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攻击型核潜艇差异

合集下载

面向21世纪的核潜艇推进技术发展趋势

面向21世纪的核潜艇推进技术发展趋势
2 0 l 3年





第 2期
面向2 1世 纪 的核 潜 艇 推 进 技 术 发展 趋 势

1 面向பைடு நூலகம்2 1 世 纪的核潜艇
时间已经进入 2 1 世纪第 2 个1 0 年 ,冷战已经过去二十几年 ,世界政治格局和军事 态势都发生 了很大变化。美、英 、法 、俄各 国的核潜艇战略都在发生很大变化 。以美国
采用柴油机 电力推进或 A I P ( 不依赖空气推进) 技术 的先进常规潜艇比核潜艇的水声 隐形能力更好 , 成本 比核潜艇低 5 . 1 0 倍, 更适于在近岸浅水和大陆架海域执行巡逻作战
任务。要在深海大洋作战 ,核潜艇如果不具备隐身能力 ,将难以适应敌方反潜战探测和 攻击效能大增的新形势 ,而面l 晦 被边缘化 ,被迫从战争舞台上退 出的危险。 被公认为 2 l 世纪核潜艇典型代表有 : 攻击型核潜艇中的美国的 S e a w o l f 级和 V i r g i n i a 级 、俄罗斯的 Y a s e n 级 、英 国的 T r a f a l g a r 级和 A s t u t e 级 、法 国的 B a r r a c u d a 级 ;在导弹 核潜艇 中有美国的 O h i o下代级、俄罗斯 的 B o r e i 级 、英 国的 V a n g u r a d 下代级、法国的 T r i o m p h nt a 级。它们正逐渐替换即将退役的其他艇级 的潜艇 , 在1 0 a 之后 , 将成为各 国 核潜艇的主力群体 。 本文依据互联网公开资讯 ,主要介绍列强各国核潜艇推进装置技术发展的趋势 ,希 望 有助 于大家参 考 。
2 推进技术发展趋势
2 . 1 水声 隐形

世界潜艇发展简史

世界潜艇发展简史

1.美国海军潜艇-攻击型核潜艇
“洛杉矶”攻击型核潜艇
洛杉矶型核潜艇的舱室设计与划分颇具特色,耐压艇体内脂设置了两 个耐压横舱壁而形成三个大型的舱室。这种大型舱室的布置方式与在此以前 美国建造的各级核潜艇不同,表明美国的核潜艇不沉性概念发生了转变。三 个大舱室为鱼雷舱/中央指挥舱、反应堆舱和主机/辅机舱。三个舱室的上部 各自设有逃生舱口可与深潜救生艇对接。因此在失事的情况下,只要耐压艇 体没有被外界海水压力破坏,艇内至少可以保证有一部分艇员被深浅救生艇 援助脱险。
1.美国海军潜艇-攻击型核潜艇 鲟鱼级攻击核潜艇
尺度:长92.1米,宽9.7米,吃水8.8米 排水量:水下4780吨 航速:水上15节,水下26节 潜深:400米(极限潜深可达500米) 编制:107人 武器装备:艇舯的4具鱼雷发射管可发射MK48型鱼雷、 鱼叉潜射反舰导弹以及战斧对陆攻击型和反舰型巡航导弹, 总数为23枚,除此之外,鱼雷管还可装MK67或MK60水雷, 鲟鱼级原本装有萨布洛克反潜导弹,后由于该导弹的逐步 被淘汰,而换装了战斧导弹 动力装置:1座S5W压水堆和2台蒸汽轮机,总功率1.5 万马力 电子设备:BQQ-2型声纳(后有9艘改为BQQ-5型,使艇 长增加了3米),AN/BQQ2多用途综合声呐、AN/BQS8水下导 航声呐、MK117鱼雷射击指挥系统、惯性导航设备和“奥米 加”导航设备等
1.美国海军潜艇-攻击型核潜艇
鲟鱼级攻击核潜艇
鲟鱼级首舱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士兵艇员居住舱,下层是水 下探测方面的电子仪器时,指挥控制兼鱼雷舱被三层甲板分割为 4层空间,这是该艇最大的舱室。在不同的甲板层上,布置有指 挥使、操纵室、作战情报室、无线电通讯室、事物室、通风机室、 军官会议室、军官寝室、厨房、餐室、放射性检测室、空调室、 泵室、蓄电池室以及各种液舱等。

潜艇的消音降噪设备与技术

潜艇的消音降噪设备与技术

(2)消音措施: 是在壳体内部和舱壁上敷设吸 声材料,在噪声强的设备上加装隔 声罩、消声器,设立独立隔声室。
国外研究及实艇使用表明:
敷设消声瓦是一项能大幅度降低潜艇声目标 强度,同时抑制本艇辐射噪声的有效技术措施。
在消声瓦设计中,采用主动控制技术 是提高消声瓦低频性能的一个 重要技术途径。
2、 螺 旋 桨 噪 声 降 噪
降低螺旋桨降噪主要有 如下措施:
(1)改进螺旋桨结构
(2)采用高阻尼材料制造螺 旋桨。
(3)气幕降噪 (4)采用泵喷射推进器
(5)采用磁流体推进器 (6)无源磁浮推进器 (7)采用电力推进系统
3、水动力噪声降噪
减少水动力噪声的 主要方法是改进外部 设计。
如外形采用水滴型,尽量做到艇体表 面光滑,减少突出体。艇上开孔数量应 尽量减少,大的开孔能自动启闭,关闭 后应看不到开孔。艇体结合处采用弧形 圆滑过渡,减少阻力 和噪声。
二、国内外潜艇的噪声
现状
美俄潜艇隐身技术
在核潜艇隐身技术方面,美俄一直走世 界军事强国的前列。
美国潜艇的噪声一直比较低,“洛杉矶” 级核潜艇的噪声为128分贝,“俄亥俄” 级核潜艇和“海狼”级攻击核潜艇的噪声 更是降到100至110分贝,已与自然海洋的 噪声水平十分接近。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等国外权威 军事杂志披露,中国目前的“汉”级改进 型核潜艇和最新型的093、094级核潜艇, 由于采取了新型动力驱动系统并加装了消 声瓦,因此潜艇噪音能控制在110分贝左右 。
日本亲潮级潜艇沿袭了日本潜艇惯用 的泪滴式艇身设计,亲潮级潜艇的帆罩和 艇身大量加装格状的水中消音瓦,这是日 本潜艇首度采用这项先进技术,可大幅度 提升该潜艇的水中隐匿性。亲潮级的 静音性极佳,“亲潮”级的使命是在 近海巡逻,执行水下侦察和防御任务。

美国与苏俄:核潜艇发展战略对比分析(下)解读

美国与苏俄:核潜艇发展战略对比分析(下)解读

美国与苏/俄:核潜艇发展战略对比分析(下)第三代核潜艇确保战略威慑提高作战能力美国第三代核潜艇包括“利普斯科姆”号、“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和“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共3种型号81艘。

美国发展第三代核潜艇的基本战略是“提高潜艇航速、增强作战能力、确保战略威慑”。

发展时间为1974—1997 年,约23年。

在发展第三代核潜艇期间,美国主要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方向性问题第一,发展先进的潜艇武器系统,增强潜艇的作战能力;第二,提高潜艇水下航速,改进水下高速航行时的稳定性;第三,提高潜艇声隐身性能;第四,增强核潜艇的战略核威慑能力;第五,拓展核潜艇的多用途概念。

作为第三代核潜艇典型代表之一的“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集中体现了美国发展第三代核潜艇的战略原则。

从1956年的“鲣鱼”级核潜艇(最高航速29节)到1958年的“长尾鲨”级(航速28节),进而再发展到1962年的“鲟鱼”级(最高航速25节),在经历了这一系列型号发展过程之后,虽然美国海军核潜艇的数量和攻击能力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攻击型核潜艇的水下航速却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作为美同冷战对手的苏联,其攻击型核潜艇不仅在数量、作战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高而且在水下航速方面也超过了美国,这一切与美国海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面对迅速崛起的苏联核潜艇,美国海军意识到,要想与苏联海军核潜艇进行对抗,必须要做到在远距离上先敌发现,这样,美国海军核潜艇就能够迅速抢占有利的进攻位置。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美国海军核潜艇在与苏联核潜艇的对抗中占据主动地位。

这一客观情况要求美国海军核潜艇必须在航速方面对苏联核潜艇具有足够的优势。

除此之外,美国这时已经认识到,攻击型核潜艇的高航速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是可以与攻击型核潜艇所承担的对水面舰艇直接支援的新型任务密切地结合起来。

然而,对于担任护航的攻击型核潜艇而言,其航速必须要达到30节以上。

美国海军要求担任护航的攻击型核潜艇在航母编队前面10-30 海里的距离上作先导式航行,可以对它所发现的敌潜艇直接发起攻击,也可以引导美国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对敌人的潜艇发起攻击。

冷战后的攻击型核潜艇

冷战后的攻击型核潜艇

冷战后的攻击型核潜艇冷战结束后,美、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攻击型核潜艇在海军中的作用和地位重新进行了评估。

如果说这些国家此前认为攻击型核潜艇的主要使命是对付前苏联核潜艇来自大洋深处的威胁,那么,近年来随着世界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它们开始日益重视攻击型核潜艇在浅水海区的作战和参与解决各种地区性危机和冲突的能力。

西方国家认为,攻击型核潜艇目前的首要任务是:与敌方现代化低噪声常规潜艇和水面舰艇作战;对岸上目标实施导弹突击;为特种作战部队的作战行动提供各种保障;实施侦察等。

攻击型核潜艇的战斗坚持力、机动性、自持力、续航力,特别是隐蔽性,在冷战时期的水下对抗过程中日臻完善,完全能够执行更广泛、更艰巨的新任务,因此,尽管实践证明,核潜艇的制造、使用、维护和销毁要耗费巨额资金,而且可以预测,未来使用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的常规潜艇战术技术性能将接近核潜艇,且造价要低得多,但各核潜艇拥有国不仅没有放弃发展核潜艇,而且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到2010年,拥有攻击型核潜艇的国家除目前的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外,还可能会增加印度、巴西等新成员。

美国美国现有攻击型核潜艇的主力是1976~1996年建造的53艘“洛杉矶”级。

目前,美国还在建造两级新的攻击型核潜艇--“海狼”级和“弗吉尼亚”级。

“海狼”级是70年代末为对抗苏联低噪声核潜艇而研制的,航速快、噪声小、隐蔽性好、武器装备精良、指挥自动化水平高,性能非常优越,被称为“迄今世界上最完美的潜艇”。

但是,如此高的性能要求导致“海狼”级艇的造价非常昂贵,仅建造首艇“海狼”号就耗资20多亿美元。

随着苏联的解体,以及美国海军实行“由海向陆,前沿存在”的战略,美国海军认为“海狼”级艇不适合近海作战,因此决定只建造3艘,目前已有2艘在役。

美国新的海军战略要求研制一型比“海狼”级艇排水量小、成本低、性能好、用途广,可以在近海海区作战的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作为“洛杉矶”级的后继艇。

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百科名片俄亥俄级核潜艇是美国海军1976年开始建造的一个核动力潜艇等级。

共有18艘俄亥俄级潜艇在美国海军中服役。

由于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前几舰舰体老化,无力承担战略核威慑巡航任务,因此,俄亥俄级俄亥俄号潜艇、密歇根号潜艇、佛罗里达号潜艇和佐治亚号潜艇在2002年开始进行了改装,成为携带常规制导导弹的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

发展沿革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海军发展来取代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与伊桑·艾伦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因为原始设计的限制使她们无法换装较新型的C-4三叉戟弹道导弹。

在美国海军最初的规划中,俄亥俄级只是一种放大改良版的拉菲特级战略核潜艇,并且仍旧使用S5W反应炉,极速约在20节左右。

但是为了增加静音能力,本级舰采用许多先进静音科技;而为了符合成本效益,最后俄亥俄级竟然设计成拉法叶级的两倍大,成为美国海军最大的潜艇,并使用了推力达60000轴马力、引进自然循环技术来大幅降低噪音的S8G反应炉,弹道导弹搭载量更从16枚增加到24枚,是全球弹道导弹潜艇导弹搭载数量最多的。

舰体设计俄亥俄级的舰体同样是圆柱形泪滴流线舰壳设计,帆罩较拉法叶级小,前平衡翼位于其上。

俄亥俄级的弹道导弹发射管长度突出耐压壳,因此舰体上部有一层上层建筑,从舰艏涵盖到舰体后段,并充分融入舰体的线型,没有破坏流线性,不像苏联德尔塔级核潜艇的背部突兀地突起一大块结构,增加了航行阻力与流水噪音。

本级舰的十字尾翼与洛杉矶级核潜艇相同,都在水平翼端增加两片垂直方形小翼面。

俄亥俄级的设计极端注重静音能力,其轮机设备都置于减震浮筏上,拥有两组蒸汽涡轮系统,一组是在高速时使用,另一组则是在低速时使用的涡轮导气驱动系统,具有极佳的静音特性。

俄亥俄级的静音性能优于改良型洛杉矶级,在海狼级核潜艇服役前是全世界最安静的核动力潜艇。

电子设计俄亥俄级的声纳系统较先前弹道导弹潜艇先进,前一代的拉菲特级战略核潜艇的声纳系统较为简陋,体积较小,因此鱼雷管可以置于舰首。

英国皇家海军机敏级核攻击潜艇

英国皇家海军机敏级核攻击潜艇

英国皇家海军机敏级核攻击潜艇“机敏”号在世界潜艇界,作为技术最先进的潜艇,英国皇家海军攻击型核潜艇“机敏”号堪称当今世界造技术的尖端结晶,它的服役被认为是英国造船工业一个里程碑事件,将引领英国核潜艇反舰、反任务能力的巨大变革。

艇宽:11.3m。

吃水:10m。

航速:29kn(水下)。

人员编制:100人(其中军官12人),外加12人。

动力装置:核动力,1座罗-罗公司的PWR2型反应堆;2台英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蒸汽轮机,单轴,喷水式推进涡轮发电机,2台柴油交流发电机;2台速潜电机,1个可收缩的助推器。

导弹:“战斧”巡航潜射导弹。

潜射“鱼叉”反舰导弹。

鱼雷:5或6具533mm鱼雷发射管,用于发射“战斧”导弹、潜射“鱼叉”反舰导弹和“旗鱼”鱼雷。

上述共备弹38枚。

水雷:可替代鱼雷。

对抗措施:诱饵,雷卡公司的UAP4电子支援措施;主动侦听。

作战数据系统:英国宇航公司的“塞曼”SMCS战术数据处理系统。

雷达:导航雷达,I波段。

声呐:费伦蒂/汤姆逊?辛特拉公司的2076型,具有可卷绕拖曳阵的综合声呐。

英国海军8日首次向公众展示了将于6月下水的第一“机敏”级核动力攻击潜艇。

这是近20年来英国新打造第一艘核动力攻击潜艇,也是迄今世界上“隐蔽性最好”潜艇,军方喻称,它将使英国海军跨入“英超顶级俱乐部在位于坎布里亚郡巴罗因弗内斯的英国航空航天系统公司造船厂,英国海军官员8日对首批登上“机敏”级核力攻击潜艇参观的记者们夸耀说,它是“世界上隐蔽性能好”的核潜艇。

英国媒体说,“机敏”级核潜艇虽然艇身庞大,但航时产生的噪音比一条小鲸鱼的动静还小,只有英国潜艇才识别它。

已在潜艇上服役25年的海军上校迈克·戴维斯·马斯说:“英国海军一旦拥有‘机敏’,就好比赢得了英超军。

我们将成为潜艇舰队中的曼联。

”作为英国未来海军舰队的核心主力,新一代“机敏”级核潜艇在舰队中将扮演多种角色。

它不但可作为一支的独立攻击力量,也可用于输送执行秘密任务的特种部队,还能在联合进攻中直接支援地面军事行动。

世界上十大潜艇排名

世界上十大潜艇排名

世界上十大潜艇排名NO.1 德国VII型U型潜艇德国VII型潜艇的首艇于1936年6月下水,其改进型艇在整个战争期间都得到了广泛使用,从未有哪个国家能象德国VII型潜艇那样被建造如此之多。

它最初的艇型发展成为VIIB型潜艇,其航程与操纵性能得到了很大改进,在鱼雷射程内的攻击也显得相当有效。

在此基础上做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后来的VIIC型潜艇成为德国海军最具攻击力的潜艇。

最后的VIIC/41型潜艇的下潜深度在战后很长时间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潜艇可以匹及。

NO.2 美国"海狼"级核潜艇“海狼”是美国在冷战尚未结束之时开始研制的一级多用途攻击核潜艇,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在深海大洋中与前苏联核潜艇进行全面对抗,全球争霸,因此美国不惜代价,不遗余力,将其打造得具有绝对领先的性能和非同寻常的作战威力,可执行反潜、反舰、对陆、布雷、护航等多种任务,被世人誉为“21世纪的核潜艇”。

然而,“海狼”生不逢时,前苏联的崩溃使它失去了角逐对手,高达十几亿美元的惊人“身价”让“黄金之国”也难以承担,于是,在建造了3艘“海狼”之后,美国便放弃了建造30艘的计划,把兴趣转向了更适合其新战略的“弗吉尼亚”级身上。

NO.3 美国"小鲨鱼"级潜艇性能参数排水量:1526/2424吨艇长:312英尺艇员:60人6名军官武备:1门3英寸甲板炮,2挺12.7毫米口径机枪,2挺7.62毫米机枪,10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艇首6具/艇尾4具,24枚鱼雷最大航速:20.25节/水面,8.75节/水下动力:柴/电推进,双轴马力:5400/水面,2740马力/水下NO.4 英国T级潜艇英国T级潜艇第一批Triton Class共建造15艘,二战期间共有9艘战沉;第二批Tempest Class共建造7艘,主要于地中海地区服役;第三批又称图坦卡蒙级TutankhamenClass,该级艇建造于二战后期,战争期间仅有两艘损毁,部分潜艇一直服役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

各国AIP潜艇比较

各国AIP潜艇比较

世界各国AIP潜艇性能对比(瑞士哥特兰型潜艇;德国209型潜艇、212型潜艇;俄罗斯阿穆尔型潜艇;法国阿戈斯塔型潜艇;法国西鮋鱼型潜艇;日本苍龙型潜艇)20世纪下叶,电化学发动机在航天器上得到实践应用,随后引起了潜艇设计者的注意。

这种不依赖氧气的工作模式是常规潜艇的理想动力来源,引起各国的争相研究。

C-273号柴电潜艇试验中使用燃料电池的AIP系统的212型潜艇早在19世纪上叶,电化学发动机作用原理已经被发现,但直到20世纪下叶,电化学发动机才在航天器上得到实践应用,随后引起了潜艇设计者的注意。

一些国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愿建造核潜艇,特别是德国和瑞典,只向国际市场推出范围较窄的柴电潜艇,因此,他们提供的产品,即使不能在所有参数上达到核潜艇的水平,也必须在一系列性能上相当接近,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另外,造船专家对单纯发展核潜艇制造业的合理性产生了怀疑,现代化核潜艇造价惊人(平均单价13-23亿美元),战斗使用和维修保养费用较高,销毁难度较大,潜艇设计师们被迫考虑研制其替代型产品。

众所周知,潜艇战斗效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隐蔽性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潜艇必须能长时间地在水下停留,噪声水平要低。

当然,在水下续航性能上,没有哪种潜艇能与核潜艇相抗衡,而且,近年来,核潜艇在降低声纳场水平方面,成绩也比较突出。

但是,现代化柴电潜艇同样也需要大幅降低噪声水平。

因此,提高非核动力潜艇战斗效率的问题开始提上日程。

关键是要提高水下续航时间,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建造、使用和掌握厌氧能源装置,只有它才能够保障常规潜艇较长时间的水下航行。

苏联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到50年代中期前,苏联是厌氧能源装置方面无可争议的先锋,共进行了几种类型单发封闭循环柴油发动机的试验,批量生产了装配这种能源装置的A615型潜艇。

当然,由于发动机性能不够完善,潜水员培训水平不高,潜艇经常处于失火和爆炸的危险之中。

不过,类似能源装置发展方向本身则是非常有前景的,可惜,随着核潜艇时代的到来,其研制热潮暂时冷却下来。

苏联俄罗斯核潜艇

苏联俄罗斯核潜艇

传统设计思想双壳体,小分仓,大储备浮力,多轴推进,水上不沉性,传统艇型,双轴双桨。

攻击型核潜艇第一代十一月级N(noveber)级1958年,627型1艘,627A型13艘,苏联第一艘核潜艇,背景:解决有无问题,超长核鱼雷错误设计,双壳体小分舱和大储备浮力原则,超3000吨大型化设计,技术:鱼雷线型柠檬状艇首,沿用楔形首扁平尾双桨,AK25高强度钢588MPa,BM-A型核反应堆,北极主被动综合声纳站,指标:航速30.2节,最大潜深310米,1970年4月12日海洋军事演习K8号失事沉没,结论:核反应堆很不可靠,技术已经落后依然大量建造,造成资源浪费。

第二代维克托级V(victor)级,共3型48艘,671型15艘。

671PT型7艘。

671PTM型19艘,671PTMK 型7艘。

背景:美苏军备竞赛剧烈,研制时间紧迫,型号未经过验证即大量建造。

结论:戈尔什科夫的下不为例,说明苏联海军内很少有人能向总司令论证出什么。

V1型671型1967-1974年。

水下高速研究和水滴型验证,背景:水下高速航行验证,美国完成白鱼号声呐试验,1962~1967建造14艘长尾鲨级,指标:排水量3500/4700吨,航速10/32节,潜深320/400米,技术:水滴型艇体和单轴推进,AK29型高强度钢784MPa,双层减震框架结构,采用交流电制,OK300/BM4核反应堆,红宝石(MPK300)声纳站第二代,SS-N-15暴风雪53火箭助推反潜鱼雷,CET65双平面主被动声制导两用鱼雷,结论:水下高速航行(30节以上)无需辅助舵,V2型671PT型1974-1978年,设备换装武器升级的过渡产品,背景:总段组装建造法,美国华盛顿级服役形成水下二次核反击能力,指标:排水量3970/5120吨,双层减震框架,交流电制,卢比康(MPK400)声纳站第二代,牡熊星座PT全纬度自动导航系统,破雷卫超长波通信拖曳天线,胖姑娘65-73型650mm反舰鱼雷,V3型671PTM/671PTMK型1977年,二三代过渡产品,新设备技术螺旋引入,背景:逐艘降噪改进计划(追赶洛杉矶级688-I型),舰载设备更新计划,指标:排水量4900/6280吨,航速10/30节,技术:流线型拖曳声呐导流罩,前后串联螺旋桨设计(PTMK型),公共马车PTM作战指挥系统,鳐KC/2M(MPK500)声纳站第三代200千米,BA111暴风超空泡鱼雷,SS-N-16瀑布轻型反潜导弹,SS-N-21石榴石第二代巡航导弹(惯导和地形修正),运用:V级完成北极作战航行试验。

转载俄罗斯与美国航母研制策略对比一

转载俄罗斯与美国航母研制策略对比一

转载俄罗斯与美国航母研制策略对比一俄罗斯与美国航母研制策略对比【编者按】二战后,航空母舰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核动力推进技术、电子技术、精确制导技术也在航母上得到普遍应用。

俄罗斯基于战略需要,在海军舰船方面从来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在先进制导武器及舰用设备方面的研制始终可以与美国相抗衡。

由于俄罗斯与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情谊,加之现阶段中俄双方具有经济和能源上的互惠互利关系,所以,中俄双方在技术层面相对来说沟通比较畅通。

美国海军非常重视军用新技术在现役航空母舰上的应用,采取进行"一边现代化改装,一边建造新型航空母舰"的策略。

新航空母舰的特点是大型化,核动力化,装备先进的防御武器、现代舰载机和先进的电子设备等。

美国航空母舰始终引领世界航空母舰技术先进水准。

但是,美国对于中国这一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的国家设立了严格的技术壁垒,目的是保持自己的绝对技术优势,继续保持海上霸主的地位。

目录1.俄罗斯航母研制之策略1.1俄制弹射器样机研制的曲折经历1.2空气导流器的安装1.3俄制滑跃甲板的建造交付总结1.4"诺沃罗西斯克"号舰的航行试验总结2.美国航母研制之策略2.1美国航母钢板的选择2.2策略--边改装,边建造3.双方各自具有的优势1.俄罗斯航母研制之策略1.1俄制弹射器样机研制的曲折经历俄制弹射器样机的研制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当时武装力量总参谋部还继续对造船工业部和海军施加压力,要求停止陆上"尼特卡"系统国产弹射器样机的研制和随后的试验工作。

海军造船管理总局局长菲洛诺维奇打电话给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罗夫,通知他对"尼特卡"的工作将停止拨款。

"尼特卡"起降组合系统主管建造师谢列金回忆了关于这一个悲剧性和沉重的阶段。

向乌斯季诺夫送上报告,声称已建造雅克-41超音速飞机,超过所有现有的和将问世的战斗机。

因此,不需要制造舰上的弹射器,它本身以及为其服务的设备的质量达到2000吨。

核潜艇大集合(图)--美国篇(攻击型核潜艇)分解

核潜艇大集合(图)--美国篇(攻击型核潜艇)分解

第一个诞生核潜艇的国家!!!571鹦鹉螺号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鹦鹉螺号,也是美国海军的第一艘核动力舰艇。

该舰是由美国科学家海曼·里科弗积极倡议并研制和建造的,他被称为“核潜艇之父”。

鹦鹉螺号是一艘实验艇,水下排水量2800吨,1952年6月开工制造,1954年1月下水。

从1955年1月开始试航到1957年4月止,鹦鹉螺号有没有补充燃料的情况下航行11万公里,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水下航行。

1958年8月,鹦鹉螺号从冰层下穿越北冰洋冰冠,从太平洋驶进大西洋,完成了常规动力潜艇所无法想象的壮举。

从此之后美国不再建造常规动力潜艇了。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一)攻击型核潜艇鳐鱼级攻击型核潜艇鳐鱼级是美国海军继鹦鹉螺号之后发展的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首艇1955年开工,1959年服役,共建造4艘,是美国海军首次批量生产的核潜艇。

查看原图↓鳐鱼级技术参数外形尺寸:长81.4米,宽7.6米,吃水6.7米。

排水量:水下2860吨。

航速:水下21节。

潜深:220米。

人员编制:83至97人。

动力装置:采用S3W压水反应堆和2座蒸汽涡轮机,双轴,功率6600马力。

S3W压水反应堆采用蒸汽透平减速齿轮推进方式,噪声较小。

但由于追求小型化,而降低了航速。

武器装备: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艇首6具,艇尾2具)。

电子设备:一套BQS-4声纳系统。

鲣鱼级攻击型核潜艇查看原图↓鲣鱼级属于第二代攻击型核潜艇,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水滴形壳体的核潜艇。

该级舰在1955至1961年间共建成服役6艘,除蝎子号1968年5月22日因事故沉没于大西洋亚速尔群岛附近,其余5艘于1986年至1991年相继退役。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鲣鱼级技术参数外形尺寸:长76.7米,宽9.6米,吃水8.9米。

排水量:水上3075吨,水下3513吨。

航速:水上16节,水下大于30节。

自持力:最多达到了70天水下连续航行。

潜深:200米。

人员编制:128人(其中11名军官)。

274潜艇技术参数

274潜艇技术参数

274潜艇技术参数1. 潜艇的基本概述1.1 潜艇的定义和分类潜艇是一种能够在水下航行的舰船,主要用于进行水下作战和侦察任务。

根据用途和技术特点的不同,潜艇可以分为攻击型潜艇、导弹潜艇、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等不同类型。

1.2 潜艇的作战能力潜艇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机动性,能够在水下进行作战和侦察,对敌方舰艇构成威胁。

潜艇还可以携带导弹、鱼雷等武器,对敌方目标进行打击。

2. 潜艇的主要技术参数2.1 潜艇的尺寸和排水量潜艇的尺寸和排水量是衡量潜艇大小的重要指标。

通常,潜艇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会影响其潜航深度和潜艇内部空间的布置。

排水量则是指潜艇在水中排开的体积,通常以吨为单位。

2.2 潜艇的动力系统潜艇的动力系统包括常规动力和核动力两种类型。

常规动力潜艇通常采用柴油发动机和电池组合的方式进行动力供应,核动力潜艇则采用核反应堆产生的热能来驱动潜艇。

2.3 潜艇的潜航深度和航速潜艇的潜航深度是指潜艇能够下潜到的最大深度,通常以米为单位。

航速则是指潜艇在水下和水面上的最大航速,通常以节为单位。

2.4 潜艇的武器系统潜艇的武器系统包括导弹、鱼雷、水雷等。

导弹主要用于对敌方舰艇和陆地目标进行打击,鱼雷则用于对敌方舰艇进行攻击。

3. 潜艇的发展趋势3.1 隐蔽性和难探测性的提升随着雷达和声纳等侦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潜艇的隐蔽性和难探测性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因此,未来的潜艇设计将更加注重减小潜艇的雷达和声纳反射面积,提高潜艇的隐蔽性。

3.2 潜艇的自主性和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自主导航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的潜艇将具备更高的自主性和智能化水平。

潜艇将能够通过自主导航系统进行水下航行,自主判断和执行任务。

3.3 潜艇的多功能化未来的潜艇将具备更多的功能,不仅能够进行水下作战和侦察,还可以执行其他任务,如水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勘探等。

3.4 潜艇的动力系统的发展潜艇的动力系统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核动力潜艇将更加节能环保,常规动力潜艇将采用更高效的动力系统,提高潜艇的航速和潜航深度。

海军舰艇介绍美国海军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

海军舰艇介绍美国海军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

海军舰艇介绍美国海军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海军舰艇介绍(美国海军)--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2010-06-04 23:50"海狼"级潜艇于1989年开始首艇建造,1998年开始装备美海军。

该级艇原计划建造30艘,总开支达360亿美元,用于对付苏联的大洋深水潜艇的威胁。

然而由于冷战的结束,近年美海军新战略的出台,促使美国改变了原计划,确定只建拉3艘深海型"海狼"级潜艇,转而研制适于在沿岸浅海水域作战的、可用于执行多种作战任务、对付地区性冲突的新型核动力攻击潜艇。

"海狼"级潜艇,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有战斗力的多用途的攻击型核潜艇。

它艇长107.6米,直径12.9米,水下排水量9317吨。

"海狼"级潜艇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适应多用途、多种区域作战。

其艇体设计独特,采用较小的长宽比,指挥台围壳设计成流线型而不是传统的矩型,改善了机动性和阻力特性;艇体坚硬足以穿透冰层,且覆有吸声吸层以提高安静性,可执行包括北极冰下海区的作战任务;尾部首次采用呈"木"字形的6个安定面,提高了可靠性。

采用S6W大功率高性能反应堆,输出功率达60万马力,水下航行速度在35节以上。

第二,隐身性能提高。

该级潜艇采用喷水推进,艇体表面敷设消声瓦,各种升降装置采用了反雷达波的迷彩涂层以及其他先进的隔振降噪措施,隐身性能极为突出。

其推进系统和螺旋桨噪声仅为改进型"洛杉矾"级的十分之一,是第一代"洛杉机"级的七十分之一。

第三,作战效能高。

"海狼"级的武器装载量极大。

通常装备有12故"战斧"式对地攻击导弹、若干权反舰巡航导弹以及MK48重型鱼雷、"鱼叉"反舰导弹等,总备弹量达50枚,为现役"洛杉矾"级武器装载量的2倍。

此外还有8具660毫米直径的鱼雷发射管。

深海对抗——美俄核潜艇的强强较量

深海对抗——美俄核潜艇的强强较量

对陆,l雷 护航等多币・ 布 叶 任务. 世人 直略大 r 国潜艇。尽管前苏联 有针 被 美
誉为 “ I 2 世纪的核潜艇” 该艇设计 重 埘性地进行 _重点改进 . r 但 阿岸拉 ” 点浆i 3 矗面: - 安骨性 ,降低 缎 I型噪声仍为 l5 贝东右 , “ f 个 避 争 I 0分 与 海 梭潜艇噪声 照于一切・ 二是操纵特作 . 稂”级桶比存在 懂 差距。 强{ 更高的速度 、更火的下潜深度 和 J 刮 更好的水 F 机动性 三箍强诵具有更
速度 凡潜沭以及安静 : 如政 击 作
恢潜艇 最 的性 能指桥。 m前 掰联 『 、
海 拈 J “ ’ 辅航 』 重核潜艇”的发展 婴用 f} 火敌方备型潜艇 .特核 导弹 道 弹核潜艇, 摧毁敌方 水面 舰艇、 陆 部队 . 十 攻 击 恢潜艇视为 翦要组 巴 力I 同相 比具有叫盟 劣静 ,肿苏 析0美 J 联在攻击 梭潜艇 设计 I 除追求通 用性 L 螫 口杯 和 J 水衙 众 多征 务, 重 放 成部 分 m l 航 空母腿等 几 { 艇 被臀 “ l I J l 【 航母终结者” 。
维 FIJ { 型 物。 r l ' } j ,
降噪措施 , 噪声达 到 r9 0一l O分 g
总体性能基本相当
用逮攻 击饮潜艇. 执行反潜 反舰
贝, 已低 卜 洋背景噪声, 海 成为真正的
长期 以来 ,前体联 的满 艇噪音一
“ 海狼” 级攻 击型核潜艇 是 一 缎多 “ 擎 安青 避”f 游艇。
维普资讯
科普 大 园 观


美俄 核潜艇 的强强 较量
蠢 剑
J的武 载运 罱和对f 多日标肿能力。 \ l f 前苏J “ f 阿岸拉” { ] 绒攻 掣悟潜艇 l

美国攻击型核潜艇介绍与数据分析

美国攻击型核潜艇介绍与数据分析
艇宽:9.8米
吃水:8.8米
排水量:水上3,600吨水下4,300吨
动力装置:1座S5W2型压水反应堆
航速:水上20节水下30节
潜深:350米
武器装备:4具533mm鱼类发射管,装备“沙布洛克”火箭助推鱼雷及战斧巡航导弹
电子设备:BQQ-1高效率综合声纳及TB-16声纳系统等
艇员编制:91人(军官12人)
开工日期:4/14/1961下水日期:6/22/1963服役日期:7/22/1966退役日期:9/14/1992
性能数据:
艇长:89.1米
艇宽:9.8米
吃水:8.8米
排水量:水上3,900吨水下4,600吨
动力装置:1座S5W2型压水反应堆
航速:水上20节水下30节
潜深:350米
武器装备:4具533mm鱼类发射管,装备“沙布洛克”火箭助推鱼雷及战斧巡航导弹
PERMIT大鲹鱼号SSN 594
大鲹鱼号SSN 594
大鲹鱼号SSN 594
开工日期:5/1/1959下水日期:7/1/1961服役日期:5/29/1962退役日期:7/23/1991
性能数据:
艇长:84.9米
艇宽:9.8米
吃水:8.8米
排水量:水上3,600吨水下4,300吨
动力装置:1座S5W2型压水反应堆
艇员编制:91人(军官12人)
GATO小鲨鱼号SSN 615
小鲨鱼号SSN 615
小鲨鱼号SSN 615
开工日期:12/15/1961下水日期:5/14/1964服役日期:1/25/1968退役日期:4/25/1996
性能数据:
艇长:89.1米
艇宽:9.8米
吃水:8.8米
排水量:水上3,900吨水下4,600吨

俄罗斯“雅森”级攻击型核潜艇

俄罗斯“雅森”级攻击型核潜艇
艇 相 当
酝酿 在 7 O年代
该 级艇 的诞 生可 以追 溯 到 17 9 7年 , 苏联 几 乎 是 同 时 与 美 国开 始讨 论 关于 第 四 代 攻 击 型核 潜 艇 问 题 。 最 初 方 案 中 提 出 多 用 途 、 潜 、 航 母 三 个 功 能 , 对 反 反 并
水 ,但 因种种 原因推 迟至 19 9 8年下水 , 有望 2 0 07年服役 。 2 3艘艇也分别于 第 、
和几何尺度 。 可减 小暴露 目标 的概率。 这
也 从 侧 面 反 映 了俄 罗 斯 潜 艇 由大 型 艇 向 中 型艇 发展 的趋 势 。 其 次 .关 于 该 级 艇 采 用 的核 动 力装
术 。 称 。 是在 “ 据 这 阿库 拉 ” 核 潜 艇 基础 级 上 改 进 的 。 因而 机械 噪声 低 。 第 四 .该 级 艇 应 用 苏 联/ 罗 斯 3 俄 0 多年 研 究 核 潜 艇 用 消声 瓦技 术 成 果 , 装
现役 巡航 导 弹 型和 攻 击 型核 潜艇 的 技 术 经 验 , 展 “ 森 ” . 改 变 了 冷 战 时 期 发 雅 级 也
海区作 战,在俄 罗斯 近海海域 活动频 率
开 始 明 显增 加 。为 此俄 深 感 这 方面 的 威
配置 大量专 用型巡航导 弹核 潜艇 ,而从
未 实 战使 用 的 局面 。 建 造 多 功 能 实 用 型 核 潜 艇 . 济 上 具 有 可 承 受性 . 满 足 了 经 也 军事 战略 转型 对核 潜艇 的 需 求 。 报道 , 据 俄 罗 斯 已开 始 设 计 该 级 艇 的 改 进 型 艇 .
维普资讯
一“ 雅纛” 曩棱潜艇结构田

制 、建 造 了 三 代 核 动 力 攻 击 型 潜 艇 : N 级 、 级 、 阿 库 拉 ” ( 称 “ 鱼 ” ) V “ 级 也 鲨 级 。 应 当 承 认 。 战后 期 建 造 的 “ 库 拉 ” 冷 阿 级 性 能相 当 不错 ,但 由于 装 备这 级 核 潜 艇

苏联阿尔法级核潜艇小传

苏联阿尔法级核潜艇小传

苏联阿尔法级核潜艇小传上世纪60年代,美苏两国军备竞赛如火如荼,在海军尤其是核潜艇方面的竞争愈演愈烈。

对美苏核潜艇设计而言,航速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1959年4月15日,美军第一艘“鲣鱼”级攻击核潜艇服役。

当时的美国海军学会认为,随着核动力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核潜艇航速有望突破50节。

事实上尽管“鲣鱼”级采用了革命性的水滴形壳体加核动力的设计,最大航速也只能达到33节,远低于宣称的数字,而50节是个天文数字,不仅当时无法实现,现在也显得不可思议。

然而在冷战高峰的60年代,美苏双方均秉持料敌从宽的原则,苏联人显然更愿意相信这一点。

苏军第一代攻击核潜艇是1959年服役的627型(北约代号“十一月”级)核潜艇,水下最大航速30节。

面对“鲣鱼”级的威胁,苏军第二代攻击核潜艇671型(北约代号“维克托”级)核潜艇于1967年服役,水下最大航速32节。

但是按照苏军的估计,美军新一代核潜艇航速在40节以上,于是苏联人对航速的追求并没有停留在671型核潜艇上。

1969年,第一艘705型(北约代号“阿尔法”级)攻击核潜艇下水。

01起源要想真正了解705型核潜艇,势必要提到苏军另一型巡航导弹核潜艇661型(北约代号“帕帕”级)。

661型核潜艇由苏联第16中央设计局(即著名的“孔雀石”设计局前身之一)于1958年设计,1968年下水,1969年交付苏联北方舰队服役,仅建造一艘。

661型核潜艇全艇为双壳体结构,外壳具有宽大的圆截面,不同于美军潜艇使用的钢材,其内部耐压壳体首次采用钛合金建造。

661型全长106.9米,标准排水量5280吨,水下排水量7100吨,由两台VM-5m型压水反应堆与两台蒸汽轮机提供动力,最大输出功率共31.8万马力,双轴双桨推进。

661型设计水下航速可达42节,在试航过程中使用97%的堆功率达到了44.7节航速,且这一纪录至今未被打破。

661型设计工作潜深为400米,极限潜深达800米以上。

海洋的静默杀手美苏核潜艇大14页word文档

海洋的静默杀手美苏核潜艇大14页word文档

自从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问世后,各海军大国纷纷发展核潜艇。

其中,历史上传统的潜艇强国德国和日本因为是战败国而无缘跻身其中。

而中国经过自身的艰苦努力也成功拥有了核潜艇。

迄今,世界上共有5个核潜艇国家,即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

在这之中,以美国和俄罗斯两国核潜艇的发展最有代表性,无论是建造级别、建造数量还是发展水平都是其它三个国家无法企及的。

美国☆攻击型核潜艇在“鹦鹉螺”和“海狼”等试验型核潜艇之后,美国攻击核潜艇共发展了六代。

“鳐鱼”级(上图)为第一代,首艇1955年开工,1959年服役,共建造4 艘,是美国海军首次批量生产的核潜艇。

该级艇长81.5米,宽7.6米,水下排水量2861吨,采用S3W/S4W核反应堆和2座蒸汽涡轮机,双轴,功率6600马力,水下最大航速19节,最大潜深200米,人员编制83至97人,艏6艉2共8具鱼雷发射管。

“鲣鱼”级属于第二代,在1956至1961年间共建造了5艘。

该级艇是世界上首级采用水滴形壳体的核潜艇,大大提高了水下航速。

该级艇长76.7米,宽9.6米,水下排水量3513吨,最大潜深200米,采用1座S5W核反应堆和2台蒸汽轮机,单轴,最大功率1.5万马力,水下最高航速30节,该级艇为以后的高航速核潜艇提供了实践经验。

此外,该级艇第一次加装了围壳舵,并采用单、双壳体结合的结构。

它的武器为6具鱼雷发射管,发射MK48鱼雷。

“长尾鲨”级属于第三代,1959年至1967年间共建造12艘,它使美国攻击核潜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该级艇长84.9米,宽9.6米,水下排水量4300吨,动力装置与“鲣鱼”级相同,单轴,水下最高航速30节,人员编制127人。

该级艇首次采用了HY-80高强度钢,使其最大潜深增至300 米。

在推进系统方面,它首次采用了主、辅和应急三套装置。

其鱼雷发射管减至4具,并由艏部移到中部,以使艏部拥有更多的空间容纳水声设备。

“鲟鱼”级是第四代,于1963年至1975年共建造37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