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特色培养模式综合评价——以某信息通信类高校为例
理工类高校外语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探究
理工类高校外语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探究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作为理工类高校的研究生,如何兼顾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的培养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理工类高校外语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旨在为高校外语研究生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交往和国际合作日益增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理工类高校的外语研究生培养成为了一项关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任务。
外语研究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也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理工类高校外语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外语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融合不紧密、外语学习的实践性不足、外语教学方法单一等。
有必要对理工类高校外语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找到更加符合实际需要的培养模式。
1.外语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融合不紧密目前,理工类高校外语研究生的外语课程设置大多是根据学科分类而进行的,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度较低。
这样一来,学生们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往往缺乏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应用,导致外语能力无法有效地转化为专业能力。
2.外语学习的实践性不足在理工类高校,外语学习往往以课堂教学为主,而缺乏实践性的培养。
这就导致学生们很难将所学的外语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影响了他们的外语能力的提高。
3.外语教学方法单一在理工类高校外语教学中,很多时候还停留在传统的语法、词汇教学模式上,缺乏对学生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学生们的外语能力发展不够全面,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理工类高校应该加强外语学习的实践性培养,鼓励学生们参加各种与外语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英语演讲比赛、外语角的开设、英语报刊社的组建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外语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理工类高校应该多元化外语教学方法,不拘泥于传统的语法、词汇教学模式,而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计划
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计划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计划简介引言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它贯穿着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为了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各大学纷纷设立了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培养方案。
本文将针对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计划进行评估和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该领域的培养体系,以及如何在研究生阶段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度的学习。
1. 信息与通信工程的核心概念和领域在开始讨论研究生培养计划之前,有必要对信息与通信工程这一领域的核心概念和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
信息与通信工程主要涉及到信息传输、通信网络、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其核心是利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在现代社会,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渗透到了几乎所有行业和领域,如互联网、移动通信、物联网等。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研究生培养计划的深度和广度要求为了确保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的全面能力和专业素养,培养计划在深度和广度上设置了相应的要求。
在深度方面,研究生需要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的专业研究和实践。
研究生还需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数理功底,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广度方面,研究生需要具备全面的学科知识,了解与信息与通信工程相关的领域和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
研究生还需要培养良好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内容根据深度和广度的要求,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专业课研究生期间,学生需要学习一系列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专业基础。
其中包括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网络通信原理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熟悉和掌握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3.2 科研与实践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研究生期间,学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或实践项目,并进行独立的科研工作。
研究生招生、培养、评价等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特色经验
研究生招生、培养、评价等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特色经验介绍如下:
1.研究生招生:
1.案例:某高校在研究生招生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该高校通过组织科研项目、创新竞赛等活动,选拔出具有潜力的优秀学生,并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2.特色经验:在招生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力,选拔出更优秀的学生。
2.研究生培养:
1.案例:某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该高校通过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同时,该高校还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科研经费和指导,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2.特色经验: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3.研究生评价:
1.案例:某高校在研究生评价中,采用全面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学术成果、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
该高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果,还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
实践能力。
同时,该高校还采用定期的评价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
2.特色经验:在评价过程中,采用全面的评价方式,包括学术成果、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同时,采用定期的评价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成长和发展。
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文章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讨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
标签: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研究生的不断扩招,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的数量已有了相当的规模。
理工科院校中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文科研究生自身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同时对实现理工科大学向综合型大学的转型也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学术界对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主要有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等方面。
[1]但研究生教育因其专业、院校(如理工科院校、师范性院校、综合性大学等)的不同,研究生创新能力也会有所差异。
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来探讨理工科院校中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一问题。
一、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在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有学者将创新能力的含义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思想意识领域,它表现为一种创新意识;第二层是工作方法领域,它表现为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独创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及独立解决新问题的技能;第三层是实践能力领域,它表现为在实践活动中具有独创性、尝试性、开拓性的行为。
[2]姜波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认为文科研究生普遍存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自然科学知识缺乏,动手能力差,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创新成果少等问题。
[3]在此,笔者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具体分析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在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客观方面1.招生体制。
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大多还属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考察还主要以考生的笔试成绩为主要参考依据,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院校为招揽生源,在笔试出题上仍是以参考书上识记的内容为主,而很少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思维。
这样在生源质量上就存在一定的欠缺。
同时近年来研究生招生的扩招致使研究生导师的数量相对不够,尤其在理工科院校,一些文科师资源于原有的从事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和一些半路出家的理工科老师。
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势
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势摘要:由于理工科院校在教学、科研与管理方面与综合性或文科院校有所区别,这导致理工科院校在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存在优势与劣势。
在正视劣势的基础上,应着重发挥理工科院校优势,探寻文理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异同,实现文理科研究生教育的良性互动,切实提高文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关键词:文科研究生;理工科院校;创新能力;优势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133-01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研究生,身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理念与视角交相碰撞的学术环境,学校在文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如能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文理科的优势互补,则必将大幅度提升文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并最终转化为创新成果,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文科研究生科研创新的特点创新是指探究事物运动客观规律以获取知识,传播和运用知识以提取新的经济、社会收益和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水平的过程。
[1]在创新一词的基础涵义上,文科研究生具有和理工科研究生相近之处,二者都是个体在自身的知识基础之上去创造新的理论和方法。
然而由于人文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上和自然科学有所区别,文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也就不同于理工科研究生通过试验得出具体的新成果,而是在阅读、调查或社会实践中,在已有知识和理论基础上,形成新观点、新思维或新视角。
文科研究生科研创新的特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文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主要体现在理论创新。
经典理论是文科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对象,也是文科研究生“批判地继承”的对象,抓住某一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把握最具开创的学科前沿,追本溯源、深入思考,探寻其背后的一般规律和其他内涵,并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新的思索、提出新的创见。
第二,文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还应包括研究方法和视角的创新。
方法创新主要集中在研究视角和思维方式两方面。
研究视角即学术研究的切入点以及由此形成的特定视域,[2]研究视角影响研究进程,选择新的视角,经常可以探寻到新事物,发现同一事物的不同表征,从而形成不同的认识结果;思维方式的创新则是指突破固有思维的束缚,用新理论来阐释旧问题,得出新结论。
在本类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评价等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特色经验
在本类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评价等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特色经验1. 典型案例:某大学在本类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中,针对专业需求的特点,结合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一批重点地区和高需求专业的招生计划。
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组织企业导师参与招生工作,按照企业需求选拔人才,并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这种校企合作的方式,加强了专业设置与专业需求的对接,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2. 特色经验:某高校在本类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注重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通过开设跨学科的课程,组织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强化导师制度,为每位学生指定专属导师,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培养方案。
这种注重学术与实践结合的特色经验,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3. 典型案例:某高校在本类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评价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论文评分外,还增加了项目实践评价、团队合作评价、学术报告评价等环节,综合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同时,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人士参与评价工作,从专业和行业视角出发,提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建议。
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4. 特色经验:某高校在本类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评价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开设创新实践课程、组织科研项目和竞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评价中,特别关注学生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活动,并将其作为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这种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特色经验,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潜力和竞争力。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学生满意度研究--以工科类通信学科为例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2 7
作者简介 : 王 昆( 1 9 7 9 一) , 女, 湖北赤壁人 , 南京邮电大学研 究生 院主任科 员, 讲师 , 主要从事 高等教育管理研 究。
一
、
全 日制专 业学 位研 究 生 人才 培养 学 生满 意
度调 查 的意 义
全 日制专 业 学 位 研 究 生培 养 不 同 于 以学 术 培 养 为
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 在培养具有高素质专 门应用型人才 的过程中 , 形成的特殊化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内容。 针对全 日 制工科类通信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从工科类通信学科 的教学内容 、 课程体系 、 管理制度方
关键 词 : 专业 学位 ; 研 究生 ; 人 才培养 ;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 G6 4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o 0 2 — 4 1 0 7 ( 2 0 1 4 ) 0 2 — 0 0 7 3 — 0 4
专业 学位 是相 对 于学 术 学位 而 言 的学位 类 型 , 其目 度 很可 能影 响他 们 的学 习动 机和 学 习效果 。另 外 , 培 养 的是 培 养具 有扎 实 理论基 础 , 并 适 应特 定行 业 或 职业 实 方案 、 课程设置等只能表明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对培养
主的研究生教育 ,它更侧重于培养研究生专业实践能
力, 相 应 的全 日 制 专业 学位 研究 生 培养 模 式就 是在 一 定
了解研究学生对具体课程的设置 、 教师队伍 的 的现 代教 育 理论 、 教 育 思 想指 导 下 , 在 专业 研 究 生 教 学 面切入 , 专 业定位 、 理论 与实 践教 学 比例 、 课 堂 教材 等 的满 中, 教 学 内容 和课 程体 系 、 管 理制 度 和评 价方 式 , 从 课 程 编 排 、 只有通过研究了解学生对教学和培养状况的满 的设 置 、 教 师 队伍 的编 排 、 专业 定 位 、 理 论 与实 践教 学 比 意程度。 意 情况 , 我 们才 能更 好地 发 现和 印证 现在 的全 日制专 业 例、 课 堂教 材等 方 面 , 实施 人 才教 育 的过程 的 总和口 ] 。
理工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
如差异化的学习能力、 群体特点与学习
需求。 在入学水平 相差悬殊的大众化教
论文至作, 创新
亏 批 性思 自 『 l 陈
等。 有条件的理工高校, 可以借鉴美国 马 里兰 苗 识教育改革试验新的“ 系列 r
育阶段, 高校统一规格地培养学生的信 息素养是不合理的, 应该依据学生学习 基础、 知识结构、 能力的差异等, 差别化、 有所侧重地培养不同类型、 不同层次的
通大学、 南京大学等高校, 相继利用图书 馆网 站开展了信息素养网络教育的实践
探 索。 前 , 目 我国有 四百多所高校图书馆 提 供在线信 鼠 资源服务, 不同程度地开
服务能力和服务方式, 应作为大学生学
习和获取信 息的主要 场所 , 可以基 高校 于此平台提 供差别化的教育资源 , 图 如
进的网络技术和软件可以用于个人高效 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如信 割鱼 技术、 索 信
息的处理 与分析 、 b . Bo 、 We2 、 l W埘 、 0 g
不想去学习”对有用的网上信息资料, ;
5. 的三年级学生偏好 记在笔记 本上。 5 可见, 经管院的学 生的信息 素质 发展不
生 隋况相似, 不同的是,1 3 的一年级 4. % 0
行合理的组织设计和模块划分, 以保证 学生能够获得所需要的资源。 按照模块
划分, 信息课程 可以分为 现代学 习科学
理论、 b . 代的技术环境与学习方 We 2 叩寸
学生在网络学习时缺少自 我监控和调节 的能力; 高年级偏好电子游戏; 对在网上
感兴趣的的人逐渐增多, 打游戏、 看电影
与聊天的人数渐少, 深入学习以 提高自 己 的人数增多, 能运用检 索技术搜索到相
依托学分制的工科院校个性化培养的学业审核方法探析——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
2018年第彡期(总第783期)大放f_依托学分制的工科院校个性化培养的学业审核方法探析----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苏星星王光辉于华(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江苏南京210023)摘要:因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工科院校学生的培养更应该与时俱进,培养方案制定的合理性、可行性及重要性既体现 了该专业的学习水平,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教学管理的方向性指标。
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需要个性化的审核,针对不同 学生进行不一样的学业审核,更需要对个性化培养的学业审核和方法进行更深一层的探究。
只有建立一种很好的审核方法和系统,学业审核才会达到预期的理想结果,才能更好地解放双手,提高工作效率,因审核工作的重要性,对此项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关键词:培养方案个性化模块化审核学分制在如今高校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在注重培养学生 共性的同时,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也逐步深人各高校的人才 培养模式中。
培养方案、排课、选课及成绩、审核无一不是息 息相关且紧密相连的。
依据各专业制订的培养方案是学生 所学专业的最根本依据,培养方案制定的合理性、可行性及 重要性既体现了该专业的学习水平,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 了高校教学管理的方向性指,制订的培养方中课是 紧 各专业时 发展要 ,的重,否从学生个性化培养角度出发。
目前,很多高校实行了学分制 的相关政策和二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学制的核是学生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 ,学生选性的课程,培养学生的 新 ,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学校实行学制后,学生业的审核 是过学生所 各课学定的;个性化培养带来的是学生学业审核的,学生所选课不一,只一课行模化审核。
本 学(“南邮”)一 的专业培养 学生的业审核 。
在 培养方案设置中,一般来说,课程性质分为很多种,的课、限制性选课(选课)、校选课(选课)。
学制的培养方案中有不是模化培养式现的,体现出了个性化的培养 模式,如 的专业培养方案中有如模化的课 式:⑴多课中选中课;⑵多课中选学定的学&(3)多门课中选一 课(如 课、课 );(4)对于学时特殊定要的(如 课中选验践类学时达到规定要求的);(5)要求不同专业对任选课的课 别总学不同的定(如选课四个类别,一 个专业要求至学习中三个别,总学不低个学 )。
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以通信工程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
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以通信工程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作者:李英祥,杨燕,余乐韬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3期一、我国研究生教育需要新模式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教育部自2009年起,扩大了研究生的招收范围。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势头发展迅猛,2016年全国报考研究生总人数超过177万人,研究生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我国与国际一流学府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水准上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
高校虽然每年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数量,整体来说学生质量以及教学质量却在缓慢地下降,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表现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较弱,主要可以总结为:简单移植、简单揭示表面现象、简单延伸、简单推理。
研究生在平时的科研学习生活中,创新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参与科研程度;阅读学术论文数量;发表学术成果质量;原创科技成果。
而改善当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高水准专业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新一代研究生,是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剧增。
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单纯的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逐步发展为多种教育形式并存的模式。
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方向上更倾向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而言在培养的方向上更具有针对性、工程专业性,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所以专业学位研究生逐步成为了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对传统的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随着当前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发展,对于通信工程类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而言,除了不遗余力地加强学科建设外,还依据学院的办学历史培育特色学科,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加强创新实践能力,不断探索适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
二、专业硕士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目前环境下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当属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工程领域的创新能力及工程领域的复合型科学素质培养问题。
信息与通信工程 研究生培养的二级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门涵盖广泛领域的学科,其研究生培养作为一门二级学科,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将从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的深度1. 学科核心理论的深度培养:信息与通信工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需要研究生在学科核心理论方面进行深度培养。
这包括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信息论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通过系统课程的学习和科研导师的指导,研究生需要深入理解学科的核心理论,为未来的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 科研能力的深度培养:信息与通信工程的研究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包括科学调研、独立思考、创新设计、实验实施、数据分析和结果论证等方面。
在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科研项目的参与过程中,研究生将深度培养科研能力,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科研风格和方法论。
3. 工程应用能力的深度培养: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研究生需要在通信系统设计、信号处理算法、网络安全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度培养,掌握工程应用能力。
通过实验课程和实习实训,研究生能够将在理论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培养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的广度1. 学科交叉知识的广度培养:信息与通信工程作为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其研究生需要在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领域进行广度培养,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拓展自己的学科眼界,提升学科交叉融合能力。
2. 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广度培养:信息与通信工程的研究生需要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中能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具有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的能力。
这需要研究生在学校组织的学术论坛、学术报告、竞赛项目等活动中积极参与,与同学、导师和跨学科合作伙伴一起学习交流,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和团队意识。
3. 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的广度培养:信息与通信工程的研究生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懂得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中,关注国际科技发展的前沿,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在本类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评价等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特色经验
在本类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评价等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特色经验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研究生教育一直被视为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环节。
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和评价方面,各高校和学科都积累了不少典型案例和特色经验。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本类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评价等工作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和特色经验。
一、招生方面的案例和经验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方面,很多高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模式,以吸引更多优秀的申请者。
例如,某大学针对本校本科生的硕士研究生项目,采取面试、学术成绩和科研能力等综合评价的方式,确保选拔出的研究生能够适应硕士学位的要求。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发现潜力股,还能够减少新研究生的适应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培养环境。
另外一个典型案例是某高校在硕士研究生招生中,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除了学术成绩和面试成绩外,他们还会组织一系列团队协作的活动,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交流能力。
这种招生方式不仅能够选拔到具备良好应变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学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培养方面的案例和经验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一些高校和学科也有着自己的特色经验。
例如,某大学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通过与社会大众互动,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另一个典型经验是某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注重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培养。
他们提供选修课程,让研究生可以跨学科进行知识交流和学习。
这种培养模式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为他们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三、评价方面的案例和经验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评价方面,一些高校和学科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例如,某大学采用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学术表现,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和科学研究兴趣。
在本类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评价等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特色经验
在本类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评价等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特色经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深化,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XX大学作为国内一流的学府,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和评价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身的典型案例和特色做法。
一、招生工作:注重综合素质,优化选拔机制XX大学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始终坚持以选拔优秀人才为核心,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学校通过完善招生简章、加强宣传推介、优化考试内容等方式,吸引了大量优质生源报考。
在考试内容上,XX大学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测试,还加大了对考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察力度。
通过采用案例分析、论述题等灵活多样的题型,鼓励考生发表独到见解,展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XX大学还积极探索多元化选拔机制,如推行推荐免试、优秀本科生直升等政策,为有特殊才能和突出表现的考生提供了更多进入学校深造的机会。
二、培养工作: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创新能力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XX大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建立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在课程设置上,XX大学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前沿性。
学校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
同时,学校还开设了丰富的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XX大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
学校设立了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项目。
此外,学校还定期举办学术论坛、研讨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的平台。
三、评价工作:完善评价体系,保障培养质量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评价工作中,XX大学建立了完善的评价体系,从多个维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成果进行评价。
学校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论文质量,也重视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评价
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评价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然而,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评价一直是一个复杂而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式和评价标准,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一、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式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指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培养方式:1. 学术导师指导学术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应该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教学能力,并且能够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与学术导师的深入交流与学习,研究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学术素养。
2. 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生应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学者进行交流与合作。
通过学术交流,研究生可以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热点问题,并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此外,与其他研究生的合作也能够促进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3. 课程培训与专业知识学习研究生期间,除了进行科研工作外,还需要参加相关的课程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这些课程可以帮助研究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提高其学术能力和专业素养。
4. 社会实践与实习研究生可以参与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与实习活动,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对于研究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标准评价研究生综合素质需要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价标准:1. 学术成果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是评价其学术能力和研究素质的重要指标。
学术成果包括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的科研项目、科研奖励等。
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了研究生在科研领域的实际表现。
2. 学业成绩学业成绩是评价研究生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依据。
学业成绩包括课程成绩、学位论文答辩成绩等。
良好的学业成绩表明研究生能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3. 创新能力与学术贡献研究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学术贡献。
研究生教育的综合评价方法
研究生教育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生教育的综合评价方法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日益关注,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研究生教育的综合评价方法,并提出一种适用于当前研究生教育的评价体系。
一、背景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人才,但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模式单一、师生关系不合理等。
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对研究生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学术素养,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研究生教育的综合评价方法的重要性研究生教育的综合评价方法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发展和就业,也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发展。
通过综合评价,可以客观地了解研究生在学术研究、学科交叉、科研创新、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综合评价还可以促使学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相衔接。
三、研究生教育的综合评价要素研究生教育的综合评价应包括多个要素,以全面全方位地评价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评价要素:1. 学术水平:评价研究生学术水平应关注其科研能力、学术影响力、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等方面。
2. 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应关注其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其在科研项目中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成果。
3. 团队合作能力:评价研究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应关注其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团队中的角色以及团队中的贡献等方面。
4. 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应关注其综合素养、学术修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四、针对研究生教育的综合评价要素,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评价方法:1. 学术成果评价:通过评估研究生的论文发表数量、成果转化和学术影响力,来衡量其学术水平。
2. 专家评审:借助外部专家来评价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水平、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新文科背景下信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以湘潭大学为例
信管专业ꎬ其中“ 双一流” 高校有 92 所ꎮ 本文调研了
其中 21 所“ 双一流” 高校信管专业的培养方案ꎬ对其
所开设的创新实践类课程进行统计分析ꎬ具体高校名
单如表 1 所示ꎮ
表 1 21 所“ 双一流” 高校名单
高校类型
高校名称
综合类(8 所)
开课高校数量
4 所以上
现、小组任务和闭卷考试三部分构成ꎮ
对 21 所“ 双一流” 高校信管专业的专业基础实践
课程多为«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
准» 所要求开设的信息技术与工程类基础课ꎬ具有普
适性ꎬ具体如表 2 所示ꎮ 而开课高校数量在 4 所以下
的课程多为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培养方向差异所设
大学为例
2 1 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滞后
湘潭大学信管专业创新实践类课程设置未融入
“ 新文科” 等高等教育改革政策新理念ꎬ课程学分占
比少ꎬ指定教材« 创新创业基础» 内容较旧ꎬ实践类教
育课程未及时更新ꎬ创新创业教育呈现低迷状态ꎮ 另
外ꎬ湘潭大学的信管专业位于公共管理学院ꎬ创新创
业基础必修课开课单位为创新创业学院ꎮ 公共管理
学院作为文科学院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低ꎬ
而且仅靠期末考试的最终分数很难把控信管专业的
创新创业教育程度ꎮ 可以参考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
院( 创新创业教育) 、管理学院共建的创新与创业管
理专业ꎬ两院共同协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
划安排ꎮ 管理学院主要负责课程、师资等ꎬ启明学院
( 创新创业教育) 主要负责实践及资源等支持ꎮ
信息管理意识和信息技术素质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
与创新思维能力ꎬ类别多为通识课ꎮ 创新创业通识课
理工类高校外语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探究
理工类高校外语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前的形势下,传统的外语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
传统模式主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而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却相对薄弱。
有必要对理工类高校外语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进一步探讨和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理工类高校外语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旨在提出一种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以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综合素质的外语人才,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1.2 研究目的外语研究生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理工类高校需要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外语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本文旨在通过对理工类高校外语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究和分析,明确研究目的,为提高外语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分析当前理工类高校外语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不足之处;2. 探讨外语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明确培养目标和要求;3. 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优化外语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其综合素质;4. 探究学科交叉与国际化视野对外语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和影响。
2. 正文2.1 外语研究生培养模式概述外语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针对外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方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外语研究生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外语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促进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外语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概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培养目标的明确,明确外语研究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质;其次是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为研究生提供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再者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是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通过实践环节和综合素质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势
李精华,东波,周溥嘏(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摘要:由于理工科院校在教学、科研与管理方面与综合性或文科院校有所区别,这导致理工科院校在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存在优势与劣势。
在正视劣势的基础上,应着重发挥理工科院校优势,探寻文理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异同,实现文理科研究生教育的良性互动,切实提高文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关键词:文科研究生;理工科院校;创新能力;优势中图分类号:G40-0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13)02-0133-01收稿日期:2012-12-20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文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优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JGXM-HLJ-2011026)作者简介:李精华(1962-),女,哈尔滨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东波(1965-),女,黑龙江桦川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学;周溥嘏(1957-),男,黑龙江肇东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学。
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研究生,身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理念与视角交相碰撞的学术环境,学校在文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如能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文理科的优势互补,则必将大幅度提升文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并最终转化为创新成果,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文科研究生科研创新的特点创新是指探究事物运动客观规律以获取知识,传播和运用知识以提取新的经济、社会收益和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水平的过程。
[1]在创新一词的基础涵义上,文科研究生具有和理工科研究生相近之处,二者都是个体在自身的知识基础之上去创造新的理论和方法。
然而由于人文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上和自然科学有所区别,文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也就不同于理工科研究生通过试验得出具体的新成果,而是在阅读、调查或社会实践中,在已有知识和理论基础上,形成新观点、新思维或新视角。
文科研究生科研创新的特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引言:通信工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工程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通信工程研究生,各高校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方案。
本文将以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主题,介绍其内容和特点。
一、培养目标: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备系统的通信工程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主要包括:1. 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如通信原理、信号处理、电子电路等;2. 具备通信工程系统设计和分析的能力,能够独立进行通信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3. 具备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能够开展通信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4. 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能够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开展项目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培养内容: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信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通信原理、通信电路等基础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 通信系统设计与实践:包括通信系统规划、网络设计与优化、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和实践能力;3.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包括宽带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专业课程,深入学习通信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4. 科研实践:包括科研项目的参与和科技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5. 学术交流与合作:包括参加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和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
三、培养模式: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通常采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
学制一般为3年,其中前两年为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阶段,第三年为毕业设计或论文写作阶段。
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四、培养特点: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专业性强:培养方案注重通信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使学生能够在通信工程领域具备竞争力;2. 实践性强:培养方案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课程和科研项目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3. 开放性强:培养方案注重学术交流和合作,通过学术会议和与企业的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跨学科的综合素养;4. 创新性强: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通过科研实践和科技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确 定
研究生培养模式涉及研究生从人校到走出校门的一 系列 过程和环节 ,由于专业背景 、学科特点和 研究方法 的不 同,文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理工科研究 生的培养模式有很 大的差异 。历史上 ,我 国的 理工科高校大都以某一专业领域为特色 ,例如信息通信类高校 、机械工程类 高校 、采矿类高校、冶金
同时也会对今后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依据和参考 。提供评价 ,可以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 中的不足 ,为研
究生 培养 工作 的改 进 提供 帮助 。
本文 以某信息通信类高校为例进行研究。该高校 开办 文科研究 生专业 时间短 ,但发展迅速 ,急需
建 立适 合 自身 特色 的文 科研 究 生 培养 模 式 。在对 一 线 教 学 科 研 人 员 进 行 调 查 研 究 ,并 对 既 有 的指 标 体
专业设置
00 8 . 20
导师年龄 、职称 结构是否合理 ,具有博 士学位的导师是否 占有
专 力量
O2 3 . 12
10 52
招 生 考 试
0 2 3 .2 4
生源质量
O
.
初试
、
5 2 O1
复试成绩 的高低 ,原专业或原工作经历是否有利于报考
专 业 的知 识 的深 化 和拓 展
生源特色
0
.
29 8 6
是否具有理工 科专 业背 景 ,是否 具有 通信 信息 领域 的常 识并 关 注通信信息领域 的发展
系 ,并 利用该体系对某信息通信 类高校文科专业研究 生培养状况进行 了综合评分 ,以期 能够对理工科高 校文科类 研究生
的培养工作提供帮助 。 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 ;文科研究 生 ;研究 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4 6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7 2 (0 8 3— 0 7—0 0 8— 79 20 )0 0 5 6
系进行 比较研究 ,并征询专家意见 的基础上 ,本文建立了针对该信息通信类高校文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的评估 体 系 , 以期 能够 对 这 类 高 校文 科 类 研 究 生 的 培养 状况 进 行综 合 评价 。该 指 标体 系有 8个 一级 指
收稿 日期 :2 0 0 — 3 0 8— 3 2
维普资讯
第l O卷第 3期 2 08 6月 0 年
北京邮 电大学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 Jun f U T ( oi c ne dt n ora o P Sc l i csE io ) l B aS e i
Vo. 0,No 3 11 .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人才战略 的实施 ,许多原 有专业 比较单 一、理工科色彩
浓 厚 的高校 纷纷 开 设文科 专 业 ,这 对 于 原 有 的理 工 科 高 校 提 高 整 体 办 学 层 次 、调 整 专 业 结 构 、完 善 教
学体系、实现建设研究型大学的 目标有极大 的促进作用 。然而 ,文科专业 的教学 、科研有 自身的规律
类 高 校等 。这 些原 有专 业 比较 单一 的理 工科 类 高校 ,在 探 索 文科 类 研 究 生 培 养 模 式 的过 程 中应 充 分 考
虑 以下几 点 :
( )要 符合 研 究生 培养 的一般规 律 和共 性 要求 ; 1
( )要体现文科类研究生的培养特点 ; 2 ( )要 考虑 理工 科 院校 的学 术氛 围和文 化 环境 ,在 文科 研 究生 培养 过程 中要强 调 文理 兼容 和互 补 ; 3
表 1。 )
表 1 信息通信类高校文科类研究 生特 色培 养模式评价指标体 系
一
级指标
指标权重
二级指标 招生规模 复试 内容
指标权重 O O 1 .5 8 O
.
评估 内容 是否满足文科类研究生培养过程 中合理 的师生 比, 复试形式是否 多样性 ,是否 能衡 量学 生 的专业 能力及 发 展潜 力 ,是否体现文科专业考核特点
性 ,尤 其在 研究 生这 一层 次 ,文 科研 究 生 的培 养 与 理 工科 研 究 生 的 培养 有 很 大 的差 异 ,这 就 需要 原 有
的各理工科高校不断探索适合于 自身特色的文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其 中 ,构建适宜的理工科高校文科 研究生培养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导、监督和完善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的有效手段 。
Jn 20 u. 08
理 工科 高校 文 科 研 究 生特 色 培 养 模 式 综 合 评 价
— —
以某 信 息通 信 类高 校 为 例
刘 宇
( 北京 邮电大学 文法经济学 院 ,北京 摘
10 7 ) 0 86
要 :论文在调查研究 的基础上 ,构建 了以信息 通信 为特 色的理 工科 高校 文科研究 生 特色 培养 模式 综合 评价指 标体
( )要能够与其他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的培养相区别 ,立足 于各 自的专业 背景 ,例如信息通信 4 类 背景 、冶金 类 背景 等 。 对研 究 生培 养模 式进 行 综 合 评 价 既 是 对 研 究 生 培 养 过 程 的 监 控 ,也 是 对 研 究 生 培 养 效 果 的 认 定 ,
是 否有 成熟 的文科专业发展战略 、规范的培养方 案 ,并根 据变
专业发展
02 5 . 32
化及 时制订 与修 订培养方案 ;培养 目标是否明确 ;本 硕博 专业
序 列是 否 齐 全
专业定位
0
.
13 6 4
是 否有稳 定的 、特色突出的文科 专业研 究方 向 ,是否 能满足本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的 需 要
作者简介 :刘宇 (9 6一) 16 ,男 ,北京人 ,北京 邮电大 学文法经济学 院副教授 。
・
5 ・ 7
维普资讯
北京邮 电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 0 8年第 3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标 、2 二级 指标 ,基本 上反 映 了信息 通信类 高校 文 科类 研 究 生 培养 过 程 中需 要 关 的各个 方 面 ( 8个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