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网校高中历史综合卷
北京四中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附答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C 3.C 4.A 5.C 6.D 7.B 8.C 9.A 10.C 11.B 12.C 13.D 14.B 15.D 16.B 17.C 18.D 19.C 20.D 21.D 22.C 23.B 24.A 25.A 26.D 27.D 28.D 29.C 30.B 部分试题解析:2.C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试题中提炼重要信息,即时间:16世纪;国家:葡萄牙;事件:大海,在这里才开头,由此推断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新航路开辟。
3.C 解析:17~18世纪,荷兰崛起并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活动,进行垄断经营;与此同时,英国也加入海外贸易行列,组建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与荷兰展开激烈争夺。
两国都重视海外贸易和贸易的垄断,这是它们崛起的共同因素。
故选C。
4.A 解析:本题属于地图型选择题,读图是解题的关键。
地图中显示的殖民地遍及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再通过19世纪末的时间,由此判断出此国是英国。
6.D 解析:“巴拿马运河开通”说明交通的改善,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是商品市场国际化的表现,“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是劳动量市场国际化的表现,“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则是资本国际化的表现。
本题体现了交通、商品、人员和资本,在欧、亚、美几大洲之间,或者说全球间的流通,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表现。
故选D。
7.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大科技成就,①②④的发明均属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符合题干中的1989年。
而③中飞机是1903年发明。
故选B。
8.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垄断组织的产生。
“巨型企业”体现生产集中,而“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可以推断生产集中促进了新兴工业,特别是电力相关工业的发展;“军国主义”“轻重工业比例”在材料信息中未能体现,排除A、D两项;蒸汽动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不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能源革新,排除B 项。
北京市四中11—12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北京市四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45分)1. 梭伦在自己创作的诗歌中说:“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我都使他们解放。
”“他们”是指A. 各邦奴隶B. 债务奴隶C. 战俘D. 平民2. 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②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③赋予了平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④使得平民在国家事务中占据主导地位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 在棱伦担任执政官的时代,年收入100麦斗的雅典公民,不能拥有以下哪项权力A. 参加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B. 通过抽签,成为陪审法庭的陪审员C. 按照“遗嘱法”,把遗产交付给自己的侄子D. 当选为“四百人会议”中的一员4. 棱伦注重在制度上和社会风气上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主要表现在①改革币制与度量衡制;②承认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③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④惩罚游手好闲之徒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5. 棱伦改革之前,雅典的“山地派”①都是债务奴隶;②大都居住在山区;③不能享受公民权;④主张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④D. ①③6. 公元前560年,在雅典建立个人僭主政治的是A. 棱伦B. 庇西特拉图C. 伯利克里D. 克里斯提尼7.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棱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他A. 推翻了君主制,以贵族制取而代之B. 促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C. 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D. 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8. 下列对棱伦改革后的雅典公民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有权决定战争、媾和等国家大事B. 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C. 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D. 享有最高的司法裁判权力9. 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2010-2023历年北京四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验历史试卷(部分含解析)
2010-2023历年北京四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验历史试卷(部分含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主要反映出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个人观念的淡漠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D.专制王权的强大2.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之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国开国者纪念碑上。
此开国者是A.拿破仑B.华盛顿C.康熙帝D.秦始皇3.1877年美国《纽约时报》曾报道:“当地(中国)商人往往将装满货物的商船‘挂羊头卖狗肉’式地‘过继’给任何一位欧洲人,佯装货物是他们的。
”“当地(中国)商人”这样做主要是因为A.欧洲人在中国享有一些特权B.中国产品缺乏信誉C.欧洲抵制进口中国货物D.欧洲企图向中国倾销商品4.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民法大全》5.1877年美国《纽约时报》曾报道:“当地(中国)商人往往将装满货物的商船‘挂羊头卖狗肉’式地‘过继’给任何一位欧洲人,佯装货物是他们的。
”“当地(中国)商人”这样做主要是因为A.欧洲人在中国享有一些特权B.中国产品缺乏信誉C.欧洲抵制进口中国货物D.欧洲企图向中国倾销商品6.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
“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纸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材料二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
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
【全国百强校】北京第四中学【最新】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测试历史试卷
【全国百强校】北京第四中学【最新】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测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史记·殷本纪》记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
……封于商。
”对上述史料看法正确的是A.《史记》素以“信史”著称故该史料可信B.该记述属于神话传说,基本无历史价值C.该史料属于一手史料,有一定参考价值D.该史料属于文献史料,可寻求实物印证2.下图是甲骨文中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能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有①中国丝织业的产生不晚于商朝②商朝时中国的农业生产高度发达③商朝时中国人已能种桑、养蚕④商朝时中国人的主要衣料是丝织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天子之尊,非复(不再是)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这反映的周代政治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度4.下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盠(lí)驹尊。
器身所刻铭文大意是周王亲赐盠(人名)两匹马驹,盠拜赐后,称颂周王不忘旧宗小子,称赞周先王奠定了伟大基业,万年永保万代宗族。
该材料可以用于研究A.礼乐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井田制5.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农具与技术的改进B.劳动者身份的变化C.郡县制的普遍建立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6.“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
”以上先秦时期的主张分别是A.法家、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道家C.儒家、道家、法家D.儒家、法家、墨家7.有史家将春秋战国时期视作中国的“化成时代”,意为经此时期中国古代制度、文化等基本定型。
下列史实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①王位世袭制开始取代禅让制②分封制确定了中央对地方的分级管理模式③职业官僚制取代世卿世禄制④诸子百家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下列秦始皇的举措,旨在巩固国家统一并顺应时代发展的是①“兼并天下”“设置郡县”②“决通川防,夷去险阻”③“器械一量,同书文字”④“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③④9.嬴政统一全国后,改革制度,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并在重要物品上铭刻诏令。
北京市四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学者认为,尽管中国古代社会有阶层划分,但仍是公平的社会,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
促成流动的制度性因素包括①世卿世禄制②科举制③井田制④土地私有制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认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影响社会开放的程度,流动性越大,社会开放程度越高。
世卿世禄制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
此制度阻碍了官员间的流动性,不利于扩大社会的开放程度,故①错误;科举制使贫寒子弟也能通过较为公平的考试制度进入官僚集团,实现了社会阶层之间的一定流动性,利于扩大社会的开放程度,故②正确;井田制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不承认土地私有制,不利于土地的流通和实现社会公平,故③错误;土地私有制承认土地自由买卖与私人占有,使土地流动性加强,利于扩大社会的开放程度,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②④组合,故排除ABD,选C。
2.《管子·治国》中写道:“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
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
”后面的文句最可能是A.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
”B. “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C. “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D. “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
”【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大意:国富粮多来源于农业,所以先代圣王都是重视农业的。
凡属于治国的重大事务,一定要先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造,禁止了这些,人民便无法游荡求食,人民无法游荡求食,就只好从事农业。
最新-北京四中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精品
北京四中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A、以对外贸易为主的经济B、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C、逐步解体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D、以农业为主的经济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B、英国决意打开中国的市场C、马戛尔尼来华协商失败D、禁烟运动损害英国利益3、下列著作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A、《四洲志》B、《各国律例》C、《海国图志》D、《瀛环志略》4、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是在以下哪个条约中:A、《南京条约》B、《南京条约》附件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5、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性质相同B、英法要扩大侵略权益C、都是英国发动的D、中国都失败了6、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开始于:A、《南京条约》签订后B、《天津条约》签订后C、《北京条约》签订后D、总理衙门成立后7、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矛盾从此取代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8、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愿望B、是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C、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D、平均分配能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9、太平天国由全盛时期转向衰落局面的历史事件是:A、清政府建立江南江北大营B、天京变乱C、天京沦陷D、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10、太平天国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的新情况是:A、清政府残酷的镇压B、汉族地主武装同清政府共同镇压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D、清政府同外国侵略者矛盾加深11、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A、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B、反封建反侵略的人民运动C、反清反封建的农民运动D、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12、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运动最高峰的是:A、组织了强大武装,建立了革命政权B、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提出了改革内政,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张D、坚持斗争14年,势力发展18省13、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总理衙门的建立D、辛酉政变的发生14、鸦片战争中的抵抗派和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相同点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师夷长技以自强”C、“师夷长技”D、“师夷长技以求富”15、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时,主要分布在:A、沿海地区B、内陆地区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16、早期无产阶级的政治状况是:A、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政治力量B、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C、已经开始了自觉的斗争D、已经建立自己的政治组织17、中国无产阶级的诞生,最早是在:A、外商企业里B、洋务运动兴办的企业里C、官商合办的企业里D、中国资本主义企业里18、洋务运动的最终结局是:A、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B、对商办近代企业起了诱导作用C、举办了一批新式学堂D、“自强”未强,“求富”未富19、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C、要不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20、中法战争中,清政府正式向法国宣战是在:A、法国攻陷河内后B、法军向驻守越南的清军进攻时C、马尾海战失败后D、法军侵犯台湾时21、关于中法战争的结局,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法国退出越南B、中国不败而败C、法国打开了中国西南门户D、法国达到了侵略中国的目的22、甲午中日战争中,下列几次战役发生的先后次序是:①平壤战役②辽东战役③黄海战役④威海战役A、①④②③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①23、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实行野蛮大屠杀的地点是:A、九连城B、旅顺C、花园口D、大连24、《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以武力强迫日本还辽的主要原因是:A、不满清政府单独与日本订约B、排斥日本在华势力C、《马关条约》损害了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D、向日本炫耀武力25、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是:A、《望厦条约》的签订B、“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C、《九国公约》的签订D、中美《天津条约》的签订26、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做中国债主的实质是:A、偿付对日赔款,避免日本独霸中国B、便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C、便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D、资本主义列强想帮助中国对抗日本27、《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主要表现是:A、勒索巨额赔款B、把苏州、杭州开放为商埠C、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工厂D、加深了中国东南海疆的危机28、甲午中日战争后,首先迫使清政府向本国借款的国家是:A、法国和德国B、俄国和法国C、英国和德D、俄国和英国29、把中国长城以北和新疆划为自己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A、俄国B、美国C、英国D、日本30、19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之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为适用。
北京四中18-19学度高一下年中考试-历史
北京四中18-19学度高一下年中考试-历史高一历史〔试卷总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题2分,共60分〕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到A.地中海沿岸B.黑海沿岸C.大西洋沿岸D.亚平宁半岛2.新航路开辟时期,中国正处于A.宋元时期B.明朝中后期C.清朝晚期D.民国时期3.“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磅,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磅……英国议会曾宣布杀戮和剥头盖皮是上帝和自然赋予它的手段”。
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A.西方文明的先进性B.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C.西方殖民者在被征服地区野蛮屠杀的罪恶D.印第安人阻碍了美洲的进步4.“三角贸易”盛行于15—19世纪近四百年间,这一路线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A.非洲、欧洲B.亚洲、非洲C.美洲、欧洲D.欧洲、欧洲5.1851年伦敦博览会展出了英国的最新工业成果,陈列的展品中可能有A.蒸汽锤、铁路设备B.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C.飞机、蒸汽织布机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6.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是A.“钢铁时代”B.“蒸汽时代”C.“电气时代”D.“信息时代”7.1895年美国300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
这说明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C.美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D.垄断资本家的影响力增强8.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提出“欲自强,必须浚〔获取〕饷,欲浚饷莫如振兴商业”的口号,这说明A.洋务派还停留在只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层面B.洋务派认识到经济发展必须解决政治制度问题C.洋务派已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D.洋务派不主张向西方学习9.以下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建立了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C.引进西方的一些近代生产技术D.一定程度上抵制西方经济侵略10.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
题目:北京四中2023年高一分班考试历史真题试卷
题目:北京四中2023年高一分班考试历
史真题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 在以下选项中,哪个事件最早?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抗日战争
D. 文化大革命
2. 以下哪位著名历史人物是中国的创始人?
A. 孙中山
B.
C. 刘少奇
D.
3. 什么事件导致了北京的故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A. 抗日战争
B. 文化大革命
C. 建国初期的重要会议
D. 清朝的建筑风格
...
30. 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高峰”?
A. 唐朝
B. 明朝
C. 东汉
D. 齐国
第二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
2. 请解释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3. 什么是辛亥革命?它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4. 请简要介绍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和主要特点。
5. 请简要介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第三部分:大作文题(共1题,30分)
请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的文章,内容包括起源、重要性以及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以上是北京四中2023年高一分班考试历史真题试卷的内容。
祝考试顺利!。
北京四中网校高中历史综合卷
北京四中网校高中历史综合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共计73分)1:“商业使人奸诈,农业使人厚朴,重农抑商,即抑奸诈之俗,长厚朴之风。
”上述言论的作者可能是A. 孔子B. 商鞅C. 孟子D. 韩非子2: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特征是A. 生产工具的革新B. 生产技术的提高C. 机工和机户是雇佣和被雇佣关系D. 分工日益细密3: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A. 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B.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 制瓷行业中出现很细的技术分工D. 纺织行业中出现由“机户”开设的机房4:中国古代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其目的是①宣扬国威②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③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④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要求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5:明嘉靖、隆庆年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这一现象反映出明朝中后期A. 商品经济发展,致富者日多B. 后富起来地方增多C. 原来富有的地方被后起者超过D.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6: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几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 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 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 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 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7:明清时期,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的根本原因是A. 农民贫困,消费不足B. 商人往往“以末致富,以本守之”C. 关卡林立,税收苛重D. 腐朽封建制度的阻碍8:明清时期,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具体包括①农民受到残酷剥削,购买力极低②商人投资于土地,手工业资金短缺③科技不发达,手工业品质低价高④各级政府对手工业限制重重A. ①②③B. ②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9:据记载,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等。
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A. 王位世袭B. 宗法瓦解C. 诸侯分封D. 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详解】”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等这些现象都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有关,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与材料主旨没有关系。
2.下表中言论与人物对应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故B项符合题意。
A 项是法家的思想,排除。
C项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排除;D项是宋明理学的内容,排除。
3.美国当代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说:“我们现在理解的现代国家元素,在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业已到位。
其在欧洲的浮现,则晚了整整一千八百年。
”该学者评论的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我们现在理解的现代国家元素,在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业已到位”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时间正好是中国的秦朝,现代国家的结构与秦朝的郡县制相符合,故B项正确;ACD三项所处的时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排除。
4.西汉惠帝“复弛商贾之律”,鼓励盐铁民间生产。
东汉和帝下诏“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终东汉之世,一直允许私人生产和销售盐铁。
这些措施A. 完全放弃了“抑商”政策B. 彻底转变了商人的地位C. 结束了汉初的“无为而治”D. 有利于汉代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盐铁官营政策有所松动,有利于民间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汉代没有放弃“抑商”政策,排除A项;B项表述太绝对,排除。
江武帝时期已经结束无为而治,排除C项。
5.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正式确立,成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强调农事应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
北京市四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四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班级姓名学号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计48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1.作为历史剧《武王伐纣》的编剧,你不能写入剧本的历史现象有A.战斗取得胜利后,武王用青铜鼎举行祭祀B.纣王召集分封诸侯随从作战C.农业生产使用铁器D.各级贵族使用玉器作装饰品答案C2.关于西周宗法制的精神,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来解释。
王国维先生所谓的“天”是指A.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 B.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C.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D.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答案C3.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比较发达。
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商业活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出现了许多以工商业著称的乡村集镇B.在政治中心基础上形成商业中心C.各国币制不统一不利于商业发展D.一些诸侯国采取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答案A4.“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A.札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B.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C.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D.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答案A5.《论语·八佾》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文中“八佾”指供周天予使用的宫廷舞乐队规模,而季氏世代为鲁国卿。
孔子言论相关的思想主张是A.有教无类 B.仁者爱人C.克已复礼 D.中庸之道答案C6.下列属于苟子主张的是A.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C.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D.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答案B7.“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
”这一主张来自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答案B8.在《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中的这幅行政区划体系图最早出现于哪位君主在位时期\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高祖 D.汉武帝答案C9.在灌钢法的发明为世界冶炼技术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同时,制瓷业中的新品种在逐步走向成熟,为后期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2024年北京四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四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表是新石器时代我国部分文化遗存及其主要成就。
由此可知我国A.C.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中心D.新石器文化发展渐趋一致2.周公摄政期间为避免重蹈夏商覆辙,着手改革殷商旧制,以改变商代“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的局面,加强对诸侯控制。
为此,西周推行了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内外服制3.关于商周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A.农业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B.青铜铸造是手工业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C.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随意买卖D.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4.右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政治形势。
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时期的描述是A.国家统一,百姓安居乐业B.皇权加强,丞相权力削弱C.士族专权,皇权力量衰弱D.诸侯纷争,变法成为潮流5.商鞅变法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而贵族中没有立过军功的,就开除他们的贵族籍。
这些规定A.抑制了人口流动B.打击了旧贵族特权C.限制了土地兼并D.维护了社会的稳定6.当梁惠王产生“天下恶乎定”的疑问时,孟子回答说:“定于一”。
在《荀子》一书中,“一天下”“天下为一”之语更是一再出现。
《吕氏春秋》亦云“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一则治,两则乱”。
材料反映了战国后期A.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B.大一统局面的形成C.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D.新兴的士阶层崛起7.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各家学派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下列选项中属于儒家政治主张的是A.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C.以法治国D.为政以德8.“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该材料可以用来研究①宗法制②皇帝制度③统一度量衡④郡县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9.据《史记·平准书》记载,“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2017-2018学年北京四中高一(下)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2017-2018学年北京四中高一(下)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试题数:28,满分:1001.(单选题,2分)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社会性质的变化B.分封制的瓦解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王权的加强2.(单选题,2分)如图所示为汉代画像砖的拓片,它反映了()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C.农民生活的殷实富足D.棉纺织技术日渐成熟3.(单选题,2分)如表是唐朝前期主要贡丝织品的州在全国各道的比例情况。
表中的情况反映了当时()地区河南道河北道剑南道山南道江南道比重30.21% 25.73% 14.55% 14,23% 9.04%A.北方丝织业最为发达B.四川丝织业发展迅速C.棉纺织业的地位下降D.南北方经济差距加大4.(单选题,2分)宋代“交子”推广后,时人感叹:夫合数千缗之楮(指纸币),虽一夫可以将之,虽万里足以致之,是诚轻且便也。
这说明“交子”的推广()A.强化了政府的商业管理B.便利了国家赋税的征收C.降低了工商业运营成本D.保证了货币经济的稳定5.(单选题,2分)为纪念荷兰辉煌的航海历史和传统,自1975年开始,阿姆斯特丹每五年举行一次航海节。
网友评论“荷兰人总是拿逝去的辉煌年代说事儿。
”“逝去的辉煌”,是指荷兰()A.16世纪开辟至好望角航线B.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C.18世纪确立海上霸主地位D.19世纪成为“世界工厂”6.(单选题,2分)19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的宣称“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
这位经济学家的国籍最有可能是()A.葡萄牙B.荷兰C.西班牙D.英国7.(单选题,2分)读下面“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其反映的社会特征是()B.企业规模保持稳定C.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D.政府加强对企业的干预8.(单选题,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巨大变革,其中生产组织形式的飞跃表现在()A.工厂制到垄断组织B.轻纺工业到重化工业C.蒸汽化到电气化D.商业资产阶级到工业资产阶级9.(单选题,2分)如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B处发展高潮出现的原因是()A.国际环境有利B.民族独立实现C.社会性质改变D.政府政策的改变10.(单选题,2分)1919年6月9日,《民国日报》发表社论说:“工人的生计,是很窘的,今天罢工,明天没有饭吃,这是一件很重要的问题”。
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
材料表明科举制A.打破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B.有利于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C.促进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D.影响了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2.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材料中“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A.英国B.英法联军C.日本D.八国联军3.李时珍日:“古者以粟为黍稷、梁、称之总称。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4.“孔子周游列国”“烽火戏诸侯”,与“列国”“诸侯”相关的西周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世袭制5.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较快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A.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封建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C.各国重视兴修水利工程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6.史书记载:周公辅佐成王,“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禅让制D.世袭制7.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嫡长子继承制B.礼乐丧葬制C.婚娶联姻制D.功臣分封制8.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A.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B.地方各行省C.边疆少数民族地区D.西藏地区9.颁布“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此诏令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光武帝D.孝文帝10.某同学在评析古代某一制度时用到了以下词组:“士大夫阶层的壮大”“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读书重学风气的发展”“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四中网校高中历史综合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共计73分)1:“商业使人奸诈,农业使人厚朴,重农抑商,即抑奸诈之俗,长厚朴之风。
”上述言论的作者可能是A. 孔子B. 商鞅C. 孟子D. 韩非子2: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特征是A. 生产工具的革新B. 生产技术的提高C. 机工和机户是雇佣和被雇佣关系D. 分工日益细密3: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A. 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B.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 制瓷行业中出现很细的技术分工D. 纺织行业中出现由“机户”开设的机房4:中国古代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其目的是①宣扬国威②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③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④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要求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5:明嘉靖、隆庆年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这一现象反映出明朝中后期A. 商品经济发展,致富者日多B. 后富起来地方增多C. 原来富有的地方被后起者超过D.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6: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几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 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 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 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 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7:明清时期,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的根本原因是A. 农民贫困,消费不足B. 商人往往“以末致富,以本守之”C. 关卡林立,税收苛重D. 腐朽封建制度的阻碍8:明清时期,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具体包括①农民受到残酷剥削,购买力极低②商人投资于土地,手工业资金短缺③科技不发达,手工业品质低价高④各级政府对手工业限制重重A. ①②③B. ②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9:据记载,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
这段材料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有①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②随着冶铁业的发展,出现了人口聚居的情况③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④这是一家采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⑤这家冶铁场采用了雇工经营A. ①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①②③⑤D. ②③④⑤10: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④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11: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A. 禁止中国对外贸易B.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 一概排斥西方事务D. 封闭边界,固守边疆12: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最严重的后果是A.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了工商业发展B. 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了中外经济交流C. 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D. 避免受到影响,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13:18世纪,乾隆帝在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体现的政策是A. 重农抑商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D. 闭关锁国14:明朝中后期,淞江有“暑袜店有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业,从店中给酬取值”。
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 淞江大多数劳动者成为雇佣工人B. 卖袜店商人直接支配生产,变成包买主C. 淞江棉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 表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15:以下有关明清闭关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与自给自足的经济相适应B. 目的在于维护国内商品市场C. 防止敌对势力的侵扰D. 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16:明清资本主义萌芽面对的不利条件有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②封建制度束缚,征收重税③闭关锁国,缺少原始积累和海外市场④自然科技没有转化成生产力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17: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业“机房”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是A. 机房生产规模扩大B. 机房中分工较细C. 机房中使用雇佣工人D. 生产目的是为了出售18: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经济发达地区稀疏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 大量农业、手工业品投入市场成为商品B. 工商业城市兴起,商品经济繁荣C. 白银成为流通货币D. 科学技术的进步19:明清继续执行“重农抑商”政策,全面反映抑商的措施是①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独占专利②设立官卡,收取重税③颁布歧视商人的规定④建立庞大的官营手工业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20: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形态的特征之一是A. 农民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基本上用于自己消费B. 土地集中在地主阶级手中C. 经济作物的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D. 农民不到市场上出售农产品21: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中,对资本主义萌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的是①奖励垦荒②用银两收税③加强行会和税收管理④废除人头税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D. ②④22:据民国十一年出版的《南浔志•南浔丝市行》载:“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
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
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
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以下是对诗文反映信息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后江浙地区成为外商原料产地B. 上海在鸦片战争后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C. 开埠后中国丝织业得到发展D. 中国社会第一次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23:明朝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直接后果是A. 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B. 商品供过于求,市场疲软C. 封建自然经济长盛不衰D. 统治阶级采取“重农抑商”政策24: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
根据两人所处时代的不同,两种主张都A. 反映了自然经济性质B. 有利于当时自然经济发展C. 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D. 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25: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 适应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B. 中国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C. 中国人口多,吃饭是首要问题D. 有利于中央集权,巩固专制统治二材料解析题26: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
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
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
……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材料二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
……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
……(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材料三(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
……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材料四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
……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
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科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
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
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
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
“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
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l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l l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
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l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
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
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材料三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
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l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
(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8: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上(南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摘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资料二隆庆元年(1567年),明政府开放海禁,但在船只数目、贸易地点等仍有许多限制。
(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前期,流入我国的白银近1.5亿两,17世纪后期流入2600余万两。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1)根据资料一,说明南宋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资料二,说明开放海禁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