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文学审美意象

合集下载

举例说明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举例说明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举例说明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审美意象是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或自然景观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和情感反应。

它体现了审美主体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并通过表现艺术对象的特征和情感内核来触发观众的感知和共鸣。

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举例说明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考虑一个花园中的景色。

花园中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给人一种和谐、舒适的感觉。

通过观察这个景象,人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自然的力量。

这种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体现在景色的色彩和形态上,以及观众对此景象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上。

想象一幅油画作品。

画家用细腻的笔触和明暗的对比表现出一个孤寂但富有意味的夜晚景象,包含月光洒照下的建筑和河流。

观者从这幅画中可以感受到一种神秘和浪漫的氛围。

在这个例子中,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体现在画家通过色彩和构图的运用来表达某种情感和意境。

考虑一段音乐。

音乐家通过旋律、和弦和节奏的组合创造出一种动人的乐曲,携带着快乐、悲伤或斗志的情感。

这段音乐会让听众沉浸于其中,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享。

这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体现在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听众对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上。

想象一个小说中的场景描写。

作者通过文字运用表现出一个咖啡馆里温暖的灯光、咖啡的香气和人们聚集一起的场景。

读者可以在想象中感受到这个场景的和谐和温暖,以及人际交往所带来的快乐和交流。

这个例子中,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体现在文字的描写技巧和读者对此场景所产生的感知和情感体验上。

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艺术作品中通过色彩、形态、音乐、文字等方式所表现的情感、意境和主题上。

它是观众对艺术作品产生的感知、体验和情感反应。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论审美意象及其思维特征

论审美意象及其思维特征

论审美意象及其思维特征提要:审美意象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美学范畴,已被人们广泛使用。

然而关于审美意象的诸多问题,理论界至今理解不一。

为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审美意象的本质及其思维特征等问题作了一些探究。

1、审美意象的来源:审美意象在中国古代文论及诗论中统称为意象,《周易》首次把“意”和“象”联系在一起。

“象”在《周易》中有“自然之象”、“道之象”和“易象”等不同层面。

易象就是意象,但意象却不限于易象。

艺术形象也是一种意象,但意象却不一定就是艺术形象。

专指艺术形象的意象,是一种具有审美品格的特殊意象,即审美意象。

2、审美意象的特点:审美意象作为意象的一种,它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审美意象和非审美意象之间有着质的区别,以情感为特质,是审美意象区别于其它意象的基本特征。

3、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审美意象和其它意象的思维方式主要都是直观思维,但就其思维的心理机制及其功能来说,却有着质的区别,审美意象的直观思维实质上就是情感思维。

审美意象,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美学范畴,已被人们广泛使用。

然而何谓审美意象?审美意象和意象有没有区别?审美意象是否即“记忆表象”或“心理表象”?能否将它等同于艺术形象或意境?这些问题,理论界至今理解不一,不少文章、著作的提法从内涵和外延都未有明确界定。

有鉴于此,本文拟就审美意象的本质及思维特征等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一审美意象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在中国古代文论和诗论中只称为“意象”,最早见之于《文心雕龙》的《神思》篇:“……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其后各种文论、诗论中屡见不鲜。

严格地说,审美意象只是一种特殊的意象,意象不一定是审美意象。

这要从“意象”一词的本源说起。

中国古代文论、诗论采用“意象”这一概念,是受《周易》启发的。

《周易》中未出现“意象”这一术语,但它已首次把“意”和“象”联系在一起来谈了:“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论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论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论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1审美意象简介
审美意象一般是指人在审美领域中的体验及其产生的共同的形象和联想。

它是由生理/心理领域负责处理有关事物的秩序和组织的概念而产生的共同的美学感受。

它可以是没有完全文字化的表达(如形象、声音),也可以是文字化的概念(如元素、结构)。

2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1)统一性:它体现出不同的审美观念的统一性和连贯性,即空间、时间、审美观念中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2)建构性:它表现出在审美意象的运用中建构性的做法,例如通过图像的建构结构,文字的组织形式来表达价值。

(3)多样性:它体现出审美不同类型意象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和视觉等等。

(4)具体性:它体现出一定的具体性,如表现的现代主义、象征主义和叙述艺术等等。

3结论
审美意象是审美界中人们体验并产生共同形象和联想的形式,具备统一性、建构性、多样性和具体性等基本特征。

它使用图像和文字等形式来表达价值,以及不同类型意象之间的关系。

它是审美界最常
用的表达形式,但不同的审美情景下它可能带有不同形式,如形象、文字等。

审美意象的基本类型

审美意象的基本类型

审美意象的基本类型审美意象是指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感性体验和心理反应,它是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审美意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下面将从基本类型、自然界、社会文化和个体差异四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基本类型1.色彩意象色彩是视觉艺术中最为基本的元素之一,不同颜色所代表的情感和意义也不尽相同。

例如红色代表热情、活力和力量,蓝色则代表冷静、深邃和安静。

2.形态意象形态是指物体在空间中所呈现出来的形状或轮廓。

不同形态所产生的审美意象也各有特点。

例如圆形代表完整和完美,方形则代表稳定和坚固。

3.空间意象空间是指物体在三维空间中所占据的位置关系。

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例如对称排列可以产生平衡感和稳定感,而错落有致则能够产生活力和动感。

4.节奏意象节奏是指时间上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元素。

不同的节奏可以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例如快速节奏可以产生紧张和兴奋感,而缓慢节奏则会让人感到平静和安详。

二、自然界1.动物意象动物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多彩的存在之一,它们所代表的意义也各有不同。

例如狮子代表力量和威严,鸟类代表自由和轻盈。

2.植物意象植物是大自然中最为美丽的存在之一,它们所代表的意义也各有不同。

例如花朵代表爱情和美好,树木则代表生命和成长。

3.天空意象天空是自然界中最为广阔壮观的存在之一,它所呈现出来的色彩和形态也极具魅力。

例如晴空代表明亮和开朗,夜空则代表神秘和浪漫。

三、社会文化1.历史文化意象历史文化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并继承下去的珍贵财富,它所包含的审美意象也非常丰富多彩。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凤、麒麟等都代表着吉祥和神秘。

2.现代文化意象现代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所包含的审美意象也非常多样化。

例如电影、音乐、时尚等都是现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3.地域文化意象不同地域所拥有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也会影响到人们对于审美意象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中国南方地区所产生的山水画就与北方地区所产生的花鸟画有着明显的区别。

举例说明文学审美意象的特征

举例说明文学审美意象的特征

举例说明文学审美意象的特征嘿,咱今儿就来聊聊文学审美意象的那些事儿!你说啥是文学审美意象呀?就好比说月亮,咱平常看到月亮就是个挂在天上的玩意儿,可在诗人笔下呢,那可就变得老有韵味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月亮一下就成了思乡的象征,能勾起人心里头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这就是文学审美意象的奇妙之处呀!再比如说,梅花。

冬天那冷得要命的时候,它独自开放,多倔强啊!诗人就抓住这点,把梅花写成了坚韧不拔的象征。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你瞧,这梅花可不就不再只是一朵花啦,它代表着一种精神呢!这就好像咱生活中那些坚强不屈的人,遇到啥困难都不低头。

还有那柳树,古人送别时总爱折柳相送,这柳树慢慢就成了离别的象征。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读这诗,那离别的场景是不是就浮现在眼前啦?文学审美意象不就是这样嘛,把普通的东西变得不普通,让咱读着诗,就能感受到诗人想要表达的各种情感和意义。

这不就像咱做饭嘛,同样的食材,不同的人做出来味道就不一样。

诗人就是那厉害的大厨,把普普通通的意象加工成了一道道让人回味无穷的精神大餐!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文学审美意象,那诗歌得多无趣呀!就像咱吃饭没有调料一样,那能好吃吗?文学审美意象就是给诗歌加了各种味道,酸甜苦辣咸,啥都有!而且呀,这些意象还能跨越时间和空间呢!千百年前的诗人写的东西,咱现在读起来还是那么有感觉。

就说那月亮吧,不管啥时候咱抬头看看,都能想到那些优美的诗句。

这多神奇呀!哎呀,咱可得好好珍惜这些文学审美意象,它们可是咱中华文化的宝贝呀!它们让咱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让咱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

所以呀,多读点诗,多感受感受这些意象的魅力,咱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有滋有味呢!咱可不能把这么好的东西给丢了呀,对不?。

审美意象学

审美意象学

审美意象学审美意象是指人在审美过程中,对客观世界感知与体验的基础上,融汇主观情感,愿望,理想,将对象的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相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心象。

①成于胸中,未形于外章学诚对于意象的理解,即''人心营构之象'',说明意象是艺术家在对客观对象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感性形象,这与艺术形象不同,艺术形象往往已经由物质媒介加工,并物态化为可供人只管感知的外化形象,虽然它与形象有一样的外形,但并未经过艺术加工和物态化,还只属于人的内心体验层面,是孕育储存于大脑的心象。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意象表现为艺术构思形成的心中之象,亦即郑板桥所说的''胸中之竹'',经过艺术传达所形成的''手中之竹''则为物态化的艺术形象。

②源于客体,主观加工意象是人的大脑对客体形象改造后的主观印象,具有客观的形象性,意象的产生经过了主体对的选择,集中,概括,加工等主体意识的改造,渗入了主体的思想,感情,想象,是被接纳,改造过的客体的''象''与主体的''意''的统一,是形象性,生动性与概括性,创造性的统一。

中国文人素爱以山水比德,孔子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君子把山水变成他们的观照对象,把自然物的审美特性和人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将自己的主观情思融于客观事物之中,陶渊明何以爱菊?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由此可见,菊,梅这样的意象已非单纯的自然界之菊之梅,而是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思,是一枝孤傲不羁,淡泊名利的菊,一树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梅。

③哲学象征,意义载体象征是审美意象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用呈现于感性关照的外在事物来表示其所暗示的某种意义。

象征一般由两种因素构成,第一是意义,第二是该意义的表现。

这种''意义的表现''或者是一种''感性的存在''物,也就是说,象征的''意义的表现''一部分是艺术形象,这种''形象''实际上已变成某种''意义''的载体了。

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其一,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

中国古代把意象看成是表达“至理”的手段,20世纪现代派文学艺术也把表达哲理和观念看作是意象创造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

这就决定了意象从本质上讲,就是“表意之象”。

反之,也就不能称之为意象,更不能称为审美意象了。

其二,意象的表现手法特征,往往在于象征性。

这里所说的象征是一种狭义的象征。

也就是说,意象实际上已成为某种“意义”的载体。

这种形象“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黑格尔语)。

于是象征也成了判定一个形象是否意象的尺度。

其三,意象的形象特征往往具有荒诞性。

中外文论都已揭示了意象往往是一种有悖常规的形象,它的外在形态的荒诞奇怪和内在事理的有悖常理构成了“荒诞”的双重内涵。

意象一般都是通过形象上的“愈出愈奇”和事理上的“不可思议”引起人们的思考。

即使有的意象不具有外在的荒诞性,也必然含有某种内在的荒诞性,如《等待戈多》等。

所以,“荒诞”是审美意象很普遍的特征。

其四,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是意象的思维特征。

这一点不论在创作中还是在鉴赏中都表现得很充分。

在创作时,物象的选择和形象的设计,都是在严格的抽象思维的制约下进行的。

用艾略特的话来说即为思想寻找“客观对应物”。

在鉴赏时则表现为要从意象“一点一点地去猜”(马拉美语)。

由此形成了意象第五个特征,即鉴赏的特征的求解性与多义性。

其鉴赏的过程乃是审美求解的过程,即从意象特征出发,“猜”出它的立意来,从具象到抽象。

为此,法国现代戏剧家布莱希特提出了“反共鸣”原则,这是在对典型、意境的鉴赏中所没有的现象。

由于意象的意义是靠“象”来呈现的,作者的意思并没有直接说出,全靠接受者去求解、去猜想,于是接受者的结论必然众说纷纭,有时竟与原意南辕北辙,这就出现了意象的多义性特征,这种现象虽说人们在欣赏意境、典型时也有所存在,但在意象更突出。

所以中国汉代董仲舒提出的“诗无达诂”的说法,主要便是针对象征意象而言的。

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意象

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意象

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意象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充满着独特的审美意象。

这些意象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反映着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意象,感受其中的奇妙之处。

一、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世界的融合中国古代文学中,自然景观常常成为作者借以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意象。

在诗歌中,山水、花鸟、雨雪等自然景物被赋予了独特的情感色彩。

例如,在《静夜思》中,李白的内心世界与月亮、庭院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富有禅意的画卷。

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世界融合的审美意象,不仅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独特审美追求。

二、喜怒哀乐与人生情感的抒发喜怒哀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而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审美意象恰恰在这些情感的抒发上展现着独特的风格。

在喜的表达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繁花似锦、笑逐颜开的画面;而在怒的表达中,则有烈火熊熊、雷霆万钧的形象。

哀情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自有其独特的呈现方式,通过凄风苦雨、寒山落叶等意象,表达出作者对人世冷漠和命运无常的痛惜之情。

至于乐,虽然不如喜欢怒和哀那样常见,但在一些喜庆场合以及田园诗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三、历史与时空的交融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与历史和时空相结合,形成深远的审美意象。

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中,通过对过去事件的描写和演绎,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思和敬仰之情。

例如,在《史记》中,司马迁以平实的笔触为后世流传了大量的历史故事。

而时间和空间是文学作品中的两个重要因素,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合理运用,文学作品可以在瞬息万变的现实世界中展现出宏大的想象力。

古代神话中的长生不老、飞天遁地等人物和场景,正是靠着创作者的想象,将历史与时空的界限打破,实现了跨越时代和空间的审美体验。

四、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性的探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不仅关注个体的情感和心理,也探索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爱情题材中,爱人、父母、兄弟、朋友等关系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含义。

什么是文学意象

什么是文学意象

意象在古代最初是一个哲学概念,后来逐步用于对诗歌和其他文学艺术样式的评论及美学研究中。

美学和文学研究中的意象,指的是作者将自己的审美意象通过语言媒介外化和固定下来的艺术形象的一部分。

也就是文学意象。

文学意象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意象,它指的是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那些蕴含着独特意念而让读者获得言外之意的艺术形象。

一般的意象,诸如美国诗人艾略特的荒原和俄国作家高尔基的海燕等意象,虽然也对意象进行具体描绘,但他们所包蕴的丰富内涵却非生活物象所能具有。

文学意象是作家的主观意念与外界的客观物象猝然撞击的产物。

庞德说: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理智于感情的复合物的东西。

意象的生成过程有意生象、象生意、意象共生三种常见形式。

举个例子,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就是由意生象,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写出了抒情主人公的不快。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不愉快的心情找到了客观对应物,而夕阳、古原就都成为了意象。

而杜甫的《春望》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景象触发了感时恨别的情思,而由这种情思生成了花溅泪鸟惊心的意象,最终出现了诗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一意与象并生的意象。

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思想情感与具体物象的结合。

在文艺学、美学中,意象有两个涵义:审美心象与审美物象。

审美心象:定墨(物化)前作家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形象。

审美物象:诗歌中艺术形象的构成要素、富有审美意蕴的物象。

文学意象的基本特征文学意象是审美的认识、审美的情感和审美的物象的统一。

作为审美心象的意象具有模糊性。

作为审美物象的意象具有寓意象征性。

形象与意象的区别与联系作为审美心象的意象,是文学形象的模型和依据,文学形象则是审美意象的物态化、外化。

文学形象并不完全等同于审美物象(文学意象)。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文学形象的组成部分,文学形象则是审美物象的组合。

由于某些审美物象的反复运用,就形成了某一民族诗歌或文学的稳定的意象系统。

渭南装修网/ 转rui载。

文学意象(汉语言文学)

文学意象(汉语言文学)

文学意象一、观念意象以及高级形态审美意象意象,在人文学科中通常有四类:一是心理意象,即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感性形象;二是内心意象,即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的意向性设计图像;三是泛化意象,是文艺作品中一切艺术形象的泛称,可简称“形象”;四是观念意象,即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

本教材采用第四种意象即观念意象。

观念意象是文学形象中那种表意性艺术形象,其高级形态是审美现象。

这里的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审美意象,都简称文学意象。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

它的最早源头可归朔到《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意象的古义是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

意象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汉代王充的《论衡·乱龙》里面。

另外,古代象征艺术也可见观念意象的应用。

清代叶燮提出:“至理”、“至事”的概念。

朱光潜根据康德的观念,翻译出“审美意象”这一词,并界定为“一种理性观念的最完满的感性形象显现”,“一种暗示超感性境界的示意图。

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审美意象是表现审美理想充分的意象,它有四种基本特征: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和抽象性。

第一,哲理性。

这是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指形象往往表达某种抽象观念或哲理。

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寓哲理于形象之中,概括了读书给人带来的那种智慧之光启迪心智的精神升华和享受,说明了学问境界犹如源头活水,要常读常新,才能日新日进的道理。

第二,象征性。

这是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说审美意象总是以其直接呈现的感性事物去暗示更广泛和普遍的意义。

卡夫卡《变形记》里的大甲虫,暗示了现代社会“人变成非人”这一普遍意义。

第三,荒诞性。

这是指审美意象呈现出外形上的愈出愈奇或生活逻辑上的不可思议特征。

如古代断头后以乳为目而以脐为口的刑天,埃及狮身人面兽,卡夫卡笔下的大甲虫等;二是生活逻辑上的荒诞性,指违背生活情理而令人不可思议,如现代主义文学对于人类生存困境的荒诞性的着力揭示。

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一、艺术品的核心——审美意象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

通过审美意象,主体之“意”才得以显现,艺术品才现实地成为审美对象。

借助意象,作者与读者之间审美经验的交流才得以展开、完成。

因此,意象是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是理解艺术品的关键。

(一)意象的内涵从思维方式上看,意象衍生于先秦《易传》的“易象”和庄子的“象罔”。

受此影响,刘勰直接使用了“意象”这一术语:“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刘勰说的“意象”指文学家构思成了的独特形象,这个含义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审美意象,只是它还局限于文学创作中而没有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美学范畴。

从现代美学意义看,意象即我们所说的审美意象,它是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交融而形成的具有显著的主客体因素的主观映象。

因此,审美意象是意与象的统一,审美者“我”与审美客体“物”的统一。

它既非审美者对审美客体的机械复印,又非脱离审美客体的审美者纯主观的思想,而是两者交融共生的一种心理存在。

“鸭—兔图形”有助于我们理解意象。

这个图形其实既不是鸭子,也不是兔子。

但是,当你去审视这个图形时,“它既可以被看作是一只兔子的头,也可以被看作一只鸭子的头。

”但不可能同时既是一只兔子又是一只鸭子。

这表明,对象的图形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图形,它向观者提示了两种可能性;而观看这个图形时,你可以把它看作或是鸭子或是兔子,这里的“看作”便是观者和图形之间的一种默契和互动的产物。

无论是鸭子还是兔子,它既不是图形本身,也不是观者主观臆造,而是在主体与对象之间产生的第三物——审美意象。

(二)意象的结构意象的结构可以分为“意”与“象”两个方面。

“意”指主体在审美(包括在创作)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欲、意念,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等。

“意”又可大体划分为情与理两个方面:情,即情趣、情性、情韵等;理,则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思想。

情属于感性范畴,理属于理性范畴。

然而,情与理作为人类心灵整体的两个不同侧面,不仅是互补的,而且本质上是统一的。

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

“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 敞口中,凝结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 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 着那寒风料峭中乃东在一望无际的永 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 鞋皮上沾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 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 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 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 静的馈赠,表征这大地在东县的荒芜 田野里朦胧的东冥。这器具渗透着对 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 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 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 战慄。”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 本源》,斯图加特,1982年,第2627页。译文参照李普曼编:《当代美 学》,中译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6年,第392页。
—— ·
始终以诗人、艺术家的心灵为 本位,或偏于清醒的哲理,拈花微 笑,洞观宇宙人生的真谛,或偏于 沉醉的情感,苍茫踌躇,另是一番 滋味在心头。 大体分为三类:比喻喻象、象 征喻象和神话喻象 。
梵· 高的《向日葵》
四 君 子




它是用人造的符号,一般是高 度单纯的点线面体和色,按照艺术 家个人独特的方式组合成的整体, 它同自然形象的对应不再明了而直 接,一般也不构成象征,它就是它 自身,并不成为喻体。是非再现、 非概念、非喻体的意象。
元气论:气内含着道,气、道 成为关于艺术的形而上的根据的理 论。万物的本体生命,相对于它来 说,任何象都是恍惚悄悄的。气与 道的探讨,使中国古典艺术理论深 入到本体的层次。 对气的独特规定导致了中国古 代美学独特的艺术真实论,一是意 象说,要求艺术作品的形象要丰富 有蕴籍,二是意境说,艺术的最高 境界是象与象外的结合。 审美心胸论要求创作主体必须 保持虚静的状态,涤除玄鉴。
梵· 高《农妇的鞋》

审美意象名词解释

审美意象名词解释

审美意象名词解释
审美意象是指人们对于美的独特感知和理解,是主观对美的主观反映。

它是一种非物质的心理现象,通过感官的接受和加工,形成了人对于事物美感的认识和评价。

首先,审美意象是一种主观的感知和理解。

每个人对美的评价标准和偏好都不尽相同,因此审美意象是个体的、多样化的。

一个人对于美的感知和理解,受到自身的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审美意象是一种主观的心理反应。

其次,审美意象是通过感官的接受和加工形成的。

人们对美的认知主要依赖于感官的作用,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通过感官的接受和加工,人们对于事物的形态、色彩、声音等方面产生美感,形成审美意象。

此外,审美意象是对事物美感的认识和评价。

人们通过感知和理解,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艺术作品中的美感进行辨识和评价。

审美意象既可以是对于物质事物美感的认识,也可以是对于抽象概念、情感体验等美感的感知和评价。

总的来说,审美意象是对美的独特感知和理解的主观反映。

它是一种主观的、个体的、多样化的心理现象,通过感官的接受和加工形成,对于事物美感的认识和评价。

审美意象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生活、艺术审美和情感体验。

文学意象的审美特征

文学意象的审美特征

文学意象的审美特征文学意象是作品中通过用词、修辞、描写等手法创造出的具有象征意义和感染力的形象。

它是作者对于事物本质的直观感知与深刻理解,通过具体形象的表达来触动读者的情感和思维。

首先,文学意象应该具有生动的特征。

它能够通过形象化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画面般的美感。

比如,当我们阅读一首诗,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和华丽的修辞将自然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花草树木的香气、鸟鸣虫鸣的声音,这种形象化的描写使读者对作品产生强烈的感觉体验。

其次,文学意象应该具备全面的特点。

它不仅仅是作品中一个形象的存在,更是一种整体的构建和体验。

文学意象通常是通过多个相关的形象来共同构建和呈现的,这些形象与情节、主题、意义等相互关联。

这种全面性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到作品的内涵和美感。

最后,文学意象应该具有指导意义。

它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表现,更是对人类生活、情感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和揭示的一种方式。

文学意象能够通过象征性的形象传递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表达,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社会的现实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重要议题。

通过阅读这些意象丰富的作品,读者可以反思人生、思考社会,从而对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启迪和指导。

综上所述,文学意象作为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元素,具有生动、全面和指导意义的特征。

它能够通过形象的描写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通过多个相关形象的构建呈现作品的完整性,并通过象征性的意象传递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读者在赏析这些意象丰富的作品中,不仅仅享受到艺术的美感,更能够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独特的思考方式。

因此,文学意象在文学创作和阅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美术创作中的构思活动)1.美术创作是创作主体为着美的目的而进行的审美创造,美术家的审美意识不断对生活中的个别进行分析、综合、概括、集中,进行典型化,最后创作出一个充分体现着一般的个别。

这个再创造的个别,已经不是原来实际生活中的那个个别现象的个别。

这个再创作的个别,已经不是原来实际生活中的那个个别现象的再现,而是一个典型化了的个别,是经过两次否定的表象的复归,基本上是郑板桥所说的“胸中之竹”,这就是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的形成,标志着构思活动的完成,但它究竟是意中之象,还需要美术家运用表现手段把它传达出来。

(美术创作中的思维活动——形象思维与审美意象的创造)2142.“形象的概念”或“内心视象”形成后,还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概念运动过程,最后在意识中创造出一个充分表现着美的视觉形象——审美意象。

美术创作中形象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表象(视觉印象)—形象的概念(内心视象)—审美意象。

形象思维的概括作用偏重于集中化,经过概括作用得到普遍性,同时集中起来,形成一个丰满的美的形象,即审美意象。

美术创作中的思维活动,是以视觉形式语言为思维工具的形象思维活动,思维的成果是审美意象的创造。

(美术接受与美术作品——美术作品召唤结构的实现)2633.康德的“审美意象”概念具有从接受角度谈典型意象召唤性的特点。

他说:“我所说的审美的意象是指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形象显现,它能引人想到很多的东西,却又不可能由任何明确的思想或概念把它充分表达出来,因此也没有语言能完全适合它,把它变成可以理解的。

”美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1.美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既是美术发展中社会制约性因素的表现,又直接关系到美术发展自身,是各民族美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如马奈:既有法国绘画的传统,又有浮世绘对他的影响。

)2.贡布里希:“东西方两种传统在各自的道路上,无疑都创造了我们不能不为之永怀谢意的价值。

”但民族虚无主义态度却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来:这是在落后状况下民族自卑心理的表现。

“审美意象”与一般的意象有何不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审美意象”与一般的意象有何不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审美意象”与一般的意象有何不同?审美意象
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审美意象"是指在艺术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意象。

与一般的意象相比,审美意象更加注重艺术表达和美感的共鸣。

以下是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1.美感和艺术性:审美意象强调作品中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
意象。

这些意象往往以精美的形象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呈现,激发读者或观众的审美感受和情感共鸣。

2.形象的鲜明和独特:审美意象通常具有鲜明和独特的特征,
在表现方式、构图、色彩等方面与平凡的意象有所差异。

它们通过精巧的描绘和细致的细节,创造出独特的形象和
视觉效果。

3.意义的丰富和多样性:审美意象常常富有丰富的意义和多
样性,在作品中承载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它们通过隐喻、象征和抽象的表达,引发读者或观众的诸多联想和理解。

4.观念和情感的共振:审美意象与读者或观众之间能够产生
共振,引起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共鸣。

艺术家通过审美意
象传递自己的观念和情感,唤起读者或观众的情感反应和
思考。

5.想象力的刺激:审美意象常常能够刺激观众或读者的想象
力。

它们通过独特的创造和表达方式,在视觉和感官上激
发想象力的活跃,使人们对意象的形象和意义进行自由的
想象和解读。

审美意象通过独特的艺术表达,营造出具有艺术性和美感的意象世界,使观众或读者能够在其之中获得审美的体验和思考的启迪。

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美感和艺术性、形象的鲜明和独特、意义的丰富和多样性、观念和情感的共振,以及想象力的刺激。

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

哲思之境 如柳宗元《江雪翁, 独钓寒江雪。


惆怅之境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 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丽之境 秦观《浣溪沙》所呈现的清丽意境令人心 醉: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 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 细 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洒脱之境 苏东坡除了脍炙人口的“大江东去”、 “明月几时有”的雄强奔放诗篇以外,还 有不 少超然洒脱之作。如这阕《望江南》: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 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 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豪宕之境 雄强豪宕之境,尽管有诗仙李白、苏轼、 辛弃疾等,但刘禹锡《秋词》别有风味: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 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混茫之境 混茫之境强调,个人审美体验在时间上,短则需 一瞬则可体味人生执着追求和自然终 古之美,长则终身方能唤起灵肉俱释的陶醉和一 念常惺的澈悟。如辛弃疾《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 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 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审美意象的特点:审美意象作为意象的一 种,它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和不确定性的 特点。审美意象和非审美意象之间有着质 的区别,以情感为特质,是审美意象区别 于其它意象的基本特征。 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审美意象和其它意 象的思维方式主要都是直观思维,但就其 思维的心理机制及其功能来说,却有着质 的区别,审美意象的直观思维实质上就是 情感思维。
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美学范 畴,已被人们广泛使用。然而关于审美意 象的诸多问题,理论界至今理解不一。 审美意象的来源:审美意象在中国古代文 论及诗论中统称为意象,《周易》首次把 “意”和“象”联系在一起。“象”在 《周易》中有“自然之象”、“道之象” 和“易象”等不同层面。易象就是意象, 但意象却不限于易象。艺术形象也是一种 意象,但意象却不一定就是艺术形象。专 指艺术形象的意象,是一种具有审美品格 的特殊意象,即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名词解释

审美意象名词解释

审美意象名词解释
审美意象名词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意象是一种比较狭义的文学概念,通常指一种特定的抽象概念,有时也指一种具体的物体或事物,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和思考。

它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概念、一种物体或事物,以及一种主题、一种情绪或一种感受。

它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可以帮助读者进入作品的世界,理解作品的内涵。

例如,《雨》中出现的“雨”,就是一种具体的审美意象。

它可以代表孤独、冷漠、落寞、坚强、伤感,也可以代表悲伤、忧郁、渴望,甚至是爱。

这些情感与思考都可以通过这个“雨”这个审美意象来表达。

审美意象还可以是抽象的,例如《黑夜的钢琴》中出现的“黑夜”。

这个审美意象可以表达出孤独、无奈、无助、压抑等情感,同时也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如何在黑夜中寻找光明,如何在无助中找到希望。

此外,审美意象还可以是一种具体的物体或事物,例如《生如夏花》中出现的“夏花”。

这个审美意象能够表达出生命的脆弱性、季节的流逝和时光的永恒性。

同时它也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如何去珍惜当下,如何去坚持梦想,如何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最后,审美意象还可以是一种主题、情绪或感受,例如《朗读者》中出现的“朗诵”。

这个审美意象表达了文学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和思考,如何去创作出有意义的作品,如何用文字去传递情感和思想,如何用文字来改变世界。

总之,审美意象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内涵,同时也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和思考。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应当充分利用审美意象,创造出有意义的文学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夫射虎豹,士射鹿系,示服猛也。名布为侯,示射无道诸侯也。 夫画布为熊糜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
3、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然后使元解之宰,寻声律
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二)中西“意象”之不同: 意象与意境 意象与象征
(三)意象与风格 1、中国古典作品常用意象: 2、固定风格作家的特殊意象群: 3、从意象看文化:
二、审美意象的五个基本特征
(一)本质特征:哲理性 顾城《远和近》: 你 /一会儿看我 /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 你看我时很远 / 你看云时很近
臧克家《三代》: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埋葬 徐訏《盲恋》 卡尔维诺:《分成两半的子爵》
(二)表现特征:象征性 金字塔的象征 余光中《夸父》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尽大泽与长河 /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 / 埋没在紫霭的冷烬 ——何不回身挥仗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 / 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 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去
— 格里高利为什么变成“甲虫”而不是 毛毛虫? — 杜丽娘的故事为何发生在“牡丹亭” 而不是玫瑰园?
(五)鉴赏特征:求解性和多义性 意象鉴赏是从具象还原到抽象的审美求解过程,需 不断思考和追问:what?Why? 马拉美:诗应当永远是一个谜
好的意象,总有无数个谜底使人难以解答。 加缪:一个象征实际说出的东西,总要比他有意 表达的东西要多。
第十二讲 文学审美意象
◇ 何谓审美意象
◇ 审美意象的五个基本特征
◇ 审美意象的分类
一、何谓文学审美意象?
(一)意象溯源: 1、《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
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2、王充《论衡〃 乱龙篇》:天子射熊,诸侯射糜,卿大 此处意象为“表意之象”,取其象征义; 一切民族最古老的艺术几乎都是象征。
(三)形象特征:荒诞性 形象的荒诞: 刑天;孙悟空;丙崽; 卡尔维诺《分成两半的子爵》、《不存在的骑士》 情理的荒诞: 安直房子《小狐狸的窗户》 尤奈斯库《犀牛》 贝克特《等待戈多》
思考:生活本身的荒诞—— 萨特《墙》、钱钟书《纪念》
(四)思维特征:抽象思维的参与
意象的创作过程是从抽象到具象的。 抽象思维严格引导了客观对应形象的设计
李商隐《锦瑟》 陈凯歌《百花深处》
审美象征意象 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 以象征性和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 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 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 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三、文学审美意象的分类
1、符号式象征: 不具情节性,直接暗示和象征某种观念或 哲理的、整体或单个意象。 具象型 / 抽象型
2、寓言式象征: 通过故事表示一种哲理或观念。 推荐:卡尔维诺寓言、王尔德童话 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Hale Waihona Puk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