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主要提供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惠农政策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惠农政策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周批改[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密集出台的惠农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政策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一些政策可能延缓务工经商者市民化进程,惠农政策农民受益有限。
要进一步完善惠农政策和加大惠农力度,应把保护农业劳动者的利益作为制定和实施三农政策的出发点,以离乡务工经商者的市民化为突破口力推“三农三化”,通过政府、非盈利组织、农民合理分权完善惠农政策机制,健全农民培训市场机制确保农民培训的选择权。
[关键词]:惠农政策;政府;非盈利组织;农民新时期我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这些惠农政策对三农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是毋庸质疑的,但由于政策出台和实施的时间还不长,政策本身以及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政策的长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文集中研究惠农政策中的问题(可能是很尖锐的问题),并非要否定这些政策的重要作用,更不是要取消这些政策,而是为了完善惠农政策,使之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
一、惠农政策存在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以来,惠农政策接踵而至、盛况空前,惠农面之广、惠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一系列的惠农政策显示了我国对农业农民农村的高度重视,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三农发展的决心,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拥护。
调查发现,农民普遍反映“现在农村政策真正好:作田的不要交农业税,还有补贴;作不了田的老人享低保,生活有保障”。
在农村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种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农民得实惠,和谐好社会。
”但是,作为我国农村前所未有的新的政策措施,惠农政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一些惠农政策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土地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但有的惠农政策却可能对农村发展的这个大趋势产生一定影响。
以取消农业税这一重大惠农政策为例。
全面取消农业税利弊分析及对策研究
全面取消农业税利弊分析及对策研究全面取消农业税利弊分析及对策研究2007-02-02 21:55:56关键词取消农业税,必要性,意义,负面效应,对策研究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明年全国全部取消农业税。
这标志着中国农民将彻底告别千年“皇粮国税”,“以农养政”时代宣告结束,一个“后农业税时代”正在到来,但正如温家宝总理指出的:取消农业税只是“改革的第一步,巩固改革成果还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走更长的路。
”一、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必要性.农民是我国低收入群体,取消农业税是公平原则的要求。
农业税是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税种,同时具有增值税和所得税的性质。
然而,和其它职业劳动所交纳的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相比,农业税存在明显不公平现象。
首先是和增值税相比。
农业税征收对象为农业收入,农业收入中包含农民的生产投入,农民要缴纳占农业收入。
的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如果把农业税的税额改增值税,就要扣除农民的生产投入。
目前,我国的农民生产投入要达到收入的左右,折合成增值税,其税率在以上,是其它劳动者所交的增值税税率的倍;其次是和个人所得税相比。
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劳动者月收入扣除元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表明,××年农民人均收入元,月收入仅多元,远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却要交的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这显然是不公正的。
.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出发,取消农业税势在必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村。
我国农村拥有全国以上的人口,如果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根本谈不上全面小康。
以保护农业、发展农业、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农民与其它劳动者收入差距、缩小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角度出发,取消农业税势在必行。
我国已在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宣布取消农业税,但这些地方农民根本不缺钱,取消农业税对他们意义不大。
真正要取消农业税的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才有望实现我国全面小康。
取消农业税后的调查报告
取消农业税后的调查报告一、引言农业税是指国家对农民按照耕地面积或产量征收的一种税收方式。
然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转型,农业税的存在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与弊端。
本调查报告旨在通过对农民对取消农业税后的看法进行调查分析,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与样本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农民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96份。
样本选择范围覆盖了不同地区的农民,确保了调查的代表性与可靠性。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是否支持取消农业税?结果显示,有86%的农民表示支持取消农业税,仅有14%的农民表示反对。
其中,支持取消农业税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税过高,给农民增加了负担,同时取消农业税可以减轻农民的经济压力,使得农村经济得以更好发展。
而反对取消农业税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取消农业税会导致农业财政收入减少,进而影响到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
2.取消农业税后对农民的经济影响如何?结果显示,有92%的农民认为取消农业税可以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加有利。
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可以将节省下来的税费用于购买更先进的农业设备和种子,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同时,这也意味着农民的收入将会增加,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3.取消农业税后对农业发展的意义如何?结果显示,有95%的农民认为取消农业税会对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可以更好地利用节省下的税费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同时,取消农业税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农业生产,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四、政策建议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大农业税的力度,逐步取消农业税。
政府可以通过逐步降低农业税的方式来减轻农民的负担,同时确保农村公共服务的正常运转。
2.增加农业财政支出,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工作条件,进而提高农民对取消农业税政策的满意度。
农地非农化中不同利益主体博弈行为分析
农地非农化中不同利益主体博弈行为分析肖轶;魏朝富;尹珂【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加剧扩张和建设用地需求的不断增长而带来的农地非农化在近年来表现得尤为突出,已经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因此,从决策主体行为出发,研究农地非农化问题,对于我国城市化的正常推进以及农地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倾向和博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中央政府应该加大给予地方政府和农民进行耕地保护的奖励以及提高违规的惩罚力度,抑制农地非农化的速度,遏制违法占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少耕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2)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缩小城乡土地价格差异,提高征地补偿标准,逐步建立公正的补偿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3)地方政府应进行土地利用制度和模式的创新,注重力拓土地后备资源,盘活存量资源,减少建设占用农地,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经济建设和耕地保护的两难困境,而且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合理利用.【期刊名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卷),期】2011(021)003【总页数】5页(P89-93)【关键词】非农化;不同利益主体;博弈【作者】肖轶;魏朝富;尹珂【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4000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3.2农地非农化是城市化进程顺利推进的空间保障,是土地资源配置的过程,也是土地增值的过程。
伴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增长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农地非农化问题已日益成为研究者们密切关注的课题。
近年来,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农地非农化与经济发展间关系的探讨[1-2]、农地非农化对土地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等[3-4]。
重庆市作为城乡统筹试验区,农地非农化现象十分突出,追寻近年来重庆市土地利用的轨迹可见,每年有大量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并且这个速度还在递增,造成大量农地非农化以及耕地资源浪费的原因与土地利用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倾向和博弈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
最新-全面取消农业税利弊分析及对策研究 精品
全面取消农业税利弊分析及对策研究1关键词取消农业税,必要性,意义,负面效应,对策研究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明年全国全部取消农业税。
这标志着中国农民将彻底告别千年“皇粮国税”,“以农养政”时代宣告结束,一个“后农业税时代”正在到来,但正如温家宝总理指出的:取消农业税只是“改革的第一步,巩固改革成果还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走更长的路。
”一、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必要性.农民是我国低收入群体,取消农业税是公平原则的要求。
农业税是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税种,同时具有增值税和所得税的性质。
然而,和其它职业劳动所交纳的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相比,农业税存在明显不公平现象。
首先是和增值税相比。
农业税征收对象为农业收入,农业收入中包含农民的生产投入,农民要缴纳占农业收入。
的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如果把农业税的税额改增值税,就要扣除农民的生产投入。
目前,我国的农民生产投入要达到收入的左右,折合成增值税,其税率在以上,是其它劳动者所交的增值税税率的倍;其次是和个人所得税相比。
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劳动者月收入扣除元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表明,××年农民人均收入元,月收入仅多元,远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却要交的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这显然是不公正的。
.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出发,取消农业税势在必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村。
我国农村拥有全国以上的人口,如果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根本谈不上全面小康。
以保护农业、发展农业、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农民与其它劳动者收入差距、缩小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角度出发,取消农业税势在必行。
我国已在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宣布取消农业税,但这些地方农民根本不缺钱,取消农业税对他们意义不大。
真正要取消农业税的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才有望实现我国全面小康。
.取消农业税是适应加入后农产品竞争的需要。
取消农业税后面临问题的新思考
取消农业税后面临问题的新思考作者:彭玉凤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08期2005~2006年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稳定农业生产、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发展的角度,取消农业税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特别是在当前“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取消农业税更有着深远的意义。
但取消农业税只是起点,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从农村反映的情况看,农民确实从取消农业税的政策中减轻了负担,并通过粮食直接补贴获得了很大的收益,让朴实的农民普遍感激国家,感谢政府。
但现在的情况下,却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逐渐加以解决,否则将使农村税改的成果不存。
一、取消农业税后,如何满足农村多样化的公共产品需求问题。
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城市的公共产品由财政直接供给,而农村的公共产品主要由农村自己供给,主要由农民集资,没有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供给机制。
公共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个人无法独立解决。
如果缺少公共品,农民的生产生活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因公共品不足造成的损失不是一般的农民个人可以承受得了的。
在供给资金来源方面,长期以来,农业税是地方收、地方用,为农村提供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防范自然灾害等公共服务。
但取消农业税后,依靠这些面向农民所收税费而运转的一整套机制和机构就成为问题,乡村治理就面临危机。
虽然取消农业税后,国家财政增加了对农村的转移支付,以弥补县、乡、村因为取消农业税费后而减少的收入,并维持其正常的运转,但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通过专用账户直接发给农民,成为直补到农户的资金,并没有给县、乡、村。
而国家通过乡村体制改革,实行乡财县管,基本上使得乡镇政府没有了资金来源。
因此,农村在取消农业税后,反而在公共品供给上出现了更为严重的不足与困境。
与此同时,农民普遍对基本公共服务渴求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破解困局?如果无法破题,将造成更严重的问题,从而会遭受巨大损失,这些损失加起来将远远超过农民从取消农业税中所获收益,甚至从长期来看将最终导致农民的负效应。
农用地被征用的博弈分析
把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称为代理方 , 掌握信息较少的一方 福利的想法 , 但不少政府官 员往往为了追求政绩而脱 离群众 , 位 , 是委托 “ 。在我国农村 , 农用土地被征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以 片面成为其 自身 、 级政 府和土地开发商利益的代表 , 上 有的为
完成任务而采取各种手段 , 有的同情百姓却不得 已而为之 , 最 政府或土地开发商为代理方 ,以被征地农 民为委托方的社会 终表现 为与民争利l 政府少花一点 , 百姓 少得一些】开; ; 发商要 契约关系。与其他契约一样 ,这个社会契约也存在着代理 成 其产生的原 因: 一是委托 人与代理人各 自的最大利益存在 实现 自己的最大利益 , 也依赖于政府的行为 , 不愿意直接与分 本。 散的土地所有者农民( 实际上仅享有使用权 ) 进行面对面的谈 差异 。代理人即政府或土地开发商的决策往往并不体现委托 U 判。 在农用地被征用的博弈过程中 , “ 戏” 整个 游 的规则是由地 人即被征地农 民的最大乖 益 。两者之间的差异部分就是名义
程 分 析
国家 管理土地 、 划土地 、 规 征用土地 。 民失去土地的过 说 话 。 农 在农用 地被征用 过程 中 , 民处 于被动的地位 , 农 是土 地 程 ,实 际上是各利益主体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进行激烈博弈的
过程。 在农 用地被征用过程 中, 参与博弈的各利益主体主要包 被剥夺者 。因为行政命令一旦做出 。农民失去土地就是必然 他们除了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补偿外 , 别 括: 地方政府( 主要是 县乡两级 政府) 土地开发商 、 、 村干部和 的。在这种情 况下 。 村 民。
方政府和土地开发商共同制定的, 二者之间存在 “ 勾结” 地方 上拥有土地资本 占有权的农 民实际付出的成本 。二是委托人 。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事一议”制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事一议”制作者:王鹏远朱颖妮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21期摘要:“一事一议”制度成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运行机制,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结果;但在实践中“农户选择不提供,基层政府也选择不提供”成为唯一的纳什均衡。
借鉴马萨模型原理,并结合相关利益群体分析法,从政策外界环境及政策的相关利益群体对农村“一事一议”制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一事一议”;博弈论;公共产品供给中图分类号:C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097-012000年农村实施税费体制改革,取消了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了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为“一事一议”,它是农村税费改革的配套措施。
所谓“一事一议”,是指在农村兴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修建和维护村级道路等集体公益事业时,所需要的资金和劳务要通过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研究,实行专事专议的办法筹集部分资金。
当前,“一事一议”制度已成为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运行机制。
1 “一事一议”实施情况从议事的程序来看,由村中精英和能人等少数人掌握着政策的流程和人员代表。
所议的事情大都是由两委会商量,确定议题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代表都是由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
从政策的执行情况来看,执行情况亦很不理想。
段应碧和宋宏远的课题组2调查的237个村中有65个村子没有开展“一事一议”,占调查村总数的27.4%。
在已开展“一事一议”的村子里,所议事项主要为村级道路和灌溉设施。
在开展“一事一议”的172个村子中,议事总数362件,平均每村议事2.1件。
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方式多种多样,但农民仍是筹资的主体。
在议成的273件事情中,有26件事由村集体出资;有6件事由私人老板全部捐款;全部依靠村民集资的有155件。
另外,2005年杨天赋到枣阳市农村调研,发现“一事一议”大多流于形式,有名无实。
取消农业税费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探析
取消农业税费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探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取消农业税费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探析,分析了取消农业税费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以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
文章还讨论了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提出了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措施和解决思路。
文章总结了取消农业税费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启示,给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取消农业税费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
【关键词】农业税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政府角色,改善措施,解决思路,启示,发展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业税费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负担的重要来源。
传统的农业税费政策对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存在。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调整,取消农业税费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
取消农业税费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资源配置、环境保护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既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也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取消农业税费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改善措施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解决思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取消农业税费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改善措施、以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解决思路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深入了解取消农业税费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具体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
通过总结研究结论,探讨取消农业税费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启示,并对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建议,从而为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零税费时代”关于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考
“零税费时代”关于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考发表时间:2009-10-24T23:30:23.187Z 来源:魅力中国作者:郝涛洁徐海[导读] 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构建多中心产品供给制度、规范征税和收费、建立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监督、约束机制四个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路径求解。
(南京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1816)中图分类号:F812.2 F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1-062-02 摘要: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大力推进一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本文针对这一政策产生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从而进一步从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构建多中心产品供给制度、规范征税和收费、建立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监督、约束机制四个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路径求解。
关键词:农村;税费改革;公共产品;供给Thinking on Strengthen the Provision of Rural Public Goods in “Taxes and Administrative Charges Free Times”Abstract: Since Rural tax reform policies have been promoted vigorously, the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presents a series of changes. In this paper, a in-depth analysis has been taken from 4 respects: to improving rural public finance system, to build multi-center product supply system, to standardize taxes and fees,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rural public product supply supervision, and restraint mechanism. Key words: rural areas; reform of taxes and administrative charges; public goods; provision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在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发展特征和发展任务,科学总结近年来我国加强“三农”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谈农业税改革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及对策分析
谈农业税改革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问题对策论文摘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仅影响着农村社会的正常发展,而且影响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实现。
农业税改革在确保为农民减负增收的同时,也势必会对乡镇基层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造成影响。
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大中央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转移支付;改变乡镇基层政权对农村公共产品“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拓展农村公共产品投资渠道;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的监督;推进农民自主创业,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税改革前,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下,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依靠制度外供给,基层政府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农民筹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
农业税改革后,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开始依靠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并辅以“一事一议”的村民集资方式,即开始转向制度内供给为主。
但在这样的供给模式下,一方面,由于转移支付体系以及预算体系本身存在的制度缺陷,基层政府资金往往入不敷出:另一方面,随着农民“经济人”的理性同归,“一事一议”的筹集方式也存在很大问题。
因此,在农业税改革后的新形势下,研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出现的新问题,并探索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一、农村公共产品的界定所谓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妨碍其他人对该公共产品的消费。
非排他性是指公共产品的消费难以排除不付费者或者因成本很高而放弃排除。
根据公共产品的定义,农村公共产品,是指相对于农民“私人产品”而言的,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根据在消费过程中的性质不同,农村公共产品又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农村纯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从而应当由地方(乡镇级)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
村民自治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分析及解决路径
村民自治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分析及解决路径【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着不足,一方面政府的供给作用在趋弱,另一方面,大量的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由农民自组织来供给,其最大问题是集体行动的困境。
而社会资本包含了普遍的信任、互惠规范和普遍化的社会网络,它们能够有效地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促进农民之间的合作,为农村提供了有效的公共产品供给。
但社会资本也存在消极影响,我们需要实现从传统社会资本向现代社会资本的转变。
【关键词】社会资本社会网络互惠规范农村公共产品集体行动的困境新世纪初,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
对于如何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关键是有效解决农村中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并以此为契机实现良好的乡村治理。
本文试图在对农村公共产品进行界定与分类的基础上,着重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的路径选择。
一、概念界定要探讨村民自治下的公共产品供给,就必须了解什么是公共产品,什么是农村公共产品。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是这样的产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的减少。
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或劳务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两大特征。
而凡是可以由个别消费者占有和享用的,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就是私人产品。
介于二者之间的产品称为准公共产品。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社会产品的三个层次,即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
而农村的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地域范围内私人不愿提供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社会产品。
”如果我们把农村中的公共产品归类的话,也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农村地域中的纯公共产品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类公共产品和经济发展类公共产品。
前者包含了江河治理、生态保护、计划生育、基础教育等产品;后者是指道路、水利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治安等物品。
浅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需矛盾
浅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需矛盾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均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本文从供需双方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供给方因财力薄弱、财政倾斜城市而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不足,需求方因缺乏需求表达致使需求信息无法上传,并针对形成原因给出提高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品质和数量、缓解供需矛盾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供给方需求方农村公共产品对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其供给增加将使农户增收。
现阶段我国农民对公共产品具有强烈需求,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普遍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农村公共产品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的形成原因(一)供给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1.政府财政实力薄弱。
公共产品因其所具有的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的特征,不管是纯公共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应该主要是政府,由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加以提供才能保证公共产品内在的公共利益或福利的真正实现。
近年,我国的财政收入规模扩大占GDP的比重虽有所上升,但仍不能满足人们对公共产品增长的需求。
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这一比重明显偏低。
如表1所示。
与中央财政相比,基层政府收入更为短缺,与其目前所承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所需资金相去甚远。
根据公共财政学,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分别承担全局性和地方性的公共产品的供给,但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有悖于此,大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来源于县、乡和村。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比例中,中央负担了2%,省和地区负担了11%,县和县级市负担了9%,而乡镇负担了78%。
基层政府迫于众多的事权压力,在税费改革前主要通过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三提”、“五统”及各种摊派来筹集资金。
2002年以来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限制了基层政府摊派、收费的权利,使基层政府收入大幅减少,在财力受到约束而事权没有相应减少的情况下,基层政府减少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成为必然选择,从而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局面。
取消农业税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影响
取消农业税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影响
张喻
【期刊名称】《农村经济》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现阶段,取消农业税政策在缓解农村社会矛盾的同时,也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使得本已不足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着更大的危机.为此,本文就取消农业税后的农村公共产品提供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政府在取消农业税后应加快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以保证为农村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总页数】3页(P82-84)
【作者】张喻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3
【相关文献】
1.取消农业税费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探析 [J], 徐双敏;陈尉
2.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 [J], 王玲;兰庆高
3.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政府主体作用探析 [J], 刘长乐
4.取消农业税后我国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J], 朱忠贵
5.取消农业税后我国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J], 朱忠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