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_伦敦小说研究述评_孙丰蕊
杰克·伦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来伸 手饭 来 张 口的 “ 主 ” 性 , 性 应 该 用 自己 的 双 手 创 造 公 女 女
财 富赢 得 爱 与尊 敬 。后 来 莫 德 变 得 勇 敢 坚 强 , 使 置 于 荒 岛 即
也能 生 存 , 为 主 人 公 的 “ 中 天 使 ” 杰 克 ・ 敦 把 女 性 看 成 梦 。 伦 作是 美 好 的 , 论 在 肉 体 上 或 精 神 上 都 是 健 康 的 , “ 水 出 无 有 清 芙蓉 , 然 去 雕 饰 ” 的 高 尚品 质 与 智 慧 坚 毅 的 品格 , 与 尼 天 般 这
行走天下的风流。
一
、
平 凡 女 性 的 坚 毅 勇 敢
在 美 国 中西 部 有 一 种 显 著 的文 化 特 征 , 对 普 通 人 的崇 即 尚与 钟 爱 。“ 普通 人 ” 是 指 那 些 出身 卑 微 , 自己 的 才 智 能 就 凭
力创 造 出不 平 凡 的人 。最 典 型 的是 林 肯 , “ 穷 汉 到 富 豪 ” 他 从
维普资讯
20 0 6年第 5期 第 2 5卷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学社会科学版) 哲
J u n l fHe a n t ue o u ai n o r a n n I si t fEd c t o t 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o 5, 0 6 . 20 Ge ea o. 0 n r lN 1 3
( 13 ) 总 0期
( hl o h n oi c n e ) P i sp ya dS c l i cs o aS e
V 12 o .5
杰 克 ・ 敦 小 说 中 的 女 性 形 象 分 析 伦
杨 三 成
( 州 师范 高等 专科 学校 中文 系 , 南 郑 州 4 05 ) 郑 河 50 2
杰克·伦敦研究综述
摘 要 :杰 克 ・ 敦 在 文 艺批 评 界 历 来 是 个 有 争 议 性 的 人 物 ,他 在 l 9 ) 中的 文 章 ,用 不 同的 批评 理论 ,从 阶 级 、性 别 、 种 族等 伦 96 批评界 经历 了赞扬——批评 、冷 落——复兴的复杂发展 过程。本文梳 不 同 视 角 再 议 伦 敦 的创 作 。 克 里 斯 托 弗 ・ 尔 ( h i t p e 盖 C r o h r S 理 了近 三 十年 国 内 外对 伦 敦 及 其 作 品 的 研 究 成 果 ,指 出伦 敦研 究在 生 G i )的 《 克 ・ 敦 长 篇 小 说 中 的 合 流 与 抗拒 : 《 自然 主 ar 杰 伦 从 态批评盛行 的今天 ,有很 多 究的空间和现 实意义。 研 义到 自然 》 (o p i i y n R s s a c i J c L n o ’S C m l C t a d e i t n e n a k o d n 关 键 词 :杰 克 ・ 敦 ;研 究 ;综 述 伦 N v l : f o a u a i i t a u e 1 9 ) 从新 历史 主义视 oe S rm N tr ls o N tr , 9 7 n 角 ,把伦 敦 的长 篇小 说 当作美 国特 殊 历史 时期 的特 殊表 述话 语 , 此文为南 昌工程学院2 1 年校级 青年基 金课题前期研究成果 0O 分析 了伦 敦 的 自然 主义 小 说 、城 市 小说 、 田 园小 说 。唐 纳德 ・ 皮 泽 (o ad P zr D n l i e )在其 编著 的 《 国的现 实主 义与 自然主 义 》 美 引言 ( m r c n l a i m a d N t r l s ,2 0 )中 ,分析伦 敦 的 A e i a  ̄ l s n a u a i m 0 0 e 美 国著名 作家 杰克 ・ 伦敦 ( 8 6 1 1 )是2 世 纪初 美 国读者 作 品 中遗 传和 环 境对 人 、对狗 、狼 的塑造 作用 ,将 伦敦 归 为 自然 17 —9 6 0 最 多 、稿 酬最 高 、知名 度 最大 的作 家 。根据 联 合 国教科 文组 织发 主义 流派 。总体 来看 , 自9 年 代 以来 ,文 艺界 对他 的研 究 角度 、 0 表 的调 查 ,他 也是 包括 前 苏联 在 内的整 个 欧洲被 翻 译最 多 、读者 研究 方法 大 有拓 展 ,涉及 原 型批 评 、心理 学 、社会 学 、政 治学如 最 多的 美 国作 家 。他 一 生 留下 了 t 部 长 篇 小说 、3 中篇 小 说 、 阶级 、性 别和 种 族等 意识 形态 问题及 文化 批判 等众 多 方面 ,研 究 7 部 l 部短 篇小说集 和许 多非 小说著作 ,其 中 《 性的呼 唤》居他5 部 作 品主题 、写作 手法 ,分 析他 的文体 、文 艺 思想 和非代 表性 作 品 9 野 0 著作之 首 ,至 1 9 年 已被译 成8 多种文 字 ,是 美 国文学 中最 有 资 等 ,对伦 敦的研 究在 不断 深入 。 94 O 格 被 称 为世 界 名著 的作 品 。伦 敦 的长 篇 小说 如 《 狼 》 《 丁 ・ 海 马 三 ,国 内研 究 伊 登 》和 《 蹄 》及包 括 《 性 的呼唤 》 《 铁 野 白牙》 《 狼 》等许 海 我 国 对 杰 克 ・ 敦 的 译 介 始 于 于 2 世 纪 2 年 代 的 新 文化 运 伦 0 0 多短 篇小 说 已成 为美 国文 学 中的经 典 。他 的作 品 同他一 生 的经历 动 。随着 伦敦 作 品译 入 的增 多 ,对伦 敦 的研究 也 逐步 展开 。最 早 样非 同寻常 ,吸引 着一代 代读 者和 批评 家 。 的伦 敦 传 记 是董 秋 斯先 生 翻译 的 《 克 ・ 杰 伦敦 传— — 马 背上 的水 手 》 ( 9 8 。虞建 华 ( 9 6 14 ) 1 9 )对伦 敦生 平及 创作 做 了更全 面更 二 、 国外研 究 杰 克 ・ 敦 研究 从 他 在世 时 即 已开 始 。他 在 美 国评 论 界历 来 客观 的梳 理和 介 绍 。早期 国 内对伦 敦 的评 价 多为赞 扬他 的社 会主 伦 是 个 引起 争议 的人 物 ,或将 他 视为 为美 元 写作 的商业 作家 ,或视 义思 想 ,欣赏 他 对资 本主 义社 会 的批 判 ,对广 大贫 民的同情 。批 为写 冒险 猎故 事 的通俗 作 家 ,或视 为盲 从 的激进 作 家 ,或被视 为 评方 法 以马 克思 主义 批评 为主 ,比较 单一 。8 年代 以后 ,他 更 多 0 严 肃 的 自然 主 义 和现 实主 义 作 家 。 总 体上 ,他 在 批 评 界经 历 了 作 品被译 介 ,伦 敦研 究也 走 向繁 荣 。这 时期 的专 著、研 究论 文 、 赞 扬— — 批评 、冷 落—— 复兴 的复 杂发 展过 程 ,这一 过程 与 文艺 文 学 史 对 伦 敦 都 有 较 多评 价 。漆 以 凯在 《 克 ・ 敦 和 他 的小 杰 伦 理 论发 展 及文 学批 评 界关 注 的中心 相适 应 。早 期的伦 敦研 究着 重 说 》 (9 1 ) 1 8 年 中肯 定 了伦 敦对 美 国现 实主 义文 学 的 巨大作用 。李 生平研 究 ,最 好 的研 究也 是结 合他 生平 、研 究其 生平 与 作 品的关 淑 言 的 《 杰克 ・ 敦 研 究》 (9 8 集 中 了国外 伦 敦研 究新 成 果 , 伦 18 ) 系 。真 正有 深 度 的杰 克 ・ 敦 是近 几 十年 展 开 的 。早 期 的伦敦 传 对 中 国的伦敦 研 究很 有指 导意 义 。王 宁 ( 0 0 深 入分 析了 关于伦 伦 20) 记 有 较 多的虚 构 成 分 ,如欧 文 ・ 斯通 ( r i g t n )的 《 I v n S o e 马背 敦长 期 有争议 的几个 问题 。之 后 的美 国文 学史 编 著者进 一 步挖掘 上 的水 手 》 (a l t o o s b c ,1 3 ) S io n H r e a k 9 8 对伦 敦生平 的浪 漫化 , 其 自然主 义意 蕴 ,探 讨其 现 实主义倾 向。 影响 了、误 导 了很多 后来 的研究 者 。 2 世 纪 后期 以来 ,国 内研 究 在总 结继 承 以前研 究 的基础 上 , O 6 年 代 杰 克 ・ 敦被 “ O 伦 重新 ”发 现 ,主 要 是对 其 作 品进行 类 吸 收 国外研 究方 法及 成 果 ,批 评 方法 走 向多元 化 。文 化批 评有 突 型化研 究 。富兰 克林 ・ 克 ( r n l n W l e ) 的 《 克 ・ 沃 F a k i a k r 杰 伦敦 出成 就 ,其 中最 新 的权威 性 的研 究 当推虞 建华 教 授专 著 的 《 克 杰 与 克 朗代 克 : 一 个美 国作 家 的 诞 生 》 (9 6 是第 一 部 篇 幅客 伦 敦 研 究 》 ( 0 9 ,该 书从 文化 研 究 和 历史 研 究入 手 ,在梳 16 ) 2 0) 观 的伦 敦 研 究 著 作 , 集 中讨 论 了伦 敦 一 生 中最 重 要 的 北 疆经 历 理 作者 的 生平 、思想 及 时代 背景 的基 础上 ,分析 、解 读 了伦敦 的 和气候创作的 “ 北疆 小 说 ”。 l 7 年 , 戴 尔 ・ 克在 《 克 ・ 93 沃 杰 伦 几 部有 代表 性 的小 说 ,着 重 讨论 作 品 的社 会和 历 史 内涵 以及造 就 敦 的异 域世 界 》 中专 门讨论 了他 的幻 想 小说 。厄 尔 ・ 伯 (a l 杰 克 ・ 敦 的文 化 气候 ,力 图透 过文 本 ,读 出历 史和 文 化编 码 于 雷 Ere 伦 Lbr的 《 克・ ao ) 杰 伦敦 》 ( 9 4 1 9 修 订本 )将作 者生 平传 记和 其 中 的 内涵 。研 究 杰 克 ・ 17/ 94 伦敦 的学位 论 文 和 期刊 论文 不 断涌 现 , 作 品评 论 结合 起 来 ,强 调 了杰 克 ・ 敦 与 l 世 纪末 美 国文 化 之 间 李 怀波 ( 0 5 伦 9 2 0 )和 刘荡 荡 ( 0 5 2 0 )的博 士论 文分 别对 伦敦 在 中国 的 密切 联 系 ,对 后 来 的研 究起 了指 导作 用 。詹 姆 斯 ・ 克林 托 克 的接 受及 其 自传 作 了整 体研 究 ,对后 来 的研 究提 供 了借鉴 。 自然 麦 ( a e M C i t c ) 的 《 J m s c 1 n ok 白色 逻 辑 :杰 克 ・ 伦敦 的短 篇 小说 》 主 义批 评 依然 是一个 热 点 ,朱宝 荣 ( 0 2 2 0 )、赵 燕 ( 0 4 2 0 )、孙 (h t o i : J c o d n S o t S o i s 1 7 ) 充分 肯 绪 华 ( 0 6 W i e L g c a k L n o ’s h r t r e , 9 6 2 0 )分 析 作 品 中 的 自然 主 义 要 素 ,阐 述遗 传 和 环 境 因 定 了他 “ 疆 ”短 篇 小说 的独 特 手题 和精 湛 的创 作 技 艺 , 反驳 素 对 动 物 牛存 的双 重 影 响 , 探 索作 者 对 人 类 社 会 生存 现 状 的 思 北 了 以往 研 究 对 其 创 作 技 巧 的否 定 。另 一 部 肯定 北 疆 小 说 独特 艺 考 。还有 传 统 象 征 角度 ,如 谭 燕 萍 ( 0 4 2 0 )、何 清 ( 0 4 2 0 )分 术特 色 的 是杰 奎琳 ・ 塔文 尼 亚一 可宾 ( a q e e a e n e 别 分 析 了 巴 克及 荒 野 的 象 征 意义 。有 精 神 分 析 角度 ,如 易 建 红 J c u ¨n T v r i r C ub n o r i )的 《 克 ・ 敦 评论 集》 ( r t c 1 s a s o a k 杰 伦 C i i a E s y n J c ( 0 2 、钟 吉娅 ( 0 1 20 ) 2 0 )将 伦 敦 的 姊妹 篇 《 野 的 呼唤 》和 荒 L n o , 1 8 )。琼 ・ 德里 克 ( o n �
杰克_伦敦小说研究述评
文学的研究将流于表面。
没有民间文学,则比较文学研究内容也将受到限制”。
两方面研究结合起来,就可以在学术上开辟出一个新天地。
3、佛经汉译在中印两国文学互相影响上占有十分重要位置,却尚未引起人们充分注意,应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4、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应当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学包括民间文学、作家文学在内进行比较研究,纳入比较文学的正宗轨道。
5、在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等多个学派中,季先生说“我赞成比较文学直接影响的一派”,因为它讲的是实打实的东西,是用艰苦搜寻所得的资料来说服读者。
但他并不反对平行研究,“我只是想说,搞平行研究,必须深入搜索,细致分析,瞻前顾后,明确因果,然后从中抽绎出结论,这样的理论才是可靠的,我是拥护的。
”季先生在这里虽然坦率地承认这是他个人的偏好,而他着力倡导的要实打实,要作细致深入的分析等要求,却是对所有从事比较文学研究者都完全适用的优良学风。
正是以上几点激励和启迪着我从事比较故事学研究长达20余年。
我先后承担的四项有关民间故事的教育部和国家课题,从《比较故事学》到《中国民间故事史》,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到《汉译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大体上都可以归结到这个学科范围之内。
我愿以做好这项研究的实打实业绩,来实现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期待,并以此祝愿季老健康长寿。
注解【Notes】①季羡林:《比较文学和民间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本文所引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出自本书。
②钟敬文:《新的驿程》(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252。
(刘守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责任编辑:陈富瑞)杰克・伦敦小说研究述评孙丰蕊内容提要:杰克・伦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美国作家,对他的研究从他在世时即已开始,直到现在伦敦也是世界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国内外关于伦敦的研究成果众多,观点驳杂。
为理清现有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把握今后的研究方向,有必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一番梳理。
杰克·伦敦回归自然思想的价值评价和反思
h e a l t h y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h u ma n s o c i e y. t S e c o n d , r e mi n d p e o p l e t o p a y a t t e n t i o n t o s o c i a l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b la a n c e p r o b l e ms , e s p e c i a l l y
1 2 8 世界文学评论
第1 7辑
杰克 ・ 伦敦回归 自然思想的价值评价和反思
孙 丰蕊
内容 提要 :杰 克 ・ 伦 敦 后期作 品 中回 归 自然 思想 凸显 ,与这种 思 想相 关联 ,他也 对 工业 化社会 带 来的 文明焦 虑有敏 锐 的把 握 ,对 当时社会 的种 种弊 端和 社会 关 系的变 化洞察 幽微 。杰 克 ・ 伦 敦 的这 一 思想 至少有 两个 方面 的积极 意义 :( 促 使 人类 重新 审视人 与 自然 的关 系 问题 。 能够意 识到 自然 的存 在 并对 它有起 码 的尊 重 ,从社 会发 展 的长远 来看 ,这种 意识 是极 为重
t he a l i e n a t i o n o f i nd u s  ̄i l a c i v i l i za t i o n a l e r t . Th r o ug h he t a n a l ys i s o f he t t ho u g h t of Lo nd o n ,a nd po i n t s ou t t h a t i t i s a ma ni f e s t a io t n o f Am e r i c n a s o c i a l c u l t ur e ps y c h o l og y ,a n d p ut s f o r wa rd he t hu m a n s ho u l d be r a i t o na l v i e w o f i n d us t r i a l c i il f i z a io t n o t e c o l o gi c a l
十年来国内杰克·伦敦研究述评
核心期 刊 发文量 的 多少是评 价研 究水 平 高低 的重 要指标 , 在 十年 发 表 的 期 刊论 文 中 , C s s c i 期 刊( 含 扩展 版) 共 2 5 篇( 见表 4 ) , 约 占发 文 总量 的
2 . 4 5%。 这 反映 出 了国 内杰 克 ・伦敦研 究水 平 总
、
研 究 成 果 分 析
根据 中国知 网全文 数据 库 检 索 , 自2 0 0 5年 7
月 2 5日起 至 2 0 1 4年 7月 2 5日十年 间 , 我 国学者
各类 国家级 、 省 部级课 题 , 其 中包 括 国家社 科基 金
6项 , 教 育部 人文社 科基 金 4项 , 各 类 省 厅级 课 题 数十 项 。
一
年来 , 国内 的“ 杰克 ・伦 敦 ” 小 说 研 究 总体 呈 现 出
上升 趋势 。2 0 0 5年为最 低 点 , 发 文量 仅 为 2 3篇 ,
到 2 0 0 8年 已逾 百 篇 。 同 时 , 自2 0 0 8年 起 至 2 0 1 3
年, 每 年 的发文 量 皆超百篇 , 2 0 1 3年更 是达 到 1 6 4
篇, 为 十 年 来 发 文 量 之 最 。 因 为 统 计 数 据 截 至 2 0 1 4年 7月 , 考虑 到 中国知 网 上 网周 期 比期 刊 出 版时 问平 均约滞 后两 个 月 的 因素 , 由此 预 计 2 0 1 4 年度 发文 总量 也 将 超 过 1 0 0篇 。此外 , 论 文 涉 及
体质 量 不 高 , 研 究 水 平 有 待 提 高 。其 中 ,
2 0 0 5 、 2 0 0 6 、 2 0 0 9和 2 0 1 0四年 发 文 量 仅 为 每 年 1 篇, 2 0 0 7年 为 发 文 量 最 高 点 , 为 5篇 。2 0 0 8和 2 0 1 3年 为每 年 4篇 。在这 些 核 心期 刊 中 , 刊 登 杰
杰克·伦敦作品中的自然主义思潮
杰克·伦敦作品中的自然主义思潮一、引言杰克·伦敦(Jack London)是美国著名作家,他在20世纪初期的文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伦敦的作品以描绘大自然和野外生活为特点,在其中融入了强烈的自然主义思潮。
本文将详细探讨杰克·伦敦作品中体现的自然主义思想,从其作品的题材、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背景介绍自然主义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美文学中的一股重要思潮,其核心理念是认为人类受到生物决定论和环境影响的支配。
这种思潮强调灵活运用科学手法来观察、分析并揭示客观真实。
三、杰克·伦敦作品中的题材1.自然环境描写:伦敦经常以壮丽而残酷的野外环境为背景,如雪山、森林等。
2.劳动者与环境关系:他深入探索劳动者与严酷环境之间的互动,揭示自然力量对人的影响。
3.人类与动物关系:伦敦关注人与动物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他的作品呼吁保护自然界。
四、杰克·伦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1.劳动者形象:伦敦常塑造出坚毅而勇敢的劳动者形象,在面临困境时展现出顽强拼搏的精神。
2.动物角色:他灵活运用了许多动物角色来传递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这些角色常具有智慧、忠诚等特质。
五、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杰克·伦敦通过揭示自然主义思想,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
他强调生存竞争和环境对个体发展和命运带来重大影响。
六、结论杰克·伦敦作品中的自然主义思潮在描述大自然环境和探索人类命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以真实而残酷的方式描绘出生命在大自然面前脆弱而坚韧的一面,极限的环境挑战和生存竞争中所展现出的劳动者的高尚品质也深深触动着读者。
通过对杰克·伦敦作品中自然主义思潮的分析,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文学成就,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入地探讨自然主义在当代文学中的影响与意义。
浅析杰克·伦敦在《野性的呼唤》中的叙事视角
浅析杰克伦敦在《野性的呼唤》中的叙事视角
赵琳娅
【期刊名称】《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19世纪美国著名自然主义小说家杰克*伦敦在他的小说<野性的呼唤>中,给读者讲述了一只名叫巴克的狗从文明的生存环境中被倒卖到残酷恶劣北方淘金潮中,变成了一只雪橇狗.在此过程中,巴克表现出的极强的适应性正是小说的主题.小说主要通过巴克的视角来描写和透视世界,叙事方法独特,但也有一些问题.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小说,本文讨论了这种叙事方法在这篇小说创作中的优缺点.
【总页数】3页(P128-130)
【作者】赵琳娅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河南,安阳,4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3/074
【相关文献】
1.杰克·伦敦小说中“回归自然”思想的缘起——对《野性的呼唤》的一种“生态”解读 [J], 孙丰蕊;
2.浅析杰克·伦敦《白牙》和《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J], 马晔溶;
3.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伦理及自然主义 [J], 杨柳
4.杰克·伦敦生态文学中的拯救与批判——以《野性的呼唤》为例 [J], 杨柳
5.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主义解读 [J], 孟丽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杰克·伦敦在中国的接受
杰克伦敦在中国的接受
孙丰蕊
【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6)011
【摘要】杰克·伦敦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现在已经被翻译成80多种语言,受到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
[1](P93-94)他也是在中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外国作家之一,很多人从他富有生气的作品中受到激励。
在接受杰克·伦敦的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和期待视野的影响,接受过程中经过了很多的扬弃和变形。
文章旨在对杰克.伦敦在中国的接受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对他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变过程作出简要的描绘。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孙丰蕊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10.93
【相关文献】
1.杰克·伦敦的"田园三部曲"及其在中国的接受 [J], 张宝林
2.《马背上的水手:杰克·伦敦传》对中国杰克·伦敦研究的影响 [J], 张宝林;张燕
3.论杰克·伦敦《中国佬》中华人形象的嬗变——以阐释学、接受美学批评为观照[J], 李滨
4.杰克·伦敦的形象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化 [J], 李怀波
5.浅议杰克·伦敦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J], 田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杰克·伦敦小说中“回归自然”思想的缘起——对《野性的呼唤》的一种“生态”解读
杰克伦敦小说中“回归自然”思想的缘起——对《野性的呼
唤》的一种“生态”解读
孙丰蕊
【期刊名称】《学术评论》
【年(卷),期】2016(000)002
【摘要】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正值美国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南北战争前后,美国经济更是突飞猛进。
1860-1890年.在短短30年时间里.美国工业迅速超过主要欧洲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进程。
伴随着美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化也进入鼎盛时期。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
人类生存环境的剧变引发广泛关注,全球变暖、物种迅减、生态失衡、资源匮乏、土地沙化等很多问题接踵而至。
环境问题的恶化还只是表面现象,更为严重的是人类“精神生态”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精神的失落和衰败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总页数】4页(P105-108)
【作者】孙丰蕊
【作者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
【相关文献】
1.杰克·伦敦小说中的自然主义——《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的解析 [J], 孙绪华
2.杰克·伦敦小说中的动物权利探究——以《野性的呼唤》、《白牙》、《褐狼》
为例 [J], 光峰;张辉辉
3.解读杰克·伦敦小说中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J], 李晓玲
4.杰克·伦敦动物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以《野性的呼唤》、《雪虎》为例 [J], 王雁飞
5.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主义解读 [J], 孟丽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杰克·伦敦文学作品的解读
复归与异化: 对 杰 克� 伦敦文学作品的解读
陈志鹏
� � � (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外语系, 福建 福清 0 0 0)
�摘
要 � 杰克伦敦的作品以对那个社会背景下人的异化和回归为主要描述方 式, 深刻 揭示了人类对于美
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分析了伦敦小说对人的异化与人的复归所作出的解读. � 关键词 � 杰克伦敦; 异化; 复归; 解读 � � � � � � � � 中图分类号 � � � � � 0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 0 0 - 0 � 0 0 � 0 - 0 0 - 0
一, 引言 第二次产业革命初 期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社会阶级结 构日趋复杂, 社会处于不断的动荡不安之中.杰克 � 伦敦的思想广 泛受到 马克思, 尼 采以及斯宾 塞的思想 影响, 且 大都反映 在他的 作品中.伦敦的作品主要关注的是在这个大工业社会中人的一种 生存状态, 他试图努力探寻的是: 人类文明的最终走向. 二, 伦敦小说中人的异化的解读 (一 ) 对小说异化概念的理解 异化一般分为客观 异化和主观异化, 这二者的区 别主要在于 发生异化的对象是人还是人的自身产物.客观异化与主观异化构 成一定的因果关系.笔者将分别解读伦敦小说作品中主观异化和 客观异化的人物形象. (二 ) 对客观异化的人的描写和理解 伦敦 作品 �毒 日头� 集 合了尼采 主义超人思 想和社会 主义观 念, 主人公哈 纳许具有非常朴素的关于生产与财富的 这样一种观 念.在这部小说里, 财富是由工作以及合法的工作创造出来的, 而 与此同 时, 在工人 创造出了这 些东西之 后, 在分 配的时候 却发生 了一个大骗局.创造财富的人并没有因为他创造的劳动产品而获 得更多的价值 , 实际上只得到微不足道的一点.而大 部分被那些 衣冠楚楚的并 且道貌岸然的骗子们瓜分占有, 作品广 泛揭示了这 种劳动产品与人的思想异化过程.另外, 作品 �月亮谷� 的开头, 在 主人公玛丽和 萨克森的对话中, 伦敦详细描述了一 个有 个孩子 的大龄女熨衣工的一段事故.体现了劳动开始逐渐成为一种奴役 和压抑人, 令 人无法忍受的灾难.伦敦在其作品中很 好地描写了 这样一个劳动与人相异化的过程. (三 ) 对主观异化的人的描写和理解 在伦敦作品 �月 亮谷� 中, 主人公萨克森与比利经 历了这样一 个自我主观异化的心路历程. 最终我们可以看到, 在这样一个处于 异化的生存环境中,主人公萨克森和比利都产生了非常深的自我 异化感, 只不过小说展现出来的人物具体表现形式不同, 前者表现 了一脸的无奈和精神恍惚, 而比利则坚强地选择了与之抗争. 读伦 敦的小说, 就如黑幕 揭发运动 的作品一 样犀利, 针砭时 弊, 它能广泛引起了人们对现实的正视.因此说, 不管是遭受主观 异化还是客观 异化的人, 其实都处在非本真的生存状 态.不同之 使和摧残, 最 终也不明白自己落入悲惨境地的原因 .然而主观异
解读杰克·伦敦小说中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黑龙 江教育 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0 £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C o l l e g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J u 1 . 2 0 1 5
V o 1 . 3 4 No . 7
性 意识 的表 现以及 女性所 具有 的高 尚与纯 洁 J 。这 个方 面
是, 其主人对于它们的残酷对待。杰 克 ・ 伦敦 通过动物 的视 角来批判人 的统治 。在其小说 中经常会表现 出斗争 勇气 、 超 越 自我 的情节 。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 , 这也表 现出 了女性并 不是软弱无能 的, 更不是男 人的奴 隶 , 而且是 一个酷 爱生命
了一名勇敢 的女人 , 被放到 孤岛上 也 同样 能够 很好地 生存 。
从而可 以充分地说 明 , 杰克 ・ 伦敦把女性不仅看作是一种 坚 强、 健康 、 积极 的美好 存 在 , 女性 还具 备了 高 尚的 品质 。杰
克 ・ 伦敦 的作 品许多都是 以阿拉斯加荒原为创作 背景 , 这两 个作 品就是代表之作 。而且这个 荒原 中的 风光是 在其 心中
第3 4卷第 7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7 8 3 6 . 2 0 1 5 . 0 7 . 0 5 2
解读杰克 ・ 伦 敦小 说 中生 态 内蒙古 海拉 尔 0 2 1 0 0 8 )
出男性 的阳刚之美 , 充分表现出 了作者把女性 当作是男人 的 朋友 。这一表现 在杰 克 ・ 伦 敦 的另 一篇小 说 中也 有体 现 。 长篇小说 《 海狼》 中, 莫德被警 告道 : “ 你还是 尽快 习惯的好 , 我给你布 、 针和线 , 希望你 自己缝 制一 两件衣 服不算 是太难 的事 情。 ” 从这点就可 以充分说明 , 杰克 ・ 伦敦不喜欢那 种所
杰克·伦敦小说的生态意识
杰克·伦敦小说的生态意识
作者:王雁飞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1.龚陈婷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系统[学位论文]2011
2.徐旸17至19世纪法国戏剧作品中仆人形象的演变[学位论文]2011
3.沈一瀚单主题的四重变奏——论昆德拉笔下的背叛者[学位论文]2011
4.苏日嘎拉图《草叶集》蒙译本研究--以阿尔泰译《草叶集》为例[学位论文]2011
5.吕文芳论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与实践[学位论文]2011
6.李贵青杰克·伦敦作品中的意象分析[学位论文]2011
7.王珊“金碗”:婚姻的寓言——试析亨利·詹姆斯《金碗》中“金碗”的寓意[学位论文]2005
8.徐蔚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研究[学位论文]2011
9.谭威现代汉语“A得VP”格式研究[学位论文]2011
10.朱晨燕现代媒体艺术在普通高中的研究与实践[学位论文]2011
本文链接:/Thesis_Y1869005.aspx。
野性的回归和张扬杰克伦敦及其《野性的呼唤》在中国的研究综述
野性的回归和张扬杰克伦敦及其《野性的呼唤》在中国的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野性的回归与张扬:杰克·伦敦及其《野性的呼唤》在中国的研究综述》旨在全面梳理和分析杰克·伦敦的经典小说《野性的呼唤》在中国的研究历程和现状。
杰克·伦敦,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以其独特的边疆经历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创作出了《野性的呼唤》这部描绘动物本性与人类命运交织的传世之作。
自其问世以来,该作品便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生动的描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首先回顾了《野性的呼唤》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历程,分析了不同译本对作品接受度的影响。
随后,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本文总结了《野性的呼唤》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包括主题研究、文学手法分析、比较文学研究以及跨文化研究等多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野性的呼唤》在中国的研究趋势,包括研究方法的创新、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以及文化研究的新视角等。
通过本文的研究综述,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野性的呼唤》在中国的研究历程和现状,还可以发现中国学者在解读这部作品时所展现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洞见。
本文也希望能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野性的呼唤》在中国的研究走向更加深入和广阔的领域。
二、杰克·伦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杰克·伦敦(Jack London)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其作品自20世纪初就开始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野性的呼唤》(The Call of the Wild)更是在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早在20世纪20年代,杰克·伦敦的作品就开始通过翻译进入中国。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文学革命的浪潮中,对于外国文学的需求旺盛。
杰克·伦敦的冒险故事和独特的文学风格很快吸引了中国读者的目光。
《野性的呼唤》等作品在这一时期被译成中文,并开始在中国文学界引起关注。
美国短篇小说鉴赏 之 生火(杰克·伦敦)
生火杰克·伦敦(Jack London)天气又阴又冷,他沿着小路往前走着。
抬眼望去,皑皑冰雪一直连到了天边。
这是他在阿拉斯加过的第一个冬天。
尽管穿着厚厚的衣服和毛皮靴,但他还是感到阵阵寒意。
他的目的地是亨德森港附近的营地。
朋友们正在那儿等他。
他希望可以在六点钟天黑前赶到营地。
朋友们将会为他升起温暖的篝火,准备好热腾腾的食物。
一条狼和狗混血的大灰狗跟在他的后面。
它也不喜欢这种极端寒冷的天气。
连它都明白天气实在太冷了,不适合旅行。
他继续往前走,到了一条叫“印第安小溪”的小河,河面已经完全冻住了。
这条小河直接通往亨德森港的营地。
他开始沿着被雪覆盖的冰面前进。
在行走的时候,他很小心地观察着前方的冰面。
突然,他停了下来,然后绕着一块冰面转了一圈。
他看见一条溪流正在冰面下流动,这让冰面变得很薄。
如果他踩在上面,就可能把冰面踩破然后掉到水里。
这么冷的天气,如果打湿了鞋,那就真要命了。
脚很快就会被冻成冰块,自己也可能会丧命。
12点的样子,他决定停下来吃午饭。
他把右手的手套脱掉,拉开夹克和衬衣,然后拿出面包和肉。
这些动作耗时还不到20秒,但是他的手指已经开始被冻住了。
他用力地在腿上拍打着自己的手指,直到自己感觉到刺痛为止。
然后他很快地戴上了手套。
开始的时候,他用小木片把火引燃,然后加一些大的木头,火就升起来了。
他坐在一根满是雪的圆木上面,开始吃了起来。
在享受了几分钟温暖的火焰后,他站起来继续前进。
半小时后,意外发生了。
在一个看上去雪很结实的地方,冰面破了。
他掉到了水里。
水并不深,但是一直湿到了膝盖。
这让他很恼火。
这次意外会耽搁他到达营地的时间。
现在他不得不再次生火来烤干自己的衣服和鞋子。
他朝一些小树走去。
那些树都被雪盖住了。
它们的枝条上面还有一些今年早些时候洪水退去后留下的干草和木头。
他把一些大的木头放在一棵树下的雪地上,然后放了一些干的草和枝条在上面。
他脱下了自己的手套,掏出了火柴,点燃了火苗。
他小心翼翼地往微弱的火苗上加上更多的木头。
对杰克_伦敦笔下_野性_与_人性_的哲学思考_野性的呼唤_解析_刘文娟
杰克・伦敦(1876-1916)出生于美国西部的旧金山,一生共创作了约50卷作品。
他是在极端贫困中长大的,曾以流浪罪被捕入狱。
出狱后受了阿拉斯加淘金热的影响,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却因病空手而归,但带回了北方故事的丰富素材。
从此,他刻苦阅读,埋头写作,实现了通过自身努力而摆脱贫困的梦想。
曲折的人生经历,成了他文学创作的源泉。
他曾在阿拉斯加的克隆迪克区待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后来,这个地方就成了《野性的呼唤》这本书的背景。
书中的主角巴克,就是以他在那里所遇见的一只狼狗为雏形塑造的。
作品不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表现了对劳动人民顽强意志的歌颂和苦难生活的同情,同时也通过简洁明快的文字展现了具有西方特色的“人性”观以及对最原始的“野性”的礼赞,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性”与“野性”达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也正是在这种对立统一中,折射出了作者所信奉的“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和尼采式的“超人”哲学观念。
1主人公的确定这部脍炙人口的动物小说,开创了一种新体裁的写作风格,选择巴克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是富有深意的。
巴克是一只狗,是跨越了人类和狼两种群体的生命形式,“他连接了过去和现在”。
[1]狗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从狼演变而来的,没有人类文明,它们大概仍旧只会在黑夜的荒原上嗥叫。
从这个角度说,从狼到狗是一道文明的履痕。
犬科动物与灵长目建立起来的联系不像驯养马那样具有创造历史的意义,却也构成了可能对人类社会和文明产生持久而重要影响的一种共生。
人类从荒原时代进入文明的社会是一种进步,但人类从开始分享文明的盛宴时,也就开始了自身的堕落。
对于我们这些在现代文明中早已被驯化,且无知于这种驯化的人类而言,这本书无疑为我们开拓了另外一片视野。
巴克就是一面镜子,透过他,作者给我们展示出了现代社会中的所谓“人性”只有在安详的阳光普照的日子里才会表现出其绵羊般的善的一面,这种“善”一旦遇到了“棍子和牙齿”,便会毫不犹豫地、不留丝毫痕迹地撤出。
简析杰克·伦敦小说中的元主体性焦虑
简析杰克伦敦小说中的元主体性焦虑
曹广涛
【期刊名称】《韶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24)010
【摘要】杰克*伦敦小说中的肖像描写具有鲜明的元主体性哲学倾向,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人的精神与肉体上的双重削弱与损害使信仰超人哲学的创作主体产生了强烈的元主体性焦虑,从而催生了重新塑造凸现元主体性超人理想的尝试.然而作者又不
无困惑,这种困惑体现在超人的命运悲剧之中.
【总页数】6页(P31-36)
【作者】曹广涛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外语系,广东,韶关,512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郭雪波与杰克·伦敦小说中的狼意象比较 [J], 郭志清;
2.挣脱习惯铁链,跃进冰雪荒原——简析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 [J], 陈怡;
3.杰克·伦敦小说中“回归自然”思想的缘起——对《野性的呼唤》的一种“生态”解读 [J], 孙丰蕊;
4.解读杰克·伦敦小说中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J], 李晓玲
5.杰克·伦敦海洋小说中的疾病书写与“太平洋迷思” [J], 段波;张景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杰克.伦敦小说《野性的呼唤》的生态批评观的论文
浅谈杰克.伦敦小说《野性的呼唤》的生态批评观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生态批评是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导致环境的恶化而产生的。
其主要任务就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关注人类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笔者从目前学术界日益兴起并不断发展成熟的生态批评理论的视角对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进行重新阐释,既是该理论不断发展的深化同时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人们重新认识和解读杰克·伦敦有着积极的拓展价值。
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批评: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一、生态批评的缘起、发展与现状生态问题是现当代人类世界共同面临的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这一问题已从未有过的急迫性和严重性被称为“生态危机”,这种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威胁随着人类文明的矛盾进步而备受人们关注。
2003年肆虐全国的“非典”,前几年一直挥之不去的“禽流感”以及最近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人们恐慌的“h1n1流感”,因其病毒产生的特鹜性和变异的人为性,更加加剧了人对当前环境的焦虑。
作为一种文学理论范式,生态批评是通过立足于文学发展的时代脉搏,以特定的角度研究文学创作和文学文本,探索并反思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文明的发展模式。
生态批评置身于“ 现代之后”众声喧哗的文学话语之中,强调以关注自然生态的价值立场,来“指导”或“反驳”文学创作。
与种种生态主义思想诸如生态伦理、生态哲学相比,文学上的生态批评的兴起要晚得多。
它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倾向,其思想端倪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
世纪上半叶的生态伦理思想成为了生态批评最直接的精神资源,其中最主要的是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和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着对“现代性”及其带来的问题反省,生态批评在美国文学界初步形成,进而在其他各国迅速发展。
生态批评集中在对表达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中考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的研究将流于表面。
没有民间文学,则比较文学研究内容也将受到限制”。
两方面研究结合起来,就可以在学术上开辟出一个新天地。
3、佛经汉译在中印两国文学互相影响上占有十分重要位置,却尚未引起人们充分注意,应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4、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应当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学包括民间文学、作家文学在内进行比较研究,纳入比较文学的正宗轨道。
5、在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等多个学派中,季先生说“我赞成比较文学直接影响的一派”,因为它讲的是实打实的东西,是用艰苦搜寻所得的资料来说服读者。
但他并不反对平行研究,“我只是想说,搞平行研究,必须深入搜索,细致分析,瞻前顾后,明确因果,然后从中抽绎出结论,这样的理论才是可靠的,我是拥护的。
”季先生在这里虽然坦率地承认这是他个人的偏好,而他着力倡导的要实打实,要作细致深入的分析等要求,却是对所有从事比较文学研究者都完全适用的优良学风。
正是以上几点激励和启迪着我从事比较故事学研究长达20余年。
我先后承担的四项有关民间故事的教育部和国家课题,从《比较故事学》到《中国民间故事史》,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到《汉译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大体上都可以归结到这个学科范围之内。
我愿以做好这项研究的实打实业绩,来实现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期待,并以此祝愿季老健康长寿。
注解【N o t e s】①季羡林:《比较文学和民间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本文所引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出自本书。
②钟敬文:《新的驿程》(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252。
(刘守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责任编辑:陈富瑞)杰克·伦敦小说研究述评孙丰蕊内容提要:杰克·伦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美国作家,对他的研究从他在世时即已开始,直到现在伦敦也是世界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国内外关于伦敦的研究成果众多,观点驳杂。
为理清现有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把握今后的研究方向,有必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一番梳理。
关键词:杰克·伦敦 研究 述评作者简介:孙丰蕊,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
T i t l e:AS u r v e y o f t h e S t u d y o n J a c k L o n d o nA b s t r a c t:J a c k L o n d o n i s t h e f a m o u s A m e r i c a n w r i t e r i n19t h c e n t u r y,t h e r e s e a r c h f o r h i mi s v e r y e a r l y f r o m h e l i v e d.L o n d o n i s a l w a y s a h o t p o i n t i nt h e r e s e a r c ho f t h e w o r l d l i t e r a t u r e.T h e r e a r e m a n y d i f f e r e n t r e-s e a r c h v i e w s.W e s h o u l d a n a l y z e t h e e x i s t i n g 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s,a n d g r a s p t h e d i r e c t i o n o f f u t u r e s t u d y b e t t e r. K e y w o r d s:J a c k L o n d o n r e s e a r c h c o m m e n t a r yA u t h o r:S u n F e n g r u i i s a m a s t e r m a j o r i n c o m p a r a t i v e l i t e r a t u r e i n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 a c a d e m y o f G u a n g x i N o r m a l C o l l e g e.T h e m a i n r e s e a r c h f i e l d i s A m e r i c a n l i t e r a t u r e.E m a i l:s u n f e n g r u i126@126.c o m杰克·伦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美国作家。
这位作家的作品不但在当时的美国十分畅销,就是在欧洲也受到广泛欢迎。
尤其在前苏联他的作品有广泛的影响,列宁曾对他的作品给予很高评价。
在中国杰克·伦敦也深受欢迎。
据统计,他的作品已经被译成68种文字(李淑言1),足见这位作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对他的研究从他在世时即已开始,直到现在伦敦也是美国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芮渝萍等26)。
但是,对于伦敦的研究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成果众多,有必要对已有的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一个梳理,这对今后的伦敦研究也会有指导性意义。
一、伦敦生前对他的研究伦敦生前,在他刚走上文学道路时,评论界对他是基本肯定的。
1900年,他的第一本故事集《狼的儿子》出版,报纸上发表书评,称赞他“文章清新、刚劲有力。
他绘出一幅生动的图画,表现出黑暗和冻馁的恐怖,在逆境中友谊的欣慰以及在与自然搏斗时显示出的高贵品质。
”两年后《深渊中的人们》再次得到评论家的好评,说这是一本能激起人们良知的书。
《荒野的呼唤》极为成功,评论家盛赞它那如诗的散文体。
批评家约翰·赫威写道:“读者称赞该书的深刻含义以及赋予这些含义以形体的艺术。
”《海狼》也成为畅销书,评论家们认为海狼拉森是美国文学中又一个突出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尼采式的超人,在他身上体现了人的理智与本能这两种基本素质的冲突。
可以看出,在他刚崭露头角的几年里,评论界对他基本是赞扬的态度。
1906年伦敦创作开始转向,1907年政治幻想小说《铁蹄》出版后未能引起评论界的重视。
出版时报刊只作了寥寥数语的报道,社会党报刊职责该书热衷暴力,对社会主义前景过于悲观。
《国际社会主义评论》称它是一本“不走时运的书”,它会削弱社会主义的政治运动,鼓励那种靠力气取胜的空想的反动想法……1909年《马丁·伊登》出版后也遭到冷遇。
评论界普遍的意见是它歌颂了个人主义,嘲笑社会主义。
杰克·伦敦说:“我写作《马丁·伊登》的宗旨之一,便是攻击个人主义。
我一定是失败了,因为没有一个书评家发现这一点”(转引自李广熙129)。
自此之后,评论界时有对杰克伦敦的批评,究其原因,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受主流社会的欢迎,他所表露的激进的社会革命思想也使社会党内的温和派感到不快。
加上伦敦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低质量的作品也影响了他的声誉。
但是从总体上看,伦敦生前评论界对他评价还是很高的。
伦敦的传记作家雷伯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的十年里,伦敦统治着整个美国大众的想象力以及文学市场———无论是在伦敦之前还是之后,很少有作家能够像他这样”(转引自方成191)。
二、从伦敦逝世到50年代初(一)国外对伦敦的评价和研究。
1916年伦敦逝世,在他逝世后持社会主义观点的文学刊物《群众》说:“他使大众文学跳动着革命的脉搏”。
美国社会党领导人德布斯撰文指出:“这位高尚的同志的逝世使社会主义运动和革命文学遭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1923年法译本《铁蹄》出版时,法国作家法郎士为它写了前言。
法郎士在前言中说:“铁蹄就是金融寡头政治,它一定会消亡。
……杰克·伦敦是有预见的天才,他能看到现在大多数人还看不见的东西,他还拥有能探测未来的科学知识”(转引自王忠琪等22)。
1947年美国左派批评家菲利普·方纳在《杰克·伦敦:美国的叛徒》一书的长篇序言中提出,伦敦是一位优秀的作家,虽然以写惊险故事闻名,但他的主要成就是写出了美国社会底层人民的实况。
这一时期否定的声音也此起彼伏,格兰威尔·希克斯在《伟大的传统》一书中指出,伦敦作为一个社会党人却没有写出深刻反映资方和劳动者心灵的作品。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对伦敦的评价并不高。
批评家认为:“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伦敦的故事是黑暗的一页。
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是那个时代一个总是使大人难堪的孩子。
他的人生道路充满冒险、激情、悲剧,这几乎淹没了他的创作历史。
而且,他的作品几乎完全被忽视”(G e i s m a r139)。
尤其新批评兴起以后,伦敦写的那些粗犷、勇于奋斗的英雄与新批评所推崇的隐喻、讽刺的风格相去甚远,雷伯写道:“这些新批评家……非常乐意看到伦敦完全被埋葬甚至完全被忘却,因为他们喜欢亨利·詹姆斯那种敏感而细腻的雅致,喜欢T·S·艾略特那种精致的、充满智慧的诗歌艺术,喜欢詹姆斯·乔伊斯那种心理与语言的诡秘性,而伦敦则属于那种让人难以忍受的下里巴人。
因此,他的名字被悄悄地从大学课本中删除,美国文学史对他的介绍也被缩短为一句或两句评语”(方成192)。
这样,伦敦四五十年代在美国批评界的声誉跌到了最低谷。
(二)中国对伦敦的译介、评价和研究。
伦敦最早的汉译作品见于1921年5月10日的《小说月报》第十二卷第5号(谢天振查明建337)。
自此之后,伦敦的作品源源不断地译入,随着翻译作品的增多,对伦敦的研究也逐步展开。
1937年6月,张葆痒译出《野性的呼唤》,并且评价说:“1903年出版的这本《野性的呼声》,内容非但把淘金队在阿拉斯加的实际情形描写了出来,并且还指示着人们生存竞争的原则。
所以,这本书与其是一篇简短的故事,毋宁说是一篇社会的斗争史”(谢天振查明建340)。
1945年,许天虹翻译出版了伦敦的小说集《强者的力量》,并评价说:“伦敦那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终于能一跃而成为美国文坛的名人”,他看到东部大都市劳动者的苦况,从而使他自己从极端的个人主义者逐渐变为热烈的社会主义者。
同时指出伦敦作品的不足:“较少社会意义,似以娱乐读者为主”(谢天振查明建341)。
1947年,周行译《马丁·伊登》并分析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肯定了杰克·伦敦赋予马丁的坚强意志,认为马丁的毁灭,把一个社会悲剧的涵义发掘得更深。
也有译者论及伦敦的语言,余慕陶说:“小说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实开辟了新写实主义的文境。
其中的句子之有力量,美丽……有些地方,简直好象是散文诗”(谢天振查明建342)。
余慕陶在“美国新兴文学作家介绍”中介绍了“震动了全世界的四位文坛将士”第一位就是杰克·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