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中求异思维论文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训练学生求异思维的几种方法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训练学生求异思维的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453950be1e650e52ea9952.png)
教学 阅读课时 , 理解作者在文 中表达的思想情 感 , 这是每篇 文章都需要 的。而适时 引入与作者相关 的一些资料对课文 内容
作者资料补充 进语 文课 堂, 既可增加课堂 的信息量 , 又能对学生
进行补充 , 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 中的关键词句 , 体会文 中蕴 理解语言文字有帮助 ,使语文课堂增加神采。但我们要冷静思
他身上 的“ 战斗性 ” : 他是 一位思想 的巨人 , 顽 强的战士 , 他 以犀 利的 目光洞悉一切 , 他一次次振臂 呐喊 , 一次次冲锋陷阵 , “ 真的
话 ,那么依托文本 学生可能 只能理解作者对 自然美景 的喜爱之
情, 而这样显然对文本 的解读浅了。 而这时 , 我 出示 了作 者介绍 : 陶弘景一一南北朝时期 的思想家 、 医学家 和文字家 。 曾担任诸王
的侍读 , 因看透 了人世 的混浊 , 隐居 山林 , 从 自然 美景 中寻求精
猛士 , 敢 于直 面惨淡 的人生 ,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 他是我们 的 神上 的解脱 。当学生看 完这段资料后就能想到作者觉得这美景
民族魂 !这样 , 学 生的认知 才会不 断提升 。
5 . 把 握 介 绍 容 量 不 喧 宾 夺 主
程。
求异思维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 ,它是与求同思维并存
的 。 因为 求 异 是 手 段 , 是 思 考 问题 的方 法 途径 , 而 不 是 目的 。 目
的是解决 问题 , 完成对 预定 的问题 的思考 , 是为 了创造性解决 问 题, 找出较科 学 、 较巧妙 、 较先进 的解决 办法 。寻求变异思考 问
2 O 1 4年 第 7期 ・ 2 l ・
语文(心得)之谈谈作文教学中的求异思维训练
![语文(心得)之谈谈作文教学中的求异思维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fb68ed3c804d2b160b4ec0a1.png)
语文论文之谈谈作文教学中的求异思维训练文章写作或文学创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最忌讳的是人云亦云的呆板平庸之作。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作家莫泊桑就认为“应该时时刻刻躲避那些走熟了的路,去别寻一条新的路”,这才是“创造新生命的唯一法门”。
而求异思维正暗合此道。
所谓求异思维,是指人们在分析问题时,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对某一问题进行思考,做出多种回答,或者从同一来源寻找不同答案的思维方法。
表现在思考过程中就是不是直线式或平面式的,而是立体式、发散式和跨越式的,力求从同一问题中找出不同的因素。
这种思维与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大相径庭,它冲破了固有的“思维定势”,向人们习以为常以为“千古不变”的真理提出挑战,从而写起文章来笔下生花。
遗憾的是,求异思维的训练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还相对薄弱,因而中学语文教师面临这样一个尴尬局面:经过种种作文训练的高中学生,很少有人能写出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有自己独特语言风格的佳作,不少学生甚至连一个请假条也写不清楚。
其中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就思考分析问题的独立性而言,作文教学中教师忽视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重要因素。
定势思维限制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在作文训练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因此求异思维训练显得十分必要。
任何知识都是千百年人类智慧结晶的长期积淀,在这种知识的积淀过程中必然会形成某种认识定势、思维定势,这种认识定势、思维定势固然为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途径,但同时也会妨碍和干扰人们的积极思维。
尤其是以接受知识为主的在校学生,长久以来他们在“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下,思维往往缺乏独立性、批判性,简单而趋于求同。
加之我们国家在各个领域又都十分注重意识形态,“舆论大一统”的观念没有根本改变。
这就使作文训练从小学开始就涂上了过于浓厚的政治色彩。
例如,面对《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这样的命题,许多学生常虚构一些诸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奶奶让座”、“扶一位老大爷过马路”、“帮一位工人叔叔推三轮车”这样的故事。
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0476459151e79b896802260d.png)
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 ,多方位的思考 ,可以是 “ 小不
同” 大同小异 ; , 也可以是“ 大不同” 小同大异; , 更可 以是“ 全 不同” 敢于“ , 另起炉灶” 无 中生有 , , 标新立异 。 对于学生违 反常规的探想 , 格 ” 出“ 的立意, 尤其要给予热情的鼓励 。 四、 讲评作文, 重在倡导 作文讲评是对学生作文进行分析、 评价, 并作出结论的
写前指导方面要重在想象拓展 。 如果在作前指导中对学生 限制得过细, 甚至规定如何开头 , 如何结尾 , 如何过渡等等, 势必堵塞学生求异思维的道路, 摧折学生 的智慧之花 。这 样, 只能收到千篇一律 的文章。 因此,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顺 应学生的思维心理机 能, 引导学生在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基
、
多读佳作, 重在启迪
பைடு நூலகம்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总是从具体到抽象, 通过 比较、 分 析、 归纳 、 综合等方式让学生既学到知识 , 又得到思维锤炼 , 作文教学也是如此。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好语文课本, 书 对 中的名篇, 不仅要熟读、 背诵, 而且要感悟其写作方法与写 作技巧。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课外读物 , 特别是名家 名作 。 多读佳作 , 以使学生了解更 多的事情 , 可 积累尽可 能
辅助能力 , 一般包括各种智慧能力或思维品质 , 如新颖性 ,
恰当的机敏性, 自由的伸缩度, 表达 的流利性 , 联想的流畅 性 以及对 问题的敏感性等等。 这些辅助能力能起到促使创 造性实现的支柱作用——也就是把创造潜力转化为创造性 成就。这里的新颖性 、 机敏性则是 以求异思维为前提的。
之余, 学生兴味盎然, 真正体会到了文章不拘一格的魅力。
三、 求异情景 , 重在示范 在作文教学 中, 精心设计发展求异思维 的情景是至关 重要 的。要创造 出一种讨论、 探索, 勇于质疑、 敢于争辩的 课堂气氛 , 引导学生不受习惯 的束缚, 敢于突破 常规 , 敢于 从发展着眼, 从实际出发, 突破传统思维 , 闯出新路子 。要
议论文写作中的求异思维以及训练
![议论文写作中的求异思维以及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6e0421159eef8c75fbfb394.png)
点看法 。 写作在语文学科 中是一种最 复杂 的心智活 动 , 它为培养 学
样的训练 的要求不能太高 , 不要 期望学 生一定 要写 出惊人之 高
论, 要有一定 的循 序渐进的过程 才能使 学生 的能力得 到逐步 的 提高 。 三、 在 内 容上 求 新 求 异
一
生的创造力提供 了广 阔的天 地。但 目前从 议论 文 写作 的具 体 情况来看 , 从理性 高度 上对求 异 思维 能力重 视程 度不 够 , 在 实 践上 , 一些 老师 为了教 学生 应付 考试 , 干脆 规 定 了一套 刻板 的
学 的角度谈谈 自己在议论 文写 作教 学 中进行 求异 思维 训练 的
一
考得 出“ 有 志者未 必事 竞成 ” , 分析 取得 成功 的一 系列 主 、 客 观
因素 ; 从“ 开卷有益 ” 谈起 , 得 出“ 开卷未必有益” , 通过正反 两面 的例子得 出要 有针 对性 地 、 有 选择性 地读 一 些好 书 , 等 等。这
个千古 流传 的故事 。同样 , “ 班 门弄 斧” 原 意是讽刺在行 家面前 卖弄本领 的人 , 我们是不是也可 以这样 理解 呢 : “ 只有敢 于和行
构, 可使新颖 的立意 , 不俗的 内容 得到完 整 的统 一 , 成 为一 篇完 美 的文章。古人 云“ 凤头”, 又一说“ 起句 当如爆 炸”, 这就是 说 ,
首先要 打破学 生在 长期 的学 习中形成 的思维定 势 , 养这种 求异创 新意识 呢?可 以
大量列举古今 中外作家在文 学创作方 面另辟 蹊径 , 巧选 材料角
度 的实例来 激发学生 。我 国古代 司 马光“ 破缸救 人 ” 的故事 就 说 明了他 思考 问题 不受 旧的习惯 束缚 , 他 由“ 人 离开水 ” 可 以活 命, 敏捷地意识到“ 水 离开 人 ” 人 同样可 以获救 , 于 是就 有 了这
作文教学中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ea41a351f111f18582d05a5a.png)
作文教学中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求异思维,就是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揭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的一种带有创造性的异乎寻常的思维。
它,即发散思维,要求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一点出发沿着多方向达到思维目标,即思考问题时注重多思路、多方案;解决问题时,多途径、多方式。
以免考虑问题的单一化。
目前,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今中学生,在逻辑思维中,求同思维起主要作用,思考问题往往朝一个方面聚敛前进,容易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
为此,要注重培养求异思维,使作文构思不受消极定势束缚,能有新角度、新观点,敢于标新立异。
下面结合我数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作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有三种方式:1.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顺向求异。
大千世界,气象峥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某种事物也将不断得到深化。
尤其是对于思维敏锐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思想尤其充满开放性,不受思维的限制,具有较强的创造力。
在此面与彼面的扩展上,例如:“勤学苦练”,“苦练”早成思维定势,为什么不能化“苦练”为“巧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把自我从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解脱出来。
这样提炼出来的观点更新颖。
又如人们常说“逆境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这只是问题的一面,我教育学生还应该看到“顺境更容易让人材脱颖而出”的另一面。
其他如“近水楼台后得月”、“常在河边站,就能不湿鞋”等,都可作为“彼面”的求异材料,用来拂去岁月的风尘,赋予新的见解。
在作文指导中,我特别注重这方面的求异思维的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学生的作文中,屡见新意。
经常见到“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开卷未必有益”、“众人拾柴火焰未必高”、“知识≠力量”等等推陈出新的观点,这些都可以作为“彼面”的求异材料。
在表层向深层的开掘上,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不宜静止而独立地看待某一个问题,思维是活跃的,应从问题之间的联结机制上查找症结所在。
求异思维法作文600字
![求异思维法作文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217c82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b.png)
求异思维法作文600字英文回答:Thinking differently is a valuable skill that can help us solve problems and come up with creative solutions.There are several techniques that can be used to encourage different thinking, and one of them is the "Six Thinking Hats" method developed by Edward de Bono. This method involves looking at a problem from six different perspectives, each represented by a different colored "hat". By considering the problem from multiple angles, we can generate new ideas and approaches.Another way to encourage different thinking is to practice "lateral thinking", a term also coined by Edwardde Bono. Lateral thinking involves approaching problems ina non-linear fashion and considering unconventional solutions. This can be achieved by asking "what if" questions and challenging assumptions.In addition, brainstorming is a popular technique for promoting different thinking. By gathering a diverse group of individuals and encouraging them to freely share their ideas, we can generate a wide range of perspectives and potential solutions.In conclusion, there are various methods that can be used to encourage different thinking, including the "Six Thinking Hats" method, lateral thinking, and brainstorming. By practicing these techniques, we can expand ourcreativity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中文回答:异思维法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技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并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0e78d36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4.png)
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而求异思维在教育中的意义则在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本文从提倡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不同观点的讨论、引导开展跨学科学习、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探讨了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需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求异思维正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不容忽视,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与展望,能够引起更多对教育改革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求异思维,独立思考,不同观点,跨学科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创造力,教育价值,教育发展,总结展望。
1. 引言1.1 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关键环节。
在这个阶段,学生逐渐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开始接触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对人文社会的理解和感悟,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形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语言文字、文学、历史、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语文教学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过程,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和引导。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认识社会,塑造自我,实现个人价值。
在当今社会,语文能力已经成为人才竞争的重要因素,而初中语文教学正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阶段。
我们需要重视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引导。
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e3d51b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6.png)
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求异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语文知识的边界。
语文学科作为人文科学的代表之一,其知识体系非常广泛。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只是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机械的灌输,学生的认知仅限于此。
如果能够运用求异思维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索更为广阔的语文知识领域,深入了解语文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等。
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又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求异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语文学科中,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地死记硬背,很难培养出他们真正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求异思维则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拓宽他们的思维边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一个不一样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或者给学生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写作题目,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求异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语文学科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评价和归纳整合。
这种思维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锻炼和培养。
求异思维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些新颖或者矛盾的问题,或者进行角度的转换,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判断标准来分析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课文阅读中,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文中的人物、故事情节以及作者的写作技巧等,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求异思维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主导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求异思维的教学方法可以打破这种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思维训练的题目或者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和探讨,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实际运用价值。
通过运用求异思维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语文知识的边界,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c688581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2.png)
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异思维指的是从常规思维出发,突破传统观念,采用一种更加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异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力,提高思维能力,激发创造力。
下面将以阅读、写作和课堂教学为例,探讨异思维在初
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在写作教学中,异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传统的写作教学往往只要求
学生按照固定的结构和模式来写作,而异思维则鼓励学生打破传统的框架,发挥想象力,
表达个性。
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可以尝试采用一种戏剧性强烈的手法,在文章中引入一
个虚构的人物或情节来增强议论的力度和说服力。
这样的写作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在课堂教学中,异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全面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
重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而异思维则要求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多角度,多维度地进行思考。
在讲解诗歌时,可以引导学生用非传统的角度去理解诗歌,比如通过图片、音乐、身体运
动等方式来感受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这种非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
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bda87c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c.png)
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求异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从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求异思维的作用入手,介绍了求异思维在教学中的积极影响。
其后,探讨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以及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等方面,展示了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总结了求异思维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并展望了求异思维在未来教学中的发展方向。
通过求异思维的引入,可以为初中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求异思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意识、学习兴趣、综合能力、课堂教学内容、积极影响、未来发展。
1. 引言1.1 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在当前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更是承载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使命。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业成绩。
在当今社会变革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加强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施,更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成为未来社会栋梁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求异思维在教学中的作用求异思维在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他们只能按部就班地学习知识,缺乏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求异思维则能够打破这种局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以不同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求异思维,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就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和语言运用,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欲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31a7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d.png)
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导言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求异思维是一种跳脱传统思维模式的思考方式,它强调不同思维的碰撞和碰撞可以激发出更多的灵感和创造力。
本文将就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求异思维的概念和特点求异思维是指一种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思考方式,它强调通过寻找和利用差异来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求异思维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打破常规:求异思维强调跳脱常规思维模式,寻找不同于常规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2.多元化视角:求异思维强调利用多种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尽可能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3.创新性思维:求异思维鼓励创造性思维,提倡不拘泥于现实和传统的思维定势。
4.激发灵感:求异思维认为差异和冲突可以激发更多的灵感和创造力,这对于创新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1. 创设求异思维的学习环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设计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教室布置上可以突破常规,创设出不同寻常的学习氛围;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可以增加一些与学生平时所接触不多的文学作品或者课外读物,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来感知不同的文化和观点。
这样有助于学生打破思维常规,培养多元化的视野和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2. 利用文本创设求异思维的教学情境教师在选取文本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想象力和创新性的文学作品来创设求异思维的教学情境。
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挖掘和解读,让学生从多方面去发现文本中的差异和冲突,从而激发出更多的灵感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题材新颖、结构独特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从中感受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开展求异思维的写作训练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求异思维可以在写作训练中得到很好的发挥。
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e4ded9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f.png)
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在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首先讲解了求异思维的概念,接着探讨了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具体的应用方式并探讨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来进一步说明求异思维的实际效果。
在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展望了未来求异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发展,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可以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引言,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求异思维, 初中语文教学, 价值, 应用方式, 学生语文能力, 案例分析, 结论, 展望未来, 研究局限性.1. 引言1.1 引言求异思维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关注和应用,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通过对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深入探讨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研究求异思维的具体应用方式和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影响,可以为改进和完善初中语文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对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启发性。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求异思维,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求异思维是指超越常规思维的思考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帮助他们开阔思维,拓展视野。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方向。
探讨求异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求异思维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怎样在作文教学中贯彻求异思维训练 论文
![怎样在作文教学中贯彻求异思维训练 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0a23c5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d.png)
怎样在作文教学中贯彻求异思维训练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常规性思维,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和常规性思维相对而言的,就是对某一事物从不同于正常的角度去思考,导致新的认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虽然其和常规思维最终的目的一样,但求异思维能激发人的兴趣,令人产生一种不一样的情感。
写文章就是要写出文章的新意,就像讲故事一样,你不能刚开个头别人就知道事情的经过、结果,读着乏味,你要想方设法的吊着读者的胃口,吸引着他迫不及待的读下去。
这就是说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要加强,这种创新也就是求异思维,它需要得到一定训练,毕竟我们的学生年龄还小,他们所闻、所见、所思大同小异,想让他们另辟蹊径,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异〃就是体现在立意和选材上,那就要看我们的学生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敢于质疑的良好心理品质及思想素质。
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求异思维训练?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一、从改变习惯思维方面要使学生的作文不俗套,必须先改变他们的习惯思维,打破常规现象,比如说老师只要布置作文题目:《一件好事》或《一件助人为乐》的事,学生列举的事例就是帮助别人推车、打扫卫生、下雨帮别人打伞等,这类作文老套,司空见惯,没有一点新颖之处,所以老师要经常列举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事例来帮助他们变换角度,训练他们思维的逆向发展。
我曾设计了作文题《水果》,让他们自由命题,自选题材,班里学生写作的思路大致都是以下内容:我喜欢某种水果,因为……然后大家再描写水果的生活环境等等。
但有个学生写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周末,我走在某个城市的桥上,一个乞丐在津津有味的啃着手里的鸡爪,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奶奶走过来,手里提着一个不适合她的年龄的手提包,看到乞丐,她从包里拿出一个红红的苹果,可是乞丐却没有立刻接下,这样因此引发了接下来的一系列的故事情节。
总的来说看了这篇作文,真的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中学作文教学求异思维训练的扩充:逆向立意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中学作文教学求异思维训练的扩充:逆向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15a7a71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68.png)
中学作文教学求异思维训练的扩充:逆向立意中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写作能力的训练。
苏联心理学家彼罗夫斯基曾对能力作如下描述:“能力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能力是人的心理特点、它们决定着知识、技能、熟练获得的成就。
”从中可知,能力是心理特点、心理品质。
写作作为各种语文知识的综合,其能力的提高要求有优良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提高离不开智力训练,高智力训练的核心是思维训练,思维训练有深刻、灵活、批判、敏捷等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人与人之间个体思维的差异,而思维的独创性是建立在思维的深刻性之上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其本质的一种优良的品质,其作用类同鸟的翅膀,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应予以重视。
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一个重要分支,隶属思维的独创性,在作文立意方面尤显重要。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逆向立意是作文是否具独立性的关键,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智力作基础,必须有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作支撑。
也就是说,知识智力是通向逆向立意的阶梯的材料,材料的构筑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最后把学生引向逆向立意的殿堂,材料可从课文入手积累再构筑。
《愚公移山》:愚公何必要移山。
愚公是愚蠢而勤快的人的代表,是愚蠢与落伍的代名词,做法不知变通,头脑冥顽不灵,手段不伦不类,不仅害了自己,甚至搭进了子孙,到头来只能博得“持之以恒”的美名,却成不了大事,太行、王屋之迁移毕竟归结为神话。
此观点可用拿破伦的话加以印证。
“世界上有四种人:聪明人,愚蠢人,勤快人,懒惰人,聪明而勤快人,聪明而懒惰的人,甚至愚蠢而懒惰的人都可用,惟有愚蠢而勤快人不可用。
”结论是,莫做愚蠢而勤快的人。
《黔之驴》:人们一直在嘲笑黔之驴,视其无能,然物既有其所长,亦必有其所短,驴被老虎吃掉,人们还落井下石,此种做法应予批判,应给黔之驴“鸣冤”!还有,人们在嘲笑送驴到黔的时候,有无想到“改革变通”?明白一点,•就是嘲笑者是中国人思想保守的痼疾的长者,只会高呼捍卫,只知惊叹“越轨”。
作文教学中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c4f36a8fa26925c52dc5bf3a.png)
《作文教学中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学生作往往有雷化、概念化、公式化毛病,写学生必定是拾金不昧、刻苦题、浪子回头上学,这位学生见不般她通柳树对比异又想到人是写了这富有新学生作往往有雷化、概念化、公式化毛病从立到选材从构思到叙述无独到处写教师必定是深夜工作、带病教学、儿子有病不医院;写学生必定是拾金不昧、刻苦题、浪子回头上学这些已成学生写作主要容和程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事物没有独立见缺乏异思维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作教学应以下几、事(物)多写各有所异事物都有它多面性但是学生不会从多角观察、多方面分析事物根据这种情况我就训练学生对事物从多方面写了打开学生思路我以竹子例启发学生从不侧面、不角考虑由竹子空想到那些没有真才实学人想到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竹笋嘴尖皮厚腹空这副名;由郑板桥竹子图及图题词高风亮节想到做人应有气节;由竹子弯曲又会伸直想到韧性;由竹子没有旁逸斜出枝蔓想到挺拔向上;由竹子不落叶想到傲霜斗雪气概;由雨春笋想到顽强生命力等等这次作我让学生以《雪花膏随想》题写立不有位学连写三写雪花膏把孩子们打扮得很漂亮但有些女孩子味追外表美不心美写雪花膏美化了人美化了生活我对生活更热爱了写雪花膏虽美化了人但它生做都是面子活这种练习效很明显学生对事物不但有深刻认识而且有独立见二、克思维定势敢标新立异生活某些认识旦成模式就很难打破这种思维定势也体现学生作比如厂长常常是正义化身副厂长总是目光短浅代表;年轻人是生活开拓者而老年人则是生活绊脚石相当部分学生认不这样写就不像针对这我引导学生克思维定势胆创新敢标新立异我要学生连写两逆向思维作位学生以《义勇》题写位学生哥们义气而打伤他人事指出这种义就不可勇他另以《不及格者赞》题考试不及格什么还要赞扬呢?其是这样些学生考试不及格但是不考场作弊是己成绩他们考试成绩虽然不及格但得了思想上满分而另些学生考试成绩虽然及格了但却夹带丢了思想分数所以对不及格者加以赞扬他这作分析与认识都颇有见地三、分析比较异对事物要作分析比较如类事物比较、相近事物比较、不事物比较等从写作方面考虑有立比较、选材比较、手法运用比较等我告诉学们事物都是有区别我们要善分析比较只有这样才知有异并要学生己命题写作把事物异处表现出有位学生以《疙瘩柳》题写作结尾处这样写道柳树被伤害了婀娜它背着丑陋疙瘩;人要被伤害了愉悦他背着沉重思想疙瘩人啊请不要伤害柳更不要伤害人事我问她什么这样写她说我发现我们学校柳树有两棵有疙瘩先请教位老师他说因柳树老了我指着不远处棵柳树问他听说那棵柳树只有五年树龄怎么也有疙瘩呢?他没有回答出问生物老师才知道柳树疙瘩伤害所致这位学生见不般她通柳树对比异又想到人是写了这富有新四、扩视野生活异什么相当部分学生对事物没有独立见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呢?究其原因是生活圈子太视野太狭窄没发现异处他们生活年便是放鞭炮吃饺子走亲访友;劳动便是割麦、施肥、锄地、除草老几辈没感到有什么稀奇学生生活这样环境也没感到有什么不要让他们写出新实难根据这种情况我要学生是扩生活围二是多观察、多体会生活次我带领学生到山岈山旅游回以《游山岈山》题让学生练笔平原长学生和山区长学生他们立和构思方面都有明显不山区学生生山区、长山区、吃山区习以常没有异样感觉;而平原长学生登山远眺精神振他们作有登泰山而天下、叹蜀道难难上青天感慨不但有新而且富有感情我想让学生扩视野生活异确实有必要。
论文《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论文《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6db7d283dd88d0d233d46a71.png)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提高学生物理分析能力创新初级中学 许健明牛顿、阿基米德、法拉第、奥斯特等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无一不是能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问题,并通过多种途径去解决问题的。
历史事实一一印证了在物理科学上,“求异思维”是科学创造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物理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年代,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是教学的趋势,历史的必然,科学发展的需要。
一、鼓励学生开阔思维,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经常地向学生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研究,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变得更为灵活。
例如98中考题:电路中一个阻值为18欧姆的电阻R ,它两端的电压为U ,若想使R 两端的电压变为1/3U ,应给R 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教学解答此题时,可启发学生从三个角度来分析,找出解答方法。
解:应串联一个R 的电阻。
如右图所示解法一:欧姆定律解答Ω=18R R X =? ① ()V U U U U U U R X 3231=-=-=②()A U U R U R U R I R 54183131=Ω=== ()A U I I R X 54== ④()Ω=⨯===3654325432??U U U U I U R X X X 解法二:串联电阻特点解答①()A U U R U R U I R R 54183131==== ②()A U I I R X 54== ③()Ω===5454?U UI U R 串 ④()Ω=-=-=361854R R R X 串解法三:串联电路等流分压特点解答I I X R =R U U XX R R =∴R XU U U 311831-=即 ()Ω=⨯=36311832U U R X 如果要求大部分学生做得面面俱到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题目没有具体数据而进行运算,学生解题更难。
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启发思路,让学生从题目的已知和所求入手,从题目重点字眼和作图来分析,结合本题的特点,利用逆向思维推导和等量关系的特点解决此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求异思维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成功地运用求异思维,可以改变目前中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思维程式化、作文千篇一律的现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发其创新意识。
【关键词】作文教学求异思维运用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129-01
目前,在中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着思维程式化、作文千篇一律的情况。
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长期运用传统思维模式指导学生写作所致。
俗话说:“文章最忌随人后。
”如何使文章避免千人一面而独具特色呢?要从根本上改变写作的被动局面,就必须将求异思维引入作文教学之中。
成功的求异思维训练,会使学生笔下生花,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
求异思维的突出特点就在于不囿成见、不法常可,能深入探究事物,辩证地看待问题,并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
成功的求异思维使这些学生笔下的文章,完全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不乏真知灼见,读来不无启迪。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求异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显著作用。
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克服思维定势,敢于标新立异
在生活中某些认识一旦成为模式,就很难打破。
这种思维定势,
也体现在学生的作文中。
比如厂长常常是正义的化身,副厂长总是目光短浅的代表;年轻人是生活的开拓者,而老年人则是生活的绊脚石。
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不这样写就不像文章。
针对这一点,我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大胆创新,敢于标新立异。
为此,我要求学生连写两篇逆向思维的作文。
一位学生以《见“义”勇为》为题,写一位学生为哥们义气而打伤他人的事,指出这种“义”就不可勇为。
他的另一篇文章以《不及格者赞》为题。
考试不及格为什么还要赞扬呢?大意是这样的:一些学生考试不及格,但是不在考场作弊,是自己的成绩。
他们考试成绩虽然不及格,但得了思想上的满分。
而另一些学生考试成绩虽然及格了,但却“抄夹带”,丢了思想分数,所以对不及格者加以赞扬。
他的这篇作文分析与认识都颇有见地。
2 分析比较,同中求异
对事物要作分析比较,如同类事物的比较、相近事物的比较、不同事物的比较等。
从写作方面考虑有立意的比较、选材的比较、手法运用的比较等。
我告诉同学们,事物都是有区别的,我们要善于分析比较,只有这样才知有异,并要求学生自己命题写文章,在作文中把事物的异处表现出来。
有位学生以《疙瘩柳》为题写一篇作文,结尾处这样写道:“柳树被伤害了,婀娜的它背着个丑陋的疙瘩;人要被伤害了,愉悦的他背着个沉重的思想疙瘩。
人啊,请不要伤害柳,更不要伤害人。
”事后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写,她说:“我发现我们学校的柳树中有两棵有疙瘩,先请教一位老师。
他说因为
柳树老了。
我指着不远处一棵小柳树问他,听说那棵柳树只有五年树龄,怎么也有疙瘩呢?他没有回答出来。
后来问生物老师,才知道柳树的疙瘩为伤害所致。
”这位学生的见解不同于一般,她通过柳树的对比,同中求异,又联想到人,于是写了这篇富有新意的文章。
3 扩大视野,在生活中求异
为什么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事物没有独立见解,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呢?究其原因是生活的圈子太小,视野太狭窄,没发现异处。
他们的生活,过年便是放鞭炮,吃饺子,走亲访友;劳动便是割麦、施肥、锄地、除草,老辈没感到有什么稀奇,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没感到有什么不同,要让他们写出新意来,实在为难。
根据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一是扩大生活范围,二是多观察、多体会生活。
一次,我带领学生到牛营大山旅游,回来后以《游牛营大山》为题让学生练笔。
我想让学生扩大视野,在生活中求异,确实有必要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是心理学家根据人在思维过程中探索的不
同方式而对思维进行的分类。
求同思维,是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从已知的条件和目的中寻求唯一正确答案的一种逻辑思维方式;而求异思维,则不依常规地从多种假设和构思中寻求答案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以红砖的用途为例,一个说;“可以用来盖房子、建教室、修烟囱、铺路面……”另一个说:“不!还能压纸、垫书架,甚至可以充当自己自卫的武器……”显然,前者的回答把红砖的用途局限于“建筑材料”的范围,属于求同思维;后者回答的是红砖的非
常用途,属于求异思维。
4 创设求异思维氛围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由于考试的原因,应试作文一直在制约着我们很大一部分学生,写作求稳,套话连篇,导致思维品质不高,水准上不去。
要培养学生求异创新能力,就要充分发扬民主,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思辨氛围,鼓励他们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与众不同的意见。
我反复告诉学生,世界上任何一项创造发明都包含着求异思维的成果,都有失败的历史。
成功的奥秘就在于善于思考,顶住失败。
创造成果永远只属于那些具有优良的思维品质和顽强创造精神的人。
我平时上课,很重视活跃课堂气氛,努力创设求异思维的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倡争辩,鼓励独创。
学生往往有许多独到见解,令人称好。
我教《出师表》一文,介绍诸葛亮是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时,一个学生提出异议。
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诸葛亮还不如一般凡夫俗子。
他从诸葛亮“不该保刘备,而应保曹操;用人不当,用兵不慎;徇情枉法,执法不明”几方面进行了论证,虽然语气偏激,说法也失之偏颇,但他不迷信人言,敢于自陈其说,并能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实属难能可贵。
我当场进行了表扬,学生中影响很大。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
事实证明,学生具有求异创新的积极性,只要教师努力创设思辩氛围,给“求异者”大开“绿灯”,再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训练,
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