放也会造成不可忽视的环境影响。
3. 安全问题航空航天行业安全问题是公众关心的焦点之一。
尽管技术和制度方面已经作出了许多改进,例如飞机自动驾驶系统和严格的领域监管,但仍然存在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恶劣天气、人为失误、恐怖主义等因素都可能对飞行安全构成威胁。
二、创新思路为了解决航空航天行业存在的弱点并推动其更好地发展,创新是关键。
下面将提出三个方面的创新思路,分别是:引入可再生能源、推动技术革新与智能化发展以及加强国际合作。
1. 引入可再生能源为了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可再生能源在航空航天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使用生物燃料作为替代传统航空汽油,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且不会对精细机械设备产生腐蚀性。
此外,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可以用于无人机及卫星的动力来源。
2. 推动技术革新与智能化发展技术革新是改变航空航天行业的关键步骤。
一方面,应该加强对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的投入,以提高材料性能和耐久性。
落实新一代更环保、节能型发动机、轻量化设计等关键技术。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与展望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也在迅猛发展,未来更是充满了无限机遇和可能。
本篇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与展望。
一、国家对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投入中国政府对航空航天事业的投入一直是非常大的。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中国航天事业逐渐发轫。
在中国早期的航空和航天事业中,中国的科学家们以极低的资金,利用几乎所有可用的材料和设备,进行着科研实验,一步一步开创出属于中国自己的航空航天科技。
如今,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宇航员、卫星、运载火箭、科学探测器、民用飞机、军用飞机等为代表的以航空航天为主体的高科技产业体系。
而这种形成,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
目前,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投入资金主要分配在卫星、火箭、飞机等大型工程中。
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宇宙飞船、高分辨率卫星,以及大型运输机、民用大型喷气式飞机等都是国家投入的产物。
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政府财政投入、人才投入、技术投入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从人才培养,科研投入,国际合作等方面阐述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与展望。
二、人才培养人才素质的提升一直是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人才培养一直是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一个重点。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从高校开始,我国已经有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航空航天工程专业,为未来航天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其次,在中国航空航天单位,科研人员已经形成一支庞大的专业队伍。
不但有经验丰富的老行家,也不缺年轻的科研人员。
人才培养已经发展到第三个阶段: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人才的输出。
其间,中国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已经通过培养和工作积累大量的经验,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可以说,人才培养一直是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科研投入科研投入一直是推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迅速提升,航空航天领域的科技创新也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研发投入水平逐渐提高。
中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历程与国际地位及启示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自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解决国防尖端技术从无到有的问题;第二阶段是独立自主打造航天科研与产业的庞大系统,解决技术体系的规模化问题;第三阶段是独立自主实施月球探测、载人航天和全球导航系统等世界级工程,加快解决关键领域与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问题。
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领导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和产品已经覆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卫星、火箭、飞船、导弹、无人机等,取得了许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中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历程和国际地位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例如:
- 科技创新:航空航天是高科技领域,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历程表明,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应该继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 国际合作:航空航天是全球性的产业,国际合作是推动航空航天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
- 人才培养:航空航天是高技术领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中国应该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为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面向未来的中国航天事业发展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的航天任务。
例如,我们成功地将太空站送入轨道并进行了多次载人飞行,我们也在月球上成功地进行了探测,并且在未来,中国的航天事业仍将继续向前发展。
未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面向未来的中国航天事业发展。
一、深空探测在未来,我们将会面临深空探测的挑战。
在这个领域,我们需要开发出更加先进的火箭技术和探测器,在更远的距离内进行探测和观察。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宇宙的奥秘,探索更多神秘的星球和行星,以及太阳系中还未被发现的一些新天体。
二、载人航天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地探索太空,进行更多的载人航天任务。
我们需要为太空站的后续建设做好准备,以便能够长期地进行载人航天任务。
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航天技术,以确保宇航员的安全,并实现更长时间的太空驻留。
三、商业化利用未来的中国航天事业将面临着商业化利用的机遇。
我们需要进一步推进航天技术的应用,为商业化利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利用航天技术来进行资源勘探和开采,例如开采矿物和水,以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我们也可以利用航天技术来进行卫星通信,建设更加智能化的城市和交通系统。
四、科学研究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太空中的自然现象和科学问题。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推进航天技术,以便更好地观测和研究宇宙。
我们需要关注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以及宇宙中的黑洞和暗物质等神秘现象。
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人类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问题,为未来的太空探索做好准备。
总之,未来的中国航天事业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以便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和愿景。
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
关于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1. 航天强国的梦想航天,一个听起来就让人热血沸腾的词儿。
你想啊,仰望星空,想象那无边无际的宇宙,真是让人心潮澎湃!我们常说“脚踏实地”,但在航天这条路上,我们得抬起头,放眼未来。
说到航天强国,绝对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它是一个涵盖科技、经济、教育、国防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咱们要深入探讨一下,才能明白这其中的奥秘。
1.1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首先,科技创新是建设航天强国的基石。
你看现在的火箭、卫星,真的是“日新月异”啊!有了强大的科技支撑,我们才能在太空探索中勇攀高峰。
想想咱们的嫦娥探月、天问火星,简直让人倍感自豪!这些成就背后,都是一代代科学家的心血与智慧。
他们可是“埋头苦干”的典范,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2 人才培养的关键当然,航天事业离不开人才。
咱们常说“人是做事的本”,而航天更是如此。
我们要培养出更多的航天人才,让他们在这个领域“施展拳脚”。
像在学校里,得好好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在未来的航天事业中大展宏图。
可以说,人才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航天资源”,没有他们,我们就像没有翅膀的小鸟,难以飞翔。
2.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说到航天,单打独斗可行不通,国际合作那是“势在必行”。
你瞧,现在的许多航天项目,都是各国共同合作的成果,像国际空间站那样的“大家庭”,真是热闹非凡。
我们要学会“和而不同”,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只有这样,才能让航天事业更加蒸蒸日上,走向世界的舞台。
2.1 共享资源与技术通过国际合作,我们不仅能共享资源和技术,还能提高整体的航天实力。
比如说,有些国家在卫星发射方面经验丰富,而我们在某些技术上独占鳌头。
把这些优势结合起来,简直就是“1+1>2”的效果。
大家各自发挥所长,才能在航天这条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2.2 加强文化交流除了技术层面的合作,文化交流也很重要。
不同国家的航天文化、理念各有千秋,互相交流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的立场与思维。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成立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全面的航天工业体系,并在航天技术、航天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航天事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1.发展趋势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1 技术创新与突破中国航天事业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与突破,以推动航天技术的发展。
未来,中国将加强航天器制造技术、推进系统与应用技术、提高运载能力和可靠性等方面的研发,力争实现航天技术的自主创新。
1.2 深空探测能力提升中国航天事业将加强对深空探测的研究与开发。
未来,中国将继续发展和完善探月、探火、探测行星等项目,提升我国在深空探测方面的技术能力,例如在重返月球、火星探测和寻找太阳系外地球型行星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1.3 航天应用的广泛拓展中国航天事业将进一步加强对航天应用的研究与推广。
未来,中国将积极推动航天技术在通信、导航、气象、资源调查等领域的应用,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1.4 国际合作的加强中国航天事业将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
未来,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航天合作项目,与其他国家共同推动全球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做出贡献。
2.展望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充满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
展望未来,可以预见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2.1 提高航天器的运载能力和可靠性中国将进一步提高航天器的运载能力和可靠性,以满足更高层次的航天任务需求。
未来,中国将加强航天器的研制与升级,推动运载火箭、卫星等技术的发展和改进,提高航天任务的成功率和效率。
2.2 加强航天科研与人才培养中国将加大对航天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提高航天人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完善国内航天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建设,培养更多的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推动航天科技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2.3 推动航天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中国将积极推动航天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航天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航空航天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策略
航空航天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策略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航空航天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不仅能够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还能提升各国在该领域的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
航空航天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有助于整合全球优质教育资源。
不同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国际化的教育交流,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
例如,某些国家在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领先,而另一些国家在航天器设计上具有独特的经验。
学生可以通过国际化的课程和学术交流,博采众长,拓宽视野。
其次,国际化能够促进跨文化的合作与创新。
航空航天项目往往需要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专业人才共同协作。
通过国际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全球性的挑战,推动航空航天领域的创新发展。
再者,对于提升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竞争力具有关键作用。
拥有具备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队伍,能够使国家在国际航空航天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然而,当前航空航天教育国际化面临着一些挑战。
语言障碍是其中之一。
尽管英语在学术交流中广泛使用,但在专业领域的精准理解和表达上,仍可能存在困难,这可能影响学习效果和交流质量。
文化差异也不容忽视。
不同国家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术规范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学生在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时遇到困难。
例如,一些国家注重理论教学,而另一些国家更强调实践操作。
此外,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也是一个问题。
发达国家在航空航天教育方面往往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研究条件,而发展中国家可能在这方面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化教育的公平性和全面性。
为了推动航空航天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加强国际间的课程合作与共享是关键的一步。
各国的高校可以共同开发课程,将各自的优势和特色融入其中,让学生能够在本国就接触到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航空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模式探讨
航空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模式探讨航空航天领域一直是人类探索未知、追求进步的重要前沿。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中,国际合作已经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实现共同目标的关键途径。
本文将深入探讨航空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模式,分析其特点、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航空航天领域国际合作的主要模式1、双边合作双边合作是指两个国家之间在航空航天领域展开的合作。
这种模式通常基于两国政府之间的协议或谅解备忘录,旨在共同开展特定的项目或研究。
例如,中国和俄罗斯在载人航天、卫星导航等领域的合作,双方通过共享技术、经验和资源,实现了互利共赢。
2、多边合作多边合作涉及多个国家共同参与的航空航天项目。
其中,国际空间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多个国家的航天机构携手合作,共同建设和运营这个在太空的长期研究平台。
此外,欧洲航天局(ESA)也是多边合作的成功典范,其成员国共同制定航天计划,分工协作,推动了欧洲航天事业的发展。
3、产学研合作这种合作模式将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紧密结合在一起。
企业提供资金和市场需求,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科研力量和创新思维。
例如,美国的一些航空航天企业与知名高校合作,开展新材料、新发动机技术的研发,加速了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
4、项目合作以具体的项目为依托,多个国家或机构共同参与。
例如,在火星探测任务中,不同国家的探测器可以相互协作,共享数据和观测结果,提高对火星的研究水平。
二、航空航天领域国际合作的优势1、资源共享航空航天领域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
通过国际合作,各国可以共享资源,降低研发成本。
例如,共同建设大型的地面测试设施,避免重复投资。
2、技术交流与创新不同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往往具有各自的技术优势和专长。
通过合作,能够促进技术交流,激发创新思维,推动技术的快速发展。
比如,欧洲在卫星通信技术方面有深厚的积累,而美国在航天推进系统方面领先,双方的合作可以加速相关技术的进步。
3、风险分担航天任务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解读航天航空战略
解读航天航空战略航天航空战略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的一项战略,它涉及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科技水平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解读航天航空战略,探讨其重要性、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
一、航天航空战略的重要性航天航空战略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航天航空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涉及到军事安全,还涉及到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
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天航空战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而这些投入也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航天航空战略是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体现。
航天航空技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科技之一,它不仅涉及到物理、化学、材料、机械等多个学科,还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协同。
因此,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成为了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
二、航天航空战略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航天航空战略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航天航空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航天航空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人为错误。
其次,航天航空将会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资源的日益紧张,航天航空将会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航空技术。
三、未来挑战与机遇未来航天航空技术将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首先,技术难度和成本将会越来越高。
随着技术的发展,航天航空技术的难度和成本将会越来越高,需要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
其次,国际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国际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各国都需要加强合作、提高竞争力。
最后,需求增长和商业机会将会不断涌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航天航空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这将为航天航空产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国际合作
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国际合作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话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增强,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推动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一、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崛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当时,中国政府决定将航空航天事业纳入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和人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航空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
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中国成功地研制出了自己的运载火箭、卫星、飞船等航天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
2003年,中国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实施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中国航空技术的发展也不容忽视。
中国航空工业公司、中国商飞公司等企业先后研制并生产了一系列各类型号的民用飞机,其中包括C919大型客机等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航空产品。
二、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国际合作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国际合作的支持和推动。
中国一直秉持开放合作的原则,与各国共同推动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首先,中国积极开展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等机构与世界上众多国家的航空航天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关系。
这种国际合作使得中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与技术,加快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
其次,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航空航天项目。
中国与国际空间站的合作是其中一个重要例子。
中国坚持和平利用空间的原则,与国际空间站的合作为中国航天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卫星合作与应用项目,为全球卫星通信和导航系统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中国也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航空航天企业之间的合作。
中国商飞公司与国际知名航空制造公司合作,共同生产和销售飞机,推动了中国民机产业的发展。
同时,中国航空公司与国际航空公司之间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提升了中国航空业的国际化程度。
中国航天发射业开拓国际市场对策分析(下)
中国航天发射业开拓国际市场对策分析(下)四、建造新的现代化发射场我国目前用于航天发射的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场在中国航天发展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航天科技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将发展新一代大推力、无污染运载火箭,这些发射场由于存在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和发射场管理等不利于航天发射的欠缺而不能满足未来商业航天发射的需求,因此建造新的现代化航天发射场便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目前已有不少专家提出在海南建造发射场。
海南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而非常适合航天发射。
如果中国在此建造新的发射场,则可以在运输、发射条件、发射价格等方面极具竞争力。
五、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市场空间从国际政治和法律环境来看,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在近期内不可能有多大改善,因此我们必须要调整合作战略,将航天合作的重心从美国转向欧洲,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从而拓展中国航天发射业的市场空间,打破目前所处的僵局。
(一)实施欧洲合作战略,重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欧洲的卫星制造业在政府支持下近年来发展迅猛,在商业市场上已成为一支令美国不可小视的力量。
中国航天界与欧洲航天界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由来已久,在东方红三号卫星研制、返回式卫星搭载试验以及鑫诺1号卫星等项目上,中国与欧洲航天企业进行过成功的合作。
2003年10月,中国与欧洲签署了“伽利略”计划合作协议,使中欧在航天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加强。
中国的卫星制造和发射能力可能会在“伽利略”计划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的航天发射业有可能以此为契机,打开欧洲发射市场的大门,借此恢复昔日在全球市场所占的份额。
在实施欧洲战略的同时,中国还要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
中国与巴西在卫星研制领域的合作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中巴已经达成共识,共同努力使资源卫星系列化,为更广泛的、长期的合作奠定基础。
中国还正与日本、南非等国进行交流,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以在微小卫星、通信卫星、直播卫星和卫星地面应用等方面进行合作。
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必将带动中国发射业的发展。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看法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看法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成为全球航天领域的重要力量。
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
本文将从技术进步、国际合作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行探讨。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得益于技术进步的推动。
多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航天企业在火箭制造、卫星研发和航天器发射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例如,长征系列火箭的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全球少数几个能够自主发射卫星的国家之一。
此外,中国还成功发射了载人航天飞船,并成功实施了多次太空行走任务,这些都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熟。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国际合作密不可分。
中国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的航天合作,与俄罗斯、欧洲空间局等国际航天机构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
这种国际合作不仅有助于中国航天事业的技术进步和资源共享,也有助于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的航天合作项目,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推动航天事业的全球发展。
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
航天技术的应用不仅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
例如,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使得中国的交通运输、农业、港口管理等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
此外,航天技术的发展也为国家的国防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卫星侦察、通信和导弹防御等技术的突破,提高了国家的战略威慑力和防御能力。
展望未来,中国航天事业将继续迈向新的高峰。
中国国家航天局已经提出了“天问”、“月探”、“火星探测”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计划,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同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企业也在不断推动航天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努力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航天强国。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国家的崛起。
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技术进步的推动、国际合作的支持,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
飞向太空港梳理中国火箭发展并思考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
飞向太空港梳理中国火箭发展并思考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中国火箭发展一直在取得长足的进步,历经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射最多卫星的国家,火箭的发展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
虽然中国火箭在国际舞台上有着明显的竞争力,但我们仍应不断深思和反思。
首先,就技术而言,任何新技术都应充分综合利用,而不是仅仅为了竞争而盲目使用。
中国火箭也受到了未来发展的限制,因为过多的依赖于其他国家的技术,它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这是应当深思的问题。
其次,我们要深思和反思的是中国火箭发展的成本。
过去几年来,中国火箭发射的成本一直在攀升,运营的困难也在增加。
因此,中国应当加强研究克服火箭成本过高的问题,诸如利用新能源、结合新技术再加以改进,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
最后,我们还要认真考虑中国火箭发展的安全问题,坚持安全第一。
目前,中国重视火箭发射安全,定期开展安全认证,尽最大努力保障安全,但仍有一些地方值得深思和反思。
总而言之,中国火箭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已成为世界上发射最多卫星的国家,但仍有一些地方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如技术综合利用、成本等。
只有我们深入反思和审视,才能保证中国火箭的发展道路安全和规范。
航空航天技术的国际化发展与合作
航空航天技术的国际化发展与合作航空航天技术是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人类的出行安全和航空产业的繁荣,也涉及到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化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航空航天技术的国际化发展和国际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国际化发展趋势伴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迅速进步,航空航天技术的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趋势。
首先,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研发出足够先进的航空航天技术,因此国际化合作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必然选择。
其次,随着全球旅游和贸易的不断扩大,航空航天技术在国际交流和商务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再次,航空航天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国际化的技术,在没有国际合作的情况下很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二、国际化合作的必要性国际化合作不仅是航空航天技术的趋势,也是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
航空航天技术一直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国际化合作能够让各国分享彼此的技术和经验,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科技实力。
此外,各国在共同开展研究和生产,也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推动了全球航空航天产业的繁荣发展。
三、国际化合作的形式国际化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国际标准协调航空航天技术中有许多标准是需要国际协调的,例如飞机的大气动力学、材料探测和飞行员技能等。
因此,国际标准协调在航空航天技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国际标准协调可以通过国际标准组织、国际民航组织等国际组织来进行。
(二)国际贸易和技术转移国际贸易和技术转移也是一种重要的国际化合作形式。
飞机制造商和航空航天公司常常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以获得更佳的供应链和市场。
同时,国际贸易也能够促进技术的转移,使技术更快地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应用。
(三)国际研究合作国际研究合作是最常见的国际化合作方式之一。
各国通过共同开展研究,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加速技术进步。
例如,现代商用飞机的开发离不开多国合作,包括长期的技术研究和试飞。
(四)国际化关联国际化关联也是航空航天技术国际化合作的一种常用方式。
航空航天行业的问题和设想
航空航天行业的问题和设想一、引言航空航天行业作为现代科技与工程的结晶,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航空航天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围绕航空航天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设想。
二、资源稀缺1. 高昂成本:航空航天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包括研发、生产、测试等环节,造成项目成本居高不下。
2. 能源消耗:飞机和火箭等运输工具对燃油需求巨大,资源消耗较高。
设想:1. 创新技术:加强研发力度,推动新能源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
2. 合作共享:国际合作共享开发成果和经验,在资源利用方面形成有效协调。
三、环境污染1. 温室气体排放:飞机和火箭的废气排放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带来负面影响。
2. 噪音污染:航班的起降和发射过程常常产生巨大噪音,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设想:1. 绿色技术研发:加强航空航天领域的环保技术研发,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2. 智能规划:优化机场布局,减少飞机噪音对居民的干扰和影响。
四、安全隐患1. 风险管理:航空器失事和火箭发射失败都可能造成严重伤亡,需要更加严格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手段。
2. 数据安全:在数字化时代,飞行数据和导航系统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威胁飞行安全。
设想:1. 强制执行标准:各国加强国际标准合作与推广,实施更为严谨的安全监管。
2. 数字保护措施:航空航天公司必须提升网络安全水平,确保数据不被非法获取或恶意篡改。
五、人才需求1. 专业技能不足:航空航天行业所需的高新技术和专业能力人才相对稀缺。
2. 团队合作:航空航天项目需要跨领域、跨国家的团队协同合作,提高管理难度。
设想:1. 提供奖励机制:为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与待遇,吸引高端人才进入该领域。
2. 教育培训优化:改革教育体系,加强相关专业教育和培训,提高行业整体素质水平。
六、结语航空航天行业在面临一系列问题的同时也蕴藏着无限的创新机遇。
中国航天科技的国际合作
中国的航天企业与国际航天企业进行技术交流、项目合作等,如中国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欧洲空间局等机构的合作。
学术研究合作
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如参与国 际空间站科研项目等。
民间交流
通过民间组织、基金会等渠道,开展航天科普、教育等方面的合作。
国际合作机制
定期交流机制
THANKS
感谢观看
惠、资金支持等。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航天技术 交流,与多个国家开展合作 研究、联合开发项目等,共
同攻克技术难题。
人才培养与交流
市场开拓与推广
中国重视航天人才的培养和 交流,通过派遣留学生、接 收外国留学生等方式,加强
人才交流与合作。
中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 广自己的航天技术和产品, 与国际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
。
中国航天科技国际合作的战略意义
提高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
促进中国的科技创新
通过国际合作,中国可以获得更多的技术 、资金和资源支持,提高其在国际航天领 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与国际先进航天机构合作,中国可以 获得更多的技术输入和创新启示,促进其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推动中国航天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增进国际友谊与互信
建立定期的航天科技交流会议、论坛等 活动,促进各国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技术
交流。
人才培养机制
开展航天科技人才培训、学术交流等 活动,提高各国航天科技人才的专业
水平。
联合研发机制
通过共同研发项目,共享技术成果和 资源,推动航天技术的创新发展。
政策协调机制
加强各国航天政策的协调,推动国际 航天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为国际合作 提供政策支持。
ABCD
拓展合作对象
航空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竞争
航空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竞争航空航天领域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也日益加剧。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航空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竞争的现状及其影响。
一、国际合作的必要性1. 促进科技进步:航空航天领域需要庞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很多国家单独难以完成大型航空航天工程。
国际合作能够有效地促进科技的进步,加快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2. 分享飞行数据:航空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飞行数据的分享和交流。
这有助于彼此更好地理解航空器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并提供改进和优化的机会。
3. 提高工程质量:国际合作可以使多个国家的专业人士和科学家汇聚在一起,共同研究和开发技术,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和水平。
通过相互协作,可以减少研发成本,避免重复劳动。
二、国际合作的现状与挑战1. 航空航天大国的角力:当前,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家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力量,它们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格外激烈。
这些国家都希望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与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
2. 科技转让与安全问题:航空航天技术是高度敏感的国家安全领域,科技转让涉及到技术安全和国家利益。
一些航空航天强国担心,过多的技术转让可能会导致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在国际合作中存在一定的限制和保护主义。
3. 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国际合作中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也是一个挑战。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工作方式,沟通和协调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国际合作的前景和机遇1. 技术交流与创新:航空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为各国提供了技术交流和创新的平台。
通过共享经验和资源,可以加速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2. 共同面对挑战:航空航天领域的合作可以使各国共同面对挑战。
例如,对于太空探索,各国可以共同研究和解决相关技术和安全问题,共同推进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3. 经济合作与发展:航空航天领域的合作不仅可以为各国带来技术上的收益,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于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论述
关于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论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航天事业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作为一个大国,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国际影响力等多个方面探讨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性。
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航天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国家的军事能力,还可以保障国家的安全利益。
航天强国可以通过卫星系统进行国土监控、军事侦察等活动,提升国家的战略信息获取能力。
此外,航天强国还可以通过发射卫星建立全球通信网络,保障国家的通信安全。
因此,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对于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航天技术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综合性技术,涉及到物理学、材料学、电子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加快发展航天事业,可以推动这些学科的研究和发展,促进科技创新。
航天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推动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科技进步,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航天技术的应用可以推动航空工业的发展,促进先进材料和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因此,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对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加快建设航天强国还可以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航天事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作为一个航天强国,我国可以通过航天技术的发展,展示自己在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提升国家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航天技术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国际合作,增进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
例如,我国与国际上多个国家进行了航天合作,共同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项目。
这些合作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的航天技术水平,还可以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因此,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对于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航天强国不仅可以提升国家的安全能力,还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航天事业的支持,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我国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和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国际化、全球化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都是依靠成功的国际化和全球化经营而不断发展壮大的。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与国际市场完全接轨只是时间问题,届时更多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集团将涌人中国市场,国内企业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
可以预见,中国航天企业未来也必将面临同样的竞争形势。
进行国际化经营,已成为中国航天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现跨越式发展,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必然选择。
一、国际化的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航天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逐渐产生了对航
研究与探讨
模已达到1500多亿美元。
2010年将达到1800亿美元。
虽然整体的市场前景看好,但是整个航天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
以商业发射市场为例,全球每年的平均需求不到40次,远远小于全球可提供的发射能力,整个世界航天发射市场供大于求。
目前,全球从事航天防务及其相关业务的企业数以千计,进入2007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航天防务公司有ll家,它们是波音公司、欧洲航空防务航天公司(EADS)、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联合技术公司、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霍尼韦尔国际公司、雷神公司、通用动力公司、BAE公司、芬梅卡尼卡公司、庞巴迪公司。
这11家公司都是老牌的航天防务公司,都有50年以上的发展历史,是世界航天防务领域成功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典范,尤其是波音公司、EADS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特大型航天防务公
中国航天国际化的战略思
考
研究与探讨
门负责拓展和管理国际市场业务的部门,由1名高级副总裁负责;公司拥有来自全球2700所不同高校的员工,其专业几乎涵盖所有的技术和商业领域;公司业务遍布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业务部门或代表处;零部件供应商多达5250家,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公司在美国、欧洲和亚洲设有研究、技术和设计中心;2006年公司国际市场的业务收入占公司总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30%,可见其国际化程度之高。
近10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知名企业(比如海尔、联想、TCL、华为、中兴等)进行了国际化经营的初步探索和尝试,它们的实践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积累了大量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近年来,国内军工行业的大型军工集团也都适时提出了国际化发展战略,并开始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但都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即产品外销或在国外建立销
售点。
它们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为:
一是产品出口,如兵器两大集团
等;二是外包,如航空两大集团
等;三是工程承揽、承包,如船舶
两大集团和核建设集团等。
中国航天企业与其它国内军
工企业一样,也开始了一些国际
化尝试,但整体上还处于国际化
的初级阶段,即产品外销阶段,
未来国际化的道路还很漫长。
二、国际化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新兴航天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
使得世界航天市场稳步快速增长,
为中国航天企业国际化提供了良
好的外部环境。
从中国航天自身来看,经过
50多年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中国
航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和“嫦
娥”探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
大成就,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
的发展道路,为中国航天走向世
界,进行国际化经营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经过近lO年的快速发展,
中国航天企业无论从规模还是从
整体实力上都有大幅提升,初步
具备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
从建国初期与前苏联的技术合作
到今天日益频繁的国际技术交流
和合作,从20世纪90年代成功
打人世界商业发射市场到今天的
整星出口,这些国际化的初步尝
试为中国航天企业国际化发展积
累了大量经验。
中国载人航天、“嫦娥”探月、
“长征”运载火箭100次发射以及
尼日利亚卫星在轨交付等标志性
事件的成功,为中国航天在世界
范围内树立了良好的知名度,也
为中国航天企业国际化准备了有
利条件。
2006年,国家提出了重
点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进军国际市
场,参与国际化竞争,这为中国
航天企业国际化提供了有力的政
策保障和支持。
与其它国内企业
国际化相比,中国航天企业还具
有独特的知识产权优势,因为中
国航天是国内少数具有完全独立
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之一。
以上这些良好基础和有利条
件,为中国航天企业国际化提供
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也为
中国航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
供了一个难得的良好机遇。
国际化战略及对策思考
虽然中国航天取得了一系列
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际上树立
了良好的形象,但在世界航天市
场的占有率还较低。
作为市场的
主体,中国航天企业在国际化经
营方面还刚刚起步,我们必须承
认,与国外一流的航天企业相比,
我们在战略、经营、管理、人才
和文化等诸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
距。
如何缩小差距,推进和加快
中国航天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还
需要认真思考,不断实践和总结。
根据笔者对世界一流航天防务公
司以及国内企业国际化相关经验
和教训的研究,针对中国航天企
业的普遍特点,提出以下几点想
研究与探讨
法:
1.树立市场意识和危机意识.培养国际化思维
虽然大多数中国航天企业已
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但真正作
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时间还不长。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遵循“优胜劣汰、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法则,
只有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传统的等靠要思想是参与市场竞争、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大忌。
因此,要参与市场竞争,进行国际化经营,中国航天企业必须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以成本、风险和竞争为主要特征的市场意
因此,要进行国际化,需要中国指导今后的国际化工作。
国际化{口
航天企业树立全球观,按照全球
战略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今●,、o
・・小富即安,,是国际化另一个化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
后国际化进程的快慢,具有重要需要克服的观念。
不发展,就是2.加强顶层策划,制定国际的指导意义。
落后。
只有不断发展壮大,才有化战略
3.发挥品牌优势,坚持走“农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逐步
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
地。
纵观世界航天企业的发展史,推进的过程,具有阶段性。
一般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几十年前的企业到今天还依然存来说国际化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卖质量和服务,一流企业卖品牌,在的能够有几家?中国航天企业
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初级品牌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最高阶段。
今天的形势一片大好,但并不能
阶段是国际化的低级阶段,主要中国航天及其“长征”运载火箭
保证明天也和今天一样。
任何行特征是产品外销或是建立海外销品牌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良好
业的发展都具有周期性,有高峰
售点;中级阶段的特征是海外建
的知名度,这为中国航天企业开就有低谷。
因此,我们惟有在高
厂、多国经营、海外建研发中心、
拓国际市场、进行国际化经营创峰的时候“居安思危”,树立忧患
在其它国家组建比较完整的公司,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航天企业在意识,做好充分准备,才有可能,
人权、财务和核心技术由总公司国际化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在低谷时依然处于不败之地。
集中管理;高级阶段是国际化的最这一点。
然而,品牌价值和优势
由于中国航天企业长期围绕终阶段,主要特征是全球化经营,的充分发挥离不开正确印品牌策
着国内市场运营,目前国际化的建立全球化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略。
因此,中国航天企业必须制思维模式仍处于启蒙阶段。
在经体系,在其它国家建立完整的、定一套品牌推广和管理策略,以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也是全球高度自主的公司,总公司对人力、指导和管理品牌的正确使用。
在化的,市场的国界正在被逐步打财务的控制较少。
因此,中国航发挥品牌价值的同时,还要不断破和淡化。
全球化的采购、全球天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清维护和增加品牌的价值,相互促化的生产、全球化的销售、全球晰自身所处的阶段和所要实现的进,形成良性循环。
化的研发、全球化的人才等,正阶段目标,制定一项有针对性的、尼星整星出口模式的成功,在成为企业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高效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来统领和
为中国航天开拓国际航天市场指
中国航天国际化的战略思考
作者:童雄辉, 刘谷均, 郑永强, 阎俊武
作者单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刊名:
航天工业管理
英文刊名:AEROSPACE INDUSTRY MANAGEMENT
年,卷(期):2008(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tgygl20080400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