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李璟)
摊破浣溪沙古诗
摊破浣溪沙古诗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宋】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摊破浣溪沙·春日
郁犁
时令悄然捻个春,雪还依月念归人。
影入疏林犹觉冷,意何亲?
漫步西郊东向好,倾心北苑那时真。
终日酒香茶懒散,爱殷殷。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五代: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摊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
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
倚栏干。
摊破浣溪沙·菊韵
文/青衫布衣
含露黄花着绿袍,任他寒骨却逍遥。
寂寞绽开东篱处,暗香飘。
一览云空鸿雁去,唯留哀怨未曾消。
春日归来还为客,唱渔樵。
浣溪沙 李璟
字义解读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朝代:五代作者:李璟原文: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注释:⑴摊破浣溪沙:词牌名。
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前后阕基本相同,只是前阕首句平脚押韵,后阕首句仄脚不押韵。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这是把四十二字的“浣溪沙”前后阕末句扩展成两句,所以叫“摊破浣溪沙”。
⑵菡萏:荷花的别称。
⑶西风愁起:西风从绿波之间起来。
以花叶凋零,故曰“愁起“。
⑷鸡塞:《汉书·匈奴传》:“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
“颜师古注:”在朔方浑县西北。
“今陕西省横山县西。
《后汉书·和帝纪》:”窦宪出鸡鹿塞“,简称鸡塞。
亦作鸡禄山。
《花间集》卷八孙光宪《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
“这里泛指边塞。
⑸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
“吹彻“意谓吹到最后一曲。
笙以吹久而含润,故云”寒“。
元稹《连昌宫词》:”逡巡大遍凉州彻“,”大遍“有几十段。
后主《玉楼春》:”重按霓裳歌遍彻“,可以参证。
玉笙寒:玉笙以铜质簧片发声,遇冷则音声不畅,需要加热,叫暖笙。
⑹倚:明吕远本作“寄“,《读词偶得》曾采用之。
但”寄“字虽好,文意比较晦,今仍从《花庵词选》与通行本、作“倚”。
赏析:词的上片着重写景。
菡萏,荷花的别称。
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
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
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
西风,秋风之谓也。
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
如果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
摊破浣溪沙 李璟 宋词鉴赏
宋词鉴赏之李璟《摊破浣溪沙》摊破浣溪沙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荷花(菡萏)本来是高贵脱俗的象征,但是叶残香销却给这副画面添加了一种遗憾,让你更想象它开放时的绚丽灿烂、清香四溢,翠叶完整时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也让你更加惋惜心痛如今的凋残殆尽、清香不在的莲花与破败残损、不复生机的翠叶。
到底是什么让如此美好的事物毁坏呢?秋风起,波浪涌,一阵萧瑟的西风带着缕缕愁意在莲叶的绿色中穿梭,带给人丝丝寒意,不知道是西风使人愁还是人使西风愁呢。
一个面对此景触景生情的女子,满眼风波,看到莲花的开落,想到自己的青春已经如同这花一样逝去了,花开花落又是一季,春天在哪里?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来不及道别!时光如同一把无情的刻刀,改变了青春的摸样。
看那漫天凋零的花朵,在最美的时刻凋落……不堪看的景色,也让女子想到是不是自己的容颜也会如同花朵一样凋伤憔悴、不堪看呢。
女子在现实中的悲伤无法得到纾解,只能寄希望于在梦中见到意中人的面庞。
于是,睡梦中,追随意中人到边塞,茫茫中寻找戍边的意中人。
然而,醒来却只看到细雨绵绵,哪里还有意中人的身影。
梦境与现实的落差无疑是对女子的巨大打击。
登高眺望,倚住栏杆,手执玉笙,向远方的人儿表述自己的思念,希望在天地交接的地方,能第一个看到心上人的到来。
“东风日暖闻吹笙”,现在暖笙寒了,是不是心也寒了呢。
纵使小楼舒适,玉笙珍美,也不及心上人的相聚。
女子思及此处,高楼上的寒风刺骨,却比不上阵阵心寒。
离愁别恨涌上心头,泪眼凝噎,黯然神伤,凄然欲绝。
心中的恨,无限……恨他为什么要征战沙场,恨心上人远走天涯不能相随,恨征战艰苦不能厮守,恨此时他不在身边。
“小楼”之高迥,“玉笙”之珍美,“吹彻”之深情,愈显“细雨梦回”“小楼吹彻”之苦想与深悲。
这首词看似是写一个面对秋景触景生情思念丈夫的女子,但是却与李璟的时代和地位是分不开的。
李璟《摊破浣溪沙》宋词赏析
李璟《摊破浣溪沙》宋词赏析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①,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②,小楼吹彻玉笙寒③。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注释】:①菡萏(hàndàn):荷花的别称。
②韶(sháo)光:美好的时光。
③鸡塞:即鸡禄塞。
汉朝为北边要塞。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北击匈奴,即出此塞,获胜后,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④吹彻:吹到最后一遍。
寒:笙吹久了因呼吸带入了水分,所以叫做“寒”。
也可作玉笙凄凉解。
⑤何限:一本作“无限”。
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意译】:池塘里鲜艳芬芳的荷花都凋谢了,翠绿的荷叶也残败了。
秋风裹带着忧愁刮来,在池塘里吹起绿色的波纹。
这池中的荷花和时节一样都憔悴了,真叫人不忍心再看。
夜里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梦中回想起国家边塞的战事。
小楼上有人吹奏起哀婉幽怨的玉笙的声音,让人感到透心的寒意和无限的凄凉。
倚着栏杆远望,心中有多少愁苦怨恨,又流淌了多少泪珠啊!译文2:莲香销尽,荷叶凋残,萧索的秋风带着愁意在绿波中吹起。
自己的美好时光,就像这荷花一样香销叶残了,眼前的景象让人不堪回首。
细雨迷朦中,与日夜思念的丈夫相见了,醒来却发现这只是一个梦,怀恋的丈夫仍远在边塞,在她居住的孤寂的小楼上,整夜回荡着凄冷的玉笙声。
流了许多眼泪,有无限多的怨恨,无可奈何,只好独倚栏杆。
【赏析】:李璟是南唐烈祖李昇长子,南唐后主李煜的父亲,为南唐中主。
在位十九年,因受北周的威胁,迁都南昌,抑郁而死。
他留下的词作只有四首。
这首词通过秋景写出了作者身为一国之君,在国家面临灭亡危险的时候却无能为力的无限哀愁。
“菡萏香销翠叶残”,“菡萏”即“荷花”,也叫“莲花”,称“菡萏”,别有一种庄严珍贵之感。
摊破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作者介绍]在唐王朝还没有灭亡的时候,在南方,有一个人就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他就是杨行密,建立的国家就是吴国。
早年的杨行密行军打仗时,路过一个寺庙,看上的一个小和尚,并收为义子,带走,没想到自己的亲儿子反对,无奈,送给了手下大将徐温,这小孩就再拜徐温为父,并改名徐知诰。
这个徐知诰就是李璟的父亲,原名李昪(bian4)。
杨行密只当了4年吴国皇帝,就在905年去逝,继任者是他的儿子杨渥。
杨渥的能量与他的父亲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而且此人对大臣还极为傲慢,引起诸多不满,终于在908年,被手下2位大臣张颢和徐温联手做掉。
徐温没想到的是,杀了杨渥后,这个张颢想自己当皇帝,并拉拢了一批人,而徐温严重不同意,俩人产生了巨大隔阂,最后张颢没得逞,继位的是杨行密的二儿子杨隆演。
至此,徐温与张颢水火不容,徐温感到了威胁,便说是张颢杀害了张渥,以此将他除掉。
张颢死了,徐温一支独大,渐渐地把皇帝杨隆演培养成傀儡。
李昪在养父徐温的栽培下,茁壮成长,成为徐温的重要帮手。
914年时,李昪已任检校司徒,成为吴国的重臣。
徐温把这个义子看成潜力股,接了自己的班,李昪当了宰相。
公元937年,已经50岁的李昪急不可待,要求皇帝禅位,皇帝人少力孤,抢不过他,于是李昪美梦成真。
李昪自称是唐皇室后裔(瞎说贴金),改国号为大唐,史称南唐。
李昪是个不错的皇帝,一心治国,较短的时间内,使大唐成为屈指可数的强国之一。
成绩斐然的李昪也想与他所谓的祖先一样,长命百岁,也吃丹药,最后也命送黄泉。
接班的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李璟。
李璟与他老爸不同,没野心,不想当这个皇帝,想让给弟弟李景遂,大臣们不干,满不情愿的李璟接了第2任。
不想当皇帝自有不想当皇帝的理由,在一些人眼里,权得就是个P。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反过来理解,如果对一件事情不敢兴趣,想做好也难,李璟治理国家稀稀松松,对诗词歌赋却情有独钟,经常与一些文学大臣们在一起神侃。
《摊破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
《摊破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摊破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五代: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栏通:阑) (何限恨一作:无限恨) 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注释⑴摊破浣溪沙:词牌名。
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前后阕基本相同,只是前...显示全部译文及注释佚名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注释⑴摊破浣溪沙:词牌名。
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前后阕基本相同,只是前阕首句平脚押韵,后阕首句仄脚不押韵。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这是把四十二字的“浣溪沙”前后阕末句扩展成两句,所以叫“摊破浣溪沙”。
⑵菡萏:荷花的别称。
⑶西风愁起:西风从绿波之间起来。
以花叶凋零,故曰“愁起“。
⑷鸡塞:《汉书·匈奴传》:“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
“颜师古注:”在朔方浑县西北。
“今陕西省横山县西。
《后汉书·和帝纪》:”窦宪出鸡鹿塞“,简称鸡塞。
亦作鸡禄山。
《花间集》卷八孙光宪《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
“这里泛指边塞。
⑸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
“吹彻“意谓吹到最后一曲。
笙以吹久而含润,故云”寒“。
元稹《连昌宫词》:”逡巡大遍凉州彻“,” 大遍“有几十段。
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阅读答案及赏析
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阅读答案及赏析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1、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这二句围绕词中哪个字来写?写法有何特点?2、戴望舒《雨巷》的意境取自丁香空结雨中愁,但又有发展。
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围绕恨字来写,写法上都是借景热情,前一句写近景,直接热情,后一句写远景,间接热情。
2、丁香在《雨巷》中既是作者美好理想的象征,又表达诗人无限的惆怅与依恋。
而《浣溪沙》表达的则离别相思之情或是对南唐风雨飘摇国运的忧虑和感伤。
阅读练习二简析词中有哪些愁。
答案:伤春之愁和怀人之情。
上片写卷起珠帘,重楼阻隔,落红飘零,孤苦无依,是伤春,也是感慨;下片写音书难达,愁思中结,楚天暮云,绿波浩荡,正是愁思压抑而又深广的写照。
赏析丁香空结雨中愁中的空字的妙处。
答案:空是徒然的意思。
词人移情于景,用一空字强烈地表达出愁思难以排遣的无奈和哀伤。
阅读练习三:1.词的上阕写抒情主人公卷帘出场,倚楼凝望,思绪万千,一词点明了主旨。
下阕青鸟不传云外信一句,运用了青鸟的典故,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2.简要赏析结尾句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1.春恨。
恋人无音信的愁苦。
(2分。
每空1分,后一空写出愁苦也可给分)2.①以景作结或以景结情,(答出手法给1分,答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也可给分)春水绿波流向天际,暮色中更见凄迷,更增愁情;(分析1分)②化抽象为具体,(1分,表述近似的也可给分)把哀愁化作不尽之水,它既是词人回首所见之景,也是心中流淌不尽的愁思的物化形象,写出抒情主人公心中的忧伤 ! (具体分析给2分,如有缺漏,酌情赋分) (共5分)阅读练习四:结尾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两句有何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
有人认为依前春恨锁重楼的锁字用得极妙,你认为妙在何处?【参考答案】这两句以景结情,以景衬情,更增愁情。
105.【五代】李璟《摊破浣溪沙》
杨雨品历代名家词连载百度来自喜马拉雅105.【五代】李璟《摊破浣溪沙》: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心情词签】本期词签由冰黛雨独家提供【本期关键词】忧伤凋零思妇【诗词原文】《摊破浣溪沙》五代·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精华赏析】李璟词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从女性的角度抒发淡淡的忧伤,这首《摊破浣溪沙》也是如此。
“菡萏香销翠叶残”,词的起句就是以女性最喜爱的意象——花来领起。
“菡萏”就是荷花,又名莲花、芙蕖、芙蓉,李璟的“菡萏香销翠叶残”却是写足了秋天荷花凋零的萧瑟与凄凉,不仅花香消散,连碧绿的荷叶也都枯黄残败了。
或许连秋天的风都感染了这份秋意凄凉吧,“西风愁起绿波间”,西风哪里知道什么是“愁”呢?还是因为人的愁,所以才感受到西风的愁吧?词人眼看着盛开的荷花转眼凋零,于是触景生情,一个“愁”字,既有对秋景零落的伤怀,同时也包含着对自身生命同此憔悴的哀怜。
王国维盛赞“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因此接下来的两句,就将荷花的凋零与女子容颜的衰老融在一起来抒写了:“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无论是“韶光”还是“容光”,都是从时光的转瞬即逝,联想到青春容颜的衰老憔悴,菡萏的凋零让人不忍卒睹,可红颜的消逝更让人难以面对吧!到底是人在怜惜花儿的凋零,还是花儿在同情人的憔悴呢?“不堪看”三字,真是笔力千钧,字字泣血。
秋景之衰败既不堪入目,自身之憔悴又何尝忍心顾视呢?上阕写到这里,花和人的命运,花和人的情感,已经是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分离了。
“不堪看”是非常直接、一往无前的抒情,完全没有含蓄隐约的修饰,这样的直白,被李煜完整地继承下来了。
上一讲我们讲到的李煜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这种表述方式与李璟的“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是何等惊人的一致!词的上片写荷花凋零,绿叶残败,西风愁起,秋波静流,时光流逝,秋意凄凉,引发词人的悲秋感慨,进而联想到对自身命运的怜悯。
伤春悲秋诗词之摊破浣溪沙解题【五代】李璟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1],西
细雨梦回鸡塞远[3],小楼吹彻玉笙寒[4]。多 少泪珠无限恨[5],依阑干。
[1]菡萏(hàndàn):荷花。 [2]绿波:一作“碧波”。 [3]韶光:美好的时光。一作“容光”。 [4]鸡塞:即鸡鹿塞,汉朝的边塞,此处泛指边塞。“鸡塞远”,一 作“清漏永”。 [5]吹彻:犹指吹遍。“彻”,本为大曲的最后一遍,故可以解释为 曲终。 [6]多少:一作“籁籁”。无限,一作“何限”。
解题
这首词抒写了悲秋怀人的情绪。词中主人公因 荷花凋零而自伤憔悴;又在梦中见到征人,醒 来却是只身处于回荡的凄凉乐声的小楼。万分 无奈中,只能泪珠暗弹,倚楼凝望。全词写来 妥帖细腻,不事雕绘,感情沉郁,凄然欲绝。[ 摊破浣溪纱],[浣溪纱]的变体,[浣溪纱]本是 词牌名,一般是上下两阕各二十一字。如果把 上下两阕的第三句,都破为两句十个字,即为[ 摊破浣溪纱]。
李璟(916—961),字伯玉,初名景
通,徐州(今属江苏)。南唐烈祖李
昇的长子。公元943年嗣位称帝,年
号保大。即位之初,曾用兵攻取建、
汀、漳、泉等州,使南唐一度成为拥 有35个州的“大国”。后因为受到后周的威胁, 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在位19年 ,庙号元宗。李璟多才艺、好读书,但是天性懦 弱。李璟文存十七篇书、表、小札;诗只有《全 唐诗》所收七律一首,七古一首和断句三联(共 六句)。其词仅存四首,词作虽然写男女情事, 但是已经融入了感时伤怀的情绪,渗透着国事风 雨飘摇的悲苦心绪,与后主李煜并称为“南唐二 主”,后人辑有《南唐二主词》。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赏析
这首词有些版本题名“秋思”,看来是切合的。李廷机评论过这首词是“字字佳,含秋思极妙”(《全唐五代词》四四一页)。确实,它布景生Biblioteka ,情景交融,其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赏析
李璟流传下来的词作不多,所传几首词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这首《摊破浣溪沙》(有些本子作《浣溪沙》)。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菡萏,荷花的别称。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西风,秋风之谓也。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如果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一个“愁”字,把秋风和秋水都拟人化了,于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时同作家的内在感情溶为一体了,词作也因之而笼罩了一层浓重的萧瑟气氛。三、四两句,由景生情,更进一步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韶光,指春光。在这里,作家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感受告诉人们:在这秋色满天的时节,美好的春光连同荷花的清芬、荷叶的秀翠,还有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在浓重的萧瑟气氛中又平添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不堪看”三字,质朴而有力,明白而深沉,活脱脱地抒发了人的主观感情。“自古逢秋悲寂寥”(唐刘禹锡诗句)。李璟虽然位高为皇帝,但是生性懦弱,再加上当时内外矛盾重重,境遇相当危苦,此时此刻,触景伤情,从而产生无穷的痛苦和哀怨是十分自然的。
李璟《摊破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摊破浣溪沙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词的上片写思妇手卷珠帘,登高望远,所见到重楼一片,风吹落花的春景,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悠思春恨。
B. 第二句“依前”即依旧如前之意,点明主人公春恨由来已久。
“锁”说明重楼紧闭,幽深寂寥,更添无限春愁。
C. “风里落花”形象生动,运用比喻手法,借凋零的残红四处飞扬,无处归宿,表明主人公身世飘零,孤独无依。
“思悠悠”道出了美人迟暮的伤感。
D. “青鸟不传云外信”借用西王母与汉武帝的典故,意指所思之人远在云外,青鸟也不为之传信,思念难解的主人公就更加感到春恨的沉重了。
E.“丁香结”是丁香的花蕾,多比喻相思之愁的郁结不散。
词人将思妇比作雨中丁香,使人物形象凄楚动人,令人怜悯。
15.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结尾两句“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6分)14. B E。
B项“锁”应为“笼罩”之意,形容春恨笼罩。
E项“将思妇比作雨中丁香”误,该句以“丁香”表明愁思,又用“空”“愁”直接抒情,突出思妇春愁之浓,并无比喻之意。
15.①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只见春水绿波浩荡奔流,连接天际。
(2分)②以景结情,寓情于景(或融情入景)。
(1分,答对其中任何一种手法即可得分)这两句作为全词结尾,将满心愁思融入到“回首”所见的现实春景中,使抒情达到高潮。
(1分)③运用比喻手法,以景喻情。
(1分)将人物心中浓浓的愁思比作流淌不尽的春水,化抽象为形象,使全词情感抒发留下意犹未尽的想象空间。
(1分)。
《摊破浣溪沙》全文及解析
《摊破浣溪沙》全文及解析《摊破浣溪沙》是南唐中主李璟的词作,全文如下: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这首词的上阕通过描绘荷花凋落、西风愁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国事衰败的感伤之情。
下阙则通过细雨、玉笙等意象,表现了作者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无法相见的痛苦。
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爱情的追求。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这句词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意境深远,充满了忧伤和哀愁。
“菡萏香销翠叶残”通过“香销”和“叶残”两个词语表现了荷花的衰败和凋零,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而“翠叶残”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季的萧瑟和破败。
“西风愁起绿波间”中的“西风”和“绿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秋风的萧瑟和湖水的清冷。
而“愁起”二字则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伤感。
这句词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事物衰败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哀伤。
整首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一种深邃的意境,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和感慨。
这首词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残荷、西风等意象,表达了作者的感伤之情。
上阕中,作者用“香销”和“叶残”来形容荷花的衰败和凋零,“西风愁起”则表现出秋风的萧瑟和作者内心的愁苦。
这些都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国事衰败的感伤之情。
下阙中,作者通过“细雨梦回鸡塞远”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而“小楼吹彻玉笙寒”则表现出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
最后两句“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更是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哀伤。
整首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爱情的追求。
李璟摊破浣溪沙的诗意
李璟摊破浣溪沙的诗意
哎呀,朋友,你知道李璟的吗?这词儿那叫一个有意境!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你想想,那盛开的荷花凋谢了,翠绿的荷叶也残败了,就好像我们美好的时光渐渐消逝,能不让
人感慨吗?这西风一起,在那绿色的水波之间,是不是仿佛藏着无尽
的忧愁?就好比你精心呵护的一件宝贝突然有了瑕疵,能不心疼?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时光匆匆,人也跟着憔悴了,这样的
景象谁忍心去看呀?这就像你满心欢喜地盼着一朵花绽放,结果它却
在风雨中凋零,多让人难受啊!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在细雨中从梦中醒来,想到
那遥远的边塞,心中满是思念。
独自在小楼上吹着玉笙,直到笙簧都
寒了。
这是不是像你在孤独的夜晚,满心的思念却无人诉说?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那流下的无数泪珠,包含着多少怨恨,只能倚着栏杆默默哭泣。
这不就像你受了天大的委屈,却找不到一个
可以依靠的肩膀?
我觉得呀,李璟这首词充满了他对时光、对离别的感慨和无奈,那
种愁绪和哀怨,真的是让人感同身受。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呢?。
解析摊破浣溪沙李璟
词的开头头先来了句“手卷真珠上玉钩〞,即非景语,也非情语,而是客观平直的表达,算不上以景呼情,也算不上以情唤景。
首句“真珠〞二字或作“珠帘〞,但正如古人所云:“言‘真珠’,千古之善读者都知其为帘,假设说‘珠帘’,宁知其为真珠耶!是举真珠可包珠帘,举珠帘缺乏以包真珠也。
后人妄改,非所谓知音。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二句委婉、细腻,卷帘本欲观省景物,借抒怀抱,而既卷之后,依旧春愁浩荡。
可见,“锁〞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心灵桎梏,使人欲销愁而不可得。
而“春恨〞并不是抽象的,“风里落花谁是主〞,风不仅吹落花朵,更将凋零的残红吹得四处飞扬,无处归宿。
在这里可以看到的是人的身世飘零,孤独无依。
上片结句“思悠悠〞,正是因此而思绪萧索,悠然神往。
下片从人事着笔,是对春恨的进一步申说,也是“思悠悠〞的直接结果。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那么点出了“春恨〞绵绵的缘由所在。
此句反用西王母与汉武帝典故。
据说三足的青鸟是西王母的侍者,七月七日那天,汉武帝忽见青鸟飞集殿前,遂后西王母即至。
然而所思主人远在云外,青鸟也不为之传信,思念难解的主人公就更加感到春恨的沉重了。
“丁香结〞本是丁香的花蕾,取固结难解之意,诗人多用它比喻相思之愁的郁结不散,如李商隐《代赠》诗有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璟的独创就在于将丁香结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喻体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更加令人怜悯,“青鸟〞、“丁香〞二句合看又恰是一联工稳的对仗,一人事,一时景,这律诗般的俊语将思念难解之情写得既空灵透脱而又真挚实在。
至此,词的感情已经十分浓郁、饱满。
当手卷真珠上玉钩的时刻,已经春恨绵绵;风里落花无主,青鸟不传信,丁香空结,那么徒然的向往已经成为无望,这已是无可逃避的结局。
最后以景语作结:“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楚天日暮,长江接天,这样的背景暗示着愁思的深广。
“接天流〞三个字让人想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摊破浣溪沙(李璟)
李璟的摊破浣溪沙手卷珠帘上玉钩原文及
手卷珠帘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里落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中愁。
回首渌波三峡暮,接天流。
注释
①珠帘:即真珠。
②青鸟:传说曾为西王母传递消息给武帝。
这里指带信的人。
云外,指遥远的地方。
③丁香结:丁香的花蕾。
此处人用以象征愁心。
④三楚:指南楚、东楚、西楚。
三楚地域,说法不一。
这里用《高帝纪》注:江陵(今湖北江陵一带)为南楚。
吴(今江苏吴县一带)为东楚。
彭城(今江苏铜县一带)为西楚。
三楚暮,一作三峡暮。
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
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
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
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